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8195B -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8195B
TWI758195B TW110119960A TW110119960A TWI758195B TW I758195 B TWI758195 B TW I758195B TW 110119960 A TW110119960 A TW 110119960A TW 110119960 A TW110119960 A TW 110119960A TW I758195 B TWI758195 B TW I7581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treatment
flocculation
tank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9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8145A (zh
Inventor
張薰鈐
宮崎博
趙世宇
Original Assignee
環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環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環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9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819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8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819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8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8145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其係先添加絮凝劑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並使該廢水固液分離;接著,對該廢水進行一生物反應處理,使其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該生物反應處理係使該廢水流經多孔隙載體並同時曝氣,而多孔隙載體每公克可提供介於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間之總表面積;曝氣係對每立方公尺之該廢水通以介於0.1CMM至2CMM間之空氣。據此,本發明所提供之處理設備及方法,不僅對環境相當友善,且大幅縮短了處理時間,又降低了處理之場地需求,且可大幅降低成本,成功地減輕了畜牧養殖戶的負擔,顯著提高其收益。

Description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尤指一種用於處理畜牧養殖牲畜之排泄物、製作食品所產生之廢水、或一般生活廢水的處理設備及處理方法。
現有畜牧業之養殖牲畜的排泄物處理對於養殖業者而言,長久以來都是很耗費成本的課題,包括時間成本、處理所占用的場地成本以及相關機器設備的費用成本。
進一步說明,根據台灣目前的相關規定,以養豬業而言,排泄物汙水的放流標準為,懸浮固體量(SS)必須於150 mg/L以下,化學需氧量(COD)必須於600 mg/L以下,生物需氧量(BOD)必須為80 mg/L以下,以及其他包括氨氮濃度為80 mg/L以下,總磷濃度為8 mg/L以下。
然而,為了符合上述標準,現有養殖業大多採用「固液分離處理」、「厭氧處理」以及「曝氣處理」等三段式處理,其中「厭氧處理」和「曝氣處理」都必須耗費很長的時間。以「曝氣處理」為例,處理時間長達2至5天以上,而「厭氧處理」更是需要10至20天以上,相當耗時,且曝氣過程中活性微生物無所附著,隨著曝氣氣體四處飄浮、隨著廢水流出,活性微生物的數量起伏變化相當大。此外,也因為處理的時間過長,導致需要更大的空間場地來進行「厭氧處理」和「曝氣處理」,以每日汙水量約20噸至30噸而言,所需要厭氧池和曝氣池的場地面積達到約80平方公尺至100平方公尺。
另一方面,經查相關專利文獻,我國公告第I237010號「畜牧廢水三段式處理方法」發明專利,其揭露改良之三段處理包括,第一段以水車式固液分離機之固液分離處理,第二段採用串聯迴流式之兼氣污泥法與厭氣污泥法,第三段則採用連續式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分批式活性污泥法。然而,此一習知技術僅係傳統三段式處理的改良,其主要目的在於縮短處理時間,惟時間上的縮短仍相當有限,仍需數天(6天以上),而且處理設備上的成本投資仍相當驚人。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俾能簡化處理流程,並大幅縮短廢水處理的時間,而佔用場地小,又可有效降低成本,即節能環保,對環境相當友善。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主要包括絮凝槽及生物反應裝置;而絮凝槽包括一廢水入口、一廢水出口、一絮凝液添加部以及一固液分離模組,其中廢水入口係供應廢水至槽內,絮凝液添加部係用於對絮凝槽添加一絮凝劑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固液分離模組係用於對絮凝反應處理後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處理,使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2000 mg/L以下;另,生物反應裝置包括一入水口、一出水口以及至少一反應槽,每一反應槽包括一槽本體、一給氣模組、至少一層架、複數多孔隙載體;該入水口連通至絮凝槽,且入水口與給氣模組係設置於槽本體的底部,至少一層架架設於槽本體內並沿著高度延伸,複數多孔隙載體係放置於至少一層架上;出水口係設置於槽本體的頂部,且經出水口流出的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其中,複數多孔隙載體係選自由塑膠、木材、陶瓷、玻璃、炭材、棉毛料及石材材質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所製成。
