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4470B -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4470B
TWI764470B TW109146048A TW109146048A TWI764470B TW I764470 B TWI764470 B TW I764470B TW 109146048 A TW109146048 A TW 109146048A TW 109146048 A TW109146048 A TW 109146048A TW I764470 B TWI764470 B TW I7644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ement system
cloud
data
building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5190A (zh
Inventor
蔡宛銖
甘文琪
Original Assignee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1001267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46595A/zh
Priority to US17/194,139 priority patent/US2022001959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205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5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4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4470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所述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包括具有專案管理資料庫的第一雲端管理系統、受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管理的智慧建築系統、及通過轉換介面連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所述管理方法包括:由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接收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建築物的相關資料並儲存於專案管理資料庫;授權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連接並存取專案管理資料庫;接受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針對專案管理資料庫的存取動作;對存取動作所對應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及,由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內部的需求資料庫。

Description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築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建築整合管理系統,以及建築整合管理系統所使用的管理方法。
近年來,隨著電腦、網際網路、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各式各樣的建築物皆朝著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以期能夠提昇使用者的居住品質。
一般來說,市面上常見的智慧型建築管理系統係強調各個獨立的子系統(例如門禁系統、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等)之間的整合性,並且藉由友善的圖形化介面來提供整合後的資訊,並且提供使用者進行連動控制的功能(例如於回家時同時啟動照明系統以及空調系統),以提昇使用便利性。
然而,隨著建案的數量日益增加,各式建築物以及其附屬的各項設備的類型、通訊協定、控制方式等需要考量的條件日趨複雜,現有的管理系統無論是在功能上,或是在建置上,都愈顯吃力。
舉例來說,一棟建築物內部可能同時包含了上述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等多個子系統,而一個專案下面可能同時包含多棟建築物(例如一間公司在同一地區內的多個廠房),而一個專案管理人可能需要同時管理多個專案(例如總 公司可能在海內外同時擁有跨區域的多棟子公司建築物)。於此情況下,現有的管理系統明顯不敷使用。
更甚者,當有更高位階的使用者(例如政府機關)需要同時取得多位專案管理人底下管理的不同專案、建築物的相關資料時,現有的管理系統實難以達到即時資料分享的目的,而有極積改良的必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係能夠隨時授權資料庫的存取權限給額外建立的雲端管理系統,以達到即時資料共享的目的。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主要包含:一第一雲端管理系統,至少具有一第一雲端設定平台以及一專案管理資料庫,該專案管理資料庫具有一第一轉換介面及一資料轉換服務模組;一智慧建築系統,連接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並受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管理,並且該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一建築物的相關資料儲存於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以及一第二雲端管理系統,至少具有一第二雲端設定平台以及一需求資料庫,該需求資料庫具有一第二轉換介面。
其中,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藉由該第一轉換介面連接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的該第二轉換介面,並且授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連接並存取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並且,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使得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該需求資料庫。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管理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驟:由一第一雲端管理系統從智慧建築系統接收建築物的相關資料並儲存於一專案管理資料庫;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一第一轉換介面連接一第二雲端管理系統的一第二轉換介面;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授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連接並存取該專案管理資料庫;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接受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對該專案管理資料庫的一存取動作;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一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該存取動作所對應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內部的一需求資料庫。
本發明對照相關技術所能達到的技術功效在於,使用者可基於實際需求,隨時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的上方建立一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並且授權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存取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的資料庫中的對應資料,藉此快速達到資料共享的目的。
通過本發明的技術手段,相關人士可以通過第二雲端管理系統來查詢所需資料,並可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必要之分析。更甚者,於資料查詢、分析完畢後,使用者可以在不影響既有的整合管理系統架構的情況下隨時關閉第二雲端管理系統,藉此同時兼顧整合管理系統的可擴充性以及安全性。
1:第一雲端管理系統
11:第一雲端設定平台
12:專案管理資料庫
121:第一層資料庫欄位
1211:建築本體資料
1212:設備資料
122:第二層資料庫欄位
1221:專案資料
123:第三層資料庫欄位
1231:專案管理者資料
13:第一網路管理平台
14:雲端介面連接單元
2:智慧建築系統
21:地端設定平台
22:地端資料處理器
23:通訊轉換器
24:資料管理器
3:建築物
4:第二雲端管理系統
41:第二雲端設定平台
42:需求資料庫
43:第二網路管理平台
51:網路前台
52:手機前台
6:智慧建築套件
7:設備
S10~S20:管理步驟
S30~S42:建立步驟
S50~S68:設定步驟
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2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
圖3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
圖4為本發明的專案管理資料庫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5為本發明的管理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6為本發明的系統建立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圖7為本發明的設定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
