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9812B - 扭力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扭力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9812B
TWI769812B TW110117200A TW110117200A TWI769812B TW I769812 B TWI769812 B TW I769812B TW 110117200 A TW110117200 A TW 110117200A TW 110117200 A TW110117200 A TW 110117200A TW I769812 B TWI769812 B TW I7698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ocking
positioning
shap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7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825A (zh
Inventor
郭文進
Original Assignee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郭文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郭文進 filed Critical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7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9812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8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825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一顯示表及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驅動部;一第一彈性元件;一第一鎖定組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一調整組,該第一本體係帶動該調整組作動;一顯示組係移位而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一第三本體組係包覆於該顯示組外部;一第二鎖定組係會相對該第一鎖定組轉動;一第三鎖定組係可與該第一本體相靠抵至一鎖固位置,使該第一本體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或作動該第三鎖定組至一非鎖固位置,使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而調整扭力值。

Description

扭力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扭力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扭力結構中,該第一本體係具有較大體積及較長長度,轉動該第一本體而調整扭力時具有更佳之旋轉力,手掌即直接握持該第一本體轉動,該第一本體而具更符合人體工學。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扭力結構,如美國專利案號:US8371194B2,臺灣專利案申請號:099124931,證書號:I372097,專利名稱:扳手的扭矩測量機構,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扳手的扭矩測量機構,包括:一扳手10,包含一頭12;一用以握持的手把13;一管件11,管身設一長形孔14,兩端之一聯結手把13,另端透過一扭矩輸出構造20而與頭12相連;一扭矩調節裝置30,包含一組裝在手把13的調節鈕31;一安裝在管件11與手把13間的插銷32,可因應調節鈕31轉動而活動於長形孔14內;一安裝於扳手10的扭矩測量機構50,包含:一套在管件11外部的測量筒60,具有一陷入測量筒60內壁的螺旋軌道61,軌道壁面與插銷32相觸;若干顯示於測量筒60外表的刻度;一安裝於管件11的固定環70,配合手把13限制測量筒60可在管件11外部自轉卻不能沿管長方向位移;一限位於測量筒60外部的套管80,具有一設在套管80面對刻度54部位的視窗51,此係為其結構。
但此習用扳手的扭矩測量機構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台灣公報之第1圖所示,結構上以該調節鈕31旋轉而調整扭力,但該調節鈕31體積並不大,該調節鈕31之大小僅能用姆指及食指握著旋轉,亦即該調節鈕31係不易出力而調整扭力,尤其是扭力越大時,該彈性元件21受壓越大,轉動該調節扭31之力道係越大,該調節鈕31係易越難旋動。
2、該調節鈕31係位於最端部處,結構上該微調視窗56即位於接近端部處,而另一該刻度54係位於中間處,該微調視窗56及該刻度54之間即間隔該手把13,且該手把13具有一定長度,該扭力大小係要同時看該微調視窗56及該刻度54,該微調視窗56及該刻度54係分隔二處即較不易同時看該微調視窗56及該刻度54,該微調視窗56及該刻度54係分隔二處即不是一個人性化結構。
3、請輔以台灣公報之第2圖,該螺旋軌道61係要設於該測量筒60之內周面上,該螺旋軌道61結構上應無法以射出成型工法製成,該螺旋軌道61若為工作母機製成如車床加工或銑床加工,該螺旋軌道61係不好加工,且該螺旋軌道61係要使該插梢32移動之距離變成該環體63旋轉一圈,而圓周率係為一無理數,該插梢32移動之距離和該環體63旋轉一圈之距離之間係會有誤差。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扭力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扳手的扭矩測量機構中,該調節鈕體積並不大,該調節鈕係不易出力而調整扭力。本發明之扭力結構中,該第一本體係具有較大體積及長度,轉動該第一本體而調整扭力時具有更佳之旋轉力,手掌即直接握持該第一本體轉動,該第一本體而具更符合人體工學。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一顯示表及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驅動部;一第一彈性元件;一第一鎖定組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一調整組,該第一本體係帶動該調整組作動;一顯示組係移位而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一第三本體組係包覆於該顯示組外部;一第二鎖定組係會相對該第一鎖定組轉動;一第三鎖定組係可與該第一本體相靠抵至一鎖固位置,使該第一本體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或作動該第三鎖定組至一非鎖固位置,使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而調整扭力值。
該第一本體係具有較大體積及長度,轉動該第一本體而調整扭力時具有更佳之旋轉力,手掌即直接握持該第一本體轉動而具更符合人體工學。該第一顯示表及該顯示組係位於該扭力結構中間位置處,且該第一顯示表及該顯示組係相互接近,手握持該第一本體旋轉而調整扭力值時,人係可更符合直接觀看至該第一顯示表及該顯示組。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置槽
12:第一顯示表
13:第二容置槽
14:第一定位部
20:第二本體
21:驅動部
22:第一導槽
23:第一固定部
25:第一容孔
26:第一組設部
27:第一限制件
28:第一彈性元件
30:第一鎖定組
31:第一鎖定件
311:第一樞部
312:第二固定部
313:定位槽
314:容珠槽
32:固定件
33:第一珠體
34:第一墊圈
40:調整組
41:調整件
411:間隔部
412:第一螺合部
413:第二樞部
414:第一套合部
42:第一座體
421:第一抵面
422:第二螺合部
423:第二容孔
424:第二導槽
43:第二墊圈
50:顯示組
51:顯示件
511:第二顯示表
512:第一凸部
513:第一槽
514:第二槽
52:第二限制件
60:第三本體組
61:第三本體
611:第三容置槽
612:滑槽
613:第一透空槽
614:第一容槽
615:第二透空槽
616:第二容槽
617:第四容置槽
618:第二組設部
62:第一蓋體
621:指示部
63:第二蓋體
64:組設件
70:第二鎖定組
71:第二鎖定件
711:第一穿槽
712:第一環槽
7121:限制槽
713:第二穿槽
714:第三螺合部
72:第一定位件
721:第二環槽
73:第一環體
731:限制部
74:第二定位件
80:第三鎖定組
81:第三鎖定件
811:第二定位部
812:第五容置槽
82:控制套環
821:第一凹部
822:第二凹部
83:第二彈性元件
90:第四本體
91:第二套合部
92:第四螺合部
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鎖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調整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本體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鎖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鎖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8、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套環之前視圖。
圖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圖10、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第一操作狀態之立體組合圖。
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A-A處之剖視圖。
圖1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第二操作狀態之立體組合圖。
圖1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A-A處之剖視圖。
圖1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側視圖。
