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8436B -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8436B
TWI748436B TW109114763A TW109114763A TWI748436B TW I748436 B TWI748436 B TW I748436B TW 109114763 A TW109114763 A TW 109114763A TW 109114763 A TW109114763 A TW 109114763A TW I748436 B TWI748436 B TW I74843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wireless
cellular
wireless transcei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4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46772A (zh
Inventor
劉維倫
張勝凱
謝宜靜
楊雁智
黃騰葳
徐子翔
李梓煜
江宗嶽
Original Assignee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6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6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43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該無線通訊設備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檢測一個或複數個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控制器選擇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所述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第一頻帶中之該個第一頻帶與所述第二頻帶中之該個第二頻帶不重疊;將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分配給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得該無線收發器能夠駐留在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控制器還將所選擇之第二頻帶分配給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得該無線收發器能夠連接到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非蜂窩網路。

Description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本發明總體上有關於無線通訊,以及更具體地,有關於用於設備內共存(IDC)干擾預防之裝置和方法。
隨著對無處不在之計算和網路之需求增長,已經開發了各種無線技術,包括蜂窩技術(也稱為無線電接入技術(RAT))和非蜂窩無線技術。例如,蜂窩技術可以包括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技術、通用封包無線業務(GPRS)技術、全球演進之增強資料速率(EDGE)技術、寬頻分碼多工(WCDMA)技術、分碼多工2000(CDMA 2000)技術、分時同步分碼多工(TD-SCDMA)技術、全球微波接入互通性(WiMAX)技術、長期演進(LTE)技術、高級長期演進(LTE-A)技術、分時LTE(TD-LTE)技術和新無線電(NR)技術等。非蜂窩無線技術(也稱為短距離無線(SRW)技術)可以包括無線保真(Wi-Fi)技術、藍牙(BT)技術和Zigbee技術等。
如今,諸如行動電話、平板電腦、物聯網(IOT)設備、遠端資訊處理設備等無線通訊設備可以支援多種RAT,甚至還可以支援一種或複數種非蜂窩技術,不管使用者之地理位置如何,都可以經由所支援之無線技術隨時為使用者提供無線通訊之靈活性。以配備有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手持設備(例如,行動電話)為例,由於無線收發器在同一設備內之距離非常近,因此設備內共存(IDC)干擾是一個嚴重問題。在配備有支援一種或複數種蜂窩技術和/或一種或複數種非蜂窩技術之單個無線收發器之掌上型設備中也存在類似問題。
因此,期望有一種穩健方式來解決無線通訊設備中之IDC干擾問題,尤其是對於那些小尺寸之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出收集由同一設備內之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檢測到之可用頻帶,並針對所述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選擇非重疊之頻帶,以便在發生IDC干擾之前使用。
在本申請之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之無線通訊設備。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檢測一個或複數個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控制器被配置為選擇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不重疊;將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能夠駐留在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上,並且將所選擇之第二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能夠連接到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非蜂窩網路。
在本申請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之無線通訊設備。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依據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蜂窩網路接收之測量配置來檢測一個或複數個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控制器被配置為確定是否存在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該組合中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不重疊,並且當存在組合時,使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發送第一測量報告,該第一測量報告指示該組合中僅第一頻帶可用於蜂窩網路中之一個蜂窩網路。
在本申請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和控制器之無線通訊設備。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從利用第二無線電接入技術(RAT)之第二蜂窩網路接收與利用第一RAT之第一蜂窩網路之第一頻帶相關聯之無線電承載配置,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控制器被配置為確定是否存在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該組合中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不重疊,並當不存在組合時,使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向第二蜂窩網路發送訊息,以指示在第一頻帶上建立連接失敗。
本發明提供之用於預防設備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可避免IDC干擾。