茲就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首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發明揭露了一種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下面簡稱為整合管理系統),所述整合管理系統至少包含了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以及連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並受到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管理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系統2,其中,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分別向下管理一棟建築物3。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中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分別管理一棟建築物3,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係建立於雲端(例如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AWS)的一個虛擬系統,用以管理一或多個專案(Project)。於一實施例中,每一個專案至少包含由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底下連接的所有智慧建築系統2所負責的建築物3。
本發明的其中一個技術特徵在於,當整合管理系統的使用者具有特殊需求時,可以控制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執行由下至上(Bottom-Up)的資料授權動作,藉此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上進一步建立一或多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通過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建立與使用,相關人士(例如政府單位、投資人等)可以在不影響既有的整合管理系統的架構的情況下,查詢被授權的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3的相關資料,以及基於特定分析策略對這些資料所做的分析結果。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與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建立在相同的雲端空間中。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與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建立在不同的雲端空間中,但不加以限定。
通過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係便於使用者實現跨專案、跨建築物的資料分析及共享的目的。
請同時參閱圖2,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二具體實施例。如圖2所示,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主要具有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以及一個專案管理資料庫12,其中,專案管理資料庫12具有第一轉換介面(圖未標示)。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是建立在雲端空間的虛擬系統,所述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與專案管理資料庫12為以軟體實現的虛擬單元,但並不以此為限。
如前文所述,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係經由使用者的設定而管理至少一個專案,其中各個專案分別包含一或多棟建築物3。本實施例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還具有雲端介面連接單元14,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係通過雲端介面連接單元14來連接底下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系統2,其中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分別負責所述專案中的一棟建築物3。
更具體地,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係實際接收建築物3內部的複數設備的設備資料,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通過雲端介面連接單元14接收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分別上傳的設備資料。本發明中,各個智慧建築系統2係分別將所負責的建築物3的相關資料儲存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容後詳述)。
如圖2所示,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主要具有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以及一個需求資料庫42,其中,需求資料庫42具有第二轉換介面(圖未標 示)。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是建立在雲端空間的虛擬系統,所述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與需求資料庫42為以軟體實現的虛擬單元,但並不以此為限。
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係可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並基於外部操作來設定要開放的權限,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基於被開放的權限的內容於線上直接建立所述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
具體地,使用者(例如專案管理者)可以在遠端藉由電腦、智慧型手機或伺服器經過網路連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並且藉由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對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執行所述外部操作,以基於使用者的目的來控制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開放其所管理的一或多個專案的權限。於一實施例中,所述權限可例如為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3的相關資料的存取權限、以及所述相關資料的存取期限等,但不加以限定。
當使用者完成了所述權限的設定後,可以通過所述GUI來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上觸發一個雲端管理系統建立按鍵(圖未標示)。當所述按鍵被觸發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基於使用者所設定的權限內容,於雲端即時建立所述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
基於上述建立關係,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以在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被建立後立即通過所述第一轉換介面來連接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所述第二轉換介面,並且授權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連接所述專案管理資料庫12,進而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在授權範圍內存取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是在所述按鍵被觸發後,基於使用者設定的授權內容建立一個Docker的映像檔(Image),藉此,雲端空間 (例如前述的AWS)可以執行這個映像檔,以建立上述具有指定內容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使用者可能是專案負責人(例如總公司的負責人),而第二雲端管理系統1的使用者可能是具有特殊目的的相關人士(例如具有跨專案/跨建築物的監督職責的政府單位)。基於不同使用者的工作環境,所述專案管理資料庫12與需求資料庫42可能採用不同的資料結構。有鑑於此,本發明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還設置有一個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圖未標示)。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在接收來自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存取動作時,會先通過所述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存取動作的對像資料(例如建築物A的照明設備資料、建築物B的空調設備資料等)進行格式轉換,接著使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取得轉換後的資料,並且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內部的需求資料庫42中,以完成資料的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記錄有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所使用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於執行前述格式轉換動作時,資料轉換服務模組主要是遵循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API來將資料轉換成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接收的格式。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範例,但並不以此為限。
