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3474B -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 Google Patents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3474B
TWI793474B TW109141459A TW109141459A TWI793474B TW I793474 B TWI793474 B TW I793474B TW 109141459 A TW109141459 A TW 109141459A TW 109141459 A TW109141459 A TW 109141459A TW I793474 B TWI793474 B TW I7934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ipping
pushing
panel
opening
fill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1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2119A (zh
Inventor
吳龍華
蔡期根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2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2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3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347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的機殼,其包括:殼體、一填充面板以及拆裝結構。殼體的前側具有一開口。填充面板設置在殼體的開口。拆裝結構設置在殼體的內部。在一第一狀態下,拆裝結構與填充面板扣合,以固定填充面板。在一第二狀態下,拆裝結構能釋放填充面板並同時將填充面板頂出開口處。如此,能有效簡化填充面板與可插拔式裝置之間的換裝動作,以致維護人員在無額外工具的協助下能簡便地組裝或拆卸填充面板。

Description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本發明是關於電子裝置的機殼,特別是關於電子裝置的機殼及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為了使伺服器具有裝置可擴充性且便於伺服器的維護人員自行增加/減少伺服器所安裝的裝置,因此伺服器具有開口設於伺服器正面上的多個容置空間,以供各種可插拔式裝置(如,硬碟及/或光碟機)從開口插入對應的容置空間中並以固定方式裝設在對應的容置空間中。
為避免預先保留的容置空間而導致形成開放的空洞,伺服器會以填充面板(dummy cover)組裝在未使用的容置空間的開口處。然而,於填充面板組裝時,填充面板是以複數螺絲固定在伺服器的機殼上,因此維護人員須以如螺絲起子等手工具進行填充面板的組裝或拆卸。如此一來,在蓋板的組裝及拆卸的動作上較為麻煩不便,因而增加填充面板與可插拔式裝置之間的換裝動作的複雜度。
此外,有些伺服器會設置有填充面板的拆裝結構,以供維護人員拆裝填充面板。然而,現有的拆裝結構的設計會影響伺服器外觀、造成伺服器的空間使用效率低,並且影響伺服器散熱效率。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電子裝置的機殼,其包括:殼體、填 充面板以及拆裝結構。殼體的前側具有一開口。填充面板設置在殼體的開口。拆裝結構設置在殼體內部。拆裝結構用以扣合填充面板。
在一實施例中,一種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包括:拆裝結構。此拆裝結構具有同時釋放一填充面板並頂出填充面板的能力。
綜上,任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機殼及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能快裝且快拆填充面板。在填充面板組裝於容置空間的開口處時,拆裝結構能將填充面板固定於容置空間的開口處。在拆卸填充面板時,拆裝結構能同時釋放並頂出填充面板。如此,能有效簡化填充面板與可插拔式裝置之間的換裝動作,以致維護人員在無額外工具的協助下能簡便地組裝或拆卸填充面板。再者,拆裝結構設置在層板上,因此不會增加機殼的整體尺寸,還能保證機殼的散熱(thermal)效果與外觀效果。
1:機殼
10:殼體
110:容置空間
110a:開口
111:容置空間
112:容置空間
113:容置空間
114:容置空間
121:頂壁
121a:固定區塊
121b:可拆區塊
122:底壁
122a:開口
123:層板
123a:開口
123b:上表面
131:側壁
132:側壁
133:隔板
140:蓋板
141:缺口
20:拆裝結構
210:脫扣件
211:推抵耳片
212:第一齒條
213:簍空滑槽
214:第三斜面
215:橫桿
220:推抵件
221:前端
222:第二齒條
223:簍空滑槽
224:第四斜面
230:扣合件
230A:扣合彈片
231:卡鈎
232:第二端
233~234:區段
240:連動件
240A:齒輪
240B:轉換橫桿
241:第一斜面
242:第二斜面
243:簍空滑槽
250:連接件
30:填充面板
310:主板
311:止擋耳片
320:上側板
321:扣孔
330:下側板
331:凸出結構
40:硬碟
50:復位件
A:區域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d1:厚度
OP1:開口
圖1為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機殼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機殼在一使用範例下第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機殼在一使用範例下第二狀態的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機殼在另一使用範例下的示意圖。
圖5為圖2中拆裝結構的第一示範例的分解圖。
圖6為圖5中拆裝結構在第一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7為圖6中截線I-I的截面圖。
圖8為圖5中拆裝結構在第二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9為圖8中截線II-II的截面圖。
圖10為拆裝結構的第二示範例的分解圖。
圖11為圖10中拆裝結構在第一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12為圖10中拆裝結構在第二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13為拆裝結構的第三示範例的分解圖。
圖14為圖13中拆裝結構在第一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15為圖14中截線III-III的截面圖。
圖16為圖13中拆裝結構在第二狀態下的俯視圖。
圖17為圖16中截線IV-IV的截面圖。
