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1014B -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1014B
TWI401014B TW99144586A TW99144586A TWI401014B TW I401014 B TWI401014 B TW I401014B TW 99144586 A TW99144586 A TW 99144586A TW 99144586 A TW99144586 A TW 99144586A TW I401014 B TWI401014 B TW I4010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ing mechanism
electronic device
radius
bracket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4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4055A (en
Inventor
Tzu Wei Lin
Jui Yi Lin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24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4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1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1014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樞轉機構的電子裝置。
隨著現今科技與資訊不斷進步,電子裝置已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以目前廣泛使用的筆記型電腦來說,其外觀機體通常是由上機體以及下機體組裝在一起,且上下機體藉由一樞軸相互連接。
圖1為習知電子裝置在開啟狀態下的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A與圖1B,習知電子裝置以筆記型電腦100為例,上下機體分別為顯示器110與主機本體120,二者透過一配設於主機本體120內的樞軸130來相互連接。
當使用者欲開啟筆記型電腦100時,顯示器110以樞軸130為圓心,以顯示器110重心與樞軸130間的距離R為半徑做等半徑圓周運動,因此在此運動過程中,顯示器110與主機本體120間是會有如圖1A與圖1B中所示干涉處140,而此干涉處140使得顯示器110或主機本體120在筆記型電腦100開啟過程中發生摩擦甚至刮傷,亦會造成筆記型電腦100開啟不順。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避免電子裝置顯示部與主機本體產生干涉的電子裝置。
於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以及一第二機體。第二機體具有一樞轉機構,且利用樞轉機構與第一機體樞接,第一機體透過樞轉機構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第二機體進行一開闔運動,且旋轉半徑長度隨著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間的開闔運動係改變。
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樞轉機構,應用前述之電子裝置,樞轉機構連接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機體與一第二機體。其中,第一機體透過樞轉機構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第二機體進行一開闔運動,且旋轉半徑長度隨著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間的開闔運動改變。
於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中設置一樞轉機構,當電子裝置開啟時,第一機體透過樞轉機構,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變化的運動路徑相對於第二機體運動,從而可避免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發生干涉。
相較於習知技術,使用者無須擔心電子裝置開啟或閉闔過程中顯示部與主機本體發生干涉的問題。此外,由於本發明之樞轉機構係配設於第二機體中,且電子裝置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外形完整,因此本發明之電子裝置有較佳之整體外觀。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2繪示於一實施例中,一種電子裝置在開啟狀態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200主要包括第一機體210及第二機體220,其中第一機體210可以是電子裝置200的上蓋,以筆記型電腦為例,其包括有顯示螢幕,且第二機體220可以是筆記型電腦之主機本體,但不受限於此。其中第二機體220具有樞轉機構230,且利用樞轉機構230與第一機體210樞接。
本實施例之樞轉機構230包括轉軸231、第一支架232、第二支架233及導向件234。第一支架232連接於第一機體210,第二支架233配設於第二機體220內,且第一支架232藉由轉軸231樞接於第二支架233,使得第一機體210可相對於第二機體220轉動以開啟或閉闔電子裝置200。
本實施例中,導向件234可具有一開口(圖未顯示),透過開口樞設於轉軸231,且導向件234更具有至少一固定件2341(本實施例是以二固定件為例)。此外,本實施例之第一支架232具有至少一定位件2321(本實施例是以二定位件為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第一機體210透過樞轉機構230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L相對第二機體220進行一開闔運動時,其旋轉半徑長度L係跟著改變。下文中,本實施例將以詳細之圖示來說明電子裝置200之開啟過程。
圖3A至圖3C繪示圖2之電子裝置200開啟過程示意圖。承上所述,以本實施例而言,樞轉機構230之導向件234為一偏心凸輪,導向件234之固定件2341為一凸緣,第一支架232之定位件2321為一凸點。
請先參考圖3A,本實施例是先將電子裝置200之第一機體210閉闔於第二機體220,此時凸點2321與凸緣2341卡合,第一機體210與樞轉機構230之轉軸231間的距離為第一機體210運動之旋轉半徑長度L1。
接著,請參考圖3B,當第一機體210透過轉軸231朝向遠離第二機體220之方向運動時,凸點2321係沿偏心凸輪234的圓弧外輪廓移動。此時,第一機體210與轉軸231間的旋轉半徑長度會由L1延伸成L2,進而使得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間不會發生干涉。