本發明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不會直接連接、管理任何一個專案/建築物,而僅能通過第一雲端管理系統4來取得被授權的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的相關資料,進而對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分析並製作相關報表。具體地,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建立與使用係有助於相關人士即時取得並觀察特定專案/ 特定建築物的相關資料(包括原始資料、分析資料及報表等),但是並不涉及對這些專案/建築物的直接控制與管理。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可以有效區分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與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職權。當相關人士完成指定任務後,本發明的整合管理系統可以在不影響既有的系統架構的情況下隨時關閉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即,收回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授權),因而能夠同時確保整合管理系統的可擴充性以及安全性。
如前文所述,本發明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是基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開放的權限而直接建立的,因此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只能夠基於預設的權限來存取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以取得對應的資料(例如第一專案的能源相關資料、第二專案中的建築A的照明相關資料等)。
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在建立後可以通過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來接受使用者(例如政府單位)的外部操作,以請求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修改其所開放的權限,即,修改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存取權限。
本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主要可通過需求資料庫42儲存其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存取權限,並且儲存其對於從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取得的資料的分析規則。於一實施例中,所述分析規則可例如分析採用的演算法、分析的態樣、分析的時間點、分析後需執行的動作等,但不加以限定。
於要存取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資料時,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僅能基於所述存取權限向第一雲端管理系統4發出對應請求;而於要執行資料分析時,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僅能基於所述分析規則對從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取 得的資料執行必要之分析。通過上述技術手段,本發明可以易於使用者掌控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建立與使用。
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可具有專案管理模組、建物管理模組以及設備通訊管理模組(圖未標示),但不以此為限。
所述專案管理模組可接受外部操作,以建立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負責的一或多個專案。所述建物管理模組可接受外部操作,以匯入、建立以及管理各個專案中的一或多個建築物3的平面圖以及3D模型(例如提供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轉檔服務,或是管理已經轉檔完成的BIM模型)。所述設備管理模組可接受外部操作,以定義各建築物3中可能具備的各種設備的通訊協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設置在雲端,因此當相同或不同使用者在建立不同的專案,或是對不同的建築物3進行設定時,可以直接引用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已經定義完成的設備資料(例如通訊協定)。如此一來,本發明的整合管理系統可以有效節省使用者以往需要重覆建立相同或相似的設備的設備資料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
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以在上述動作(例如建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定義設備資料等)皆完成後,基於動作內容產生對應的雲端設定檔。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以將所產生的雲端設定檔發佈至其所連接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系統2,以根據雲端設定檔來與智慧建築系統2達成同步。
如前文中所述,智慧建築系統2用以管理底下的一棟建築物3,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用以管理包含了一或多棟建築物3的一或多個專案。換句話說,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位階在智慧建築系統2之上。因此,當智慧建築 系統2接收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發佈的雲端設定檔後,於設定上將會受到雲端設定檔的拘束。另一方面,由於雲端設定檔中已包含了大部分的設定參數(例如各項設備的通訊協定),針對這些設定參數,使用者不需要於智慧建築系統2中另外設定,因而可以有效節省設定時間。
如圖2所示,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還具有第一網路管理平台13,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還具有第二網路管理平台43。本實施例中,第一網路管理平台13可通過第一網路前台(或是第一手機前台)來提供第一即時資訊顯示模組及第一警告模組,第二網路管理平台43可通過第二網路前台(或是第二手機前台)來提供第二即時資訊顯示模組及第二警告模組。
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用以管理一或多個專案,使用者可通過第一即時資訊顯示模組主查詢一或多個專案的相關資訊。而於任一專案發出問題時,使用者還可以通過第一警告模組來被動地獲得以專案為主體的告警訊息。相對地,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用以存取並分析獲得授權的專案的資料,相關人士可通過第二即時資訊顯示模組來主動查詢獲得授權的專案的相關資訊(包括原始資料以及分析後資料),並且通過第二警告模組來被動獲得相關的告警訊息。
續請同時參閱圖3,為本發明的系統架構圖的第三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中,智慧建築系統2可為以實體電腦、伺服器所實現的軟體系統,並且用以對指定的一個建築物3進行管理。於圖3的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至少包括地端設定平台21、地端資料處理器22、通訊轉換器23及資料管理器2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地端設定平台21、地端資料處理器22、通訊轉換器23及資 料管理器24可為由軟體實現的虛擬單元或以硬體實現的實體部件,但不加以限定。
所述地端設定平台21由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接收所述雲端設定檔,並且根據雲端設定檔對智慧建築系統2以及所負責的建築物3中的複數設備7進行設定,並且基於設定結果產生對應的地端設定檔(容後詳述)。於一實施例中,所述地端設定平台21於執行地端設備的設定動作時,係受到雲端設定檔的拘束。並且,雲端設定檔中已經針對地端設備進行了部分設定(例如各個設備的通訊協定),因此地端設定平台21僅需針對雲端設定檔中未包含的參數進行設定。
舉例來說,地端設定平台21可通過網路或實體線路來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藉此設定與智慧建築系統2連接的網路前台51或手機前台52所能呈現的相關資訊。再例如,地端設定平台21可藉由外部操作來設定與智慧建築系統2連接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套件6的套件角色。然而,上述僅為本發明的部分具體實施範例,但並不以上述者為限。
所述地端資料處理器22用以對從所負責的建築物3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統計與分析。具體地,智慧建築系統2主要是通過一或多個智慧套件6連接所負責的建築物3中的複數設備7,並且搜集這些設備7的回饋資訊。並且,智慧建築系統2通過地端資料處理器22來對這些回饋資訊進行統計、分析與記錄。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建築系統2還通過地端資料處理器22來處理從網路前台51或手機前台52所接收的命令請求(例如,查詢特定設備7的回饋資訊或分析資料的請求)。
於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還可將地端資料處理器22做為與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界接模組。具體地,智慧建築系統2是通過地端資料處理器22來搜集所連接的所有智慧建築套件6上傳的資料(例如所述設備7的回饋資訊)並進行匯整後,上傳至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並儲存於所述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
