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572B -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 Google Patents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572B
TWI787572B TW109100579A TW109100579A TWI787572B TW I787572 B TWI787572 B TW I787572B TW 109100579 A TW109100579 A TW 109100579A TW 109100579 A TW109100579 A TW 109100579A TW I787572 B TWI787572 B TW I7875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odule
moving object
server
encryp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0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7848A (zh
Inventor
孫芳正
賴建盛
張志光
黃慶華
Original Assignee
銳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銳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銳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0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757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2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7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57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包括一伺服器、一第一資料庫以及多個資訊收集裝置。多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設置在多個移動物體上。所述多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通訊連接所述伺服器。每一資訊收集裝置傳送多個移動物體資訊至伺服器。伺服器的加密模組對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伺服器儲存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第一資料庫。伺服器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選擇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產生一移動物體服務資訊。

Description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提供高度驗證性的服務資訊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區塊鏈技術漸趨成熟,然而廠商需要設置大量設備以及成本,以讓自家產品相關資訊或是流程進入區塊鏈服務。
因此,提供一種可提供高度驗證性的移動物體資訊的服務資訊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已經是業界的一個重要課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包括:一伺服器,包括一控制模組、一通訊模組、一儲存模組以及一加密模組,所述控制模組連接所述通訊模組、所述儲存模組以及所述加密模組;一第一資料庫,通訊連接所述伺服器;以及多個資訊收集裝置,所述分別設置在多個移動物體上,收集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資訊,所述多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通訊連接所述伺服器;其中,每一資訊收集裝置記錄各自所在的所述移動物體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所述每一資訊收集裝置傳送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的所述加密模組對所述多個資訊收集裝置的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第一資料庫;其中,所述伺服器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選擇所述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所述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產生一移動物體服務資訊。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可以提供可驗證的移動物體資訊,對移動物體的轉讓、交易可以提供高度驗證性參考資料。此外,本發明利用接收移動物體資訊的資訊收集裝置,可以有效的收集每一移動物體的資訊,有效提供可靠的可驗證資訊。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提供有關“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提供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提供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 “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含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3,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一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移動物體上的示意圖。圖3是圖1中的伺服器的方塊圖。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1包括一伺服器10、一第一資料庫18、一第二資料庫19、以及多個資訊收集裝置。本實施例具有五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是第二資訊收集裝置11、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1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1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15。第二資訊收集裝置11、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1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1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15分別設置在第一移動物體V1、第二移動物體V2、第三移動物體V3、第四移動物體V4以及第五移動物體V5上。
伺服器10包括一控制模組101、一通訊模組102、一儲存模組103、一加密模組104以及一電源模組105。控制模組101連接通訊模組102、儲存模組103、加密模組104以及電源模組105。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0的控制模組101、通訊模組102、儲存模組103、加密模組104可以利用硬體、軟體或是韌體達成。
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分別連接伺服器1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是設置在伺服器10之外的資料庫。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分別通過網路系統與伺服器10通訊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可以設置在儲存模組103中。
多個資訊收集裝置11-15則是用於收集多個移動物體V1-V5的多個資訊。而且,資訊收集裝置11-15分別通訊連接伺服器10。
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15可以互相通訊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15可以設置為只與伺服器10通訊連接,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15是設置在移動物體V1-V5上進行資訊收集。在其他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15也可以設置在固定位置根據時間演進而記錄每個固定位置出現的事件資訊。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物體V1-V5是一車輛,因此每一移動物體V1-V5會包括一移動物體電腦。資訊收集裝置11-15可以分別電性連接或是通訊連接移動物體V1-V5的移動物體電腦,以接收並記錄移動物體V1-V5的移動物體電腦提供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也就是,每一資訊收集裝置11-15連接所述移動物體V1-V5的移動物體電腦,以獲取一移動物體診斷系統資訊(On-Board Diagnostics)。
