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433B - 扭力結構 - Google Patents

扭力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433B
TWI710433B TW109105600A TW109105600A TWI710433B TW I710433 B TWI710433 B TW I710433B TW 109105600 A TW109105600 A TW 109105600A TW 109105600 A TW109105600 A TW 109105600A TW I710433 B TWI710433 B TW I7104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hape
groove
pivot
scre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5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2061A (zh
Inventor
郭文進
Original Assignee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5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043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4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2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06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 One-Way And Automatic Clutches, An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導槽;一彈性元件;一第一固定座係設有一第一樞部;一調整組係包括一調整件、一第三本體及一限制件;該調整件係設有一間隔部、一第一螺合部、一第二樞部、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一組設部;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螺合部及一第一容孔;一第二固定座係設有一第三樞部及複數第一抵部;一握把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三螺合部、複數第一穿槽及一第二套合部;複數鎖定件;一轉動件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及一第二抵部。

Description

扭力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扭力結構有關,尤指一種扭力結構中,該複數鎖定件係與該第一抵部相靠抵而呈鎖定狀態時,旋動該握把組而旋動該第二本體時,該握把組受力後多少會形成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處,每一鎖定件係承受該握把組之旋轉力,每一鎖定件係可分散旋轉力。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扭力結構,如臺灣專利案之申請號:096217159,證書號:M333999,專利名稱:可調扭力扳手結構(一),該專利案結構係在於:一種可調扭力扳手結構(一),包括:一主桿10及彈性體14,該主桿10內部係形成有容置空間11,容置空間11末端設有擋部16,令彈性體14容置於該容置空間11後並相對擋止於該擋部16,另該主桿10一端外緣徑向貫設有定位銷12;一導動件20及導塊25,該導動件20係容置於主桿10之容置空間11,導動件20之一端形成有用以擋止彈性體14之頂掣端22,且導動件20內部容設有導槽21,用以容置導滑一導塊25,其中導塊25之外緣徑向位置設有對應主桿10之定位銷12的定位孔27,以供主桿10之定位銷12導插導塊25之定位孔27後而達彼此定位,且該導塊25之中央設有內螺紋段26,另該導動件20另端穿設有結合孔23,且導動件20之另端面佈設有複數個固定槽24;一桿套30、連動件33及調整部34,桿套30一端係轉動 套覆於主桿10,另端係相對固定一連動件33,該連動件33內設有結合部362,且結合部362係提供固設調整部34,該調整部34形成有恰螺合於導塊25之外螺紋段35,外螺紋段35相鄰處形成有結合段36,其中結合段36係提供樞轉於導動件20的結合孔23,另連動件33另端設有銷孔38,且調整部34另端設有限位部37,限位部37外緣設有外螺紋;一限位裝置50,其係包括一旋鈕51及固定銷54,其中該旋鈕51設有一限位孔52,該限位孔52形成有相對螺合於連動件33之限位部37的內螺紋,而固定銷54係對應導插設置於連動件33之銷孔38,且固定銷54係相對擋止於旋鈕51,復令固定銷54前端凸設定位於導動件20的固定槽24中,俾使桿套30鎖定而無法賦予旋動之功能狀態者。
但此習用可調扭力扳手結構(一)之缺失係在於:
欲鎖定該桿套30之旋調功能時,需先旋動該旋鈕51,使該限位孔52相對該限位部37螺旋前進,使穿置於該調整部34之該墊片53迫壓該二固定銷54前進,使該二固定銷54嵌卡於該固定槽24處,該導動件20係徑向受限於該導塊25而無法轉動,並限制該連動件33、該桿套30亦無法旋動,但該導動件20係需銑設有該導槽21及鑽設有複數固定槽24,該導動件20係有較大成本。
有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本發明人藉多年從事相關行業之製造、生產及設計經驗,終於有一能解決習用弊端之扭力結構之產品問世。
習用可調扭力扳手結構中該導動件係有較大成本。本發明之扭力結構中,該複數鎖定件係與該第一抵部相靠抵而呈鎖定狀態時,旋動該握把組而旋動該第二本體時,該握把組受力後多少會形成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處,每一鎖定件係承受該握把組之旋轉力,每一鎖定件係可分散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係有較佳之承受力。若部份鎖定件有磨損或斷裂後,更換部份鎖定件係不會有太大成本。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一導槽;一彈性元件;一第一固定座係設有一第一樞部;一調整組係包括一調整件、一第三本體及一限制件;該調整件係設有一間隔部、一第一螺合部、一第二樞部、一第一套合部及一第一組設部;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一第二螺合部及一第一容孔;一第二固定座係設有一第三樞部及複數第一抵部;一握把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一第三螺合部、複數第一穿槽及一第二套合部;複數鎖定件係容設於該複數第一穿槽;一轉動件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及一第二抵部。