圖17、係本發明圖16之B-B處之剖視圖。
圖18、係本發明圖16之C-C處之剖視圖。
圖1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另一操作狀態之側視圖。
圖20、係本發明圖19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
圖21、係本發明圖19之C-C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
圖2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
圖23、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8所示,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之立體分解圖,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鎖定組30之立體分解圖,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調整組40之立體分解圖,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本體組60之立體分解圖,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鎖定組70之立體分解圖,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三鎖定組80之立體分解圖,圖8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控制套環82之前視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係可旋轉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該第一本體10係供手握持,該第一本體10內部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11,該第一容置槽11係貫穿該第一本體10,該第一容置槽11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設有一第一顯示表12,該第一顯示表12係包括複數刻度呈間隔環狀排列狀,該第一本體10另端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13,該第二 容置槽13係與該第一容置槽11呈相通狀,該第二容置槽13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本體10另端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4,該第一定位部14係設於該第二容置槽13之開口處位置,該第一定位部14係與該第一顯示表12相遠離,該第一定位部14係為複數個,該複數第一定位部14係以該第一本體10之軸心呈間隔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定位部14之數量係為6個,該第一定位部14係呈凹槽狀;一第二本體20,請輔以圖2所示,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一本體10係相對該第二本體20旋轉以調整扭力值,該第二本體20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21,該驅動部21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10外,該驅動部21係呈一六角槽狀、四角頭狀、扳手頭狀或各結構,該第二本體20另端係設有一第一導槽22,該第一導槽22之長度方向係沿該第二本體20之長度方向,該第一導槽22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導槽22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導槽22係與該驅動部21相遠離,該第二本體20另端近端部處係設有複數第一固定部23,該第一固定部23係設於近該第一導槽22處,該第一導槽22係設於該驅動部21與該第一固定部23之間,該複數第一固定部23係以該第二本體2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固定部23係為二個,該二第一固定部23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一固定部23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二本體20上係設有一第一容孔25,該第一容孔25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容孔25係與該第一導槽22相對正,該第一容孔25係呈圓孔狀,該第二本體20上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26,該第一組設部26係設於近該驅動部21處,該第一組設部26係呈孔狀;一第一限制件27,該第一限制件27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孔25內;
一第一彈性元件28,該第一彈性元件28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且彈抵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一彈性元件28係使該第二本體20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
一第一鎖定組30,請輔以圖3所示,該第一鎖定組3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第一鎖定組30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移位或轉動,該第一鎖定組30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鎖定組30係包括一第一鎖定件31、複數固定件32、複數第一珠體33及一第一墊圈34;
該第一鎖定件31係組設於該第二本體20端部處,該第一鎖定件31隱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鎖定件31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移位或轉動,該第一鎖定件31係與該驅動部21相遠離,該第一鎖定件30內係設有一第一樞部311,該第一樞部311係貫穿該第一鎖定件30,該第一樞部311係呈圓槽狀,該第一鎖定件31係設有複數第二固定部312,每一第二固定部312係與每一第一固定部23相對正,該第二固定部312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23之數量相配合,該第一鎖定件31一端係設有複數定位槽313,該複數定位槽313係以該第一鎖定件31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定位槽313之數量係為十個、十二個或二十個,該定位槽313係呈凹弧形槽狀,該第一鎖定件31端部處係設有一容珠槽314,該容珠槽314係設於近該第一樞部311一端開口處,該容珠槽314係與該定位槽313相遠離,該容珠槽314係呈凹環槽狀;
該固定件32係組設於該第一固定部23及該第二固定部312 處,使該第一鎖定件31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固定件32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23及該第二固定部312相配合,該固定件32係呈珠體狀或梢體狀;
該複數第一珠體33係容設於該容珠槽314處,每一第一珠體33係可於該容珠槽314處自然滾動,該第一珠體33係呈圓體狀、珠體狀或梢體狀;
該第一墊圈34係套合於該第一鎖定件31上,該第一墊圈34係靠抵於該第二本體20端部處與該複數定位槽313之間,該第一墊圈34係略具彈性,該第一墊圈34係可減少該第一鎖定件31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之間隙;
一調整組40,請輔以圖4所示,該調整組40係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鎖定組30相組設,該調整組40係直接或間接頂壓該第一彈性元件28,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係帶動該調整組40作動以調整扭力值,該調整組40係包括一調整件41、一第一座體42及一第二墊圈43;
該調整件41係穿設於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樞部311內,該調整件41係可於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樞部311內原地轉動,該調整件41係設有一間隔部411,該間隔部411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複數第一珠體33係抵於該間隔部411一端,使該調整件41相對該第一鎖定件31轉動時具滾動磨擦力,該間隔部411係呈圓體狀,該間隔部411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412,該第一螺合部412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一螺合部412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一螺合部412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411,該間隔部411係設有 一第二樞部413,該第二樞部413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311內,該第二樞部413係可相對該第一鎖定件31轉動,該間隔部411係設於該第一螺合部412及該第二樞部413之間,該第二樞部413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411,該第二樞部413係呈圓桿體狀,該第二樞部413係設有一第一套合部414,該第二樞部413係設於該間隔部411與該第一套合部414之間,該第一套合部414係呈六角體狀;
