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0026B - 可調式支撐環 - Google Patents

可調式支撐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60026B
TWI760026B TW109146009A TW109146009A TWI760026B TW I760026 B TWI760026 B TW I760026B TW 109146009 A TW109146009 A TW 109146009A TW 109146009 A TW109146009 A TW 109146009A TW I760026 B TWI760026 B TW I76002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main ring
opening
ring body
ma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4578A (zh
Inventor
嚴介成
嚴介甫
嚴禾雅
Original Assignee
嚴介成
嚴介甫
嚴禾雅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嚴介成, 嚴介甫, 嚴禾雅 filed Critical 嚴介成
Priority to TW109146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0026B/zh
Priority to CN202410182757.0A priority patent/CN118021166A/zh
Priority to CN202110143560.2A priority patent/CN11289060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4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0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002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可調式支撐環,係設置於一鍋體上,其包含一主環體。該主環體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一開口的周緣構成一頂緣,該第二開口的周緣構成一底緣。該主環體具有一收縮狀態與一伸展狀態,其中該主環體於該收縮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小於其於該伸展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當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時,該主環體可被置放而位於該鍋體與一蓋體之間,並與該蓋體與該鍋體共同圍設形成一容置空間,藉此達到增加烹煮的總容置空間的目的。

Description

可調式支撐環
本發明係與鍋具周邊用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用於增加鍋具烹煮空間的可調式支撐環。
已知傳統電鍋包含一鍋體及一蓋體,欲烹煮食物時,可將食物盛裝於料理盤上,並於放入該鍋體內部後將該蓋體蓋上,等待一段時間後,即能完成食物烹煮。為了加快準備多樣餐點的時間,會選擇在鍋體內擺放料理架,藉以將該鍋體內的烹煮空間分層,並擺放各式各樣的料理於不同的層架上。
然而,一些消費者反應傳統電鍋內的烹煮空間多半只能擺放二層式料理架或是三層式料理架,且若希望將鍋體內的烹煮空間形成更多個分層則必須使用較大容量的電鍋,或是自行購買加高式蓋體與原有的電鍋匹配。如此一來,原有的蓋體可能日漸不被使用,甚至是逕被丟棄,前述情況將造成資源浪費;或者購買不同容量的電鍋或另購置加高式蓋體雖可暫時滿足使用上的需求,但仍然需另外準備收納空間擺放,對於收納空間寶貴的現代家庭來說這種做法顯然增加額外的收納問題,是以尚待改進之。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式支撐環,可連接一鍋體與一蓋體,並藉以增加烹煮空間,加快準備多樣餐點的時間,同時善待利用現有的資源。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可調式支撐環係設置於一鍋體上,該可調式支撐環包含一主環體;該主環體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一開口的周緣構成一頂緣,該第二開口的周緣構成一底緣。該主環體的內徑大於20公分,且該主環體具有一收縮狀態與一伸展狀態,其中該主環體於該收縮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小於其於該伸展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藉此,當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時,該主環體可被置放而位於該鍋體與一蓋體之間,並與該蓋體和該鍋體共同圍設形成一容置空間。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當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下連接鍋體與蓋體時,會增加烹煮時的容置空間,如此一來,可以同時進行多樣料理的烹煮,加快備餐時間;此外,不需額外購買加高式蓋體或是具有加高式蓋體的鍋具,珍惜原有資源。不需要使用該主環體時,可將該主環體處於該收縮狀態,以便於收納。