在檢閱以下對用於IDC干擾預防之無線通訊設備和方法之特定實施方式之描述後,本申請之其他方面和特徵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顯而易見。
以下描述是出於說明本申請之一般原理之目的,並且不應以限制意義來理解。應當理解,實施方式可以以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當在本文中使用時,術語「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e)」和/或「包含(including)」指定存在所聲稱之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和/或元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複數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元件和/或其組。
第1圖是依據本申請實施方式之無線通訊環境之框圖。
如第1圖所示,無線通訊環境100包括無線通訊設備110、蜂窩網路120和非蜂窩網路130。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與蜂窩網路120和/或非蜂窩網路130進行無線通訊,以獲得行動服務。
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或行動台(MS),諸如,行動電話(例如,功能電話或智慧型電話)、平板個人電腦(PC)、膝上型電腦、或支援蜂窩網路120和非蜂窩網路130利用之無線技術之任何計算設備。
蜂窩網路120可以包括接入網路121和核心網路122。接入網路121負責處理無線電訊號、終止無線電協定、以及將無線通訊設備110與核心網路122連接,而核心網路122負責執行行動性管理、網路側認證、以及與公共/外部網路(例如,網際網路)之介面連接。
接入網路121和核心網路122可以各自包括用於執行所述功能之一個或複數個網路節點。例如,如果蜂窩網路120是GSM/GPRS/EDGE網路,則接入網路121可以是GSM EDGE無線電接入網路(GERAN),該GSM EDGE無線電接入網路(GERAN)至少包括基地台收發站(BTS)和基地台控制器(BSC),並且核心網路122可以是GPRS核心,該GPRS核心至少包括行動交換中心(MSC)、歸屬位置寄存器(HLR)、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和閘道GPRS支援節點(GGSN)。
如果蜂窩網路120是WCDMA網路,則接入網路121可以是通用陸地無線接入網路(UTRAN),而核心網路122可以是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PRS)核心,該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PRS)核心包括歸屬位置寄存器(HLR)、至少一個服務GPRS支援節點(SGSN)和至少一個閘道GPRS支持節點(GGSN)。
如果蜂窩網路120是LTE/LTE-A/TD-LTE網路,則接入網路121可以是演進型UTRAN(E-UTRAN),該演進型UTRAN至少包括演進型NB(eNB)(例如,宏eNB、毫微微eNB或微微eNB),並且核心網路122可以是演進封包核心(EPC),該演進封包核心(EPC)包括家用訂戶伺服器(HSS)、行動性管理實體(MME)、服務閘道(S-GW)、封包資料網路閘道(PDN-GW或P-GW)和IP多媒體子系統(IMS)伺服器。
如果蜂窩網路120是NR網路,則接入網路121可以是下一代無線接入網路(NG-RAN),該下一代無線接入網路至少包括gNB或傳輸接收點(TRP),並且核心網路122可以是下一代核心網路(NG-CN),該下一代核心網路包括各種網路功能,包括接入和行動功能(AMF)、會話管理功能(SMF)、策略控制功能(PCF)、應用程式功能(AF)、認證伺服器功能(AUSF)、使用者面功能(UPF)和使用者資料管理(UDM),其中,各個網路功能都可以被實現為專用硬體上之網路元素,或者可以被實現為在專用硬體上運行之軟體實例,或者可以被實現為在適當之平臺(例如,雲架構)上產生實體之虛擬化功能。
非蜂窩網路130可以是利用Wi-Fi技術之無線局域網(WLAN),或者可以是利用BT技術之個人局域網(PAN),或者可以是Zigbee網路,或者是利用另一種短距離無線(SRW)技術之網路。
例如,非蜂窩網路130可以是由利用Wi-Fi技術之一個或複數個接入點(AP)形成之WLAN。具體地,各個AP可以透過乙太網電纜連線到局域網,並且AP通常接收、緩衝和發送被定向去往和來自無線通訊設備110之資料業務。通常,平均來說,各個AP可以具有從有障礙物(牆壁、樓梯、電梯等)之區域之20米到有清晰視線之區域之100米之變化之覆蓋範圍。
第2圖是示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無線通訊設備110之框圖。
如第2圖所示,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包括兩個無線收發器10和20、控制器30、存儲裝置40、顯示裝置50和輸入/輸出(I/O)設備60。
無線收發器10被配置為執行去往和來自蜂窩網路120之無線發送和接收。
具體地,無線收發器10可以包括射頻(RF)設備11、基帶處理設備12和天線13,其中,天線13可以包括用於波束成形之天線陣列。
基帶處理設備12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並控制訂戶標識卡(未示出)與RF設備11之間之通訊。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訂戶標識卡可以是訂戶標識模組(SIM)卡或通用SIM(USIM)卡,並且可以被插入無線通訊設備110之插槽中。在另一實施方式中,訂戶標識卡可以是虛擬SIM/USIM或軟SIM/USIM,並且可以被嵌入到無線通訊設備110內(例如,可以被寫入存儲裝置40)。基帶處理設備12可以包含用於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之複數個硬體元件,諸如,類比數位轉換(ADC)/數位類比轉換(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
RF設備11可以經由天線1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之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12處理之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12接收基帶訊號並將接收到之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然後再經由天線13發送該RF無線訊號。RF設備11還可以包含複數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11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在所支援之RAT之射頻中振盪之載波相乘,其中,射頻取決於所使用之RAT可以是在GSM/EDGE/GPRS系統中利用之900 MHz、1800 MHz或1900 MHz,或者可以是在WCDMA系統中利用之900 MHz、1900 MHz或2100 MHz,或者可以是在LTE/LTE-A/TD-LTE系統中利用之900 MHz、2100 MHz或2.6 GHz,或者是在5G(例如,NR)系統中利用之任何射頻(例如,低於6 GHz、針對毫米波之24.25GHz~52.6GHz)或者其他射頻。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無線收發器10可以包括兩組RF設備和天線,以支援演進之通用陸地無線接入(E-UTRA)-NR雙連線性(EN-DC)。
無線收發器20被配置為執行去往非蜂窩網路130之無線發送和來自非蜂窩網路130之無線接收。
具體地,無線收發器20可以包括RF設備21、基帶處理設備22和天線23。
基帶處理設備22被配置為執行基帶訊號處理。基帶處理設備22可以包含用於執行基帶訊號處理之複數個硬體元件,諸如,ADC/DAC、增益調整、調製/解調、編碼/解碼等。
