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845B -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8845B
TWI758845B TW109130290A TW109130290A TWI758845B TW I758845 B TWI758845 B TW I758845B TW 109130290 A TW109130290 A TW 109130290A TW 109130290 A TW109130290 A TW 109130290A TW I758845 B TWI758845 B TW I7588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array
bit
voltage level
signal
memory ce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02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3028A (zh
Inventor
蔡睿哲
楊振麟
許育豪
呂士濂
Original Assignee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43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8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ocessing data by operating upon the order or content of the data handled
    • G06F7/58Random or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 G06F7/588Random number generators, i.e. based on natural stochastic process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static cells with positive feedback, i.e. cells not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e.g. bistable multivibrator or Schmitt trigger
    • G11C11/41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 G11C11/41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11C11/418Address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7/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mathematical models
    • G06N7/01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e.g. probabilistic networ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static cells with positive feedback, i.e. cells not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e.g. bistable multivibrator or Schmitt trigger
    • G11C11/41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 G11C11/417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for memory cell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14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power down, chip selection or deselection, layout of wirings or power grids, or multiple supply levels
    • G11C5/147Voltage reference generators, voltage or current regulators; Internally lowered supply levels; Compensation for voltage drop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2Bit line control circuits, e.g. drivers, boosters, pull-up circuits, pull-down circuits, precharging circuits, equalising circuits, for bit lin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24Memory cell safety or protection circuits, e.g.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inadvertent reading or writing; Status cells; Test cel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8/00Arrangements for selecting an address in a digital store
    • G11C8/08Word line control circuits, e.g. drivers, boosters, pull-up circuits, pull-down circuits, precharging circuits, for word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Algebra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Abstract

一種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記憶體裝置包含多個位元線、多個字元線以及包含耦接至位元線及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的記憶胞陣列。位元胞中的每一者經組態以在位元線上呈現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記憶胞陣列。控制器耦接至字元線及位元線,且經組態以在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將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並且判定多個位元胞的初始邏輯狀態以產生隨機數。第一電壓位準為用於在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階段期間操作記憶胞陣列的電壓位準。即充分利用靜態雜訊容限特性,讓記憶體工作在靜態雜訊容限不穩定區域,以造成儲存資料無法預期的隨機效果。做法有(1)降低位元線電位(2)字元線工作在高電位(3)字元線突波干擾可能產生的不可預測性。

