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9913B -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9913B
TWI759913B TW109135986A TW109135986A TWI759913B TW I759913 B TWI759913 B TW I759913B TW 109135986 A TW109135986 A TW 109135986A TW 109135986 A TW109135986 A TW 109135986A TW I759913 B TWI759913 B TW I7599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thickness
substrate
film
pl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7230A (zh
Inventor
林俊成
黃致開
Original Assignee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天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35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991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9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991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7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723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主要包括一腔體、一載台、一噴頭、至少一抽氣端、一閥件、一閥件感測器及一電腦裝置。載台位於腔體的容置空間內,而噴頭及抽氣端流體連接腔體的容置空間。閥件流體連接噴頭,電腦裝置依據一預設開關次數開關閥件,以控制經由噴頭進入容置空間的前驅物,並透過閥件感測器偵測閥件的開關,以產生一實際開關次數。電腦裝置可依據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即時判斷及檢測薄膜的沉積厚度。

Description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可依據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即時判斷薄膜的沉積厚度。
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是目前半導體製程中非常受到重視的薄膜沉積技術,可將物質以單原子膜的形式沉積在基板的表面,並可精準的控制薄膜的厚度,此外在高寬深比的溝槽中亦可鍍出厚度均勻的薄膜。
原子層沉積通常會使用兩種前驅物(precursor,反應氣體),在沉積的過程中會先將第一前驅物注入腔體內,使得第一前驅物與基板反應,而後將非反應氣體注入腔體內,以去除腔體內未反應的第一前驅物。將第二前驅物注入腔體內,使得第二前驅物與沉積在基板表面的第一前驅物反應,藉此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單一層的原子膜。而後再次將非反應氣體注入腔體內,以去除腔體內未反應的第二前驅物。透過不斷重複上述的步驟,可將原子膜一層一層的沉積在基板的表面。
一般而言腔體會連接至少一閥件,並透過閥件的開關控制第一前驅物、非反應氣體及第二前驅物注入腔體的時間及順序。由於閥件的開關 時間非常短,通常以毫秒(ms)為開關的單位。因此在實際應用時有可能會發生閥件的開關動作不確實的情形,例如閥件未依據開關的指令進行開關,而造成前驅物注入腔體的次數產生誤差,進而影響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及產品的可靠度。
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主要量測閥件的實際開關次數,並依據閥件的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估算出基板上的薄膜厚度,藉此可在沉積製程後快速且準確的得知薄膜的厚度,並對經過薄膜沉積的基板進行後續的分類及處理。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主要透過電腦裝置設定閥件的預設開關次數,並量測閥件的實際開關次數。電腦裝置依據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計算出一開關誤差值,並儲存至少一門檻值。電腦裝置可依據開關誤差值及門檻值的比較結果,將基板上的薄膜厚度區分為良品及補鍍品。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電腦裝置在判斷基板上的薄膜厚度為補鍍品時,可進一步依據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計算出一補鍍次數,並依據補鍍次數控制閥件的開關,以對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此外在補鍍的過程中,電腦裝置亦可偵測閥件的開關次數,以確定基板的補鍍品質。
本發明的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可於薄膜沉積後,便立即判斷腔體內的基板為良品或補鍍品。若判斷腔體內的基板為補鍍品,則直接對基板再次進行補鍍,藉此可大幅減少不良品的產生,並降低製程的成本。此外在判斷基板為良品或補鍍品時,亦不需要將基板由腔體內取出,可有效提高基板的檢測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包括:一腔體,包括一容置空間;一載台,位於腔體的容置空間內,並用以承載至少一基板;一噴頭,流體連接腔體的容置空間,並用以提供至少一前驅物或一滌洗氣體至腔體的容置空間;至少一抽氣端,流體連接腔體的容置空間,並用以抽出容置空間內的前驅物或滌洗氣體;至少一閥件,流體連接噴頭,並透過閥件的開關將前驅物經由噴頭輸送至腔體的容置空間內;一閥件感測器,連接閥件,並用以偵測閥件的開關;及一電腦裝置,電性連接閥件及閥件感測器,其中電腦裝置依據一預設開關次數控制閥件進行開關,並透過閥件感測器偵測閥件的開關,以產生閥件的一實際開關次數,依據閥件的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判斷基板上的一薄膜的沉積厚度。
