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7275B -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 Google Patents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7275B
TWI777275B TW109136070A TW109136070A TWI777275B TW I777275 B TWI777275 B TW I777275B TW 109136070 A TW109136070 A TW 109136070A TW 109136070 A TW109136070 A TW 109136070A TW I777275 B TWI777275 B TW I7772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control signal
signal
analog image
im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6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8285A (zh
Inventor
洪國清
林盟淳
卓瀚民
林昇甫
Original Assignee
義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18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8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72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04Synchronising
    • H04N5/06Generation of synchronis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8Alteration of picture size, shape,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e.g. zooming, rotation, rolling,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015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0Adaptations for transmission by electrical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影像顯示系統,其可以提高在一幀類比影像中的控制訊號的資料量以即時處理類比影像。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包括增加傳送控制訊號的時間、改變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以增加單位時間所能傳送的資料量或是在輸出類比影像訊號的同時輸出控制訊號,進而提高該控制訊號在一幀影像中的資料量。

Description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影像顯示系統,特別是關於一種傳輸類比影像的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圖1顯示習知傳輸類比高清(high definition)影像的影像顯示系統,其包括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以及連接裝置10及12的同軸電纜線14。裝置10包括一攝像頭16用以拍攝影像,並透過同軸電纜線14將類比影像訊號傳送到裝置12。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可以用數位錄影機(Digital Video Recorder; DVR)來實現,使用者可以由裝置12的控制介面或其控制裝置(例如遙控器)下達控制指令,例如調整攝像頭16的角度或影像的亮度等,該裝置12根據該控制指令產生數位的控制訊號,並透過同軸電纜線14將控制訊號傳送至裝置10。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解析所接收到的控制訊號,並根據解析的結果調整設定,例如調整攝像頭16的角度或影像的亮度,進而輸出有別於初始設定的類比影像。圖1的影像顯示系統可應用在行車記錄器或安全監視系統中。在安全監視系統的應用中,裝置10及12之間的距離可能達數百公尺,而在同軸電纜線14上傳遞的控制訊號的強度會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而衰減,影響控制訊號的可靠性。
圖2顯示習知的影像顯示系統在傳送一幀類比影像時,同軸電纜線14上訊號的時序圖,其包括一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供確認每一幀影像的開始或結束、一數位控制訊號區間22供傳送控制訊號及一類比影像區間24供傳送類比影像訊號,為了避免數位的控制訊號與類比影像訊號互相影響,傳送控制訊號與傳送類比影像訊號的時序必須錯開。在每秒幀數(Frame Per Second; FPS)固定的情況下,傳送一幀類比影像的時間也是固定的,因此在解析度增加使得類比影像訊號的資料量變大時,需要較多的時間傳送類比影像訊號,現有的技術是縮短數位控制訊號區間22來增加類比影像區間24的時間。但是,縮短數位控制訊號區間22會使得傳送一幀影像的過程中,能夠傳送的控制訊號的資料量減少,導致無法在一幀影像內傳送所有的控制訊號,因此需要經過好幾幀影像才能傳輸完所有的控制訊號,這將使得使用者在控制類比影像傳送端時感受到明顯的非即時性,無法滿足某些需要快速反應速度的需求。上述的缺點,也限制了在影像顯示系統中發展其他需要大量控制指令或參數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利用垂直訊號同步區間傳送控制訊號的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利用水平訊號同步區間傳送控制訊號的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以提高影像顯示系統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控制訊號資料量。