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9555B -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9555B
TWI779555B TW110112958A TW110112958A TWI779555B TW I779555 B TWI779555 B TW I779555B TW 110112958 A TW110112958 A TW 110112958A TW 110112958 A TW110112958 A TW 110112958A TW I779555 B TWI779555 B TW I7795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agnetic
spin hall
spi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3221A (zh
Inventor
李乾銘
林世杰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3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3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9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955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2/00Hall-effect devices
    • H10N52/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10Magnetoresis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H01F10/325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the spacer being semiconducting or insulating, e.g. for spin tunnel junction [STJ]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02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 G11C11/16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 G11C11/16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magnetic elements using elements in which the storage effect is based on magnetic spin effect details concerning the memory cell structure, e.g. the layers of the ferromagnetic memory ce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H01F10/3268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the exchange coupling being asymmetric, e.g. by use of additional pinning, by using antiferromagnetic or ferromagnetic coupling interface, i.e. so-called spin-valve [SV] structure, e.g. NiFe/Cu/NiFe/FeMn
    • H01F10/3272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the exchange coupling being asymmetric, e.g. by use of additional pinning, by using antiferromagnetic or ferromagnetic coupling interface, i.e. so-called spin-valve [SV] structure, e.g. NiFe/Cu/NiFe/FeMn by use of anti-parallel coupled [APC] ferromagnetic layers, e.g. artificial ferrimagnets [AFI], artificial [AAF] or synthetic [SAF] anti-ferro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H01F10/329Spin-exchange coupled multilayers wherein the magnetisation of the free layer is switched by a spin-polarised current, e.g. spin torque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1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lms to substrates
    • H01F41/3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lms to substrates for applying nanostructures, e.g.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 H01F41/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applying magnetic films to substrates for applying nanostructures, e.g. by 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 for applying 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61/0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 H10B61/20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 H10B61/22Magnetic memory devices, e.g. magnetoresistive RAM [MRAM] devices comprising components having three or more electrodes, e.g. transistors of th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 ty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0/00Galvanomagnetic devices
    • H10N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50/85Magnetic a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2/00Hall-effect devices
    • H10N5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52/00Hall-effect devices
    • H10N52/101Semiconductor Hall-effec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ram Or Spin Memory Techniques (AREA)
  • Hall/Mr Element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agnetic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種磁記憶體裝置包括一感應產生自旋軌道轉矩(spin-orbit torque;SOT)的自旋霍爾電極及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上的磁穿隧接面(MTJ)堆疊之自由層,自由層係合成反鐵磁結構。自由層具有磁矩,磁矩相對於MTJ堆疊之長軸歪斜且相對於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流動方向歪斜。MTJ堆疊在內部產生磁場以用於切換自由層之狀態。自由層包括藉由間隔層與第二層隔開的第一層,其中第一層及第二層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結晶結構。

Description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本揭示內容是關於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提供與揮發性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比擬的性能以及與揮發性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比擬的低功率消耗與高紀錄密度。相較於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memory;NVM)快閃記憶體,MRAM提供更快的存取時間與較長的使用壽命,而快閃記憶體僅可重寫有限次數。一種類型的MRAM係自旋轉移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TT-MRAM)。STT-MRAM具有一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MTJ),並透過驅 動電流穿過MTJ的方式來進行寫入與讀取。另一種類型的MRAM係自旋軌道轉矩(spin orbit torque;SOT)MRAM(SOT-MRAM),與STT-MRAM相比在高速操作下具有更低的切換電流。
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中的一態樣提供磁記憶體裝置,包含自旋霍爾電極,自旋霍爾電極包含自旋霍爾金屬;磁穿隧接面堆疊,磁穿隧接面堆疊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之上,磁穿隧接面堆疊包含與自旋霍爾電極介接的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包含:第一磁層;第二磁層;及間隔層,間隔層插入在第一磁層與第二磁層之間;第一導電線,第一導電線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之第一端部;及第二導電線,第二導電線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之第二端部。
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中的一態樣提供磁記憶體裝置,包含自旋霍爾電極;及頂部固定(top-pinned)磁穿隧接面堆疊,磁穿隧接面堆疊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之上,且磁穿隧接面堆疊包含:間隔層,間隔層插入在磁穿隧接面堆疊之第一自由層與磁穿隧接面堆疊之第二自由層之間,第一自由層及第二自由層藉由反鐵磁組態磁耦合,參考層結構,參考層結構設置在第二自由層之上,及障壁層,障壁層插入在第二自由層與參考層結構之間。
本揭示內容的實施方式中的一態樣製造磁記憶體 裝置的方法,包含:在互連件之層間介電質之上沉積自旋霍爾金屬層;沉積磁穿隧接面膜堆疊之系列層,沉積包括:在自旋霍爾金屬層之上沉積合成反鐵磁自由層結構,在自由層結構之上沉積障壁層,及在障壁層之上沉積參考層結構;將磁穿隧接面膜堆疊圖案化成至少一磁穿隧接面柱;及將自旋霍爾金屬層圖案化成自旋霍爾電極以用於至少一磁穿隧接面柱中之各者。
5:底部電極
7:緩衝層
10:自旋霍爾電極
30:合成自由層
32:鐵磁層
32A:鈷鐵層
32B:鈷鐵硼層
34:間隔層
36:鐵磁層
36A:鈷鐵層
36B:鈷鐵硼層
40:障壁層
50:參考層結構
52:參考層
54:間隔層
56:固定層
60:反鐵磁層
70:覆蓋層
75:頂部電極
80:層
90: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單元
92:箭頭
94、96:磁矩
95:硬質遮罩層
100:磁穿隧接面(MTJ)膜堆疊
102:基板
104:介電層
106:開口
110:場效應電晶體(FET)
112D:汲極區
112S:源極區
114:閘極結構
116:鰭
118:接觸插塞
120:字線
121:虛設閘極結構
124A:介電層
124B:層間介電層
125:源極線
126A、126B:通孔
128A、128B、128C、128D:介電層
130A、130C:導電線
150:障壁層
160:位元線
210:保形絕緣層
215:遮罩
300、400: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裝置
Hy:自旋軌道磁場
JC:電流
M0、M1、M2、M3:級別
BL:位元線
SL1、SL2:源極線
WL1、WL2:字線
