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437B -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 Google Patents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437B
TWI763437B TW110113718A TW110113718A TWI763437B TW I763437 B TWI763437 B TW I763437B TW 110113718 A TW110113718 A TW 110113718A TW 110113718 A TW110113718 A TW 110113718A TW I763437 B TWI763437 B TW I7634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laminations
liquid
exchange member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3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3576A (zh
Inventor
何信威
Original Assignee
威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銓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3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3437B/zh
Priority to CN202120819665.0U priority patent/CN214747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4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35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357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包括一熱交換構件、以及一設於熱交換構件上的封閉構件,熱交換構件包含呈豎立排列的複數第一疊片與複數第二疊片,且第一疊片與第二疊片彼此穿插疊置而構成所述熱交換構件,並於熱交換構件內形成有流道,而所述流道被封閉構件所密封;其中,熱交換構件係具有一熱接觸面,且所述熱接觸面由所有第一、二疊片呈豎立疊置後的底邊並列所構成。以藉由呈豎立疊置的各第一、二疊片維持其垂直向的熱傳遞效果。

Description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本發明係與一種水冷式散熱器有關,尤指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按,以往應用於液冷式散熱系統的熱交換器,主要係於一水冷頭內部形成有供冷卻液流通的中空流道,以便於連接水泵等元件將冷卻液打入該水冷頭內,從而使與熱源作接觸的該水冷頭能透過冷卻液而將熱量帶走,以達循環散熱之目的。
而為了增加冷卻液於水冷頭內部的流動時間,透過上述中空流道的設計來延長冷卻液於水冷頭內流動的路徑,亦為現今技術發展下常見的設計考量之一。然而,傳統常見的方式係透過複數片體由下而上的疊置方式來構成水冷頭,並透過各片體上設計不同的孔洞且經由疊置而部分相通而構成流道;但傳統的設計主要係以疊置在最下方的片體與熱源作直接或間接接觸,如此雖然可確保熱接觸面積的完整性,但在垂直向(即熱由下而上的傳遞方向)的熱傳遞效率,則會因各片體間呈上、下的疊置關係而在彼此間存在間隙,容易使得熱量囤積在最下方的片體而無法向上傳遞,嚴重影響垂直向的熱傳遞效果。如此也容易造成通過的冷卻液只能帶走最底面的熱量,導致整體的熱交換率不均勻。
有鑑於此,本發明人係為改善並解決上述之缺失,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可提供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係透過疊置方向的改變,以維持垂直向的熱傳遞效果可循著片體本身的成型方向,同時也能兼具橫向的流動方向,進而提供更佳的熱傳效果。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包括一熱交換構件、以及一設於熱交換構件上的封閉構件,熱交換構件包含呈豎立排列的複數第一疊片與複數第二疊片,且第一疊片與第二疊片彼此穿插疊置而構成所述熱交換構件,並於熱交換構件內形成有流道,而所述流道被封閉構件所密封;其中,熱交換構件係具有一熱接觸面,且所述熱接觸面由所有第一、二疊片呈豎立疊置後的底邊並列所構成。藉此,即可使呈豎立疊置的各第一、二疊片維持其垂直向的熱傳遞效果。
為了使 貴審查委員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係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裝設底座之立體分解圖、以及與底座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圖。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包括一熱交換構件1、以及一封閉構件2;其中:
該熱交換構件1係包含呈豎立排列的複數第一疊片10與複數第二疊片11,並皆由導熱性良好之材質所製成,如鋁或銅等。且該等第一疊片10與第二疊片11係彼此穿插疊置而構成所述的熱交換構件1,其中各第一疊片10上設有呈中空的第一流通部100,而各第二疊片11上亦設有呈中空的第二流通部110,並透過前述第一、二疊片10、11彼此穿插疊置,而使所述第一流通部100與第二流通部110得以互通,進而能於該熱交換構件1內部形成可供如冷卻液體(圖略)於其內部流通的流道。
