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2169B -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2169B
TWI792169B TW110103892A TW110103892A TWI792169B TW I792169 B TWI792169 B TW I792169B TW 110103892 A TW110103892 A TW 110103892A TW 110103892 A TW110103892 A TW 110103892A TW I792169 B TWI792169 B TW I7921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unit
master
slave
stackab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3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2327A (zh
Inventor
黃泰乙
陳明道
林友義
Original Assignee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3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2169B/zh
Priority to US17/391,057 priority patent/US11757772B2/en
Priority to DE102021121464.5A priority patent/DE102021121464A1/de
Publication of TW202232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2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21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216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8Association of routers
    • H04L45/583Stackable ro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04L45/036Updating the topology between route computation elements, e.g. between OpenFlow controllers
    • H04L45/037Routes obligatorily traversing service-related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12Switch control, e.g. arbi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13Arrangements for redundant switching, e.g. using parallel pl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包含: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主/從控制埠;以及,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主/從控制埠之訊號準位及/或從該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

Description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交換機機制,尤指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一般而言,傳統的交換機單元僅能夠允許於其系統最底層傳輸交換機的封包,此外,如果用戶需要控制多個交換機單元,則相應地需要多組的連接介面來分別控制多個交換機單元。然而,這種的傳統作法會浪費連接埠的個數並且同時也佔據較大的電路面積。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及相應的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係揭露一種使用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該方法包含:提供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以及,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主交換機單元時,產生一堆疊組態設定,以及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該複數個訊號埠中的至少一訊號埠傳送該堆疊組態設定至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所連接之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至少一其他交 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其另揭露一種使用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方法包含有:提供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以及,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從交換機單元時,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與一第二訊號埠的至少其中一個,接收來自於一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所產生及/或另一從交換機單元所轉送之一堆疊組態設定,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或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其中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及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其另揭露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複數個訊號埠以及一處理電路。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複數個訊號埠,用來: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
100,100A~100C:交換機裝置
101,101A~101D:交換機單元
102A~102D:處理電路
105:快閃記憶體
110:控制裝置
SA0,SA1,SB0,SB1,SC0,SC1,SD0:訊號埠