整體而言,本發明藉由絮凝槽先對排泄物原水進行絮凝處理和固液分離處理,於此階段已能將化學需氧量由8000 mg/L以上的排泄物原水在很短的時間內降至2000 mg/L以下;緊接著,將絮凝槽流出之廢水輸入至生物反應裝置,而利用多孔隙載體和新鮮空氣讓廢水進行微生物反應,藉此又可將該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以符合相關規定。據此,本發明完全改變了傳統「固液分離處理」、「厭氧處理」以及「曝氣處理」等三段式處理方法,不僅節能環保,可大幅縮短了處理時間,又降低了處理之場地需求,且可大幅降低成本,成功地減輕了畜牧養殖戶的負擔,顯著提高其收益。
較佳的是,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之生物反應裝置的層架可包括複數立管、複數隔層網板以及複數圍欄,而複數隔層網板可彼此間隔一特定距離而連接於複數立管上,且複數圍欄可連接於複數立管上並位於複數隔層網板之上。換言之,本發明可以利用隔層網板和圍欄形成一容置空間來容納多孔隙載體,且本發明可採用多層架構來提高多孔隙載體的裝載量,同時層架也可以界定出上下間隔空隙,提高空氣流通性以增加溶氧量。再者,在本發明之中,多孔隙載體佔每一反應槽之槽內總容積的50%以上,較佳為70%以上,而多孔隙載體每公克可提供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之總表面積;給氣模組則係對每立方公尺之廢水通以0.1至2CMM之空氣。
另外,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之多孔隙載體可利用原料玻璃與發泡劑混合後進行燒結而製成,而原料玻璃可為鈉鈣玻璃、硼矽酸玻璃或鋁矽玻璃;發泡劑之氣化溫度低於該原料玻璃的軟化溫度,例如碳化矽、氮化矽或碳酸鈣,且發泡劑的添加量可介於0.5重量%至3.0重量%之間;該燒結溫度為介於700℃至1100℃之間,該燒結時間為介於4分鐘至12分鐘之間。換言之,在多孔隙載體的燒結過程中,發泡劑將會氣化,藉此形成多孔隙。
為達成前述目的,本發明一種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首先,添加絮凝劑於一廢水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並使該廢水固液分離,此時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2000 mg/L以下;接著,對經該絮凝反應處理後之該廢水進行一生物反應處理,使其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該生物反應處理係使該廢水流經多孔隙載體並同時曝氣,該廢水進行生物反應處理的時間可介於30分鐘至72小時之間;而多孔隙載體每公克可提供介於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間之總表面積;曝氣係對每立方公尺之該廢水通以介於0.1CMM至2CMM間之空氣。
其中,絮凝劑可選用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澱粉(starch)、關華豆膠(guar gums)、海藻酸鹽(alginates)、單寧(tannins)、幾丁聚醣(chitosan)、聚麩胺酸(poly-g-glutamic acid)、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oly-DADMAC))、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ic ester)、聚環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氯甲基一氧三環二甲基胺聚合(epichlorohydrin dimethylamine polymer (Epi-DMA polyamines))、硫酸鋁(aluminum sulfate)、氯化鋁(aluminum chloride)、鋁酸鈉(sodium aluminate)、氯化羥鋁(aluminum chlorohydrate)、聚合氯化鋁(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氧化鈣(calcium oxide)、氫氧化鈣(calcium hydroxide)、氯化鐵(ferric chloride)、硫酸鐵(ferric sulfate)、硫酸亞鐵(ferrous sulfate)、硫酸氯化鐵(ferric chloride sulfate)或矽酸鈉(sodium silicate),也可以是上述絮凝劑的混合溶劑。而且,絮凝劑的添加量可介於0.005重量%至0.015重量%之間。
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在本實施例中被詳細描述之前,要特別注意的是,以下的說明中,類似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元件符號來表示。再者,本發明之圖式僅作為示意說明,其未必按比例繪製,且所有細節也未必全部呈現於圖式中。
請同時參考圖1、圖2A及圖2B,圖1係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一較佳實施例之設備示意圖,圖2A係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立體圖,圖2B係本發明有機廢水處理設備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整體設備立體圖。如圖中所示,本實施例之設備主要包括一絮凝槽3以及一生物反應裝置4。