Description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有關於記憶體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隨機數產生器(random number generator;RNG)為產生不會比隨機機會(random chance)更佳地被合理預測到的一連串數或符號的裝置。RNG廣泛地使用於安全應用中,此是因為其對於潛在的攻擊者而言是不可預測的。由RNG產生的這些隨機數可藉由真正隨機(即,非確定性)的物理源產生或藉助於確定性演算法產生。一般RNG架構可組合兩種RNG類型(即,非確定性及確定性)。具體而言,非確定性RNG用以提供非確定性晶種,其用作產生更大量偽隨機位元的確定性隨機位元產生器(deterministic random bit generator;DRBG)演算法的輸入。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記憶體裝置,包括:多個位元線;多個字元線;記憶胞陣列,包含耦接至所述多個位元線及所述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所述多個位元胞中的每一者經組態以在 所述多個位元線上呈現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以及控制器,耦接至所述多個字元線及所述多個位元線,所述控制器經組態以:在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將所述多個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且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所述初始邏輯狀態以產生隨機數,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為用於在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階段期間操作所述記憶胞陣列的電壓位準。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隨機數產生器,包括:記憶胞陣列,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所述多個位元胞中的每一者包含多個電晶體且經組態以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上電時呈現初始邏輯狀態並且在所述多個位元線上輸出所述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第一電壓位準提供至所述記憶胞陣列;輸入終端,經組態以接收關機訊號;標頭開關,連接於所述電源終端與所述記憶胞陣列之間,所述標頭開關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字元線驅動器,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字元線訊號輸出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以及延遲電路,連接於所述輸入終端與所述字元線驅動器之間,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延遲所述字元線訊號至所述字元線驅動器的輸出,以使得在藉由所述記憶陣列接收所述字元線訊號之前藉由所述標頭開關接收所述關機訊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操作隨機數產生器的方法,包括:接收關機訊號;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將第一電壓位準施加至記憶胞陣列,所述記憶胞陣列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在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將所述多個位元線 預充電至低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引發字元線突波干擾;以及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初始狀態。
101:SRAM隨機數產生器
102:記憶體控制器
104:RNG控制器
108:輸入/輸出單元
200:胞陣列
202、204:交叉耦接線
210:位元胞
220、WL0、WL1、WLn:字元線
232、236、234、238、BL0、BLB0、BL1、BLB1:位元線
240:電源終端
301、302、303、601、t1、t2、t3:時間
310:BL/BLB訊號
312:臨限電壓(Vth)
314:VDD
316:SRAM上電
320:WL訊號
330a、330b:電壓傳送曲線
322:WL突波干擾
332a、332b:雜訊容限正方形
410:SNM對比BL電壓曲線
412:不穩定範圍/第二電壓位準
414:穩定範圍/第一電壓位準
416:BL臨限電壓
420a、420b、420c:SNM對比WL電壓曲線
422:上電持續時間
424:WL臨限電壓
500:SRAM上電RNG
504、SD:關機訊號
506:標頭開關
508:洩漏電晶體
510:位元線驅動器
520:字元線驅動器
522:第一箝位電晶體
524:第一延遲電路
526:第二箝位電晶體
528:第二延遲電路
600:時序圖
602:延遲時段
612:RNG階段
614:SRAM操作階段
702、704、706:故障位圖
800:方法
802、804、806、808、810、812、814:步驟
BL:位元線/位元線訊號
BLB:互補位元線
Clamp_WL、Clamp_DEC:訊號
DEC:解碼訊號
M1、M2、M3、M4、M5、M6:電晶體
Q、
Figure 109130290-A0305-02-0025-1
、QB:節點
VDDA:陣列電源電壓
VSS:參考電壓
WL:字元線/字元線訊號
結合隨附圖式閱讀以下具體實施方式時將最佳地理解本揭露內容的態樣。應注意,根據業界中的標準慣例,各種特徵未按比例繪製。事實上,出於論述清晰起見,可任意地增加或縮減各種特徵的尺寸。
圖1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 RNG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2A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裝置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2B為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可在圖2A的SRAM裝置中採用的位元胞的實例的電路圖。
圖3A及圖3B為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在存取胞時的實例SRAM胞行為的圖式。
圖4A及圖4B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行為的實例。
圖5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RNG的實例的方塊圖。
圖6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RNG的實例的時序圖。
圖7A至圖7C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RNG的隨機性與循環次數之間的實例關係。