該第一座體42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一座體42一端係設有一第一抵面421,該第一抵面421係直接或間接抵於該第一彈性元件28一端,即該第一彈性元件28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20內與該第一抵面421之間,該第一座體42另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422,該第二螺合部422係與該第一螺合部412相螺合,該第二螺合部422係可相對該第一螺合部412轉動,使該第一座體42與該間隔部411相靠近或相遠離,該第一座體42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該第二螺合部422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座體42上係設有一第二容孔423,該第二容孔423係與該第一導槽22相對正,該第二容孔423之軸心與該第一座體42之軸心係呈相垂直狀,該第二容孔423係呈圓孔狀,該第一座體42上係設有一第二導槽424,該第二導槽424係與該第一容孔25相對正,該第一限制件27係容設於該第二導槽424處,即該第一限制件27係設於該第一容孔25與該第二導槽424之間,該第二導槽424係於該第一限制件27上位移,該第一座體42係受該第一限制件27之限制,使該第一座體42係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該第二導槽424係呈長槽狀,該第二導槽424係沿該第一座體42之長度方向延伸;
該第二墊圈43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二墊圈43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412之端部處,該第二墊圈43係抵於該間隔部411另端,該第二墊圈43係設於該調整件41與該第一座體42之間,該第一座體42係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使該第一座體42與該第二墊圈43係相靠抵或相遠離;
一顯示組50,請輔以圖2所示,該顯示組50係與該第一本體10、該第二本體20及該調整組40相組設,該調整組40作動,該顯示組50係移位而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該顯示組50係包括一顯示件51及一第二限制件52;
該顯示件51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20外,該顯示件51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顯示件51係設於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該顯示件51係與該調整組40相組設,該調整組40作動,該顯示件51係於該第二本體20外直線移位,該顯示件51係與該第一座體42相組設,該第一座體42係帶動該顯示件51於該第二本體20外直線移位,該顯示件51係設有一第二顯示表511,該第二顯示表511係包括複數呈間隔直線排列之刻度,該顯示件51一端係凸設有一第一凸部512,該第一凸部512係容設於該第一導槽22處,該第一凸部512係於該第一導槽22處位移,使該顯示件51相對該第二本體20直線位移,該第一凸部512係呈長圓形凸塊狀,該第一凸部512內係設有一第一槽513,該第一槽513係與該第二容孔423相對正,該第一槽513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槽513一端係設有一第二槽514,該第二槽514與該第一槽513係呈相通狀,該第二槽514之長度及直徑係皆大於該第一槽513,該第一槽513係設於該第一凸部512與該第二槽514間,該第二槽514係 呈長孔槽狀;
該第二限制件52係穿設於該第二容孔423、該第一槽513及該第二槽514處,使該顯示件51係與該第一座體42相組設,該第二限制件52係呈一鉚釘件或螺合件結構,該第二限制件52之頭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槽514處;
該第二螺合部422相對該第一螺合部412轉動,該第一座體42係受限於該第一限制件27而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使該第一抵面421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28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該第一座體42係帶動該第二限制件52同時位移,使該第二限制件52帶動該第一凸部512於該第一導槽22處位移,該顯示件51係受該第二限制件52及該第一凸部512之限制,使該顯示件51與該第二限制件52相對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直線位移;
一第三本體組60,請輔以圖5所示,由圖可清楚所示,該第三本體組6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該第一鎖定組30及該第三本體組60轉動,該第三本體組6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第三本體組60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係不相對移位,該第三本體組60係包覆於該顯示組50外部,該顯示組50係於該第三本體60內移位,該第三本體組60係包括一第三本體61、一第一蓋體62、一第二蓋體63及一組設件64;
該第三本體61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第三本體61內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容置槽611,該第二本體20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三容置槽611內,該驅動部21係凸露於該第三本體61外,該顯示組50係隱於該第一容置 槽11與該第三容置槽611內,該第三容置槽611係呈圓槽狀,該第三容置槽611內一側係設有一滑槽612,該滑槽612係可供該顯示件51相滑設,該顯示件51係可於該第一導槽22之範圍內沿著該滑槽612直線滑移,該滑槽612係與該第三容置槽611呈相通狀,該滑槽612係呈凹槽狀,該第三本體61係設有一第一透空槽613,該第一透空槽613係與該第二顯示表511相對正,該第二顯示表511係相對該第一透空槽613處位移,以顯示該調整組40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一透空槽613係與該滑槽612呈相通狀,該第一透空槽613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三本體61外部係設有一第一容槽614,該第一容槽614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透空槽613係設於該滑槽612與該第一容槽614之間,該第一容槽614之長度及直徑係皆大於該第一透空槽613,該第三本體61另端係設有一第二透空槽615,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三本體61轉動,使該第一顯示表12之每一刻度與該第二透空槽615分別相對正,該第二透空槽615係呈透空之圓槽狀,該第二透空槽615一端係設有一第二容槽616,該第二容槽616與該第二透空槽615係呈相通狀,該第二容槽616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透空槽615,該第二容槽616係呈圓槽狀,該第三本體61內另端係設有一第四容置槽617,該第四容置槽617係供該第一顯示表12相樞設,該第一顯示表12係於該第四容置槽617內轉動,該第四容置槽617與該第三容置槽611係呈相通狀,該第四容置槽617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三容置槽611之直徑,該第四容置槽617係呈圓槽狀,該第三本體60係設有一第二組設部618,該第二組設部618係與該第一組設部26相對正,該第二組設部618係設於近該第三容置槽611之開口處,該第二組設部618係呈穿孔狀;
該第一蓋體62係蓋設於該第一透空槽613處,該第一蓋體62係為透明或半透明狀,該第一蓋體62上係設有一指示部621,該第二顯示表511之每一刻度係可與該指示部621相對正,以顯示該調整組40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一蓋體62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614處;
該第二蓋體63係蓋設於該第二透空槽615處,該第二蓋體63係為透明或半透明狀,該第二蓋體63係呈圓體狀,該第二蓋體63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616處,該第二蓋體63係可為具放大功效,該第二蓋體63係可為放大鏡;
該組設件64係穿設於該第二組設部618與該第一組設部26處,使該第三本體61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組設件64係為一錨件或螺合件;
一第二鎖定組70,請輔以圖6所示,該第二鎖定組7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組設,該第二鎖定組70係會相對該第一鎖定組30轉動,該第二鎖定組70係包括一第二鎖定件71、一第一定位件72、一第一環體73及一第二定位件74;
該第二鎖定件71一端係組設於該第二容置槽13內,該第二鎖定件71一端與該第二容置槽13之內周面係呈緊配合狀,或二者之間係以複數螺合件相固設,使該第二鎖定件71與該第一本體10相固設,該第二鎖定件71係隨該第一本體10轉動,該第二鎖定件71係設有一第一穿槽711,該第一穿槽711係貫穿該第二鎖定件71,該第一穿槽711係與每一定位槽313分別相對正,該第一穿槽711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二鎖定件71之外周面係環設有 一第一環槽712,該第一環槽712係呈環凹槽狀,該第一環槽712係設有二限制槽7121,該二限制槽7121相對該第一穿槽711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鎖定件71係設有一第二穿槽713,該第二穿槽713係與每一定位槽313分別相對正,該第二穿槽713係與該第一穿槽711呈相對正狀,該限制槽7121係設於該第一穿槽711與該第二穿槽713之間,該第二穿槽713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二鎖定件71之內周面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714,該第三螺合部714係呈內螺紋狀;