本發明提出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一腔體、一載台、一噴頭及至少一閥件,載台及噴頭位於腔體的一容置空間內,並透過閥件的開關將一前驅物經由噴頭輸送至容置空間,以在載台所承載的至少一基板的表面形成一薄膜,包括:設定閥件的一預設開關次數;依據預設開關次數控制閥件進行開關;監測閥件的開關,以產生一實際開關次數;及依據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判斷基板上的薄膜的沉積厚度。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檢測系統,其中電腦裝置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並依據開關誤差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檢測系統,其中電腦裝置儲存一門檻值,當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當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檢測系統,其中電腦裝置判斷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補鍍品,並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一差值,以產生一補鍍次數,控制閥件依據補鍍次數進行開關,並透過閥件的開關將前驅物經由噴頭輸送至腔體的容置空間內,以對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檢測系統,其中電腦裝置透過閥件感測器偵測進行補鍍製程時閥件的開關,以產生閥件的一實際補鍍次數,而電腦裝置則依據閥件的補鍍次數及實際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基板的薄膜的沉積厚度。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並依據開關誤差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儲存一門檻值;判斷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判斷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將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判斷基板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補鍍品;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一差值,以產生一補鍍次數;及依據補鍍次數控制閥件進行開關,以對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偵測進行補鍍製程時閥件的開關,以產生閥件的一實際補鍍次數;依據閥件的補鍍次數及實際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基板的薄膜的沉積厚度。
10: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
111:腔體
112:容置空間
113:載台
114:基板
115:噴頭
116:輸送管
117:抽氣端
13:閥件
15:閥件感測器
17:電腦裝置
19:儲存槽
20: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
21:流量控制器
23:閥件組
231:第一閥件
232:第二閥件
233:第三閥件
234:第四閥件
235:第五閥件
236:第六閥件
25:蓄壓槽
27:抽氣幫浦
[圖1]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一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如圖所示,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10主要包括一腔體111、至少一載台113、一噴頭115、一抽氣端117、至少一閥件13、至少一閥件感測器15及一電腦裝置17,其中載台113設置在腔體111的一容置空間112內,而噴頭115及抽氣端117則流體連接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
載台113用以承載至少一基板114,而噴頭115用以將至少一前驅物或一滌洗氣體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並在基板114的表面沉積一薄膜。抽氣端117可連接一抽氣幫浦,並用以抽出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的前驅物或滌洗氣體。
閥件13流體連接噴頭115,並透過閥件13的開啟或關閉,決定前驅物是否通過閥件13,並由噴頭115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噴頭115可透過一輸送管116連接儲存槽19,而閥件13則設置在輸送管116上,並用以控制儲存槽19與噴頭115之間的連接關係。當閥件13開啟時,儲存槽19內的前驅物可經由輸送管116輸送至噴頭115,並經由噴頭115將前驅物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反之,當閥件13關閉時,儲存槽19內的前驅物則無法經由輸送管116輸送至噴頭115及容置空間112。
閥件13電性連接電腦裝置17,並透過電腦裝置17控制閥件13的開啟或關閉。具體而言,可依據欲沉積在基板114表面的薄膜厚度,在電腦裝置17上設定一預設開關次數。電腦裝置17會依據預設開關次數開關閥件13,控制前驅物輸入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的次數。例如若要在基板114表面形成較厚的薄膜,則要增加閥件13的開關次數。
閥件13連接閥件感測器15,例如閥件感測器15可以是電阻式感測器、電感式感測器、霍爾感測器等,並透過閥件感測器15偵測閥件13的開關。電腦裝置17電性連接閥件感測器15,並透過閥件感測器15偵測閥件13的開關次數,以產生閥件13的實際開關次數。理論上閥件13的實際開關次數應該會等於預設開關次數,但在實際應用時因為閥件13的開關時間及開 關間隔很短,容易造成閥件13的開關動作不確實,進而導致實際開關次數小於預設開關次數。
電腦裝置17會依據閥件13的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判斷基板114表面薄膜的沉積厚度。例如當實際開關次數小於預設開關次數時,電腦裝置17便會判斷薄膜的沉積厚度小於預設的厚度。
具體而言,電腦裝置17可以是電腦、處理單元或計算單元等具有運算功能的裝置。電腦裝置17可計算預設開關次數與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例如可將預設開關次數減去實際開關次數,以產生一差值,並將差值除以預設開關次數以產生開關誤差值。
電腦裝置17可依據開關誤差值判斷薄膜的沉積厚度,並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良品表示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符合製程的要求,基板114可繼續進行後續的製程。補鍍品表示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不符合製程的要求,其中判斷為補鍍品的基板114可再次進行原子層沉積,以將補鍍品修正為良品。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電腦裝置17可儲存或暫存一門檻值。電腦裝置17可進一步比較開關誤差值及門檻值,當電腦裝置17判斷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則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當電腦裝置17判斷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則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