該複數鎖定件係與該第一抵部相靠抵而呈鎖定狀態時,旋動該握把組而旋動該第二本體時,該握把組受力後多少會形成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處,每一鎖定件係承受該握把組之旋轉力,每一鎖定件係可分散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係有較佳之承受力。若部份鎖定件有磨損或斷裂後,更換部份鎖定件係不會有太大成本。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發明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發明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發明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發明之保護範圍。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置槽
12:第一固定部
13:第二固定部
20:第二本體
21:驅動部
22:導槽
24:彈性元件
30:第一固定組
31:第一固定座
311:第一樞部
312:第三固定部
32:第一固定件
40:調整組
41:調整件
411:間隔部
412:第一螺合部
413:第二樞部
414:第一套合部
415:第一組設部
42:第三本體
421:第一容槽
422:第二螺合部
423:第一容孔
43:限制件
44:第一墊圈
50:第二固定組
51:第二固定座
511:第三樞部
513:第四固定部
514:第一抵部
52:第二固定件
60:握把
61:第二容置槽
62:第三螺合部
63:第一穿槽
64:第二套合部
65:第一抵緣
66:第二抵緣
68:組設件
70:鎖定件
80:轉動件
81:第四螺合部
82:第二抵部
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固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調整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固定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握把之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
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上視圖。
圖8、係本發明圖7之C-C處之剖視圖。
圖9、係本發明圖8之D處之放大圖。
圖10、係本發明圖8之D處另一操作狀態之放大圖。
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另一操作狀態之上視圖。
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C-C處之剖視圖。
圖1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1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上視圖。
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E-E處之剖視圖。
首先請參閱圖示之圖1至圖5所示,圖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分解圖,圖2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一固定組30之立體分解圖,圖3係本發明扭力結構調整組40之立體分解圖,圖4係本發明扭力結構第二固定組50之立體分解圖,圖5係本發明扭力結構握把60之立體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係為一圓桿體狀,該第一本體10內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11,該第一容置槽11係呈貫穿槽狀,該第一容置槽11係呈中空之圓槽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複數第一固定部12,該複數第一固定部12係以該第一本體1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固定部12係為二個,該二第一固定部12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一固定部12係呈圓孔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複數第二固定部13,該第二固定部13係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後端開口與該第一固定部12間,該第二固定部13係設於近該第一容置槽11之後端開口處,該複數第二固定部13係以該第一本體10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二固定部13係為二個,該二第二固定部13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固定部13係呈圓穿孔狀,以第一本體10為軸心,該第二固定部13與該第一固定部12係相間隔90度狀,該第一本體10上係套設一顯示器,該顯示器係設於近該第一容置槽11前端開口處,該顯示器係可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
一第二本體20,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固設,該 第二本體20與該第一本體10之間係以緊配合結構或互鎖螺絲相固設,該第二本體20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21,該驅動部21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10外,該驅動部21係為具四角頭部之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開口扳手結構或任一旋動結構,該第二本體20另端係設有一導槽22,該導槽22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導槽22之長度方向係沿該第二本體20之長度方向,該導槽22係呈長孔槽狀,該導槽22係與該第一本體10之該顯示器相對正,該導槽22係與該驅動部21相遠離;
一彈性元件24,該彈性元件24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彈性元件24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20內之跳脫控制元件上,該彈性元件24係使該第二本體20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該彈性元件24係為一彈簧體結構;
