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4446B -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4446B
TWI784446B TW110109817A TW110109817A TWI784446B TW I784446 B TWI784446 B TW I784446B TW 110109817 A TW110109817 A TW 110109817A TW 110109817 A TW110109817 A TW 110109817A TW I784446 B TWI784446 B TW I7844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resolution
display
processor
pres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9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8520A (zh
Inventor
黃正維
張涵彥
Original Assignee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圓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09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4446B/zh
Priority to US17/655,364 priority patent/US11812166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238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8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4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444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5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 H04N23/951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systems, e.g. light-field imaging systems by using two or more images to influence resolution, frame rate or aspect rat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23/815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resolution by using a single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顯示系統,包括攝影機、處理器及顯示器。攝影機用以依序拍攝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處理器用以在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之間的差異大於或等於預設差異值時,產生第三影像。顯示器用以在差異大於或等於預設差異值時,依序顯示第一影像及第三影像。此外,一種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亦在此揭露。

Description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技術,特別是關於一種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在傳統的顯示方法中,透過攝影機所拍攝的數位影像在進行縮放時會遭遇解析度的極限。在將影像放大到影像解析度的極限時,影像會變得模糊。在一些做法中,引入了人工智慧的超解析度模型使影像更加清晰。然而,使用超解析度模型持續進行運算增加了系統的效能消耗,並且花費的時間較長。因此,要如何發展能夠克服上述問題之相關技術為本領域重要之課題。
本發明實施例包含一種顯示系統,包括攝影機、處理器及顯示器。攝影機用以依序拍攝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處理器用以在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之間的差異大於或等於預設差異值時,產生第三影像。顯示器用以在差異大於或 等於預設差異值時,依序顯示第一影像及第三影像。第三影像係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
本發明實施例包含一種顯示方法。顯示方法包括:依序產生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產生與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的差異相關聯的一比值;在比值大於一預設比值時,顯示第一影像;在比值小於或等於預設比值時,依據第二影像產生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並顯示高解析度版本。
本發明實施例包含一種影像擷取裝置。影像擷取裝置包括攝影機及處理器。攝影機用以依序拍攝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處理器用以在第一影像及第二影像之間的一差異大於或等於一預設差異值時,產生一第三影像。在差異大於或等於預設差異值時,處理器更用以依序輸出第一影像及第三影像。第三影像係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
100:顯示系統
M21~M23、M11、M12、301~303:影像
101:影像擷取裝置
110:攝影機
120:處理器
130:顯示器
140:物體
112:攝影鏡頭
114:支架
116:控制面板
122:應用程式
200、400:顯示方法
S21~S28、S41~S414、S499:操作
第1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第3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攝影機所拍攝的影像的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方法的流程圖。
於本文中,當一元件被稱為「連接」或「耦接」時,可指「電性連接」或「電性耦接」。「連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個元件間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動。此外,雖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描述不同元件,該用語僅是用以區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則該用語並非特別指稱或暗示次序或順位,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當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技術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並且將不被解釋為理想化的或過度正式的意義,除非本文中明確地這樣定義。
這裡使用的術語僅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內容清楚地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旨在包括複數形式,包括「至少一個」。「或」表示「及/或」。如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還應當理解,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 時,術語「包括」及/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徵、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及/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案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案。也就是說,在本揭示內容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系統100的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系統100用以顯示影像,例如,如第1圖所示之影像M21~M23。
如第1圖所示,顯示系統100包含攝影機110、處理器120及顯示器130。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系統100用以拍攝物體OB並顯示對應物體OB的影像。在如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中,攝影機110及處理器120包含於影像擷取裝置101。
