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4477B - 自行車曲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曲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4477B
TWI774477B TW110126632A TW110126632A TWI774477B TW I774477 B TWI774477 B TW I774477B TW 110126632 A TW110126632 A TW 110126632A TW 110126632 A TW110126632 A TW 110126632A TW I774477 B TWI774477 B TW I77447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thickness direction
rib
extending
bicycle cran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6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771A (zh
Inventor
許家瑋
Original Assignee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6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447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4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447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77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關於一種自行車曲柄,包括:一本體及複數導流單元。該本體於一長度方向上之相對二端分別定義為一組接端及一驅動端,該本體於一厚度方向上之相對二側面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一側面;該複數導流單元分別包含有一導流孔及至少一延伸肋,該導流孔之一端開設於該第一側面以形成一第一導流口,該導流孔之另一端開設於該第二側面以形成一第二導流口,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相互連通,於該厚度方向上,該至少一延伸肋凸設於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之間。

Description

自行車曲柄
本發明係與自行車曲柄有關。
曲柄組係自行車傳動系統之重要元件之一,曲柄組包含有一心軸及二曲柄,自行車欲行進時,騎乘者透過踩踏左右曲柄帶動整個曲柄組轉動,並藉由心軸之連結二曲柄以承接來自左右腳之動力,並驅使齒盤旋動來牽引鏈條並帶動輪圈轉動,如台灣專利I283217、141999及M269255所揭露之曲柄即屬此類。
傳統曲柄通常都係做成實心結構,結構雖然可以增加承受來自腳部之作用力,但是會增加自行車重量,導致騎乘者需要耗費更多體力進行騎乘,當在進行競速比賽時,此設計結構就相當不利用於競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自行車曲柄,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曲柄,可以在保有結構強度為前提之下,有效地導引氣流通過進而降低踩踏時所受到的風阻。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自行車曲柄,包括:一本體及複數導流單元。該本體沿一長度方向上之相對二端分別定義為一組接端及一驅動端,該組接端供連結於五通軸,該驅動端供踏板連結,且於一厚度方向上之相對二側面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該厚度方向垂直於該長度方向;各該導流單元分別包含有一導流孔及至少一延伸肋,該導流孔之一端開設於該第一側面以形成一第一導流口,該導流孔之另一端開設於該第二側面以形成一第二導流口,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相互連通,於該厚度方向上,該至少一延伸肋凸設於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之間。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圖7,其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自行車曲柄包括:一本體1及複數導流單元2。
