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6194B -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6194B
TWI756194B TW105136670A TW105136670A TWI756194B TW I756194 B TWI756194 B TW I756194B TW 105136670 A TW105136670 A TW 105136670A TW 105136670 A TW105136670 A TW 105136670A TW I756194 B TWI756194 B TW I7561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ime
time information
physical layer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66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24830A (zh
Inventor
列奇蘭 麥可
高橋和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4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1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manipulating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7/00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5Synchronising client clock from received content stream, e.g. locking decoder clock with encoder clock, extraction of the PCR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 H04N21/4402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MPEG-4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household redistribution, storage or real-tim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5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client and server
    • H04N21/654Transmission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client
    • H04N21/6547Transmission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client comprising parameters, e.g. for client setup

Abstract

本技術係有關於,可減低起因於時刻資訊之精度的時刻之誤差的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資料處理裝置係生成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將該當訊令予以處理,以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藉此而可減低起因於時刻資訊的時刻之誤差。本技術係可適用於例如,支援ATSC3.0等之播送方式的送訊機。

Description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本技術係有關於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尤其是有關於,可減低起因於時刻資訊之精度的時刻之誤差的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作為次世代的播送方式之一,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3.0的策定係正在前進(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在ATSC3.0中,作為傳輸方式,並非目前廣泛普及的MPEG2-TS(Transport Stream)方式,而是導入通訊之領域中所被使用的將IP(Internet Protocol)封包用於數位播送的IP傳輸方式,想定藉此以提供更進階的服務。
[先前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ATSC Candidate Standard: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oc. S32-230r21 28 September 2015)
順便一提,在ATSC3.0等之播送方式所致之資料傳輸中,有時候會因為在實體層訊框中所被傳輸之訊令中所含的時刻資訊之精度而產生時刻之誤差,用來減低該起因於時刻資訊之精度的時刻之誤差所需之提案,係被需求。
本技術係有鑑於此種狀況而研發,目的在於能夠減低起因於時刻資訊之精度的時刻之誤差。
本技術之第1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係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具備:生成部,係生成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和處理部,係將前記訊令予以處理,以使其被包含在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
本技術之第1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係可為獨立的裝置,或可為構成1台裝置的內部區塊。又,本技術之第1側面的資料處理方法,係為對應於上述本技術之第1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的資料處理方法。
本技術之第1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中,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會被生成,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前記訊令係被處理,以使其被包含在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 中。
本技術之第2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係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其係具備:處理部,係將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的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加以處理,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
本技術之第2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係可為獨立的裝置,或可為構成1台裝置的內部區塊。又,本技術之第2側面的資料處理方法,係為對應於上述本技術之第2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的資料處理方法。
本技術之第2側面的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中,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的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會被處理,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
若依據本技術的第1側面、及第2側面,則可減低起因於時刻資訊之精度的時刻之誤差。
此外,並非一定限定於這裡所記載的效果,亦可為本揭露中所記載之任一效果。
1‧‧‧傳輸系統
10‧‧‧送訊裝置
20‧‧‧收訊裝置
30‧‧‧傳輸路
101‧‧‧輸入格式處理部
102‧‧‧BICM處理部
103‧‧‧訊框暨交錯處理部
104‧‧‧波形處理部
131‧‧‧資料處理部
132‧‧‧前文處理部
133‧‧‧引導序列處理部
201‧‧‧波形處理部
202‧‧‧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
203‧‧‧De-BICM處理部
204‧‧‧輸出格式處理部
231‧‧‧引導序列處理部
232‧‧‧前文處理部
233‧‧‧資料處理部
1000‧‧‧電腦
1001‧‧‧CPU
[圖1]適用了本技術的傳輸系統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2]實體層訊框的結構的圖示。
[圖3]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的模擬結果的圖示。
[圖4]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的模擬結果的圖示。
[圖5]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的說明圖。
[圖6]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7]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8]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9]與MPEG2-TS方式之精度的比較的圖示。
[圖10]L1B+L1D傳輸方式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1]L1B+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2]L1B傳輸方式a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3]L1B傳輸方式a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4]L1B傳輸方式b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5]L1B傳輸方式b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6]L1D傳輸方式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7]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
[圖18]送訊側的送訊裝置與收訊側的收訊裝置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19]送訊側的波形處理部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20]送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21]收訊側的波形處理部之構成例的圖示。
[圖22]收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的說明用流程圖。
[圖23]電腦之構成例的圖示。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本技術的實施形態。此外,說明是按照以下順序進行。
1.系統的構成
2.訊框模式之概要
3.時刻資訊的傳輸方式
(1)L1B+L1D傳輸方式
(2a)L1B傳輸方式a
(2b)L1B傳輸方式b
(3)L1D傳輸方式
4.送訊側與收訊側的詳細構成
5.變形例
6.電腦的構成
<1.系統的構成>
(傳輸系統的構成例)
圖1係適用了本技術之傳輸系統的一實施形態之構成的圖示。此外,所謂系統,係指由複數裝置做邏輯性集合而成者。
於圖1中,傳輸系統1係由送訊裝置10和收訊裝置20所構成。在此傳輸系統1中,符合採用了ATSC3.0等之播送方式(數位播送之規格)的資料傳輸,係被進行。
送訊裝置10,係為支援ATSC3.0等之播送方式的送訊機,透過傳輸路30而發送內容。例如,送訊裝置10,係將含有構成播送節目等之內容的映像或聲音等(之組件)與訊令的播送串流,作為播送波,透過傳輸路30而予以發送。
收訊裝置20,係為支援ATSC3.0等之播送方式的收訊機,將從送訊裝置10透過傳輸路30而被發送過來的內容,予以接收並輸出。例如,收訊裝置20係將來自送訊裝置10的播送波予以接收,將播送串流中所含之構成內容的映像或聲音等(之組件)與訊令加以處理,將播送節目等的內容之映像或聲音予以再生。
此外,於傳輸系統1中,傳輸路30,係除了地上波(地上波播送)以外,亦可為例如:利用播送衛星(BS:Broadcasting Satellite)或通訊衛星(CS:Communications Satellite)的衛星播送、或使用纜線的有 線播送(CATV)等。
<2.訊框模式之概要>
(實體層訊框的結構)
圖2係符合ATSC3.0等之播送方式的資料傳輸中所被使用之實體層訊框的結構的圖示。
於圖2中,實體層訊框係由:引導序列(Bootstrap)、前文(Preamble)、及酬載(Payload)所構成。實體層訊框,係由毫秒單位等之所定之訊框長度所構成。於實體層訊框中,係在取得了引導序列與前文後,就可取得其後的酬載。