RF設備21可以經由天線23接收RF無線訊號,將接收到之RF無線訊號轉換為由基帶處理設備22處理之基帶訊號,或者從基帶處理設備22接收基帶訊號並將接收到之基帶訊號轉換為RF無線訊號,隨後再透過天線23發送該RF無線訊號。RF設備21還可以包含複數個硬體設備,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RF設備21可以包括混頻器,以將基帶訊號與在所支援之SRW技術之射頻中振盪之載波相乘,其中,射頻取決於所使用之SRW技術可以是在Wi-Fi系統中利用之2.4 GHz或5 GHz,或者可以是在BT系統中利用2.402~2.480 GHz或者其他射頻。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無線收發器10和20可以被結合到單個無線收發器中。也就是說,單個無線收發器可以包括組合RF設備,以支援去往和來自蜂窩網路120和非蜂窩網路130之無線收發。
控制器30可以是通用處理器、微控制單元(MCU)、應用處理器、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圖形處理單元(GPU)、全息處理單元(HPU)、神經處理單元(NPU)等,該控制器30包括用於提供資料處理和計算功能、控制無線收發器10與蜂窩網路120進行無線通訊、控制無線收發器20與非蜂窩網路130進行無線通訊、向存儲裝置40存儲資料(例如,程式碼)和從存儲裝置40檢索資料、向顯示裝置50發送一系列訊框資料(例如,表示文本訊息、圖形、圖像等)、以及經由I/O設備60接收使用者輸入或輸出訊號之各種電路。
具體地,控制器30協調無線收發器10和無線收發器20、存儲裝置40、顯示裝置50和I/O設備60之上述操作,以執行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控制器30可以被結合到基帶處理設備12或基帶處理設備22中,以用作基帶處理器。
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的,控制器30之電路可以包括電晶體,所述電晶體被配置為使得依據本文描述之功能和操作來控制電路之操作。如將進一步理解的,電晶體之具體結構或互連可以由諸如寄存器傳輸語言(RTL)編譯器之編譯器來確定。RTL編譯器可以由處理器在與組合語言代碼非常相似之腳本上進行操作,以將腳本編譯為用於最終電路佈局或製造之形式。確實,RTL以其在促進電子和數位系統設計過程中之作用和用途而聞名。
存儲裝置40可以是非暫時性機器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諸如FLASH記憶體或非易失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之記憶體,或諸如硬碟或磁帶之磁存儲裝置,或光碟,或用於存儲資料、應用之指令和/或程式碼、通訊協定和/或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之它們之任何組合(例如,無線收發器10檢測到的、蜂窩網路120之可用頻帶,由無線收發器20檢測到的、非蜂窩網路130之可用頻帶,以及包括可以預防IDC干擾之頻帶之建議列表)。
顯示裝置50可以是用於提供顯示功能之液晶顯示器(LCD)、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有機LED(OLED)顯示器或電子紙顯示器(EPD)等。另選地,顯示裝置50可以還包括用於感測諸如手指或觸筆之物件之觸摸、接觸或接近之一個或複數個觸摸感測器。
I/O設備60可以包括一個或複數個按鈕、鍵盤、滑鼠、觸控板、攝像機、麥克風和/或揚聲器等,以用作與使用者互動之人機界面(MMI)。
應該理解,在第2圖之實施方式中描述之元件僅用於說明目的,並不旨在限制本申請之範圍。例如,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包括更多元件,諸如,用於一些基於位置之服務或應用之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和/或為無線通訊設備110之其他元件供電之電池。另選地,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包括更少之元件。例如,無線通訊設備110可以不包括顯示裝置50和/或I/O設備60。
第3A圖和第3B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在空閒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方式中,在無線通訊設備110處於空閒模式(例如,3GPP TS 36.331中規定之RRC_IDLE模式)時,將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應用於無線通訊設備110並由無線通訊設備110執行。
首先,在無線通訊設備110通電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搜索可用蜂窩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步驟S301)。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各個蜂窩網路可以是LTE/LTE-A/TD-LTE網路或NR網路,並且第一頻帶是NR/LTE頻帶。
接下來,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第一頻帶(步驟S302)。
隨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選擇在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上之合適之小區,並且駐留在所選擇頻帶上之小區上(步驟S303)。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在步驟S302之前執行步驟S303,並且在步驟S302,無線收發器10還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無線收發器10當前所駐留之小區之第一頻帶。
在無線通訊設備110通電之後,無線收發器20還可以搜索可用之非蜂窩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步驟S304)。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各個非蜂窩網路可以是Wi-Fi網路,並且第二頻帶是Wi-Fi頻帶。
接下來,無線收發器2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第二頻帶(步驟S305)。
隨後,無線收發器20可以選擇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並且連接到所選擇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步驟S306)。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可以在步驟S305之前執行步驟S306,並且在步驟S305,無線收發器20還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無線收發器20當前所連接到之非蜂窩網路之第二頻帶。
在獲得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之後,控制器30可以選擇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所述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不重疊(步驟S307)。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控制器30可以確定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之組合,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所述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不重疊,並且在步驟S307,從該組合中進行選擇。為了便於理解,在下面之表1中給出了非重疊頻帶之組合之示例。
無線收發器10檢測到之可用頻帶 無線收發器20檢測到之可用頻帶
Figure 02_image001
非重疊頻帶之組合
A A (A, C), (A, D), (B, A), (B, C), (B, D), (C, A), (C, D)
B C
C D
1.
