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0125A -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0125A
CN114510125A CN202011280209.XA CN202011280209A CN114510125A CN 114510125 A CN114510125 A CN 114510125A CN 202011280209 A CN202011280209 A CN 202011280209A CN 114510125 A CN114510125 A CN 114510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panel
releasing
opening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02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10125B (zh
Inventor
吴龙华
蔡期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2802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25B/zh
Priority to TW109141459A priority patent/TWI793474B/zh
Priority to TW111133782A priority patent/TWI806759B/zh
Priority to US17/164,893 priority patent/US11683903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10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0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7Blade assemblies, e.g. blade cases or inner arrangements within a bla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电子装置的机壳包括:壳体、填充面板以及拆装结构;壳体的前侧具有开口;填充面板设置在壳体的开口;拆装结构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其中拆装结构用以扣合填充面板。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能快装且快拆填充面板,能有效简化填充面板与可插拔式装置之间的换装动作,以致维护人员在无额外工具的协助下能简便地组装或拆卸填充面板;再者,拆装结构设置在层板上,不会增加机壳的整体尺寸,还能保证机壳的散热效果与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的机壳,尤其涉及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背景技术
为了使服务器具有装置可扩充性且便于服务器的维护人员自行增加/减少服务器所安装的装置,因此服务器具有开口设于服务器正面上的多个容置空间,以供各种可插拔式装置(如,硬盘和/或光盘驱动器)从开口插入对应的容置空间中并以固定方式装设在对应的容置空间中。
为避免预先保留的容置空间而导致形成开放的空洞,服务器会以填充面板(dummycover)组装在未使用的容置空间的开口处。然而,在填充面板组装时,填充面板是以多个螺丝固定在服务器的机壳上,因此维护人员须以如螺丝起子等手工具进行填充面板的组装或拆卸。如此一来,在盖板的组装及拆卸的动作上较为麻烦不便,因而增加填充面板与可插拔式装置之间的换装动作的复杂度。
此外,有些服务器会设置有填充面板的拆装结构,以供维护人员拆装填充面板。然而,现有的拆装结构的设计会影响服务器外观、造成服务器的空间使用效率低,并且影响服务器散热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其包括:壳体、填充面板以及拆装结构。壳体的前侧具有一开口。填充面板设置在壳体的开口。拆装结构设置在壳体内部。拆装结构用以扣合填充面板。
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包括:拆装结构。此拆装结构具有同时释放填充面板并顶出填充面板的能力。
综上,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能快装且快拆填充面板。在填充面板组装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处时,拆装结构能将填充面板固定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处。在拆卸填充面板时,拆装结构能同时释放并顶出填充面板。如此,能有效简化填充面板与可插拔式装置之间的换装动作,以致维护人员在无额外工具的协助下能简便地组装或拆卸填充面板。再者,拆装结构设置在层板上,因此不会增加机壳的整体尺寸,还能保证机壳的散热(thermal)效果与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机壳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机壳在一使用范例下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机壳在一使用范例下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机壳在另一使用范例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拆装结构的第一示范例的分解图。
图6为图5中拆装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截线I-I的截面图。
图8为图5中拆装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截线II-II的截面图。
图10为拆装结构的第二示范例的分解图。
图11为图10中拆装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0中拆装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3为拆装结构的第三示范例的分解图。
图14为图13中拆装结构在第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中截线III-III的截面图。
图16为图13中拆装结构在第二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6中截线IV-IV的截面图。
图18为拆装结构的第四示范例的俯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机壳
10 壳体
110 容置空间
110a 开口
111 容置空间
112 容置空间
113 容置空间
114 容置空间
121 顶壁
121a 固定区块
121b 可拆区块
122 底壁
122a 开口
123 层板
123a 开口
123b 上表面
131 侧壁
132 侧壁
133 隔板
140 盖板
141 缺口
20 拆装结构
210 脱扣件
211 推抵耳片
212 第一齿条
213 篓空滑槽
214 第三斜面
215 横杆
220 推抵件
221 前端
222 第二齿条
223 篓空滑槽
224 第四斜面
230 扣合件
230A 扣合弹片
231 卡钩
232 第二端
233、234 区段
240 连动件
240A 齿轮
240B 转换横杆
241 第一斜面
242 第二斜面
243 篓空滑槽
250 连接件
30 填充面板
310 主板
311 止挡耳片
320 上侧板
321 扣孔
330 下侧板
331 凸出结构
40 硬盘
50 复位件
A 区域
h1 第一高度
h2 第二高度
d1 厚度