此外,資訊收集裝置11-15還可以自行收集移動物體V1-V5的其他移動物體資訊。在圖2中,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1就是設置在第一移動物體V1上,電性連接第一移動物體電腦V1-1。第一移動物體V1的四個輪胎上分別設置四個胎壓計DT1-DT4。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1可以通過第一移動物體電腦V1-1接收胎壓計DT1-DT4傳送的胎壓值。或是,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1直接接收胎壓計DT1-DT4傳送的胎壓值,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每一資訊收集裝置11-15傳送多個移動物體資訊至伺服器10。伺服器10的加密模組104對多個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多個移動物體V1-V5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伺服器10儲存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第一資料庫18。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再者,伺服器10可以選擇各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部分或是全部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進行加密。
伺服器10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SR3選擇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產生一移動物體服務資訊。
進一步地說,伺服器10可以同時地儲存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第一資料庫18與第二資料庫19彼此是獨立的。
此外,伺服器10的控制模組還可以根據每一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分析,以產生多個移動物體分析資訊。伺服器10的加密模組104也會對多個移動物體分析資訊進行加密程序以產生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也是同時地儲存在第一資料庫18以及第二資料庫19中。在本實施例中,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移動物體分析資訊可以是一駕駛行為分析參數、一每日位移量、一移動物體診斷系統資訊、一載重測量值、一酒測訊號、一疲勞偵測值、一求救訊號值(eCall)、一身份辨識資訊、一油量偵測值、一電池管理資訊(Battery Managing System,BMS)、一重大碰撞偵測資訊、一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資訊(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一防盜保全偵測資訊、一車門偵測資訊、一行車車紀錄影像資訊、一振動偵測資訊、一溫度值、一濕度值、一位置資訊、一高度值或是一胎壓值,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再者,伺服器10可以選擇各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部分或是全部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進行加密。
為了讓每一個移動物體V1-V5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移動物體分析資訊更具有公信力,伺服器10還可以利用通訊模組102傳送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至一區塊鏈公有鏈平台或是一區塊鏈私有鏈平台。此外,伺服器10可以選擇性地上傳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也就是,伺服器10可以上傳多個移動物體的部分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部分的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
請參閱圖4以及圖5,圖4是圖2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方塊圖。圖5是圖2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另一方塊圖。以下以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1為範例,第二資訊收集裝置至第五資訊收集裝置15的結構功能與第一資訊收集裝置11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在圖4中,資訊收集裝置11包括:一處理模組111、一資訊感測模組112、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一資訊儲存模組115以及一電源模組116。
請參閱圖4,處理模組111電性連接資訊感測模組112、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資訊儲存模組115以及電源模組116。
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用於連接移動物體V1的移動物體電腦V1-1,接收移動物體電腦V1-1提供的一第一移動物體資訊。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主要是移動物體電腦V1-1提供定位資訊、移動物體電腦V1-1計算後的里程數、移動物體的重大事件、零組件維修事件等等。資訊收集裝置11將第一移動物體資訊傳送到伺服器10之後,伺服器10可以根據第一移動物體資訊,選取與駕駛行為相關的參數進行分析計算,以產生一駕駛行為分析參數。在本實施例中,駕駛行為分析參數是由每天移動物體V1的行駛狀況而產生,例如:加速度、最高時速、每日里程數等。駕駛行為分析參數可以通過分級制的方式,提供一每日駕駛行為分析參數值。
資訊感測模組112則是用於偵測一第二移動物體資訊。資訊感測模組112是一感測器模組,可以包括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亮度感測器、重量感測器、張力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高度感測器以及無線射頻辨識資訊感測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感測模組112主要是用於偵測資訊收集裝置11設置環境的環境參數。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則是一無線通訊模組,用於以無線方式發送或是接收一資訊。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移動物體資訊是儲存在資訊儲存模組115中。處理模組111通過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傳送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一移動物體資訊至伺服器10。
