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3368B - 淺灰導電底漆 - Google Patents

淺灰導電底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3368B
TWI763368B TW110108962A TW110108962A TWI763368B TW I763368 B TWI763368 B TW I763368B TW 110108962 A TW110108962 A TW 110108962A TW 110108962 A TW110108962 A TW 110108962A TW I763368 B TWI763368 B TW I7633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ns
resin
carbon
carbon nanostructures
co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8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4251A (zh
Inventor
桂張良
劉津南
王世林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客寶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客寶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客寶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4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4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3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336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08K3/041Carbon nanotub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00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 C09D17/004Pigment pastes, e.g. for mixing in paints containing an inorganic pig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70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g. fibres, flakes or microsphe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20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 H01B1/2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Pigments, Carbon Blacks, Or Wood Sta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塗料組合物,其包含樹脂及至多10 wt% (以乾重計)碳奈米結構及/或CNS衍生粒子。

Description

淺灰導電底漆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碳奈米結構在用於裝飾性及保護塗層之底漆中之用途。
汽車及其他車輛之車身傳統上由金屬薄板製成。金屬零件可經製造以具有提供汽車及其他車輛所需之光亮、光滑外觀的光滑、有光澤表面。通常,金屬車身零件連接至車輛之底盤且接著塗覆有幾層底漆及塗層以達成最終顏色及光澤度。金屬之導電性允許經由靜電噴塗來塗覆此等底漆及塗料。
由於其相對於金屬重量輕及其可藉以模製成具有錯綜及複雜的形狀之零件的簡易性,因此由聚合材料製備車輛外部零件將為合乎需要的。然而,大部分聚合材料為電絕緣體。因此,期望對聚合物材料進行表面處理,以使其能夠使用靜電方法來塗覆塗料。
此外,期望對聚合物及其他材料進行表面處理,其可賦予導電性或維持導電性,同時提供其他益處,諸如(環境保護/防潮層)。
在一個態樣中,可固化塗料組合物含有樹脂及以乾重計至多10 wt%碳奈米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固化塗料組合物及塗層含有以乾重計至多10 wt%,例如1 wt%至7 wt%、2 wt%至6 wt%或3 wt%至5 wt%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及/或斷裂碳奈米管。
使用碳奈米結構(CNSs,單數CNS)製備組合物,該術語在本文中係指複數個碳奈米管(CNT),該等碳奈米管藉由例如以樹狀方式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彼此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進行製備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的操作可產生CNS片段及/或斷裂CNT。CNS之片段衍生自CNS且如較大CNS一樣,包括複數個CNT,其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斷裂CNT衍生自CNS,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在不進行任何特定解釋之情況下,咸信在涉及製備本文所描述之系統的一或多個處理步驟(例如,將初始CNS分散或混合至樹脂、溶劑、分散劑等中所進行之操作)期間,CNS之片段及/或斷裂CNT衍生自CNS或由CNS產生。
高度纏結之CNS之大小為宏觀的且可視為具有碳奈米管(CNT)作為其聚合結構之基礎單體單元。對於CNS結構中之許多CNT,CNT側壁之至少一部分與另一CNT共用。雖然通常應理解,CNS中之每一碳奈米管不必一定支化、交聯或與其他CNT共用公共壁,但碳奈米結構中之CNT的至少一部分可彼此互相交叉及/或與碳奈米結構之剩餘部分中之碳奈米管支化、交聯或共用公共壁。
在特定實例中,以調配物之0.01至1重量%之負載量提供CNS。在許多情況下,小於或等於0.5 wt%之負載量可導致塗層之表面電阻率低於107 歐姆/平方但具有低色調,例如L*為至少55、至少60、至少70或至少80。較暗塗層亦可為可接受的,例如L*為至少30、至少40或至少50。
可能由於CNS獨特結構,因此CNS可呈現優於普通CNT之各種優勢。此外,與CNT相比,CNS可以容易且安全地在工業規模上處理之形式(例如,粉末)提供。在一些情況下,CNS在所需溶劑中形成穩定的分散液。
本發明呈現許多其他優勢。如已指出,舉例而言,所採用之CNS可產生CNS之片段(包括部分片段化CNS)及/或斷裂CNT。此等結構可在彼此之間產生改良之連接性,藉此增強電導率。雖然使用CNS可導致在低負載量下在塗層內形成具有良好覆蓋度之可撓性導電網路,但低著色強度意謂即使淺色塗層在沈積於含有CNS之底漆塗層上方時亦將展現所需色調。
在一個實施例中,塗料組合物包含樹脂及以乾重計至多10 wt%之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其分散於該塗料組合物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其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且當根據評估方法A測試時,所得固化塗層具有至多107 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
塗層可具有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之L*值。該CNS衍生材料可經塗佈或與黏合劑混合。該樹脂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該塗料組合物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添加劑:二氧化鈦、親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親水性沈澱二氧化矽、疏水性沈澱二氧化矽、黏土、膨潤土、滑石、金屬碳酸鹽及碳酸鈣。
在另一實施例中,CNS漆漿分散液包含溶劑及至多0.5 wt%之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其分散於該塗料組合物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其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且在室溫下以10 rpm所量測的分散液之布氏黏度(Brookfield viscosity)小於3000 cP。
