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881B - Scada網頁hmi系統 - Google Patents

Scada網頁hmi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881B
TWI787881B TW110123167A TW110123167A TWI787881B TW I787881 B TWI787881 B TW I787881B TW 110123167 A TW110123167 A TW 110123167A TW 110123167 A TW110123167 A TW 110123167A TW I787881 B TWI787881 B TW I7878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integrated
parts
hmi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6953A (zh
Inventor
東谷諒介
野島章
清水伸夫
清水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6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6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881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7Fault communication, e.g.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 G05B23/0272Presentation of monitored results, e.g. selection of status reports to be displayed; Filtering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05B23/0216Human interface functionality, e.g. monitoring system providing help to the user in the selection of tests or in its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3Pc programming
    • G05B2219/23067Control, human or man machine interface, interactive, HMI, MMI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215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種SCADA網頁HMI系統,係將包含第1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一體化零件,且對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一動畫效果。第一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該系統係對第1零件賦予第二動畫效果。第二動畫效果係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的複數個零件之中的第1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1零件以外的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該系統係將包含一體化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多重一體化零件,且對多重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三動畫效果。第三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多重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多重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Description

SCADA網頁HMI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SCADA網頁HMI系統,尤其關於一種具備有動畫(animation)表現之裝配支援功能的SCADA網頁HMI系統。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監督控制與資料擷取)係作為一種監視控制社會基礎設施系統(social infrastructure system)的架構而為人所知。社會基礎設施系統,例如是包含鋼鐵軋延系統、電力輸送變電系統、上下水道處理系統、大樓管理系統、道路系統。
SCADA為藉由電腦進行系統監視與製程控制的產業控制系統的一種。在SCADA中需要與系統之處理性能一致的快速回應性(即時性(real-time))。
SCADA,一般是由如下的子系統(subsystem)所構成。
(1)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機介面)
HMI為向操作員提示對象製程(監視對象裝置)之資料,讓操作員可以監視控制製程的機構。例如在專利文獻1係揭示有一種具備在SCADA客戶端(client)上動作之HMI畫面的SCADA HMI。
(2)監視控制系統
監視控制系統係收集製程上之信號資料(PLC信號),且對製程發送控制命令(control command)。監視控制系統係藉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程式邏輯控制器)所構成。
(3)遠端輸入輸出裝置(Remote Input Output:RIO)
遠端輸入輸出裝置係與設置於製程內的感測器連接,將感測器之信號轉換成數位之資料,且將該數位資料送至監視控制系統。
(4)通信基礎
通信基礎係連接監視控制系統與遠端輸入輸出裝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報特開2017-27211號
專利文獻1中的HMI子系統之客戶端程式,係由依存於機器環境的程式所建構。本案發明人為了實現SCADA HMI子系統之低成本化,以臻於開發一種不依存於機器環境之以瀏覽器為基礎的SCADA HMI子系統。
在將SCADA HMI子系統作為在網頁瀏覽器(web browser)上動作的網頁應用程式(web application)來建構的情況下,會有以下的優點。
(1)網頁瀏覽器係搭載於個人電腦(PC)、平板PC等多個終端機器,因此可將各種的終端機器作為SCADA HMI子系統來利用。
(2)網頁瀏覽器具有高效能之渲染功能(rendering function),容易建置以動畫為首的進階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圖形使用者介面)互動作用功能(interaction function)。
可是,在SCADA HMI子系統中係使用被稱為工程工具(engineering tool)的圖面製作裝置,來製作成HMI畫面。
在HMI畫面係配置有複數個零件(亦稱「元件」)。在以往的SCADA中係於各零件分配有至少一個被稱為「標籤(tag)」或「點(point)」的資料元素。在各資料元素係分配有固有的PLC信號。對HMI畫面之n個資料元素(例如,零件之顯示色)分配有n個PLC信號,且從監視控制系統(PLC)往HMI子系統發送n個PLC信號。HMI子系統係根據從監視控制系統(PLC)所接收到的PLC信號,使HMI畫面的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
圖30係製作成HMI畫面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一例。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係向操作員提示搬送系統中的資材搬送車之位置、運轉狀態、所裝載的資材之狀態。於資材搬送車示意圖所描繪的資材搬送車,係由車輪、載貨台、裝載於載貨台的資材所構成。此等係由組合原始零件(primitive part)(直線、四邊形、圓形)後的四個零件401至404所構成。零件401係表示載貨台,零件402與零件403係表示車輪,零件404係表示資材。在此等四個零件各自分配有:固有的資料元素、用以控制零件之動畫效果的程式的種別以及提供給該程式的參數。
為了表現資材運搬車正在移動,如圖31所示,車輪零件402、403必須與資材運搬車之位置相對應而移動。載貨台零件401及被裝載於載貨台的資材零件404,亦必須與資材運搬車之位置相對應而移動。再者,如圖32所示,車輪零件402、403必須與資材運搬車之位置相對應而旋轉。為了實現此等的動作, 以往對車輪零件402、403賦予有旋轉之動畫效果及移動之動畫效果。又,對載貨台的零件401及資材的零件404賦予有與車輪的零件402、403的移動同步的移動之動畫效果。亦即,為了將資材搬送車以一體的零件來描繪,必須設計使四個零件401至404各自之動畫效果協調實現的程式。
但是,要使零件間之動畫效果協調並不是件容易的作業。零件數量愈多,會使用以協調動畫效果之程式規劃(programming)所耗費的工時就愈增大。於此所要檢討的是將複數個零件作為一體的零件來處理,藉此減少應賦予動畫效果的零件之數目以使設計效率提升。以圖3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來說,藉由將資材運搬車之車輪、載貨台以及裝載於載貨台的資材作為一體的零件來處理,就可使設計效率提升。但是,只有單純地使零件一體化,並無法實現進階的動畫效果。例如,雖然欲使車輪零件402、403賦予旋轉之動畫效果,但是只有單純地與其他的零件401、404一體化卻僅能賦予移動之動畫效果。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如上述的問題而開發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之設計效率提升的SCADA網頁HMI系統。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SCADA網頁HMI系統係構成如下。
一種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有顯示HMI畫面的網頁瀏覽器。SCADA網頁HMI系統係依據從可程式邏輯控制器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使配置於HMI畫面的零件之外觀變化。
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備: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至少一個記憶體,係記憶有至少一個程式。至少一個處理器係根據至少一個程式來執行以下 的第一處理至第五處理。
第一處理,為將包含第1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一體化零件的處理。本說明書中的所謂群組化係意指將複數個零件定義作為新的一體的零件。與將一體化的複數個零件之資料元素歸納成一個的整合不同,在群組化中,構成群組的各個零件之固有的資料元素係被保持著。
第二處理,為對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一動畫效果的處理。第一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而不個別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第一動畫效果亦可包含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又,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亦可包含作為仿射轉換(affine transformation)之子集(subset)的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第三處理,為對第1零件賦予第二動畫效果的處理。第二動畫效果係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之中的第1零件,而不應用於其他的零件。第二動畫效果亦可包含第1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第1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第1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亦可包含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第四處理,為將第一PLC信號之值與第一動畫效果建立關聯,且將第二PLC信號之值與第二動畫效果建立關聯的處理。在動畫效果轉換的情況下,此等的處理,具體而言是成為將PLC信號之值分配至scale(sx,sy)、rorate(θ)、translate(tx,ty)、skew(α,β)之各參數sx、sy、θ、tx、ty、α、β,並執行各自之轉換的處理。在此,scale(sx,sy)、rorate(θ)、translate(tx,ty)、skew(α,β)為表示仿射轉換之部分轉換的陣列轉換。
第五處理,為接收第一PLC信號,且依據第一PLC信號之值而使HMI畫面內的一體化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並且接收第二PLC信號,且依據第二PLC信號之值而使HMI畫面內的第1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的處理。
除了上述之第一處理至第五處理,至少一個處理器亦可根據至少一個程式來執行以下的第六至第九處理。首先,第六處理,為將包含一體化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多重一體化零件的處理。
第七處理,為對多重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三動畫效果的處理。第三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多重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多重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第三動畫效果亦可包含多重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亦可包含作為仿射轉換之子集的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第八處理,為將第三PLC信號之值與第三動畫效果建立關聯的處理。第九處理,為接收第三PLC信號,且依據第三PLC信號之值而使HMI畫面內的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的處理。
上述的SCADA網頁HMI系統,亦可被設置於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在該情況下,上述的SCADA網頁HMI系統係構成為:在HMI畫面配置包含複數個零件的扁鋼胚(slab),且依據來自配置於鋼鐵軋延生產線的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的PLC信號之值,而使HMI畫面內的扁鋼胚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
依據本發明的SCADA網頁HMI系統,在一體化零件係賦予有能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的動畫效果。在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係賦予有能應用於該零件但不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 的其他零件的動畫效果。如此,藉由對一體化零件與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分別賦予獨立的動畫效果,就可以製作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並且可以謀求HMI畫面之設計效率的提升。
1: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
1a,3a:處理器
1b,3b:記憶體
1c,3c:顯示器
1d:輸入輸出介面
2:網頁HMI資料
3: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
3d:輸入介面
3e:網路介面
4:監視控制系統(PLC)
5:通信基礎
6:RIO(Remote Input Output,遠端輸入輸出裝置)
7:監視對象裝置
10:工程工具