圖18為拆裝結構的第四示範例的俯視圖。
參照圖1,一種電子裝置的機殼1,其包括:殼體10以及一組或多組拆裝結構20。殼體10具有一個或多個容置空間110。各拆裝結構20對應一容置空間110設置在殼體10內部。在圖1中,區域A以局部破開的方式呈現機殼1的內部組件(如標號20與123b所標示之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可為籠體。換言之,殼體10包括頂壁121、底壁122和二側壁131、132。二側壁131、132彼此相對且耦接在頂壁121與底壁122之間。殼體10更包括一個或多個層板123。各層板123在頂壁121與底壁122之間,並且各層板123的二側邊(即左側邊與右側邊)分別固定在二側壁131、132上,以將殼體10內部的空間分隔為上下層。在一實施例中,殼體10可以一整層的空間作為容置空間110。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10可由一個或多個隔板133將一整層的空間分作為多個容置空間111-114。在一示範例中,在最下層中的各隔板 133的二側邊(即上側邊與下側邊)分別固定在彼此相鄰的層板123與底壁122上。在另一示範例中,在最上層中的各隔板133的二側邊(即上側邊與下側邊)分別固定在彼此相鄰的頂壁121與層板123上。在又一示範例中,在中間夾層中的各隔板133的二側邊(即上側邊與下側邊)分別固定在彼此相鄰的二層板123上。在一些實施例中,殼體10的每一層的容置空間110的數量可為相同,亦可不同。
各容置空間110可用以裝設各種可插拔式裝置(如,硬碟或光碟機等)。換言之,可插拔式裝置能從容置空間110在殼體10前側的開口110a(即由側壁131、層板123、隔板133與底壁122位於殼體10前側的側邊所圍繞成,或由相鄰二隔板133、層板123與底壁122位於殼體10前側的側邊所圍繞成,或由隔板133、層板123、側壁132與底壁122位於殼體10前側的側邊所圍繞成)插入對應的容置空間110中。
而當容置空間110未組裝對應的可插拔式裝置時,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即殼體10前側的開口110a)能以可拆式填充面板(dummy cover)30覆蓋,如圖2所示。換言之,填充面板30能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
於此,拆裝結構20具有第一狀態與第二狀態。在第一狀態下,拆裝結構20與填充面板30扣合,以使填充面板30固定在對應的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如圖2所示。在第二狀態下,拆裝結構20釋放填充面板30並同時將填充面板30頂出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如圖3所示。在圖2及圖3中,省略頂壁121以便於呈現機殼1的內部組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可為伺服器、主機、或連接器 等。
參照圖1至圖3,以具有二層空間的伺服器為例,上層空間在殼體10前側的開口(即由二側壁131、132、頂壁121與層板123位於殼體10前側的側邊所圍繞成)以蓋板140覆蓋。換言之,蓋板140組裝在上層空間的開口處。其中,蓋板140可具有多個貫孔(圖未示),以供氣流流通。
下層空間由三個隔板133分隔成四個容置空間111-114。換言之,層板123位於容置空間111-114的頂部。容置空間111-114頂部的層板123上分別設置各自對應的一組拆裝結構20。
一個或多個硬碟40能從容置空間110在殼體10前側的開口110a插入對應的容置空間110中,如圖4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4,填充面板30包括主板310、上側板320以及下側板330。上側板320與下側板330立於主板310的內表面上,且分別位於主板310的上側邊與下側邊。換言之,上側板320、主板310與下側板330大致上成U型。
主板310的上側邊凸出一止擋耳片311。於填充面板30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時,止擋耳片311會凸出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即超過層板123)。其中,蓋板140的下側邊可具有匹配止擋耳片311的缺口141。於填充面板30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時,止擋耳片311可容置於缺口141內。
其中,主板310可具有多個貫孔(圖未示),以供氣流流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2、圖3及圖5,各拆裝結構20包括:脫扣件210、推抵件220與扣合件230。脫扣件210與推抵件220可移動地設置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換言之,脫扣件210可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推抵件220可在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之間移動。
參照圖2、圖5、圖6及圖7,在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位於第一位置,推抵件220位於第三位置,並且扣合件230穿過層板123與位於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的填充面板30扣合。
於脫扣件210朝填充面板30移動(即脫扣件210從第一位置沿著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動至第二位置)時,脫扣件210將扣合件230推離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以致扣合件230釋放填充面板30,並且脫扣件210還帶動推抵件220朝靠近填充面板30的方向移動(即推抵件220從第三位置沿著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動至第四位置)以致推抵件220透過將位於缺口141內的止擋耳片311推出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頂出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
