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53916B -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3916B
TWI753916B TW106119694A TW106119694A TWI753916B TW I753916 B TWI753916 B TW I753916B TW 106119694 A TW106119694 A TW 106119694A TW 106119694 A TW106119694 A TW 106119694A TW I753916 B TWI753916 B TW I7539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ime
frequency region
symbol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9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01490A (zh
Inventor
唐海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39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391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Abstract

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該方法可以抑制參考訊號之間干擾,降低頻道估計複雜度,從而提升通訊性能。

Description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本申請係有關通訊領域,特別關於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隨著網路的發展,業務需要量不斷地增加,業務需求種類也在不斷地增加,現有的網路標準通訊協議中網路設備與終端設備採用的是統一的參數集進行資料傳輸,例如,通訊協定規定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中的參數集為:一個無線幀為10ms,一個無線幀包括十個子幀,一個子幀包括兩個時隙,一個時隙包括七個符號,頻率上連續的12個子載波時域上的一個時隙組成一個資源塊(Resource Block,簡稱“RB”),每個子載波間隔為15k,頻域上的一個子載波時域上的一個符號稱為一個資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簡稱“RE”)等等,隨著業務多樣性的呈現,採用一個特有參數集傳輸資料會限制不同類型資料的傳輸,導致通訊性能較差。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能夠採用不同的子載波間隔傳輸參考訊號和資料,可以支持不同子 載波間隔的資料採用相同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可以抑制參考訊號之間干擾,降低頻道估計複雜度,從而提升通訊性能。
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包括: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子載波間隔大小,與參考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不同,實現了資料與參考訊號的各自獨立優化。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一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該第二訊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 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三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四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因此,即使兩個相鄰細胞的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它們的參考訊號也可以採用相同的子載波間隔,以便採用正交或低相關設計,避免在相鄰或相同的頻帶上,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之間嚴重的子載波間干擾,保證了頻道估計的性能。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 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五訊號,該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六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因此,即使同一細胞的不同時頻區域的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它們的參考訊號也採用相同的子載波間隔,以便採用正交或低相關設計,避免在同一細胞,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的相鄰時頻區域的參考訊號之間嚴重的子載波間干擾,保證了頻道估計的性能。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第二發送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七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七訊號,該第七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二發送端在該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八符號 上,利用第五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八訊號,該第八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五子載波間隔;其中,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和/或,該第一發送端和該第二發送端位於相同的細胞;該第四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資料訊號和控制訊號對應不同的子載波間隔。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該第一符號上,透過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九訊號,該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第九訊號與該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
本申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包括: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 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利用該第一訊號解調該第二訊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包括: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包括: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的發送第三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該接收端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接收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四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該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包括: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包括:該接收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該訊息傳輸方法還包括:該接收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五訊號,該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該接收端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六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本申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訊息傳輸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 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模組單元。
本申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裝置,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具體地,該訊息傳輸裝置包括用於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的模組單元。
本申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裝置,包括:儲存器和處理器,該儲存器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訊息傳輸裝置,包括:儲存器和處理器,該儲存器用於儲存指令,該處理器用於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並且當該處理器執行該儲存器儲存的指令時,該執行使得該處理器執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儲存介質,該計算機儲存介質中儲存有程式碼,該程式碼用於指示執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本申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儲存介質,該計算機儲存介質中儲存有程式碼,該程式碼用於指示執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選的實現方式中的方法。
100‧‧‧通訊系統
110‧‧‧網路設備
120‧‧‧終端設備
200、300、400、500、600‧‧‧訊息傳輸方法
210、220‧‧‧方塊
310、320‧‧‧方塊
410、420、430、440‧‧‧方塊
510、520、530、540‧‧‧方塊
610、620、630、640‧‧‧方塊
700、800‧‧‧訊息傳輸裝置
710‧‧‧處理單元
720‧‧‧發射單元
810‧‧‧接收單元
820‧‧‧處理單元
900‧‧‧裝置
910‧‧‧處理器
920‧‧‧儲存器
930‧‧‧收發器
940‧‧‧匯流排系統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習知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圖式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圖式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圖式獲得其他的圖式。
第1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應用場景圖。
第2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3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示意性的時頻資源利用圖。
第4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5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示意性的時頻資源利用圖。