此外,引導序列係對應於例如,將DVB-T2(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Second Generation Terrestrial)之T2訊框予以構成的P1符元,前文係對應於例如,將DVB-T2之T2訊框予以構成的P2符元。因此,引導序列係亦可說成是前文。
順便一提,在ATSC3.0中,作為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訊框模式,係規定有時間校準模式(time-aligned mode)、和符元校準模式(symbol-aligned mode)。
時間校準模式,係藉由在保護區間(GI:Guard Interval)部分插入多餘的樣本,以將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訊框時間),調整成必為整數之毫秒單位然後 才予以發送的模式。
例如,在相同RF頻道內,在使播送(例如符合ATSC3.0的資料傳輸)、與通訊(例如符合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資料傳輸)共存的情況下,若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訊框時間)是整數之毫秒單位,則由於時間的劃分係為一致,因此很便利。但是,在時間校準模式下,由於會發送多餘的樣本(無意義的資料),因此資料傳輸的效率會變差。
符元校準模式,係不插入多餘的樣本,是直接進行送訊的模式。在符元校準模式下,由於不發送多餘的樣本,因此可進行有效率的資料傳輸。例如,在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DVB-T2、ISDB-T(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Terrestrial)中,係進行與該符元校準模式相同的資料傳輸。
然而,在符元校準模式下,由而不會插入為了使時間的劃分一致所需之樣本,因此在實體層訊框之中,不只有其訊框長度(訊框時間)是整數之毫秒單位(對齊毫秒之交界)的實體層訊框,也會有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沒有對齊毫秒之交界)的實體層訊框存在。
此處,參照圖3及圖4,說明符元校準模式已被設定時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的模擬結果。
圖3係圖示,FFT模式為8K模式,且保護區間(GI)為1024的情況下,變更1個實體層訊框中所含之OFDM符元之數量時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的模擬結 果。此外,於圖3中,係藉由濃淡來表示訊框時間是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
於圖3中,例如,若著眼於OFDM符元數為10、亦即1個實體層訊框中所含之OFDM符元數為10的情況,則OFDM與GI之符元時間係為1.33ms,因此總共的OFDM時間,係為13.33ms(=1.33ms×10)。又,在此例中,引導序列之時間係為2.00ms,因此訊框長度係為15.33ms(=13.33ms+2.00ms)。
在該OFDM符元數為10的情況下,第1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15.333ms,第2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30.667ms。又,第3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46.000ms(30.667ms+15.33ms),第4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61.333ms(46.000ms+15.33ms)。
同樣地,於第5個以後的實體層訊框中也是,可將對時間上前1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加算15.33ms而成的時間,當作對象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而予以求出。具體而言,作為第5個乃至第25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可被求出為:76.667ms、92.000ms、107.333ms、122.667ms、138.000ms、153.333ms、168.667ms、184.000ms、199.333ms、214.667ms、230.000ms、245.333ms、260.667ms、276.000ms、291.333ms、306.667ms、322.000ms、337.333ms、352.667ms、368.000ms、383.333ms。
如此,在OFDM符元數為10的情況下,像是 46.000ms、92.000ms、138.000ms、184.000ms、230.000ms、276.000ms、322.000ms、368.000ms這樣,以一定之間隔,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會變成整數之毫秒單位,但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訊框時間也會存在。
另一方面,於圖3中,例如,若著眼於OFDM符元數為12、亦即1個實體層訊框中所含之OFDM符元數為12的情況,則OFDM與GI之符元時間係為1.33ms,因此總共的OFDM時間,係為16.00ms。又,引導序列之時間係為2.00ms,因此訊框長度係為18.00ms(=16.00ms+2.00ms)。
在該OFDM符元數為12的情況下,第1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18.000ms,第2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36.000ms(18.00ms+18.00ms)。又,第3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54.000ms(36.000ms+18.00ms),第4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為72.000ms(54.000ms+18.00ms)。
同樣地,於第5個以後的實體層訊框中也是,可將對前1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加算18.00ms而成的時間,當作對象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而予以求出。具體而言,作為第5個乃至第25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係可被求出為:90.000ms、108.000ms、126.000ms、144.000ms、162.000ms、180.000ms、198.000ms、216.000ms、234.000ms、252.000ms、270.000ms、288.000ms、306.000ms、324.000ms、 342.000ms、360.000ms、378.000ms、396.000ms、414.000ms、432.000ms、450.000ms。
如此,在OFDM符元數為12的情況下,像是18.000ms、36.000ms、...、432.000ms、450.000ms這樣,全部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都會是整數之毫秒單位。
亦即,在圖3的模擬結果中,在OFDM符元數為10、11、13、14、16、17、19、20的情況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是會每隔2個而變成整數之毫秒單位,但其以外之訊框時間,係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另一方面,在OFDM符元數為12、15、18、21的情況下,則全部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都是整數之毫秒單位。
又,圖4係圖示,FFT模式為8K模式,且保護區間(GI)為768的情況下,變更1個實體層訊框中所含之OFDM符元之數量時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的模擬結果。此外,於圖4中也是,藉由濃淡來表示訊框時間是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
在圖4的模擬結果中,在OFDM符元數為15、21、24、30的情況下,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是會每隔8個而變成整數之毫秒單位,但其以外之訊框時間,係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又,在OFDM符元數為16、17、19、20、22、23、25、26、28、29的情況下,全部的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都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另一方面,在OFDM符元數為27的情況下,則全部的實 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都是整數之毫秒單位。
如以上所述,在符元校準模式下,由於不插入用來使時間的劃分一致所需之樣本,因此會隨應於FFT模式或OFDM符元數、保護區間(GI)、符元時間等之組合,而決定實體層訊框之訊框時間是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例如,在圖3的模擬結果中,雖然是以某種程度之比率,訊框時間會是整數之毫秒單位,但在圖4的模擬結果中,訊框時間為整數之毫秒單位者變得較少。
此處,在現況的ATSC3.0中,時間校準模式所致之資料傳輸之際,由於訊框長度是毫秒之整數倍,因此想定藉由訊令而被傳輸的時刻資訊,是以毫秒之精度來進行傳輸。另一方面,即使在符元校準模式已被設定的情況下,在訊框時間為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中,不會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產生誤差因此不會有問題,但在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中,會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產生誤差(抖動)。
因此,在現況下,在符元校準模式已被設定的情況下,由於會有不產生誤差的實體層訊框、和產生誤差的實體層訊框存在,因此變成只有在不產生誤差的實體層訊框,可以在訊令中包含有時刻資訊。如此,只能在不產生誤差的特定之實體層訊框中傳輸時刻資訊,這件事情,係由於運用或實作等的自由度會變小,因此對播送事業者而言,並不理想。另一方面,在不產生誤差的特定之實體層訊框以外之實體層訊框中傳輸時刻資訊的情況下, 則會發生誤差(捨入誤差),在進行處理上並不理想。
在本技術中,為了解決如此問題,藉由使得藉由訊令而被傳輸的時刻資訊之精度,變成比現況的毫秒之精度還高之精度,即使訊框模式是已被設定了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仍可於全部的實體層訊框中,使得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與訊框時間,不會產生誤差(能夠降低誤差)。
此外,藉由訊令而被傳輸的時刻資訊,係表示實體層訊框在串流中的所定之位置的絕對時刻。所謂串流中的所定之位置的時刻,係為所定之位置的位元,正在送訊裝置10中被處理時的所定之時序的時刻。此處,將時刻資訊表示時刻的實體層訊框在串流中的所定之位置,稱作時刻位置。
作為時刻位置係可採用例如,具有含時刻資訊之前文的實體層訊框的開頭之位置(引導序列的開頭之位置)。又,作為時刻位置係可採用例如,具有含時刻資訊之前文的實體層訊框的引導序列與前文之交界的位置(引導序列的最後之位置,或者是前文的開頭之位置)。
甚至,作為時刻位置係可採用例如,具有含時刻資訊之前文的實體層訊框的前文的最後之位置。此外,其他,作為時刻位置,係可採用實體層訊框的任意之位置。
<3.時刻資訊的傳輸方式>
(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之概要)
圖5係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之概要的說明圖。
於圖5中,作為實體層訊框的前文(Preamble)中所含之訊令,係有L1基本資訊(L1-Basic)、和L1詳細資訊(L1-Detail)。
此處,若比較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則L1基本資訊係由200位元左右之位元所構成,但L1詳細資訊係由400~數千位元所構成,就這點而言,其大小係為不同。又,如圖中的箭頭所示,在前文中,由於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是被依序讀出,因此相較於L1詳細資訊,L1基本資訊會先被讀出。再者,L1基本資訊,係相較於L1詳細資訊,是被較為可靠地傳輸,這點也有所不同。
(L1基本資訊)
圖6係圖5的L1基本資訊(L1-Basic)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此外,關於L1基本資訊,係在上述的非專利文獻1之「Table 9.2 L1-Basic signaling fields and syntax」中有記載其詳細的內容。
