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7375B - 吹風機 - Google Patents

吹風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7375B
TWI767375B TW109136743A TW109136743A TWI767375B TW I767375 B TWI767375 B TW I767375B TW 109136743 A TW109136743 A TW 109136743A TW 109136743 A TW109136743 A TW 109136743A TW I767375 B TWI767375 B TW I7673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coupling
diffuser
magnetic fix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67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7907A (zh
Inventor
金庚兌
辛大基
朴琁貞
具倫希
金東元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37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7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7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737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45D20/122Diffusers, e.g. for variable air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0/00Hair drying devi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45D20/04Hot-air producers
    • A45D20/08Hot-air producers heated electrically
    • A45D20/10Hand-held drying devices, e.g. air douches
    • A45D20/12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nozzles, st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5/00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 A46B5/04Brush bodies; Handles integral with brushware shaped as gloves or finger-stalls or other special holding ways, e.g. by the tong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6BRUSHWARE
    • A46BBRUSHES
    • A46B9/00Arrangements of the bristles in the brush body
    • A46B9/02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 A46B9/023Position or arrangement of bristles in relation to surface of the brush body, e.g. inclined, in rows, in groups arranged like in hair brushes, e.g. hair treatment, dyeing, streak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61N5/0616Skin treatment other than tanning
    • A61N5/0617Hai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D
    • A45D2200/20Additional enhancing means
    • A45D2200/205Radiation, e.g. UV, infrar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種吹風機包括一主體、一把手、以及一擴散器。該擴散器包含一擴散殼體,具有耦合至該主體的一後側。該主體設置成使得一外壁的一前端圍繞一出氣口,而與該擴散器耦合的一第一耦合部設置在該前端。該擴散殼體包含一第二耦合部,耦合至該第一耦合部,同時圍繞界定在該後側的一進氣口。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電力傳輸器,用以供電給該擴散器,而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電力接收器,用以從該電力傳輸器接收電力。

Description

吹風機
本發明關於一種吹風機和一種擴散器。
當將濕頭髮弄乾或者做頭髮造型時,可以使用由出氣口排氣的吹風機。
在一示例中,吹風機可以提供具備使用者所需特定特性的空氣或氣體,諸如透過擴散器提供所需氣體溫度、所需氣體速度和所需氣流形狀或面積。擴散器可以耦合至吹風機的主體,以變更氣體特性。而且,擴散器可以包含護理裝置,諸如按摩顆粒或硬毛,以管理頭皮健康等。
韓國新型申請公開第20-2011-0002484號揭露了一種耦合至吹風機的主體以排出氣體的擴散器。
在擴散器耦合至主體的構造中,重點是考量擴散器的功能性和使用性,以允許擴散器和主體傳輸和接收電力和訊號的同時,避免擴散器與吹風機之間因意外或錯誤而未能耦合,以具有使用便利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包括:一主體,包含一前端;一出氣口,設置在該前端,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一第一耦合部,設置在該前端並圍繞該出氣口;一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第一耦合部上,並配置以傳輸電力;一把手,從該主體延伸:以及一擴散器,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後端;一進氣孔,設置在該後端;一第二耦合部,設置在該後端並圍繞該進氣孔,該第二耦合部配置成可拆卸地耦合至該第一耦合部;以及一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第二耦合部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其中,當該第一耦合部耦合至該第二耦合部時:該擴散器的該後端的至少一部分圍繞該主體的該出氣口 的至少一部分,該進氣孔與該出氣口對齊以彼此連通,使得該進氣孔接收從該出氣口排出的流體,以及該電力接收器電性耦合至該電力傳輸器,以接收從電力傳輸器傳輸的電力。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提供一種用於吹風機的擴散器,包括:一殼體,具有一後端;一進氣口,設置在該後端並配置以接收流體;一耦合套筒,設置在該後端並圍繞該進氣口,該耦合套筒配置成可插入地與該吹風機耦合,並從該吹風機卸下,使得該進氣口接收從該吹風機排出的流體;以及一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耦合套筒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其中,該耦合套筒包含以下其中之一:一磁鐵;多個螺絲螺紋;至少一個鉤子;至少一個鉤扣件;至少一個滑槽;或至少一個突起;以及其中,該電力接收器配置以對以下其中之一供電:一燈,設置在該殼體內部,並配置以遠離該進氣口發光;一近接感測器,配置以感測至該殼體前方的一目標的距離;或一濕度感測器,設置在該殼體的一前側,以測量該殼體前方的濕度。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還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包括上述的擴散器。
100:吹風機
110:主體
111:氣流路徑
112:前端
115:控制器
117:溫度調整器
119:風扇
120:第一耦合部(第一耦合構件)
121:電力傳輸器
125:滑動突起
127:第一磁性固定部
128:第一斜面
129:前表面
140:鉤扣件
142:鉤狀接合部
150:出氣口
152:排氣基座(盤)
154:中心開口(中心部分)
155:引導圓錐
156:側開口(側部分)
180:把手
200:擴散器
210:擴散殼體
211:前側(前緣)
212:後側(後端)
215:進氣口
217:後圓周部分
220:第二耦合部(第二耦合構件)
221:電力接收器
224:耦合套筒(凸緣)
225:滑槽(鎖槽)
227:第二磁性固定部
228:第二斜面
230:鉤子
232:鉤狀突起
234:鉤狀延伸件
236:前圓周部分(邊緣)
237:第一部分
238:第二部分
240:引導框架
241:擴散部(擴散基座)
242:擴散突起
246:第一導件(環)
251:第二導件(環)
253:引導連接器(突耳)
258:第一流動路徑(開口)
259:第二流動路徑(開口)
260:光照射器(燈)
262:發光器
265:電路板
266:中央板(基座)
267:第一板(環)
268:第二板(環)
269:近接感測器
271:光阻擋部(遮罩)
280:光擴散框架
282:中央光擴散部(擴散器)
284:第一光擴散部(擴散器)
286:第二光擴散部(擴散器)
288:光擴散連接器
300:排氣蓋(擴散器蓋)
302:邊緣
303:開口區域(孔)
305:排氣孔
310:按摩突起(硬毛)
312:溼度測量突起(感測器)
315:第一濕度測量突起
316:第二濕度測量突起
下文將參照下列附圖,詳細描述實施例,其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其中:
圖1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吹風機的視圖;
圖2是顯示擴散器與圖1中所示之吹風機分離的狀態的視圖;
圖3是顯示圖2中所示之吹風機的內部剖面的視圖;
圖4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吹風機的出氣口的視圖;
圖5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擴散器的視圖;
圖6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擴散器的分解圖;
圖7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擴散器的內部剖面的視圖;
圖8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第二耦合部的視圖,其中滑槽設置在擴散器中;
圖9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主體中具有滑動突起的第一耦合部的視圖;
圖10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擴散器中具有第二磁性固定部的第二耦合部的視圖;
圖11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吹風機中第一磁性固定部與第二磁性固定部彼 此耦合的狀態的視圖;
圖12是顯示根據放大的一實施例在吹風機中第一磁性固定部和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剖面的視圖;
圖13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擴散器中具有鉤子的第二耦合部的視圖;
圖14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吹風機中鉤子與鉤扣件彼此耦合的狀態的視圖;
圖15是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在擴散器中包含鉤狀延伸件的鉤子的視圖;以及
圖16是顯示圖15中的鉤子所耦合的鉤扣件的視圖。
參照圖1至圖3,吹風機100可以包括主體110、把手180、以及擴散器200,如圖1所示。另外,如圖2所示,主體110可以包含出氣口150,從外部引入的氣體或空氣通過出氣口150排出。
如圖3所示,主體110可以包含氣流路徑111,引入的空氣通過氣流路徑111流動。氣流路徑111內部的氣體可以通過出氣口150排出至外部。主體110可以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形狀,而且當從前方檢視時,並可以具有各種剖面的形狀,如圓形、橢圓形、圓角矩形或多邊形。
在本發明中,可以以主體110為中心界定前、後、左、右、上、下等方向。參照圖2,出氣口15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側,而把手180可以具有從主體110向下大幅延伸的形狀。
在主體110內部流動的氣體可以通過進氣口引入,該進氣口可以設置在把手180上(如圖3所示),或設置在主體110上(例如主體110的後方)。如圖1至圖3所示,當進氣口設置在把手180上時,氣流路徑111可以從形成在把手180中的進氣口朝主體110的出氣口150延伸,或是向上和向前延伸。氣體可以通過進氣口從外部引入或吸入,而且所吸入的氣體可以沿氣流路徑111流動,並通過出氣口150排出至外部。
把手180可以是由使用者的手抓住的吹風機100的一部分,且其形狀可以改善抓握的方便性。如圖1至圖3所示,把手180可以從主體110向下延伸,但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不受朝下的把手180所限制。把手180可以與主體110一體成型,或與主體110分別製造接著再耦合至主體110。
當把手180與主體110分別製造接著再耦合至主體110時,可以設置把手180使得其縱向方向相對於主體110是固定的或可變的。舉例來說,把手180可以具有鉸鍊耦合部或鉸鍊構造,並可以耦合至主體110,使得把手180的縱向方向相對於主體110是可改變的(例如可折疊的),俾使使用者抓握及/或做造型時更方便。
把手180的延伸方向可以有所不同。然而,為了清楚地描述下文,把手180從主體110延伸的方向將稱為向下方向。
參照圖3,根據一實施例的吹風機100可以包括風扇119,該風扇119能夠移動(例如吸入及/或排出)氣體或空氣,並能夠調整氣體或空氣通過出氣口150排出的速度。風扇119可以設置在氣流路徑111中以排氣。風扇119可以設置在把手180的內部(如圖所示)或者設置在主體110的內部(例如主體110的後方)。
風扇119可以設置在進氣口旁或附近。舉例來說,當進氣口設置在把手180中時,氣流路徑111可以從把手180的進氣口延伸至出氣口150,而風扇119可以設置在位於把手180中的氣流路徑111的一部分中。
溫度調整器117(例如加熱器或冷卻器)可以設置在主體110(或者把手180)內部,以調整排出氣體的溫度。溫度調整器117可以用各種形式設置,或可以設置在各種位置。在圖2中,溫度調整器117設置在主體110內部。
另外,溫度調整器117可以用各種形式設置。溫度調整器117可以使用藉由提供電流給線圈形狀的電阻器的加熱方式來產生熱。然而,溫度調整器117的電阻器可以不必然是線圈的形狀,且可以用各種形式設置,例如能加熱氣體或調整氣體溫度的電熱元件。舉另一示例,溫度調整器117可以包含熱電冷卻器(TEC)或珀爾帖(Peltier)熱電裝置以提供冷卻氣體。
下文將針對氣流,示意性地描述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操作吹風機100的方法。
首先,使用者可以操控或啟動設置在主體110或把手180上的電源按鈕。當開啟電源按鈕時,可以運行風扇119,且氣體可以引入或吸入吹風機100中。
通過進氣口引入的氣體經由風扇119沿氣流路徑111朝出氣口150流動,且氣體通過出氣口150排出至使用者。在此過程中,沿氣流路徑111的氣 流速度可以由風扇119調整,且沿氣流路徑111流動的氣體的溫度可以由溫度調整器117調整。
在一示例中,根據一實施例的吹風機100可以包括控制器115。控制器115可以連接至風扇119、溫度控制器117、電源按鈕、以及操控器或使用者介面,以選擇想要的溫度或氣流速度,且也連接至可以設置在擴散器200上的光照射器或燈260(見圖6)、近接感測器269(見圖6)、濕度測量突起或感測器312(見圖6)等,將在下文加以描述。控制器115可以控制上述組件。
控制器115可以設置在擴散器200、主體110或把手180的其中之一上。或者,複數個控制器115可以分別佈置在所有的擴散器200、主體110或把手180上。如圖3所示,控制器115可以設置在主體110上以訊號連接至擴散器200,或者如圖1的虛線所示,複數個控制器115分別佈置在擴散器200和主體110上。
調整風扇119和溫度調整器117的運行狀態可以透過由使用者操控操控器或使用者介面來進行,或可以基於預設或預定在控制器115中的運行模式來自動進行。另外,當透過擴散器200的近接感測器269辨識位於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的距離為小於等於參考距離或預定距離時,控制器115可以控制擴散器200的光照射器260照射光(見圖6)。
控制器115可以透過擴散器200的濕度測量突起312,辨識位於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的阻抗,並透過該阻抗判定目標的濕度。由於濕度增加,所以控制器115可以控制風扇119,使得通過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的速度增加、控制溫度調整器117,使得氣體溫度增加、或者控制光照射器260,使得光照射器260的光量增加。
如圖1或圖3所示,設有出氣口150的主體110可以具有近似圓形的剖面,且其前後長度可以大於左右寬度或剖面直徑。然而,主體110的剖面形狀可以根據需求來改變。
下文將參照圖3,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吹風機100的出氣口150。氣流路徑11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界定在主體110內部,且主體110的至少一側可以開口或者具有一開口。舉例來說,主體110可以朝前後方向延伸,且其前表面可以在前端112開口(見圖4)。前端112可以是界定前開口的壁或前邊緣。主體110的前開口可以與氣流路徑111連通。出氣口150可以由前端112的內邊 緣或表面界定。主體110的前開口可以對應於氣流路徑111的一端,而氣流路徑111的該端可以對應於出氣口150。