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是一有線通訊模組。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則是一無線通訊模組。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是一Wi-Fi通訊單元、一藍牙通訊單元、一紫蜂通訊單元(Zigbee)、一RF433射頻通訊單元、一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2G)、一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3G)、一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4G)、一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5G)、一LoRa通訊單元、一Sigfox通訊單元或是一NB-IoT通訊單元。處理模組111則是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一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或是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15是以相同的通訊協定進行通訊連接。而且,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通訊協定可以是使用者自訂的通訊協定或是公用的通訊協定,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資訊儲存模組115是一快閃記憶體、一唯讀記憶體、一可規化唯讀記憶體、一電可改寫唯讀記憶體、一可擦可規化唯讀記憶體或是一電可擦可規化唯讀記憶體,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電源模組116則是提供處理模組111、資訊感測模組112、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資訊儲存模組115一驅動電能。電源模組116可以是一鈕扣電池、一鋰電池、一直流轉直流電壓轉換器、一交流轉直流電壓轉換器、一能量採集裝置或是一熱電轉換裝置,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定位模組是一全球定位系統定位模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圖5中的資訊收集裝置11’則是包括一處理模組111、一資訊感測模組112、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一資訊儲存模組115以及一電源模組116之外,還包括一資訊加密模組117。
也就是,由資訊收集裝置11’發送的移動物體資訊,是經過資訊收集裝置11’的資訊加密模組117進行加密的。
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11’的結構與功能與資訊收集裝置11大致上是相同的,然而,資訊收集裝置11’的資訊感測模組112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的第二移動物體資訊,在儲存或是傳送之前,都需要先經過資訊加密模組117的一加密程序進行加密。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處理模組111電性連接資訊感測模組112、第一資訊通訊模組113、電源模組116以及資訊加密模組117。第二資訊通訊模組114以及資訊儲存模組115則是電性連接資訊加密模組117。
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一移動物體資訊同樣是儲存在資訊儲存模組115中。資訊加密模組117對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一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一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是儲存在資訊儲存模組中。處理模組111傳送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至伺服器10。此外,每一資訊收集裝置11-15都會包括一裝置碼。
再者,每一資訊收集裝置11-15還可包括一定位模組(圖未示)。定位模組(圖未示)是一可選擇設置的模組,使用者可以選擇設置在資訊收集裝置11-15中,也可以選擇不設置定位模組(圖未示),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請參閱圖6以及圖7,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示意圖。
圖6以及圖7中的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分別提出一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一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給伺服器10。伺服器10則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分別選擇移動物體V1-V5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或是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以分別產生移動物體服務資訊MDSRD1-MDSRD3。伺服器10分別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提供移動物體服務資訊MDSRD1-MDSRD3給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伺服器10提供的移動物體服務資訊則都會傳送到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此外,伺服器10也可以選擇性地上傳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至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也就是,伺服器10可以上傳多個移動物體的部分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部分的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
圖6中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1是利用沒有資訊加密模組117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而圖7中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1則是利用包括資訊加密模組117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差別在於圖6中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各自提供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移動物體資訊是未經資訊收集裝置11-15進行加密的。圖7中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各自提供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移動物體資訊則是經過資訊收集裝置11’-15’進行加密的。進一步地說,圖7中伺服器10提供的移動物體服務資訊MDSRD1-MDSRD3的資料是經過二次加密的。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8以及圖9,圖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一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人體上的示意圖。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包括一伺服器70、一第一資料庫78、一第二資料庫79、以及多個資訊收集裝置71-75。本實施例具有五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是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第二資訊收集裝置7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7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7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75。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第二資訊收集裝置7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7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7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75分別設置在各式車輛、棧板、托盤、無人飛行器、人類或是動物上。當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第二資訊收集裝置7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7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7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75由一使用者攜帶在身上時,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第二資訊收集裝置72、第三資訊收集裝置73、第四資訊收集裝置74以及第五資訊收集裝置75可以與使用者的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穿戴式電子裝置等進行通訊,以獲得使用者的各電子裝置的資訊並取得通訊能力。此外,資訊收集裝置71-75還可以通過檢測RFID進行資訊收集。也就是,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可以通過偵測RFID對移動物體作追蹤或是對移動物體資訊進行分析。
請參閱圖10,圖10是圖8中的伺服器的方塊圖。
