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515B -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2515B
TWI782515B TW110116007A TW110116007A TWI782515B TW I782515 B TWI782515 B TW I782515B TW 110116007 A TW110116007 A TW 110116007A TW 110116007 A TW110116007 A TW 110116007A TW I782515 B TWI782515 B TW I7825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lectronic device
processing module
modul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5836A (zh
Inventor
簡伯仰
方浩任
張惟一
陳俊傑
王鎮城
江志文
Original Assignee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5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5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2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251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9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dedicated keyboard keys or combinations thereof
    • G06F3/04897Special 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mands for improving display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出一種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顯示螢幕、發光模組以及處理模組。第一機體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螢幕區域以及邊框區域,並且邊框區域環繞螢幕區域。顯示螢幕設置在第一機體的螢幕區域。發光模組設置在第一機體的邊框區域。處理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內,並耦接顯示螢幕與發光模組。處理模組依據需求條件,來啟動邊框區域的發光模組發出輔助照明光。

Description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產品,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對於一般的筆記型電腦而言,當使用者操作筆記型電腦進行視訊會議功能,而透過筆記型電腦的攝像元件進行使用者的人物圖像擷取時,由於使用者的當前操作環境可能有照明不足的情況,而導致攝像元件所取得的人物圖像的影像品質不佳。因此,如何可有效地提供輔助照明,本發明提出以下幾個實施例的解決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於擷取人像時可自動提供額外的輔助照明光。
本發明的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顯示螢幕、發光模組以及處理模組。第一機體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包括螢幕區域以及邊框區域,並且邊框區域環繞螢幕區域。顯示螢幕設置在第一機體的螢幕區域。發光模組設置在第一機體的邊框區域。處理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內,並耦接顯示螢幕與發光模組。處理模組依據需求條件,來啟動邊框區域的發光模組發出輔助照明光。
本發明的操作方法適於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第一機體、顯示螢幕、發光模組以及處理模組。顯示螢幕設置在第一機體的螢幕區域。發光模組設置在第一機體的邊框區域。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透過處理模組依據需求條件,來啟動邊框區域的發光模組發出輔助照明光。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可透過設置在顯示螢幕周圍的邊框區域的發光模組來提供額外的輔助照明光,其能針對環境光不足的情況下(如用戶臉部過暗)進行適當的補光。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為了使本發明之內容可以被更容易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做為本揭示確實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係代表相同或類似部件。
圖1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裝置示意圖。參考圖1A,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可例如是筆記型電腦,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機體101以及第二機體102。第一機體1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102的一側。圖1A為表示第一機體101以及第二機體102的開啟狀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01具有第一表面S1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S1位於第一機體101的一側(例如筆記型電腦的顯示側),並且第二表面位於第一機體101的另一側(例如筆記型電腦的LOGO側)。第一表面S1平行於第二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111以及邊框區域112,並且邊框區域112環繞螢幕區域1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101的螢幕區域111,並且邊框區域112為對應於螢幕邊框。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101的邊框區域112。在本實施例中,發光模組可在邊框區域112提供補充照明光(輔助照明功能)。
圖1B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參考圖1A及圖1B,電子裝置100包括顯示裝置100A以及處理系統100B。顯示裝置100A可設置於第一機體101,並且處理系統100B可設置於第二機體102,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A以及處理系統100B在電子裝置100中的設置位置可依據電子裝置100的類型來決定。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裝置100A可包括顯示螢幕113、發光模組114、攝像元件115、顯示驅動電路以及攝像驅動電路。發光模組114可包括發光單元1141以及相關發光驅動電路,其中發光單元1141可例如包括多個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本實施例中,處理系統100B可包括處理模組116、電源控制單元117、電池118以及圖形處理單元119。處理模組116耦接(電性連接)顯示裝置100A、電源控制單元117以及圖形處理單元119。電源控制單元117耦接電池118以及圖形處理單元119。電池118還可透過電源插頭100C耦接至外部電源。處理模組116耦接並控制顯示螢幕113、發光模組114以及攝像元件115。攝像元件115可例如是攝影機(Camera)。
在圖1B的實施例中,處理模組116可例如包括筆記型電腦的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或整合在主機板上的相關處理電路,並且可控制顯示螢幕113、發光模組114、攝像元件115、電源控制單元117以及圖形處理單元119,其中電源控制單元117以及圖形處理單元119可分別包括電源控制電路以及圖形處理電路。值得注意的是,圖1B所示的各功能方塊及電路可用於實現本發明各實施例所述的相關操作。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電源控制單元117可判斷電池118的電池電量是否高於預設電量閾值,以執行本發明各實施例所述的輔助照明光。或者,電源控制單元117可判斷電源插頭100C是否可接收外部電源,以執行本發明各實施例所述的輔助照明功能。在本實施例中,圖形處理單元119用於控制顯示螢幕113的顯示畫面內容。
