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0683B -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0683B
TWI780683B TW110115451A TW110115451A TWI780683B TW I780683 B TWI780683 B TW I780683B TW 110115451 A TW110115451 A TW 110115451A TW 110115451 A TW110115451 A TW 110115451A TW I780683 B TWI780683 B TW I7806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terminal
connection part
pow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5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333A (zh
Inventor
蕭心端
陳錫中
Original Assignee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貿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5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0683B/zh
Priority to US17/725,980 priority patent/US2022035266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0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068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3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33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25Contact members formed by the conductors of a cable en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01R4/625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16Means for guiding or retaining wires or cables connected to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2G3/083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可結合多條供電纜線以加大輸出電流的電源連接器,其包含一殼體及兩供電端子,各供電端子上設有面向殼體的入線口的複數個通孔,供電纜線的纜芯可直接穿設焊接於通孔中以使供電纜線固定於供電端子上,藉此大幅簡化結合結構。其中一供電端子位於另一供電端子與入線口之間並擋住該另一供電端子的部份,同時允許該另一供電端子向該入線口露出通孔,藉此可使兩供電端子的供電纜線錯開而類似上下重疊,進而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更多供電纜線以加大整合後的輸出電流。本創作藉此有效利用空間、加大輸出電流、降低元件數量、簡化構造及組裝過程。

Description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可結合多條供電纜線以加大輸出電流的電源連接器。
由於5G、AI、邊緣運算、IOT等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今資料傳輸速度提升了數倍,因此所需的功率也因此增加,進而連帶需要更大的電流供應。
現有技術中,需要加大電流時,往往會將多條供電纜線同時電連接於一供電端子,以整合各供電纜線的電流以加大輸出電流。而常見的一設計為將各供電纜線的一端撥開絕緣層露出芯線後,再使外露的芯線透過鉚接接上一個線鼻子(又稱接線端子、銅管鼻),再利用壓板將線鼻子夾合在供電端子以及壓板之間,再藉由螺栓將三者鎖固。然而,此種方式的缺點在於: 第一,每一條供電纜線都需要透過鉚接等方式接上一個線鼻子,而每一線鼻子都需要透過一個螺栓來鎖合在電源連接器上,如此元件繁多、構造複雜,且組裝過程繁瑣。第二,該等供電纜線多採單一橫向間隔排列,因此需要更大的電流而需增加供電纜線數量時,便會大幅增加電源連接器的寬度,進而不利於空間的運用。
有鑑於前述之現有技術的缺點及不足,本創作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以可簡化整體構造,並可縮小體積而使整體結構更為緊緻。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設計一種電源連接器,其中包括:一殼體,設有至少一入線口;以及一第一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一內連接部及一第一外連接部,該第一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設有面向該至少一入線口的一第一通孔矩陣,該第一通孔矩陣包括複數個第一通孔,該第一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一第二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二內連接部及一第二外連接部,該第二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設有面向該至少一入線口的一第二通孔矩陣,該第二通孔矩陣包括複數個第二通孔,該第二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其中,該第一供電端子位於該第二供電端子與該至少一入線口之間並擋住該第二供電端子的部份,同時允許該第二供電端子向該至少一入線口露出該第二通孔矩陣。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組件,其中包括:一如前所述之電源連接器;複數條供電纜線,每一該複數條供電纜線包括至少一纜芯,每一該複數條供電纜線的該纜芯分別被焊接於該電源連接器的各個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中。