第6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示意性的時頻資源利用圖。
第7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8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9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10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裝置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11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裝置的示意性流程圖。
第12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裝置的示意性流程圖。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圖式,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可以應用於各種通訊系統,例如:全球行動通訊(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簡稱“GSM”)系統、分碼多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CDMA”)系統、寬頻分碼多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簡稱“WCDMA”)系統、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簡稱“GPRS”)系統、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系統、通用行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簡稱“UMTS”)、等目前的通訊系統,尤其應用於未來的5G系統。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終端設備也可以指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存取終端、用戶單元、用戶站、行動站、行動台、遠端站、遠端終端、行動設備、用戶終端、終 端、無線通訊設備、用戶代理或用戶裝置。存在終端可以是蜂巢式電話、無線電話、會話啟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SIP”)電話、無線本地迴路(Wireless Local Loop,簡稱“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PDA”)、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其它處理設備、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未來5G網路中的終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公用陸上行動通訊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簡稱“PLMN”)中的終端設備等。
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網路設備可以是用於與終端設備通訊的設備,該網路設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地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簡稱“BTS”),也可以是WCDMA系統中的基地台(NodeB,簡稱“NB”),還可以是LTE系統中的演進型的基地台(Evolutional NodeB,簡稱“eNB或eNodeB”),還可以是雲端無線存取網路(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CRAN”)場景下的無線控制器,或者該網路設備可以為中繼站、存取點、車載設備、可穿戴設備以及未來5G網路中的網路設備或者未來演進的PLMN網路中的網路設備等。
第1圖顯示本申請的應用場景的示意圖。第1圖中的通訊系統100可以包括網路設備110和終端設備120。網路設備110用於為終端設備120提供通訊服務並存取核心網,終端設備120透過搜索網路設備110發送的同步訊號、廣播訊號等而訪問網路,從而與網路進行通訊。第1圖中示出的箭頭可以表示透過終端設備 120與網路設備110之間的蜂窩鏈路進行的上/下行傳輸。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網路設備110可以是發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終端設備可以是發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訊號傳輸時採用的子載波間隔和符號長度成反比T=1/△f,其中,T為符號長度,△f為子載波間隔。例如,子載波間隔為15kHZ,則符號長度為66.67μs。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子載波間隔可以是但不限於15kHZ、30kHZ和60kHZ。
第2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圖。第2圖示出了訊息傳輸方法的步驟或操作,但這些步驟或操作僅是示例,本發明實施例還可以執行其他操作或者第2圖中的各個操作的變形。
方塊210,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向接收端發送第一訊號,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
方塊220,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向接收端發送第二訊號,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第二子載波間隔,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可選地,第一訊號可以用於接收端解調第二訊號。
例如,如第3圖所示的時頻區域,可以在符號#1、符號#3、符號#5和符號#7上,利用子載波間隔60kHZ發送參考訊號,可以在符號#2、符號#4、符號#6和符號#8,利用子載波間隔15kHZ 發送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是資料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如子幀),即用戶發送一次資料佔用的最少時頻資源,在該時頻調度單位內可傳輸資料訊號、參考訊號和控制信令。
對應地,本發明實施例的由接收端執行的訊息傳輸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圖如第4圖所示。應理解,第4圖示出了訊息傳輸方法的步驟或操作,但這些步驟或操作僅是示例,本發明實施例還可以執行其他操作或者第3圖中的各個操作的變形。
在方塊310中,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 在方塊320中,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接收端在接收到第一訊號和/或第二訊號之後,可以進行後續處理,例如,利用第一訊號解調第二訊號,具體處理操作本申請實施例不做限定。
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時頻調度單位可以分為時域維度的時域調度單位和頻域維度的頻域單位。
例如,對於資料訊號而言,時域調度單位可以為時隙、子幀或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對於控制訊號而言,時域調度單位可以為符號。對於資料訊號而言,頻域調度單位可以為子載波,對於控制訊號而言,頻域調度單位可以為(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
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時頻調度單位還可以以時頻域二維進行限定,例如,對於資料訊號而言,最小的時頻調度單位可以為資源塊(Resource Block,RB),其中,一個RB可以為1個子幀×12個子載波。
應理解,上述提到的時域調度單位、頻域調度單位或時頻域調度單位的劃分方式,只是本申請實施例的具體實現方式,本申請實施例還可以有其他劃分方式。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與參考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不同,實現了子載波間隔的靈活設計。
具體地,由於參考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與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可以不同,則可以在保持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同時,增大參考訊號對應的子載波間隔,由此可以縮短頻道估計的時延。例如,60kHz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的符號長度是15kHz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的符號長度1/4,可以使接收機提早50μs開始頻道估計,對於強調低時延性能的業務,這是一個明顯的優勢,即使對於普通的傳輸控制協議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業務,也可以間接提高吞吐量。60kHz等較大子載波間隔的主要缺點是循環前綴(Cyclic Prefix,CP)開銷過大,在巨細胞(Macrocell)覆蓋場景需要插入較長的CP,所有資料傳輸均採用較大子載波間隔會對頻譜效率造成很大損失。但是參考訊號只佔用少量的符號,因此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但縮短時延帶來的增益卻相當明顯。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於不同的終端,或不同的細胞(Cell),或不同的頻段,對應的參考訊號的子載波間隔可以相同,而對應的資料訊號或參考訊號的子載波間隔可以不同。
例如,如第5圖所示,區域#1和#2對應相同的時域和相鄰的頻域,區域#1和區域#2用於發送參考訊號的符號的子載波間隔相同,區域#1和區域#2的非參考訊號所在的符號的子載波間隔不同。
例如,如第6圖所示,區域#1和#2對應相同的時頻和頻域,但是對應不同的細胞或終端設備,區域#1和區域#2用於發送參考訊號的符號的子載波間隔相同,區域#1和區域#2的非參考訊號所在的符號的子載波間隔不同。
可選地,本申請實施例的具有相同的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佔用的資源粒子的時頻形狀相同。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於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傳輸資料的多個終端,或多個細胞,或多個頻段,可以僅設計 一種參考訊號圖樣種類,發射機和接收機可以實現一種統一的參考訊號發送和頻道估計算法,大大降低了標準和設備的複雜度,而相應的通知參考訊號類型的控制信令也大為簡化,開銷減小很多。
可選地,具有相同的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可以採用正交或低相關的序列。
例如,網路設備利用兩個細胞在非參考訊號佔用的符號上發送的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子載波間隔不同,在同一天線埠上的參考訊號的子載波間隔相同,且參考訊號佔用的資源粒子的時頻形狀相同。可選地,該兩個細胞在同一天線埠上的參考訊號採用正交或低相關的序列。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所提到的時頻區域對應的終端設備是指利用該時頻區域發送訊號的終端設備。本申請實施例所提到的時頻區域對應的細胞是指在該時頻區域發送訊息時所採用的細胞,可以應用於上行,也可以應用於下行。
為了便於理解,以下將結合第7圖至第9圖進行詳細說明。
應理解,在本申請的各種實施例中,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申請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還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的各發送端的發送操作對 應有接收端的接收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再贅述。