OP1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1,其包括:壳体10以及一组或多组拆装结构20。壳体10具有一个或多个容置空间110。各拆装结构20对应一容置空间110设置在壳体10内部。在图1中,以局部(区域A)透视呈现机壳1的内部组件(如标号120与123b所标示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为笼体。换言之,壳体10包括顶壁121、底壁122和两侧壁131、132。两侧壁131、132彼此相对且耦接在顶壁121与底壁122之间。壳体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层板123。各层板123在顶壁121与底壁122之间,并且各层板123的两侧边(即左侧边与右侧边)分别固定在两侧壁131、132上,以将壳体10内部的空间分隔为上下层。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一整层的空间作为容置空间110。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可由一个或多个隔板133将一整层的空间分作为多个容置空间111-114。在一示范例中,在最下层中的各隔板133的两侧边(即上侧边与下侧边)分别固定在彼此相邻的层板123与底壁122上。在另一示范例中,在最上层中的各隔板133的两侧边(即上侧边与下侧边)分别固定在彼此相邻的顶壁121与层板123上。在又一示范例中,在中间夹层中的各隔板133的两侧边(即上侧边与下侧边)分别固定在彼此相邻的两层板12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每一层的容置空间110的数量可为相同,亦可不同。
各容置空间110可用以装设各种可插拔式装置(如,硬盘或光盘驱动器等)。换言之,可插拔式装置能从容置空间110在壳体10前侧的开口110a(即由侧壁131、层板123、隔板133与底壁122位于壳体10前侧的侧边所围绕成,或由相邻两隔板133、层板123与底壁122位于壳体10前侧的侧边所围绕成,或由隔板133、层板123、侧壁132与底壁122位于壳体10前侧的侧边所围绕成)插入对应的容置空间110中。
而当容置空间110未组装对应的可插拔式装置时,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即壳体10前侧的开口110a)能以可拆式填充面板(dummy cover)30覆盖,如图2所示。换言之,填充面板30能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
在此,拆装结构20具有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拆装结构20与填充面板30扣合,以使填充面板30固定在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如图2所示。在第二状态下,拆装结构20释放填充面板30并同时将填充面板30顶出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如图3所示。在图2及图3中,省略顶壁121以便于呈现机壳1的内部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可为服务器、主机、或连接器等。
参照图1至图3,以具有两层空间的服务器为例,上层空间在壳体10前侧的开口(即由两侧壁131、132、顶壁121与层板123位于壳体10前侧的侧边所围绕成)以盖板140覆盖。换言之,盖板140组装在上层空间的开口处。其中,盖板140可具有多个贯孔(图未示),以供气流流通。
下层空间由三个隔板133分隔成四个容置空间111-114。换言之,层板123位于容置空间111-114的顶部。容置空间111-114顶部的层板123上分别设置各自对应的一组拆装结构20。
一个或多个硬盘40能从容置空间110在壳体10前侧的开口110a插入对应的容置空间110中,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填充面板30包括主板310、上侧板320以及下侧板330。上侧板320与下侧板330立于主板310的内表面上,且分别位于主板310的上侧边与下侧边。换言之,上侧板320、主板310与下侧板330大致上成U型。
主板310的上侧边凸出一止挡耳片311。在填充面板30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时,止挡耳片311会凸出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即超过层板123)。其中,盖板140的下侧边可具有匹配止挡耳片311的缺口141。在填充面板30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时,止挡耳片311可容置于缺口141内。
其中,主板310可具有多个贯孔(图未示),以供气流流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及图5,各拆装结构20包括:脱扣件210、推抵件220与扣合件230。脱扣件210与推抵件220可移动地设置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换言之,脱扣件210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推抵件220可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参照图2、图5、图6及图7,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位于第一位置,推抵件220位于第三位置,并且扣合件230穿过层板123与位于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的填充面板30扣合。
在脱扣件210朝填充面板30移动(即脱扣件210从第一位置沿着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脱扣件210将扣合件230推离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以致扣合件230释放填充面板30,并且脱扣件210还带动推抵件220朝靠近填充面板30的方向移动(即推抵件220从第三位置沿着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动至第四位置)以致推抵件220通过将位于缺口141内的止挡耳片311推出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顶出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
换言之,参照图3、图8及图9,拆装结构20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位于第一位置,推抵件220位于第三位置,扣合件230在脱扣件210的推顶下释放填充面板30,同时推抵件220在脱扣件210的连动下抵着止挡耳片31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顶出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及图8,脱扣件210可具有沿着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即相对壳体10的前侧移动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篓空滑槽213,并且固定件(如,螺丝等)穿过篓空滑槽213而将脱扣件210固定于层板123上。在此,穿过篓空滑槽213的固定件的顶端的宽度大于篓空滑槽213的宽度,而固定件穿过篓空滑槽213的区段的宽度则小于篓空滑槽213的宽度。因此,脱扣件210能在固定件的限位与篓空滑槽213的导向(即篓空滑槽213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滑动)下在层板123上移动。同样地,推抵件220可具有沿着推抵件220的移动方向(即相对壳体10的前侧移动的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篓空滑槽223,并且固定件(如,螺丝等)穿过篓空滑槽223而将推抵件220固定于层板123上。