TWI796992B -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 Google Patents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992B
TWI796992B TW111113740A TW111113740A TWI796992B TW I796992 B TWI796992 B TW I796992B TW 111113740 A TW111113740 A TW 111113740A TW 111113740 A TW111113740 A TW 111113740A TW I796992 B TWI796992 B TW I7969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angle
saw
handle
gear
bolt groo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9878A (zh
Inventor
吳宜宗
溫奕偉
林鈺哲
Original Assignee
力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3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699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9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9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87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包括有憑藉一關節部相互旋接的一主機和一握把;該關節部內配置一旋轉驅動器,該主機內安裝一動力轉換件組和一鋸件,該握把生成一握部。該動力轉換件組包含有接受旋轉驅動器帶動的至少一齒輪以及接受至少一所述齒輪偏心傳動的一曲柄,使該曲柄能沿一軌跡直線帶動鋸件執行往復式的線切刻運作;其中,旋轉驅動組件和動力轉換件組件係依循旋轉中心線和軌跡直線相互垂直的架構進行配置,不但能旋調主機和握柄之間的操作角度,還有助於簡化結構複雜度。

Description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本發明涉及將旋轉動能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的動力手工具,特別是一種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往復式動力鋸是一種用於線切割工作物的動力手工具,其中內載有一旋轉驅動器,通過一動力轉換件組將旋轉動能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以便帶動一鋸件產生往復直線運動,進而切割工作物。
傳統的往復式動力鋸,可泛見於TW201076737A1、TWM404767U1、TWM562179U及TW201918344A專利,教示出多種往復式氣動鋸的結構配置技術。整體而言,該等專利均以外接高壓空氣作為動力源,並且內載能夠接受高壓空氣驅動的一氣動馬達,作為生成旋轉動能的旋轉驅動器。此外,該等專利還教示利用斜齒輪、皮帶、偏心輪或偏心推塊(亦或設有行程槽的驅動輪)以及曲柄等元件建構成動力轉換件組,用以連結於氣動馬達和鋸件之間,將氣動馬達將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以便於帶動鋸件產生往復直線式切割工作物的運作。
陳如上述專利的教示可知,傳統的往復式氣動鋸都是利用一不可旋調施作角度的殼體,來內載上述旋轉驅動器、動力轉換件組及鋸件。然而,由於往復式氣動鋸的操作角度不可調,對於手持往復式氣動鋸的操作者而言,已造成在狹小空間內對工作物或其位置執行線切刻之施作上的不方便。
雖然,現有氣動或電動手工具中,不乏有在一握部及一工作端部之間旋調操作角度的技術;例如TW200533473A專利揭露出一種「彎頭起子結構改良」,教示具有相互旋接的兩殼體,使兩殼體之間猶如關節般的可旋調出操作角度,而利於起子頭施作;TW200533473A專利還教示於兩殼體內組裝多個斜齒輪及其套件作為動力轉換件組;惟,該動力轉換件組中的所述斜齒輪只能在旋轉驅動器(電動馬達)與起子桿之間負責旋轉 動能的轉向傳遞,其並不具備將旋轉動能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的作用,因此倘若將TW200533473A專利所揭兩殼體間可旋調操作角度的關節技術應用到TW201076737A1、TWM404767U1、TWM562179U及TW201918344A專利所揭的往復式氣動鋸上,勢必仍需付出大量的技術勞動,來思考所述能將旋轉動能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的動力轉換件組,應該如何配置於兩殼體之間可旋調操作角度的關節部位內,是為現階段技術的缺困之處。