為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進一步提供一種電源連接器組件,其中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入線口;一第一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一內連接部及一第一外連接部,該第一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包括一第一內連接板,該第一內連接板包括有複數個第一通孔,該第一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一第二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二內連接部及一第二外連接部,該第二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包括一第二內連接板,該第二內連接板包括有複數個第二通孔,該第二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該第一內連接板及該第二內連接板沿往該入線口的方向上設有一間隔,該第一內連接板及該第二內連接板相互錯開,以使該第一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一通孔及該第二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二通孔分別向該入線口露出;複數條供電纜線,該複數條供電纜線的纜芯分別貫穿且焊接於該第一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一通孔及該第二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二通孔中。
本創作中的一具體實施例的優點在於,藉由在供電端子上成形通孔,因此供電纜線的纜芯可直接穿設並焊接於通孔中以使供電纜線固定於供電端子上,藉此大幅簡化供電纜線與供電端子的結合結構。再者,透過設置二前、後設置並上、下錯位排列的供電端子,並且各供電端子上設有複數通孔以連接多條供電纜線,再加上位於中間的第一供電端子設置於不會阻擋到第二供電端子的供電纜線的位置,藉此可使供電端子的供電纜線錯開而達到類似供電纜線上下重疊的排列,進而可在有限的空間內,更為緊湊的容納更多的供電纜線,進而加大輸出電流。
本創作藉此有效利用空間、加大輸出電流,更可達到降低元件數量、簡化構造及組裝過程的創作目的。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內連接部包括一第一內連接板,該第一通孔矩陣形成於該第一內連接板的一第一平面上;以 及該第二內連接部包括一第二內連接板,該第二通孔矩陣形成於該第二內連接板的一第二平面上;其中,該第一平面及該第二平面的法向量方向均分別貫穿該至少一入線口。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第一供電端子及該第二供電端子分別為一體成型。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各個該第一通孔及各個該第二通孔的最小孔徑大於等於2毫米。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殼體包括一矩形結構,包括一第一端平面及一第二端平面,該第一端平面及該第二端平面的法向量方向相互垂直,該第一端平面設置有該至少一入線口;該第二端平面設置有至少一出線口,用以供該第一外連接部及第二外連接部穿出該殼體。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內壁面上設有兩個限位凹槽,該第一供電端子的相對兩側分別插設卡合於該兩個限位凹槽中。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兩個限位凹槽內分別突出設有一支撐部,該第一供電端子抵靠於該兩個限位凹槽內的該兩個支撐部而使該第一供電端子與該第二供電端子位於不同的高度。
進一步而言,所述之電源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蓋體,該蓋體的表面設有一凸出結構,當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的一端口時,該凸出結構分隔該第一供電端子及該第二供電端子。
10:殼體
11:第一端平面
12:第二端平面
13:入線口
14:出線口
15:端口
16:限位凹槽組
161:限位凹槽
162:支撐部
20:第一供電端子
21:第一內連接部
211:第一內連接板
22:第一外連接部
23:第一中間部
24:第一通孔矩陣
241:第一通孔
30:第二供電端子
31:第二內連接部
311:第二內連接板
32:第二外連接部
33:第二中間部
34:第二通孔矩陣
341:第二通孔
40:供電纜線
41:纜芯
50:蓋體
51:凸出結構
圖1係本創作的電源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外觀圖。
圖2及圖3係本創作的電源連接器組件的元件分解圖。
圖4係本創作的電源連接器組件的另一角度立體外觀圖。
圖5係本創作的電源連接器的入線口的前視圖。
圖6係圖7的A-A割面線的剖視圖。
圖7係圖6的B-B割面線的剖視圖。
圖8係圖6的C-C割面線的剖視圖。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電源連接器組件包括一電源連接器及複數條供電纜線40,其中電源連接器包括一殼體10、一第一供電端子20、一第二供電端子30。電源連接器為一供電源連接器,而非用於傳遞訊號,因此電源連接器所包括的各端子均為供電端子而不包括訊號端子,纜線為供電纜線而不包括訊號纜線。
請參閱圖2至圖4所示,前述之殼體10設有至少一入線口13及至少一出線口14,在本實施例中,入線口13的數量為一個,而供所有的供電纜線40一同穿入,且出線口14為兩個以分別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穿出,但不以此為限,亦可改為多個入線口13而讓複數供電纜線40分別穿入,以及改為單一出線口14來讓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共同穿出。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包括一矩形結構,包括一第一端平面11及一第二端平面12,第一端平面11為設置入線口13的平面,第二端平面12為設置出線口14的平面,而第一端平面11及第二端平面12的法向量方向相互垂直,即入線口13及出線口14分別位於相互垂直的平面上,但入線口13及出線口14的位置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包括有一開放的端口15,並且該端口15蓋設有一蓋體50,且較佳地,殼體10及蓋體50共同形成該入線口13,但不以此為限,入線口13亦可單獨成形於殼體10上。