圖8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操作SRAM上電RNG的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以下揭露內容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主題的不同特徵的許多不同實施例或實例。下文描述組件及配置的具體實例以簡化本揭露內容。當然,這些組件以及配置僅為實例且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舉例而言,在以下描述中,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上方或上之形成可包含第一特徵及第二特徵直接接觸地形成的實施例,且亦可包含額外特徵可在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之間形成以使得第一特徵與第二特徵可不直接接觸的實施例。另外,本揭露內容可在各種實例中重複附圖標號及/或字母。此重複是出於簡單性及清晰的目的,且本身不規定所論述的各種實施例及/或配置之間的關係。
另外,為易於描述,諸如「在......下方」、「在......之下」、「下部」、「在......上方」、「上部」及類似術語等空間相對術語在本文中可用於描述如圖式中所示出的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元件或特性的關係。除圖式中所描繪的定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亦意欲涵蓋裝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定向。設備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處於其他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詞可同樣相應地進行解譯。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為使用雙穩態鎖存電路來將每一位元儲存在記憶陣列中的一種半導體記憶體。SRAM在不需要在供電時更新的情況下將資料維持在記憶陣列中,但仍然易揮發,使得資料最終在記憶體未供電時丟失。功率閘控及電壓保留技術一般實施於記憶陣列以降低電源消耗。舉例而言,功率閘可用以在深睡模式下關閉記憶體周邊項,且在關機模式下關閉周邊項及記憶陣列兩者。
圖1為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隨機數產生器(RNG)101的實例的方塊圖。在此實施例中,SRAM RNG 101至少包含:記憶體控制器102、RNG控制器104、胞陣列200以及輸入/輸出(input/output;IO)單元108。胞陣列200包含以陣列方式佈置的多個位元胞,其將在下文參考圖2A及圖2B進行詳細描述。記憶體控制器102連接至胞陣列200且控制胞陣列200的一般操作。RNG控制器104亦連接至胞陣列200且控制胞陣列200的與RNG相關的操作,其將在下文參考圖5及圖6進行詳細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RNG控制器104可為記憶體控制器102的一部分。換言之,RNG控制器104與記憶體控制器102可組合在一起。IO單元108連接至胞陣列200、記憶體控制器102以及RNG控制器104。IO單元108控制資料、位址以及控制訊號至胞陣列200的流進及流出。
圖2A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 RNG裝置101的胞陣列200的實例的態樣。如圖2A中所繪示,胞陣列200包含以陣列方式佈置的多個位元胞210。為簡單起見,在此實施例中,胞陣列200具有位元胞210的n列及兩行。應注意,可採用其他列數及行數,且典型SRAM將包含更多列及行。每一列與字元線(WL)220(即,WL0、WL1、...以及WLn)相關聯,而每一行與一對位元線(即,BL0 232及BLB0 236;BL1 234及BLB1 238)相關聯。
圖2B為示出在一些所揭露實施例中可在SRAM裝置101中採用的位元胞210的實例的電路圖。位元胞210包含(但不限於)六電晶體(six-transistor;6T)SRAM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多於或少於六個電晶體來實施位元胞210。舉例而言,位元 胞210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4T SRAM結構、8T SRAM結構或10T SRAM結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含記憶體類位元胞或構建單元。位元胞210包含由NMOS/PMOS電晶體對(電晶體M1及電晶體M2)形成的第一反相器、由NMOS/PMOS電晶體對(電晶體M3及電晶體M4)形成的第二反相器,以及存取電晶體/通過閘M5及存取電晶體/通過閘M6。電晶體M1、電晶體M3、電晶體M5以及電晶體M6包含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NMOS)電晶體,且電晶體M2及電晶體M4包含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PMOS)電晶體。
第一反相器及第二反相器經由交叉耦接線202及交叉耦接線204彼此交叉耦接以形成用於資料儲存的鎖存電路。舉例而言,交叉耦接線202耦接於第一反相器電晶體對(例如,M1及M2)的第二終端與第二反相器電晶體對(例如,M3及M4)的閘極之間。類似地,交叉耦接線204耦接於第二反相器電晶體對(例如,M3及M4)的第二終端與第一反相器電晶體對(例如,M1及M2)的閘極之間。同樣,第一反相器在節點Qbar處的輸出端耦接至第二反相器的輸入端,且第二反相器在節點Q處的輸出端耦接至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端。電力供應至反相器中的每一者,例如,電晶體M2及電晶體M4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終端耦接至電源終端240上的陣列電源電壓VDDA,而電晶體M1及電晶體M3中的每一者的第一終端耦接至參考電壓VSS(例如接地)。將資料的位元作為節點Q處的電壓位準儲存於位元胞210中,且可由電路經由位元線BL讀取所述資料的位元。節點Q的存取受通過閘電晶體M6控制。節點Qbar儲存Q處的值的補碼,例如若Q為「邏輯 高」,則Qbar將為「邏輯低」,且對Qbar的存取受通過閘電晶體M5控制。
通過閘電晶體M6的閘極耦接至字元線220中的一者。通過閘電晶體M6的第一源極/汲極耦接至位元線BL,且通過閘電晶體M6的第二源極/汲極終端在節點Q處耦接至電晶體M4及電晶體M3的第二終端。類似地,通過閘電晶體M5的閘極耦接至字元線WL。通過閘電晶體M5的第一源極/汲極終端耦接至互補位元線BLB,且通過閘電晶體M5的第二源極/汲極終端在節點Qbar(即,「
Figure 109130290-A0305-02-0009-2
」或「QB」)處耦接至電晶體M2及電晶體M1的第二終端。
返回參考圖2A,字元線220因此控制存取位元胞210中的M5電晶體、M6電晶體,其判定哪一位元胞210連接至對應的位元線對。舉例而言,對於第二列及第二行中的位元胞210而言,當對應字元線(即,WL1)處於邏輯高(1)時,位元胞210中的存取電晶體接通。因而,位元胞210連接至對應位元線對(即,BL1 234及BLB1 238),所述位元線用以傳送用於讀取操作及寫入操作兩者的資料。在電源終端240處提供電壓VDDA作為每一位元胞210的供應電壓。
SRAM上電製程可用作RNG的一部分。在上電後,位元胞210將呈現初始邏輯狀態且在確證對應字元線220時在位元線上輸出初始邏輯狀態。舉例而言,在上電後,記憶陣列的一些位元胞將一致地預設為邏輯高值,其他位元胞將一致地預設為邏輯低值。這些胞可分別地被稱作穩定的1胞及穩定的0胞。其他位元胞將在上電後在邏輯高與邏輯低之間隨機地變化。這些胞可被 稱作不穩定胞。