換言之,參照圖3、圖8及圖9,拆裝結構20由第一狀態改變為第二狀態。在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位於第一位置,推抵件220位於第三位置,扣合件230在脫扣件210的推頂下釋放填充面板30,同時推抵件220在脫扣件210的連動下抵著止擋耳片31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頂出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6及圖8,脫扣件210可具有沿著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即相對殼體10的前側移動的方向)延伸的一個或多個簍空滑槽213,並且固定件(如,螺絲等)穿過簍空滑槽213而將 脫扣件210固定於層板123上。於此,穿過簍空滑槽213的固定件的頂端的寬度大於簍空滑槽213的寬度,而固定件穿過簍空滑槽213的區段的寬度則小於簍空滑槽213的寬度。因此,脫扣件210能在固定件的限位與簍空滑槽213的導向(即簍空滑槽213與固定件之間的相對滑動)下在層板123上移動。同樣地,推抵件220可具有沿著推抵件220的移動方向(即相對殼體10的前側移動的方向)延伸的一個或多個簍空滑槽223,並且固定件(如,螺絲等)穿過簍空滑槽223而將推抵件220固定於層板123上。於此,穿過簍空滑槽223的固定件的頂端的寬度大於簍空滑槽223的寬度,而固定件穿過簍空滑槽223的區段的寬度則小於簍空滑槽223的寬度。因此,推抵件220能在固定件的限位與簍空滑槽223的導向(即簍空滑槽223與固定件之間的相對滑動)下在層板123上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5至圖9,扣合件230可為扣合彈片230A。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向下延伸一卡鈎231,並且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固定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參照圖5至圖7,在第一狀態下,卡鈎231穿過層板123與填充面板30扣合。舉例來說,層板123對應於填充面板30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時卡鈎231的位置具有容許卡鈎231通過的開口123a,並且填充面板30的上側板320具有扣孔321。當填充面板30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時,填充面板30的上側板320上的扣孔321對準於層板123上的開口123a,並且卡鈎231會穿過開口123a扣鈎於扣孔321上,以致將填充面板30固定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4、圖7及圖9,填充面板30的下 側板330可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出結構331。底壁122對應於填充面板30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時凸出結構331的位置具有用以容置凸出結構331的開口122a。於此,在組裝填充面板30時,填充面板30能以下側板330的下邊緣先接觸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下緣,再以下側板330的下邊緣為支點將填充面板30整個轉入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直至填充面板30的止擋耳片311抵到缺口141的內緣(即缺口141內的層板123的邊緣),此時,扣合彈片230A的卡鈎231會穿過開口123a扣鈎於扣孔321上,且填充面板30的凸出結構331卡入底壁122的開口122a內。因此,填充面板30能穩固地組裝在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4、圖5、圖7及圖9,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的下表面的延伸線(即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與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以外的區段233、234的下表面之間具有第一高度h1(即區段233的高度)與第二高度h2(即區段234的高度),並且第一高度h1大於第二高度h2。脫扣件210具有推抵耳片211,並且推抵耳片211位於扣合彈片230A與填充面板30(或層板123)之間。推抵耳片211具有厚度d1,以及厚度d1大於或小於第一高度h1且大於第二高度h2。
當脫扣件210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時,推抵耳片211則會從第一高度h1移動至第二高度h2,即從區段233的下方移動至區段234的下方。並且,由於推抵耳片211的厚度d1大於第二高度h2,因此當推抵耳片211移至區段234的下方時,推抵耳片211會抵住區段234並將區段234向上(即遠離層板123的方向)推離層板123,以致以扣合彈 片230A的第二端232為支點將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抬起而使得卡鈎231離開扣孔321。
在一些實施例中,拆裝結構20可更包括:連動件240。於脫扣件210相對填充面板30移動時,脫扣件210經由連動件240帶動推抵件220。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5、圖6及圖8,連動件240可為齒輪240A,並且齒輪240A耦接脫扣件210與推抵件220之間。脫扣件210鄰近推抵件220的一側具有與齒輪240A嚙合的第一齒條212。而推抵件220鄰近脫扣件210的一側具有與齒輪240A嚙合的第二齒條222。
舉例來說,參照圖5、圖6及圖8,相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遠離殼體10的前側(即遠離對應的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固定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具有第一高度h1的區段233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對於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鄰近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高度h2的區段234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與區段233之間。
參照圖6及圖7,在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相對於其第二位置位於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位在區段233的下方,並且推抵件220相對於其第四位置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時,卡鈎231會穿過層板123的開口123a扣鈎於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當脫扣件210受一外力向殼體10的後側移動(即朝遠離對 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方向的移動)時,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從區段233的下方移動至區段234的下方。