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於提出一種能同時傳送類比影像訊號及控制訊號的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種影像顯示系統包括一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用以輸出類比影像訊號、一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用以接收該類比影像訊號並輸出數位的控制訊號給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以及一同軸電纜線連接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及該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在傳送一幀類比影像的過程中,該同軸電纜線上的訊號時序包含一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一數位控制訊號區間及一類比影像區間。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包括在不改變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時間長度的情況下,於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設置一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該數位控制訊號區間及該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可供傳送該控制訊號。
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在不改變該類比影像區間中水平同步訊號區間的時間長度的情況下,於該水平同步訊號區間設置一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供傳送該控制訊號。
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設定該控制訊號的訊號週期為至少二個像素時脈的整數倍。
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利用該控制訊號的每一個訊號週期的工作週期表示每個訊號週期所傳送的編碼資料,每個訊號週期傳送至少二個位元的資料量。
該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同時傳送該控制訊號及該類比影像訊號,以增加傳送控制訊號的時間。該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在接收到該控制訊號與該類比影像訊號疊加而產生的疊加訊號後,利用一減法器將該疊加訊號與該控制訊號相減得到該類比影像訊號。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在接收到該疊加訊號後,利用一預設電壓取得該疊加訊號中與控制訊號相關的部分,進而解析出該控制訊號的內容。
圖3及圖4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一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其中圖3顯示習知的垂直訊號同步區間20,圖4顯示本發明垂直訊號同步區間26的實施例。圖3及圖4是以影像的解析度為720P為例,一幀影像的周期包括750條掃描線SL1-SL750的時間。掃描線為類比影像訊號的基本元素,又稱為水平掃描線,由水平方向的點進行排序,形成具有顏色資訊的線,又因為排序方式為由左至右,因此稱為掃描線。在圖3及圖4中,掃描線L1-L7為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或26,掃描線L8-L30為數位控制訊號區間22,掃描線L31-L750為類比影像區間24,此外掃描線L1-L30亦稱為垂直消隱區間(Vertical Blank Interval; VBI),在垂直消隱區間內,沒有傳送任何類比影像訊號,只有在類比影像區間24中才會傳送類比影像訊號。
如圖3所示,習知的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是由預等化脈衝(pre-equalizing pulse)區間A、垂直同步脈衝(vertical sync pulse)區間B及後等化脈衝(post-equalizing pulse)區間C組成。區間A、B及C中的區間D代表一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而區間E代表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故圖3中的區間A及B各為5個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區間C為4個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區間A及C中的低準位區間F稱為等化低脈衝(equalizing low pulse)。區間B中的高準位區間G稱為同步脈衝(sync pulse)。區間A、B、C、F及G的作用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故不再贅述。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是縮短區間A、B及C其中至少一個,以得到額外的時間來傳送控制訊號,增加一幀影像中控制訊號的資料量。
參照圖1及圖4,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如圖1所示同樣包括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及同軸電纜線14,但如圖4的實施例所示,預等化脈衝區間A’及垂直同步脈衝區間B’由習知的5個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縮短為1個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後等化脈衝區間C’與習知同樣為4個半條掃描線的時間長度,縮短後的預等化脈衝區間A’、垂直同步脈衝區間B’及後等化脈衝區間C’僅使用了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6中的三條掃描線L1-L3的時間,因此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6中其餘的掃描線L4-L7可設置為額外控制訊號區間28供傳送控制訊號,因而增加一幀影像中控制訊號的資料量。本發明可以支援720P、1080P等不同的顯示格式,也可支援24、25、30、50、60FPS等不同幀數,以及支援其他擴增與變形。