溶劑可為水性(例如,含有至少50%水)或非水性的。該CNS漆漿分散液可進一步包括分散劑。該CNS衍生材料可經塗佈或與黏合劑混合。該樹脂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當根據評估方法A測試該塗料組合物時,所得固化塗層可具有至多107 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至少30之L*值或兩者。當該塗料組合物經固化以形成塗層時,所得固化塗層可含有0.10至10 wt% CNS衍生材料且可進一步包含二氧化鈦。該固化塗層可具有至少55之L*值。
在另一實施例中,製造塗料組合物之方法包含:提供包含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之漆漿,該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分散於溶劑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及將該CNS漆漿與樹脂組合以形成塗料組合物,其中,當根據評估方法A對其進行測試時,所得固化塗層具有至多107 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該等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其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且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
該漆漿可包括至多0.5 wt% CNS衍生材料。該樹脂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溶劑可為水性或非水性的。該漆漿可進一步包括分散劑。該漆漿分散液可具有在室溫下以10 rpm所量測的小於3000 cP之布氏黏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固化塗層包含固化樹脂及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其分散於溶劑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該等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其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且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該固化塗層具有至多107 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
固化塗層可具有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70、至少80或至少90之L*值。該CNS衍生材料可經塗佈或與黏合劑混合。該樹脂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該固化塗層可進一步包括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添加劑:二氧化鈦、親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親水性沈澱二氧化矽、疏水性沈澱二氧化矽、黏土、膨潤土、滑石、金屬碳酸鹽及碳酸鈣。
應理解,前述通用描述及以下詳細描述兩者僅為例示性且解釋性的,且意欲提供如所主張之本發明之進一步解釋。
在一個態樣中,塗料組合物含有樹脂及以乾重計至多10 wt%碳奈米結構(CNS)及/或CNS衍生粒子,例如1 wt%至7 wt%、2 wt%至6 wt%或3 wt%至5 wt%。塗料組合物展現由至少30之L*表示之黑度。本發明之特定態樣可係關於包括樹脂及CNS、CNS之片段及/或斷裂CNT之塗料組合物。替代地或另外,塗料組合物可包括較高量之CNS及CNS衍生粒子但接著可具有小於55之L*。
大多數塗料以液體或固體形式塗覆。舉例而言,將粉末塗料以固體形式塗覆,而將許多塗料以接著可轉化為固體之液體形式塗覆。如本文所使用,「液體塗料」為包括待塗覆至基板之分散顏料的液體塗料分散液。液體塗料包括液體載劑及可溶解、分散或懸浮於其中之額外組分。液體塗料通常在塗覆至基板之後藉由乾燥而轉化為固體塗料。固體塗料或「塗料」不為液體但可含有痕量之溶劑或其他流體。塗料中之任何顏料粒子為固定的且不自由移動。自液體塗料轉化為塗料可例如藉由溶劑之蒸發及/或樹脂或其他聚合材料之聚合而發生。液體塗料之條件係在而未進一步稀釋之情況下塗覆至基板,不同於在塗覆之前待稀釋的漆漿。
一般而言,液體塗料組合物包含分散於溶劑中之顏料及黏合劑或可固化樹脂(媒劑)。用於本發明之塗料組合物之媒劑可為水性媒劑或非水性媒劑。因此,所得組合物可為水性塗料組合物或非水性塗料組合物。
媒劑之組成可視最終塗層之條件及要求而變化。舉例而言,可固化樹脂含量可在約70-100%之間變化。溶劑含量可在接近0%與80%之間變化。非水性溶劑可為水混溶性的,且水性溶劑可包括水溶性或水混溶性有機溶劑,諸如醇。
非水性溶劑之特定實例包括芳族烴,諸如二甲苯;乙酸酯溶劑,諸如乙酸丁酯及乙酸乙酯;脂族烴;醇,諸如丁醇、1-甲基-2-丙醇及1-甲基-2-甲醇;二元醇及多元醇,諸如二乙二醇;酮,諸如丙酮、環己酮、2-庚酮、甲基丁基酮及甲基乙基酮;酯,諸如丙酸正丁酯;醯胺,諸如二甲基甲醯胺;亞碸,諸如二甲亞碸;及類似者。額外適合之溶劑包括(但不限於)乙基賽路蘇(ethylcellosolve)、乙酸乙基賽路蘇、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乳酸酯、二甲基乙醯胺及上文所列之溶劑中之任一者的混合物。亦可混合非水性及水性溶劑。水性溶劑可包含至少50 wt%水,例如至少60 wt%、至少70 wt%、至少80 wt%或至少90 wt%水。
適用於本發明之水性及非水性塗料組合物中之任一者或兩者的可固化樹脂或黏合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及纖維素樹脂。亦可使用酚醛樹脂,諸如環氧雙酚-A或環氧酚醛清漆樹脂、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或聚烯烴樹脂。黏合劑或可固化樹脂可以熱方式或藉由任何輻射源,諸如(例如)紫外輻射固化。同樣,可固化塗料組合物中之聚合物、寡聚物及單體可為可熱聚合或輻射聚合的或可交聯的。舉例而言,此等樹脂或其他樹脂或聚合物之單體或寡聚物(諸如聚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化物、末端烯烴、二異氰酸酯、二醇、二胺及苯乙烯)可包括於除上文所列之可固化樹脂以外或作為其替代物的未固化塗料組合物中。亦可採用聚胺甲酸酯及聚脲之預聚物,諸如羥基、胺基或異氰酸酯封端之寡聚物。以此方式,未固化塗料組合物可為感光性的(亦即,可藉由輻射固化)或熱敏性的(亦即,可藉由改變溫度(諸如藉由加熱)來固化)。替代地或另外,可固化塗料組合物可藉由移除溶劑來固化。當可固化塗料組合物之組分可藉由輻射固化時,可固化塗料組合物可進一步包括在吸收光時產生自由基之光引發劑。
替代地或另外,可以分散液或乳膠形式採用黏合劑。此類黏合劑可尤其適合於水性塗料系統。舉例而言,聚合黏合劑可為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之乳膠(諸如來自NSM Neoresins之NeoCryl® 材料、來自Alberdingk-Boley之AC及AS聚合物)或可為水分散性聚胺甲酸酯(諸如來自Alberdingk-Boley之ABU)或聚酯(諸如來自Eastman Chemical之AQ聚合物)。可用於水性塗料中之黏合劑的聚合物(諸如上文所列之彼等、變體及相關材料)包括於來自BASF之Joncryl® 聚合物、來自DSM Neoresins之NeoCryl材料及來自Alberdingk-Boley之AC及AS聚合物中。
可固化塗料組合物亦可含有可用於改善諸如黏度、平整性及乾燥時間之特性的視情況選用之添加劑。實例包括共溶劑(特定言之,用於水性塗料之水溶性溶劑)、界面活性劑、分散劑及填充劑(諸如黏土、滑石、親水性及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及沈澱二氧化矽),及金屬碳酸鹽(諸如碳酸鈣)。另外,可添加助黏劑、流動改質劑、調平助劑及殺生物劑。亦可採用額外顏料,諸如氧化鈦。
共溶劑之特定實例包括(但不限於)上文作為溶劑所列之材料,諸如乙酸丁酯、乙基賽路蘇、乙酸乙基賽路蘇、丁基賽路蘇、乙酸丁基賽路蘇、乙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二乙二醇、環己酮、丙二醇單甲醚、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乳酸酯及其混合物之溶劑。
CNS、CNS之片段及/或斷裂CNT可與分散劑結合使用。分散劑通常包括能夠促進CNS在溶劑中分散(例如,經由位阻機制及/或靜電電荷機制),同時保持組合物之黏度足夠低以使得能夠實際加工組合物之材料,例如在室溫下黏度為10000cP,例如小於5000 cP、小於3000 cP、小於2500 cP、小於2000 cP、小於1000 cP或小於500 cP,例如400至3000 cP。分散劑與粒子強烈締合且針對其保持粒子間隔之能力進行選擇。分散劑可包括界面活性劑、官能化聚合物及寡聚物。分散劑可為非離子分散劑或可為包括陰離子及陽離子分散劑兩者之離子分散劑。非離子分散劑為較佳的,且在離子分散劑中,陰離子分散劑為較佳的。分散劑可為兩親媒性的且可為聚合的或包括聚合基團。分散劑不包括可用於水性塗料中之其他添加劑,諸如濕潤劑、去泡劑及共溶劑。