另一方面,傳統往復式氣動鋸的殼體上必然形成有一握部,該旋轉驅動器(包含氣動馬達和電動馬達)都是配置於握部內,而使該旋轉驅動器的一旋轉中心線和該鋸件執行往復移動時的一軌跡直線之間,呈現出相互平行或共線的形式。然而,由於旋轉驅動器可輸出旋轉動能的大小攸關往復式動力鋸執行線切割時的施作績效,當旋轉驅動器的體積愈大時,能帶動鋸件往復式執行線切割的動力就愈大。對此,上述TW201076737A1、TWM404767U1、TWM562179U、TW201918344A及TW200533473A專利提供的教示,都是將旋轉驅動器安裝於握部內,當執行線切割的動力需求愈大而加大氣動馬達的體積時,必須加大握部的體積,乃至於影響操作者握持握部時的舒適度;換個方式說,在握部內裝設旋轉驅動器的作法,顯然已在利於人手握持之握部的人體工學設計上造成阻礙。
鑑於上述先前技術中所陳述的技術課題,本發明人乃付出技術勞動而集思解決之道,終而研創出一種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本發明之一目的為,提供操作者能方便地旋調往復式動力鋸之鋸件的操作角度,促使動力轉換件組不畏於關節部位的操作角度的旋調變化,而能順利將旋轉驅動器的旋轉動能轉換成往復式直線動能,進而帶動鋸件執行線切刻的施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為,變更旋轉驅動器的旋轉中心線和鋸件的軌跡直線之間相互平行或共線的設計,使得往復式動力鋸在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前提下,能排除將旋轉驅動器配置於往復式動力鋸的握部內,以利 於因動力需求而需加大旋轉驅動器的體積時,特別是聚焦於人手利於握持的人體工學領域,使該握部的體積和外型輪廓的設計不至於受到影響。
為此,本發明之往復式動力鋸的一較佳實施例,包含有一旋轉驅動器、一主機、一握把、一動力轉換件組和一鋸件;其中,該主機呈中空條柱狀並且內載該動力轉換件組和一鋸件,該旋轉驅動器和該鋸件之間經由該動力轉換件組形成動力連結;該握把的外型生成有利於人手握持的一握部;其中,該主機和該握把沿一旋轉中心線相互旋接而形成一關節部,該旋轉驅動器和該主動齒輪沿該旋轉中心線配置於該關節部,該曲柄沿一軌跡直線帶動該鋸件,且該旋轉中心線和該軌跡直線相互垂直。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主機一端形成一第一旋接端部,該握把一端形成一第二旋接端部,該主機和該握把經由該第一旋接端部和該第二旋接端部的相互旋接而形成該關節部,且該旋轉驅動器和該主動齒輪配置於該第一旋接端部和該第二旋接端部之間。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關節部還包含沿該旋轉中心線固定於該第二旋接端部的一蓋座,該第一旋接端部旋接於該第二旋接端部和該蓋座之間。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動力轉換件組包含有接受旋轉驅動器驅的至少一齒輪,以及接受至少一所述齒輪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一曲柄,其中該曲柄並帶動該鋸件突伸至該主機外而執行往復式的線切刻運作。
其中,至少一所述齒輪可以包括相嚙傳動的一主動齒輪和至少一從動齒輪,該旋轉驅動器驅動該主動齒輪而使相嚙的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轉動,該曲柄接受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
其中,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還可以包含相嚙傳動的一第一從動齒輪和一第二從動齒輪,該主動齒輪相嚙傳動該第一從動齒輪轉動,該第二從動齒輪一側形成有一偏心柱,該曲柄接受該第二從動齒輪上之所述偏心柱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曲柄雙端分別樞接該偏心柱和一滑塊,該主機內沿該旋轉中心線佈設有一導持部,該滑塊接受該導持部的導持而拘束該鋸件沿該軌跡直線往復移動。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關節部接受一旋轉制動器的拘束,而管制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相互旋接的操作角度。