圖5至圖9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二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圖5顯示圖3中類比影像區間24中一條掃描線的時序,其包括一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及一類比影像訊號區間32。圖6顯示習知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的時序,其包括一水平前緣(horizontal front porch)區間HFP、一水平同步寬度(horizontyal sync width)區間HSW、一水平後緣(horizontal back porch)區間HBP,其中區間HBP包括一緩衝段(breeze-way)區間BRW及一脈衝群寬度(burst width)區間BUW,其中區間HFP、HSW、HBP、BRW及BUW的作用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故不再贅述。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是縮短區間HFP、HSW、HBP、BRW及BUW其中至少一個,以得到額外的時間來傳送控制訊號,增加一幀影像中控制訊號的資料量。
圖7顯示本發明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的時序的一個實施例,其與圖6同樣具有水平前緣區間HFP、水平同步寬度區間HSW、水平後緣區間HBP、緩衝段區間BRW及脈波突發寬度區間BUW,圖6與圖7的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的長度是相同的,但圖7中區間HFP、HSW、HBP、BRW及BUW其中至少一個被縮短,使圖7中區間HFP、HSW及HBP的總長度短於圖6中區間HFP、HSW及HBP的總長度,故圖7的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中有多餘的時間可設置為額外控制訊號區間34供傳送控制訊號,因而增加一幀影像中控制訊號的資料量。圖8是顯示在解析度720P情況下,圖6及圖7中各區間HFP、HSW、HBP、BRW及BUW的長度,在圖8的實施例中,圖6中習知的區間HFP的長度為23.70μs,而圖7中本發明的區間HFP則縮減為1.24μs,進而使圖7中區間HFP、HSW及HBP的總長度短於圖6中區間HFP、HSW及HBP的總長度。圖8所示的數值僅為其中一種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依需求調整圖7中區間HFP、HSW、HBP、BRW及BUW的時間長度,使得區間HFP、HSW及HBP的總時間長度小於習知的時間長度,進而增加額外控制訊號區間34。本發明除了可以使用在25FPS、30FPS、60FPS、720P及1080P等常見的影像顯示系統的規格之外,亦可支援其他影像格式的變形與擴增,例如圖9所示的變形/擴增1及變形/擴增2。
在FPS及解析度固定的情況下,掃描線的時間長度是固定的,類比影像訊號區間32也是固定的。若是在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中HFP、HSW及HBP的總長度愈短,額外控制訊號區間34就可以增加,使得傳送數位控制訊號的區間長度可以擴增。為了支援類比影像訊號規格變形,也需要調整子載波(subcarry)的載波頻率,讓類比影像訊號透過同軸電纜線14傳遞時,減少雜訊的干擾,確保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可以正確地接收到類比影像訊號。
圖10至圖12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三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圖10顯示習知數位的控制訊號,其具有較長的訊號週期TL,以720P為例,訊號週期TL為3μs。圖11顯示習知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其將每一個訊號週期TL1及TL2分成三個子區間,再藉由比較訊號週期中高準位的時間是否大於低準位的時間來辨別該訊號週期所傳送的編碼資料,例如訊號週期TL1的三個子區間分別呈現"high"、"low"及"low",故訊號週期TL1中高準位的時間小於低準位的時間,這表示訊號週期TL1的編碼資料為編碼0,而訊號週期TL2的三個子區間分別呈現"high"、"high"及"low",因此訊號週期TL2中高準位的時間大於低準位的時間,這表示訊號週期TL2的編碼資料為編碼1。圖12顯示本發明數位的控制訊號,其具有較短的訊號週期TS,因此本發明的控制訊號能以較短的週期TS傳送一個編碼資料,換言之,本發明縮短了傳送一個編碼資料的時間。以圖11的編碼方式為例,假設本發明的訊號週期TS具有三個子區間,而且每一子區間的長度為2個像素時脈(pixel clock),則訊號週期TS為2個像素時脈的3倍,也就是說,訊號週期TS為2個像素時脈的整數倍,以720P為例,一個像素時脈為1/74.25MHz=0.01346μs,故訊號週期TS=2*0.01346*3=0.08076μs,遠低於習知的訊號週期TL=3μs,習知的控制訊號傳送一個編碼資料的時間,本發明的控制訊號可以傳送約38個編碼資料,本發明能夠提高控制訊號在單位時間內傳送的資料量。在此實施例中,一個子區間的長度為2個像素時脈,但在其他實施例中,一子區間的長度也可以是2個以上的像素時脈,即本發明的訊號週期TS為至少二個像素時脈的整數倍,但訊號週期TS必須小於習知的訊號週期TL。
圖13至圖15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第四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圖13顯示本發明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其使用脈寬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技術來調整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duty cycle)以表示訊號週期TN所傳送的編碼資料為編碼0至編碼15的其中一個。在圖13的實施例中,一個控制訊號的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可以有16種變化分別對應編碼0至編碼15,即可表示"0000"至"1111"的2進位資料,因此相當於一個訊號週期TN能傳送4個位元的資料量,提高控制訊號在單位時間內傳送的資料量。圖14顯示習知在一條掃描線上的控制訊號,其具有8個訊號週期TN,又如圖11所示,習知的一個訊號週期只能送出編碼0及編碼1,只能表示"0"及"1"的2進位資料,因此習知的一個訊號週期TN相當於只傳送一個位元的資料量,一條掃描線相當於傳送8個位元的資料量。圖15顯示本發明在一條掃描線上的控制訊號,其具有8個訊號週期TN,而如圖13所示,每個訊號週期TN可以傳送4個位元的資料量,因此一條掃描線相當於傳送32個位元的資料量,即在相同時間長度下,本發明的控制訊號所具有的資料量是習知控制訊號的4倍。在此實施例中,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有16種變化,但在其他實施例中,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變化數量,例如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有32種變化,相當於傳送5個位元的資料量,或訊號週期TN的工作週期有4種變化,相當於傳送2個位元的資料量。
