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9881B - 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9881B
TWI769881B TW110124646A TW110124646A TWI769881B TW I769881 B TWI769881 B TW I769881B TW 110124646 A TW110124646 A TW 110124646A TW 110124646 A TW110124646 A TW 110124646A TW I769881 B TWI769881 B TW I7698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air
port
cas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4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4281A (zh
Inventor
徐慶偉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4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988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8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28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裝置、散熱模組、緩衝結構以及機殼。散熱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散熱模組包括進氣管、並列於進氣管的排氣管、導流罩、散熱鰭片以及風扇。進氣管透過導流罩連通於排氣管。散熱鰭片設置於導流罩內,且熱耦於電子裝置。風扇設置於導流罩內,且位於散熱鰭片的一側。緩衝結構包覆電子裝置與散熱模組。機殼包覆緩衝結構,其中進氣管與排氣管突出於緩衝結構與機殼,以將該電子裝置產生的熱排出該機殼外。

Description

電子設備
本揭示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設備,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移動式電子設備。
為便於使用者隨身攜帶,常見的移動式電子設備大多收納在背包內。因此,當收納在背包內的移動式電子設備運作時,移動式電子設備產生熱不易排出背包外,導致移動式電子設備過熱而影響到工作效能。
另一方面,在使用者行動的過程中,收納在背包內的移動式電子設備可能會因不慎而掉落至地面,並在接觸地面後接受到強烈的衝擊力而產生損傷。一般來說,常見的移動式電子設備大多在設備本體的轉角設有防撞機制,由於防撞機制在設備本體上的涵蓋面積過小,因此仍無法提供設備本體完善的防撞保護。
本揭示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具有極佳的防撞能力與散熱能力。
本揭示提出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裝置、散熱模組、緩衝結構以及機殼。散熱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散熱模組包括進氣管、並列於進氣管的排氣管、導流罩、散熱鰭片以及風扇。進氣管透過導流罩連通於排氣管。散熱鰭片設置於導流罩內,且熱耦於電子裝置。風扇設置於導流罩內,且位於散熱鰭片的一側。緩衝結構包覆電子裝置與散熱模組。機殼包覆緩衝結構,其中進氣管與排氣管突出於緩衝結構與機殼,以將電子裝置產生的熱排出機殼外。
基於上述,本揭示的電子設備是採用緩衝結構大面積地包覆電子裝置,故能藉由緩衝結構吸收外界的衝擊力,以避免衝擊力直接作用於電子裝置而產生損傷。另一方面,電子裝置的一側設有散熱模組,其中散熱模組包括供冷空氣流入的進氣管與供熱空氣流出的排氣管,以加速冷熱空氣的對流,從而提高散熱能力。
為讓本揭示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背包
11:頂部
12:散熱開口
100:電子設備
101:設備本體
110:電子裝置
111:天線
120:散熱模組
121:進氣管
121a:進氣口
121b:第一連通口
122:排氣管
122a:排氣口
122b:第二連通口
123:導流罩
123a:第一導流口
123b:第二導流口
124:散熱鰭片
125:風扇
125a:進風口
125b:出風口
130:緩衝結構
131:第一緩衝件
131a:第一開口
131b:第一定位部
132:第二緩衝件
132a:第二開口
132b:第二定位部
140:機殼
141:第一殼體
142:第二殼體
143:中空殼體
143a:第一側向開口
143b:第二側向開口
143c:第三側向開口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S1、S2:距離
圖1與圖2是本揭示一實施例的電子設備收納在背包內的示意圖。
圖3是圖2的設備本體的示意圖。
圖4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局部省略示意圖。
圖5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6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爆炸示意圖揭示。
圖1與圖2是本揭示一實施例的電子設備收納在背包內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100可為移動式電子設備,例如移動式通訊設備或強固型電子設備。進一步來說,電子設備100包括設備本體101與背包10,且設備本體101收納在背包10內,以便於使用者隨身攜帶並提高機動性。另一方面,背包10的頂部11設有散熱開口12,以供外界的冷空氣進到背包10內,並供背包10內的熱空氣排至外界,避免設備本體101因過熱而影響到工作效能。
圖3是圖2的設備本體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局部省略示意圖揭示,且省略繪示機殼140。請參考圖1、圖3及圖4,設備本體101包括電子裝置110、散熱模組120、緩衝結構130以及機殼140,且散熱模組120對應背包10的頂部11的散熱開口12設置,以加速冷熱空氣的對流。