2位元的L1B_content_tag,係表示用來識別內容的標籤值。3位元的L1B_version,係表示L1基本資訊的版本。1位元的L1B_slt_flag,係表示SLT(Service Labeling Table)是否存在。
1位元的L1B_time_info_flag,係表示時刻資訊是否存在。2位元的L1B_papr,係表示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eduction)之適用。
1位元的L1B_frame_length_mode,係表示訊框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訊框模式係為時間校準模式。又,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訊框模式係為符元校準模式。
10位元的L1B_frame_length,係表示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但是,該L1B_frame_length,係只有在訊框模式是時間校準模式的情況下才會被使用,在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則為未使用。
8位元的L1B_num_subframes,係表示實體層訊框中所含之子訊框之數量。3位元的L1B_preamble_num_symbols,係表示前文中所含之OFDM符元之數量。3位元的L1B_preamble_reduced_carriers,係表示前文中所被使用的FFT大小之載波之最大數之減少所相應之控制單元之數量。
16位元的L1B_L1_Detail_size_bits,係表示L1詳細資訊(L1-Detail)之大小。3位元的L1B_L1_Detail_fec_type,係表示L1詳細資訊之FEC類型。2位元的L1B_L1_Detail_additional_parity_mode,係表示L1詳細資訊之追加同位元模式。19位元的L1B_L1_Detail_total_cells,係表示L1詳細資訊之總大小。
1位元的L1B_First_Sub_mimo,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之MIMO(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的使用狀況。1位元的L1B_First_Sub_miso,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之MISO(Multiple Input and Single Output)的使用狀況。
2位元的L1B_First_Sub_fft_size,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之FFT大小。3位元的L1B_First_Sub_reduced_carriers,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中所被使用的FFT大小之載波之最大數之減少所相應之控制單元之數量。4位元的L1B_First_Sub_guard_interval,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之保護區間長度。
13位元的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係表示在開頭之子訊框中,被插入在保護區間部分的多餘的樣本之數量。但是,該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係只有在訊框模式是時間校準模式的情況下才會被使用,在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則為未使用。
11位元的L1B_First_Sub_num_ofdm_symbols,係表示開頭之副畫格中所含之OFDM符元之數量。5位元的L1B_First_Sub_scattered_pilot_pattern,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中所被使用的SP模態(Scattered Pilot Pattern)。3位元的L1B_First_Sub_scattered_pilot_boost,係表示將SP模態之大小予以提高的值。
1位元的L1B_First_Sub_sbs_first,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的SBS(Subframe Boundary Symbol)之開 頭。1位元的L1B_First_Sub_sbs_last,係表示開頭之子訊框的SBS之末尾。
L1B_Reserved,係為預留領域(Reserved)。L1B_Reserved之位元數係為未確定(TBD:To Be Determined),但在現況下係為49位元。32位元的L1B_crc,係表示含有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值。
此外,作為格式(Format),在uimsbf(unsigned integer most significant bit first)係被指定時,係意味著要進行位元演算,而視為整數的意思。又,bslbf(bit string、left bit first)被指定時,係意味著要視為位元列的意思。
(L1詳細資訊)
圖7係圖5的L1詳細資訊(L1-Detail)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7的語法中,係在L1詳細資訊之中,節錄與本技術特別有關係的部分而描述。此外,關於L1詳細資訊,係在上述的非專利文獻1之「Table 9.12 L1-Detail signaling fields and syntax」中有記載其詳細的內容。
4位元的L1D_version,係表示L1詳細資訊之版本。
3位元的L1D_num_rf所相應之迴圈中係被配置有,關於頻道綁定(Channel Bonding)的參數。亦即, 19位元的L1D_rf_frequency,係表示藉由頻道綁定而被結合的RF頻道之頻率。
此處,於圖7的L1基本資訊中,L1B_time_info_flag=1的情況下,係表示有時刻資訊存在,因此,在L1詳細資訊,係會配置有作為時刻資訊的L1D_time_info。此外,L1D_time_info之位元數,係為未確定(TBD)。
但是,如上述,在現況的ATSC3.0中,藉由訊令而被傳輸的時刻資訊,係想定是以毫秒之精度來傳輸,因此,如圖8所示,作為L1D_time_info,係想定會配置32位元的L1D_time_sec、和10位元的L1D_time_msec。此外,L1D_time_sec,係表示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又,L1D_time_msec,係表示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相對於此,在本技術中,作為比現況的毫秒單位之精度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係除了會傳輸秒單位(sec)和毫秒單位(msec)的時刻資訊,還會傳輸微秒單位(usec)和奈秒單位(nsec)的時刻資訊。
此外,作為支援秒以下之精度的欄位係例如,不只可傳輸10位元的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還可傳輸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2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但在圖1的傳輸系統1中進行播送所致之服務時,由於傳輸高於該播送所需精度以上的時刻資訊,會有壓迫傳輸頻寬等之影響,因此不 是很有效。
因此,例如,作為時刻資訊,若想定為是利用IEEE 1588-2008中所被規定的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則由於PTP係由秒欄位和奈秒欄位所構成,可支援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比奈秒精度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亦即秒單位與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以外,超過30位元的這類時刻資訊,係不會傳輸。但是,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20位元的微秒單位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等,係為一例,亦可採用其他的位元精度。
又,在先前的MPEG2-TS方式中,係雖然時脈之精度是用規格來決定(例如27MHz、30ppm),但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若將訊令的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與訊框時間之誤差(捨入誤差),與MPEG2-TS方式之精度做比較,則如圖9所示。亦即,從圖9的表可知,在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中,其精度,比MPEG2-TS方式之精度還劣化,但在微秒單位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中,是比MPEG2-TS方式之精度,提升了不少精度。
因此,藉由與MPEG2-TS方式之精度的比較也可證實,以訊令來傳輸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20位元的微秒單位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是有效的。但是,圖9的誤差(捨入誤差),係如上述,若訊框模式是時間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則不會發生誤差,甚至,即使在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在訊框時間是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中,不會產生誤差。
然後,在本技術中,這些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作為訊令的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中。又,這些時刻資訊,係只要被包含在L1基本資訊及L1詳細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即可,以下說明,以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之雙方來傳輸時刻資訊的L1B+L1D傳輸方式、和只以L1基本資訊來傳輸時刻資訊的L1B傳輸方式a或L1B傳輸方式b、和只以L1詳細資訊來傳輸時刻資訊的L1D傳輸方式這4種傳輸方式。
(1)L1B+L1D傳輸方式
首先,參照圖10及圖11的語法,說明L1B+L1D傳輸方式。
(L1基本資訊的語法)
圖10係L1B+L1D傳輸方式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0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於圖10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frame_length,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usec。
又,於圖10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 下,係配置有13位元的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nsec。但是,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nsec的情況下,其後續的3位元,係為預留領域(Reserved)。
如此,在L1B+L1D傳輸方式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係會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
(L1詳細資訊的語法)
圖11係L1B+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1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於圖11的L1詳細資訊中,在時刻資訊為存在(L1B_time_info_flag=1)的情況下,則會配置有32位元的L1D_time_sec、和10位元的L1D_time_msec。
如此,在L1B+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中,在有時刻資訊存在的情況下,係會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
如以上所述,在採用了L1B+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藉由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來傳輸秒 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係具有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又,在L1B+L1D傳輸方式下,是直接利用現況的L1詳細資訊的結構,並且,只需對現況的L1基本資訊的結構做若干之修正(在符元校準模式時,利用不被使用的L1B_frame_length和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就可實現,因此可減輕修正的成本。甚至,在L1B+L1D傳輸方式下,由於利用較多的現況的L1基本資訊和L1詳細資訊的結構,因此也是有效率的。
