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2640B -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2640B
TWI772640B TW108115334A TW108115334A TWI772640B TW I772640 B TWI772640 B TW I772640B TW 108115334 A TW108115334 A TW 108115334A TW 108115334 A TW108115334 A TW 108115334A TW I772640 B TWI772640 B TW I7726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fluid
heat transfer
cold
tank
h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5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7652A (zh
Inventor
麥寇 E 克東斯基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7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7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2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264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63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 H01L21/67069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etching for drying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091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the radio frequency energy being capacitively coupled to the plasm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206Heat exchangers immersed in a large body of liquid
    • F28D1/0213Heat exchangers immersed in a large body of liquid for heating or cooling a liquid in a ta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715Workpiece holder
    • H01J37/32724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6Chemical or electrical treatment, e.g. electrolytic etching
    • H01L21/3065Plasma etching; Reactive-ion e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98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 H01L21/67109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mainly by conv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1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electrostatic chu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rying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製造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系統,其包含一工具,該工具包括一室及該室內之一平台,該平台經組態以在其上接收一半導體裝置結構。該工具進一步包含與該平台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控制該平台之一溫度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卻系統,其包含用於容納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冷槽,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一加熱系統,其包含用於容納具有比該冷傳熱流體高之一溫度之一熱傳熱流體之一熱槽,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及至少一暫時儲存槽,其經組態以在將來自該平台之一熱負載自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一者切換至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另一者之後自至少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接收至少一些該冷傳熱流體或該熱傳熱流體。本發明亦揭示相關方法及工具。

Description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係關於用於處理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用於處理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維持所要溫度之相關方法,此等系統包含一加熱及冷卻設備,該加熱及冷卻設備包括至少一熱槽及一冷槽且經組態以在一工具之加熱及冷卻要求改變時在所要容限及時段內維持工具中之一半導體基板(諸如一半導體晶圓)之一所要溫度。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尤其包含使材料形成於一半導體基板上及圖案化材料以形成藉由(例如)介電材料來彼此隔離之離散特徵。使材料形成於基板上可包含藉由原子層沈積、化學氣相沈積、物理氣相沈積或其他方法來將一或多個材料沈積於基板上。使材料形成於基板上可包含維持及更改半導體基板(其可位於諸如一沈積室之一工具中)附近之適合條件,諸如溫度及壓力。
可藉由諸如乾式蝕刻之蝕刻來執行圖案化基板上之材料。乾式蝕刻包含使基板上之材料暴露於一蝕刻工具中之一或多種乾式蝕刻氣 體(例如電漿)。在一些例項中,在半導體晶圓之圖案化期間,使蝕刻工具維持一相對較低溫度(例如低於約-50℃)。在圖案化半導體晶圓之後,可期望清潔蝕刻工具,其通常包含升高蝕刻工具之一溫度。製造半導體裝置之各動作可包含在所要容限及時段內維持蝕刻工具中之半導體晶圓之一所要溫度。然而,隨著工具之冷熱要求之間的溫差增大,工具要設法在一適合時段內維持工具內之一所要溫度。例如,在一些蝕刻工具中,當蝕刻工具之溫度改變大於約(例如)50℃之一溫度時,激冷器上之熱負載會因太大而無法在一所要時間內適當控制溫度。
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包含一種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之系統及相關方法。例如,根據一實施例,一種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系統包括一工具,其包括一室及該室內之一平台,該平台經組態以在其上接收一半導體裝置結構。該工具進一步包括與該平台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控制該平台之一溫度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卻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冷槽,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一加熱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具有比該冷傳熱流體高之一溫度之一熱傳熱流體之一熱槽,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及至少一暫時槽,其經組態以回應於將該平台之一熱負載自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一者切換至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另一者而自至少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接收至少一些該冷傳熱流體或該熱傳熱流體。
在額外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與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 之一工具一起使用之溫度調節系統包括經組態以與一處理工具之一平台可操作連通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一熱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熱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其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冷槽、該熱槽、一第一暫時槽及一第二暫時槽之各者流體連通,該第一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冷槽流體連通,該第二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熱槽流體連通。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一種操作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一工具之方法包括:將一工具之一平台之一熱負載自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冷槽切換至該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熱槽,一冷傳熱流體保留於該冷槽與該平台之間的傳熱流體管線中;當將一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將該熱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熱槽;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當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冷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冷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及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冷槽。
100:工具
102:室
104:區域
105:基板固持器總成
106:靜電吸盤
108:基座
110:半導體晶圓/基板
112:上電極
114:氣體供應線路/氣體供應器
116:孔隙
118:電源
120:電接地
122:電源
124:接地
126:匹配箱
127:匹配箱
128:電源
130:加熱及冷卻設備/加熱及冷卻系統
130':加熱及冷卻系統
132:傳熱流體供應管線
134:傳熱流體回流管線
136:真空泵
138:氣體排放線路
210:冷卻系統
211:冷槽回流管線
212:冷槽
214:第一換熱器
216:壓縮器
218:冷凝器
220:膨脹閥
222:第一泵
223:暫時槽回流管線
224:暫時槽
225:暫時槽回流管線
226:閥
227:閥
228:第一溫度指示器
229:閥
230:加熱系統
231:熱槽回流管線
232:熱槽
234:第二泵
235:暫時槽回流管線
236:暫時槽
238:閥
239:閥
240:第二溫度指示器
241:暫時槽回流管線
242:第二換熱器
243:閥
244:冷卻器
250:歧管
251:閥
252:閥
260:共同暫時槽
262:閥
264:閥
270:控制器
275:接點
300:方法
302:動作
304:動作
306:動作
308:動作
310:動作
312:動作
314:動作
316:動作
318:動作
320:動作
322:動作
324:動作
326:動作
500:方法
502:動作
504:動作
506:動作
508:動作
510:動作
512:動作
514:動作
516:動作
518:動作