〔本發明〕
100,100’:主環體
10:彎折部
10A:彎折部
10G:彎折部
20:支撐部
20A:支撐部
20G:支撐部
22:頂緣
24:底緣
32:鐵圈
34:鐵環
200:主環體
300:主環體
42:第一環
422:凸部
44:第二環
442:第一凹部
444:第二凹部
22B:頂緣
24B:底緣
400:主環體
42C:第一環
422C:凸塊
423C:彈片
424C:固定端部
425C:自由端部
44C:第二環
442C:第一凹孔
444C:第二凹孔
500:主環體
42D:第一環
422D:凸塊
44D:第二環
442D:第一凹孔
444D:第二凹孔
443D:導軌
600:主環體
42E:第一環
422E:凸塊
44E:第二環
445E:內螺紋段
22E:頂緣
24E:底緣
700:主環體
50:蓋體
800,800’:轉接件
800a:第一盤面
800b:第二盤面
60:第一固定部
62:第二固定部
64:第三固定部
66:摺疊部
90:電鍋
92:鍋體
94:蓋體
96:筷子
98:鐵鉤
99:食物
900:主環體
O1:第一開口
O2:第二開口
T1,T2:厚度
W1,W2:寬度
N1:第一端
N2:第二端
圖1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立體圖,揭示其收縮狀態。
圖2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立體圖,揭示其伸展狀態。
圖3為圖2之3-3方向的剖視圖。
圖4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使用示意圖。
圖5類同圖3,揭示上述較佳實施例中之另一種態樣的支撐結構之剖視圖。
圖6類同圖1,揭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於收縮狀態。
圖7類同圖2,揭示上述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於伸展狀態。
圖8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剖視圖。
圖9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剖視圖。
圖10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正視圖。
圖11為圖10之11-11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第五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正視圖。
圖14為本發明第六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的正視圖。
圖15為本發明第七較佳實施例之可調式支撐環的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再一較佳實施例之轉接件的立體圖。
圖17為圖16之17-17方向的剖視圖。
圖18為本發明第九較佳實施例之可調式支撐環的使用示意圖。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3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其包含一主環體100。該主環體100係可如圖4所示可置放且不固接於一電鍋的一鍋體92與一蓋體94之間,並可自該鍋體92上移除,當然,除電鍋外,亦可以是設置於其他類型的鍋具上,像是湯鍋、傳統炒菜鍋等,然以下以主環體100應用於電鍋為例說明。
該主環體100包含一個彎折部10及二個支撐部20。其中該主環體100的上下兩側分別係由一支撐部20所構成,且該彎折部10位於該二支撐部20之間,且其兩端連接該二支撐部20,位於上側的支撐部20具有一第一開口O1,且該第一開口O1的周緣構成一頂緣22;位於下側的支撐部20具有一第二開口O2,且該第二開口O2的周緣構成一底緣24,該第一開口O1與該第二開口O2係呈開放狀,該第一開口O1內徑小於該第二開口O2內徑。
所述彎折部10所採用之材料的可撓性大於該二支撐部20所採用之材料的可撓性,其目的在於,該彎折部10可提供該主環體100具有頂緣22之支撐部20被向內且向下收折的效果,如此一來,該主環體100可呈現一收縮狀態(參照圖1)與一伸展狀態(參照圖2)。
其中參照圖1,當該彎折部10被摺疊時,該二支撐部20沿該主環體100的徑向彼此靠近交疊,且該第一開口O1位於該第二開口O2內,使該主環體100處於該收縮狀態。參照圖2及4,當該彎折部10被展開時,該二支撐部20沿該主環體100的軸向延伸排列,使該主環體100於該伸展狀態,而該主環體100於該伸展狀態下與電鍋90結合時,且其頂緣22連接蓋體94,其底緣24連接電鍋90的鍋體92,而位於該鍋體92與蓋體94之間,並與該蓋體94和該鍋體92共同圍設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增加烹煮空間,可同時烹煮更多樣的料理,且食物可通過該第一開口O1與該第二開口O2且位在該容置空間中。換言之,該主環體100於收縮狀態下之該頂緣22與該底緣24之距離小於其於伸展狀態下之該頂緣22與該底緣24之距離。
值得一提的是,參照圖3,該彎折部10與該二支撐部20係由具有耐熱性及可撓性的矽膠體所製成,且該彎折部10於徑向上的厚度T1小於該二支撐部20於徑向上的厚度T2,藉以達到較易彎折的目的。
此外,為了增加該二支撐部20的支撐效果,該主環體100於該頂緣22以及該底緣24處更可分別設置有一支撐結構來達到上述目的。更詳而言之,請參閱圖3,該二支撐結構分別為一鐵圈32,且該二鐵圈32被包覆於該二支撐部20靠近該頂緣22之一側以及靠近該底緣24之一側。如此一來,由於鐵圈32因材質硬度大於支撐部20之材質硬度,而可透過該鐵圈32之設計增加該頂緣22與該底緣24不易被撓曲的效果。