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旋轉制動器包含:沿該旋轉中心線配置的該蓋座;一第一外環制動件,固定於該第一旋接端部內並且形成有一第一栓槽;一第二外環制動件,固定於該蓋座內而形成有一第二栓槽;一內環制動件,配置於該第二栓槽和該第一栓槽之間,並且形成有能嵌制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的一栓部;一壓鈕,活動穿組於該蓋座內並且提供一推部接觸該內環制動件;及一壓簧,配置於該第一旋接端部和該內環制動件之間;其中,該內環制動件以負載該壓簧之簧壓的方式活動地坐落於該壓簧和該推部之間,該栓部能嵌制該第一栓槽而釋放該第二栓槽,用以旋調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的操作角度,且該栓部能同時嵌制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用以拘束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的操作角度。
在進一步實施中,在進一步實施中,該第一外環制動件和該第二外環制動件分別為一內齒輪,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分別由該內齒輪的一內齒部形成,該內環制動件為一外齒輪,該栓部為該外齒輪的一外齒部形成。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握把一端形成一入力端部,該入力端部和該關節部之間建構形成該握部,且該入力端部對外連接該旋轉驅動器所需的一動力源,所述動力源經由該握把內部連接至該旋轉驅動器。
在進一步實施中,該主機一端形成一工作端部,該鋸件經由該工作端部突伸至該主機外。
依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之技術特點在於,將該旋轉驅動器配置於該主機和該握把相互旋接的關節部,並使該旋轉驅動器的旋轉中心線能和該鋸件執行往復移動的軌跡直線相互垂直。如此為之,在功效層面,本發明不但能使該主機和該握把間之間的操作角度可調,以利於適應線切 割工作物的施作環境之外,還能使該動力轉換件組能由旋轉中心線朝向往復運動的軌跡直線延伸配置,使得動力轉換件組不至於受到該關節部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影響而徒增結構的複雜性,而且本發明還附帶使該握部的外型設計不致受到旋轉驅動器的體積的影響。
再者,本發明之往復式動力鋸乃合適於氣動及電動的場合被應用;換言之,該旋轉驅動器可選用氣動馬達、電動馬達的其中之一,皆可實現旋調該主機和該握把間之操作角度的目的。
以上有關本發明實施上的具體內容,將搭配圖式進一步說明於下。
10:主機
11:容置艙
12:第一旋接端部
13:工作端部
14:導持部
20:握把
21:握部
22:第二旋接端部
23:入力端部
24:進氣流道
25:排氣流道
30:關節部
31:蓋座
32:O形環
33:螺栓
40:旋轉驅動器
41:入氣口
42:排氣口
50:動力轉換件組
51:主動齒輪
52:從動齒輪
521:第一從動齒輪
522:第二從動齒輪
523:偏心柱
53:曲柄
54:滑塊
60:鋸件
71:第一外環制動件
710:第一栓槽
72:第二外環制動件
720:第二栓槽
73:內環制動件
730:栓部
74:壓鈕
740:推部
75:壓簧
L1:旋轉中心線
L2:軌跡直線
θ:操作角度
圖1是本發明往復式動力鋸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剖示圖。
圖3是本發明往復式動力鋸旋調操作角度的示意圖。
圖4是圖1的前視局部剖示圖。
圖5是圖2中A-A斷面的立體剖示圖。
首先,請合併參閱圖1及2所示,揭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是以高壓空氣作為動力源的一種往復式氣動鋸,充當本發明之所述往復式動力鋸。
由圖1可知,該往復式氣動鋸的結構包括有,由金屬或非金屬殼體結合膠材而構裝成條柱狀的一主機10和一握把20,並使該主機10和握把20之間經由一關節部30而相互旋接,進而結合成所述往復式氣動鋸。所述旋接,意指該主機10和握把20彼此間,能經由關節部30而相對旋調出所需操作角度(容後詳述)的方式樞接成一體。此外,該握把20的外型生成有利於人手握持的一握部21。
請搭配圖2所示,進一步揭露圖1中的關節部30係由該主機10和該握把20沿著一軸線相互旋接而形成。該關節部30內配置有一旋轉驅動 器40;具體的說,在往復式氣動鋸的實施中,該旋轉驅動器40是選用能夠接受高壓空氣動力源驅動的氣動馬達作配置,且該旋轉驅動器40是沿著一旋轉中心線L1配置於該關節部30內;進一步的說,該軸線相當於該旋轉中心線L1,換言之,該軸線和該旋轉中心線L1為呈現共線的配置形態,使該旋轉驅動器40沿著所述共線位置配置於該關節部30。