此外,在圖10的L1基本資訊中係圖示,在符元校準模式時,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的例子,但亦可只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即使在此情況下,仍是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
(2a)L1B傳輸方式a
接著,參照圖12及圖13的語法,說明L1B傳輸方式a。
(L1基本資訊的語法)
圖12係L1B傳輸方式a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2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於圖12的L1基本資訊中,在時刻資訊為存在(L1B_time_info_flag=1)的情況下,則會配置有32位元的L1B_time_sec、和10位元的L1B_time_msec。
又,於圖12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frame_length,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usec。
再者,於圖12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3位元的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nsec和3位元的Reserved。
此外,L1B_Reserved,係為7位元或49位元,但這是意味著,在有時刻資訊存在的情況下,則會確保7位元的預留領域(Reserved),在時刻資訊不存在的情況下,則會確保49位元的預留領域(Reserved)。
如此,在L1B傳輸方式a的L1基本資訊中, 在有時刻資訊存在,且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係會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msec)、和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
(L1詳細資訊的語法)
圖13係L1B傳輸方式a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3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在圖13的L1詳細資訊中,係由於時刻資訊是被配置在L1基本資訊側,因此在該處係沒有配置時刻資訊(L1D_time_info)。
如以上所述,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a的情況下,係僅藉由L1基本資訊,來傳輸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msec)、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係具有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又,在L1B傳輸方式a下,由於時刻資訊是只藉由可靠的L1基本資訊而被傳輸,因此可充分保護全 部的時刻資訊。又,在L1B傳輸方式a下,由於可以將全部的時刻資訊都用L1基本資訊來加以傳輸,因此可將全部的時刻資訊整合在L1基本資訊側而一起傳輸。藉此,例如,在收訊裝置20中,就可更迅速地解碼L1基本資訊中所含的時刻資訊。
此外,在圖12的L1基本資訊中係圖示,在符元校準模式時,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的例子,但亦可只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即使在此情況下,仍是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
(2b)L1B傳輸方式b
接著,參照圖14及圖15的語法,說明L1B傳輸方式b。
(L1基本資訊的語法)
圖14係L1B傳輸方式b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4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於圖14的L1基本資訊中,係1位元的L1B_time_info_flag係被刪除,32位元的L1B_time_sec、和10位元的L1B_time_msec,係總是被設置。
又,於圖14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 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frame_length,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usec。
再者,於圖14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0)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3位元的L1B_First_Sub_excess_samples,另一方面,在訊框模式維符元校準模式(L1B_frame_length_mode=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10位元的L1B_time_nsec和3位元的Reserved。
如此,在L1B傳輸方式b的L1基本資訊中,在訊框模式為時間校準模式的情況下,係會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msec),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係除了秒單位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以外,還會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
(L1詳細資訊的語法)
圖15係L1B傳輸方式b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5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在圖15的L1詳細資訊中,係由於時刻資訊是被配置在L1基本資訊側,因此在該處係沒有配置時刻 資訊(L1D_time_info)。
如以上所述,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b的情況下,係僅藉由L1基本資訊,來傳輸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msec)、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係具有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又,在L1B傳輸方式b下,由於時刻資訊是只藉由可靠的L1基本資訊而被傳輸,因此可充分保護全部的時刻資訊。又,在L1B傳輸方式b下,由於可以將全部的時刻資訊都用L1基本資訊來加以傳輸,因此可將全部的時刻資訊整合在L1基本資訊側而一起傳輸。因此,例如,在收訊裝置20中,就可更迅速地解碼L1基本資訊中所含的時刻資訊。再者,在L1B傳輸方式b下,無論是時間校準模式或符元校準模式之訊框模式,都可傳輸時刻資訊。
此外,在圖14的L1基本資訊中係圖示,在符元校準模式時,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的例子,但亦可只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即使在此情況下,仍是傳輸比 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
(3)L1D傳輸方式
最後,參照圖16及圖17的語法,說明L1D傳輸方式。
(L1基本資訊的語法)
圖16係L1D傳輸方式的L1基本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6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在圖16的L1基本資訊中,L1B_time_info_flag係不是1位元,而是確保了2位元。例如,在L1B_time_info_flag=01的情況下,係會配置有秒單位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例如,在L1B_time_info_flag=10的情況下,係除了秒單位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以外,還配置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又,例如,在L1B_time_info_flag=11的情況下,係除了秒單位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以外,還配置有微秒單位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此外,在圖16的L1基本資訊中,由於時刻資訊是被配置在L1詳細資訊側,因此在該處係沒有配置時刻資訊。又,於圖16的L1基本資訊中,由於L1B_time_info_flag係為2位元,因此L1B_Reserved係為48位元。
(L1詳細資訊的語法)
圖17係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的語法之例子的圖示。但是,在圖17的語法中,僅節錄特徵的部分而描述。
於圖17的L1詳細資訊中,在L1B_time_info_flag=01的情況下,係配置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
又,於圖17的L1詳細資訊中,在L1B_time_info_flag=10的情況下,係除了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以外,還配置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
又,於圖17的L1詳細資訊中,在L1B_time_info_flag=11的情況下,係除了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以外,還配置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nsec)。
如此,在L1D傳輸方式的L1詳細資訊中,係隨應於L1B_time_info_flag之值,而除了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和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以外,還會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L1D_time_usec)、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nsec)。
如以上所述,在採用了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僅藉由L1詳細資訊,來傳輸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nsec)。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係具有微秒單位或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又,在L1D傳輸方式下,由於時刻資訊是只藉由L1詳細資訊而被傳輸,因此可用相同的層級來保護全部的時刻資訊。又,在L1D傳輸方式下,由於可以將全部的時刻資訊都用L1詳細資訊來加以傳輸,因此可將全部的時刻資訊整合在L1詳細資訊側而一起傳輸。因此,例如,在收訊裝置20中,就可容易解析L1詳細資訊中所含之時刻資訊(被簡單構成的時刻資訊)。
此外,在圖17的L1詳細資訊中,雖然展示了,隨應於L1B_time_info_flag之值,來配置3種類的時刻資訊的例子,但亦可只配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 )及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usec),在此情況下也是,可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
以上,雖然說明了L1B+L1D傳輸方式、L1B傳輸方式a、L1B傳輸方式b、及L1D傳輸方式這4種傳輸方式,但具體而言,例如,是傳輸如下的時刻資訊。亦即,時刻資訊是藉由二進碼十進數(BCD:Binary Coded Decimal)來表現,藉此,例如,在L1B+L1D傳輸方式下,可將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和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和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表示成"0.123456789ns"。