520:動作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用於製造一半導體晶圓之一工具之一簡化示意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工具之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簡化示意圖;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維持一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期間所使用之一工具之一溫度之一方法之一簡化流程圖;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之工具之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簡化示意圖;及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之維持一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期間所使用之一工具之一溫度之一方法之一簡化流程圖。
優先權主張
本申請案主張2018年5月10日申請之名稱為「Tool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Structure,and Related Methods」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976,623號之申請日權利。
本發明之附圖不意謂任何特定系統、半導體結構或半導體裝置之實際圖,而是僅為用於描述本文之實施例之理想表示。除為便於以下描述,在大多數情況下,元件符號以其上引入或充分描述元件之圖式之圖號開始之外,圖式之間的共同元件及特徵可保持相同數字標示。
以下描述提供諸如材料類型、材料厚度及處理條件之具體細節以提供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之一徹底描述。然而,一般技術者應瞭解,可在不採用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其實,實施例可結合用於半導體工業中之習知製造技術實踐。另外,本文所提供之描述不形成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處理期間所使用之 一工具之一完整描述或用於製造一半導體裝置之一程序流程之一完整描述。下文將描述之結構不形成完整半導體裝置結構或用於處理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或系統。下文將僅詳細描述理解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所需之程序動作及結構。用於形成一完整半導體裝置結構或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一工具或系統之額外動作可由習知技術執行。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管線」意謂及包含管路、導管、管件或用於將一或多種物質自一位置傳輸(例如輸送)至另一位置之任何構件。管線可包含適合導管、接頭、閥、凸緣或用於形成傳輸一或多種物質之一密封系統之其他組件。
根據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在一晶圓處理工具(諸如(但不限於)一蝕刻工具)中製造一半導體裝置結構,諸如半導體晶圓或其他半導體基板(包含(例如)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一半導體晶圓之處理可包含在一寬溫度範圍內操作蝕刻工具(諸如當圖案化半導體晶圓或清潔蝕刻工具時)。例如,在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期間,可在半導體晶圓之圖案化期間以低至約-70℃之溫度及在蝕刻工具之清潔期間以高達70℃之溫度、在不同圖案化動作期間或兩者重複操作蝕刻工具。蝕刻工具可包含可在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期間將半導體晶圓安置於其上之一晶圓載台(例如一靜電吸盤)。蝕刻工具可包含與蝕刻工具之至少一部分(諸如靜電吸盤)可操作連通之一加熱及冷卻設備,其經組態以控制蝕刻工具之至少一部分之一溫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加熱及冷卻設備與靜電吸盤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加熱及冷卻靜電吸盤至一所要溫度。在其他晶圓處理工具中,晶圓載台可不包括一靜電吸盤,且為了本發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用於加熱及冷卻之結構一般可指稱一「平台」。然而,術語「平台」不要求或不隱含平台結構經 組態以在其上支撐一半導體裝置結構。
加熱及冷卻設備可包含容納一熱傳熱流體之一熱槽及容納一相對較冷傳熱流體之一冷槽。如本文所使用,儘管熱槽可描述為「容納」熱傳熱流體且冷槽可描述為「容納」冷傳熱流體,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應瞭解,熱傳熱流體或冷傳熱流體可不容納於各自熱槽及冷槽內。確切而言,熱槽及冷槽可經組態以收容此等流體,即使此等流體不實體容納於槽中。熱傳熱流體與冷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可多達約140℃(例如多達約160℃、多達約180℃、多達約200℃、多達約250℃或甚至多達約300℃)。在半導體晶圓之一些處理部分期間,可期望使半導體晶圓維持一高溫(例如約70℃),而在半導體晶圓之其他處理部分期間,可期望使半導體晶圓維持一較低溫度(例如約-70℃)。可藉由將半導體晶圓安置於一平台(例如一靜電吸盤)上且控制靜電吸盤之一溫度來控制半導體晶圓之溫度。因此,在半導體晶圓之處理期間,可期望(諸如)在各種蝕刻動作、清潔動作、沈積動作或其他動作之間重複將靜電吸盤之溫度自一高溫切換至一較低溫度及自較低溫度切換回高溫。因此,加熱及冷卻設備可經組態以自靜電吸盤接收一熱負載以維持靜電吸盤之一或多個所要溫度。熱傳熱流體可自熱槽循環至靜電吸盤、自靜電吸盤循環通過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而返回至熱槽以加熱靜電吸盤至一所要高溫,且冷傳熱流體可自冷槽循環至靜電吸盤、自靜電吸盤至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而返回至冷槽以冷卻靜電吸盤至一所要較低溫度。加熱及冷卻系統進一步包含用於在切換靜電吸盤之溫度(例如熱負載)之一持續時間內儲存傳熱流體之至少一暫時儲存槽。
根據一些實施例,當期望切換靜電吸盤之一溫度(例如將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或冷槽之一者切換至(置於)熱槽或冷槽之另一者) 時,停止熱傳熱流體或冷傳熱流體之一者循環至靜電吸盤且開始熱傳熱流體或冷傳熱流體之另一者循環至靜電吸盤。然而,在切換靜電吸盤上之熱負載之後,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填充先前所循環之傳熱流體(即,當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時,熱傳熱流體之一部分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類似地,當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時,冷傳熱流體之一部分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換言之,在切換靜電吸盤之熱負載之後,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包含傳熱流體之一緩衝容積,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具有一非所要溫度。在切換靜電吸盤之熱負載之後即時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可指稱傳熱流體之一「緩衝容積」。
由於熱傳熱流體與冷傳熱流體之間的溫差可大於約50℃(例如大於約100℃、大於約140℃等等),所以不期望將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導引至傳熱流體自其循環至靜電吸盤之槽。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實質上在將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或冷槽之一者切換至熱槽或冷槽之另一者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即時導引至一暫時槽。在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之溫度係在當前循環至靜電吸盤之傳熱流體之溫度之一預定範圍內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循環傳熱流體導引至各自熱槽或冷槽。在再次切換熱負載之後,將暫時槽中之傳熱流體導引至無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之熱槽或冷槽(即,傳熱流體目前不自其循環至靜電吸盤之熱槽或冷槽)。
在切換靜電吸盤之熱負載之後將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導引至暫時槽可促進靜電吸盤之改良溫度控制。例如,可在無需過多加熱或冷卻時間之情況下(例如在小於約2分鐘(諸如小於約1分鐘)內或甚至在小於約30秒內)重複改變靜電吸盤之溫度多達約140℃(例如多達約160℃、多 達約180℃、多達約200℃、多達約250℃或甚至多達約300℃)。相比而言,不包含暫時槽且根據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來操作之蝕刻工具之加熱及冷卻系統可回應於接收具有實質上不同於靜電吸盤之一設定點(例如比其大約50℃)之一溫度且具有實質上不同於循環至靜電吸盤之傳熱流體之溫度之一溫度之傳熱流體之一緩衝而展現一熱槽或冷槽之一或兩者之溫度之非所要緩衝。
圖1係一工具100(諸如一蝕刻工具)之一簡化示意圖。工具100可經組態以促進來自(例如)一半導體晶圓110之一半導體裝置之至少一部分之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工具100包括諸如一乾式蝕刻室之一蝕刻室。在其他實施例中,工具100包括(諸如)用於昇華乾燥中之一乾燥室。
工具100可包含一室102(例如一蝕刻室),其中產生用於圖案化半導體晶圓110上之特徵之電漿。工具100可包含圖1中以虛線展示之一基板(例如晶圓)固持器總成105。基板固持器總成105可包含安置於一基座108上之一靜電吸盤106。基座108可經組態以在圖1所繪示之視圖中上下移動以調整室102中之半導體晶圓110之一高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靜電吸盤106可包括工具100之一下電極。下電極亦可指稱工具100之陰極。工具100亦可包含一上電極112。上電極112可包括(例如)經組態以自一氣體供應線路114分配一或多個氣體之一氣體分配噴頭。氣體分配噴頭可包括用於將氣體自氣體供應線路114分配至室102中之孔隙116。儘管圖1繪示上電極112及氣體分配噴頭相同,但預期在其他實施例中,工具100可包含與上電極112分離之一氣體分配噴頭。
上電極112可電耦合至用於將電力提供至上電極112(例如 氣體分配噴頭)之一電源118以將電力提供至由氣體供應線路114供應之氣體且在上電極112與半導體晶圓110之間的一區域104中產生一電漿。電源118可包括一高頻射頻(RF)電源、一直流(DC)電源或兩者之一組合。如本技術中所知,電源118可電耦合至(例如)用於產生射頻功率之一感應線圈。高頻電源118之頻率調整可更改由上電極112產生之電漿之一離子通量。上電極112及高頻電源118可電連接至一電接地120。
可導引自氣體供應器114產生之電漿朝向半導體晶圓110。可透過靜電吸盤106來加偏壓於半導體晶圓110。靜電吸盤106可經組態以藉由施加RF功率來將半導體晶圓110固持於適當位置中。靜電吸盤106可電耦合至用於產生一低射頻功率以加偏壓於靜電吸盤106之一電源122且可電連接至一接地124。電源122可透過一匹配箱126來電連接至靜電吸盤106。匹配箱126可經組態以在電漿產生於室102中時引起電源122之負載阻抗匹配其之一內部(或輸出)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過電源122來施加一射頻電源可相對於區域104中之電漿來加偏壓於靜電吸盤106以調整朝向半導體晶圓110之電漿之一轟擊能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靜電吸盤106可電耦合至一電源128,電源128可包括一直流電源或一高頻射頻電源。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128包括一射頻電源且可經組態以將低頻RF功率、高頻RF功率或兩者提供至靜電吸盤106。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源128可操作地耦合至一匹配箱127,匹配箱127經組態以在電漿產生於室102中時引起電源128之負載阻抗匹配其之一內部(或輸出)阻抗。透過電源128來將電力施加於靜電吸盤106可藉由靜電(例如庫侖(Coulomb))力來將基板110偏壓至靜電吸盤106。
在圖1中,為清楚起見,省略一邊緣環、導體環、圍繞靜 電吸盤106之絕緣材料及其其他組件。
在使用及操作中,可透過氣體供應線路114及氣體分配噴頭之孔隙116來將一蝕刻氣體組合物提供至室102。可藉由將一高頻(例如約13MHz至約300MHz之間(諸如約13.56MHz至約40.68MHz之間)的一頻率或約60MHz之一頻率)施加於上電極112來產生電漿。
一真空泵136可耦合至一氣體排放線路138以自室102移除過量電漿及至少一些反應副產物。真空泵136可經組態以在電漿蝕刻程序期間控制室102之一壓力。
