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914B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6914B
TWI796914B TW110149603A TW110149603A TWI796914B TW I796914 B TWI796914 B TW I796914B TW 110149603 A TW110149603 A TW 110149603A TW 110149603 A TW110149603 A TW 110149603A TW I796914 B TWI796914 B TW I7969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racket
rotating shaft
electronic device
portab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9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7431A (zh
Inventor
黃奕達
王友史
凌正南
劉志鈞
Original Assignee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49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6914B/zh
Priority to US17/834,95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29202A1/en
Priority to US17/834,951 priority patent/US11847000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6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691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431A/zh
Priority to US18/501,055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9606A1/en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機構。第二機體透過鉸鏈機構連接第一機體,且鉸鏈機構具有固定於第二機體的轉軸。當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時,轉軸沿弧形軌跡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二機體的下緣與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
隨著筆記型電腦的運算效能不斷提升,其內部的電子元件(例如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在運行時所產生的熱也不斷攀高,故需快速地將熱排放至外界,避免筆記型電腦因過熱而導致效能下降。
一般而言,筆記型電腦是由彼此樞接的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組成,其中第一機體具備邏輯運算及資料存取等能力,而第二機體具備影像顯示的能力。因筆記型電腦的熱源(例如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或其他電子元件)大多位於第一機體的內部,且第一機體的後側設有相應的散熱開口,以供熱氣自第一機體的內部經由散熱開口排放至外界。因第二機體的下緣樞接於第一機體的後側,在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展開後,第二機體的下緣移動靠近第一機體的後側並阻擋到熱氣向外排放的路徑,導致散熱效率不佳。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具有極佳的散熱效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機構。鉸鏈機構包括固定於第一機體的第一支架、固定於第二機體的轉軸、可旋轉地連接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轉軸的第三支架、固定於轉軸的第一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第三支架上的第二齒輪以及可旋轉地配置於第三支架上的第三齒輪。第一支架具有導向槽。第二支架包括位於導向槽一側的齒條部。第二齒輪嚙接第一齒輪。第三齒輪嚙接第二齒輪以及齒條部。當轉軸隨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時,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旋轉,且第二齒輪帶動第三齒輪旋轉,使得第三齒輪相對於齒條部滑動,並帶動第三支架沿著導向槽滑動,以使轉軸沿弧形軌跡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二機體的下緣與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機構。鉸鏈機構包括固定於第一機體的第一支架、固定於第二機體的轉軸、可旋轉地連接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轉軸的第三支架、固定於轉軸的第一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第三支架上的第二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第三支架上的第三齒輪以及與第三齒輪同軸的第四齒輪。第一支架具有導向槽。第二支架包括位於導向槽一側的齒條部。第二齒輪嚙接第一齒輪。第三齒輪嚙接第二齒輪,且第三齒輪的齒數小於第一齒輪的齒數。第四齒輪嚙接齒條部,且第四齒輪的齒數大於第三齒輪的齒數。當轉軸隨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時,第一齒輪帶動第二齒輪旋轉,且第二齒輪帶動第三齒輪旋轉,第三齒輪與第四齒輪同步旋轉,使第四齒輪相對於齒條部滑動,並帶動第三支架沿著導向槽滑動,以使轉軸沿弧形軌跡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二機體的下緣與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