11:製圖處理
12:零件資料生成處理
13: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14: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15: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
16:裝置列表生成處理
17:群組化處理
18: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
19:零件資料變更處理
20: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
21:靜態顯示屬性資料
22:執行期屬性資料
23:裝置列表
31:網頁伺服器
32:網頁瀏覽器
33:網頁HMI資料讀取處理
34:PLC信號處理
35:靜態顯示處理
36:動態顯示處理部
41,51:第1零件資料
42,52:第2零件資料
43,55: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
53:第3零件資料
54:第4零件資料
56: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
57: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
110:模板區域
110a:HLINE(水平線零件之原型)
110b:VLINE(垂直線零件之原型)
110c:RECTANGLE(四邊形零件之原型)
110d:CIRCLE(圓形零件之原型)
111:製圖區域
112:範圍指定
311:HMI伺服器執行期
321:HMI網頁執行期
401:零件(第401零件)
402:零件(第402一體化零件)
403:零件(第403一體化零件)
404:零件(第404一體化零件)
405:零件(第405一體化零件)
411:第401零件資料
412:第402一體化零件資料
413:第403一體化零件資料
414a,414b:第404一體化零件資料
415:第405一體化零件資料
501:鑄模
502:加熱爐
503:側壓定寬軋機
504:粗軋延機
505:精軋延機
506:捲取機
510:扁鋼胚(形狀調整前之扁鋼胚)
511:扁鋼胚(形狀調整後之扁鋼胚)
512:鋼板(被軋延過的鋼板)
513:鋼捲
d,d’:厚度
l,l’:長度
w,w’:寬度
圖1係藉由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所顯示為HMI畫面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動畫的一例。
圖2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SCADA之系統構成的圖。
圖3係顯示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與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4係用以說明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工程工具與網頁瀏覽器中所執行的主要之處理的方塊圖。
圖5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工程工具所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之一例。
圖6係說明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的顯示色及尺寸的圖。
圖7係說明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的位置的圖。
圖8係說明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的旋轉的圖。
圖9係說明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的扭曲的圖。
圖10係顯示零件資料之第一例的圖。
圖11係顯示零件資料之第一例的圖。
圖12係顯示零件資料之第二例的圖。
圖13係顯示零件資料之第二例的圖。
圖14係顯示群組化處理之第一例的圖。
圖15係顯示群組化處理之第一例的圖。
圖16係顯示群組化處理之第二例的圖。
圖17係顯示群組化處理之第二例的圖。
圖18係用以說明使用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工程工具的群組化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19係用以說明使用了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工程工具的群組化處理之流程的流程圖。
圖20係藉由SCADA網頁HMI系統所製作成HMI畫面之實施例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
圖21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零件資料的圖。
圖22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移動前的零件資料與藉由該零件資料所表示的資材搬送車之外觀的圖。
圖23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移動後的零件資料與藉由該零件資料所表示的資材搬送車之外觀的圖。
圖24係定義用以對零件賦予動畫效果之屬性的GUI之畫面例。
圖25係顯示鋼鐵軋延生產線之構成的圖。
圖26係藉由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型態的SACAD網頁HMI系統所製作成HMI畫面的扁鋼胚示意圖之一例。
圖27係顯示用以描繪圖25所示的扁鋼胚示意圖之零件的圖。
圖28係說明藉由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所為的扁鋼胚示意圖之圖形的轉換的圖。
圖29係顯示設置有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的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之系統構成的圖。
圖30係製作成HMI畫面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一例。
圖31係顯示用以使圖3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以動畫來變化的移動之動畫效果的圖。
圖32係顯示用以使圖3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以動畫來變化的旋轉之動畫效果的圖。
以下,參照圖式就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加以詳細說明。但是,在以下所示的實施型態中談及各元素之個數、數量、量、範圍等之數目的情況下,除了有特別明示的情況或原理上明顯被特定於該數目的情況之外,本發明並不受實施型態中談及的數目所限定。又,在以下所示的實施型態中說明的構造等,除了有特別明示的情況或原理上明顯被限定於該構造的情況之外,所說明的構造並非一定是為發明所必須者。再者,在各圖中共通的元素,係附記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
1.第一實施型態
1-1.概要
首先,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之概要。圖1係藉由本SCADA網頁HMI系統所顯示為HMI畫面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動畫的一例。在本實施型態中,係進行對資材搬送車示意圖賦予如下的動畫效果:圖1所 示的資材搬送車隨著從左往右移動,裝載於載貨台的資材之量會增加,並且載貨台及資材之顯示色會變化。
圖1所示的資材搬送車,係以四個零件401至404所構成。為了以資材搬送車整體實現上述之動畫效果,必須使四個零件401至404全部沿著相同方向移動相同距離。又,車輪的零件402、403必須使其旋轉。資材的零件404必須朝向上方放大。再者,載貨台的零件401與資材的零件404必須使其顯示色變化。當然,亦可對這些零件401至404分別賦予動畫效果,且在零件間使動畫效果協調。但是,在該方法中,零件之數目愈增加,用以使動畫效果協調的操作就愈增加,且應用程式開發之工時會增大。
本SCADA網頁HMI系統係將複數個零件以群組化方式來製作成一體化零件。並且,對一體化零件賦予:能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但不能個別地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的動畫效果。例如,在圖1所示之例中,將零件401至404以群組化的方式來製作成表示貨物搬送車整體的一體化零件的情況下,移動之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而不應用於各個的零件401至404。藉由上述的處理,就可謀求HMI畫面之設計效率的提升。
再者,本SCADA網頁HMI系統係對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賦予:能應用於該零件但不能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的其他零件的動畫效果。例如,在圖1所示之例中,旋轉的動畫效果係能應用於車輪的零件402、403但不能應用於載貨台的零件401或貨物的零件404。藉由上述的處理,就可製作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
以下,說明用以實現上述效果的本SCADA網頁HMI系統之構成、與本SCADA網頁HMI系統所進行的處理之詳細。
1-2.整體系統
圖2係顯示SCADA之系統構成的圖。SCADA的子系統係具備: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監視控制系統4、通信基礎5、及RIO6。SCADA係經由監視控制系統4或RIO6連接於監視對象裝置7。在本說明書中,係將屬於HMI執行環境的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及屬於HMI開發環境的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統稱為SCADA網頁HMI系統。
關於監視控制系統4、通信基礎5、RIO6的說明,係如同在先前技術中所敘述因此予以省略。監視控制系統4係包含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監視對象裝置7為構成監視控制對象之機具(plant)的感測器、致動器(actuator)等。
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係執行工程工具10。工程工具10係具有進階的圖面編輯功能、能以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縮放向量圖形)格式保持圖面資料的功能、以及擴充功能。圖面編輯功能與SVG資料保存功能,作為一例是以Microsoft Visio(註冊商標)所實現。工程工具10係生成為了使作為HMI執行環境的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發揮功能所需的網頁HMI資料2與裝置列表23。在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係安裝有GUI來作為用以執行工程工具10的使用者介面。關於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之詳細將於後述。
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HMI子系統)係具備網頁伺服器31與網頁瀏覽器32。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係協調在網頁伺服器31上動作的HMI伺服器執行期(runtime)311與在網頁瀏覽器32上動作的HMI網頁執行期321,並作為HMI子系統來動作。
網頁瀏覽器32係顯示作為用以監視機具的畫面的HMI畫面。在HMI畫面係配置有顯示機具之狀態的零件。網頁伺服器31係與網頁瀏覽器32與 監視控制系統4通信。例如,網頁伺服器31係在從監視控制系統4接收到的PLC信號屬於與目前顯示於網頁瀏覽器32的HMI畫面有關的信號的情況下,發送該PLC信號給該網頁瀏覽器32。藉此,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會依據從監視控制系統4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使配置於HMI畫面的零件之外觀變化。關於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之詳細將於後述。
參照圖3來說明SCADA網頁HMI系統之主要部分的硬體構成。圖3係顯示SCADA網頁HMI系統所具有之硬體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3所示的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之各處理係藉由處理電路所實現。處理電路係由處理器1a、記憶體1b、顯示器1c及輸入輸出介面1d連接所構成。輸入輸出介面1d為鍵盤、滑鼠等的輸入裝置,以及可檔案輸出網頁HMI資料2及裝置列表23的輸出裝置。處理器1a係藉由執行記憶於記憶體1b的各種程式,來實現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之各處理。
圖3所示的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之各處理係藉由處理電路所實現。處理電路係由:處理器3a、記憶體3b、顯示器3c、輸入介面3d及網路介面3e的連接所構成。輸入介面3d為鍵盤、滑鼠等的輸入裝置,以及可讀取網頁HMI資料2及裝置列表23的裝置。網路介面3e為與監視控制系統4連接且可發送及接收信號資料及控制命令的裝置。又,處理電路之處理器3a,係藉由執行記憶於記憶體3b的各種程式,來實現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之各處理。
1-3.藉由工程工具所為之處理
圖4係用以說明在工程工具10與網頁瀏覽器32中所執行的主要之處理的方塊圖。在工程工具10中所執行的主要之處理為:製圖處理11、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3、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4、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 15、裝置列表生成處理16及群組化處理17。首先,說明藉由工程工具10所為的此等處理之內容。
1-3-1.製圖處理
參照圖5來說明用以製作HMI畫面所使用之圖面的製圖處理11。圖5係工程工具10所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之一例。圖面製作畫面係顯示於顯示器1c(參照圖3)上。
在製圖處理11中係在圖面製作畫面並排顯示有:排列有為了製作圖面所需的零件之原型(主形狀)的模板區域(stencil area)110;以及用以描繪HMI畫面用之圖面的製圖區域111。在製圖處理11中係可使用輸入輸出介面1d(參照圖3)來將由HMI畫面設計者所選出之模板區域110上的零件配置於製圖區域111之圖面上。
在圖5之例中,在模板區域110係顯示有屬於水平線零件之原型的HLINE110a、屬於垂直線零件之原型的VLINE110b、屬於四邊形零件之原型的RECTANGLE110c、及屬於圓形零件之原型的CIRCLE110d。但是,零件之種類並非被限定於此,在模板區域110亦可顯示有三角形零件或輪胎零件等的原型。
HMI畫面設計者可複製圖5中的模板區域110上之原型並配置於製圖區域111上的任意之位置(拖放(drag and drop))。藉由在製圖區域111配置零件,而製作圖面。圖5中的零件401至404係HMI畫面設計者從模板區域110複製零件之原型110a至110d並配置於製圖區域111上。在圖5的製圖區域111係繪製有資材搬送車示意圖。
1-3-2.零件資料生成處理
再次回到圖4,以下說明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在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中,當在製圖區域111上配置有零件時會自動生成固有的零件資料。詳言之,在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中,係生成零件資料,該零件資料係將配置於製圖區域111的零件之「配置資訊」與「零件識別符」與「屬性識別符」與「顯示資訊」予以建立關聯。