參照圖4,在一示例中,出氣口150可以包含排氣基座或盤152,其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開口處。排氣基座152可以與前端112同心,或是設置在前端112內部。排氣基座152的外邊緣可以與前端112間隔開,以界定兩者之間的側部分或側開口156。排氣基座152可以具有中心部分或中心開口154。氣體可以通過側開口156或中心開口154排出,該些開口可以稱為外開口和內開口。沿氣流路徑111流動的氣體可以同時傳遞至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以排出至外部。
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可以對應於排氣孔,氣體從出氣口150通過該排氣孔排出。中心開口154可以界定在出氣口150的剖面上的中心側,而其剖面形狀可以是圓形。然而,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不限於圓形剖面,且中心開口154的形狀可以根據需要形成為多邊形,如正方形,而其直徑長度、寬度或剖面面積亦可以根據需要來調整。
側開口156可以圍繞中心開口154。舉例來說,如圖4所示,中心開口154可以以大致圓形界定在排氣基座152及/或整個出氣口150的中心,而且側開口156可以是圍繞排氣基座152的環形開口。該環狀可以具有延伸形狀及/或封閉的曲狀。舉例來說,圖4揭露了具有圓環形狀的側開口156。然而,側開口156的環狀可以不必然是圓形,或者舉例來說,可以是多邊環狀,例如三角形或正方形。
可選的引導圓錐155可以設置在中心開口154內部,使得空氣能通過環形開口流動,該環形開口界定在一方面定義中心開口154的排氣基座152的內側與另一方面是引導圓錐155的外表面之間。下文將描述排氣基座152和引導圓錐155的詳細資訊。類似於側開口156的形狀,引導圓錐155外部的中心開口154部分的形狀不受限於圓環形狀,例如可以是多邊環狀,如三角形或正方形。
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可以與氣流路徑111的相同部分連通。中心開口154可以與側開口156同心。
排出氣體的整體剖面體積可以對應於由前端112形成的整體剖面的尺寸。然而,排氣基座152可以阻擋流經出氣口150的一部分氣體。排出氣體可以擴散,同時通過側開口156流動,且一部份氣流可以朝無氣體排出的剖面 中心分散(即朝排氣基座152),從而減少排出氣體的剖面面積。
中心開口154可以界定在側開口156的中心,且朝排氣基座152的中心分散的側開口156的空氣可以由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空氣抑制。流經中心開口154的空氣可以抑制流經側開口156的空氣,並防止流經側開口156的空氣朝出氣口150的中心分散。
流經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的空氣可以具有大剖面面積,以促進吹頭髮的過程。舉例來說,通過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的總體積可以足以讓使用者吹乾較大面積的頭髮。
由於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可以與氣流路徑111的相同剖面面積連通,因此不見得要為了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分隔氣流路徑111。因此,對使用者提供三維氣體排出可以是有效的。
中心開口154可以界定在排氣基座152的中心,而側開口156可以界定在排氣基座152的外圓周表面與主體110的前端112之間,該前端112可以是界定前開口的壁或邊緣。
排氣基座152可以耦合至主體110的前端112,並可以具有與前開口相同的剖面形狀,但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不受此限,並可以用各種形狀或材料形成。舉例來說,排氣基座152可以設置為與主體110的前開口的形狀有部分不同,以判定側開口156的形狀,並可以用與主體110的前端112或外壁的材料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成型。
排氣基座152可以構成主體110的一個表面(即前表面)的整體或一部分,因此中心開口154可以界定在排氣基座152的中心,而側開口156可以界定在排氣基座152的外圓周表面與主體110的前端112之間。
排氣基座152可以用各種方式耦合至主體110的開口,如使用各種耦合肋的方式,及/或可以與主體110一體成型。
在一示例中,如圖4所示,排氣基座152可以從前端112朝主體110的內部凹入或凹陷,使得前端112的前邊緣比排氣基座152的前表面更向前突出。
而且,排氣基座152前表面的中心可以朝主體110的內部凹入或凹陷,使得排氣基座152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曲面或彎曲面。因此,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在通過側開口156排出之前排出。
當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在通過側開口156排出之前開始 擴散時,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剖面面積可以透過擴散來增加,並可以抑制通過側開口156朝中心排出的氣流。而且必要時,可以用各種方式設定排氣基座152前表面的曲面的曲率,以防止或減少亂流。
引導圓錐155可以設置在中心開口154的中心,以引導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流。氣體可以在中心開口154的內表面與引導圓錐155之間排出。
圖4顯示設置在中心開口154的中心的引導圓錐155。由於設置有引導圓錐155,所以流經中心開口154的氣體會排出至中心開口154的內表面與引導圓錐155的外表面之間的空間中。
當引導圓錐155設置在中心開口154的中心時,氣體可以通過中心開口154的外部流動,該外部可以是環狀的排出孔。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具有環狀剖面。
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藉由阻擋在流動過程中通過側開口156朝中心內部流動的部分氣體,有助於抑制通過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的剖面面積縮小。另外,引導圓錐155可以增加通過中心開口154向外擴散的氣體的量或速度。
當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剖面面積因引導圓錐155而增加時,可以提高抑制通過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向內流入。
在一示例的引導圓錐中155中,朝氣流路徑111突出的後端和朝中心開口154的氣體排出方向突出的前端可以分別為圓錐形。該圓錐形可以表示剖面面積為圓形或橢圓形,且圓形的直徑或寬度會隨著長度增加而逐漸減少。
然而,在圓錐形中,剖面面積的圓形不僅限於完整的圓形,舉例來說,亦可以是橢圓形或圓角矩形。而且,直徑減少不一定會保持恆定;舉例來說,縮徑率可以是逐漸增加或逐漸減少。
由於引導圓錐155的前端以圓錐形突出,所以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越來越朝中心開口154的邊緣集中。因此,可以進一步抑制通過側開口156排出並朝中心開口154流動的氣流。
引導圓錐155的外圓周表面可以具有對應於中心開口154的內圓周表面的形狀或尺寸,且引導圓錐155的外圓周表面與中心開口154的內圓周表面之間的分隔距離可以根據需求來改變。而且,引導圓錐155可以由與排氣基座 152的材質相同或不同的材質製成,且必要時,其外表面的曲率可以用種方式設計。
在一示例中,出氣口150可以進一步包含排氣引導環。該排氣引導環可以設置在中心開口154的內表面上,並在通過中心開口154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上突出,以與引導圓錐155一起引導氣流。圖4顯示引導圓錐155和排氣引導環可以佈置在中心開口154中。
排氣引導環可以具有沿中心開口154的邊緣延伸的環狀,並可以與排氣基座152一體成型,或與排氣基座152分別成型,以便之後耦合至中心開口154的內圓周表面。
排氣引導環可以從中心開口154或排氣基座152向外或向前後突出,及/或基於排氣方向突出。通過中心開口154的氣流可以透過從中心開口154突出的引導圓錐155和排氣引導環,集中在引導圓錐155與排氣引導環之間。排氣引導環的突出端可以具有彎曲的形狀,以利氣體流動。排氣引導環的每一部分的直徑可以是不同的,而且排氣引導環的形狀根據需要也可以有所不同。主體110的前端112可以包含下文將描述的第一耦合構件120。
參照圖5和圖6,擴散器200可以可拆卸地耦合至主體110,因此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引入擴散器200中,並排出至吹風機100的外部。擴散器200亦可以稱為頭部或噴嘴頭。
擴散器200可以耦合至主體110,使得其後側覆蓋出氣口150,而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通過界定在擴散器200的進氣孔215流至擴散器200。
使用者可以選擇性地使用擴散器200用於頭皮或頭髮保養。舉例來說,使用者可以使用包含下文將描述的按摩突起或硬毛310和光照射器或燈260的擴散器200用於頭皮護理。使用者亦可以使用相同的擴散器200吹乾頭髮,並可以配置擴散器200的形狀,使得根據需要,在吹頭髮步驟中增加氣流剖面面積。
擴散器200的後側可以耦合至主體110的前端112。第一耦合部或構件120(見圖4)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而配置成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的第二耦合部或構件220可以設置在擴散器200的後側。
擴散器200與主體110之間的耦合方式可以有所不同。擴散器200 可以用諸如螺栓耦合、裝配耦合、磁耦合或滑動耦合等方式耦合至主體110,以從主體110接收氣體。
由於擴散器200設置成可從主體110拆卸,所以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以改善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想使用從主體110的出氣口150直接排出之更集中的氣體時,使用者可以拆卸擴散器200。而且,當使用者想要更擴散或更分散的氣流時,使用者可以將擴散器200裝到主體110。
擴散器200可以包含擴散殼體210和排氣蓋或擴散器蓋300。擴散殼體210和排氣蓋300可以形成擴散器200的外部。
擴散器可以具有彎曲的鐘形或帽形。擴散器200的內徑可以朝前方增加。擴散殼體210和排氣蓋300的內部剖面面積可以從後側或後端212朝前側或前緣211增加。
因此,由於氣體速度朝擴散器200的前方降低,所以從出氣口150傳遞的氣體可以在其剖面面積增加的情況下提供給使用者。使用者可以為了對頭髮等進行吹乾、做造型等目的而使用擴散器200。
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可以開口以界定一開口前表面。擴散殼體210前表面的整體或一部分可以界定該開口前表面。擴散器200內部的氣體可以透過擴散殼體210的開口前表面排出至外部並提供給使用者,同時透過前側211朝前方排出。
界定在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的開口前表面可以曝露至外部,或者排氣蓋300可以設置以耦合至該開口前表面。
圖5顯示排氣蓋300耦合至開口前表面的狀態。排氣蓋300可以包含至少一個界定在其中的排氣孔305,氣體可以通過排氣孔350排出。排氣蓋300可以具有對應於擴散殼體210的開口前表面的形狀,並可以耦合至擴散殼體210以位於開口前表面處或開口前表面上。
複數個排氣孔305可以界定在排氣蓋300的前表面上,並彼此間隔開。圖5顯示複數個排氣孔305,該些排氣孔305平均地分散和佈置在排氣蓋300的前表面上。在這樣的佈置下,氣體可以透過排氣蓋300的整個前表面排出,而使用者可以接收到透過排氣蓋300向前排出且平均地分散的氣體。
排氣蓋300可以被設置,使得位於最外側相對於擴散器200的徑向方向的邊緣302與擴散殼體210緊密接觸。擴散殼體210可以具有圍繞前側211 之開口前表面的前圓周部分或邊緣236,而邊緣302具有對應於前圓周部分236形狀的形狀,並可以與前圓周部分236接觸。
前圓周部分236可以具有第一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第一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可以佈置成與擴散殼體210的進氣孔215及/或後側212相隔不同的距離。第一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可以代表由擴散殼體210的外邊緣界定的各種曲線或波浪。第一部分237可以是隆起或山部,而第二部分238可以是凹部,使得前圓周部分236在第一部分237處比在第二部分238處更靠前方。排氣蓋300的邊緣302可以成型以對應於第一部分237和第二部分238的形狀,從而與擴散殼體210的前圓周部分236緊密接觸。
擴散殼體210的前圓周部分236和排氣蓋300的邊緣302可以設計成用任意曲面安置在使用者的頭上或上方,同時沿擴散器200的外圓周方向分別具有曲度和具有向前突出的不同長度。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善與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接近度和造型,以最小化使用者的頭部與擴散器200之間的空間,從而提升加熱、吹乾和護理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加透過排氣蓋300向前排出的氣體量及/或由光照射器260提供的光密度。
人體工學設計係透過擴散殼體210的前圓周部分236和排氣蓋300的邊緣302來形成,根據上文所述和附圖所示,當從側面檢視時,前圓周部分236和邊緣302可以佈置以形成曲線。在這種情況下,前圓周部分236和邊緣302的曲度等可以基於統計上所判定的標準頭型來設計。
舉例來說,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以根據標準頭型界定R127曲度設計,並設計前圓周部分236和邊緣302的形狀、以及與其對應的擴散殼體210和排氣蓋300的形狀。
在一示例中,近接感測器269可以設置在擴散殼體210內部,以改善擴散器200的使用便利性和效率。開口區域或孔303可以界定在排氣蓋300中,使得可以改善近接感測器269對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如使用者的頭髮或頭皮)的距離測量準確性。近接感測器269可以用各種方式實施,如壓力、超音波、紅外線、雷射、光等,以測量至近接感測器269前方的目標的距離,而在近接感測器269前方的排氣蓋300的區域可以開口以界定開口區域303。
在一示例中,圖5顯示具有複數個按摩突起或硬毛310的排氣蓋300。按摩突起310可以具有從擴散器200向前突出的柱狀,並可以按壓使用者的 頭皮以提供按摩效果。在設計方面,可以用各種方式決定按摩突起310的剖面形狀、突出長度、佈置形式等。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透過按摩突起310為使用者提供頭皮按摩,同時透過排氣蓋300的前表面提供擴散的氣體給使用者,從而提供使用便利性並促進頭皮和頭髮的護理。
參照圖6和圖7,擴散器200可以包括擴散殼體210、引導框架240、光照射器260、光擴散框架280、以及排氣蓋300。
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可以與主體110耦合,而開口前表面可以界定在前側211上。擴散殼體210的內徑可以從後側212增加至前側211,使離開主體110的氣體可以擴散並排出至外部。通過主體110的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在因氣體在擴散殼體210中流動使其氣流剖面面積增加的情況下,提供給使用者。
圖6和圖7顯示擴散殼體210,其內徑從後側212朝前側211增加,且因此其外徑亦以相同的方式增加。進氣孔215可以界定在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上。當擴散殼體210耦合至主體110時,進氣孔215可以設置以面對、圍繞或連通出氣口150。而且,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通過進氣孔215引入擴散殼體210中。
當從後方檢視時,進氣孔215可以位於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的中心,而進氣孔215的剖面形狀可以對應於出氣口150的剖面形狀。舉例來說,可以界定進氣孔215的內徑大於出氣口150的側開口156的內徑,因此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透過進氣孔215完全引入擴散殼體210中。
耦合至主體110的第二耦合部220可以設置在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上。擴散殼體210可以包含後圓周部分217,其圍繞後側212上的進氣孔215,而第二耦合部220可以設置在圍繞進氣孔215的後圓周部分217的後側或後端。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進一步包含耦合套筒或凸緣224。耦合套筒224可以從後圓周部分217的後方向後延伸。當擴散器200耦合至主體110時,耦合套筒224可以設置以向外圍繞主體110的前端112。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並可以具有嵌入前端112的外壁內部或位於外壁內部的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如第一極磁鐵或金屬磁鐵)。第一耦合部120可以進一步包含電力傳輸器或收發器(如透過電磁感 應運作的無線電力收發器),設置在前端112的外壁的外表面或前表面上。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具有嵌入後圓周部分217中或位於後圓周部分217內部的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如第二極磁鐵或金屬磁鐵)。第二耦合部220可以進一步包含電力接收器或收發器(如透過電磁感應運作的無線電力收發器),設置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或後表面上或設置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或後表面處。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耦合至第二耦合部220。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包含磁力產生器(如鐵磁材質或電流),因此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彼此磁耦合。該磁耦合是表示透過從磁力產生器產生的磁力來彼此耦合的方法,該磁力產生器可以作為磁鐵及/或電磁鐵來使用。