圖2還揭露,該主機10係沿一軌跡直線L2構裝成條柱狀,且主機10內具有中空的一容置艙11,用以內載一動力轉換件組50和一鋸件60。該主機10一端形成一工作端部13,該鋸件60經由該工作端部13突伸至該主機10外。
該旋轉驅動器40和該鋸件60之間可經由該動力轉換件組50而形成動力連結;進一步的說,該動力轉換件組50能以偏心傳動手段將所述旋轉動能轉換成所述往復式動能。為此,可實施的結構繁多,例如該動力轉換件組50可以由至少一齒輪和一曲柄構裝而成,其中至少一所述齒輪可為正齒輪、斜齒輪或皮帶輪等,接受旋轉驅動器40的驅動而產生偏心傳動能力,進而帶動曲柄產生往復運動,皆屬實施上可行的應用範疇。
然而,在圖2中,僅列舉一較佳實施手段,是使至少一所述齒輪包含有一主動齒輪51和至少一從動齒輪52及一曲柄53;換個方式說,使該動力轉換件組50包含有該主動齒輪51、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52,但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的說,圖2揭露該主動齒輪51可以沿著旋轉中心線L1而直接形成於旋轉驅動器40的驅動軸上,或者由旋轉驅動器40的驅動軸沿著旋轉中心線L1而軸接該主動齒輪51,使主動齒輪51能跟隨旋轉驅動器40一起容置於該關節部30內,並且接受旋轉驅動器40的驅動轉動,進而輸出旋轉動能。
上述中,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52基於轉速上的調配需求或旋轉方向變換上的需求,而可包含一個或多個相嚙的從動齒輪52,用以接受該主動齒輪51的相嚙傳動而轉動;在圖2所示實施中,係以組配兩個從動齒輪52作說明,包含一第一從動齒輪521及一第二從動齒輪522;其中,第一 從動齒輪521與主動齒輪51相互嚙合,第二從動齒輪522和第一從動齒輪521相互嚙合,使得旋轉驅動器40的旋轉動能依序經由主動齒輪51、第一從動齒輪521進而帶動第二從動齒輪522轉動。
更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該曲柄53係沿該軌跡直線L2配置,該第二從動齒輪522之一端面上形成有一偏心柱523,使得該曲柄53之一端能樞接於該偏心柱523上,且該曲柄53之另一端樞接一滑塊54,該主機10內固設有沿旋轉中心線L1導持該滑塊54移動的一導持部14,該導持部14可由套筒、缸套或導軌等形式呈現,該鋸件60係安裝於該滑塊54上;依此配置,使得該曲柄53能接受接受第二從動齒輪522的偏心傳動而執行往復移動,並且該曲柄53能經由該滑塊54而沿軌跡直線L2帶動鋸件60自工作端部13突伸至該主機10外,執行往復式的線切刻運作。此外,基於轉速或旋轉方向上的調配需求,所述從動齒輪52也可以只有單一個,並且形成有所述偏心柱523,以便於單一個所述從動齒輪52能於主動齒輪51和曲柄53之間作傳動。
在圖2所示的結構配置中,揭露的旋轉中心線L1和軌跡直線L2實質上為相互垂直,使得旋轉驅動器40將旋轉動能傳遞至動力轉換件組50轉換成直線往復式動能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操作者旋調主機10和握把20之間操作角度的影響。陳如圖3所示,揭露出該主機10和握把20之間可旋調一操作角度θ,且該操作角度θ旋調的範圍可達0度至90度,但不以此為限,對於操作者在狹小空間內對工作物或其必要位置執行線切刻的施作來說,可帶來極佳的便利性。
由圖2還可知悉該關節部30的構裝細節,包含於該主機10一端形成一第一旋接端部12,並於該握把20一端形成一第二旋接端部22;再搭配圖4所示,揭露圖2中第一旋接端部12和該第二旋接端部22分別具有環狀的旋接面域,可於其間配置至少一O形環32(或軸承、軸套)而使主機10和握把20能夠經由第一旋接端部12和第二旋接端部22的相互旋接而形成該關節部30;其中,該旋轉驅動器40和該主動齒輪51係配置於第一旋接端部12和第二旋接端部22之間。
請合併參閱圖2及圖4,說明該關節部30接受一旋轉制動器70的拘束,而管制圖3所示之主機10和握把20之間相互旋接的操作角度θ。進一步的說,該關節部30包含有沿該旋轉中心線L1配置一蓋座31,使該蓋座31沿著旋轉中心線L1而經由圖4所示之螺栓33固定於該第二旋接端部22,並使第一旋接端部12旋接於第二旋接端部22和蓋座31之間或外圍。