視所使用之分散劑的組成及CNS、聚合物及溶劑之特定類型及濃度而定,組合物中分散劑之濃度可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分散劑之濃度最佳表示為分散劑與CNS材料之重量比。此重量比可在無分散劑至以重量計之組合物中CNS之量的至多五倍(5×)之範圍內,例如至多0.5×、1×、至多2×、至多3×、至多4×,或0.25×至5×。然而,由於需要如此少量的CNS以實現本文中之各種實施例所提供之電阻率及色彩,因此5×仍不會在所調配組合物中產生大量分散劑。
聚合分散劑之特定實例包括合成聚合分散劑。可包括於分散劑中之適合之分子基團包括(但不限於)聚氧化烯,諸如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及其混合物及共聚物;聚酯,諸如聚己內酯、聚戊內酯、聚(羥基硬脂酸)及聚(羥基油酸);聚醯胺,諸如聚己內醯胺、聚丙烯酸酯;及具有親水性及疏水性基團兩者之嵌段共聚物。額外實例包括此等中之任一者的胺官能化衍生物(諸如多元胺、三級胺或四級銨官能化衍生物),諸如胺官能化或胺封端之聚氧化烯(例如,可購自Huntsman之Jeffamine分散劑)或包括胺或酸官能基之丙烯酸聚合物。乙氧基化物(諸如烷基酚乙氧基化物及烷基乙氧基化物)通常在水性調配物中用作分散劑。實例包括來自Baker Petrolite之PETROLITE分散劑。可用於水性塗料中之分散劑及添加劑的額外聚合物及相關材料包括於來自Evonik之Tego產品、來自Lyondell之Ethacryl產品、來自BASF之Joncryl聚合物及EFKA分散劑、可購自Lubrizol之SolsperseTM 分散劑及來自BYK之Disperbyk® 及Byk® 分散劑中。
各種流變改質劑亦可與水性塗料組合物結合使用以調節組合物之黏度以及提供其他所需特性。適合之化合物包括(但不限於)水溶性聚合物及共聚物,諸如阿拉伯膠(gum arabic)、聚丙烯酸酯鹽、聚甲基丙烯酸酯鹽、聚乙烯醇(來自DuPont之Elvanols,來自Celanese之Celvoline)、羥伸丙基纖維素(hydroxypropylenecellulose)、羥乙基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諸如來自BASF之Luvatec,來自ISP之Kollidon及Plasdone,及PVP-K、Glide)、聚乙烯醚、澱粉、多醣、經或不經環氧乙烷及環氧丙烷衍生化之聚乙亞胺及類似者。
用於有機塗料組合物之適合之流變改質劑包括煙霧狀二氧化矽、膨潤土、無機蠟、聚胺甲酸酯蠟及聚氧化烯蠟。
當使用水性塗料組合物時,亦可使用用於控制或調節pH之各種添加劑。適合之pH調節劑之實例包括各種胺,諸如二乙醇胺及三乙醇胺以及各種氫氧化物試劑。氫氧化物試劑為包含OH-離子之任何試劑,諸如具有氫氧根相對離子之鹽。實例包括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鋰、氫氧化銨及氫氧化四甲基銨。亦可使用其他氫氧化物鹽以及氫氧化物試劑之混合物。此外,亦可使用在水性介質中產生OH-離子之其他鹼性試劑。實例包括碳酸鹽,諸如碳酸鈉;碳酸氫鹽,諸如碳酸氫鈉;及醇鹽,諸如甲醇鈉及乙醇鈉。亦可添加緩衝液。
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碳奈米管(CNT或複數個CNT)為含碳材料,其包括至少一個彼此鍵結以形成蜂巢型晶格之sp2 混成碳原子薄片,該蜂巢型晶格形成圓柱形或管狀結構。碳奈米管可為單壁碳奈米管(SWCNT)或多壁碳奈米管(MWCNT)。SWCNT可經視為類似於富勒烯(fullerenes)之sp2 混成碳的同素異形體。結構為包括六員碳環之圓柱形管。另一方面,類似MWCNT在同心圓柱體中具有數個管。此等同心壁之數目可變化,例如2至25或更多。通常,相比於典型SWNT之0.7至2.0 nm,MWNT之直徑可為10 nm或更大。
在各種實施例中使用之許多CNS中,CNT為具有例如至少兩個同軸碳奈米管之MWCNT。如例如在足以分析特定情況下的壁數目之放大倍數下藉由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所測定,所存在之壁數目可在2至30左右之範圍內,例如:4至30;6至30;8至30;10至30;12至30;14至30;16至30;18至30;20至30;22至30;24至30;26至30;28至30;或2至28;4至28;6至28;8至28;10至28;12至28;14至28;16至28;18至28;20至28;22至28;24至28;26至28;或2至26;4至26;6至26;8至26;10至26;12至26;14至26;16至26;18至26;20至26;22至26;24至26;或2至24;4至24;6至24;8至24;10至24;12至24;14至24;16至24;18至24;20至24;22至24;或2至22;4至22;6至22;8至22;10至22;12至22;14至22;16至22;18至22;20至22;或2至20;4至20;6至20;8至20;10至20;12至20;14至20;16至20;18至20;或2至18;4至18;6至18;8至18;10至18;12至18;14至18;16至18;或2至16;4至16;6至16;8至16;10至16;12至16;14至16;或2至14;4至14;6至14;8至14;10至14;12至14;或2至12;4至12;6至12;8至12;10至12;或2至10;4至10;6至10;8至10;或2至8;4至8;6至8;或2至6;4至6;或2至4。
由於CNS為CNT之聚合、高度支化及交聯網路,因此用個別化CNT所觀測到的化學反應中之至少一些亦可在CNS上進行。另外,通常與使用CNT相關之具有吸引力的特性中之一些亦顯示於併入CNS之材料中。此等包括(例如)電導率、具有吸引力的物理特性(包括當整合至基於聚矽氧之組合物中時維持或實現良好拉伸強度)、熱穩定性(有時與金剛石晶體或平面內石墨片之熱穩定性相當)及/或化學穩定性,僅舉幾例。
然而,如本文所使用,術語「CNS」不為個別化、非纏結結構之同義詞,諸如「單體」富勒烯(術語「富勒烯」廣泛地指代呈空心球體、橢球體、管狀(例如碳奈米管)及其他形狀之形式的碳之同素異形體)。實際上,本發明之許多實施例突出顯示使用CNS相對於使用其CNT建構嵌段所觀測到或預期到的差異及優勢。在不希望保持特定解釋之情況下,咸信CNS中碳奈米管之間的支化、交聯及壁共用之組合降低或最小化在以類似方式使用個別碳奈米管時通常存在問題之凡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s),尤其在期望防止聚結時。
另外或替代地,關於效能屬性,作為CNS之部分或衍生自CNS之CNT可藉由多個特徵來表徵,可依賴於該等特徵中之至少一些將其與其他奈米材料區分,諸如(例如)普通CNT (亦即,不衍生自CNS且可以個別化、原始或新製CNT形式提供之CNT)。
在許多情況下,存在於CNS中或衍生自CNS之CNT的典型直徑為100奈米(nm)或更小,諸如(例如)在約5至約100 nm之範圍內,例如在約10至約75、約10至約50、約10至約30、約10至約20 nm之範圍內。
在特定實施例中,CNT中之至少一者的長度等於或大於2微米,如由SEM所測定。舉例而言,CNT中之至少一者將具有介於以下範圍內之長度:2至2.25微米;2至2.5微米;2至2.75微米;2至3.0微米;2至3.5微米;2至4.0微米;或2.25至2.5微米;2.25至2.75微米;2.25至3微米;2.25至3.5微米;2.25至4微米;或2.5至2.75微米;2.5至3微米;2.5至3.5微米;2.5至4微米;或3至3.5微米;3至4微米;3.5至4微米或更高。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由SEM所測定,超過一個,例如一部分,諸如CNT之至少約0.1%、至少約1%、至少約10%、至少約15%、至少約20%、至少約25%、至少約30%、至少約35%、至少約40%、至少約45%、至少約50%或甚至超過一半的部分可具有大於2微米之長度,例如在上文所指定之範圍內。
對於CNS中之許多CNT,CNT側壁之至少一部分與另一CNT共用。雖然通常應理解,CNS中之每一碳奈米管不必一定支化、交聯或與其他CNT共用公共壁,但碳奈米結構中之CNT的至少一部分可彼此互相交叉及/或與碳奈米結構之剩餘部分中之碳奈米管支化、交聯或共用壁。
存在於CNS中、CNS之片段中或衍生自CNS之斷裂CNT中之CNT的形態將通常藉由高縱橫比表徵,其中長度通常大於直徑100倍,且在某些情況下高得多。舉例而言,在CNS (或CNS片段)中,CNT之長度與直徑縱橫比可介於約200至約1000之範圍內,諸如(例如) 200至300;200至400;200至500;200至600;200至700;200至800;200至900;或300至400;300至500;300至600;300至700;300至800;300至900;300至1000;或400至500;400至600;400至700;400至800;400至900;400至1000;或500至600;500至700;500至800;500至900;500至1000;或600至700;600至800;600至900;600至1000;700至800;700至900;700至1000;或800至900;800至1000;或900至1000。
已發現,在CNS中以及在衍生自CNS之結構(CNS衍生粒子,例如CNS之片段或在斷裂CNT中)中,CNT中之至少一者係藉由某一「支化密度」表徵。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支化」係指其中單個碳奈米管發散成多個(兩個或更多個)連接的多壁碳奈米管之特徵。一個實施例具有根據其沿著兩微米長度之碳奈米結構之支化密度,存在至少兩個分支,如由SEM所測定。亦可出現三個或更多個分支。