基於上述,在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的同時,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滑動,以調整第二機體的下緣與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進一步來說,當第二機體透過鉸鏈機構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並展開時,第二機體的下緣往遠離第一機體的後側的方向滑動,避免第二機體的下緣阻擋到位於第一機體的後側的散熱路徑(即第一機體內部的熱氣向外排放的路徑),使得熱氣可快速地自第一機體的內部排放至外界。因此,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極佳的散熱效率。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展開狀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A及圖1B,在本實施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100可為筆記型電腦,且包括第一機體110、第二機體120及鉸鏈機構130。第一機體110具備邏輯運算及資料存取等能力,而第二機體120具備影像顯示的能力。第一機體110透過鉸鏈機構130連接第二機體120,且鉸鏈機構130提供第二機體120相對第一機體110旋轉與滑動的運動自由度。
詳細而言,鉸鏈機構130具有位在第一機體110後側111的基準軸線101以及位在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的旋轉軸線102,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展開時,旋轉軸線102隨著第二機體120相對於基準軸線101旋轉,並且沿著弧形軌跡103滑動,以加大或縮減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的距離,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與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之間的距離。
在可攜式電子裝置100處於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下,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的水平距離為D1。在可攜式電子裝置100自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轉換至圖1B所示的展開狀態的過程中,旋轉軸線102沿著弧形軌跡103滑動,且滑動遠離基準軸線101。最後,如圖1B所示,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的水平距離加大至D2。
進一步來說,在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的水平距離由D1增加至D2的同時,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滑動遠離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即加大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之間的距離),以避免阻擋到位在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的散熱開口,或避免阻擋到位在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的散熱路徑(即第一機體110的內部的熱氣向外排放的路徑),使得熱氣可快速地自第一機體110的內部排放至外界,進而提高散熱效率。
另一方面,在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下,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可以是位在同一水平線或同一水平面上,故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不存在垂直落差。在自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轉換至圖1B所示的展開狀態的過程中,旋轉軸線102沿弧形軌跡103滑動遠離基準軸線101,並且相對於基準軸線101下沉,使得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產生垂直落差H。同時,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下沉,並可撐起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使得第一機體110的底部與工作平面(例如桌面)之間具有足夠的進氣空間。
相對地,在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由圖1B所示的展開狀態轉換至圖1A所示的閉合狀態的過程中,旋轉軸線102沿著弧形軌跡103往基準軸線101的方向滑動,使得旋轉軸線102與基準軸線101之間的水平距離由D2縮減至D1。另外,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抬升,並滑動靠近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以縮減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之間的距離,直到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靠攏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
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圖2B是圖2A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圖2C是圖2A沿著剖線A-A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A及圖2A,在本實施例中,鉸鏈機構130包括第一支架131、第二支架132、第三支架133以及轉軸134,其中第一支架131的固定部131a固定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且轉軸134的固定部134a固定於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使轉軸134可隨著第二機體120同步移動。
請參考圖2A及圖2B,第一支架131的數量可為二個,且呈並列配置。詳細而言,每一個第一支架131包括連接固定部131a的承載部131b,且二個承載部131b位於二個固定部131a之間。另外,第二支架132配置於二個第一支架131之間,且可旋轉地連接二個第一支架131。進一步來說,第二支架132包括相對配置的二個樞軸132a,且二個樞軸132a分別樞接於二個第一支架131的二個承載部131b,使得第二支架132具有相對於第一支架131旋轉的運動自由度。更進一步來說,轉軸134平行於樞軸132a,其中基準軸線101通過樞軸132a,且旋轉軸線102通過轉軸134。也就是說,基準軸線101平行於旋轉軸線102。