另外,除上述結構外,請參閱圖5,本發明還提供另一種支撐結構(鐵環34)的實施態樣,該主環體100具有二鐵環34,該二鐵環34分別覆蓋於矽膠體的外表面,且其中一鐵環34包覆於該頂緣22外,另一鐵環34則包覆於該底緣24外,以供該電鍋的鍋體92與該蓋體94所抵靠。然,於其他可能的情況下,亦可將鐵圈32及鐵環34同時應用於同一個支撐環上,提供更牢固的支撐效果。又或者是,支撐部於頂緣與底緣其中一者內設置鐵圈,而於另外一者上設置鐵環來達到相同之目的。
補充說明的是,上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100的彎折部與支撐部的數量並不以上述實施例之內容為限,於其他實務上,第一較佳實施例此種主環體設計之彎折部與支撐部的數量可為複數個,如圖6及7所示為主環體900,該主環體900具有二彎折部10G及三支撐部20G,亦能達到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100相同的效果。
請參圖8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200,該主環體200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100的差異在於,該主環體200具有複數個彎折部10A及複數個支撐部20A,當該些彎折部 10A被摺疊時,該些支撐部20A沿該主環體200的軸向彼此靠近交疊,即能使該主環體200處於該收縮狀態。此外,主環體200的該些彎折部10A與該些支撐部20A不具有鐵圈以及鐵環,僅係由耐熱性矽膠體所製成,如此一來,相較於主環體100而言,主環體200整體重量較輕,使用上較不費力。
請參圖9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300。該主環體300包含一第一環42與一第二環44。其中該第一環42具有一第一開口O1,且該第一開口O1的周緣構成一頂緣22B;該第二環44具有一第二開口O2,且該第二開口O2的周緣構成一底緣24B,所述頂緣22B與底緣24B係分別位於該主環體300相背對的兩側緣,且該第一環42與該第二環44係以可沿該主環體300的軸向彼此相對移動的方式結合。
所述該第一環42與該第二環44的結合方式為:該第一環42具有一凸部422,該凸部422呈環狀且凸設於該第一環42遠離該頂緣22B之外壁面上。該第二環44具有一第一凹部442與一第二凹部444,其中該第一凹部442與該第二凹部444係環狀地凹設於該第二環44的內壁面上,且該第二凹部444較該第一凹部442靠近該底緣24B。當該凸部422對應卡設於該第二凹部444內時,該主環體300處於收縮狀態;當該凸部422對應卡設於該第一凹部442時,該主環體300處於伸展狀態。其中所述凸部422移動於該第一凹部442與該第二凹部444之間時,該凸部422會於該第一環42之徑向上內縮變形,以利於該第一環42相對於該第二環44移動。
請參圖10至圖12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400,該主環體400與第三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300的差 異在於,該主環體400之第一環42C的凸部、第二環44C的第一凹部及第二凹部非呈環狀,該第一環42C的凸部包含複數個凸塊422C所構成,且該第一環42C具有一彈片423C,該彈片423C的一端連接於該第一環42C的環壁而形成固定端部424C,其另一端則為自由端部425C。該自由端部425C可相對於該第一環42C的環壁沿徑向移動,而所述凸塊422C即位於該彈片423C的該自由端部425C。該第一凹部包含複數個第一凹孔442C,該第二凹部包含複數個第二凹孔444C,且該些凸塊422C係與該些第一凹孔442C及該些第二凹孔444C對應設置,該些第一凹孔442C及該些第二凹孔444C凹陷形成於該第二環44C的內壁面。當欲將該些凸塊422C移動於該些第一凹孔442C與該些第二凹孔444C之間時,可自該第二環44C的外側按壓該些凸塊422C的位置,促使該些凸塊422C於該第一環42C之徑向上內縮,以利於該第一環42C相對於該第二環44C移動。
請參圖13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五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500,該主環體500與第四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400的差異在於,該主環體500中之第一環42D的凸部為一凸塊422D,該第二環44D的第一凹部為一第一凹孔442D,該第二環44D的第二凹部為一第二凹孔444D,且該第二環44D包含一導軌443D,該導軌443D的兩端連通該第一凹孔442D與該第二凹孔444D。該凸塊422D可沿該導軌443D於該第一凹孔442D與該第二凹孔444D之間移動,藉以改變該主環體500於伸展狀態與收縮狀態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該第一凹孔442D及該第二凹孔444D於該第二環44D之周向上的寬度W1大於該導軌443D於該第二環44D之周向上的寬度W2,如此一來,當該凸塊422D移動至該第一凹孔442D或第二凹孔444D中時,可轉動該第一環42D,而使該凸塊422D沿該第一凹孔 442D或該第二凹孔444D之周向移動而被卡於凹孔中,藉以限制凸塊422D的位置。然實務上可不設置該第二凹孔444D,該凸塊422D能自然地受重力驅使而沿該導軌443D下移,藉此該主環體500呈收縮狀態。