電力傳輸器可以供電給電力接收器,當擴散器200耦合至主體110時,電力傳輸器與電力接收器對齊、接觸或連接。電力接收器可以連接至擴散器200的組件或裝置(如下文將描述的光照射器260、近接感測器269和溼度測量突起312),以向該些組件或裝置供電。
被前圓周部分236圍繞的開口前表面可以界定在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且擴散殼體210內部的氣體可以通過前側211的開口前表面,透過擴散器200向前排出。
引導框架240可以設置在擴散殼體210內部。引導框架240可以引導通過進氣孔215引入的氣流。
引導框架240可以面對擴散殼體210的進氣孔215。引導框架240可以在其中心具有擴散部或基座241;設置在擴散部241徑向外部的第一導件或環246;以及設置在第一導件246徑向外部的第二導件或環251。引導框架240可以包含引導連接器或突耳253,沿擴散器200的徑向方向延伸,以與擴散部241、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彼此連接。
引導框架240的擴散部241可以面對進氣孔215,以擴散通過進氣孔215朝徑向方向向外引入的氣體。通過進氣孔215引入氣流的剖面面積可以由擴散部241增加。
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流動方向可以由擴散部241改變。擴散部241可以具有大於中心開口154的直徑,並擴散從中心開口154朝徑向方向 向外提供的氣體。
第一導件246可以是環狀,而擴散部241可以位於第一導件246的中心。擴散部241可以具有圓形的剖面,並可以與擴散部241向外間隔開,同時與第一導件246的擴散部241同心。
第一流動路徑或開口258可以設置在第一導件246與擴散部241之間。第一導件246可以與擴散部241間隔開,以界定第一導件246與擴散部241之間的第一流動路徑258。透過擴散部241擴散的氣體可以通過第一流動路徑258流動。
第二導件251的環狀可以對應於第一導件246的環狀,而擴散部241和第一導件246可以位於第二導件251的中心。第二導件251可以與擴散部241和第一導件246同心,並可以與第一導件246間隔開。
第一導件246的內徑可以大於擴散部241的直徑,而第二導件251的內徑可以大於第一導件246的外徑。因此,第一流動路徑258可以界定在擴散部241與第一導件246之間,而第二流動路徑或開口259可以界定在第一導件246與第二導件251之間。
被擴散部241擴散的氣體可以流經第一流動路徑258和第二流動路徑259。第二流動路徑259的外徑可以大於進氣孔215的直徑,因此通過進氣孔215引入的氣體可以被擴散部241擴散,並以較大氣流剖面流動。
光照射器260可以位於引導框架240前方,並安裝在引導框架240的前表面上。光照射器260可以具有複數個發光器262(如發光二極體或LED),佈置在電路板265上。電路板265可以包含複數個彼此隔開的電路板,而電路板265的複數個板的尺寸、形狀和佈置均對應於引導框架240的擴散部241、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的尺寸、形狀和佈置。電路板265可以不干擾流經第一流動路徑258和第二流動路徑259的氣體或空氣。
複數個電路板265可以分別包含中央板或基座266、第一板或環267和第二板或環268。中央板266可以具有對應於擴散部241的剖面形狀。舉例來說,擴散部241可以具有圓形的剖面,而中央板266可以具有與擴散部241相同的圓形剖面。中央板266可以設置在擴散部241的前表面上或前表面處,並可以包含複數個發光器262。
第一板267可以具有對應於第一導件246的形狀。舉例來說,第 一導件246可以具有環狀,而第一板267可以具有與第一導件246相同的環狀。第一板267設置在第一導件246的前表面上或前表面處,並可以包含複數個發光器262。
第二板268可以具有對應於第二導件251的形狀。舉例來說,第二導件251可以具有環狀,而第二板268可以具有與第二導件251相同的環狀。第二板268可以設置在第二導件251的前表面上或前表面處,並可以包含複數個發光器262。
中央板266、第一板267和第二板268可以佈置為同心,如同引導框架240的擴散部241、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第一板267可以向外或徑向地與中央板266間隔開,而第二板268可以向外或徑向地與第一板267間隔開。第一板267的內徑可以大於中央板266的直徑,而第二板268的內徑可以大於第一板267的外徑。如同引導框架240,第一流動路徑258可以位於中央板266與第一板267之間,而第二流動路徑259可以位於第一板267與第二板268之間。
光照射器260的位置可以由光擴散框架280與引導框架240之間的耦合固定,詳情將於下文中描述。或者,中央板266、第一板267和第二板268可以可選地分別耦合(如附著、焊接或按壓裝配)至擴散部241、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的前表面。電路板265可以包含對應於引導連接器253之選用的突耳或連接器,以與中央板266、第一板267和第二板268彼此連接。當包含該些選用的連接器時,選用的連接器可以耦合(如附著、焊接或按壓裝配)至下文將描述的引導框架240的引導連接器253及/或光擴散框架280的光擴散連接器288。作為另一替代方案,當包含該些選用的連接器時,電路板265可以僅耦合至擴散部241、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的一個或兩個前表面。舉例來說,中央板266可以固定至擴散部241,同時第一板267和第二板268分別僅接觸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及/或僅位於與第一導件246和第二導件251對齊的位置。
光照射器260可以透過複數個發光器262朝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照射光。從光照射器260照射的光可以透過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朝擴散器200前方或向前的位置發射。
舉例來說,從光照射器260照射的光可以穿過擴散殼體210的開口前表面、穿過排氣蓋300的排氣孔305、穿過排氣蓋300的按摩突起310;或者若排氣蓋300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製成,穿過排氣蓋300的一部分或主體。
由於光從擴散器200向前照射,所以擴散器200可以進行使用者的頭髮或頭皮護理。從光照射器260照射的光可以有助於在吹乾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時,或是提供熱給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時,改善頭皮和頭髮護理。從發光器262發射的光的波長可以由使用者預定或選擇。舉例來說,紅光(620-660奈米)可以用於防止掉髮或增加血液流動至頭皮,或是UV光(100-400奈米)可以用於消毒頭皮或護理皮膚狀況,如頭皮的牛皮癬。
近接感測器269可以設置在光照射器260的電路板265上。圖6顯示近接感測器269設置在光照射器260的中央板266上的狀態。
近接感測器269可以設置在中央板266的中心。近接感測器269可以設置以測量距位於近接感測器269前方的目標的分隔距離。控制器115可以基於近接感測器269與由近接感測器269測量的目標之間的分隔距離設置,以控制光照射器260。
舉例來說,當距由近接感測器269測量的目標的分隔距離等於小於參考距離或預定距離時,控制器115可以控制光照射器260,使得光照射器260可以經由發光器262向前發射光。該參考距離可以根據設計或控制來預定。光照射器260亦可以透過實體開關來操作,即使當由近接感測器269測量的分隔距離等於小於參考距離時,可以操作光照射器260。由於使用了近接感測器269,可以在距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如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分隔距離等於小於參考距離時操作光照射器260,從而改善使用便利性和操作效率。
近接感測器269可以用各種形式設置。舉例來說,近接感測器269可以是:壓力感測器,其檢測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是否施加按壓力;或光敏感測器,其測量所感測的光量隨著距頭皮或頭髮的分隔距離減少而減少的程度。
另外,近接感測器269可以是紅外線(IR)感測器,其測量從目標傳輸的紅外線,以測量距頭皮或頭髮的分隔距離。在這種情況下,近接感測器269可以設置以向前照射紅外線。
光擴散框架280可以位於光照射器260的前方。光擴散框架280可以安裝在光照射器260的前表面上,以向前覆蓋光照射器260的發光器262。
光擴散框架280可以包含中央光擴散部或擴散器282、第一光擴散部或擴散器284、以及第二光擴散部或擴散器286。光擴散框架280可以進一步包含光擴散連接器288,以將中央光擴散部282、第一光擴散部284和第二光擴散 部286彼此連接。
中央光擴散部282的剖面形狀可以對應於中央板266的剖面形狀。舉例來說,中央板266可以具有圓形剖面,而中央光擴散部282可以具有與中央板266相同的圓形剖面,並可以覆蓋擴散部241的前表面。
第一光擴散部284可以具有對應於第一板267的形狀。舉例來說,第一板267可以具有前文所述的環狀,而第一光擴散部284可以具有與第一板267相同的環狀,並可以覆蓋第一板267的前表面。
第二光擴散部286可以具有對應於第二板268的形狀。舉例來說,第二板268可以具有前文所述的環狀,而第二光擴散部286可以具有與第二板268相同的環狀,並可以覆蓋第二板268的前表面。
中央光擴散部282、第一光擴散部284和第二光擴散部286可以佈置為同心,如同引導框架240和光照射器260的佈置。第一光擴散部284可以向外與中央光擴散部282間隔開,而第二光擴散部286可以向外與第一光擴散部284間隔開,以便不阻擋排出的氣流。
第一光擴散部284的內徑可以大於中央光擴散部282的直徑,而第二光擴散部286的內徑可以大於第一光擴散部284的外徑。如同引導框架240,第一流動路徑258可以位於中央擴散部282與第一光擴散部284之間,而第二流動路徑259可以位於第一光擴散部284與第二光擴散部286之間。
擴散器200可以設置為第一流動路徑258和第二流動路徑259透過引導框架240、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在前後方向上延伸的形狀。光擴散連接器288可以設置為對應於引導連接器253的形狀。舉例來說,引導連接器253和光擴散連接器288可以具有沿擴散器200的徑向方向延伸的形狀。
光擴散連接器288可以位於引導連接器253的前方並與其對齊,以便不阻擋排出的氣流。當光擴散框架280固定至引導連接器253時,光擴散框架280可以固定於擴散殼體210內部。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就設計和結構穩定性而言是有下列優勢的:在其中引導框架240由複數個組件構成的狀態下,該複數個組件能夠透過引導連接器253操控為單一組件。另外,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就設計和結構穩定性而言是是有下列優勢的:在其中光擴散框架280由複數個組件構成的狀態下,該複數個組件能夠透過光擴散連接器288操控為單一組件。
而且,光擴散框架280的光擴散連接器288可以耦合至引導框架240的引導連接器253,因此可以穩定地固定及牢固所有的中央光擴散部282、第一光擴散部284和第二光擴散部286,這對耦合而言是有利的。
光擴散框架280可以由光可穿過的材質(如塑膠或玻璃等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製成。從光照射器260發射的光可以在穿過光擴散框架280時散射和擴散。光擴散框架280可以設置在光照射器260前方,因此從光照射器260照射的光可以在散射和擴散並均勻地分散到更大面積中的同時,提供給使用者。
用於光的散射和擴散的處理可以在光擴散框架280的前表面或後表面上進行。舉例來說,可以在光擴散框架280的表面上進行蝕刻,或可以在光擴散框架280的表面上形成透過雷射處理的圖案等。
在一示例中,中央光擴散部282可以遮蔽中央板266的前表面,而近接感測器269前方的中央光擴散部282的一部分可以開口或形成一個孔,使得經由近接感測器269測量距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的分隔距離可以便利或不受干擾。當近接感測器269設置在中央板266的中心時,中央光擴散部282可以具有界定於其中心的孔(如圖所示),以將近接感測器269向外曝露,並允許與近接感測器269之間的訊號傳輸。
排氣蓋300可以遮蔽界定在擴散殼體210的前側211中的開口前表面,其中可以嵌入引導框架240、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複數個排氣孔305可以界定在排氣蓋300中,因此氣體可以排出,而光可以向前照射。
排氣蓋300的邊緣302可以具有曲度,當從側面檢視時,該曲度配置以對應於擴散殼體210的前圓周部分236。排氣蓋300的前表面可以形成在中心向後凹入或凹陷的曲面,因此排氣蓋300的形狀可以對應於使用者的頭部,故可以透過按摩突起310促進按摩效果,同時向使用者提供氣體或空氣和光。
複數個按摩突起310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具有設置在其前表面或前端的接觸部分。可以配置複數個按摩突起310的接觸部分,使得可以改善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觸感,並最小化對頭皮或頭髮的傷害。舉例來說,該接觸部分可以由彈性或軟質材料製成,如矽、橡膠或塑膠。
排氣蓋300亦可以包含至少一個濕度測量突起或感測器312,其亦可以用作按摩突起310。濕度測量突起312可以設置以測量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濕度。一對濕度測量突起312可以佈置以測量阻抗,例如透過其間形成的電 場的生物電阻抗。
濕度測量突起312可以連接至控制器115。控制器115可以使用透過濕度測量突起312辨識的電壓、電流、電阻等來判定阻抗,並基於所判定的阻抗判定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濕度。控制器115可以基於判定的溼度,進一步控制風扇119、溫度調整器117或光照射器260的操作。
舉例來說,隨著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判定濕度增加,控制器115可以控制風扇119增加旋轉速度(使得排出氣體的速度也增加)。可選地或另外的,控制器115可以控制溫度調整器117,使得排出氣體的溫度增加及/或控制光照射器260,如此一來,光量或光密度會隨著使用者的頭皮或頭髮的判定濕度增加而增加。藉由增加發光的發光器262的數量及/或增加每個發光器262發射的光的密度,可以增加光量或光密度。
一對濕度測量突起312可以包含:第一濕度測量突出起315,具有第一電極;以及第二濕度測量突起316,具有與第一電極相反的第二電極。控制器115可以透過第一濕度測量突起315與第二濕度測量突起316之間形成的電場來判定阻抗和濕度。
可以佈置複數對濕度測量突起312,每一對都包含第一濕度測量起315和第二濕度測量突起316。一對濕度測量突起312可以設置以與另一對濕度測量突起312間隔開,且不同的按摩突起310可以位於兩者之間。
在一示例中,開口區域303可以界定在排氣蓋300的中心。近接感測器269可以透過界定在光擴散框架280和排氣蓋300的開口區域303向前曝露,並可以測量距擴散器200前方的目標的分隔距離。保護近接感測器269並讓紅外線等直線穿過的保護構件(如透明的薄膜或層)可以設置在近接感測器269的前方(如光擴散框架280的中心孔中或開口區域303中)。
參照圖7,主體110的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而擴散器200的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227。擴散器200可以透過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之間的磁耦合或互動,耦合至主體110的前端112。第一耦合部120可以進一步包含鉤扣件或環狀物,而第二耦合部220可以進一步包含配置以固定至鉤扣件的鉤子,因此可以增強擴散器200與主體110之間的耦合穩定性。
下文將參照圖7描述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流。在出氣口150中,空氣從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排出。擴散殼體210的進氣孔215的直徑可以等於或大於側開口156的直徑,並面對出氣口150,因此從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排出的空氣可以引入進氣孔215中。
引導框架240可以設置在擴散殼體210內部,以面對出氣口150。引導框架240的擴散部241可以位於面對出氣口150的中心開口154的位置。
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朝擴散部241流動。由於擴散部241的直徑大於中心開口154的直徑,所以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可以沿擴散器200的徑向方向向外擴散。
擴散部241在其後表面上具有擴散突起242,面對中心開口154。擴散突起242可以具有曲度,使得其直徑在向後方向上減少,以朝出氣口150突出或尖起。擴散突起242的直徑可以朝面對出氣口150的中心減少。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擴散作用可以由擴散突起242改善。
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透過擴散部241和擴散突起242,沿界定在引導框架240中的擴散部241與第一導件246之間的第一流動路徑258流動。在一示例中,從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可以向外流動,以圍繞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而從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亦可以在中心開口154的氣體被擴散部241擴散時,沿擴散器200的徑向方向向外擴散。從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和從中心開口154排出的氣體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沿界定在引導框架240的第一導件246與第二導件251之間的第二流動路徑259流動。