V0、V1:層
V1A:底部部分
Vread:電勢
Vw:電壓
f:浮動
Oper:操作
X:X軸
Y:Y軸
Z:Z軸
θ1:角度
θ2:角度
當結合附圖閱讀以下詳細描述時可最好地理解本揭露之態樣。應注意,根據業內之標準慣例,各種特徵並未按比例繪製。事實上,為了討論清楚起見,可任意增大或減小各種特徵之尺寸。
第1圖至第3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pin orbit torque-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OT-MRAM)單元之示意圖。
第4A圖、第4B圖及第4C圖係根據各種實施例之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MTJ)膜堆疊之圖示。
第5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SOT-M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第6圖至第21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用於形成SOT-MRAM裝置之中間步驟。
第22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SOT-MRAM裝置之橫截面圖。
第23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SOT-MRAM裝置之透視圖。
第24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之SOT-MRAM裝置之電路圖。
第25圖例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SOT-MRAM單元之操作。
以下揭露提供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實例以用於實施本揭露之不同特徵。在下面描述組件及配置之具體實例以簡化本揭露。當然,此等組件及配置僅僅係實例,且並不意欲進行限制。例如,在隨後的描述中,在第二特徵之上或在其上形成第一特徵可包括將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形成為直接接觸的實施例,且亦可包括可在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形成附加特徵以使得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揭露可在各種實例中重複參考數字及/或字母。此重複係為了簡單及清楚之目的,且本身並不決定所討論之各種實施例及/或組態之間的關係。
此外,為便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部」、「在......上方」、「上部」及類似者)來描述如圖中所例示之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另一些)元件或特徵之關係。 除了圖中所描繪之定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中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可以其他方式來定向設備(旋轉90度或以其他定向),且同樣可相應地解釋本文所使用之空間相對描述詞。另外,術語「由......製成」可意指「包含」或「由......組成」。此外,在以下製造製程中,在所描述之操作中/之間可存在一或多個附加操作,且可改變操作次序。在本揭露中,短語「A、B及C中之一者」意指「A、B及/或C」(A,B,C,A及B,A及C,B及C或A、B及C),且除非另外描述,否則不意指來自A的一個元件、來自B的一個元件及來自C的一個元件。關於一個實施例所描述之材料、組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可用於其他實施例中,且其詳細解釋可省略。
實施例在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MTJ)膜堆疊中使用合成自由層代替單層自由層。該合成自由層包括由間隔層隔開的一對磁層,且該合成自由層的磁化方向在無外加磁場的情況下會自動偏離磁穿隧接面圖形的長軸方向。當電流行經自旋霍爾電極且平行磁穿隧接面圖形的長軸方向時,其產生的自旋軌道轉矩(spin orbit torque;SOT)即足以造成合成自由層的切換,無需外部磁場輔助且無需手動傾斜自旋霍爾電極或MTJ橢圓形圖案。
自旋轉矩轉移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pin-torque-transfer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TT-MRAM)係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s;IC)之下世代記憶體技術之一。快速存取應用(諸如低階快取)需要較快的存取速度,一般而言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慢得多。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及/或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之快取應用另外需要較低功率消耗。然而,STT-RAM在寫入操作期間需要大量電流來改變磁化狀態。STT-MRAM單元通常包括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MTJ)膜堆疊,此MTJ膜堆疊具有自由層、參考層或固定磁層及由非鐵磁材料(諸如MgO)製成的隧道障壁層。自由層係具有兩種能量等效磁狀態的磁層,其中自由層中之磁化平行於或反平行於參考層之磁化。藉由施加垂直於MTJ膜堆疊的電流,可改變自由層之磁定向(磁矩),從而將資料寫入STT-MRAM單元。
相比之下,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pin-orbit torque random access memory;SOT-MRAM)具有降低寫入電流及速度達到數量級改良的潛力。SOT-MRAM有望應用於高速、低功率記憶體快取。
在SOT-MRAM中,使用由電流在MTJ膜堆疊附近流動的自旋軌道交互作用效應產生之自旋軌道轉矩來切換MTJ膜堆疊之自由層之磁矩。此電流可在自旋霍爾電極(spin Hall electrode;SHE)中流動,改變自由層的磁化方向進而導致MTJ膜堆疊的電阻變化,這可用於判定 單元中之資料值。自由層磁矩之切換可僅使用自旋軌道轉矩或者可搭配其他效應來達成切換的目的。
SOT-MRAM可以分為三種基本類型,這三種類型的區分,乃基於MTJ堆疊自由層磁化方向相對於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流動方向來決定。一般使用SOT切換自由層之磁矩需要輔助磁場,該輔助磁場可在MTJ堆疊或自旋霍爾電極內部產生,亦可由外部施加。由於外部產生磁場的方式需要特殊的結構設計,造成空間與能耗上的浪費,因此是不合需求的。x型SOT-MRAM具有:MTJ膜堆疊,此MTJ膜堆疊在x方向上為長形;及磁矩,此磁矩與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平行,且x型SOT-MRAM通常需要與在自旋霍爾電極中的電流流動平面正交(Z方向)的之輔助磁場。y型SOT-MRAM具有:MTJ膜堆疊,此MTJ膜堆疊在y方向上為長形;及磁矩,此磁矩與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方向垂直但與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在相同的平面內,且y型SOT-MRAM不需要輔助磁場。z型SOT-MRAM具有通常為圓形(但可為橢圓形)的MTJ膜堆疊及與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流動平面正交的磁矩(z方向),且z型SOT-MRAM通常需要與在自旋霍爾電極中的電流流動平行(x方向)的之輔助磁場。
不同類型之SOT-MRAM裝置中之各者具有特定優點及缺點。因為在三種一般類型的SOT-MRAM中,x型SOT-MRAM需要最少功率量進行操作且使用最少空間量,所以x型SOT-MRAM是最符合需求的。然而,自由 層切換需要外部輔助磁場是主要弱點。為了消除對外部產生之磁輔助場的需要,已經嘗試對x型SOT-MRAM之設計進行各種改變。在一個此種改變中,MTJ堆疊的長軸方向繞Z軸旋轉偏離X軸方向,而穿過自旋霍爾電極的電流仍然沿X軸,從而產生具有x量值分量及y量值分量二者的自由層磁矩。可實現介於0°與90°之間的任何旋轉角度,而在一些實施例中,旋轉角度可介於約5°與45°之間,但可使用其他角度。此等設計可用於在無需外部輔助場的情況下切換自由層。然而,因為MTJ堆疊發生了旋轉,所以其佔用更多空間,且因此減少記憶體密度。
如以上所述,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使用包括由間隔層隔開的兩個磁層的合成自由層。此配置在無需繞Z軸旋轉MTJ堆疊的情況下提供自X軸偏移從而含有x量值及y量值二者的磁矩,從而提供比某些裝置更大的記憶體密度。可在無需外部磁輔助場的情況下藉由自旋軌道轉矩切換所產生之磁矩。
儘管本揭露一般係關於x型SOT-MRAM,但本文所討論之態樣中之一些態樣可轉移至其他類型之SOT-MRAM裝置。
第1圖例示出根據本揭露之一些實施例之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SOT-MRAM)單元90之SOT-MRAM功能元件(參見第3圖)之示意圖。此等元件可包括底部電極5、自旋霍爾電極10、MTJ膜堆疊100、位於MTJ膜堆疊100之上的可選覆蓋層70及位於覆蓋層 70之上的頂部電極75。應理解,此等層可包括包含不同材料的多個子層,這將在下文詳細討論。自旋霍爾電極10用作自旋軌道交互作用主動層以提供對MTJ膜堆疊100的感應影響。
儘管MTJ膜堆疊100之基礎結構及自旋霍爾電極10對於本文所討論之各種實施例而言是相同的,但是可使用若干組態,在不同層中所使用之材料及其各別結晶結構上有所不同。合成自由層30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障壁層40設置在合成自由層30之上,且參考層結構50設置在障壁層40之上。反鐵磁層60設置在參考層結構50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層70可設置在反鐵磁層60之上。參考層結構50可包括參考層52及固定層56與插入在參考層52與固定層56之間的間隔層54。在一些實施例中,代替單獨的固定層56,反鐵磁層60可用作固定層。第1圖所描繪之配置被視為「頂部固定」裝置,原因是固定層定位在MTJ膜堆疊100之頂部上。
參照第1圖,使用自旋軌道轉矩效應來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在一些實施例中,僅使用自旋軌道轉矩效應來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效應組合來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例如,使用自旋轉移轉矩作為初始效應來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此自旋轉移轉矩由自旋軌道交互作用所感應的轉矩輔助。在其他實施例中,初始切換機制係自旋軌道交互作用所感應的轉矩。在此類實施例中,包括但不限於可輔助切換自旋轉移 轉矩的另一效應。
自旋霍爾電極10可形成在可選底部電極5之上。底部電極5可包括Ta、TiN、TaN、Ru、Au、W或Cu之一或多個層。可藉由任何合適製程(諸如在Cu底部電極5之情況下藉由鑲嵌,或在W底部電極5之情況下藉由沉積金屬插塞)來沉積底部電極5。插入在底部電極5與自旋霍爾電極10之間的可選的緩衝層7,可包括薄沉積的絕緣材料層(諸如沉積至介於2Å與9Å之間的厚度的氧化鎂)。
如以上所述,自旋霍爾電極10係具有強自旋軌道交互作用且可用於產生自旋軌道轉矩來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自旋霍爾電極10用於產生等效之自旋軌道磁場H y (參見第2圖)。更特定而言,電流Jc在穿過自旋霍爾電極10的平面內驅動。由於自旋霍爾效應,垂直(正交)於電流Jc方向的自旋軌道磁場H y 得以產生。在合成自由層30中,此自旋軌道磁場H y 等於磁化時自旋軌道轉矩(spin transfer torque;STT)T,其中T=-γ[M×H y ]。因此,轉矩及磁場可互換地稱為自旋軌道場及自旋軌道轉矩。這反映如下事實:自旋軌道交互作用是自旋軌道轉矩及自旋軌道場之成因。自旋軌道轉矩由於在自旋霍爾電極10中之平面內驅動的電流Jc及自旋軌道交互作用而發生。相比之下,自旋轉移轉矩是由於流動穿過合成自由層30、障壁層40及參考層結構50,從而將自旋極化電荷載子注入到合成自由層30中的垂直於平面之電流造成的。自旋軌 道轉矩T可使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從其平衡狀態迅速偏轉。且由於合成自由層之結構,平衡狀態自易磁化軸斜傾。自旋軌道轉矩T與具有相似最大幅度之習知STT轉矩相比,可使合成自由層30之磁化顯著更快。在一些實施例中,切換可使用自旋軌道轉矩來完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另一機制(諸如自旋轉移)來完成切換。因此,所產生之自旋軌道場/自旋軌道轉矩可用於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
