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036B - 監視系統 - Google Patents

監視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036B
TWI783036B TW107131483A TW107131483A TWI783036B TW I783036 B TWI783036 B TW I783036B TW 107131483 A TW107131483 A TW 107131483A TW 107131483 A TW107131483 A TW 107131483A TW I783036 B TWI783036 B TW I7830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forementioned
display
area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1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320A (zh
Inventor
北牧浩之
大石圭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福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3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03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5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field- or frame-skip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13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with arrangements or automatic control means for selecting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remo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控制顯示裝置的控制裝置在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執行第一顯示控制,第一顯示控制是使顯示裝置顯示異常發生資訊,異常發生資訊至少包含已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且,在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及第三顯示控制,第二顯示控制是從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並使顯示裝置顯示,第三顯示控制是從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並使顯示裝置顯示。

Description

監視系統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監視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監視系統。
發明背景
如上述之監視系統的一例已記載於日本專利特開2013-052994號公報(專利文獻1)中。專利文獻1的監視系統具備有顯示裝置(監視器13)與控制裝置(電腦12),前述顯示裝置是顯示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前述控制裝置是控制顯示裝置。控制裝置在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會執行使顯示裝置顯示識別資訊與文字資訊的控制,前述識別資訊是顯示已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資訊,前述文字資訊是顯示監視對象裝置的異常的內容之資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052994號公報
發明概要
在上述之監視系統中,雖然可以由顯示裝置所顯示的監視對象裝置之識別資訊來判斷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當中的哪一個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又,可以由顯示裝置所顯示的文字資訊來判斷監視對象裝置發生了何種異常,但是並無法確認監視對象物的異常發生時的狀態。因此,事後要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如何發生異常是有困難的。
於是,能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如何發生異常的監視系統之實現是備受期待的。
有鑒於上述內容之監視系統的特徵構成在於下述之點:監視系統具備:複數個拍攝裝置,拍攝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輸出裝置,輸出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顯示裝置,顯示資訊;控制裝置,控制前述顯示裝置;及儲存裝置,儲存資訊,前述儲存裝置是將複數個前述拍攝裝置的每一個所拍攝到的拍攝資訊、顯示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時刻之拍攝時刻資訊、及被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將複數個前述輸出裝置的每一個所輸出的前述作動資訊、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即作動時刻資訊、及與該作動資訊有關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 儲存,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執行第一顯示控制,前述第一顯示控制是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至少包含已發生異常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且,在前述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及第三顯示控制,前述第二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前述第三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作動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
根據此構成,在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情況下,藉由控制裝置來執行第一顯示控制,以將針對已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異常發生資訊顯示於顯示裝置。因此,可以在事後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有發生過異常。並且,在已進行了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將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顯示於顯示裝置。又,在已進行了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的情況下,執行第三顯示控制,將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顯示於顯示裝 置。
對監視對象裝置進行監視的監視者藉由進行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就可以使顯示裝置顯示和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時刻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或作動資訊,而能夠確認和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時刻相對應的外觀之狀況或作動狀況。因此,可以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如何發生異常。
1:第一自動倉庫
2:第二自動倉庫
3:搬送輸送機
6:第一保管架
7:搬送台車
8:中繼輸送機
9:堆高裝置
10:架板
11:第二保管架
12:堆高式起重機
16:第一控制裝置
17:第二控制裝置
18:第三控制裝置
21:拍攝裝置
22:輸出裝置
23:第一監視裝置
24:第二監視裝置
25:儲存裝置
25A:第一儲存部
25B:第二儲存部
26:第一電腦
27:第一監視器(顯示裝置)
28:第一操作裝置
31:第二電腦
32:第二監視器(顯示裝置)
33:第二操作裝置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A3:第三區域(裝置選擇區域)
A4:第四區域
A5:第五區域
A51:第一顯示用第五區域
A52:第二顯示用第五區域
A6:第六區域(異常顯示區域)
A7:第七區域(拍攝顯示區域)
A8:第八區域(作動資訊區域)
A81:第一顯示用第八區域
A82: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
A9:第九區域(時間指定區域)
A10:第十區域
A11:第十一區域
A12:第十二區域
A13:第十三區域
A14:第十四區域(異常顯示區域)
A15:第十五區域(第一選擇區域)
A16:第十六區域(第二選擇區域)
A161:第一顯示用第十六區域
A162:第二顯示用第十六區域
A17:第十七區域(作動資訊區域)
A18:第十八區域(作動資訊區域)
A19:第十九區域(拍攝顯示區域)
A20:第二十區域(時間指定區域)
C:游標
D:指定部
M:標記
S:監視系統
T:監視對象裝置
圖1是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物品搬送設備所具備的監視系統之圖。