在此情況下,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係相當於"123"(=0x07c:00_0111_1011b),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係相當於"456"(=0x1c8:01_1100_1000b),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係相當於"789"(=0x315:11_0001_0101b)。亦即,除了傳輸"123"的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msec),"456"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和"789"的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nsec),也會因應需要而加以傳輸。換言之,上述的"0.123456789ns"之中,"456789ns"的部分係被視為差分的時刻資訊。
此外,在上述的說明中,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是以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實體層訊框)會被傳輸為前提,說明作為訊令(L1基本 資訊、L1詳細資訊),是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的情形。此處,不只有訊框長度是比整數之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實體層訊框,即使訊框長度是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被傳輸的情況下也是,作為訊令,亦可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
亦即,實體層訊框的發訊(開始)的時序,並非毫秒單位的情況(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情況),且訊框長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被傳輸時,則由於會有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存在,因此,在該情況下,係藉由傳輸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的時刻資訊,就可抑制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與訊框時間之誤差(抖動)。
藉此,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是整數之毫秒單位,且實體層訊框發訊的時序並非毫秒單位的情況下也是,可自由地傳輸實體層訊框,因此可使實作變得較容易。
<4.送訊側與收訊側的詳細構成>
(送訊裝置和收訊裝置的構成例)
圖18係送訊側的送訊裝置10、和收訊側的收訊裝置20之構成例的圖示。
於圖18中,送訊裝置10係由:輸入格式處理部(Input Format)101、BICM(Bit Interleaved Coding and Modulation)處理部102、訊框暨交錯處理部(Frame and Interleave)103、及波形處理部(Waveform)104所構成。
輸入格式處理部101,係對被輸入至其的輸入串流,實施必要的處理,並進行將其所得之資料所儲存成的封包,分配至PLP(Physical Layer Pipe)的處理。已被輸入格式處理部101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BICM處理部102。
BICM處理部102,係對從輸入格式處理部101所被輸入的資料,進行錯誤訂正處理或位元交錯、正交調變等之處理。已被BICM處理部102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訊框暨交錯處理部103。
訊框暨交錯處理部103,係對從BICM處理部102所被輸入的資料,進行時間方向或頻率方向之交錯等之處理。已被訊框暨交錯處理部103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波形處理部104。
波形處理部104,係基於從訊框暨交錯處理部103所被輸入的資料,生成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訊號,並透過傳輸路30而予以發送。此外,波形處理部104的詳細構成,係參照圖19而後述。
又,於圖18中,收訊裝置20係由:波形處理部(Waveform)201、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Frame and De-Interleave)202、De-BICM處理部203、及輸出格式處 理部(Output Format)204所構成。
波形處理部201,係將從送訊裝置10透過傳輸路30而被發送的OFDM訊號予以接收,對OFDM訊號進行訊號處理。已被波形處理部201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202。此外,波形處理部201的詳細構成,係參照圖21而後述。
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202,係對從波形處理部201所被輸入的資料,進行頻率方向或時間方向之去交錯等之處理。已被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202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De-BICM處理部203。
De-BICM處理部203,係對從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202所被輸入的資料,進行正交解調,位元去交錯或錯誤訂正處理等之處理。已被De-BICM處理部203所處理過的資料,係被輸出至輸出格式處理部204。
輸出格式處理部204,係對從De-BICM處理部203所被輸入的資料,實施必要的處理,將藉此所得之輸出串流予以輸出。
(送訊側的波形處理部之構成例)
圖19係圖18的送訊裝置10的波形處理部104之構成例的圖示。
於圖19中,波形處理部104係含有:資料處理部(Data)131、前文處理部(Preamble)132、及引導序列處理部(Bootstrap)133而被構成。
資料處理部131,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酬載(Payload)中所含之資料的處理。
前文處理部132,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前文(Preamble)中所含之訊令的處理。該訊令中係含有:L1基本資訊(L1-Basic)、和L1詳細資訊(L1-Detail)。
此處,在採用了L1B+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前文處理部132,係生成含有微秒單位與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0)、和含有秒單位與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的L1詳細資訊(圖11),作為訊令而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中。
又,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a或L1B傳輸方式b的情況下,前文處理部132係生成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L1B_time_msec、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2或圖14),作為訊令而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中。但是,此情況下,在L1詳細資訊(圖13或圖15)中,係不會含有時刻資訊。
又,在採用了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前文處理部132係生成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L1D_time_usec、L1D_time_nsec)的L1詳細資訊(圖17),作為訊令而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中。但是,此 情況下,在L1基本資訊(圖16)中,係不會含有時刻資訊。
引導序列處理部133,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引導序列(Bootstrap)中所含之資料或訊令的處理。
此外,在圖19中係未圖示,但在波形處理部104中係設有,進行導頻(PILOTS)之符元的插入處理、MISO之相關處理、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之相關處理、PAPR之相關處理、及保護區間之相關處理的處理部,進行這些處理。
(送訊側資料處理)
接著,參照圖20的流程圖,說明被圖18的送訊裝置10所執行的送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
於步驟S101中,輸入格式處理部101,係進行輸入資料處理。在該輸入資料處理中,對所被輸入的輸入串流,實施必要的處理,儲存有藉此所得之資料的封包,係被分配成1或複數個PLP。
於步驟S102中,BICM處理部102,係進行編碼暨調變處理。在該編碼暨調變處理中,會進行錯誤訂正處理或位元交錯、正交調變等之處理。
於步驟S103中,訊框暨交錯處理部103,係進行訊框暨交錯處理。在該訊框暨交錯處理中,會進行時間方向或頻率方向之交錯等之處理。
於步驟S104中,波形處理部104,係進行波 形處理。於該波形處理中,OFDM訊號會被生成,透過傳輸路30而被發送。又,藉由資料處理部131、前文處理部132、及引導序列處理部133,資料或訊令會被處理。
此處,於前文處理部132中,在採用了L1B+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生成含有微秒單位與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0)、和含有秒單位與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的L1詳細資訊(圖11),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
又,於前文處理部132中,係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a或L1B傳輸方式b的情況下,係生成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L1B_time_msec、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2或圖14),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
又,於前文處理部132中,在採用了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生成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L1D_time_usec、L1D_time_nsec)的L1詳細資訊(圖17),使其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
以上說明了送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在該送訊側資料處理中,藉由採用L1B+L1D傳輸方式、L1B傳輸方式a、L1B傳輸方式b、或L1D傳輸方式,在L1基 本資訊及L1詳細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的訊令會被生成,並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
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會是比毫秒單位之精度還高之精度(微秒單位之精度或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藉此,可以減低起因於以訊令而被傳輸之時刻資訊之精度所導致的時刻之誤差。甚至,可不必意識到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訊框時間)是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例如不必意識到實體層訊框之訊框號碼等),就可將時刻資訊包含在訊令中而加以傳輸。
又,若對訊令追加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10位元的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則可實現與PTP同程度之精度,或者,若只追加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則可實現現況的系統以上之精度,且為足夠的精度。此外,在後者的情況下,因為只追加並傳輸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所以相較於前者的追加雙方之時刻資訊的情形,可削減10位元份的資訊,可提升傳輸效率。
甚至,作為訊令,只追加微秒單位或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就可實現足夠的精度,因此,作為送訊側 資料處理,係相較於既存之處理,不必進行更複雜的處理(資料容易處理)。又,訊令中所被追加的資訊,係為時刻資訊本身,因此與訊令中所含之其他參數沒有依存關係,例如,即使進行將來的規格擴充,也幾乎不會受到其影響。