儘管為擴散器200的內徑可以朝向前方向增加的設計特徵,但透過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朝向前方向排出同時被維持在特定形式中的氣體可以透過引導框架240有效地抑制。擴散器200可以允許從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排出的氣體有效地以較大的流動剖面面積分散和擴散,同時防止氣流維持在特定形式中。
在一示例中,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可以佈置在擴散殼體210內部的引導框架240前方。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可以與引導框架240耦合,並可以操控為單一組件,從而改善空間使用性、方便性、安全性和設計。
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可以與引導框架240一起界定第一流動路徑258和第二流動路徑259。由引導框架240形成的氣流可以有效地維 持,而氣體可以透過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從擴散器200向前排出。
在光照射器260中,第一板267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中央板266的前方,而第二板268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第一板267的前方。佈置在光照射器260中的複數個發光器262可以佈置以形成向後凹入或凹陷的球面或曲面。複數個發光器262可以佈置為距光照射器260中心的距離沿徑向方向向前增加的形式。這類發光器262的佈置可以對應於排氣蓋300的前表面向後凹入的形狀。佈置在光照射器260上的複數個發光器262可以佈置以形成曲面,以對應於使用者具曲度的頭部,從而向使用者的頭皮和頭髮提供均勻量的光。
如同光照射器260,可以設置引導框架240,使得第一導件246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擴散部241的前方,而第二導件251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第一導件246的前方。設置在第一導件246的前表面上的第一板247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設置在擴散部241的前表面的中央板266的前方,而設置在第二導件251的前表面處的第二板268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第一板267的前方。
如同光照射器260,在光擴散框架280中,第一光擴散部284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中央光擴散部282的前方,而第二光擴散部286可以向前安置或位於第一光擴散部284的前方。在光擴散框架280與光照射器260之間的距離可以保持恆定,並可以導致光的均勻分散和散射。在引導框架240中,由於第二導件251可以位於第一導件246前方,且第一導件246可以位於擴散部241前方,因此可以確保從進氣孔215引入的氣體朝徑向方向擴散的空間,且氣體可以順暢地引入第一流動路徑258和第二流動路徑259中。
圖7顯示朝遠離其中心的方向向前突出的引導框架240、光照射器260和光擴散框架280。
圖7亦顯示圍繞近接感測器269的光阻擋部或遮罩271。光阻擋部271可以是中空圓柱形,但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不受此限。光阻擋部271可以設置以沿擴散器200的圓周方向圍繞近接感測器269,防止近接感測器269周圍的發光器262影響近接感測器269的測量的情況。近接感測器269可以位於光阻擋部271內部。光阻擋部271可以具有從中央板266延伸至排氣蓋300的形狀。
光阻擋部271可以朝向前方向開口,以防止構造干擾發生在透過近接感測器269測量擴散器200與前方目標之間的分隔距離中。舉例來說,當近接感測器269測量從目標傳輸的紅外線時,光阻擋部271可以具有前開口,以允 許從目標傳輸的紅外線完全提供至近接感測器269。
光阻擋部271可以設置以從排氣蓋300向後延伸,或可以與排氣蓋300或中央板266一體成形。光阻擋部271可以與排氣蓋300和中央板266分別製造,且之後可以與排氣蓋300及/或中央板266耦合或組合。
如上所述,吹風機100可以包括主體110、把手180和擴散器200。主體110可以包含出氣口150,以將從外部引入的氣體排出,而把手180可以從主體110延伸。
擴散器200可以可拆卸地耦合至主體110,因此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流至擴散器200,而引入擴散器200的空氣可以排出至外部。擴散器200可以包含擴散殼體210和引導框架240。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可以耦合至主體110,從出氣口150排出的氣體可以透過界定在後側212的進氣孔215引入擴散殼體210中,引入擴散殼體210的氣體可以從前側211排出,而擴散殼體210的內徑可以從後側212朝前側211增加。
參照圖8和圖9,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吹風機100中,可以設置主體110,使得外壁的前端112圍繞出氣口150。耦合至擴散器200的第一耦合部120可以設置在前端112。擴散殼體210可以具有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的第二耦合部220,同時圍繞後側212上的進氣孔215。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電力傳輸器121,設置以供電給擴散器200,而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電力接收器221,其從電力傳輸器121接收電力。出氣口15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表面上,而主體110外壁的前端112可以設置以圍繞出氣口150。出氣口150可以設置以包含主體110的前端112。
主體110可以包含耦合至擴散器200的第一耦合部120,而第一耦合部12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擴散殼體210可以包含後側212上與主體110耦合的第二耦合部220。第二耦合部220可以設置在進氣孔215的圓周上,並可以設置以圍繞進氣孔215。
在擴散器200中,第二耦合部220可以透過耦合至主體110的第一耦合部120來耦合至主體110。擴散器200可以從主體110拆下,因為第二耦合部220可以拆卸地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從而改善使用便利性。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電力傳輸器121,設置以供電給擴散器200。主體110可以從透過電線從外部商用電源連接器或電源(如壁上插座)接 收電力,而電力傳輸器121可以連接至電線以供電。電力傳輸器121可以包含電源傳輸終端,以透過例如部分曝露於外部並與電力接收器221接觸(例如經由設置在電力傳輸器121或電力接收器221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電極),供電給電力接收器221。作為替代實施例,電力傳輸器121可以經由無線電力感應方式,無線地將電力傳輸至電力接收器221。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電力接收器221。當電力接收器221連接至電力傳輸器121時,在第二耦合部220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時,電力接收器221可以連接至電力傳輸器121以接收電力。
在一實施例中,當擴散器200與主體110彼此連接,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主體110上,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擴散器200上,而電力傳輸器121與電力接收器221可以彼此連接。擴散器200與主體110可以彼此電性連接,而分離的過程可以省略。
電力接收器221可以連接至耗電組件,如光照射器260和近接感測器269,以供電給耗電組件。因此,即使可以省略分離的供電方式,擴散器200仍可以只靠與主體110耦合來接收電力,並可以方便地使用耗電組件。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電力接收終端以接收電力,而電力接收器221的電力接收終端可以與電力傳輸器121的電力傳輸終端接觸和電性連接,以從電力傳輸終端接收電力。
在一示例中,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耦合套筒224,其可以向後延伸,同時圍繞進氣孔215。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可以圍繞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表面。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表面上,而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上,以與電力傳輸器121接觸。
如上所述,耦合套筒224可以從後圓周部分217向後延伸,後圓周部分217設置在擴散殼體210的後側212上。耦合套筒224可以形成為中空管狀或圓柱形。耦合套筒224可以對應於第二耦合部220的一部分。
當第一耦合部120與第二耦合部220彼此耦合時,耦合套筒224可以圍繞主體110的前端112。因此,可以改善在擴散器200耦合至主體110時吹風機100的穩定性,並可以增強耦合力。
當擴散器200與主體110彼此耦合時,耦合套筒224可以圍繞主體110的前端112,從而可以增強耦合力。由於被主體110的前端112圍繞的出氣口150 和被耦合套筒224圍繞的進氣孔215彼此連通,所以從主體110排出的氣體可以供應至擴散器200中,同時最小化其洩漏的量。
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表面上,以透過外表面向外曝露。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擴散器200的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上,以透過內表面向內曝露。
當擴散器200與主體110彼此耦合使得耦合套筒224圍繞主體110的前端112時,設置在主體110外表面上的電力傳輸器121和設置在耦合套筒224內表面上的電力接收器221可以彼此對齊,並可以輕易且有效地彼此接觸和連接。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進一步包含滑動突起125。滑動突起125可以從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表面向外突出。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界定於其中的滑槽或鎖槽225。滑槽225可以界定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上,而滑動突起125可以插入並滑入滑槽225中。由於滑動突起125可以插入並滑入滑槽225中,所以擴散器200可以耦合至主體110。
圖9顯示具有滑動突起125的第一耦合部120。滑動突起125可以從主體110外壁的前端112沿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從主體110的前端112向外突出。
滑動突起125的形狀和數量可以有所不同。圖9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具有圓形剖面的複數個滑動突起125。複數個滑動突起125可以佈置為在主體110的前端112沿主體110的圓周方向彼此間隔開。當滑動突起125可以具有圓形剖面時,在滑動突起125可以插入滑槽225中的過程期間,可以有效地抑制滑動突起125和滑槽225的磨損和損毀。
圖8顯示具有滑槽225界定於其中的第二耦合部220。滑槽225可以界定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上。當電力傳輸器221設置在耦合套筒224上時,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以與滑槽225間隔開。
滑動突起125可以插入、滑入和固定至滑槽225中。參照圖8,滑槽225的後端可以向後開口,因此滑動突起125可以插入滑槽225中。滑槽225可以完全開口以形成一個孔,或者可以為在耦合套筒224的內表面內的凹槽。滑槽225可以從其開口後端向前延伸,然後彎曲以沿圓周方向延伸。在滑動突起125 插入滑槽225中並向前滑動之後,可以沿滑槽225朝圓周方向滑動。
滑槽225可以具有朝可以向後開口或凹陷的向後方方向的一端、可以從該端延伸到其另一端、並可以在該端與其另一端之間具有彎曲的部分。滑動突起125可以透過滑槽225開口的一端插入滑槽225中、可以沿滑槽225滑動、並可以位於滑槽225的另一端,因此擴散器200可以固定至主體110。
在滑動突起125可以位於滑槽225的另一端的最終耦合狀態下,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以面對電力傳輸器121。在滑動突起125與滑槽225彼此耦合的過程期間,電力接收器121與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自動彼此連接。
參照圖10和圖11,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形成為圍繞出氣口150的環狀,並可以包含磁性物質。
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形成為圍繞進氣孔215的環狀,並包含磁性物質,配置為吸引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從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固定至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包含磁力產生器,其產生磁力。
磁性物質可以表示磁化物質,如金屬等,該些物質可以在磁場中磁化。磁力產生器可以稱為產生磁力的組件,例如磁鐵或電磁鐵,及/或產生磁場並磁化磁性物質的組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不受限於用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上述佈置。
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形成為環狀,以圍繞進氣孔215。然而,本發明不受此限。舉例來說,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及/或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由複數個分隔體組成。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設置在後圓周部分217上或擴散殼體210的耦合套筒224上。
由於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包含磁性物質,所以可以透過磁力進行磁耦合。該磁耦合表示透過磁力來耦合。
圖11顯示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彼此磁性耦合的狀態。擴散器200和主體110可以透過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之間的磁耦合來彼此耦合。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外壁內部、主體110的 外壁的內表面上、主體110的外表面上、及/或前端112的前表面處。或者,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設置在出氣口150的圓周上。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形成為對應於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形狀。舉例來說,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形成為環狀,且其中心具有出氣口150。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接觸並磁耦合。然而,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不必然彼此接觸。舉例來說,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嵌入主體110的外壁中及/或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嵌入後圓周部分217或擴散殼體210的耦合套筒224中的情況下,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彼此磁耦合。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構成第一耦合部120的至少一部分,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構成第二耦合部22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包含磁性物質。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中可以包含磁性物質,且其外表面亦可以包含磁性物質。或者,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至少一部分地包含磁性物質。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包含磁力產生器。