在處理(例如圖案化)半導體晶圓110以形成(例如)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期間,可期望使工具100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靜電吸盤106)之一溫度維持一或多個所要溫度。例如,在一些處理階段期間(諸如在半導體晶圓之蝕刻期間),可期望工具100內之至少一組件維持一相對較冷溫度(例如小於約0℃、小於約-20℃、小於約-40℃、小於約-50℃、小於約-70℃或小於約-100℃),且在其他處理階段期間(諸如在其他蝕刻動作期間、在清潔動作期間或在沈積動作期間),可期望至少一組件維持一相對較熱溫度(例如大於約20℃、大於約40℃、大於約50℃、大於約70℃或大於約100℃)。因此,在處理半導體晶圓110之過程中,半導體晶圓110可重複暴露於相對較冷溫度及相對較熱溫度之循環。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在一些蝕刻動作期間,可期望使靜電吸盤106及半導體晶圓110之溫度維持低至約-70℃。在清潔工具100期間或在其他蝕刻動作期間,可期望使靜電吸盤106及半導體晶圓110之一溫度維持大於約70℃之一溫度以促進累積於靜電吸盤106附近之非所要蝕刻副產物昇華(例如在工具100之乾洗期間)。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靜電吸盤106可操作地連接至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例如一激冷器、一換熱器)130,加熱及冷卻設備130經組態以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所要溫度。可透過與靜電吸盤106熱接觸來維持半導體晶圓110之溫度。
加熱及冷卻設備130可包含通過靜電吸盤106之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用於使一傳熱流體回流至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傳熱流體可包含經調配及組態以維持靜電吸盤之一溫度之一流體。例如,傳熱流體可經調配以使靜電吸盤106之一溫度維持小於約-20℃、小於約-40℃、小於約-50℃、小於約-70℃、小於約-100℃或甚至小於約-150℃。傳熱流體亦可經調配以使靜電吸盤106之一溫度維持大於約20℃、大於約40℃、大於約50℃、大於約70℃、大於約100℃或甚至大於約150℃。因此,傳熱流體可展現高達約40℃、高達約80℃、高達約100℃、高達約140℃、高達約200℃或甚至高達約300℃之一操作窗。換言之,用於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高溫之傳熱流體與用於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較低溫度之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可高達約40℃、高達約80℃、高達約100℃、高達約140℃、高達約200℃或甚至高達約300℃。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熱流體可展現至少約-70℃至至少約70℃之間(諸如約-100℃至約100℃之間)的一液體溫度範圍。在一些實施例中,傳熱流體之一冰點可小於約-70℃、小於約-80℃、小於約-90℃、小於約-100℃、小於約-120℃或甚至小於約-150℃。在一些實施例中,傳熱流體之一沸點可大於約70℃、大於約80℃、大於約90℃、大於約100℃、大於約120℃或甚至大於約150℃。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熱流體包括一基於氟碳化合物之流 體,諸如(例如)全氟己烷(C6F14)、全氟(2-丁基-四氫呋喃)、另一氟碳化合物、一或多個全氟碳化合物、一或多個氫氟醚(HTF)、一或多個全氟碳醚(PFE)或其等之組合。在其他實施例中,傳熱流體包括包含乙二醇及水之一溶液、包含丙二醇及水之一溶液、包含甲醇及水之一溶液、一或多個脂族烴(例如聚α-烯烴(PAO))、一合成烴(例如二乙苯(DEB)、二芐基甲苯、二芳基烷基、部分氫化三聯苯等等)、二甲基苯基-聚矽氧烷化合物、甲基苯基-聚矽氧烷化合物(亦指稱「矽油」)或其等之組合。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一簡化示意圖。加熱及冷卻設備130可包含一冷卻系統210及一加熱系統230。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之各者可與一歧管250可操作連通,歧管250包含用於在靜電吸盤106(圖1)與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之各者之間導引傳熱流體之閥調及管線。
歧管250可與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操作連通。如參考圖1所描述,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與靜電吸盤106可操作連通以控制其之一溫度。
冷卻系統210可經組態以將傳熱流體冷卻至一所要溫度(例如約-70℃)。冷卻系統210可包含(例如)經組態以儲存傳熱流體之一冷槽212。在一些實施例中,冷槽212可包含傳熱流體。冷槽212中之傳熱流體可處於一相對低溫(相對於一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且因此可在本文中指稱一「冷傳熱流體」。冷槽212中之傳熱流體可使用一第一換熱器214中之一致冷劑來冷卻,第一換熱器214可包括(例如)一蒸發器。致冷劑可自第一換熱器214傳至一壓縮器216、自壓縮器216傳至一冷凝器218及自冷凝器傳至一膨脹閥220以完成一致冷循環。因此,來自冷槽212之冷 傳熱流體可使用致冷循環中之致冷劑來冷卻。儘管冷傳熱流體展示為由一特定致冷循環冷卻,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冷傳熱流體可由其他構件冷卻。
冷槽212中之冷傳熱流體可與一第一泵222可操作連通,第一泵222經組態以經由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來將冷傳熱流體提供至歧管250及靜電吸盤106。冷卻系統210可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儲存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傳熱流體之一部分之一暫時槽(本文中亦指稱一「暫時儲存槽」)224,如本文將描述。暫時槽224之一容積可介於冷槽212之一容積之約5.0%至約20%之間,諸如介於冷槽212之一容積之約5.0%至約10%之間、約10.0%至約15.0%之間或約15.0%至約20.0%之間。
冷槽212及暫時槽224可經組態以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暫時槽224可經組態以經由一閥226來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冷槽212可經組態以經由一閥227來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應瞭解,閥226、227之操作可用於引導傳熱流體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動至冷槽212(例如透過冷槽回流管線211)或暫時槽224(例如透過暫時槽回流管線223)。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第一溫度指示器228(例如溫度探針)可位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且經定位以量測閥226、227之各者附近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加熱及冷卻設備130可包含一控制器270,其與閥226、227及第一溫度指示器228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基於由第一溫度指示器228量測之一溫度來打開或關閉閥226、227,如本文將描述。
儘管圖2繪示閥226、227分離及不同,但應瞭解,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經組態以使用(例如)三通閥來與冷槽回流管線211及暫時 槽回流管線223之各者流體連通。換言之,閥226、227可替換為三通閥。
加熱系統230可經組態以將傳熱流體加熱至一所要溫度(例如約70℃)。加熱系統230可包含(例如)經組態以儲存傳熱流體之一熱槽232。在一些實施例中,熱槽232可包含傳熱流體。可根據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所要溫度來使用一第二換熱器242或一冷卻器244調節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可處於相對高於冷槽21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且因此可在本文中指稱一「熱傳熱流體」。第二換熱器242可包括(例如)一電熱器。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換熱器242可包括一殼管式換熱器,其包含經組態以提供將熱能至儲存於熱槽232內之熱傳熱流體之一加熱流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冷卻器244可經組態以降低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
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可與一第二泵234可操作連通,第二泵234經組態以經由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來將熱傳熱流體提供至歧管250及靜電吸盤106。加熱系統230可進一步包含經組態以儲存來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傳熱流體之一部分之一暫時槽(本文中亦指稱一「暫時儲存槽」)236,如本文將描述。暫時槽236之一容積可介於熱槽232之一容積之約5.0%至約20%之間,諸如介於熱槽232之一容積之約5.0%至約10%之間、約10.0%至約15.0%之間或約15.0%至約20.0%之間。
暫時槽236及熱槽232可經組態以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操作連通。暫時槽236可經組態以經由一閥238來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且熱槽232可經組態以經由一閥239來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應瞭解,閥238、239之操作可用於導引傳熱流體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動至熱槽232(例如透過熱槽回流管線231)或暫時槽236 (例如透過暫時槽回流管線235)。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第二溫度指示器(例如溫度探針)240可位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且經定位以量測閥238、239之各者附近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控制器270可與閥238、239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基於由第二溫度指示器240量測之一溫度來打開或關閉閥238、239,如本文將描述。如本文將描述,閥238、239可經組態以基於由第二溫度指示器240量測之一溫度來將傳熱流體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導引至暫時槽236或熱槽232之一者。
儘管圖2繪示閥238、239分離及不同,但應瞭解,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經組態以使用(例如)三通閥來與熱槽回流管線231及暫時槽回流管線235之各者流體連通。
儘管圖2繪示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包含第一溫度指示器228及第二溫度指示器240,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一單一溫度指示器可位於及定位於一接點附近之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在該接點中,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分向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如箭頭275處所指示。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閥226、227與接點275之間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之一容積及閥238、239與接點275之間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一容積可小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一總容積之約10%、約5%或約1%。