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用以拍攝物體OB以產生對應的影像M11及M12。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用以持續拍攝物體OB以依序產生影像M11及M12。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以串流形式輸出影像M11及M12。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同時拍攝物體OB並且輸出影像M11及M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係以實物攝影機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機110係USB影片類別(USB video class,UVC)的裝置,在此不受限。
如第1圖所示,攝影機110包含攝影鏡頭112、支架114及控制面板116。在一些實施例中,攝影鏡頭112用以拍攝物體OB。支架114用以支撐攝影鏡頭112,使得攝影鏡頭112對準物體OB。控制面板116用以控制攝影鏡頭112及支架114的至少一者。舉例來說,控制面板116控制支架114將攝影鏡頭112移動到適合拍攝物體OB的位置。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支架114可以實施為鵝頸式手臂或機械式手臂。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20用以對攝影機110拍攝的影像M11及M12進行處理以產生影像M21、M22及M23的至少一者。影像M21及M22分別對應影像M11及M12。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M23係影像M12的高解析度版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20耦接攝影機110及顯示器130。舉例來說,處理器120藉由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傳輸線耦接攝影機110及顯示器130以接收影像M11及M12的至少一者,並將影像M21、M22及M23的至少一者傳輸至顯示器130。
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20儲存應用程式122,並依據應用程式122進行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應用程式122為軟體或韌體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 器120依據應用程式122對影像M11或M12的至少一者進行處理,例如縮放(Zoom In/Out)及/或剪裁(Crop)。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20依據應用程式122以及影像M12產生影像M23。在一些實施例中,應用程式122包含利用人工智慧的超解析度(Super Resolution)運算。在一些實施例中,應用程式122包含利用內插法、神經網路、任一或其組合的超解析度(Super Resolution)運算。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器130用以顯示影像M21、M22及M23的至少一者。
第2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方法2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方法200係應用於第1圖所示之顯示系統10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顯示方法200也可以應用其他類型的顯示系統。為了說明之目的,以下將以顯示系統100的部件舉例說明顯示方法200的相關操作。
請參照第2圖,顯示方法200包括操作S21~S28。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方法包括操作S21~S28中的一部分或其組合。
在操作S21,攝影機110拍攝物體OB以產生影像M11。處理器120傳輸對應影像M11的影像M21至顯示器130。顯示器130顯示影像M21。
在操作S22,攝影機110拍攝物體OB以產生影像M12。
在操作S23,處理器120依據影像M12產生對應影像M12的影像M22,並判斷影像M22的解析度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設解析度。在一些實施例中,預設解析度為160×12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預設解析度可以為不同的數值。
若在操作S23,處理器120判斷影像M22的解析度小於或等於預設解析度,則顯示系統100執行操作S24。在操作S24,處理器120判斷影像M21及M22之間的差異是否大於或等於一預設差異值。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處理器120以不同的參數判斷影像M21及M22之間的差異。舉例來說,處理器120依據影像M21及M22的畫素差異、畫色差異及特徵值差異的至少一者進行判斷。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20將影像M21視為信號,將影像M22視為雜訊,並計算對應的峰值訊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且依據PSNR進行判斷。
若在操作S23,處理器120判斷影像M22的解析度大於預設解析度,則顯示系統100執行操作S25。在操作S25,顯示器130用以顯示影像M22。
若在操作S24,處理器120判斷影像M21及M22之間的差異小於預設差異值,則顯示系統100執行操作S26。在操作S26,顯示器130用以顯示影像M21。
若在操作S24,處理器120判斷影像M21及M22之間的差異大於或等於預設差異值,則顯示系統100執行 操作S27。在操作S27,處理器120依據影像M22產生影像M23。在操作S28,顯示器130用以顯示影像M23。
第3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攝影機110所拍攝的影像的示意圖。第3圖包含影像301~303。請參照第2圖及第3圖,以下將以影像301~303進一步舉例說明顯示方法200之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301對應影像M11及M21且影像302及303對應不同情境下的影像M12、M22及M23。在一些實施例中,影像301及影像302之間的差異小於預設差異值,且影像301及影像303之間的差異大於預設差異值。在一些實施例中,若物體OB改變幅度較小,則攝影機110拍攝物體OB且依據物體OB的改變依序產生影像301及影像302。若物體OB改變幅度較大,則攝影機110拍攝物體OB且依據物體OB的改變依序產生影像301及303。
以下將以三種情境舉例說明。在下述三種情境中,影像301之解析度高於預設解析度。
在第一種情境中,影像302及303之解析度高於預設解析度。對應的,顯示系統100執行步驟S25,且顯示器130依據物體OB的改變直接顯示影像302或303。在第一種情境中,處理器120不執行超解析度運算。
在第二種情境中,物體OB的改變對應影像302。對應的,顯示系統100執行步驟S26,且顯示器130顯示影像301。在第二種情境中,處理器120不執行超解析 度運算。
在第三種情境中,物體OB的改變對應影像303。對應的,顯示系統100執行步驟S27~S28,處理器120對影像303執行超解析度運算以產生影像303的高解析度版本,且顯示器130顯示影像303的高解析度版本。其中影像303的高解析度版本具有高於預設解析度的解析度。
在上述三種情境中,顯示器130所顯示的影像的解析度皆高於預設解析度。
在一些先前的作法中,處理器持續對攝影機拍攝的影像進行超解析度運算,使得系統效能的消耗較高,且運算時間較長。
相較於上述的作法,本發明實施例在影像解析度高於預設解析度時不進行超解析度運算。在影像所拍攝的物體改變較少(例如對應影像301及302之改變)時也不進行超解析度運算,並直接顯示具有高解析度的影像301。如此一來,在維持顯示器130所顯示的影像品質的前提下,顯示系統100具有較低的效能消耗及較短的運算時間。
第4圖為根據本案之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顯示方法400的流程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方法400係應用於第1圖所示之顯示系統100,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顯示方法400也可以應用其他類型的顯示系統。為了說明之目的,以下將以顯示系統100的部件舉例說明顯示方法400的相關操作。
請參照第4圖,顯示方法400包括操作S41、 S499及S414,其中操作S499包含操作S42~S413。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方法包括操作S41~S414的一部分或其組合。
請參照第4圖及第2圖,顯示方法400為顯示方法200的一種變化例,操作S41、S47、S49及S410分別對應操作S22、S23、S24及S27,且操作S414對應操作S25、S26及S28,因此部分細節不再重複敘述。