S305~S320,S405~S445,S505A~S540A,S505B~S540B:步驟
第1圖為本申請之實施例的一或多個交換機單元的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交換機裝置的範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產生並儲存堆疊檔案及程式至快閃記憶體內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於系統開機期間時決定一交換機單元為主/從交換機單元之方法流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堆疊的兩交換機單元於系統開機期間的操作與通訊的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旨在於提供一種堆疊式/可堆疊的交換機單元(stacking/stackable switch unit),例如網路交換機單元(network switch unit),能夠完全且獨立執行網路交換機的運作,並且也能夠被設定用來與一或多個交換機單元進行協同運作,一群堆疊的交換機單元具有一個單一交換機單元/裝置的特性但具有較多的輸入/輸出埠數(或接腳個數)。
本發明實施例之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例如是N個埠的網路交換機單元(N例如是16,但不限定),其中複數個例如M個交換機單元可以被堆疊以形成單一交換機單元,而用戶可以直接依照M個交換機單元之一或多個訊號埠/接腳的電路設計或其他外部電路設計來決定M個交換機單元的堆疊拓撲結構(topology),之後用戶就可以實現在僅對一個交換機單元/裝置進行資料設定的條件下達到所有交換機單元的自動連接、自動決定主/從單元、實現堆疊拓撲結構以及所有交換機單元具有或更新相同之軟體/韌體程式的更新之目的。
請參照第1圖,第1圖所示的是本申請之實施例的一或多個交換機單元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交換機裝置100包含單一個交換機單元,而交換機裝置100A包括M個堆疊的交換機單元(M例如是2),交換機裝置100B包括M個堆疊交換機單元(M例如是4)。需注意的是,交換機裝置100A、100B的虛線框所表示的 是指用戶由外部存取時可將多個交換機單元的堆疊視為是單一交換機裝置(或單元),也就是,用戶的操作行為類似於僅對於單一個交換機單元進行,而其實際運作則例如由交換機裝置100A內的2個交換機單元101(或交換機裝置100B內的4個交換機單元101)進行協同運作來自動連接、決定主/從單元之關係、實現堆疊拓撲結構、所有交換機單元的軟體/韌體程式的更新以及處理網路交換封包等等之操作。
此外,一交換機單元101具有N個訊號埠(或接腳),其於堆疊時會通過至少一訊號埠來與至少另一個交換機單元101的一訊號埠進行堆疊連接(stacking connection),訊號埠之間的通訊連接介面所使用的例如是USXGMII介面,但不限定。對於整體的交換機裝置100A而言,由於具有N個訊號埠的交換機單元101使用了一個訊號埠來與另一交換機單元101的一個訊號埠進行堆疊連接,因此,交換機裝置100A最多可具有(2N-2)個訊號埠作為輸入/輸出;而對於整體的交換機裝置100B而言,由於有6個訊號埠被用來作為堆疊連接(兩個僅連結到一個交換機單元101的交換機單元101使用了一個訊號埠,另兩個連結到兩個交換機單元101的交換機單元101使用了兩個訊號埠),因此交換機裝置100B最多可具有(4N-6)個訊號埠作為輸入/輸出。另外,需注意的是,交換機裝置100A與100B所示之虛線方塊的部分係用來表示出其係例如於電路板上由複數個交換機單元的晶片電路所堆疊形成,然而這並非本案的限制,在可能的實施例中,多個交換機單元亦可於堆疊之後進行電路封裝而形成一交換機裝置的一個晶片電路。
請參照第2圖,第2圖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交換機裝置100C的範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多個交換機單元(例如四個,但此數量非為限定)101A~101D形成一堆疊拓撲結構而產生形成該交換機裝置100C,每一交換機單元101A~101D均包括有多個訊號埠(/或接腳)以及一處理電路。舉例來說,作為主交換機單元之一交換機單元101A包括有處理電路102A以及包括有採用一訊號埠所形成的序列 周邊介面(SPI)來連接至一個快閃記憶體105(可為外部記憶體)、採用另一訊號埠所形成的資料傳輸介面來接收來自於一控制裝置110的資料、一訊號埠所形成的暫存器存取介面用來接收來自於控制裝置110的指令(或命令)、作為堆疊連接的至少一訊號埠SA0與SA1以及其他訊號埠,其中訊號埠SA0以及訊號埠SA1其中之一(例如SA1,但不限定)係通過例如USXGMII介面(但不限定)而連接至另一個交換機單元(例如101B);控制裝置110例如是一外部的電子控制單元或單晶片裝置,用來發送命令與資料至主交換機單元101A以控制主交換機單元101A以及所有其他的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的資料傳輸以及操作行為。
另外,作為從交換機單元的一交換機單元101B例如包括有一處理電路102B、作為堆疊連接的至少一訊號埠SB0與SB1以及其他訊號埠,其中訊號埠SB0係連接於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訊號埠SA1,而訊號埠SB1係通過例如USXGMII介面(但不限定)而連接至另一個交換機單元101C的訊號埠SC0。另外,作為另一個從交換機單元的一交換機單元101C例如包括有一處理電路102C、作為堆疊連接的至少一訊號埠SC0與SC1以及其他訊號埠,其中訊號埠SC0係連接於交換機單元101B的訊號埠SB1,而訊號埠SC1係通過例如USXGMII介面(但不限定)而連接至又一個交換機單元101D的訊號埠SD0。另外,作為又一個從交換機單元的一交換機單元101D例如包括有一處理電路102D、作為堆疊連接的至少一訊號埠SD0以及其他訊號埠。
應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交換機單元101A~101D均為具有相同個數之訊號埠(或接腳)的交換機單元,在系統開機期間(交換機單元101A~101D的開機期間),每一交換機單元101A~101D的處理電路102A~102D進入堆疊模式時會分別依照其一或多個訊號埠(或接腳)上的訊號準位及/或至少一個訊號埠(或接腳)所連接至一個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105)所儲存之資料,來判斷其在堆疊模式下係作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作為一從交換機單元,如果是作為主交換機單元, 則如第2圖所示之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兩個訊號埠係分別連接於控制裝置110而形成該資料傳輸介面與該暫存器存取介面,並且其一訊號埠係作為SPI介面而連接至該快閃記憶體105;如果是作為從交換機單元,則如第2圖所示之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所示,該些從交換機單元不連接至控制裝置110與快閃記憶體105,故每一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較主交換機單元101A多了三個空閒的訊號埠,而可另外作為其他輸入/輸出使用。應注意的是,第2圖所示之交換機單元101A~101D內部之訊號埠的不同擺放位置只是為了方便簡潔繪示其堆疊連接的結構關係,而並非是本案的限制。