第一泵222及第二泵234可經組態以經由各自閥251、252來與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流體連通。閥251、252可經操縱以導引來自冷槽212之冷傳熱流體或來自熱槽232之熱傳熱流體之一者通過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而至靜電吸盤106。例如,當期望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高溫時,閥252可經組態以將來自熱槽232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靜電吸盤106,同時 關閉閥251。當期望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相對較低溫度時,可關閉閥252且可打開閥251以將來自冷槽212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靜電吸盤106。儘管圖2繪示閥251、252分離,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三通閥可經組態以使冷槽212與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流體連通或使熱槽232與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流體連通。
在使用及操作中,當期望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相對低溫時,使來自冷槽212之冷傳熱流體循環至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靜電吸盤106。冷傳熱流體與靜電吸盤106交換熱且經由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及冷槽回流管線211來返回至冷槽212。當自冷槽212循環冷傳熱流體時,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不循環或在繞過靜電吸盤106之一單獨迴路中循環。當期望加熱靜電吸盤106時,停止自冷槽212循環冷傳熱流體(例如,停止冷傳熱流體之流動或停止冷傳熱流體循環通過靜電吸盤106且在繞過靜電吸盤106之一單獨迴路中循環冷傳熱流體)且來自熱槽232之熱傳熱流體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經由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及熱槽回流管線231來返回至熱槽232。
在一半導體晶圓110之處理期間,可根據工具100內之特定程序條件來快速及頻繁改變靜電吸盤106之溫度。如上文所描述,當靜電吸盤106之溫度要求改變時,供應至靜電吸盤106之傳熱流體之循環自冷卻系統210或加熱系統230之一者切換至冷卻系統210或加熱系統230之另一者。在習知系統中,當傳熱流體之循環自冷槽212或熱槽232之一者切換至冷槽212或熱槽232之另一者時,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傳熱流體保持熱負載自其改變之溫度且返回至傳熱流體自其循環之槽。換言之且作為一實例,當傳熱流體之循環 自冷槽212改變至熱槽232時,保留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例如傳熱流體之一緩衝容積)返回至熱槽232。
當冷槽212與熱槽232之間的一溫差大於約(例如)50℃(諸如大於約70℃、大於約100℃、大於約120℃、大於約140℃或甚至大於約200℃)時,在切換靜電吸盤106之傳熱負載時回應於切換分別來自熱槽232或冷槽212之熱負載而返回至冷槽212或熱槽232之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可引起各自冷槽212或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一非所要溫度偏差。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冷卻系統210包含暫時儲存槽224且加熱系統230包含暫時儲存槽236,其等經組態以在切換靜電吸盤106上之熱負載時接收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如本文將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加熱及冷卻設備130經組態以在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加熱系統230時將儲存於暫時槽224中之傳熱流體轉移至冷槽212。例如,暫時槽回流管線225可經組態以使暫時槽224經由一閥229來與冷槽212流體連通。類似地,加熱及冷卻設備130可經組態以在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冷卻系統210時將來自暫時槽236之傳熱流體轉移至熱槽232。例如,暫時槽回流管線241可經組態以使暫時槽236經由一閥243來與熱槽232流體連通。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操作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一方法300之一簡化流程圖。方法300包含:動作302,其包含使一冷傳熱流體自一冷槽循環至一靜電吸盤且通過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而返回至冷槽以使來自靜電吸盤之一熱負載啟用冷槽;動作304,其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一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 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動作306,其包含在將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之後,將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熱槽相關聯之一暫時槽;動作308,其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動作310,其包含藉由將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動作312,其包含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與冷槽相關聯之一暫時儲存槽;動作314,其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循環返回至冷槽;動作316,其包含當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啟用冷槽時,將與熱槽相關聯之暫時槽中之傳熱流體卸載至熱槽;動作318,其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動作320,其包含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熱側相關聯之暫時儲存槽;動作322,其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期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動作324,其包含當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啟用熱槽時,自與冷槽相關聯之暫時槽卸載傳熱流體;及動作326,其包含使動作310至324重複所要次數。
參考圖1至圖3,動作302包含使一冷傳熱流體自一冷槽循環至一靜電吸盤以使來自靜電吸盤之一熱負載啟用冷槽。舉例而言且參考圖2,動作302可包含使冷傳熱流體自冷槽212經由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而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經由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而返回至冷槽212。冷傳熱流體可在其循環期間降低靜電吸盤106之一溫度。當自冷槽212循環冷傳熱流體時,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可不循環或可在其中繞過靜電吸盤106之一閉合迴路中循環。
動作304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一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 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例如,可藉由關閉與冷槽212流體連通之閥251且打開與熱槽232流體連通之閥252來停止冷傳熱流體自冷槽21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類似地,可關閉與一冷槽回流管線211流體連通之閥227且可使加熱系統230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因此,熱傳熱流體可自熱槽23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可包含升高靜電吸盤106之溫度。
動作306包含在將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之後,將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熱槽相關聯之一暫時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06可實質上與動作304同時執行或在動作304之後即時執行。例如,在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之後,在動作302期間循環之冷傳熱流體可保留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當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時,使熱傳熱流體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可將保留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36,直至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傳熱流體之溫度達到一所要溫度(例如使得冷傳熱流體實質上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沖掉)。
動作308可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例如,在一足夠持續時間之後,可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而非暫時槽236。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關閉閥238以停止熱傳熱流體流動至暫時槽236且可打開閥239以導引熱傳熱流體流動至熱槽232。在一些實施例中,閥238、239可與第二溫 度指示器240及控制器270可操作連通。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回應於量測到第二溫度指示器240附近之熱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大於一預定溫度而藉由操縱閥238、239(即,打開閥239且關閉閥238)來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在其他實施例中,若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與閥238、239附近之熱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小於一預定值,則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若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熱傳熱流體之間的溫差小於約10℃、小於約5℃或小於約2℃,則可打開閥239且可關閉閥238以將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而非暫時槽236。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在一些實施例中,持續時間可介於約1秒至約5秒之間、約5秒至約10秒之間、約10秒至約20秒之間或約20秒至約30秒之間。然而,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持續時間可取決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長度而較大。
動作310包含藉由將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熱槽232切換至冷槽212可包含停止熱傳熱流體自熱槽23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使冷傳熱流體自冷槽21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藉由關閉閥252且打開閥251來停止熱傳熱流體循環至靜電吸盤106。