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在CNS、CNS之片段或斷裂CNT中之支化區域(點)處所觀測到的壁數目自支化之一側(例如,支化點之前)至此區域之另一側(例如,支化點之後(after/past))有所不同。在普通Y形CNT (其中在支化點之前的區域及支化點之後的區域中觀測到相同的壁數目)之情況下未觀測到壁數目之此類變化(在本文中亦稱為壁數目之「不對稱性」)。
圖1A及圖1B中提供說明此等特徵之圖式。未衍生自CNS之例示性Y形CNT 11展示於圖1A中。Y形CNT 11包括在支化點15處或附近之催化劑粒子13。區域17及19分別位於支化點15之前及之後。在Y形CNT (諸如Y形CNT 11)之情況下,兩個區域17及19之特徵在於相同的壁數目,亦即附圖中之兩個壁。
相比之下,在CNS (圖1B)中,在支化點115處支化之CNT建構嵌段111不包括在此點處或附近之催化劑粒子,如在無催化劑區域113處所見。此外,位於支化點115之前(before/prior) (或在其第一側上)的存在於區域117中之壁數目不同於區域119 (相對於支化點115位於另一側之後或另一側上)中之壁數目。更詳細地,區域117中所發現之三壁特徵未傳遞至區域119 (其在圖1B之圖式中僅具有兩個壁),從而產生上文所提及之不對稱性。
此等特徵在圖2A及圖2B之TEM影像中突出顯示。
更詳細地,圖2A之TEM區域40中之CNS支化展示不存在任何催化劑粒子。在圖2B之TEM中,第一通道50及第二通道52指向特徵在於支化CNS之壁數目的不對稱性,而箭頭54指向顯示壁共用之區域。
可在本文所描述之塗料組合物中遇到一種、多種或所有此等屬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CNS作為CNS之纏結及/或互連網路之部分存在。此類互連網路可在CNS之間含有橋接。
用於製備CNS之適合之技術描述於例如2014年4月3日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4/0093728 A1號、美國專利第8,784,937B2號;第9,005,755B2號;第9,107,292B2號;及第9,447,259B2號中。此等文獻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此等文獻中所描述,CNS可生長於適合之基板上,例如在經催化劑處理之纖維材料上。產品可為含纖維之CNS材料。在一些情況下,CNS與基板分離以形成薄片。
如US 2014/0093728A1中所見,作為薄片材料獲得之碳奈米結構(亦即,具有有限尺寸之離散粒子)由於其高度對準之碳奈米管的纏結及交聯而以三維微觀結構形式存在。對準形態反映在快速碳奈米管生長條件下(例如,幾微米/秒,諸如約2微米/秒至約10微米/秒)在生長基板上形成碳奈米管,藉此自生長基板誘導實質上垂直的碳奈米管生長。在不受任何理論或機制束縛之情況下,咸信生長基板上碳奈米管生長之快速速率可至少部分地有助於碳奈米結構的複雜結構形態。另外,可藉由調節碳奈米結構生長條件而在一定程度上調節CNS之體積密度,包括例如藉由改變安置於生長基板上以引發碳奈米管生長之過渡金屬奈米粒子催化劑粒子的濃度。
薄片可例如藉由切割或鬆弛(fluffing) (可涉及機械球磨研磨、研磨、摻合等之操作)、化學製程或其任何組合來進一步加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採用之CNS經「塗佈」,在本文中亦稱為「上漿」或「經封裝」之CNS。在典型上漿製程中,將塗料塗覆至形成CNS之CNT上。上漿製程可形成非共價鍵結至CNT且在一些情況下可充當黏合劑之部分或完整塗料。另外,或在替代方案中,上漿可應用於塗佈後(或封裝)製程中已形成之CNS。舉例而言,在具有結合特性之膠料之情況下,CNS可形成為較大結構、顆粒或丸粒。在其他實施例中,顆粒或丸粒獨立於上漿之功能而形成。
塗料量可變化。舉例而言,相對於所塗佈CNS材料之總重量,塗料可在約0.1重量%至約10重量%之範圍內(例如,在約0.1重量%至約0.5重量%;約0.5重量%至約1重量%;約1重量%至約1.5重量%;約1.5重量%至約2重量%;約2重量%至約2.5重量%;約2.5重量%至約3重量%;約3重量%至約3.5重量%;約3.5重量%至約4重量%;約4重量%至約4.5重量%;約4.5重量%至約5%重量%;約5重量%至約5.5重量%;約5.5重量%至約6重量%;約6重量%至約6.5重量%;約6.5重量%至約7重量%;約7重量%至約7.5重量%;約7.5重量%至約8重量%;約8重量%至約8.5重量%;約8.5重量%至約9重量%;約9重量%至約9.5重量%;或約9.5重量%至約10重量%之範圍內)。
在許多情況下,控制塗料(或上漿)之量降低或最小化對CNS材料本身之特性的不合需要之作用。舉例而言,低塗料含量更可能保存藉由將CNS或CNS衍生(例如,斷裂CNT之CNS片段)材料併入塗料組合物中而引起之電特性。
可選擇各種類型之塗料。在許多情況下,通常用於塗佈碳纖維或玻璃纖維之上漿溶液(sizing solutions)亦可用於塗佈CNS。塗層材料之特定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氟化聚合物,諸如聚(乙烯基二氟乙烯) (PVDF)、聚(乙烯基二氟乙烯-共聚-六氟丙烯) (PVDF-HFP)、聚(四氟乙烯) (PTFE);聚醯亞胺;及水溶性黏合劑,諸如聚(乙烯)氧化物、聚乙烯醇(PVA)、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CMC)、澱粉、羥丙基纖維素、再生纖維素、聚乙烯吡咯啶酮(PVP)及其共聚物及混合物。在許多實施方式中,將所使用之CNS用聚胺甲酸酯(PU)、熱塑性聚胺甲酸酯(TPU)或用聚乙二醇(PEG)處理。
在一些情況下亦可使用聚合物,諸如(例如)環氧樹脂、聚酯、乙烯酯、聚醚醯亞胺、聚醚酮酮、聚鄰苯二甲醯胺、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醯亞胺、苯酚-甲醛、雙順丁烯二醯亞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聚乙烯亞胺、聚胺甲酸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烯烴、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彈性體,諸如(例如)聚異戊二烯、聚丁二烯、丁基橡膠、丁腈橡膠;乙烯-乙酸乙烯酯聚合物;聚矽氧聚合物及氟聚矽氧聚合物;其組合;或其他聚合物或聚合摻合物。為了增強電導率,亦可使用導電聚合物,諸如(例如)聚苯胺、聚吡咯及聚噻吩。
一些實施方式利用可有助於穩定溶劑中之CNS分散液的塗層材料。在一個實例中,選擇塗料以促進且/或穩定CNS在藉由將用於塗料之所需樹脂與所需溶劑以及視情況選用之分散劑組合而產生之媒劑中的分散。可採用上文所提供之樹脂及溶劑的任何適合組合。在另一實例中,塗層材料與處理CNS時所採用之分散劑或增稠劑相同、類似或相容。
本文所描述之許多實施例使用具有97%或更高CNT純度之CNS材料。通常,本文所使用之CNS無需其他添加劑以抵消凡得瓦力。
CNS可以鬆散顆粒材料形式(例如,呈CNS薄片、顆粒、丸粒等形式)或以亦包括液體介質(例如分散液、漿料、糊狀物)之調配物形式或以其他形式提供。在許多實施方式中,所採用之CNS與其生長基板分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CNS在自其上最初形成碳奈米結構之生長基板移除之後以薄片材料形式提供。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薄片材料」係指具有有限尺寸之離散粒子。舉例而言,圖3A中展示CNS薄片材料在自生長基板分離CNS之後的說明性描述。薄片結構100可具有第一尺寸110,其在約1 nm至約35微米厚,特定言之約1 nm至約500 nm厚之範圍內,包括其間之任何值及其任何分數。薄片結構100可具有第二尺寸120,其在約1微米至約750微米高之範圍內,包括其間之任何值及其任何分數。薄片結構100可具有第三尺寸130,其可在約1微米至約750微米之範圍內,包括其間任何值及其任何分數。尺寸110、120及130中之兩者或全部可相同或不同。
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尺寸120及第三尺寸130可獨立地為約1微米至約10微米、或約10微米至約100微米、或約100微米至約250微米、約250至約500微米或約500微米至約750微米之量級。
CNS內之CNT(例如圖3A中之CNT140)的長度可在約10奈米(nm)至約750微米(µm)或更高之範圍內變化。因此,CNT可為10 nm至100 nm、10 nm至500 nm;10 nm至750 nm;10 nm至1微米;10 nm至1.25微米;10 nm至1.5微米;10 nm至1.75微米;10 nm至2微米;或100 nm至500 nm、100 nm至750 nm;100 nm至1微米;100 nm至1.25微米;100 nm至1.5微米;100 nm至1.75微米;100 nm至2微米;500 nm至750 nm;500 nm至1微米;500 nm至1微米;500 nm至1.25微米;500 nm至1.5微米;500 nm至1.75微米;500 nm至2微米;750 nm至1微米;750 nm至1.25微米;750 nm至1.5微米;750 nm至1.75微米;750 nm至2微米;1微米至1.25微米;1.0微米至1.5微米;1微米至1.75微米;1微米至2微米;或1.25微米至1.5微米;1.25微米至1.75微米;1微米至2微米;或1.5至1.75微米;1.5至2微米;或1.75至2微米。在一些實施例中,如由SEM所測定,CNT中之至少一者具有等於或大於2微米之長度,例如至多4微米或更大。