伺服器70包括一控制模組701、一通訊模組702、一儲存模組703、一加密模組704以及一電源模組705。控制模組701連接通訊模組702、儲存模組703、加密模組704以及電源模組705。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70的控制模組701、通訊模組702、儲存模組703、加密模組704可以利用硬體、軟體或是韌體達成。
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分別連接伺服器7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是設置在伺服器70之外的資料庫。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分別通過網路系統與伺服器70通訊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可以設置在儲存模組703中。
多個資訊收集裝置71-75則是用於收集各自設置的人體或是動物的多個資訊。而且,資訊收集裝置71-75分別通訊連接伺服器70。
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75可以互相通訊連接,也可以設定為不互相通訊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75可以設置為只與伺服器70通訊連接,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其他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75可以是一智能手機、一平板電腦、一智能手錶、一智能手環或是一穿戴式電子裝置。也就是,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可以直接接收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穿戴式電子裝置上傳到伺服器70的各項資訊,伺服器70不僅可以選擇性的接收手機、平板電腦或是穿戴式電子裝置傳送的資訊,還可以根據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資訊。
請參閱圖9,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是設置在人體上。資訊收集裝置71可以分別電性連接或是通訊連接使用者的智能手機、穿戴式電子裝置或是平板電腦,以接收並記錄使用者的智能手機、穿戴式電子裝置或是平板電腦中有關使用者允許提供的相關資訊。此外,資訊收集裝置71也可以利用感測器模組偵測使用者的各項生理數據,並將使用者的生理數據傳送至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的伺服器70上。在其他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可以通過使用者的智能手機、穿戴式電子裝置或是平板電腦的通訊模組,偵測到的資訊傳送到伺服器70。
每一資訊收集裝置71-75各自傳送多個初始資訊至伺服器70。伺服器70的加密模組704對多個資訊收集裝置71-75的多個初始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多個使用者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伺服器70儲存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至第一資料庫78。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再者,伺服器70可以選擇各資訊收集裝置71-75的部分或是全部的初始資訊進行加密。
伺服器70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SR3選擇多個使用者各自的至少一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產生一服務資訊。
進一步地說,伺服器70可以同時地儲存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至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第一資料庫78與第二資料庫79彼此是獨立的。
此外,伺服器70的控制模組還可以根據每一資訊收集裝置71-75的多個初始資訊進行分析,以產生多個分析資訊。伺服器70的加密模組704也會對多個分析資訊進行加密程序以產生多個加密後的分析資訊。在本實施例中,多個加密後的分析資訊也是同時地儲存在第一資料庫78以及第二資料庫79中。在本實施例中,初始資訊以及分析資訊可以是一使用者生理參數或是消費分析訊息等,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再者,伺服器70可以選擇各資訊收集裝置71-75的部分或是全部的分析資訊進行加密。
伺服器70還可以利用通訊模組702傳送多個使用者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一區塊鏈公有鏈平台或是一區塊鏈私有鏈平台。此外,伺服器70可以選擇性地上傳多個使用者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也就是,伺服器70可以上傳多個使用者的部分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部分的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
也就是,廠商只要將資訊收集裝置收集到的資訊上傳到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的伺服器70,伺服器70就可以進行加密、上傳區塊鏈平台以及提供根據需求定製的服務資訊。
請參閱圖11以及圖12,圖11是圖9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方塊圖。圖12是圖9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另一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與第一實施例中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的結構與功能大致相同。
以下以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為範例,第二資訊收集裝置至第五資訊收集裝置72-75的結構功能與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在圖11中,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包括:一處理模組711、一資訊感測模組712、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一資訊儲存模組715以及一電源模組716。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通訊連接一智能手機MD1、一平板電腦TD1以及一智能手環RD1。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可以通過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或是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接收使用者同意提供的智能手機MD1、平板電腦TD1以及智能手環RD1中的使用者的各項資訊。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也可以利用資訊感測模組712偵測使用者的各項初始資訊。資訊感測模組712是一感測器模組,可以包括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亮度感測器、重量感測器、張力感測器、血壓感測器、陀螺儀感測器、高度感測器以及無線射頻辨識資訊感測器(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是心律感測器,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感測模組712主要是用於偵測使用者周遭環境的環境參數。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則是一無線通訊模組,用於以無線方式發送或是接收使用者的各項資訊。處理模組711則是通過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傳送使用者的各項資訊至伺服器70。
