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5913B -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5913B
TWI755913B TW109137641A TW109137641A TWI755913B TW I755913 B TWI755913 B TW I755913B TW 109137641 A TW109137641 A TW 109137641A TW 109137641 A TW109137641 A TW 109137641A TW I755913 B TWI755913 B TW I75591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polishing
back pad
light
carr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02807A (zh
Inventor
權林
季文明
張宇磊
胡文才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02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02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5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591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e.g. of shee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05Control means for 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9/00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 B24B49/12Measuring or gauging equipment for controlling the fe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tool or work; Arrangements of indicating or measuring equipment, e.g. for indicating the start of the grinding operation involving optical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厚度量測設備包括承載台及量測裝置;承載台用於承載載具,載具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裝料口的內側一一對應設置有背墊;量測裝置位於承載台的一側,量測裝置包括驅動模組及與驅動模組相連接的量測模組;量測模組包括光源發射器、分光器、光接收器及處理單元,光源發射器用於發射多色光源,分光器用於將多色光源經分光後入射至背墊,光接收器用於接收經背墊反射的光源,處理模組與光接收器相連接,用於基於光接收器接收的光源訊號得到背墊的厚度。本發明可以及時發現背墊厚度不一致的問題,避免因背墊厚度不一致導致拋光厚度不一致,可以有效減少誤判風險,減少原料浪費。

Description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本發明涉及晶體生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隨著積體電路元件集積度的日益提高和元件特徵尺寸的日益縮小,晶圓表面的平坦度對工藝良率的影響越來越大,晶圓廠為了滿足客戶對晶圓表面平坦度越來越高的要求也不得不加大投入,對拋光設備和工藝越來越重視。
如圖1所示,在常見的拋光設備中,晶圓23通過載具21(Carrier)和背墊22(Insert)的固定被夾在拋光組件24之間以進行單面或雙面拋光。具體地,單個拋光設備上有多個載具,而單個載具上有多個圓形裝料口(slot),背墊固定在裝料口的內側(背墊無法從載具上拆除),待拋光的晶圓則被固定在背墊的內側(待拋光的晶圓至少有一個表面凸出於背墊的表面)進行拋光,拋光組件同時位於多個載具上以同時對多個載具上的多個晶圓進行拋光,直至將晶圓凸出於背墊表面的部分去除以實現晶圓表面的全域平坦化。從圖1可以看到,背墊的厚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拋光效果。如果背墊的厚度與矽晶圓的目標厚度接近時,拋光後的晶圓表面平坦度會較好,而如果背墊的厚度與矽晶圓的目標厚度相差較大時就會導致平坦度的表現較差(比如背墊的厚度如果比較大則會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偏厚)。因此管控背墊厚度的一致性對於提高矽晶圓的表面平坦度尤為重要。現有技術中通常是通過事後回授機制來管控背墊厚度的一致性。即通過測量同一拋光設備上拋光出的同一批次晶圓的厚度來判斷同一拋光設備上所有背墊的厚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比如出現多個晶圓的厚度偏大或偏小,那該拋光設備上所有的載具都將做報廢處理(厚度不一致的晶圓要返工甚至報廢),造成原料的浪費和生產成本的增加(載具單價昂貴)。同時,這種事後回授機制還存在誤判風險,因為影響晶圓拋光厚度不一致的原因並非只有背墊厚度差異這一個原因,比如拋光頭不平穩、拋光料不均勻等,都有可能導致在同一拋光設備上拋光出的晶圓厚度不完全一致。