實作上,每一交換機單元的N個訊號埠中係另包含一或多個主/從控制埠(或接腳),每一交換機單元均能夠通過上述一或多個主/從控制埠上的訊號準位及/或所接收到的資料位元來決定其主/從交換機單元的角色,來與一或多個其他的交換機單元自動進行連接並自動實現完成堆疊拓撲結構、軟體/韌體程式的更新,令用戶進行N個交換機單元的堆疊拓撲結構時,可以使得用戶能夠直接依照一外部控制電路或簡單的外部電路來設定每一交換機單元的一或多個主/從控制埠上的訊號準位及/或所接收到的資料位元,就可以實現在系統開機期間時達到所有交換機單元的自動進行連接並自動實現完成堆疊拓撲結構、軟體/韌體程式的更新之目的。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上述的一或多個主/從控制埠(或接腳)係包含至少一複用接腳(strapping pin)及/或耦接於一個例如一次性可編程的(one-time programmable,OTP)電路的至少一控制接腳,應注意的是,一次性可編程僅電用於例子說明,但非本案的限制;快閃記憶體105內之資料可以是只能一次性地寫入燒錄資料,或者亦可以是被重複讀寫的。該至少一複用接腳係相應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至少一特定操作功能,而該一次性可編程電路例如是前述的快閃記憶體105。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的一交換機單元的至少一複用接腳與至少一控 制接腳的實施例係如下表所示,例如包含有四個複用接腳以及連接於該一次性可編程電路的一OTP接腳:
Figure 110103892-A0305-02-0010-1
Figure 110103892-A0305-02-0011-3
如上表所示,一個交換機單元的四個複用接腳P5_TXD[3]、P4_TXD[0]、P4_TXD[1]及P4_TXD[2]分別表示了是否使用複用接腳來決定該交換機單元在堆疊時的主/從角色、是否使用第一訊號埠(以S0表示,例如第2圖所示的各交換機單元當中的訊號埠SA0、SB0、SC0、SD0等等)進行堆疊連接、是否使用第二訊號埠(以S1表示,例如第2圖所示的各交換機單元當中的訊號埠SA1、SB1、SC1等等)進行堆疊連接以及決定堆疊時的主/從角色,舉例來說,當複用接腳P5_TXD[3]的訊號準位為第一準位(例如邏輯準位“0”,但不限定)時表示禁用,亦即不使用複用接腳來決定主/從交換機單元,而當複用接腳P5_TXD[3]的訊號準位為第二準位(例如邏輯準位“1”,但不限定)時表示啟用,亦即使用複用接腳來決定主/從交換機單元。
當複用接腳P4_TXD[0]的訊號準位為第一準位(例如邏輯準位“0”,但不限定)時表示禁用第一訊號埠S0來進行堆疊連接,而當複用接腳P4_TXD[0]的訊號準位為第二準位(例如邏輯準位“1”,但不限定)時表示啟用第一訊號埠S0來進行堆疊連接,例如第2圖所示之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第一訊號埠SA0並不進行堆疊連接,因此,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複用接腳P4_TXD[0]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一準位“0”以表示禁用,而例如第2圖所示之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第一訊 號埠SB0係進行堆疊連接,因此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複用接腳P4_TXD[0]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二準位“1”以表示啟用。
當複用接腳P4_TXD[1]的訊號準位為第一準位(例如邏輯準位“0”,但不限定)時表示禁用第一訊號埠S1來進行堆疊連接,而當複用接腳P4_TXD[1]的訊號準位為第二準位(例如邏輯準位“1”,但不限定)時表示啟用第二訊號埠S1來進行堆疊連接,例如如第2圖所示之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第二訊號埠SA1係進行堆疊連接,因此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複用接腳P4_TXD[1]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二準位“1”以表示啟用,而例如第2圖所示之從交換機單元101D的第二訊號埠SD1係不進行堆疊連接,因此從交換機單元101D的複用接腳P4_TXD[1]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一準位“0”以表示禁用。
當複用接腳P4_TXD[2]的訊號準位為第一準位(例如邏輯準位“0”,但不限定)時表示該交換機單元係為一主交換機單元,而當複用接腳P4_TXD[2]的訊號準位為第二準位(例如邏輯準位“1”,但不限定)時表示該交換機單元係為一從交換機單元,例如如果使用上述的複用接腳來定義主/從交換機單元,則例如第2圖所示之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複用接腳P4_TXD[2]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一準位“0”以表示設置該交換機單元為一主交換機單元,而例如第2圖所示之從交換機單元101D的複用接腳P4_TXD[2]的訊號準位會位於第二準位“1”以表示設置該交換機單元為一從交換機單元。
而對於OTP接腳而言,該OTP接腳例如通過第2圖所示之SPI介面而連接至快閃記憶體105,快閃記憶體105中例如採用一特定位址0xC4(但不限定)的四個位元來表示上述實施例當中的資訊(例如,主/從角色、訊號埠禁/啟用等)。舉例來說,特定位址0xC4的位元0xC4[7]係表示選擇根據哪個接腳來決定交換機單元的主/從角色,當位元0xC4[7]的內容是第一資料內容(例如“1”,但不限定)時表示選擇根據複用接腳來決定主/從角色,反之,當位元0xC4[7]的內容是第二資 料內容(例如“0”,但不限定)時表示選擇根據OTP接腳來決定主/從角色;此外,特定位址0xC4的位元0xC4[2]係表示是否使用第一訊號埠S0進行堆疊連接,例如,當位元0xC42]的內容是“1”時表示禁用第一訊號埠S0進行堆疊連接,反之,當位元0xC4[2]的內容是“0”時表示啟用第一訊號埠S0進行堆疊連接;另外,特定位址0xC4的位元0xC4[3]係表示是否使用第二訊號埠S1進行堆疊連接,例如,當位元0xC4[3]的內容是“1”時表示禁用第二訊號埠S1進行堆疊連接,反之,當位元0xC4[3]的內容是“0”時表示啟用第二訊號埠S1進行堆疊連接。舉例來說,第2圖所示之交換機單元101A的OTP接腳所連接至位址0xC4的位元0xC4[2]之內容係為“1”以表示不使用第一訊號埠SA0進行堆疊連接,而其位址0xC4的位元0xC4[3]之內容係為“0”以表示啟用了第二訊號埠SA1進行堆疊連接。再者,位址0xC4的位元0xC4[6]係用來決定堆疊時的主/從角色,當位元0xC4[6]的內容是“0”時表示設置該交換機單元為一主交換機單元,反之,當位元0xC4[6]的內容是“1”時表示設置該交換機單元為一從交換機單元。舉例來說,第2圖所示之交換機單元101A的OTP接腳所連接至位址0xC4的位元0xC4[6]之內容係為“1”以表示設置交換機單元101A為一主交換機單元。
