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5268B - 滾輪輸入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滾輪輸入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5268B
TWI795268B TW111113732A TW111113732A TWI795268B TW I795268 B TWI795268 B TW I795268B TW 111113732 A TW111113732 A TW 111113732A TW 111113732 A TW111113732 A TW 111113732A TW I795268 B TWI795268 B TW I7952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oller
input device
module
tee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3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0917A (zh
Inventor
蔡和錦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3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5268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5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52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0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091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滾輪輸入裝置包括基座、固定模組及滾輪模組。固定模組設置於基座上,固定模組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本體與複數個第一齒部,多個第一齒部環狀排列於第一本體的周圍,各第一齒部具有第一側面,第一側面具有第一磁極。滾輪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基座上,滾輪模組包括第二磁性件與滾輪,滾輪連接於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包括第二本體與複數個第二齒部,多個第二齒部環狀排列於第二本體周圍,各第二齒部具有面向各第一齒部之第二側面,第二側面具有第二磁極,第二磁極與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

Description

滾輪輸入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輸入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滾輪輸入裝置。
一般電腦常會搭配滾輪輸入裝置,例如鍵盤或滑鼠上可設有滾輪輸入裝置,以透過滾輪輸入裝置進行拖曳、上下捲動頁面或切換選單等動作。
目前常見的滾輪輸入裝置一般具有滾輪與彈性件,其中滾輪本體上設有齒面,彈性件頂抵於滾輪本體上的齒面,使滾輪在受到操作而轉動時產生段落觸感,例如滾輪每轉一個刻度時,操作者會感受到停頓的觸感,並構成螢幕頁面被捲動預定距離。然而,此種機構式的滾輪輸入裝置仍無法滿足某些使用情況,例如需要長時間或長距離滾動滾輪、或者需要更細微的捲動操作。
鑒於上述,於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滾輪輸入裝置包括基座、固定模組及滾輪模組。固定模組設置於基座上,固定模組包括第一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包括第一本體與複數個第一齒部,多個第一齒部環狀排列於第一本體的周圍,各第一齒部具有第一側面,第一側面具有第一磁極。滾輪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基座上,滾輪模組包括第二磁性件與滾輪,滾輪連接於第二磁性件,第二磁性件包括第二本體與複數個第二齒部,多個第二齒部環狀排列於第二本體周圍,各第二齒部具有面向各第一齒部之第二側面,第二側面具有第二磁極,第二磁極與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其中各第一側面的位置與各第二側面的位置彼此錯位時,各第一側面與各第二側面之間不具有磁吸力。
綜上,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當滾輪模組旋轉時,可透過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之間的磁吸力變化而產生段落觸感,達到避免機械誤差、減少運轉噪音以及降低摩擦損耗等優點。此外,使用者更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控制滾輪模組的轉速,以降低第一磁性件與第二磁性件之間的磁吸力,從而減少操作時的阻力,以滿足不同的使用情形(例如需要長時間或長距離滾動滾輪、或者需要更細微的捲動操作)。