圖2是顯示在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一自動倉庫設置拍攝裝置的狀態之平面圖。
圖3是顯示在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一自動倉庫設置拍攝裝置的狀態之側面圖。
圖4是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的顯示狀態之圖。
圖5是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之已選擇監視對象裝置的狀態之圖。
圖6是顯示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之已選擇異常發生資訊的狀態之圖。
圖7是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的顯示狀態之圖。
圖8是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之已選擇異 常發生資訊的狀態之圖。
圖9是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之已選擇異常發生資訊的狀態之圖。
圖10是顯示第二實施形態中的第一監視器之已選擇異常發生資訊的狀態之圖。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1.第一實施形態
針對具備有監視系統的物品搬送設備的第一實施形態,根據圖式來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有:保管物品的第一自動倉庫1及第二自動倉庫2、以及搬送物品的搬送輸送機3。在本實施形態中,物品搬送設備是涵蓋建築物的複數個樓層來設置,作為一例是涵蓋建築物的1樓至4樓來設置。
[第一自動倉庫]
如圖1至圖3所示,第一自動倉庫1具備有:保管物品的第一保管架6、搬送物品的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第一保管架6是以隔著間隔的狀態而設置成一對,在各第一保管架6中,是以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狀態而具備有複數個架板10。第一保管架6是以在架板10上支撐物品的狀態來保管物品。搬送台車7是在一對第一保管架6之間沿著第一保管架6行走而搬送物品。
作為中繼輸送機8具備有入庫用的中繼輸送 機8及出庫用的中繼輸送機8,前述入庫用的中繼輸送機8是將物品入庫至第一保管架6時使用的中繼輸送機,前述出庫用的中繼輸送機8是從第一保管架6將物品出庫時使用的中繼輸送機。該等一對中繼輸送機8是以因應於第一保管架6中的架板10之階層數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狀態而具備有複數組。作為堆高裝置9具備有入庫用的堆高裝置9與出庫用的堆高裝置9。該等一對堆高裝置9具備有輸送機。入庫用的堆高裝置9是構成為:可以從和第一自動倉庫1相鄰的搬送輸送機3接收物品,且將物品移交至搬送輸送機3。出庫用的堆高裝置9是構成為:可以從出庫用的中繼輸送機8接收物品,且將物品移交至搬送輸送機3。再者,如圖2所示,複數組中繼輸送機8及一對堆高裝置9是相對於第一保管架6而設置於第一保管架6的長邊方向兩側的每一側。
第一自動倉庫1是藉由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將第一保管架6所保管的物品搬送到搬送輸送機3,以將物品從第一自動倉庫1出庫。又,第一自動倉庫1是藉由堆高裝置9、中繼輸送機8、及搬送台車7,將已從搬送輸送機3接收的物品搬送到第一保管架6,以將物品入庫至第一自動倉庫1。
雖然省略圖示,但是複數個搬送台車7的每一個都具備有在第一保管架6與本身之間移載物品的移載裝置。複數個搬送台車7的每一個都具備有:用於沿著行走路徑行走的行走用馬達、或用於檢測行走路徑中的位置 的行走用感測器、或用於驅動台車用移載裝置的移載用馬達、或檢測台車用移載裝置的狀態的移載感測器、或檢測台車用移載裝置中的物品存在與否的存在感測器。如此,搬送台車7具備有: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移載裝置、行走用馬達、移載用馬達)、或對外部輸出資訊的機器(行走用感測器、移載感測器、存在感測器)。
又,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也具備有: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或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
[第二自動倉庫、搬送輸送機]
第二自動倉庫2具備有:保管物品的第二保管架11、及搬送物品的堆高式起重機12。堆高式起重機12具備有在本身與第二保管架11之間移載的移載裝置。以相鄰於第二自動倉庫2的狀態而設置有搬送輸送機3。第二自動倉庫2是藉由堆高式起重機12,將第二保管架11所保管的物品搬送到搬送輸送機3,以將物品從第二自動倉庫2出庫。又,第二自動倉庫2是藉由堆高式起重機12,將已從搬送輸送機3接收的物品搬送到第二保管架11,以將物品入庫至第二自動倉庫2。並且,堆高式起重機12具備有: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或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
再者,搬送輸送機3也具備有: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或藉由從外部輸入資訊而作動的機器。
[控制構成]
物品搬送設備具備有:控制第一自動倉庫1的第一控制裝置16、控制第二自動倉庫2的第二控制裝置17、及控制搬送輸送機3的第三控制裝置18。
第一控制裝置16是構成為:可在第一自動倉庫1中的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之間發送接收資訊。第一控制裝置16是對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的每一個所具備的機器發送控制資訊,以控制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又,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所具備的機器是對第一控制裝置16發送作動資訊,第一控制裝置16是將該作動資訊連同顯示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之時刻資訊一起發送至第一監視裝置23。再者,「得到作動資訊的時刻」是取得作動資訊之成為基準的時刻,可以設為例如,輸出裝置22對第一電腦26發送作動資訊的時刻、或第一電腦26接收來自輸出裝置22的作動資訊的時刻、或監視對象裝置T實際作動的時刻等。
第二控制裝置17是構成為:可在第二自動倉庫2的堆高式起重機12之間發送接收資訊。第二控制裝置17是對堆高式起重機12所具備的機器發送控制資訊,以控制堆高式起重機12。堆高式起重機12所具備的機器是對第二控制裝置17發送作動資訊,第二控制裝置17是將該作動資訊連同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資訊一起發送至第一監視裝置23。
第三控制裝置18是構成為:可在搬送輸送機 3之間發送接收資訊。第三控制裝置18是對搬送輸送機3所具備的機器發送作動資訊,以控制搬送輸送機3。搬送輸送機3所具備的機器是對第三控制裝置18發送作動資訊,第三控制裝置18是將該作動資訊連同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資訊一起發送至第一監視裝置23。
在本實施形態中,作動資訊是顯示針對監視對象裝置T之資訊的輸入或輸出之資訊(I/O資訊)。例如,作動資訊包含動作訊號或檢測訊號等,前述動作訊號是為了使監視對象裝置T的各驅動部或驅動機構動作而輸入或輸出的訊號,前述檢測訊號是由設於各部的感測器輸出的訊號。
[監視系統之概要]
監視系統S具備有:拍攝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拍攝裝置21、輸出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的輸出裝置22、第一監視裝置23、第二監視裝置24、及儲存資訊的儲存裝置25。第一監視裝置23是設置於設置有物品搬送設備的建築物內。第二監視裝置24是設置於和設置有物品搬送設備的建築物分開的地點。例如,第一監視裝置23是使用物品搬送設備的使用者用來監視物品搬送設備的監視裝置,第二監視裝置24是供應物品搬送設備的供應者用來監視物品搬送設備的監視裝置。如此,第一監視裝置23與第二監視裝置24可以設置於彼此分開的不同場所中。
第一監視裝置23具備有:第一電腦26、第一監視器27、及第一操作裝置28。第二監視裝置24具備有: 第二電腦31、第二監視器32、及第二操作裝置33。第一操作裝置28及第二操作裝置33是由鍵盤或滑鼠所構成。第一監視裝置23與第二監視裝置24是藉由網際網路線路而連接,可以彼此發送接收各種資訊。
再者,第一監視器27及第二監視器32的每一個都是相當於顯示資訊的顯示裝置,第一電腦26及第二電腦31的每一個都是相當於控制顯示裝置的控制裝置。
[拍攝裝置]
如圖1所示,相對於第一自動倉庫1、第二自動倉庫2、及搬送輸送機3的每一個都配備有拍攝裝置21。
若追加說明,針對第一自動倉庫1,是將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設為監視對象裝置T,且相對於位於第一自動倉庫1的複數個搬送台車7、中繼輸送機8、及堆高裝置9配備有拍攝裝置21。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2及圖3所示,相對於二對堆高裝置9的每一個都設置有1個拍攝裝置21。又,相對於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2台或3台中繼輸送機8設置有1台拍攝裝置21,且相對於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的2台或3台搬送台車7設置有1台拍攝裝置21。再者,雖然拍攝裝置21是以固定於將第一保管架6或堆高裝置9往上下方向引導的桅桿之狀態來設置,藉此將拍攝裝置21設置成不會移動,但是也可以將拍攝裝置21固定於搬送台車7或堆高裝置9,而設置成拍攝裝置21可和搬送台車7或堆高裝置9一體地移動。