請參閱圖2、圖3及圖5所示,前述之第一供電端子20包括有一第一內連接部21及一第一外連接部22,第一內連接部21固設於殼體10的內部且設有面向入線口13的一第一通孔矩陣24,第一通孔矩陣24包括複數個第一通孔241,第一通孔矩陣24為MxN,M、N任一者可為一,另一者至少為二。各第一通孔241用以供其中一條供電纜線40穿設。於本實施例中,為增加各供電纜線40所能支持的電流總量,採用直徑大於等於2毫米的纜芯41。相對應,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通孔241的最小孔徑大於等於2毫米,最小孔徑可理解為洞中穿過軸心的任二點(不限於同一表面)的最小直線距離,以允許前述的纜芯41通過,但前述的纜芯41的直徑或最小孔徑的尺寸不以前述之數值為限。第一外連接部22位於殼體10外部,且具體來說,第一外連接部22透過殼體10的出線口14而穿出殼體10外,而作為公端輸出之用。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供電端子20進一步包括有一第一中間部23連接於第一內連接部21及第一外連接部22之間,且較佳地,第一內連接部21及第一外連接部22均相對第一中間部23垂直彎折,藉此第一中間部23可透過面的方式貼靠於殼體10的內壁面或蓋體50(如圖7所示),如此可進一步穩固設置第一供電端子20。但第一供電端子20的具體結構及形狀,不以前述為限。
請參閱圖2、圖3及圖5所示,前述之第二供電端子30包括有一第二內連接部31及一第二外連接部32,第二內連接部31固設於殼體10的內部且設有面向入線口13的一第二通孔矩陣34。於本實施例中,第二通孔矩陣34及其中的第二通孔341之設計與第一通孔矩陣24及第一通孔241相同,第二通孔矩陣34包括複數個第二通孔341,第二通孔矩陣34為MxN,M、N任一 者可為一,另一者至少為二。各第二通孔341用以供其中一條供電纜線40穿設。於本實施例中,為增加各供電纜線40所能支持的電流總量,採用直徑大於等於2毫米的纜芯41。相對應,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通孔341的最小孔徑大於等於2毫米,最小孔徑可理解為洞中穿過軸心的任二點(不限於同一表面)的最小直線距離以允許前述的纜芯41通過,但前述的纜芯41的直徑或最小孔徑的尺寸不以前述之數值為限。第二外連接部32位於殼體10外部,且具體來說,第二外連接部32透過殼體10的出線口14而穿出殼體10外,而作為公端輸出之用。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供電端子30進一步包括有一第二中間部33連接於第二內連接部31及第二外連接部32之間,且較佳地,第二內連接部31及第二外連接部32均相對第二中間部33垂直彎折,藉此第二中間部33可透過面的方式貼靠於殼體10的內壁面或蓋體50(如圖7所示),如此可進一步穩固設置第二供電端子30。但第二供電端子30的具體結構及形狀,不以前述為限。
請參閱圖5及圖7所示,其中,第一供電端子20位於第二供電端子30與殼體10的入線口13之間並擋住第二供電端子30的一部份,同時第一供電端子20允許第二供電端子30向該入線口13露出第二供電端子30的第二通孔矩陣34。藉此,第一供電端子20不會阻擋到通過入線口13而連接到第二供電端子30的第二通孔矩陣34的供電纜線40,換句話說,從殼體10的入線口13往內視之,可以同時看到第一通孔矩陣24及第二通孔矩陣34(如圖5所示)。
請參閱圖2、圖6及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供電端子20的第一內連接部21包括一第一內連接板211,第一通孔矩陣24形成於第一內連接板211的一第一平面上;第二供電端子30的第二內連接部31包括一第二內連接板311,第二通孔矩陣34形成於第二內連接板311的一第二平面上;第一 內連接板211的第一平面及第二內連接板311的第二平面的法向量方向均分別貫穿殼體10的入線口13,換句話說,若供電纜線40垂直地穿設第一內連接板211及第二內連接板311,則供電纜線40的延伸方向會垂直入線口13,藉以讓供電纜線40不會相對入線口13歪斜。但不以此為限,如有其他需求時,亦可設計成讓供電纜線40相對入線口13歪斜地穿進入線口13。
第一供電端子20的第一內連接板211及第二供電端子30的第二內連接板311沿往殼體10的入線口13的方向上設有一間隔,第一內連接板211及第二內連接板311相互錯開,以使第一供電端子20的複數個第一通孔241及第二供電端子30的複數個第二通孔341分別向該入線口13露出(如圖5所示)。
請參閱圖2及圖3所示,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均為一體成型(integrally formed),第一供電端子20一體成型是指第一供電端子20以單一材料塊方式存在,又或者其由複數組成元件連接在一起以組成一個完整的零件或單元並且該組成元件在不破壞該零件或單元的完整性的情況下是無法被輕易拆卸的(例如可以是多個組成元件焊接而成)。
請參閱圖3及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蓋體50的表面設有一凸出結構51,當蓋體50蓋設於殼體10的端口15時,該凸出結構51分隔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如圖7所示),以避免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因各種原因而不慎相互接觸。
請參閱圖2、圖3、圖6及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0的內壁面上設有兩限位凹槽組16,其分別用以對應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各限位凹槽組16包括兩限位凹槽161,其分別設於殼體10內的相對兩側內壁面,第一供電端子20或該第二供電端子30的相對兩側分別插設卡合於該兩個限位凹槽161中,藉以穩固設置第一供電端子20及第二供電端子30。在本實施例中,各限位凹槽161包括有突出成形於殼體10內壁面的兩凸肋以夾 設形成一凹槽,但不以此為限,限位凹槽161亦可直接凹設成型於殼體10內壁面。
此外,進一步而言,對應於第一供電端子20(位於第二供電端子30及入線口13之間)的限位凹槽組16的各限位凹槽161內分別突出設有一支撐部162,第一供電端子20抵靠於該兩限位凹槽161內的兩支撐部162而獲得支撐,因此使第一供電端子20與第二供電端子30位於不同的高度(如圖8所示),如此避免第一供電端子20阻擋到第二供電端子30的供電纜線40。
