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1167B -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 Google Patents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1167B
TWI761167B TW110112332A TW110112332A TWI761167B TW I761167 B TWI761167 B TW I761167B TW 110112332 A TW110112332 A TW 110112332A TW 110112332 A TW110112332 A TW 110112332A TW I761167 B TWI761167 B TW I7611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micro
microporous
shell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2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0260A (zh
Inventor
高宏鑫
高莉薇
Original Assignee
高宏鑫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高宏鑫 filed Critical 高宏鑫
Priority to CN2021106570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3804A/zh
Publication of TW202200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0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1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1167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一微氣泡產生器以及一緩衝結構,該殼體係放置於一容器內或設置於該容器之一壁面上且用以連接一氣源,該微氣泡產生器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驅動件,該驅動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且用以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該緩衝結構係結合於該微氣泡產生器且位於該微氣泡產生器與該殼體之間,以使該微氣泡產生器不與該殼體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上之作用力,進而避免該容器產生振動。

Description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氣泡產生設備,尤指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氣泡產生裝置廣泛地應用於生物科技、除污、飲品製造或水族養殖等不同領域,其原理是於液體中輸入氣泡,以達到如增加氧氣、增加二氧化碳或殺菌等之不同目的,然現有的氣泡產生裝置所產生的氣泡由於體積較大,而較難溶解於液體且在液體中的擴散速度較緩慢。此外,現有的氣泡產生裝置在產生氣泡時容易使承載液體之容器產生振動,故其仍有改良之需要。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揭露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一微氣泡產生器以及一緩衝結構,該殼體係放置於一容器內或設置於該容器之一壁面上且用以連接一氣源,該微氣泡產生器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驅動 件,該驅動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且用以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該緩衝結構係結合於該微氣泡產生器且位於該微氣泡產生器與該殼體之間,以使該微氣泡產生器不與該殼體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上之作用力,進而避免該容器產生振動。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且可相對於該第二殼部移動以靠近該第二殼部。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微孔件與該驅動件係位於該第一殼部與該第二殼部之間。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件,該驅動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靠近該第一殼部之一側,該至少一彈性件係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第一殼部之間以及該微孔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或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第一殼部之間以及該驅動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或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第一殼部之間以及該微孔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件係用來定位該驅動件與該微孔件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件,該驅動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遠離該第一殼部之一側,該至少一彈性件係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以及該微孔件與該第一殼部之間,或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第一殼部之間以及該驅動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或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第一殼 