圖1C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參考圖1A至圖1C,電子裝置100的處理模組116可執行以下步驟S101、S103、S105、S107、S109。首先,使用者按下電子裝置100的啟動開關,以使電子裝置100的第一機體101與第二機體102進入可被操作如圖1A的開啟狀態。然後在步驟S101,由處理模組116啟動電子裝置100的處理系統100B(開機操作)。在步驟S103,處理模組116操作顯示裝置於一般操作模式下。在步驟S105,處理模組116判斷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是否被觸發。若步驟S105判斷為“否”,則處理模組116可周期性地執行步驟S105。若步驟S105判斷為“是”,接著在步驟S107中處理模組116控制發光模組114提供輔助照明光。在步驟S109,發光模組114透過發光單元1141經由螢幕邊框發出輔助照明光。對此,當電子裝置100例如執行一般功能、視訊會議功能、人像拍攝功能等,諸如此類需要足夠環境光的情境下時(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若有環境光不足的情況下,電子裝置100可透過執行上述步驟,以開啟螢幕邊框的輔助照明光。因此,本發明的電子裝置100及其操作方法可提供自動的輔助照明功能。
圖2A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直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於圖2A中,僅示意出局部的第一機體210A,且上述發光模組114可實施如圖2A所示的直射式發光模組。在本實施例中,直射式發光模組包括螢幕邊框201A、發光單元202A、線路模組204A以及遮光元件206A。螢幕邊框201A設置在第一機體210A的第一表面S1。螢幕邊框201A從顯示螢幕213A的邊緣延伸至第一機體210A的一側,並且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的上蓋214A。第一機體的上蓋214A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210A的第二表面S2。螢幕邊框201A與第一機體210A的上蓋214A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發光單元202A、線路模組204A以及遮光元件206A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中。遮光元件206A設置於相反於發光單元202A的發光側的一側,並且線路模組204A設置於遮光元件206A的背側與第一機體210A的上蓋214A之間的容置空間中。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202A位於螢幕邊框201A之後且埋設於第一機體210A內,且發光單元202A的第一側朝螢幕邊框201A發出輔助照明光I1,並且發光單元202A的第二側設置有遮光元件206A,其中第一側相對於第二側。值得注意的是,螢幕邊框201A為半透明材質,因此螢幕邊框201A可柔化輔助照明光I1,以提供具有良好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I1。
圖2B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直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其同樣僅示意出局部的第一機體210B。如同圖2A實施例,直射式發光模組也包括螢幕邊框201B、發光單元202B、線路模組204B以及遮光元件206B,且螢幕邊框201B設置在第一機體210B的第一表面S1。螢幕邊框201B從顯示螢幕213B的邊緣延伸至第一機體210B的一側,並且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的上蓋214B。第一機體的上蓋214B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210B的第二表面S2。圖2B中的螢幕邊框201B、發光單元202B、線路模組204B以及遮光元件206B的設置方式與上述圖2A相同,因此不多加贅述。惟一與上述圖2A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螢幕邊框201B為透明材質,並且半透明塗料203B塗佈於螢幕邊框201B內側,因此半透明塗料203B可柔化輔助照明光I2,以提供具有良好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I2。
圖3A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反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於圖3A中,僅示意出局部的第一機體310A,且上述發光模組114可實施如圖3A所示的反射式發光模組。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發光模組包括螢幕邊框301A、發光單元302A、線路模組304A以及反光元件305A。螢幕邊框301A設置在第一機體310A的第一表面S1。螢幕邊框301A從顯示螢幕313A的邊緣延伸至第一機體310A的一側,並且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的上蓋314A。第一機體310A的上蓋314A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310A的第二表面S2。螢幕邊框301A與第一機體310A的上蓋314A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發光單元302A、線路模組304A以及反光元件305A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中。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單元302A位於螢幕邊框301A之後且埋設於第一機體310A內。發光單元302A設置在第一機體310A的內側頂部,並且朝反光元件305A發射輔助照明光I3,以使輔助照明光I3經由反光元件305A反射至螢幕邊框301A。反光元件305A為傾斜設置,並且反光元件305A的反射面與第一機體310A的內側頂部或發光單元302A之間可呈一夾角(如15~45度夾角)。線路模組304A設置在反光元件305A的背側與顯示螢幕313A之間的容置空間中。值得注意的是,螢幕邊框301A為半透明材質,因此螢幕邊框301A可柔化輔助照明光I3,以提供具有良好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I3。
圖3B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反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其同樣僅示意出局部的第一機體310B。如同圖3A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式發光模組也包括螢幕邊框301B、發光單元302B、線路模組304B以及反光元件305B,且螢幕邊框301B設置在第一機體310B的第一表面S1。螢幕邊框301B從顯示螢幕313B的邊緣延伸至第一機體310B的一側,並且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310B的上蓋314B。第一機體310B的上蓋314B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310B的第二表面S2。圖3B中的螢幕邊框301B、發光單元302B、線路模組304B以及反光元件305B的設置方式與上述圖3A相同,因此不多加贅述。惟一與上述圖3A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螢幕邊框301B為透明材質,並且由於本實施例的半透明塗料303B塗佈於螢幕邊框301B內側,因此半透明塗料303B可柔化輔助照明光I4,以提供具有良好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I4。
圖4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發光模組114可實施如圖4所示的導光式發光模組。在本實施例中,發光模組包括導光條413以及控制板414。導光條413沿著邊框區域412配置,且邊框區域412係環繞螢幕區域411。控制板414耦接導光條413的兩端。控制板414包括第一發光單元415_1以及第二發光單元415_2,其中設置在控制板414上的第一發光單元415_1以及第二發光單元415_2分別朝導光條413的兩端發光。因此,本實施例的邊框區域412可發出具有均勻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