對於自旋霍爾電極10之自旋霍爾效應,電流Jc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平面內(即,電流在平面內,實質上在第1圖中之x-y平面內)且在與MTJ膜堆疊100之長形軸平行的方向上驅動。換言之,電流Jc垂直於包括自旋霍爾電極10及合成自由層30的膜之堆疊方向(即,垂直於表面之法線,第1圖中之Z方向)驅動。具有垂直於電流方向的特定定向(Y方向)之自旋的電荷載子累積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表面處。此等自旋極化載子中之多數擴散至合成自由層30中。此擴散導致在合成自由層30之磁化時的轉矩T。如以上所闡述,由於磁化時的轉矩等於磁化時有效磁場,因此自旋累積同樣導致合成自由層30上的磁場H y 。自旋霍爾效應之自旋軌道場為自旋軌道極化與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之交叉乘積。因此,轉矩之量值與平面內電流密度Jc及載子之自旋極化成比例。當自旋霍爾效應所感應之極化平行於合成自由層30之易磁化軸(其相對於合成自由層30之平衡磁矩歪斜)時,自旋霍爾效應可用於切換第1 圖所示之磁堆疊層。為了獲得自旋軌道轉矩T,在穿過自旋霍爾電極10的平面內驅動電流脈衝。所產生之自旋軌道轉矩T抵消阻尼轉矩,這導致以類似於習知STT切換之方式切換合成自由層30之磁化。
合成自由層30係具有可切換的磁矩的資料儲存層。在SOT-MRAM單元90之MTJ膜堆疊100內,合成自由層30充當狀態保持層,且其此狀態決定SOT-MRAM單元90之狀態。例如,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是可控的(例如,藉由控制在自旋霍爾電極10中流動的電流),且藉由以此方式控制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可使SOT-MRAM單元90之電阻處於高電阻狀態或低電阻狀態。SOT-MRAM單元90是處於高電阻狀態還是低電阻狀態取決於合成自由層30及參考層結構50(參見下文以獲得關於參考層結構50的更多細節)之自旋極化之相對定向。
以下對合成自由層30、障壁層40及參考層結構50的描述對於關於第4A圖、第4B圖及第4C圖更詳細討論的所有實施例是通用的。關於第4A圖、第4B圖及第4C圖之多種實施例進行的討論,對關於第1圖所討論的細節進行詳細闡述。
合成自由層30可由一或多種鐵磁材料(諸如鈷鐵硼(CoFeB)、鈷/鈀(CoPd)、鈷鐵(CoFe)、鈷鐵硼鎢(CoFeBW)、鐵硼(FeB)、鈷(Co)、其合金、類似者或其組合)及一或多種非鐵磁材料(諸如鎢(W)、鉭(Ta)、鉬(Mo)、鉻(Cr)、釕(Ru)、類似者或其組合)形成。藉由包 括由非鐵磁材料之間隔層34隔開的至少兩個鐵磁材料層(例如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合成自由層30經配置為反鐵磁的。例如,第一磁層FL1(鐵磁層32)可透過RKKY(Ruderman-Kittel-Kasuya-Yosida)耦合的機制耦合至第二磁層FL2(鐵磁層36)。當間隔層34在特定厚度範圍內時,耦合將為反鐵磁的。當此種合成自由層以反鐵磁性操作時,其可稱為合成反鐵磁自由層。例如,間隔層34可包括W、Ta、Mo、Cr或Ru。
隨著間隔層34之厚度增加,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間的磁耦合自平行切換至反平行,然後回復至平行,以此類推。因此,若間隔層34之厚度太薄,則耦合將是平行(鐵磁)的,但若間隔層34之厚度較厚,則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間的磁耦合可為反平行(或反鐵磁)的。隨著間隔層34之厚度增加,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間的耦合強度(無論是鐵磁還是反鐵磁的)減少且在間隔物大於約25Å及30Å時耦合將消失。獲得反鐵磁耦合的間隔層34之有效厚度基於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間隔層34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材料而有所不同。在下面討論若干實施例。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當間隔層34為W且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為CoFeB時,間隔層34可介於約4Å與約8Å之間,諸如介於約5Å 與約7Å之間,但可預期(取決於用於間隔層34之材料)且可使用其他值。第一磁層FL1(鐵磁層32)及第二磁層FL2(鐵磁層36)可具有特定結晶結構,此特定結晶結構連同間隔層34一起加強或減弱其反鐵磁效應。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二者可具有相同結晶結構,諸如面心立方(fcc)、體心立方(bcc)或六方最密堆積(hcp),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可具有一個結晶結構,且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可具有另一不同結晶結構。在此類實施例中,間隔層34可充當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間的結構障壁,使得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中之各者之結晶結構可不同。
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之厚度可介於約0.5奈米與2.5奈米之間,且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厚度可介於約1.0與2.5奈米之間。合成自由層30之總厚度可介於約1.5奈米與約5.0奈米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障壁層40由以下一或多種材料形成:氧化鎂、氧化鋁(AlOx)(例如Al2O3)、MgAl2O4、甚至半金屬、類似者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障壁層40之材料包括沉積至具有特定結晶結構(諸如bcc、fcc或hcp結構)的結晶材料,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障壁層40之材料可非晶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障壁層40之材料可沉積至具有與合成自由層30之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 相同的結晶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障壁層40可具有介於約0.5奈米與約1.5奈米之間的厚度。在一些情況下,控制障壁層40之厚度可控制MTJ膜堆疊100之電阻(RMTJ)。例如,更厚的障壁層40可增加MTJ膜堆疊100之電阻。在一些實施例中,SOT-MRAM單元90之性能可藉由控制MTJ膜堆疊100之電阻RMTJ,以使其匹配與SOT-MRAM單元90相連的一或多個電路之寄生電阻來改良。在一些情況下,以此方式匹配電阻可增大可讀取SOT-MRAM單元90的操作條件範圍。障壁層40可足夠薄以使得電子能夠穿隧過障壁層40。
參考層結構50可為與合成自由層30類似的合成反鐵磁結構。然而,參考層結構50之磁矩並未改變。參考層結構50可由與如以上所闡述之合成自由層30相同的材料中之任一種材料製成,且可具有與合成自由層30相同的材料組成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結構50包括磁材料之一或多個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結構50包括參考層(RL)52,此參考層(RL)52可包括鈷(Co)、鐵(Fe)、鎳(Ni)、鈷鐵(CoFe)、鎳鐵(NiFe)、鐵棚(FeB)、鈷鐵硼(CoFeB)、鈷鐵硼鎢(CoFeBW)、其合金、類似者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結構50亦可包括固定層(PL)56,此固定層(PL)56亦可包括Co、Fe、Ni、CoFe、NiFe、FeB、CoFeB、CoFeBW、其合金、類似者或其組合,且此固定層(PL)56可與RL 52之材料不同或相同。間隔層54插入在RL 52與固定層56之間。間隔層 54可由任何合適之非鐵磁材料(諸如Cu、Cr、Ru、Ir、Rh、Re、V、Nb、W、Ta、Mo、類似者或其組合)製成。參考層結構50之層中之各者包括沉積至具有特定結晶結構(諸如fcc、bcc或hcp結構)的結晶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52(RL)之材料可沉積成具有與障壁層40相同的結晶結構類型。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隔層54可用作物理障壁,使得固定層56可具有與參考層52不同的結晶結構類型。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52之厚度在自約2奈米至約5奈米之範圍內;間隔層54之厚度在自約0.2奈米至約1.5奈米之範圍內;且固定層56之厚度在自約2奈米至約5奈米之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層56可省略,且反鐵磁層60可用作固定層56。
反鐵磁(Anti-Ferromagnetic;AFM)層60係用於將參考層結構50之磁化方向固定在固定方向上且可稱為固定層的硬偏置層。AFM層60搭配參考層結構50的設計可避免產生可能干擾合成自由層30或相鄰SOT-MRAM單元90之雜散場。固定參考層結構50或參考層52之磁化方向,允許SOT-MRAM單元90藉由改變合成自由層30相對於參考層52之磁化方向而在低電阻狀態與高電阻狀態之間轉變。在其他實施例中,AFM層60可為具有反鐵磁性質的一或多種金屬之層。例如,AFM層60可由沉積至具有為fcc的結晶結構的鉑錳(PtMn)、銥錳(IrMn)、鐵錳(FeMn)或其組合製成。在一些實施例中,AFM層60可具有介於約10奈米與約30奈米之間 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更厚的AFM層60可具有較強的反鐵磁性質,或者可更穩健地抵抗外部磁場或熱波動。
覆蓋層70可為在後續處理期間保護覆蓋層70下方的層的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層70亦可用於提供供上覆通孔或金屬線連接的頂部電極。覆蓋層70可由非鐵磁材料(諸如Cu、Ru、Cr、Pt、W、Ta、Mo、Ti、TaN、TiN、類似者或其組合)製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層70可包括兩個非鐵磁材料層,此些非鐵磁材料層夾置另一非鐵磁材料層(諸如Cu、Ru、Cr、Pt、W、Ta、Mo、Ti、TaN、TiN或類似者)。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覆蓋層可包括夾置在兩個Ru層之間的Ta或Ti。覆蓋層70之厚度可介於約3奈米與約10奈米之間,但其他厚度是可預期的。在針對覆蓋層70使用多個層的實施例中,各層可介於約1奈米與約5奈米之間。
單獨的頂部電極75可設置在覆蓋層70之上。頂部電極75可用於提供與耦合至MTJ膜堆疊100之頂部的導電圖案的電連接。頂部電極75可由任何合適材料(諸如鈦、氮化鈦、鉭、氮化鉭、鎢、類似者或其組合)形成。覆蓋層70及/或頂部電極75一起可稱為層80。
第2圖例示出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SOT-MRAM單元90之簡化由上而下示意圖。為了清楚起見,已經省略或簡化了一些元件。MTJ膜堆疊100例示出為在x-y平面內具有橢圓形狀,其中橢圓之長軸平行於X軸。底部電極5例示出位於MTJ膜堆疊100之任一側 上,使得自底部電極5中之一個底部電極流動至底部電極5中之另一個底部電極(由箭頭92所例示出)的電流亦平行於X軸流動。由於合成自由層30之反鐵磁配置,因此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之磁矩94可自發地自X軸旋轉介於約5°與約45°之間的角度θ1。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36之磁矩96亦可自X軸旋轉可介於約5°與約45°之間的角度θ2。由於磁矩94及磁矩96自X軸的偏移,電流Jc可給出自旋軌道轉矩,以在沒有外部輔助磁場的情況下切換合成自由層30。偏移磁矩94及偏移磁矩96產生x分量及y分量,且y分量有助於在沒有外部場的情況下進行切換。並非藉由旋轉MTJ膜堆疊100來使旋轉後磁矩發生,而是使MTJ膜堆疊100之長軸保持平行於X軸,使得不需要額外側向空間來實施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
