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729B -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6729B
TWI776729B TW110141382A TW110141382A TWI776729B TW I776729 B TWI776729 B TW I776729B TW 110141382 A TW110141382 A TW 110141382A TW 110141382 A TW110141382 A TW 110141382A TW I776729 B TWI776729 B TW I7767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ding
rider
joint
riding posture
joint angl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1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094A (zh
Inventor
陳中杰
楊勝傑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Priority to TW110141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672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6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67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19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09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其步驟包含有:a) 獲得一騎乘者於騎乘一自行車時的一騎乘動作影像;b)獲得騎乘者的一組肢體長度以及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c) 建立一最佳化演算法;d) 依據自行車所能調整的座墊與握把的水平位置與高度,於騎乘動作影像調整騎乘者的關節位置並對應地獲得調整後的另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將調整後地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代入最佳化演算法;e) 重複執行步驟d) ,選取最佳化演算法F的演算結果中的最小值,並獲得對應上述最小值的座墊與握把的水平位置及高度。藉此,能夠獲得最佳化騎乘姿勢的建議。

Description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自行車的騎乘姿勢適配,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在騎乘自行車時,例如在戶外騎乘公路車或者是在室內騎乘健身車,通常自行車騎乘者會做騎乘姿勢適配(fitting),藉以確保自行車的各項零部件能夠確實地調整至適合自行車騎乘者的騎乘姿勢,讓自行車騎乘者在騎乘時能具有較佳的騎乘表現與較佳的舒適性,更能有效減少運動傷害或痠痛。
已知現有技術中,已經有人利用手機的鏡頭來拍攝自行車的騎乘者的騎乘姿勢,並利用手機的應用程式(app)來分析與判斷自行車騎士的騎乘姿勢是否處於最佳的狀態,並給予建議應如何調整騎乘姿勢。然而眾所周知,騎乘姿勢涉及騎乘者的肢體尺寸以及各關節之間連線所形成的夾角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上述各項夾角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是呈連動的狀態,調整其中一項(例如調整膝關節的最大外角)也很可能會連帶地影響另一項(例如上半身與水平的夾角),可能造成騎乘者不知如何調整自行車的座墊與把手。
其次,各家自行車與健身車的產品(例如座墊、車把手)都不是標準品,各家廠牌均有其不同的產品規格與其調整方式,相同一套的騎乘姿勢的適配的應用程式是難以一體適用於不同廠牌與型號的自行車,可見現有自行車的騎乘姿勢適配方法未臻完善而尚有可改進之空間。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乃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失進行改良,進而提出一種嶄新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能夠讓騎乘者得知該如何調整自行車的座墊與握把,藉以調整出較佳的騎乘姿勢。
緣是,依據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其步驟包含有:a)獲得一騎乘者於騎乘一自行車時的一騎乘動作影像;b)從該騎乘動作影像辨識該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並依據該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而獲得該騎乘者的一組肢體長度以及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c)建立一最佳化演算法:F i (W i ) * (P i -M i ),其中該演算法F中的Wi為對應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權重,Mi為對應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建議值;d)依據該自行車的一座墊所能調整的一座墊水平位置與一座墊高度以及一握把所能調整的一握把水平位置與一握把高度,於該騎乘動作影像調整該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並對應地獲得調整後的另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將調整後的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代入該最佳化演算法F;e)重複執行步驟d),選取最佳化演算法F的計算結果中的最小值,並獲得對應上述最小值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以及握把高度。