在此,穿过篓空滑槽223的固定件的顶端的宽度大于篓空滑槽223的宽度,而固定件穿过篓空滑槽223的区段的宽度则小于篓空滑槽223的宽度。因此,推抵件220能在固定件的限位与篓空滑槽223的导向(即篓空滑槽223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滑动)下在层板123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至图9,扣合件230可为扣合弹片230A。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向下延伸一卡钩231,并且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固定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参照图5至图7,在第一状态下,卡钩231穿过层板123与填充面板30扣合。举例来说,层板123对应于填充面板30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时卡钩231的位置具有容许卡钩231通过的开口123a,并且填充面板30的上侧板320具有扣孔321。当填充面板30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时,填充面板30的上侧板320上的扣孔321对准于层板123上的开口123a,并且卡钩231会穿过开口123a扣钩于扣孔321上,以致将填充面板30固定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7及图9,填充面板30的下侧板330可具有向下凸出的凸出结构331。底壁122对应于填充面板30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时凸出结构331的位置具有用以容置凸出结构331的开口122a。在此,在组装填充面板30时,填充面板30能以下侧板330的下边缘先接触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下缘,再以下侧板330的下边缘为支点将填充面板30整个转入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直至填充面板30的止挡耳片311抵到缺口141的内缘(即缺口141内的层板123的边缘),此时,扣合弹片230A的卡钩231会穿过开口123a扣钩于扣孔321上,且填充面板30的凸出结构331卡入底壁122的开口122a内。因此,填充面板30能稳固地组装在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图5、图7及图9,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的下表面的延伸线(即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以外的区段233、234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第一高度h1(即区段233的高度)与第二高度h2(即区段234的高度),并且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脱扣件210具有推抵耳片211,并且推抵耳片211位于扣合弹片230A与填充面板30(或层板123)之间。推抵耳片211具有厚度d1,并且厚度d1大于或小于第一高度h1且大于第二高度h2。
当脱扣件21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推抵耳片211则会从第一高度h1移动至第二高度h2,即从区段233的下方移动至区段234的下方。并且,由于推抵耳片211的厚度d1大于第二高度h2,因此当推抵耳片211移至区段234的下方时,推抵耳片211会抵住区段234并将区段234向上(即远离层板123的方向)推离层板123,以致以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为支点将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抬起而使得卡钩231离开扣孔3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拆装结构20还可包括:连动件240。在脱扣件210相对填充面板30移动时,脱扣件210经由连动件240带动推抵件2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及图8,连动件240可为齿轮240A,并且齿轮240A耦接脱扣件210与推抵件220之间。脱扣件210邻近推抵件220的一侧具有与齿轮240A啮合的第一齿条212。而推抵件220邻近脱扣件210的一侧具有与齿轮240A啮合的第二齿条222。
举例来说,参照图5、图6及图8,相对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远离壳体10的前侧(即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固定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具有第一高度h1的区段233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对于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邻近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高度h2的区段234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与区段233之间。
参照图6及图7,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相对于其第二位置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位于区段233的下方,并且推抵件220相对于其第四位置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时,卡钩231会穿过层板123的开口123a扣钩于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当脱扣件210受一外力向壳体10的后侧移动(即朝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方向移动)时,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从区段233的下方移动至区段234的下方。并且,由于脱扣件210的第一齿条212与推抵件220的第二齿条222分别啮合在齿轮240A的相对两侧,因此在脱扣件210移动时,脱扣件210会经由齿轮240A带动推抵件220往与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朝接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移动,进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于缺口141内的填充面板30的止挡耳片311,然后抵着止挡耳片31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参照图8及图9,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移动到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动到区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则移动到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换言之,在第四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从区段234的下方将扣合弹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钩231离开扣孔321,并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并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顶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及图8,在每一组拆装结构20中,单一推抵件220搭配两脱扣件210运作,并且两脱扣件210分别位于推抵件220的相对两侧。