請參考圖2A至圖2C,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支架133配置於第二支架132上,且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之間。具體來說,第三支架133可旋轉地連接轉軸134,且滑接於二個第一支架131。更具體來說,每一個第一支架131的承載部131b具有導向斜槽131b1,且導向斜槽131b1位在樞軸132a與轉軸134之間。
第三支架133包括支架本體133a、凸出於支架本體133a並向轉軸134延伸的樞接部133b及凸出於支架本體133a的相對兩側的二個滑動凸銷133c,其中支架本體133a配置於第二支架132上,且樞接部133b樞接於轉軸134。另外,二個滑動凸銷133c分別可滑動地插接於二個第一支架131的二個導向斜槽131b1,以令第三支架133在二個導向斜槽131b1的引導下穩定地相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滑動。
如圖2B所示,每一個導向斜槽131b1具有第一行程端點P1及相對於第一行程端點P1的第二行程端點P2,其中第一行程端點P1位於樞軸132a與第二行程端點P2之間,且第二行程端點P2位於第一行程端點P1與轉軸134之間。也就是說,第一行程端點P1及第二行程端點P2位於樞軸132a與轉軸134之間。
圖3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的示意圖。圖3B是圖3A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圖3C是圖3A沿著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2A、圖2B、圖3A及圖3B,第一行程端點P1與第二行程端點P2存在高低落差,當每一個滑動凸銷133c自第一行程端點P1滑動至第二行程端點P2時,轉軸134隨第三支架133相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下沉。相應地,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下沉,並滑動遠離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以加大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之間的距離,如圖1A及圖1B所示。
相反地,如圖1A、圖1B、圖2B及圖3B所示,當每一個滑動凸銷133c自第二行程端點P2滑動至第一行程端點P1時,轉軸134隨第三支架133相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抬升。相應地,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抬升,並滑動靠近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以縮減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之間的距離。
如圖2B及圖3B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行程端點P1靠近樞軸132a,且第二行程端點P2靠近轉軸134。當每一個滑動凸銷133c自第一行程端點P1滑動至第二行程端點P2時,滑動凸銷133c往遠離樞軸132a的方向滑動,或者是說,滑動凸銷133c往靠近轉軸134的方向滑動。相反地,當每一個滑動凸銷133c自第二行程端點P2滑動至第一行程端點P1時,滑動凸銷133c往靠近樞軸132a的方向滑動,或者是說,滑動凸銷133c往遠離轉軸134的方向滑動。
請參考圖1A、圖1B、圖2A及圖3A,基準軸線101通過樞軸132a,且樞軸132a未有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滑動的運動自由度。另外,旋轉軸線102通過轉軸134,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時,旋轉軸線102隨轉軸134同步運動,以相對於基準軸線101下沉並滑動遠離基準軸線101,或相對於基準軸線101抬升並滑動靠近基準軸線101。進一步來說,因旋轉軸線102及轉軸134不僅具有旋轉的運動自由度,也具有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滑動的運動自由度,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時,旋轉軸線102及轉軸134沿著弧形軌跡103滑動,以滑動遠離或靠近基準軸線101及樞軸132a。
請參考圖2A、圖2C、圖3A及圖3C,在本實施例中,鉸鏈機構130還包括第一齒輪135、第二齒輪136及第三齒輪137,其中第一齒輪135固定在轉軸134上,且第二齒輪136及第三齒輪137可旋轉地配置於第三支架133上。詳細而言,第二齒輪136位於第一齒輪135與第三齒輪137之間,其中第二齒輪136嚙接第一齒輪135,且第三齒輪137嚙接第二齒輪136。
另一方面,第二支架132還包括齒條部132b,且齒條部132b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之間。進一步來說,齒條部132b位於二個承載部131b之間,且位於任一個導向斜槽131b1的一側。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齒輪137嚙接齒條部132b,其中第一齒輪135、第二齒輪136以及第三齒輪137為斜齒輪,且齒條部132b為斜齒齒條部。第一齒輪135、第二齒輪136以及第三齒輪137的旋轉軸線相互平行,其中第二齒輪136以及第三齒輪137的齒數相同,且第二齒輪136的齒數小於第一齒輪135的齒數。
當轉軸134隨第二機體120(參見圖1A及圖1B)相對於第一機體110(參見圖1A及圖1B)旋轉時,第一齒輪135隨轉軸134同步旋轉並帶動第二齒輪136旋轉。同時,第二齒輪136帶動第三齒輪137旋轉,使得第三齒輪137相對於齒條部132b滑動,並帶動第三支架133沿著導向斜槽131b1滑動,以使轉軸134沿弧形軌跡103(參見圖1A及圖1B)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參見圖1A及圖1B)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參見圖1A及圖1B)之間的距離。
請參考圖2A、圖2B、圖3A及圖3B,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架132還包括位於齒條部132b的一側的導桿132c,其中第三支架133滑接於導桿132c,且位於二個第一支架131之間。進一步來說,導桿132c位於二個承載部131b之間,且位於任一個導向斜槽131b1的一側。另一方面,支架本體133a滑接於導桿132c,且導桿132c的延伸方向E1平行於齒條部132b的延伸方向E2,以提高第三支架133的滑動穩定度。