並且,由於脫扣件210的第一齒條212與推抵件220的第二齒條222分別嚙合在齒輪240A的相對二側,因此於脫扣件210移動時,脫扣件210會經由齒輪240A帶動推抵件220往與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即朝接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移動,進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於缺口141內的填充面板30的止擋耳片311,然後抵著止擋耳片31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參照圖8及圖9,在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移動到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動到區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則移動到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換言之,在第四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從區段234的下方將扣合彈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鈎231離開扣孔321,並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並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頂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5、圖6及圖8,在每一組拆裝結構20中,單一推抵件220搭配二脫扣件210運作,並且二脫扣件210分別位於推抵件220的相對二側。二脫扣件210鄰近推抵件220的側邊具有第一齒條212,並且推抵件220的二側邊分別對應二脫扣件210的第一齒條212具有第二齒條222。各第一齒條212與對應的第二齒條222分別嚙合在齒輪240A的相對二側,以致二脫扣件210分別經由二齒輪240A與推 抵件220連動。每一個脫扣件210可依據前述扣合彈片230A的設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彈片230A運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5、圖6及圖8,在每一組拆裝結構20中,多個脫扣件210可由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相互連接,以形成一脫扣拉桿以便於施力使多個脫扣件210同步動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脫扣拉桿(即多個脫扣件210與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可為一體成型。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0、圖11及圖12,連動件240可為轉換橫桿240B,並且此轉換橫桿240B可移動地設置在脫扣件210與推抵件220上。其中,轉換橫桿240B的移動方向大致上垂直於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在一些實施例中,轉換橫桿240B可具有沿著轉換橫桿240B的移動方向(即大致上垂直於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延伸的一個或多個簍空滑槽243,並且固定件(如,螺絲等)穿過簍空滑槽243而將轉換橫桿240B固定於層板123上。於此,穿過簍空滑槽243的固定件的頂端的寬度大於簍空滑槽243的寬度,而固定件穿過簍空滑槽243的區段的寬度則小於簍空滑槽243的寬度。因此,轉換橫桿240B能在固定件的限位與簍空滑槽243的導向(即簍空滑槽243與固定件之間的相對滑動)下在層板123上移動。
轉換橫桿240B具有二斜面(以下稱第一斜面241與第二斜面242),脫扣件210的上表面具有與轉換橫桿240B的第一斜面241配合的一斜面(以下稱第三斜面214),並且推抵件220的上表面具有與轉換橫桿240B的第二斜面242配合的一斜面(以下稱第四斜面224)。於脫扣件210相對填充面板30移動時,相互配合的二斜面之間(即第一斜面 241與第三斜面214之間以及第二斜面242與第四斜面224之間)的關係會在彼此貼合與彼此錯開之間轉換,以致帶動推抵件220相對填充面板30移動。其中,相互配合的二斜面是指具有相同斜率的二斜面相互鄰接。換言之,第一斜面241與第三斜面214具有相同斜率且相互鄰接。第二斜面242與第四斜面224具有相同斜率且相互鄰接。
舉例來說,參照圖10、圖11及圖12,相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遠離殼體10的前側(即遠離對應的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固定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具有第一高度h1的區段233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對於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鄰近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高度h2的區段234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與區段233之間。
第三斜面214位於脫扣件210的上表面上,並且從遠離推抵件220且遠離殼體10的前側的位置斜向延伸至鄰近推抵件220且鄰近殼體10的前側的位置。第四斜面224位於推抵件220的上表面上,並且從遠離脫扣件210且遠離殼體10的前側的位置斜向延伸至鄰近脫扣件210且鄰近殼體10的前側的位置。第一斜面241對應第三斜面214位於轉換橫桿240B的下表面,而第二斜面242對應第四斜面224位於轉換橫桿240B的下表面。並且,於轉換橫桿240B設置在脫扣件210與推抵件220上時,第一斜面241與第二斜面242位於第三斜面214與第四斜面224之間,第一斜面241鄰接第三斜面214,且第二斜面242鄰接第四斜面224。