如此一來,通過每一交換機單元之上述的一或多個控制接腳(複用接腳及/或OTP接腳),用戶可通過於電路板上設計一個系統單晶片並通過一輸入輸/出介面例如是通用型之輸入/輸出介面(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 interface,GPIO介面)來設定複用接腳的訊號準位以設定上述例如交換機單元101A~101D的主/從角色關係,或者亦可以直接通過電阻接地設計的方法來初始化設定複用接腳的訊號準位。因此,例如就複用接腳的使用來說,當該群交換機單元101A~101D於一系統開機程序期間時,每一交換機單元101A~101D在進行堆疊模式後均可各自依照其多個複用接腳上的訊號準位來自動決定係為一主單元或是一從單元以及決定進行堆疊連接之訊號埠的啟用或禁用,而在交換機單元的主/從角色決定之 後,主交換機單元101A的處理電路102A便可以將資料或程式碼傳輸至下一個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處理電路102B,接著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處理電路102B將資料或程式碼傳送至下一個從交換機單元101C的處理電路102C,最後從交換機單元101C的處理電路102C將資料或程式碼傳送至最後一個從交換機單元101D的處理電路102D。
再者,就OTP接腳來說,交換機單元101A例如可通過OTP接腳來得到位址0xC4的位元,以決定其是主交換機單元以及決定要使用哪一個訊號埠進行堆疊連接,並且亦能夠通過OTP接腳從快閃記憶體105中取得堆疊的二進位檔案(stacking binary file)及其他相關軟/韌體的程式,之後主交換機單元101A就可以將所取得的二進位檔案及其他相關軟/韌體的程式轉送給其連接的從交換機單元例如101B,之後依序逐級轉送給其他的從交換機單元101C~101D,令所有的主/從交換機單元在系統的開機程序期間均能夠得到相應的堆疊組態設定及相關的軟/韌體的程式。
請參照第3圖,第3圖是本發明之實施例產生並儲存堆疊檔案及程式至快閃記憶體105內的方法流程示意圖。應注意的是,該方法流程之步驟可被交換機單元之製造商所執行或者亦可被交換機單元之用戶所執行,換言之,堆疊檔案及程式的產生可於製造商的工廠端執行,或是在用戶端執行,此非本案的限制。如第3圖所示,於步驟S305中,製造商或用戶可通過一電子裝置例如是電腦裝置或其他控制裝置來決定堆疊拓樸結構,舉例來說,製造商可以依照其客戶之需求來客製化堆疊拓樸結構,例如是三個交換機單元的堆疊拓樸結構,其中包括主交換機單元為101A以及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C,或者在另一實施例,用戶可以自行決定堆疊拓樸結構並於電路板上進行前述控制埠的訊號準位的設計,例如主交換機單元為101A以及從交換機單元101B與101C。於步驟S310中,製造商或用戶利用一電子裝置例如是電腦裝置來產生堆疊組態(stacking configuration)的設定,接著,於步驟S315中,製造商或用戶利用一電子裝置例如是電腦裝置來設置其他組態的設定,例如修補程式碼(patch code)、主交換機單元為101A的組態、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組態及從交換機單元101C的組態、軟/韌體程式等等的資料設定,最後於步驟S320中,製造商或用戶利用一電子裝置例如是電腦裝置來產生並寫入堆疊檔案及相關的程式至快閃記憶體105中,該堆疊檔案及相關的程式包括有堆疊組態的設定、修補程式碼及其他主/從交換機單元的組態的設定等等的資料。
請參照第4圖,第4圖是本發明之實施例於系統開機期間時決定一交換機單元為主/從交換機單元之方法流程示意圖。於步驟S405,當該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模式時,開始進行本方法流程的步驟。於步驟S410,該交換機單元會先從OTP接腳上取得到一個外部記憶體裝置內之位址例如0xC4之位元的資料內容,如果位元0xC4[7]指示出“0”(可參照前面段落所述的接腳設置/定義表及解釋,後面敘述亦同),則表示選擇使用OTP接腳來決定主/從角色,接著會進行步驟S420;反之,如果該位元0xC4[7]指示出“1”,則表示選擇使用複用接腳來決定主/從角色,接著會進行步驟S415。於步驟S415,該交換機單元會判斷複用接腳P5_TXD[3]上的訊號準位為哪一個準位,如果複用接腳P5_TXD[3]上的訊號準位是邏輯準位“0”,則表示禁用複用接腳;反之,如果複用接腳P5_TXD[3]上的訊號準位是邏輯準位“1”,則表示啟用複用接腳,換言之,如果位元0xC4[7]指示出“1”並且複用接腳P5_TXD[3]上的訊號準位是邏輯準位“0”的話,則表示均不使用OTP接腳以及複用接腳來決定堆疊結構,亦即在此情況下開機時是禁用堆疊結構的,流程進入步驟S445。
於步驟S420,如果OTP接腳上所得到之兩位元0xC4[3:2]均指出“1”時,則表示均禁用第一訊號埠S0與第二訊號埠S1來進行堆疊連接,換言之,如果位元0xC4[7]指示出“0”然而位元0xC4[3:2]均指出“1”,此時係表示在此情 況下開機時是禁用堆疊結構的,流程係進入至步驟S445。而如果兩位元0xC4[3:2]有任一個並未指示出“1”時,則流程進行步驟S430,採用OTP接腳上之資料來設定堆疊組態,接著流程會進入至步驟S440,啟用堆疊結構並完成堆疊模式。
於步驟S425,如果兩複用接腳P4_TXD[1:0]上的訊號準位均為邏輯準位“0”時,則表示均禁用第一訊號埠S0與第二訊號埠S1來進行堆疊連接,換言之,如果複用接腳P5_TXD[3]的訊號準位為邏輯準位“1”然而兩複用接腳P4_TXD[1:0]上的訊號準位均為邏輯準位“0”,此時係表示在此情況下開機時是禁用堆疊結構的,流程進入至步驟S445。而如果兩複用接腳P4_TXD[1:0]上的訊號準位有任一個非為邏輯準位“0”時,則流程進行步驟S435,採用複用接腳上之訊號準位來設定堆疊組態,接著流程會進入至步驟S440,啟用堆疊結構並完成堆疊模式。需注意的是,第4圖所示之流程步驟係由一交換機單元內的處理電路所執行的。
請參照第5圖,第5圖是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堆疊的兩交換機單元於系統開機期間的操作與通訊的流程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以第2圖所示之交換機單元101A與交換機單元101B為例說明,當系統開機程序執行期間,交換機單元101A與交換機單元101B均會進入至堆疊模式,此時交換機單元101A之流程操作進入步驟S505A,而交換機單元101B之流程操作進入步驟S505B。於步驟S505A,交換機單元101A會進行開機堆疊設定,並在此範例中被設定為一主交換機單元,如果成功,則進行步驟S510A,反之,如果設定失敗,則會進入步驟S540A,結束流程;於步驟S505B,交換機單元101B也會進行開機堆疊設定,並在此範例中被設定為一從交換機單元,如果成功,則進行步驟S510B,反之,如果設定失敗,則會進入步驟S540B,結束流程。