SRAM上電行為在SRAM交叉耦接反相器對的強度為非常接近時為非確定性隨機。因此,SRAM可為RNG提供隨機的晶種。SRAM胞陣列中的位元胞可以三種不同狀態結束:不穩定位元、穩定1位元及穩定0位元。屬於以上所提及狀態中的一者的陣列中的SRAM胞的量受製程變化的影響。當SRAM陣列在正常操作模式下操作時,具有不穩定位元的位元胞可在整個胞陣列中的占一定百分比(例如5%至20%)。由於具有穩定1位元的位元胞及具有穩定0位元的位元胞不是隨機的,故其通常不合乎RNG的需要。對於作為RNG的應用,可需要使不穩定位元的數目最大化,所述不穩定位元可用作隨機數產生器的非確定性晶種。
圖3A及圖3B示出在存取胞時的SRAM胞行為。具體而言,當啟用如圖3A中所繪示的WL訊號時,SRAM的反相器對中的每一反相器具有如圖3B中所繪示的雜訊容限。BL及BLB充當經由M5及M6傳遞至Q及QBar的兩個反相器的輸入。由於交叉耦接反相器對具有分別地作為輸入/輸出及輸出/輸入的Q及QBar(QB),因此圖3B使用Q作為輸入及Qbar(QB)作為輸出以用於如圖2B中所繪示的由M1及M2建構的反相器。其他反相器(M3及M4)將使QB(x軸)作為輸入及Q作為輸出。此兩個反相器的輸入/輸出曲線繪製於同一曲線圖(即圖3B)中。由兩個輸入/輸出傳送曲線包封的兩個正方形通常被稱作雜訊容限(Noise Margin;NM)正方形。
圖4A及圖4B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行為的實例。一般而言,不同WL電壓,WL突波干擾的存在以及在不穩 定區中將BL電壓預充電至一值是SRAM上電期間用於RNG目的的隨機性的源。
如圖3A中所繪示,BL/BLB訊號310在上電製程期間自0增加至VDD 314。具體而言,BL/BLB訊號310起初為零(即,位元線未預充電)。在時間t1 301處,BL/BLB訊號310開始上升(即,位元線開始預充電)。在時間t2 302處,BL/BLB訊號310上升至臨限電壓Vth 312。一旦位元胞210中的電晶體具有Vth 312的閘極電壓,則位元胞210中的彼等電晶體接通。Vth 312針對不同製程及技術節點(例如10奈米及7奈米)而變化。在一個實施例中,Vth 312為0.2伏特。在另一實施例中,Vth 312為0.5伏特。在時間t3 303處,BL/BLB訊號310上升至VDD 314。對於傳統SRAM而言,一旦位元胞210中的電晶體具有VDD 314的閘極電壓,則位元胞210中的彼等電晶體已準備好進行讀取操作及寫入操作。同樣地,VDD 314針對不同製程及技術節點(例如10奈米及7奈米)而變化。在一個實施例中,VDD 314為0.75伏特。在另一實施例中,VDD 314為0.9伏特。
靜態雜訊容限(Static noise margin;SNM)經定義為在改變狀態之前位元胞210的交叉耦接反相器可容許的靜態雜訊的最大值。換言之,當直流電(direct current;DC)雜訊大於SNM時,位元胞210的狀態可改變且所儲存的資料丟失。因此,SNM愈小,則位元胞210愈不穩定。如圖3B中所繪示,兩個電壓傳送曲線(voltage transfer curves;VTC)330b對應於保持操作中的SRAM(即,WL訊號320為邏輯低且WL訊號320無WL突波干擾)。兩個VTC 330b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如上文所論述的兩個交叉 耦接反相器中的一者。用於保持操作的SNM對應於雜訊容限正方形332b。具體而言,用於保持操作的SNM為雜訊容限正方形332b的邊長,以伏特形式給出。同樣地,如圖3B中所繪示,兩個電壓傳送曲線(VTC)330a對應於讀取操作中的SRAM(即,WL訊號320為邏輯高或當WL訊號320具有WL突波干擾時)。兩個VTC 330a中的每一者對應於如上文所論述的兩個交叉耦接反相器中的一者。用於讀取操作的SNM對應於雜訊容限正方形332a。具體而言,用於讀取操作的SNM為雜訊容限正方形332a的邊長,以伏特形式給出。用於讀取操作的SNM小於用於保持操作的SNM,意謂位元胞210在讀取操作期間比在保持操作期間更不穩定。
如圖4A中進一步繪示,SNM隨著WL電壓增大而減小。隨著WL電壓增大,SNM對比WL電壓曲線420a、420b以及420c在上電持續時間422內大大下降。上電持續時間422為WL臨限電壓424與VDD 314之間的WL電壓範圍。換言之,當SRAM自保持操作(即,WL電壓為邏輯低)轉換至讀取/寫入操作(即,WL電壓為邏輯高(即,VDD 314))時,SNM減少。因此,在SRAM上電期間的不同WL電壓的性質為用於RNG目的的隨機性的源。
另一方面,如圖3A中所繪示,即使WL訊號320意欲為邏輯低(0),但亦可存在WL突波干擾(例如WL突波干擾322)。當WL突波干擾322為足夠大(例如大於WL臨限電壓424)時,SNM大大下降(例如自正方形332b下降至正方形332a)。換言之,由於較小的SNM,WL突波干擾322進一步使得位元胞210不穩定。因此,WL突波干擾322在SRAM上電316期間的存在亦為 用於RNG目的的隨機性的源。
另外,如圖4B中所繪示,SNM隨著BL電壓增加而增加。具體而言,當BL電壓相對較低時,SNM相對較小(即,位元胞210相對不穩定)。由於BL電壓增加為高於BL臨限電壓416,SNM為相對較大(即,位元胞210相對不穩定)且並未明顯增加。換言之,SNM對比BL電壓曲線410具有兩個範圍:不穩定範圍412及穩定範圍414。不穩定範圍412為自Vth 312至BL臨限電壓416的BL電壓範圍。在一個實施例中,BL臨限電壓416為VDD 314的90%。在另一實施例中,BL臨限電壓416為VDD 314的85%。在又另一實施例中,BL臨限電壓416為VDD 314的80%。應注意,BL臨限電壓416的不同值均在本揭露內容所涵蓋的範疇內。藉由將BL/BLB訊號310預充電至不穩定區412中(即,Vth 312與BL臨限電壓416之間的BL電壓)而非VDD 314中的值,位元胞210由於較小的SNM而不穩定。因此,將BL/BLB訊號310預充電至不穩定區412中的值為用於RNG目的的又一隨機性的源。
圖5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實例SRAM上電RNG 500。圖6繪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RNG 500的實例的時序圖600的實例。如圖5中所繪示,實例SRAM上電RNG 500包含控制電路102(其可組合圖1中所示的記憶體控制器102及RNG控制器104)、字元線驅動器520、位元線驅動器、510、胞陣列200、第一箝位電晶體522、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第一延遲電路524、第二延遲電路528、關機(SD)訊號504、標頭開關506以及洩漏電晶體508。SRAM上電RNG 500可包含圖5中未繪示的其他組 件,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僅包含第一延遲電路524或第二延遲電路528及第一箝位電晶體522或第二箝位電晶體526中的一者。在實例實施例中,SRAM上電RNG 500可為積體電路(IC)晶片的一部分。
控制電路102產生位址解碼訊號DEC。字元線驅動器520接收解碼訊號DEC且產生字元線訊號WL,所述字元線訊號WL輸出至陣列200的選定字元線220。另一方面,控制電路102產生另一位址解碼訊號DEC(BL)。位元線驅動器510接收解碼訊號DEC(BL)且產生位元線訊號BL,所述位元線訊號BL輸出至陣列200的選定位元線對。胞陣列200接收字元線訊號WL及位元線訊號BL兩者,所述字元線訊號WL及位元線訊號BL轉而控制胞陣列200的操作。
關機訊號SD 504經由第一延遲電路524饋入至第一箝位電晶體522的閘極。第一箝位電晶體522的汲極連接至接地,而第一箝位電晶體522的源極連接至字元線驅動器520。在所示出實例中,關機訊號SD 504亦經由第二延遲電路528饋入至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的閘極。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的汲極連接至接地,而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的源極連接至胞陣列200。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箝位電晶體522及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為NMOS電晶體。應注意,各種箝位電晶體或電路均在本揭露內容所涵蓋的範疇內。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延遲電路524或替代地,第二延遲電路528具有兩個或多於兩個串聯連接的反相器。應注意,各種延遲電路均在本揭露內容所涵蓋的範疇內。