在表1所示之示例中,頻帶A、B、C和D彼此不重疊。
之後,控制器30將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10(步驟S308),並且將所選擇之第二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20(步驟S309)。
回應於將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1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駐留在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上(步驟S310),並且發送測量報告,該測量報告指示僅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可用於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步驟S3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週期性地發送測量報告。
回應於將所選擇之第二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2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20能夠連接到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步驟S312),並且僅測量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非蜂窩網路之訊號品質(步驟S313)。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當控制器30被通知啟動了一個或複數個預定使用場景或接收到使用者輸入時,可以執行步驟S308~S313。例如,某些使用場景需要更高之連接輸送量(例如,視頻流、遊戲等),因此需要預防IDC干擾。然後,如果啟動一個或複數個使用場景,則可以執行步驟S308~S313。此外,在另一示例中,無論何時使用者認為應該預防IDC干擾,使用者都可以執行輸入以通知控制器30。隨後,當預定之使用場景被暫停或終止時,控制器30可以指示無線收發器10和無線收發器20取消僅停留在所選擇之頻帶上之限制。
鑒於第3A圖和第3B圖之前述實施方式,將理解,本申請透過主動地使無線收發器10和無線收發器20能夠重新選擇彼此不重疊之頻帶來實現IDC干擾預防。
第4A圖和第4B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方式中,當無線通訊設備110處於連接模式(例如,3GPP TS 36.331中規定之RRC_CONNECTED模式)時,將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應用於無線通訊設備110並由無線通訊設備110執行。
首先,無線收發器10連接到蜂窩網路120(例如,NR/LTE網路),而無線收發器20連接到非蜂窩網路130(例如,Wi-Fi網路)(步驟S401)。
儘管未示出,但是在步驟S401之前,無線收發器10可以搜索可用之NR/LTE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之NR/LTE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NR/LTE頻帶,並且無線收發器20還可以搜索可用之Wi-Fi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Wi-Fi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Wi-Fi頻帶。
接下來,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NR/LTE頻帶,該NR/LTE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10當前連接到之小區之NR/LTE頻帶(步驟S402),並且無線收發器2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Wi-Fi頻帶,該Wi-Fi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20當前連接到之AP之Wi-Fi頻帶(表示為A)(步驟S403)。
之後,蜂窩網路120可以向無線收發器10發送包括測量配置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其中,測量配置包括若干LTE/NR頻帶(表示為A、B、C)之資訊(步驟S404)。
隨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依據測量配置來執行測量(步驟S405),並且向控制器30通知測量配置中指示之LTE/NR頻帶(即,A、B、C)是可用的(步驟S406)。
回應於接收到該通知,控制器30可以確定是否存在LTE/NR頻帶中之一個LTE/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組合中之LTE/NR頻帶和Wi-Fi頻帶A不重疊(步驟S407),並且將所確定之組合存儲在建議清單中(步驟S408)。
在步驟S408之後,如果建議列表包括不重疊之LTE/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至少一個組合,則無線收發器10發送測量報告,該測量報告指示建議列表中僅LTE/NR頻帶(表示為B和C)可用於蜂窩網路120(步驟S409)。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步驟S409,控制器30可以經由建議清單之內容來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發送測量報告。
在步驟S409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從蜂窩網路120接收切換命令,該切換命令指示切換到所報告之LTE/NR頻帶中之一個LTE/NR頻帶(表示為B)(步驟S410)。
切換可以是RAT內切換,RAT內切換是指從一個小區到利用相同RAT之另一小區之切換。另選地,切換可以是RAT間切換,RAT間切換是指從一個小區到利用不同RAT之另一小區之切換(例如,從LTE小區到NR小區之切換)。
回應於接收到切換命令,無線收發器10可以切換到切換命令中指示之LTE/NR頻帶B上之另一小區(步驟S411)。即,無線收發器10可以釋放原始連接並與LTE/NR頻帶B上之其他小區建立新之連接。
在步驟S408之後,如果建議列表不包括不重疊之LTE/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任何組合,則無線收發器10可以發送測量報告,該測量報告指示所有LTE/NR頻帶(表示為A、B、C)可用於蜂窩網路(步驟S412)。
在步驟S412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從蜂窩網路120接收切換命令,該切換命令指示切換到所報告之LTE/NR頻帶中之一個LTE/NR頻帶(表示為A)(步驟S413)。
回應於接收到切換命令,無線收發器10可以切換到LTE/NR頻帶A上之另一小區(步驟S414),並且向控制器30通知無線收發器10正在使用該特定LTE/NR頻帶A(步驟S415)。
回應於接收到該通知,控制器30可以將與LTE/NR頻帶A不重疊之另一Wi-Fi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20,從而使無線收發器20能夠連接到在所分配之Wi-Fi頻帶上之同一非蜂窩網路或另一非蜂窩網路(步驟S416)。
鑒於第4A圖和第4B圖之前述實施方式,將理解,本申請透過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從測量報告中排除與無線收發器20連接到非蜂窩網路130所在之第二頻帶重疊之NR頻帶之資訊來實現IDC干擾預防。
第5A圖至第5C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方式中,當無線通訊設備110處於蜂窩網路120是支援EN-DC之LTE網路之連接模式(例如,3GPP TS 36.331中規定之RRC_CONNECTED模式)時,將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應用於無線通訊設備110並由無線通訊設備110執行。
首先,無線收發器10連接到蜂窩網路120(例如,LTE網路),而無線收發器20連接到非蜂窩網路130(例如,Wi-Fi網路)(步驟S501)。
儘管未示出,但是在步驟S501之前,無線收發器10可以搜索可用之LTE/NR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之LTE/NR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LTE/NR頻帶,並且無線收發器20還可以搜索可用之Wi-Fi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Wi-Fi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Wi-Fi頻帶。
接下來,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LTE/NR頻帶,該LTE/NR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10當前連接到之小區之LTE/NR頻帶(步驟S502),並且無線收發器2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Wi-Fi頻帶,該Wi-Fi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20當前連接到之AP之Wi-Fi頻帶(表示為A)(步驟S503)。