圖3B中展示作為薄片材料獲得之說明性碳奈米結構之SEM影像。圖3B中所展示之碳奈米結構由於其高度對準之碳奈米管的纏結及交聯而以三維微結構形式存在。對準形態反映在快速碳奈米管生長條件下(例如,幾微米/秒,諸如約2微米/秒至約10微米/秒)在生長基板上形成碳奈米管,藉此自生長基板誘導實質上垂直的碳奈米管生長。在不受任何理論或機制束縛之情況下,咸信生長基板上碳奈米管生長之快速速率可至少部分地有助於碳奈米結構的複雜結構形態。另外,可藉由調節碳奈米結構生長條件而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碳奈米結構之體積密度,包括例如藉由改變安置於生長基板上以引發碳奈米管生長之過渡金屬奈米粒子催化劑粒子的濃度。
薄片結構可包括呈碳奈米管聚合物(亦即,「碳奈米聚合物」)形式之碳奈米管之網狀網路,該碳奈米管聚合物之分子量在約15,000 g/mol至約150,000 g/mol之範圍內,包括其間之所有值及其任何分數。在一些情況下,分子量範圍之上限可甚至更高,包括約200,000 g/mol、約500,000 g/mol或約1,000,000 g/mol。較高分子量可與尺寸長之碳奈米結構相關。分子量亦可隨主要碳奈米管直徑及碳奈米結構內存在之碳奈米管壁之數目而變化。碳奈米結構之交聯密度可介於約2 mol/cm3 至約80 mol/cm3 之範圍。通常,交聯密度隨生長基板之表面上之碳奈米結構生長密度、碳奈米結構生長條件等而變化。應注意,含有許多以開放網狀排列保持之CNT的典型CNS結構移除凡得瓦力或減弱其效應。此結構可更易於剝離,其使得許多額外步驟將其分離或將其分解成獨特且不同於普通CNT之支化結構。
在網狀形態之情況下,碳奈米結構可具有相對較低的體積密度,例如約0.005 g/cm3 至約0.1 g/cm3 或約0.01 g/cm3 至約0.05 g/cm3 。如所產生之碳奈米結構可具有在約0.003 g/cm3 至約0.015 g/cm3 之範圍內的初始體積密度。進一步固化及/或塗佈以產生碳奈米結構薄片材料或類似形態可使體積密度升高至約0.1 g/cm3 至約0.15 g/cm3 之範圍內。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對碳奈米結構進行視情況選用之進一步修飾以進一步改變碳奈米結構之體積密度及/或另一特性。在一些實施例中,碳奈米結構之體積密度可藉由在碳奈米結構之碳奈米管上形成塗層及/或用各種材料浸潤碳奈米結構之內部來進一步修飾。塗佈碳奈米管及/或浸潤碳奈米結構之內部可進一步調整碳奈米結構之特性以用於各種應用。此外,在碳奈米管上形成塗層可合乎需要地有助於碳奈米結構之處理。進一步壓緊可將體積密度升高至約1 g/cm3 之上限,其中對碳奈米結構之化學修飾將體積密度升高至約1.2 g/cm3 之上限。
除上文所描述之薄片以外,CNS材料可以顆粒、丸粒形式或以鬆散顆粒材料之其他形式提供,其典型粒度在約1 mm至約1 cm之範圍內,例如約0.5 mm至約1 mm、約1 mm至約2 mm、約2 mm至約3 mm、約3 mm至約4 mm、約4 mm至約5 mm、約5 mm至約6 mm、約6 mm至約7 mm、約7 mm至約8 mm、約8 mm至約9 mm或約9 mm至約10 mm。
商業上,可利用之CNS材料之實例為藉由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LLC (ANS) (Massachusetts, United States)研發之彼等材料。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在液體介質之存在下提供CNS。液體介質可為任何液體,例如適合於與塗料組合物之組分一起使用之溶劑。舉例而言,液體介質可與媒劑之溶劑或樹脂相同或可與視情況選用之組分(諸如共溶劑)相同。替代地或另外,液體介質可混溶於或可溶於媒劑之溶劑或樹脂中。不同於採用普通、個別化CNT (例如呈原始形式)之溶液或分散液,CNS (尤其當以顆粒或丸粒形式作為塗佈後CNS提供時)可產生穩定分散液。在一些實施例中,即使在水性媒劑中,可在不存在穩定界面活性劑之情況下獲得穩定分散液。CNS材料可視情況在分散劑之存在下,藉由適合之混合技術,使用例如習知混合設備來與液體組合。在特定實施例中,摻合組分以形成例如組合物、溶液或分散液。組合物之特徵可在於,例如溶劑中CNS之濃度至多約0.5 wt%,例如0.1 wt%至0.4 wt%或0.2 wt%至0.3 wt%。替代地或另外,可採用更高負載量,例如至多約1 wt%。
不同於使用普通、個別化CNT (例如呈原始形式)之普通溶液或分散液,CNS (尤其當以顆粒或丸粒形式作為塗佈後CNS提供時)可產生穩定分散液。在一些實施例中,即使在水作為溶劑之情況下,可在不存在穩定界面活性劑之情況下獲得穩定分散液。其他實施例在濕式處理期間與水結合使用溶劑。可使用之溶劑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異丙醇(IPA)、乙醇、甲醇及水。
在一些情況下,用於製備分散液之技術產生CNS衍生物種,諸如「CNS片段」及/或「斷裂CNT」,其以個別化形式分佈(例如,均勻地)在整個分散液中。除其大小減小以外,CNS片段(亦包括部分片段化CNS之術語)通常共用完整CNS之特性且可藉由電子顯微術及其他技術鑑別,如上文所描述。舉例而言,在所應用剪應力下,當CNS內之CNT之間的交聯斷裂時,可形成斷裂CNT。自CNS衍生(生成或製備)之斷裂CNT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
在其他實施例中,首先將丸粒、顆粒、薄片或其他形式之鬆散CNS粒子分散於液體介質中,從而產生CNS片段(包括部分片段化CNS)及/或斷裂CNT。分散液可由起始材料(諸如(例如)未經塗佈、塗佈PU或PEG之CNS或具有任何其他聚合黏合劑塗料之CNS製備。
在一些情況下,初始CNS斷裂成較小CNS單元或片段。除其大小減小以外,此等片段通常共用完整CNS之特性且可藉由電子顯微術及其他技術鑑別,如上文所描述。
CNS之初始奈米結構形態亦有可能變化。舉例而言,所應用剪應力可使CNS內之CNT之間的交聯斷裂以形成通常將作為個別CNT分散於電極組合物中之CNT。已發現,即使在移除交聯之後,此等CNT中之許多保留支化及共用壁之結構特徵。自CNS衍生(製備)且保留CNT支化及共用壁之結構特徵的CNT在本文中稱為「斷裂」CNT。此等物種能夠賦予改良之互連性(在CNT單元之間),從而在較低濃度下產生較佳導電性。
因此,相比於採用例如呈原始形式之普通、個別化CNT的塗料組合物,本文所描述之塗料組合物將通常包括斷裂CNT。舉例而言,經由標準碳奈米管分析技術(諸如SEM)可容易地將此等斷裂CNT與普通碳奈米管區分。應進一步注意,並非每一所遇到之CNT需要支化且共用公共壁;確切而言其為複數個斷裂CNT,亦即,整體上將具有此等特徵。
本文所使用之CNS可藉由各種技術來鑑別及/或表徵。包括諸如穿透式電子顯微術(TEM)及掃描電子顯微術(SEM)之技術的電子顯微術例如可提供關於特徵之資訊,諸如存在特定壁數目之頻率、支化、催化劑粒子之缺少等。參見例如圖2A至圖2D。
拉曼光譜法(Raman spectroscopy)可指向與雜質相關之波段。舉例而言,D-波段(約1350 cm-1 )與非晶碳相關;G波段(約1580 cm-1 )與結晶石墨或CNT相關。預期G′波段(約2700 cm-1 )在約2×之D波段頻率下出現。在一些情況下,有可能藉由熱解重量分析(TGA)來區分CNS與CNT結構。
可使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任何技術製備塗料組合物。舉例而言,CNS可在高速混合器/溶解器、摻合機或研磨機(例如立式混砂機、臥式混砂機或斗式混砂機)或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其他適合的裝置中與液態媒劑及其他塗料組分組合。替代地或另外,CNS可與水性或非水性溶劑組合以形成漆漿,且接著用樹脂及視情況選用之額外溶劑稀釋以形成可固化塗料組合物。視情況選用之添加劑可為漆漿之部分或可在稀釋步驟期間添加至組合物中。所使用之CNS之量可經調節以最佳化諸如色調、黏度及電阻率之特性。
為評估塗料組合物在形成塗層中之用途,在本文中稱為「評估方法A」之以下程序可用於生產接著可對電阻率進行測試之膜。用4 mil (101.6微米)刮塗棒將測試之塗料組合物塗覆至白色刮塗圖表,風乾1小時,且接著在80℃下固化一小時以產生固化塗層。
數種可量測光學因子可用於評估包含CNS之底漆塗層。顏色可藉由量測黑度(L*)、藍色/黃色(b*)及紅色/綠色(a*)以三維方式表示。L*值為0將完全為黑色,而數目越高則越白。此等值可在實驗室中使用諸如Hunter Lab Scan 6000之儀器量測。本文所描述之可固化塗料組合物可固化為L*值大於或等於55,例如大於或等於80或大於或等於90之塗層。L*可藉由增加塗料調配物中之白色顏料(例如二氧化鈦)之量而增加。舉例而言,塗料組合物可具有以乾重計20-35 wt%二氧化鈦。
本文所提供之塗料可具有低電阻率。CNS之使用在低負載下提供高導電性,允許底漆塗層或底塗層展現極其低的黑度(例如,L*為至少55)。此低黑度有助於具有較淺顏色(諸如白色或黃色)之彩色塗層,該等彩色塗層可能不會在諸如8-15微米之典型厚度下遮蓋較暗底漆。本文所提供之塗層可實現小於107 歐姆/平方,例如小於2.5 × 106 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表面電阻率可低至105 歐姆/平方。可實現較低電阻率,例如低至104 或103 歐姆/平方,但可產生較暗塗層(亦即,較低L*)。