當然透過預設開關次數與實際開關次數的相對誤差值,判斷基板114上的薄膜為良品或補鍍品僅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並非本發明權利範圍的限制。在不同實施例中,電腦裝置17亦可由預設開關次數與實際開關次數 計算出閥件13開關的正確率,並由正確率判斷基板114上的薄膜的沉積厚度。此外亦可依據製程的要求,調整門檻值。
當電腦裝置17判斷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補鍍品時,可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差值,產生一補鍍次數。電腦裝置17控制閥件13依據補鍍次數進行開關,並透過閥件13的開關將前驅物經由噴頭115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以對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例如可於電腦裝置17設定閥件13的預設開關次數為1000次及門檻值為3%,當電腦裝置17統計閥件13的實際開關次數為960次時,電腦裝置17會計算出閥件13的開關誤差值為4%,由於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因此將基板114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而後電腦裝置17會計算出預設開關次數與實際開關次數的差值(補鍍次數)為40次,並控制閥件13依據補鍍次數進行40次的開關,以對補鍍品(基板114)進行補鍍製程。
在對補鍍品進行補鍍製程時,電腦裝置17亦可透過閥件感測器15感測閥件13的開關次數,並產生閥件13的實際補鍍次數。而後電腦裝置17可依據實際補鍍次數及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基板114的薄膜的沉積厚度。例如電腦裝置17可將預設開關次數減去實際開關次數及實際補鍍次數,以產生一補鍍差值,並將補鍍差值除以預設開關次數以產生補鍍開關誤差值,而後比較補鍍開關誤差值與門檻值。當電腦裝置17判斷補鍍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則將補鍍後的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當電腦裝置17判斷補鍍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則將補鍍後的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並需要再次進行補鍍。
透過本發明所述的內容可在基板114完成薄膜沉積後,便立即判斷腔體111內的基板114為良品或補鍍品。若判斷腔體111內的基板114為補鍍品,則直接在腔體111內對基板114再次進行補鍍,藉此可大幅減少不良品的產生,並可減少製程的成本。此外在判斷基板114為良品或補鍍品的過程中,亦不需要將基板114由腔體111內取出,可有效提高基板114的檢測效率。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閥件13、閥件感測器15及儲存槽19的數量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其中噴頭115可經由兩個連接管116分別連接兩個閥件13,而電腦裝置17則電性連接兩個閥件感測器15及兩個閥件13。兩個儲存槽19分別儲存不同的前驅物,如第一前驅物及第二前驅物,並透過電腦裝置17依序開啟兩個閥件13,使得兩種前驅物依序經由噴頭115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
在不同實施例中,電腦裝置17亦可只連接單一個閥件感測器15,並僅經由單一個閥件感測器15偵測單一個閥件13的實際開關次數,便可計算出基板114的薄膜的沉積厚度。例如位於圖1右側的儲存槽19用以儲存第一前驅物,而左側的儲存槽19則用以儲存第二前驅物,在進行原子層沉積時,會先開關右側的閥件13,並將第一前驅物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之後再開關左側的閥件13,並將第二前驅物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其中電腦裝置17只連接位於右側的閥件感測器15,並偵測輸送第一前驅物的閥件13的實際開關次數,以推算出基板114的薄膜的沉積厚度。
請參閱圖2,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又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如圖所示,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20主要包括 一腔體111、至少一載台113、一噴頭115、一抽氣端117、至少一閥件組23、至少一閥件感測器15及一電腦裝置17,其中載台113設置在腔體111的一容置空間112內,而噴頭115及抽氣端117則流體連接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20與圖1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10的構造及作動的原理相近,兩者主要的差異在於將圖1的閥件13更改為閥件組23。此外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20還包括至少一流量控制器21、至少一蓄壓槽25及至少一抽氣幫浦27,以下將針對閥件組23、流量控制器21、蓄壓槽25及抽氣幫浦27的連接方式進行詳細的說明。
閥件組23主要包括六個閥件,其中流量控制器21的一端連接第一閥件231,並透過第一閥件231連接一滌洗氣體。流量控制器21的另一端則連接第二閥件232及第四閥件234,其中流量控制器21透過第二閥件232連接輸送管116及噴頭115,並透過第四閥件234連接儲存槽19及蓄壓槽25。流量控制器21主要用以控制輸送至輸送管116的滌洗氣體的量,例如滌洗氣體可以氮氣,但流量控制器21往往無法完全阻隔滌洗氣體進入輸送管116,因此在使用時通常會在流量控制器21的兩端分別設置第一閥件231、第二閥件232及第四閥件234,當第一閥件231、第二閥件232及第四閥件234關閉時可阻隔滌洗氣體進入輸送管116、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儲存槽19及/或蓄壓槽25。
蓄壓槽25的兩端分別連接一第三閥件233及第六閥件236,其中蓄壓槽25透過第三閥件233連接輸送管116、噴頭115及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並透過第六閥件236連接儲存槽19。第六閥件236開啟時,儲存槽19內 的前驅物會經由第六閥件236輸送至蓄壓槽25,使得蓄壓槽25內充滿一定壓力的前驅物。當第三閥件233開啟時,蓄壓槽25內的前驅物會經由第三閥件233輸送至噴頭115,並經由噴頭115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具體而言,第三閥件233為控制前驅物是否進入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的開關,因此閥件感測器15電性連接第三閥件233,而電腦裝置17則可經由閥件感測器15偵測第三閥件233的開關,並得到第三閥件233的實際開關次數。