「配置資訊」為配置於製圖區域111的零件之形狀、位置、大小等的靜態顯示屬性。所謂靜態顯示屬性係指零件之外觀無關於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不改變的資訊。靜態顯示屬性係可在製圖區域111上變更。「零件識別符」為辨別配置於一個圖面上的各零件之唯一(unique)的識別符,例如零件編號。「屬性識別符」為表示零件之動態顯示屬性的識別符。「顯示資訊」為規定該屬性識別符所指定之屬性值相對應的該零件之顯示狀態的資訊。當屬性為顯示色的情況下,亦被稱為色彩規則(color rule)。
在上述的屬性中係包含有對零件賦予動畫效果的屬性。具體而言,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的「顯示色」、「尺寸」、「位置」、「旋轉」及「扭曲」係對零件賦予動畫效果的屬性。在對此等屬性之零件的設定可使用GUI。又,亦可以對一個零件設定複數個屬性。
在屬性為「顯示色」的情況下,如圖6所示之例,在製圖區域111(參照圖5)中以與導通(ON)/關斷(OFF)相對應的顏色的方式來顯示零件。又,在屬性為「尺寸」的情況下,在畫面上的尺寸係成為100%尺寸。在「尺寸」中係可以另外設定放大/縮小之比例。再者,在圖6中被附記於零件之旁邊的數字,為零件識別符。
在屬性為「位置」的情況下,如圖7所示之例,零件係以初始位置 來顯示,並且移動範圍係以箭頭來顯示。
在屬性為「旋轉」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之例,顯示有零件之旋轉中心。在「旋轉」中係可以另外設定旋轉角度、旋轉方向、旋轉速度。
在屬性為「扭曲」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之例,顯示有轉換之中心點與操作點。藉由以滑鼠來拖曳操作點就可以使圖形扭曲變形。
上述屬性之中的「尺寸」、「位置」、「旋轉」及「扭曲」,係關於圖形之轉換,且為零件之動態顯示屬性。圖形之轉換,一般而言是藉由仿射轉換所進行。在本實施型態中,從仿射變換之中選擇SCADA之顯示處理中所需要的基本轉換,並使所選擇之基本轉換提供給應用程式開發者作為動畫效果。每個動畫效果之賦予為單純的設定處理。應用程式開發者係對每個零件指定一個或複數個所需的動畫效果,藉此可實現模擬機具之狀況的複雜動畫。在將轉換前的畫面上之座標設為(x,y),且將轉換後的畫面之畫面上的座標設為(x’,y’)時,仿射轉換係以下述的式1之陣列轉換來表示。
Figure 110123167-A0202-12-0015-1
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係分別以以下的式2、式3、式4、式5之陣列轉換所表示,來作為仿射轉換之子集。
Figure 110123167-A0202-12-0015-2
Figure 110123167-A0202-12-0015-3
Figure 110123167-A0202-12-0016-4
Figure 110123167-A0202-12-0016-5
將每個的陣列轉換表示為scale(sx,sy)、rorate(θ)、translate(tx,ty)、skew(α,β)。應用程式開發者係對各參數sx、sy、θ、tx、ty、α、β分配來自PLC的信號,藉此可實現藉由PLC信號之變化來改變動作的動畫。由於可將複數個動畫效果應用於一個零件,因此可將合成每個陣列轉換後的仿射轉換應用於零件。
在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中,係生成將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零件識別符及屬性識別符組合而成之在系統中唯一的「項目名」。項目名為與從監視控制系統4發送給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的PLC信號相對應的信號名稱。項目名與PLC信號係以一對一方式來建立關聯。
圖10及圖11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中的零件資料之第一例的圖。在此,針對配置有作為「第1零件」的顯示為第1四邊形的零件,且配置有作為「第2零件」的顯示為第2四邊形的零件之例進行說明。在各圖係圖示有XY平面上的各零件之位置。
第1零件資料41為屬於第1零件的第1四邊形之零件資料。第1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1」。第一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並且,第1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項目名「G1_1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零件編號1的「1」、表示四邊形零件的「SL」及表示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 符。
第2零件資料42為屬於第2零件的第2四邊形之零件資料。第2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2」。第二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並且,第2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項目名「G1_2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零件編號2的「2」、表示四邊形零件的「SL」及表示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符。
圖12及圖13係顯示本實施型態中的零件資料之第二例的圖。在第二例中相對於第一例增加了零件數量。具體而言,新配置有作為「第3零件」的顯示為第3四邊形的零件,且新配置有作為「第4零件」的顯示為第4四邊形的零件。第1零件資料51係與第一例的第1零件資料41相同。又,第2零件資料52亦與第一例的第2零件資料42相同。在各圖係圖示有XY平面上的各零件之位置。
第3零件資料53為屬於第3零件的第3四邊形之零件資料。第3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3」。第三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並且,第3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項目名「G1_3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零件編號3的「3」、表示四邊形零件的「SL」及表示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符。
第4零件資料54為屬於第4零件的第4四邊形之零件資料。第4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第四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並且,第4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項目名「G1_4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零件編號4的 「4」、表示四邊形零件的「SL」及表示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符。
1-3-3.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再次回到圖4,以下說明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3。在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3中,係進行藉由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所自動生成後的零件資料之編輯。因自動生成後的零件資料之「顯示資訊」為預設之內容,因此HMI畫面設計者係依據監視控制對象之機具的HMI畫面規格而編輯「顯示資訊」之內容。
1-3-4.群組化處理
接著,說明群組化處理17。工程工具10係為了提升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之設計效率,而將HMI子系統的HMI畫面上之複數個零件群組化。群組化係在工程工具10所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參照圖5)中進行。
HMI畫面設計者係使用圖5之虛線框所示的範圍指定112來選擇作為一體化對象的複數個零件,且使工程工具10執行群組化處理17。具體而言,使用範圍指定112來選擇欲群組化的零件,且從選單列表選擇“GROUP”選單,藉此可以將所選出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
可群組化的零件,僅為依據從監視控制系統4發送給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的PLC信號而變更顯示狀態的顯示用零件。顯示用零件係作為關於零件之外觀的屬性而具有「顯示色」、「非顯示」、「尺寸」、「位置」、「旋轉」、「扭曲」其中任一者,且作為屬性值之類型而具有「布林(Boolean)」、「整數」、「浮點數」其中任一者。換句話說,僅可賦予動畫效果的零件為可群組化的零件。再者,顯示用零件亦可設定複數個關於零件之外觀的上述屬性。
以下,說明群組化處理17之詳細。在群組化處理17係包含有一體 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18、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及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
首先,作為群組化處理之第一例,參照圖14及圖15,說明將圖10及圖11所示之第1零件與第2零件群組化的情況之具體的零件資料之變更。
在群組化處理17中,首先是進行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18。在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一例中,係藉由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18而新生成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零件編號10」為標示於第10一體化零件的識別符,該第10一體化零件為將第1零件與第2零件群組化而成者。
接著,進行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在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中,第1零件資料41之第1零件關係資料係根據第1零件與「零件編號10」之一體化零件的關係而變更。具體而言,於第1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1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
又,在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中,第2零件資料42之第2零件關係資料係根據第2零件與「零件編號10」之一體化零件的關係而變更。具體而言,於第2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2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
接著,進行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在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中,係生成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43。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43為將第1零件與第2零件群組化而成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零件資料。在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43中,將第10一體化零件之「配置資訊」、「零件識別符」、「屬性識別符」及「顯示資訊」建立關聯。又,在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中,係生成將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一體化零件識別符及屬性識別符組合而成的一體化零件項目名。
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43中所包含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屬性識別符為「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之關係資料為「第10一體化零件為第1零件與第2零件之母元素」。又,項目名「G1_10SL_MX」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10」、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屬性識別符「X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X」而成的識別符。一體化零件之項目名亦與PLC信號以一對一的方式建立關聯。
如此,在群組化處理之第一例中,圖10及圖11所示之第1零件與第2零件,係被群組化作為圖14及圖15所示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且生成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
接著,作為群組化處理之第二例,參照圖16及圖17來說明將圖11及圖12所示之第1零件至第4零件階層式地群組化的情況之具體的零件資料之變更。
首先,藉由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18,而新生成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及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20」。「零件編號10」為標示於第10一體化零件的識別符,該第10一體化零件為將第1零件與第2零件群組化而成者。「零件編號20」為標示於第20一體化零件的識別符,該第20一體化零件為將第3零件與第4零件群組化而成者。
接著,藉由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而在第1零件資料51之第1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1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在第2零件資料52之第2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 2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又,在第3零件資料53之第3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3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20」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在第4零件資料54之第4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4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20」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
接著,藉由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而生成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55。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55為具有以第1零件及第2零件作為子元素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零件資料。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55中所包含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55之第10零件關係資料,係輸入有表示第10一體化零件為第1零件及第2零件之母元素的資訊。項目名「G1_10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的「10」、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屬性識別符「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符。