部之間以及該微孔件與該第二殼部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件係用來定位該驅動件與該微孔件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膠合件,該驅動件係位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之間或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用來黏合該驅動件與該殼體或黏合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膠合件,該微孔件係位於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之間,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或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用來黏合該微孔件與該殼體或黏合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與第二殼部可相對於彼此移動,該殼體係可拆卸地或固定地結合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根據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該殼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螺紋結構,該容器之該壁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螺紋結構,該殼體係藉由該第一螺紋結構與該第二螺紋結構的配合而鎖固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微氣泡產生設備,其包含有一容器、至少一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一振動件,該容器包含一壁面,該至少一微氣泡產生裝置係設置於該容器之該壁面上或該容器內且用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該振動件係位於該容器內,該振動件係用來增加該複數個微氣泡的擴散速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另揭露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以及一微氣泡產生器,該殼體係放置於一容器內且用以連接一氣源,該微氣泡產生器設置於該殼體,且該微氣泡產生器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驅動件,該驅動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且用以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
綜上所述,本發明係利用驅動件來帶動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微氣泡具有較小的體積,而具有較佳的溶解度以及較快的擴散速度,再者,本發明另利用緩衝結構來使微氣泡產生器不與殼體直接接觸以減少驅動件帶動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殼體上之作用力,因此本發明可有效地避免容置液體之容器產生振動。此外,本發明還可避免驅動件和/或微孔件因受到殼體的限位而無法順利來回振動。
10E,10F,10G:微氣泡產生設備
1111A:氣泡輸出孔
1112A:第一穿孔
111A,111A’,111A”,111B,111B’,111B”,111C,111C’,111C”,111C''',111E:第一殼部
1121A:第二穿孔
1122G:第一螺紋結構
112A,112A’,112A”,112B,112B’,112B”,112C,112D,112D’,112G,112G’,112G”:第二殼部
113A:螺絲件
114A:螺帽件
11A,11C,11C’,11C”,11C''',11D,11D’,11E,11G,11G’,11G”:殼體
1211A,1211B,1211C,1211D,1211G:側
121A,121A’,121A”,121B,121B’,121B”,121C,121C’,121C”,121C”,121D,121D’,121G,121G’,121G”:微孔件
122A,122A’,122A”,122B,122B’,122B”,122C,122C’,122C”,122C''',122D,122D’,122G,122G’,122G”:驅動件
12A,12C:微氣泡產生器
1311A,1311A’,1311A”:第一彈部
1312A,1312A’,1312A”:第二彈部
1313A:中間部
1314A:卡合凹槽
131A,131A’,131A”,131B,131B’,131B”:彈性件
131C,131C’,131C”,131C''',131D,131D’,15F,131G,131G’,131G”:彈性膠合件
13A,13B,13C:緩衝結構
14F:振動件
16G:密封件
17A:控制電路
1A,1A’,1A”,1B,1B’,1B”,1C,1C’,1C”,1C''',1D,1D’,1E,1G,1G’,1G”:微氣泡產生裝置
20E,20F:液體輸入管
211G:第二螺紋結構
21E:側壁面
21G:壁面
22E:底端
22F:底部
23E:頂端
2A,2E,2F,2G:容器
30E,30F:液體輸出管
3A:氣源
4A:連通件
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使用狀態圖。
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器的功能方塊圖。
第4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設備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設備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設備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3圖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4圖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5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6圖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7圖為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8圖為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19圖為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第20圖為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此外,「連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或結構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連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結構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結構連 接至該第二裝置。再者,「容器」一詞在此包含任何形式的袋、筒、瓶、箱、罐、桶、槽、管、杯及其他可盛裝液體者。此外,以下實施例中具有相似符號之元件具有相似結構與功能。
請參閱第1圖至第2圖,第1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A的使用狀態圖,第2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1A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1圖至第2圖所示,微氣泡產生裝置1A包含有一殼體11A、一微氣泡產生器12A以及一緩衝結構13A,殼體11A係放置於一容器2A內且用以連接一氣源3A,微氣泡產生器12A包含有容置於殼體11A內之一微孔件121A以及一驅動件122A,微孔件121A上形成有複數個微米孔洞,驅動件122A係連接於微孔件121A且用以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緩衝結構13A係結合於微氣泡產生器12A且位於微氣泡產生器12A與殼體11A之間,以使微氣泡產生器12A不與殼體11A直接接觸,從而減少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A上之作用力,進而避免容器2A產生振動。於此實施例中,容器2A可為水族箱,氣源3A可為正壓風機,具體地,殼體11A可藉由一連通件4A連接正壓風機之出風口,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容器也可為儲液槽,且氣源也可為環境大氣或氣體鋼瓶。