舉例來說,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在其中包含磁力產生器、可以在其外表面上包含磁力產生器,或者至少有一部分由磁力產生器組成。舉例來說,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中亦可以包含磁力產生器、可以在其外表面上其外表面上包含磁力產生器,或者至少有一部分由磁力產生器組成。
在一示例中,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前表面上,而面對出氣口150的內表面可以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磁性耦合。
第一磁性固定部部127的內表面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可以彼此接觸,或可以彼此磁性耦合,同時彼此間隔開。
圖12顯示根據一實施例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彼此磁性耦合,同時彼此接觸的狀態。參照圖10至圖12,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可以面對出氣口150的側開口156。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可以形成或界定側開口156的外表面。當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時,側開口156可以形成在第一磁性固定部 127的內表面與排氣基座152的外表面之間。
在一示例中,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徑可以小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外徑,因此朝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向前方向的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前表面129可以位於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部。具有外徑小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外徑的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可以與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接觸和耦合。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包含可朝外向前傾斜的第一斜面128,使得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可以朝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
在一示例中,如圖11所示,可朝向前方向傾斜以遠離出氣口150的第一斜面128可以形成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上,而以對應於第一斜面128的形狀所形成且磁耦合至第一斜面128的第二斜面228可以形成在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外表面上。
第一斜面128可以形成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內表面上。第一斜面128可以向前傾斜以遠離出氣口150。第一斜面128可以朝向前方向沿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向外傾斜。
第一傾斜表面128可以向前曝露。在靠近主體110時,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第二傾斜表面228可以與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第一斜面128接觸並耦合。
第二斜面228可以在後向沿進氣孔215的徑向方向向內傾斜。第二斜面228可以形成為對應於第一斜面128的形狀和傾角。
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將第二斜面228向後曝露。在將第二耦合部220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的過程中,第二斜面228可以接觸和耦合第一斜面128。可以設置第一磁性固定部127,使得第一斜面128可以位於前表面129的內部,以在前後方向上面對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第二斜面228。
由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彼此耦合,同時透過第一斜面128和第二斜面228彼此表面接觸,所以構造的干擾可以降至最小化,因此可以有效增加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耦合面積,同時抑制了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碰撞。
參照圖13和圖14,第二耦合部220可以選擇性地包含鉤子230,而鉤子230可以朝第一耦合部120突出,並耦合至第一耦合部120。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選擇性地包含鉤扣件140,而鉤扣件140可以與鉤子230固定。電力傳輸器121可以選擇性地設置在鉤扣件140上,而電力接收器221可以選擇性地設置在鉤子230上。
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鉤子230或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一耦合部120可以包含鉤子230,而沒有第一磁性固定部127,或者可以同時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鉤子230。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鉤扣件140或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耦合部220可以包含鉤扣件140,而沒有第二磁性固定部227,或者可以同時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和鉤扣件140。圖13和圖14顯示第一耦合部120具有鉤子230和第一磁性固定部127的情況,以及第二耦合部220具有鉤扣件140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情況。
在一示例中,鉤子230可以包含電力接收器221,而鉤扣件140可以包含電力傳輸器121。當第二耦合部220的鉤子230可以固定至第一耦合部120的鉤扣件140時,電力傳輸器121與電力接收器221之間的連接可以由然地發生,因此電力可以供應給擴散器200。
在一示例中,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而鉤子230可以設置在進氣孔215的圓周上,以面對鉤扣件140並向後延伸。鉤子230可以設置在後圓周部分217或耦合套筒224的內部。鉤子230在第一耦合部120和第二耦合部220在鉤子230不曝露於外部的狀態下彼此耦合時,可以不向外突出。
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外壁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鉤子230可以設置在進氣孔215的圓周上,並沿前後方向接近主體110,同時面對鉤扣件140以固定至鉤扣件140。由於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內部,且鉤子230的位置可以在前後方向上對應於鉤扣件140,因此耦合套筒224可以與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表面接觸以圍繞前端112,而且鉤子230與鉤扣件140之間的耦合可以同時輕易達成。
在一示例中,鉤子230可以包含沿進氣孔215的徑向方向突出的鉤狀突起232,而電力接收器221可以界定在鉤子230的外表面上。而且,鉤扣件140可以包含鉤狀接合部142,其可以接合鉤狀突起232,而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鉤扣件140的內表面上。鉤子230可以設置在進氣孔215的圓周上,而鉤狀突起232可以沿進氣孔215的徑向方向向外突出。因此,鉤狀突起232可以耦合至 位於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的鉤扣件140。
鉤狀突起232的突出形狀、突出長度等都可以有所不同。圖13和圖14顯示根據一實施例鉤狀突起232可以設置在鉤子230的後端,因此電力接收終端可以設置在鉤狀突起232的表面上。鉤子230可以包含在其外表面上的電力接收器221。電力接收器221可以包含電力接收終端,並可以設置在鉤子230的鉤狀突起232上。
鉤扣件140可以包含鉤狀接合部142,其可以接合鉤狀突起232。鉤狀突起232可以接合至鉤狀接合部142,因此可以限制或防止鉤狀突起232朝向前方向移動。
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鉤扣件140的內表面上。電力傳輸器121可以包含電力傳輸終端,而電力傳輸終端可以位於鉤狀接合部143的一個表面上,鉤狀接合部143可以接觸鉤狀突起232。由於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鉤子230的外表面上且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鉤扣件140的內表面上,因此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可以達成電力接收器221與電力傳輸器121之間的連接,同時將鉤子230與鉤扣件140彼此固定。
鉤子230和鉤扣件140可以彼此施壓,並因耦合特性而維持在彼此耦合的狀態下。並且,電力傳輸器121和電力接收器221可以分別佈置在鉤子230和鉤扣件140上,而且可以增加鉤子230與鉤扣件140之間的連接力和強度。
鉤扣件140可以位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後方,而鉤子230可以位於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內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鉤扣件140可以存在於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由於鉤扣件140可以位於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後方,因此可以減少或排除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之間的耦合中的構造干擾。
由於鉤子230朝徑向方向向外突出,同時位於第二磁性固定部227的內部,鉤狀突起232可以穿過第一磁性固定部127,並固定至鉤扣件140。第一耦合部120可以輕易且方便地被引導至要耦合至第二耦合部220的位置,並透過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和第二磁性固定部227之間的磁耦合來耦合至第二耦合部220。而且,由於可以實現鉤子230與鉤扣件140之間的耦合,所以可以改善構造穩定性。
在一示例中,圖15顯示一對鉤子230,每個鉤子都可以具有形成 在鉤狀延伸件234的一端的鉤狀突起232;以及圖16顯示可以固定至圖15中所示的每個鉤子230的鉤扣件140。參照圖15和圖16,在一實施例中,鉤子230可以包含鉤狀延伸件234和鉤狀突起232。鉤狀延伸件234可以設置以面對鉤扣件140並向後延伸,且鉤子230可以包含沿進氣孔215的圓周方向佈置的一對鉤狀延伸件234。一對鉤狀突起232可以分別佈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234的端部,並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鉤扣件140可以形成為沿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延伸的桿狀,並插入該對類似於叉狀物的鉤狀延伸件234之間。
圖15所示的鉤子230可以包含該對鉤狀突起232,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舉例來說,鉤子230可以具有鉤狀基座,位於進氣孔215的圓周上,而該對鉤狀延伸件234可以從鉤狀基座向後延伸。
鉤狀延伸件234從鉤狀基座朝出氣口150延伸。該對鉤狀延伸件234可以沿進氣孔215的圓周方向佈置,並在圓周方向上彼此間隔開。
該對鉤狀延伸件234的每一個可以具有鉤狀突起232,而設置在每一個鉤狀延伸件234後端的每一個鉤狀突起232可以從每一個鉤狀延伸件234沿進氣孔215的圓周方向突出。分別佈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上的鉤狀突起232可以朝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的分隔空間突出。在一實施例中,鉤扣件140可以插入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並被鉤狀突起232固定,從而可以進一步確保第一耦合部120與第二耦合部220之間的耦合。
參照圖16,設置在第一耦合部120上的鉤扣件140可以形成為沿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延伸的桿狀。鉤扣件140的厚度可以等於或小於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的分隔距離。
當擴散器200向後移動並耦合至主體110的前端112時,主體110的鉤扣件140可以藉由穿過設置在鉤子230上的鉤狀突起232,來插入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鉤扣件140可以位於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部。
設置在主體110上的出氣口150可以包含中心開口154和側開口156,而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側開口156內部,以橫向延伸越過側開口156。側開口156可以形成在出氣口150的排氣基座152與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外壁之間。鉤扣件140可以朝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橫向於側開口156。鉤扣件140可以具有從排氣基座152延伸至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形狀。
因此,儘管擴散器200可以耦合至主體110,鉤扣件140可以插入 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而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彼此磁耦合。
即使當具有複數個鉤扣件140時,鉤扣件140仍可以彼此間隔開,因此氣體可以透過複數個鉤扣件140之間的分隔空間從側開口156排出。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設置在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以圍繞側開口156。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形成側開口156的外部,而側開口156可以形成在排氣基座152與第一磁性固定部127之間。
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排氣基座152與第一磁性固定部127之間。鉤扣件140可以沿出氣口150的徑向方向延伸,以與排氣基座152和第一磁性固定部127中的每一個具有耦合關係。
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可以位於主體110的前端112的內表面上,側開口156可以設置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與排氣基座152之間,而且鉤扣件140可以設置在側開口156內,因此可以在第二耦合部220的第二磁性固定部227可以耦合至第一磁性固定部127時,在第一磁性固定部127內部實現鉤子230與鉤扣件140的耦合。
如圖15所示,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234之間,以朝向後方向以與電力傳輸器121接觸。如圖16所示,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以在鉤扣件140上以朝向前方向。電力接收器221可以設置在鉤狀延伸件234之間,以向後曝露或突出,而電力傳輸器121可以設置在鉤扣件140的前側,以向前曝露或突出。
在鉤子230可以沿前後方向移動並與鉤扣件140耦合的過程中,可以自動地形成電力傳輸器121與電力接收器221之間的接觸和連接,並可以自動地形成電力傳輸器121與電力接收器221之間的電性連接,同時可以省略分離電性連接構造或電性連接過程。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其能夠透過擴散器與主體之間的耦合有效地供電給擴散器。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具有耦合構造,其中擴散器可以穩定地耦合至主體,並有效地與主體分離。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其中擴散器和主體可以有效地彼此耦合和分離。