又,雖然省略圖示,但是針對第二自動倉庫2,是將 堆高式起重機12設為監視對象裝置T,且相對於位於第二自動倉庫2的堆高式起重機12配備有拍攝裝置21。又,針對搬送輸送機3,是將方向變更部分或分歧合流部分設為監視對象裝置T,且相對於位於搬送輸送機3的方向變更部分或分歧合流部分配備有拍攝裝置21,前述方向變更部分是變更將搬送輸送機3中之物品進行搬送的搬送方向之部分,前述分歧合流部分是搬送物品的搬送路徑分歧或合流之部分。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監視對象裝置T為用於搬送物品的搬送裝置。
並且,拍攝裝置21是對拍攝對象即監視對象裝置T隨時拍攝。拍攝裝置21具備有快閃記憶卡(flash memory card)或硬磁碟驅動機(HDD)等之儲存媒體,且構成為可儲存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像這樣的拍攝裝置21的儲存媒體是作為第一儲存部25A來發揮功能。並且,拍攝裝置21是將已拍攝的拍攝資訊、以及顯示拍攝了該拍攝資訊的時刻之拍攝時刻資訊建立關連,並儲存至該第一儲存部25A。拍攝裝置21可自動地將超過保存期限的拍攝資訊刪除。
又,拍攝裝置21在從第一電腦26接收到異常發生訊號的情況下,是從第一儲存部25A中讀出設定時間的拍攝資訊,且發送至第一電腦26,前述設定時間是針對已發生該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之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設定時間。再者,設定時間是比保存期間的長度更短,在本實施形態 中,為異常發生的時刻之5分鐘前到1分鐘後的時間。
[儲存裝置]
儲存裝置25是將複數個拍攝裝置21的每一個所拍攝到的拍攝資訊、顯示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時刻之拍攝時刻資訊、及被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又,儲存裝置25是將複數個輸出裝置22的每一個所輸出的作動資訊、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即作動時刻資訊、及與該作動資訊有關之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
在此,儲存裝置25具備有第一儲存部25A與第二儲存部25B。第一儲存部25A是構成為:將拍攝資訊、拍攝時刻資訊、及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且儲存現在到過去之在保存期限內的拍攝資訊(尚未超過保存期限的拍攝資訊),並且將超過保存期限的拍攝資訊刪除。如上所述,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一儲存部25A是配備於拍攝裝置21中。
第二儲存部25B是構成為:在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將發生該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之該異常發生時的拍攝資訊,和拍攝時刻資訊及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即使超過第一儲存部25A的保存期限也不會刪除拍攝資訊。
第一電腦26具備有硬磁碟驅動機或固體狀態驅動機(SSD)等之儲存媒體,且構成為可儲存資訊。在本實施形態中,像這樣的第一電腦26的儲存媒體是作為第 二儲存部25B來發揮功能。
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是由第一控制裝置16、第二控制裝置17、及第三控制裝置18發送至第一電腦26。
亦即,第一控制裝置16、第二控制裝置17、及第三控制裝置18是相當於輸出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輸出裝置22。
第一電腦26接收到顯示監視對象裝置T有發生過異常之資訊時,會將異常發生資訊發送至對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進行拍攝之拍攝裝置21。已接收該異常發生訊號的拍攝裝置21會將設定時間的拍攝資訊發送至第一電腦26,前述設定時間是針對已發生該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之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設定時間。
並且,第一電腦26從拍攝裝置21接收到拍攝資訊與拍攝時刻資訊的情況下,會將發生該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之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拍攝資訊,和拍攝時刻資訊及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已發送到該第一電腦26的拍攝資訊是構成為並未設定有保存期限,即使超過第一儲存部25A中設定的保存期限也不會刪除拍攝資訊。
再者,第一電腦26所儲存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編號,可以使用對拍攝裝置21拍攝的監視對象裝置T分配的編號、或對拍攝裝置21本身分配的編號等。又,當網路上的位址已分配給拍攝裝置21的情況下,也可以將 其位址作為識別資訊來使用。
[監視器之顯示]
如圖4所示,第一電腦26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一區域A1,且利用其設定的第一區域A1來執行第一控制,前述第一控制是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設備整體資訊,前述設備整體資訊是表示物品搬送設備的整體之資訊。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一控制,就會在矩形的第一區域A1內,顯示表示物品搬送設備的樓層之圖像以作為設備整體資訊。
第一電腦26在第一區域A1中複數個樓層當中的一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二區域A2,且利用其設定的第二區域A2來執行第二控制,前述第二控制是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樓層資訊,前述樓層資訊是表示物品搬送設備之已選擇的樓層即選擇樓層之資訊。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二控制,就會在矩形的第二區域A2內,顯示表示選擇樓層的圖像以作為樓層資訊。在圖4中顯示以下狀態:在第一區域A1中選擇3樓,且在第二區域A2內顯示表示物品搬送設備中的3樓之圖像。又,在第二控制中,第一區域A1之表示樓層的圖像中的選擇樓層,是以和選擇樓層以外的樓層不同的形態來顯示。
再者,所謂在第一區域A1中複數個樓層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具體而言,如圖4所示,是指藉由第一操作裝置28之滑鼠來使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所顯示的 游標C移動到和目的樓層重疊後,再點擊滑鼠的情況。之後的「已被選擇的情況」是顯示已藉由第一操作裝置28進行了同樣的操作的情況。
第一電腦26在第二區域A2中設置於選擇樓層的設備之一部分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矩形的第三區域A3,且利用其設定的第三區域A3來執行第三控制,前述第三控制是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選擇資訊,前述選擇資訊是表示已選擇的設備部分之資訊。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三控制,就會在第三區域A3內,顯示表示已選擇的設備部分之圖像。在圖4中顯示以下狀態:在第二區域A2中選擇第一自動倉庫1,且在第三區域A3內顯示表示第一自動倉庫1之圖像。又,在第三控制中,在和第二區域A2之表示樓層的圖像中的已選擇的設備部分相對應的位置上顯示標記M,前述標記M是顯示該設備部分已被選擇。
如圖5所示,第一電腦26在第三區域A3中監視對象裝置T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四區域A4及第五區域A5,且利用其設定的第四區域A4來執行第四控制,前述第四控制是顯示對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T進行拍攝的拍攝裝置21現在的拍攝資訊,並且利用已設定的第五區域A5來執行第五控制,前述第五控制是顯示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T現在的作動資訊。
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四控制,就會在矩形的第四區 域A4內,以即時的方式顯示藉由拍攝裝置21拍攝了監視對象裝置T的動態圖。又,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五控制,就會在2個第五區域A5的每一個中都顯示作動資訊。在2個第五區域A5之一者即第一顯示用第五區域A51內,以圖表來顯示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T現在的作動資訊。在2個第五區域A5之另一者即第二顯示用第五區域A52內,顯示矩陣狀的網格,並且將和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T相對應的網格顯示成會因應於當前資料的輸出輸入而使顯示形態變化。
再者,第三區域A3相當於用來接受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當中選出的1個的裝置選擇區域,第三控制相當於使顯示裝置顯示裝置配置資訊的第四顯示控制,前述裝置配置資訊是表示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實際配置狀態之資訊。
如圖6所示,第一電腦26在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六區域A6,且利用其設定的第六區域A6來執行第六控制,前述第六控制是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包含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且,構成為: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六控制,就會在矩形的第六區域A6內,顯示表格與字串,前述表格是將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與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建立關連的表格,前述字串是表 示此表格所顯示的各項目之顯示內容。