所述通訊轉換器23用以建立智慧建築系統2與所負責的建築物3間的通訊。於一實施例中,所述通訊轉換器23可以是以訊息佇列遙測傳輸中介軟體(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MQTT Broker),例如可為標準的Mosquitto 1.5.4來實現,但不加以限定。智慧建築系統2通過通訊轉換器23建立訂閱規則,以分別與各個智慧建築套件6、地端設定平台21、網路前台51以及手機前台52等部件來進行訊息的遞送。
所述資料管理器24用來儲存智慧建築系統2的相關資料,並且主要可包括即時資料庫和歷史資料庫(圖未標示)。具體地,即時資料庫可例如為一個使用MySQL的資料庫,用以記錄所述雲端設定檔及/或地端設定檔等相對即時性的資料。歷史資料庫可例如為一個使用MongoDB的資料庫,用以記錄智慧建築系統2、各個智慧建築套件6及/或各個設備7的歷史記錄。
於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可通過資料管理器24來進行所述雲端設定檔及/或地端設定檔的資料備份與還原。藉此,智慧建築系統2可通過資料管理器24來實現資料庫備援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地端設定平台21具有設定檔產生單元(圖未標示)。本發明中,地端設定平台21主要是藉由設定檔產生單元來接受遠端控制 或是離線控制,以對地端資料處理器22、智慧建築套件6、網路前台51、手機前台52等部件進行對應的設定動作,並依據設定結果產生所述地端設定檔。
所述地端設定平台21還可具有至少一個子模組(圖未標示),所述子模組係受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控制而啟用或停用(例如通過雲端設定檔的發佈來對子模組進行設定),並且基於上述地端設定檔的內容來決定子模組的讀、寫權限。舉例來說,所述子模組可例如為通過網路前台51或手機前台52來提供對應資訊顯示功能的平面資訊模組、BIM模型模組、統計圖表模組、告警通知模組、設備監管模組等。若該些子模組被啟用並且具有資料庫的讀、寫權限,則使用者可以通過網路前台51或手機前台52來連接並使用這些子模組,進而獲得這些子模組所能提供的相關資訊。
如圖1以及圖3所示,本發明的智慧建築系統2主要負責管理至少一棟建築物3,並且建築物3中具有複數設備7(例如能源偵測設備、燈光設備、空調設備、影像設備等),並且智慧建築系統2通過複數智慧建築套件6分別連接建築物3中的不同屬性的複數設備7。於一實施例中,各個智慧建築套件6分別從所連接的智慧建築系統2接收所述地端設定檔,並且基於地端設定檔的內容定時取得所連接的一或多項設備7的設備資料。
本發明中,智慧建築套件6為智慧建築系統2與底層的設備7之間的中繼層,並且為一種通用型的連接裝置。
具體地,智慧建築套件6係預設搭載有多種不同的功能,但在與設備7進行連接之前並不啟用這些功能,並且本身並不屬於任一特定類型。本發明中,智慧建築系統2係根據一個智慧建築套件6下方所連接的設備7的設備屬性或類型,來決定這個智慧建築套件6的套件角色(例如將套件角色寫入所述 地端設定檔中)。當智慧建築套件6接收地端設定檔後,可依據地端設定檔的內容來設定本身的套件角色,並且基於套件角色來開啟對應的功能,並提供給下方連接的一或多個設備7,同時依據設備7的性質來定時取得設備資料/設備狀態。
於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的地端資料處理器22中具有用以接收智慧建築套件6上傳的設備資料的資料接收單元,用以接收網路前台51或手機前台52的命令請求的命令處理單元、以及將所接收的設備資料上傳至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雲端介面連接單元(圖未標示)。
如前文所述,所述智慧建築套件6係可依據所連接的設備7的設備屬性或類型來確定自身的套件角色,即,從通用型的連接裝置轉換成特定類型的連接裝置。並且,智慧建築套件6還具有邊緣運算模組(圖未標示),此邊緣運算模組可根據下方連接的複數設備7的設備屬性、類型來提供並執行相應的分析功能。於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套件6是依據所述地端設定檔來啟用這個分析功能。
於此實施例中,智慧建築套件6可以在定時取得所連接的設備7的設備資料後,先對設備資料進行對應的分析動作,再將分析結果上傳至智慧建築系統2。如此一來,除了可以分擔智慧建築系統2中的地端資料處理器22的運算負載,也提高了資料處理反應的即時性。另一方面,智慧建築系統2所能提供的分析功能,可以依據下方連接的智慧建築套件6而相應擴充,滿足使用者隨著產業技術演進而衍生的未來需求。
續請參閱圖4,為本發明的專案管理資料庫的示意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係位於一個較高的位階,藉此可同時管 理一或多個專案,並且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採用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主要為一種階層式資料庫。
如圖4所示,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虛擬分割為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及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其中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聚集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中的所有資料,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聚集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中的所有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主要用以儲存建築本體資料1211以及設備資料1212。所述建築本體資料1211可為底下連接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系統2所負責的建築物3的各項基礎資訊,例如建築物3的建物名稱、建物地點等。於另一實施例中,建築本體資料1211還可包括建築物3所在地的環境資訊,例如氣候記錄、官方管理法規、電費計價規定等等,但不加以限定。所述設備資料1212為建築物3中實際安裝使用的複數設備7的相關資訊,例如各個設備7所在的樓層位置、設備規格、運作狀態、維修記錄、管理機制、控制邏輯、異常診斷依據、效能分析方法等。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部分實施範例,但並不以上述為限。
由上述說明可知,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屬於建築物階層,用以儲存與一或多棟建築物3相關的資料。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主要與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鏈結,並且用以儲存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中記錄的一或多棟建築物3所屬的專案的專案資料122。
本發明中,每一個專案可同時管理一或多棟建築物3,這些建築物3的地理位置通常較為接近,或者屬於相同的建案。本發明藉由專案的建立來 方便使用者同時管理多棟具有關聯性的建築物3,並且將這些建築物3的資料(例如建築本體資料1211與設備資料1212)於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中聚集成專案資料122,藉此益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執行跨建築物3的統計分析(例如能源利用效率、設備使用年限的比較等),並且可以輸出相應的改善建議。更甚者,同一專案底下的多棟建築物3,可以藉由階層式的記錄、管理與分析來學習其他建築物3所使用的更優良的控制策略,進而提升自身的效能。
於一實施例中,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主要與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鏈結,並且用以儲存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中記錄的一或多個專案的專案管理者之專案管理者資料1231。
本發明中,每一位專案管理者可能基於本身職務而同時管理多個專案,例如,專案管理者可能是需要同時管理多個建案的物業管理公司,或是擁有跨區域的多個子公司建築物的總公司管理單位等。
隸屬不同專案的建築物群相對於同一專案下的建築物群,可能會具有地理位置、環境氣候、以及官方管理法規上的差異。當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基於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中的專案管理者資料1231進行統計與分析時,可以採用更多的變動因素,並且進行更複雜的分析。如此一來,使用者可以從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得到不同專案的綜合比較數據,進而分析不同專案下的多棟建築物3之間的差異性。
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通過GUI接受外部操作,以設定要開放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以及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中的所有或部分資料的權限,並且基於所開放的權限來建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據此,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在初始運作時,係可依據被指定的權限來對應 存取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以及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中的所有或部分資料,並且可對取得的資料進行對應的統計與分析。
通過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手段,相關人士不需要直接存取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中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就可以通過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來查詢特定建築物3及/或特定專案的相關資料,係相當具有系統擴充性,並且有利於使用者的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還記錄有完整且龐大的設備範本素材庫(圖未標示)。具體地,使用者可預先收集並建立各建築物3中可能使用的各項已知的設備7的完整資料(例如規格、屬性、通訊介面、資料傳輸格式等),並且基於這些完整資料建置所述設備範本素材庫。於一實施例中,設備範本素材庫記錄於所述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