關機訊號SD 504進一步饋入至標頭開關506的閘極及洩 漏電晶體508的閘極。在一個實施例中,標頭開關506為PMOS電晶體。在一個實施例中,洩漏電晶體508為NMOS電晶體。標頭開關506的源極連接至VDD 314(邏輯周邊電源電壓)及標頭開關506的汲極連接至胞陣列200(即,具有電壓VDDA 240)。洩漏電晶體508的源極連接至胞陣列200(即,具有電壓VDDA 240),及洩漏電晶體508的汲極連接至接地。洩漏電晶體508的操作將在下文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6中所繪示,關機訊號SD 504在時間t1 601之前為邏輯高(1)。關機訊號SD 504饋入至標頭開關506的閘極,且標頭開關506在一個實施例中為PMOS電晶體。因此,標頭開關506在關機訊號SD 504為邏輯高(1)時關閉。因此,電壓VDDA 240(即,胞陣列200中每一位元胞210的供應電壓)並不向上拉動至VDD 314。換言之,位元胞210在時間t1 601之前未經喚醒。在時間t1 601處,關機訊號SD 504自邏輯高(1)雙態觸發至邏輯低(0)。再者,關機訊號SD 504饋入至標頭開關506的閘極,且標頭開關506在一個實施例中為PMOS電晶體。因此,標頭開關506在關機訊號SD 504為邏輯低(0)時開啟。因此,電壓VDDA 240(即,胞陣列200中的每一位元胞210的供應電壓)並不向上拉動至VDD。換言之,位元胞210回應於關機訊號504在上電階段中的時間t1 601之後開始喚醒。SRAM上電RNG 500在時間t1 601之後的RNG階段612期間的RNG階段中操作,隨後是SRAM操作階段614。具體而言,在RNG操作階段612期間,訊號BL/BLB 310處於不穩定區412(即,Vth 312與BL臨限電壓416之間的BL電壓)而非VDD 314中的值,且如此,在不穩定區412中將 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VDD的值。WL訊號320通常保持在邏輯低(0)處(下文進一步論述),且SRAM上電RNG 500充當RNG(即,產生不穩定位元)。在SRAM操作階段614期間,訊號BL/BLB 310上升至VDD 314,且SRAM上電RNG 500充當SRAM(即,進行保持操作、讀取操作以及寫入操作)。
在RNG操作階段612期間,將SRAM上電RNG 500的位元線訊號BL預充電至不穩定區412(即,Vth 312與BL臨限電壓416之間的BL電壓)而非VDD 314中的值,如上文所提及。因此,位元胞210由於對應於不穩定區412的較小SNM而不穩定。以此方式,將BL/BLB訊號310預充電至不穩定區412中的值改良了RNG操作階段612期間的SRAM上電RNG 500的隨機性。
此外,在RNG操作階段612期間,在SRAM上電期間的不同WL電壓的本質是隨機性的源,如上文所提及。WL突波干擾322在SRAM上電期間的存在亦是隨機性的源,如上文所提及。在一個實施例中,關機訊號SD 504經由第一延遲電路524饋入至第一箝位電晶體522的閘極。因此,箝位電晶體522的閘極處的訊號Clamp_DEC是關機訊號SD 504的延遲。如圖6中所繪示,關機訊號SD 504與訊號Clamp_DEC之間的延遲由延遲時段602定義。當訊號Clamp_DEC為邏輯高(1)時,在一個實施例中是NMOS電晶體的第一箝位電晶體522開啟,進而將訊號DEC向下拉至接地。在一些實例中,延遲602為可變的(即,在每當SRAM上電RNG 500上電時改變)。此類操作可引發WL突波干擾322。換言之,第一箝位電晶體522在延遲時段602保持關閉,而Clamp_WL訊號轉變並不延遲(或延遲較少),因此第二箝位電晶 體526在第一箝位電晶體522之前開啟。以此方式,延遲時段602引入潛在的WL突波干擾322的影響,進而改良RNG操作階段612期間的SRAM上電RNG 500的隨機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延遲時段602發生改變。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變延遲602對於當前上電可為零。在另一實施例中,可變延遲602對於當前上電可為如圖6中所繪示的延遲602的30%。在又另一實施例中,可變延遲602對於當前上電可為如圖6中所繪示的延遲602的80%。
同樣地,在另一實施例中,關機訊號SD 504經由第二延遲電路528饋入至第二箝位電晶體526的閘極。訊號Clamp_WL及WL訊號320的操作與訊號Clamp_DEC及解碼訊號DEC的操作相同,為簡單起見其並不重複。
此外,如上文所提及,標頭開關506在關機訊號SD 504為邏輯高(1)時關閉。然而,在無洩漏電晶體508的情況下,由於標頭開關506的大小及洩漏,電壓VDDA 240(即,胞陣列200中的每一位元胞210的供應電壓)並不完全地拉動至接地(即,不在零伏特處)。此可導致關機階段期間(亦即,在關機訊號SD 504為邏輯高(1)時)對胞陣列200中的位元胞210施加電壓,其使得一些位元胞初始地偏壓至邏輯高(1)或邏輯低(0),進而降低SRAM上電RNG 500的隨機性。
相比之下,藉由洩漏電晶體508,電壓VDDA 240被拉動得非常接近於零。具體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洩漏電晶體508為NMOS電晶體。當關機訊號SD 504為邏輯高(1)時,洩漏電晶體508開啟,進而將電壓VDDA 240下拉至接地。洩漏電晶體 508的飽和電流Isat被選擇為高於標頭開關506的洩漏電流。換言之,洩漏電晶體508提供額外的路徑以排放標頭開關506的洩漏電流。以此方式,藉由將電壓VDDA 240降低至非常接近於零,存在較少的初始偏壓位元胞資料,進而改良SRAM上電RNG 500的隨機性。
圖7A至圖7C示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SRAM上電RNG 500的隨機性與掉電/上電循環之間的實例關係。具體而言,故障位圖702、故障位圖704、故障位圖706示出SRAM上電RNG 500的各種掉電/上電循環的故障位元的計數及位址的實例。圖7A中的故障位圖702繪示單次電力循環之後的SRAM上電RNG 500的故障位元的計數及位址的實例;圖7B中的故障位圖704繪示一千次電力循環之後的SRAM上電RNG 500的故障位元的計數及位址的實例;以及圖7C中的故障位圖706示出九千次電力循環之後的SRAM上電RNG 500的故障位元的計數及位址的實例。因此,在實施RNG 500之前循環裝置電源可改良RNG的隨機性。
圖8為根據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操作SRAM上電RNG的實例方法800的流程圖。在步驟802中,接收關機訊號SD。回應於關機訊號的第一狀態(即,邏輯低狀態),在步驟804中將第一電壓位準414施加至記憶胞陣列200。如上文所指出,記憶胞陣列200的實例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210。在步驟806中,在隨機數產生器(RNG)階段612期間將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412。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808中在RNG階段期間引發字元線突波干擾。在步驟810中,在RNG階段期間判定位元胞的初始狀態以產 生隨機數。在步驟812中,初始狀態在多個位元線中的一者上輸出。在步驟814中,將初始狀態應用於一應用,諸如安全、加密、電腦模擬、統計取樣、完全隨機設計、遊戲以及賭博。