圖12及圖13的實施例可以結合,假設圖13中訊號週期TN分為17個子區間來達成工作週期的16種變化,每個子區間的長度為2個像素時脈,以720P為例,一個像素時脈為1/74.25MHz=0.01346μs,因此訊號週期TN約為0.458μs,即在此實施例中,本發明可以用0.458μs傳送4個位元的資料量,相較於習知技術使用3μs傳送1個位元的資料量,本發明傳輸控制訊號的效率提高了26倍。
圖16至圖19是用以說明本發明第五種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如圖2所示,習知的影像顯示系統是在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之後且類比影像區間24之前的數位控制訊號區間22中傳送控制訊號,即習知的影像顯示系統將傳送控制訊號的時間與傳送類比影像訊號的時間錯開,以免控制訊號與類比影像訊號重疊造成畫面出現異常以及無法正確讀取控制訊號。圖16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可傳送控制訊號的區間36,如圖16所示,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在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之外所有時間都可以用來中傳送控制訊號,包括類比影像區間24,即使控制訊號與類比影像訊號同時傳送,亦能準確取得控制訊號及類比影像訊號,因此可以傳送控制訊號的區間變得更廣,能在一幀類比影像中傳送更多控制訊號資料。
圖17及圖18顯示用以實現同時傳送控制訊號與類比影像訊號的影像顯示系統,圖17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的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圖18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的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參照圖17,本發明的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包括減法器40、數位控制訊號輸出單元42、類比數位轉換單元44,減法器40耦接同軸電纜線14、數位控制訊號輸出單元42以及類比數位轉換單元44。數位控制訊號輸出單元42輸出控制訊號Sc經同軸電纜線14傳送至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當控制訊號Sc及類比影像訊號Sai同時輸入同軸電纜線14時,控制訊號Sc與類比影像訊號Sai疊加形成一疊加訊號Sol,減法器40接收疊加訊號Sol後將其與控制訊號Sc相減以得到原來的類比影像訊號Sai,類比數位轉換單元44將減法器40輸出的類比影像訊號Sai轉換為數位訊號以在顯示器上顯示影像。由於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藉由減法器40去除疊加訊號Sol中控制訊號Sc的成分可得到原本的類比影像訊號Sai,因此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上所顯示的畫面不會有異常。
參照圖18,本發明的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包括電壓位準比較電路46、電壓位準移位器48、數位訊號解析單元50,電壓位準比較電路46耦接在同軸電纜線14與電壓位準移位器48之間,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輸出類比影像訊號Sai經同軸電纜線14傳送至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當控制訊號Sc及類比影像訊號Sai同時輸入同軸電纜線14時,控制訊號Sc及類比影像訊號Sai疊加形成一疊加訊號Sol。電壓位準比較電路46接收疊加訊號Sol,並將疊加訊號Sol與一預設電壓Vpre比較產生比較訊號Scomp,一般類比影像訊號Sai的電壓在1.2V以下,而控制訊號Sc在1.2V以上,因此將預設電壓Vpre設定為1.2V可以濾除疊加訊號Sol中1.2V以下的類比影像訊號成分,產生與控制訊號Sc相關的比較訊號Scomp,預設電壓Vpre的電壓值可依需求設定,不限於1.2V。電壓位準移位器(level shifter)48接收來自電壓位準比較電路46的比較訊號Scomp,並且轉換該比較訊號Scomp的電壓值,以產生一電壓位準訊號Sls。在一實施例中,電壓位準移位器48將該比較訊號Scomp的電壓值轉換為符合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的工作電壓的電壓值以產生一電壓位準訊號Sls,例如轉換至2.5V或3.3V。數位訊號解析單元50接收並解析電壓位準訊號Sls以得到控制訊號Sc的內容。電壓位準比較電路46、電壓位準移位器48、數位訊號解析單元50也可以整合在一個IC中。
圖19顯示圖18中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的另一實施例,其包括運算放大器52及數位訊號解析單元50,運算放大器52接收疊加訊號Sol,並以一增益放大疊加訊號Sol與預設電壓Vpre的差值產生電壓位準訊號Sls,藉由控制運算放大器52的增益可使訊號Sls的電壓值符合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的工作電壓的電壓值,數位訊號解析單元50接收並解析訊號Sls以得到控制訊號Sc的內容。
如前所述,本發明揭示了數種在一幀影像中提高控制訊號資料量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互相組合,例如在一實施例中,除了在垂直同步訊號區間20中設置如圖4所示的額外控制訊號區間28之外,還在水平同步訊號區間30中設置如圖7所示的額外控制訊號區間34,同時控制訊號亦可如圖12及圖13所示的方法進行編碼,最後再結合圖17及圖18的電路結構,使控制訊號Sc與類比影像訊號Sai可以同時透過同軸電纜線14傳送。
本發明提出的方法能在一幀影像的傳送過程中傳送較多控制訊號資料量,故在一些需要大量控制訊號且需要快速反應的應用中,例如魚眼影像校正,本發明能使影像顯示系統實現高效率以及即時性的控制。圖20的實施例顯示具有魚眼影像校正功能的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其包括一魚眼攝像頭54、一魚眼校正技術單元56、一數位類比轉換單元58及一數位訊號解析單元60。在一實施例中,魚眼攝像頭54具有180度或以上的視角,可以拍攝180度或以上範圍的景物產生一魚眼影像Dfi。數位訊號解析單元60用以解碼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圖中未示)所輸出的控制訊號以得到進行魚眼影像校正時所需要的影像校正參數Dcp,並將這些參數Dcp傳送給魚眼校正技術單元56。魚眼校正技術單元56包括魚眼校正演算法,並根據影像校正參數Dcp實施該魚眼校正演算法對魚眼影像Dfi進行調整,以達到影像校正的效果,並將校正後的數位影像訊號Dfc傳送給數位類比轉換單元58。數位類比轉換單元58將校正後的數位影像訊號Dfc轉換成類比影像訊號,並將該類比影像訊號透過同軸電纜線14(圖中未示)輸出至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應用本發明的方法可以讓魚眼影像校正所需的參數Dcp最快可能在一幀影像中就可以全部傳送完成,有助於讓使用魚眼鏡頭的影像顯示系統達成即時魚眼校正控制,如此一來魚眼鏡頭能應用在更多的場合,舉例來說,車載系統的盲點偵測(Blind Spot Detection; BSD)可使用魚眼鏡頭來實現,使用者可以非常即時的獲得車側來車的影像資訊,對於駕駛的安全性可以顯著提升。相較現有汽車使用雷達的盲點偵測系統,使用魚眼鏡頭的盲點偵測系統所需的成本較為便宜。再者,使用魚眼鏡頭的盲點偵測系統能夠獲得車側的影像,以發展更多的應用,這個優點是使用雷達的盲點偵測系統所無法實現的。