除了已知的設備7(例如與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智慧建築系統2、智慧建築套件6相同廠商所製造、提供的設備)之外,所述設備範本素材庫亦可接受使用者設定一或多個未知設備的規格、屬性、通訊介面及資料傳輸格式等資料,以將未知設備的設備資料一同加入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中。
本發明中,每一項設備7(包括已知設備與未知設備)的設備資料都是利用彈性的資料結構記錄於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中(例如以一個資料標籤配對一筆資料內容的方式來記錄),以組成所述設備範本素材庫。當使用者通過GUI對智慧建築系統2進行操作以替各個建築物3配置對應的一或多個設備7時,可以直接並且重覆地使用設備範本素材庫中記錄的設備資料,而不必由工程師多次編寫多個設備7的設備資料,進而可大幅降低設備7的配置時間成本。
續請參閱圖5,為本發明的管理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圖5揭露了本發明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方法(下面將於說明書中簡稱為管理方法),所述管理方法主要應用於如圖1至圖3所示的整合管理系統中,以利使用者以及相關人士對一或多個專案/一或多棟建築物的資料進行管理、統計與分析。
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整合管理系統係由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從智慧建築系統2接收建築物3的相關資料(步驟S10),並且將資料儲存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具體地,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是通過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第一層資料庫欄位121儲存建築物3的資料,通過第二層資料庫欄位122儲存同時包含多棟建築物3的專案的資料,並且通過第三層資料庫欄位123儲存同時管理多個專案的專案管理者的資料。
本發明中,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通過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第一轉換介面連接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需求資料庫42的第二轉換介面(步驟S12),並且授權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連接並存取所述專案管理資料庫12(步驟S14)。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是在被建立時即確定了其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資料的存取權限。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在被建立後,請求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修改其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的資料的存取權限。所述存取權限可選擇性地被記錄於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需求資料庫42。於步驟S14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是依據需求資料庫42中記錄的存取權限來受限制地存取專案管理資料庫12。
接著,當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向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發出請求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接受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存取動作(步驟S16)。於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經過設定而定時存取 專案管理資料庫12。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經由GUI接受相關人士的外部操作,並且依據外部操作來存取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不加以限定。
步驟S16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通過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請求存取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步驟S18)。於步驟S18後,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取得轉換後的資料,並且將所取得的資料儲存於需求資料庫42中(步驟S20)。
步驟S20後,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以對需求資料庫42中記錄的資料進行統計與分析,並且通過網路前台輸出統計數據與分析結果。藉此,相關人士只要具有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存取權限,就可以在無法直接連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及/或智慧建築系統2的情況下,獲得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3的相關資訊,而不需要改變即有的整合管理系統的系統架構,亦不會對整合管理系統的安全性造成影響。
請同時參閱圖6,為本發明的系統建立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中,若要在不干涉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及智慧建築系統2的運作的情況下令相關人士獲得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的資訊,則使用者可以對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進行操作,以基於相關人士的需求來直接建立一個專屬於相關人士使用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
如圖6所示,首先,使用者可以從後台登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以通過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來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步驟S30)。本實施例中,所述外部操作指的是使用者經由遠端的電腦、智慧型手機或伺服器登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後台,並且對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發 出相關的命令。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依據所述外部操作開放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管理的一或多個專案的權限(步驟S32),其中,各個專案分別包含了底下連接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系統2所負責的建築物3。
步驟S32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可以基於所開放的權限,直接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上層建立一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步驟S34)。本發明中,所述相關人士可以取得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存取權限,藉此可以登入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後台而對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進行設定,同時可以登入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前台以直接查詢所需資訊。
如圖2所示,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被建立後,即可通過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接受使用者的外部操作(步驟S36),以請求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修改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對於一或多個專案的存取權限(步驟S38)。
舉例來說,於步驟S32中,使用者僅開放第一專案中的相關資料的存取權限,因此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於步驟S34中建立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僅具備從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存取第一專案的相關資料的權限。此時,相關人士將只能經由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來獲得與第一專案相關的統計與分析數據。若相關人士具有其他需求,例如第二專案的相關資料,則可於步驟S36中對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進行設定,以令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在步驟S38中向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發出存取第二專案的相關資料的請求,藉此令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更新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對於專案管理資料庫12的存取權限。