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之絮凝槽3主要包括一原水槽30、一廢水入口31、一廢水出口32、一絮凝液添加部33、一固液分離模組34以及一濾液槽35。其中,廢水入口31係用於供應排泄物原水至原水槽30內,該絮凝液添加部33係用於對原水槽30添加一絮凝劑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另外,固液分離模組34係用於對該絮凝反應處理後的該廢水進行固液分離處理,絮凝固體S留在原水槽30內,絮凝後的廢水濾液則流入濾液槽35,接著廢水濾液從廢水出口32在流到生物反應裝置4。
再者,本實施例所添加的絮凝劑可以是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澱粉(starch)、關華豆膠(guar gums)、海藻酸鹽(alginates)、單寧(tannins)、幾丁聚醣(chitosan)、聚麩胺酸(poly-g-glutamic acid)、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Polydiallyl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poly-DADMAC))、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s)、聚丙烯酸酯(polyacrylic ester)、聚環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氯甲基一氧三環二甲基胺聚合(epichlorohydrin dimethylamine polymer (Epi-DMA polyamines))、硫酸鋁(aluminum sulfate)、氯化鋁(aluminum chloride)、鋁酸鈉(sodium aluminate)、氯化羥鋁(aluminum chlorohydrate)、聚合氯化鋁(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氧化鈣(calcium oxide)、氫氧化鈣(calcium hydroxide)、氯化鐵(ferric chloride)、硫酸鐵(ferric sulfate)、硫酸亞鐵(ferrous sulfate)、硫酸氯化鐵(ferric chloride sulfate)或矽酸鈉(sodium silicate),也可以是上述絮凝劑的混合溶劑,而絮凝劑的添加量為介於0.005重量%至0.015重量%之間。
除此之外,本實施例之原水槽30另外設置一攪拌裝置36,其用於加速絮凝反應。本實施例於50公升廢水的批次式處理的情境之下,如果養豬場廢水原水的化學需氧量(COD)濃度為7,020 mg/L,於50公升攪拌槽中添加2.5克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s)及2.5克硫酸鋁(aluminum sulfate)進行絮凝反應,經固液分離處理後濾液的化學需氧量(COD)濃度可降到1,240 mg/L以下。另一方面,本實施例於連續式處理的情境之下,一養豬場廢水的原水化學需氧量(COD)濃度為12,800 mg/L,於50公升攪拌槽中添加5克聚丙烯醯胺(polyacrylamides)進行絮凝反應,經固液分離處理後濾液的化學需氧量(COD)濃度可以降到1,990 mg/L以下。
再者,請繼續參閱圖1、圖2A及圖2B,本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4主要包括二反應槽43,也就是經過絮凝處理後的濾液在生物反應裝置4將經過二級次處理。然而,每一反應槽43包括一入水口41、一出水口42以及一進氣口40、一槽本體431、一給氣模組432、一層架433、複數多孔隙載體430;其中,入水口41設置於槽本體431的底部,出水口42設置於槽本體431的頂部,如此廢水可充分地流經多孔隙載體430俾利進行生物反應;而進氣口40則連通至一鼓風機Ab,由鼓風機Ab提供新鮮空氣到槽內,以供微生物進行反應。又進一步說明,第一級的反應槽43之入水口41連接至絮凝槽3的廢水出口32,第一級的反應槽43之出水口42連接至第二級的反應槽43之入水口41,第二級的反應槽43之出水口42則作為處理後廢水的排出口,可直接排至溝渠中。
請同時參閱圖3、圖4A以及圖4B,圖3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4的剖面圖,圖4A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4中層架的立體圖,圖4B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4中層架的另一立體圖。本實施例之反應槽43的槽本體431內裝載有層架433,其係沿著高度延伸;再者,每一層架433包括四個分架438,每一分架438主要由四根立管434以及四個隔層網板435所組成,四個隔層網板435係等距設置在於立管434上,且兩兩隔層網板435之間又配置有圍欄436;其中,隔層網板435是用來承載多孔隙載體430,而圍欄436則是用來防止多孔隙載體430從隔層網板435中掉落。除此之外,本實施例每一分架438的每一立管434的頂端各設置有一吊環437,因此在進行設備安裝、維護、或清理時,可以利用吊繩輕鬆地把分架438吊起。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每一給氣模組432主要包括通氣管51、立管通道52、以及曝氣盤53;其中,通氣管51之一端是連通到進氣口40,另一端是連通到立管通道52,而立管通道52就是由每一分架438中位於中央之立管434所形成,又曝氣盤53設置在層架433下方。在本實施例中,給氣模組432係對每立方公尺之該廢水通以0.1至2CMM之空氣。據此,由鼓風機Ab所提供的新鮮空氣經由層架433上方的通氣管51及層架433的立管通道52,到達層架433下方的曝氣盤53,並由曝氣盤53送出空氣;然而,由於空氣在廢水中會向上浮起,所以可以充分地散布在廢水和多孔隙載體430中,達到極佳的曝氣效果。