一第一固定組30,請輔以第二圖所示,該第一固定組30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固定組30係包括一第一固定座31及複數第一固定件32;
該第一固定座31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一固定座31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固定座31內係設有一貫穿且呈圓槽狀之第一樞部311,該第一固定座31係設有複數第三固定部312,每一第三固定部312係與每一第一固定部12相對正,該第三固定部312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12相配合;
該第一固定件32係組設於該第一固定部12及該第三固定部312處,使該第一固定座31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一固定件32之 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12及該第三固定部312相配合,該第一固定件32係呈圓珠體狀;
一調整組40,請輔以第三圖所示,該調整組40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調整組40係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固定組30相組設,該調整組40係包括一調整件41、一第三本體42、一限制件43及一第一墊圈44;
該調整件41係穿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樞部311內,該調整件41係可於該第一容置槽11、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樞部311內原地轉動,該調整件41係設有一間隔部411,該間隔部411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間隔部411一端係抵於該第一固定座31上,該間隔部411係呈圓體狀,該間隔部411一端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412,該第一螺合部412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一螺合部412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411,該第一螺合部412係呈外螺紋狀,該彈性元件24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412上,該間隔部411另端係設有一第二樞部413,該第二樞部413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311內,該間隔部411係設於該第一螺合部412及該第二樞部413之間,該第二樞部413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411,該第二樞部413係呈圓桿體狀,該第二樞部413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套合部414,該第二樞部413係設於該間隔部411與該第一套合部414之間,該第一套合部414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10外,該第一套合部414係呈非圓體狀、齒輪狀或六角桿體狀,該第一套合部414一端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415,該第一組設部415係呈外螺紋狀;
該第三本體42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20內,該第三本體42係設 有一第一容槽421,該第一容槽421係供該彈性元件24及該第一螺合部412容設,該第一容槽421係呈圓槽狀或非圓槽狀,該第一容槽421一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422,該第二螺合部422係與該第一螺合部412相螺合,該第二螺合部422係可相對該第一螺合部412轉動,使該第三本體42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壓縮程度,該第三本體42與該間隔部411相靠抵或相遠離,該第二螺合部422與該第一容槽421係呈相通狀,該第二螺合部422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421,該第二螺合部422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三本體42上係設有一第一容孔423,該第一容孔423係與該導槽22相對正,該第一容孔423係與該第一容槽421呈相通狀,該第一容孔423之軸心與該第一容槽421之軸心係呈相垂直,該第一容孔423係呈圓孔狀或各形狀之槽狀;
該限制件43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孔423內,該限制件43係容設於該導槽22處,該限制件43係可於該導槽22處位移,該第三本體42係受該限制件43之限制,使該第三本體42與該限制件43係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
該第一墊圈44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412上,該第一墊圈44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421之底部處,該第一墊圈44係與該彈性元件24一端相靠抵,該彈性元件24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20內之跳脫控制元件及該第一墊圈44之間,該第二螺合部422相對該第一螺合部412轉動,使該第三本體42於該第二本體20內位移,該第三本體42係推抵該第一墊圈44壓抵該彈性元件24,以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長度而調整其扭力值,該第一墊圈44係為圓環體狀;
一第二固定組50,請輔以圖4所示,該第二固定組50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二固定組50與該第一固定組30之間係相距一間隔,該第二固定組50係與該調整件41相組設,該第二固定組50係包括一第二固定座51及複數第二固定件52;