參照圖11,在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相對於其第二位置位於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脫扣 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位在區段233的下方,並且推抵件220相對於其第四位置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時,第一斜面241與第三斜面214貼合,第二斜面242與第四斜面224貼合,並且卡鈎231會穿過層板123的開口123a扣鈎於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當脫扣件210受一外力(即將脫扣件210往殼體10的後側拉的拉力)向殼體10的後側移動(即朝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的移動)時,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從區段233的下方移動至區段234的下方。並且,於脫扣件210移動時,由於第一斜面241與第三斜面214逐漸錯開且轉換橫桿240B被限制以大致上垂直於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移動,因此因轉換橫桿240B的連動而使第二斜面242與第四斜面224亦逐漸錯開(即其提供推抵件220與外力相反方向的推力),以致持續推動推抵件220使其往與脫扣件210的移動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即朝接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逐漸移動,進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於缺口141內的填充面板30的止擋耳片311,然後抵著止擋耳片31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參照圖12,在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移動到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動到區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則移動到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換言之,在第四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從區段234的下方將扣合彈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 卡鈎231離開扣孔321,並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並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頂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1及圖12,在每一組拆裝結構20中,單一推抵件220搭配二脫扣件210運作,並且二脫扣件210分別位於推抵件220的相對二側。於此,多個脫扣件210可由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相互連接,以形成一脫扣拉桿以便於施力使多個脫扣件210同步動作。此時,多個脫扣件210中之一者如前述設置有第三斜面214,而其餘者則不設置第三斜面214。因此,脫扣拉桿受力移動時,因第三斜面214與轉換橫桿240B的第一斜面241之間的相對位移以及轉換橫桿240B的第二斜面242與推抵件220的第四斜面224之間的相對位移,而帶動推抵件220移動。於此,每一個脫扣件210可依據前述扣合彈片230A的設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彈片230A運作(如圖11及圖12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脫扣拉桿(即多個脫扣件210與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可為一體成型。
在另一示範例中,扣合彈片230A亦可反向安裝(圖未示)。換言之,相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鄰近殼體10的前側(即鄰近對應的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固定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此時,具有第一高度h1的區段233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即相對於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鄰近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具有第二高度h2的區段234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與區段233之間。在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位在區段233的下方。當脫扣件210受一外力向殼體10的後側移動(即朝 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的移動)時,推抵耳片211從區段233的下方移至區段234的下方。在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從區段234的下方將扣合彈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鈎231離開扣孔321。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3至圖17,推抵件220可銜接在脫扣件210鄰近殼體10的前側(即鄰近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一端。此時,脫扣件210的第一位置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而脫扣件210的第二位置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推抵件220的第三位置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而推抵件220的第四位置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
參照圖13、圖14及圖15,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並且推抵件220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時,推抵件220完全位在殼體10的上層空間內,並且扣合件230穿過層板123與位於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的填充面板30扣合。
於脫扣件210從第一位置沿著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動至第二位置(即朝填充面板30移動)時,推抵件220亦從第三位置沿著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動至第四位置,以致推抵件220透過將位於缺口141內的止擋耳片311推出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頂出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即,拆裝結構20由第一狀態改變為第二狀態。