再且,關於本實施例之多孔隙載體430,其係利用原料玻璃與發泡劑混合後進行燒結而製成,該原料玻璃可選用鈉鈣玻璃、硼矽酸玻璃、鋁矽玻璃或其混合材料,其來源可以是資源回收後的之廢棄玻璃並經過振磨機粉碎。另外,發泡劑可以是碳化矽、氮化矽、碳酸鈣或其混合材料,由於此種發泡劑於玻璃軟化之溫度下氣化,故在燒結過程中可於玻璃內部形成大量孔隙;發泡劑的添加量可為介於0.5重量%至3.0重量%之間,燒結溫度可為介於700℃至1100℃之間,而燒結時間可為介於4分鐘至12分鐘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多孔隙載體430的量佔每一反應槽43之槽內總容積的50%以上,較佳為70%以上。
然而,經此配方和製造方法所製成的多孔隙載體430,每公克可提供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之總表面積,故可提供巨大的表面積與孔隙,可讓參與生物反應處理的微生物附著、躲藏及生長的空間;換言之,亦因如此,由曝氣盤53所送出大量空氣,縱使其充分流竄於多孔隙載體430之間,微生物仍可相對穩固地附著於多孔隙載體430上,即可大幅減少微生物漂浮於所處理的廢液中並隨廢液排出的數量,處理效率極佳。
在本實施例中,於50公升廢水的批次式處理的情境之下,絮凝後之濾液進入一個容積為250公升的生物反應裝置4,其中填充容積70%的多孔隙載體430,並提供每分鐘150公升空氣使水體溶氧達1 mg/L以上;生物反應裝置4中注入180公升濾液進行生物反應。經水中生物作用,分別紀錄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的化學需氧量(COD)濃度分別為:870 mg/L、710 mg/L、390 mg/L。
另一方面,本實施例於連續式處理的情境之下,絮凝後之濾液進入一套由四個生物反應裝置4 (第一級至第4級,每個容積為1,000公升)串連而成的處理系統,每個生物反應裝置4內填充容積70%的多孔隙載體430,並供氣0.5 CMM使水體溶氧達1 mg/L以上;而絮凝濾液以每分鐘5.5公升的流量連續24小時進入生物反應處理系統中,經水中生物作用,由第一級至第4級生物反應裝置4的化學需氧量(COD)分別為:1,292 mg/L、521 mg/L、331 mg/L、231 mg/L。
綜上可知,本發明可顯著地縮短畜牧業排泄物廢水的處理時間,傳統包括「固液分離處理」、「厭氧處理」以及「曝氣處理」等三段式處理耗時長達10天甚至20天以上才能排出符合法規的廢水,本發明則可縮短到3天以內,大幅降低處理和儲存廢水的時間成本。再者,傳統的廢水處理必須配置相當數量的厭氧池和曝氣池,以日處理量約20至30噸廢水而言,厭氧池和曝氣池占用的體積可能就高達200平方公尺以上;然而,本發明所採用之生物反應處理,除了是多層架構外,又搭配多孔隙載體,故可在很小的空間完成生物反應,大幅降低場地空間成本上的需求。整體而言,本發明不論在時間成本上、空間場地成本上都有著極大優勢,又節能環保,而且處理過後的廢水完全符合排放標準可免除「水汙染防治費」的額外開銷。
上述實施例僅係為了方便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3:絮凝槽 4:生物反應裝置 30:原水槽 31:廢水入口 32:廢水出口 33:絮凝液添加部 34:固液分離模組 35:濾液槽 36:攪拌裝置 40:進氣口 41:入水口 42:出水口 43:反應槽 51:通氣管 52:立管通道 53:曝氣盤 430:多孔隙載體 431:槽本體 432:給氣模組 433:層架 434:立管 435:隔層網板 436:圍欄 437:吊環 438:分架 Ab:鼓風機 S:絮凝固體
圖1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設備示意圖。 圖2A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整體設備立體圖。 圖2B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另一整體設備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的剖面圖。 圖4A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中層架的立體圖。 圖4B係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生物反應裝置中層架的另一立體圖。
3:絮凝槽
4:生物反應裝置
30:原水槽
31:廢水入口
32:廢水出口
33:絮凝液添加部
34:固液分離模組
35:濾液槽
36:攪拌裝置
41:入水口
42:出水口
43:反應槽
430:多孔隙載體
431:槽本體
432:給氣模組
433:層架
Ab:鼓風機
S:絮凝固體

Claims (10)

  1. 一種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係包括: 一絮凝槽,其包括一廢水入口、一廢水出口、一絮凝液添加部以及一固液分離模組,該廢水入口係供應該廢水至槽內,該絮凝液添加部係用於對該絮凝槽添加一絮凝劑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該固液分離模組係用於對該絮凝反應處理後的該廢水進行固液分離處理,使該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2000 mg/L以下;以及 一生物反應裝置,其包括一入水口、一出水口以及至少一反應槽,該至少一反應槽包括一槽本體、一給氣模組、至少一層架及複數多孔隙載體;該入水口連通至該絮凝槽,該入水口與該給氣模組係設置於該槽本體的底部,該至少一層架架設於該槽本體內並沿著高度延伸,該複數多孔隙載體係放置於該至少一層架上;該出水口係設置於該槽本體的頂部,且經該出水口流出的該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 其中,該複數多孔隙載體係選自由塑膠、木材、陶瓷、玻璃、炭材、棉毛料及石材材質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所製成。