在第六區域A6的表格中,在項目列有「發生日期和時間」、「機器ID」、「ErrorCode(錯誤代碼)」、「Error名稱(錯誤名稱)」、「經過時間」、及「異常發生次數」之項目,且和各項目行相對應的資訊是以字串來顯示。如此,在第六區域A6中,每行顯示相同種類的資訊,而以清單形式來顯示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
再者,「發生日期和時間」的項目行是顯示表示發生時刻資訊的字串。「機器ID」的項目行是顯示表示機器的識別資訊的字串。「ErrorCode(錯誤代碼)」是顯示因應於異常的種類而分配的字串等之識別符號。「Error名稱(錯誤名稱)」是顯示表示異常的種類的字串。「經過時間」是以字串來顯示異常發生後的經過時間。「異常發生次數」是顯示該機器發生該種類的異常之次數。
順帶一提,在第六區域A6中作為異常發生資訊而被選擇的行,是以和其他行不同的形態來顯示。又,在第三區域A3所顯示的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當中,和在第六區域A6中作為異常發生資訊而被選擇的行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T,是以和其他監視對象裝置T不同的形態來顯示。再者,第六控制相當於第一顯示控制,第六區域A6相當於異常顯示區域。
第一電腦26在第六區域A6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 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七區域A7,且執行第七控制,前述第七控制是從儲存裝置25的第二儲存部25B中取得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拍攝資訊,並利用已設定的第七區域A7來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再者,第一電腦26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八區域A8,且執行第八控制,前述第八控制是從儲存裝置25的第二儲存部25B中取得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並利用已設定的第八區域A8來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
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七控制,就會在矩形的第七區域A7內,顯示設定時間的動態圖以作為拍攝資訊,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又,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八控制,就會在2個第八區域A8的每一個中都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設定時間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變化,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在2個第八區域A8之一者即第一顯示用第八區域A81內,以圖表形式來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設定時間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變化,前述設定時間是與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設定時間。在2個第八區域A8之另一者即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A82內,顯示矩陣狀的網格。對監視對象裝置T所具備之取得作動資訊的每1個機器分配1個網格,在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A82中,是顯示成:因應於表示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 變化的資訊,而使網格的顯示形態變化,前述網格是和對象的監視對象裝置T所具備的各機器相對應的網格。
第六區域A6、第七區域A7、及第八區域A8是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同時地顯示,以同時地顯示異常發生資訊、拍攝資訊、及作動資訊。
再者,第七控制相當於第二顯示控制,第七區域A7相當於拍攝顯示區域。又,第八控制相當於第三顯示控制,第八區域A8相當於作動資訊區域。
又,第一電腦26在第六區域A6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九區域A9,並執行第九控制,前述第九控制是使第九區域A9顯示用於指定指定時刻的指定部D。如此,第一電腦26在第六區域A6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顯示包含指定部D的第九區域A9。在本實施形態中,第九區域A9是位於和第七區域A7與2個第八區域A8的每一個都相對應的位置,具體而言,是以相鄰於第七區域A7或2個第八區域A8的每一個之下側的狀態來顯示。再者,第九區域A9相當於時間指定區域。
並且,在第九控制中,第一電腦26在已接受第九區域A9中的時刻指定的情況下,使第七區域A7顯示從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並且使第八區域A8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從指定時刻開始的監視對象裝置T 的作動狀態之變化。亦即,雖然在第七區域A7與2個第八區域A8的下側分別顯示有第九區域A9,但是在其中1個第九區域A9的指定部D被往左右方向進行滑動操作而接受時刻指定的情況下,是以同步的狀態而從指定時刻的狀態來顯示第七區域A7所顯示的動態圖、以及2個第八區域A8所顯示的作動狀態。具體而言,針對第七區域A7,是播放從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針對第一顯示用第八區域A81,是使圖表上的游標位置從和指定時刻相對應的位置移動,針對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A82,是從指定時刻的網格的顯示狀態來變化。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在第三區域A3內之事先設定的位置上,形成第一區域A1、第二區域A2、第四區域A4、第五區域A5、第六區域A6、第七區域A7、及第八區域A8,但是也可以不用以相對於第三區域A3而固定的狀態來形成第一區域A1、第二區域A2、第四區域A4、第五區域A5、第六區域A6、第七區域A7、及第八區域A8,而可以設為根據第一操作裝置28的操作而相對於第三區域A3來相對地移動。
第一電腦26在異常發生的情況下,會將異常資訊發送至第二電腦31,且在接收來自第二電腦31的要求資訊的情況下,會將拍攝資訊或作動資訊發送至第二電腦31。
第二電腦31是構成為:可根據由第一電腦26所發送的異常資訊、拍攝資訊、及作動資訊等,和上述內容同樣地 執行第一控制至第九控制。
2.第二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監視系統的第二實施形態,利用圖7至圖10來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形態中,監視器的顯示形態是不同的,這一點和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不同。以下,針對本實施形態之監視系統,是以和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的不同點為中心來進行說明。再者,針對未特別說明的要點,是設成和上述第一實施形態相同。
如圖7所示,第一電腦26會在第一監視器27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第十區域A10,且在其第十區域A10內執行設定區域的控制,前述控制是設定:用於選擇顯示期間的第十一區域A11、用於選擇識別編號的第十二區域A12、用於依照已選擇的顯示期間及識別編號來進行顯示資訊的操作的第十三區域A13、第十四區域A14、第十五區域A15、及第十六區域A16。在此,將該控制稱為第十控制。再者,在第十二區域A12中,除了可選擇顯示機器的識別編號之機器ID之外,還可以選擇顯示全部的識別編號之「ALL(全部)」。在圖7中,在第十二區域A12中是選擇「ALL(全部)」。
作為第十六區域A16設定有第一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1與第二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2,第一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1是顯示「I/O」的字串,第二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2是顯示「C-BOX」的字串。又,第十三區域A13是 顯示「SHOW(顯示)」的字串,第十五區域A15是顯示「Camera(相機)」的字串。再者,第十五區域A15相當於第一選擇區域,第十六區域A16相當於第二選擇區域。
第一電腦26是在第十一區域A11中已選擇顯示期間且在第十二區域A12中已選擇識別編號後進行選擇第十三區域A13的操作,藉此執行第十四控制,前述第十四控制是在第十四區域A14中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是在已選擇的顯示期間中針對已選擇的識別編號的監視對象裝置T所發生的異常之異常發生資訊。再者,第十四區域A14所顯示的資訊,與上述第一實施形態中的第六區域A6所顯示的資訊是相同的。
如此,第一電腦26在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T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利用第十四區域A14來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包含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再者,第十四控制相當於第一顯示控制,第十四區域A14相當於異常顯示區域。