負載CNS之底漆塗層之低電阻率亦有助於下游塗佈製程。舉例而言,由負載CNS之底漆塗層提供之導電表面有助於另外的非導電材料(諸如塑膠)之靜電噴塗。靜電噴塗用於用來自特定噴槍之帶電油漆粒子塗佈接地表面。負載CNS之底漆塗層可提供可接地至甚至非導電基板之導電表面。
替代地或另外,負載導電性CNS之底漆塗層可有助於電鍍非導電基板。舉例而言,塑膠工件可塗佈有負載CNS之底漆且浸沒於適當電鍍浴中。施加電流使得金屬薄層沈積於工件上。可藉由控制塗覆負載CNS之底漆的位置來對金屬圖案化。舉例而言,標準微影技術可用以將負載CNS之底漆沈積於非導電基板上之所需位置中。在一個實施例中,工件塗佈有光阻劑且用適當輻射圖案化。將負載CNS之底漆塗佈至工件上。用適當溶劑洗滌工件將移除未曝露於輻射之光阻劑的彼等部分,亦洗去底漆塗層之彼等部分。由於基板不導電,因此僅可電鍍塗佈有負載CNS之底漆之表面的彼等部分。亦可採用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之圖案化塗層之其他方法。
替代地或另外,負載CNS之底漆塗層可有助於電磁屏蔽。許多汽車組件經調配以為電子組件提供EMI屏蔽,使其免受外部無線電信號干擾。雖然具有金屬車身之老式汽車自動執行此功能,但汽車製造中之輕量化趨勢已使許多此等金屬零件經塑膠替換。此外,增加電子設備及電動組件在車輛中之使用(諸如無鍵點火、遠程啟動器、自動滑動門以及電動座椅控制及窗)產生增加量之電磁輻射。同時,車輛繼續併入更多電子系統,諸如GPS導航系統、娛樂系統、藍芽相容裝置、在導航至娛樂系統之範圍內的座艙特徵之免提控制及觸控螢幕控制系統,其皆產生電磁干擾(「EMI」)且易受電磁干擾影響。負載CNS之底漆塗層為汽車及組件設計者提供額外工具,其可加強經塗佈零件之EMI屏蔽能力。
本發明將藉由以下實例進一步闡明,該等實例本質上僅意欲為例示性的。實例
使用如下表1中所列之數種碳黑來製備一系列漆漿,且碳奈米結構塗佈有聚乙二醇(Applie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Billerica,Massachusetts)、MWCNT (IM299CP,直徑5-15 nm,長度小於50 µm,純度>99%,灰分< 1%,表面區域為280-350 m2 /g,Chengdu Organic Chemical Co. Lt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及來自OCSiAl之TUBALL PD SWCNT (Luxembourg,Luxembourg)、0.4 wt% SWCNT及0.6 wt%羧甲基纖維素於水中之分散液。
產品 N2 SA (m2 /g) OAN(g/100g)
VULCAN® XCmaxTM 22 1461 337
Printex® XE2B 1003 428
表1
根據下表2中之調配物,用此等顏料中之每一者製備漆漿。將去離子水、BYK-024消泡劑及分散劑裝入塑膠桶中且在1500 rpm下攪拌15 min。在保持攪拌的同時,添加顏料,隨後將攪拌速率增加至2000 rpm且將混合物再攪拌15 min。對於實例1-7及8A之漆漿,向50 g混合物中裝入75 g ZrO珠粒(1 mm直徑),在LAU DAS200分散器上混合一小時,且過濾。在實例8B中,向50 g混合物中裝入70 mL 1 mm直徑ZrO珠粒且在Eiger研磨機中以2800 rpm研磨3小時。使用Hegman研磨計評估研磨細度。在室溫下在布氏DVII+黏度計中測試漆漿之黏度,且在來自Horiba之HORIBA LA-950V2粒度儀器上量測粒度分佈。 表2
組分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顏料/量(wt%) 10% VULCAN® XCmax 22 10% VULCAN® XCmax 22 10% Printex® XE2B 10% Printex® XE2B 8% Printex® XE2B
分散劑/相對於顏料之量(wt %) Solsperse WV400 (50%) CMC* (50%) + Solsperse WV400 (50%) Solsperse WV400 (80%) Solsperse 46000 (100%) Solsperse 46000 (127%)
消泡劑 0.2 wt% 0.2 wt% 0.2 wt% 0.2 wt% 0.2 wt%
去離子水 餘量 餘量 餘量 餘量 餘量
*CMC =羧甲基纖維素
組分 實例6 比較例7 實例8 比較例9
顏料/量(wt%) CNS MWCNT CNS SWCNT*
去離子水(wt%) 98.47 98.47 98.60 餘量
分散劑(以調配物計之wt%) TexCare SRN 260 (60%固體) 0.83 TexCare SRN 260 (60%固體) 0.83 Dispersogen®  TC130 (0.4%) + TC93 (0.2%) 羧甲基纖維素(0.6%)
消泡劑(wt%) 0.2 % 0.2 % 0.2% --
顏料量 0.50% 0.50% 0.4% 0.4%
來自Clariant GmbH之TexCare及Dispersogen分散劑 *如自製造商所接收之調配物
以相同方式用31 wt%去離子水、60 wt% Ti-Pure® R960二氧化鈦、1% AMP95共分散劑、6 wt% DisperBYK-90分散劑及2 wt% Dehydran® 1293消泡劑製備白色漆漿。丙烯酸塗層調配物係藉由將白色漆漿與著色漆漿在稀釋調配物中組合而製備。將表3中所列之組分按以下次序裝入至以2000 rpm操作之Dispermat CV-SIP中:樹脂、水、著色漆漿、白色漆漿、隨後其餘組分,其中最後為二丙烯-正丁基醚共溶劑。將調配物攪拌十分鐘。使用4 mil刮塗棒在BYK-O-CHART面板上製備膜,風乾1小時,且接著在80℃下固化一小時。對於用碳黑著色之塗層,以乾膜計,無水塗層中之碳黑含量為約4.57 wt%且二氧化鈦含量為約27.4%。對於具有CNS之塗層,無水塗層中之CNS含量為約0.24 wt%且二氧化鈦含量為約29.4%。
稀釋配方
名稱 組分 重量(%)
Neocryl® XK-101 樹脂 60.00
BYK®-024 消泡劑 0.20
Surfynol® 104DPM 界面活性劑 0.20
BYK®-346 界面活性劑 0.40
二丙烯正丁基醚 共溶劑 3.00
AMP95TM 共溶劑 0.30
去離子水 0.60
Rheolate® 299 流變改質劑 0.30
漆漿(基於10% CB或基於0.5% CNS) 顏料 17.50
TiO2 分散液(60%) 顏料 17.50
總計    100.00
來自DSM Coating Resins之Neocryl樹脂 來自Evonik Industries之Surfynol界面活性劑 來自Elementis Specialties之Rheolate流變改質劑 來自Angus Chemical Company之AMP95共溶劑 表3
使用裝配有Keithley 8009測試夾具之Keithley 6517B型靜電計來量測表面電阻率。在CIE L*a*b*比色系統中,在X-Rite SP64手持分光光度計上進行色彩量測,同時不包括鏡面反射模式。結果在下表4中。
實例 黏度(cP) 10/50/100 rpm Hegman細度 PSD (µm) D50/D90 L* 表面電阻率(歐姆/平方)
1* 39.7/35.2/33.7 10 0.62 1.74 20.84 4.00E+08
2* 3222/1094/ 717 15 0.32 2.34 21.11 1.40E+09
3* 108/111/114 15 2.53 5.66 26.95 2.50E+06
4* 108/79/74 12.5 2.57 5.59 27.61 1.20E+08
5* 41/40/38 7.5 2.45 9.86 27.77 2.60E+08
6 < 200 40 21.8 114.8 64.19 8.00E+06
7* 30/25/23 7.5 4.9 9.9 63.37 4.20E+13
8A 2370/793/526 20 10.00 18.09 60.73 3.50E+06
8B 2900/899/538 20 6.07 10.57 59.43 1.70E+06
9* 7500/2300/EEEE 40 2.49 5.1 66.71 6.00E+07
*比較實例 表4
資料展示,對於碳黑,調節調配物為在恆定填充劑負載下調節電阻率之工具。然而,在極低負載下使用CNS實現類似導電性,同時提供更淺的顏色。此易於在圖4中觀測到,其展示用比較實例3 (左)及實例6 (右)之塗料調配物產生的塗層。儘管CNT相對於碳黑提供改良之色彩效能(更高L*),但CNT不能匹配由CNS提供之電氣效能。
已出於說明及描述之目的呈現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的前述描述。其並不意欲為窮盡的或將本發明限制至所揭示之精確形式。有可能根據上述教示內容進行修改及變化或可自本發明之實踐獲得修改及變化。選擇且描述實施例以便解釋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實際應用,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在各種實施例中利用本發明且各種修改適合於所涵蓋之特定用途。意欲藉由本文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來定義本發明之範疇。
11:Y形CNT 13:催化劑粒子 15:支化點 17:區域 19:區域 40:TEM區域 50:第一通道 52:第二通道 54:箭頭 100:薄片結構 110:第一尺寸 111:CNT建構嵌段 113:區域 115:支化點 117:區域 119:區域 120:第二尺寸 130:第三尺寸 140:CNT
參見附圖之數個圖式描述本發明,其中,