動作312包含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導引至與冷槽相關聯之一暫時儲存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12可實質上與動作 310同時執行或在動作310之後即時執行。例如,在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熱槽232切換至冷槽212之後,熱傳熱流體可保留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當使冷傳熱流體循環至靜電吸盤106時,可在一持續時間內將保留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24,直至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冷傳熱流體之溫度達到平衡(例如使得熱傳熱流體實質上自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沖掉)。
動作314可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循環返回至冷槽。例如,在一足夠持續時間之後,可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而非暫時槽224。在一些實施例中,可關閉閥226以停止冷傳熱流體流動至暫時槽224且可打開閥227以導引冷傳熱流體流動至冷槽212。
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與第一溫度指示器228及閥226、227可操作連通。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回應於量測到第一溫度指示器228附近之冷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小於一預定溫度來打開閥227及關閉閥226(即,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冷槽212中之冷傳熱流體與閥226、227附近之冷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小於一預定值,則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若溫差小於約10℃、小於約5℃或小於約2℃,則控制器270可將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而非暫時槽224。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熱側切換至冷側。在一些實施例中,持續時間可 介於約1秒至約5秒之間、約5秒至約10秒之間、約10秒至約20秒之間或約20秒至約30秒之間。然而,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持續時間可取決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長度而較大。
動作316包含當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啟用冷槽時,將與熱槽相關聯之暫時槽中之傳熱流體卸載至熱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16實質上與動作312、動作314或兩者同時執行。控制器270可與閥243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在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冷槽212時打開閥243。在一些實施例中,打開閥243且使暫時槽236中之傳熱流體重力供給至熱槽232。在其他實施例中,依一控制方式(例如0.5L/min、1.0L/min、2.0L/min等等)(諸如透過一流量限制器)將暫時槽236中之傳熱流體泵送至熱槽232。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例如30秒、1分鐘、2分鐘等等)內自暫時槽236移除暫時槽236中之傳熱流體。由於在使暫時槽236中之傳熱流體流動至熱槽232時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冷側,所以靜電吸盤106之溫度不受傳熱流體自暫時槽236進入熱槽232影響。
動作318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將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可包含停止冷傳熱流體自冷槽21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使熱傳熱流體自熱槽232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且可實質上類似於上述動作304。
動作320包含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熱側相關聯之暫時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20可實質上類似於上述動作306。
動作322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期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22實質上類似於動作308。
動作324包含當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啟用熱槽時,自與冷槽相關聯之暫時槽卸載傳熱流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324實質上與動作320、動作322或兩者同時執行。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藉由打開閥229來將暫時槽224中之傳熱流體轉移至冷槽212。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在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熱槽232時打開閥229。在一些實施例中,打開閥229且使暫時槽224中之熱傳熱流體重力供給至冷槽212。在其他實施例中,依一控制方式(例如約0.5L/min、約1.0L/min、約2.0L/min等等)(諸如透過一流量限制器)將傳熱流體泵送至冷槽212。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例如約30秒、約1分鐘、約2分鐘等等)內自暫時槽224移除暫時槽224中之傳熱流體。由於在使暫時槽224中之傳熱流體流動至冷槽212時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熱側,所以靜電吸盤106之溫度不受傳熱流體自暫時槽224進入冷槽212影響。
動作326包含使動作310至324重複所要次數。例如,可重複動作310至324,直至圖案化一半導體晶圓及清潔工具100。
因此,暫時槽224及暫時槽226可經組態以儲存具有不同於各自冷槽212及熱槽232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之一傳熱流體以防止各自冷傳熱流體及熱傳熱流體之一溫度突變。當靜電吸盤106上之熱負載啟用冷側時,可將來自暫時槽236之傳熱流體排洩至熱槽232中且可平衡熱傳熱流體之溫度(例如達到一設定點)。類似地,當靜電吸盤106上之熱負載啟用熱側時,可將暫時槽224中之傳熱流體排洩至冷槽212且可平衡冷傳熱 流體之溫度。由於回應於將熱負載自冷槽212或熱槽232之一者切換至冷槽212或熱槽232之另一者而將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24、236之一者,所以加熱及冷卻設備130可經組態以在小於一預定時間(諸如小於約2分鐘、小於約1分鐘或甚至小於約30秒)內使冷槽212中之冷傳熱流體及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維持一所要溫度。
儘管已將圖1至圖3描述及繪示為包含靜電吸盤106且已根據靜電吸盤106來描述熱負載,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應瞭解,可將熱負載放置於待加熱及冷卻之一平台上且可透過平台來循環傳熱流體。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其他實施例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130'之一簡化示意圖。除加熱及冷卻系統130'可不包含用於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之各者之一單獨暫時槽之外,加熱及冷卻系統130'可實質上類似於上文參考圖2所描述之加熱及冷卻系統130。確切而言,加熱及冷卻系統130'可包含可經組態以與冷槽212及熱槽232之各者流體連通之一共同暫時槽260。共同暫時槽260可經組態以在將靜電吸盤106上之熱負載自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之一者切換至冷卻系統210及加熱系統230之另一者之後接收位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及靜電吸盤106中之傳熱流體。共同暫時槽260可經組態以與冷槽212及熱槽232流體連通。一閥262可經組態以在打開時導引自暫時槽260至冷槽212之一流動及在關閉時停止此一流動。一閥264可經組態以在打開時導引自暫時槽260至熱槽232之一流動及在關閉時停止此一流動。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之操作加熱及冷卻系統130'之一方法500之一簡化流程圖。方法500可包含:動作502,其包含使一冷 傳熱流體自一冷槽循環至一靜電吸盤且通過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而返回至冷槽以使來自靜電吸盤之一熱負載啟用冷槽;動作504,其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一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動作506,其包含在將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之後,將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一暫時槽;動作508,其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動作510,其包含當熱傳熱流體來回循環於熱槽時,將傳熱流體自暫時槽排洩至冷槽;動作512,其包含藉由將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動作514,其包含在將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動作516,其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循環返回至冷槽;動作518,其包含當冷傳熱流體來回循環於冷槽時,將傳熱流體自暫時槽排洩至熱槽;及動作520,其包含使動作504至518重複所要次數。
參考圖4及圖5,動作502包含使一冷傳熱流體自一冷槽循環至一靜電吸盤且通過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返回至冷槽以使來自靜電吸盤之一熱負載啟用冷槽。動作502可實質上類似於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動作302。在動作502期間,熱側上不存在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
動作504包含藉由將熱傳熱流體自一熱槽導引至靜電吸盤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來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動作504可實質上類似於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動作304。
動作506包含在將來自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冷槽切換至熱槽之後,將保留於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一暫時槽。例 如,在將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槽212切換至熱槽232之後,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填充冷傳熱流體。可在熱傳熱流體之一初始循環期期間之一預定持續時間內將此管線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60。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打開閥238且可關閉閥239以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60。在動作506期間,暫時槽260可至少部分填充冷傳熱流體。