(收訊側的波形處理部之構成例)
圖21係圖18的收訊裝置20的波形處理部201之構成例的圖示。
於圖21中,波形處理部201係含有:引導序列處理部(Bootstrap)231、前文處理部(Preamble)232、及資料處理部(Data)233而被構成。
引導序列處理部231,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引導序列(Bootstrap)中所含之資料或訊令的處理。
前文處理部232,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前文(Preamble)中所含之訊令的處理。該訊令中係含有:L1基本資訊(L1-Basic)、和L1詳細資訊(L1-Detail)。
此處,在採用了L1B+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含有微秒單位與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0)、和含有秒單位與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的L1詳細資訊(圖11),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 前文處理部232係將這些時刻資訊加以處理。
又,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a或L1B傳輸方式b的情況下,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L1B_time_msec、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2或圖14),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前文處理部232係將這些時刻資訊加以處理。但是,此情況下,在L1詳細資訊(圖13或圖15)中,係不會含有時刻資訊。
又,在採用了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L1D_time_usec、L1D_time_nsec)的L1詳細資訊(圖17),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前文處理部232係將這些時刻資訊加以處理。但是,此情況下,在L1基本資訊(圖16)中,係不會含有時刻資訊。
資料處理部233,係進行有關於實體層訊框之酬載(Payload)中所含之資料的處理。
此外,雖然在圖21中未圖示,但在波形處理部201中係設置有進行保護區間之相關處理、PAPR之相關處理、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之相關處理、MISO之相關處理、及導頻之符元之相關處理的處理部,進行這些處理。
(收訊側資料處理)
接著,參照圖22的流程圖,說明被圖18的收訊裝置20所執行的收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
於步驟S201中,波形處理部201,係進行波形處理。在該波形處理中,從送訊裝置10(圖18)透過傳輸路30而被發送的OFDM訊號係被接收,對OFDM訊號進行訊號處理。又,藉由引導序列處理部231、前文處理部232、及資料處理部233,資料或訊令會被處理。
此處,在採用了L1B+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含有微秒單位與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0)、和含有秒單位與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的L1詳細資訊(圖11),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於前文處理部232中,這些時刻資訊會被處理。
又,在採用了L1B傳輸方式a或L1B傳輸方式b的情況下,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B_time_sec、L1B_time_msec、L1B_time_usec、L1B_time_nsec)的L1基本資訊(圖12或圖14),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於前文處理部232中,這些時刻資訊會被處理。
又,在採用了L1D傳輸方式的情況下,係含有秒單位、毫秒單位、微秒單位、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L1D_time_sec、L1D_time_msec、L1D_time_usec、 L1D_time_nsec)的L1詳細資訊(圖17),係作為訊令而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因此於前文處理部232中,這些時刻資訊會被處理。
於步驟S202中,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202,係進行訊框暨去交錯處理。在該訊框暨去交錯處理中,頻率方向或時間方向之去交錯等之處理,會被進行。
於步驟S203中,De-BICM處理部203,係進行解調暨解碼處理。在該解調暨解碼處理中,會進行正交解調、位元去交錯或錯誤訂正處理等之處理。
於步驟S204中,輸出格式處理部204,係進行輸出資料處理。在該輸出資料處理中,係對所被輸入的資料,實施必要的處理,成為輸出串流而被輸出。
以上說明了收訊側資料處理之流程。在該收訊側資料處理中,藉由採用L1B+L1D傳輸方式、L1B傳輸方式a、L1B傳輸方式b、或L1D傳輸方式,從實體層訊框之前文,將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包含在L1基本資訊及L1詳細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的訊令係被取得,而被處理。
然後,從這些時刻資訊所得的時刻,會是比毫秒單位之精度還高之精度(微秒單位之精度或奈秒單位之精度),因此在訊框模式為符元校準模式的情況下,即使是訊框長度(訊框時間)並非整數之毫秒單位的實體層訊框,仍可抑制與時刻資訊所示之時刻的誤差(抖動)。
藉此,可以減低起因於以訊令而被傳輸之時刻資訊之精度所導致的時刻之誤差。甚至,可不必意識到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訊框時間)是否為整數之毫秒單位(例如不必意識到實體層訊框之訊框號碼等),就可處理訊令中所含之時刻資訊。
又,若對訊令追加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10位元的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則可實現與PTP同程度之精度,或者,若只追加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則可實現現況的系統以上之精度,且為足夠的精度。此外,在後者的情況下,因為只追加並傳輸10位元的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所以相較於前者的追加雙方之時刻資訊的情形,可削減10位元份的資訊,可提升傳輸效率。
甚至,作為訊令,只追加微秒單位或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就可實現足夠的精度,因此,作為收訊側資料處理,係相較於既存之處理,不必進行更複雜的處理(資料容易處理)。又,訊令中所被追加的資訊,係為時刻資訊本身,因此與訊令中所含之其他參數沒有依存關係,例如,即使進行將來的規格擴充,也幾乎不會受到其影響。
<5.變形例>
在上述的說明中,作為數位播送的規格,是說明了被美國等所採用的方式也就是ATSC(尤其是 ATSC3.0),但本技術係亦可適用於被日本等所採用的方式也就是ISDB(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或被歐洲各國等所採用的方式也就是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等。又,在上述的說明中,雖然以採用IP傳輸方式的ATSC3.0為例來說明,但不限於IP傳輸方式,例如,亦可適用於MPEG2-TS(Transport Stream)方式等之其他方式。
又,作為數位播送,係除了地上波播送以外,亦可適用於利用播送衛星(BS:Broadcasting Satellite)或通訊衛星(CS:Communications Satellite)等的衛星播送、或纜線電視(CATV)等之有線播送等。
又,在上述的說明中,作為時刻資訊,是以PTP(Precise Time Protocol)中所被規定的時刻之資訊為一例來說明,但作為時刻資訊,係不限於PTP,可以採用例如:NTP(Network Time Protocol)中所被規定的時刻之資訊、或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所被規定的時刻之資訊、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資訊中所含之時刻之資訊、其他獨特決定之形式的時刻之資訊等之任意的時刻之資訊。
甚至,本技術,作為傳輸路,亦可適用於播送網以外之傳輸路,亦即例如:想定會利用網際網路或電話網等之通訊線路(通訊網)等而被規定的所定之規格(數位播送之規格以外之規格)等。此情況下,作為傳輸系統1(圖1)的傳輸路30,可利用網際網路或電話網等 之通訊線路,送訊裝置10係可為被設置在網際網路上的伺服器。然後,藉由讓收訊裝置20具有通訊機能,送訊裝置10(伺服器)係可隨應於來自收訊裝置20之要求,而進行處理。又,收訊裝置20,係將從送訊裝置10(伺服器)透過傳輸路30(通訊線路)而被發送過來的資料,予以處理。
又,上述的訊令等之名稱,係為一例,有時候會採用其他名稱。但是,這些名稱的差異,僅止於形式上的差異,對象之訊令等的實質內容並沒有不同。
<6.電腦的構成>
上述一連串處理,係可藉由硬體來執行,也可藉由軟體來執行。在以軟體來執行一連串之處理時,構成該軟體的程式,係可安裝至電腦。圖23係以程式來執行上述一連串處理的電腦的硬體之構成例的圖示。
於電腦1000中,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01、ROM(Read Only Memory)1002、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03,係藉由匯流排1004而被彼此連接。在匯流排1004上係還連接有輸出入介面1005。輸出入介面1005上係連接有:輸入部1006、輸出部1007、記錄部1008、通訊部1009、及驅動機1010。
輸入部1006,係由鍵盤、滑鼠、麥克風等所成。輸出部1007係由顯示器、揚聲器等所成。記錄部1008,係由硬碟或非揮發性記憶體等所成。通訊部1009 係由網路介面等所成。驅動機1010係驅動:磁碟、光碟、光磁碟、或半導體記憶體等之可移除式媒體1011。
在如以上構成的電腦1000中,藉由CPU1001而例如將ROM1002或記錄部1008中所被記錄之程式,透過輸出入介面1005及匯流排1004,而載入至RAM1003裡並加以執行,就可進行上述一連串處理。
電腦1000(CPU1001)所執行的程式,係可記錄在例如套裝媒體等之可移除式媒體1011中而提供。又,程式係可透過區域網路、網際網路、數位衛星播送這類有線或無線的傳輸媒介而提供。
在電腦1000中,程式係藉由將可移除式媒體1011裝著至驅動機1010,就可透過輸出入介面1005,安裝至記錄部1008。又,程式係可透過有線或無線之傳輸媒體,以通訊部1009接收之,安裝至記錄部1008。除此以外,程式係可事前安裝在ROM1002或記錄部1008中。
此處,於本說明書中,電腦依照程式而進行之處理,係並不一定依照流程圖方式所記載之順序而時間序列性地進行。亦即,電腦依照程式所進行的處理,係包含可平行地或個別地執行之處理(例如平行處理或是物件所致之處理)。又,程式係可被1台電腦(處理器)所處理,也可被複數電腦分散處理。
此外,本技術的實施形態係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技術主旨的範圍內可做各種變更。
又,本技術係可採取如下之構成。
(1)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係具備:生成部,係生成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和處理部,係將前記訊令予以處理,以使其被包含在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
(2)
如(1)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訊令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3)
如(2)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前記時刻資訊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4)
如(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2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前記第1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的至少一方之 時刻資訊。
(5)
如(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1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還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6)