圖5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至圖5,散熱模組120設置於電子裝置110的一側,以將電子裝置110產生的熱快速導出。也就是說,電子設備100具有極佳的散熱能力。在本實施例中,散熱模組120包括進氣管121、並列於進氣管 121的排氣管122、導流罩123、散熱鰭片124以及風扇125,其中導流罩123、散熱鰭片124以及風扇125對應電子裝置110的熱源設置,且散熱鰭片124熱耦接於電子裝置110的熱源。另外,進氣管121透過導流罩123連通於排氣管122,其中排氣管122與導流罩123位於進氣管121的同一側,且散熱鰭片124與風扇125設置於導流罩123內。電子裝置110的熱源產生的熱可傳至散熱鰭片124,以與流至導流罩123內的冷空氣進行熱交換。
風扇125可為離心風扇或鼓風扇,且位於散熱鰭片124的一側,以驅使冷空氣經由進氣管121流入導流罩123內,接著,冷空氣在導流罩123內與散熱鰭片124進行熱交換後形成熱空氣,之後,熱空氣受到風扇125的驅使而自導流罩123流入排氣管122,最後,經由排氣管122排至外界。舉例來說,風扇125較佳為防水離心風扇或防水鼓風扇,故能避免產生受潮而失效的情況。
請參考圖5,在本實施例中,進氣管121包含進氣口121a與相對於進氣口121a的第一連通口121b,且排氣管122包含排氣口122a與相對於排氣口122a的第二連通口122b。進一步而言,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連通於導流罩123,且排氣口122a的第二連通口122b連通於導流罩123。更進一步而言,氣流的流動路徑依序為進氣管121的進氣口121a、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導流罩123、排氣口122a的第二連通口122b及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
為提升氣流的流動效率,風扇125對應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設置,且位於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與散熱鰭片124之間。另一方面,散熱鰭片124位於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與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之間,且位於風扇125與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之間。因此,風扇125可將經由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流入導流罩123內的冷空氣往散熱鰭片124推送,接著,冷空氣與散熱鰭片124進行熱交換而形成熱空氣,之後,熱空氣受到風扇125的驅使而流往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最後,經由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排至外界。
在本實施例中,風扇125包含朝向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的進風口125a與朝向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的出風口125b,且進風口125a與出風口125b的朝向互為垂直。另一方面,導流罩123包含相對的第一導流口123a與第二導流口123b,其中第一導流口123a朝向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且第二導流口123b朝向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也就是說,第一導流口123a與第二導流口123b的朝向互為垂直。
進一步來說,風扇125的進風口125a對位於導流罩123的第一導流口123a,且進風口125a與第一導流口123a的朝向互為平行。散熱鰭片124相反於風扇125之一側對位於導流罩123的第二導流口123b,且風扇125的出風口125b與第二導流口123b的朝向互為平行。另一方面,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連接 導流罩123的第一導流口123a,且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連接導流罩123的第二導流口123b。
如圖5所示,為防止熱空氣回流,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高於進氣管121的進氣口121a。另一方面,進氣管121的進氣口121a與第一連通口121b之間的距離S1大於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與第二連通口122b之間的距離S2,也就是說,排氣管122的第二連通口122b高於進氣管121的第一連通口121b,據以提升對流效率。
請參考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緩衝結構130包覆電子裝置110與散熱模組120,其中緩衝結構130包覆電子裝置110的大部分外表面,且緩衝結構130可由泡棉製成,用以吸收外界的衝擊力,故電子設備100具有極佳的防撞能力。另一方面,機殼140包覆緩衝結構130,以防止緩衝結構130脫離電子裝置110,同時避免電子裝置110受到尖銳物體的撞擊。機殼140可為塑膠殼體,因緩衝結構130隔開機殼140與電子裝置110,當外界的衝擊力作用於機殼140時,緩衝結構130可吸收衝擊力,以避免衝擊力直接作用於電子裝置110而產生損傷。
為確保散熱模組120中的冷熱空氣的流動性,進氣管121與排氣管122突出於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並未被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完全包覆。如圖3至圖5所示,進氣管121的進氣口121a與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突出於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也就是說,進氣管121的一部分與排氣管122的一部分外露 於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