具體地,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殼體11A包含有一第一殼部111A以及一第二殼部112A,第一殼部111A上形成有一氣泡輸出孔1111A,第二殼部112A係用以連接氣源3A,第一殼部111A係可拆卸地鎖固於第二殼部112A,且第一殼部111A與第二殼部112A可相對於彼此移動,以彼此靠近或遠離。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殼部111A上可形成有四個第一穿孔1112A,第 二殼部112A上可形成有四個第二穿孔1121A,殼體11A可另包含有四個螺絲件113A以及四個螺帽件114A,各螺絲件113A穿過相對應的第一穿孔1112A與相對應的第二穿孔1121A而與相對應的螺帽件114A相鎖合,以使第一殼部111A可拆卸地鎖固於第二殼部112A,當各螺絲件113A與相對應的螺帽件114A相鎖合時,各螺絲件113A與相對應的螺帽件114A之鎖合可帶動第一殼部111A與第二殼部112A逐漸靠近。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可包含有一個螺絲件,第一殼部上可形成有供螺絲件穿過之一個第一穿孔,第二殼部上形成有用以與螺絲件相鎖合之一螺孔,第一殼部可藉由螺絲件與螺孔之鎖合可拆卸地鎖固於第二殼部。
再者,如第2圖所示,微孔件121A與驅動件122A係位於第一殼部111A與第二殼部112A之間,緩衝結構13A包含一彈性件131A,彈性件131A係結合於微孔件121A與驅動件122A且設置於驅動件122A與殼體11A之間以及微孔件121A與殼體11A之間,且彈性件131A係用來定位驅動件122A與微孔件121A並減少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A之作用力。
於此實施例中,驅動件122A可連接於微孔件121A靠近第一殼部111A之一側1211A,彈性件131A可為單件式結構,彈性件131A可包含有用以抵接第一殼部111A之一第一彈部1311A、用以抵接第二殼部112A之一第二彈部1312A,以及連接於第一彈部1311A與第二彈部1312A且位於第一彈部1311A與第二彈部1312A之間的一中間部1313A,中間部1313A上可形成有用以供微孔件121A與驅動件122A卡合之一卡合凹槽1314A,當微孔件121A與驅動件122A卡合於卡合凹槽1314A時,第一彈部1311A以及第二彈部1312A係分別設置於驅動件122A與第一殼部111A之間以及微孔件121A與第二殼部112A之間。
此外,本發明之結構設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1圖與第12圖,第11圖為本發明第八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A’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第12圖為本發明第九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A”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11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A’的之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A’的之外徑尺寸時,一彈性件131A’之一第一彈部1311A’以及一第二彈部1312A’可分別設置在微孔件121A’與一第一殼部111A’之間以及微孔件121A’與一第二殼部112A’之間,其中第一彈部1311A’位於的厚度可大於驅動件122A’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A’與微孔件121A’均不接觸於殼體11A’,從而減少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振動時作用於一殼體11A’之作用力。如第12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A”的外徑尺寸小於一驅動件122A”的外徑尺寸,一彈性件131A”之一第一彈部1311A”以及一第二彈部1312A”可分別設置在驅動件122A”與一第一殼部111A”之間以及驅動件122A”與一第二殼部112A”之間,其中第二彈部1312A”的厚度可大於微孔件121A”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A”與微孔件121A”均不接觸於殼體11A”,從而減少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振動時作用於一殼體11A”之作用力。
另外,請參閱第1圖至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1A的功能方塊圖,較佳地,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驅動件122A可為壓電元件,微氣泡產生裝置1A另包含有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電連接驅動件122A之一控制電路17A,控制電路17A可對驅動件122A施加電壓或訊號,以控制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彈性件131A可由橡膠、矽膠等彈性材料所製成,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件可為電磁振動元件、空氣振動元件或振動馬達,且彈 性件可由泡綿所製成。當使用者欲使用本發明之微氣泡產生裝置1A時,只要將殼體11A放置容器2A內且浸泡於液體中,接著開啟氣源3A並藉由控制電路17A控制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複數個微氣泡可經由氣泡輸出孔1111A進入液體,並快速地在液體內擴散且溶解於液體。
於此實施例中,當各螺絲件113A與相對應的螺帽件114A相鎖合時,各螺絲件113A與相對應的螺帽件114A之鎖合可帶動第一殼部111A與第二殼部112A逐漸靠近而彈性壓縮彈性件131A,以使彈性件131A與殼體11A可彼此緊密貼合,從而消弭彈性件131A與殼體11A之間的間隙,因此彈性件131A的設置不僅可定位驅動件122A與微孔件121A並減少驅動件122A帶動微孔件121A來回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A之作用力,還可以避免微氣泡在通過氣泡輸出孔1111A之前就由彈性件131A與殼體11A之間的間隙溢散至其他處。此外,本發明還可避免驅動件122A和/或微孔件121A因受到殼體11A的限位而無法順利來回振動。
然本發明微氣泡產生裝置的結構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請參閱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B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4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一驅動件122B可連接於一微孔件121B遠離一第一殼部111B之一側1211B,一緩衝結構13B可包含有兩個彈性件131B,微孔件121B與驅動件122B可被夾持於兩個彈性件131B之間,以使兩個彈性件131B可分別位於驅動件122B與一第二殼部112B之間以及微孔件121B與第一殼部111B之間。