魚眼校正技術單元56所能實施的魚眼校正相關功能至少包括加速校正(Hw-acc)、球面影像轉方形直線影像(hemispherical to rectilinear image)、水平平移(pan)、傾斜(tilt)、放大縮小(room)、翻轉(flip)、鏡射(mirror)、旋轉(rotation)及多視窗(multi-view),因此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12傳送給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10的控制訊號中至少包括下列參數: Image center position(x,y):魚眼影像中心位置; Fish-eye compensation/Panorama compensation parameter:魚眼影像或全景影像的補償參數,在魚眼影像或全景影像中,各區域的變形程度不同,會用到不同的補償參數; Output window image width/hight:輸出視窗的尺寸設定,決定顯示在螢幕上的一個視窗的高與寬的尺寸; Shift X/Y:用以決定一視窗在螢幕上的位置; ROTATE_ANGLE:視窗和校正後影像的旋轉角度; keystone center X/Y:梯形影像的中心位置,用於梯形影像的調整; zoom ration:影像的放大或縮小比例; optical center:魚眼鏡頭的光學中心; outside/inside radius:用以決定360度全景魚眼影像的校正範圍; start angle:用以決定360度全景魚眼影像轉方形直線影像後的校正起點;以及 angle range:用以決定360度全景魚眼影像轉方形直線影像後的校正範圍,用於取360度全景影像的其中一部分進行校正。
上述僅係以魚眼鏡頭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實施例,任何廣角鏡頭都可以適用於本發明。
圖21及圖22顯示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根據前述參數達成的魚眼鏡頭影像校正及控制。圖21顯示魚眼鏡頭影像視窗在顯示屏62上的分佈,魚眼鏡頭影像可以由單一視窗64顯示,也可以分割成多個部分分別顯示在多個視窗64上,每一個視窗64的位置及尺寸可由使用者自行調整且可以重疊。圖22顯示魚眼鏡頭影像視窗或畫面的旋轉、縮放、變形或位移,畫面的位移可藉由調整魚眼鏡頭的視角來達成,例如原本畫面包括文字"視窗",將視角向左平移後使得畫面左移,進而讓畫面上的文字只剩下"視",圖22中顯示二個畫面66變形的範例,其是將原本正方形影像的左右二側向內凹或向外凸出。圖21及圖22僅顯示一部分的魚眼鏡頭影像校正及控制,其他未於圖21及圖22揭示的魚眼鏡頭影像校正及控制,本發明的影像顯示系統亦可達成。
以上對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作的敘述係為闡明之目的,而無意限定本發明精確地為所揭露的形式,基於以上的教導或從本發明的實施例學習而作修改或變化是可能的,實施例係為解說本發明的原理以及讓熟習該項技術者以各種實施例利用本發明在實際應用上而選擇及敘述,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企圖由之後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來決定。
10: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 12: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 14:同軸電纜線 16:攝像頭 20:垂直同步訊號區間 22:數位控制訊號區間 24:類比影像區間 26:垂直同步訊號區間 28:額外控制訊號區間 30:水平同步訊號區間 32:類比影像訊號區間 34:額外控制訊號區間 36:可傳送控制訊號區間 40:減法器 42:數位控制訊號輸出單元 44:類比數位轉換單元 46:電壓位準比較電路 48:電壓位準移位器 50:數位訊號解析單元 52:誤差放大器 54:魚眼攝像頭 56:魚眼校正技術單元 58:數位類比轉換單元 60:數位訊號解析單元 62:顯示屏 64:視窗 66:畫面
圖1顯示習知的影像顯示系統; 圖2顯示習知傳送一幀類比影像的時序圖; 圖3顯示習知的垂直訊號同步區間; 圖4顯示本發明垂直訊號同步區間的實施例; 圖5顯示類比影像區間中一條掃描線的時序; 圖6顯示習知水平同步訊號區間的時序; 圖7顯示本發明水平同步訊號區間的時序; 圖8顯示圖6及圖7中各區間長度的實施例; 圖9顯示水平同步訊號區間在不同格式下的實施例; 圖10顯示習知數位的控制訊號; 圖11顯示習知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 圖12顯示本發明數位的控制訊號; 圖13顯示本發明控制訊號的編碼方式; 圖14顯示習知在一條掃描線上的控制訊號; 圖15顯示本發明在一條掃描線上的控制訊號; 圖16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可傳送控制訊號的區間; 圖17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的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 圖18顯示本發明影像顯示系統的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 圖19顯示圖18中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的另一實施例; 圖20顯示具有魚眼影像校正功能的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 圖21顯示魚眼鏡頭影像視窗在顯示屏上的分佈;以及 圖22顯示魚眼鏡頭影像視窗或畫面的旋轉、縮放、變形或位移。
22:數位控制訊號區間
24:類比影像區間
26:垂直同步訊號區間
28:額外控制訊號區間

Claims (13)