如圖5所示,進氣管121的進氣口121a突出於機殼140第一距離D1,且排氣管122的排氣口122a突出於機殼140第二距離D2。第二距離D2大於第一距離D1,也就是說,排氣管122大於外露於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大於進氣管121外露於緩衝結構130與機殼140的長度。換句話說,進氣口121a與排氣口122a之間存在一高低差,可以使得排出的熱空氣和吸入的冷空氣不互相影響。
圖6是圖3的設備本體的爆炸示意圖。請參考圖4、圖5以及圖6,在本實施例中,緩衝結構130包括第一緩衝件131與第二緩衝件132,且電子裝置110被夾持固定於第一緩衝件131與第二緩衝件132之間。舉例來說,第一緩衝件131與第二緩衝件132皆具有凹陷空間,用以容納電子裝置110。
詳細而言,第一緩衝件131包含第一開口131a,其中第二緩衝件132包含連通於第一開口131a的第二開口132a,且進氣管121與排氣管122穿過第二緩衝件132的第二開口132a。另一方面,電子裝置110上的天線111可經由第一緩衝件131的第一開口131a向外延伸,以外露於緩衝結構130。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一緩衝件131還包含位於第一開口131a內的第一定位部131b,且第二緩衝件132還包含位於第二開口132a內的第二定位部132b。第一定位部131b與第二定位部132b共同接觸電子裝置110,以防止電子裝置110自第一開口131a 與第二開口132a向外滑脫。另一方面,第二定位部132b也接觸進氣管121與排氣管122,以提高進氣管121、排氣管122及電子裝置110的結合穩固度。
請參考圖3、圖5以及圖6,在本實施例中,機殼140具第一殼體141、相對於第一殼體141的第二殼體142以及位於第一殼體141與第二殼體142之間的中空殼體143,且電子裝置110與散熱模組120設置於中空殼體143內。中空殼體143包含第一側向開口143a、相對於第一側向開口143a的第二側向開口143b以及位於第一側向開口143a與第二側向開口143b之間的第三側向開口143c,其中第一殼體141罩覆於第一側向開口143a,且第二殼體142罩覆於第二側向開口143b。
如圖3至圖6所示,中空殼體143的第三側向開口143c重疊於第一緩衝件131的第一開口131a與第二緩衝件132的第二開口132a。進氣管121與排氣管122先穿過第二緩衝件132的第二開口132a,再穿過中空殼體143的第三側向開口143c。另一方面,電子裝置110上的天線111先穿過第一緩衝件131的第一開口131a,再穿過中空殼體143的第三側向開口143c。
如圖5與圖6所示,第一緩衝件131穿過第一側向開口143a並接觸第一殼體141,而第二緩衝件132穿過第二側向開口143b並接觸第二殼體142。換句話說,第一緩衝件131與第二緩衝件132被夾持固定在第一殼體141與第二殼體142之間。
特別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緩衝結構130由可拆裝的第 一緩衝件131與第二緩衝件132組成。在其他實施例中,緩衝結構可為一體成型的結構,且設有安裝電子裝置與散熱模組所用的安裝開口。
綜上所述,本揭示的電子設備是採用緩衝結構大面積地包覆電子裝置,故能藉由緩衝結構吸收外界的衝擊力,以避免衝擊力直接作用於電子裝置而產生損傷。另一方面,電子裝置的一側設有散熱模組,其中散熱模組包括供冷空氣流入的進氣管與供熱空氣流出的排氣管,且排氣管的排氣口高於進氣管的進氣口,以加速冷熱空氣的對流並防止熱空氣回流,從而提高散熱能力。
雖然本揭示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示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揭示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設備本體
110:電子裝置
111:天線
120:散熱模組
121:進氣管
121a:進氣口
121b:第一連通口
122:排氣管
122a:排氣口
122b:第二連通口
123:導流罩
123a:第一導流口
123b:第二導流口
124:散熱鰭片
125:風扇
125a:進風口
125b:出風口
130:緩衝結構
131:第一緩衝件
131a:第一開口
132:第二緩衝件
140:機殼
141:第一殼體
142:第二殼體
143:中空殼體
143a:第一側向開口
143b:第二側向開口
143c:第三側向開口
D1:第一距離
D2:第二距離
S1、S2:距離

Claims (11)

  1.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電子裝置;一散熱模組,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側,並包括:一進氣管;一排氣管,並列於該進氣管;一導流罩,該進氣管透過該導流罩連通於該排氣管;一散熱鰭片,設置於該導流罩內,且熱耦於該電子裝置;以及一風扇,設置於該導流罩內,且位於該散熱鰭片的一側;一緩衝結構,包覆該電子裝置與該散熱模組;以及一機殼,包覆該緩衝結構,其中該進氣管與該排氣管突出於該緩衝結構與該機殼,以將該電子裝置產生的熱排出該機殼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排氣管與該導流罩位於該進氣管的同一側。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進氣管包含一進氣口,且該排氣管包含一排氣口,其中該進氣口突出於該機殼一第一距離,且該排氣口突出於該機殼大於該第一距離的一第二距離。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風扇包含一進風口和一出風口,且該進風口垂直於該出風口。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進氣管包含相對的一進氣口及一第一連通口,且該排氣管包含相對的一排氣口和一第二連通口,該導流罩包含相對的一第一導流口和一第二導流口,且該第一導流口垂直於該第二導流口,其中該風扇之該進風口對位於該第一導流口,該散熱鰭片對位於該第二導流口,且該風扇之該出風口平行於該第二導流口,其中該第一連通口連接該第一導流口,第二連通口連接該第二導流口。