該本體1沿一長度方向31上之相對二端分別定義為一組接端11及一驅動端12,該組接端11供連結於心軸,該驅動端12供踏板連結,且於一厚度方向32上之相對二側面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面13及一第二側面14,該厚度方向32垂直於該長度方向31。並且,各該導流單元2分別包含有一導流孔21及至少一延伸肋22,該導流孔21之一端開設於該第一側面13以形成一第一導流口211,該導流孔21之另一端開設於該第二側面14以形成一第二導流口212,該第一導流口211與該第二導流口212相互連通,進而於踩踏過程中可以讓空氣順利流動穿過,以有效地減少風阻,並且透過貫設該導流孔21可讓該曲柄達到輕量化之目的。此外,於該厚度方向32上,該至少一延伸肋22凸設於該第一導流口211與該第二導流口212之間,以強化圍構出該導流孔21周遭之結構強度,以兼具輕量、強度、及導流等功效。
於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導流口211之輪廓為四邊形,該第二導流口212之輪廓為四邊形。並且,於該第一側面13凹設有一第一凹槽15以進一步降低整體重量,該第一凹槽15較佳於該長度方向31上連通該第一導流口211,故於踩踏過程中,部分風量除了可自該第一導流口211穿設至該第二導流口212流出,另一部分風量亦可流通至該第一凹槽15後由側邊宣洩流出,形成二種不同流動方向。同理地,於該第二側面14凹設有一第二凹槽16,該第二凹槽16於該長度方向31上連通該第二導流口212。
較具體地說,該至少一延伸肋22包含有二側壁23及一第一頂壁24,該二側壁23之一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24,該二側壁23之另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導流口211之口緣與該第二導流口212之口緣。更具體地說,該第一頂壁24係平行於該厚度方向32,各該側壁23係斜向於該厚度方向32,傾斜的該側壁23可有效引導踩踏時空氣快速流動,以確保空氣移動順暢而不會發生有空氣囤積產生阻力之問題。於本實施例中,各該側壁23之延伸方向與該厚度方向32之間夾設有一夾角25,該夾角25係介於該30度至60度之間,經過多次實際踩踏測試,該夾角25能產生較適當的導引空氣流動之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該至少一延伸肋22之數量為複數且包含有二第一延伸肋221及一第二延伸肋222,其區分的依據在於位置的分布,詳細地說,該二第一延伸肋221係沿該長度方向31延伸,該第二延伸肋222係橫向於該長度方向31延伸;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221分別位於該第二延伸肋222之相對二端。
較佳地,該二第一延伸肋221分別連接該第二延伸肋222,以期可以較全面性廣泛地引導空氣流動。
更詳細地說,各該導流單元2另包含有一導引斜壁262,該導引斜壁262係位於該導流孔21內且位於該第一延伸肋221之對向側,且該導引斜壁262係與該第二延伸肋222之一側壁23呈平行反向配置,以進一步提供導引空氣流動;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221、該第二延伸肋222及該導引斜壁262沿該導流孔21之周向方向配置。
於本實施例中,該複數導流單元2之數量為二,二該導流單元2之導引斜壁262係分別設於一間隔部26之相對二側;其中,該間隔部26定義為分隔該二導流單元2之導流孔21之間的部分,該間隔部26於該厚度方向32上的二端係分別低於該第一側面13與該第二側面14。
較明確地說,該間隔部26另包含有二第二頂壁261,該二第二頂壁261分別連接於該二導引斜壁262之間,各該第二頂壁261係平行於該厚度方向32,該第二頂壁261之二端分別橫向地連接有該第一頂壁24。更明確地說,沿縱切面觀之,一該導流孔21之第一延伸肋221、該間隔部26、另一該導流孔21之第一延伸於該長度方向31上係呈「N」字型。
請進一步參酌圖8及圖9之另一實施例,其不同之處在於第二延伸肋222A,該第二延伸肋222A包含有一位於第一側面13A靠近組接端11A處的側壁23A(圖8)、及一位於第二側面14A靠近該組接端11A處之側壁23A(圖9),各該側壁23A其分別進一步包含有相互傾斜連接之二斜導面231,該二斜導面231形成特殊流線可以進一步將氣流引導匯集流動,於此實施例中該二斜導面231呈「ㄑ」字型。
1:本體 11, 11A:組接端 12:驅動端 13, 13A:第一側面 14, 14A:第二側面 15:第一凹槽 16:第二凹槽 2:導流單元 21:導流孔 211:第一導流口 212:第二導流口 22:延伸肋 221:第一延伸肋 222, 222A:第二延伸肋 23, 23A:側壁 231:斜導面 24:第一頂壁 25:夾角 26:間隔部 261:第二頂壁 262:導引斜壁 31:長度方向 32:厚度方向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圖3為圖1之正視圖。 圖4為圖2之正視圖。 圖5為圖3之A-A端面剖視圖。 圖6為圖5之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3之B-B端面剖視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正視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後視圖。
1:本體
11:組接端
12:驅動端
13:第一側面
15:第一凹槽
2:導流單元
211:第一導流口
23:側壁
24:第一頂壁
261:第二頂壁
262:導引斜壁
31:長度方向