以下提出各種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然而,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不會限縮本發明欲保護之範圍。此外,實施例中的圖式省略部份元件,以清楚顯示本發明的技術特點。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標號將用於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如圖1與圖2所示,滾輪輸入裝置1可為電腦的輸入裝置,用以操控電腦頁面執行動作(例如進行拖曳、上下捲動頁面或切換選單等動作)。在一些實施例中,滾輪輸入裝置1可與電腦鍵盤50結合(如圖1所示)或者滾輪輸入裝置1亦可應用於電腦滑鼠60(如圖2所示),此並不侷限。
圖3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圖4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圖5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如圖2至圖5所示,以滾輪輸入裝置1應用於電腦滑鼠60為例,滾輪輸入裝置1可設置於滑鼠60的殼體61內,其中滾輪輸入裝置1包括基座10、固定模組20及滾輪模組30。
如圖2至圖5所示,固定模組20設置於基座10上,固定模組20包括第一磁性件21,第一磁性件21包括第一本體211與多個第一齒部215,多個第一齒部215環狀排列於第一本體211的周圍,構成第一磁性件21呈齒輪型態,並使多個第一齒部215之間保持距離而互不接觸,各第一齒部215具有第一側面216,且第一側面216具有第一磁極(例如N極或S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一磁性件21可為磁鐵、鐵氧體或鐵磁件(例如鐵、鎳或鈷等金屬件),固定模組20可透過扣合、黏著或螺鎖等方式固定於基座10上。
舉例來說,如圖2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模組20包括第一磁鐵22、固定座23及軸桿24,其中第一磁鐵22為永久磁鐵(例如鋁鎳鈷磁鐵或釹鐵硼磁鐵)而具有N極與S極之二個不同磁極,第一磁性件21為金屬齒輪片(例如鐵、鎳或鈷等金屬片)並吸附於第一磁鐵22的其中一個磁極,使第一磁性件21整體能夠具有上述第一磁極,且第一磁性件21與第一磁鐵22組接於固定座23上。具體而言,以圖5之視角為例,假設第一磁鐵22靠近固定座23之左半部的磁極為N極時,第一磁鐵22遠離固定座23之右半部的磁極即為S極,第一磁性件21吸附於第一磁鐵22遠離固定座23之右半部的表面,構成第一磁性件21的第一磁極為S極。
如圖2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1具有第一軸孔212,第一磁鐵22為環狀磁鐵而具有第一中心孔221,軸桿24的一端固定於固定座23上,且軸桿24的另一端穿過第一軸孔212與第一中心孔221。在此,固定座23的中央更具有一限位柱233,軸桿24的一端嵌插固定於限位柱233內,第一磁鐵22的第一中心孔221套設於限位柱233的周圍而獲得徑向限位,第一磁性件21的第一軸孔212套設於軸桿24並吸附於第一磁鐵22而獲得徑向限位,構成第一磁性件21、第一磁鐵22及固定座23三者彼此同軸設置。
如圖2至圖5所示,滾輪模組30可轉動地設置於基座10上,在本實施例中,滾輪模組30可轉動地組接於軸桿24,構成滾輪模組30與固定模組20彼此同軸設置,且滾輪模組30可相對於基座10與固定模組20旋轉。所述滾輪模組30包括第二磁性件31與滾輪35,滾輪35連接於第二磁性件31而能彼此同步旋轉,其中滑鼠60的殼體61可設有貫穿孔611(如圖2所示),滾輪35的部分區域穿出貫穿孔611,使局部的滾輪35露出殼體61外部而可供使用者操作,例如滾輪35可供操作滾動而控制電腦顯示器進行上下捲動頁面之動作。此外,滾輪35的外部可套設環圈36(例如橡膠環或矽膠環)以達到保護滾輪35與提高操作舒適度之功效。
如圖2至圖5所示,滾輪模組30之第二磁性件31與固定模組20之第一磁性件21彼此相鄰並保持間距D1(如圖5所示,間距D1可為0.5mm、1mm或2mm等),利於滾輪模組30可相對於固定模組20旋轉。舉例來說,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滾輪模組30之滾輪35更設有至少一個凸柱351,且凸柱351頂抵於固定模組20,例如凸柱351可頂抵於固定座23或第一磁性件21,以藉由凸柱351的尺寸設計,使第二磁性件31與第一磁性件21保持間距D1以及使固定模組20獲得軸向限位。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二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上述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之間的間距D1內也可具有間隔件313,且間隔件313一體形成於第一磁性件21之第一本體211的表面或者第二磁性件31之第二本體311的表面,例如在本實施例中,間隔件313為一體形成於第二磁性件31之第二本體311表面的多個凸部,且間隔件313可接觸第一磁性件21之第一本體211的表面,使第二磁性件31與第一磁性件21保持間距D1以及使固定模組20獲得軸向限位,且達到滾輪模組30之滾輪35可不需另外設置凸柱351之優點。
如圖2至圖5所示,滾輪模組30之第二磁性件31包括第二本體311與多個第二齒部315,多個第二齒部315環狀排列於第二本體311周圍,構成第二磁性件31呈齒輪型態,並使多個第二齒部315之間保持距離而互不接觸。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磁性件31與第一磁性件21彼此同軸設置,第二磁性件31之各第二齒部315具有面向各第一齒部215之第二側面316,第二側面316具有第二磁極,且第二磁極與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而能彼此互相吸引,舉例來說,當第一磁性件21之第一側面216的第一磁極為N極時,第二磁性件31之第二側面316的第二磁極即為S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第二磁性件31可為磁鐵、鐵氧體或鐵磁件(例如鐵、鎳或鈷等金屬件)。