該第二固定座51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二固定座51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二固定座51內係設有一第三樞部511,該第三樞部511係供該第二樞部413相樞設,該第二樞部413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311及該第三樞部511處,該第三樞部511係呈圓穿槽狀,該第二固定座51係設有複數第四固定部513,每一第四固定部513係與每一第二固定部13相對正,該第四固定部513之數量係與該第二固定部13相配合,該第二固定座51一端係設有複數第一抵部514,該第一抵部514係不朝向該驅動部21,該複數第一抵部514係以該第二固定座51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抵部514係呈凹弧形槽狀;
該第二固定件52係組設於該第二固定部13及該第四固定部513處,使該第二固定座51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第二固定件52之數量係與該第二固定部13及該第四固定部513相配合,該第二固定件52係呈圓珠體狀;
一握把60,請輔以第五圖所示,該握把60係可供手握持,該握把60係與該第一本體10及該調整組40相組設,該握把60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一端,該第一本體10係設於該第二本體20與該握把60之間,該握把60一端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61,該第一本體10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二容置槽61內,該第一固定部12、該第二固定部13、該第一固定件32及該第二固定 件52係隱於該第二容置槽61內,該第二容置槽61係呈圓槽狀,該握把60另端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62,該第三螺合部62係呈內螺紋狀,該握把60係設有複數第一穿槽63,該第一穿槽63係與該第一抵部514相對正,該第一穿槽63之數目係少於該第一抵部514之數目,該第一穿槽63與該第二容置槽61係呈相通狀,該第三螺合部62係設於該複數第一穿槽63間,該複數第一穿槽63係以該第三螺合部62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穿槽63係呈圓穿槽狀或非圓槽狀,該握把60內係設有一第二套合部64,該第二套合部64係與該第一套合部414相套合,使該握把60與該調整件41相組設,該第二套合部64係設於該第二容置槽61與該第三螺合部62之間,該第二套合部64之形狀係與該第一套合部414相配合,該第二套合部64係呈六角槽狀,該第二容置槽61與該第二套合部64間係設有一第一抵緣65,該第一抵緣65係與該第二樞部413之端部相靠抵,該第三螺合部62與該第二套合部64間係設有一第二抵緣66;
該握把60於該第一本體10上360度轉動,該握把60即帶動該調整件41轉動,該第一螺合部412即於該第二螺合部422處轉動,使該第三本體42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長度而調整扭力值;
一組設件68,組設件68係螺合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415處,該組設件68一端係抵於該第二抵緣66上,使該調整件41及該握把60相組設而不相脫開,該組設件68係呈內螺紋狀,該組設件68係容設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
該調整件41之該間隔部411受限於該第一固定組30,該握把 60受限於該調整件41及該組設件68,該握把60即樞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上而不脫開;複數鎖定件70,每一鎖定件70係穿設於每一第一穿槽63處,每一鎖定件70係可於每一第一穿槽63及該第二容置槽61內位移,使該鎖定件70一端部係與該第一抵部514相靠抵或相脫開,該鎖定件70係呈圓桿體狀;一轉動件80,該轉動件80係與該握把60及該複數鎖定件70相組設,該轉動件80係半凸露於該握把60外,該轉動件80一端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81,該第四螺合部81係與該第三螺合部62相螺合,該第四螺合部81係可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螺旋位移,該第四螺合部81係呈外螺紋狀,該轉動件80係設有一第二抵部82,每一鎖定件70另端部係靠抵於該第二抵部82上,當該第四螺合部81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螺旋且位移時,該轉動件80係限制或不限制該鎖定件70,使該鎖定件70與該第一抵部514相靠抵或相脫開而呈鎖定狀態或呈不鎖定狀態,該第二抵部82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81一端;該轉動件80轉動位移,該鎖定件70係受該轉動件80帶動而同步於該第一穿槽63及該第二容置槽61內往該第二容置槽61之開口方向位移,使該鎖定件70係靠抵於該第一抵部514處,該握把60即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及該鎖定件70而無法轉動,該扭力結構即呈鎖定狀態而無法調整扭力;轉動該轉動件80,使該第四螺合部81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往該第二容置槽61開口之反方向螺旋位移,該鎖定件70係不受該轉動件80限 制,該鎖定件70即可與該第一抵部514相脫開,該握把60及該鎖定件70即不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而可於該第一本體10上轉動,該扭力結構即呈不鎖定狀態而可調整扭力,該握把60轉動係帶動該調整件41轉動,該第一螺合部412係於該第二螺合部422處轉動,該第三本體42受該限制件43,使其係沿著該限制件43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相對直線位移,該第三本體42位移並推抵該第一墊圈44壓抵該彈性元件24,以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長度而調整扭力。