於步驟S510A,主交換機單元101A進行堆疊介面的連接與通訊,相似地,於步驟S510B,從交換機單元101B亦進行堆疊介面的連接與通訊,因此,接 著於步驟S515A及步驟S515B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傳送堆疊組態的設定給所連接之至少一從交換機單元(即包含從交換機單元101B),而相應地從交換機單元101B會從所連接之至少一交換機單元(可為主/從交換機單元,在此實施例中為主交換機單元101A)接收堆疊組態的設定。應注意的是,主交換機單元101A可以根據快閃記憶體105內所儲存之資料來產生該堆疊組態設定,或是直接從快閃記憶體105下載得到該堆疊組態設定。
接著於步驟S520A及步驟S520B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與從交換機單元101B判斷是否以加/解密操作來進行傳送,如果判斷要以加/解密操作進行傳送,則於步驟S525A及步驟S525B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會產生加密金鑰並發送加密金鑰給所連接之至少一從交換機單元,例如從交換機單元101B,而從交換機單元101B會由所連接之至少一交換機單元(可為主/從交換機單元)接收加密金鑰,以便執行後續的解密操作。隨後,流程進入至步驟S530A及步驟S530B。如果於步驟S520A及步驟S520B中判斷不以加密方式來進行傳送,則流程可直接進入至步驟S530A及步驟S530B。
主交換機單元101A於步驟S530A中傳送韌體程式(例如是從快閃記憶體105中所取得)至所連接之至少一從交換機單元,例如從交換機單元101B,而從交換機單元101B於步驟S530B中會接收來自於所連接之至少一交換機單元(主/從交換機單元)的韌體程式,並更新其韌體程式。應理解,若主交換機單元101A於步驟S520A中判斷要以加密方式來進行傳送,在步驟S530A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會以加密金鑰來加密韌體程式後再將其傳送至從交換機單元;若主交換機單元101A於步驟S520A中判斷不以加密方式來進行傳送,在步驟S530A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可直接傳送未加密的韌體程式至從交換機單元。
接著,主交換機單元101A於步驟S535A中會傳送其他組態設定至所連接之至少一從交換機單元,例如從交換機單元101B,而從交換機單元101B於步 驟S535B中會接收來自於所連接之至少一交換機單元(可為主/從交換機單元)的其他組態設定,並應用實施該其他的組態設定。若在S520A及步驟S520B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與從交換機單元101B判斷以加密操作來進行傳送,步驟S535A及步驟S535B的其他組態設定交換也是以相應的加/解密操作來進行;若在S520A及步驟S520B中判斷不以加密操作來進行傳送,步驟S535A及步驟S535B的其他組態設定交換是以未加密的操作來進行。
主交換機單元101A係於步驟S540A時完成其堆疊模式的流程步驟。而從交換機單元101B於步驟S536時可再判斷韌體程式是否被加密,如果判斷韌體程式被加密,則流程進行步驟S537,於步驟S537中根據先前接收的加密金鑰對韌體程式解密,使解密後的韌體程式可應用於從交換機單元101B(例如,更新從交換機單元101B的韌體程式),反之,如果判斷韌體程式未被加密,則進行步驟S540B,從交換機單元101B係於步驟S540B時完成其堆疊模式的流程步驟。在一實施例,一交換機單元上均包含有一預設的韌體程式,而於更新韌體程式時,如果由主交換機單元來之更新的韌體程式是有經過加密的,則會於步驟S537中根據加密金鑰對該更新的韌體程式解密。
需注意的是,第5圖所示之流程步驟係由交換機單元101A內的處理電路102A及交換機單元101B內的處理電路102B所分別執行的。
應理解,前述實施例僅係示例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一些實施例中,主交換機單元101A與個別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可進行一對一的金鑰交換,讓個別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持有不同的金鑰,藉以使主交換機單元101A向個別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所進行的資料傳送不會被其他從交換機單元所解密,舉例來說,可以防止其他從交換機單元獲取某一特定交換機單元的資訊,應注意的是,在一實施例,韌體程式的資訊是可以被其他從交換機單元所獲取的,因此,主交換機單元101A與其他從交換機單元101B~101D針對韌體程式的加 /解密也可以是基於相同的金鑰。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100A,100B:交換機裝置
101:交換機單元

Claims (9)

  1. 一種使用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方法包含:提供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以及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主交換機單元時,產生一堆疊組態設定,以及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該複數個訊號埠中的至少一訊號埠傳送該堆疊組態設定至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所連接之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至少一其他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執行該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該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該至少一位元的內容,決定是否使用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及一第二訊號埠作為堆疊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另包含: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從交換機單元時,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接收來自於一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所產生或另一從交換機單 元所轉送之一堆疊組態設定,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或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另包含: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時,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該至少一訊號埠,傳送一交換機單元之一韌體程式至該至少一交換機單元,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相同之該韌體程式。