吹風機可以包括擴散器,其可以從主體拆卸下來。擴散器可以 配備有LED模組,其可以進行頭髮和頭皮護理。擴散器可以具有使用磁鐵和鉤子的固定構造、以滑動和鉤住方式的固定構造,或者使用磁鐵的固定構造。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將擴散器與主體彼此耦合的各種方式。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不必然可以彼此分開呈現,並可以以基於其特徵的組合形式呈現,該形式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是顯而易見的。
舉例來說,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採用使用磁力產生器(如磁鐵、電磁鐵等)的耦合方式、使用鉤子的裝配耦合方式、使用可以滑入滑槽中的突起的耦合方式,或是包含磁力產生器、鉤子或滑槽至少其中之一的耦合方式。
由於擴散器與主體耦合在一起,所以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致使電力傳輸和接收同時進行。舉例來說,主體可以包含用於提供電力的電力傳輸器,而擴散器可以包含用於接收電力的電力接收器。
在擴散器與主體彼此耦合的過程期間,電力傳輸器和電力接收器可以自動組成。擴散器可以包含各種消耗電力的組件,如頭皮護理LED模組、感測器等,並可以從主體接收電力,因而可以有效率地利用擴散器。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實現為一種包含主體、把手和擴散器的吹風機。主體可以包含出氣口,以通過該出氣口排出流體(如空氣、氣體等),而把手可以從主體延伸。擴散器可以可拆卸地耦合至主體,以將從其出氣口排出的氣體引入,並將引入其中的氣體排出至外部。
擴散器可以包含擴散殼體。擴散器可以具有耦合至主體的後側。從出氣口排出的氣體可以透過界定在後側的進氣孔引入擴散殼體中,而引入擴散殼體中的氣體可以透過前側排出至外部。
可以設置主體,使得外壁的前端圍繞出氣口,與擴散器耦合的第一耦合部可以設置在前端,而擴散殼體可以包含耦合至第一耦合部的第二耦合部,同時圍繞界定在後側的進氣孔。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電力傳輸器,以供電給擴散器,而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電力接收器,以從電力傳輸器接收電力。
由於電力傳輸器和電力接收器可以分別佈置在主體的第一耦合部和擴散器的第二耦合部中,因此可以透過主體和擴散器的耦合自動地形成電力傳輸器與電力接收器的連接。電力傳輸/接收構造可以透過主體與擴散器的耦合來輕易形成,而不需要單獨的電性連接。
第二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耦合套筒。耦合套筒可以向後延伸,同時圍繞進氣孔,而耦合套筒的內表面可以圍繞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上,而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耦合套筒的內表面上,以與電力傳輸器接觸。
第一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滑動突起。滑動突起可以從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第二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滑槽。滑槽可以界定在耦合套筒的內表面上,而滑動突起可以插入並滑入滑槽中。由於滑動突起可以插入並滑入滑槽中,因此擴散器可以耦合至主體。
第一耦合部還可以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形成為圍繞出氣口的環狀,並可以包含磁性物質。第二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第二磁性固定部可以形成為繞進氣孔的環狀,並可以包含磁性物質,以固定至第一磁性固定部。
第一磁性固定部或第二磁性固定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包含磁力產生器以產生磁力。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上,而面對出氣口的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內表面可以與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表面磁耦合。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徑可以小於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外徑,因此朝向前方向的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前表面可以位於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部。
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內表面可以包含朝向前方向遠離出氣口傾斜的第一斜面,而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表面可以包含第二斜面,其形成為對應於第一斜面的形狀,以磁耦合至第一斜面。
第二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鉤子。鉤子可以朝第一耦合部突出,以耦合至第一耦合部。第一耦合部可以進一步包含鉤扣件,以與鉤子固定。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上,且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鉤子上。鉤扣件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上,而鉤子可以設置在對應於在進氣孔的圓周上的鉤扣件的位置並向後延伸。
鉤子包含鉤狀突起,沿進氣口的徑向方向突出。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鉤子的外表面上。鉤扣件可以包含鉤狀接合部,以與鉤狀突起接合。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的內表面上。
鉤扣件可以位於第一磁性固定部後方。鉤子可以位於第二磁性固定部內部。
鉤子可以包含一對鉤狀延伸件和一對鉤狀突起。該對鉤狀延伸件可以佈置以面對鉤扣件、向後延伸,並沿進氣口的圓周方向佈置。
該對鉤狀突起可以分別佈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的端部,並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鉤扣件可以形成為沿出氣口的徑向方向延伸的桿狀,並插入該對鉤狀延伸件之間。
出氣口可以包含中心部分或中心開口和側部分或側開口。中心部分可以設置在出氣口的中心以排出通過出氣口的氣體,而側部分可以沿出氣口的圓周延伸,並具有圍繞中心部的環狀以排出通過出氣口的氣體。鉤扣件可以設置在側部分以橫向於側部分。
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上以圍繞側部。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上以朝向前方向,而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該一對鉤狀延伸件之間,以朝後方方向來與電力傳輸器接觸。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吹風機,其能夠透過擴散器與主體之間的耦合有效地供電給擴散器。吹風機可以具有耦合構造,其中擴散器可以穩定地耦合至主體,並有效地與主體分離。擴散器與主體可以有效地彼此耦合和分離。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實施為一種吹風機,包括:主體,包含前端;出氣口,設置在前端,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第一耦合部,設置在圍繞出氣口的前端;電力傳輸器,設置在第一耦合部並配置以傳輸電力;把手,從主體延伸;以及擴散器。擴散器可以具有:殼體,具有後端;進氣口,設置在後端;第二耦合部,設置在後端並圍繞進氣口,第二耦合部配置以可拆卸地耦合至第一耦合部;以及電力接收器,設置在第二耦合部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當第一耦合部耦合至第二耦合部,擴散器的後端的至少一部分圍繞主體的出氣口的至少一部分,進氣口和出氣口可以對齊以彼此連通,使得進氣口接收從出氣口排出的流體,而電力接收器可以電性耦合至電力傳輸器,以接收從電力傳輸器傳輸的電力。
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耦合套筒,向後延伸同時圍繞進氣口,耦合套筒可以具有內表面,配置以在第一耦合部與第二耦合部耦合時,圍繞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上,而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耦合套筒的內表面上,以與電力傳輸器對齊。
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突起,從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向外突出,而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滑槽,界定在耦合套筒的內表面上;以及滑動突起,配置成插入和滑入滑槽中,以將第一耦合部耦合至第二耦合部。
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圍繞出氣口的第一磁性固定部,而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圍繞進氣口的第二磁性固定部,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第一耦合部。第一磁性固定部或第二磁性固定部的至少其中之一可以包含電磁鐵以產生磁力。
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上,而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內表面可以圍繞出氣口,並可以配置成與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表面磁耦合。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徑可以小於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外徑,使得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徑向地設置在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部。
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包含第一斜面,朝向前方向向外徑向傾斜。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表面可以包含第二斜面,其傾角對應於第一斜面的傾角,以在第一耦合部和與二耦合部耦合時,接觸並磁耦合至第一斜面。
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鉤子,朝第一耦合部突出。第一耦合部還可以包含鉤扣件,配置成與鉤子固定。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上。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鉤子上。
鉤扣件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外表面上。鉤子可以設置在圓周位置的進氣孔,配置以與鉤扣件對齊,以耦合至鉤扣件。
鉤子可以向後延伸。鉤子可以包含鉤狀突起,沿進氣口的徑向方向突出。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鉤子的外表面上。鉤扣件可以包含鉤狀接合面,配置以與鉤狀突起接合。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的內表面上。
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圍繞出氣口。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圍繞進氣孔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第一耦合部。鉤扣件可以位於第一磁性固定部後方。鉤子可以徑向地設置在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內部。
鉤子可以包含:一對鉤狀延伸件,向後延伸並佈置以面對鉤扣件;以及一對鉤狀突起,分別佈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的端部,並在進氣孔的圓周方向上突出以彼此靠近。鉤扣件可以是沿出氣口的徑向方向延伸的桿,並配以插入該對鉤狀延伸件之間。
電力傳輸器可以設置在鉤扣件上,並面對向前方向。電力接收器可以設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之間,並面對後方以與電力傳輸器對齊。
出氣口可以包含:中心基座;中心開口,形成在中心基座中並設置在出氣口的中心;以及側開口,形成在中心基座的外邊緣與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之間。側開口可以是圍繞中心開口的環狀。
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鉤子,朝第一耦合部突出。鉤子可以包含一對鉤狀延伸件,向後延伸並佈置以面對鉤扣件。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配置成插入鉤狀延伸件並與鉤子固定的桿。該桿可以延伸越過中心基座與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之間的側開口。
第一耦合部可以包含第一磁性固定部,圍繞出氣口。第二耦合部可以包含第二磁性固定部,圍繞進氣孔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第一耦合部。第一磁性固定部可以設置在主體的前端的內表面上,以圍繞側開口。
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例可以實施為用於吹風機的擴散器,包括:殼體,具有後端;進氣口,設置在後端並配置以接收流體;耦合套筒,設置在後端並圍繞進氣孔,耦合套筒配置成與吹風機可以插入地耦合,或從吹風機卸下,使得進氣孔接收從吹風機排出的流體;以及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耦合套筒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耦合套筒可以包含至少一個磁鐵;多個螺旋螺紋;至少一個鉤子;至少一個鉤扣件;至少一個滑槽;或至少一個突起。電力接收器可以配置以驅動下列至少其中之一:燈,設置在殼體的內部並配置以從內部發光;近接感測器,配置以感測距殼體前方的目標的距離;或濕度感測器,設置在殼體的前側,以測量殼體前方的濕度。
磁鐵可以為磁環。磁環的外表面可以傾斜,以便楔入設置在吹風機的出氣口的斜面內,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鉤子可以包含兩個延伸件,配置成插在設置於吹風機的出氣口的徑向外部的桿或肋上。
儘管上文已顯示和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能理解,在不違背所附下方申請權利範圍所提供的本發明技術精神的情況下,保留限制範圍內各種修改的可以能性。本說明書將省略相同組件的重複敘述。
而且,應該理解的是當稱組件「連接」另一組件時,表示該組件可以直接與另一組件連接,或者可以能存在中間組件。相較之下,應該理解 的是當稱組件「直接連接」本說明書中的另一組件時,表示中間沒有組件存在。本發明所用術語僅旨在描述具體實施例,且目的不在於限制本發明。單數形式「一」亦旨在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
而且,可以進一步理解術語「包括」和「包含」代表特定特徵、數量、步驟、操作、組件及其部分或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一個以上其他特徵、數量、步驟、操作、組件及其部分或組合。術語「及/或」包含一個或複數個所列項目的組合。在本說明書中,「A或B」可以包含「A」、「B」或「A和B兩者」。
應該理解的是當稱元件或層在另一元件或另一層「上」,則表示該元件或該層可以直接位於另一元件、另一層、中間元件或中間層上。相較之下,應該理解的是當稱元件在另一元件或層的「直接上方」,則表示沒有中間元件或中間層存在。如本發明的用法,術語「及/或」包含一個以上相關所列項目的任一或所有組合。
應該理解的是儘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用於本發明以描述各種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這些元件、組件、區域、層及/或區段均不應受這些術語所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區分一個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與另一個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因此,第一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可以稱為第二元件、組件、區域、層或區段,且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
為方便敘述,本發明可以使用表示空間相對的術語,例如「下方」、「上方」等,以描述附圖所示的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徵的關係。均能理解,除了附圖中表示的方向,表示空間相對的術語旨在包含裝置在使用或操作時的不同方向。舉例來說,若附圖中的裝置轉向,則稱位於其他元件或特徵「下方」的元件或特徵將會位於其他元件或特徵的「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裝置可以轉向其他角度(旋轉90度或其他方向),而本發明所用的空間相對敘詞會據以解釋。