另外,於其他實際應用上,可於導軌的長軸向上開設其他凹孔,且凹孔於該第二環之周向上的寬度亦大於該導軌於該第二環之周向上的寬度,使得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可被多段式調整長度。
請參圖14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六較佳實施例的主環體600,該主環體600與第五較佳實施例之主環體500的差異在於,該主環體600中之第二環44E不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及導軌,而是設置有一內螺紋段445E。該內螺紋段445E係沿該第二環44E的軸向延伸形成於該第二環44E的內壁,且其二末端構成一第一端N1與一第二端N2,該第一端N1靠近該第一環42E的頂緣22E,該第二端N2靠近該第二環44E的底緣24E。當該第一環42E的凸塊422E位於該內螺紋段445E的第一端N1處時,該主環體600處於完全伸展狀態;當該凸塊422E位於該內螺紋段445E的第二端N2中時,該主環體600處於完全收縮狀態。使用者可依據使用需求,將該第一環42E的凸塊422E滑動於該第一端N1與該第二端N2之間,藉以調整至適當長度。
請參圖15所示為本發明可調式支撐環之第七較佳實施例。第七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差異在於,本實施例之可調式支撐環包含一主環體700及一蓋體50,其中該主環體700與第一實施例之主環體100相同,該蓋體50係同樣由具耐熱性的矽膠製成,且與該主體環700呈分離之設計,主要功能係用以封閉該第一開口O1,如此一來,對於一些不具有蓋體的鍋具而言,可以採用本實施例之可調式支撐環。於 其他實際應用上,該蓋體50亦可與本發明之第二至第六較佳實施例配合使用,達到上述效果。
另外,前述第一至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主環體100,200,300,400,500,600,700的頂緣開口處的內徑為21公分,且底緣開口處的內徑為25公分,且於完全伸展狀態下的高度達20公分,而使得一般常見的料理盤皆能夠放置於所述主環體的環內,然於實務上主環體的內徑亦可依需求改為大於20公分的其他尺寸。此外,該些主環體皆可選擇地開設有複數個通氣孔(未繪示),該些通氣孔貫穿該主環體的環壁,以利於電鍋所產生的蒸氣排出。
另外,於前述第一至第七較佳實施例中之主環體任一者的基礎下,更可再增加如圖16及圖17所示之轉接件800。該轉接件800呈環盤狀且包含有相背離的一第一盤面800a與一第二盤面800b,並具有一第一固定部60、一第二固定部62及一第三固定部64。
其中該第一固定部60位於該轉接件800的偏內側處,且其凸出於該第一盤面800a與該第二盤面800b,該第二固定部62位於該第一固定部60與該第三固定部64之間,且凸出於該第一盤面800a,該第三固定部64則凸出於該第二盤面800b。更具體地說,該第一固定部60、該第二固定部62及該第三固定部64係以該轉接件800的中心軸為中心環狀成型,其中該第一固定部的外徑為23公分,該第二固定部的外徑為27公分,該第三固定部的外徑為30公分,換言之,該些固定部至該轉接件800的中心軸之距離彼此不同。
該轉接件800係用以放置於該電鍋鍋體的頂部,且其中一固定部的外表面抵靠該電鍋鍋體,使主環體的底緣能夠放置於該轉接件800上而穩定地間接連接該電鍋鍋體。舉例而言,常見的六人份電鍋的 鍋體內徑為23.3公分,且本實施例中之主環體的底部內徑為25公分,且該轉接件800放置於該電鍋鍋體的頂部,其第二盤面800b抵接該電鍋鍋體的頂緣且其第一固定部60可略微抵接六人份電鍋之該鍋體的內壁,以使該轉接件800穩定地與該電鍋鍋體結合。本實施例中之主環體的底緣抵接該轉接件的第一盤面800a,而該主環體的頂緣可與一蓋體抵接。
再一舉例是該轉接件800與主環體應用於十人份電鍋,常見的十人份電鍋的鍋體內徑為27.4公分,該轉接件800可以其第一盤面800a抵接該電鍋鍋體的頂緣且其第二固定部62可略微抵接該鍋體的內壁,以使該轉接件800穩定地與該電鍋鍋體結合。此時,該主環體的底緣則係抵接該轉接件800的第二盤面800b。
而本實施例中之第三固定部64則是設計供常見的十五人份電鍋做使用,其鍋體內徑為30.1公分,而於使用狀態下的結構關係與前述例子相同,容不贅述。然前述固定部的數量可依欲適用的電鍋尺寸類型增減,固定部的外徑尺寸亦是如此。值得說明的是,該轉接件800可設置有摺疊部66,該些摺疊部66係等距地自該第一盤面800a向下凹陷形成,使用者可將該轉接件800朝第二盤面800b之一側向內對摺,以利於該轉接件800被收納,然不以上述設計為限。
另外,在實際使用上,可選擇地將複數個主環體與複數個轉接件交互疊加使用,如圖18所示為二主環體100,100’與二轉接件800,800’的使用剖面示意圖,主環體100放置於電鍋90鍋體92的頂部,且主環體100上放置一個轉接件800,而轉接件800上再放置另外一主環體100',而主環體100'同樣也再放置一個轉接件800',而蓋體92則置放於轉接件800'上,其中轉接件800'係反向放置於該主環體100'上避免第二固定部62干擾蓋體92放置,藉以達到大幅增加電鍋90烹煮空間的效果, 如此一來,使用者便可以利用此空間做滴雞精或煙燻食品等料理。更詳而言之,為能吊掛食物在加大的烹煮空間中,使用者可於轉接件800’上放置筷子96,筷子96的兩端抵靠於轉接件800’的第二盤面800b上並將一鐵鉤98勾接於筷子96上,如此一來,即能將食物99吊掛在鐵鉤98上,以進行滴雞精或煙燻之烹飪方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主環體於伸展狀態下結合於該電鍋時,該電鍋鍋體與蓋體之間會增加烹煮空間,如此一來,可以同時進行多樣料理的烹煮,加快備餐時間。此外,消費者不需額外購買加高式蓋體或是具有加高式蓋體的電鍋,珍待現有資源。當不需要使用該主環體時,可將該主環體處於收縮狀態,以便於收納。另外,本發明之轉接件係用以使本發明之主環體可穩定地結合於電鍋鍋體上,且其適用於與不同尺寸的電鍋結合,使規格化的主環體可應用於不同類型的電鍋上;此外,轉接件亦可供收納,不佔空間。總結而言,本發明之主環體與轉接件皆能夠被摺疊或移動而呈收縮狀態,以縮減體積而利於收納,如此一來不需要特別準備額外的收納空間供其放置,且利於攜帶。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100:主環體