第7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圖。其中,第7圖所示的第一時頻區域和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第一和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第三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該方法可以應用於下行傳輸,此時,該第一發送端可以網路設備,接收端可以為終端設備,其中,不同的時頻區域對應的接收端可以為相同的終端設備,也可以為不同的終端設備。
當然,該方法也可以用於上行傳輸,則此時,發送端為終端設備,接收端可以網路設備,其中,不同的時頻區域對應的接收端可以為相同的網路設備,也可以為不同的網路設備。
在方塊41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一訊號。
在方塊42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 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二訊號。
在方塊43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三訊號,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三訊號。
在方塊44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四訊號,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接收第四訊號。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相同頻帶或相鄰頻帶即使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參考訊號也可以採用相同的子載波間隔,可以避免在相鄰或相同的頻帶上,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之間會產生嚴重的子載波間干擾,保證了頻道估計的性能。
第8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500的示意性流程圖。其中,第8圖所示的第一時頻區域和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第一和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第四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該方法可以應用於下行傳輸,此時,該第 一發送端可以網路設備,接收端可以為終端設備,其中,不同的時頻區域對應的接收端可以為相同的終端設備,也可以為不同的終端設備。
當然,該方法也可以用於上行傳輸,則此時,發送端為終端設備,接收端可以網路設備。
在方塊51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一訊號。
在方塊52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二訊號。
在方塊53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第一細胞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五訊號,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第一細胞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五訊號。
在方塊54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六訊號, 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可選地,第五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第六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接收第六訊號。
因此,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同一細胞即使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參考訊號也採用相同的子載波間隔,可以避免在同一細胞,採用不同子載波間隔的參考訊號之間會產生嚴重的子載波間干擾,保證了頻道估計的性能。
第9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方法600的示意性流程圖。其中,第9圖所示的第一時頻區域和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第一時頻區域和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和/或,第一發送端和第二發送端位於相同的細胞;第一和第四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第五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該方法可以應用於上行傳輸,在應用於上行傳輸時,第一發送端和第二發送端可以位於相同的細胞,或第一發送端發送訊號的第一時頻區域和第二發送端發送訊息的第四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或相鄰。
可選地,該方法可以應用於下行傳輸,此時,第一發送端發送訊號的第一時頻區域和第二發送端發送訊息的第四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或相鄰,此時,第一發送端和第二發送端可以對應於不同細胞。
在方塊61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一訊號。
在方塊620中,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接收第二訊號。
在方塊630中,第二發送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七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七訊號,第七訊號為參考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七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七訊號。
在方塊640中,第二發送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八符號上,利用第五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八訊號,第八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可選地,第七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第八訊號。
對應的,接收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八符號上,利用第五子載波間隔接收第八訊號。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發送參考訊號的符號上,還可以發送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可選地,資料訊號或控制 訊號可以與參考訊號交叉排列。
例如,如第3圖所示的時頻區域,可以在符號#1、符號#3、符號#5和符號#7,利用子載波間隔60kHZ發送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發送的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可以與參考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
應理解,本申請實施例提到的交叉排列並非必須是一比一的依次交叉排列,可以按照參考訊號的訊號量和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訊號量大小關係來確定,比如,在某一符號上,第一個子載波發送參考訊號,第二個、第三個和第四個子載波發送資料或控制訊號,第五個子載波發送參考訊號,第六個、第七個和第八個發送資料或控制訊號,依次類推。
第10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裝置7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第10圖所示,該裝置700包括:處理單元710,用於獲取第一訊號和第二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號;發送單元720,用於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該第一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該第二訊號。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710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三訊號和第四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 控制訊號。該發送單元720進一步用於: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三訊號;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四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710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五訊號和第六訊號,該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該發送單元720進一步用於: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五訊號;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六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資料訊號和控制訊號對應不同的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該處理單元710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九訊號,該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該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該第一符號上,透過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九訊號。
該裝置700可以對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發送端,可以實現該發送端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贅述。
第11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訊息傳輸裝置800的示意性方塊圖。如第11圖所示,該裝置800包括接收單元810和處理單元820。