第3圖示出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SOT-MRAM單元90之簡化示意圖。關於第1圖使用類似參考數字所描述之材料、組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可用於以下實施例中,且其詳細解釋可省略。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旋霍爾電極10在一個端部處銜接至選擇裝置(例如,場效應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此選擇裝置在本文中稱為場效應電晶體(FET)110。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旋霍爾電極10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諸如通孔、配線、導電線及/或襯墊)銜接至FET 110(或FET1)之汲極(或源極),且FET之閘極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字線120(WL1)。 FET1之源極(或汲極)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源極線125(SL1)。自旋霍爾電極10之另一個端部銜接至另一選擇裝置(例如,場效應電晶體(field effect transistor;FET)),此另一選擇裝置在本文中亦稱為FET 110(或FET2)。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旋霍爾電極10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FET2之汲極(或源極),且FET2之閘極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字線120(WL2)。FET2之源極(或汲極)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源極線SL2 125。
MTJ膜堆疊100沿垂直方向(膜堆疊方向)(Z方向)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位元線160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電銜接至MTJ膜堆疊100之頂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MTJ膜堆疊100可倒轉,且自旋霍爾電極10可設置在MTJ膜堆疊100之上。在此類實施例中,覆蓋層70可省略,且頂部電極75(參見第1圖)可變為底部電極5,而底部電極5可變為頂部電極75。MTJ膜堆疊100之合成自由層30可設置在經倒轉MTJ膜堆疊100之頂部處。配線配置可保持不變,其中透過導電圖案,FET1(FET 110)之汲極(或源極)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一個端部,且FET2(FET 110)之汲極(或源極)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10之另一個端部。類似地,位元線160可透過一或多個導電圖案銜接至MTJ膜堆疊100之現在的底部。參照第1圖,倒轉MTJ膜堆疊100及將自旋霍爾電極放置在經倒轉MTJ膜堆疊100之上,造成 頂部電極75現在位於底部;AFM層60位於頂部(現在為底部)電極75之上;參考層結構50位於AFM層60之上;障壁層40位於參考層結構50之上;合成自由層30位於障壁層40之上;自旋霍爾電極10位於自由層30之上;及底部(現在為頂部)電極5位於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此些底部(現在為頂部)電極5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任一端部處各自連接至FET 110。
使用如第3圖所描繪之元件配置,SOT-MRAM單元90可在無需使用外部磁場來輔助切換合成自由層30的情況下,及在不旋轉MTJ膜堆疊100的情況下實施x型記憶體元件。另外,藉由利用SOT-MRAM單元90而非STT-MRAM單元,在高速操作的條件下功率需求減少,使得FET 110(FET1及FET2)之電晶體尺寸亦可減小。在一些實施例中,SOT-MRAM裝置300之面積尺寸可為可比SRAM裝置之面積尺寸的約50%至75%,且與STT-MRAM裝置之尺寸幾乎相同,同時SOT-MRAM裝置300需要較少功率,提供更快的切換及更穩健的使用壽命(增加的切換循環次數)。
若字線120(WL1)正偏置且字線120(WL2)正偏置,則FET 110(FET1及FET2)之閘極將接通。則電流Jc可在一個方向上跨自旋霍爾電極10流動,從而感應合成自由層30改變磁化方向。若電流方向是反向的,則電流Jc可在相反方向上跨自旋霍爾電極10流動,從而感應合成自由層30在反方向上改變磁化方向。然而,若電晶 體FET 110(FET1或FET2)中之任一者未接通,則電流將不跨自旋霍爾電極10流動,且可在位元線160處透過MTJ膜堆疊100執行讀取操作。在下面更詳細地討論讀取及寫入操作。
第4A圖、第4B圖及第4C圖例示出根據各種實施例之MTJ膜堆疊100之各種組態。自旋霍爾電極10係引起與合成自由層30的強自旋軌道交互作用的自旋軌道主動層。
在第4A圖中,自旋霍爾電極10具有為fcc的結晶結構,而障壁層40可具有為bcc或可為非晶的結晶結構。合成自由層30之第一層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具有跟隨自旋霍爾電極10的結晶結構。間隔層34可充當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之結晶結構(其跟隨自旋霍爾電極10的結晶結構)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結晶結構(其允許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匹配障壁層40之結晶結構)之間的結構障壁。間隔層34可為非晶的或者可具有為bcc的結晶結構。然後,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可具有為bcc的結晶結構。障壁層40可為bcc或非晶的,且參考層結構50之參考層52亦可為bcc。參考層結構50之間隔層54可為hcp(例如,在Ru的情況下)或fcc(例如,在Ir的情況下),且參考層結構50之固定層56可為fcc或bcc。AFM 60可為fcc。
自旋霍爾電極10之材料可由鉑、鈀、金、鉭、鎢、其組合或其他合適材料形成,且可形成至具有介於約3奈 米與約10奈米之間的厚度,但其他值是預期的且可被使用。合成自由層30之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可由CoFeB、CoFe、FeB或NiFe形成,且可介於約0.5奈米與約2.5奈米之間,但其他值是預期的且可被使用。合成自由層30之間隔層34可由W、Ta、Mo、Cr、類似者或其組合形成,且可具有介於約3Å與15Å之間的厚度(間隔層34之厚度取決於所使用之材料且間隔層34之尺寸經設定以保持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間的反鐵磁耦合,如以上所討論)。障壁層40可由結晶氧化鎂或非晶氧化鋁(例如,AlOx)或其他合適材料形成,且可具有介於約0.5奈米與約1.5奈米之間的厚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參考層結構50之參考層52可由CoFeB、FeB、Co及CoFe形成。例如,CoFeB層可接觸障壁層40,且CoFe層形成在CoFeB層上且與參考層結構50之間隔層54介接。CoFeB層可介於約1.5奈米與約3.5奈米之間,且CoFe層可介於約0.5奈米與約1.5奈米之間,其中參考層52之總厚度介於約2奈米與約5奈米之間。參考結構50之間隔層54可由Ru或Ir製成,且可具有介於約2Å與約15Å之間的厚度。參考層結構50之固定層56可由CoFe或CoFe與Co之組合製成,且可具有介於約2奈米與約4奈米之間的總厚度。儘管CoFe通常具有bcc結晶結構,但例如當上覆AFM層60由鉑錳形成時,此結構可受AFM層60之結構影響而具有fcc結晶結構。AFM層60可由任何合適材料(諸 如鉑錳、銥錳或鐵錳)形成,且可具有介於約10奈米與約30奈米之間的厚度。MTJ膜堆疊100之總厚度可介於約20奈米與約35奈米之間。
在第4B圖中,自旋霍爾電極10具有為bcc且可匹配障壁層40之結晶結構(bcc)的結晶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障壁層40可為非晶的。合成自由層30之第一層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具有跟隨自旋霍爾電極10的結晶結構。間隔層34可為非晶的或者可具有為bcc的結晶結構。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可具有為bcc的結晶結構。障壁層40可為bcc或非晶的,且參考層結構50之參考層52亦可為bcc。參考層結構50之間隔層54可為hcp(例如,在Ru的情況下)或fcc(例如,在Ir的情況下),且參考層結構50之固定層56可為fcc或bcc。AFM 60可為fcc。因為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及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結晶結構可與障壁層40之結晶結構相同,所以結構一致性有助於提高MTJ膜堆疊100讀取操作期間之磁阻比。
磁阻比(MR ratio)在此定義為自由層與參考層組合之反平行電阻(Rap)減去自由層與參考層組合之平行電阻(Rp)之電阻全部除以自由層與參考層組合之平行電阻(Rp)之比值。MR ratio=(Rap-Rp)/Rp。
自旋霍爾電極10之材料可由鎢、鉭、鉑、其他合適材料或其組合形成,且可形成至具有介於約3奈米與約10奈米之間的厚度,但其他值是預期的且可被使用。其他 層可使用類似於以上針對第4A圖所列出之彼等材料及組態的材料及組態來形成。
在第4C圖中,間隔層34由Ru製成,從而增強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與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36之間的反鐵磁耦合。較大的反鐵磁耦合減小寫入電流,且因此可使用較小的寫入電晶體。然而,Ru與B會產生負面地交互作用,從而使合成自由層30中之反鐵磁耦合退化。因此,在第4C圖中,間隔層34夾置在兩個CoFe薄層之間,此些CoFe薄層夾置在兩個CoFeB層之間。因此,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包括與自旋霍爾電極10介接的鈷鐵硼層32B(CoFeB層32B),然後是位於CoFeB上與合成自由層30之間隔層34介接的鈷鐵層32A(CoFe層32A)。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相反地形成,其中鈷鐵層36A(CoFe層36A)與間隔層34介接,然後鈷鐵硼層36B(CoFeB層36B)位於CoFe層上。在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中,CoFeB層32B可具有介於約0.4奈米與2.4奈米之間的厚度,CoFe層32A可具有介於約0.1奈米與約0.4奈米之間的厚度,且鐵磁層32(第一磁層FL1)之總厚度可介於約0.5奈米與約2.5奈米之間。在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中,CoFe層36A可具有介於約0.1奈米與0.4奈米之間的厚度,CoFeB層36B可具有介於約0.9奈米與約2.4奈米之間的厚度,且鐵磁層36(第二磁層FL2)之總厚度可介於約1奈米與約2.5奈米之間。
類似於以上關於第4A圖及別處所描述之內容,障壁層40可為bcc,且參考層結構50之參考層52亦可為bcc。參考層結構50之間隔層54可為hcp,且參考層結構50之固定層56可為fcc或bcc。AFM 60可為fcc。
仍然參照第4C圖,自旋霍爾電極10之材料可由鉑、鎢、鉭、鈀、金形成,且可形成至具有介於約3奈米與約10奈米之間的厚度,但其他值是預期的且可被使用。其他層可使用類似於以上針對第4A圖所列出之彼等材料及組態的材料及組態來形成。
第5圖、第21圖及第22圖係根據各種實施例之SOT-MRAM裝置300之一部分之橫截面圖。SOT-MRAM裝置300之所例示之層之一些態樣可扁平化成此等橫截面圖,且應理解,一些層實際上可以其他橫截面存在。第23圖係第5圖、第21圖及第22圖所例示之SOT-MRAM裝置之立體表示。第24圖係與第5圖、第21圖及第22圖所例示之彼等實施例一致的電路圖。
關於第1圖至第3圖所描述之材料、組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可用於以下實施例中,且其詳細解釋可省略。一般地參照第5圖、第14圖及第15圖,在一些實施例中,SOT-MRAM裝置包括具有多配線層結構的分層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多配線層結構包括:「Mx」(x=0,1,2,3,......)金屬配線層,此些金屬配線層位於設置在基板之上的各別級別處;及「Vy」(y=0,1,2,3,......)通孔(觸點),其將My金屬配線層連接至My+1金屬配線層。 金屬配線層包括嵌入在介電材料層中的金屬線。通孔包括嵌入在層間介電(interlayer dielectric;ILD)材料中的導電插塞,此ILD材料將相鄰金屬配線層隔開。出於說明及標記之目的,以「A」結束的元素對應於x=0,y=0級別,以「B」結束的元素對應於x=1,y=1級別,以「C」結束的元素對應於x=3,y=3級別,以此類推。在一些實施例中,偶數金屬配線層在一個方向(例如,X)上延伸,且奇數金屬配線層在與此第一方向交叉的另一方向(例如,Y)上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配線節距通常可隨著級別增加而增加。例如,級別M3及M4中之金屬配線節距可相同,且M5或更高級別中之金屬配線節距可相同且可大於M3及M4中之金屬配線節距。