圖4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圖4B是圖4A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展開狀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請參考圖4A及圖4B,本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與前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基準軸線與旋轉軸線之間的相對位置及鉸鏈機構的結構設計。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120透過鉸鏈機構130a連接第一機體110,且鉸鏈機構130a具有位在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的基準軸線201以及位在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的旋轉軸線202。當第二機體120相對於第一機體110旋轉展開時,旋轉軸線202隨著第二機體120相對於基準軸線201旋轉,並且沿著弧形軌跡203滑動,以加大或縮減旋轉軸線202與基準軸線201之間的距離,進而加大或縮減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與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之間的距離。
當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處於圖4A所示的閉合狀態時,基準軸線201與旋轉軸線202之間具有垂直落差H1,且旋轉軸線202高於基準軸線201。另外,在圖4A所示的閉合狀態下,旋轉軸線202與基準軸線201之間的水平距離為D3。當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自圖4A所示的閉合狀態轉換至圖4B所示的展開狀態時,基準軸線201與旋轉軸線202之間的垂直落差縮減至H2,且旋轉軸線202低於基準軸線201。另外,在圖4B所示的展開狀態下,軸線202與基準軸線201之間的水平距離加大為D4。
圖5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圖5B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5A及圖5B,鉸鏈機構130a的第一支架131的承載部131b上的導向槽為導向弧形槽131b2,且第二支架132的樞軸132a配置在導向弧形槽131b2與轉軸134之間。另外,第二支架132透過樞軸132a可旋轉地連接第一支架131,且第三支架133透過滑動凸銷133c滑接於第一支架131的承載部131b。進一步來說,滑動凸銷133c滑接於導向弧形槽131b2,故第三支架133可在導向弧形槽131b2的導引下相對於第二支架132滑動。
請參考圖4A至圖5B,導向弧形槽131b2具有第一行程端點P3以及第二行程端點P4,且第二行程端點P4較第一行程端點P3靠近樞軸132a。也就是說,第二行程端點P4位於第一行程端點P3與樞軸132a之間。另外,樞軸132a位於第二行程端點P4與轉軸134之間。當滑動凸銷133c自第一行程端點P3滑動至第二行程端點P4時,滑動凸銷133c往靠近樞軸132a及轉軸134的方向滑動。相反地,當滑動凸銷133c自第二行程端點P4滑動至第一行程端點P3,滑動凸銷133c往遠離樞軸132a及轉軸134的方向滑動。
進一步來說,基準軸線201通過樞軸132a,且旋轉軸線202通過轉軸134,當滑動凸銷133c自第一行程端點P3滑動至第二行程端點P4時,轉軸134沿著弧形軌跡203滑動,使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下沉,並滑動遠離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相反地,當滑動凸銷133c自第二行程端點P4滑動至第一行程端點P3時,轉軸134沿著弧形軌跡203滑動,使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抬升,並滑動靠近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
圖6A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6A,本實施例的鉸鏈機構130b與前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130a的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鉸鏈機構130b更包括與第三齒輪137同軸的第四齒輪138。進一步來說,第三齒輪137未嚙接齒條部132b,而是第四齒輪138嚙接齒條部132b。當第一齒輪135隨著轉軸134旋轉時,第一齒輪135帶動第二齒輪136旋轉,且第二齒輪136帶動第三齒輪137旋轉。由於第四齒輪138與第三齒輪137同軸,因此第四齒輪138隨第三齒輪137同步旋轉,且相對於齒條部132b滑動。
圖6B是圖6A沿著剖線C-C的剖面示意圖。圖6C是圖6A沿著剖線D-D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A至圖6C,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齒輪135的齒數大於第三齒輪137的齒數,故第三齒輪137的轉速大於第一齒輪135的轉速。另一方面,第四齒輪138與第三齒輪137採同軸設置,故第四齒輪138的轉速與第三齒輪137的轉速相同。
進一步來說,第四齒輪138的齒數大於第三齒輪137的齒數,且第四齒輪138的轉速大於第一齒輪135的轉速,據以加大第四齒輪138在齒條部132b上的滑動量,進而加大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參見圖4A及圖4B)的後退行程,以在第二機體120(參見圖4A及圖4B)相對於第一機體110(參見圖4A及圖4B)旋轉展開時加大第二機體120的下緣121(參見圖4A及圖4B)與第一機體110的後側111(參見圖4A及圖4B)之間的距離。
綜上所述,在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的同時,第二機體相對於第一機體滑動,以調整第二機體的下緣與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進一步來說,當第二機體透過鉸鏈機構相對於第一機體旋轉並展開時,第二機體的下緣往遠離第一機體的後側的方向滑動,避免第二機體的下緣阻擋到位於第一機體的後側的散熱路徑(即第一機體內部的熱氣向外排放的路徑),使得熱氣可快速地自第一機體的內部排放至外界。因此,本發明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具有極佳的散熱效率。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可攜式電子裝置
101、201:基準軸線
102、202:旋轉軸線
103、203:弧形軌跡