請繼續參閱圖6至圖9所示,圖6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立體組合圖,圖7係本發明扭力結構之上視圖,圖8係本發明圖7之C-C處之剖視圖,圖9係本發明圖8之D處之放大圖,該第二本體20係與該第一本體10相固設,該第一固定組30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調整組40係與該第二本體20及該第一固定組30相組設,該第二固定組50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11內,該握把60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10一端,該握把60係與該調整件41相組設,該組設件68係螺合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415處並抵於該第二抵緣66上,使該調整件41及該握把60不相脫開,該鎖定件70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63處,該轉動件80係與該握把60及該複數鎖定件70相組設,該複數鎖定件70係靠抵於該第二抵部82上,該轉動件80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往該第二容置槽61開口之方向螺旋位移,該鎖定件70係受該轉動件80帶動而同步位移,使該鎖定件70靠抵於該第一抵部514處,該握把60即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而無法轉動,即如圖8及圖9所示,該扭力結構係呈鎖定狀態而無法調整扭力。
請繼續參閱圖10至圖12所示,圖10係本發明圖8之D處另一 操作狀態之放大圖,圖11係本發明扭力結構另一操作狀態之上視圖,圖12係本發明圖11之C-C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轉動件80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往該第二容置槽61開口之反方向螺旋位移時,該鎖定件70係不受該轉動件80限制,使該鎖定件70係可與該第一抵部514相脫開,該握把60及該鎖定件70即不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該握把60係可於該第一本體10上轉動,即如圖10所示,該扭力結構係呈不鎖定狀態而可調整扭力,轉動該握把60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扭力調整至最大值時即如圖11及圖12所示。
請參閱圖13至圖15所示,圖1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圖1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上視圖,圖15係本發明圖14之E-E處之剖視圖,由圖示可清楚所示,該驅動部21係呈一六角槽狀、四角頭狀或各式結構,該握把60以自已之軸心轉動而驅動該第一本體10及該第二本體20,使該第二本體20係以自己為軸心轉動時,該第二本體20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
本發明扭力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複數鎖定件70係與該第一抵部514相靠抵而呈鎖定狀態時,旋動該握把60而旋動該第二本體20時,該握把60受力後多少會形成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70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63處,每一鎖定件70係承受該握把60之旋轉力,每一鎖定件70係可分散旋轉力,該複數鎖定件70係有較佳之承受力。
2、若部份鎖定件70有磨損或斷裂後,更換部份鎖定件70係不會有太大成本。
3、該鎖定件70係呈桿體狀或圓桿體狀,該鎖定件70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63處並抵於該第二抵部82上,該鎖定件70係可與該第一抵部514相靠抵或相脫開,使該扭力結構呈鎖定或不鎖定狀態,該複數鎖定件70係具有更少之元件成本。
4、該鎖定件70係穿設於該第一穿槽63處,該鎖定件70一端係抵於該第二抵部82上,該轉動件80於該第三螺合部62處螺旋位移時係以控制該鎖定件70與該第一抵部514之間相靠抵或相脫開,以控制該扭力結構為鎖定狀態或非鎖定狀態。
5、請輔以圖示之圖8所示,該第一本體10內係組設有該第一固定組30及該第二固定組50,該第一固定組30及該第二固定組50之間係相距一間隔,使該第一本體10與調整組40及該握把60之間具有更佳之樞設結構及組設結構。
6、請輔以圖9所示,該鎖定件70係與該第一抵部514相靠抵,該握把60係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及該鎖定件70而無法轉動,該扭力結構即為鎖固狀態,該握把60係無法帶動該調整件41轉動,該第三本體42即無法位移而無法調整扭力。
7、請輔以圖10所示,轉動該轉動件80,使該第四螺合部81於該第三螺合部62內往該第二容置槽61開口之反方向螺旋位移,該鎖定件70係不受該轉動件80限制,使該鎖定件70係可與該第一抵部514相脫開,該握把60及該鎖定件70即不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50而可於該第一本體10上轉動,該扭力結構即呈不鎖定狀態,轉動該握把60,該握把60係帶動該調整件41轉動,該第一螺合部412係於該第二螺合部422處轉動,該第三本體42係受該限制 件43之限制,使該第三本體42係沿著該限制件43於該第二本體20內相對該調整件41直線位移,該第三本體42位移並推抵該第一墊圈44壓抵該彈性元件24,使該調整組40係可調整該彈性元件24之總長度而調整該扭力結構之扭力。
8、請輔以圖7及圖11比較之,該握把60及該第一本體10與該第二本體20之間係不相對位移,即不論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係為大或小,該扭力結構之整體長度皆為相同,而不會因該彈性元件24之壓縮程度而改變整體之長度。
因此本發明之扭力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容置槽
12:第一固定部
13:第二固定部
20:第二本體
21:驅動部
22:導槽
24:彈性元件
30:第一固定組
40:調整組
50:第二固定組
60:握把
68:組設件
70:鎖定件
80:轉動件
81:第四螺合部
82:第二抵部

Claims (12)

  1. 一種扭力結構,其係包括:
    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內係設有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容置槽係呈貫穿槽狀;
    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係與該第一本體相固設,該第二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一驅動部,該第二本體另端係設有一導槽,該導槽係隱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導槽之長度方向係沿該第二本體之長度方向,該導槽係呈長孔槽狀;
    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彈性元件一端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內,該彈性元件係使該第二本體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