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進氣口與該第一連通口之間的距離大於該排氣口與該第二連通口之間的距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緩衝結構包括一第一緩衝件與一第二緩衝件,且該電子裝置被夾持固定於該第一緩衝件與該第二緩衝件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進氣管的一部分與該排氣管的一部分外露於該緩衝結構。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第一緩衝件包含一第一定位部,且該第二緩衝件包含一第二定位部,其中該第一定位部接觸該電子裝置,且該第二定位部接觸該電子裝置、該進氣管以及該排氣管。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更包括一背包,其中該電子裝置、該散熱模組、該緩衝結構以及該機殼收納在該背包內。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設備,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一天線,且該天線外露於該機殼。
TW110124646A 2021-07-05 2021-07-05 電子設備 TWI7698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4646A TWI769881B (zh) 2021-07-05 2021-07-05 電子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4646A TWI769881B (zh) 2021-07-05 2021-07-05 電子設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9881B true TWI769881B (zh) 2022-07-01
TW202304281A TW202304281A (zh) 2023-01-16

Family

ID=8343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4646A TWI769881B (zh) 2021-07-05 2021-07-05 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988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00723U (zh) * 2019-01-11 2019-08-0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通信电源
CN110868834A (zh) * 2019-12-27 2020-03-06 安徽天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安装箱体
CN211297417U (zh) * 2019-12-30 2020-08-18 广州元多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置通信设备的保护箱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00723U (zh) * 2019-01-11 2019-08-0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通信电源
CN110868834A (zh) * 2019-12-27 2020-03-06 安徽天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的安装箱体
CN211297417U (zh) * 2019-12-30 2020-08-18 广州元多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放置通信设备的保护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281A (zh) 202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85839A1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CN203206645U (zh) 手持电子装置的散热系统
JP5002522B2 (ja) 電子機器用冷却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3087732U (ja) 改良式の横吹出し型冷却装置
CN110932415B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US7986521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using same
TWI468100B (zh) 行動運算裝置
TWI496992B (zh) 散熱裝置
CN111148401A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JP3259838B2 (ja) 携帯用コンピューターの冷却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用携帯具
KR102624305B1 (ko) 무선 충전기
WO2022100708A1 (zh) 挂脖风扇
US20050174732A1 (en) Main unit of a computer
JP2023544964A (ja) 脱毛装置
US20080035361A1 (en) Electric hand-held power tool
TWI769881B (zh) 電子設備
CN115268603A (zh) 一种迷你电脑主机
JP2017103266A (ja) 電子機器
TWI657334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210112518U (zh) 一种手机散热器
CN20978493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散热放置箱
CN212659382U (zh) 一种防尘且高效散热的仪器开关电源变压器
JP2003008274A (ja) 電子機器装置
KR19980074076A (ko) 공냉식 가솔린 엔진 발전기의 본네트 방열장치
CN216982353U (zh) 一种无线对讲机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