  1. 一種影像顯示系統,包括: 一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用以輸出類比影像訊號; 一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用以接收該類比影像訊號,並輸出數位的控制訊號給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以及 一同軸電纜線,連接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及該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 其中,在傳送一幀類比影像的過程中,該同軸電纜線上的訊號時序包含一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一數位控制訊號區間及一類比影像區間,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包含一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該數位控制訊號區間及該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供傳送該控制訊號。
  2. 如請求項1之影像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是藉由縮短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中的預等化脈衝區間、垂直同步脈衝區間及後等化脈衝區間其中至少一個而產生的。
  3. 如請求項1之影像顯示系統,其中該類比影像區間包括一水平同步訊號區間及一類比影像訊號區間,該水平同步訊號區間包括一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供傳送該控制訊號。
  4. 如請求項3之影像顯示系統,其中該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是藉由縮短該水平同步訊號區間中的水平前緣區間、水平同步寬度區間、水平後緣區間、緩衝段區間及脈衝群寬度區間其中至少一個而產生的。
  5. 如請求項1之影像顯示系統,其中該控制訊號的訊號週期為至少二個像素時脈的整數倍。
  6. 如請求項1之影像顯示系統,其中該控制訊號的每一個訊號週期傳送至少二個位元的資料量,而且該每一個訊號週期所傳送的編碼資料係以其工作週期來表示。
  7. 一種影像顯示系統的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該影像顯示系統包括一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用以輸出類比影像訊號、一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用以接收該類比影像訊號及輸出數位的控制訊號給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以及一同軸電纜線連接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及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且在傳送一幀類比影像過程中,該同軸電纜線上的訊號時序包含一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一數位控制訊號區間及一類比影像區間,該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在不改變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的時間長度的情況下,於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中設置一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以及 利用該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傳送該控制訊號,以增加該控制訊號資料量。
  8. 如請求項7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其中該設置一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的步驟包括縮短該垂直同步訊號區間中的預等化脈衝區間、垂直同步脈衝區間及後等化脈衝區間其中至少一個而得到該第一額外控制訊號區間。
  9. 如請求項7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下列步驟: 在不改變該該類比影像區間中水平同步訊號區間的時間長度的情況下,於該水平同步訊號區間設置一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以及 利用該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傳送該控制訊號,以增加該控制訊號資料量。
  10. 如請求項9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其中該設置一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的步驟包括縮短該水平同步訊號區間中的水平前緣區間、水平同步寬度區間、水平後緣區間、緩衝段區間及脈衝群寬度區間其中至少一個而得到該第二額外控制訊號區間。
  11. 如請求項7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設定該控制訊號的訊號週期為至少二個像素時脈的整數倍。
  12. 如請求項7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利用該控制訊號的每一個訊號週期的工作週期表示該每一個訊號週期所傳送的編碼資料,其中該控制訊號的每一個訊號週期傳送至少二個位元的資料量。
  13. 如請求項7之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更包括在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輸出該類比影像訊號至該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時,該類比影像接收端裝置同時輸出該控制訊號至該類比影像傳送端裝置。
TW109136070A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TWI7772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75910P 2018-12-06 2018-12-06
US62/775,910 2018-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8285A TW202118285A (zh) 2021-05-01
TWI777275B true TWI777275B (zh) 2022-09-11

Family