其中,該旋轉制動器70至少包含沿該旋轉中心線L1配置的該蓋座31、一第一外環制動件71、一第二外環制動件72、一內環制動件73、一壓鈕74及一壓簧75。該第一外環制動件71固定於該第一旋接端部12內並且形成有一第一栓槽710,使該第一栓槽710視為主機10一體化的一部分;該第二外環制動件72固定於該蓋座31內而形成有一第二栓槽720,使該第二外環制動件72視為握部20和蓋座31固接成一體化的一部分;該內環制動件73配置於第一栓槽710和第二栓槽720之間,並且形成有能嵌制第一栓槽710和第二栓槽720的一栓部730;該壓鈕74是製成環形階梯狀且斷面呈現T形的鈕體,其一端具有一推部740,使該壓鈕74能活動穿組於該蓋座31內,並使該推部740能植入第二栓槽720內,或第二栓槽720和第一栓槽710內,用以接觸該內環制動件73;該壓簧75的雙端能分別接觸該第一旋接端部12的內壁和該內環制動件73的端壁,使該內環制動件73能以負載該壓簧75簧壓的方式活動地坐落於該壓簧75和該推部740之間,並使該栓部730能選擇嵌制的對象為該第一栓槽710,亦或第一栓槽710和該第二栓槽720一起被該栓部730嵌制。當該栓部730嵌制第一栓槽710時能釋放該第二栓槽720,另當該栓部730同時嵌制該第一栓槽710和該第二栓槽720時能制動該主機10和握把20之間的操作角度θ。
進一步的說,在常態下,該內環制動件73一端受到壓簧75的推壓且另一端受到壓鈕74之推部730的限位接觸,而使內環制動件73的栓部730能沿著旋轉中心線L1而同步嵌制該第一栓槽710(視為主機10的一部分)和第二栓槽720(視為握把20和蓋座31固著體的一部分),用以制動該主機10和該握把20之間的操作角度θ。一當操作者用手按壓該壓鈕74時,該壓鈕74能以負載該壓簧75簧壓的方式沿著旋轉中心線L1推移內環制動件 73至第一栓槽710,並使內環制動件73的栓部730完全脫離暨釋放該第二栓槽720,此狀態下,能解除該主機10和該握把20之間被制動的操作角度θ,以利於操作者旋調該主機10和該握把20之間的相對位置至所需的操作角度θ。隨後,操作者可釋放該壓鈕74,使該內環制動件73受到該壓簧75簧壓的推引而回復至栓部730同時嵌制第一栓槽710和第二栓槽720的制動操作角度θ狀態。
上述中,該第一外環制動件71和第二外環制動件72可分別由具有環狀內齒的內齒輪製成,使作為第一外環制動件71的內齒輪固定於該第二旋接端部22內,而由作為第一外環制動件71之內齒輪的環狀內齒部圍繞形成該第一栓槽710;並使作為第二外環制動件72的內齒輪固定於該蓋座31內,而由作為第二外環制動件72之內齒輪的環狀內齒部圍繞形成該第二栓槽720。其中,作為第一外環制動件71的內齒輪亦可直接一體形成於該第二旋接端部22的內壁面;且作為第二外環制動件72的內齒輪亦可直接一體形成於該蓋座31的內壁面。再者,該內環制動件73可為具有環狀外齒部的外齒輪製成,並由該外齒輪的外齒部形成該栓部730。
接續,請參閱圖5所示,揭露該握把20之第二旋接端部22的相對端形成有一入力端部23,該握部21是建構形成於該入力端部23和該關節部30之間,且該入力端部23對外連接該旋轉驅動器40所需的一動力源(圖未示)。在本實施中,當該旋轉驅動器40為氣動馬達時,該所述動力源為高壓空氣,並使作為動力源的高壓空氣可自該握把20內部連接至該旋轉驅動器40,進而驅動旋轉驅動器40輸出旋轉動能。在圖5中,揭露該握把20內形成有一進氣流道24和一排氣流道25;該進氣流道24由入力端部23(設有接氣嘴)連接至旋轉驅動器40的一入氣口41;且該排氣流道25由該旋轉驅動器40的一排氣口42連通至外界。此外,在本發明中,亦可由選用一電動馬達作為該旋轉驅動器40而輸出旋轉動能,並且經由動力轉換件組50帶動鋸件60往復移動。在此實施中,該入力端部23可為一電源線,且該電源線能經由該握部21穿伸連接該旋轉驅動器40。
以上之實施例,僅為表達了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因此,本發明應以申請專利範圍中限定的請求項內容為準。
10:主機
12:第一旋接端部
20:握把
21:握部
22:第二旋接端部
30:關節部
60:鋸件

Claims (9)

  1. 一種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包括:一馬達,具有生成旋轉動能一旋轉中心線;一主機,呈中空條柱狀並且內載有一動力轉換件組和一鋸件,該馬達和該鋸件之間經由該動力轉換件組形成動力連結,且該主機之一端形成一第一旋接端部;一握把,其一端形成一第二旋接端部,且該握把的外型生成有一握部;其中,該主機的第一旋接端部和該握把的第二旋接端部沿一軸線相互旋接而形成可沿該軸線旋調操作角度的一關節部,且該軸線和該旋轉中心線共線,使該馬達沿所述共線位置配置於該關節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關節部還包含沿該旋轉中心線固定於該第二旋接端部的一蓋座,該第一旋接端部旋接於該第二旋接端部和該蓋座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動力轉換件組包含有:至少一齒輪,接受該馬達的驅動而轉動;及一曲柄,接受至少一所述齒輪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該曲柄沿一軌跡直線帶動該鋸件突伸至該主機外而執行往復式的線切刻運作。