該第一定位件72係容設於該第一穿槽711處,該第一定位件72係為金屬材質,該第一定位件72係為圓柱體狀,該第一定位件72一端係環設有一第二環槽721,該第二環槽721係呈環凹槽狀,該第一定位件72一端係具有錐形體狀,該第一定位件72設有錐形體一端係對向該第三螺紋部714;
該第一環體73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712及該第二環槽721上,該第一環體73二端部處係各設有一限制部731,該限制部731係容設於該限制槽7121處,使該第一環體73不與該第二鎖定件71相脫開,該第一定位件72係受限於該第一環體73而不脫出該第一穿槽711外,該第一環體73係具有彈性;
該第二定位件74係容設於該第二穿槽713處,該第二定位件74係為珠體狀;
一第三鎖定組80,請輔以圖7及圖8所示,該第三鎖定組80係與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鎖定組70相組設,該第三鎖定組80係可與該第一本體10相靠抵至一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80係限制該第二鎖定組70及 該第一鎖定組30,使該第一本體10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或作動該第三鎖定組80,該第三鎖定組80即可作動至一非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80係不限制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一鎖定組30,使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該第三鎖定組80係相對該第一本體10位移,使該第三鎖定組80與該第一本體10之間具一間距,以及該第三鎖定組80相對該第一本體10位移後係旋轉一角度而至非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80係設有一第三鎖定件81、一控制套環82及一第二彈性元件83;
該第三鎖定件81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組設且可相對該第一本體10移位及旋轉,該第三鎖定件81係設有複數第二定位部811,每一第二定位部811係與每一第一定位部14相對正,該第二定位部811係可與該第一定位部14相靠抵而至鎖固位置,或該第二定位部811係可與該第一定位部14相遠離而至非鎖固位置,該第二定位部811係與該第一定位部14之形狀相配合,該第三鎖定件81內係設有一第五容置槽812,該第五容置槽812係呈圓槽狀;
該控制套環82係組設於該第五容置槽812內,該控制套環82與該第五容置槽812之內周面係呈緊配合狀或以螺合件相鎖固,使該控制套環82與該第三鎖定件81相固設,該控制套環82係隨該第三鎖定件81位移及轉動,該第一定位件72、該第一環體73及該第二定位件74係隱於該控制套環82內,該控制套環82係於該第二鎖定件71上移位及轉動,該控制套環82內周面係設有一第一凹部821及該第二凹部822,該第一凹部821及該第二凹部822係皆呈凹弧面狀,且該第一凹部821及該第二凹部822係具有最小處及 最大處;
圖8所示之該第一凹部821及該第二凹部822之形狀,圓虛線即代表該控制套環82之內周面,該第一凹部821及該第二凹部822係具有最小處及最大處;
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容設於該第三鎖定件81內,該第二彈性元件83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三鎖定件81或該控制套環82上,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使該第二定位部811係與該第一定位部14相靠抵,該第三鎖定件81即無法相對該第一本體10轉動,該第三鎖定件81位移時,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受壓縮;
當該控制套環82作動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821最小處係與該第一穿槽711相對正,受該第一凹部821限制,該第一定位件72即限制於該定位槽313處,該第一本體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該第二凹部822最小處係與該第二穿槽713相對正,受該第二凹部822限制,該第二定位件74即限制於該定位槽313處,該第一本體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轉動;
該控制套環82於該第一本體10上移位及旋轉至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821係與該第一穿槽711及其一定位槽313相對正,該第一定位件72係容設於第一穿槽711及該第一凹部821處,該第一定位件72具有位移空間而可與該定位槽313相脫開,該第一定位件72係僅受該第一環體73限制,該第一定位件72與該第一鎖定件31係不相限制,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該第一鎖定組30及該第三本體組60轉動,使該第一定位件72於該第一鎖定件31上位移而定位於任一定位槽313處,該第一定位件72 係受該第一鎖定件31之壁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一環體73,該第一定位件72由其一定位槽313移動至下一定位槽313處時,該第一定位件72受該第一環體73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每一定位槽313時係會發出相撞擊之聲音,該第一定位件72與每一定位槽313間即會產生聲音提示聲,該第一定位件72所產生之提示聲亦可知該第一定位件72已對正於其一定位槽313,而該第二凹部822係與該第二穿槽713相對正,該第二定位件74係容設於該第二凹部822處,該第二定位件74係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二定位件而可與該定位槽313相脫開;
一第四本體90,請輔以圖1所示,該第四本體90係與該第一鎖定組30、該調整組40、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三鎖定組80相組設,該第一本體10係藉由該第二鎖定組70而帶動該第四本體90作動及該調整組40作動,該第四本體90係樞設蓋合於該第三鎖定組80一端,使該第三鎖定組80不脫出於外,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彈抵於該控制套環82與該第四本體90之間;
該第四本體90係設有一第二套合部91,該第二套合部91係與該第一套合部414相套合,使該第四本體90與該調整件41相組設以帶動該調整件41旋轉,該第二套合部821係呈十二角槽狀或六角槽狀,該第四本體90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92,該第四螺合部92係組設於該第三螺合部714處,使該第四本體90與該第二鎖定件71相組設而不相脫開,該第三鎖定組80即受限於該第四本體90而無法脫開該第二鎖定件71外,該第四螺合部92係呈外螺紋狀;
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三本體組60轉 動,該第一本體10即帶動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四本體90作動,該調整件41即相對該第一座體42轉動,使該第一座體42沿該第一限制件27而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該第一抵面421係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28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該第一座體42係帶動該第二限制件52位移,使該第二限制件52帶動該第一凸部512於該第一導槽22處位移,該顯示件51即於該滑槽612處滑移,該顯示件51相對該指示部621即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
請參閱圖9至圖12所示,圖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圖10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第一操作狀態之立體組合圖,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操作狀態之上視圖,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A-A處之剖視圖,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一鎖定組3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組設,該調整組40係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鎖定組30相組設,該顯示組50係與該第一本體10、該第二本體20及該調整組40相組設,圖10至圖12係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為較小值時之狀態,該第三本體組6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樞設,該第三本體組60係與該第二本體20相固設,該第三本體組60係與該顯示組50相組設,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轉動,該第二鎖定組70係與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一鎖定組30相組設,該第三鎖定組80係可於該第一鎖定件71處作動至一鎖固位置或一非鎖固位置,以限制該第一本體10可否相對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轉動,該第四本體90係與該第一鎖定組30、該調整組40及該第二鎖定組70相組設,該第一本體10係藉由該第二鎖定組70帶動該第四本體90及調整組40轉動。