藉此,騎乘者便能依據步驟e)中所獲得的對應該最小值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以及握把高度來直接調整自行車的握把與座墊的水平位置以及高度,騎乘者便能依據上述資訊調整自行車的座墊與握把,調整出較佳的騎乘姿勢。
20:手機
30:自行車
31:座墊
32:握把
a:膝關節最大外角
b:膝關節最小外角
c:夾角
d:髖關節最小角度
S1-S7:步驟
S4.1-S4.3:步驟
有關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的詳細步驟與特點將於以下的實施例予以說明,然而,應能理解的是,以下將說明的實施例以及圖式僅只作為示例性地說明,其不應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其中: 圖1係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圖2係實施例的騎乘動作影像的拍攝示意圖;圖3至與圖5係實施例的騎乘動作影像的示意圖;圖6係實施例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與建議值的對應圖;圖7係實施例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與權重的對應圖;以及圖8係實施例的權重的決定方法的流程圖。
為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特點所在,茲舉以下的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說明如後,其中:
如圖1與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本實施例是以一智慧型手機20來執行一應用程式(Application),應用程式能被手機載入以執行上述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讓騎乘者能夠輕易地將自行車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與握把高度調整到位,實現騎乘時的最佳騎乘姿勢。在通常狀況下,也可以通過一普通電腦來執行一應用程式,讓普通電腦能載入應用程式以執行本實施例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本實施例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S1:載入並執行手機20的應用程式,於手機20的使用者介面上設定騎乘者的等級、自行車30的種類以及騎乘者騎乘時所使用的握把32的把位。騎乘者的等級包含但不限於休閒等級、進階等級與專業等級,自行車30的種類包含但不限於公路車、登山車、計時車與三鐵車,把位包含但不限於上把、平把與空氣力學把。上述騎乘者的等級、自行車30的種類以及騎乘者騎乘時所 使用的握把32的把位的設定都會影響到後續步驟中的演算法的建議值的數值,此一部分將於後續段落做說明。
步驟S2:獲得騎乘者於騎乘自行車30時的一騎乘動作影像。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在架設好自行車30後,騎乘者開始騎乘自行車30。另一操作者開始操作手機20的應用程式,應用程式開啟手機20的相機以拍攝騎乘者於騎乘自行車30時的騎乘動作影像。值得說明的是,為了得到良好的騎乘動作影像並為了進行後續騎乘動作影像的分析,在實際進行騎乘動作影像的拍攝之前,還可能會進行騎乘者的鏡頭姿態調整以及長度校正等步驟。
步驟S3:手機20從步驟S2中所拍攝的騎乘動作影像辨識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如圖3所示),上述關節的位置包含但不限於騎乘者的腕關節、肘關節、肩關節、髖關節與膝關節。之後手機20依據上述辨識出的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而獲得騎乘者的一組肢體長度以及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肢體長度包含但不限於騎乘者的前臂長度、上臂長度、上半身長度、大腿長度與小腿長度。騎乘姿態關節角度包含但不限於膝關節最大外角a、膝關節最小外角b、上半身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c與髖關節最小角度d(見圖3、圖4與圖6)。
步驟S4:建立一最佳化演算法:F i (W i ) * (P i -M i )。其中演算法F中的i為各項騎乘姿勢角度,Wi為對應上述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權重,Mi為對應上述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建議值,建議值如圖6所示,其對應於步驟中騎乘者所選取的自行車30種類、把位以及騎乘者等級。以自行車30種類為公路車,把位為上把並且騎乘者等級為休閒為例,建議值的數值為(a2-a1)/2。
權重的決定方式說明如下。請配合參考圖7與圖8,其包含有以下步驟:
步驟S4.1:從上述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選取二種關節角度。舉例來說,如圖7所示,先考慮座墊高度對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影響,並選取膝關節最大外角a與膝關節最小外角b。
步驟S4.2:評估上述二種關節角度的重要性,判斷並選取膝關節最大外角a與膝關節最小外角b哪一個具有較高的重要性,例如在圖7中,是選擇膝關節最小外角b具有較高的重要性。
步驟S4.3:依據不同的排列組合,重新在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選取另外二種關節角度,例如在圖7中,選取選取膝關節最大外角a與上半身與水平角度c,並重新執行步驟S4.2,於本實施例中,是選取膝關節最大外角a具有較高的重要性。之後再選取另外二種關節角度,直到全部的排列組合的關節角度選取作完為止,因而做出圖7的表。接著,計算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的每一種關節角度被選取為較重要者的次數,並計算該次數的佔比,由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的每一種關節角度的次數的佔比來決定該組權重。以本實施例說,會針對做墊高度做完步驟S4.1到步驟S4.3一次,之後再針對座墊水平位置、握把高度與握把水平位置做出類似於圖7的表,最後計算每一種關節角度的次數的佔比來決定該種關節角度的權重。舉例來說,假設選取膝關節最大外角a的次數為9次,選取膝關節最小外角b的次數為7,選取上半身與水平角度c的次數為5次,選取髖關節最小角度d的次數為3次,因此膝關節最大外角a、膝關節最小外角b、上半身與水平角度c以及髖關節最小角度d的權重計算結果將分別為