    一第一固定組,該第一固定組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固定組係包括一第一固定座;該第一固定座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固定座內係設有一貫穿且呈圓槽狀之第一樞部;
    一調整組,該調整組係容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調整組係與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固定組相組設,該調整組係包括一調整件、一第三本體及一限制件;
    該調整件係穿設於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樞部內,該調整件係可於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二本體及該第一樞部內原地轉動,該調整件係設有一間隔部,該間隔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間隔部一端係抵於該第一固定座上,該間隔部一端係設有一第一螺合部,該第一螺合部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一螺合部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 該第一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間隔部另端係設有一第二樞部,該第二樞部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內,該間隔部係設於該第一螺合部及該第二樞部之間,該第二樞部之直徑係小於該間隔部,該第二樞部係呈圓桿體狀,該第二樞部一端係設有一第一套合部,該第二樞部係設於該間隔部與該第一套合部之間,該第一套合部一端係設有一第一組設部;
    該第三本體係容設於該第二本體內,該第三本體係設有一第一容槽,該第一容槽係供該彈性元件及該第一螺合部容設,該第一容槽一端係設有一第二螺合部,該第二螺合部係與該第一螺合部相螺合,該第二螺合部係可相對該第一螺合部轉動,使該第三本體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之壓縮程度,該第二螺合部與該第一容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二螺合部之直徑係小於該第一容槽,該第二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第三本體上係設有一第一容孔,該第一容孔係與該導槽相對正,該第一容孔係與該第一容槽呈相通狀;
    該限制件係容設於該第一容孔內,該限制件係容設於該導槽處,該限制件係可於該導槽處位移,該第三本體係受該限制件之限制,使該第三本體與該限制件係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
    一第二固定組,該第二固定組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二固定組與該第一固定組之間係相距一間隔,該第二固定組係與該調整件相組設,該第二固定組係包括一第二固定座;該第二固定座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二固定座內係設有一第三樞部,該第三樞部係供該第二樞部相樞設,該第二樞部係樞設於該第一樞部及該第三樞部處,該第三樞部係呈圓穿槽狀,該第二固定座一端係設有複數第一抵部,該第一 抵部係不朝向該驅動部,該複數第一抵部係以該第二固定座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
    一握把,該握把係與該第一本體及該調整組相組設,該握把係樞設於該第一本體一端,該第一本體係設於該第二本體與該握把之間,該握把一端係設有一第二容置槽,該第一本體係部份容設於該第二容置槽內,該握把另端係設有一第三螺合部,該第三螺合部係呈內螺紋狀,該握把係設有複數第一穿槽,該第一穿槽係與該第一抵部相對正,該第一穿槽與該第二容置槽係呈相通狀,該第三螺合部係設於該複數第一穿槽間,該複數第一穿槽係以該第三螺合部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握把內係設有一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係與該第一套合部相套合,使該握把與該調整件相組設,該第二套合部係設於該第二容置槽與該第三螺合部之間,該第二容置槽與該第二套合部間係設有一第一抵緣,該第一抵緣係與該第二樞部之端部相靠抵,該第三螺合部與該第二套合部間係設有一第二抵緣;
    該握把於該第一本體上轉動,該握把即帶動該調整件轉動,該第一螺合部即於該第二螺合部處轉動,使該第三本體於該第二本體內直線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之長度而調整扭力值;
    一組設件,組設件係組設於該第一組設部處,該組設件一端係抵於該第二抵緣上,使該調整件及該握把相組設而不相脫開;
    該間隔部受限於該第一固定組,該握把受限於該調整件及該組設件,該握把即樞設於該第一本體上而不脫開;
    複數鎖定件,每一鎖定件係穿設於每一第一穿槽處,每一鎖定件係 可於每一第一穿槽及該第二容置槽內位移,使該鎖定件一端部係與該第一抵部相靠抵或相脫開;
    一轉動件,該轉動件係與該握把及該複數鎖定件相組設,該轉動件係半凸露於該握把外,該轉動件一端係設有一第四螺合部,該第四螺合部係與該第三螺合部相螺合,該第四螺合部係可於該第三螺合部內螺旋位移,該第四螺合部係呈外螺紋狀,該轉動件係設有一第二抵部,每一鎖定件另端部係靠抵於該第二抵部上,當該第四螺合部於該第三螺合部內螺旋且位移時,該轉動件係限制或不限制該鎖定件,使該鎖定件與該第一抵部相靠抵或相脫開而呈鎖定狀態或呈不鎖定狀態,該第二抵部係設於該第四螺合部一端。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一固定部,該第一本體係設有複數第二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係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後端開口與該第一固定部之間;該第一固定座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一固定座係設有複數第三固定部,每一第三固定部係與每一第一固定部相對正,該第三固定部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相配合;該第一固定座係設有複數第一固定件,該第一固定件係組設於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三固定部處,使該第一固定座係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一固定件之數量係與該第一固定部及該第三固定部相配合,該第一固定件係呈圓珠體狀;該第二固定座係呈圓環體狀,該第二固定座係設有複數第四固定部,每一第四固定部係與每一第二固定部相對正,該第四固定部之數量係與該第二固定部相配合,該第一抵部係呈凹弧形槽狀;該第二固定組係設有複數第二固定件,該第二固 