又,第一電腦26在第十四區域A14中1個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第十五區域A15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第十五控制,前述第十五控制是從儲存裝置25的第二儲存部25B中取得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拍攝資訊,並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又,在第十四區域A14中1個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第十六區域A16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後述之第十六控制。
藉由第一電腦26執行第十五控制,如圖10所示,就會在第十區域A10內,取代第十一區域A11、第十二區域A12、第十三區域A13、第十四區域A14、第十五區域A15、及第十六區域A16,改設定第十九區域A19與第二十區域A20。並且,在矩形的第十九區域A19中,顯示設定時間的動態圖以作為拍攝資訊,前述設定時間是與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設定時間。
再者,第十五控制相當於第二顯示控制,第十九區域A19相當於拍攝顯示區域。又,第十六控制相當於第三顯示控制,第十七區域A17及第十八區域A18相當於作動資訊區域。
在為第一電腦26執行第十六控制的情況,且已選擇第一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1來作為第十六區域A16的情況下,如圖8所示,會在第十區域A10內,取代第十一區域A11、第十二區域A12、第十三區域A13、第十四區域A14、第十五區域A15、及第十六區域A16,改設定第十七區域A17與第二十區域A20。並且,在矩形的第十七區域A17中,以圖表形式來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設定時間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變化,前述設定時間是與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設定時間。
在為第一電腦26執行第十六控制的情況,且已選擇第一顯示用第十六區域A161來作為第十六區域A16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會在第十區域A10內,取代第 十一區域A11、第十二區域A12、第十三區域A13、第十四區域A14、第十五區域A15、及第十六區域A16,改設定第十八區域A18與第二十區域A20。並且,在矩形的第十八區域A18內,顯示矩陣狀的網格。對監視對象裝置T所具備之取得作動資訊的每1個機器分配1個網格,在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A82中,是顯示成:因應於表示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資訊之變化的資訊,而使網格的顯示形態變化,前述網格是和對象的監視對象裝置T所具備的各機器相對應的網格。
由於第十七區域A17、第十八區域A18、及第十九區域A19是藉由切換相同的第十區域A10的顯示內容而顯示,因此異常發生資訊、拍攝資訊、及作動資訊不會同時地顯示。
3.其他實施形態
接著,針對監視系統的其他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1)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針對在已接受時間指定區域中的時刻指定的情況下,使拍攝資訊區域顯示從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並且使作動資訊區域同步地顯示指定時刻中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狀態之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並不限定於此,也可以作成為對拍攝資訊區域與作動資訊區域的每一個都設定時間指定區域,並可各自分別地進行時間指定。例如也可以作成為:在針對拍攝資訊區域的時間指定區域中已接受時刻指定的情況下,將作動資訊區域中的顯示維持現狀,並使拍攝資訊區域顯示從 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且,在針對作動資訊區域的時間指定區域中已接受時刻指定的情況下,將拍攝資訊區域中的顯示維持現狀,並使作動資訊區域顯示指定時刻中的監視對象裝置T的作動狀態。
(2)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將藉由第一電腦26的控制而顯示於第一監視器27的形態、及藉由第二電腦31的控制而顯示於第二監視器32的形態設為相同,但是也可以使藉由第一電腦26的控制而顯示於第一監視器27的形態、及藉由第二電腦31的控制而顯示於第二監視器32的形態不同。例如也可以構成為:藉由第一電腦26的控制而跟第一實施形態一樣使第一監視器27顯示資訊,並藉由第二電腦31的控制而跟第二實施形態一樣使第二監視器32顯示資訊。
(3)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在拍攝資訊區域中顯示動態圖,但也可以在拍攝資訊區域中顯示靜態圖。又,雖然是在作動資訊區域中以圖表等來顯示作動資訊,但也可以在作動資訊區域中以字串(包含數值)來顯示作動資訊。
(4)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將監視對象裝置T設為用於搬送物品的搬送裝置,但是監視對象裝置T的具體之態樣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將監視對象裝置T設為用於製造物品的製造裝置、或用於保管物品的保管裝置等。
(5)再者,上述之各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 只要沒有發生矛盾,也可與其他實施形態所揭示的構成來組合而應用。關於其他的構成,在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實施形態在全部之點上均只不過是例示。因此,在不脫離本揭示的主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進行各種改變。
4.上述實施形態之概要
以下,針對在上述所說明之監視系統之概要進行說明。
監視系統具備:複數個拍攝裝置,拍攝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輸出裝置,輸出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顯示裝置,顯示資訊;控制裝置,控制前述顯示裝置;及儲存裝置,儲存資訊,前述儲存裝置是將複數個前述拍攝裝置的每一個所拍攝到的拍攝資訊、顯示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時刻之拍攝時刻資訊、及被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將複數個前述輸出裝置的每一個所輸出的前述作動資訊、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即作動時刻資訊、及與該作動資訊有關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執行第一顯示控制,前述第一顯示控制是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至少包含已發生異常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且,在前述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及第三顯示 控制,前述第二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前述第三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作動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
根據此構成,在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情況下,藉由控制裝置來執行第一顯示控制,以將針對已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異常發生資訊顯示於顯示裝置。因此,可以在事後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有發生過異常。並且,在已進行了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將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顯示於顯示裝置。又,在已進行了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的情況下,執行第三顯示控制,將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顯示於顯示裝置。
對監視對象裝置進行監視的監視者藉由進行對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做選擇之操作,就可以使顯示裝置顯示和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時刻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或作動資訊,而能夠確認和監視對象裝置發生異常的時刻相對應的外觀之狀況或作動狀況。因此,可以容易地確認 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如何發生異常。