此外,本發明之結構設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3圖與第14圖,第13圖為本發明第十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B’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第14圖為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B”的部分結構剖 面示意圖。如第13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B’的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B’的外徑尺寸時,兩個彈性件131B’可分別設置在微孔件121B’與一第一殼部111B’之間以及微孔件121B’與一第二殼部112B’之間,其中位於微孔件121B’與第二殼部112B’之彈性件131B’的厚度可大於驅動件122B’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B’與微孔件121B’均不接觸於殼體11B’,從而減少驅動件122B’帶動微孔件121B’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B’之作用力,再者,於此實施例中,位於微孔件121B’與第二殼部112B’之彈性件131B’係位於驅動件122B’之外側,可理解地,在另一實施例中,若驅動件之內側具有足夠的空間,彈性件也可位於驅動件之內側。如第14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B”的外徑尺寸小於一驅動件122B”的外徑尺寸,兩個彈性件131B”可分別設置在驅動件122B”與一第一殼部111B”之間以及驅動件122B”與一第二殼部112B”之間,其中位於驅動件122B”與第一殼部112B”之彈性件131B”的厚度可大於微孔件121B”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B”與微孔件121B”均不接觸於殼體11B”,從而減少驅動件122B”帶動微孔件121B”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B”之作用力。
請參閱第5圖至第6圖,第5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C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第6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微氣泡產生裝置1C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5圖至第6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一殼體11C之一第一殼部111C以及一第二殼部112C係固定地結合,即第一殼部111C與第二殼部112C無法相對於彼此移動,舉例來說,第一殼部111C可與第二殼部112C一體成形地結合或藉由黏膠彼此黏合,一微氣泡產生器12C之一驅動件122C係連接於一微孔件121C靠近第一殼部111C之一側1211C,一緩衝結構13C包含一彈性膠合件131C,彈性膠合件131C係設置於驅動件122C與第一殼部111C之間,彈性膠合件131C可由具有彈性以及黏性的材料所製成且係用來黏合驅動件122C與殼體11C,藉以減少驅 動件122C帶動微孔件121C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C之作用力。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件可連接於微孔件遠離第一殼部之一側,彈性膠合件可設置於第一殼部與微孔件之間,以黏合微孔件與殼體並減少驅動件帶動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殼體之作用力。
此外,本發明之結構設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5圖至第17圖,第15圖為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C’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第16圖為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C”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第17圖為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C'''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15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C’的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C’的外徑尺寸且驅動件122C’位於微孔件121C’與一殼體11C’之一第一殼部111C’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C’可設置於微孔件121C’與第一殼部111C’之間,以黏合微孔件121C’與殼體11C’,其中彈性膠合件131C’的厚度可大於驅動件122C’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C’與微孔件121C’均不接觸於殼體11C’,從而減少驅動件122C’帶動微孔件121C’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C’之作用力,再者,於此實施例中,彈性膠合件131C’係位於驅動件122C’之外側,可理解地,在另一實施例中,若驅動件之內側具有足夠的空間,彈性膠合件也可位於驅動件之內側。如第16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C”的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C”的外徑尺寸且微孔件121C”位於驅動件122C”與一殼體11C”之一第一殼部111C”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C”可設置於微孔件121C”與第一殼部111C”之間,以黏合微孔件121C”與殼體11C”。如第17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C'''的外徑尺寸小於一驅動件122C'''的外徑尺寸且微孔件121C'''位於驅動件122C'''與一殼體11C'''之一第一殼部111C'''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C'''可設置於驅動件122C'''與第一殼部111C'''之間,以黏合驅動件122C'''與殼體11C''',其中彈性膠合件131C'''的厚度可大於 微孔件121C'''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C'''與微孔件121C'''均不接觸於殼體11C''',從而減少驅動件122C'''帶動微孔件121C'''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C'''之作用力。