請繼參閱圖13至圖15所示,圖1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部份元件第二操作狀態之立體組合圖,圖1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操作狀態之上視圖,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A-A處之剖視圖,請輔以圖10及圖12比較之,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三本體組6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係帶動該第四本體90及該調整件41轉動,使該調整件41相對該第一座體42轉動,該第一座體42係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以調整扭力值,使該第一座體42與該第二墊圈43係相靠抵或相遠離,當該扭力結構之扭力調整至為最大值時,該第一彈性元件28係為最壓縮狀,該第一座體42係與該第二墊圈43相遠離,該第一座體42係帶動該顯示件51於該第三本體61內相對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直線移位,該第二顯示表511係相對該第一透空槽613處位移,該第二顯示表511之其一刻度係與該指示部621相對正,以顯示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
請參閱圖16至圖18所示,圖1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側視圖,圖17係本發明圖16之B-B處之剖視圖,圖18係本發明圖16之C-C處之剖視圖,當該第三鎖定組80作動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本體10係受限於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該第一本體10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20、該第一鎖定組30及該第三本體組6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係無法轉動以調整扭力值。
請繼續參閱圖19及圖21所示,圖19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另一操作狀態之側視圖,圖20係本發明圖19之B-B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圖21係本發明圖19之C-C處另一操作狀態之剖視圖,該第三鎖定組80作動至非鎖 固位置時,該第一本體10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以帶動該調整件41轉動,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長度而調整扭力值。
請參閱圖22所示,圖2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該驅動部21係具四角頭部之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或開口扳手結構。
請參閱圖23所示,圖23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部份元件之立體組合圖,該驅動部21係為另一種扭力扳手結構,內部之棘輪裝置係可與該第一彈性元件28相脫開。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第一槽513係可為與該第二容孔423相同之圓孔狀,該第四容置槽617係可與該第三容置槽611相同直徑之圓槽狀。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該控制套環82移位及旋轉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821係不與該第一穿槽711相對正,該第一定位件72係受該控制套環82之內周面壓抵而卡制於該第一穿槽711及該定位槽313處,該第一本體10即受限於該第一定位件72、該第二鎖定件71及該第一鎖定組30而無法轉動。
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第一本體10具有較大體積及長度,轉動該第一本體10而調整扭力時具有更佳之旋轉力,手掌即直接握持該第一本體10轉動而具更符合人體工學。
2、該第一顯示表12及該顯示組50係位於該扭力結構中間位置處,且該 第一顯示表12及該顯示組50係相互接近,手握持該第一本體10旋轉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時,人係可更符合直接觀至該第一顯示表12及該顯示組50。
3、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設有該第一顯示表12,該第一顯示表12係包括複數刻度且呈間隔環狀排列狀,該顯示件51上係設有該第二顯示表511,該第二顯示表511係包括複數呈間隔直線排列之刻度,該第一本體10帶動該調整組40作動時,該第一顯示表12係於該第四容置槽617處相對該第三本體61轉動,即可顯示扭力值,該顯示件51係受該調整組40帶動而於該第三本體61內直線位移,該第二顯示表511係相對該第一透空槽613處位移以顯示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一顯示表12及該第二顯示表511之刻度係分別為間隔環狀排列狀以及間隔直線排列狀,製作即降低生產成本。
4、該第二蓋體63處顯示該第一顯示表12對正於該第二透空槽615處之數值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二顯示表511之其一刻度係與該指示部621相對正以顯示扭力值。
5、該第三容置槽611內一側係設有一滑槽612,該滑槽612係可供該顯示件51相滑設,該顯示件51係可於該第一導槽22之範圍內沿著該滑槽612直線滑移。
6、該第一凸部512係於該第一導槽22處位移,該顯示件51與該第一導槽22之間即可具有較大之相套合體積,該顯示件51直線移位時即較不可能偏移。
7、該第一槽513係呈長孔槽狀,該顯示件51與該調整組40之間相組設 時,該顯示件51係可具有略調整位置之空間以解決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彈力之不確定值。
8、該第一鎖定件31係呈單一元件狀,該第一鎖定件31具有加工成本低之優點,或該第一鎖定件31係可直接予以射出成型工法成型再鑽設該第二固定部312即可。
9、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為彈簧結構,位移該第三鎖定組80使其與該第一本體10相遠離後,該第二彈性元件83係能使該第三鎖定組80往該第一本體10處靠抵。
10、若該第二套合部91與該第一套合部414之間係無法相套合時,該第三本體90係可略轉動一非常小之小角度,該調整件41即可與該第二套合部91相套合。
11、請輔以圖12所示,該調整組40受限於該第一鎖定組30,該調整組40即不脫出於該第一鎖定組30外,該第四本體90受限於該第二鎖定組70而不脫出於外,該第一本體10受限於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四本體90而樞設該第二本體20上。
12、請輔以圖12及圖15比較之,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三本體組60之間係不相對位移,即不論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係為大或小,該扭力結構之整體長度皆為相同,而不會因該第一彈性元件28之壓縮程度而改變整體之長度。
13、該第三鎖定組80於該第一本體10上轉動至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三鎖定組80係不限制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使該第一本體10相對該第二本體20、該第一鎖定組30及該第三本體組 60轉動,該第一本體10係帶動該第四本體90及該調整組40作動以調整扭力值。
14、該第三鎖定組80位於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定位件72由其一定位槽313移動至下一定位槽313處時,該第一定位件72係受該第一鎖定件31之壁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一環體73,該第一定位件72係受該第一環體73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下一定位槽313時係會發出進入該定位槽313之聲音,該第一定位件72與每一定位槽313之間即會產生轉動時之提示聲,以供了解調整扭力值之狀態,亦可知該第一定位件72係已容設於其一定位槽313,若該扭力結構已調整至所需之扭力值時,再將該控制套環82再作動於鎖固位置處。
15、該第三鎖定組80作動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本體10即受限於該第二鎖定組70及該第一鎖定組30而無法轉動,該調整組40作動而無法調整扭力值。
16、該複數第一珠體33係容設於該容珠槽314處,該複數第一珠體33係抵於該間隔部411一端,使該調整件41相對該第一鎖定件31轉動時具滾動磨擦力。
17、該第一墊圈34係套設於該第一鎖定件31處,該第一墊圈34係略具外張彈性力,該第一墊圈34係可減少該第一鎖定件31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隙。
因此本發明之扭力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置槽
12:第一顯示表
13:第二容置槽
14:第一定位部
20:第二本體
60:第三本體組
70:第二鎖定組
80:第三鎖定組
90:第四本體
91:第二套合部
92:第二螺合部

Claims (20)