圖5A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上述發光模組114可實施如圖5A所示的電致發光式發光模組。第一機體510A包括螢幕區域511A以及邊框區域512A,且邊框區域512A係環繞螢幕區域511A。在本實施例中,發光模組包括螢幕邊框501A、金屬導體502A、導線503A、控制板504A以及奈米發光塗料505A。螢幕邊框501A設置在第一機體510A的第一表面S1。螢幕邊框501A從顯示螢幕513A的邊緣延伸至第一機體510A的一側,並且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510A的上蓋514A。第一機體510A的上蓋514A延伸設置於第一機體510A的第二表面S2。螢幕邊框501A與第一機體510的上蓋514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金屬導體502A、導線503A以及控制板504A設置於所述容置空間中。在本實施例中,金屬導體502A沿著邊框區域512A配置,並且設置在螢幕邊框501A的內側。導線503A耦接金屬導體502A。控制板504A耦接導線503A。值得注意的是,奈米發光塗料505A塗佈在螢幕邊框501A的外側。控制板504A經由導線503A以及金屬導體502A提供電能至奈米發光塗料505A。因此,本實施例的邊框區域512A可發出具有均勻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
圖5B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另一種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發光模組114可實施如圖5B所示的電致發光式發光模組。第一機體510B包括螢幕區域511B以及邊框區域512B,且邊框區域512B係環繞螢幕區域511B。如同圖5A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發光模組也包括螢幕邊框501B、金屬導體502B、導線503B、控制板504B以及奈米發光塗料505B。本實施例的螢幕邊框501B、金屬導體502B、導線503B以及控制板504B的設置方式與上述圖5A相同,因此不多加贅述。唯一與上述圖5A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的奈米發光塗料505B塗佈在螢幕邊框501B的內側。因而,控制板504B同樣經由導線503B以及金屬導體502B提供電能至奈米發光塗料505B,使邊框區域512B可發出具有均勻照明品質的輔助照明光。
圖6A至圖6C是本發明的另一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參考圖6A至圖6C,電子裝置600包括第一機體601以及第二機體602。第一機體6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602的一側。第一機體6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611以及邊框區域612,並且邊框區域612環繞螢幕區域6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601的螢幕區域6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601的邊框區域612。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6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600的第二機體602可包括鍵盤模組以及另一發光模組614。發光模組614可整合在鍵盤模組中。發光模組614包括升降結構615以及發光單元616。發光單元616設置在升降結構615上。在本實施例中,當升降結構615操作為下降狀態(如圖6B)時,發光單元616為關閉。當升降結構615操作為抬升狀態(如圖6C)時,發光單元616發出另一輔助照明光。因此,當第一機體601的邊框區域612中的發光模組以及第二機體602的發光模組同步開啟時,電子裝置600可提供具有亮度充足的輔助照明光。
圖7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切換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參考圖7A,電子裝置700包括第一機體701以及第二機體702。第一機體7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702的一側。第一機體7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711以及邊框區域712,並且邊框區域712環繞螢幕區域7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701的螢幕區域7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701的邊框區域712內。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7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700的處理模組可驅動顯示螢幕來顯示調整介面713,並且依據對應於調整介面713中的設定結果,作為啟動邊框區域712的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詳細而言,配合參考圖1B與圖7A,使用者可透過滑鼠、鍵盤或觸控的方式控制顯示螢幕的顯示畫面內容,其中顯示畫面內容中具有一應用程式圖示(Application Icons)允許使用者點選,隨後處理模組觸發調整介面713出現在顯示螢幕上,因此使用者便可在調整介面713中的設定結果自行決定邊框區域712的輔助照明光為開啟設定(ON)或關閉設定(OFF)。
圖7B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切換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參考圖7B,電子裝置700’包括第一機體701’以及第二機體702’。第一機體7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702’的一側。第一機體7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711’以及邊框區域712’,並且邊框區域712’環繞螢幕區域7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701’的螢幕區域7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701’的邊框區域712’內。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7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702’包括開關單元713’。開關單元713’耦接處理模組,且用以提供致能信號,其中致能信號可作為啟動邊框區域712’的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在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手動切換開關單元713’,以輸出致能信號至處理模組來開啟邊框區域712’的輔助照明光。
圖8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操作界面示意圖。圖8B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操作界面示意圖。先參考圖8A,電子裝置800包括第一機體801以及第二機體802。第一機體8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802的一側。第一機體8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811以及邊框區域812,並且邊框區域812環繞螢幕區域8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801的螢幕區域8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801的邊框區域812內。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8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顯示螢幕可為觸控顯示螢幕。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的發光模組在邊框區域812中沿著第一方向P1延伸配置的部分812_1、812_2的亮度可依據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第一虛擬調整鈕813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其中第一虛擬調整鈕813適於在第一方向P1上依據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接著,參考圖8B,發光模組在邊框區域812中沿著第二方向P2延伸配置的部分812_3、812_4的亮度可依據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第二虛擬調整鈕813’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其中第二虛擬調整鈕813’適於在第二方向P2上依據另一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