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是一有線通訊模組。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則是一無線通訊模組。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是一Wi-Fi通訊單元、一藍牙通訊單元、一紫蜂通訊單元(Zigbee)、一RF433射頻通訊單元、一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2G)、一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3G)、一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4G)、一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通訊單元(5G)、一LoRa通訊單元、一Sigfox通訊單元或是一NB-IoT通訊單元。處理模組711則是一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一微處理器(Microprocessor)或是一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71-75是以相同的通訊協定進行通訊連接。而且,資訊收集裝置71-75的通訊協定可以是使用者自訂的通訊協定或是公用的通訊協定,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資訊儲存模組715是一快閃記憶體、一唯讀記憶體、一可規化唯讀記憶體、一電可改寫唯讀記憶體、一可擦可規化唯讀記憶體或是一電可擦可規化唯讀記憶體,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電源模組716則是提供處理模組711、資訊感測模組712、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資訊儲存模組715一驅動電能。電源模組716可以是一鈕扣電池、一鋰電池、一直流轉直流電壓轉換器、一交流轉直流電壓轉換器、一能量採集裝置或是一熱電轉換裝置,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定位模組是一全球定位系統定位模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圖12中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則是與第一實施例中的11’-15’結構與功能相同。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則是包括一處理模組711、一資訊感測模組712、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一資訊儲存模組715以及一電源模組716之外,還包括一資訊加密模組717。
也就是,由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發送的初始資訊,是經過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的資訊加密模組717進行加密的。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的結構與功能與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大致上是相同的,然而,第一資訊收集裝置71’的資訊感測模組712的初始資訊在儲存或是傳送之前,都需要先經過資訊加密模組717的一加密程序進行加密。在本實施例中,加密程序可以是一雜湊加密程序或是其他加密程序,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處理模組711電性連接資訊感測模組712、第一資訊通訊模組713、電源模組716以及資訊加密模組717。第二資訊通訊模組714以及資訊儲存模組715則是電性連接資訊加密模組717。
請參閱圖13以及圖14,圖1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圖1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
圖13以及圖14中的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分別提出一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一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給伺服器70。伺服器70則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分別選擇多個使用者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加密後的初始資訊或是加密後的分析資訊,以分別產生服務資訊MDSRD1-MDSRD3。伺服器70分別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提供服務資訊MDSRD1-MDSRD3給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伺服器70提供的服務資訊則都會傳送到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此外,伺服器70也可以選擇性地上傳多個使用者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也就是,伺服器70可以上傳多個使用者的部分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部分的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
圖13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是利用沒有資訊加密模組717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而圖14中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則是利用包括資訊加密模組717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差別在於圖13中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各自提供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移動物體資訊是未經資訊收集裝置71-75進行加密的。圖14中的資訊收集裝置71’-75’各自提供的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第二移動物體資訊則是經過資訊收集裝置71’-75’進行加密的。進一步地說,圖14中伺服器70提供的移動物體服務資訊MDSRD1-MDSRD3的資料是經過二次加密的。
[第三實施例]
請參閱圖15,圖15是本發明的多各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不同地點的示意圖。
在圖5中,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8包括多個資訊收集裝置81-85。資訊收集裝置81-85分別設置在第一地點P1至第五地點P5,作為固定收集第一地點P1、第二地點P2、第三地點P3、第四地點P4以及第五地點P5的各種地點資訊。例如,空氣品質參數、水質參數、車輛流量等。在本實施例中,資訊收集裝置81-85可以將第一地點P1至第五地點P5的各項地點資訊上傳至伺服器80。第一地點P1至第五地點P5可以是在相同區域或是不同區域,在本發明中不做限制。
接著,伺服器80會對第一地點P1至第五地點P5的多個地點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第一地點P1至第五地點P5的多個加密後的地點資訊。
伺服器80可以將加密後的多個地點資訊傳送至第一資料庫或是第二資料庫進行儲存。
本實施例中的資訊收集裝置81-85的結構與功能與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中的資訊收集裝置11-15、資訊收集裝置71-75類似,主要的差異是在資訊收集裝置81-85的資訊感測模組(圖未示)包括多個環境參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或是PM2.5感測器等。
在本實施例中,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8的伺服器80,也可以如同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1的伺服器10、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的伺服器70,接收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分別提出一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一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伺服器80則是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分別選擇多個使用者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加密後的初始資訊或是加密後的分析資訊,以分別產生服務資訊MDSRD1-MDSRD3。伺服器70分別根據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1、第二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2以及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SR3提供服務資訊MDSRD1-MDSRD3給第一服務需求者SRR1、第二服務需求者SRR2以及第三服務需求者SRR3。伺服器80提供的服務資訊則都會傳送到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此外,伺服器80也可以選擇性地上傳多個使用者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區塊鏈公有鏈平台2或是區塊鏈私有鏈平台3。也就是,伺服器80可以上傳多個使用者的部分的多個加密後的初始資訊以及部分的加密後的分析資訊至公有鏈區塊鏈平台或是私有鏈區塊鏈平台。