10:彎折部
20:支撐部
O1:第一開口
O2:第二開口
22:頂緣
24:底緣

Claims (9)

  1. 一種可調式支撐環,係置放且不固接於一鍋體上,並可自該鍋體上移除,該可調式支撐環包含一主環體;該主環體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一開口的周緣構成一頂緣,該第二開口的周緣構成一底緣,該第一開口內徑小於該第二開口內徑;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係呈開放狀,且該主環體的內徑大於20公分,且該主環體具有一收縮狀態與一伸展狀態,其中該主環體於該收縮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小於其於該伸展狀態下之該頂緣與該底緣之距離,且該第一開口位於該第二開口之內側;藉此,當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時,該主環體可被置放而位於該鍋體與一蓋體之間,並與該蓋體和該鍋體共同圍設形成一容置空間,且食物可通過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且位在該容置空間中。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其中該主環體包含至少一彎折部與複數個支撐部,其中該至少一彎折部與該些支撐部交錯排列且彼此連接地位於該頂緣與該底緣之間;當該至少一彎折部被摺疊時,該些支撐部彼此靠近交疊,且該第一開口位於該第二開口內,使該主環體於該收縮狀態;當該些彎折部被展開時,該些支撐部沿該主環體的軸向延伸排列,使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其中當該至少一彎折部被摺疊時,該些支撐部沿該主環體的徑向交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其中該至少一彎折部所採用之材料的可撓性大於該些支撐部所採用之材料的可撓性。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其中該主環體包含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其中該第一環具有該頂緣,該第二環具有該底緣;該 第一環係結合於該第二環,且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可沿該主環體的軸向彼此相對移動。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包含複數個通氣孔設置於該主環體的環壁上。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包含一矽膠體及二支撐結構,其中該至少一彎折部與該些支撐部係由該矽膠體所構成,該二支撐結構呈環狀且係由金屬所製成,該二支撐結構中之一者埋設於具有該頂緣的支撐部之內部或覆蓋於具有該頂緣的支撐部之外表面,該二支撐結構中之另一者埋設於具有該底緣的支撐部之內部或覆蓋於具有該底緣的支撐部之外表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支撐環,該主環體係由矽膠所製成。
  9. 一種可調式支撐環,係可置放於一鍋體上,或自該鍋體移除,該可調式支撐環包含一主環體及一轉接件;該主環體具有一第一開口與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一開口的周緣構成一頂緣,該第二開口的周緣構成一底緣,該轉接件係呈環盤狀,且於其盤面上具有複數個固定部,該些固定部自該盤面向外凸設而成,且該些固定部至該轉接件的中心軸之距離彼此不同;其特徵在於: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係呈開放狀,且該主環體具有一伸展狀態,當該主環體於該伸展狀態時,該轉接件能放置於該鍋體的頂部,該主環體可置放於該轉接件而位於該鍋體之上方,且該主環體上可放置一蓋體,並與該蓋體和該鍋體共同圍設形成一容置空間,且食物可通過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二開口且位在該容置空間中。
TW109146009A 2020-12-24 2020-12-24 可調式支撐環 TWI760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9A TWI760026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可調式支撐環
CN202410182757.0A CN118021166A (zh) 2020-12-24 2021-02-02 可调式支撑环
CN202110143560.2A CN112890609B (zh) 2020-12-24 2021-02-02 可调式支撑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6009A TWI760026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可調式支撐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4578A TW202114578A (zh) 2021-04-16