參照圖13、圖16及圖17,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位於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並且推抵件 220位於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時,扣合件230因脫扣件210將其往上推抵而釋放填充面板30,同時推抵件220的前端伸入或穿過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頂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舉例來說,參照圖13、圖14及圖16,相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遠離殼體10的前側(即遠離對應的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固定在層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卡鈎231。具有第二高度h2的區段234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對於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遠離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具有第一高度h1的區段233位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與區段234之間,即相對於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鄰近於扣合彈片230A的第二端232。
參照圖14及圖15,在第一狀態下,脫扣件210相對於其第二位置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位在區段233的下方,並且推抵件220相對於其第四位置位於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時,卡鈎231會穿過層板123的開口123a扣鈎於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當脫扣件210受一外力(即將脫扣件210往殼體10的前側推的推力)向殼體10的前側移動(即朝靠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的移動)時,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會從區段233的下方移動至區段234的下方。並且,於脫扣件210移動時,耦接於脫扣件210 前端的推抵件220同步被推向殼體10的前側,即朝接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方向逐漸移動,進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於缺口141內的填充面板30的止擋耳片311,然後抵著止擋耳片31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而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參照圖16及圖17,在第二狀態下,脫扣件210移動到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動到區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亦移動到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換言之,在第四位置,脫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從區段234的下方將扣合彈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鈎231離開扣孔321,並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過缺口141並將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頂出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
在一些實施例中,脫扣件210與推抵件220為一體成型的拆裝拉桿。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3、圖14及圖16,在每一組拆裝結構20中,單一推抵件220搭配二脫扣件210運作。於此,多個脫扣件210可由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相互連接,以形成一脫扣拉桿以便於施力使多個脫扣件210同步動作。此時,推抵件220耦接於脫扣拉桿的前端(即耦接於脫扣拉桿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一側)。因此,脫扣拉桿受力移動時會同步帶動推抵件220移動。於此,每一個脫扣件210可依據前述扣合彈片230A的設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彈片230A運作(如圖11及圖12所示)。
在一些實施例中,脫扣拉桿(即多個脫扣件210與一個或多個連接件250)可為一體成型。在一些實施例中,脫扣拉桿與推抵件220可為一體成型的拆裝拉桿。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8,在每一組拆裝結構20中,單一推抵件220搭配單一脫扣件210運作,並且脫扣件210可依據前述扣合彈片230A的設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彈片230A運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每一組拆裝結構20具有單一脫扣件210時,脫扣件210的一端可具有橫桿215,以便於施力於脫扣件210,如圖18所示。換言之,維護人員可透過抓取橫桿215來對脫扣件210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3至圖18,機殼1可更包括:復位件50,並且此復位件50耦接殼體10與拆裝結構20。舉例來說,復位件50的一端耦接層板123,而復位件50的另一端耦接推抵件220(如圖3至圖12及圖18所示)、或脫扣件210(圖未示)、或連接件250(如圖13至圖17所示)。
於拆裝結構20受外力而從第一狀態切換為第二狀態。於外力釋放時,復位件50驅使拆裝結構20從第二狀態回復至第一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復位件50為彈簧。
舉例來說,以復位件50為彈簧為例,參照圖5、圖6及圖8,彈簧的一端卡鈎於層板123上,而彈簧的另一端卡鈎於推抵件220上。
參照圖6及圖7,在第一狀態下,彈簧為常態,即收縮狀態。
當脫扣件210受外力從第一位置向殼體10的後側逐漸移動 至第二位置時,推抵件220從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相應脫扣件210的移動而朝向殼體10的前側逐漸移動,因而逐漸拉伸彈簧。