110:第一機體
111:後側
120:第二機體
121:下緣
130、130a、130b:鉸鏈機構
131:第一支架
131a:固定部
131b:承載部
131b1:導向斜槽
131b2:導向弧形槽
132:第二支架
132a:樞軸
132b:齒條部
132c:導桿
133:第三支架
133a:支架本體
133b:樞接部
133c:滑動凸銷
134:轉軸
134a:固定部
135:第一齒輪
136:第二齒輪
137:第三齒輪
138:第四齒輪
D1、D2:水平距離
E1、E2:延伸方向
H、H1、H2:垂直落差
P1、P3:第一行程端點
P2、P4:第二行程端點
A-A、B-B、C-C、D-D:剖線
圖1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展開狀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2B是圖2A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2C是圖2A沿著剖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3B是圖3A在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3C是圖3A沿著剖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4B是圖4A的可攜式電子裝置轉換至展開狀態的局部側視示意圖。 圖5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5B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展開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6A是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的鉸鏈機構對應可攜式電子裝置處於閉合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6B是圖6A沿著剖線C-C的剖面示意圖。 圖6C是圖6A沿著剖線D-D的剖面示意圖。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
101:基準軸線
102:旋轉軸線
103:弧形軌跡
110:第一機體
111:後側
120:第二機體
121:下緣
130:鉸鏈機構
D2:水平距離
H:垂直落差

Claims (11)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機構,包括第一支架,固定於該第一機體,且具有導向槽;轉軸,固定於該第二機體;第二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該第一支架,且包括位於該導向槽的一側的齒條部;第三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該轉軸,且滑接於該導向槽;第一齒輪,固定於該轉軸;第二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該第三支架上,並嚙接該第一齒輪;以及第三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該第三支架上,並嚙接該第二齒輪及該齒條部,當該轉軸隨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時,該第一齒輪帶動該第二齒輪旋轉,且該第二齒輪帶動該第三齒輪旋轉,使得該第三齒輪相對於該齒條部滑動,並帶動該第三支架沿著該導向槽滑動,以使該轉軸沿弧形軌跡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該第二機體的下緣與該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齒輪、該第二齒輪以及該第三齒輪為斜齒輪,且該齒條部為斜齒齒條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齒輪的齒數與該第三齒輪的齒數相同。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齒輪、該第二齒輪以及該第三齒輪的旋轉軸線互相平行。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支架還包括位於該齒條部的一側的導桿,且該第三支架滑接於該導桿。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導桿的延伸方向平行於該齒條部的延伸方向。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三支架包括支架本體、滑動凸銷及樞接部,該第三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該支架本體上,且該支架本體滑接於該導桿,該滑動凸銷凸出於該支架本體且可滑動地插接於該導向槽,該樞接部自該支架本體向該轉軸延伸且樞接於該轉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支架還包括樞接於該第一支架的樞軸,且設置在該導向槽的一側,其中該導向槽為導向斜槽或導向弧形槽。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向斜槽位於該樞軸與該轉軸之間,且該導向斜槽具有第一行程端點及相對於該第一行程端點的第二行程端點,且該第一行程端點位於該 樞軸與該第二行程端點之間,該第二行程端點位於該第一行程端點與該轉軸之間。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樞軸位於該導向弧形槽與該轉軸之間,且該導向弧形槽具有第一行程端點及相對於該第一行程端點的第二行程端點,且該第二行程端點位於該第一行程端點與該樞軸之間,該樞軸位於該第二行程端點與該轉軸之間。
  1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以及鉸鏈機構,包括第一支架,固定於該第一機體,且具有導向弧形槽;轉軸,固定於該第二機體;第二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該第一支架,且包括位於該導向弧形槽的一側的齒條部;第三支架,可旋轉地連接該轉軸,且滑接於該導向弧形槽;第一齒輪,固定於該轉軸;第二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該第三支架上,並嚙接該第一齒輪;第三齒輪,可旋轉地配置於該第三支架上,並嚙接該第二齒輪,其中該第三齒輪的齒數小於該第一齒輪的齒數;以 及第四齒輪,與該第三齒輪同軸,並嚙接該齒條部,其中該第四齒輪的齒數大於該第三齒輪的齒數,當該轉軸隨該第二機體相對於該第一機體旋轉時,該第一齒輪帶動該第二齒輪旋轉,且該第二齒輪帶動該第三齒輪旋轉,該第三齒輪與該第四齒輪同步旋轉,使得該第四齒輪相對於該齒條部滑動,並帶動該第三支架沿著該導向弧形槽滑動,以使該轉軸沿弧形軌跡滑動,進而加大或縮減該第二機體的下緣與該第一機體的後側之間的距離。