請參閱第7圖,第7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D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一殼體11D僅包含有一第二殼部112D,而不包含有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一殼部,一驅動件122D與一微孔件121D係位於殼體11D外,而並非容置於殼體11D內,驅動件122D連接於微孔件121D靠近第二殼部112D之一側1211D,一彈性膠合件131D係設置於第二殼部112D與驅動件122D之間,由於彈性膠合件131D係由具有彈性以及黏性的材料所製成,因此彈性膠合件131D可黏合驅動件122D與殼體11D並減少驅動件122D帶動微孔件121D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D之作用力。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件可連接於微孔件遠離第二殼部之一側,彈性膠合件可設置於第二殼部與微孔件之間,以黏合微孔件與殼體並減少驅動件帶動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殼體之作用力。
此外,本發明之結構設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8圖,第18圖為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D’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18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D’的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D’的外徑尺寸且驅動件122D’位於微孔件121D’與一殼體11D’之一第二殼部112D’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D’可設置於微孔件121D’與第二殼部112D’之間,以黏合微孔件121D’與殼體11D’,其中彈性膠合件131D’的厚度可大於驅動件122D’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D’與微孔件121D’均不接觸於殼體11D’,從而減少驅動件122D’帶動微孔件121D’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D’之作用力,再者,於此實施例中,彈性膠合件131D’係位於驅動件122D’之外側,可理解地,在另一實施例中,若 驅動件之內側具有足夠的空間,彈性膠合件也可位於驅動件之內側。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件可設置在微孔件遠離第二殼部之一側,驅動件的外徑尺寸可大於微孔件的外徑尺寸,彈性膠合件可設置在驅動件與第二殼部之間。再者,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可另包含有固定地或可移除地結合於第二殼部且形成有氣泡輸出孔之第一殼部。
請參閱第8圖,第8圖為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設備10E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於此實施例中,微氣泡產生設備10E包含有一容器2E以及複數個微氣泡產生裝置1E,容器2E包含一側壁面21E,容器2E之一底端22E與一頂端23E分別連接有一液體輸入管20E以及一液體輸出管30E,液體輸入管20E可允許液體進入容器2E,液體輸出管30E允許液體自容器2E排出,複數個微氣泡產生裝置1E係以等角度間隔的方式設置於容器2E之側壁面21E上且用以將微氣泡輸入位於容器2E內的液體中。
再者,此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裝置1E與第一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裝置1A具有相似的結構以及作動原理,但不同的是,此實施例的微氣泡產生裝置1E之一殼體11E係設置於容器2E之側壁面21E上,而非放置於容器2E內。具體地,於此實施例中,殼體11E係藉由一第一殼部111E與容器2E之側壁面21E相結合,殼體11E之第一殼部111E可藉由焊接或黏合的方式固定結合於容器2E之側壁面21E。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之第一殼部也可藉由螺紋可拆卸地結合於容器之側壁面或藉由螺栓鎖在容器的管口之法蘭面。又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殼體也可藉由第二殼部結合於容器之側壁面。
此外,於此實施例中,容器2E可為儲液槽,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容器2E也可為輸液管。
另外,本發明微氣泡產生設備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結構、數量以及設置位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複數個微氣泡產生裝置也可以非等角度間隔的方式設置,且複數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結構可不相同且分別相似於上述不同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裝置的結構。又或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微氣泡產生設備也可僅包含有設置於容器之任一壁面(例如側壁面、頂壁面、底壁面或其他壁面)上的一個微氣泡產生裝置,且其結構可與上述任一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裝置之結構相似。
請參閱第9圖,第9圖為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設備10F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此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設備10F與第五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設備10E具有相似的結構與作動原理,但不同的是,此實施例之一容器2F與一液體輸入管20F的連接配置以及容器2F與一液體輸出管30F的連接配置係不同於第五實施例,且微氣泡產生設備10F另包含有一振動件14F,其係位於容器2F內且設置於容器2F之一底部22F,振動件14F係用來增加微氣泡於液體內的擴散速度,較佳地,振動件14F與容器2F之底部22F之間也可設置有一彈性膠合件15F,以黏合振動件14F與容器2F並減少振動件14F振動時作用於容器2F之作用力。於此實施例中,振動件14F也可為壓電元件、電磁振動元件、空氣振動元件或振動馬達,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此外,在另一實施例中,振動件也可藉由彈性支架設置於容器內。再者,在另一實施例中,振動件也可設置在容器之側部或頂部。
請參閱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設備10G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如第10圖所示,此實施例之微氣泡產生設備10G包含有一容器2G以及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G,微氣泡產生裝置1G係設置於容器2G之一壁面21G上且用以將微氣泡輸入位於容器2G內的液體中。