參照圖8及圖9,在第二狀態下,推抵件220位在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時,施加在脫扣件210上的外力尚未釋放,並且彈簧為拉伸狀態。
於外力從脫扣件210釋放,彈簧因拉伸彈力而縮回收縮狀態,因而將推抵件220拉回至第三位置,同時推抵件220反向帶動脫扣件210而使脫扣件210移動回第一位置。
在另一示範例中,以復位件50為彈簧,且多個脫扣件210、多個連接件250與推抵件220為一體成型的拆裝拉桿為例,參照圖13、圖14及圖16,彈簧的一端卡鈎於層板123上,而彈簧的另一端卡鈎於連接件250上。
參照圖14及圖15,在第一狀態下,彈簧為常態,即收縮狀態。
當拆裝拉桿受外力而使脫扣件210從第一位置朝殼體10的前側逐漸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推抵件220從遠離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相應脫扣件210的移動而朝向殼體10的前側逐漸移動,並且拆裝拉桿逐漸拉伸彈簧。
參照圖16及圖17,在第二狀態下,推抵件220位在鄰近對應之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時,施加在拆裝拉桿上的外力尚未釋放,並且彈簧為拉伸狀態。
於外力從脫扣件210釋放,彈簧因拉伸彈力而縮回收縮狀態,因而拆裝拉桿拉回,以致將脫扣件210拉回第一位置並且將推抵件220拉回至第三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參照圖1,殼體10的頂壁121包括固定區塊121a與可拆區塊121b。固定區塊121a的邊緣固定在側壁131、132上。殼體10的頂側由固定區塊121a及側壁131、132定義有一開口OP1,且此開口OP1對應於拆裝結構20的位置。可拆區塊121b則可拆卸式地覆蓋在開口OP1上。因此,於欲拆卸填充面板30時,可將可拆區塊121b從開口OP1上移除,並經由開口OP1對拆裝結構20施加外力以釋放並頂出填充面板30。
綜上,任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機殼1及填充面板30的拆裝結構20能快裝且快拆填充面板30。在填充面板30組裝於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時,拆裝結構20能將填充面板30固定於容置空間110的開口110a處。在拆卸填充面板30時,拆裝結構20能同時釋放並頂出填充面板30。如此,能有效簡化填充面板30與可插拔式裝置之間的換裝動作,以致維護人員在無額外工具的協助下能簡便地組裝或拆卸填充面板30。再者,拆裝結構20設置在層板123上,因此不會增加機殼1的整體尺寸,還能保證機殼1的散熱(thermal)效果與外觀效果。
1:機殼
10:殼體
123:層板
123b:上表面
131:側壁
132:側壁
140:蓋板
20:拆裝結構
210:脫扣件
220:推抵件
30:填充面板
50:復位件

Claims (8)

  1. 一種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包括:一拆裝結構,具有同時釋放一填充面板並頂出該填充面板的能力,其中該拆裝結構包括:一扣合件,具有扣合該填充面板的能力;一推抵件;以及一脫扣件,具有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該第二位置下,該脫扣件推頂該扣合件以致該扣合件釋放該填充面板,並且該推抵件因與該脫扣件連動而頂出該填充面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拆裝結構更具有扣合該填充面板的能力。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扣合件為一扣合彈片,該扣合彈片的一第一端向下延伸一卡鈎,以及該卡鈎穿過一層板以扣合該填充面板。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扣合彈片的一第二端的下表面的延伸線與該扣合彈片的該第二端以外的區段的下表面之間具有一第一高度與一第二高度,以及該第一高度大於該第二高度,該脫扣件具有一推抵耳片,該推抵耳片位於該扣合彈片與該填充面板之間,該推抵耳片具有一厚度,以及該厚度大於或小於該第一高度且大於該第二高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拆裝結構更包括: 一連動件,其中該脫扣件經由該連動件帶動該推抵件。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連動件為一齒輪,該齒輪耦接在該脫扣件與該推抵件之間,該脫扣件鄰近該推抵件的一側具有與該齒輪嚙合的一第一齒條,以及該推抵件鄰近該脫扣件的一側具有與該齒輪嚙合的一第二齒條。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連動件為一轉換橫桿,該轉換橫桿可移動地設置在該脫扣件與該推抵件上,該轉換橫桿具有二斜面,該脫扣件的上表面具有與該轉換橫桿的該二斜面中之一者配合的一斜面,該推抵件的上表面具有與該轉換橫桿的該二斜面中之另一者配合的一斜面,以及相互配合的該二斜面之間的關係會在彼此貼合與彼此錯開之間轉換,以致該推抵件因與該脫扣件連動而相對該填充面板移動。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其中該脫扣件與該推抵件為一體成型的拉桿。
TW109141459A 2020-11-16 2020-11-25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TWI7934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209.XA CN114510125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CN202011280209.X 2020-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2119A TW202222119A (zh) 2022-06-01
TWI793474B true TWI793474B (zh) 2023-02-21

Family

ID=8154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1459A TWI793474B (zh) 2020-11-16 2020-11-25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TW111133782A TWI806759B (zh) 2020-11-16 2020-11-25 電子裝置的機殼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3782A TWI806759B (zh) 2020-11-16 2020-11-25 電子裝置的機殼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3903B2 (zh)
CN (1) CN114510125B (zh)