圖8C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參考圖8C,電子裝置800’包括第一機體801’以及第二機體802’。第一機體8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802’的一側。第一機體8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811’以及邊框區域812’,並且邊框區域812’環繞螢幕區域8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801’的螢幕區域8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801’的邊框區域812’內。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8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802’可包括調整單元815_1、815_2。調整單元815_1、815_2耦接處理模組,並且可提供至少二個調整信號。因此,本實施例的處理模組依據所述至少二個調整信號來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
圖9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圖10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示意圖。參考圖9、10,電子裝置1000包括第一機體1001以及第二機體1002。第一機體1001的一側樞接於第二機體1002的一側。第一機體1001的第一表面S1包括螢幕區域1011以及邊框區域1012,並且邊框區域1012環繞螢幕區域1011。顯示螢幕可設置在第一機體1001的螢幕區域1011。發光模組可設置在第一機體1001的邊框區域1012內。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的其他技術特徵可參考上述圖1A至圖5B實施例的說明,在此不多加贅述。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0還可包括感光元件1014。感光元件1014可設置在邊框區域1012,並且耦接處理模組。
如圖9~10所示,處理模組可判斷感光元件1014所取得的環境光強度是否高於閾值,來作為是否啟動邊框區域1012的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並且,處理模組還判斷環境光強度是否達感測區間的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具體而言,當環境光強度未達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處理模組判斷後並自動開啟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顯示螢幕顯示亮度調整介面1017,以透過亮度調整介面1017呈現發光模組的當前照明強度資訊。當環境光強度達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處理模組關閉輔助照明光。換言之,在環境光強度較暗或者未能提供適當的背景亮度的情況下,處理模組可自動啟動輔助照明光。需說明的是,在亮度調整介面1017呈現當前照明強度資訊後,處理模組可進一步切換到如同上述圖8A及圖8B所描述的觸控調整手段與其界面供使用者操作,或是使用者直接按壓如同上述圖8C所描述的實體按鈕的調整手段。
參考圖9,電子裝置1000的處理模組可執行以下步驟S901~S917,以實現上述的自動啟動輔助照明功能。在步驟S901,電子裝置1000可透過感光元件1014偵測環境光強度。在步驟S903,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環境光強度是否達預設範圍內(即前述「環境光強度是否高於閾值」或「環境光強度是否達感測區間的範圍」)。若是,在步驟S905,電子裝置1000不主動開啟輔助照明功能。若否,在步驟S907,電子裝置1000可自動地開啟輔助照明功能。在步驟S909,電子裝置1000可顯示亮度調整介面1017。在步驟S911,電子裝置1000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且可透過亮度調整介面1017顯示輔助照明光的亮度資訊。在步驟S913,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調整介面1017是否超過預設時間未被操作。若是,在步驟S915,電子裝置1000可確認輔助照明光的亮度的調整結果,並且關閉調整介面1017,並且電子裝置1000可接續執行步驟S901。若否,在步驟S917,電子裝置1000可依據調整介面1017的操作結果來對應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並且電子裝置1000可接續執行步驟S913。因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不僅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也可讓使用者進行手動調整。
圖11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參考圖10及圖11,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0還可包括攝像元件1015(例如圖1B的攝像元件115)。攝像元件1015可設置在邊框區域1012,並且耦接處理模組。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00判斷環境光強度的方式也可以是透過分析攝像元件1015所拍攝的人物影像1016的人像環境光強度是否達預設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具體而言,當人像環境光強度未達預設範圍內時,處理模組開啟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顯示螢幕顯示發光模組的當前照明強度資訊(如圖10所示的亮度調整介面1017)。當人像環境光強度達預設範圍內時,處理模組關閉輔助照明光。換言之,在人像環境光強度較暗或者未具有適當的背景亮度的情況下,處理模組可自動啟動輔助照明光。
參考圖11,電子裝置1000的處理模組可執行以下步驟S1101~S1119,以實現上述的自動啟動輔助照明功能。在步驟S1101,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攝像元件1015是否取得人物影像1016。若否,則電子裝置1000可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後,重新執行步驟S1101。若是,在步驟S1103,電子裝置1000可分析人物影像1016中的人物環境光強度。在步驟S1105,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人像環境光強度是否達預設範圍內。若是,在步驟S1107,電子裝置1000不主動開啟輔助照明功能。若否,在步驟S1109,電子裝置1000可自動地開啟輔助照明功能。在步驟S1111,電子裝置1000可顯示亮度調整介面1017。在步驟S1113,電子裝置1000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且可透過亮度調整介面1017顯示輔助照明光的亮度資訊。在步驟S1115,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調整介面1017是否超過預設時間未被操作(使用者未手動調整)。若是,在步驟S1117,電子裝置1000可確認輔助照明光的亮度的調整結果,並且關閉調整介面1017,並且電子裝置1000可接續執行步驟S1101。若否,在步驟S1119,電子裝置1000可依據調整介面1017的操作結果來對應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並且電子裝置1000可接續執行步驟S1115。因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不僅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也可讓使用者進行手動調整。