  5. 一種使用於一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方法包含有:提供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具有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以及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從交換機單元時,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與一第二訊號埠的至少其中一個,接收來自於一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所產生及/或另一從交換機單元所轉送之一堆疊組態設定,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或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其中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及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
  6. 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複數個訊號埠,用來: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其中,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該主交換機單元時,該處理電路用來產生一堆疊組態設定以及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該複數個訊號埠中的至少一訊號埠傳送該堆疊組態設定至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所連接之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至少一其他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
  7. 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複數個訊號埠,用來: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其中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包含有複數個複用接腳,其中:一第一複用接腳,用以決定是否從該複數個複用接腳來決定該堆疊式交 換機單元為該主交換機單元或為該從交換機單元,該第一複用接腳位於一第一準位時表示不使用該複數個複用接腳,而該第一複用接腳位於一第二準位時表示使用該複數個複用接腳;一第二複用接腳,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是否被致能,該第二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一準位時表示不致能或禁用,而該第二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二準位時表示致能;一第三複用接腳,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二訊號埠是否被致能,該第三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一準位時表示不致能或禁用,而該第三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二準位時表示致能;以及一第四複用接腳,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主/從角色,該第四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一準位時表示一主交換機單元角色,而該第四複用接腳位於該第二準位時表示一從交換機單元角色。
  8. 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複數個訊號埠,用來: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其中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係外部耦接於一快閃記憶體裝置,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包含有耦接於該快閃記憶體裝置之至少一控制接腳,該至少一控制接腳係用以讀取出該快閃記憶體裝置內之一特定位址所儲存之一特 定資料,其中該特定資料包含有:一第一位元,用以決定是否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包括之複數個複用接腳來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主交換機單元或為該從交換機單元,該第一位元指出一第一資料內容時表示使用該複數個複用接腳,而該第一位元指出一第二資料內容時表示使用該至少一控制接腳;一第二位元,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是否被致能,該第二位元指出該第一資料內容時表示不致能或禁用,而該第二位元指出該第二資料內容時表示致能;一第三位元,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二訊號埠是否被致能,該第三位元指出該第一資料內容時表示不致能或禁用,而該第三位元指出該第二資料內容時表示致能;以及一第四位元,用以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主/從角色,該第四位元指出該第一資料內容時表示一主交換機單元角色,而該第四位元指出該第二資料內容時表示一從交換機單元角色。
  9. 一種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能夠與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進行堆疊,以及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複數個訊號埠,該複數個訊號埠包含有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以及一處理電路,耦接於該複數個訊號埠,用來:於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開機啟動程序期間,根據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之至少一訊號準位及/或從該至少一主/從控制埠所取得之資料的至少一位元的內容,自動決定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是否為一主交換機單元或一從交換機單元; 其中,當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為該從交換機單元時,該處理電路通過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之一第一訊號埠與一第二訊號埠的至少其中一個,接收來自於一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所產生及/或另一從交換機單元所轉送之一堆疊組態設定,令該堆疊式交換機單元與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或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完成堆疊連接,其中該至少一其他堆疊式交換機單元包含該特定主交換機單元及該另一從交換機單元。