因此,所揭露的實施例包含具有多個位元線、多個字元線以及記憶胞陣列的記憶體裝置,所述記憶體胞陣列包含耦接至位元線及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位元胞中的每一者經組態以在位元線上呈現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記憶胞陣列。控制器耦接至字元線及位元線,且經組態以在RNG階段期間,將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並且判定多個位元胞的初始邏輯狀態以產生隨機數。第一電壓位準為用於在SRAM階段期間操作記憶胞陣列的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位址解碼器,經組態以輸出記憶體位址訊號;字元線驅動器,經組態以接收所述記憶體位址訊號且輸出字元線訊號;輸入終端,經組態以接收關機訊號;以及標頭開關,連接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與所述記憶胞陣列之間,其中所述標頭開關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的第一狀態而關閉。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洩漏電晶體,連接於所述標頭開關與接地電壓位準之間,其中所述洩漏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的所述第一狀態而開啟。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第一延遲電路,耦接至所述輸入終端且經組態以將所述關機訊號延遲第一延遲時段;以及第一箝位電晶體,耦接至所述第一延遲電路且經組態以回應於延遲了所述第一延遲時段的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記 憶體位址訊號拉動至所述接地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第二箝位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字元線訊號拉動至所述接地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記憶體裝置更包括第二延遲電路,所述第二延遲電路耦接至所述輸入終端且經組態以將所述關機訊號延遲第二延遲時段,且其中所述第二箝位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延遲了所述第二延遲時段的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字元線訊號拉動至所述接地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延遲時段不同於所述第二延遲時段。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經組態以在接收所述關機訊號之前將所述記憶胞陣列上電及掉電預定數目個循環。
根據其他實施例,RNG包含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的記憶胞陣列。位元胞中的每一者包含多個電晶體且經組態以在RNG上電時呈現初始邏輯狀態,並且在位元線上輸出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第一電壓位準提供至記憶胞陣列。輸入終端經組態以接收關機訊號。標頭開關連接於電源終端與記憶胞陣列之間且對關機訊號作出回應。字元線驅動器耦接至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字元線訊號輸出至記憶胞陣列。延遲電路連接於輸入終端與字元線驅動器之間,且經組態以回應於關機訊號而延遲字元線訊號至字元線驅動器的輸出,以使得在藉由記憶陣列接收字元線訊號之前藉由標頭開關接收關機訊號。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隨機數產生器更包括:位元線驅動器,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以及控制電路,耦接至所述字元線驅動器及所述位元線驅動器,且經組態以控制所述位元線驅動器將所述多個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壓位準高於所述多個電晶體的臨限電壓。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隨機數產生器更包括連接於所述標頭開關與接地電壓位準之間的洩漏電晶體,其中所述洩漏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開啟。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延遲電路包含箝位電晶體,所述箝位電晶體耦接至所述延遲電路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字元線訊號拉動至所述接地電壓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標頭開關為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且所述洩漏電晶體為n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晶體。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電路經組態以在接收所述關機訊號之前將所述記憶胞陣列上電及掉電預定數目個循環。
根據其他實施例,操作隨機數產生器的方法包含接收關機訊號且回應於關機訊號的第一狀態,將第一電壓位準施加至記憶胞陣列。記憶胞陣列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在RNG階段期間將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在RNG階段期間引發字元線突波干擾。在RNG階段期間判定位元胞的初始狀態。
在相關實施例中,在所述記憶胞陣列上電至所述第一電 壓位準之前,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發生期間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所述初始狀態。
在相關實施例中,引發所述字元線突波干擾包含:在第一時間點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標頭開關,所述標頭開關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第一電壓位準施加至所述記憶胞陣列;在所述第一個時間點處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第一箝位開關以將位址解碼訊號保持在第一訊號位準;以及在比所述第一個時間點晚的第二時間點處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第二箝位開關以將字元線訊號保持在所述第一訊號位準。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為所述標頭開關提供接地路徑。
在相關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更包括:在接收所述關機訊號之前將所述記憶胞陣列上電及掉電預定數目個循環。