  1.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係可旋轉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該第一本體內部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容置槽係貫穿該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一端係設有一第一顯示表,該第一顯示表係包括複數刻度呈間隔環狀排列狀,該第一本體另端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該第二容置槽係與該第一容置槽呈相通狀;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相樞設,該第一本體係相對該第二本體旋轉以調整扭力值,該第二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一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彈性元件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且彈抵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一彈性元件係使該第二本體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一第一鎖定組,該第一鎖定組係與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第一鎖定組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移位或轉動,該第一鎖定組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一調整組,該調整組係與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鎖定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係直接或間接頂壓該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本體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該第一本體係帶動該調整組作動以調整扭力值;一顯示組,該顯示組係與該第一本體、該第二本體及該調整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作動,該顯示組係直線移位而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一第三本體組,該第三本體組係與該第一本體相樞設,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該第一鎖定組及該第三本體組轉動,該第三本體 組係與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第三本體組與該第二本體之間係不相對移位,該第三本體組係包覆於該顯示組外部,該顯示組係於該第三本體內移位以顯示扭力值;一第二鎖定組,該第二鎖定組係與該第一本體相組設,該第二鎖定組係會相對該第一鎖定組轉動;一第三鎖定組,該第三鎖定組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鎖定組相組設,該第三鎖定組係可與該第一本體相靠抵至一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係限制該第二鎖定組及該第一鎖定組,使該第一本體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或作動該第三鎖定組,該第三鎖定組即可作動至一非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係不限制該第二鎖定組及該第一鎖定組,使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一第四本體,該第四本體係與該第一鎖定組、該調整組、該第二鎖定組及該第三鎖定組相組設,該第一本體係藉由該第二鎖定組而帶動該第四本體作動及該調整組作動,該第四本體係樞設蓋合於該第三鎖定組一端,使該第三鎖定組不脫出於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供手握持,該第一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二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一本體另端係設有複數第一定位部,該第一定位部係設於該第二容置槽之開口處位置,該第一定位部係與該第一顯示表相遠離,該複數第一定位部係以該第一本體之軸心呈間隔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定位部係呈凹槽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驅動部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外,該驅動部係呈一六角槽狀、四角頭狀或扳手頭狀,該第二本 體另端係設有一第一導槽,該第一導槽之長度方向係沿該第二本體之長度方向,該第一導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導槽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導槽係與該驅動部相遠離,該第二本體另端近端部處係設有複數第一固定部,該第一固定部係設於近該第一導槽處,該第一導槽係設於該驅動部與該第一固定部之間,該複數第一固定部係以該第二本體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固定部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二本體上係設有一第一容孔,該第一容孔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容孔係與該第一導槽相對正,該第一容孔係呈圓孔狀,該第二本體上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該第一組設部係設於近該驅動部處,該第一組設部係呈孔狀;設有一第一限制件,該第一限制件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孔內。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鎖定組係包括一第一鎖定件、複數固定件、複數第一珠體及一第一墊圈;該第一鎖定件係組設於該第二本體端部處,該第一鎖定件隱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鎖定件係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移位或轉動,該第一鎖定件係與該驅動部相遠離,該第一鎖定件內係設有一第一樞部,該第一樞部係貫穿該第一鎖定件,該第一樞部係呈圓槽狀,該第一鎖定件係設有複數第二固定部,每一第二固定部係與每一第一固定部相對正,該第二固定部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之數量相配合,該第一鎖定件一端係設有複數定位槽,該第一鎖定件端部處係設有一容珠槽,該容珠槽係設於近該第一樞部一端開口處,該容珠槽係與該定位槽相遠離,該容珠槽係呈凹環槽狀;該固定件係組設於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二固定部 處,使該第一鎖定件係與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複數第一珠體係容設於該容珠槽處,每一第一珠體係可於該容珠槽處自然滾動;該第一墊圈係套合於該第一鎖定件上,該第一墊圈係靠抵於該第二本體端部處與該複數定位槽之間,該第一墊圈係略具彈性,該第一墊圈係可減少該第一鎖定件與該第二本體之間之間隙。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複數定位槽係以該第一鎖定件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定位槽之數量係為十個、十二個或二十個,該定位槽係呈凹弧形槽狀;該固定件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二固定部相配合,該固定件係呈珠體狀或梢體狀;該第一珠體係呈圓體狀、珠體狀或梢體狀。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調整組係包括一調整件、一第一座體及一第二墊圈;該調整件係穿設於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樞部內,該調整件係可於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樞部內原地轉動,該調整件係設有一間隔部,該間隔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複數第一珠體係抵於該間隔部一端,使該調整件相對該第一鎖定件轉動時具滾動磨擦力,該間隔部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一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間隔部係設有一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內,該第二樞部係可相對該第一鎖定件轉動,該間隔部係設於該第一螺合部及該第二樞部之間,該第二樞部係設有一第一套合部,該第二樞部係設於該間隔部與該第一套合部之間;該第一座體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一座體一端係設有一第一抵面,該第一抵面係直接或間接抵於該第一彈性元件一端,即該 第一彈性元件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內與該第一抵面之間,該第一座體另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與該第一螺合部相螺合,該第二螺合部係可相對該第一螺合部轉動,使該第一座體與該間隔部相靠近或相遠離,該第一座體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之壓縮程度,該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座體上係設有一第二容孔,該第二容孔係與該第一導槽相對正,該第一座體上係設有一第二導槽,該第二導槽係與該第一容孔相對正,該第一限制件係容設於該第二導槽處,即該第一限制件係設於該第一容孔與該第二導槽之間,該第二導槽係於該第一限制件上位移,該第一座體係受該第一限制件之限制,使該第一座體係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該第二墊圈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二墊圈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之端部處,該第二墊圈係抵於該間隔部另端,該第二墊圈係設於該調整件與該第一座體之間,該第一座體係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使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墊圈係相靠抵或相遠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間隔部係呈圓體狀,該第一螺合部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該第二樞部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該第二樞部係呈圓桿體狀,該第一套合部係呈六角體狀,該第二容孔之軸心與該第一座體之軸心係呈相垂直狀,該第二容孔係呈圓孔狀,該第二導槽係呈長槽狀,該第二導槽係沿該第一座體之長度方向延伸。