鑒於以上該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用於解決現有技術中通過測量拋光後的晶圓的厚度一致性來判斷同一拋光設備上的背墊厚度是否相同,存在極大的誤判風險,以及在檢測到同一拋光設備上的多個背墊厚度不一致時將該設備上的所有載具做報廢處理,導致原料的浪費和生產成本的上升等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厚度量測設備,包括承載台及量測裝置;該承載台用於承載載具,該載具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該裝料口的內側一一對應設置有背墊;該量測裝置位於該承載台的一側,該量測裝置包括驅動模組及與該驅動模組相連接的量測模組,該驅動模組用於驅動該量測模組使其延伸至該背墊的上方以測量該背墊的厚度;該量測模組包括光源發射器、分光器、光接收器及處理單元,該光源發射器用於發射多色光源,該分光器用於將該光源發射器發射的多色光源經分光後入射至該背墊,該光接收器用於接收經該背墊反射的光源,該處理模組與該光接收器相連接,用於基於該光接收器接收的光源訊號得到該背墊的厚度。
可選地,該光接收器包括折射棱鏡及光電轉換器,該折射棱鏡上設置有聚光孔,該背墊反射的光線經該折射棱鏡過濾後經該聚光孔進入該光電轉換器進行光電訊號轉換。
可選地,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旋轉裝置,該旋轉裝置與該承載台相連接,用於通過驅動該承載台旋轉以帶動該載具旋轉。
可選地,該承載台包括底座及支撐架,該支撐架位於該底座上,該載具位於該支撐架上。
可選地,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顯示幕,該顯示幕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
可選地,該厚度量測設備包括中央處理器,該中央處理器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用於儲存該量測裝置的量測結果,並對量測結果進行匹配分組。
可選地,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量測腔體,該承載台及該量測模組位於該量測腔體內。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拋光系統,該拋光系統包括拋光設備及如上述任一方案中該的厚度量測設備,該拋光設備包括多個載具。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拋光物料管理方法,該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包括對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測量,並在檢測到單個拋光設備上的多個載具的背墊厚度不相同時,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的步驟。
可選地,該拋光物料管理方法還包括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後,利用組合後的拋光設備對待拋光件進行拋光效果驗證的步驟。
本發明經改善的結構設計,可以對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背墊厚度不一致的問題,避免因背墊厚度不一致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厚度不一致,可以有效減少誤判風險,有助於減少原料浪費。本發明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基於本發明的厚度量測設備對背墊厚度進行量測後,對不同拋光設備上具有相同厚度的背墊的載具進行重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發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請參閱圖2~圖8。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圖示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構想,遂圖示中僅顯示與本發明中有關的組件而非按照實際實施時的組件數目、形狀及尺寸繪製,其實際實施時各組件的型態、數量及比例可為一種隨意的改變,且其組件佈局形態也可能更為複雜。
如圖2至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厚度量測設備,包括承載台11及量測裝置14;該承載台11用於承載載具12,該載具12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該裝料口的內側一一對應設置有背墊13;該量測裝置14位於該承載台11的一側,該量測裝置14包括驅動模組141及與該驅動模組141相連接的量測模組142,該驅動模組141用於驅動該量測模組142使其延伸至該背墊13的上方以測量該背墊13的厚度;該量測模組142包括光源發射器142a、分光器142b、光接收器142c及處理單元142d,該光源發射器142a用於發射多色光源,該分光器142b用於將該光源發射器142a發射的多色光源經分光後入射至該背墊1313,該光接收器142c用於接收經該背墊13反射的光源,該處理模組142d與該光接收器142c相連接,用於基於該光接收器142c接收的光源訊號得到該背墊13的厚度。本發明經改善的結構設計,可以對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背墊厚度不一致的問題,避免因背墊厚度不一致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厚度不一致,可以有效減少誤判風險,有助於提高拋光品質,減少原料浪費。