本發明所用術語僅旨在描述特定實施例,且目的不在於限制本發明。如本發明的使用方式,單數形式「一」和「該」亦旨在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指示。將能進一步理解術語「包含」用於本說明書中時,代表所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增 加一個以上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組合。
本發明所述的實施例搭配參考剖面圖加以描述,該剖面圖為本發明的理想化實施例(和中間構造)的示意圖。因此,舉例來說,由於製造技術及/或公差的緣故,圖示形狀可以能發生變化。因此,不應將本發明的實施例解釋為受限於本發明所示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含因製造等因素而導致的形狀偏差。
除非另有定義,本發明中所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均與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一般理解的意義相同。應進一步理解,應將術語,例如常用字典中所定義的術語解釋為,具有與其所屬技術領域中的含意一致的意義,而且除非另有明確定義,否則不會用理想化或過於正式的意義來解釋。
本說明書中對「一實施例」、「示例實施例」等的任何引用表示,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包含與該實施例有關的特定特徵、構造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這類片語不盡然全表示相同實施例。而且,本發明描述與任一實施例相關的具體特徵、構造或特性時,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的知識範圍內提出,以結合其他實施例來讓所述特徵、構造或特性發揮作用。
儘管已參照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來描述實施例,應理解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在本發明原理的精神和範疇中,針對多種其他修改和實施例進行構思。更具體而言,在本發明、附圖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中,可以針對主要組合佈置的組件部分及/或佈置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除了針對主要組合佈置的組件部分及/或佈置進行各種變化和修改以外,其他替代方案的使用亦是顯而易見的。
本申請主張於2020年4月10日提出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20-0044040號的優先權,其內容引用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
120:第一耦合部(第一耦合構件)
127:第一磁性固定部
128:第一斜面
129:前表面
152:排氣基座(盤)
155:引導圓錐
156:側開口(側部分)
220:第二耦合部
227:第二磁性固定部
228:第二斜面

Claims (16)

  1. 一種吹風機,包括:一主體,包含一前端;一出氣口,設置在該前端,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一第一耦合部,設置在該前端並圍繞該出氣口,且該第一耦合部包括從該主體的該前端的外表面向外突出的一滑動突起;一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第一耦合部上,並配置以傳輸電力;一把手,從該主體延伸;以及一擴散器,包含:一耗電裝置;一殼體,具有一後端;一進氣孔,設置在該後端;一第二耦合部,設置在該後端,該第二耦合部配置成可拆卸地耦合至該第一耦合部,且該第二耦合部包括:一耦合套筒,具有一內表面,並配置以在該第一耦合部與該第二耦合部耦合時,圍繞該主體的該前端的一外表面;一滑槽,界定在該耦合套筒的該內表面上,該滑槽包括:一第一部分,自該後端向前延伸且配置成該滑動突起插入該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沿一圓周方向延伸且配置為使該滑動突起沿著該第二部分滑動;以及一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第二耦合部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且被配置以為該耗電裝置供電,其中,當該第一耦合部耦合至該第二耦合部時:該擴散器的該後端的至少一部分圍繞該主體的該出氣口的至少一部分,該進氣孔與該出氣口對齊以彼此連通,使得該進氣孔接收從該出氣口排出的流體,以及該電力接收器電性耦合至該電力傳輸器,以接收從該電力傳輸器傳輸的電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耦合套筒,在圍繞該進氣孔的同時向後延伸; 該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主體的該前端的該外表面上;以及該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耦合套筒的該內表面上,以與該電力傳輸器對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吹風機,其中,該出氣口包含:一中心基座;一中心開口,形成在該中心基座中,並設置在該出氣口的中心;以及一側開口,形成在該中心基座的一外邊緣與該主體的該前端的一內表面之間,該側開口具有圍繞該中心開口的環形。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鉤子,朝該第一耦合部突出;該鉤子包含一對鉤狀延伸件,向後延伸並佈置以面對一鉤扣件;以及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桿,配置成插入該些鉤狀延伸件中並與該鉤子固定,其中,該桿延伸穿過該中心基座與該主體的該前端的該內表面之間的該側開口。
  5. 如請求項3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第一磁性固定部,圍繞該出氣口;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第二磁性固定部,圍繞該進氣孔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該第一耦合部;以及一第一磁性固定部設置在該主體的該前端的一內表面上,以圍繞該側開口。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耗電裝置係以下其中之一:一燈,設置在該殼體內部,並配置以遠離該進氣口發光;一近接感測器,配置以感測至該殼體前方的一目標的距離;或一濕度感測器,設置在該殼體的一前側,以測量該殼體前方的濕度。
  7. 一種吹風機,包括:一主體,包含一前端;一出氣口,設置在該前端,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一第一耦合部,設置在該前端並圍繞該出氣口;一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第一耦合部上,並配置以傳輸電力;一把手,從該主體延伸;以及 一擴散器,包含:一耗電裝置;一殼體,具有一後端;一進氣孔,設置在該後端;一第二耦合部,設置在該後端,該第二耦合部配置成可拆卸地耦合至該第一耦合部;以及一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第二耦合部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且被配置以為該耗電裝置供電,其中,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第一磁性固定部,圍繞該出氣口,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第二磁性固定部,圍繞該進氣孔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該第一耦合部,該第一磁性固定部設置於該主體的該前端的內表面,並且沿著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徑向的內表面配置以與沿著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徑向的外表面磁性耦合,該第一磁性固定部或該第二磁性固定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一電磁鐵,以產生磁力,以及其中,當該第一耦合部耦合到該第二耦合部時:該擴散器的該後端的至少一部分圍繞該主體的該出氣口的至少一部分,該進氣孔和該出氣口對齊以彼此連通,使得該進氣孔接收從該出氣口排出的流體,以及該電力接收器電性耦合至該電力傳輸器,以接收從該電力傳輸器傳輸的電力。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一磁性固定部設置在該主體的該前端的該內表面上,而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一內表面圍繞該出氣口,並配置成與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一外表面磁性耦合。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徑小於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外徑,使得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一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徑向地設置在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外側。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吹風機,其中: 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該內表面包含一第一斜面,朝一向前方向向外徑向地傾斜;以及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該外表面包含一第二斜面,其傾角對應於該第一斜面的傾角,以當該第一耦合部與該第二耦合部耦合時,接觸並磁性耦合至該第一斜面。
  11. 一種吹風機,包括:一主體,包含一前端;一出氣口,設置在該前端,流體通過該出氣口排出;一第一耦合部,設置在該前端並圍繞該出氣口;一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第一耦合部上,並配置以傳輸電力;一把手,從該主體延伸;以及一擴散器,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後端;一進氣孔,設置在該後端;一第二耦合部,設置在該後端並圍繞該進氣孔,該第二耦合部配置成可拆卸地耦合至該第一耦合部;以及一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第二耦合部上,並配置以接收電力,其中,當該第一耦合部耦合到該第二耦合部時:該擴散器的該後端的至少一部分圍繞該主體的該出氣口的至少一部分,該進氣孔和該出氣口對齊以彼此連通,使得該進氣孔接收從該出氣口排出的流體,以及該電力接收器電性耦合至該電力傳輸器以接收從該電力傳輸器傳輸的電力,以及其中,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鉤子,朝該第一耦合部突出;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鉤扣件,配置成與該鉤子固定;該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鉤扣件上;以及該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鉤子上。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鉤扣件設置在該主體的該前端的一外表面上;以及 該鉤子設置在一圓周位置的該出氣口處,配置以與該鉤扣件對齊,以耦合至該鉤扣件。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鉤子向後延伸;該鉤子包含一鉤狀突起,沿該進氣孔的一徑向方向突出;該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鉤子的一外表面上;該鉤扣件包含一鉤狀接合表面,配置以與該鉤狀突起接合;以及該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鉤扣件的一內表面上。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第一耦合部包含一第一磁性固定部,圍繞該出氣口;該第二耦合部包含一第二磁性固定部,圍繞該進氣孔並配置成磁性地吸引住該第一耦合部;該鉤扣件位於該第一磁性固定部的後方;以及該鉤子徑向地設置在該第二磁性固定部的內側。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吹風機,其中,該鉤子包含:一對鉤狀延伸件,向後延伸並佈置以面對該鉤扣件;以及一對鉤狀突起分別佈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的端部,並朝該進氣孔的一圓周方向突出以彼此接近,其中,該鉤扣件為沿該出氣口的一徑向方向延伸的一桿,並配置以插入該對鉤狀延伸件之間。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吹風機,其中:該電力傳輸器設置在該鉤扣件上,並面對一向前方向;以及該電力接收器設置在該對鉤狀延伸件之間,並面對後方以與該電力傳輸器對齊。
TW109136743A 2020-04-10 2020-10-22 吹風機 TWI767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44040A KR102364692B1 (ko) 2020-04-10 2020-04-10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020-0044040 2020-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7907A TW202137907A (zh) 2021-10-16
TWI767375B true TWI767375B (zh) 2022-06-11

Family

ID=7800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6743A TWI767375B (zh) 2020-04-10 2020-10-22 吹風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9662B2 (zh)
KR (1) KR102364692B1 (zh)
TW (1) TWI767375B (zh)
WO (1) WO20212062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02018010209A2 (pt) * 2018-05-18 2019-12-10 Denivaldo Goncalves Da Silva difusor de ar para secador de cabelos
KR102364689B1 (ko)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6461B1 (ko) 2020-04-10 2022-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91B1 (ko)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92B1 (ko) *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81B1 (ko)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82B1 (ko) *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JP7128973B2 (ja) 2020-05-09 2022-08-31 深▲せん▼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物体を乾燥させる装置及び方法
US11464313B2 (en) * 2020-05-09 2022-10-11 Sz Zuvi Technology Co., Lt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drying an object
CN115137140A (zh) 2020-05-09 2022-10-04 深圳汝原科技有限公司 干燥设备
US11896104B2 (en) * 2020-08-14 2024-02-13 Conair Llc Sanitizing hair dryer
KR102585495B1 (ko) * 2021-12-10 2023-10-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헤어드라이어
USD1021238S1 (en) 2022-06-02 2024-04-02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Hair care applian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3918A (zh) * 2013-07-05 2015-01-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器具
CN107529865A (zh) * 2015-04-27 2018-01-02 麦特拉斯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2018134441A (ja) * 2015-06-16 2018-08-30 ダイソン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ディフューザ
CN109247685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品谱公司 包括附件的空气移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106A (en) * 1908-12-14 1909-11-02 William A Soles Hair-drying apparatus.
