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8528B - 按鍵裝置 - Google Patents

按鍵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8528B
TWI768528B TW109137985A TW109137985A TWI768528B TW I768528 B TWI768528 B TW I768528B TW 109137985 A TW109137985 A TW 109137985A TW 109137985 A TW109137985 A TW 109137985A TW I768528 B TWI768528 B TW I7685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folded edge
edge
pattern
keyc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7883A (zh
Inventor
謝朝進
林韋毅
張永生
陳嵩英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79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8528B/zh
Priority to US17/164,792 priority patent/US11217404B1/en
Publication of TW202217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8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8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852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3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legends, e.g. Brail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ight emitting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02Legends replaceable; adaptable
    • H01H2219/008Adhesi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9/00Legends
    • H01H2219/028Prin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7Actuators transpar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72High temperature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52Cooling of switch part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按鍵裝置包含底板、鍵帽以及復位件。鍵帽包含金屬蓋以及覆蓋件。金屬蓋包含第一本體。第一本體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別背對與面向底板。第一表面呈現圖案。覆蓋件包含第二本體覆蓋第一表面。第二本體具有透光區覆蓋圖案。復位件設置於底板與鍵帽之間,並與第一本體接觸。

Description

按鍵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按鍵裝置。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或數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或是工業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之電子產品與加工設備。
一般來說,每個按鍵的鍵帽表面各呈現一特定字符以供使用者辨識,並可在使用者按壓後使鍵盤產生對應之按鍵訊號。然而,在長時間使用鍵盤之後,某些按鍵的鍵帽上的字符往往會發生磨損問題。此外,經實測,在操作鍵盤期間,會漸漸有熱聚集在鍵帽底部的中央(亦即,橡膠圓頂的頂部),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按壓舒適性。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按鍵裝置,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有解決上述問題的按鍵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一種按鍵裝置包含底板、鍵帽以及復位件。鍵帽包含金屬蓋以及覆蓋件。金屬蓋包含第一本體。第一本體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別背對與面向底板。第一表面呈現圖案。覆蓋件包含第二本體覆蓋第一表面。第二本體具有透光區覆蓋圖案。復位件設置於底板與鍵帽之間,並與第一本體接觸。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金屬蓋進一步包含第一折邊與第一本體連接。覆蓋件進一步包含第二折邊與第二本體連接。鍵帽進一步包含黏膠材料黏合第一折邊與第二折邊。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折邊具有至少一凹孔面向第二折邊。部分之黏膠材料容置於凹孔。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金屬蓋進一步包含第一折邊與第一本體連接。覆蓋件進一步包含第二折邊以及扣合部。第二折邊與第一折邊相對。扣合部連接第二折邊,並扣合第一折邊遠離第一本體的邊緣。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鍵帽進一步包含銜接結構。銜接結構與第一本體固定,並由第二表面突起。按鍵裝置進一步包含連接組件。連接組件連接於底板與銜接結構之間,並配置以導引鍵帽相對於底板升降。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銜接結構係貼附於第二表面,並具有鏤空部。復位件係穿過鏤空部而與第一本體接觸。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本體具有銜接孔連通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銜接結構嵌合於銜接孔。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金屬蓋進一步包含支撐肋。支撐肋連接第一本體並穿入銜接結構。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支撐肋由第二表面突起,並跨越銜接孔。