請繼續參考圖3C,第一機體210透過轉軸231繼續朝向遠離第二機體220之方向運動至如圖3C所示位置,凸點2321沿偏心凸輪234之圓弧外輪廓移動,再次與偏心凸輪234之凸緣2341相卡合,此時第一機體210相對於第二機體220的開啟角度最大,且第一機體210與轉軸231間的旋轉半徑長度由L2更延伸成L3。
在本實施例中,L3>L2>L1。由此可知,電子裝置200於開啟過程中,其第一機體210運動的旋轉半徑長度是動態變化的。因此,本實施例中,可藉由調整偏心凸輪234之圓弧輪廓,使得第一機體210沿一旋轉半徑長度變化的路徑運動,如此一來,即可避免電子裝置200開啟過程中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發生干涉。
另一方面,樞轉機構230係配設於第二機體220中,且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均保持外形完整,因此電子裝置200有較佳之整體外觀。
請參考圖4,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導向件234亦可以具有一導軌2342,可藉由例如是凸點2321與導軌2342之配合以使凸點2321沿導軌2342滑移,使得第一機體210以一變化的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第二機體220運動進而避免第一機體210與第二機體220間發生干涉。其中凸點2321沿導軌2342滑移之路徑可如圖4所示,但不受限於此。
圖5A至圖5B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500開啟過程示意圖。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500同樣包括第一機體510及第二機體520,其中第二機體520具有樞轉機構530,且利用樞轉機構530與第一機體510樞接。
請先參考圖5A,本實施例是先將電子裝置500之第一機體510閉闔於第二機體520,此時第一機體510相對於第二機體520運動之旋轉半徑長度為L1’。
請繼續參考圖5B,第一機體510相對於第二機體520向後平移的同時,透過樞轉機構530相對於第二機體520進行一圓周運動,此時第一機體510相對於第二機體520運動之旋轉半徑長度由L1’轉換為L2’。
在本實施例中,L2’>L1’。由此可知,電子裝置500於開啟過程中,第一機體510沿一旋轉半徑長度變化的路徑運動,進而避免第一機體510與第二機體520發生干涉。
綜上所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於電子裝置內設置樞轉機構,當使用者開啟電子裝置時,第一機體透過樞轉機構以一變化的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第二機體運動,如此一來,即可避免其在運動過程中,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發生干涉導致摩擦甚至刮傷。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裝置除了具有消除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干涉的效能外,其在閉闔狀態以及開啟狀態下,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均具有完整外形,即其具有較佳之整體外觀。此外,樞轉機構係隱藏於第二機體內,因此電子裝置之第一機體無需另行提供裝設樞轉機構的空間,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間。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筆記型電腦
110...顯示器
120...主機本體
130...樞軸
140...干涉處
200,500...電子裝置
210,510...第一機體
220,520...第二機體
230,530...樞轉機構
231...轉軸
232...第一支架
2321...定位件(凸點)
233...第二支架
234...導向件(偏心凸輪)
2341...固定件(凸緣)
2342...導軌
R...距離
L、L1、L2、L3、L1’、L2’...旋轉半徑長度
圖1A至圖1B繪示習知之一種筆記型電腦開啟過程示意圖。
圖2繪示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3A至圖3C繪示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開啟過程示意圖。
圖4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5A至圖5B繪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開啟過程示意圖。
200...電子裝置
210...第一機體
220...第二機體
230...樞轉機構
231...轉軸
232...第一支架
2321...定位件
233...第二支架
234...導向件
2341...固定件
L...旋轉半徑長度

Claims (19)

  1. 一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以及一第二機體,具有一樞轉機構,且利用該樞轉機構與該第一機體樞接;其中,該第一機體透過該樞轉機構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該第二機體進行一旋轉開闔運動,且旋轉半徑長度隨著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間之該旋轉開闔運動係改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樞轉機構包括一轉軸,該轉軸連接該第一機體以及該第二機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樞轉機構更包括一導向件,該導向件具有一開口,透過該開口樞設於該轉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定位件,以使該第一機體透過該樞轉機構沿著該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該第二機體進行該旋轉開闔運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件沿該導向件之外輪廓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向件更具有一導軌,該定位件沿該導軌滑移。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向 件更具有一固定件,當該第一機體閉闔於該第二機體時,該定位件與該固定件卡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導向件為一偏心凸輪。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件為凸點。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件為凸緣。