抽氣幫浦27透過第五閥件235連接蓄壓槽25,當第五閥件235開啟時,抽氣幫浦27可經由第五閥件235抽出蓄壓槽25內的前驅物,以清潔蓄壓槽25。
在實際應用時,可先開啟第六閥件236,使得儲存槽19將前驅物經由第六閥件236輸送至蓄壓槽25。而後關閉第六閥件236,並開啟第三閥件233,使得蓄壓槽25內的前驅物經由第三閥件233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在前驅物進入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後,可關閉所有的閥件,使得前驅物沉積在基板114的表面。而後開啟第一閥件231及第二閥件232,使得清潔氣體依序經由第一閥件231、流量控制器21及第二閥件232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以清除輸送管116及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的前驅物。在清除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及輸送管116內的前驅物後,可控制另一個閥件組23將另一種前驅物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並使得另一種前驅物與沉積在基板114表面的前驅物反應。
具體而言,在進行原子層沉積製程時,僅需要控制第一閥件231、第二閥件232、第三閥件233及第六閥件236的開關,而第四閥件234及第五閥件235則保持關閉。一般而言,只有在更換儲存槽19時會開啟第四閥件234 及第五閥件235,並以抽氣幫浦27抽出蓄壓腔25內的前驅物。此外閥件組23包括六個閥件僅為本發明一具體實施例,並非本發明權利範圍的限制。
請參閱圖3,為本發明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一實施例的步驟流程圖。請配合參閱圖1或圖2,首先於電腦裝置17上設定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的一預設開關次數,如步驟31所示。
電腦裝置17依據預設開關次數控制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進行開關,如步驟33所示。
在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進行開關的過程中,監測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的開關次數,以產生一實際開關次數。例如電腦裝置17可透過閥件感測器15偵測監測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的開關次數,以得知閥件13或第三閥件233的實際開關次數,如步驟35所示。
依據實際開關次數及預設開關次數,判斷基板114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具體而言,電腦裝置17可計算預設開關次數與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而後依據開關誤差值判斷薄膜的沉積厚度,並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如步驟37所示。
電腦裝置17可儲存或暫存一門檻值,亦可依據製程的要求調整門檻值。電腦裝置17可進一步比較開關誤差值及門檻值,當電腦裝置17判斷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時,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當電腦裝置17判斷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則將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
此外,當電腦裝置17判斷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補鍍品時,可進一步計算預設開關次數及實際開關次數的差值,以產生一補鍍次數。電腦裝置17會控制閥件13依據補鍍次數進行開關,並透過閥件13的開關將前驅物經由噴頭115輸送至腔體111的容置空間112內,以對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在對補鍍品進行補鍍製程時,電腦裝置17亦可透過閥件感測器15感測閥件13的開關次數,並產生閥件13的實際補鍍次數。而後電腦裝置17可依據實際補鍍次數及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基板114的薄膜的沉積厚度。例如電腦裝置17可將預設開關次數減去實際開關次數及實際補鍍次數,以產生一補鍍差值,並將補鍍差值除以預設開關次數以產生補鍍開關誤差值,而後比較補鍍開關誤差值與門檻值。當電腦裝置17判斷補鍍開關誤差值小於門檻值,則將補鍍後的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良品。當電腦裝置17判斷補鍍開關誤差值大於門檻值,則將補鍍後的基板114表面的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補鍍品,並需要再次進行補鍍。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
111:腔體
112:容置空間
113:載台
114:基板
115:噴頭
116:輸送管
117:抽氣端
13:閥件
15:閥件感測器
17:電腦裝置
19:儲存槽

Claims (10)

  1. 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操作在受控制的沉積製程變因下,包括:一腔體,包括一容置空間;一載台,位於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內,並用以承載至少一基板;一噴頭,流體連接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並用以提供至少一前驅物或一滌洗氣體至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至少一抽氣端,流體連接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並用以抽出該容置空間內的該前驅物或該滌洗氣體;至少一閥件,流體連接該噴頭,並透過該閥件的開關將該前驅物經由該噴頭輸送至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內;一閥件感測器,電性連接該閥件,並用以偵測該閥件的開關;及一電腦裝置,電性連接該閥件及該閥件感測器,其中該電腦裝置依據一預設開關次數控制該閥件進行開關,並透過該閥件感測器偵測該閥件的開關,以產生該閥件的一實際開關次數,依據該閥件的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判斷該基板上的一薄膜的沉積厚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其中該電腦裝置計算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並依據該開關誤差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其中該電腦裝置儲存一門檻值,當該開關誤差值小於該門檻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 沉積厚度判定為該良品,當該開關誤差值大於該門檻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該補鍍品。