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顯示組係包括一顯示件及一第二限制件;該顯示件係凸露於該第二本體外,該顯示件係部份 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顯示件係設於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之間,該顯示件係與該調整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作動,該顯示件係於該第二本體外直線移位,該顯示件係與該第一座體相組設,該第一座體係帶動該顯示件於該第二本體外直線移位,該顯示件係設有一第二顯示表,該第二顯示表係包括複數呈間隔直線排列之刻度,該顯示件一端係凸設有一第一凸部,該第一凸部係容設於該第一導槽處,該第一凸部係於該第一導槽處位移,使該顯示件相對該第二本體直線位移,該第一凸部內係設有一第一槽,該第一槽係與該第二容孔相對正,該第一槽一端係設有一第二槽,該第二槽與該第一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限制件係穿設於該第二容孔、該第一槽及該第二槽處,使該顯示件係與該第一座體相組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凸部係呈長圓形凸塊狀,該第一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二槽之長度及直徑係皆大於該第一槽,該第一槽係設於該第一凸部與該第二槽間,該第二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二限制件係呈一鉚釘件或螺合件結構,該第二限制件之頭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槽處。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螺合部相對該第一螺合部轉動,該第一座體係受限於該第一限制件而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使該第一抵面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之壓縮程度,該第一座體係帶動該第二限制件同時位移,使該第二限制件帶動該第一凸部於該第一導槽處位移,該顯示件係受該第二限制件及該第一凸部之限制,使該顯示件與該第二限制件相對該第一本體與 該第二本體直線位移。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三本體組係包括一第三本體、一第一蓋體、一第二蓋體及一組設件;該第三本體係與該第二本體相組設,該第三本體內一端係設有一第三容置槽,該第二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三容置槽內,該驅動部係凸露於該第三本體外,該顯示組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與該第三容置槽內,該第三容置槽內一側係設有一滑槽,該滑槽係可供該顯示件相滑設,該顯示件係可於該第一導槽之範圍內沿著該滑槽直線滑移,該滑槽係與該第三容置槽呈相通狀,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一透空槽,該第一透空槽係與該第二顯示表相對正,該第二顯示表係相對該第一透空槽處位移,以顯示該調整組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一透空槽係與該滑槽呈相通狀,該第三本體外部係設有一第一容槽,該第三本體另端係設有一第二透空槽,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三本體轉動,使該第一顯示表之每一刻度與該第二透空槽分別相對正,該第二透空槽一端係設有一第二容槽,該第二容槽與該第二透空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三本體內另端係設有一第四容置槽,該第四容置槽係供該第一顯示表相樞設,該第一顯示表係於該第四容置槽內轉動,該第四容置槽與該第三容置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二組設部,該第二組設部係與該第一組設部相對正,該第二組設部係設於近該第三容置槽之開口處;該第一蓋體係蓋設於該第一透空槽處,該第一蓋體係為透明或半透明狀,該第一蓋體上係設有一指示部,該第二顯示表之每一刻度係可與該指示部相對正,以顯示該調整組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 之壓縮程度以顯示扭力值,該第一蓋體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處;該第二蓋體係蓋設於該第二透空槽處,該第二蓋體係為透明或半透明狀,該第二蓋體係容設於該第二容槽處;該組設件係穿設於該第二組設部與該第一組設部處,使該第三本體與該第二本體相組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三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滑槽係呈凹槽狀,該第一透空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容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透空槽係設於該滑槽與該第一容槽之間,該第一容槽之長度及直徑係皆大於該第一透空槽,該第二透空槽係呈透空之圓槽狀,該第二容槽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二透空槽,該第二容槽係呈圓槽狀,該第四容置槽之直徑係大於該第三容置槽之直徑,該第四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二組設部係呈穿孔狀,該第二蓋體係呈圓體狀,該第二蓋體係可為具放大功效,該第二蓋體係可為放大鏡,該組設件係為一錨件或螺合件。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鎖定組係包括一第二鎖定件、一第一定位件、一第一環體及一第二定位件;該第二鎖定件一端係組設於該第二容置槽內,該第二鎖定件一端與該第二容置槽之內周面係呈緊配合狀,或二者之間係以複數螺合件相固設,使該第二鎖定件與該第一本體相固設,該第二鎖定件係隨該第一本體轉動,該第二鎖定件係設有一第一穿槽,該第一穿槽係貫穿該第二鎖定件,該第一穿槽係與每一該複數定位槽分別相對正,該第二鎖定件之外周面係環設有一第一環槽,該第一環槽係設有二限制槽,該二限制槽相對該第一穿槽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鎖定件係設有一第二穿槽, 該第二穿槽係與每一該複數定位槽分別相對正,該第二穿槽係與該第一穿槽呈相對正狀,該限制槽係設於該第一穿槽與該第二穿槽之間,該第二鎖定件之內周面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該第三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一定位件係容設於該第一穿槽處,該第一定位件一端係環設有一第二環槽;該第一環體係套設於該第一環槽及該第二環槽上,該第一環體二端部處係各設有一限制部,該限制部係容設於該限制槽處,使該第一環體不與該第二鎖定件相脫開,該第一定位件係受限於該第一環體而不脫出該第一穿槽外,該第一環體係具有彈性;該第二定位件係容設於該第二穿槽處。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穿槽係呈長孔槽狀,該第一環槽係呈環凹槽狀,該第二穿槽係呈圓穿孔狀,該第一定位件係為金屬材質,該第一定位件係為圓柱體狀,該第二環槽係呈環凹槽狀,該第一定位件一端係具有錐形體狀,該第一定位件設有錐形體一端係對向該第三螺紋部,該第二環槽係呈環凹槽狀。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三鎖定組係相對該第一本體位移,使該第三鎖定組與該第一本體之間具一間距,以及該第三鎖定組相對該第一本體位移後係旋轉一角度而至非鎖固位置,該第三鎖定組係設有一第三鎖定件、一控制套環及一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三鎖定件係與該第一本體相組設且可相對該第一本體移位及旋轉,該第三鎖定件係設有複數第二定位部,每一第二定位部係與每一第一定位部相對正,該第二定位部係可與該第一定位部相靠抵而至鎖固位置,或該第二定位部係可與該第一定位部相遠離而至非鎖固位置,該 第三鎖定件內係設有一第五容置槽;該控制套環係組設於該第五容置槽內,該控制套環與該第五容置槽之內周面係呈緊配合狀或以螺合件相鎖固,使該控制套環與該第三鎖定件相固設,該控制套環係隨該第三鎖定件位移及轉動,該第一定位件、該第一環體及該第二定位件係隱於該控制套環內,該控制套環係於該第二鎖定件上移位及轉動,該控制套環內周面係設有一第一凹部及該第二凹部,該第一凹部及該第二凹部係皆呈凹弧面狀,且該第一凹部及該第二凹部係具有最小處及最大處;該第二彈性元件係容設於該第三鎖定件內,該第二彈性元件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三鎖定件或該控制套環上,該第二彈性元件係使該第二定位部係與該第一定位部相靠抵,該第三鎖定件即無法相對該第一本體轉動,該第三鎖定件位移時,該第二彈性元件係受壓縮。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定位部係與該第一定位部之形狀相配合,該第五容置槽係呈圓槽狀。