又,藉由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而生成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56。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56為具有以第3零件及第4零件作為子元素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零件資料。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56中所包含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屬性識別符為「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2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56之第20零件關係資料,係輸入有表示第20一體化零件為第3零件及第4零件之母元素的資訊。項目名「G1_20SL_MY」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20」的「20」、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屬性識別 符「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Y」而成的識別符。
再者,在第二例中,係進行將第10一體化零件與第20一體化零件更進一步群組化。為了該更進一步的群組化,藉由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18而新生成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0」。「零件編號100」為標示於第100一體化零件的識別符,該第100一體化零件為將第10一體化零件與第20一體化零件群組化而成之多重一體化零件。
接著,藉由零件資料變更處理19,而在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55之第10一體化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10一體化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0」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又,在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56之第20一體化零件關係資料追加:表示第20一體化零件屬於具有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0」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
接著,藉由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而生成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57。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57為具有第10一體化零件及第20一體化零件作為子元素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零件資料。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57中所包含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屬性識別符為「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資訊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57之第100零件關係資料係輸入有表示第100一體化零件為第10一體化零件及第20一體化零件之母元素的資訊。項目名「G1_100SL_MX」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識別符「零件編號100」的「100」、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屬性識別符「X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X」而成的識別符。
如此,在群組化處理之第二例中,圖12及圖13所示之第1零件與第 2零件,係被群組化作為圖14及圖15所示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且生成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又,圖12及圖13所示之第3零件與第4零件,係被群組化作為圖16及圖17所示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且生成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再者,第10一體化零件資料與第20一體化零件資料,係被群組化作為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且生成第100一體化零件資料。
1-3-5.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再次回到圖4,以下說明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4。在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14中,係進行藉由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20所自動生成後的零件資料之編輯。因自動生成後的一體化零件資料之「顯示資訊」為預設之內容,因此HMI畫面設計者係依據監視控制對象之機具的HMI畫面規格而編輯「顯示資訊」之內容。
1-3-6.群組化處理之流程圖
圖18及圖19係用以說明使用了工程工具10的群組化處理17之流程的流程圖。
首先,在圖18之步驟S10中,HMI畫面設計者係使用工程工具10在製圖區域111上配置構成HMI畫面的零件。當在製圖區域111上配置有零件時,就會藉由零件資料生成處理12而自動生成固有的零件資料。
在步驟S11中,HMI畫面設計者係依據監視控制對象之機具的HMI畫面規格而變更零件資料之顯示資訊。例如,針對關於屬性識別符「顯示色」的顯示資訊,係變更屬性值為0之情況的零件之顯示色、屬性值為1之情況的零件之顯示色、閃爍屬性之有無。再者,屬性值係與PLC信號之值相對應。
在步驟S12中,HMI畫面設計者係使用圖5的範圍指定112來選擇 群組化處理之對象零件。
在步驟S13中,HMI畫面設計者係使用工程工具10來執行群組化處理17。在群組化處理17中,係執行圖19所示的群組化處理副常式(sub-routine)。以下,參照圖19來說明群組化處理17之流程。
首先,在步驟S20中,判定被選出的零件是否為可群組化的零件。所謂可群組化的零件,係指可依據從監視控制系統4發送給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的PLC信號而變更顯示狀態的顯示用零件。在被選出的零件為可群組化的零件的情況下判定條件會成立。在判定條件成立的情況下係前進至步驟S21之處理。
在步驟S21中,判定兩個以上的零件是否被選擇。在兩個以上的零件被選擇的情況下判定條件會成立。在判定條件成立的情況下係前進至步驟S22之處理。
在步驟S22中,編定新的零件編號。對一體化零件之零件資料編定全新的一體化零件識別符。
在步驟S23中,在被選出的零件之零件資料追加:表示被選出的零件屬於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再者,圖中之標示編號1的四邊形為上述之第一例中的第1零件之示意圖(image);標示編號2的四邊形為第2零件之示意圖。並且,包圍第1零件之四邊形與第2零件之四邊形的四邊形為第10一體化零件之示意圖。與第1零件之四邊形聯繫的平行四邊形為第1零件之資料的示意圖;與第2零件之四邊形聯繫的平行四邊形為第2零件之資料的示意圖。平行四邊形之中的數字10意旨為在被選出的零件(第1零件、第2零件)之零件資料追加有表示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資訊。
在步驟S24中,生成一體化零件之資料。再者,與包圍第1零件之四邊形與第2零件之四邊形的四邊形聯繫的平行四邊形為第10一體化零件之資料的示意圖。
在上述的步驟S20或步驟S21之處理中的判定條件不成立的情況下,在步驟S25中,工程工具10係將被選出的零件無法一體化之意旨顯示於顯示器1c。
在步驟S24或步驟S25之後,圖19的群組化處理副常式會結束。在上述之第一例中,為了製作第10一體化零件,實施一次群組化處理副常式。在上述之第二例中,為了製作第10一體化零件、第20一體化零件及第100一體化零件,實施三次群組化處理副常式。之後,圖18的常式會結束。
在圖18的常式被執行之後,會執行後述的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15及裝置列表生成處理16。藉此,在上述之第一例中,係生成對於第1零件、第2零件及第10一體化零件的網頁HMI資料2及裝置列表23。又,在上述之第二例中,係生成對於第1零件、第2零件、第3零件、第4零件、第10一體化零件、第20一體化零件及第100一體化零件的網頁HMI資料2及裝置列表23。
1-3-7.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
再次回到圖4,以下說明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15。在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15中,係生成網頁HMI資料2。網頁HMI資料2係包含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及執行期屬性資料22。所謂靜態顯示屬性係指零件之外觀無關於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不改變的資訊。例如是指形狀、位置、大小等的零件之配置資訊。所謂執行期屬性係指用以依據所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改變零件之外觀的資訊。具體而言為色屬性或仿射轉換之子集的轉換之種別及其轉換之參數與PLC信號的對應。
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為將零件之配置資訊與項目名建立關聯的資料。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為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格式之資料,作為SVG元素之屬性係包含零件之配置資訊。零件之配置資訊,具體而言是形狀、位置及大小。
在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一例的情況下,在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係包含有以下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1SL_MY」與第1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2SL_MY」與第2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以及
˙將項目名「G1_10SL_MX」與第10一體化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在圖16及圖17所示之第二例的情況下,在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係包含有以下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1SL_MY」與第1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2SL_MY」與第2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3SL_MY」與第3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4SL_MY」與第4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10SL_MY」與第10一體化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將項目名「G1_20SL_MY」與第20一體化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以及
˙將項目名「G1_100SL_MX」與第100一體化零件之配置資訊建立關聯的資料
執行期屬性資料22為與零件之顯示資訊,亦即色屬性或仿射轉換之子集的轉換種別及PLC信號的對應。
在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一例的情況下,在零件之顯示資訊係包含 有以下的資訊。
˙屬於第1零件之第1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2零件之第2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以及
˙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第10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
在圖16及圖17所示之第二例的情況下,在零件之顯示資訊係包含有以下的資訊。
˙屬於第1零件之第1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2零件之第2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3零件之第3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4零件之第4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第10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一體化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
˙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第20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一體化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以及
˙屬於第100一體化零件之第100顯示資訊的「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
在執行期屬性資料22係包含有屬於圖形之轉換為仿射轉換之子集的陣列轉換translate(tx,ty)的資訊。又,包含有該陣列轉換之參數tx,ty與PLC信號之對應的資訊。在網頁瀏覽器32上動作的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根據此資訊而使用JavaScript(註冊商標)程式並依據從監視控制系統4接收到的PLC信號來使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