該載具12用於拋光設備中,且同一拋光設備中包括多個載具12,多個該載具12位於拋光墊18上,該載具12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121,比如包括5個,單個載具12上的裝料口121大於等於3個,本實施例中示例為3個,3個裝料口121在該載具12上均勻分佈,即單個拋光設備上同時可以進行15片待拋光件的拋光作業,拋光效率高,但對背墊13的厚度一致性要求也非常高;該多個背墊13一一對應位於該載具12的裝料口121的內側(具體可以參考圖4),待拋光件(例如晶圓)嵌設於該背墊13的內側,在拋光過程中,待拋光件(未圖示)通過該載具12和背墊13的共同作用固定於拋光墊18上,待拋光件的至少一個表面全部或局部凸出於該載具12和背墊13的表面(如果是雙面拋光,則待拋光件的兩個表面全部或局部都凸出於載具12和背墊13的表面,經拋光後三者的上下表面均位於同一水平面),拋光頭(未圖示)按壓在載具12、背墊13和待拋光件上進行拋光(如果是雙面拋光,則拋光墊18為2個,載具12、背墊13和待拋光件被夾持在上下兩個拋光墊18之間),以將待拋光件原本凸出於載具12和背墊13表面的部分通過拋光作業去除,因而載具12和背墊13的厚度極大影響拋光效果。載具12通常為不銹鋼等金屬材質,結構相對穩固,而為了在固定晶圓的同時起到良好的緩衝作用,該背墊13優選PVDF(聚偏氟乙烯)等特殊的含氟橡膠材質。但這類材質在長期的拋光作業過程中容易發生變形以及磨損,導致其厚度發生變化而導致待拋光件發生拋光不足或拋光過度等不良,造成原料的浪費,因而本發明針對這類問題做出了改善對策,可以及時檢測拋光設備上的所有載具內側的背墊的厚度是否完全一致,有助於及時排查出拋光不良的原因,便於工作人員基於檢測結果及時作出改善對策。
作為示例,該量測裝置14的驅動模組141包括但不限於氣缸等可以上下升降的驅動單元,以及與該驅動單元相連接,可在水平方向上伸縮旋轉的機械手臂,而該量測模組142則連接於該機械手臂未與該驅動單元相連接的一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該量測模組142的位置,使該量測模組142能夠到達背墊1313的正上方進行厚度測量。
如圖3所示,作為示例,該光接收器142c包括折射棱鏡15及光電轉換器(未圖示),該折射棱鏡15上設置有聚光孔151,該背墊13反射的光線經該折射棱鏡15過濾後經該聚光孔151進入該光電轉換器進行光電訊號轉換。具體地,該光源發射器142a發出多種不同顏色的光,不同顏色的光入射到該背墊13上的焦點位置不同,因而在該背墊13的不同高度處,不同顏色的光的反射強度不同(或者說單種顏色的光僅在某一高度上具有最強的反射強度),反射後的光線入射至該光接收器142c中,折射棱鏡15中的聚光孔151僅允許同一水平面上反射強度最強的光通過,不同水平面上反射強度最強的光經該光接收器142c的處理,可以得到該背墊13上下表面的高度值,經該處理模組142d的處理即可得到該背墊13的厚度。比如圖3中,A、B和C三種不同顏色的光入射到背墊上,在背墊表面,A光的反射強度最強,因而經處理模組處理後得到L1值;在背墊中部,B光的反射強度最強,經處理模組處理後得到L2值;在背墊底部,C光的反射強度最強,經處理模組處理後得到L3值,處理模組基於最大值L3和最小值L1得到的差值即為背墊的厚度。需要說明的是,該光接收器142c和該處理模組142d可以僅是功能上的一種區分,兩者在實體上可以是一個整體,比如可以是同時集合了光電訊號轉換和計算功能的中央控制器,比如計算機,並且該中央控制器可以同時是厚度量測設備的總控制器,比如可以同時控制該驅動模組及後續提及的旋轉裝置的作業。且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可以包括顯示器,該顯示器與該處理模組142d相連接,以將該背墊13的厚度及時顯示在該顯示器上,便於工作人員及時採取應對措施。而所有檢測到的背墊13厚度數據可以儲存在該處理模組142d,或者不同拋光設備上的背墊13厚度數據可以彙集至同一中央控制器中,由中央控制器進行統一管理匹配。
作為示例,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旋轉裝置(未圖示),該旋轉裝置與該承載台11相連接,用於通過驅動該承載台11旋轉以帶動該載具12旋轉,該旋轉裝置包括但不限於馬達。
為便於承載該載具12,避免對該載具12造成損傷(尤其是避免裝料口和背墊13發生變形等損傷),作為示例,該承載台11包括底座111及支撐架112,該支撐架112位於該底座111上,該載具12位於該支撐架112上,比如以該載具12的中心部分為支撐點將載具12放置於該支撐架112上(載具12和底座111具有間距以防止對載具12的損傷)。該底座111和該支撐架112可以為固定連接或活動連接,因而根據該底座111和該支撐架112的連接方式的不同,該旋轉裝置可以與該底座111或支撐架112相連接,比如如果該底座111和該支撐架112是固定的,則該旋轉裝置可以與該底座111相連接,以通過該旋轉裝置帶動該底座111旋轉,由此帶動載具12旋轉,以對同一載具12上的所有背墊13進行厚度量測。
作為示例,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顯示幕16,該顯示幕16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以實時顯示該量測裝置的量測結果。