定件係組設於該第二固定部及該第四固定部處,使該第二固定座固設於該第一容置槽內,該第二固定件之數量係與該第二固定部及該第四固定部相配合,該第二固定件係呈圓珠體狀;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該第一固定件及該第二固定件係隱於該第二容置槽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為一圓桿體狀,該第一容置槽係呈中空之圓槽狀,該複數第一固定部係以該第一本體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二固定部係設於近該第一容置槽之後端開口處,該複數第二固定部係以該第一本體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部係為二個,該二第一固定部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一固定部係呈圓孔狀,該第二固定部係為二個,該二第二固定部係呈相對稱狀,該第二固定部係呈圓穿孔狀,以第一本體為軸心,該第二固定部與該第一固定部係相間隔90度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上係套設一顯示器,該顯示器係設於近該第一容置槽前端開口處,該顯示器係可顯示該扭力結構之扭力值,該導槽係與該第一本體之該顯示器相對正。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與該第一本體之間係以緊配合結構或互鎖螺絲相固設,該驅動部係凸露於該第一本體外,該驅動部係為具四角頭部之棘輪扳手結構、梅花扳手結構或開口扳手結構,該導槽係與該驅動部相遠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間隔部係呈圓體狀,該彈性元件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上,該第一套合部係凸露於該第一本 體外,該第一套合部係呈非圓體狀、齒輪狀或六角桿體狀,該第一組設部係呈外螺紋狀;該第一容槽係呈圓槽狀或非圓槽狀,該第三本體與該間隔部相靠抵或相遠離,該第一容孔之軸心與該第一容槽之軸心係呈相垂直,該第一容孔係呈圓孔狀;該調整組係設有一第一墊圈,該第一墊圈係套合於該第一螺合部上,該第一墊圈係容設於該第一容槽之底部處,該第一墊圈係與該彈性元件一端相靠抵,該彈性元件係彈抵於該第二本體內及該第一墊圈之間,該第二螺合部相對該第一螺合部轉動,使該第三本體於該第二本體內位移,該第三本體係推抵該第一墊圈壓抵該彈性元件,以調整該彈性元件之長度而調整其扭力值,該第一墊圈係為圓環體狀。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第二容置槽係呈圓槽狀,該第一穿槽之數目係少於該第一抵部之數目,該複數第一穿槽係以該第三螺合部之軸心呈環狀排列狀,該第一穿槽係呈圓穿槽狀或非圓槽狀,該第二套合部之形狀係與該第一套合部相配合,該第二套合部係呈六角槽狀。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組設件係呈內螺紋狀,該組設件係容設於該第三螺合部內。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鎖定件係呈圓桿體狀。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轉動件轉動位移,該鎖定件係受該轉動件帶動而同步於該第一穿槽及該第二容置槽內往該第二容置槽之開口方向位移,使該鎖定件係靠抵於該第一抵部處,該握把即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及該鎖定件而無法轉動,該扭力結構即呈鎖 定狀態而無法調整扭力;轉動該轉動件,使該第四螺合部於該第三螺合部內往該第二容置槽開口之反方向螺旋位移,該鎖定件係不受該轉動件限制,該鎖定件即可與該第一抵部相脫開,該握把及該鎖定件即不受限於該第二固定組而可於該第一本體上轉動,該扭力結構即呈不鎖定狀態而可調整扭力,該握把轉動係帶動該調整件轉動,該第一螺合部係於該第二螺合部處轉動,該第三本體受該限制件,使其係沿著該限制件於該第二本體內相對直線位移,該第三本體位移以調整該彈性元件之長度而調整扭力。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扭力結構,其中,該驅動部係呈一六角槽狀或四角頭狀,該握把以自已之軸心轉動而驅動該第一本體及該第二本體,使該第二本體係以自己為軸心轉動時,該第二本體係具有扭力跳脫之功效。
TW109105600A 2020-02-21 2020-02-21 扭力結構 TWI7104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5600A TWI71043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扭力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5600A TWI71043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扭力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0433B true TWI710433B (zh) 2020-11-21
TW202132061A TW202132061A (zh) 2021-09-01

Family

ID=74202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5600A TWI710433B (zh) 2020-02-21 2020-02-21 扭力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043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5178B (zh) * 2020-11-26 2021-11-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76684B (zh) * 2021-09-22 2022-09-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81853B (zh) * 2021-12-15 2022-10-2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807966B (zh) * 2022-08-17 2023-07-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397A (en) * 1980-07-03 1982-02-23 Skidmore Engineering Div. Buckeye Gear Company Torque wrench