圖1A及圖1B為說明未在碳奈米結構中或衍生自碳奈米結構之Y型MWCNT (圖1A)與碳奈米結構中之支化MWCNT (圖1B)之間的差異之圖式。
圖2A及圖2B為展示表徵碳奈米結構中所存在之多壁碳奈米管之特徵的TEM影像。
圖3A為自生長基板分離碳奈米結構之後的碳奈米結構薄片材料之說明性描述。
圖3B為作為薄片材料獲得之說明性碳奈米結構之SEM影像。
圖4為用4.5 wt%碳黑(左)及0.25 wt% CNS (右)製備之兩種塗層的像片。

Claims (11)

  1. 一種塗料組合物,其包含:樹脂;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添加劑:二氧化鈦、親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親水性沈澱二氧化矽、疏水性沈澱二氧化矽、黏土、膨潤土、滑石、金屬碳酸鹽及碳酸鈣;及以乾重計至多10wt%之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其分散於該塗料組合物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其中該等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該等多壁碳奈米管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及其中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及當根據評估方法A測試時,所得固化塗層具有105-107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及至少30之L*值,其中在該評估方法A中,將該塗料組合物以4mil(101.6微米)刮塗棒塗覆至白色刮塗圖表,風乾1小時,且接著在80℃下固化一小時以產生該固化塗層。
  2. 如請求項1之塗料組合物,其中該CNS衍生材料經塗佈或與黏合劑混合。
  3. 如請求項1之塗料組合物,其中該樹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
  4. 一種製造塗料組合物之方法,其包含:提供包含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之漆漿,該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分散於溶劑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該漆漿具有在室溫下以10rpm所量測的小於3000cP之布氏黏度,其中該等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管,該等多壁碳奈米管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其中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及將該CNS漆漿與樹脂組合以形成塗料組合物,該塗料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添加劑:二氧化鈦、親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親水性沈澱二氧化矽、疏水性沈澱二氧化矽、黏土、膨潤土、滑石、金屬碳酸鹽及碳酸鈣,其中,當根據評估方法A對其進行測試時,所得固化塗層具有105-107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其中在該評估方法A中,將該塗料組合物以4mil(101.6微米)刮塗棒塗覆至白色刮塗圖表,風乾1小時,且接著在80℃下固化一小時以產生該 固化塗層。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漆漿包含至多0.5wt% CNS衍生材料。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樹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溶劑為非水性溶劑或包含至少50wt%水之水性溶劑。
  8.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漆漿進一步包含分散劑。
  9. 一種固化塗層,其包含:固化樹脂;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添加劑:二氧化鈦、親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疏水性煙霧狀二氧化矽、親水性沈澱二氧化矽、疏水性沈澱二氧化矽、黏土、膨潤土、滑石、金屬碳酸鹽及碳酸鈣;及至多10wt%之至少一種CNS衍生材料,其分散於該樹脂中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碳奈米結構、碳奈米結構之片段、斷裂碳奈米管及其任何組合,其中該等碳奈米結構或碳奈米結構之片段包括複數個多壁碳奈米 管,該等多壁碳奈米管藉由支化、互相交叉、纏結及/或共用公共壁而在聚合結構中交聯,其中該等斷裂碳奈米管衍生自該等碳奈米結構且經支化且彼此共用公共壁,其中該固化塗層具有至多107歐姆/平方之表面電阻率及至少30之L*值。
  10. 如請求項9之固化塗層,其中該CNS衍生材料經塗佈或與黏合劑混合。
  11. 如請求項9之固化塗層,其中該樹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醇酸樹脂、胺基甲酸酯、環氧樹脂、氯乙烯共聚物、酚醛樹脂、環氧雙酚-A、環氧酚醛清漆、聚苯乙烯樹脂、苯乙烯-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烯烴及纖維素樹脂。
TW110108962A 2020-03-12 2021-03-12 淺灰導電底漆 TWI7633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078992 2020-03-12
WOPCT/CN2020/078992 2020-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4251A TW202204251A (zh) 2022-02-01
TWI763368B true TWI763368B (zh) 2022-05-01

Family

ID=7522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522A TW202218982A (zh) 2020-03-12 2021-03-12 淺灰導電底漆
TW110108962A TWI763368B (zh) 2020-03-12 2021-03-12 淺灰導電底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522A TW202218982A (zh) 2020-03-12 2021-03-12 淺灰導電底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2898B2 (zh)
EP (1) EP4118138A1 (zh)
JP (1) JP2023516471A (zh)
KR (1) KR20220165249A (zh)
CN (1) CN115279826A (zh)
TW (2) TW202218982A (zh)
WO (1) WO20211801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2294A1 (en) * 2021-03-10 2022-09-15 Cabot Corporation Conductive epoxy formulations
WO2023070439A1 (en) * 2021-10-28 2023-05-04 Cabot Corporation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WO2023147301A1 (en) * 2022-01-28 2023-08-03 Cabot Corporation Conductive ink with carbon nanostructur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007A (zh) * 2005-10-25 2008-10-29 株式会社物产纳米技术研究所 导电性涂覆材料
CN102017012A (zh) * 2008-03-14 2011-04-13 Nano-C公司 用于透明导电用途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无机纳米颗粒混杂薄膜
US20150099153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Johns Manville Conductive mat for battery electrode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
TW201524905A (zh) * 2013-12-31 2015-07-01 Ind Tech Res Inst 改質碳材與其形成方法及塗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76724A1 (en) 2001-03-26 2002-10-03 Eikos, Inc. Coatings containing carbon nanotubes