於本發明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本體具有非透光區覆蓋銜接孔。
綜上所述,於本發明的按鍵裝置中,藉由覆蓋件覆蓋金屬蓋的圖案,即可避免圖案在鍵帽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後受到磨損的問題。另外,藉由使鍵帽下方的復位件直接接觸金屬蓋,即可有效避免熱聚集在鍵帽底部的中央與復位件頂部之間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發明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圖,其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按鍵裝置100的立體爆炸圖。如第1圖所示,按鍵裝置100包含底板110、電路板120、連接組件130以及鍵帽140。電路板120設置於底板110上。連接組件130連接於底板110與鍵帽140之間,並配置以導引鍵帽140相對於底板110升降。具體來說,底板110具有複數個卡勾111穿過電路板120。鍵帽140包含銜接結構144位於鍵帽140的底部。銜接結構144包含複數個銜接部144b。連接組件130係銜接於卡勾111與銜接部144b之間。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所示,連接組件130包含分離的兩連接件。每一連接件係與底板110上的對應卡勾111可滑動地銜接,並與銜接結構144的對應銜接部144b可轉動地銜接(銜接部144b例如形成水滴孔)。換言之,第1圖中所示之連接組件130係以蝴蝶式連接結構為實施例,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實際應用中,連接組件130亦可替換為其他具有類似功能 (即帶動鍵帽140相對底板110進行升降) 之支撐結構,例如剪刀式或二平行之連桿結構。
如第1圖所示,按鍵裝置100還包含復位件150。復位件150設置於底板110與鍵帽140之間。具體來說,復位件150的上下兩側係分別接觸鍵帽140的底部與電路板120的上表面,而連接組件130上形成有讓位設計以供復位件150穿過。當鍵帽140接受外力而被下壓時,鍵帽140會擠壓復位件150,而復位件150對應地產生頂撐鍵帽140的抗力,進而提供使用者按壓之手感。當施加於鍵帽140的外力釋放之後,復位件150可藉由自身產生的抗力,使得前述被下壓的鍵帽140回復至最高位置(即鍵帽140未接受外力時的位置)。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復位件150可為一彈性體,例如橡膠圓頂,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電路板120例如為印刷電路板,且其上表面設有按鍵電路(圖未示)。復位件150中央的底部可設有導電材料。當鍵帽140被按壓而朝向底板110移動時,復位件150會變形而使得導電材料接觸電路板120上的按鍵電路,致使按鍵電路被電性導通。藉此,電路板120隨即可產生被按壓之按鍵裝置100所對應的觸發訊號。
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電路板120例如為薄膜電路板,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電路板120包含下薄膜層、上薄膜層以及分隔此兩薄膜層之間隔層(圖未示)。間隔層具有位於鍵帽140的正下方的通孔。下薄膜層與上薄膜層分別包含電路及複數個導接點。當鍵帽140未被按壓時,上薄膜層上的導接點與下薄膜層之導接點係分隔於間隔層的兩側而電性分離。當鍵帽140被按壓而朝向底板110移動時,鍵帽140會直接或間接推擠上薄膜層部分地進入間隔層的通孔,使得上薄膜層上的導接點穿過通孔而接觸下薄膜層之導接點(亦即,觸發行為)。藉此,電路板120隨即可產生被按壓之按鍵裝置100所對應的觸發訊號。
請參照第2圖,其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帽140的局部剖面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鍵帽140進一步包含金屬蓋141以及覆蓋件142。金屬蓋141包含第一本體141a。第一本體141a具有第一表面141a1以及第二表面141a2分別背對與面向底板110。第一表面141a1呈現圖案P(例如第1圖中所示之字母A)。銜接結構144與第一本體141a固定,並設置於第一本體141a的第二表面141a2。覆蓋件142包含第二本體142a。第二本體142a覆蓋第一本體141a的第一表面141a1。第二本體142a具有透光區A1覆蓋圖案P。舉例來說,覆蓋件142可由透明的塑料製成,因此其整個第二本體142a皆可透光。藉此,覆蓋件142除了可讓使用者清楚地識別位於第一本體141a的第一表面141a1上的圖案P,並可保護圖案P以避免圖案P在鍵帽140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後受到磨損的問題。