前文概述若干實施例的特徵,以使得在所屬領域中具有知識者可較好地理解本揭露內容的態樣。在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瞭解,其可易於使用本揭露內容作為設計或修改用於實施本文中所引入的實施例之相同目的且/或實現相同優點的其他製程及結構的基礎。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應認識到,此類等效構造並不脫離本揭露內容的精神及範疇,且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在不脫離本揭露內容的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在本文中作出各種改變、替代以及更改。
101:SRAM隨機數產生器 102:記憶體控制器 104:RNG控制器 108:輸入/輸出單元 200:胞陣列

Claims (10)

  1. 一種記憶體裝置,包括:多個位元線;多個字元線;記憶胞陣列,包含耦接至所述多個位元線及所述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所述多個位元胞中的每一者經組態以在所述多個位元線上呈現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控制器,耦接至所述多個字元線及所述多個位元線,所述控制器經組態以:在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將所述多個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且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所述初始邏輯狀態以產生隨機數,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為用於在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階段期間操作所述記憶胞陣列的電壓位準;輸入終端,經組態以接收關機訊號;以及標頭開關,連接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與所述記憶胞陣列之間,其中所述標頭開關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的第一狀態而關閉。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位址解碼器,經組態以輸出記憶體位址訊號;以及字元線驅動器,經組態以接收所述記憶體位址訊號且輸出字元線訊號。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洩漏電晶體,連接於所述標頭開關與接地電壓位準之間,其 中所述洩漏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的所述第一狀態而開啟。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記憶體裝置,包括:第一延遲電路,耦接至所述輸入終端且經組態以將所述關機訊號延遲第一延遲時段;以及第一箝位電晶體,耦接至所述第一延遲電路且經組態以回應於延遲了所述第一延遲時段的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記憶體位址訊號拉動至所述接地電壓位準。
  5. 一種隨機數產生器,包括:記憶胞陣列,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所述多個位元胞中的每一者包含多個電晶體且經組態以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上電時呈現初始邏輯狀態並且在所述多個位元線上輸出所述初始邏輯狀態;電源終端,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第一電壓位準提供至所述記憶胞陣列;輸入終端,經組態以接收關機訊號;標頭開關,連接於所述電源終端與所述記憶胞陣列之間,所述標頭開關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字元線驅動器,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且經組態以將字元線訊號輸出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以及延遲電路,連接於所述輸入終端與所述字元線驅動器之間,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延遲所述字元線訊號至所述字元線驅動器的輸出,以使得在藉由所述記憶陣列接收所述字元線訊號之前藉由所述標頭開關接收所述關機訊號。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隨機數產生器,更包括:位元線驅動器,耦接至所述記憶胞陣列;以及控制電路,耦接至所述字元線驅動器及所述位元線驅動器,且經組態以控制所述位元線驅動器將所述多個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隨機數產生器,更包括連接於所述標頭開關與接地電壓位準之間的洩漏電晶體,其中所述洩漏電晶體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開啟。
  8. 一種操作隨機數產生器的方法,包括:接收關機訊號;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的第一狀態,關閉標頭開關,將第一電壓位準施加至記憶胞陣列,所述記憶胞陣列具有耦接至多個位元線及多個字元線的多個位元胞;在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將所述多個位元線預充電至低於所述第一電壓位準的第二電壓位準;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引發字元線突波干擾;以及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期間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初始狀態。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記憶胞陣列上電至所述第一電壓位準之前,在所述隨機數產生器階段發生期間判定所述多個位元胞的所述初始狀態。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方法,其中引發所述字元線突波干擾包含:在第一時間點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所述標頭開關,所述標 頭開關經組態以回應於所述關機訊號而將所述第一電壓位準施加至所述記憶胞陣列;在所述第一個時間點處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第一箝位開關以將位址解碼訊號保持在第一訊號位準;以及在比所述第一個時間點晚的第二時間點處將所述關機訊號施加至第二箝位開關以將字元線訊號保持在所述第一訊號位準。
TW109130290A 2020-05-08 2020-09-03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TWI7588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869,856 US11049555B1 (en) 2020-05-08 2020-05-08 SRAM power-up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US16/869,856 2020-05-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028A TW202143028A (zh) 2021-11-16