TW110103892A 2021-02-02 2021-02-02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TWI7921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892A TWI792169B (zh) 2021-02-02 2021-02-02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US17/391,057 US11757772B2 (en) 2021-02-02 2021-08-02 Stacking switch unit and method used in stacking switch unit
DE102021121464.5A DE102021121464A1 (de) 2021-02-02 2021-08-18 Stacking-Switch-Einheit und in einer Stacking-Switch-Einheit verwendetes Verfahr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892A TWI792169B (zh) 2021-02-02 2021-02-02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327A TW202232327A (zh) 2022-08-16
TWI792169B true TWI792169B (zh) 2023-02-11

Family

ID=82403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3892A TWI792169B (zh) 2021-02-02 2021-02-02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7772B2 (zh)
DE (1) DE102021121464A1 (zh)
TW (1) TWI79216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734A1 (en) * 2002-03-05 2003-09-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acking network switches
US20050198373A1 (en) * 2004-02-25 2005-09-08 3Com Corporation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or network units
US20050265358A1 (en) * 2002-09-06 2005-12-01 Mishra Shridhar M Intelligent stacked switching system
TW200735579A (en) * 2006-03-14 2007-09-16 Netronix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switchboard with high degree of network security
US20120002670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Force 10 Networks, Inc. Multiple chassis stacking using front end ports
CN105471601A (zh) * 2014-08-20 2016-04-06 西安慧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主交换机对堆叠中的所有从交换机进行管理的方法
TWI698104B (zh) * 2018-08-28 2020-07-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中央學習來處理網路交換器堆疊系統的多個轉送資料庫同步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59692B (en) * 2000-02-26 2003-06-25 3Com Corp Stackable network unit including registers for identifying stack members and trunk ports
GB2361830B (en) * 2000-04-26 2002-01-30 3Com Corp Stackable network units including registers for identifying trunk connection status of stacked units
GB2383927B (en) * 2001-12-22 2004-01-28 3Com Corp Network unit and packets for use in a cascade system
US7613201B1 (en) * 2003-04-18 2009-11-03 Rmi Corporation Stacked network switch using resilient packet r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US20050105560A1 (en) * 2003-10-31 2005-05-19 Harpal Mann Virtual chassis for continuous switching
US7505403B2 (en) * 2004-10-28 2009-03-17 Alcatel Lucent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US8098571B2 (en) * 2004-10-28 2012-01-17 Alcatel Lucent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US7483383B2 (en) * 2004-10-28 2009-01-27 Alcatel Lucent Stack manager protocol with automatic set up mechanism