舉例來說,如圖2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滾輪模組30更包括第二磁鐵32,其中第二磁鐵32為永久磁鐵(例如鋁鎳鈷磁鐵或釹鐵硼磁鐵)而具有N極與S極之二個不同磁極,第二磁性件31為金屬齒輪片(例如鐵、鎳或鈷等金屬片)且第二磁性件31的直徑與第一磁性件21的直徑相同,第二磁性件31吸附於第二磁鐵32的其中一個磁極,使第二磁性件31整體能夠具有上述第二磁極。具體而言,以圖5之視角為例,假設第二磁鐵32靠近固定座23之左半部的磁極為N極時,第二磁鐵32遠離固定座23之右半部的磁極即為S極,第二磁性件31吸附於第二磁鐵32靠近固定座23之左半部的表面,構成第二磁性件31的第二磁極為N極。
請對照圖4至圖7所示,根據上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當使用者操作滾輪35相對於固定模組20旋轉時,第二磁性件31可與滾輪35同步旋轉。此外,在第二磁性件31的旋轉過程中,當第一磁性件21之各第一齒部215的第一側面216之位置與第二磁性件31之各第二齒部315的第二側面316之位置彼此對應時(如圖6所示),由於第一側面216的第一磁極與第二側面316的第二磁極互為異名極,因此,各第一齒部215的第一側面216與各第二齒部315的第二側面316之間具有磁吸力,使用者即可感受到停頓的觸感。另外,當第一磁性件21之各第一齒部215的第一側面216之位置與第二磁性件31之各第二齒部315的第二側面316之位置彼此錯位時(如圖7所示),各第一齒部215的第一側面216與各第二齒部315的第二側面316之間即不具有磁吸力,因此,在滾輪35旋轉的過程中,即可透過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之間的磁吸力變化,讓使用者感受到段落觸感,相較於過去透過機構的方式而言,本發明實施例可達到避免機械誤差、減少運轉噪音以及降低摩擦損耗等優點。
另外,使用者還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控制滾輪模組30的轉速,以降低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之間的磁吸力,舉例來說,當滾輪模組30的轉速越高,第一磁性件21的第一側面216與第二磁性件31的第二側面316彼此對應時的磁吸力會減小,從而減少操作時的阻力,以滿足不同的使用情形。此外,當滾輪模組30的轉速值大於一門檻值時,第一側面216與第二側面316彼此對應時的磁吸力會變為0,故使用者在操作滾輪35時不會產生阻力,而能作快速的轉動或更細緻的操作,以適用於某些使用情況(例如需要長時間或長距離滾動滾輪35、或者需要更細微的捲動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門檻值與第一磁性件21及第二磁性件31之間的間距D1成反比。也就是說,第一磁性件21及第二磁性件31之間的間距D1越大,上述門檻值則會越小。
另外,如圖4與圖5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透過吸附磁鐵的方式產生磁極,更可達到不須另外對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進行充磁作業而達到降低成本與減少製造工序等功效,且第一磁性件21與第二磁性件31的磁力也能維持而不易隨著時間衰減。
再如圖2至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基座10為半圓形中空殼體而具有一凹槽102,且基座10更設有扣槽101與軸孔103,其中扣槽101與軸孔103分別位於凹槽102的相對二側。滾輪模組30之滾輪35的一側具有一容置槽352,上述固定模組20與滾輪模組30皆容設於容置槽352內,藉此,固定模組20與滾輪模組30可先組裝形成一組合件,再一同安裝至基座10的凹槽102內,例如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座23具有扣合部231,固定模組20與滾輪模組30組裝完成後,可將固定座23之扣合部231扣合固定於基座10的扣槽101內以及將軸桿24的端部穿入基座10的軸孔103內,使固定模組20與滾輪模組30快速安裝至基座10的凹槽102中。
再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固定座23之扣合部231更具有導引斜面232。藉此,在固定座23安裝至基座10的過程中,使用者可施力將固定座23壓入凹槽102,扣合部231即可透過導引斜面232的導引而順利扣合於扣槽101內,達到不需使用任何輔助工具而增加組裝的便利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磁性件21之第一本體211與第二磁性件31之第二本體311的至少其中一者可設有鏤空孔312。例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磁性件31的第二本體311更設有鏤空孔312,以降低第一磁性件21的第一本體211與第二磁性件31的第二本體311的磁吸力,達到減少操作時的阻力而避免影響操作手感。
如圖4與圖5所示,滾輪輸入裝置1更包括一滾動感測模組40,滾動感測模組40包括磁鐵41與霍爾感測器42(Hall sensor),磁鐵41設置於滾輪35上,其中磁鐵41可為永久磁鐵(例如鋁鎳鈷磁鐵或釹鐵硼磁鐵)而具有N極與S極之二個不同磁極。在本實施例中,滾輪模組30之滾輪35相對於容置槽352的另一側設有另一容置槽353,磁鐵41固定於容置槽353內而能與滾輪35同步旋轉,霍爾感測器42設置於一電路板70上並鄰近於磁鐵41。藉此,當磁鐵41隨著滾輪35同步旋轉時,霍爾感測器42即可感應到磁場變化,用以判斷滾輪35的距離、位置或轉速。