  4. 如請求項3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至少一所述齒輪包括相嚙傳動的一主動齒輪和至少一從動齒輪,該馬達驅動該主動齒輪而使相嚙的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轉動,該曲柄接受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至少一所述從動齒輪包含相嚙傳動的一第一從動齒輪和一第二從動齒輪,該主動齒輪相嚙傳動該第一從動齒輪轉動,該第二從動齒輪一側形成有一偏心柱,該曲柄接受該第二從動齒輪上之所述偏心柱的偏心傳動而往復移動。
  6. 如請求項5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曲柄雙端分別樞接該偏心柱和一滑塊,該主機內沿該旋轉中心線佈設有一導持部,該滑塊接受該導持部的導持而拘束該鋸件沿該軌跡直線往復移動。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關節部接受一旋轉制動器的拘束,而管制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相互旋接的操作角度。
  8. 如請求項2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關節部接受一旋轉制動器的拘束,而管制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相互旋接的操作角度,該旋轉制動器包含:一第一外環制動件,固定於該第一旋接端部內並且形成有一第一栓槽;一第二外環制動件,固定於該蓋座內而形成有一第二栓槽;一內環制動件,配置於該第二栓槽和該第一栓槽之間,並且形成有能嵌制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的一栓部;一壓鈕,活動穿組於該蓋座內並且提供一推部接觸該內環制動件;及一壓簧,配置於該第一旋接端部和該內環制動件之間;其中,該內環制動件以負載該壓簧之簧壓的方式活動地坐落於該壓簧和該推部之間,該栓部能嵌制該第一栓槽而釋放該第二栓槽,用以旋調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的操作角度,且該栓部能同時嵌制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用以拘束該主機和該握把之間的操作角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其中該第一外環制動件和該第二外環制動件分別為一內齒輪,該第一栓槽和該第二栓槽分別由該內齒輪的一內齒部形成,該內環制動件為一外齒輪,該栓部為該外齒輪的一外齒部形成。
TW111113740A 2022-04-11 2022-04-11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TWI796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740A TWI796992B (zh) 2022-04-11 2022-04-11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740A TWI796992B (zh) 2022-04-11 2022-04-11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6992B true TWI796992B (zh) 2023-03-21
TW202339878A TW202339878A (zh) 2023-10-16

Family

ID=8669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3740A TWI796992B (zh) 2022-04-11 2022-04-11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699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4248A2 (de) * 1996-10-02 1998-04-08 GARDENA Kress + Kastner GmbH Motorbetriebene Heckenschere
US20030110645A1 (en) * 2001-12-18 2003-06-19 Phillips Alan Gene Adjustable reciprocating saw
JP2006238866A (ja) * 2005-03-04 2006-09-14 Nishigaki Kogyo Kk 刈払機