而在本發明所舉之實施例中,各第一疊片10之第一流通部100係具有一第一通孔100a、一第二通孔100b、以及複數間隔排列於第一通孔100a與第二通孔100b之間的交互通孔100c,而各第二疊片11之第二流通部110亦具有一第一通孔110a、一第二通孔110b、以及複數間隔排列於第一通孔110a與第二通孔110b之間的交互通孔110c,且透過第一、二流通部100、110彼此錯位疊置,使得第一、二流通部100、110得以相互連通。更進一步地,本發明實質上係使第一、二疊片10、11由同一模具冲製而成,且第一疊片10的第一通孔100a實質即為第二疊片11的第二通孔110b、而第一疊片10的第二通孔100b實質即為第二疊片11的第一通孔110a,即第一疊片10與第二疊片11實質上僅是彼此以正、反面交錯相疊而成,可減少一套冲壓模具的生產費用,且仍可達到使第一、二流通部100、110透過錯位疊置而能相通,藉以構成可供冷卻液體(圖略)於該熱交換構件1內部流通的流道。
該封閉構件2係用於密封上述各第一、二疊片10、11的第一、二流通部100、110,藉以防止於其內流通的冷卻液體(圖略)溢出。而在本實施例中,該封閉構件2係為二蓋板20,以分別疊置於上述各第一、二疊片10、11二側外,同時各第一、二疊片10、11間係採用密接的方式焊接成一體,而二蓋板20亦可採用密接的方式分別焊接於各第一、二疊片10、11二側外,如此即可封閉各第一、二疊片10、11上的第一、二流通部100、110,並可於該熱交換構件1上開設有連通第一、二流通部100、110的二進出口130,該二進出口130上則可分別進一步設有一接頭13,以供管路(圖略)連接。較佳地,該二進出口130係分別與第一、二流通部100、110之第一通孔100a、110a與第二通孔100b、110b連通。
此外,如圖2及圖3所示,本發明還可進一步包括一底座3,該底座3上設有一載孔30,而上述熱交換構件1則具有一熱接觸面12,並供該熱接觸面12通過該載孔30而表露於底座3下方,即如圖3所示。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4所示,上述熱接觸面12係用以接觸一熱源4(即如圖4所示),而使該熱交換構件1可與所述熱源進行熱交換(即係將熱源的熱量傳遞至該熱交換構件1上)。本發明主要係使所述熱接觸面12由各第一、二疊片10、11疊置後的底邊101、111並列所構成;即各第一疊片10下方皆具有一第一底邊101、而第二疊片11下方皆具有一第二底邊111,通過第一、二疊片10、11相互疊置後,使得各第一、二底邊101、111得以與並列而構成所述熱交換構件1的熱接觸面12,藉以用於與所述熱源4相接觸。而在本發明所舉之實施例中,為了突顯各第一、二疊片10、11的第一底邊101與第二底邊111,而進一步於各第一疊片10的下方突設有一第一突緣101a,而所述第一底邊101即形成於該第一突緣101a下;各第二疊片11的下方突設有一第二突緣111a,而所述第二底邊111即形成於該第二突緣111a下。藉此,可便於突顯該熱交換構件1的熱接觸面12而與熱源4作面與面之接觸。
是以,藉由上述之構造組成,即可得到本發明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據此,如圖4所示,當上述熱交換構件1的熱接觸面12與熱源4作接觸後,由於本發明係採用複數呈豎立排列的各第一、二疊片10、11來構成該熱交換構件1,故所有構成該熱交換構件1的各第一、二疊片10、11都能以其底邊101、111與熱源4接觸,所以每一第一疊片10與第二疊片11,都能透過各自所呈的片狀體來提供不具間隙的垂直向熱傳遞的良好效果,所以通過的冷卻液體(圖略)就能更均勻地帶走各第一、二疊片10、11上的熱量,同時也能兼具橫向的流動方向,進而在熱傳的效率上可以獲得提昇及更佳均勻,避免熱量過於囤積在底面處。
再者,如圖5所示,在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上述封閉構件2亦可為一罩蓋22,並罩設於該熱交換構件1上僅供熱接觸面12露出。而通過該罩蓋22加設於封閉構件2外的方式,可以省去上述各第一、二疊片10、11間的焊接加工,但仍須視需防漏的部分或間隙加以密封封合,以防止於熱交換構件1內部流通的冷卻液體(圖略)溢出。而在設計上,該罩蓋22也可以視注入冷卻液體(圖略)的位置或流向等因素,而增設匯流空間等供冷卻液體(圖略)停駐,因此該罩蓋22與熱交換構件1間可如圖5所示在各周緣處相互密接、也可以視上述需求而預留供冷卻液體(圖略)停駐空間。
又,如圖6所示,在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中,上述熱交換構件1也可以改變各第一、二流通部100、110的形狀或交錯方向等,可在各第一、二疊片10、11有限面積下延長可供冷卻液體(圖略)流通時的路徑長度。但在本發明的概念下並不能上述各實施例為限。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又因極具新穎性及進步性,完全符合發明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發明人之權利。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拘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手段等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本發明> 1:熱交換構件 10:第一疊片 100:第一流通部 100a:第一通孔 100b:第二通孔 100c:交互通孔 101:第一底邊 101a:第一突緣 11:第二疊片 110:第二流通部 110a:第一通孔 110b:第二通孔 110c:交互通孔 111:第二底邊 111a:第二突緣 12:熱接觸面 2:封閉構件 20:蓋板 22:罩蓋 3:底座 30:載孔 4:熱源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裝設底座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與底座另一視角之立體組合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使用狀態剖面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1:熱交換構件
100a:第一通孔
100b:第二通孔
100c:交互通孔
101:第一底邊
110a:第一通孔
110b:第二通孔
110c:交互通孔
111:第二底邊
111a:第二突緣
12:熱接觸面
3:底座
4:熱源