在操作S41之前,顯示器130用以顯示第一影像。在操作S41,攝影機110拍攝物體OB以產生第二影像的原始影像,並藉由USB線材傳輸將原始影像的MJPEG格式資料傳輸至處理器120。
在操作S499,處理器120藉由應用程式122依據第二影像提供第一、第二或第三影像至顯示器130。
在操作S414,顯示器130顯示來自處理器120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影像。
以下進一步說明操作S499中的操作S42~S413。在操作S42,處理器120中的接收器接收攝影機110拍攝的原始影像。
在操作S43,處理器120中的解碼器對原始影像的MJPEG格式資料進行解碼以產生原始影像的RGB影像資料。
在操作S44,處理器120中的緩衝器儲存原始影像的RGB影像資料。
在操作S45,使用者對原始影像進行縮放及剪裁 以產生對應使用者所欲觀看之細節的第二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影像具有低於原始影像的解析度。
在操作S46,處理器120中的緩衝器儲存第二影像。
在操作S47,處理器120檢查第二影像的解析度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解析度。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預設解析度為160×120。
若在操作S47,處理器120判斷第二影像的解析度大於160×120,則將第二影像儲存在對應操作S413中用以儲存待顯示影像的緩衝器。若在操作S47,處理器120判斷第二影像的解析度小於或等於160×120,則執行操作S48。
在操作S48,處理器120中的PSNR模組依據第二影像及第一影像產生對應的PSNR值。其中PSNR模組將第一影像視為信號,且將第二影像視為雜訊以產生PSNR值。當第二影像及第一影像之間的差異越小,則PSNR值越大。
在操作S49,處理器120檢查PSNR值是否小於或等於預設PSNR值。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預設PSNR值為30dB,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若在操作S49,處理器120判斷PSNR值大於30dB,則將第一影像儲存在對應操作412中對應高解析度影像的緩衝器。若在操作S49,處理器120判斷PSNR值小於或等於30dB,則執行操作S410。
在操作S410,處理器120藉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依據第二影像產生第三影像,亦即第二影像的高解析度版本。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第三影像的解析度可以是第二影像的解析度的二倍、三倍或四倍,但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
在一些實施例中,操作S410包含操作S411。在操作S411,處理器120藉由高效次畫素捲積神經網路(Efficient Sub-Pix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ESPCN)的超解析度模型依據第二影像產生第三影像。
在操作S412,處理器120中用以儲存高解析度影像的緩衝器依據操作S49儲存第一影像或第三影像。
在操作S413,處理器120中用以儲存待顯示影像的緩衝器依據操作S412及S47儲存第一、第二或第三影像,並將所儲存的影像輸出至顯示器130。
在操作S414,顯示器130依據操作S413所儲存的影像顯示第一、第二或第三影像。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藉由操作S23、S24、S47及S49,顯示系統100可以在影像解析度高於預設解析度時或影像改變較少時不進行超解析度運算,使得顯示系統100具有較低的效能消耗及較短的運算時間。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 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顯示方法
S21~S28:操作

Claims (10)

  1. 一種顯示系統,包括:一攝影機,用以依序拍攝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一處理器,用以在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之間的一差異大於或等於一預設差異值時,產生一第三影像;以及一顯示器,用以在該差異大於或等於該預設差異值時,依序顯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三影像,其中該第三影像係該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以及該顯示器更用以在該第二影像之一解析度大於一預設解析度時,依序顯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器在該差異小於該預設差異值時,不產生該第三影像,以及該顯示器更用以在該差異小於該預設差異值時,顯示該第一影像。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器在該第二影像之該解析度大於該預設解析度時,不產生該第三影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系統,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在該第二影像之該解析度小於該預設解析度且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之間的該差異大於或等於該預設差異值時輸出該第三影像。
  5. 一種顯示方法,包括:依序產生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產生與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的一差異相關聯的一比值;在該比值大於一預設比值時,顯示該第一影像;在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比值時,依據該第二影像產生該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並顯示該高解析度版本;以及在該第二影像之一解析度大於一預設解析度時,依序顯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方法,更包括:在該比值小於或等於該預設比值時,依序顯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的該高解析度版本。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顯示方法,更包括:判斷該第二影像之該解析度;在該解析度大於或等於該預設解析度時不產生該第二影像的該高解析度版本。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方法,更包括:在該解析度小於該預設解析度且該比值大於該預設比值時,顯示該第一影像,且不產生該第二影像的該高解析度版本。
  9. 一種影像擷取裝置,包括:一攝影機,用以依序拍攝一第一影像及一第二影像;一處理器,用以在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之間的一差異大於或等於一預設差異值時,產生一第三影像;以及一顯示器,用以在該第二影像之一解析度大於一預設解析度時,依序顯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其中,在該差異大於或等於該預設差異值時,該處理器更用以依序輸出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三影像,且該第三影像係該第二影像的一高解析度版本。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影像擷取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以在該第二影像之該解析度小於該預設解析度且該第一影像及該第二影像之間的該差異大於或等於該預設差異值時輸出該第三影像。
TW110109817A 2021-03-18 2021-03-18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TWI7844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9817A TWI784446B (zh) 2021-03-18 2021-03-18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US17/655,364 US11812166B2 (en) 2021-03-18 2022-03-17 Display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image captur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9817A TWI784446B (zh) 2021-03-18 2021-03-18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8520A TW202238520A (zh) 2022-10-01