請參閱圖3、圖6及圖7所示,前述之複數條供電纜線40分別穿設於該等第一通孔241及該等第二通孔341,每一條供電纜線40包括至少一纜芯41,每一條供電纜線40的纜芯41穿設焊接於相對應的第一供電端子20的第一通孔241或第二供電端子30的第二通孔341中。藉此每一供電端子20、30均可以累加穿設焊接於其上的多條供電纜線40的電流並透過外連接部22、32而輸出,並且輸出的電壓仍與每一條供電纜線40的電壓相同。而兩供電端子20、30可分別作為火線(通常以L代表)及零線(通常以N代表)使用。
本創作組裝時,較佳地係先使複數條供電纜線40穿設焊接於第一供電端子20或第二供電端子30上,接著將兩供電端子20、30從端口15放入殼體10內,最後再將蓋體50蓋上即可。如此便可讓穿出出線口14的兩供電端子20、30的第一外連接部22及第二外連接部32作為輸出的接頭,並且同時整合多條供電纜線的電流以加大輸出電流。
本創作藉由在供電端子20、30上成形通孔241、341,因此供電纜線40的纜芯41可直接穿設焊接於通孔241、341中以使供電纜線40固定於供電端子20、30上,藉此大幅簡化供電纜線40與供電端子20、30的結合結構。
再者,透過設置兩供電端子20、30,並且各供電端子20、30上設有複數通孔241、341以連接多條供電纜線40,再加上位於中間的第一供電 端子20設置於不會阻擋到第二供電端子30的供電纜線40的位置,藉此可使兩供電端子20、30的供電纜線40錯開而達到類似供電纜線40上下重疊的排列,進而可在有限的空間內,更為緊湊的容納更多的電線供電纜線,進而加大輸出電流(增加供電纜線數量是增大輸出電流的唯一方式)。
本創作藉此有效利用空間、加大輸出電流,更可達到降低元件數量、簡化構造及組裝過程的創作目的。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殼體
11:第一端平面
12:第二端平面
13:入線口
14:出線口
15:端口
16:限位凹槽組
161:限位凹槽
162:支撐部
20:第一供電端子
21:第一內連接部
211:第一內連接板
22:第一外連接部
23:第一中間部
30:第二供電端子
31:第二內連接部
311:第二內連接板
33:第二中間部
40:供電纜線
50:蓋體

Claims (10)

  1. 一種電源連接器,其包括 一殼體,設有至少一入線口;以及 一第一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一內連接部及一第一外連接部,該第一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設有面向該至少一入線口的一第一通孔矩陣,該第一通孔矩陣包括複數個第一通孔,該第一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 一第二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二內連接部及一第二外連接部,該第二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設有面向該至少一入線口的一第二通孔矩陣,該第二通孔矩陣包括複數個第二通孔,該第二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 其中,該第一供電端子位於該第二供電端子與該至少一入線口之間並擋住該第二供電端子的部份,同時允許該第二供電端子向該至少一入線口露出該第二通孔矩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 該第一內連接部包括一第一內連接板,該第一通孔矩陣形成於該第一內連接板的一第一平面上;以及 該第二內連接部包括一第二內連接板,該第二通孔矩陣形成於該第二內連接板的一第二平面上; 其中,該第一平面及該第二平面的法向量方向均分別貫穿該至少一入線口。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第一供電端子及該第二供電端子分別為一體成型。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各個該第一通孔及各個該第二通孔的最小孔徑大於等於2毫米。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殼體包括一矩形結構,包括一第一端平面及一第二端平面,該第一端平面及該第二端平面的法向量方向相互垂直,該第一端平面設置有該至少一入線口;該第二端平面設置有至少一出線口,用以供該第一外連接部及第二外連接部穿出該殼體。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殼體的內壁面上設有兩個限位凹槽,該第一供電端子的相對兩側分別插設卡合於該兩個限位凹槽中。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源連接器,其中該兩個限位凹槽內分別突出設有一支撐部,該第一供電端子抵靠於該兩個限位凹槽內的該兩個支撐部而使該第一供電端子與該第二供電端子位於不同的高度。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源連接器,進一步包括一蓋體,該蓋體的表面設有一凸出結構,當該蓋體蓋設於該殼體的一端口時,該凸出結構分隔該第一供電端子及該第二供電端子。
  9. 一種電源連接器組件,其包括 一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源連接器; 複數條供電纜線,每一該複數條供電纜線包括至少一纜芯,每一該複數條供電纜線的該纜芯分別被焊接於該電源連接器的各個該第一通孔及該第二通孔中。
  10. 一種電源連接器組件,其包括 一殼體,包括一入線口; 一第一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一內連接部及一第一外連接部,該第一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包括一第一內連接板,該第一內連接板包括有複數個第一通孔,該第一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 一第二供電端子,包括有一第二內連接部及一第二外連接部,該第二內連接部固設於該殼體的內部,且包括一第二內連接板,該第二內連接板包括有複數個第二通孔,該第二外連接部位於該殼體外部; 該第一內連接板及該第二內連接板沿往該入線口的方向上設有一間隔,該第一內連接板及該第二內連接板相互錯開,以使該第一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一通孔及該第二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二通孔分別向該入線口露出; 複數條供電纜線,該複數條供電纜線的纜芯分別貫穿且焊接於該第一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一通孔及該第二供電端子的該複數個第二通孔中。