Figure 110141382-A0305-02-0006-1
步驟S5:手機20的應用程式依據自行車30的座墊31所能調整的座墊水平位置與座墊高度以及握把32所能調整的握把水平位置與握把高度,於騎乘動作影像調整騎乘者的關節位置並對應地獲得調整後的另一組騎乘姿態關節 角度。以圖5說明之,座墊31的高度被調高了,因此對應地調整髖關節的位置,並對應地調整其他的關節的位置,並重新計算各項騎乘姿勢關節角度。之後,將調整後的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代入步驟S4的最佳化演算法F以得到另一個演算結果。須說明的是,於步驟S5中,是依據自行車30實際所能調整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與握把高度進行調整,例如座墊水平位置只能調整前、後移動10公分,因此座墊水平位置所能調整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為±10公分。
步驟S6:重複執行步驟S5,應用程式選取最佳化演算法F的演算結果中的最小值,並選取對應於上述最小值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以及握把高度。例如,當演算法F的演算結果出現最小值時,最小值所對應的座墊水平位置為0公分,座墊高度為3公分,握把水平位置為-1公分(即向後1公分)以及握把高度為1公分(即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與握把高度的建議數值),因此騎乘者便能依據上述建議數值來調整座墊31與握把32的水平位置與高度,即可調整出騎乘者騎乘此自行車30的最佳騎乘姿勢。
步驟S7:於手機20的螢幕上顯示對應於上述最小值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以及握把高度的資訊,以利騎乘者調整座墊31與握把32。
通過本實施例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由於騎乘者已經能在步驟S6獲得對應演算法所計算出來的最小值所對應的座墊水平位置、座墊高度、握把水平位置以及握把高度的建議數值,因此騎乘者便能依據上述建議數值來調整座墊31與握把32,如此便能調整出符合騎乘者最佳的騎乘姿勢,讓騎乘者更佳地騎乘自行車30。另一方面,本實施例於步驟S4的演算法中增加了權重, 由於調整座墊31與握把32的位置與高度,對於各種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影響不一,而且同一個座墊31與握把32的調整方式,也可能同時對多種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加入權重的情況下,手機20便能依據演算法F所計算出的結果建議出更適合騎乘者的騎乘姿勢。另一方面,由於本實施例是在步驟S5中,依據自行車30的座墊31與握把32實際所能調整的水平位置與高度來獲得演算結果的最小值,因此本實施例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所給出的調整座墊31與握把32的建議更能符合自行車30的廠牌與型號實際所能調整的範圍,更能給出更具體的調整建議,藉以調整出較佳的騎乘姿勢,以上皆為本實施例的重點所在。
最後,必須再次說明的是,本發明於前述實施例中所揭露方法僅為舉例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舉凡未超脫本發明精神所作的簡易步驟的變化,仍應屬於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涵蓋的範疇。
20:手機
30:自行車
31:座墊
32:握把

Claims (5)

  1. 一種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其步驟包含有:a)獲得一騎乘者於騎乘一自行車時的一騎乘動作影像;b)從該騎乘動作影像辨識該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並依據該騎乘者的關節的位置而獲得該騎乘者的一組肢體長度以及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c)建立一最佳化演算法:F i (W i ) * (P i -M i ),其中該最佳化演算法F中的(Wi)為對應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權重,(Mi)為對應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的一組建議值;d)依據該自行車的一座墊所能調整的一座墊水平位置與一座墊高度以及一握把所能調整的一握把水平位置與一握把高度,於該騎乘動作影像調整該騎乘者的關節位置並對應地獲得調整後的另一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將調整後的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Pi)代入該最佳化演算法F;e)重複執行步驟d),選取該最佳化演算法F的計算結果中的最小值,並獲得對應該最小值的該座墊水平位置、該座墊高度、該握把水平位置以及該握把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其中該騎乘姿態關節角度包含有該騎乘者的膝關節最大外角、該騎乘者的膝關節最小外角、該騎乘者的上半身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該騎乘者的髖關節最小角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更包含有步驟f)顯示對應該最小值的該座墊水平位置、該座墊高度、該握把水平位置以及該握把高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在步驟a)之前,還設定該騎乘者的等級,並依據該騎乘者的等級、該自行車的車種與該騎乘者騎乘該自行車時的握把把位而決定該組建議值。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其中在步驟c)中,該最佳化演算法的該組權重是由以下方法決定:g1)從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選取二種關節角度;g2)評估上述二種關節角度的重要性,並選取步驟g1)中所選取的二種關節角度中較重要者;g3)依據不同的排列組合,重新於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選取另外二種關節角度,並重新執行步驟g2),直到全部的排列組合的關節角度選取作完為止,計算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的每一種關節角度被選取為較重要者的次數,並計算該次數的佔比,由該組騎乘姿態關節角度中的每一種關節角度的次數的佔比來決定對應的該種關節角度權重。