圖12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圖1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操作示意圖。圖14A及圖14B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二操作模式的操作示意圖。參考圖12至圖14B,電子裝置1000可執行以下步驟S1201~S1209,以實現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功能。在步驟S1201,電子裝置1000可操作顯示裝置於一般操作模式下。在當啟動電子裝置1000時,電子裝置1000的發光模組可為關閉。在步驟S1203,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是否被觸發。對此,輔助照明光的需求條件可選擇如上述多個實施例(如圖7A、圖7B、圖9與圖11)的其中之一的條件。若否,則電子裝置1000可於一預設時間間隔後,重新執行步驟S1201。若是,在步驟S1205,電子裝置1000可判斷當前供電狀態是否由電池(例如圖1B的電池118)提供電能。若電子裝置1000由電池提供電能,則電子裝置1000執行步驟S1207,以操作發光模組於第一操作模式。若電子裝置1000由電源插頭(例如圖1B的電源插頭100C)提供電能,則電子裝置1000執行步驟S1209,以操作發光模組於第二操作模式。
參考圖13,本實施例的第一操作模式是指處理模組可判斷電池的電量是否高於預設值(例如電量10%),以使動態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在本實施例中,處理模組可依據電池的電量多寡來動態調整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電池的電量多寡與輔助照明光的亮度成正比。舉例而言,如圖13所示,若電池的電量低於100%且高於50%(即電量介於50%~100%之間),則處理模組動態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高於50%。若電池的電量高於10%且低於50%(或電量介於10%~50%之間),則處理模組動態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低於50%。並且,若電池的電量低於10%,則處理模關閉發光模組,以防止電量過度耗盡,而確保電子裝置1000在最低電量的情況下仍可繼續運作。此外,在本發明的另一些實施例中,當處理模組判斷電池的電量高於10%時,處理模組還可考量上述實施例所述的環境光強度及/或人物環境光強度,來動態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因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在由電池供電的狀態下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
參考圖14A以及圖14B,本實施例的第二操作模式是指處理模組可判斷使用者1500與電子裝置1000的第一機體1001之間的距離,其中所述距離可利用攝像元件1015(具有測距功能)或額外設置的距離感測器來取得。所述距離與輔助照明光的亮度成正比。舉例而言,如圖14A,當電子裝置1000判斷當前供電狀態是由電源插頭提供電能時,電子裝置1000感測使用者1500與電子裝置1000的第一機體1001之間的距離(X)。對此,由於例如距離(X)較遠,因此處理模組可動態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越亮。相對地,如圖14B,電子裝置1000感測使用者1500與電子裝置1000的第一機體1001之間的距離(Y)。對此,由於例如距離(Y)較近,因此處理模組可動態調整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輔助照明光的亮度越暗。因此,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0在由電源插頭供電的狀態下可自動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可依據需求條件來自動啟動邊框區域的發光模組發出一輔助照明光,其中本發明的需求條件可例如是調整介面的調整結果(圖7A)、開關元件的切換結果(圖7B)、環境光強度(圖9)或是人物環境光強度(圖11)的判斷結果的至少其中之一。並且,本發明的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還具有動態調整輔助照明光的亮度的功能,以讓使用者在操作電子裝置例如進行視訊會議的過程中可具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600、700、700’、800、800’、1000:電子裝置 100A:顯示裝置 100B:處理系統 101、210A、210B、310A、310B、410、510A、510B、601、701、701’、801、801’、1001:第一機體 102、602、702、702’、802、802’、1002:第二機體 111、411、611、711、711’、811、811’、1011:螢幕區域 112、412、512A、512B、612、712、712’、812、812’、1012:邊框區域 113、213A、213B、313A、313B、513A、513B:顯示螢幕 114、614:發光模組 1141、202A、202B、302A、302B、415_1、415_2、616:發光單元 115、1015:攝像元件 116:處理模組 117:電源控制單元 118:電池 119:圖形處理單元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101~S109、S901~S917、S1101~S1119、S1201~S1209:步驟 201A、201B、301A、301B、501A、501B:螢幕邊框 204A、204B、304A、304B:線路模組 206A、206B:遮光元件 214A、214B、314A、314B、514A、514B:上蓋 I1、I2、I3、I4:輔助照明光 305A、305B:反光元件 413:導光條 414、504A、504B:控制板 502A、502B:金屬導體 503A、503B:導線 505A、505B:奈米發光塗料 615:升降結構 713、1017:調整介面 713’:開關單元 813、813’:虛擬調整鈕 812_1、812_2、812_3、812_4:部分 P1:第一方向 P2:第二方向 815_1、815_2:調整單元 1014:感光元件 1016:人物影像 1500:使用者
圖1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裝置示意圖。 圖1B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1C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圖。 圖2A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一種直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B是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另一種直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反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3B是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另一種反射式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A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一種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5B是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另一種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6A至圖6C是本發明的另一發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7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切換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 圖7B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切換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 圖8A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操作界面示意圖。 