在一些實施例中,金屬配線及通孔由以下中之一或多種製成:鋁、鈷、銅、銅合金、鎢、鈦、氮化鈦、鉭、氮化鉭、其合金、類似者或其組合。通孔亦可包括包圍通孔側邊的障壁層或黏著材料層,且由以下之一或多個層形成:鈦、氮化鈦、鉭、氮化鉭、氮化鎢、釕、銠、鉑、其他貴金屬、其他耐火金屬、它們之氮化物、此等材料之組合或類似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ILD層由包括例如以下的任何合適之介電材料形成:氮化物(諸如氮化矽)、氧化物(諸如氧化矽、SiOC及SiOCN、SiCN)、磷矽酸鹽玻璃(PSG)、硼矽酸鹽玻璃(BSG)、摻硼磷矽酸鹽玻璃(BPSG)、類似者或其組合。
接觸插塞118透過介電層104將FET 110之源極區112S或汲極區112D連接至M0金屬配線層(例如,導電線130A)。源極線125(SL1)位於M0金屬配線層中且銜接至FET1(FET 110)之源極區112S。源極線125(SL2)位於M0金屬配線層中且銜接至FET2(FET 110)之源極區112S。FET1(FET 110)之汲極區112D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一個端部。FET2(FET 110)之汲極區112D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10之另一個端部。位元線(BL)160位於MTJ膜堆疊100上方,位於M2金屬配線層中且銜接至MTJ膜堆疊100之頂部。字線WL1銜接至FET1(FET 110)之閘極電極,且字線WL2銜接至FET2(FET 110)閘極電極。
亦應理解,第5圖中之示意圖僅僅係一個實施例的說明,且可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的情況下進行改變。例如,應理解,必要時可包括多個介入層以容納任何所要配線佈置。特定而言,當特定元件描述為位於特定金屬配線層中時,本揭露預期任何所要數目之金屬配線層可介於所描述之金屬配線層之間。例如,在一個元件描述為位於M2金屬配線層中且另一元件描述為位於M3金屬配線層中的情況下,在M2金屬配線層與M3金屬配線層之間可存在任何數目之金屬配線層。此外,如以上所述,MTJ膜堆疊100可形成為使得自旋霍爾電極10設置在MTJ膜堆疊100上方。
在一些實施例中,FET 110係平面FET、鰭式 FET或環繞式閘極FET。頂部電極75銜接至FET 110之汲極區112D,且FET 110之源極區112S銜接至源極線125(SL1)。在一些實施例中,源極區112S由兩個相鄰FET 110共用(參見第22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虛設閘極結構121將一對FET 110(FET1及FET2)與另一對FET 110(例如,位於第5圖之MC2中)隔開。字線WL 120銜接至FET 110之閘極,且可切換電流是否可自源極線125(SL)穿過MTJ膜堆疊100流動至位元線160(BL)進行切換。
參照第5圖,SOT-MRAM裝置300之兩個SOT-MRAM單元90例示出包括MC1及MC2。如第5圖所例示,相鄰SOT-MRAM單元90之源極區112S可由虛設閘極結構121隔開,類似於FET 110(FET1及FET2)之汲極區112D由虛設閘極結構121隔開。在一些實施例中,相鄰SOT-MRAM單元90中之各單元可共用共同源極區112S(參見例如第22圖)。
自旋霍爾電極10可設置在M1金屬配線層中且可銜接至MC1之FET 110中之各FET之源極區112D(或源極區)。MTJ膜堆疊100可在層V1中(例如在層V1之底部部分V1A中)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10上。通孔126B可將MTJ膜堆疊100之頂部連接至M2金屬配線層中之位元線(BL)160中。源極線SL1及源極線SL2可設置在M0金屬配線層中且可銜接至FET 110(分別為FET1及FET2)中之各FET之源極區112S(或汲極區)。字線 WL1及字線WL2分別連接至FET 110(分別為FET1及FET2)中之各FET之閘極電極。此等連接可藉由另一橫截面中之通孔及配線圖案進入金屬配線層中。如第5圖所例示,源極線(例如,SL1及SL2)各自在Y方向上導向且沿X方向具有小橫截面。
在一些實施例中,MTJ膜堆疊100、自旋霍爾電極10、源極線125(SL)及位元線160(BL)可各自向下移動一金屬配線層或向上移動一或多個金屬配線層。
第6圖至第21圖例示出形成第5圖之SOT-MRAM裝置300中之中間步驟。可用於形成SOT-MRAM裝置300之各種結構及元件之材料在上面進行了描述且不進行重複。
第6圖例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之基板102及形成在基板102上的多個FET 110之橫截面圖。FET 110係SOT-MRAM裝置300之隨後形成之SOT-MRAM單元90之一部分。第6圖中指示出一些示範性FET 110。基板102可為半導體基板,諸如摻雜或無摻雜矽基板或絕緣體上半導體(semiconductor-on-insulator;SOI)之主動層。半導體基板可包括其他半導體材料,諸如鍺;化合物半導體,包括碳化矽、砷化鎵、磷化鎵、氮化鎵、磷化銦、砷化銦及/或銻化銦;合金半導體,包括矽鍺(SiGe)、GaAsP、AlInAs、AlGaAs、GaInAs、GaInP及/或GaInAsP;或其組合。亦可使用其他基板,諸如多層基板或梯度基板。
在一些實施例中,FET 110為包含鰭116、閘極結構114,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s;FinFET)。如第6圖所示,鰭116形成在基板102上,且可包含與基板102相同的材料或不同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虛設鰭(未示出)可形成在一些鰭116之間以改良處理均勻性。閘極結構114形成在多個鰭116之上且在垂直於鰭116的方向上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隔物(圖中未示出)可設置在閘極結構114之側壁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虛設閘極結構121可形成在一些閘極結構114之間以改良處理均勻性。在一些實施例中,虛設閘極結構121可視為「虛設電晶體」或「虛設FinFET」。一些閘極結構114用作SOT-MRAM裝置300中之字線(在下面更詳細地描述),且因此已經標記為「WL」,諸如「WL2」。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在閘極結構114之任一側上,形成在鰭116中。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可為例如鰭116之佈植區或在鰭116中所形成之凹部中生長的磊晶材料。在第6圖所示之實施例中,各鰭116之一個側鄰近源極區112S,且各鰭116之另一個側鄰近源極區112D。
圖中所示之FET 110是代表性的,且為了清楚起見,已經自圖中省略了FET 110之一些特徵。在其他實施例中,特徵(諸如鰭116、虛設鰭、閘極結構114、虛設閘極結構21、源極區112S、汲極區112D或其他特徵)之配置、組態、尺寸或形狀可不同於所示之配置、組態、 尺寸或形狀。在其他實施例中,FET 110可為另一種類型之電晶體,諸如平面電晶體。
在第7圖中,根據一些實施例,介電層104形成在基板102之上且經圖案化以曝露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介電層104可覆蓋FET 110,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視為層間介電層(Inter-Layer Dielectric layer;ILD)。介電層104可由任何合適之介電材料(包括例如以上針對ILD所列出之材料中之任一種材料)形成。介電層104可使用任何可接受沉積製程(諸如旋塗、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類似者或其組合)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04可為低k介電材料,諸如具有低於例如約3.0的介電常數(k值)的介電材料。
介電層104可經圖案化以形成開口106,此開口106曝露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以用於隨後形成接觸插塞118(參見第3圖)。介電層104可使用合適之光刻及蝕刻製程來圖案化。例如,光阻劑結構(未示出)可形成在介電層104之上且經圖案化。開口106可藉由使用經圖案化光阻劑結構作為蝕刻遮罩,對介電層104進行蝕刻來形成。介電層104可使用合適之各向異性蝕刻製程(諸如濕式蝕刻製程或乾式蝕刻製程)來蝕刻。
轉向第8圖,根據一些實施例,接觸插塞118經形成以與源極區112S及汲極區112D進行電連接。在一 些實施例中,接觸插塞118藉由以下步驟來形成:沉積障壁層(未個別示出)以使其延伸至開口106中,在障壁層之上沉積導電材料,及執行平坦化製程(諸如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CMP)或磨光製程)以去除毯覆導電障壁層及導電材料之過量部分。接觸插塞118之障壁層或導電材料可使用合適製程(諸如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鍍覆或類似者)來形成。障壁層(若使用的話)可由任何合適材料(諸如TiN、Ti、TaN、Ta、類似者或其組合)形成。
轉向第9圖,導電線130A經形成以電連接接觸插塞118,且提供SOT-MRAM裝置內的電氣佈線。導電線130A可形成在介電層128A內,此介電層128A形成在介電層104之上。介電層128A可為類似於以上針對介電層104(參見第7圖)所描述之彼等材料的材料,且可使用與介電層104類似的技術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28A可視為金屬間介電層(Inter-Metal Dielectric layer;IMD)。
導電線130A可使用合適技術(諸如鑲嵌、雙重鑲嵌、鍍覆、沉積、類似者或其組合)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線130A藉由以下步驟來形成:首先沉積介電層128A且對介電層128A進行圖案化以形成開口(例如,使用合適之光刻及蝕刻製程),然後用導電材料填充介電層 128A內的開口。例如,導電線130A可藉由以下步驟來形成:在經圖案化介電層128A之上沉積可選之毯覆障壁層(未個別示出),在毯覆障壁層之上沉積導電材料,及執行平坦化製程(諸如CMP製程或磨光製程)以去除毯覆導電障壁層及導電材料之過量部分。障壁層或導電材料可類似於以上針對接觸插塞118(參見第8圖)所描述之彼等導電材料,且可使用類似技術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雙重鑲嵌製程用於形成接觸插塞118及導電線130A的情況下,接觸插塞118及導電線130A之導電材料可在相同步驟中沉積。
在一些實施例中,導電線130A藉由以下步驟來沉積:首先在介電層104及接觸插塞118之上沉積可選之毯覆障壁層,在毯覆障壁層之上沉積導電材料,及然後對障壁層及導電材料進行圖案化(例如,使用合適之光刻及蝕刻製程)以形成導電線130A。介電層128A可沉積在導電線130A之上,且平坦化製程經執行以曝露導電線130A。
在第10圖中,根據一些實施例,通孔126A形成在介電層124A內以與導電線130A進行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24A首先形成在導電線130A及介電層128A之上。介電層124A可為類似於以上針對介電層104所描述之彼等材料的材料,且通孔126A可使用類似於以上關於接觸插塞118所描述之彼等製程及材料的製程及材料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通孔126A可使用單鑲嵌製程來形成,且可為Cu、W或TiN插塞。在一些實施例中, 通孔126A可用作底部電極5(參見第1圖)。亦可使用如以上關於接觸插塞118所討論之可選障壁層,以防止接觸插塞118之材料擴散至周圍介電層124A。在一些實施例中,M0層與層V0之間可包括附加配線層,此層V0表示位於隨後形成之自旋霍爾電極(SHE)10正下方的層。重複形成導電線及通孔之製程以形成所要數目之金屬配線層。
如第10圖所例示,在形成通孔126A之後,可形成自旋霍爾電極10。在一些實施例中,通孔126A可用作底部電極5(在其他圖(例如,第1圖)中示出)。在一些實施例中,緩衝層7(參見第1圖)可使用任何合適製程(諸如藉由CVD、PVD、類似者及其組合)形成在通孔126A之上。在利用緩衝層的實施例中,緩衝層可包括沉積至介於約0.2奈米與0.9奈米之間的厚度的MgO或類似者。底部電極5亦可使用以上關於導電線130A之形成所討論之技術來形成。
在形成緩衝層7(若使用的話)之後,可形成自旋霍爾電極10。自旋霍爾電極10使用諸如以上關於第1圖所討論之彼等製程及材料的製程及材料來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沉積自旋霍爾電極10之後,依序沉積MTJ膜堆疊100,如以下所討論,而在沉積可選緩衝層7、自旋霍爾電極10及MTJ膜堆疊100之整個沉積製程中不會破壞真空。