在此,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是在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設定拍攝顯示區域與作動資訊區域,且利用前述拍攝顯示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二顯示控制,並利用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三顯示控制。
根據此構成,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會顯示於顯示裝置的拍攝顯示區域中,且和已選擇的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會顯示於顯示裝置的作動資訊區域中。
監視者藉由參照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的拍攝顯示區域與作動資訊區域,就可以同時地確認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拍攝資訊與作動資訊。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何種異常。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異常顯示區域設定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並利用前述異常顯示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一顯示控制。
根據此構成,監視者藉由參照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的拍攝顯示區域、作動資訊區域、及異常顯示區域,就可以除了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拍攝資訊與作動資訊之外,還同時地確認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或顯示發生異常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因此,可以更加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何種異常。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裝置配置資訊區域設定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並利用前述裝置配置資訊區域來執行第四顯示控制,前述第四顯示控制是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裝置配置資訊,前述裝置配置資訊是表示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實際配置狀態。
根據此構成,在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的裝置配置資訊區域中顯示有裝置配置資訊,藉由參照該裝置配置資訊,就可以掌握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實際配置狀態。因此,會變得可較容易地掌握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是配置於物品搬送設備的哪個位置上,且可較容易地進行對於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處置。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第二顯示控制是將設定時間的動態圖作為前述拍攝資訊來顯示的控制,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前述第三顯示控制是將表示變化的資訊作為前述作動資訊來顯示的控制,前述變化是前述設定時間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狀態之變化,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
根據此構成,在拍攝顯示區域中,可顯示拍攝了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的動態圖,並且可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設定時間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狀態之變化,前述設定時間包含異常發生的時刻。因此,監視者藉由參照顯示裝置的拍攝顯示區域所顯示的動態圖 及表示作動狀態的變化之資訊,就可以更加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何種異常。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時間指定區域顯示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前述時間指定區域是用於接受前述設定時間內的時刻之指定的區域,再者,在已接受前述時間指定區域中的時刻指定的情況下,使前述拍攝顯示區域顯示從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並且使前述作動資訊區域顯示表示變化的資訊,前述變化是起自前述指定時刻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狀態之變化。
根據此構成,由於在已藉由時刻指定區域接受時刻指定的情況下,是使拍攝顯示區域顯示起自指定時刻的動態圖,並且使作動資訊區域顯示起自指定時刻的作動狀態之變化,因此能夠以同步的狀態來顯示拍攝顯示區域所顯示的動態圖以及作動資訊區域所顯示的作動狀態之變化。因此,監視者藉由參照該等資訊,就可以更加容易地確認監視對象裝置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何種異常。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是將裝置指定區域顯示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前述裝置指定區域是用於接受複數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當中選出的1個的區域,在前述監視對象裝置已被選擇的情況下,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對已選擇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進行拍攝的前述拍攝裝置現在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且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已選擇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現在的前述作動資訊。
根據此構成,藉由在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所顯示的裝置指定區域中選擇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1個,即可在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顯示拍攝了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以及已選擇的監視對象裝置現在的作動資訊。因此,藉由參照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就可以掌握任意的監視對象裝置現在的狀況。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控制裝置是在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異常顯示區域、第一選擇區域、及第二選擇區域,在前述異常顯示區域中1個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前述第一選擇區域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前述第二顯示控制,在前述異常顯示區域中1個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前述第二選擇區域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前述第三顯示控制。
根據此構成,在已選擇1個異常發生資訊及第一選擇區域的情況下,是在顯示裝置中顯示與其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且,在已選擇1個異常發生資訊及第二選擇區域的情況下,是在顯示裝置中顯示與其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如此,由於可選擇是要在顯示裝置中顯示監視對象裝置的拍攝資訊還是顯示作動資訊,因此可以使顯示裝置顯示監視者所要求的資訊。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儲存裝置具備第一儲存部與第二儲存部,前述第一儲存部是構成為:將前述拍攝資訊與前述拍攝時刻資訊建立關連,且儲存現在到過去 之在保存期限內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且將超過前述保存期限的前述拍攝資訊刪除,前述第二儲存部是構成為:在複數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將發生該異常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之該異常發生時的前述拍攝資訊,和前述拍攝時刻資訊及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即使超過前述保存期限也不會刪除前述拍攝資訊,又,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第二顯示控制中,從前述第二儲存部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拍攝資訊。