US4655104A (en) * 1986-01-06 1987-04-07 Ryeson Corporatio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US5662012A (en) * 1995-11-07 1997-09-02 Consolidated Devices, Inc.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M266533U (en) * 2004-11-16 2005-06-01 Mu-Tu Li Electric device with variable air-gap effect
TWM333999U (en) * 2007-10-12 2008-06-11 Di-Ren Chen A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TWM334000U (en) * 2007-10-12 2008-06-11 Di-Ren Chen A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US7451674B2 (en) * 2006-09-08 2008-11-18 Todd Edgar Adjustable click-type torque wrench
TWI346028B (zh) * 2009-04-06 2011-08-01
US9999966B2 (en) * 2015-03-11 2018-06-19 Hazet-Werk Hermann Zerver Gmbh & Co. Kg Torque wrench
TWI645944B (zh) * 2017-03-20 2019-01-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661908B (zh) * 2018-07-25 2019-06-11 陳怡富 Torque adjustment locking structure of torque wrench
TWM581965U (zh) * 2019-02-20 2019-08-11 黃鴻文 Torque wrench
TWI671165B (zh) * 2019-02-01 2019-09-11 陳狄任 扭力扳手之扭力調整切換結構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6397A (en) * 1980-07-03 1982-02-23 Skidmore Engineering Div. Buckeye Gear Company Torque wrench
US4655104A (en) * 1986-01-06 1987-04-07 Ryeson Corporatio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US5662012A (en) * 1995-11-07 1997-09-02 Consolidated Devices, Inc. Torque wrench structure
TWM266533U (en) * 2004-11-16 2005-06-01 Mu-Tu Li Electric device with variable air-gap effect
US7451674B2 (en) * 2006-09-08 2008-11-18 Todd Edgar Adjustable click-type torque wrench
TWM334000U (en) * 2007-10-12 2008-06-11 Di-Ren Chen A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TWM333999U (en) * 2007-10-12 2008-06-11 Di-Ren Chen An adjustable torque wrench
TWI346028B (zh) * 2009-04-06 2011-08-01
US9999966B2 (en) * 2015-03-11 2018-06-19 Hazet-Werk Hermann Zerver Gmbh & Co. Kg Torque wrench
TWI645944B (zh) * 2017-03-20 2019-01-01 特典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扳手
TWI661908B (zh) * 2018-07-25 2019-06-11 陳怡富 Torque adjustment locking structure of torque wrench
TWI671165B (zh) * 2019-02-01 2019-09-11 陳狄任 扭力扳手之扭力調整切換結構
TWM581965U (zh) * 2019-02-20 2019-08-11 黃鴻文 Torque wrenc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5178B (zh) * 2020-11-26 2021-11-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76684B (zh) * 2021-09-22 2022-09-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781853B (zh) * 2021-12-15 2022-10-2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TWI807966B (zh) * 2022-08-17 2023-07-01 和嘉興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2061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433B (zh) 扭力結構
TWI707748B (zh) 扭力結構
TWI697388B (zh) 扭力結構
TWI699260B (zh) 扭力結構
TWI733547B (zh) 扭力結構
TWI704035B (zh) 扭力結構
TWI718956B (zh) 扭力結構
TW202216369A (zh) 扭力結構
TWM600233U (zh) 扭力扳手
TWI739639B (zh) 扭力結構
TWM597707U (zh) 扭力結構
TW202110595A (zh) 扭力結構
TWI725855B (zh) 扭力結構
TWI739200B (zh) 扭力結構
TWI714302B (zh) 扭力結構
TWI745178B (zh) 扭力結構
TWI742888B (zh) 扭力結構
TWI697386B (zh) 扭力結構
JP7201963B2 (ja) トルク構造
TW201618905A (zh) 可調扭力起子
TWI686272B (zh) 扭力結構
TWI729849B (zh) 扭力結構
TWI714442B (zh) 扭力結構
TWI715476B (zh) 扭力結構
TW202108306A (zh) 傳動工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