作為示例,該厚度量測設備包括中央處理器(未圖示),該中央處理器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用於儲存該量測裝置的量測結果,並對量測結果進行匹配分組。具體地,該中央處理器包括儲存單元及匹配單元,該儲存單元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用於儲存該量測裝置的量測結果,該匹配單元與該儲存單元相連接,用於對量測結果進行匹配分組,以將相同的背墊厚度數據分在同一個組,便於工作人員基於匹配後的結果進行載具的重組利用。需要說明的是,該儲存單元和該匹配單元可以僅是功能上的區分而非實體上的區分,比如該中央處理器可以是一個同時具有儲存和比對功能的單片機或上位機。當然,在其他示例中,儲存功能和匹配功能所在的裝置和該厚度量測設備在實體上也可以是相互分離的,比如該厚度量測設備僅完成厚度量測功能,量測結果通過數據線傳輸至遠程的計算機等控制器中,或者該厚度量測設備僅完成厚度量測功能和儲存功能,通過數據線連接,工作人員可以在遠程調取該厚度量測設備的量測結果並完成匹配分析(或者厚度量測設備及遠程的計算機均具有數據儲存和匹配功能),本實施例中並不嚴格限制,但優選將儲存功能和匹配功能集成在同一裝置中,比如集成在計算機中,該計算機可以作為厚度量測設備的總控制器以同時控制前述提及的驅動模組和旋轉裝置的作業。
為儘量減少載具12和背墊13在量測過程中的污染,作為示例,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量測腔體17,該承載台11及該量測模組142位於該量測腔體17內,該量測腔體17上可以設置有活動腔門(未標示),以根據需要打開或者關閉該腔門。該量測腔體17的底部可以設置有支撐框架,以使該量測腔體17的高度達到適於工作人員作業的高度。該量測腔體17還可與供氣系統相連接,以根據需要向該量測腔體17內供應清潔氣體以對載具12和背墊13進行清潔。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拋光系統,該拋光系統包括拋光設備及如上述任一方案中該的厚度量測設備,對該厚度量測設備的介紹還請參考前述內容,出於簡潔的目的不贅述。該拋光設備通常包括拋光墊18,該多個載具12在該拋光墊18上均勻間隔分佈(具體可以參考圖5所示),待拋光晶圓則固定於背墊13的內側。該拋光設備可以為單面拋光或者單面拋光,當該拋光設備為雙面拋光時,該拋光設備包括兩個拋光墊18,多個載具12及位於背墊13內側的待拋光晶圓位於兩個拋光墊18之間以實現同時對多片晶圓的雙面拋光。這樣的結構可以極大提高拋光效率,但問題是對背墊13的厚度一致性要求非常高(不僅同一載具12上的背墊13厚度要完全相同,而且同一拋光設備上的所有背墊13的厚度都要相同),一旦其中一個背墊13的厚度與其他背墊13的厚度不同就可能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厚度不一致。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對拋光後的晶圓厚度進行量測來判定背墊13厚度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將全部的載具12做廢棄處理,但這是一種事後機制,同時拋光後的晶圓厚度不一致的問題也並非只有背墊13厚度不一致這一個原因,因而存在誤判的風險,會造成物料的浪費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而本申請的拋光系統,在拋光作業前,通過該厚度量測設備量測載具12的背墊13厚度是否一致,以避免因載具12背墊13厚度不一致導致的過度拋光或拋光不足,可以有效避免原料的浪費,同時,檢測到的背墊13的厚度數據也可以作為後續的物料管理的基礎,比如在檢測到同一拋光設備上的不同載具12上的背墊13厚度不完全相同時,可以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13厚度相同的載具12重新組合,以確保重組後的同一拋光設備上的所有背墊13的厚度一致(由於背墊13和載具12不可拆卸,因而同一載具12上的多個背墊13厚度不一致時該載具12則需做報廢或是回廠維修保養),有助於減少物料損耗,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拋光物料管理方法,該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包括對拋光設備上的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測量(比如基於上述任一方案中該的厚度量測設備進行測量),並在檢測到單個拋光設備上的多個載具的背墊的厚度不相同時,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的步驟。通過這樣的重組實現載具和背墊的再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12寸晶圓拋光制程使用的載具一般為5片一套,每片載具可以同時拋光三片晶圓。現有技術中,當其中某一片載具的某個裝料口的背墊出現平坦度問題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出現平坦度不均勻的問題(比如如圖6中的線圈標記出的晶圓與其他晶圓的平坦度差異較大),這時這一整套的載具將不能再繼續使用,造成了很大的成本浪費,同時平坦度不好的載具也會造成產品的良率損失。
而本發明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第一步即是甄別出損壞的載具。如圖6所示,一個批次的15片晶圓在一套載具上拋光,其中的第5片載具拋出來的對應裝料口13/14/15的晶圓的平坦度數據較差,我們就認為第五片載具的背墊厚度出現問題。這時就需要將這套載具 A的其他四片好的載具和其他損壞的載具套中好的載具來進行重組以實現把兩套有部分載具損壞而導致全部不能使用的載具進行篩選後實現重組出一套好的載具並繼續使用。重組的標準是載具的背墊厚度要接近或相同,所以這時就需要採用前述任一方案中該的厚度量測設備來對載具的背墊進行量測,具體的量測原理還請參考對該厚度量測設備的介紹,出於簡潔的目的不贅述。量測的數據被導出,然後進行判斷重組。圖6數據表明,載具 A、B各有三個裝料口出現損壞,但是其他裝料口的載具是正常的,這時就需要依據載具背墊厚度的數據來進行重新組合。比如如圖7所示,將A 載具好的裝料口1-12和B 載具的裝料口13-15進行重新組合成一套好的載具 C,從而實現從兩套原本都不能使用的載具中重新組合出一套可以使用的好載具C。 當然,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量測載具背墊厚度的操作可以在拋光前進行,從而可以有效預防拋光出的晶圓平坦度不一致的問題。