參照第11圖,根據第4A圖、第4B圖及第4C 圖所例示之實施例,依順序層沉積MTJ膜堆疊100,諸如第1圖所指示。MTJ膜堆疊100之層形成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此些層包括合成自由層30、障壁層40、參考層結構50及AFM層60。接著可形成可包括覆蓋層70及頂部電極75的層80(參見第1圖)。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75可形成為硬質遮罩層95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硬質遮罩層95可包括複合膜堆疊,此複合膜堆疊包括金屬層及位於金屬層之上的介電層。硬質遮罩層95可使用任何合適製程來沉積,且可由任何合適材料(諸如鉭、鎢、氮化鈦、類似者或其組合(諸如第一導電金屬層及第二介電層(諸如氮化矽)))製成。當硬質遮罩層95用於成形MTJ膜堆疊100時,如以下所描述,硬質遮罩層95之介電層可大部分被消耗掉,且剩餘金屬層可用作頂部電極75。MTJ膜堆疊100之層、層80及硬質遮罩層95中之各者可藉由合適之膜形成方法來形成,其包括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此PVD包括濺鍍;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或衍生CVD製程,此些衍生CVD製程進一步包含低壓CVD(low pressure CVD;LPCVD)、超高真空CVD(ultrahigh vacuum CVD;UHVCVD)、減壓CVD(reduced pressure CVD;RPCVD);電鍍或其任何組 合。
參照第12圖,硬質遮罩層95經圖案化以保護SOT-MRAM裝置300之欲形成MTJ膜堆疊100之柱的區域。圖案化可藉由任何合適製程(諸如藉由光刻製程)來進行。
第13圖例示出在對MTJ膜堆疊100進行圖案化之後的SOT-MRAM裝置300。MTJ膜堆疊100可藉由任何合適製程(諸如藉由乾式蝕刻製程,諸如藉由反應離子蝕刻(reactive ion etching;RIE)及/或藉由離子束蝕刻(ion-beam etching;IBE))以利用合適之蝕刻劑蝕刻穿過各連續層來圖案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透過蝕刻製程或藉由後續去除製程來去除硬質遮罩層95中之全部或一部分。如以上所述,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在蝕刻期間可完全或大部分被消耗掉,而基本金屬層可保留以用作頂部電極75或用作頂部電極75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諸如在硬質遮罩層95係金屬層的情況下,硬質遮罩層95可在蝕刻製程之後保留,且可封存在最終裝置結構中。在對MTJ膜堆疊100進行圖案化之後,MTJ膜堆疊100中之各者之橫截面可具有漸縮形狀或台面形狀。此外,如第2圖所指示,MTJ膜堆疊100中之各者在由上而下視圖中可具有橢圓形狀,此橢圓形狀所具有的長軸平行於X軸,且平行於在自旋霍爾電極10中的電流流動方向。在其長軸平行於X軸的情況下對MTJ膜堆疊100進行圖案化,實現與MTJ膜堆疊100圍繞Z軸旋轉的情況相比,更大的 記憶體密度。
然而,因為MTJ膜堆疊100利用合成自由層30,所以合成自由層30之磁矩在自然無外加磁場的狀況下以Z軸旋轉一角度使得其相對於X軸歪斜,此X軸平行於穿過自旋霍爾電極10的電流流動方向。如以上所述,這在無需旋轉MTJ膜堆疊100的情況下進行。由於偏斜磁矩,可僅藉由自旋軌道轉矩來完成合成自由層30之切換,而無需外部輔助磁場。
在第14圖中,保形絕緣層210經沉積以封裝經圖案化MTJ膜堆疊100,且沉積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保形絕緣層210可由任何合適絕緣材料(諸如氮化物(諸如氮化矽)、碳化矽、類似者或其組合)形成。保形絕緣層210可藉由任何合適沉積製程(諸如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此PVD包括濺鍍;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電子束(e束)磊晶;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等等)來形成。
在第15圖中,遮罩215接著可沉積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及MTJ薄膜堆疊100之上。遮罩215可包括任何合適光敏感性材料,且可使用任何合適製程、包括藉由旋塗或另一製程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遮罩215可包括非光敏感性材料,且可藉由在遮罩215之上單獨形 成用於蝕刻遮罩215之光罩來圖案化。
在第16圖中,遮罩215經圖案化以保護自旋霍爾電極10之要保留的區域。可使用可接受的光圖案化技術,應用於遮罩215本身,或應用於後續用於蝕刻遮罩215的單獨上覆遮罩,來對遮罩215進行圖案化。
在第17圖中,絕緣層210及自旋霍爾電極10經蝕刻以形成自旋霍爾電極10之形狀及結構。自旋霍爾電極10可藉由任何合適製程(諸如藉由使用乾式蝕刻製程)以利用合適之蝕刻劑蝕刻穿過各連續層來圖案化。緩衝層7(若使用的話)亦可使用遮罩215來蝕刻,使得緩衝層7具有與自旋霍爾電極10相同的形狀及覆蓋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例如在對MTJ膜堆疊100及自旋霍爾電極10進行圖案化之前或之後執行退火。退火可在介於約350℃與約425℃之間的溫度下執行,但可使用其他的值。另外,退火可在介於約1e-7托爾與約1e-6托爾之間的真空下及選擇性存在磁場的情況下執行。例如,退火可同時在約0.5特斯拉至約5特斯拉的平面內(水平)磁場中執行以設定AFM 60方向。
在第18圖中,在對自旋霍爾電極10進行圖案化之後去除遮罩215。可例如藉由灰化製程或藉由濕式蝕刻來去除遮罩215。接著,沉積ILD 128B。ILD 128B可沉積在自旋霍爾電極10及MTJ膜堆疊100之上及周圍。在所例示之實施例中,ILD 128B之上部部分定義為層間介電層124B(ILD 124B),該ILD 124B可在單獨製程 中沉積於ILD 128B之上。ILD 124B可在沉積之後,藉由平坦化製程(諸如藉由CMP製程)以去除MTJ膜堆疊100上方可能的突起圖案。
根據一些實施例,在第19圖至第20圖中例示出替代製程。在所例示之製程中,層80僅為覆蓋層70且已經如此標記。在所例示之製程中,形成單獨頂部電極75。可在ILD 124B中形成開口,且在開口中沉積頂部電極75金屬。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75可為單個金屬層,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頂部電極可為多層結構,諸如以上所指示出。在一些實施例中,頂部電極75可利用TiN插塞、W插塞或單鑲嵌形成之Cu插塞。頂部電極75可藉由任何合適製程(諸如藉由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此PVD包括濺鍍;分子束磊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脈衝雷射沉積(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電子束(e束)磊晶;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等等)來沉積。在第20圖中,頂部電極75金屬經平坦化以使頂部電極75之上表面對準與ILD 124B之上表面。
第21圖例示出接續第18圖之製程流程的一實施例,然而,應理解,可例如藉由沉積附加ILD 124B層且相應地繼續將第21圖等之附加所例示之特徵整合至第19圖及第20圖所例示之實施例中。在形成ILD 124B之後,必要時可使用類似於以上針對例如接觸插塞118所描述之 彼等製程的製程,來形成穿過ILD 124B的附加通孔(例如,第21圖中之通孔126B),以電導通至MTJ膜堆疊100之頂部。在一些實施例中,通孔126B可接觸頂部電極75(其可形成為硬質遮罩層95之一部分),而在其他實施例中,通孔126B可用作頂部電極75之一部分,然而,通孔126B不延伸穿過覆蓋層70,保留在原位作為對MTJ膜堆疊100的保護。
在第21圖中,導電線130C經形成以電連接通孔126B,且提供SOT-MRAM裝置300內至位元線160的電氣佈線。導電線130C可形成在介電層128C內,此介電層128C形成在ILD 124B之上。介電層128C可為類似於以上針對介電層104所描述之彼等材料的材料,且可使用與介電層104類似的技術來沉積。在一些實施例中,介電層128C可視為金屬間介電層(Inter-Metal Dielectric layer;IMD)。
第22圖例示出自旋軌道轉矩-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裝置400(SOT-MRAM裝置400)之一實施例,其中相鄰FET 110之源極區112S在兩個SOT-MRAM單元90(諸如MC1及MC2)之間共用。共用源極線SL(例如,如所例示之源極線SL2/源極線SL3)及源極區112S實現更大的裝置密度。SOT-MRAM裝置400可使用類似於用於形成SOT-MRAM裝置300之彼等製程及材料的製程及材料來形成。
第23圖例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第21圖之 SOT-MRAM裝置300之SOT-MRAM單元90(例如,MC1)之立體圖。關於第1圖至第21圖所描述之材料、組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可用於以下實施例中,且其詳細解釋可省略。
在一些實施例中,字線120(銜接至FET 110之閘極)在Y方向上延伸,且源極線125(SL1及SL2)在X方向上延伸。自旋霍爾電極10位於兩個相鄰FET 110之源極區或汲極區上方,且藉由通孔及金屬配線層在任一端部處銜接至兩個相鄰FET 110之各別源極區或汲極區。在一些實施例中,自旋霍爾電極10可具有主要在X方向上的方向。
如第23圖所示,MTJ膜堆疊100設置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上。MTJ膜堆疊100可具有圓滑邊橢圓柱或長形圓柱形狀,其可如其他附圖所例示地由下往上漸縮。位元線160藉由通孔及/或MTJ膜堆疊100之頂部電極電連接至MTJ膜堆疊100之頂部,且可在X方向上延伸。
第24圖係根據一些實施例的與SOT-MRAM裝置300一致的SOT-MRAM裝置之電路圖之一部分。關於第1圖至第21圖所描述之材料、組態、尺寸、製程及/或操作可用於以下實施例中,且其詳細解釋可省略。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元線BL及源極線SL1/源極線SL2這兩組在列方向上延伸,且字線WL1/字線WL2在行方向上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SOT-MRAM單元設置在由一位元線BL、兩個字線WL1/字線WL2及兩個源 極線SL1/源極線SL2界定之位置處。銜接至相同字線及/或相同位元線記憶體單元之數目不限於三個或四個且可多於3個(例如,4個、8個、16個、32個、64個、128個、256個、512個或1024個或更多個)。字線WL1/字線WL2銜接至字驅動器電路(列解碼器),源極線SL1/源極線SL2(由單個線表示之一束N個線)銜接至電流源電路,此電流源電路亦與字驅動器電路一起充當寫入驅動器電路。自旋霍爾電極10之一個端部銜接至FET 110之源極或汲極,而自旋霍爾電極10之另一個端部銜接至FET 110之另一源極或汲極。MTJ膜堆疊M之一個端部銜接至自旋霍爾電極10,該自旋霍爾電極10銜接至兩個FET 110以控制電流流動方向。MTJ膜堆疊M之另一個端部銜接至對應位元線BL。FET 110之閘極銜接至字線WL1/字線WL2,且FET 110之源極銜接至源極線SL1/源極線SL2。
在第24圖之實施例中,沿行方向的垂直相鄰SOT-MRAM單元銜接至相同字線WL1/字線WL2。沿列方向的水平相鄰SOT-MRAM單元耦合至相同位元線BL及個別源極線SL1/源極線SL2。在一些實施例中,沿列方向的鄰接SOT-MRAM單元中之相鄰FET 110共用相同源極線SL1及SL2。
第25圖示出根據本揭露之一實施例之SOT-MRAM單元之操作。在寫入操作中,寫入電流流動穿過自旋霍爾電極10。當將第一類型之資料(例如,「0」) 寫入MTJ膜堆疊100時,字線WL1及字線WL2經設置以接通FET 110之閘極電極。第一源極線SL1設置為第一電勢(例如,寫入電壓「Vw」),且第二源極線SL2設置為第二電勢(例如,接地或0V),第一電勢大於第二電勢。位元線BL可浮動(「f」)。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自旋霍爾金屬中流動的自旋電子具有一極化方向,施加一自旋軌道轉矩(SOT)於合成自由層30之上,以致使合成自由層30之磁化方向改變至一方向。
當將第二類型之資料(例如,「1」)寫入MTJ膜堆疊100時,字線WL1及字線WL2經設置以接通FET 110之閘極電極。第一源極線SL1設置為第二電勢(例如,接地或0V),且第二源極線SL2設置為第一電勢(例如,寫入電壓「Vw」),第一電勢大於第二電勢。位元線BL可浮動(「f」)。在自旋霍爾電極10之自旋霍爾金屬中反向流動的自旋電子具有一相反極化方向,施加一相反之自旋軌道轉矩(SOT)於合成自由層30之上以致使合成自由層30之磁化方向改變至一相反方向。
當自MTJ膜堆疊100讀取資料時,可以若干種不同方式進行讀取操作。字線WL1或字線WL2中之任一者接通對應FET 110,而另一者則為切斷。連接至切斷閘極FET 110的SL1或SL2可浮動(「f」),而連接至接通閘極FET 110的SL1或SL2電勢可設定為零。位元線BL處的電勢Vread可用於計算自旋霍爾電極10及MTJ膜堆疊100之電阻,從而判定是將MTJ設置為「1」狀態 還是「0」狀態。在一些實施例中,Vread之幅度為Vw之約1/10至約1/30。在其他實施例中,讀取電流相反地流動,自位元線BL至源極線SL1或SL2,自MTJ膜堆疊100至自旋霍爾電極10,換言之,自讀取位元線BL至源極線SL。在此種情況下,Vread高於源極線電壓(例如,Vread為正)。