具體地,此實施例之一驅動件122G係連接於一微孔件121G遠離一殼體11G之一第二殼部112G之一側1211G,即微孔件121G位於驅動件122G與殼體11G之第二殼部112G之間,一彈性膠合件131G係設置於第二殼部112G與微孔件121G之間,以黏合微孔件121G與殼體11G並減少驅動件122G帶動微孔件121G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G之作用力,此外,殼體11G之第二殼部112G上形成有一第一螺紋結構1122G,容器2G之壁面21G上形成有一第二螺紋結構211G,殼體11G係藉由第一螺紋結構1122G與第二螺紋結構211G的配合而鎖固於容器2G之壁面21G。另外,較佳地,第一螺紋結構1122G與第二螺紋結構211G之間可設置有一密封件16G,以避免液體或微氣泡由第一螺紋結構1122G與第二螺紋結構211G之間的間隙溢出至其他處。然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在另一實施例中,驅動件可連接於微孔件靠近殼體之第二殼部之一側,即驅動件位於微孔件與殼體之第二殼部之間,彈性膠合件係設置於第二殼部與驅動件之間,以黏合驅動件與殼體並減少驅動件帶動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殼體之作用力。於此實施例中,密封件16G可為止漏環。在另一實施例中,密封件也可為纏繞設置的止漏帶。
此外,本發明之結構設置並不侷限於此實施例,舉例來說,請參閱第19圖與第20圖,第19圖為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G’的部分結構剖面示意圖,第20圖為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一微氣泡產生裝置1G”的部分結構 剖面示意圖。如第19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G’的外徑尺寸小於一驅動件122G’的外徑尺寸且微孔件121G’位於驅動件122G’與一殼體11G’之一第二殼部112G’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G’可設置於驅動件122G’與第二殼部112G’之間,以黏合驅動件122G’與殼體11G’,其中彈性膠合件131G’的厚度可大於微孔件121G’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G’與微孔件121G’均不接觸於殼體11G’,從而減少驅動件122G’帶動微孔件121G’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G’之作用力。如第20圖所示,當一微孔件121G”的外徑尺寸大於一驅動件122G”的外徑尺寸且驅動件122G”位於微孔件121G”與一殼體11G”之一第二殼部112G”之間時,一彈性膠合件131G”可設置於微孔件121G”與第二殼部112G”之間,以黏合微孔件121G”與殼體11G”,其中彈性膠合件131G”的厚度可大於驅動件122G”的厚度,以使驅動件122G”與微孔件121G”均不接觸於殼體11G”,從而減少驅動件122G”帶動微孔件121G”振動時作用於殼體11G”之作用力,再者,於此實施例中,彈性膠合件131G”係位於驅動件122G”之外側,可理解地,在另一實施例中,彈性膠合件也可位於驅動件之內側。
此外,可理解地,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緩衝結構甚至也可省略。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係利用驅動件來帶動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微氣泡具有較小的體積,而具有較佳的溶解度以及較快的擴散速度,再者,本發明另利用緩衝結構來使微氣泡產生器不與殼體直接接觸以減少驅動件帶動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殼體上之作用力,因此本發明可有效地避免容置液體之容器產生振動。此外,本發明還可避免驅動件和/或微孔件因受到殼體的限位而無法順利來回振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111A:氣泡輸出孔
1112A:第一穿孔
111A:第一殼部
1121A:第二穿孔
112A:第二殼部
113A:螺絲件
114A:螺帽件
11A:殼體
1211A:側
121A:微孔件
122A:驅動件
12A:微氣泡產生器
1311A:第一彈部
1312A:第二彈部
1313A:中間部
1314A:卡合凹槽
131A:彈性件
13A:緩衝結構
17A:控制電路
1A:微氣泡產生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其係放置於一容器內或設置於該容器之一壁面上且用以連接一氣源;一微氣泡產生器,其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驅動件,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且用以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以及一緩衝結構,其係結合於該微氣泡產生器且位於該微氣泡產生器與該殼體之間,以使該微氣泡產生器不與該殼體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上之作用力,進而避免該容器產生振動;其中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膠合件,該驅動件係位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之間或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用來黏合該驅動件與該殼體或黏合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且可相對於該第二殼部移動以靠近該第二殼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微孔件與該驅動件係位於該第一殼部與該第二殼部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與第二殼部可相對於彼此移動,該殼體係可拆卸地或固定地結合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螺紋結構,該容器之該壁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螺紋結構,該殼體係藉由該第一螺紋結構與該第二螺紋結構的配合而鎖固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6. 一種微氣泡產生裝置,其包含有:一殼體,其係放置於一容器內或設置於該容器之一壁面上且用以連接一氣源;一微氣泡產生器,其包含有:一微孔件;以及一驅動件,其係連接於該微孔件且用以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以產生複數個微氣泡;以及一緩衝結構,其係結合於該微氣泡產生器且位於該微氣泡產生器與該殼體之間,以使該微氣泡產生器不與該殼體直接接觸,從而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來回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上之作用力,進而避免該容器產生振動;其中該緩衝結構包含至少一彈性膠合件,該微孔件係位於該驅動件與該殼 體之間,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設置於該微孔件與該殼體之間或設置於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之間,且該至少一彈性膠合件係用來黏合該微孔件與該殼體或黏合該驅動件與該殼體並減少該驅動件帶動該微孔件振動時作用於該殼體之作用力。