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其中該電腦裝置判斷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該補鍍品,並計算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的一差值,以產生一補鍍次數,控制該閥件依據該補鍍次數進行開關,並透過該閥件的開關將該前驅物經由該噴頭輸送至該腔體的該容置空間內,以對該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其中該電腦裝置透過該閥件感測器偵測進行該補鍍製程時該閥件的開關,以產生該閥件的一實際補鍍次數,而該電腦裝置則依據該閥件的該補鍍次數及該實際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該基板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
  6. 一種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操作在受控制的沉積製程變因下,包括一腔體、一載台、一噴頭及至少一閥件,該載台及該噴頭位於該腔體的一容置空間內,並透過該閥件的開關將一前驅物經由該噴頭輸送至該容置空間,以在該載台所承載的至少一基板的表面形成一薄膜,包括:設定該閥件的一預設開關次數;依據該預設開關次數控制該閥件進行開關;監測該閥件的開關,以產生一實際開關次數;及依據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判斷該基板上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計算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的一相對誤差值,以產生一開關誤差值,並依據該開關誤差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區分為一良品或一補鍍品。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儲存一門檻值;判斷該開關誤差值小於該門檻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該良品;及判斷該開關誤差值大於該門檻值,將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判定為該補鍍品。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判斷該基板表面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為該補鍍品;計算該預設開關次數及該實際開關次數的一差值,以產生一補鍍次數;及依據該補鍍次數控制該閥件進行開關,以對該補鍍品進行一補鍍製程。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方法,包括:偵測進行該補鍍製程時該閥件的開關,以產生該閥件的一實際補鍍次數;及依據該閥件的該補鍍次數及該實際補鍍次數,判斷補鍍後的該基板的該薄膜的沉積厚度。
TW109135986A 2020-10-16 2020-10-16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TWI759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5986A TWI759913B (zh) 2020-10-16 2020-10-16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5986A TWI759913B (zh) 2020-10-16 2020-10-16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9913B true TWI759913B (zh) 2022-04-01
TW202217230A TW202217230A (zh) 2022-05-01

Family

ID=82198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986A TWI759913B (zh) 2020-10-16 2020-10-16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991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7660A1 (en) * 2000-09-20 2002-08-08 Mehrdad Nikoonaha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critical dimension and a thin film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men
US20020180961A1 (en) * 2000-09-20 2002-12-05 Dan Wack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n adhesion characteristic and a thickness of a specimen
TW200712440A (en) * 2005-08-10 2007-04-01 Tokyo Electr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ickness of conductive coating
US20100124610A1 (en) * 2008-11-19 2010-05-20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substrate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film deposition apparatus, film deposition method,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201300733A (zh) * 2011-05-19 2013-01-01 Neovision Llc 使用阻抗諧振感測器測量厚度的裝置和方法
US20130039460A1 (en) * 2000-09-20 2013-02-14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critical dimension and overlay of a specimen
TW201346063A (zh) * 2012-04-12 2013-11-16 Plasma Therm Llc 用於在電漿沉積過程中測定薄膜之厚度的方法