接收單元810,用於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處理單元820,用於處理該第一訊號和該第二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可選地,該處理單元820進一步用於:利用該第一訊號解調該第二訊號。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810進一步用於: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 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的發送第三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接收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四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該處理單元820進一步用於:處理該第三訊號和該第四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該接收單元810進一步用於: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五訊號,該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六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該處理單元820進一步用於:處理該第五訊號和該第六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 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該裝置800可以對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接收端,可以實現該接收端的相應操作,為了簡潔,在此不贅述。
第12圖顯示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裝置900的示意性方塊圖。該裝置900包括處理器910、儲存器920和收發器930。儲存器920,用於存放程式指令。處理器910可以調用儲存器920中存放的程式指令。收發器930用於對外通訊,可選地,裝置900還包括將處理器910、儲存器920和收發器930互連的匯流排系統940。
可選地,該裝置900可以對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發送端,用於實現該發送端的相應功能。或者,可以對應於上述方法實施例中的接收端,用於實現該接收端的相應功能。
以下首先以裝置900作為發送端為例進行說明。
具體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該第一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該第二訊號。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包括:該第一發送端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三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四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一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該第二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五訊號,該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 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六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資料訊號和控制訊號對應不同的子載波間隔。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該第一符號上,利用收發器930透過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九訊號,該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可選地,該第九訊號與該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
以下以裝置900作為接收端為例進行說明。
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該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該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二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 令,執行以下操作:該接收端利用該第一訊號解調該第二訊號。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的發送第三訊號,該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該第二細胞,接收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四訊號,該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三子載波間隔,該第一細胞不同於該第二細胞;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該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可選地,處理器910用於調用儲存器920中儲存的指令,執行以下操作: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該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一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該第一細胞,在該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該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該第二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該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五訊號,該第五 訊號為參考訊號;利用收發器930在該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該第一細胞,接收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六訊號,該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該第四子載波間隔;該第一時頻區域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該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或者電腦軟體和電子硬體的結合來實現。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的範圍。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透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結合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透過一些連接埠,裝置或單 元的間接耦合或通訊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請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結合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結合在一個單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並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可以儲存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儲存介質中。基於這樣的理解,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習知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或者該技術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軟體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體產品儲存在一個儲存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介質包括:隨身碟、可攜式硬碟、唯讀儲存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儲存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碼的介質。
本發明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 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訊息傳輸方法
210、220‧‧‧方塊

Claims (19)

  1. 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包括: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所述第一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九訊號,所述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且所述第九訊號與所述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以及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所述第二訊號。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一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二訊號;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三訊號,所述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所 述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四訊號,所述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三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細胞不同於所述第二細胞;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發送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一訊號,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一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二訊號;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一發送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五訊號,所述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一發送端在所述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六訊號,所述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四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方法,還包括: 第二發送端在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七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七訊號,所述第七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二發送端在所述第四時頻區域內,在第八符號上,利用第五子載波間隔發送第八訊號,所述第八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五子載波間隔;其中,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四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和/或,所述第一發送端和所述第二發送端位於相同的細胞;所述第四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資料訊號和控制訊號對應不同的子載波間隔。