两脱扣件210邻近推抵件220的侧边具有第一齿条212,并且推抵件220的两侧边分别对应两脱扣件210的第一齿条212具有第二齿条222。各第一齿条212与对应的第二齿条222分别啮合在齿轮240A的相对两侧,以致两脱扣件210分别经由两齿轮240A与推抵件220连动。每一个脱扣件210可依据前述扣合弹片230A的设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弹片230A运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及图8,在每一组拆装结构20中,多个脱扣件210可由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相互连接,以形成一脱扣拉杆以便于施力使多个脱扣件210同步动作。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拉杆(即多个脱扣件210与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可为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图11及图12,连动件240可为转换横杆240B,并且此转换横杆240B可移动地设置在脱扣件210与推抵件220上。其中,转换横杆240B的移动方向大致上垂直于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换横杆240B可具有沿着转换横杆240B的移动方向(即大致上垂直于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篓空滑槽243,并且固定件(如,螺丝等)穿过篓空滑槽243而将转换横杆240B固定于层板123上。在此,穿过篓空滑槽243的固定件的顶端的宽度大于篓空滑槽243的宽度,而固定件穿过篓空滑槽243的区段的宽度则小于篓空滑槽243的宽度。因此,转换横杆240B能在固定件的限位与篓空滑槽243的导向(即篓空滑槽243与固定件之间的相对滑动)下在层板123上移动。
转换横杆240B具有两斜面(以下称第一斜面241与第二斜面242),脱扣件210的上表面具有与转换横杆240B的第一斜面241配合的一斜面(以下称第三斜面214),并且推抵件220的上表面具有与转换横杆240B的第二斜面242配合的一斜面(以下称第四斜面224)。在脱扣件210相对填充面板30移动时,相互配合的两斜面之间(即第一斜面241与第三斜面214之间以及第二斜面242与第四斜面224之间)的关系会在彼此贴合与彼此错开之间转换,以致带动推抵件220相对填充面板30移动。其中,相互配合的两斜面是指具有相同斜率的两斜面相互邻接。换言之,第一斜面241与第三斜面214具有相同斜率且相互邻接。第二斜面242与第四斜面224具有相同斜率且相互邻接。
举例来说,参照图10、图11及图12,相对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远离壳体10的前侧(即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固定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具有第一高度h1的区段233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对于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邻近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第二高度h2的区段234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与区段233之间。
第三斜面214位于脱扣件210的上表面上,并且从远离推抵件220且远离壳体10的前侧的位置斜向延伸至邻近推抵件220且邻近壳体10的前侧的位置。第四斜面224位于推抵件220的上表面上,并且从远离脱扣件210且远离壳体10的前侧的位置斜向延伸至邻近脱扣件210且邻近壳体10的前侧的位置。第一斜面241对应第三斜面214位于转换横杆240B的下表面,而第二斜面242对应第四斜面224位于转换横杆240B的下表面。并且,在转换横杆240B设置在脱扣件210与推抵件220上时,第一斜面241与第二斜面242位于第三斜面214与第四斜面224之间,第一斜面241邻接第三斜面214,且第二斜面242邻接第四斜面224。
参照图11,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相对于其第二位置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位于区段233的下方,并且推抵件220相对于其第四位置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时,第一斜面241与第三斜面214贴合,第二斜面242与第四斜面224贴合,并且卡钩231会穿过层板123的开口123a扣钩于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当脱扣件210受一外力(即将脱扣件210往壳体10的后侧拉的拉力)向壳体10的后侧移动(即朝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移动)时,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从区段233的下方移动至区段234的下方。并且,在脱扣件210移动时,由于第一斜面241与第三斜面214逐渐错开且转换横杆240B被限制以大致上垂直于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移动,因此因转换横杆240B的连动而使第二斜面242与第四斜面224亦逐渐错开(即其提供推抵件220与外力相反方向的推力),以致持续推动推抵件220使其往与脱扣件210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朝接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逐渐移动,进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于缺口141内的填充面板30的止挡耳片311,然后抵着止挡耳片31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参照图12,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移动到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动到区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则移动到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换言之,在第四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从区段234的下方将扣合弹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钩231离开扣孔321,并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并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顶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及图12,在每一组拆装结构20中,单一推抵件220搭配两脱扣件210运作,并且两脱扣件210分别位于推抵件220的相对两侧。在此,多个脱扣件210可由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相互连接,以形成一脱扣拉杆以便于施力使多个脱扣件210同步动作。此时,多个脱扣件210中的一者如前述设置有第三斜面214,而其余者则不设置第三斜面214。因此,脱扣拉杆受力移动时,因第三斜面214与转换横杆240B的第一斜面241之间的相对位移以及转换横杆240B的第二斜面242与推抵件220的第四斜面224之间的相对位移,而带动推抵件220移动。在此,每一个脱扣件210可依据前述扣合弹片230A的设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弹片230A运作(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拉杆(即多个脱扣件210与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可为一体成型。