之後,蜂窩網路120可以向無線收發器10發送包括測量配置之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其中,測量配置包括若干NR頻帶(表示為A、B、C)之資訊(步驟S504)。
隨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依據測量配置來執行測量(步驟S505),並且向控制器30通知可用之NR頻帶(即,A、B、C)(步驟S506)。
回應於接收到該通知,控制器30可以確定是否存在NR頻帶中之一個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組合中之NR頻帶和Wi-Fi頻帶A不重疊(步驟S507),並且將所確定之組合存儲在建議清單中(步驟S508)。
在步驟S508之後,如果建議列表包括不重疊之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至少一個組合,則無線收發器10可以發送測量報告,該測量報告指示建議列表中僅NR頻帶(表示為B和C)可用於蜂窩網路120(步驟S509)。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步驟S509,控制器30可以經由建議清單之內容來使無線收發器10發送測量報告。
在步驟S509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從蜂窩網路120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該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包括所報告之NR頻帶中之至少一個NR頻帶之資訊(表示為B)(步驟S510)。
回應於接收到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無線收發器10可以在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指示之NR頻帶B上建立NR連接(步驟S511)。
在步驟S508之後,如果建議列表不包括不重疊之NR頻帶和Wi-Fi頻帶A之任何組合,則控制器30可以確定Wi-Fi輸送量是否優先於LTE輸送量(步驟512)。
例如,如果啟動了預定之使用場景(例如,正在運行遊戲APP),並且該預定之使用場景依賴於無線收發器20之輸送量,則Wi-Fi輸送量可以優先於LTE輸送量。否則,Wi-Fi輸送量可能不優先於LTE輸送量。
在步驟S512之後,如果Wi-Fi輸送量優先於LTE輸送量,則控制器30可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避免發送指示NR頻帶可用於蜂窩網路120之測量報告(步驟S513)。
回應於從控制器30接收到指令,無線收發器10可以暫停測量報告過程(例如,丟棄或不發送測量報告)(步驟S514)。另選地,無線收發器10可以發送偽造在NR頻帶上測量之訊號品質差之測量報告。也就是說,透過不發送正常測量報告或透過發送偽造之測量報告,無線收發器10可能不會從蜂窩網路120接收到請求無線收發器10建立NR連接之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這可能對無線收發器20造成IDC干擾。
在步驟S512之後,如果Wi-Fi輸送量不優先於LTE輸送量(例如,LTE輸送量優先於Wi-Fi輸送量),則控制器30可以估計LTE輸送量是否將隨著要在NR頻帶中之一個NR頻帶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步驟S515)。
具體地,在NR連接之NR頻帶與Wi-Fi頻帶A重疊之情況下,在無線收發器10和無線收發器20之無線收發操作之間可能需要分時。因此,如果建立了NR連接,則由重疊之頻帶引起之IDC干擾可能會影響無線收發器10之輸送量。
在步驟S515之後,如果LTE輸送量將隨著要在NR頻帶中之一個NR頻帶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發送指示NR頻帶可用於蜂窩網路120之測量報告(步驟S516)。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發送指示NR頻帶(即,A、B、C)可用於蜂窩網路120之測量報告(步驟S517)。
在步驟S515之後,如果LTE輸送量將不隨著要在NR頻帶中之一個NR頻帶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避免發送指示NR頻帶可用於蜂窩網路120之測量報告(步驟S518)。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暫停測量報告過程(即,丟棄或不發送任何測量報告)(步驟S519)。
儘管未示出,但是在步驟S517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接收指示建立NR連接之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類似於步驟S510和S511)。
請注意,當測量報告包括具有良好訊號品質之任何可用NR頻帶之資訊時,測量報告可能觸發NR連接之添加。鑒於第5A圖至第5C圖之前述實施方式,將理解,本申請透過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避免發送包括NR頻帶之資訊、或者不包括與無線收發器20連接到非蜂窩網路130所在之第二頻帶重疊之NR頻帶之資訊、或者包括指示各個NR頻帶之訊號品質差之偽造資訊之任何測量報告,來實現IDC干擾預防。
第6A圖至第6C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在該實施方式中,當無線通訊設備110處於蜂窩網路120是支援EN-DC之LTE網路之連接模式(例如,3GPP TS 36.331中規定之RRC_CONNECTED模式)時,將用於IDC干擾預防之方法應用於無線通訊設備110並由無線通訊設備110執行。
首先,無線收發器10連接到蜂窩網路120(例如,LTE網路),而無線收發器20連接到非蜂窩網路130(例如,Wi-Fi網路)(步驟S601)。
儘管未示出,但是在步驟S601之前,無線收發器10可以搜索可用之LTE/NR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之LTE/NR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LTE/NR頻帶,並且無線收發器20還可以搜索可用之Wi-Fi網路並在搜索期間檢測可用Wi-Fi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Wi-Fi頻帶。
接下來,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LTE/NR頻帶,該LTE/NR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10當前連接到之小區之LTE/NR頻帶(步驟S602),並且無線收發器20可以向控制器30通知Wi-Fi頻帶,該Wi-Fi頻帶包括無線收發器20當前連接到之AP之Wi-Fi頻帶(表示為A)(步驟S603)。
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從蜂窩網路120接收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該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包括在NR頻帶(表示為A')上之NR小區之無線承載配置(步驟S604),然後向控制器30通知請求在NR頻帶上建立NR連接(步驟S605)。
回應於接收到通知,控制器30可以確定是否存在NR頻帶A'和Wi-Fi頻帶中之一個Wi-Fi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組合中之NR頻帶A'和Wi-Fi頻帶(例如,Wi-Fi頻帶A)不重疊(步驟S606)。
在步驟S606之後,如果存在不重疊之NR頻帶A'和Wi-Fi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依據無線承載配置在NR頻帶A'上與NR小區建立連接(步驟S607)。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依據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之無線電承載配置在NR頻帶A'上與NR小區建立連接(步驟S608),並且向蜂窩網路120發送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訊息(步驟S609)。
在步驟S606之後,如果不存在不重疊之NR頻帶A'和Wi-Fi頻帶之組合,則控制器30可以確定Wi-Fi輸送量是否優先於LTE輸送量(步驟S610)。
例如,如果啟動了預定之使用場景(例如,正在運行遊戲APP),並且該預定之使用場景依賴於無線收發器20之輸送量,則Wi-Fi輸送量可以優先於LTE輸送量。否則,Wi-Fi輸送量可能不優先於LTE輸送量。
在步驟S610之後,如果Wi-Fi輸送量優先於LTE輸送量,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向蜂窩網路120發送SCG(輔助小區組)失敗資訊訊息(步驟S611)。具體地,SCG失敗資訊訊息用於指示依據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之無線承載配置建立連接之失敗。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當不存在與無線收發器10相關聯之正在進行之NR呼叫時,可以執行步驟S611。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蜂窩網路120發送SCG失敗資訊訊息(步驟S612)。