TW (2) TWI7934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4156B2 (ja) * 2019-02-08 2020-09-30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取付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776282B (zh) * 2020-11-19 2022-09-01 緯穎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組裝結構及機箱
TWI813442B (zh) * 2022-09-14 2023-08-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922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索尼株式会社 装拆装置
US6695520B1 (en) * 1998-06-12 2004-02-24 Thomson-Csf Sextant Device for inserting, extracting and locking a module in a bay
US20080165486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mputer front bezel
US20150146372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le lockout mechanism for scaling blade-style serv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1678Y (zh) * 2005-09-15 2006-09-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插槽填充件
CN2869969Y (zh) * 2005-11-30 2007-02-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遮盖件
EP2407975A1 (en) * 2010-07-15 2012-01-18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Removable apparatus for mounting in an opening of a casing
CN102789278B (zh) * 2011-05-17 2014-10-22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壳罩及具有壳罩的服务器
CN204390141U (zh) * 2015-02-03 2015-06-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空硬盘位置的填充模块
JP2017092165A (ja) * 2015-11-06 2017-05-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685290B (zh) * 2018-09-28 2020-02-1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機制的伺服器殼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5520B1 (en) * 1998-06-12 2004-02-24 Thomson-Csf Sextant Device for inserting, extracting and locking a module in a bay
CN145922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索尼株式会社 装拆装置
US20080165486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mputer front bezel
US20150146372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le lockout mechanism for scaling blade-style serv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0125A (zh) 2022-05-17
US11683903B2 (en) 2023-06-20
CN114510125B (zh) 2024-02-27
US20220159863A1 (en) 2022-05-19
TWI806759B (zh) 2023-06-21
TW202222119A (zh) 2022-06-01
TW202306462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3474B (zh)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TWI573518B (zh) Server rail bracket device
US8644034B2 (en) Shield and server having the same
US8146756B2 (en) Universal toolless rack mount bracket
JP5415811B2 (ja) ガイドレール固定装置
JP5603981B1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及びそのハードディスク収納ユニット
CN111427425B (zh) 硬盘固定机构及机箱
US20080055876A1 (en) Handle for a riser card assembly
CN112764475A (zh) 可伸缩风扇托架及机箱
TW201621528A (zh) 伺服器裝置
TWI533781B (zh) 鎖扣機構
TW201709803A (zh) 整合可移動及可鎖固之導軌及伺服器機架
US6781843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operating device
TWI711359B (zh) 可拆式隔板組件與包含其之機箱
TWM425496U (en) Fix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WM553916U (zh) 工業用機櫃滑軌之內插式固定扣組
TWM478995U (zh) 固定機構
US11963325B2 (en) Module ejection mechanism and expansion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TWM591244U (zh) 機櫃之免工具快拆面板
TW201514656A (zh) 電子裝置
TWI555016B (zh) 一種底部型滑軌以及用此滑軌的資料儲存系統
TWM579436U (zh) 具有抽取結構的硬碟固定裝置
TWI780886B (zh) 拆裝機構及擴充設備
TWI658770B (zh) 工業用機櫃滑軌之內插式固定扣組
TWI780788B (zh) 扣接帶動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