在另一示范例中,扣合弹片230A亦可反向安装(图未示)。换言之,相对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邻近壳体10的前侧(即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固定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此时,具有第一高度h1的区段233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即相对于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邻近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具有第二高度h2的区段234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与区段233之间。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位于区段233的下方。当脱扣件210受一外力向壳体10的后侧移动(即朝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移动)时,推抵耳片211从区段233的下方移至区段234的下方。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从区段234的下方将扣合弹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钩231离开扣孔321。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至图17,推抵件220可衔接在脱扣件210邻近壳体10的前侧(即邻近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一端。此时,脱扣件210的第一位置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而脱扣件210的第二位置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推抵件220的第三位置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而推抵件220的第四位置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
参照图13、图14及图15,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并且推抵件220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时,推抵件220完全位于壳体10的上层空间内,并且扣合件230穿过层板123与位于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的填充面板30扣合。
在脱扣件210从第一位置沿着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动至第二位置(即朝填充面板30移动)时,推抵件220亦从第三位置沿着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移动至第四位置,以致推抵件220通过将位于缺口141内的止挡耳片311推出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顶出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即,拆装结构20由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
参照图13、图16及图17,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并且推抵件220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时,扣合件230因脱扣件210将其往上推抵而释放填充面板30,同时推抵件220的前端伸入或穿过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顶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举例来说,参照图13、图14及图16,相对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远离壳体10的前侧(即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固定在层板123的上表面123b上。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具有卡钩231。具有第二高度h2的区段234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一端,即相对于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远离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具有第一高度h1的区段233位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与区段234之间,即相对于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邻近于扣合弹片230A的第二端232。
参照图14及图15,在第一状态下,脱扣件210相对于其第二位置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一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位于区段233的下方,并且推抵件220相对于其第四位置位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此时,卡钩231会穿过层板123的开口123a扣钩于填充面板30的扣孔321上。