TWI784446B true TWI784446B (zh) 2022-11-21

Family

ID=8328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9817A TWI784446B (zh) 2021-03-18 2021-03-18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812166B2 (zh)
TW (1) TWI78444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9779A (en) * 2008-02-28 2009-09-16 Videoiq Inc Intelligent high resolution video system
CN101554057A (zh) * 2006-12-14 2009-10-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动态图像编码装置、动态图像记录方法、记录介质、动态图像再现方法、动态图像再现装置及动态图像再现系统
US20150185465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Keyence Corporation Magnifying Observation Apparatus, Magnified Image Observ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WI553544B (zh) * 2013-02-27 2016-10-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影像調整方法
CN10684547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同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字符置信度的二次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TWI627623B (zh) * 2017-08-11 2018-06-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控制裝置以及顯示控制方法
WO2019006221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Kla-Tencor Corporation GENERATING HIGH RESOLUTION IMAGES FROM LOW RESOLUTION IMAGES FOR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5085B2 (en) * 2016-09-22 2018-04-24 Apple Inc. Adaptive bracketing techniques
US11144780B2 (en) * 2019-07-30 2021-10-12 Snap-On Incorporated Adaptive image 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4057A (zh) * 2006-12-14 2009-10-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动态图像编码方法、动态图像编码装置、动态图像记录方法、记录介质、动态图像再现方法、动态图像再现装置及动态图像再现系统
TW200939779A (en) * 2008-02-28 2009-09-16 Videoiq Inc Intelligent high resolution video system
TWI553544B (zh) * 2013-02-27 2016-10-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影像調整方法
US20150185465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Keyence Corporation Magnifying Observation Apparatus, Magnified Image Observ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6845478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同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字符置信度的二次车牌识别方法及装置
WO2019006221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Kla-Tencor Corporation GENERATING HIGH RESOLUTION IMAGES FROM LOW RESOLUTION IMAGES FOR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S
TWI627623B (zh) * 2017-08-11 2018-06-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控制裝置以及顯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12166B2 (en) 2023-11-07
TW202238520A (zh) 2022-10-01
US20220303463A1 (en)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284045A1 (en) Lossless photograp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50231598A1 (en) Digital camera module and a digital host device
WO2021047345A1 (zh) 图像降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9290817A (ja) カメラ、カメラ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カメラ制御方法
JP5950678B2 (ja) 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04394A1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8913173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JP4028306B2 (ja) デジタル撮像装置
JP2004272578A (ja) 撮像装置及び歪み補正方法
JP2018157479A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784446B (zh) 顯示系統、顯示方法及影像擷取裝置
JP2009053786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10336494A (ja) ズーム表示機能付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1049641A (ja) 撮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19246A (ja) 電子カメラ及び電子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21077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13619B1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그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매체
JP2007096774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02588A (zh) 双模态图像信号处理器和双模态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JP533824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電子カメラ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22135359A1 (zh) 双模态图像信号处理器和双模态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JP2020184698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354181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その画像表示方法
WO202404806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766142B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信号前处理模块、设备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