TW110141382A 2021-11-05 2021-11-05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TWI7767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382A TWI776729B (zh) 2021-11-05 2021-11-05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41382A TWI776729B (zh) 2021-11-05 2021-11-05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6729B true TWI776729B (zh) 2022-09-01
TW202319094A TW202319094A (zh) 2023-05-16

Family

ID=84958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1382A TWI776729B (zh) 2021-11-05 2021-11-05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672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1934B (zh) * 2017-03-08 2018-08-11 國立交通大學 估測騎乘自行車之受測者下肢運動狀態的方法及系統
TWI687255B (zh) * 2018-12-26 2020-03-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肢體偏擺校正方法及系統
TWI704528B (zh) * 2018-10-08 2020-09-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騎乘姿勢分析系統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1934B (zh) * 2017-03-08 2018-08-11 國立交通大學 估測騎乘自行車之受測者下肢運動狀態的方法及系統
TWI704528B (zh) * 2018-10-08 2020-09-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騎乘姿勢分析系統與方法
TWI687255B (zh) * 2018-12-26 2020-03-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肢體偏擺校正方法及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094A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7333B (zh) 自行車適配產生方法、自行車適配系統與電腦程式產品
TWI802859B (zh) 自行車適配方法、設備和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
US8950256B2 (en) Dynamic fit unit
CN107551521A (zh) 健身指导方法及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44715B2 (en) Dynamic fit unit
Christiaans et al. Comfort on bicycles and the validity of a commercial bicycle fitting system
US20040209698A1 (en) Golf swing diagnosis system
US11534657B2 (en) Indoor bicycle adjustment method and system
WO2014161109A1 (zh) 一种基于综合增益的高动态范围图像视频处理方法
TWI776729B (zh) 騎乘姿勢最佳化設定方法
Hsiao et al. Applying riding-posture optimization on bicycle frame design
TW201433337A (zh) 動力體態測量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22546115A (ja) 屋内用自転車調節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I704528B (zh) 騎乘姿勢分析系統與方法
CN116127680A (zh) 骑乘姿势优化设定方法
KR20100037961A (ko) 골프 동영상의 동적 피사체 추출 방법과 골프 자세 교정 시스템
CN114642867B (zh) 一种具有划船运动姿态自动纠错功能的ai教练机系统
US20230077027A1 (e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and control program
Huang et al. A study on comfort sensation of the road cycling body geometry fitting system
KR20150084294A (ko) 피사체 영상처리 기반의 자전거 피팅 방법
CN206896688U (zh) 一种多功能训练凳
KR20120107191A (ko) 피사체의 영상정보 추출을 통한 자전거의 사이징과 피팅 및 적용시스템
CN113537179B (zh) 基于数字处理的跑步数据处理方法
KR101230000B1 (ko) 3d 애니메이션 제공 방법과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할 수 있는 장치들
WO2023065991A1 (zh) 一种镜面式健身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