JP4721643B2 (ja) 2004-01-21 2011-07-13 学校法人桐蔭学園 導電性被覆形成用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色素増感型光電池用電極及びその色素増感型光電池用電極を用いた光電池
FR2895393B1 (fr) 2005-12-23 2008-03-07 Arkema Sa Procede de synthese de nanotubes de carbone
KR100801595B1 (ko) * 2006-11-09 2008-02-0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탄소나노튜브 복합체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전도성필름
US9005755B2 (en) 2007-01-03 2015-04-14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CNS-infused carbon nanomaterials and process therefor
JP5266907B2 (ja) * 2007-06-29 2013-08-21 東レ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集合体、分散体および導電性フィルム
KR20100074290A (ko) 2007-10-26 2010-07-01 바텔리 메모리얼 인스티튜트 수퍼산에 분산되는 카본 나노튜브 필름 및 카본 나노 튜브의 형성 방법
CN101604562A (zh) * 2008-06-12 2009-12-16 大亚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含纳米填料的漆包线
FR2959231B1 (fr) * 2010-04-22 2012-04-20 Arkema France Materiau composite thermoplastique et/ou elastomerique a base de nanotubes de carbone et de graphenes
CA2808242A1 (en) 2010-09-14 2012-03-22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Glass substrates having carbon nanotubes grown thereon and method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US20140093728A1 (en) 2012-09-28 2014-04-03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Carbon nano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A2885330C (en) 2012-09-28 2020-12-22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Composite materials formed by shear mixing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107292B2 (en) 2012-12-04 2015-08-11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Carbon nanostructure-coated fibers of low areal weight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9802373B2 (en) * 2014-06-11 2017-10-31 Applied Nanostructured Solutions, Llc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objects using microwave radiation
US10329435B2 (en) 2014-07-01 2019-06-25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Electrothermal coating with nanostructures mixtur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8341963A (zh) * 2017-01-25 2018-07-31 翁秋梅 一种具有杂化结构的动态聚合物组成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7007A (zh) * 2005-10-25 2008-10-29 株式会社物产纳米技术研究所 导电性涂覆材料
CN102017012A (zh) * 2008-03-14 2011-04-13 Nano-C公司 用于透明导电用途的碳纳米管-透明导电无机纳米颗粒混杂薄膜
US20150099153A1 (en) * 2013-10-03 2015-04-09 Johns Manville Conductive mat for battery electrode plate reinforcement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for
TW201524905A (zh) * 2013-12-31 2015-07-01 Ind Tech Res Inst 改質碳材與其形成方法及塗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4251A (zh) 2022-02-01
US11912898B2 (en) 2024-02-27
US20230146093A1 (en) 2023-05-11
TW202218982A (zh) 2022-05-16
JP2023516471A (ja) 2023-04-19
KR20220165249A (ko) 2022-12-14
CN115279826A (zh) 2022-11-01
WO2021180158A1 (en) 2021-09-16
EP4118138A1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3368B (zh) 淺灰導電底漆
EP1786870B1 (en) Improved pigment spacing
US20090120328A1 (en) Fumed silica dispersion
JP2009091589A (ja) ナノ微粒子相を有するマイクロ粒子の水性分散体およびそれを含有する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
US20180304210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table graphene, graphite and amorphous carbon aqueous dispersions
JP7372517B2 (ja) 複合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用途
JP4947962B2 (ja) 導電性クリヤー用水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070439A1 (en) Dispersion of carbon nanostructures
TWI835373B (zh) 碳奈米結構組合物、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Liang et al. Modifica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by silica nanocapsules via melt blending method
US20220293294A1 (en) Conductive epoxy formulations
KR20210121726A (ko) 고분산 나노 카본 코팅 조성물
EP3960818A1 (en) Composite carbon black particles
US20170075240A1 (en) Polymer-Encapsulated Carbon Nanotube: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Use Thereof
WO2023147301A1 (en) Conductive ink with carbon nanostructures
JP5212589B2 (ja) 黒色微小複合粒子粉末及び該黒色微小複合粒子粉末を含有する分散体並びに黒色微小複合粒子粉末の製造法
Wang et al. PMMA-, PAN-, and Acrylic-Based Polymer Nanocomposites
JP2009173766A (ja) 炭素繊維含有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