本實施例的伺服器80也可以如同圖13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7是利用沒有資訊加密模組的資訊收集裝置。而圖14則是利用包括資訊加密模組的資訊收集裝置。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可以提供可驗證的移動物體資訊,對移動物體的轉讓、交易可以提供高度驗證性參考資料。此外,本發明利用接收移動物體資訊的資訊收集裝置,可以有效的收集每一移動物體的資訊,有效提供可靠的可驗證資訊。再者,本發明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也可以接收設置在固定地點的資訊收集裝置的資訊,作為區塊鏈服務的基礎資料。
以上所提供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請求項,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請求項內。
1、7、8: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2:區塊鏈公有鏈平台 3:區塊鏈私有鏈平台 V1-V5:第一移動物體至第五移動物體 V1-1:第一移動物體電腦 11-15、11’-15’、71-75、71’-75’、81-85:第一資訊收集裝置至第五資訊收集裝置 10、70、80:伺服器 18、78:第一資料庫 19、79:第二資料庫 DT1-DT4:胎壓計 SR1-SR3:第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至第三服務資訊提供需求 SRR1-SRR3:第一服務需求者至第三服務需求者 MDSRD1-MDSRD3:移動物體服務資訊 101、701:控制模組 102、702:通訊模組 103、703:儲存模組 104、704:加密模組 105、705:電源模組 111、711:處理模組 112、712:資訊感測模組 113、713:第一資訊通訊模組 114、714:第二資訊通訊模組 115、715:資訊儲存模組 116、716:電源模組 117、717:資訊加密模組 TD1:平板電腦 MD1:智能手機 RD1:智能手環 P1-P5:第一地點至第五地點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一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移動物體上的示意圖。
圖3是圖1中的伺服器的方塊圖。
圖4是圖2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方塊圖。
圖5是圖2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另一方塊圖。
圖6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一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人體上的示意圖。
圖10是圖8中的伺服器的方塊圖。
圖11是圖9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方塊圖。
圖12是圖9中的資訊收集裝置的另一方塊圖。
圖1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的另一示意圖。
圖15是本發明的多個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不同地點的示意圖。
1: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V1-V5:第一移動物體至第五移動物體
11-15:第一資訊收集裝置至第五資訊收集裝置
10:伺服器

Claims (11)

  1. 一種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包括: 一伺服器,包括一控制模組、一通訊模組、一儲存模組以及一加密模組,所述控制模組連接所述通訊模組、所述儲存模組以及所述加密模組; 一第一資料庫,通訊連接所述伺服器;以及 多個資訊收集裝置,所述分別設置在多個移動物體上,收集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資訊,所述多個資訊收集裝置分別通訊連接所述伺服器; 其中,每一資訊收集裝置記錄各自所在的所述移動物體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每一所述資訊收集裝置傳送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的所述加密模組對所述多個資訊收集裝置的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第一資料庫; 其中,所述伺服器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選擇所述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所述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產生一移動物體服務資訊,所述伺服器利用所述通訊模組傳送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一區塊鏈公有鏈平台或是一區塊鏈私有鏈平台。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還包括一第二資料庫,所述伺服器同時地儲存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第一資料庫以及所述第二資料庫,所述第一資料庫與所述第二資料庫彼此是獨立的。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伺服器的所述控制模組根據每一所述資訊收集裝置的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分析,以產生多個移動物體分析資訊,所述加密模組對所述多個移動物體分析資訊進行所述加密程序以產生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分析資訊是同時地儲存在所述第一資料庫以及所述第二資料庫中。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移動物體是一車輛。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移動物體包括一移動物體電腦,每一所述資訊收集裝置連接所述移動物體的所述移動物體電腦,以獲取一移動物體診斷系統資訊(On-Board Diagnostics)。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移動物體資訊是一駕駛行為分析參數、一每日位移量、一移動物體診斷系統資訊或是一胎壓值。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資訊收集裝置包括: 一處理模組; 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用於連接所述移動物體的所述移動物體電腦,接收所述移動物體電腦提供的一第一移動物體資訊;以及 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用於以無線方式發送或是接收一資訊; 一資訊感測模組,至少用於偵測所述資訊收集裝置的一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 一資訊儲存模組;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資訊感測模組、所述第一資訊通訊模組、所述第二資訊通訊模組以及所述資訊儲存模組,所述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一移動物體資訊是儲存在所述資訊儲存模組中,所述處理模組通過所述第二資訊通訊模組傳送所述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一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伺服器。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每一所述資訊收集裝置提供給所述伺服器的所述移動物體資訊是經過所述資訊收集裝置進行加密的。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其中,所述資訊收集裝置包括: 一處理模組; 一第一資訊通訊模組,用於連接所述移動物體的所述移動物體電腦,接收所述移動物體電腦提供的一第一移動物體資訊; 一第二資訊通訊模組,用於以無線方式發送或是接收一資訊; 一資訊感測模組,至少用於偵測所述資訊收集裝置的一第二移動物體資訊; 一資訊儲存模組;以及 一資訊加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處理模組; 其中,所述處理模組電性連接所述資訊感測模組、所述第一資訊通訊模組以及所述資訊加密模組,所述第二資訊通訊模組以及所述資訊儲存模組電性連接所述資訊加密模組; 其中,所述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一移動物體資訊是儲存在所述資訊儲存模組中,所述資訊加密模組對第二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一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一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所述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是儲存在所述資訊儲存模組中,所述處理模組傳送所述第一加密移動物體資訊以及所述第二加密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伺服器。