  7. 一種訊息傳輸方法,包括: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以及第九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且其中所述第九訊號與所述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以及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端利用所述第一訊號解調所述第二訊號。
  9.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方法,其中 所述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包括: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一訊號;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包括: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二訊號;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端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的發送第三訊號,所述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二細胞,接收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四訊號,所述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三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細胞不同於所述第二細胞;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0.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包括: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一訊號; 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包括: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二訊號;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接收端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五訊號,所述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接收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六訊號,所述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四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1. 一種訊息傳輸裝置,包括:處理單元,用於獲取第一訊號和第二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以及發送單元,用於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一訊號,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二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九訊號,所述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所述第一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第九訊號,其中所述第九訊號與所述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第一訊號用於接收端解調所述第二訊號。
  13. 如請求項11或12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三訊號和第四訊號,所述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一訊號;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二訊號;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三訊號;在所述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二細胞,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四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三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細胞不同於所述第二細胞;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4. 如請求項11或12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獲取第五訊號和第六訊號,所述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 所述發送單元進一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一訊號;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二訊號;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五訊號;在所述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所述第六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四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5.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裝置,其中資料訊號和控制訊號對應不同的子載波間隔。
  16. 一種訊息傳輸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端在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一訊號及第九訊號,所述第一訊號為參考訊號,所述第九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且其中所述第九訊號與所述第一訊號在頻域上交叉排列;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在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二訊號,所述第二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以及處理單元,用於處理所述第一訊號、所述第二訊號和所述第九訊號,其中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 利用所述第一訊號解調所述第二訊號。
  18. 如請求項16或17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進一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一訊號;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二訊號;在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三符號上,透過第二細胞,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的發送第三訊號,所述第三訊號為參考訊號;在所述第二時頻區域內,在第四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二細胞,接收利用第三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四訊號,所述第四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處理所述第三訊號和所述第四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三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細胞不同於所述第二細胞;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時頻相同,頻域相同或相鄰;所述第二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19. 如請求項16或17所述之裝置,其中所述接收單元進一步用於: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一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一訊號;在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內,透過所述第一細胞,在所述第二符號上,接收利用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發送的所述第二訊號;在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五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接收利用所述第一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五訊號,所述第五訊號為參考訊號; 在所述第三時頻區域內,在第六符號上,透過所述第一細胞,接收利用第四子載波間隔發送的第六訊號,所述第六訊號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所述處理單元進一步用於:處理所述第五訊號和所述第六訊號;其中,所述第二子載波間隔不同於所述第四子載波間隔;所述第一時頻區域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時域相同,頻域不同;所述第三時頻區域的大小為資料訊號或控制訊號的最小時頻調度單位大小。
TW106119694A 2016-06-20 2017-06-13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TWI7539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86421 2016-06-20
WOPCT/CN2016/086421 2016-06-20
PCT/CN2016/086421 WO2017219204A1 (zh) 2016-06-20 2016-06-20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490A TW201801490A (zh) 2018-01-01
TWI753916B true TWI753916B (zh) 2022-02-01

Family

ID=6078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9694A TWI753916B (zh) 2016-06-20 2017-06-13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1032834B2 (zh)
EP (1) EP3429147B1 (zh)
JP (2) JP2019523571A (zh)
KR (1) KR20190022466A (zh)
CN (2) CN109076034B (zh)
HK (1) HK1258241A1 (zh)
TW (1) TWI753916B (zh)
WO (1) WO20172192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16541B1 (en) * 2015-07-27 2019-10-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izing data transmission