動作508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熱傳熱流體自熱槽循環返回至熱槽。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打開閥239且可關閉閥238以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流體導引至熱槽232。
在一些實施例中,閥238及閥239可與第二溫度指示器240及控制器270可操作連通。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回應於量測到第二溫度指示器240附近之熱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大於一預定溫度而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即,打開閥239)。在其他實施例中,若熱槽232中之熱傳熱流體與由第二溫度指示器240量測之熱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小於一預定值,則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打開閥239以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若溫差小於約10℃、小於約5℃或小於約2℃,則控制器270可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而非暫時槽260。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冷側切換至熱側。在一些實施例中,持續時間可介於1秒至約5秒之間、約5秒至約10秒之間、約10秒至約20秒之間或約20秒至約30秒之間。然而,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持續時間可取決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長度而 較大。
動作510包含當熱傳熱流體來回循環於熱槽時,將傳熱流體自暫時槽排洩至冷槽。在將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且暫時槽260不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之後,可打開閥262以將暫時槽260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在一些實施例中,使暫時槽260中之冷傳熱流體重力供給至冷槽212。在其他實施例中,依一控制方式(例如約0.5L/min、約1.0L/min、約2.0L/min等等)(諸如透過一流量限制器)將冷傳熱流體泵送至冷槽212。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例如約30秒、約1分鐘、約2分鐘等等)內自暫時槽260移除暫時槽260中之冷傳熱流體。由於在使暫時槽260中之冷傳熱流體流動至冷槽212時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加熱及冷卻設備130'之熱側,所以靜電吸盤106之溫度不受冷傳熱流體自暫時槽260進入冷槽212影響且傳熱流體自其循環至靜電吸盤106之槽不受影響。可自暫時槽260實質上完全移除來自暫時槽260之冷傳熱流體。
動作512包含藉由將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導引至靜電吸盤來將靜電吸盤之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在一些實施例中,動作512實質上類似於上文參考圖3所描述之動作310。
動作514包含在將熱負載自熱槽切換至冷槽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例如,在將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熱槽232切換至冷槽212之後,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靜電吸盤106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可填充熱傳熱流體。可在冷傳熱流體之一初始循環期期間之一預定持續時間內將此管線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60。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打開閥226且可關閉閥227以將傳熱流體回 流管線134中之流體導引至暫時槽260。在動作514期間,暫時槽260可至少部分填充熱傳熱流體。
動作516包含在一適合過渡時間之後,導引冷傳熱流體自冷槽循環返回至冷槽。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可關閉閥226且可打開閥227以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
在一些實施例中,閥226及閥227可與控制器270可操作連通。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回應於量測到第一溫度指示器228附近之冷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大於一預定溫度而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即,打開閥227)。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冷槽212中之冷傳熱流體與由第一溫度指示器228量測之冷傳熱流體之間的一溫差小於一預定值,則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打開閥227以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若溫差小於約10℃、小於約5℃或小於約2℃,則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而非暫時槽260。在其他實施例中,控制器270可經組態以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之後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中之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在該預定持續時間之後,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自熱側切換至冷側。在一些實施例中,持續時間可介於約1秒至約5秒之間、約5秒至約10秒之間、約10秒至約20秒之間或約20秒至約30秒之間。然而,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且持續時間可取決於傳熱流體供應管線132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之長度而較大。
動作518包含當冷傳熱流體來回循環於冷槽時,將暫時槽中之傳熱流體排洩至熱槽。在將冷傳熱流體導引至冷槽212且暫時槽260不與傳熱流體回流管線134流體連通之後,可打開閥264以將暫時槽中之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熱槽232。在一些實施例中,使暫時槽260中之熱傳熱 流體重力供給至熱槽232。在其他實施例中,依一控制方式(例如約0.5L/min、約1.0L/min、約2.0L/min等等)(諸如透過一流量限制器)將熱傳熱流體泵送至熱槽232。在其他實施例中,在一預定持續時間(例如約30秒、約1分鐘、約2分鐘等等)內自暫時槽移除暫時槽中之熱傳熱流體。由於在使暫時槽260中之熱傳熱流體流動至熱槽232時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啟用冷槽212,所以靜電吸盤106之溫度不受暫時槽260中之熱傳熱流體進入熱槽232(傳熱流體自其循環至靜電吸盤106)影響。可自暫時槽實質上完全移除來自暫時槽260之熱傳熱流體。
動作520包含使動作504至518重複所要次數。例如,可重複動作504至518,直至圖案化一半導體晶圓及清潔工具100。
因此,可在冷槽212或熱槽232之溫度無大溫變之情況下維持靜電吸盤106之一溫度,因為具有實質上不同於冷槽212或熱槽232中之傳熱流體之溫度之一溫度之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未放置於此等槽上。另外,由於傳熱流體之緩衝容積儲存於一暫時槽中且在熱負載遠離冷槽212或熱槽232時卸載至此冷槽212或熱槽232,所以當熱負載放置於槽上時,各自槽可不展現一溫度激變以增加靜電吸盤106之傳熱效力。
儘管已將圖1至圖5描述為在蝕刻及清潔動作期間控制靜電吸盤106之溫度,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在任何程序中根據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來控制一室之溫度,其中期望在一相對較短持續時間內將室之一溫度控制於具有大於(例如)約50℃之一溫差之至少兩個溫度之間。舉非限制性實例而言,上述方法(例如方法300及方法500)可用於濕洗(例如使半導體晶圓110暴露於(例如)一RCA清潔程序)之後之昇華乾燥。在一些此等實施例中,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可在昇華乾燥期間 啟用冷槽212且來自靜電吸盤106之熱負載可在濕洗期間啟用熱槽232。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系統包括一工具,其包括一室及該室內之一平台,該平台經組態以在其上接收一半導體裝置結構。該工具進一步包括與該平台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控制該平台之一溫度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卻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冷槽,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一加熱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具有比該冷傳熱流體高之一溫度之一熱傳熱流體之一熱槽,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及至少一暫時槽,其經組態以回應於將該平台之一熱負載自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一者切換至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另一者而自至少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接收至少一些該冷傳熱流體或該熱傳熱流體。
因此,在至少一些其他實施例中,一種用於與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一工具一起使用之溫度調節系統包括經組態以與一處理工具之一平台可操作連通之一加熱及冷卻系統,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一熱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熱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其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冷槽、該熱槽、一第一暫時槽及一第二暫時槽之各者流體連通,該第一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冷槽流體連通,該第二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熱槽流體連通。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操作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 結構之一工具之方法包括:將一工具之一平台之一熱負載自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冷槽切換至該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熱槽,一冷傳熱流體保留於該冷槽與該平台之間的傳熱流體管線中;當將一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將該熱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熱槽;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當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冷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冷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及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冷槽。