TW110115451A 2021-04-28 2021-04-28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TWI7806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5451A TWI780683B (zh) 2021-04-28 2021-04-28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US17/725,980 US20220352664A1 (en) 2021-04-28 2022-04-21 Power connector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5451A TWI780683B (zh) 2021-04-28 2021-04-28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0683B true TWI780683B (zh) 2022-10-11
TW202243333A TW202243333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80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5451A TWI780683B (zh) 2021-04-28 2021-04-28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52664A1 (zh)
TW (1) TWI78068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7718A1 (en) * 2016-10-28 2019-09-19 Ormazabal Protection & Automation, S.L.U. Phase and zero-sequence current sensing modules mounted together on a cable bushing
TWI696320B (zh) * 2018-07-27 2020-06-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202137640A (zh) * 2020-03-27 2021-10-01 陳松佑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及其分流裝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7718A1 (en) * 2016-10-28 2019-09-19 Ormazabal Protection & Automation, S.L.U. Phase and zero-sequence current sensing modules mounted together on a cable bushing
TWI696320B (zh) * 2018-07-27 2020-06-1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202137640A (zh) * 2020-03-27 2021-10-01 陳松佑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及其分流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52664A1 (en) 2022-11-03
TW202243333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7338B (en) Configurable ground plane
US7867040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retainer for holding connector
JPH02288076A (ja) スタック型コネクタ
WO2017125095A1 (zh) 立体转换器
US11616328B2 (en) Mating module and cable connector
US5899773A (en) Connecting device with integrally formed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CN110808499A (zh) 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以及通信设备
JP2020161233A (ja) コネクタ
US7128614B1 (en) Electrical adapter with reinforcing member
TWI780683B (zh) 電源連接器及電源連接器組件
JPH08510356A (ja) 小型バックシェル/ワイヤリングインテグレーション及び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システム
TWM593101U (zh) 電路裝置
KR20240004846A (ko) 단자 연결 구조
US6736677B1 (en) Cable e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ans
TWI458185B (zh) 具有減少雜訊的接點圖案之連接器組件
JP3226841U (ja) 非方向性の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US7140923B2 (en) Multiple port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3121698A (ja) 光コネクタのシールド構造
CN115275648A (zh) 电源连接器及电源连接器组件
WO2018018898A1 (zh) 差分连接器及其壳体部件
JP3082071B2 (ja) シールドされた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組立方法
TWM537731U (zh) 線纜連接器
CN216721054U (zh) 一种独立密封线束连接器及电机密封结构
CN216817746U (zh) Led显示装置
TWI661622B (zh) 連接器組件及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