圖9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三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圖10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三實施例之剖視圖。如圖9與圖10所示,本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2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1的差異至少在於,本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2的第一磁性件21a為鐵氧體磁鐵,第一磁性件21a可藉由充磁作業使排列於第一本體211a周圍之各第一齒部215a具有上述第一磁極(例如N極)。第二磁性件31a也為鐵氧體磁鐵,第二磁性件31a可藉由充磁作業使排列於第二本體311a周圍之各第二齒部315a具有上述第二磁極(例如S極),軸桿24直接固定於第一磁性件21a的中心,第二磁性件31a可旋轉地組接於軸桿24上,滾輪35連接於第二磁性件31a外周而能與第二磁性件31a同步旋轉。因此,本實施例相較於上述第一實施例來說,可省略第一磁鐵22及第二磁鐵32等構件,達到減少組件數量而減少組裝公差與提高生產效率。
再如圖9與圖10所示,第一磁性件21a與第二磁性件31a之間同樣保持間距D1,當使用者操作滾輪35相對於第一磁性件21a旋轉時,第二磁性件31a可與滾輪35同步旋轉,同樣可在滾輪35旋轉的過程中,透過第一磁性件21a與第二磁性件31a之間的磁吸力變化,讓使用者感受到段落觸感,且使用者更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控制滾輪35的轉速,以降低第一磁性件21a與第二磁性件31a之間的磁吸力,從而減少操作時的阻力,以滿足不同的使用情形。
圖11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四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圖12為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四實施例之剖視圖。如圖11與圖12所示,本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3相較上述第三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2而言,本實施例之滾輪輸入裝置3的第一磁性件21b與第二磁性件31b同樣也為鐵氧體磁鐵,第一磁性件21b可藉由充磁作業使排列於第一本體211b周圍之各第一齒部215b具有上述第一磁極(例如N極),第二磁性件31b可藉由充磁作業使排列於第二本體311b周圍之各第二齒部315b具有上述第二磁極(例如S極),軸桿24直接固定於第一磁性件21b的中心,第二磁性件31b可旋轉地組接於軸桿24上,滾輪35連接於第二磁性件31b外周而能與第二磁性件31b同步旋轉。
如圖11與圖12所示,本實施例與上述第三實施例的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第一磁性件21b之各第一齒部215b更具有遠離第一本體211b之一外側面217,外側面217同樣具有上述第一磁極(例如N極)。滾輪模組30b更包括第三磁性件33,第三磁性件33包括環狀本體331與多個第三齒部335,環狀本體331一體延伸自第二磁性件31b並環繞於第一磁性件21b的周圍,環狀本體331具有內環周332,多個第三齒部335環狀排列於內環周332且與多個第一齒部215b保持間距D2,各第三齒部335具有第三磁極,第三磁極與上述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
藉此,如圖11與圖12所示,當使用者操作滾輪35相對於第一磁性件21b旋轉時,第二磁性件31b與第三磁性件33可與滾輪35同步旋轉,在滾輪35旋轉的過程中,除了可透過第一磁性件21b與第二磁性件31b之間的磁吸力變化之外,第一磁性件21b與第三磁性件33之間也會產生磁吸力變化,使段落觸感的感受更加明顯,且使用者也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控制滾輪35的轉速,以降低第一磁性件21b、第二磁性件31b及第三磁性件33之間的磁吸力,從而減少操作時的阻力,以滿足不同的使用情形。
雖然本發明的技術內容已經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所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皆應涵蓋於本發明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3:滾輪輸入裝置
10:基座
101:扣槽
102:凹槽
103:軸孔
20:固定模組
21,21a,21b:第一磁性件
211,211a,211b:第一本體
212:第一軸孔
215,215a,215b:第一齒部
216:第一側面
217:外側面
22:第一磁鐵
221:第一中心孔
23:固定座
231:扣合部
232:導引斜面
233:限位柱
24:軸桿
30,30b:滾輪模組
31,31a,31b:第二磁性件
311,311a,311b:第二本體
312:鏤空孔
313:間隔件
315,315a,315b:第二齒部
316:第二側面
32:第二磁鐵
33:第三磁性件
331:環狀本體
332:內環周
335:第三齒部
35:滾輪
351:凸柱
352,353:容置槽
36:環圈
40:滾動感測模組
41:磁鐵
42:霍爾感測器
50:鍵盤
60:滑鼠
61:殼體
611:貫穿孔
70:電路板
D1,D2:間距