儘管已結合附圖來描述特定繪示性實施例,但一般技術者應認識到及瞭解,由本發明涵蓋之實施例不受限於本文所明確展示及描述之實施例。確切而言,可在不背離由本發明涵蓋之實施例之範疇(諸如下文將主張之範疇,其包含合法等效物)之情況下對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進行諸多添加、刪除及修改。另外,來自一揭示實施例之特徵可與另一揭示實施例之特徵組合,同時仍涵蓋於本發明之範疇內。
100‧‧‧工具
102‧‧‧室
104‧‧‧區域
105‧‧‧基板固持器總成
106‧‧‧靜電吸盤
108‧‧‧基座
110‧‧‧半導體晶圓/基板
112‧‧‧上電極
114‧‧‧氣體供應線路/其他供應器
116‧‧‧孔隙
118‧‧‧電源
120‧‧‧電接地
122‧‧‧電源
124‧‧‧接地
126‧‧‧匹配箱
127‧‧‧匹配箱
128‧‧‧電源
130‧‧‧加熱及冷卻設備/加熱及冷卻系統
132‧‧‧傳熱流體供應管線
134‧‧‧傳熱流體回流管線
136‧‧‧真空泵
138‧‧‧氣體排放線路

Claims (21)

  1. 一種用於處理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結構之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工具,其包括:一室;及一平台,其位於該室內,該平台經組態以在其上接收一半導體裝置結構;及一加熱及冷卻系統,其與該平台可操作連通且經組態以控制該平台之一溫度,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卻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冷槽,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流體連通;一加熱系統,其包含經組態以收容具有比該冷傳熱流體高之一溫度之一熱傳熱流體之一熱槽,該熱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該傳熱流體供應管線及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thermal transfer fluid return piping)流體連通;及至少一暫時槽,其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直接流體連通,且經組態以回應於將該平台之一熱負載自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一者切換至該冷卻系統或該加熱系統之另一者持續一過渡時間而直接自至少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接收及儲存至少一些該冷傳熱流體或該熱傳熱流體,該加熱系統或該冷卻系統之個別一者之接收該平台之該熱負載之該熱槽或該冷槽經組態以在該過渡時間之後接收該熱傳熱流體或該冷傳熱流體之該個別一者,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包含一接 點、一設於該接點下游與該冷槽流體連通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第一部分、以及與該接點下游的該熱槽流體連通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第二部分,該至少一暫時槽設置於該接點的下游。
  2.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暫時槽包括:一暫時槽,其與該冷卻系統相關聯,該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及該冷槽流體連通;及另一暫時槽,其與該加熱系統相關聯,該另一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及該熱槽流體連通。
  3.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暫時槽包括經組態以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及該冷槽及該熱槽之各者流體連通之一單一暫時槽。
  4.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多個閥,用以在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循環至該平台、自該平台循環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及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循環至該熱槽時以及在該冷傳熱流體自該至少一暫時槽傳送至該冷槽時將該至少一暫時槽及該冷槽與該熱槽流體隔離(fluidly isolate)。
  5.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至少一暫時槽經組態以在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冷槽循環至該平台且返回至該冷槽時將該熱傳熱流體釋放至該熱槽。
  6.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熱傳熱流體及該冷傳熱流體包括具有不同溫度之相同材料。
  7.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熱傳熱流體經調配及組態以展現至少約70℃之一溫度且該冷傳熱流體經調配及組態以展現約-70℃或更低之一溫度。
  8.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中該熱傳熱流體及該冷傳熱流體包括氟碳化合物材料。
  9. 如請求項1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接近一閥且與該閥可操作連通之一溫度指示器,該閥經組態以回應於在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循環至該平台時量測到該閥附近之該傳熱流體之一溫度低於一預定溫度而使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與該至少一暫時槽流體連通。
  10. 一種操作用於處理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之一工具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將一工具之一平台之一熱負載自一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冷槽切換至該加熱及冷卻設備之一熱槽,一冷傳熱流體保留於該冷槽與該平台之間的傳熱流體管線中;當將一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將該熱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熱槽;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 當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冷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冷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及將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冷槽。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重複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冷槽切換至該熱槽、當將一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導引至該平台及自該平台導引至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該暫時槽、將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熱槽及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
  12.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平台包括一靜電吸盤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當將該靜電吸盤之該熱負載自該冷槽切換至該熱槽及將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時圖案化該靜電吸盤上之一半導體晶圓。
  13.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當將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冷槽切換至該熱槽及將該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時濕洗該平台上之一半導體晶圓。
  14.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及將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流體回流管線導引至該熱槽包括:量測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傳熱流體之一溫度;及 回應於偵測到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傳熱流體之該溫度與該熱傳熱流體之一溫度之間的一差值小於約10℃而將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該熱槽。
  15.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冷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熱側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及將保留於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與該冷槽流體連通之一暫時槽包括將該冷傳熱流體及該熱傳熱流體導引至相同暫時槽。
  16.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使該冷傳熱流體自該冷槽循環至該平台及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時自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該暫時槽移除該熱傳熱流體。
  17.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自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之該暫時槽移除該熱傳熱流體包括將該熱傳熱流體轉移至該熱槽。
  18. 一種用於與用於處理一或多個半導體裝置結構之一工具一起使用之溫度調節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加熱及冷卻系統,其經組態以與一處理工具之一平台可操作連通,該加熱及冷卻系統包括:一冷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冷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冷槽經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一熱槽,其界定經組態以收容一熱傳熱流體之一容積,該熱槽經 組態以與該平台流體連通;及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其包括多個閥,用以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與該平台、該冷槽、該熱槽、一第一暫時槽及一第二暫時槽之各者直接流體耦合,該第一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冷槽流體連通且在一持續時間內儲存來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之傳熱流體以回應於該平台之一熱負載自該熱槽切換至該冷槽,該第二暫時槽經組態以與該熱槽流體連通且在一持續時間內儲存來自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之傳熱流體以回應於該平台之該熱負載自該冷槽切換至該熱槽,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包含一接點、一設於該接點下游與該冷槽流體連通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第一部分、以及與該接點下游的該熱槽流體連通的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第二部分,該第一暫時槽及該第二暫時槽之各者設置於該接點的下游。