根據此構成,由於第一儲存部會將超過保存期限的拍攝資訊刪除,因此可以抑制第一儲存部所儲存的拍攝資訊之資訊量。又,第二儲存部是將發生異常的監視對象裝置之該異常發生時的拍攝資訊,和拍攝時刻資訊及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由於在第二儲存部中,不需要儲存異常發生時的拍攝資訊以外的拍攝資訊,因此可以抑制第二儲存部所儲存的拍攝資訊之資訊量。
又,由於第二儲存部之異常發生時的拍攝資訊不會跟第一儲存部一樣因為超過保存期限就被刪除,又,控制裝置可在第二顯示控制中從第二儲存部取得拍攝資訊,因此即使超過了第一儲存部中的拍攝資訊之保存期限後,仍然可以藉由控制裝置來執行第二顯示控制。
又,較理想的是,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為用於搬送物品的搬送裝置。
根據此構成,變得可較容易地確認搬送裝置 是在何種狀況下發生何種異常。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揭示之技術可利用於一種具備有:拍攝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之複數個拍攝裝置、及輸出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之輸出裝置的監視系統。
27‧‧‧第一監視器(顯示裝置)
A1‧‧‧第一區域
A2‧‧‧第二區域
A3‧‧‧第三區域(裝置選擇區域)
A6‧‧‧第六區域(異常顯示區域)
A7‧‧‧第七區域(拍攝顯示區域)
A8‧‧‧第八區域(作動資訊區域)
A81‧‧‧第一顯示用第八區域
A82‧‧‧第二顯示用第八區域
A9‧‧‧第九區域(時間指定區域)
C‧‧‧游標
D‧‧‧指定部
M‧‧‧標記

Claims (10)

  1. 一種監視系統,具備:複數個拍攝裝置,拍攝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輸出裝置,輸出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資訊;顯示裝置,顯示資訊;控制裝置,控制前述顯示裝置;及儲存裝置,儲存資訊,前述儲存裝置是將複數個前述拍攝裝置的每一個所拍攝到的拍攝資訊、顯示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時刻之拍攝時刻資訊、及被拍攝到該拍攝資訊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將複數個前述輸出裝置的每一個所輸出的前述作動資訊、得到該作動資訊的時刻即作動時刻資訊、及與該作動資訊有關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執行第一顯示控制,前述第一顯示控制是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異常發生資訊,前述異常發生資訊至少包含已發生異常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之識別資訊以及顯示該異常發生的時刻之發生時刻資訊,且,在前述顯示裝置所顯示的1個或2個以上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當中的1個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第二顯示控制及第三顯示控制,前述第二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 對象裝置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前述第三顯示控制是從前述儲存裝置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作動資訊,並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
  2. 如請求項1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是在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設定拍攝顯示區域與作動資訊區域,且利用前述拍攝顯示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二顯示控制,並利用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三顯示控制。
  3. 如請求項2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異常顯示區域設定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並利用前述異常顯示區域來執行前述第一顯示控制。
  4. 如請求項2或3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裝置配置資訊區域設定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並利用前述裝置配置資訊區域來執行第四顯示控制,前述第四顯示控制是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裝置配置資訊,前述裝置配置資訊是表示前述複數個監視對象裝置的實際配置狀態。
  5. 如請求項2或3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第二顯示控制是將設定時間的動態圖作為前述拍攝資訊來顯示的控制,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 前述第三顯示控制是將表示前述設定時間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狀態之變化的資訊作為前述作動資訊來顯示的控制,前述設定時間包含與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有關之異常發生的時刻。
  6. 如請求項5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除了前述拍攝顯示區域及前述作動資訊區域之外,還將時間指定區域顯示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前述時間指定區域是用於接受前述設定時間內的時刻之指定的區域,再者,在已接受前述時間指定區域中的時刻指定的情況下,使前述拍攝顯示區域顯示從指定時刻開始的動態圖,並且使前述作動資訊區域顯示表示從前述指定時刻開始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作動狀態之變化的資訊。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是將裝置指定區域顯示於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前述裝置指定區域是用於接受複數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當中選出的1個的區域,在前述監視對象裝置已被選擇的情況下,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對已選擇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進行拍攝的前述拍攝裝置現在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且使前述顯示裝置顯示已選擇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現在的前述作動資訊。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控制裝置是在前述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中,設定異常顯示區域、第一選擇區域、及第二選擇區域,在前述異 常顯示區域中1個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前述第一選擇區域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前述第二顯示控制,在前述異常顯示區域中1個前述異常發生資訊已被選擇且前述第二選擇區域已被選擇的情況下,執行前述第三顯示控制。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儲存裝置具備第一儲存部與第二儲存部,且可從前述第一儲存部將前述拍攝資訊發送至前述第二儲存部,前述第一儲存部是構成為:將前述拍攝資訊與前述拍攝時刻資訊建立關連,且儲存現在到過去之在保存期限內的前述拍攝資訊,並且將超過前述保存期限的前述拍攝資訊刪除,前述第二儲存部是構成為:在複數個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任一者發生異常的情況下,將發生該異常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之該異常發生時的前述拍攝資訊,和前述拍攝時刻資訊及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識別資訊建立關連來儲存,並且即使超過前述保存期限也不會刪除前述拍攝資訊,又,前述控制裝置在前述第二顯示控制中,從前述第二儲存部中取得和已選擇的前述異常發生資訊相對應的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的前述拍攝資訊。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監視系統,其中前述監視對象裝置為用於搬送物品的搬送裝置。
TW107131483A 2017-09-27 2018-09-07 監視系統 TWI783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6658A JP6791082B2 (ja) 2017-09-27 2017-09-27 監視システム
JP2017-186658 2017-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320A TW201924320A (zh) 2019-06-16
TWI783036B true TWI783036B (zh) 2022-11-11

Family

ID=6590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1483A TWI783036B (zh) 2017-09-27 2018-09-07 監視系統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9558B2 (zh)