步驟S38後,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可通過需求資料庫42來記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目前對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所負責的一或多個專案的存取 權限(步驟S40)。並且,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還通過需求資料庫42來記錄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從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取得的資料的分析規則(步驟S42)。
於一實施例中,相關人士可以藉由外部操作對第二雲端設定平台41進行設定,以確定所述分析規則。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在取得被授權的專案的相關資料後,會基於所述分析規則進行指定的分析動作,並且會輸出對應的分析結果。藉此,相關人士可以藉由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網路前台或手機前台來直接查詢所需的分析結果,相當便利。
如前文所述,本發明建立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的目的,在於令相關人士便於獲得特定專案/特定建築物的相關資訊。因此,在授權第二雲端管理系統4從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中存取相關資訊之前,需要先完成對整合管理系統中的智慧建系統2、智慧建築套件6及設備7的設定程序。
參閱圖7,為本發明的設定流程圖的第一具體實施例。如圖2及圖7所示,首先,使用者可通過遠端電腦、智慧型手機或伺服器登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後台,以通過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對一或多個專案進行設定,並且對建築物3可能包含的複數設備7進行設定,並且依據設定內容產生對應的雲端設定檔(步驟S50)。
具體地,使用者可以通過第一雲端設定平台11來設定各個專案分別包含哪幾個智慧建築系統2(即,包含哪幾棟建築物3),並且,還可以設定這些建築物3分別包含的一或多項設備7的設備資料(例如通訊協定)。如前文中所述,使用者可以直接從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選取預先建立的設備範本素材庫,藉此在不需要額外編寫程式碼的情況下直接設定複數設備7的設備資料。
步驟S50後,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即可匯出所述雲端設定檔至智慧建築系統2,以與智慧建築系統2達成同步(步驟S52)。
步驟S52後,智慧建築系統2可以從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接收所述雲端設定檔,並且基於雲端設定檔的內容開啟對應的一或多項服務(步驟S54)。舉例來說,若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於雲端設定檔中將建築物A納入第一專案中,並且建築物A為智慧建築系統2所負責,則智慧建築系統2在步驟S54中可以開啟與建築物A相關的特定服務。
另外,所述雲端設定檔中包含了智慧建築系統2可以直接套用的資料(例如所負責的建築物3中的複數設備7的通訊協定),因此在接收了雲端設定檔後,智慧建築系統2係受雲端設定檔的拘束而對智慧建築系統2本身進行設定,並產生對應的地端設定檔(步驟S56)。
步驟S56後,智慧建築系統2向下發佈所述地端設定檔(步驟S58)。具體地,智慧建築系統2係將地端設定檔發佈給所連接的一或多個智慧建築套件6、網路前台51及手機前台52,以令智慧建築套件6、網路前台51與手機前台52基於地端設定檔的內容來進行自身的設定動作。
本發明中,智慧建築套件6係依據所連接的設備7的屬性而被定義成對應的類型,並且,智慧建築系統2可基於智慧建築套件6的類型來設定智慧建築套件6的套件角色,並且將套件角色記錄於地端設定檔中。當智慧建築套件6由智慧建築系統2接收地端設定檔後,可基於地端設定檔中記錄的套件角色而啟用對應的分析功能(步驟S60)。
舉例來說,智慧建築系統2通過第一智慧建築套件連接建築物3中的多項燈具,因此於地端設定檔中將第一智慧建築套件的套件角色定義為燈 具套件。當第一智慧建築套件接收了地端設定檔後,可以基於地端設定檔的內容啟用內建的燈源分析相關功能,以分析建築物3中各個燈具的使用時間、亮度、能耗等資訊。再例如,智慧建築系統2通過第二智慧建築套件連接建築物3中的空調設備,因此於地端設定檔中將第二智慧建築套件的套件角色定義為空調套件。當第二智慧建築套件接收了地端設定檔後,可以基於地端設定檔的內容啟用內建的空調分析相關功能,以分析建築物3中的空調的使用時間、溫度、能耗等資訊。
惟,上述僅為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具體實施範例,但並不以上述者為限。
步驟S60後,智慧建築套件6基於地端設定檔定時取得所連接的複數設備7的設備資料(步驟S62),並且通過已啟用的分析功能對設備資料進行分析,並且再將分析所得的資料上傳至智慧建築系統2(步驟S64)。於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可以直接將智慧建築套件6回覆的資料上傳至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儲存。於另一實施例中,智慧建築系統2可以對智慧建築套件6回覆的資料做更進一步的分析處理後,再將分析結果上傳並儲存於第一雲端管理系統1的專案管理資料庫12中。
另外,於步驟S56中,智慧建築系統2還可為前台所需呈現的資訊以及呈現方式進行設定,並且記錄於地端設定檔中。於步驟S58後,智慧建築系統2的網路前台51可以接收所述地端設定檔,並且依據地端設定檔的內容來顯示相應畫面並啟用對應功能(步驟S66)。同樣地,智慧建築系統2的手機前台52也可接收所述地端設定檔,並且依據地端設定檔的內容來顯示相應畫面並啟用對應功能(步驟S68)。
舉例來說,所述網路前台51可以基於地端設定檔來啟動BIM模型模組、財務管理模組、組織管理模組、社區管理模組、出租管理模組等功能,並且藉由這些功能來顯示相應畫面。再例如,所述手機前台52可以基於地端設定檔來啟動設備列表模組、平面資訊模組、統計圖表模組(若使用的是建築系統應用程式)等功能,或是公設預約模組、訪客登記模組、郵務收發模組、住戶報修模組(若使用的是物業應用程式)等功能。
通過本發明的整合管理系統以及管理方法,除了可以整合不同建築物/專案的資料,以利使用者對於資料的設定、管理與分析之外,還可藉由第二雲端管理系統的建立來令相關人士隨時取得所需的資料,增加了現有的建築系統的可擴充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之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第一雲端管理系統
2:智慧建築系統
3:建築物
4:第二雲端管理系統

Claims (18)

  1. 一種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包含:一第一雲端管理系統,至少具有一第一雲端設定平台以及一專案管理資料庫,該專案管理資料庫具有一第一轉換介面及一資料轉換服務模組;一智慧建築系統,連接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並受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管理,並且該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一建築物的相關資料儲存於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以及一第二雲端管理系統,至少具有一第二雲端設定平台以及一需求資料庫,該需求資料庫具有一第二轉換介面,其中該第一雲端設定平台接受外部操作以開放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所管理的一或多個專案的一存取權限,並且於一雲端管理系統建立按鍵被觸發後,依據所開放的該存取權限建立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專案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了該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該建築物;其中,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藉由該第一轉換介面連接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的該第二轉換介面,並且授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連接並在一被授權範圍內存取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的資料;其中,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使得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該需求資料庫。。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二雲端設定平台接受外部操作以請求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修改該一或多個專案的相關資 料的一存取權限,並且該需求資料庫記錄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對於該一或多個專案的相關資料的該存取權限,以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對於從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取得的資料的一分析規則。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雲端設定平台具有用以建立該一或多個專案的一專案管理模組、用以建立並管理該建築物的3D模型的一建物管理模組、以及用以定義該建築物中的複數設備的通訊協定的一設備通訊管理模組,其中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第一雲端設定平台產生一雲端設定檔,並根據該雲端設定檔與該智慧建築系統進行同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更包括一第一網路管理平台,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更包括一第二網路管理平台,該第一網路管理平台通過一第一網路前台提供一第一即時資訊顯示模組及一第一警告模組,該第二網路管理平台通過一第二網路前台提供一第二即時資訊顯示模組及一第二警告模組。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專案管理資料庫為一階層式資料庫,並且包括:一第一層資料庫欄位,用以儲存一建築本體資料,其中該建築本體資料至少包括該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該建築物的一建物名稱、一建物地點及該建築物中的複數設備的設備資料;一第二層資料庫欄位,與該第一層資料庫欄位鏈結,用以儲存該一或多個專案的一專案資料;及一第三層資料庫欄位,與該第二層資料庫欄位鏈結,用以儲存該一或多個專案的專案管理者的一專案管理者資料。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專案管理資料庫記錄一設備範本素材庫,該設備範本素材庫接受一使用者設定一未知設備的規格、屬性、通訊介面及資料傳輸格式,以將該未知設備的設備資料加入該第一層資料庫欄位。