当脱扣件210受一外力(即将脱扣件210往壳体10的前侧推的推力)向壳体10的前侧移动(即朝靠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移动)时,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会从区段233的下方移动至区段234的下方。并且,在脱扣件210移动时,耦接于脱扣件210前端的推抵件220同步被推向壳体10的前侧,即朝接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方向逐渐移动,进而推抵件220的前端221抵到位于缺口141内的填充面板30的止挡耳片311,然后抵着止挡耳片31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而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推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参照图16及图17,在第二状态下,脱扣件210移动到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二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移动到区段234的下方,而推抵件220亦移动到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换言之,在第四位置,脱扣件210的推抵耳片211从区段234的下方将扣合弹片230A向上推高使得卡钩231离开扣孔321,并且推抵件220的前端221伸入或穿过缺口141并将填充面板30的上半部顶出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件210与推抵件220为一体成型的拆装拉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14及图16,在每一组拆装结构20中,单一推抵件220搭配两脱扣件210运作。在此,多个脱扣件210可由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相互连接,以形成一脱扣拉杆以便于施力使多个脱扣件210同步动作。此时,推抵件220耦接于脱扣拉杆的前端(即耦接于脱扣拉杆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一侧)。因此,脱扣拉杆受力移动时会同步带动推抵件220移动。在此,每一个脱扣件210可依据前述扣合弹片230A的设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弹片230A运作(如图11及图1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拉杆(即多个脱扣件210与一个或多个连接件250)可为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脱扣拉杆与推抵件220可为一体成型的拆装拉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8,在每一组拆装结构20中,单一推抵件220搭配单一脱扣件210运作,并且脱扣件210可依据前述扣合弹片230A的设置原理搭配一扣合弹片230A运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每一组拆装结构20具有单一脱扣件210时,脱扣件210的一端可具有横杆215,以便于施力于脱扣件210,如图18所示。换言之,维护人员可通过抓取横杆215来对脱扣件210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18,机壳1还可包括:复位件50,并且复位件50耦接壳体10与拆装结构20。举例来说,复位件50的一端耦接层板123,而复位件50的另一端耦接推抵件220(如图3至图12及图18所示)、或脱扣件210(图未示)、或连接件250(如图13至图17所示)。
在拆装结构20受外力而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在外力释放时,复位件50驱使拆装结构20从第二状态回复至第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复位件50为弹簧。
举例来说,以复位件50为弹簧为例,参照图5、图6及图8,弹簧的一端卡钩于层板123上,而弹簧的另一端卡钩于推抵件220上。
参照图6及图7,在第一状态下,弹簧为常态,即收缩状态。
当脱扣件210受外力从第一位置向壳体10的后侧逐渐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推抵件220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相应脱扣件210的移动而朝向壳体10的前侧逐渐移动,因而逐渐拉伸弹簧。
参照图8及图9,在第二状态下,推抵件220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时,施加在脱扣件210上的外力尚未释放,并且弹簧为拉伸状态。
在外力从脱扣件210释放时,弹簧因拉伸弹力而缩回收缩状态,因而将推抵件220拉回至第三位置,同时推抵件220反向带动脱扣件210而使脱扣件210移动回第一位置。
在另一示范例中,以复位件50为弹簧,且多个脱扣件210、多个连接件250与推抵件220为一体成型的拆装拉杆为例,参照图13、图14及图16,弹簧的一端卡钩于层板123上,而弹簧的另一端卡钩于连接件250上。
参照图14及图15,在第一状态下,弹簧为常态,即收缩状态。
当拆装拉杆受外力而使脱扣件210从第一位置朝壳体10的前侧逐渐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推抵件220从远离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三位置)相应脱扣件210的移动而朝向壳体10的前侧逐渐移动,并且拆装拉杆逐渐拉伸弹簧。
参照图16及图17,在第二状态下,推抵件220位于邻近对应的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的位置(即第四位置);此时,施加在拆装拉杆上的外力尚未释放,并且弹簧为拉伸状态。
在外力从脱扣件210释放时,弹簧因拉伸弹力而缩回收缩状态,因而拆装拉杆拉回,以致将脱扣件210拉回第一位置并且将推抵件220拉回至第三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壳体10的顶壁121包括固定区块121a与可拆区块121b。固定区块121a的边缘固定在侧壁131、132上。壳体10的顶侧由固定区块121a及侧壁131、132限定有一开口OP1,且此开口OP1对应于拆装结构20的位置。可拆区块121b则可拆卸式地覆盖在开口OP1上。因此,在欲拆卸填充面板30时,可将可拆区块121b从开口OP1上移除,并经由开口OP1对拆装结构20施加外力以释放并顶出填充面板30。
综上,任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机壳1及填充面板30的拆装结构20能快装且快拆填充面板30。在填充面板30组装于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时,拆装结构20能将填充面板30固定于容置空间110的开口110a处。在拆卸填充面板30时,拆装结构20能同时释放并顶出填充面板30。如此,能有效简化填充面板30与可插拔式装置之间的换装动作,以致维护人员在无额外工具的协助下能简便地组装或拆卸填充面板30。再者,拆装结构20设置在层板123上,因此不会增加机壳1的整体尺寸,还能保证机壳1的散热(thermal)效果与外观效果。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装置的机壳,该电子装置的机壳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的前侧具有一开口;
一填充面板,该填充面板设置在该壳体的该开口;以及
一拆装结构,该拆装结构设置在该壳体的内部,其中该拆装结构用以扣合该填充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拆装结构还用以释放该填充面板并同时将该填充面板顶出该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壳体包括一层板,该层板设置在该壳体的该内部,以将该壳体的该内部分隔为上下层;并且其中该拆装结构位于该层板的上表面上,该拆装结构包括:
一扣合件,该扣合件位于该层板的上表面上,该扣合件的一端可移动地穿过该层板,该扣合件用以穿过该层板而与该填充面板扣合;
一脱扣件,该脱扣件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层板的该上表面上;以及
一推抵件,该推抵件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层板的该上表面上;