理論上好載具的認定標準是背墊做到了同一厚度,但是出於穩妥起見,作為示例,該拋光物料管理方法還可以包括在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後,利用組合後的拋光設備對待拋光件或是試驗用拋光件進行拋光效果驗證的步驟,以確保重組後的拋光設備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狀態。比如採用前述任一方案中該厚度量測設備量測經重組出的載具C拋光出的晶圓的平坦度數據,得到的數據如圖8所示,則可以認定重組出的C載具符合標準,因而就節約了一套載具,並且可以改善之前使用壞載具對晶圓平坦度良率的不良影響。
綜上,本發明提供一種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厚度量測設備包括承載台及量測裝置;該承載台用於承載載具,該載具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該裝料口的內側一一對應設置有背墊;該量測裝置位於該承載台的一側,該量測裝置包括驅動模組及與該驅動模組相連接的量測模組,該驅動模組用於驅動該量測模組使其延伸至該背墊的上方以測量該背墊的厚度;該量測模組包括光源發射器、分光器、光接收器及處理單元,該光源發射器用於發射多色光源,該分光器用於將該光源發射器發射的多色光源經分光後入射至該背墊,該光接收器用於接收經該背墊反射的光源,該處理模組與該光接收器相連接,用於基於該光接收器接收的光源訊號得到該背墊的厚度。本發明經改善的結構設計,可以對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檢測,可以及時發現背墊厚度不一致的問題,避免因背墊厚度不一致導致拋光出的晶圓厚度不一致,可以有效減少誤判風險,有助於提高拋光品質,減少原料浪費。本發明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基於本發明的厚度量測設備對背墊厚度進行檢測後,將不同拋光設備上具有相同厚度的背墊的載具進行重組利用,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所以,本發明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種種問題而具有較高的產業利用價值。
以上敍述依據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其中各項特徵可以單一或不同結合方式實施。因此,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揭露為闡明本發明原則之具體實施例,應不拘限本發明於所揭示的實施例。進一步言之,先前敍述及其附圖僅為本發明示範之用,並不受其限囿。其他元件之變化或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11                                 承載台 111                               底座 112                               支撐架 12                                 載具 121                               裝料口 13                                 背墊 14                                 量測裝置 141                               驅動模組 142                               量測模組 142a                              光源發射器 142b                              分光器 142c                              光源接收器 142d                              處理單元 15                                 折射棱鏡 151                               聚光孔 16                                 顯示器 17                                 量測腔體 18                                 研磨墊 21                                 載具 22                                 背墊 23                                 晶圓 24                                 拋光組件
在此圖式可用以更為理解本發明之目的與優點,其中: 圖1顯示為載具、背墊和晶圓三者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發明的厚度量測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3顯示為本發明的量測模組的結構及量測原理示意圖。 圖4顯示為單個載具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顯示為拋光設備的局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至圖8顯示為本發明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的過程示意圖。