Claims (8)

  1. 一種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包括:一熱交換構件,包含呈豎立排列的複數第一疊片與複數第二疊片,且該等第一疊片與該等第二疊片彼此係穿插疊置而構成所述熱交換構件,並於該熱交換構件內形成有流道;以及一封閉構件,設於該熱交換構件上而密封所述流道;其中,該熱交換構件係具有一熱接觸面,且所述熱接觸面由該等第一、二疊片呈豎立疊置後的底邊並列所構成,各該第一疊片上係設有呈中空的第一流通部,而各該第二疊片上則設有呈中空的第二流通部,所述第一流通部與所述第二流通部即構成所述流道,各該一、二流通部係彼此錯位疊置而相互連通。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該等第一疊片與該等第二疊片係彼此以正、反面交錯相疊而成。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各該第一、二流通部皆具有一第一通孔、一第二通孔、以及複數間隔排列於該第一通孔與該第二通孔之間的交互通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各該第一疊片下方係具有一第一底邊、而各該第二疊片下方則具有一第二底邊,且所述熱接觸面即由各該第一、二底邊並列構成。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該封閉構件係為二蓋板,以分別疊置於該等第一、二疊片二側外。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各該第一、二疊片間係採用密接的方式焊接成一體。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中該封閉構件係為一罩設於該熱交換構件上的罩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液冷式熱交換結構,其更包括一底座,該底座上設有一載孔,而該熱交換構件之熱接觸面則通過該載孔而表露於該底座下方。
TW110113718A 2021-04-16 2021-04-16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TWI7634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718A TWI763437B (zh) 2021-04-16 2021-04-16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CN202120819665.0U CN214747418U (zh) 2021-04-16 2021-04-21 液冷式热交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718A TWI763437B (zh) 2021-04-16 2021-04-16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3437B true TWI763437B (zh) 2022-05-01
TW202243576A TW202243576A (zh) 2022-11-01

Family

ID=78611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718A TWI763437B (zh) 2021-04-16 2021-04-16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7418U (zh)
TW (1) TWI76343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1250B2 (en) * 2012-08-30 2018-04-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hip stack structures that implement two-phase cooling with radial flow
CN111148409A (zh) * 2020-01-09 2020-05-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射流微通道冷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41250B2 (en) * 2012-08-30 2018-04-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hip stack structures that implement two-phase cooling with radial flow
CN111148409A (zh) * 2020-01-09 2020-05-1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射流微通道冷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7418U (zh) 2021-11-16
TW202243576A (zh) 2022-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50066B1 (ko) 수냉식 이차전지
CA2982475A1 (en)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for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WO2018131243A1 (ja)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8159440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冷却システム
JP2008171840A (ja) 液冷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その設計方法
JP2013083436A (ja) 外部マニホルドを備えた内部熱交換器
JPH11159989A (ja) 板式熱交換器
US20220312649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and power module
TWI763437B (zh) 液冷式熱交換結構
CN212086783U (zh) 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JP2007212120A (ja) インナーフィン及びこのインナーフィンを備えたヒートシンク
JP5420755B2 (ja) 積層板を有する熱交換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0112516U (zh) 一种双面搅拌摩擦焊冷板
CN201994284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功率模块
JP2013130300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14144034B (zh) 一种仿蛛网分流式微通道液冷装置
CN113871151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JP2016149449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JP4448377B2 (ja)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
CN215955006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
CN217099684U (zh) 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
US11965700B2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multiple fluids
WO2023095349A1 (ja) 熱交換器
WO2023224015A1 (ja) 冷却構造体及び構造体
CN219068014U (zh) 液冷装置及直线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