在圖14及圖15所示之第一例中,由於第1零件及第2零件為四邊形零件,第10一體化零件為一體化零件,所以在執行期屬性資料22係包含有四邊形零件與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在第一例中根據執行期屬性資料22中所包含的轉換之定義所為的動態顯示處理部36之動作係如同下述。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1SL_MY」及第1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1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1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1零件以外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2SL_MY」及第2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2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2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2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2零件以外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10SL_MX」及第10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詳言之,能當作使作為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且能當作使作為第10 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2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又,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整體地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在圖16及圖17所示之第二例中,由於第1零件、第2零件、第3零件及第4零件為四邊形零件,第10一體化零件、第20一體化零件及第100一體化零件為一體化零件,所以在執行期屬性資料22係包含有四邊形零件與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在第二例中根據執行期屬性資料22中所包含的轉換之定義所為的動態顯示處理部36之動作係如同下述。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1SL_MY」及第1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1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1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1零件以外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2SL_MY」及第2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2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2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2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2零件以外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3SL_MY」及第3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3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3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3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3零件以外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4SL_MY」及第4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 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4零件。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4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4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4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4零件以外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10SL_MY」及第10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詳言之,能當作使作為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且能當作使作為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2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1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整體地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又,第1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10一體化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10一體化零件以外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20SL_MY」及第20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20一體化零件。詳言之,能當作使作為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3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且能當作使作為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4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又,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4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第2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整體地應用於第20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又,第2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應用於第20一體化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第20一體化零件以外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藉由應用項目名「G1_100SL_MX」及第100顯示資訊作為設定參 數,而使轉換之定義應用於第100一體化零件。詳言之,能當作使作為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且能當作使作為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20一體化零件之顯示狀態變更的轉換之定義來使用。動態顯示處理部36係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0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又,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0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屬於多重一體化零件的第10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係整體地應用於第100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第100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1-3-8.裝置列表生成處理
再次回到圖4,以下說明裝置列表生成處理16。在裝置列表生成處理16中,係針對各零件生成裝置列表23,該裝置列表23係將項目名與PLC信號建立關聯而成的資料之列表。在裝置列表23,項目名與PLC信號(用以接收PLC信號的PLC位址(address))係以一對一的關係建立關聯。裝置列表係被網頁伺服器31所讀取,且用於在網頁瀏覽器32與監視控制系統4之間發送及接收信號。
在上述之第一例的情況下,在執行群組化處理17之前,如圖10及圖11所示,項目名為兩個且PLC信號亦需要兩個。另一方面,在執行群組化處理17之後,如圖14及圖15所示,除了兩個項目名還追加有一體化零件之項目名,且PLC信號需要三個。
在上述之第二例的情況下,在執行群組化處理17之前,如圖12及圖13所示,項目名為四個且PLC信號亦需要四個。另一方面,在執行群組化處理17之後,如圖16及圖17所示,除了四個項目名還追加有三個一體化零件之項目名,且PLC信號需要七個。
1-4.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HMI子系統)
再次回到圖2,以下說明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如上面所述,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係具備網頁伺服器31及網頁瀏覽器32。
1-4-1.網頁伺服器
網頁伺服器31係讀取網頁HMI資料2與裝置列表23。網頁伺服器31係讀取網頁HMI資料2,且將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與執行期屬性資料22配置為HMI網頁執行期內容。網頁伺服器31係讀取裝置列表23,且設為可在網頁瀏覽器32與監視控制系統4之間發送及接收信號的狀態。
在網頁伺服器31上動作的HMI伺服器執行期311之處理係如同下述。
(1)內置應用程式伺服器(application server),且對網頁瀏覽器32供給HMI網頁執行期內容。
(2)與監視控制系統4通信,且將來自監視對象裝置7的信號資料發送至HMI網頁執行期321,並且將來自HMI網頁執行期321的控制命令發送給監視控制系統4。
1-4-2.網頁瀏覽器
接著,說明網頁瀏覽器32之處理。網頁瀏覽器32係讀取網頁HMI資料2(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及執行期屬性資料22)而可執行靜態顯示處理與動態顯示處理。在靜態顯示處理中,網頁瀏覽器32係從網頁伺服器31讀取屬於SVG格式之圖面資料的靜態顯示屬性資料21,且顯示HMI畫面。
在動態顯示處理中,網頁瀏覽器32係讀取執行期屬性資料22。執行期屬性資料22中所包含的轉換之定義、零件之項目名及顯示資訊、以及一體化零件之項目名及顯示資訊係作為定參數而被應用於JavaScript(註冊商標)程式。藉由應用此等的資訊作為設定參數,而依據從監視控制系統4接收到的PLC信號來 變更零件之顯示狀態。具體而言,當接收到的一體化零件與零件之項目名相對應的情況下,便依據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根據顯示資訊來更新零件之顯示狀態。又,當接收到的PLC信號與一體化零件之項目名相對應的情況下,便依據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根據顯示資訊來更新一體化零件之顯示狀態。
在上述之第一例的情況下,在靜態顯示處理中,如圖14所示,根據配置資訊於HMI畫面配置第1零件與第2零件。
在動態顯示處理中,在網頁瀏覽器32上執行對第1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2零件所定義的轉換以及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對應的轉換。在此情況下,先執行對屬於一體化零件的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接著執行對屬於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的第1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及對第2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此係意指只要將轉換各零件之圖形的陣列設為A,將轉換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陣列設為B,將各零件之轉換前的向量(vector)設為X,將轉換後的向量設為X’,則以下的式6就會成立。
X’=ABX…式6
藉此,如圖15所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分別變更第1零件及第2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與Y軸上之顯示位置。以下,更具體地加以說明。
在第一例中,根據第1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0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在顯示初始狀態的圖14中,被發送至第1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10SL_MX=0)。在此情況下,第1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被配置在製圖區域111的X軸上之位置。亦即,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與第2零件皆被顯示於被配置在製圖區域111的X軸上之位置。
接著,如圖15般發送至第1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10SL_MX=1)。藉此,第10一體化零件係要顯示於從被配置在製圖區域111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亦即,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與第2零件皆被顯示於從被配置在製圖區域111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1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在圖14中,被發送至第1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1SL_MY=0)。在此情況下,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參照圖5)的Y軸上之位置。接著,如圖15般發送至第1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1SL_MY=1)。藉此,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2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在圖14中,發送至第2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2SL_MY=0)。在此情況下,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接著,被發送至第2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2(G1_2SL_MY=2)。藉此,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
如以上之第一例,根據本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可定義將HMI畫面上的複數個零件作為一體來處理的資訊。藉此,可一併地使複數個零件之顯示狀態變化。結果,可謀求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之設計效率的提升。
接著,說明上述之第二例的網頁瀏覽器32之處理。在第二例的情 況下,在靜態顯示處理中,如圖16所示,根據配置資訊於HMI畫面配置第1零件、第2零件、第3零件及第4零件。