  7.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智慧建築系統具有根據該雲端設定檔對該智慧建築系統及該建築物中的該複數設備進行設定的一地端設定平台、對從該建築物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統計與分析的一地端資料處理器、建立該智慧建築系統與該建築物間的通訊的一通訊轉換器、以及用來記錄該智慧建築系統的一地端設定檔及該建築物的歷史記錄的一資料管理器。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地端設定平台具有一設定檔產生單元及至少一子模組,該設定檔產生單元受遠端控制或離線控制以產生該地端設定檔,該至少一子模組受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的控制而啟用。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更包括一智慧建築套件,該智慧建築系統通過該智慧建築套件連接該建築物中的該複數設備,該智慧建築套件由該智慧建築系統接收該地端設定檔,並基於該地端設定檔定時取得該複數設備的一設備資料。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地端資料處理器具有用以接收該智慧建築套件上傳的該設備資料的一資料接收單元、用以接收一第三網路前台的一命令請求的一命令處理單元、以及用以將該設備資料上傳至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的一雲端介面連接單元。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其中該智慧建築套件包括一邊緣運算模組,該邊緣運算模組根據所連接的該複數設備的設備屬性執行對應的分析功能,並將分析所得的資料上傳至該智慧建築系統。
  12. 一種藉由請求項1所述的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所實現的管理方法,包括:a11)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第一雲端設定平台接受一第一外部操作以開放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所管理的一或多個專案的一存取權限;a12)於一雲端管理系統建立按鍵被觸發後,依據所開放的該存取權限建立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其中該一或多個專案的至少其中之一包含了該智慧建築系統所負責的該建築物;a)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由該智慧建築系統接收該建築物的相關資料並儲存於該專案管理資料庫;b)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第一轉換介面連接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的該第二轉換介面;c)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授權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連接並在一被授權範圍內存取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的資料;d)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接受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針對該專案管理資料庫的一存取動作;e)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資料轉換服務模組對該存取動作所對應的資料進行格式轉換;及f)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將轉換後的資料存放於該需求資料庫。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驟:g1)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通過該第二雲端設定平台接受一第二外部操作,並依據該第二外部操作請求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修改該一或多個專案的該存取權限;g2)通過該需求資料庫記錄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對於該一或多個專案的該存取權限;及g3)通過該需求資料庫記錄該第二雲端管理系統對於從該專案管理資料庫中取得的資料的一分析規則。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驟:a21)通過該第一雲端設定平台對該一或多個專案進行設定,並且對該建築物中的複數設備的通訊協定進行設定,並產生一雲端設定檔;及a22)匯出該雲端設定檔,以令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與該智慧建築系統進行同步。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驟:a31)該智慧建築系統由該第一雲端管理系統接收該雲端設定檔;a32)基於該雲端設定檔開啟對應的一或多項服務;及a33)基於該雲端設定檔對該智慧建築系統進行設定並產生一地端設定檔。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該智慧建築系統通過一智慧建築套件連接該建築物中的該複數設備,並且該步驟a33)還包括基於該智慧 建築套件所連接的該複數設備的屬性設定該智慧建築套件的一套件角色,並且該地端設定檔記錄該套件角色。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驟:a41)該智慧建築系統發佈該地端設定檔;a42)該智慧建築套件基於該地端設定檔啟用對應的一分析功能;及a43)該智慧建築套件基於該地端設定檔定時取得該複數設備的一設備資料,通過該分析功能對該設備資料進行分析,並將分析所得的資料上傳至該智慧建築系統。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該步驟a之前更包括下列步驟:a51)該智慧建築系統發佈該地端設定檔;a52)由一網路前台接收該地端設定檔,並依據該地端設定檔顯示相應畫面並啟用對應功能;及a53)由一手機前台接收該地端設定檔,並依據該地端設定檔顯示相應畫面並啟用對應功能。
TW109146048A 2020-07-17 2020-12-24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TWI764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2675.8A CN113946595A (zh) 2020-07-17 2021-01-06 智能建筑整合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US17/194,139 US20220019595A1 (en) 2020-07-17 2021-03-05 Integrate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53543P 2020-07-17 2020-07-17
US63/053,543 2020-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5190A TW202205190A (zh) 2022-02-01
TWI764470B true TWI764470B (zh) 2022-05-11

Family

ID=8132361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048A TWI764470B (zh) 2020-07-17 2020-12-24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TW110105704A TWI803829B (zh) 2020-07-17 2021-02-19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
TW110121842A TWI783524B (zh) 2020-07-17 2021-06-16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5704A TWI803829B (zh) 2020-07-17 2021-02-19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
TW110121842A TWI783524B (zh) 2020-07-17 2021-06-16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I7644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7460B (zh) * 2022-02-28 2022-05-20 浙江浙商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服务区智能化管理的云架构数据共享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0156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Facebook, Inc.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racking platform