如(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2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還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7)
如(2)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係具有毫秒單位之精度;前記時刻資訊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8)
如(2)乃至(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係為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3.0中所被規定之實體層訊框;前記第1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基本資訊(L1-Basic);前記第2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詳細資訊(L1-Detail)。
(9)
如(3)乃至(8)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係有:將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調整成毫秒單位的第1模式、和不調整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第2模式;在前記第2模式已被設定的情況下,使得前記時刻資訊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10)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係為資料處理裝置的資料處理方法,其係含有以下步驟:由前記資料處理裝置,生成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將前記訊令予以處理,以使其被包含在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
(11)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係具備:處理部,係將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的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加以處理,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
(12)
如(11)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訊令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 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13)
如(12)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前記時刻資訊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14)
如(1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2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前記第1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的至少一方之時刻資訊。
(15)
如(1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1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還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16)
如(13)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第2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毫秒單位之時刻資訊,還有微秒單位之時刻資訊、或者是微秒單位 之時刻資訊及奈秒單位之時刻資訊。
(17)
如(12)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係具有毫秒單位之精度;前記時刻資訊係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18)
如(12)乃至(17)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實體層訊框;前記第1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基本資訊(L1-Basic);前記第2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詳細資訊(L1-Detail)。
(19)
如(13)乃至(18)之任一項所記載之資料處理裝置,其中,係有:將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調整成毫秒單位的第1模式、和不調整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第2模式;在前記第2模式已被設定的情況下,使得前記時刻資訊具有比毫秒單位還高之精度。
(20)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係為資料處理裝置的資料處理方 法,其係含有以下步驟:由前記資料處理裝置,將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的含有時刻資訊的訊令,加以處理,該時刻資訊係具有相應於前記實體層訊框之訊框長度的時刻之精度。
1‧‧‧傳輸系統
10‧‧‧送訊裝置
20‧‧‧收訊裝置
101‧‧‧輸入格式處理部
102‧‧‧BICM處理部
103‧‧‧訊框暨交錯處理部
104‧‧‧波形處理部
201‧‧‧波形處理部
202‧‧‧訊框暨去交錯處理部
203‧‧‧De-BICM處理部
204‧‧‧輸出格式處理部

Claims (24)

  1. 一種資料傳輸裝置,係具備:電路,組態成生成具有時間長度之實體層訊框;生成含有時刻資訊旗標的訊令資料,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時刻資訊的存在或缺乏;以及在當前記時刻資訊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時之情況下,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時刻之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之多於一者的何者係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前記時刻資訊中;和將前記訊令資料插入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訊令資料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一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第一部分及毫秒單位之第二部分。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二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部分。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三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 含有奈秒單位之部分。
  6.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係為ATSC(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3.0中所被規定之實體層訊框;前記第1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基本資訊(L1-Basic);前記第2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詳細資訊(L1-Detail)。
  7.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組態成設定不將前記實體層訊框之前記時間長度調整成整數毫秒長度的模式。
  8.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料傳輸裝置,其中,前記時刻資訊表示在前記實體層訊框中所定之位置的時刻。
  9. 一種資料傳輸之方法其係含有以下步驟:生成具有時間長度之實體層訊框;生成含有時刻資訊旗標的訊令資料,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時刻資訊的存在或缺乏;以及在當前記時刻資訊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時之情況下,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時刻之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之多於一者的何者係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前記時刻資訊中;將前記訊令資料插入前記實體層訊框的前文中。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訊令資料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 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11.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一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第一部分及毫秒單位之第二部分,第二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第三部分,及第三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奈秒單位之第四部分。
  12.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時刻資訊表示在前記實體層訊框中所定之位置的時刻。
  13. 一種資料接收裝置,係具備:電路,組態成接收具有時間長度之實體層訊框;將被包含在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且含有時刻資訊旗標的訊令資料,加以處理,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時刻資訊的存在或缺乏;以及在當前記時刻資訊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時之情況下,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時刻之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之多於一者的何者係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前記時刻資訊中。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訊令資料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 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15.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一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第一部分及毫秒單位之第二部分。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二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第三部分。
  17. 如請求項16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三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奈秒單位之第四部分。
  18.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實體層訊框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實體層訊框;前記第1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基本資訊(L1-Basic);前記第2資訊係為ATSC3.0中所被規定之前文中所含之L1詳細資訊(L1-Detail)。
  19.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電路係組態成設定不將前記實體層訊框之前記時間長度調整成整數毫秒長度的模式。