於實際應用中,位於第一本體141a的第一表面141a1上的圖案P可以藉由陽極處理製程、印刷製程、噴漆製程、沖壓製程、雷雕製程等方式製作出,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復位件150係越過銜接結構144而與第一本體141a直接接觸。藉此,聚集在復位件150頂部的熱即可由金屬蓋141的中央快速地傳導至邊緣,從而可有效避免熱聚集在鍵帽140底部的中央與復位件150頂部之間的問題。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銜接結構144包含貼附部144a以及複數個銜接部144b。貼附部144a係貼附於第一本體141a的第二表面141a2,並具有鏤空部144a1。銜接部144b連接於貼附部144a的底部且,且環繞鏤空部144a1排列。復位件150係穿過鏤空部144a1而與第一本體141a接觸。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貼附部144a亦可包含複數個分離部位分別與銜接部144b連接。
如第2圖所示,金屬蓋141進一步包含第一折邊141b與第一本體141a連接。第一折邊141b連接第一本體141a的至少一邊緣,並相對於第一本體141a彎折而相對於第二表面141a2立起。覆蓋件142進一步包含第二折邊142b與第二本體142a連接。第二折邊142b連接第二本體142a的至少一邊緣,並與第一折邊141b相對。鍵帽140進一步包含黏膠材料143黏合第一折邊141b與第二折邊142b。藉此,即可穩固地將金屬蓋141與覆蓋件142相互固定。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2圖所示,第一折邊141b具有複數個凹孔141b1面向第二折邊142b。部分之黏膠材料143進一步容置於凹孔141b1。藉此,凹孔141b1可以提供容置黏膠材料143的額外空間,從而可有效地避免溢膠流動至鍵帽140下方的元件而造成元件故障或毀損的問題。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折邊141b上的凹孔141b1可為如第1圖所示的盲孔(亦即未貫穿第一折邊141b),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折邊141b上的凹孔141b1也可為通孔。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黏膠材料143為一種UV固化膠。在將黏膠材料143塗佈於第一折邊141b與第二折邊142b之間後,可接著以UV光透過覆蓋件142而照射至黏膠材料143,從而使黏膠材料143固化。
請參照第3圖,其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鍵帽240的局部剖面圖。如第3圖所示,鍵帽240包含金屬蓋141、覆蓋件242以及銜接結構144,其中金屬蓋141與銜接結構144相同或相似於第2圖所示之實施方式,因此可參照前述相關說明,在此恕不贅述。相較於第2圖所示之覆蓋件142,本實施方式之覆蓋件242進一步包含扣合部242c。扣合部242c連接第二折邊142b,並扣合第一折邊141b遠離第一本體141a的邊緣。換言之,金屬蓋141係夾持於覆蓋件242的第二本體142a與扣合部242c之間。藉此,即可進一步增加金屬蓋141與覆蓋件242之間的固定強度。
請參照第4圖至第6圖。第4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鍵帽340的上視圖。第5圖為繪示第4圖中之鍵帽340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圖。第6圖為繪示第5圖中之金屬蓋341的局部放大圖。如第4圖至第6圖所示,鍵帽340包含金屬蓋341、覆蓋件342以及複數個銜接結構344。金屬蓋341的第一本體341a具有複數個銜接孔341a3。每一銜接孔341a3皆連通第一本體341a的第一表面341a1與第二表面341a2。銜接結構344分別嵌合於銜接孔341a3。具體來說,每一銜接結構344包含嵌合部344a以及銜接部344b。嵌合部344a嵌合於對應之銜接孔341a3。嵌合部344a切齊於第一本體341a的第一表面341a1,以避免在覆蓋件342固定至金屬蓋341時造成安裝阻礙(例如,避免覆蓋件342相對金屬蓋341傾斜)。銜接部344b相對於第一本體341a的第二表面341a2突起。
如第5圖以及第6圖所示,較佳地,金屬蓋341進一步包含複數個支撐肋341c。每一支撐肋341c連接第一本體341a,並穿入對應之銜接結構344。具體來說,支撐肋341c的兩端連接第一本體341a。並且,支撐肋341c由第一本體341a的第二表面341a2突起,並跨越銜接孔341a3。換言之,每一支撐肋341c係貫穿對應之銜接結構344的銜接部344b。藉此,可以有效地避免銜接結構344由銜接孔341a3脫落的問題。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銜接結構344的材料包含塑料,且銜接結構344可經由射出成形製程製作,以嵌合於銜接孔341a3並包覆對應之支撐肋341c部的一部分。
需說明的是,雖然第5圖中係繪示每一銜接孔341a3由兩個對應之支撐肋341c所跨越,但支撐肋341c的數量並不以此為限且可基於實際需求而彈性地調整。
請回到第4圖,覆蓋件342的第二本體342a具有透光區A1以及非透光區A2。透光區A1覆蓋圖案P。非透光區A2覆蓋銜接孔341a3。藉此,使用者即可經由覆蓋件342的透光區A1清楚識別圖案P,且覆蓋件342的非透光區A2可以遮蔽銜接孔341a3而避免影響鍵帽340提供給使用者的視覺美感。舉例來說,覆蓋件342可由透明的塑料製成,且其上可經由印刷製程或噴漆製程形成遮光層,藉以使覆蓋件342未設置與設置有遮光層的部分可分別形成透光區A1與非透光區A2。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如第4圖所示,非透光區A2呈環狀,並環繞透光區A1,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由以上對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藉由覆蓋件覆蓋金屬蓋的圖案,即可避免圖案在鍵帽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後受到磨損的問題。