  11. 一種樞轉機構,適於連接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機體與一第二機體,該第一機體透過該樞轉機構沿著一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該第二機體進行一開闔運動,且該旋轉半徑長度隨著該第一機體與該第二機體間的該開闔運動改變,該樞轉機構包括:一第一支架,連接於該第一機體;一第二支架,配設於該第二機體中;以及一轉軸,連接該第一支架以及該第二支架。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樞轉機構,更包括一導向件,該導向件具有一開口,透過該開口樞設於該轉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第一支架具有一定位件,以使該第一機體透過該樞轉機構沿著該旋轉半徑長度相對於該第二機體進行該開闔運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定 位件沿該導向件之外輪廓移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導向件更具有一導軌,該定位件沿該導向件之該導軌滑移。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導向件更具有一固定件,當該第一機體閉闔於該第二機體時,該第一支架之該定位件與該固定件卡合。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導向件為一偏心凸輪。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定位件為一凸點。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樞轉機構,其中該固定件為一凸緣。
TW99144586A 2009-12-25 2010-12-17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TWI401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9018109A 2009-12-25 2009-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055A TW201124055A (en) 2011-07-01
TWI401014B true TWI401014B (zh) 2013-07-01

Family

ID=4504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4586A TWI401014B (zh) 2009-12-25 2010-12-17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101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0365B1 (en) * 2000-01-11 2001-05-15 Lu Sheng-Nan Hinge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TWM278209U (en) * 2005-05-27 2005-10-11 Hannspree Inc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rotary shaf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0365B1 (en) * 2000-01-11 2001-05-15 Lu Sheng-Nan Hinge for a notebook computer
TWM278209U (en) * 2005-05-27 2005-10-11 Hannspree Inc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rotary shaf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4055A (en) 201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261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908364B2 (en) Portable computer
TWI523597B (zh) 用於運算裝置之鉸鏈總成
TWI669048B (zh) 電子裝置
TWI527975B (zh) 轉動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I398209B (zh) Biaxial hinge device and its electronic equipment
TWI715389B (zh) 電子裝置
US10168746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WI38492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201214191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ンジ
TWI465884B (zh) 電子裝置
US8896558B2 (en)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djustable touch screen display
TW201329358A (zh) 軸承機構及其掀蓋式裝置
US20070234521A1 (en) Double-axis hinge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4021141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module thereof
TWI736345B (zh) 電子裝置
TWI748616B (zh) 顯示裝置
WO2019042336A1 (zh) 一种自动打开的铰链
TWI401014B (zh) 電子裝置及其樞轉機構
TW201925963A (zh) 鉸鏈模組與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TWI529313B (zh) 樞軸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0101776B2 (en) Hinge structure
TWI388734B (zh) 樞軸結構
CN106462181B (zh) 用于计算装置的铰接组件
TWI727787B (zh) 具滑轉機制的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