  19. 如請求項18之系統,其進一步包括與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可操作連通之一溫度指示器,其中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經組態以回應於在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循環時偵測到該傳熱流體回流管線中之傳熱流體之一溫度指示該熱傳熱流體而與該第一暫時槽可操作連通。
  20. 如請求項18之系統,其中該第一暫時槽經組態以在該熱傳熱流體自該熱槽循環至該平台並自該平台循環至該熱槽時與該冷槽流體連通。
  21. 如請求項18之系統,其中該處理工具包括一蝕刻工具。
TW108115334A 2018-05-10 2019-05-03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TWI7726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976,623 2018-05-10
US15/976,623 US11164759B2 (en) 2018-05-10 2018-05-10 Tool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one or more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7652A TW201947652A (zh) 2019-12-16
TWI772640B true TWI772640B (zh) 2022-08-01

Family

ID=68463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5334A TWI772640B (zh) 2018-05-10 2019-05-03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164759B2 (zh)
CN (1) CN112106183B (zh)
TW (1) TWI772640B (zh)
WO (1) WO20192170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57666A1 (en) * 2019-05-08 2020-11-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cing line edge roughness and mitigating defects by wafer freezing
CN113130279B (zh) * 2019-12-30 2023-09-29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下电极组件、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3032A (en) * 2005-01-26 2006-09-16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for electroless deposition of metals onto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US20150053375A1 (en) * 2013-08-20 2015-02-26 Noah Precision, Llc Multi-loop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process
US20150176928A1 (en) * 2012-07-20 2015-06-2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of supplying temperature control fluid to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7622A (en) 1995-08-25 1997-09-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In-situ wafer temperature control apparatus for single wafer tools
US6026896A (en) 1997-04-10 2000-02-22 Applied Materials, Inc.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facilities
US6822202B2 (en) 2002-03-15 2004-11-23 Oriol, Inc.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temperature control
US20070289732A1 (en) 2004-03-11 2007-12-20 Pillion John E Apparatus for conditioning the temperature of a fluid
KR100684902B1 (ko) 2005-05-30 2007-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온도 조절 장치 및 이를 가지는 기판 처리 장치, 그리고상기 장치의 온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0719225B1 (ko) 2005-12-21 2007-05-17 주식회사 글로벌스탠다드테크놀로지 반도체 제조 공정용 온도조절 시스템
JP5317424B2 (ja) 2007-03-28 2013-10-16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4978928B2 (ja) * 2007-04-27 2012-07-18 シーケーディ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装置
US20090126378A1 (en) 2007-11-20 2009-05-21 Hyun-Myung Oh Chiller of etch equipment for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JP5390846B2 (ja) 2008-12-09 2014-01-15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エッチング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US8916793B2 (en) 2010-06-08 2014-12-23 Applied Materials, Inc. Temperature control i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pulsed heat transfer fluid flow
US8410393B2 (en) * 2010-05-24 2013-04-02 Lam Research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of a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support
JP5703038B2 (ja) 2011-01-26 2015-04-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US10274270B2 (en) * 2011-10-27 2019-04-30 Applied Materials, Inc. Dual zone common catch heat exchanger/chiller
JP5912439B2 (ja) * 2011-11-15 2016-04-2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半導体製造装置及び温度制御方法
US8809197B2 (en) 2012-08-29 2014-08-19 Tokyo Electron Limited Plasma etch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6051036B2 (ja) 2012-12-25 2016-12-21 株式会社Kelk 循環冷却加熱装置
JP6088817B2 (ja) 2012-12-25 2017-03-01 株式会社Kelk 温度制御装置
JP6093267B2 (ja) 2013-08-09 2017-03-08 株式会社Kelk 循環冷却加熱装置
KR101367086B1 (ko) 2013-10-17 2014-02-24 (주)테키스트 반도체 제조 설비를 위한 온도제어 시스템
US9034771B1 (en) 2014-05-23 2015-05-19 Applied Materials, Inc. Cooling pedestal for dicing tape thermal management during plasma dicing
KR101739369B1 (ko) 2016-03-31 2017-05-24 주식회사 에프에스티 반도체 공정 설비용 온도 제어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3032A (en) * 2005-01-26 2006-09-16 Applied Materials Inc Apparatus for electroless deposition of metals onto semiconductor substrates
US20150176928A1 (en) * 2012-07-20 2015-06-25 Tokyo Electron Limited Method of supplying temperature control fluid to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053375A1 (en) * 2013-08-20 2015-02-26 Noah Precision, Llc Multi-loop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a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6183A (zh) 2020-12-18
CN112106183B (zh) 2024-05-28
US20220005711A1 (en) 2022-01-06
WO2019217076A1 (en) 2019-11-14
US11164759B2 (en) 2021-11-02
TW201947652A (zh) 2019-12-16
US20190348306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5295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TWI710044B (zh) 工件處理系統及其設備
KR101011858B1 (ko)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전극 온도 조정 장치, 전극 온도 조정방법
TWI440086B (zh) 將位於電容式耦合電漿反應器中的晶圓支撐件冷卻於一均勻溫度下之方法
TW201841252A (zh) 包含電漿處理裝置之腔室本體內部的清理之電漿處理方法
KR20190003837A (ko) 가스 홀에 애퍼쳐-감소 플러그가 있는 고 전력 정전 척
TWI772640B (zh) 用於處理一半導體裝置結構之工具及系統,及相關方法
WO2019204124A1 (en) Ceramic wafer heater with integrated pressurized helium cooling
JP4969259B2 (ja) プラズマ処理装置
JP2013531364A (ja) 共通のリソース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チャンバ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KR101525020B1 (ko) 이온빔 조사 장치 및 기판 냉각 방법
KR102449747B1 (ko) 플라즈마 프로세싱을 위한 이중-구역 가열기
US8034181B2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7450087B2 (ja) 温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基板処理システム
TW201541551A (zh) 用於大溫度範圍夾具之多流體冷卻系統
US9960060B2 (en) Platen assembly
JP3921913B2 (ja) ウエ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ウエハ製造方法
KR20130031945A (ko) 로딩용 척의 온도 제어 설비 및 온도 제어 방법
US20220406623A1 (en) Wafer drying apparatus, wafer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wafer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Adera et al. Hotspot thermal management via thin-film evaporation
KR100916186B1 (ko) 온도균일화 수단이 내장되어 있는 정전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