US20070000138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Baskar Ashok S Portable trimmer having rotatable power head
JP2015013340A (ja) * 2013-07-05 2015-01-22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CN213591924U (zh) * 2020-07-10 2021-07-02 翁晟皓 一种往复锯机头及安装有该往复锯机头的角磨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34248A2 (de) * 1996-10-02 1998-04-08 GARDENA Kress + Kastner GmbH Motorbetriebene Heckenschere
US20030110645A1 (en) * 2001-12-18 2003-06-19 Phillips Alan Gene Adjustable reciprocating saw
JP2006238866A (ja) * 2005-03-04 2006-09-14 Nishigaki Kogyo Kk 刈払機
US20070000138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Baskar Ashok S Portable trimmer having rotatable power head
JP2015013340A (ja) * 2013-07-05 2015-01-22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CN213591924U (zh) * 2020-07-10 2021-07-02 翁晟皓 一种往复锯机头及安装有该往复锯机头的角磨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878A (zh)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66327C (en) A rotary to reciprocating motion conversion attachment for a power rotary hand tool
CN1291820C (zh) 动力工具
JP6158698B2 (ja) 付加ハンドルおよび付加ハンドル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JP3129345U (ja) 工作機械用クランプ装置
US4489724A (en) Device for longitudinally driving a tool
JP4989856B2 (ja) 補助ハンドル付き回転駆動の手工具
JP2006088323A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および減速機構を有するハンドツール
US8789283B2 (en) Reciprocating saw
CN102049544B (zh) 一种应用于气钻的超声振动锪窝装置
JP2004216484A (ja) 電動往復動式工具
JPS62130123A (ja) ツ−リング
US20170182647A1 (en) Power tool
TWI796992B (zh) 可旋調操作角度的往復式動力鋸
GB2303568A (en)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bevel gearing
US8646185B2 (en) Hand tool having a reciprocally driving mechanism
KR20020020693A (ko) 척 장치
TWI796991B (zh) 利於握持的往復式動力鋸
US5957765A (en) Hand-held machine tool
KR101972418B1 (ko) 타원형 편심궤적을 이용한 고소작업 가지정리톱
US9713866B2 (en) Pneumatic ratchet wrench having a shrunk head section
US5573357A (en) Portable, handheld, power tool
US5678292A (en) Hand-held machine for sanding having swash plate oscillation means
JP2009184040A (ja) 回転衝撃工具
TWI432280B (zh) B軸自動轉換角度之加工機附加頭
US4289041A (en) Reciprocator for use with rotary dr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