TW201719749A (zh) * 2015-08-21 2017-06-01 蘭姆研究公司 半導體製造設備中的可消耗零件之耗損偵測
TW201805463A (zh) * 2016-08-05 2018-02-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膜厚度監測系統及使用所述系統的方法
TW201829808A (zh) * 2016-10-25 2018-08-16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測量一沈積率之測量組件、蒸發源、沈積設備、及用於其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7660A1 (en) * 2000-09-20 2002-08-08 Mehrdad Nikoonaha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critical dimension and a thin film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men
US20020180961A1 (en) * 2000-09-20 2002-12-05 Dan Wack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n adhesion characteristic and a thickness of a specimen
US20130039460A1 (en) * 2000-09-20 2013-02-14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a critical dimension and overlay of a specimen
TW200712440A (en) * 2005-08-10 2007-04-01 Tokyo Electro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ickness of conductive coating
US20100124610A1 (en) * 2008-11-19 2010-05-20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ubstrate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substrate position detection method, film deposition apparatus, film deposition method,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W201300733A (zh) * 2011-05-19 2013-01-01 Neovision Llc 使用阻抗諧振感測器測量厚度的裝置和方法
TW201346063A (zh) * 2012-04-12 2013-11-16 Plasma Therm Llc 用於在電漿沉積過程中測定薄膜之厚度的方法
TW201719749A (zh) * 2015-08-21 2017-06-01 蘭姆研究公司 半導體製造設備中的可消耗零件之耗損偵測
TW201805463A (zh) * 2016-08-05 2018-02-16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膜厚度監測系統及使用所述系統的方法
TW201829808A (zh) * 2016-10-25 2018-08-16 美商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以測量一沈積率之測量組件、蒸發源、沈積設備、及用於其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7230A (zh) 202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3946B2 (en) Gas-phase reactor system including a gas detector
TWI682155B (zh) 漏氣判定方法、基板處理裝置及記憶媒體
US11180850B2 (en) Dynamic precursor dosing fo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KR20050011333A (ko) 가스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도체소자 제조설비
US20160208382A1 (e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050249874A1 (en) Deposition apparatus and deposition method, and process gas supply method
TWI759913B (zh) 原子層沉積薄膜厚度的檢測系統及檢測方法
TWI715736B (zh) 成膜裝置及成膜方法
US2023006780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11970772B2 (en) Dynamic precursor dosing for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CN111508870B (zh) 按需填充的安瓿再填充
CN112795902B (zh) 半导体工艺设备
US11971144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gas supply method
US20240183498A1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gas supply method
CN115287636B (zh) 一种lpcvd控压系统及控压方法
CN117737710A (zh) 检测pecvd设备气体管路堵塞的方法
US20240044689A1 (en) Pressure-based sensor system for precursor level measurement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20356581A1 (en) Gas supply device and gas supply method
US9121099B2 (en) Vacuu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230314269A1 (en) Leak detection for gas sticks
JP5198988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20087031A (ko) 기판 처리 장치
TW202315961A (zh) 用於輸送前驅物至處理腔室的系統及方法
TW202336264A (zh) 固體材料之殘量測定方法、昇華氣體供給方法及昇華氣體供給系統
JP2023006646A (ja) 基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基板処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