[圖1]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一實施例之應用示意圖。 [圖2]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另一實施例之應用示意圖。 [圖3]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4]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5]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6]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局部立體圖。 [圖7]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一實施例之作動示意圖。 [圖8]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二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9]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三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10]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三實施例之剖視圖。 [圖11]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四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 [圖12] 係本發明滾輪輸入裝置第四實施例之剖視圖。
1:滾輪輸入裝置
10:基座
101:扣槽
102:凹槽
103:軸孔
20:固定模組
21:第一磁性件
211:第一本體
212:第一軸孔
215:第一齒部
216:第一側面
22:第一磁鐵
221:第一中心孔
23:固定座
233:限位柱
24:軸桿
30:滾輪模組
31:第二磁性件
311:第二本體
312:鏤空孔
315:第二齒部
316:第二側面
32:第二磁鐵
35:滾輪
353:容置槽
36:環圈
41:磁鐵
42:霍爾感測器

Claims (14)

  1. 一種滾輪輸入裝置,包括:一基座;一固定模組,設置於該基座上,該固定模組包括一第一磁性件,該第一磁性件包括一第一本體與複數個第一齒部,該些第一齒部環狀排列於該第一本體的周圍,且該些第一齒部之間保持距離,各該第一齒部具有一第一側面,該第一側面具有一第一磁極;以及一滾輪模組,可轉動地設置於該基座上,該滾輪模組包括一第二磁性件與一滾輪,該滾輪連接於該第二磁性件,該第二磁性件包括一第二本體與複數個第二齒部,該些第二齒部環狀排列於該第二本體周圍,且該些第二齒部之間保持距離,各該第二齒部具有面向各該第一齒部之一第二側面,該第二側面具有一第二磁極,該第二磁極與該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其中,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彼此相鄰並保持一間距,當該滾輪模組相對於該固定模組旋轉以使各該第一側面的位置與各該第二側面的位置彼此錯位時,各該第一側面與各該第二側面之間不具有一磁吸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各該第一側面的位置與各該第二側面的位置彼此對應時,各該第一側面與各該第二側面之間具有該磁吸力,該滾輪模組的轉速值大於一門檻值時,該磁吸力為0。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門檻值與該間距成反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固定模組包括一第一磁鐵,該第一磁性件為金屬齒輪片並吸附於該第一磁鐵,該滾輪模組包括一第二磁鐵,該第二磁性件為金屬齒輪片並吸附於該第二磁鐵。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固定模組包括一固定座與一軸桿,該固定座固定於該基座,該軸桿固定於該固定座上,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一磁鐵組接於該固定座,且該第一磁性件具有一第一軸孔,該第一磁鐵包括一第一中心孔,該軸桿穿過該第一軸孔與該第一中心孔,該滾輪模組可轉動地組接於該軸桿。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基座具有一扣槽,該固定座具有一扣合部,該扣合部扣合固定於該扣槽內。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扣合部具有一導引斜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滾輪模組之該滾輪更設有至少一凸柱,該至少一凸柱頂抵於該固定模組,使該第二磁性件與該第一磁性件保持一間距。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本體或該第二本體更設有一鏤空孔。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間距內更具有一間隔件,該間隔件一體形成於該第一本體或該第二本體的表面。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更包括一滾動感測模組,該滾動感測模組包括一磁鐵與一霍爾感測器,該磁鐵設置於該滾輪上,該霍爾感測器鄰近於該磁鐵。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固定模組包括一軸桿,該軸桿固定於該第一磁性件,該第二磁性件可轉動地組接於該軸桿。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各該第一齒部具有遠離該第一本體之一外側面,該外側面具有該第一磁極,該滾輪模組更包括一第三磁性件,該第三磁性件包括一環狀本體與複數個第三齒部,該環狀本體延伸自該第二磁性件並環繞於該第一磁性件的周圍,該環狀本體具有一內環周,該些第三齒部環狀排列於該內環周且與該些第一齒部保持另一間距,各該第三齒部具有一第三磁極,該第三磁極與該第一磁極互為異名極。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滾輪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磁性件與該第二磁性件為鐵氧體磁鐵。