EP (1) EP3664441B1 (zh)
JP (1) JP6791082B2 (zh)
KR (1) KR102577138B1 (zh)
CN (1) CN111133751B (zh)
ES (1) ES2949618T3 (zh)
TW (1) TWI783036B (zh)
WO (1) WO20190650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416B (zh) * 2020-04-10 2022-06-21 北京旷视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视频的展示方法、装置和电子系统
WO2023002713A1 (ja) * 2021-07-19 2023-01-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表示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5288A1 (en) * 2000-10-10 2002-06-20 Ikuo Matsumura Adjus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and abnormality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4104572A (ja) * 2002-09-11 2004-04-02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Ltd 監視カメラ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監視カメラ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90244281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monitor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1487A (ja) * 2001-03-19 2002-09-27 Fujitsu General Ltd ネットワークカメラによる監視方法と監視システム
JP5776933B2 (ja) * 2011-09-02 2015-09-09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処理設備
JP5660391B2 (ja) 2011-09-06 2015-01-28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物品搬送設備
KR101638555B1 (ko) * 2011-09-22 2016-07-12 무라다기카이가부시끼가이샤 물류 시스템과 물류 시스템의 이상으로부터의 복구 방법
JP5477399B2 (ja) * 2012-01-30 2014-04-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EP2949540B1 (en) 2014-05-26 2018-08-22 Alpha Caesar Srl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tensional stress of a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during thermal regulation operation of rail
EP2949510A1 (en) * 2014-05-30 2015-12-02 Octocam S.r.l.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road safety
JP6459256B2 (ja) * 2014-07-07 2019-0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憶再生制御装置、画像記憶再生制御方法、画像記憶再生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6423B2 (ja) * 2014-11-19 2019-03-06 株式会社ユピテル 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02067B2 (ja) * 2015-06-18 2019-1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10909384B2 (en) * 2015-07-14 2021-02-0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JP6206857B1 (ja) * 2016-08-24 2017-10-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追跡支援装置、追跡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追跡支援方法
JP6750998B2 (ja) * 2016-10-07 2020-09-02 パナソニックi−PROセンシング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方法
JP7092688B2 (ja) * 2017-02-17 2022-06-28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用周辺監視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5288A1 (en) * 2000-10-10 2002-06-20 Ikuo Matsumura Adjus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and abnormality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4104572A (ja) * 2002-09-11 2004-04-02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Ltd 監視カメラ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監視カメラ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20090244281A1 (en) * 2008-03-26 2009-10-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processing method for the monito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88086A1 (en) 2020-09-10
EP3664441A4 (en) 2021-01-13
CN111133751A (zh) 2020-05-08
JP2019062449A (ja) 2019-04-18
ES2949618T3 (es) 2023-10-02
KR20200053519A (ko) 2020-05-18
TW201924320A (zh) 2019-06-16
KR102577138B1 (ko) 2023-09-08
EP3664441C0 (en) 2023-06-07
CN111133751B (zh) 2022-12-09
WO2019065097A1 (ja) 2019-04-04
US10999558B2 (en) 2021-05-04
EP3664441A1 (en) 2020-06-10
JP6791082B2 (ja) 2020-11-25
EP3664441B1 (en)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8411B2 (ja) 搬送車システム
JP5773293B2 (ja) 物流システムと物流システムの異常からの復旧方法
TWI783036B (zh) 監視系統
US20170295953A1 (en) Monitoring devic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onitoring method
JP6439327B2 (ja) 搬送車システム
JP5660394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JP5776937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JP6354423B2 (ja) 自動倉庫システム
JP5958517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
JP3861274B2 (ja) 自動倉庫
JP7371577B2 (ja) 移動ロボット、サーバ装置、及び運搬方法
JP7361836B2 (ja) 入出庫管理装置、入出庫管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H0867314A (ja)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
CN114415494A (zh) 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方法、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JP2011216014A (ja) 作業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管理方法
JP2023075578A (ja) 産業機械監視装置
WO2016204269A1 (ja)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システム
JP2020197988A (ja) 機械学習用データ収集方法及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2046811A (ja) 自動倉庫
JP2015113224A (ja) ピッキング残量確認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