13                                   背墊 142a                                光源發射器 142b                                分光器 142c                                光源接收器 142d                                處理單元 15                                   折射棱鏡 151                                 聚光孔

Claims (9)

  1. 一種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包括對一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測量,並在檢測到單個拋光設備上的多個載具的背墊厚度不相同時,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的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拋光物料管理方法還包括將不同拋光設備上背墊厚度相同的載具組合到同一拋光設備後,利用組合後的拋光設備對待拋光件進行拋光效果驗證的步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對該載具的背墊厚度進行測量之設備包括:一承載台,用於承載該載具,該載具上設置有多個裝料口,該些裝料口的內側一一對應設置有一背墊;一量測裝置,位於該承載台的一側,該量測裝置包括一驅動模組及與該驅動模組相連接的一量測模組,該驅動模組用於驅動該量測模組使其延伸至該背墊的上方以測量該背墊的厚度;該量測模組包括一光源發射器、一分光器、一光接收器及一處理模組,該光源發射器用於發射多色光源,該分光器用於將該光源發射器發射的多色光源經分光後入射至該背墊,該光接收器用於接收經該背墊反射的光源,該處理模組與該光接收器相連接,用於基於該光接收器接收的光源訊號得到該背墊的厚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光接收器包括折射棱鏡及光電轉換器,該折射棱鏡上設置有聚光孔,該背墊反射的光線經該折射棱鏡過濾後經該聚光孔進入該光電轉換器進行光電訊號轉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一旋轉裝置,該旋轉裝置與該承載台相連接,用於通過驅動該承載台旋轉以帶動該載具旋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承載台包括一底座及一支撐架,該支撐架位於該底座上,該載具位於該支撐架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一顯示幕,該顯示幕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厚度量測設備包括一中央處理器,該中央處理器與該量測裝置相連接,用於儲存該量測裝置的量測結果,並對量測結果進行匹配分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拋光物料管理方法,其中,該厚度量測設備還包括一量測腔體,該承載台及該量測模組位於該量測腔體內。
TW109137641A 2020-07-06 2020-10-29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TWI7559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2359.4A CN111750786B (zh) 2020-07-06 2020-07-06 厚度量测设备、抛光系统及抛光物料管理方法
CN202010642359.4 2020-07-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02807A TW202202807A (zh) 2022-01-16
TWI755913B true TWI755913B (zh) 2022-02-21

Family

ID=72680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7641A TWI755913B (zh) 2020-07-06 2020-10-29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50786B (zh)
TW (1) TWI7559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9150B (zh) * 2023-03-01 2024-03-12 合肥东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棱镜折射检测基材厚度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0983A (zh) * 2002-10-17 2009-09-16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抛光状态监测装置和抛光装置以及方法
CN102575985A (zh) * 2009-10-08 2012-07-11 Vtt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确定物品及其表面的特性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CN105492861A (zh) * 2013-09-23 2016-04-13 Snu精度株式会社 厚度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厚度检测方法