其中,该扣合件还用以在该脱扣件的推顶下释放该填充面板,并且该推抵件用以在该脱扣件的连动下将该填充面板顶出该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扣合件为一扣合弹片,该扣合弹片的一第一端向下延伸一卡钩,该扣合弹片的一第二端固定在该层板的该上表面上,并且该卡钩可移动地穿过该层板以与该填充面板扣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扣合弹片与该层板的该上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高度与一第二高度,并且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该脱扣件具有一推抵耳片,该推抵耳片位于该扣合弹片与该层板之间,该推抵耳片具有一厚度,并且该厚度大于或小于该第一高度且大于该第二高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拆装结构还包括:
一连动件,其中该脱扣件经由该连动件带动该推抵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连动件为一齿轮,该齿轮耦接在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之间,该脱扣件邻近该推抵件的一侧具有与该齿轮啮合的一第一齿条,并且该推抵件邻近该脱扣件的一侧具有与该齿轮啮合的一第二齿条。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连动件为一转换横杆,该转换横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上,该转换横杆具有两斜面,该脱扣件的上表面具有与该转换横杆的该两斜面中的一者配合的一斜面,该推抵件的上表面具有与该转换横杆的该两斜面中的另一者配合的一斜面,并且相互配合的两斜面之间的关系为在彼此贴合与彼此错开之间转换,以致带动该推抵件相对该填充面板移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其中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为一体成型的拉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机壳,该电子装置的机壳还包括:
一复位件,该复位件耦接该壳体与该拆装结构,其中该拆装结构受一外力而从扣合该填充面板切换为释放该填充面板,并且该复位件因该外力释放而驱使该拆装结构复位。
11.一种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该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包括:
一拆装结构,该拆装结构具有同时释放一填充面板并顶出该填充面板的能力。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拆装结构还具有扣合该填充面板的能力。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拆装结构包括:
一扣合件,该扣合件具有扣合该填充面板的能力;
一推抵件;以及
一脱扣件,该脱扣件具有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其中在该第二位置下,该脱扣件推顶该扣合件以致该扣合件释放该填充面板,并且该推抵件因与该脱扣件连动而顶出该填充面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扣合件为一扣合弹片,该扣合弹片的一第一端向下延伸一卡钩,并且该卡钩穿过一层板以扣合该填充面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扣合弹片的一第二端的下表面的延伸线与该扣合弹片的该第二端以外的区段的下表面之间具有一第一高度与一第二高度,并且该第一高度大于该第二高度,该脱扣件具有一推抵耳片,该推抵耳片位于该扣合弹片与该填充面板之间,该推抵耳片具有一厚度,并且该厚度大于或小于该第一高度且大于该第二高度。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拆装结构还包括:
一连动件,其中该脱扣件经由该连动件带动该推抵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连动件为一齿轮,该齿轮耦接在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之间,该脱扣件邻近该推抵件的一侧具有与该齿轮啮合的一第一齿条,并且该推抵件邻近该脱扣件的一侧具有与该齿轮啮合的一第二齿条。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连动件为一转换横杆,该转换横杆可移动地设置在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上,该转换横杆具有两斜面,该脱扣件的上表面具有与该转换横杆的该两斜面中的一者配合的一斜面,该推抵件的上表面具有与该转换横杆的该两斜面中的另一者配合的一斜面,并且相互配合的两斜面之间的关系会在彼此贴合与彼此错开之间转换,以致该推抵件因与该脱扣件连动而相对该填充面板移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其中该脱扣件与该推抵件为一体成型的拉杆。
CN202011280209.XA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Active CN114510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209.XA CN114510125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TW109141459A TWI793474B (zh) 2020-11-16 2020-11-25 填充面板的拆裝模組
TW111133782A TWI806759B (zh) 2020-11-16 2020-11-25 電子裝置的機殼
US17/164,893 US11683903B2 (en) 2020-11-16 2021-02-02 Host ca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module for dummy cov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0209.XA CN114510125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0125A true CN114510125A (zh) 2022-05-17
CN114510125B CN114510125B (zh) 2024-02-27

Family

ID=8154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0209.XA Active CN114510125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683903B2 (zh)
CN (1) CN114510125B (zh)
TW (2) TWI7934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59862A1 (en) * 2020-11-19 2022-05-19 Wiwynn Corpo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and chassi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4156B2 (ja) * 2019-02-08 2020-09-30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取付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813442B (zh) * 2022-09-14 2023-08-21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690A (zh) * 1998-06-12 2001-07-25 汤姆森-Csf塞克斯腾特公司 将一个模块插入、拔出和锁定在一个机柜上的装置
CN145922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索尼株式会社 装拆装置