另外,藉由使鍵帽下方的復位件直接接觸金屬蓋,即可有效避免熱聚集在鍵帽底部的中央與復位件頂部之間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按鍵裝置 110:底板 111:卡勾 120:電路板 130:連接組件 140,240,340:鍵帽 141,341:金屬蓋 141a,341a:第一本體 141a1:第一表面 141a2,341a2:第二表面 141b:第一折邊 141b1:凹孔 142,242,342:覆蓋件 142a,342a:第二本體 142b:第二折邊 143:黏膠材料 144,344:銜接結構 144a:貼附部 144a1:鏤空部 144b,344b:銜接部 150:復位件 242c:扣合部 341a3:銜接孔 341c:支撐肋 344a:嵌合部 A1:透光區 A2:非透光區 P:圖案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按鍵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帽的局部剖面圖。 第3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鍵帽的局部剖面圖。 第4圖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鍵帽的上視圖。 第5圖為繪示第4圖中之鍵帽的部分元件的立體圖。 第6圖為繪示第5圖中之金屬蓋的局部放大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40:鍵帽 141:金屬蓋 141a:第一本體 141a1:第一表面 141a2:第二表面 141b:第一折邊 141b1:凹孔 142:覆蓋件 142a:第二本體 142b:第二折邊 143:黏膠材料 144:銜接結構 144a:貼附部 144a1:鏤空部 144b:銜接部 A1:透光區 P:圖案

Claims (6)

  1. 一種按鍵裝置,包含:一底板;一鍵帽,包含:一金屬蓋,包含一第一本體、一第一折邊以及一支撐肋,該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分別背對與面向該底板,並具有一銜接孔連通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呈現一圖案,該第一折邊與該支撐肋連接該第一本體;一覆蓋件,包含一第二本體以及一第二折邊,該第二本體覆蓋該第一表面,該第二本體具有一透光區覆蓋該圖案;一黏膠材料,黏合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二折邊;以及一銜接結構,與該第一本體固定,並由該第二表面突起,其中該銜接結構嵌合於該銜接孔,且該支撐肋穿入該銜接結構;一復位件,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並與該第一本體接觸;以及一連接組件,連接於該底板與該銜接結構之間,並配置以導引該鍵帽相對於該底板升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裝置,其中該支撐肋由該第二表面突起,並跨越該銜接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裝置,其中該第二本體具有一非透光區覆蓋該銜接孔。
  4. 一種按鍵裝置,包含:一底板;一鍵帽,包含:一金屬蓋,包含一第一本體以及一第一折邊,該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分別背對與面向該底板,該第一表面呈現一圖案,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一本體連接;一覆蓋件,包含一第二本體以及一第二折邊,該第二本體覆蓋該第一表面,該第二本體具有一透光區覆蓋該圖案,其中該第一折邊具有至少一凹孔面向該第二折邊;以及一黏膠材料,黏合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二折邊,其中部分之該黏膠材料容置於該至少一凹孔;以及一復位件,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並與該第一本體接觸。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按鍵裝置,其中該鍵帽進一步包含一銜接結構,該銜接結構與該第一本體固定,並由該第二表面突起,該按鍵裝置進一步包含:一連接組件,連接於該底板與該銜接結構之間,並配 置以導引該鍵帽相對於該底板升降,其中該銜接結構係貼附於該第二表面,並具有一鏤空部,且該復位件係穿過該鏤空部而與該第一本體接觸。
  6. 一種按鍵裝置,包含:一底板;一鍵帽,包含:一金屬蓋,包含一第一本體以及一第一折邊,該第一本體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分別背對與面向該底板,該第一表面呈現一圖案,該第一折邊與該第一本體連接;以及一覆蓋件,包含一第二本體、一第二折邊以及一扣合部,該第二本體覆蓋該第一表面,該第二本體具有一透光區覆蓋該圖案,該第二折邊與該第一折邊相對,該扣合部連接該第二折邊,並扣合該第一折邊遠離該第一本體的邊緣;以及一復位件,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並與該第一本體接觸。
TW109137985A 2020-10-30 2020-10-30 按鍵裝置 TWI768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985A TWI768528B (zh) 2020-10-30 2020-10-30 按鍵裝置
US17/164,792 US11217404B1 (en) 2020-10-30 2021-02-01 Keyswitch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7985A TWI768528B (zh) 2020-10-30 2020-10-30 按鍵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883A TW202217883A (zh) 2022-05-01
TWI768528B true TWI768528B (zh) 2022-06-21

Family

ID=79169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985A TWI768528B (zh) 2020-10-30 2020-10-30 按鍵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7404B1 (zh)