圖8B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操作界面示意圖。 圖8C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調整輔助照明功能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 圖10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 圖12是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的自動調整照明光的流程圖。 圖13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一操作模式的操作示意圖。 圖14A及圖14B是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第二操作模式的操作示意圖。
S101、S103、S105、S107、S109:步驟

Claims (22)

  1. 一種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包括一螢幕區域以及一邊框區域,並且該邊框區域環繞該螢幕區域;一顯示螢幕,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該螢幕區域;一發光模組,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該邊框區域;以及一處理模組,設置於該電子裝置內,並耦接該顯示螢幕與該發光模組,其中該處理模組依據一需求條件,來啟動該邊框區域的該發光模組發出環繞該螢幕區域的一輔助照明光,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攝像元件,耦接該處理模組且用以取得一人物影像,其中該處理模組用以判斷該人物影像中的一人像環境光強度是否達一預設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當該人像環境光強度未達該預設範圍內時,該處理模組開啟該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該顯示螢幕顯示該發光模組的一當前照明強度資訊,當該人像環境光強度達該預設範圍內時,該處理模組關閉該輔助照明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包括:一螢幕邊框,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該第一表面,其中該螢幕邊框為一半透明材質,或者該螢幕邊框為一透明材質且塗佈有一 半透明塗料;以及一發光單元,位於該螢幕邊框之後且埋設於該第一機體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為一直射式發光模組,該發光單元的一第一側朝該螢幕邊框發出該輔助照明光,並且該發光單元的一第二側設置有一遮光元件,其中該第一側相對於該第二側。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為一反射式發光模組,該發光單元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一內側頂部,並且朝一反光元件發射該輔助照明光,以使該輔助照明光經由該反光元件反射至該螢幕邊框。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包括一直射式發光模組以及一反射式發光模組,並且該邊框區域的至少一部分設置有該直射式發光模組,並且該邊框區域的至少另一部分設置有該反射式發光模組。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更包括:一導光條,沿著該邊框區域配置;以及一控制板,耦接該導光條的兩端,並且設置在該控制板上的一第一發光單元以及一第二發光單元分別朝該導光條的兩端發光。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發光模組更包括: 一螢幕邊框,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該第一表面;一金屬導體,沿著該邊框區域配置,並且設置在該螢幕邊框的一內側;一導線,耦接該金屬導體;一控制板,耦接該導線;以及一發光單元,其中該發光單元為一奈米發光塗料,並且塗佈在該螢幕邊框的一外側或一內側,其中該控制板經由該導線以及該金屬導體提供電能至該奈米發光塗料。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用以驅動該顯示螢幕顯示一調整介面,並且依據對應於該調整介面中的一設定結果,作為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具有一側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一側,並且包括一開關單元,其中該開關單元耦接該處理模組且用以提供一致能信號,該致能信號作為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感光元件,耦接該處理模組,其中該處理模組用以判斷該感光元件所取得的一環境光強度是否高於一閾值,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組還判斷該環境光強度是否達一感測區間的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當該環境光強度未達該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該處理模組開啟該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該顯示螢幕顯示該發光模組的該當前照明強度資訊,當該環境光強度達該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該處理模組關閉該輔助照明光。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螢幕為一觸控顯示螢幕,其中該發光模組在該邊框區域中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的部分的亮度依據該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一第一虛擬調整鈕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其中該第一虛擬調整鈕適於在該第一方向上依據一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其中該發光模組在該邊框區域中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的部分的亮度依據該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一第二虛擬調整鈕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其中該第二虛擬調整鈕適於在該第二方向上依據另一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
  1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具有一側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一側,並且包括至少二調整單元,其中該至少二調整單元耦接該處理模組,用以提供至少二調整信號, 其中該處理模組依據該至少二調整信號來調整該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該輔助照明光的亮度。
  1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電池控制單元,耦接該處理模組、該顯示螢幕與該發光模組,其中該處理模組依據該電池控制單元提供的一電池電量資訊來動態調整該發光模組所提供的一輔助照明光。