  2. 如請求項1之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中,該生物反應裝置之該至少一層架包括複數立管、複數隔層網板以及複數圍欄,該複數隔層網板係彼此間隔一特定距離而連接於該複數立管上,該複數圍欄係連接於該複數立管上並位於該複數隔層網板之上。
  3. 如請求項1之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中,該複數多孔隙載體佔該至少一反應槽之槽內總容積的50%以上;該多孔隙載體每公克可提供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之總表面積;該給氣模組係對每立方公尺之該廢水通以0.1至2CMM之空氣。
  4. 如請求項1之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中,該複數多孔隙載體係利用原料玻璃與發泡劑混合後進行燒結而製成,該原料玻璃係選自由鈉鈣玻璃、硼矽酸玻璃及鋁矽玻璃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該發泡劑係選自由碳化矽、氮化矽及碳酸鈣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該發泡劑的添加量為介於0.5重量%至3.0重量%之間;該燒結溫度為介於700℃至1100℃之間,該燒結時間為介於4分鐘至12分鐘之間。
  5. 如請求項1之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其中,該絮凝劑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澱粉、關華豆膠、海藻酸鹽、單寧、幾丁聚醣、聚麩胺酸、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氯甲基一氧三環二甲基胺聚合、硫酸鋁、氯化鋁、鋁酸鈉、氯化羥鋁、氧化鈣、氫氧化鈣、氯化鐵、硫酸鐵、硫酸亞鐵、硫酸氯化鐵以及矽酸鈉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
  6. 一種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係包括以下步驟: (A).添加絮凝劑於一廢水以進行一絮凝反應處理,並使該廢水固液分離,該廢水之化學需氧量降至2000 mg/L以下;以及 (B).對經該絮凝反應處理後之該廢水進行一生物反應處理,使其化學需氧量降至1000 mg/L以下;該生物反應處理係使該廢水流經多孔隙載體並同時曝氣; 其中,該絮凝劑係選自由羧甲基纖維素、澱粉、關華豆膠、海藻酸鹽、單寧、幾丁聚醣、聚麩胺酸、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聚丙烯醯胺、聚丙烯酸酯、聚環氧乙烷、氯甲基一氧三環二甲基胺聚合、硫酸鋁、氯化鋁、鋁酸鈉、氯化羥鋁、聚合氯化鋁、氧化鈣、氫氧化鈣、氯化鐵、硫酸鐵、硫酸亞鐵、硫酸氯化鐵以及矽酸鈉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 其中,該多孔隙載體係選自由塑膠、木材、陶瓷、玻璃、炭材、棉毛料及石材材質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所製成。
  7. 如請求項6之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中,該多孔隙載體係利用原料玻璃與發泡劑混合後進行燒結而製成,該發泡劑之氣化溫度低於該原料玻璃的軟化溫度。
  8. 如請求項7之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中,該原料玻璃係選自由鈉鈣玻璃、硼矽酸玻璃及鋁矽玻璃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該發泡劑係選自由碳化矽、氮化矽及碳酸鈣所成之群組之至少一種,該發泡劑的添加量為介於0.5重量%至3.0重量%之間;該燒結溫度為介於700℃至1100℃之間,該燒結時間為介於4分鐘至12分鐘之間。
  9. 如請求項6之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中,該多孔隙載體每公克可提供介於2平方公分至95平方公分間之總表面積;該曝氣係對每立方公尺之該廢水通以介於0.1CMM至2CMM間之空氣。
  10. 如請求項6之有機廢水處理方法,其中,該絮凝劑的添加量為介於0.005重量%至0.015重量%之間。
TW110119960A 2021-06-02 2021-06-02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TWI758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960A TWI758195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9960A TWI758195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8195B true TWI758195B (zh) 2022-03-11
TW202248145A TW202248145A (zh) 2022-12-16

Family