  17.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當該控制套環作動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最小處係與該第一穿槽相對正,受該第一凹部限制,該第一定位件即限制於該定位槽處,該第一本體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該第二凹部最小處係與該第二穿槽相對正,受該第二凹部限制,該第二定位件即限制於該定位槽處,該第一本體即無法相對該第二本體轉動;該控制套環於該第一本體上移位及旋轉至非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係與該第一穿槽及其一該複數定位槽相對正,該第一定位件係容設於第一穿槽及該第一凹部處,該第一定位件具有位移空間而可與該定位槽相脫開,該第一定位件係僅受該第一環體限 制,該第一定位件與該第一鎖定件係不相限制,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該第一鎖定組及該第三本體組轉動,使該第一定位件於該第一鎖定件上位移而定位於任一定位槽處,該第一定位件係受該第一鎖定件之壁面推抵而撐開該第一環體,該第一定位件由其一該複數定位槽移動至下一定位槽處時,該第一定位件受該第一環體之彈性恢復力而再容設於每一該複數定位槽時係會發出相撞擊之聲音,該第一定位件與每一該複數定位槽間即會產生聲音提示聲,該第一定位件所產生之提示聲亦可知該第一定位件已對正於其一該複數定位槽,而該第二凹部係與該第二穿槽相對正,該第二定位件係容設於該第二凹部處,該第二定位件係具有活動空間,該第二定位件而可與該定位槽相脫開。
  18.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四本體係設有一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係與該第一套合部相套合,使該第四本體與該調整件相組設以帶動該調整件旋轉,該第二套合部係呈十二角槽狀或六角槽狀,該第四本體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該第四螺合部係組設於該第三螺合部處,使該第四本體與該第二鎖定件相組設而不相脫開,該第三鎖定組即受限於該第四本體而無法脫開該第二鎖定件外,該第四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一本體係可相對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三本體組轉動,該第一本體即帶動該第二鎖定組及該第四本體作動,該調整件即相對該第一座體轉動,使該第一座體沿該第一限制件而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該第一抵面係壓抵該第一彈性元件以調整該第一彈性元件之壓縮程度,該第一座體係帶動該第二限制件位移,使 該第二限制件帶動該第一凸部於該第一導槽處位移,該顯示件即於該滑槽處滑移,該顯示件相對該指示部即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
  19.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槽係可為與該第二容孔相同之圓孔狀,該第四容置槽係可與該第三容置槽相同直徑之圓槽狀。
  20.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控制套環移位及旋轉至鎖固位置時,該第一凹部係不與該第一穿槽相對正,該第一定位件係受該控制套環之內周面壓抵而卡制於該第一穿槽及該定位槽處,該第一本體即受限於該第一定位件、該第二鎖定件及該第一鎖定組而無法轉動。
TW110117200A 2021-05-13 2021-05-13 扭力結構 TWI769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7200A TWI769812B (zh) 2021-05-13 2021-05-13 扭力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7200A TWI769812B (zh) 2021-05-13 2021-05-13 扭力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9812B true TWI769812B (zh) 2022-07-01
TW202243825A TW202243825A (zh) 2022-11-16

Family

ID=83439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7200A TWI769812B (zh) 2021-05-13 2021-05-13 扭力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981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66B (zh) * 2022-08-17 2023-07-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832506B (zh) * 2022-10-21 2024-02-11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微小扭力扳手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7877A (en) * 1995-09-20 1996-07-23 Frank Hsu Torsion wrench with display unit for displaying torsion force limit thereon
TWM366451U (en) * 2009-04-30 2009-10-11 de-cheng Zhu Torque wrench tool structure with torque display
TWI372097B (zh) * 2010-07-28 2012-09-11
TWM510821U (zh) * 2015-02-16 2015-10-21 Kabo Tool Co 扭力跳脫起子
TWM549139U (zh) * 2017-06-21 2017-09-21 Ogc Torque Co Ltd 扭力扳手結構
TWI668083B (zh) * 2018-07-20 2019-08-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具提示之鎖固型扭力扳手
KR20190123209A (ko) * 2018-04-23 2019-10-31 웨이-치에 추앙 토크값 표시 기능이 구비된 토크 슬리브
TWI676529B (zh) * 2019-01-29 2019-1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結構
CN209632888U (zh) * 2018-05-08 2019-11-15 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辨识扭力调整机构锁定状态的扭力工具
TW202116495A (zh) * 2019-10-25 2021-05-0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具提示之鎖固型扭力扳手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7877A (en) * 1995-09-20 1996-07-23 Frank Hsu Torsion wrench with display unit for displaying torsion force limit thereon
TWM366451U (en) * 2009-04-30 2009-10-11 de-cheng Zhu Torque wrench tool structure with torque display
TWI372097B (zh) * 2010-07-28 2012-09-11
TWM510821U (zh) * 2015-02-16 2015-10-21 Kabo Tool Co 扭力跳脫起子
TWM549139U (zh) * 2017-06-21 2017-09-21 Ogc Torque Co Ltd 扭力扳手結構
KR20190123209A (ko) * 2018-04-23 2019-10-31 웨이-치에 추앙 토크값 표시 기능이 구비된 토크 슬리브
CN209632888U (zh) * 2018-05-08 2019-11-15 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辨识扭力调整机构锁定状态的扭力工具
TWI668083B (zh) * 2018-07-20 2019-08-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具提示之鎖固型扭力扳手
TWI676529B (zh) * 2019-01-29 2019-11-1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結構
TW202116495A (zh) * 2019-10-25 2021-05-01 和嘉興精密有限公司 具提示之鎖固型扭力扳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7966B (zh) * 2022-08-17 2023-07-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832506B (zh) * 2022-10-21 2024-02-11 寶達精業股份有限公司 微小扭力扳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3825A (zh) 2022-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9812B (zh) 扭力結構
TW202216369A (zh) 扭力結構
TWI707748B (zh) 扭力結構
TWI697385B (zh) 扭力結構
TWI739639B (zh) 扭力結構
TWI704035B (zh) 扭力結構
TWI704036B (zh) 扭力結構
TWI710433B (zh) 扭力結構
TWI692391B (zh) 扭力結構
TWI699260B (zh) 扭力結構
TW202146180A (zh) 扭力結構
TW202206232A (zh) 扭力結構
CN108081180B (zh) 扭力扳手的定位装置
TW202144134A (zh) 扭力結構
TWI776684B (zh) 扭力結構
TWI742888B (zh) 扭力結構
TWI714302B (zh) 扭力結構
TWI827306B (zh) 扭力結構
TWI745178B (zh) 扭力結構
TWI624333B (zh) 可調扭力起子
JP7355342B2 (ja) トルク構造
US11040433B1 (en) Dual ratcheting hand tool and methods of use
TWI792695B (zh) 扭力結構
JP2016059964A (ja) トルク調節装置及びこのトルク調節装置を有する工具
CN115488809A (zh) 扭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