TW110149603A 2021-12-30 2021-12-30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969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603A TWI796914B (zh) 2021-12-30 2021-12-30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7/834,958 US20230229202A1 (en) 2021-12-30 2022-06-08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7/834,951 US11847000B2 (en) 2021-12-30 2022-06-08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8/501,055 US20240069606A1 (en) 2021-12-30 2023-11-03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9603A TWI796914B (zh) 2021-12-30 2021-12-30 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6914B true TWI796914B (zh) 2023-03-21
TW202327431A TW202327431A (zh) 2023-07-01

Family

ID=86692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9603A TWI796914B (zh) 2021-12-30 2021-12-30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691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539A (zh) * 2005-09-20 2008-11-05 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和铰链装置
TWI618472B (zh) * 2014-06-26 2018-03-11 英特爾公司 使用鉸鏈配置之電子裝置、方法與系統
TWI713433B (zh) * 2018-12-18 2020-1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CN113202857A (zh) * 2021-07-05 2021-08-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15058854U (zh) * 2021-06-18 2021-12-07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薄型化铰链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539A (zh) * 2005-09-20 2008-11-05 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装置和铰链装置
TWI618472B (zh) * 2014-06-26 2018-03-11 英特爾公司 使用鉸鏈配置之電子裝置、方法與系統
TWI713433B (zh) * 2018-12-18 2020-12-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伸縮式鉸鏈及具有其的電子裝置
CN215058854U (zh) * 2021-06-18 2021-12-07 昆山万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薄型化铰链
CN113202857A (zh) * 2021-07-05 2021-08-0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7431A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26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715389B (zh) 電子裝置
TWI527975B (zh) 轉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518256B (zh) 樞軸結構
TWI633413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11054868B2 (en) Lifting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1177503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2017143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751907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230229202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79691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2109234A (zh) 電子裝置
TWI730776B (zh) 電子裝置
CN116414197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I74074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717906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641419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202326349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01014B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TWI806779B (zh) 折疊式電子裝置
CN114967842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4594826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462520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6430949A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TWM645535U (zh) 用於筆記型電腦機體的樞轉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