US7672227B2 (en) * 2005-07-12 2010-03-02 Alcatel Lucent Loop preven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 a stackable ethernet switch system
US20070081463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Subash Bohra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Stack Link Speed in a Stackable Ethernet Switch System
US10616339B2 (en) * 2017-11-28 2020-04-07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configure, manage, and monitor stacking of ethernet devices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69734A1 (en) * 2002-03-05 2003-09-1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of stacking network switches
US20050265358A1 (en) * 2002-09-06 2005-12-01 Mishra Shridhar M Intelligent stacked switching system
US20050198373A1 (en) * 2004-02-25 2005-09-08 3Com Corporation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or network units
TW200735579A (en) * 2006-03-14 2007-09-16 Netronix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switchboard with high degree of network security
US20120002670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Force 10 Networks, Inc. Multiple chassis stacking using front end ports
CN105471601A (zh) * 2014-08-20 2016-04-06 西安慧泽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主交换机对堆叠中的所有从交换机进行管理的方法
TWI698104B (zh) * 2018-08-28 2020-07-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中央學習來處理網路交換器堆疊系統的多個轉送資料庫同步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327A (zh) 2022-08-16
US20220247676A1 (en) 2022-08-04
DE102021121464A1 (de) 2022-08-04
US11757772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2123B (e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of allowing for single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ons common to both kernel mode processing and user mode processing relative to the hardware adapter
US9311110B2 (en) Techniques to initialize from a remotely accessible storage device
US2018021074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6434660B1 (en) Emulating one tape protocol of flash memory to a different type protocol of flash memory
JP5150591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ホスト機器
US9864606B2 (en) Methods for configurable hardware logic device reloading and devices thereof
EP1723532B1 (en) Multiple burst protocol device controller
CN109614147B (zh) 一种phy寄存器读写方法和装置
CN110244983A (zh) 固定串口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9508243A (ja) リコンフィギュラブル予備クラスタを備えるリコンフィギュラブル回路
TWI792169B (zh) 堆疊式交換機單元以及使用於堆疊式交換機單元的方法
JPH06162228A (ja) データフロープロセッサ装置
TWI241522B (en) Computer equipment
CN114915860A (zh) 堆栈式交换机单元以及使用于堆栈式交换机单元的方法
JP4246405B2 (ja) 秘密機構を使用して各ハードウェア・レジスタに一括アクセスするハードウェア装置上で付加価値特性を使用可能にする方法
TW2004066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hardware compatibility and enabling stable software images
CN115220810A (zh) 基于龙芯2k1000的fpga资源动态加载配置方法
JPH03204749A (ja) 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TWI750980B (zh) 串列週邊介面系統和其資料傳輸方法
CN113986317A (zh) 一种bmc基于固件升级安全更新主板bios版本的方法
US200502893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among multiple initial execution addresses
JP2004236045A (ja) コンソールスイッチ、こ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経路接続方法及び経路接続プログラム
TWI556171B (zh) 主機板及開機的方法
US20240119158A1 (en) Boot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KR20050035567A (ko) 마스크 비트 전송방법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