在動態顯示處理中,在網頁瀏覽器32上執行:對第1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2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3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4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對應的轉換以及對第10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在此情況下,先執行屬於多重一體化零件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之轉換。接著,執行對屬於構成多重一體化零件之一體化零件的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及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接著,執行對各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此係意指只要將轉換各零件之圖形的陣列設為A,將轉換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陣列設為B,將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陣列設為C,將各零件之轉換前的向量設為X,將轉換後的向量設為X’,則以下的式7就會成立。
X’=ABCX…式7
藉此,如圖17所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分別變更第1零件、第2零件、第3零件及第4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與Y軸上之顯示位置。以下,更具體地加以說明。
在第二例中,根據第10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00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在顯示初始狀態的圖16中,發送至第10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100SL_MX=0)。在此情況下,第10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X軸上之位置。亦即,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及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X軸上之位置。又,第100一體化零件之 子元素的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3零件及第4零件,亦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X軸上之位置。
接著,如圖17般發送至第10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100SL_MX=1)。藉此,第10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亦即,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及第2零件,與第10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3零件及第4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1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0一體化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在圖16中,發送至第1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10SL_MY=0)。在此情況下,第10一體化零件係要顯示於被配置在製圖區域111的Y軸上之位置。亦即,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又,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2零件,亦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
接著,如圖17般發送至第1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10SL_MY=1)。藉此,第1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亦即,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屬於第1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2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0一體化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在圖16中,發送至第2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 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20SL_MY=0)。在此情況下,第2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亦即,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3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又,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4零件,亦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
接著,如圖17般發送至第20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2(G1_20SL_MY=2)。藉此,第20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亦即,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3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又,屬於第20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4零件,亦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
根據第1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但是,對第1零件所定義的轉換,係同樣在對變更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之後才執行。因此,藉由對第1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為與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1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絕對位置)相對的相對位置。在圖16及圖17中,發送至第1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1SL_MY=0)。因此,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Y軸上之位置。若發送至第1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為1(G1_1SL_MY=1),則第1零件係被顯示於從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2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但是,與第1零件的情況同樣,藉由對第2零件所定義的轉 換所致之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為與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2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相對的相對位置。在圖16及圖17中,發送至第2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2SL_MY=0)。因此,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Y軸上之位置。若發送至第2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1(G1_2SL_MY=1),則第2零件係被顯示於從藉由對第1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1後的位置。
根據第3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但是,第3零件之轉換,係同樣在變更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第20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後才執行。因此,藉由對第3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為與藉由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3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絕對位置)相對的相對位置。在圖16及圖17中,發送至第3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3SL_MY=0)。因此,第3零件係被顯示於藉由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Y軸上之位置。若發送至第3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為2(G1_3SL_MY=2),則第3零件係被顯示於從藉由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
根據第4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4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但是,與第3零件的情況同樣,藉由對第4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4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為與藉由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所致之第4零件的Y軸上之顯示位置相對的相對位置。在圖16及圖17中,發送至第4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SL_MY=0)。因此,第4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Y軸上之位置。若發送至第4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 為2(G1_4SL_MY=2),則第4零件係被顯示於從藉由對第20一體化零件所定義的轉換而配置後的位置沿著Y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
如以上之第二例,根據本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則可定義將HMI畫面上的複數個一體化零件作為一體來處理的資訊。藉此,可使複數個一體化零件之顯示狀態批次變化。結果,可謀求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之設計效率的提升。
1-5.實施例
接著,將用以實現已在「1.概要」中所述及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動畫的處理,作為具體的實施例來加以說明。
圖20係製作成HMI畫面之實施例的圖面。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圖面係由四個零件401至404與具有四個零件作為子元素的一體化零件405所構成。在載貨台之零件401係提供有使顯示色相對於布林型的PLC信號之值而變化的顯示色屬性。PLC信號之值與零件401之顯示色的關係,係事前藉由色彩規則所定義。在二個車輪之一體化零件402、403,係被賦予有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每次增加1時就使其沿著順時針方向僅旋轉1/4圈的旋轉屬性。裝載於載貨台的資材之一體化零件404,係被賦予有:使顯示色相對於布林型的PLC信號之值而變化的顯示色屬性;以及依據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而使零件之寬度與高度之放大率變化的寬度與高度屬性。PLC信號之值與一體化零件404之顯示色的關係,係事前藉由色彩規則所定義。在資材運搬車之一體化零件405,係提供有依據數值型的PLC信號而使X軸上的一體化零件之位置變更的位置屬性。
再者,一體化零件402至404,係如在模板區域110之說明中所述般,可當作事先準備的零件來處理。因此,在此亦有將一體化零件402至404改稱 為零件402至404的情況。
圖21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零件資料的圖。以下,參照圖21來說明對於零件401至404的群組化處理。
第401零件資料411為屬於第401零件的第401四邊形之零件資料。第401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1」。第401屬性識別符為「顯示色」。第401顯示屬性為「在PLC信號為0的情況下零件之顏色被變更成白色,在PLC信號為1的情況下零件之顏色被變更成有色」。又,項目名「G1_401SL」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零件編號401的「401」、及表示顯示色的「SL」而成的識別符。
第402一體化零件資料412為第402一體化零件之一體化零件資料。第402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2」。第402屬性識別符為「旋轉」。第402顯示屬性為「每當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增加1就沿著順時針方向僅旋轉1/4圈」。又,項目名「G1_402SL_R」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編號402的「402」、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旋轉的「R」而成的識別符。
第403一體化零件資料413為第403一體化零件之一體化零件資料。第403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3」。第403屬性識別符為「旋轉」。第403顯示屬性為「每當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增加1就沿著順時針方向僅旋轉1/4圈」。又,項目名「G1_403SL_R」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編號403的「403」、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旋轉的「R」而成的識別符。
第404一體化零件資料414a為規定第404一體化零件之第一個屬 性的一體化零件資料。第404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4」。第404屬性識別符a為「顯示色」。第404顯示屬性a為「在PLC信號為0的情況下零件之顏色被變更成白色,在PLC信號為1的情況下零件之顏色被變更成有色」。又,項目名「G1_404SL」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編號404的「404」及表示顯示色的「SL」而成的識別符。
第404一體化零件資料414b為規定第404一體化零件之第二個屬性的一體化零件資料。第404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4」。第404屬性識別符b為「寬度與高度」。第404顯示屬性b為「依據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之寬度與高度的放大率」。又,項目名「G1_404SL_EWH」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編號404的「404」、及表示寬度與高度之放大率的「EWH」而成的識別符。