TW (1) TWI7685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7089B (zh) * 2021-02-19 2023-10-0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3561A1 (en) * 2011-03-31 2015-03-26 Google Inc. Metal keycaps with backlighting
TW201608588A (zh) * 2014-08-19 2016-03-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按鍵、透光鍵帽及透光鍵帽的製造方法
TWM542227U (zh) * 2017-02-03 2017-05-2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機械式按鍵裝置
US9984834B2 (en) * 2014-05-02 2018-05-29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ca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931405A (zh) * 2018-01-05 2019-08-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開關按鍵
US20200058456A1 (en) * 2016-08-08 2020-02-20 Apple Inc. Singulated keyboar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key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4295B2 (en) * 2005-11-08 2011-02-08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Push button switch cover member
JP2009009385A (ja) * 2007-06-28 2009-01-15 Toshiba Corp キーボード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502193B2 (en) * 2012-10-30 2016-11-22 Apple Inc. Low-travel key mechanisms using butterfly hing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83561A1 (en) * 2011-03-31 2015-03-26 Google Inc. Metal keycaps with backlighting
US9984834B2 (en) * 2014-05-02 2018-05-29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ca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608588A (zh) * 2014-08-19 2016-03-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透光按鍵、透光鍵帽及透光鍵帽的製造方法
US20200058456A1 (en) * 2016-08-08 2020-02-20 Apple Inc. Singulated keyboard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a keyboard
TWM542227U (zh) * 2017-02-03 2017-05-2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機械式按鍵裝置
TW201931405A (zh) * 2018-01-05 2019-08-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開關按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17404B1 (en) 2022-01-04
TW202217883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21819B2 (ja) 2段式スイッチ
US20100232861A1 (en) Protective sheet and input device
GB2464584A (en) A touch module connected to a housing and disposed above a swich module
TWI663622B (zh) 鍵盤結構
TWI716851B (zh) 鍵盤
TWI768528B (zh) 按鍵裝置
TW202008411A (zh) 按鍵
TWI445034B (zh) 鍵盤
TWI469166B (zh) 按鍵結構
JP2014503938A (ja) キーパッド装置のためのシームレスなフェースプレートアセンブリ
TWI615872B (zh) 按鍵結構
KR20090103167A (ko) 하우징 일체의 키버튼을 구비한 단말기
TWI697926B (zh) 鍵盤
JP2876570B2 (ja) キーボードスイッチ
CN114464479A (zh) 按键装置
CN203192658U (zh) 发光键盘
TW202249048A (zh) 具顯示面板的鍵盤裝置
TW202217887A (zh) 按鍵結構及鍵盤
CN206003668U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
TWI790833B (zh) 鍵盤
TWM541635U (zh) 薄膜開關及按鍵裝置
TWI836674B (zh) 鍵盤裝置及其按鍵結構
TWI775439B (zh) 具顯示面板的按鍵結構
CN114334512B (zh) 按键结构
CN112151293A (zh) 键盘装置及其组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