實施例有利地利用SOT-MRAM裝置之合成自由層,此合成自由層可設定為反鐵磁組態且提供一與穿過基本自旋霍爾金屬的電流方向不對準(即,傾斜)的磁矩。這樣,自旋軌道轉矩可用於在沒有外部輔助場的情況下切換自由層,使得穿過MTJ膜堆疊的電阻可在各狀態之間切換。實施例利用結晶結構及間隔物材料來達成反鐵磁效應,同時亦增強MTJ膜堆疊之磁阻比。這樣,可提供圖形不需要旋轉的MTJ膜堆疊且使用較少操作電流的x型SOT-MRAM裝置。
一個實施例係一種磁記憶體裝置,其包括自旋霍爾電極(spin Hall electrode;SHE),SHE可包括自旋霍爾金屬。磁記憶體裝置亦包括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MTJ)堆疊,MTJ堆疊設置在SHE之上,MTJ可包括與SHE介接的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可包括:第一磁層;第二磁層;及間隔層,間隔層插入在第一磁層與第二磁層之間。裝置亦包括第一導電線,第一導電線銜接至SHE之第一端部。裝置亦包括第二導電線,第二導電線銜接至SHE之第二端部。在一實施例中,SHE 可包括鎢、鉑或鉭,且間隔層可包括厚度介於4Å與8Å之間的鎢。在一實施例中,第一磁層及第二磁層呈合成反鐵磁組態。在一實施例中,MTJ堆疊之障壁層之結晶結構匹配SHE之結晶結構。在一實施例中,間隔層用以阻擋第一磁層之結晶結構傳佈至第二磁層,其中第一磁層之結晶結構不同於第二磁層之結晶結構。在一實施例中,間隔層可包括釕、鎢、鉭、鉬或鉻。在一實施例中,間隔層可包括釕,且第一磁層可包括與間隔層介接的第一CoFe子層及與SHE介接的第二CoFeB子層。在一實施例中,MTJ堆疊在由上而下視圖中具有橢圓形狀,且MTJ堆疊之長軸平行於在SHE之第一端部與SHE之第二端部之間的電流流動方向。在一實施例中,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具有預設磁矩,預設磁矩自MTJ堆疊之長軸偏離。
另一實施例係一種磁記憶體裝置,磁記憶體裝置包括自旋霍爾電極(spin Hall electrode;SHE)。磁記憶體裝置亦包括:頂部固定磁穿隧接面(magnetic tunnel junction;MTJ)堆疊,MTJ堆疊設置在SHE之上,MTJ堆疊可包括:間隔層,間隔層插入在MTJ堆疊之第一自由層與MTJ堆疊之第二自由層之間,第一自由層及第二自由層藉由反鐵磁組態磁耦合;參考層結構,參考層結構設置在第二自由層之上,參考層結構可包括合成反鐵磁組態;及障壁層,障壁層插入在第二自由層與參考層結構之間。在一實施例中,MTJ堆疊具有長形形狀,其中MTJ堆疊之一軸平行於穿過SHE的電流流動方向。在一實施例中, 第一自由層及第二自由層所具有的磁矩具有非零x分量及非零y分量。在一實施例中,間隔層之厚度配置以使第一自由層及第二自由層呈反鐵磁組態,厚度介於4Å與8Å之間。在一實施例中,參考層結構包含:參考層、固定層以及第二間隔層,參考層與障壁層相鄰,第二間隔層插入在參考層與固定層之間,其中參考層結構呈反鐵磁組態。在一實施例中,MTJ堆疊進一步可包括反鐵磁層,反鐵磁層位於參考層堆疊之上。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自由層可包括與SHE介接的第一CoFeB層及與間隔層介接的第二CoFe層,間隔層可包括釕。
另一實施例係一種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互連件之層間介電質之上沉積自旋霍爾金屬層。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沉積磁穿隧接面(MTJ)膜堆疊之系列層,沉積包括:在自旋霍爾金屬層之上沉積合成反鐵磁自由層結構,在自由層結構之上沉積障壁層,及在障壁層之上沉積參考層結構。將MTJ膜堆疊圖案化成至少一MTJ柱。將自旋霍爾金屬層圖案化成自旋霍爾電極以用於此至少一MTJ柱中之各者。在一實施例中,沉積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可包括:在自旋霍爾金屬層上沉積第一磁材料層;在第一磁材料層上沉積間隔層;及在間隔層上沉積第二磁材料層,其中間隔層具有第一厚度,第一厚度致使第一磁材料層及第二磁材料層是反鐵磁的。在一實施例中,沉積第一磁材料層可包括沉積第一磁材料層以具有第一結晶結構,其中沉積第二磁材料層可包括沉積第二磁材料層以具有不同於第 一結晶結構的第二結晶結構。在一實施例中,沉積自旋霍爾金屬層可包括沉積自旋霍爾金屬層以具有一第一結晶結構,其中沉積障壁層可包括沉積障壁層以具有不同於第一結晶結構的第二結晶結構。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驟:提供自自旋霍爾電極之第一端部至自旋霍爾電極之第二端部的電流,電流致使自旋霍爾電極中之自旋軌道交互作用感應自由層結構中之一對應自旋軌道轉矩,自旋軌道轉矩致使自由層結構之磁矩自第一狀態改變為第二狀態,第一狀態對應於自由層結構之自電流流動方向偏斜的磁矩。
前述內容概述若干實施例之特徵,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好地理解本揭露之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他們可容易地將本揭露用作設計或修改用於實施相同目的及/或達成本文所介紹之實施例之優點的其他製程及結構的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識到,此類等效構造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且他們可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本文中作出各種改變、替換及變更。
5:底部電極
7:緩衝層
10:自旋霍爾電極
30:合成自由層
32:鐵磁層
34:間隔層
36:鐵磁層
40:障壁層
50:參考層結構
52:參考層
54:間隔層
56:固定層
60:反鐵磁層
70:覆蓋層
75:頂部電極
80:層
100:磁穿隧接面(MTJ)膜堆疊
JC:電流
X:X軸
Y:Y軸
Z:Z軸

Claims (10)

  1. 一種磁記憶體裝置,包含:一自旋霍爾電極,該自旋霍爾電極包含一自旋霍爾金屬;一磁穿隧接面堆疊,該磁穿隧接面堆疊設置在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上,該磁穿隧接面堆疊包含與該自旋霍爾電極介接的一合成反鐵磁自由層,該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包含:一第一磁層;一第二磁層;及一間隔層,該間隔層插入在該第一磁層與該第二磁層之間,其中該第一磁層及該第二磁層所具有的磁矩具有一非零x分量及一非零y分量,並且該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具有一預設磁矩,該預設磁矩自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一長軸偏離;一第一導電線,該第一導電線銜接至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導電線,該第二導電線銜接至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一第二端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自旋霍爾電極包含鎢、鉑或鉭,且該間隔層包含一厚度介於4Å與8Å之間的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第一磁層及該第二磁層呈一合成反鐵磁組態。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間隔層用以阻擋該第一磁層之一結晶結構傳佈至該第二磁層,其中該第一磁層之該結晶結構不同於該第二磁層之一結晶結構。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磁穿隧接面堆疊在由上而下視圖中具有一橢圓形狀,且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一長軸平行於在該自旋霍爾電極之該第一端部與該自旋霍爾電極之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一電流流動方向。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一障壁層之一結晶結構匹配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一結晶結構。
  7. 一種磁記憶體裝置,包含:一自旋霍爾電極;及一頂部固定磁穿隧接面堆疊,該磁穿隧接面堆疊設置在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上,且該磁穿隧接面堆疊包含:一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包含:一間隔層、一第一自由層以及一第二自由層,該間隔層插入在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該第一自由層與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該第二自由層之間,該第一自由層及該第二自由層藉由一反鐵磁組態磁耦合, 其中該第一自由層及該第二自由層所具有的磁矩具有一非零x分量及一非零y分量,並且該合成反鐵磁自由層具有一預設磁矩,該預設磁矩自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一長軸偏離,一參考層結構,該參考層結構設置在該第二自由層之上,及一障壁層,該障壁層插入在該第二自由層與該參考層結構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磁記憶體裝置,其中該磁穿隧接面堆疊具有一長形形狀,其中該磁穿隧接面堆疊之一軸平行於穿過該自旋霍爾電極的一電流流動方向。
  9. 一種製造磁記憶體裝置的方法,包含:在一互連件之一層間介電質之上沉積一自旋霍爾金屬層;沉積一磁穿隧接面膜堆疊之一系列層,該沉積包括:在該自旋霍爾金屬層之上沉積一合成反鐵磁自由層結構,其中沉積該合成反鐵磁自由層之步驟包含:在該自旋霍爾金屬層上沉積一第一磁材料層;在該第一磁材料層上沉積一間隔層;及在該間隔層上沉積一第二磁材料層,其中該第一磁材料層及該第二磁材料層所具有的磁矩具有一非零x分量及一非零y分量,並且該合成反鐵磁自 由層具有一預設磁矩,該預設磁矩自該磁穿隧接面膜堆疊之一長軸偏離,在該自由層結構之上沉積一障壁層,及在該障壁層之上沉積一參考層結構;將該磁穿隧接面膜堆疊圖案化成至少一磁穿隧接面柱;及將該自旋霍爾金屬層圖案化成一自旋霍爾電極以用於該至少一磁穿隧接面柱中之各者。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提供自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一第一端部至該自旋霍爾電極之一第二端部的一電流,該電流致使該自旋霍爾電極中之一自旋軌道轉矩感應一自由層結構中之一對應自旋軌道轉矩,該自旋軌道轉矩致使該自由層結構之一磁矩自一第一狀態改變為一第二狀態,該第一狀態對應於該自由層結構之自該電流之一流動方向偏斜的一磁矩。
TW110112958A 2020-05-20 2021-04-09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7795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27643P 2020-05-20 2020-05-20
US63/027,643 2020-05-20
US17/145,048 US11844287B2 (en) 2020-05-20 2021-01-08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with synthetic free layer for SOT-MRAM
US17/145,048 2021-0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3221A TW202203221A (zh) 2022-01-16
TWI779555B true TWI779555B (zh) 2022-10-01

Family

ID=7860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958A TWI779555B (zh) 2020-05-20 2021-04-09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844287B2 (zh)
KR (1) KR102476952B1 (zh)
CN (1) CN113314666A (zh)
DE (1) DE102021100470A1 (zh)
TW (1) TWI779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65012B2 (en) * 2018-10-29 2021-11-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device and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11844287B2 (en) * 2020-05-20 2023-12-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with synthetic free layer for SOT-MRAM