在步驟S610之後,如果Wi-Fi輸送量不優先於LTE輸送量(例如,LTE輸送量優先於Wi-Fi輸送量),則控制器30可以估計LTE輸送量是否將隨著要在NR頻帶A'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步驟S613)。
具體地,在NR頻帶A'與Wi-Fi頻帶A重疊之情況下,在無線收發器10和無線收發器20之無線收發操作之間可能需要分時。因此,如果建立了NR連接,則由重疊之頻帶引起之IDC干擾可能會影響無線收發器10之輸送量。
在步驟S613之後,如果LTE輸送量將隨著要在NR頻帶A'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依據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之無線承載配置在NR頻帶A'上建立NR連接(步驟S614)。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依據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之無線電承載配置在NR頻帶A'上建立NR連接(步驟S615)。
之後,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蜂窩網路120發送RRC連接重新配置完成訊息(步驟S616),並且向控制器30通知無線收發器10正在使用NR頻帶A'(步驟S617)。
回應於接收到通知,如果NR頻帶A'與Wi-Fi頻帶A重疊,則控制器30可以將與NR頻帶A'不重疊之另一Wi-Fi頻帶分配給無線收發器20,從而使無線收發器20能夠在所分配之Wi-Fi頻帶上連接到同一Wi-Fi網路或另一Wi-Fi網路(步驟S618)。
在步驟S613之後,如果LTE輸送量將不隨著要在NR頻帶A'上建立之NR連接而增加,則控制器30可以使無線收發器10向蜂窩網路120發送SCG失敗資訊訊息(步驟S619)。
回應於無線收發器10被控制器30啟用,無線收發器10可以向蜂窩網路120發送SCG失敗資訊訊息(步驟S620)。
鑒於第6A圖至第6C圖之前述實施方式,將理解,本申請透過使無線收發器10能夠發送SCG失敗資訊訊息而無需嘗試依據RRC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之無線承載配置建立連接來實現IDC干擾預防。
雖然已經透過示例之方式並且依據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請,但是應當理解,本申請不限於此。在不脫離本申請之範圍和精神之情況下,本技術領域之技術人員仍然可以做出各種改變和修改。因此,本申請之範圍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來限定和保護。
在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諸如「第一」、「第二」等序數詞來修改申請專利範圍元素本身並不意味著其本身具有任何優先權、優先順序、或一個申請專利範圍元素相對於另一個申請專利範圍之順序、或執行方法之動作之時間順序,但僅用作區分具有特定名稱之一個申請專利範圍元素與具有相同名稱之另一元素(但用於序數詞)之標記,以區分申請專利範圍元素。
100:無線通訊環境 120:蜂窩網路 121:接入網路 122:核心網路 130:非蜂窩網路 110:無線通訊設備 10、20:無線收發器 13、23:天線 11、21:RF設備 12、22:基帶處理設備 30:控制器 40:存儲裝置 50:顯示裝置 60:I/O設備 S301、S302、S303、S304、S305、S306、S307、S308、S309、S310、S311、S312、S313、S401、S402、S403、S404、S405、S406、S407、S408、S409、S410、S411、S412、S413、S414、S415、S416、S501、S502、S503、S504、S505、S506、S507、S508、S509、S510、S511、S512、S513、S514、S515、S516、S517、S518、S519、S601、S602、S603、S604、S605、S606、S607、S608、S609、S610、S611、S612、S613、S614、S615、S616、S617、S618、S619、S620:步驟
透過閱讀以下參考附圖之詳細描述和示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申請,其中: 第1圖是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無線通訊環境之框圖; 第2圖是示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無線通訊設備之框圖; 第3A圖和第3B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在空閒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第4A圖和第4B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第5A圖至第5C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以及 第6A圖至第6C圖示出了例示依據本申請之另一實施方式之在連接模式下IDC干擾預防之訊息序列圖。
110:無線通訊設備
10、20:無線收發器
13、23:天線
11、21:RF設備
12、22:基帶處理設備
30:控制器
40:存儲裝置
50:顯示裝置
60:I/O設備

Claims (9)

  1. 一種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無線通訊設備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所述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檢測一個或複數個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為:選擇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所述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所述第一頻帶中之該第一頻帶與所述第二頻帶中之該第二頻帶不重疊;將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分配給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得該無線收發器駐留在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其中,在駐留在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之後,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發送測量報告,該測量報告指示僅所選擇之第一頻帶可用於所選擇之第一頻帶上之小區;以及將所選擇之第二頻帶分配給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從而使得該無線收發器連接到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所述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非蜂窩網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週期性地發送所述測量報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在連接到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所述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非蜂窩網路之後,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僅測量所選擇之第二頻帶上之所述非蜂窩網路之訊號品質。
  4. 一種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無線通訊設備包括: 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所述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依據從一個或複數個蜂窩網路中之一個蜂窩網路接收到之測量配置,檢測所述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一頻帶,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為:確定是否存在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和所述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所述組合中之該個第一頻帶和該個第二頻帶不重疊;以及當存在所述組合時,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發送第一測量報告,所述第一測量報告指示所述組合中僅第一頻帶可用於所述蜂窩網路中之所述一個蜂窩網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還被配置為:當不存在所述組合時,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發送第二測量報告,所述第二測量報告指示所述第一頻帶可用於所述蜂窩網路中之所述一個蜂窩網路;以及在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接收到指示切換到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之切換命令之後,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連接到不在由所述切換命令指示之所述第一頻帶上之所述非蜂窩網路中之一個非蜂窩網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還被配置為:當不存在所述組合時,確定非蜂窩輸送量是否優先於蜂窩輸送量;以及當所述非蜂窩輸送量優先於所述蜂窩輸送量時,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 