CN107734674B (zh) * 2016-08-11 2023-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EP3334221B1 (en) * 2016-12-07 2020-09-16 Alcatel Lucent Device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device
CN111726311B (zh) * 2019-03-1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101219A1 (en) * 2021-04-27 2022-12-14 Apple Inc. Wireless device scheduling availability during neighbor cell measurements
CN115913498A (zh) * 2021-09-30 2023-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80A (zh) * 2006-09-25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方法及模块
US20110038398A1 (en) * 2008-04-23 2011-02-17 Yoshio Konn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10134879A1 (en) * 2008-08-05 2011-06-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wer density setting method
WO2014060037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fram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81131A1 (en) 2002-10-25 2004-04-29 Walton Jay Rod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OFDM symbol sizes
JP4291674B2 (ja) * 2003-11-11 2009-07-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Ofdm送信機及びofdm受信機
WO2006031090A1 (en) 2004-09-18 2006-03-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ofdm system
US7817533B2 (en) 2006-01-11 2010-10-19 Amicus Wireless Technology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M-based signals with variable pilot subcarrier spacing
US9461736B2 (en) 2006-02-21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lot packe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077595B2 (en) * 2006-02-21 2011-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me-frequency multiplexing stru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132384B (zh) 2006-08-23 2011-01-1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ofdm系统中导频复用方法及装置
KR101350623B1 (ko) * 2007-02-02 2014-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스케줄링용 기준신호의 전송 방법
CN101325739A (zh) * 2007-06-14 2008-12-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数据和上行控制信令的方法
KR101520667B1 (ko) 2007-09-10 2015-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파일럿 부반송파 할당 방법
CN101577857A (zh) * 2008-05-10 2009-1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配置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577357A (zh) 2009-05-20 2009-11-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带状线型铁氧体移相器
JP4733200B2 (ja) 2009-08-20 2011-07-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受信装置
JP5970595B2 (ja) 2015-09-02 2016-08-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9057747A (ja) 2016-02-04 2019-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MX2018011613A (es) * 2016-03-25 2019-01-10 Ntt Docomo Inc Terminal de usuario, estacion de base de radio y metodo de radiocomunicacion.
ES2943156T3 (es) 2016-04-25 2023-06-09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 Inst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señales de descubrimiento y método para recibir señales de descubrimiento
ES2843826T3 (es) 2016-05-13 2021-07-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istema de subportadoras múltiples con numerologías múltiples
US11223466B2 (en) 2016-05-27 2022-01-1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4980A (zh) * 2006-09-25 2008-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参考信号资源确定方法及模块
US20110038398A1 (en) * 2008-04-23 2011-02-17 Yoshio Konn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110134879A1 (en) * 2008-08-05 2011-06-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power density setting method
WO2014060037A1 (en) * 2012-10-18 2014-04-2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mmunic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 frame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Main components for forward compatible frame structure design in NR",3GPP TSG-RAN WG1 #85 R1-165029; Nanjing,P.R.China,May 23-27,2016[公開日:2016/05/23-23];[https://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5/Docs/R1-165029.zi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32834B2 (en) 2021-06-08
EP3429147B1 (en) 2024-01-24
CN109076034B (zh) 2020-08-25
CN109076034A (zh) 2018-12-21
EP3429147A1 (en) 2019-01-16
CN111885726B (zh) 2022-10-21
TW201801490A (zh) 2018-01-01
HK1258241A1 (zh) 2019-11-08
JP2019523571A (ja) 2019-08-22
EP3429147A4 (en) 2019-05-15
WO2017219204A1 (zh) 2017-12-28
CN111885726A (zh) 2020-11-03
US20190098650A1 (en) 2019-03-28
JP2021185697A (ja) 2021-12-09
US20210274523A1 (en) 2021-09-02
US11528728B2 (en) 2022-12-13
KR20190022466A (ko) 2019-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3916B (zh) 訊息傳輸方法和裝置
CN108282862B (zh)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CN109952728B (zh) 用于新无线电的控制信道
CN109565795B (zh) 信息传输方法和信息传输设备
TWI751294B (zh) 傳輸訊號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JP7171546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の装置
WO2018192015A1 (zh) 时频资源传输方向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TWI765931B (zh) 傳輸資訊的方法、終端設備和網路設備
WO2018129987A1 (zh) 免授权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TWI756255B (zh) 導頻信號的傳輸方法和設備
CN11186703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029346A1 (zh) 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7070962A1 (zh) 指示资源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CN107852222B (zh) 通过频率分集进行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14651415A (zh) 同步信号块设计
WO2018127150A1 (zh) 一种多扇区化天线及通信系统
TWI753922B (zh) 傳輸數據的方法、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
CN114642029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006741A1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18418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设备
JP7340586B2 (ja) 信号伝送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2052073A1 (zh)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8233694A1 (zh) 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