  10. 一種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包括: 一伺服器,包括一控制模組、一通訊模組、一儲存模組以及一加密模組,所述控制模組連接所述通訊模組、所述儲存模組以及所述加密模組,所述伺服器通過所述通訊模組接收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傳送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其中,所述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移動物體上,記錄所述移動物體的多個移動物體資訊,所述伺服器的所述加密模組對所述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的所述多個移動物體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所述移動物體的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及 一第一資料庫,連接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所述第一資料庫; 其中,所述伺服器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選擇所述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所述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以產生一移動物體服務資訊,所述伺服器利用所述通訊模組傳送所述多個移動物體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所述多個加密後的移動物體資訊至一區塊鏈公有鏈平台或是一區塊鏈私有鏈平台。
  11. 一種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包括: 一伺服器,包括一控制模組、一通訊模組、一儲存模組以及一加密模組,所述控制模組連接所述通訊模組、所述儲存模組以及所述加密模組,所述伺服器通過所述通訊模組接收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傳送的固定地點的資訊,所述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設置在一第一地點,記錄所述第一地點的多個地點資訊,所述伺服器的所述加密模組對所述至少一資訊收集裝置的所述多個地點資訊進行一加密程序,以產生對應於所述第一地點的多個加密後的地點資訊;以及 一第一資料庫,連接所述伺服器,所述伺服器儲存所述多個加密後的地點資訊至所述第一資料庫; 其中,所述伺服器根據一服務資訊提供需求選擇所述多個移動物體各自的至少一個所述加密後的地點資訊,以產生一地點服務資訊,所述伺服器利用所述通訊模組傳送所述第一地點的所述多個加密後的地點資訊至一區塊鏈公有鏈平台或是一區塊鏈私有鏈平台。
TW109100579A 2020-01-08 2020-01-08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TWI787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579A TWI787572B (zh) 2020-01-08 2020-01-08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0579A TWI787572B (zh) 2020-01-08 2020-01-08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848A TW202127848A (zh) 2021-07-16
TWI787572B true TWI787572B (zh) 2022-12-21

Family

ID=7790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0579A TWI787572B (zh) 2020-01-08 2020-01-08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757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98723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The Filing Cabin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 verification of good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98723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The Filing Cabin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 verification of go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7848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0441B2 (en) Animal monitor
KR101961311B1 (ko) 가축용 질병 예측 및 알림 시스템
US20140107932A1 (en) Platform for providing wellness assess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using sensor data
Thamaraimanalan et al.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intelligent vehicl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N109341833B (zh) 一种智能衡器及其工作状态的远程监控系统、方法
EP3017970B1 (en) Mobile-phone enabl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WO201314297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 indication of a path followed by a bicycle
US20150142998A1 (en) Sensor data 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platform
KR20170089703A (ko) 차량용 프록시 장치 및 데이터관리서버의 차량데이터 관리방법
CN104360678A (zh) 一种车辆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CN205644187U (zh) 一种用于冷链物流的温湿度全程监测系统
TW202002533A (zh) 監控裝置和系統
CN202870931U (zh) 远程伺服行车管理装置
TWI787572B (zh)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CN109417679A (zh) 控制系统
Bale et al. Recent advancement in emergency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oT
CN103532990A (zh) 远程伺服行车管理系统及方法
EP3017969A1 (en) Mobile-phone bas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WM600423U (zh) 區塊鏈服務資訊提供系統
ES2285159T3 (es) Procedimiento de diagnostico de un equipo que se ha de controlar y sistema de diagnostico asociado.
Zhang et al. Digital twin perception and modeling method for feeding behavior of dairy cows
JP2014126916A (ja) テレメトリシステム
CN112129301A (zh) 一种车载位置定位检测系统
CN110260884B (zh) 一种生物监控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EP3704007A1 (en) Sensing bicy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