個無線收發器避免發送第二測量報告,所述第二測量報告指示所述第一頻帶可用於所述蜂窩網路中之所述一個蜂窩網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所述控制器還被配置為:當所述非蜂窩輸送量不優先於所述蜂窩輸送量時,估計所述蜂窩輸送量是否將隨著要在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第一頻帶上建立之附加連接而增加;當所述蜂窩輸送量將隨著要在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頻帶上建立之附加連接而增加時,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向所述蜂窩網路中之所述一個蜂窩網路發送所述第二測量報告;以及其中,當所述蜂窩輸送量將不隨著要在所述第一頻帶中之一個頻帶上建立之附加連接而增加時,執行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避免發送所述第二測量報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無線通訊設備,其中,在符合針對新無線電技術或長期演進技術之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規範之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新配置訊息中接收所述測量配置。
  9. 一種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所述無線通訊設備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所述一個或複數個無線收發器被配置為從利用第二無線電接入技術之第二蜂窩網路接收無線電承載配置,並檢測一個或複數個非蜂窩網路之一個或複數個第二頻帶,所述無線電承載配置指示利用第一無線電接入技術之第一蜂窩網路之第一頻帶;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配置為:確定是否存在第一頻帶和第二頻帶中之一個第二頻帶之至少一個組合,其中,所述組合中之所述第一頻帶與所述第二頻帶不重疊;以及 當不存在所述組合時,使所述無線收發器中之一個無線收發器向所述第二蜂窩網路發送訊息,以指示在所述第一頻帶上建立連接失敗。
TW109114763A 2019-06-06 2020-05-04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TWI748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57927P 2019-06-06 2019-06-06
US62/857,927 2019-06-06
US16/798,717 2020-02-24
US16/798,717 US11129239B2 (en) 2019-06-06 2020-02-24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IDC) interference preven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772A TW202046772A (zh) 2020-12-16
TWI748436B true TWI748436B (zh) 2021-12-01

Family

ID=73650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4763A TWI748436B (zh) 2019-06-06 2020-05-04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9239B2 (zh)
CN (1) CN112135300B (zh)
TW (1) TWI748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4351B (zh) * 2018-09-21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374614B1 (en) * 2021-02-12 2022-06-28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In-device coexistence for new radi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12831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Algorithms for WLAN-Cellular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ccess Selection, and Traffic Offload
US20160050668A1 (en) * 2011-09-14 2016-02-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exist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80020383A1 (en) * 2012-11-01 2018-01-18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29813B1 (en) * 2005-09-16 2015-05-27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 for improving self-coexistenc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8842546B2 (en) * 2010-07-22 2014-09-2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device with co-existence radio
CN102378369B (zh) * 2010-08-10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系统及基站
WO2012023734A2 (ko) * 2010-08-16 2012-0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idc 간섭을 회피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378192A (zh) * 2010-08-17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共存干扰避免方法及装置
KR20120092778A (ko) * 2011-02-12 2012-08-22 주식회사 팬택 기기내 공존 간섭을 고려한 측정보고의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US8805303B2 (en) * 2011-02-18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with preferred frequency notification
US9088924B2 (en) * 2011-04-01 2015-07-21 Mediatek Inc. Signaling design to support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WO2013006193A1 (en) * 2011-07-01 2013-01-10 Intel Corporation Layer shifting in open 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CN102869072A (zh) * 2011-07-07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选择方法及装置
US9001682B2 (en) * 2011-07-21 2015-04-07 Movik Networks Content and RAN aware network selection in multiple wireless access and small-cell overlay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US9094999B2 (en) * 2012-04-02 2015-07-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30324112A1 (en) * 2012-05-30 2013-12-05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40036745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Changhoi Koo Handl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GB2504758B (en) * 2012-08-09 2015-02-25 Broadcom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US9420588B2 (en) * 2014-07-30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packet-by-packet bandwidth scheduling for LTE coexistence