  20.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資料接收裝置,其中,前記時刻資訊表示在前記實體層訊框中所定之位置的時刻。
  21. 一種資料接收之方法,其係含有以下步驟:接收具有時間長度之實體層訊框;將被包含在前記實體層訊框之前文中且含有時刻資訊旗標的訊令資料,加以處理,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時刻資訊的存在或缺乏;以及在當前記時刻資訊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時之情況下,前記時刻資訊旗標指示時刻之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之多於一者的何者係存在於前記訊令資料中之前記時刻資訊中。
  22.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訊令資料係含有:第1資訊、和在前記第1資訊之後所被讀出之第2資訊;前記時刻資訊係被包含在前記第1資訊及前記第2資訊之至少一方之資訊中。
  23.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不同精度的複數欄位係含有:第一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秒單位之第一部分及毫秒單位之第二部分,第二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微秒單位之第三部分,及第三精度,其中前記時刻資訊係含有奈秒單位之第四部分。
  24.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記時刻資訊表示在前記實體層訊框中所定之位置的時刻。
TW105136670A 2015-11-25 2016-11-10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TWI756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29768 2015-11-25
JP2015229768 2015-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4830A TW201724830A (zh) 2017-07-01
TWI756194B true TWI756194B (zh) 2022-03-01

Family

ID=58763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6670A TWI756194B (zh) 2015-11-25 2016-11-10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11265141B2 (zh)
EP (1) EP3382927B1 (zh)
JP (1) JPWO2017090456A1 (zh)
KR (1) KR102379544B1 (zh)
CN (1) CN108352980B (zh)
CA (1) CA3004847C (zh)
MX (1) MX2018006176A (zh)
TW (1) TWI756194B (zh)
WO (1) WO20170904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9842B (zh) * 2017-06-02 2020-12-22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速运动接收的数据帧的设计方法和传输系统
CN108989843B (zh) * 2017-06-02 2020-10-16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速运动接收的数据帧的设计方法和传输系统
CN108989841B (zh) * 2017-06-02 2020-12-18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适用于高速运动接收的数据帧的设计方法和传输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676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its apparatus
CN103634077A (zh) * 2009-02-12 2014-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及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WO2015084004A1 (en) * 2013-12-03 2015-06-11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TW201526650A (zh) * 2013-10-04 2015-07-01 Sony Corp 接收裝置、接收方法、傳輸裝置及傳輸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7057B2 (ja) * 2001-02-05 2006-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画像データ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094348A (ja) 2003-09-17 2005-04-07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100101998A (ko) 2009-03-10 2010-09-2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전력기기 간의 로컬시각 동기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4196336A1 (ja) * 2013-06-07 2014-12-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伝送ストリームの送信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KR20150016735A (ko) 2013-08-05 2015-02-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중앙 집중 제어 평면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시각 동기 시스템
JP6505413B2 (ja) 2013-11-08 2019-04-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WO2015068352A1 (ja) 2013-11-08 2015-05-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KR20150112721A (ko) 2014-03-27 2015-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465856B1 (ko) 2015-03-27 2022-11-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코어 레이어의 피지컬 레이어 파이프들의 경계를 이용한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EP3314463A1 (en) * 2015-06-29 2018-05-02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Real time index generation
US10194185B2 (en) * 2015-08-14 2019-01-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time represent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676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broadcasting method us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and its apparatus
CN103634077A (zh) * 2009-02-12 2014-03-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装置及发送和接收广播信号的方法
TW201526650A (zh) * 2013-10-04 2015-07-01 Sony Corp 接收裝置、接收方法、傳輸裝置及傳輸方法
WO2015084004A1 (en) * 2013-12-03 2015-06-11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 signal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signal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TSC," ATSC Candidate Standard: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oc. S32-230r21 28 September 2015",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28 September 2015[公開日:2015/09/2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87777A1 (en) 2018-10-04
KR102379544B1 (ko) 2022-03-29
JPWO2017090456A1 (ja) 2018-09-13
US20220224506A1 (en) 2022-07-14
CN108352980B (zh) 2021-07-13
WO2017090456A1 (ja) 2017-06-01
MX2018006176A (es) 2018-09-05
KR20180084786A (ko) 2018-07-25
CA3004847A1 (en) 2017-06-01
US11265141B2 (en) 2022-03-01
EP3382927B1 (en) 2022-03-02
CA3004847C (en) 2023-01-24
CN108352980A (zh) 2018-07-31
EP3382927A1 (en) 2018-10-03
TW201724830A (zh) 2017-07-01
EP3382927A4 (en) 2018-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8601A1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11700200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removal of transport steam packet header
US9917930B2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20220224506A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KR20160091422A (ko) 하나 이상의 네트워크를 통하여 방송 컨텐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92415A (ko)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JP2023164953A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US20160134908A1 (en)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and broadcasting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CA2972882C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045848A (ko) 방송 전송 장치, 방송 전송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수신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JP2017135557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7017029B2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A2972883C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JP7251668B2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KR20160140359A (ko) 송신 장치, 수신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838003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JP2023093449A (ja)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