TWI758845B true TWI758845B (zh) 2022-03-21

Family

ID=76548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0290A TWI758845B (zh) 2020-05-08 2020-09-03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049555B1 (zh)
CN (1) CN113176872B (zh)
TW (1) TWI758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21036B2 (en) * 2020-07-14 2023-04-0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11688444B2 (en) * 2021-03-23 2023-06-27 Arm Limited Wordline driver architect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0402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Stc.Unm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methods for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bitstring generation
TW201818235A (zh) * 2016-08-11 2018-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以sram為基底的真實隨機數字產生器
TW201918919A (zh) * 2017-11-14 2019-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不可複製功能產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5025B2 (en) * 2014-06-27 2016-09-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9656514B (zh) * 2017-10-11 2023-08-15 华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数产生系统及其随机数产生方法
KR102045764B1 (ko) * 2018-02-02 2019-11-18 안상욱 진난수 발생용 에스램 셀 및 이를 구비한 에스램 셀 어레이 구동회로
US11010465B2 (en) * 2018-05-17 2021-05-18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Password management with addressable 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 generators
US11101988B2 (en) * 2019-05-29 2021-08-24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Quantum ternary key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00402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Stc.Unm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methods for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bitstring generation
TW201818235A (zh) * 2016-08-11 2018-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以sram為基底的真實隨機數字產生器
TW201918919A (zh) * 2017-11-14 2019-05-16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不可複製功能產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49555B1 (en) 2021-06-29
US11626157B2 (en) 2023-04-11
TW202143028A (zh) 2021-11-16
US20230245696A1 (en) 2023-08-03
CN113176872B (zh) 2024-03-26
US20210350845A1 (en) 2021-11-11
CN113176872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4335B (zh) 基于sram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及产生puf响应的方法
US20230245696A1 (en) Sram power-up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TWI543157B (zh) 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及其操作方法
US10734047B1 (en) SRAM based physically unclonable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PUF response
JPH10334656A (ja) 読取動作期間中に複数個のメモリセルの同時的リフレッシュを行なうマルチトランジスタダイナミック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アレイアーキテクチュア
JP2007149325A (ja) スタティック・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メモリ(sram)およびsramに供給される電圧レベルを制御する方法
US10008261B2 (en) Sense amplifier in low power and high performance SRAM
CN113744773B (zh) 存储装置、存储器件及其操作方法
US7535788B2 (en) Dynamic power control for expanding SRAM write margin
KR20030047074A (ko) 외부 리프레쉬 명령을 사용하지 않는 메모리장치의리프레쉬 제어회로 및 그 방법
US20230298662A1 (en) Circuitry for Power Management Assertion
US8588009B2 (en) Circuit for memory cell recovery
CN112687309B (zh) 存储器器件及其复位方法
US11990180B2 (en) Memory device
US11682453B2 (en) Word line pulse width control circuit in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CN113129963B (zh) 存储器器件及其操作方法
Mansore et al. A single-ended read disturb-free ppn based 9T SRAM cell
TW202336757A (zh) 記憶體裝置及其操作方法以及記憶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