KR20210145564A (ko) * 2020-05-25 2021-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자기 기억 소자
US11538858B2 (en) * 2021-03-05 2022-12-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mory device,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and memory array
US20230016126A1 (en) * 2021-07-16 2023-01-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Tungsten via for a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interconnect
CN116267013A (zh) * 2021-12-16 2023-06-20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6625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free magnetic layer structure for spin-based magnetic memory
US20200135804A1 (en) * 2018-10-30 2020-04-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TW202018934A (zh) * 2018-09-27 2020-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輔助的非揮發性裝置和其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4278B1 (en) 2002-07-31 2003-11-25 Motorola, Inc. Magnetoresistance random access memory
JP2007294737A (ja) * 2006-04-26 2007-11-08 Hitachi Ltd トンネル磁気抵抗効果素子、それを用いた磁気メモリセル及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
US8450722B2 (en) 2011-07-15 2013-05-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9076537B2 (en) 2012-08-26 201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using spin-orbit interaction based switching and memories utilizing the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US20140252439A1 (en) 2013-03-08 2014-09-11 T3Memory, Inc. Mram having spin hall effect wri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9130155B2 (en) * 2013-03-15 2015-09-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gnetic junctions having insertion layers and magnetic memories using the magnetic junctions
US20160300999A1 (en) 2015-04-07 2016-10-13 Ge Yi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US9608039B1 (en) * 2015-11-16 2017-03-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gnetic junctions programmable using spin-orbit interaction torque in the absence of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US10586916B2 (en) * 2015-11-27 2020-03-10 Tdk Corporation Spin current magnetization reversal element,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element, and magnetic memory
US9837602B2 (en) * 2015-12-16 2017-12-05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Spin-orbit torque bit design for improved switching efficiency
KR20170074255A (ko) * 2015-12-21 2017-06-30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9805795B2 (en) * 2016-01-08 2017-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Zero leakage, high noise margin coupled giant spin hall based retention latch
US10121961B2 (en) * 2017-02-01 2018-11-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agnetic devices including magnetic junctions having tilted easy axes and enhanced damping programmable using spin orbit torque
WO2019005156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Intel Corporation SPIN-ORBIT (SOT) COUPLING MEMORY DEVICES WITH ENHANCED SWITCH CAPACITY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DE112018004229T5 (de) * 2017-11-21 2020-07-02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Freie verbundschicht für magnetoresistiven direktzugriffsspeicher
CN109994598B (zh) * 2017-12-28 2024-01-16 Tdk株式会社 自旋轨道转矩型磁化旋转元件及磁阻效应元件
US20190304524A1 (en) * 2018-03-30 2019-10-03 Kaan Oguz Spin orbit torque (sot) memory devices with enhanced stability and their methods of fabrication
US10923649B2 (en) * 2018-05-22 2021-02-16 Tdk Corporation Spin current magnetization rotation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element, and magnetic memory
US11502188B2 (en) * 2018-06-14 2022-11-15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oosting signal in magnetoelectric spin orbit logic
JP2020043133A (ja) * 2018-09-06 2020-03-19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磁気記憶装置
CN109300495B (zh) * 2018-09-18 2020-11-06 西安交通大学 基于人工反铁磁自由层的磁性结构及sot-mram
US11239413B2 (en) 2018-10-31 2022-02-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device and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JP2020072199A (ja) 2018-10-31 2020-05-07 Tdk株式会社 スピン軌道トルク型磁化回転素子、スピン軌道トルク型磁気抵抗効果素子及び磁気メモリ
US11557629B2 (en) * 2019-03-27 2023-01-17 Intel Corporation Spin orbit memory devices with reduced magnetic moment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US11844287B2 (en) * 2020-05-20 2023-12-1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with synthetic free layer for SOT-MRA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6625A1 (en) * 2018-06-28 2020-01-0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free magnetic layer structure for spin-based magnetic memory
TW202018934A (zh) * 2018-09-27 2020-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輔助的非揮發性裝置和其製造方法
US20200135804A1 (en) * 2018-10-30 2020-04-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00470A1 (de) 2021-11-25
US20230389448A1 (en) 2023-11-30
KR20210143646A (ko) 2021-11-29
TW202203221A (zh) 2022-01-16
US11844287B2 (en) 2023-12-12
KR102476952B1 (ko) 2022-12-12
US20210367143A1 (en) 2021-11-25
CN113314666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9555B (zh) 磁記憶體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699474B2 (en) SOT-MRAM with shared selector
TWI801863B (zh) 磁性記憶體裝置
TWI735993B (zh) 磁性裝置及磁性隨機存取記憶體的結構及形成方法
KR102499931B1 (ko) 반도체 mram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7554145B2 (en) Magnetic memory cell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W202034547A (zh) 自旋軌道轉矩磁性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US11765984B2 (en) Memory device
US20230027792A1 (en) Memory device and form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30389440A1 (en) Magnetic memor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456411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magnetic tunneling junction element with a composite capping layer
US20230263074A1 (en)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Bottom Electrode Bridg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230403948A1 (en) Magneto-resistive random-access memory (mram)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112750855A (zh) 磁性存储器件、磁性存储器及其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