將以上的零件401至404群組化以製作成資材運搬車之一體化零件405。藉由群組化處理,在第401零件資料411、第402一體化零件資料412、第403一體化零件資料413、第404一體化零件資料414a及414b,係分別追加有表示各零件屬於第405一體化零件的資料。
第405一體化零件資料415為:具有第401零件與第402一體化零件與第403一體化零件與第404一體化零件作為子元素的一體化零件資料。第405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為「零件編號405」。第405屬性識別符為「X軸上之顯示位置」。第405顯示屬性為「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又,項目名「G1_405SL_MX」為組合表示HMI畫面之畫面識別符的「G1」、表示一體化零件編號405的「405」、表示一體化零件的「SL」、及表示X軸上之顯示位置的「MX」而成的識別符。
接著,參照圖22及圖23來說明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動畫。圖22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移動前的零件資料與藉由該零件資料所表示的資材搬送車之外觀的圖。圖23係顯示圖20所示的資材搬送車示意圖之移動後的零件資料與藉由該零件資料所表示的資材搬送車之外觀的圖。
根據第405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而變更第405一體化零件的X軸上之顯示位置。在屬於初始狀態的圖22中,被發送至第405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05SL_MX=0)。在此情況下,第405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X軸上之位置。亦即,屬於第405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401零件、第402一體化零件、第403一體化零件及第404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X軸上之位置。
接著,如圖23般發送至第405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2(G1_405SL_MX=2)。藉此,第405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亦即,屬於第405一體化零件之子元素的第401零件、第402一體化零件、第403一體化零件及第404一體化零件,係被顯示於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的位置沿著X軸方向移動2後的位置。
根據第401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PLC信號之值為0(屬性值為0)或1(屬性值為1)而變更顯示色。在圖22中,發送至與第401零件之顯示色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01SL=0)。在此情況下,第401零件係以白色的顯示色來顯示。接著,如圖23般地發送至與第401零件之顯示色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401SL=1)。藉此,第401零件係以有色的顯示色來顯示。
根據第402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每當數值型的PLC信號之 值增加1時第402一體化零件就會沿著順時針方向僅旋轉1/4圈。在圖22中,發送至第402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02SL_R=0)。在此情況下,第402一體化零件係以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角度來顯示。接著,如圖23般地被發送至第402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402SL_R=1)。藉此,第402一體化零件係以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角度使其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達1/4圈的角度來顯示。
依據第403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每次增加1時第403一體化零件就會沿著順時針方向僅旋轉1/4圈。在圖22中,被發送至第403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03SL_R=0)。在此情況下,第403一體化零件係以已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角度來顯示。接著,如圖23般地被發送至第403一體化零件之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403SL_R=1)。藉此,第403一體化零件係以從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角度使其沿著順時針方向旋轉達1/4圈的角度來顯示。
依據第404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能依據PLC信號之值為0(屬性值為0)或1(屬性值為1)而變更顯示色。在圖22中,被發送至與第404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0(G1_404SL=0)。在此情況下,第404一體化零件係以白色的顯示色來顯示。接著,如圖23般地被發送至與第404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1(G1_404SL=1)。藉此,第404一體化零件係以有色的顯示色來顯示。
又,依據第404一體化零件的轉換之定義,則依據數值型的PLC信號之值而使第404一體化零件之寬度與高度的放大率變化。在圖22中,被發送至與第404一體化零件之寬度與高度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為 1.0(G1_404SL_EWH=1.0)。在此情況下,第404一體化零件係以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寬度與高度之1.0倍的放大率來顯示。接著,如圖23般地被發送至與第404一體化零件之寬度與高度屬性對應的項目的PLC信號之值係成為2.0(G1_404SL_EWH=2.0)。藉此,第404一體化零件係以在製圖區域111所配置時的寬度與高度之2.0倍的放大率來顯示。
在以往的SCADA中,係對四個零件401至404分別個別地定義轉換。藉由對每一零件個別地定義後的轉換而對四個零件分別賦予有動畫效果,並且對每一零件賦予有將四個零件作為一體並使X軸上之顯示位置變化的動畫效果。又,在未事先準備有如兩個車輪之一體化零件402、403的一體化零件的情況下,必須組合原始零件來構成車輪。在以往的SCADA中,係必須要定義不使構成車輪的原始零件之相對位置變化,而將車輪作為一體並使其旋轉的轉換。
另一方面,若如上述實施例般地進行群組化處理,且定義將複數個零件作為一體來處理的資訊,則即使構成資材運搬車之車體或車輪的零件之數目改變,轉換之邏輯仍不受到影響。因此,在製作動畫時的生產性會變高,並且會削減轉換之數目,因此還可期待執行時的描繪性能之提升。
又,在上述實施例中,在一體化零件405係賦予整體地應用於一體化零件405但不個別地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405的四個零件401至404的動畫效果。另一方面,在構成一體化零件405的各零件,係賦予應用於該零件但不應用於構成一體化零件的其他零件的動畫效果。如此,對一體化零件與構成一體化零件的零件分別賦予獨立的動畫效果,就可製作具有進階的動畫效果的HMI畫面,並且可以謀求HMI畫面之設計效率的提升。
1-6.GUI之畫面例
圖24係定義用以對零件賦予動畫效果之屬性的GUI之畫面例。可在此畫面定義的屬性為用以對零件賦予動畫效果的屬性。在此例中,在畫面上,可針對零件屬性「顯示色」、「非顯示」、「寬度與高度」、「位置」、「旋轉」及「扭曲」分別選擇是否要定義屬性。有關上述實施例的各個零件401至404與一體化零件405,亦可使用如圖24所示的GUI之畫面來進行屬性之定義。
關於顯示色屬性(Color),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顯示色屬性。而且,可對一個色彩規則指定顯示色與閃爍屬性。各自的色彩規則係具有優先順序(SL<SL1<SL2)。在被分配到的PLC信號之值為ON(導通)的色彩規則有複數個的情況下,優先順序最高的色彩規則之顯示色與閃爍屬性會反映在圖面零件。
關於非顯示屬性(Invisible),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非顯示屬性。
關於寬度與高度屬性(Expansion),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寬度與高度屬性。而且,可選擇固定比率的寬度與高度之放大率、寬度之放大率、高度之放大率、以及寬度之放大率與高度之放大率的雙方之中的其中任一個。
關於位置屬性(Motion),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位置屬性。而且,可選擇X軸上之顯示位置、Y軸上之顯示位置、以及X軸上之顯示位置與Y軸上之顯示位置的雙方之中的其中任一個。
關於旋轉屬性(Rotation),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旋轉屬性。而且,可針對旋轉方向選擇順時針方向與逆時針方向之任一個。又,關於旋轉之量,係可選擇與布林型之值相應的已事前所定義的固定速度之旋轉、與數值型之值相應的可變速度之旋轉,以及與數值型之值相應的角度指定之旋轉之中的其中任一個。
關於扭曲屬性(Skew),係可選擇是否要定義扭曲位置屬性。而且, 可選擇往X軸方向之扭曲角度、往Y軸方向之扭曲角度、以及往X軸方向之扭曲角度與往Y軸方向之扭曲角度的雙方之中的其中任一個。
1-7.其他
在本實施型態的系統中,雖然是在同一電腦上執行網頁伺服器31及網頁瀏覽器32,但是並非被限定於此。亦有對一個網頁伺服器31連接複數個網頁瀏覽器32的情況。因此,亦可使網頁伺服器31及網頁瀏覽器32以不同的電腦動作。再者,此態樣在以下的實施型態中亦相同。
又,在本實施型態的系統中,係使用SVG格式之圖面資料,但是圖面資料並非被限定於此。當網頁瀏覽器32對應於WebGL(Web Graphics Library)的情況下,圖面資料亦可為對應於WebGL的格式。
又,在本實施型態的系統中,係在上述之第二例中,將第10一體化零件與第20一體化零件群組化以製作成作為多重一體化零件的第100一體化零件。但是,一體化零件之多重化並非被限定於此。如三重、四重等,可依據需要而更進一步多重地群組化,又可將一體化零件與單位零件群組化以製作多重一體化零件。
2.第二實施型態
2-1.概要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型態的SCADA網頁HMI系統。本SCADA網頁HMI系統係能應用於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圖25係顯示作為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之監視對象的鋼鐵軋延生產線之構成的圖。
在鋼鐵軋延生產線,係從上游依順序配置有鑄模501、加熱爐502、側壓定寬軋機(sizing press)503、粗軋延機504、精軋延機505及捲取機506。從加 熱爐502出來的扁鋼胚510,係經由側壓定寬軋機503來使大小一致。使大小一致後的扁鋼胚511,係為了進行連續鑄造而被熔接,且藉由粗軋延機504與精軋延機505來進行軋延。藉由軋延而形成的鋼板512係以捲取機506所捲取並成為鋼捲513。
側壓定寬軋機503係為了有效率地進行後段製程的粗軋延與精軋延,而使扁鋼胚的剖面之大小固定化。在本實施型態中係為了操作員可監視側壓定寬軋機503之狀態,以動畫來表現通過側壓定寬軋機503之前後的扁鋼胚之形狀的變化。
2-2.扁鋼胚之零件資料
扁鋼胚為長度l、寬度w、厚度d的鋼板,可由如圖26所示的示意圖來表示。本SCADA網頁HMI系統係為了立體表現扁鋼胚的形狀之變化,而以傾角θ之斜投影圖來描繪扁鋼胚。
圖26所示的扁鋼胚係可使用圖27所示的三個零件來製作。零件a、零件b及零件c之任一個都是原始零件。對零件b係藉由以轉換skew(0,-θ)所表示的扭曲來進行轉換,對零件c進係藉由以轉換skew(-θ,0)所表示的扭曲來進行轉換。各零件的轉換之中心都是在零件的左下角隅。藉由將零件a與扭曲轉換後的零件b及零件c群組化,就能夠以一體化零件來表示扁鋼胚。
為了以動畫來表現通過側壓定寬軋機503之前後的扁鋼胚之形狀的變化,而需要進行扁鋼胚示意圖之圖形的轉換。使用圖28來說明具體例。圖28係在左側顯示藉由側壓定寬軋機503所為之形狀調整前的扁鋼胚,在右側顯示藉由側壓定寬軋機503所為之形狀調整後的扁鋼胚。形狀調整前的扁鋼胚之尺寸,為長度l、寬度w、厚度d。形狀調整後的扁鋼胚之尺寸,為長度l’、寬度w’、厚度 d’。
圖28所示的扁鋼胚之形狀的變更,係可藉由獨立變更零件a、零件b及零件c之各自的尺寸來實現。具體而言,對零件a係進行以轉換scale(1’/1,dl’/d)所表示的尺寸之變更,對零件b係進行以轉換scale(0,d×w’/(d’×w))所表示的尺寸之變更,對零件c係進行以轉換scale(1×w’/(1’×w),0)所表示的尺寸之變更。
又,為了表現沿著軋延生產線而流動的扁鋼胚,亦需要進行用以使扁鋼胚之位置移動的轉換。此轉換係以轉換translate(x-x0,y-y0)來表示,且對扁鋼胚之一體化零件進行。再者,x,y為扁鋼胚移動的任意之位置,x0,y0為扁鋼胚的原來之位置。
藉由將以上之轉換應用於各個零件及一體化零件,就能夠任意地變更扁鋼胚之尺寸與位置。從而,本SCADA網頁HMI系統係以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來繪製圖26所示的扁鋼胚之圖形,在執行時,以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來進行相對於一體化零件的位置之轉換與相對於各個零件的尺寸之轉換。藉此,可將任意之形狀的扁鋼胚顯示於畫面上的任意之位置。
2-3.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之系統構成
圖29係顯示設置有本SCADA網頁HMI系統的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之系統構成的圖。如此圖所示,從監視對象裝置(包含側壓定寬軋機)7,係可經由RIO6及通信基礎5來獲得扁鋼胚之尺寸、位置、溫度等的量測值。此等的量測值係以PLC4來轉換成信號,且輸入到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3之網頁伺服器31。在網頁伺服器31係讀取有已在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1所製作成之包含上述扁鋼胚之零件資料的網頁HMI資料2。
由網頁伺服器31所讀取的網頁HMI資料2係由網頁瀏覽器32所執 行,且依據來PLC4的信號之值來變更配置於畫面的扁鋼胚之位置及形狀。藉此,可使用從監視對象裝置7所獲得的量測值,且將忠實地表示側壓定寬軋機之狀態的動畫顯示於監視畫面上。再者,已知扁鋼胚之顏色係依溫度而變化。於是,亦可藉由從溫度感測器所獲得鐵之溫度,使監視畫面上的扁鋼胚之顏色變化。藉此可以直覺地掌握扁鋼胚之狀態。
1:SCADA網頁HMI設計裝置
2:網頁HMI資料
3:SCADA網頁HMI執行裝置
10:工程工具
11:製圖處理
12:零件資料生成處理
13: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14:一體化零件資料編輯處理
15:網頁HMI資料生成處理
16:裝置列表生成處理
17:群組化處理
18:一體化零件識別符生成處理
19:零件資料變更處理
20:一體化零件資料生成處理
21:靜態顯示屬性資料
22:執行期屬性資料
32:網頁瀏覽器
33:網頁HMI資料讀取處理
34:PLC信號處理
35:靜態顯示處理
36:動態顯示處理部

Claims (5)

  1. 一種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有顯示HMI畫面的網頁瀏覽器,且依據從可程式邏輯控制器接收到的PLC信號之值而使配置於前述HMI畫面的零件之外觀變化,該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備:
    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
    至少一個記憶體,係記憶有至少一個程式;
    前述至少一個處理器係根據前述至少一個程式來執行下列的處理:
    將包含第1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一體化零件的處理;
    將包含前述一體化零件的複數個零件群組化以生成多重一體化零件的處理;
    對前述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一動畫效果的處理,該第一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前述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前述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對前述第1零件賦予第二動畫效果的處理,該第二動畫效果係應用於前述第1零件但不應用於除了前述第1零件以外的前述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對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賦予第三動畫效果的處理,該第三動畫效果係整體地應用於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但不個別地應用於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構成零件;
    將第一PLC信號之值與前述第一動畫效果建立關聯的處理;
    將第二PLC信號之值與前述第二動畫效果建立關聯的處理;
    將第三PLC信號之值與前述第三動畫效果建立關聯的處理;
    接收前述第一PLC信號,且依據前述第一PLC信號之值而使前述HMI畫面內的前述一體化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的處理;
    接收前述第二PLC信號,且依據前述第二PLC信號之值而使前述HMI畫面內的前述第1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的處理;以及
    接收前述第三PLC信號,且依據前述第三PLC信號之值而使前述HMI畫面內的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的處理。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SCADA網頁HMI系統,其中,前述第一動畫效果係包含前述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前述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前述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係包含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前述第二動畫效果係包含前述第1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前述第1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前述第1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係包含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前述第三動畫效果係包含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顯示色的變更與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之至少一個,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係包含放大/縮小、旋轉、平行移動、扭曲及其等的組合之至少一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SCADA網頁HMI系統,其中,前述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備GUI;
    前述至少一個處理器係根據前述至少一個程式來執行受理前述GUI之操作的處理,且根據每一個由前述GUI之前述操作所指定的圖形之中心點,來進行前述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前述第1零件之圖形的轉換及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之圖形的轉換。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SCADA網頁HMI系統,其中,前述SCADA網頁HMI系統係具備GUI;
    前述至少一個處理器係根據前述至少一個程式來執行受理前述GUI之操作的處理,且根據前述GUI之前述操作,來執行對前述一體化零件賦予前述第一動畫效果的前述處理、對前述第1零件賦予前述第二動畫效果的前述處理以及對前述多重一體化零件賦予前述第三動畫效果的前述處理。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SCADA網頁HMI系統,係設置於鋼鐵軋延監視控制系統;
    且該SCADA網頁HMI系統係構成為:在前述HMI畫面配置包含複數個零件的扁鋼胚,且依據來自配置於鋼鐵軋延生產線的前述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的前述PLC信號之值,而使前述HMI畫面內的前述扁鋼胚之外觀以動畫來變化。
TW110123167A 2020-06-30 2021-06-24 Scada網頁hmi系統 TWI787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0/025653 2020-06-30
PCT/JP2020/025653 WO2022003818A1 (ja) 2020-06-30 2020-06-30 Scadaウェブhmi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6953A TW202206953A (zh) 2022-02-16
TWI787881B true TWI787881B (zh) 2022-12-21

Family

ID=79315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167A TWI787881B (zh) 2020-06-30 2021-06-24 Scada網頁hmi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90934A1 (zh)
JP (1) JP7168129B2 (zh)
CN (1) CN115427904A (zh)
TW (1) TWI787881B (zh)
WO (1) WO20220038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81409A1 (ja) * 2022-03-25 2023-09-28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Scadaウェブhmiシステ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622A (ja) * 2004-05-03 2007-12-13 マイクロソフ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モデル3d構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08009500A (ja) * 2006-06-27 2008-01-17 Win System:Kk 表示部品の経路上の移動表示方式
JP2015114827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解析装置
JP2017027211A (ja) * 2015-07-17 2017-02-0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180364688A1 (en) * 2015-10-08 2018-12-20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ollaborative automation platform
JP2019040627A (ja) * 2018-11-09 2019-03-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0609114B1 (en) * 2019-03-26 2020-03-31 Samsara Networks Inc. Industrial controller system and interactiv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hereto
US20200175445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rocess dat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49547A1 (en) 2011-02-01 2014-02-20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presenting Complex Animation using Style Capabilities of Rendering Applications
US8812980B2 (en) 2011-08-26 2014-08-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Objectizing and animating images
US11231692B2 (en) * 2018-10-31 2022-01-25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Process line HMI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622A (ja) * 2004-05-03 2007-12-13 マイクロソフ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モデル3d構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08009500A (ja) * 2006-06-27 2008-01-17 Win System:Kk 表示部品の経路上の移動表示方式
JP2015114827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解析装置
JP2017027211A (ja) * 2015-07-17 2017-02-0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180364688A1 (en) * 2015-10-08 2018-12-20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ollaborative automation platform
JP2019040627A (ja) * 2018-11-09 2019-03-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200175445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rocess dat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methodology
US10609114B1 (en) * 2019-03-26 2020-03-31 Samsara Networks Inc. Industrial controller system and interactiv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heret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3818A1 (ja) 2022-01-06
TW202206953A (zh) 2022-02-16
CN115427904A (zh) 2022-12-02
JPWO2022003818A1 (zh) 2022-01-06
US20220390934A1 (en) 2022-12-08
JP7168129B2 (ja) 2022-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9049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グラフィックディスプレイエディタ、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EP1751631B1 (en) Markup language-based, dynamic process graphics in a process plant user interface
Pan et al. Computer-aided design-while-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top-down modeling of mechanical product
JP2011086290A (ja) グラフィックディスプレイの中の形状を選択する方法
Liu et al. Virtual DesignWorks—designing 3D CAD models via haptic interaction
CN112365597B (zh) 基于Modelica的三维模型创建与可视化仿真方法及装置
TWI787881B (zh) Scada網頁hmi系統
Liu et al.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for knitting 3D composites preforms
Westerlind et al. Knitting concrete
TWI746271B (zh) SCADA Web HMI系統
Liu et al. Manipulation of CAD surface models with haptics based on shape control functions
Wenhua et al. Studies on visual scene process system of aircraft assembly
Dong et al. A web-based 3D virtual display framework for warp-knitted seamless garment design
Paluszek et al. MATLAB graphics
WO2021102018A1 (en) Volumetric kernel represent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s
Singh et al. Fabrication of personalized lithophane via additive manufacturing
Thaller et al. Procedural mesh features applied to subdivision surfaces using graph grammars
Severa et al. New tools for 3D HMI development in Java
JP2003085220A (ja) 3次元cadシステム
Moreno-Sánchez et 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Design Workflow. Review of Tools with Special Focus o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Vidakovic et al. Design of Augmented Reality-Based Android App for Simulation and Programming of Industrial Robots
CN112685845B (zh) 数字孪生零件装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Grajewski et al. Virtual simulation of Machine Tools
Ye et al. Design of Parametric CAD System for Ceramic Products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Sen et al. A Research on Bending Process Planning Based 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