  15. 一種操作方法,適於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一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顯示螢幕、一發光模組以及一處理模組,並且該顯示螢幕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一螢幕區域,該發光模組設置在該第一機體的一邊框區域,其中該操作方法包括:透過該處理模組依據一需求條件,來啟動該邊框區域的該發光模組發出環繞該螢幕區域的一輔助照明光,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攝像元件,該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攝像元件取得一人物影像;透過該理處模組判斷該人物影像中的一人像環境光強度是否達一預設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當該人像環境光強度未達該預設範圍內時,透過該處理模組開啟該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該顯示螢幕顯示該發光模組的一當前照明強度資訊;以及 當該人像環境光強度達該預設範圍內時,透過該處理模組關閉該輔助照明光。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處理模組驅動該顯示螢幕顯示一調整介面;以及透過該處理模組依據對應於該調整介面中的一設定結果,作為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該第二機體具有一側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一側,並且該第二機體包括一開關單元,其中該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開關單元提供一致能信號;以及透過該處理模組將該致能信號作為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感光元件,該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處理模組判斷該感光元件所取得的一環境光強度是否高於一閾值,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處理模組判斷該環境光強度是否達一感測區間的範圍內,來作為是否啟動該輔助照明光的該需求條件;當該環境光強度未達該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透過該處理模組開啟該輔助照明光,並且透過該顯示螢幕顯示該發光模組的該 當前照明強度資訊;以及當該環境光強度達該感測區間的範圍內時,透過該處理模組關閉該輔助照明光。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顯示螢幕為一觸控顯示螢幕,該操作方法更包括:依據該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一第一虛擬調整鈕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該發光模組在該邊框區域中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的部分的亮度,其中該第一虛擬調整鈕適於在該第一方向上依據一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或者依據該觸控顯示螢幕所顯示的一第二虛擬調整鈕的調整而相應地改變該發光模組在該邊框區域中沿著一第二方向延伸配置的部分的亮度,其中該第二虛擬調整鈕適於在該第二方向上依據另一觸控手勢而對應地調整位置。
  21.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機體,該第二機體有一側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一側,並且包括至少二調整單元,其中該操作方法更包括:透過該至少二調整單元提供至少二調整信號;以及透過該處理模組依據該至少二調整信號來調整該發光模組所提供的該輔助照明光的亮度。
  22.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操作方法,其中該操作方法更包括: 透過該處理模組依據一電池控制單元提供的一電池電量資訊來動態調整該發光模組所提供的一輔助照明光。
TW110116007A 2020-05-15 2021-05-04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I782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25182P 2020-05-15 2020-05-15
US63/025,182 2020-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5836A TW202145836A (zh) 2021-12-01
TWI782515B true TWI782515B (zh) 2022-11-01

Family

ID=78512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007A TWI782515B (zh) 2020-05-15 2021-05-04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825202B2 (zh)
CN (1) CN113672035A (zh)
TW (1) TWI782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1858B (zh) * 2020-09-29 2023-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TWD215147S (zh) * 2020-11-06 2021-11-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筆記型電腦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0286A (en) * 2007-08-31 2009-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cene expand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0926742A (en) * 2007-12-06 2009-06-16 Mobinnova Hong Kong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screen backlight switch
TWM424521U (en) * 2011-06-09 2012-03-11 Elitegroup Comp System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lighting
TWM441788U (en) * 2012-07-06 2012-11-21 Quanta Comp Inc Notebook computer with functions of irradiating a keyboard
CN10474793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及显示设备
US9947887B2 (en) * 2013-11-26 2018-04-17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478090A (zh) * 2016-07-12 2019-03-15 伟视达电子工贸有限公司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屏控制装置
TW202016734A (zh) * 2018-10-30 2020-05-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統效能控制裝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4344U (en) 2001-12-11 2003-05-21 Mitac Technology Corp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uxiliary illumination device
US7236154B1 (en) * 2002-12-24 2007-06-26 Apple Inc. Computer light adjustment
TWM286948U (en) 2005-09-23 2006-02-01 Boul Wey Plastic Ind Co Ltd Mobile computer having hidden auxiliary illumination equipment
TWI390436B (zh) * 2009-04-17 2013-03-2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光學式觸控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US8884939B2 (en) * 2010-07-26 2014-11-11 Apple Inc. Display brightness control based on ambient light levels