TWI760026B true TWI760026B (zh) 2022-04-01

Family

ID=7612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009A TWI760026B (zh) 2020-12-24 2020-12-24 可調式支撐環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8021166A (zh)
TW (1) TWI76002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942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东莞市霖杰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折叠压缩锅
CN209712542U (zh) * 2019-01-24 2019-12-03 宁波宏一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蒸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7311A (ja) * 1999-07-09 2001-01-23 Nikkei Products Co 重ね鍋
CN201216471Y (zh) * 2008-05-05 2009-04-08 东莞新科立高分子有限公司 柔质折叠蒸笼
CN102151077B (zh) * 2010-02-11 2012-09-05 张明照 可收纳式多层蒸煮锅及其收纳装置
CN102727075A (zh) * 2011-04-12 2012-10-17 有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收纳式蒸笼
US8313000B1 (en) * 2011-11-28 2012-11-20 Ronald Tuan Foldable pot
DE202014101047U1 (de) * 2014-03-10 2014-07-02 Sam Tung Tsui Zusammenlegbare Haushaltsbehälter
CN105342360B (zh) * 2015-11-25 2017-11-14 江门市汇城丰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式硅胶煲
TWI640281B (zh) * 2017-09-22 2018-11-11 天成元有限公司 可收納之炊具
CN109805688A (zh) * 2017-11-20 2019-05-28 段睿纮 具有强化结构的折叠杯
CN208491753U (zh) * 2017-12-29 2019-02-15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锅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9942A (zh) * 2018-01-30 2019-08-06 东莞市霖杰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折叠压缩锅
CN209712542U (zh) * 2019-01-24 2019-12-03 宁波宏一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蒸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14578A (zh) 2021-04-16
CN112890609B (zh) 2024-04-09
CN118021166A (zh) 2024-05-14
CN112890609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60026B (zh) 可調式支撐環
US20130306646A1 (en) Nested Cookware Set
JP2019181171A (ja) 再構成可能な容器
CN103462480B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04363777U (zh) 电磁线圈盘及具有该电磁线圈盘的电炊具
CN206576745U (zh) 一种可伸缩的蒸锅
CN205726396U (zh) 一种扬声器单体
JP3172214U (ja) 多機能プレート
CN107625400B (zh) 汽锅盘及具有其的电汽锅
CN213405722U (zh) 锅具
CN101744546B (zh) 折叠式煎烤盘
KR101372873B1 (ko) 접이식 용기
CN203762782U (zh) 中空隔热纸杯
CN203468284U (zh) 烹饪容器装置
CN210582140U (zh) 一种可收叠蒸锅
CN218355776U (zh) 一种不易变形和着火的空气炸锅用纸盘
KR102460952B1 (ko) 도마, 뚜껑 겸용 인덕션 불판
CN204896112U (zh) 一种多功能塑料盒
CN216316968U (zh) 一种保温菜罩
KR20130094104A (ko) 용기 뚜껑
CN221060423U (zh) 一种稳固连接的餐炉隔热壳
CN208404195U (zh) 一种锅具
CN208952648U (zh) 干果机果盘
JP3226919U (ja) 内部ポット、電気炊飯器並びに電気圧力調理器
CN209825678U (zh) 一种附带自主抽油烟功能的烹饪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