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且可相對於該第二殼部移動以靠近該第二殼部。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微孔件與該驅動件係位於該第一殼部與該第二殼部之間。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包含有一第一殼部以及一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係可拆卸地鎖固於該第二殼部,該第一殼部與第二殼部可相對於彼此移動,該殼體係可拆卸地或固定地結合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10. 如請求項6所述之微氣泡產生裝置,其中該殼體上形成有一第一螺紋結構,該容器之該壁面上形成有一第二螺紋結構,該殼體係藉由該第一螺紋結構與該第二螺紋結構的配合而鎖固於該容器之該壁面。
TW110112332A 2020-06-18 2021-04-06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TWI761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57098.8A CN113813804A (zh) 2020-06-18 2021-06-11 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20609 2020-06-18
TW109120609 2020-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260A TW202200260A (zh) 2022-01-01
TWI761167B true TWI761167B (zh) 2022-04-11

Family

ID=8078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2332A TWI761167B (zh) 2020-06-18 2021-04-06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6116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210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Tompkins Gregory Edward Bubbler for use in vapor generation systems
CN105142766A (zh) * 2013-03-18 2015-12-09 赛莱默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将气体扩散至液体中的充气器组件
CN105148819A (zh) * 2015-07-20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微米级气泡分散体系的超声波振荡方法及装置
US20200276515A1 (en) * 2019-02-28 2020-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ng method,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ultrafine bubble-containing liqui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210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Tompkins Gregory Edward Bubbler for use in vapor generation systems
CN105142766A (zh) * 2013-03-18 2015-12-09 赛莱默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 用于将气体扩散至液体中的充气器组件
CN105148819A (zh) * 2015-07-20 2015-12-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微米级气泡分散体系的超声波振荡方法及装置
US20200276515A1 (en) * 2019-02-28 2020-09-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ng method, ultrafine bubble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ultrafine bubble-containing liqu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0260A (zh) 2022-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3804A (zh) 微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相关的微气泡产生设备
TWI331055B (en) Atomizing device
JP4566669B2 (ja) 気泡噴射装置
US20130001842A1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TWI761167B (zh) 微氣泡產生裝置以及相關的微氣泡產生設備
CN108138759A (zh) 流体控制装置、减压装置以及加压装置
KR20130008258A (ko) 초음파 스프레이 노즐
JP6733788B1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4961607B2 (ja) 超音波霧化装置
CN213914539U (zh) 一种超声雾化片及超声雾化装置
CN107428454B (zh) 长条状流路构件、塑料容器以及粘性液体排出装置
US20230390712A1 (en) Bubble generating device and bubble generating system
JP2017214951A (ja) 流路継手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3110255U (ja) 逆止弁機能を有する注入ノズル及び樹脂注入具
JP5423008B2 (ja) センサー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容器
WO2019064781A1 (ja) 液剤塗布装置
JP2009262012A (ja) 超音波噴霧装置
JPS63167098A (ja) 超音波ポンプ
JPH0373340B2 (zh)
JP6737385B1 (ja) 液体噴射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217724668U (zh) 一种流体消泡装置及3d打印机
WO2023233700A1 (ja) 気泡発生装置、および気泡発生システム
WO2022163115A1 (ja) 加圧装置
JP4878587B2 (ja) マイクロポンプ
US20240091722A1 (en) Foaming apparatus and foam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