TWI476364B (zh) * 2011-05-09 2015-03-11 Lin Cho Yi 感測方法與裝置
US9086610B2 (en) * 2012-02-03 2015-07-21 Glow Enterprises, Llc Illumination device
US9805630B2 (en) * 2012-03-09 2017-10-31 Apple Inc. Light guide structures for display backlights
JP6131590B2 (ja) * 2012-12-14 2017-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635255B1 (en) * 2013-05-30 2017-04-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as adjustable light source
TWM531697U (zh) 2016-07-29 2016-11-01 Bay Chin Co Ltd 具有補光作用的手機保護殼
JP6560709B2 (ja) 2017-05-18 2019-08-14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モード選択方法
CN107277388A (zh) * 2017-07-27 2017-10-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补光方法
CN110222624B (zh) * 2019-05-31 2023-04-28 深圳群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人脸检测装置
TWI801858B (zh) * 2020-09-29 2023-05-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10286A (en) * 2007-08-31 2009-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cene expand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TW200926742A (en) * 2007-12-06 2009-06-16 Mobinnova Hong Kong Lt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screen backlight switch
TWM424521U (en) * 2011-06-09 2012-03-11 Elitegroup Comp System Co Ltd Portable computer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lighting
TWM441788U (en) * 2012-07-06 2012-11-21 Quanta Comp Inc Notebook computer with functions of irradiating a keyboard
US9947887B2 (en) * 2013-11-26 2018-04-17 Sony Corporation Display un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unit,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747937A (zh) * 2013-12-26 2015-07-01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09478090A (zh) * 2016-07-12 2019-03-15 伟视达电子工贸有限公司 具有触觉反馈的触摸屏控制装置
TW202016734A (zh) * 2018-10-30 2020-05-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系統效能控制裝置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15403A1 (en) 2024-01-11
US11825202B2 (en) 2023-11-21
CN113672035A (zh) 2021-11-19
TW202145836A (zh) 2021-12-01
US20210360137A1 (en)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2515B (zh) 具有輔助照明功能的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JP7018099B2 (ja) 照明装置
US20190102597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of performing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JP5495814B2 (ja) 携帯端末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487886B2 (en) Information input device, information input method,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device, and information input program
US2006021489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W201727456A (zh) 具有覆蓋至少一光感測器的顯示器之行動裝置(一)
KR20160015775A (ko)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200809733A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7052497A (ja) 表示装置
JP7324368B2 (ja) ボタン構造、ボタン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TW201205042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ximity sens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7286584A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9041884A1 (zh) 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方法、终端
KR20210041271A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카메라의 조명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061466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wo-Stage Displays
TWI543147B (zh) 調整電子裝置之螢幕之發光效果之方法
US1168227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xiliary lighting func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US101700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ncillary display with color control
KR102100768B1 (ko)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휘도 조정 방법
JP2006216087A (ja) 情報表示入力装置
US11610877B2 (en) Functional panel, display device, input/output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TW201837658A (zh) 操作裝置及設備控制系統
US20240006900A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progress display,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JP5381469B2 (ja) 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