US2560808A (en) 1948-11-26 1951-07-17 James C Maccallum Germicidal hair drier or the like
US3265075A (en) * 1963-09-19 1966-08-09 Gen Electric Hair curling and drying apparatus with magnetic coupling
JPS5869811A (ja) 1981-10-20 1983-04-26 Lion Corp 外皮用組成物
KR850002139Y1 (ko) 1983-09-06 1985-10-07 김유목 송풍온도 조절이 용이한 두발건조기
JPS60175823A (ja) 1984-02-22 1985-09-10 Seiko Seiki Co Ltd 磁気軸受
JPS6455803A (en) 1987-08-26 1989-03-02 Norichika Takebe Polymer thermistor disposing structure
JPS6455803U (zh) * 1987-10-05 1989-04-06
US5275339A (en) 1992-12-10 1994-01-04 Andis Company Diffuser for hair dryer
JP3222699B2 (ja) * 1994-10-18 2001-10-29 株式会社東芝 パターン認識装置
DE4445237C1 (de) 1994-12-17 1996-05-02 Braun Ag Haarformungswerkzeug
BR9606637A (pt) 1995-09-13 1997-09-16 Philips Electronics Nv Utensílio para tratamento dos cabelos(com medição da umidade do cabelo medindo a resistência do cabelo) e circuito para converter o valor de resistência de um resistor em um sinal de medição
KR19980026628U (ko) 1996-11-12 1998-08-05 김광호 헤어드라이어의 전열장치
FR2766338B1 (fr) * 1997-07-22 1999-09-10 Seb Sa Accessoire de seche-cheveux destine a la neutralisation des charges electrostatiques des cheveux
KR20010086200A (ko) 1998-07-30 2001-09-10 요트.게.아. 롤페즈 헤어 드라이어
US5954064A (en) 1999-01-15 1999-09-21 M Head, Llc Hair styling pieces with reattachable handle
US6601316B2 (en) * 2001-09-04 2003-08-05 Shaw, Ii James Malcomb Selectively joined hair dr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ying hair
ITMI20010566U1 (it) 2001-10-25 2003-04-25 Troletti Adriano Apparecchio asciugacapelli, ad elevata praticita' di impiego
USD477112S1 (en) 2002-08-26 2003-07-08 Sun Luen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Co. Ltd. Accessory for hair dryer
US7040037B2 (en) 2004-05-21 2006-05-09 Kenford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Hairdryer diffuser
US8434238B2 (en) 2007-06-29 2013-05-07 Andis Company Hair dryer with light source
US7946056B2 (en) * 2008-01-23 2011-05-24 Kroll Family Trust Ambulatory hairdryer
KR101155135B1 (ko) * 2008-12-09 2012-06-11 (주)비앤피테크 엘이디 탈부착형 헤어드라이기
KR20110002484U (ko) 2009-09-04 2011-03-10 주식회사 씨엠인터내셔널아이엔씨 헤어드라이어 열축적 디퓨저 구조
US8387271B2 (en) 2010-02-12 2013-03-05 Farouk Systems, Inc. Hair dryer
JP2012019865A (ja) 2010-07-13 2012-0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アードライヤー
KR101056026B1 (ko) 2011-04-14 2011-08-10 (주)상아프론테크 통기장치
JP2012239535A (ja) 2011-05-17 2012-12-10 Sharp Corp ヘアドライヤ
JP5958893B2 (ja) * 2012-02-09 2016-08-02 学校法人東京電機大学 ヘアードライヤ用のマルチノズル
GB201205683D0 (en) * 2012-03-30 2012-05-16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nd held appliance
WO2014006365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ttachment for a hand held appliance
CN104918593A (zh) 2012-11-13 2015-09-16 J·大卫 光疗皮肤装置
KR200468263Y1 (ko) 2013-06-13 2013-08-01 김이종 원적외선 엘이디 통 모발건조기
US8720078B1 (en) 2013-08-07 2014-05-13 Fawzi Q.M.A.O.A. Behbehani Automatic hair dryer with fluid dispenser
GB2518656B (en) 2013-09-27 2016-04-13 Dyson Technology Ltd Hand held appliance
US10165843B2 (en) 2013-12-10 2019-01-01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Hand held appliance
CN203884936U (zh) 2014-05-04 2014-10-22 上海奔腾电工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机的扩散器
JP6456646B2 (ja) 2014-10-01 2019-01-23 シーシーエス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KR20160002206U (ko) * 2014-12-17 2016-06-28 김휘욱 저열 안전 드라이어
KR20160095646A (ko) 2015-02-03 2016-08-11 주식회사 퓨처플레이 무선 전력 송수신 방법
GB2539441B (en) 2015-06-16 2019-01-09 Dyson Technology Ltd Diffuser
GB2539437B (en) * 2015-06-16 2018-07-04 Dyson Technology Ltd Diffuser
GB2539431B (en) 2015-06-16 2018-01-03 Dyson Technology Ltd Diffuser
GB2539432B (en) 2015-06-16 2019-01-09 Dyson Technology Ltd Diffuser
GB2542207B (en) * 2015-09-14 2021-06-16 Jemella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ying hair
US9894979B2 (en) 2015-09-16 2018-02-20 Casio Computer Co., Ltd. Drawing apparatus and drawing method for drawing apparatus
WO2017070216A1 (en) 2015-10-19 2017-04-27 Palmer Kimberly Nicole Hair addition dry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758360B1 (ko) 2016-01-29 2017-07-17 (주)연우 콤팩트 용기
KR101829984B1 (ko) 2016-06-08 2018-02-19 한국광기술원 패치형 피부 치료장치
JP6581140B2 (ja) 2016-07-13 2019-09-25 株式会社大木工藝 炭素成形体、ドライヤおよびノズル
KR101872227B1 (ko) 2016-08-26 2018-06-28 황인오 피부 수화도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GB2551852B (en) * 2016-09-16 2018-09-05 Macpherson John A Tool for a Hair Dryer
GB2560356B (en) * 2017-03-09 2021-05-05 Dyson Technology Ltd A haircare appliance
JP6890292B2 (ja) 2017-04-20 2021-06-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ー
KR20180003263U (ko) 2017-05-12 2018-11-21 김학규 헤어와 바디 겸용 드라이기
KR101928531B1 (ko) 2017-05-30 2018-12-12 주식회사 에프앤디파트너스 복수 레이어와 복수 섹션의 조명 제어를 이용한 3차원 표면 촬영장치
US10610001B2 (en) * 2017-06-13 2020-04-07 Jong-Chen KIM Mask device for facial skin care
JP6703791B2 (ja) 2017-09-14 2020-06-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ヘアドライヤ
JP6346700B1 (ja) 2017-09-14 2018-06-20 テスコム電機株式会社 気流吐出ユニット及び流体機器
US10470545B2 (en) 2017-09-29 2019-11-12 L'oreal System including a brush, hair dryer, and client device to assist users to achieve the best drying and styling performance
US20190104820A1 (en) 2017-10-06 2019-04-11 Peggy A. Williams Mc professional hairdryer with secure attachments
KR20190072169A (ko) 2017-12-15 2019-06-25 이창희 무선 헤어 드라이기
KR20190084801A (ko) 2018-01-09 2019-07-17 이창희 헤어 드라이기용 노즐
TW201936080A (zh) 2018-02-21 2019-09-16 聖約翰科技大學 一種具固定結構的超音波震盪裝置
KR102584429B1 (ko) 2018-09-19 2023-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라이어
KR101988303B1 (ko) 2018-12-28 2019-06-12 (주)셀리턴 헤어 관리 장치
TWM578109U (zh) * 2019-01-25 2019-05-21 李大成 Fanless wireless hair dryer structure
WO2020165554A1 (en) 2019-02-14 2020-08-20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Diffuser
CN209732900U (zh) 2019-03-15 2019-12-06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嘴及吹风机
JP1694132S (zh) 2019-05-17 2021-09-06
IT201900020314A1 (it) * 2019-11-04 2021-05-04 Ga Ma S R L Asciugacapelli
KR102364689B1 (ko)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92B1 (ko) *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헤어드라이어
KR102364682B1 (ko) * 2020-04-10 2022-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퓨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헤어드라이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3918A (zh) * 2013-07-05 2015-01-14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手持式器具
CN107529865A (zh) * 2015-04-27 2018-01-02 麦特拉斯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2018134441A (ja) * 2015-06-16 2018-08-30 ダイソン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ディフューザ
CN109247685A (zh) * 2017-07-14 2019-01-22 品谱公司 包括附件的空气移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89662B2 (en) 2023-02-28
US20210315356A1 (en) 2021-10-14
TW202137907A (zh) 2021-10-16
KR20210126347A (ko) 2021-10-20
WO2021206232A1 (ko) 2021-10-14
KR102364692B1 (ko)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7375B (zh) 吹風機
TWI787663B (zh) 擴散器及具有擴散器的吹風機
US11576474B2 (en) Diffuser and hair dryer having the same
TWI764337B (zh) 擴散器及具有擴散器的吹風機
TWI786452B (zh) 擴散器及具有該擴散器的吹風機
TWI755905B (zh) 擴散器及具有擴散器的吹風機
TWI793465B (zh) 擴散器及具有擴散器的吹風機
TWI776261B (zh) 吹風機及用於吹風機的擴散器
US12004624B2 (en) Hair dr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