ID=7189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804A TWI711311B (zh)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TW108117222A TWI692981B (zh)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TW109136070A TWI777275B (zh)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2804A TWI711311B (zh)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TW108117222A TWI692981B (zh) 2018-12-06 2019-05-17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I71131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472A (zh) * 1999-02-26 2000-10-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控制系统和图像显示系统控制方法
US20050094966A1 (en) * 2003-10-29 2005-05-05 David Elberba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ly recording and synchronously retrieving a plurality of video signals
TW200920129A (en) * 2007-10-30 2009-05-01 Av Tech Corp Video system, image emission apparatus, video receive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57312B2 (en) * 2008-11-18 2013-06-04 Aten International Co., Ltd. Cable length detection and signal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keyboard video mouse switch and extend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0472A (zh) * 1999-02-26 2000-10-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控制系统和图像显示系统控制方法
US20050094966A1 (en) * 2003-10-29 2005-05-05 David Elberbau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gitally recording and synchronously retrieving a plurality of video signals
TW200920129A (en) * 2007-10-30 2009-05-01 Av Tech Corp Video system, image emission apparatus, video receiver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3270A (zh) 2020-06-16
TWI692981B (zh) 2020-05-01
TWI711311B (zh) 2020-11-21
TW202118285A (zh) 2021-05-01
TW202038599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2784B2 (en) Mixed format medi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70140579A1 (en)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nd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US6266093B1 (en) Color video camera method and system
WO2020090511A1 (ja) 撮影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02906A (zh) 高清监控视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390709B2 (en) Camera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photographing time and mode
TWI777275B (zh) 影像顯示系統及其控制訊號資料量提高方法
KR102380799B1 (ko) 화상 표시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신호의 데이터 양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방법
KR100943932B1 (ko) 촬상장치
US20070177034A1 (en) Image signal scan-converting function and scan-converting method thereof
KR101539544B1 (ko) 프로토콜 교환 방법 및 장치
JPS62256581A (ja) 互換性ワイド・スクリ−ン・テレビジヨン信号発生装置
JP4513013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KR102238151B1 (ko) 영상 신호 변환 장치 및 방법
CN114270799B (zh) 相机装置以及相机装置的图像生成方法
JP2744577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の映像位相調整回路
JP4661222B2 (ja) ビデオカメラ
KR20000056435A (ko) 디지털 비디오 카메라의 비압축 영상 전송 장치
SCHAPHORST et al. FRAME RATE REDUCTION IN VIDEO TELEMETRY SYSTEMS
JP2004260706A (ja)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Demos Potential of Motion Imagery Systems.
TW201414299A (zh) 同步多重視訊感測器的裝置及方法
KR20150142377A (ko) 영상 융합 방법 및 시스템
JPH1145064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の自動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