CN2821678Y (zh) * 2005-09-15 2006-09-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插槽填充件
CN2869969Y (zh) * 2005-11-30 2007-02-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遮盖件
US20080165486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mputer front bezel
EP2407975A1 (en) * 2010-07-15 2012-01-18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Removable apparatus for mounting in an opening of a casing
US20120293946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Wistron Corporation Shield and server having the same
US20150146372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le lockout mechanism for scaling blade-style servers
CN204390141U (zh) * 2015-02-03 2015-06-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空硬盘位置的填充模块
JP2017092165A (ja) * 2015-11-06 2017-05-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685290B (zh) * 2018-09-28 2020-02-1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機制的伺服器殼體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690A (zh) * 1998-06-12 2001-07-25 汤姆森-Csf塞克斯腾特公司 将一个模块插入、拔出和锁定在一个机柜上的装置
CN1459220A (zh) * 2001-03-14 2003-11-26 索尼株式会社 装拆装置
CN2821678Y (zh) * 2005-09-15 2006-09-27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插槽填充件
CN2869969Y (zh) * 2005-11-30 2007-02-14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遮盖件
US20080165486A1 (en) * 2007-01-05 2008-07-10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mputer front bezel
EP2407975A1 (en) * 2010-07-15 2012-01-18 Giga-Byte Technology Co., Ltd. Removable apparatus for mounting in an opening of a casing
US20120293946A1 (en) * 2011-05-17 2012-11-22 Wistron Corporation Shield and server having the same
US20150146372A1 (en) * 2013-11-26 2015-05-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andle lockout mechanism for scaling blade-style servers
CN204390141U (zh) * 2015-02-03 2015-06-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机箱空硬盘位置的填充模块
JP2017092165A (ja) * 2015-11-06 2017-05-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685290B (zh) * 2018-09-28 2020-02-11 立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安全機制的伺服器殼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59862A1 (en) * 2020-11-19 2022-05-19 Wiwynn Corpo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and chassis
US11477906B2 (en) * 2020-11-19 2022-10-18 Wiwynn Corpor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and chassi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83903B2 (en) 2023-06-20
CN114510125B (zh) 2024-02-27
TWI793474B (zh) 2023-02-21
US20220159863A1 (en) 2022-05-19
TWI806759B (zh) 2023-06-21
TW202222119A (zh) 2022-06-01
TW202306462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10125A (zh) 电子装置的机壳及填充面板的拆装模块
CN100377031C (zh) 数据存取设备固定装置组合
US7944700B2 (en) Case of server
CN110998481B (zh) 模块化电子系统的可配置模块引导件
US6126492A (en) Tower building block biased latching system
US7630212B2 (en) Handle for a riser card assembly
TWI717818B (zh) 硬碟機載架以及硬碟機機箱組件
CN111427425B (zh) 硬盘固定机构及机箱
US20070144983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circuit board
US6781843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with operating device
TWM425496U (en) Fix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W201503117A (zh) 資料存取器固定裝置
TW201327552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201325382A (zh) 電子裝置殼體
TWM478995U (zh) 固定機構
TWI509387B (zh) 伺服器
TW201514656A (zh) 電子裝置
US11963325B2 (en) Module ejection mechanism and expansion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12009153B2 (en) Box for accommodating capacitor and rack assembly
US20230154682A1 (en) Box for accommodating capacitor and rack assembly
CN214896437U (zh) 电脑机箱以及隔间架
CN214954798U (zh) 节点滑动部件
TWM591244U (zh) 機櫃之免工具快拆面板
TW201426656A (zh) 自動販售機
TWI795082B (zh) 電容組裝盒與組裝架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