TW201830299A (zh) * 2017-02-07 2018-08-16 淡江大學 以施工流程爲基礎之建築施工流程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20180349817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Autodesk, Inc.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aec) risk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CN109840684A (zh) * 2018-12-20 2019-06-04 国网中兴有限公司 建筑信息的管理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TWM593625U (zh) * 2019-06-18 2020-04-11 冠呈能源環控有限公司 綠建築工程查驗管理系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3470B2 (ja) * 2008-07-23 2013-07-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群管理装置および群管理システム
CN102759173B (zh) * 2011-04-26 2014-09-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运行方式的方法和空调
JP5815490B2 (ja) * 2012-09-03 2015-11-17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TWI588683B (zh) * 2012-11-21 2017-06-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可攜式感測控制裝置及應用其之感測控制系統的操作方法
TW201420970A (zh) * 2012-11-23 2014-06-01 Ind Tech Res Inst 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TWI492185B (zh) * 2013-09-26 2015-07-1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智慧型建築管理系統及多建築管理系統
WO2016088353A1 (ja) * 2014-12-01 2016-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装置および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WO2016155021A1 (zh) * 2015-04-03 2016-10-06 绿仕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环境控制系统
US10761547B2 (en) * 2015-04-23 2020-09-0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VAC controller with integrated airside and waterside cost optimization
CN104915225B (zh) * 2015-05-19 2018-05-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207352743U (zh) * 2017-09-27 2018-05-11 衢州学院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US11368534B2 (en) * 2017-10-06 2022-06-21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device cloud registration and data adaptor
US11262741B2 (en) * 2017-10-06 2022-03-01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utomatic binding of equipment data
US11243503B2 (en) * 2018-07-20 2022-02-08 Johnson Controls Tyco IP Holdings LLP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online configurable system identification
US20200162280A1 (en) * 2018-11-19 2020-05-21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uilding system with performance identification through equipment exercising and entity relationship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00156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Facebook, Inc.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racking platform
TW201830299A (zh) * 2017-02-07 2018-08-16 淡江大學 以施工流程爲基礎之建築施工流程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US20180349817A1 (en) * 2017-06-01 2018-12-06 Autodesk, Inc.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aec) risk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CN109840684A (zh) * 2018-12-20 2019-06-04 国网中兴有限公司 建筑信息的管理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TWM593625U (zh) * 2019-06-18 2020-04-11 冠呈能源環控有限公司 綠建築工程查驗管理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3829B (zh) 2023-06-01
TW202205192A (zh) 2022-02-01
TWI783524B (zh) 2022-11-11
TW202205190A (zh) 2022-02-01
TW202205191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348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 data distribution
CN113946595A (zh) 智能建筑整合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5210700A (zh) 建筑物数据平台
CN107622355A (zh) 项目群施工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460184A (zh) 用于结合通用数据模型存储库来监视并管理数据中心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14024948B (zh) 智能建筑整合管理系统
CN113744390A (zh) 一种面向园区的可视化智能管控平台
CN115617776A (zh) 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2306355A (zh) 一种it运维配置管理系统
Bindra et al. Decentralized access control for smart buildings using metadata and smart contracts
TWI764470B (zh) 智慧建築整合管理系統及其管理方法
CN103746862A (zh)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hse管理运行监控和诊断方法
CN108829879A (zh) 一种充电桩数据监控方法
Wang et al. Digital twin-based framework for green building maintenance system
Pritoni et al. Accessing WI-FI data for occupancy sensing
CN112929404A (zh) 一种校园楼宇自动化物联网系统
US20150278739A1 (en) Measuring utilisation of physical locations
US20220390913A1 (e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intelligent visualization
CN114996296A (zh) 一种高校数据资源目录整合系统及方法
WO2022266509A1 (en) Building data platform with digital twin enrichment
CN112907197A (zh) 一种基于业务协同的企业服务门户平台及构建方法
CN115118750B (zh) 基于物联网与微服务的智慧工地组态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0191122A (zh) 一种停车场管理平台及其权限管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7931776B (zh)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大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平台及方法
Senchenko et al.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of common information space development for control of complex production proce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