TW111113732A 2022-04-11 2022-04-11 滾輪輸入裝置 TWI795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732A TWI795268B (zh) 2022-04-11 2022-04-11 滾輪輸入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3732A TWI795268B (zh) 2022-04-11 2022-04-11 滾輪輸入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5268B true TWI795268B (zh) 2023-03-01
TW202340917A TW202340917A (zh) 2023-10-16

Family

ID=8669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3732A TWI795268B (zh) 2022-04-11 2022-04-11 滾輪輸入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526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0784A2 (en) * 2003-04-04 2004-10-21 Poltorak Alexander I Rechargeable cordless input and pointing device
CN105843420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罗技欧洲公司 能够进行类触摸手势的旋转元件
CN10997644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TWI683207B (zh) * 2018-12-25 2020-01-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輸入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90784A2 (en) * 2003-04-04 2004-10-21 Poltorak Alexander I Rechargeable cordless input and pointing device
CN105843420A (zh) * 2015-01-30 2016-08-10 罗技欧洲公司 能够进行类触摸手势的旋转元件
CN109976447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TWI683207B (zh) * 2018-12-25 2020-01-2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輸入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0917A (zh)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6425B2 (ja) 回転入力装置
US20200005977A1 (en) Electromagnetic mode change of peripheral interface wheel
US8040331B2 (en) Dual-mode rotatable input device
US7417422B2 (en) Rotary manipulation type input apparatus
JP2010211270A (ja) 操作感触付与型入力装置
JP6325881B2 (ja) 力覚付与型操作装置
JP2017184610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アクチュエータのヨーク内に埋め込まれたセンサとを備えた小型位置決めアセンブリ
JP2007531848A (ja) 磁気起動式の回転動作制御デバイスを備えるシステム
US8378858B2 (en) Rotationally-operated input device
JP5475618B2 (ja) 非接触式角度センサ
TWI795268B (zh) 滾輪輸入裝置
EP2599643B1 (en) Ratchet hub
JP2022543436A (ja) 受動的触覚インターフェイス
JP2007257281A (ja) 操作ダイヤルにおけるクリック機構
JP2006194684A (ja) 回転角度検出装置
JPWO2005040730A1 (ja) 回転角検出装置
KR20170058381A (ko) 자성 햅틱 시스템
CN116954388A (zh) 滚轮输入装置
JP7185393B2 (ja) 渦電流式ダンパ
JP2005225381A (ja) アクセル装置
EP1456807B1 (en) Contactless sensing input device
JP6684924B2 (ja) 操作装置
TWI843626B (zh) 滾輪輸入裝置
WO2024122299A1 (ja) 回転体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操作装置
JP6606384B2 (ja) 樹脂軸受けを使用した回転位置検出用レゾル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