Claims (9)

  1. 一種自行車曲柄,包括:一本體,沿一長度方向上之相對二端分別定義為一組接端及一驅動端,該組接端供連結於心軸,該驅動端供踏板連結,且於一厚度方向上之相對二側面分別定義為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該厚度方向垂直於該長度方向;及複數導流單元,各該導流單元包含有一導流孔及至少一延伸肋,該導流孔之一端開設於該第一側面以形成一第一導流口,該導流孔之另一端開設於該第二側面以形成一第二導流口,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相互連通,於該厚度方向上,該至少一延伸肋凸設於該第一導流口與該第二導流口之間;其中,該至少一延伸肋包含有二側壁及一第一頂壁,該二側壁之一端分別連接該第一頂壁,該二側壁之另端分別連接該第一導流口之口緣與該第二導流口之口緣。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至少一延伸肋之數量為複數且包含有二第一延伸肋及一第二延伸肋,該二第一延伸肋係沿該長度方向延伸,該第二延伸肋係橫向於該長度方向延伸;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分別位於該第二延伸肋之相對二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分別連接該第二延伸肋。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各該導流單元另包含有一導引斜壁,該導引斜壁係位於該導流孔內且位於該第一延伸肋之對向側,且該導引斜壁係與該第二延伸肋之一側壁呈平行反向配置;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該第二延伸肋及該導引斜壁沿該導流孔之周向方向配置。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複數導流單元之數量為二,二該導流單元之導引斜壁係分別設於一間隔部之相對二側;其中,該間隔部定義為分隔該二導流單元之導流孔之間的部分。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間隔部於該厚度方向上的二端係分別低於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第一頂壁係平行於該厚度方向,各該側壁係斜向於該厚度方向。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各該側壁之延伸方向與該厚度方向之間夾設有一夾角,該夾角係介於該30度至60度之間。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自行車曲柄,其中該二第一延伸肋分別連接該第二延伸肋;該間隔部於該厚度方向上的二端係分別低於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該第一頂壁係平行於該厚度方向,各該側壁係斜向於該厚度方向;各該側壁之延伸方向與該厚度方向之間夾設有一夾角,該夾角係介於該30度至60度之間;該第一導流口之輪廓為四邊形,該第二導流口之輪廓為四邊形;該間隔部另包含有二第二頂壁,該二第二頂壁分別連接於該二導引斜壁之間,各該第二頂壁係平行於該厚度方向,該第二頂壁之二端分別橫向地連接有該第一頂壁;沿縱切面觀之,一該導流孔之第一延伸肋、該間隔部、另一該導流孔之第一延伸於該長度方向上係呈「N」字型;於該第一側面凹設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於該長度方向上連通該第一導流口,於該第二側面凹設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於該長度方向上連通該第二導流口。
TW110126632A 2021-07-20 2021-07-20 自行車曲柄 TWI7744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632A TWI774477B (zh) 2021-07-20 2021-07-20 自行車曲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632A TWI774477B (zh) 2021-07-20 2021-07-20 自行車曲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4477B true TWI774477B (zh) 2022-08-11
TW202304771A TW202304771A (zh) 2023-02-01

Family

ID=8380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6632A TWI774477B (zh) 2021-07-20 2021-07-20 自行車曲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7447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9153A1 (en) * 1996-12-20 1998-06-24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rm
TWM415866U (en) * 2011-05-25 2011-11-11 Ming Suey Prec Ind Co Ltd Crank set for bicycle
TWM503372U (zh) * 2015-03-18 2015-06-21 Lee Chi Entpr Co Ltd 自行車曲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9153A1 (en) * 1996-12-20 1998-06-24 Shimano Inc. Bicycle crank arm
TWM415866U (en) * 2011-05-25 2011-11-11 Ming Suey Prec Ind Co Ltd Crank set for bicycle
TWM503372U (zh) * 2015-03-18 2015-06-21 Lee Chi Entpr Co Ltd 自行車曲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771A (zh) 2023-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7618B2 (en) Optimum aerodynamic bicycle wheel
US9303726B2 (en) Bicycle chain
US8978514B2 (en) Bicycle front sprocket
US20060154767A1 (en) Bicycle sprocket tooth with a shift assist radius greater than a reference tooth radius
US20060128511A1 (en) Bicycle sprocket with a laterally projecting gear change tooth
CN1712307A (zh) 自行车链轮用的变速辅助突出部分
US10577050B2 (en) Bicycle sprocket
US8641071B2 (en) Bicycle frame
TWI774477B (zh) 自行車曲柄
US20060103105A1 (en) Standing cycle
US20110065541A1 (en) Sprocket assembly
US20120079910A1 (en) Handlebar/stem attachment interface with minimal frontal area
US20220227170A1 (en) Hub structure and hub for a bicycle
KR101096998B1 (ko) 자전거용 크랭크암
US20230073889A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rag on moving vehicles
WO2020211723A1 (zh) 一种牙盘、牙盘组件和自行车
JP2016506889A (ja) 自転車の車輪および対応するリム用のイクイップメント
CN203344620U (zh) 车辆轮圈
CN203228910U (zh) 健身休闲自行车
TWM616260U (zh) 後鏈輪總成結構
CN220549174U (zh) 一种多通道结构的碳纤维曲柄
CN218489808U (zh) 自行车车架内走线的结构
TW201838857A (zh) 慣性輪組及包括該慣性輪組之自行車
TWI379779B (en) Rim for racing bike
CN2481536Y (zh) 风能助力型自行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