EP3035758B1 (en) * 2014-12-15 2020-11-18 Alcatel Lucent Coexistence of cellular and non-cellular systems
WO2016118331A1 (en) * 2015-01-19 2016-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te band avoidance for rf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9876659B2 (en) * 2015-06-25 2018-01-23 Intel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U2016291625B2 (en) * 2015-07-10 2021-01-14 Parallel Wireless, Inc. Enhanced x2 protocol
WO2017082945A1 (en) * 2015-11-13 2017-05-18 Intel IP Corpor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evolved node b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network aggregation
US10772023B2 (en) * 2016-04-14 2020-09-08 At&T Mobility Ii Llc Management of mobility traffic flows in mobile cellular networks
US10485000B2 (en) * 2016-09-28 2019-1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CN108024364B (zh) * 2016-11-04 2023-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184428A1 (en) * 2016-12-28 2018-06-28 Laurent Cariou Associating and securitizing distributed multi-band link aggregation devices
CN110495218A (zh) * 2017-03-31 2019-11-22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选择
US20180317232A1 (en) * 2017-04-27 2018-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or system for reducing uplink channel interference
US11025456B2 (en) * 2018-01-12 2021-06-01 Apple Inc.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US10892866B2 (en) * 2018-07-13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most-blank subframe-based gapless inter-frequency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in carrier aggregation mode
CN111565373B (zh) * 2019-02-13 2023-07-04 苹果公司 网络辅助的新无线电v2x侧链路资源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管理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50668A1 (en) * 2011-09-14 2016-02-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coexist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20180020383A1 (en) * 2012-11-01 2018-01-18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ellula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orresponding to a non-cellular network
US20150312831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Dynamic Algorithms for WLAN-Cellular Performance Estimation, Access Selection, and Traffic Offloa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 36.331 V15.5.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5) 2019-04-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6772A (zh) 2020-12-16
US11129239B2 (en) 2021-09-21
CN112135300A (zh) 2020-12-25
CN112135300B (zh) 2024-03-22
US20200389937A1 (en)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568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side and base station si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20512706A (ja) 無線通信に用いられる電子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5526950A (ja) インターratハンドオーバ測定値を用いたカバレッジホールの識別
TWI599254B (zh) 行動通訊裝置以及鄰近服務之使用者裝置對網路轉送之方法
CN110100474B (zh) 移动管理拥塞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TWI748436B (zh) 用於預防設備內共存干擾之無線通訊設備
CN107925923B (zh) 服务小区管理
WO202102692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612776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TWI758050B (zh) 報告新無線電測量間隙請求資訊之使用者設備及其方法
WO202124924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11265937B2 (en) Device discovery in a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two types of discovery
US11706674B2 (en) Pre-forwarding data packets for conditional handover
US11924664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586753B (zh) 使用多种无线技术进行多径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和方法
JP7383143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115382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US20180049085A1 (en) Concurrent Connectivity Techniques
CN112714443A (zh) 用于协调与多个用户身份相关联的操作的装置和方法
TWI785441B (zh) 無線通訊方法及通訊設備
CN114698041B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其装置
EP4346312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ynamically avoid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WO2020143522A1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71635A (zh) 系统间切换方法和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