TW201733688A (zh) * 2016-01-07 2017-10-01 愛克瑪公司 測量沈積於基材上的塗層厚度之光學方法
CN108700405A (zh) * 2016-12-06 2018-10-23 爱思开矽得荣株式会社 晶圆载体厚度测量装置
CN110108716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华侨大学 一种自动化衬底晶片缺陷及厚度检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4933B2 (ja) * 2000-08-23 2009-09-02 Sumco Techxiv株式会社 平面研磨装置
CN101660896B (zh) * 2009-09-23 2013-04-1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基于红外光学干涉法的半导体晶圆膜厚检测装置
CN104097118A (zh) * 2013-04-02 2014-10-15 盛美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无应力抛光集成装置
CN109755152B (zh) * 2017-11-08 2021-01-26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半导体晶圆处理装置及半导体晶圆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0983A (zh) * 2002-10-17 2009-09-16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抛光状态监测装置和抛光装置以及方法
CN102575985A (zh) * 2009-10-08 2012-07-11 Vtt技术研究中心 用于确定物品及其表面的特性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CN105492861A (zh) * 2013-09-23 2016-04-13 Snu精度株式会社 厚度检测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厚度检测方法
TW201733688A (zh) * 2016-01-07 2017-10-01 愛克瑪公司 測量沈積於基材上的塗層厚度之光學方法
CN108700405A (zh) * 2016-12-06 2018-10-23 爱思开矽得荣株式会社 晶圆载体厚度测量装置
CN110108716A (zh) * 2019-05-06 2019-08-09 华侨大学 一种自动化衬底晶片缺陷及厚度检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50786B (zh) 2022-03-01
TW202202807A (zh) 2022-01-16
CN111750786A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7158B2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TWI524064B (zh) 多重瑕疵檢出之光學檢測設備
TWI755913B (zh) 厚度量測設備、拋光系統及拋光物料管理方法
US10964567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1834093A (zh) 半導體製造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27483B (zh) 芯片分类装置与方法
CN205926350U (zh) 一种光发射次模块自动化测试设备
CN206464991U (zh) 晶圆单面抛光装置
KR20190009508A (ko) 다이 본딩 장치
CN115632008B (zh) 晶圆边缘缺陷处理方法和晶圆减薄设备
TWI546530B (zh) 半導體元件壓力測試裝置及其測試設備
CN207097790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芯片分选机构
CN206947297U (zh) 基板对准及检测装置与基板处理机台
JP2000117623A (ja) ウェーハ研磨装置
US11945074B2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654782B2 (ja) 研削加工装置
JP7437987B2 (ja) ダイボンディング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714894B1 (ko) 웨이퍼 폴리싱 장치
US20210050271A1 (en) Adhesion device, micro device optical inspection and repairing equipment and optical inspection and repairing method
JP2023083014A (ja) 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研削装置
CN206161548U (zh) 一种晶片质量检测装置
CN220312790U (zh) 一种晶片厚度自动检测仪
KR20070074987A (ko) 웨이퍼 대 웨이퍼 결함 검출 설비
TWI779357B (zh) 偵測物品表面缺陷的方法及其系統
US11699595B2 (en) Imaging for monitoring thickness in a substrate clean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