ID=81711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9960A TWI758195B (zh) 2021-06-02 2021-06-02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81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1933A (en) * 2004-03-17 2005-10-01 Chih-Chien Hsieh Metho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843981A (zh) * 2005-04-07 2006-10-11 同济大学 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
CN106316004A (zh) * 2016-11-07 2017-01-11 平潭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深度净化的方法
CN111892248A (zh) * 2020-08-05 2020-11-06 张建东 一种脱除烟气脱硫废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处理系统
CN112079537A (zh) * 2020-09-27 2020-12-15 国源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植绒废水短流程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1933A (en) * 2004-03-17 2005-10-01 Chih-Chien Hsieh Metho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843981A (zh) * 2005-04-07 2006-10-11 同济大学 一种集成的污水悬浮载体生物处理工艺
CN106316004A (zh) * 2016-11-07 2017-01-11 平潭盖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深度净化的方法
CN111892248A (zh) * 2020-08-05 2020-11-06 张建东 一种脱除烟气脱硫废水中污染物的生物处理系统
CN112079537A (zh) * 2020-09-27 2020-12-15 国源新材料(广州)有限公司 植绒废水短流程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8145A (zh) 2022-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085835A1 (zh) 垂直式污水处理设备和方法
CN206089372U (zh) 一种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装置
CN210103554U (zh) 一种化工尾水强化脱氮装置
CN106830565A (zh)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及其工艺
CN206940554U (zh) 一种基于mbbr的msbr脱氮除磷系统
CN108218118A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mbbr+mbr生物脱氮除磷装置及脱氮除磷方法
CN107151083A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7640828A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TWI758195B (zh) 有機廢水處理設備及方法
CN111747605A (zh) 一种多级物化-生化联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15594323A (zh) 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2050544B (zh)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该方法采用的装置
CN111268856A (zh) Hebr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和污水处理方法
CN208649040U (zh) 一种高浓度抗生素有机废水专有处理装置
CN206927755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680346U (zh)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
CN206843280U (zh) 一种医疗或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3771494U (zh) 升流式污水强化生物除磷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一体化系统
CN211546258U (zh) 一种组合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9778574U (zh)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反应装置
CN208532384U (zh) 一种多级多段集成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6698665A (zh) 一种多级分布式牡蛎壳陶粒生物滤柱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9292164U (zh) 一种微动力内循环分户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08038245U (zh) 一种畜禽废水的集中处理系统
CN207511913U (zh) 一种基于活性污泥的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