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7646B -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7646B
TWI747646B TW109143014A TW109143014A TWI747646B TW I747646 B TWI747646 B TW I747646B TW 109143014 A TW109143014 A TW 109143014A TW 109143014 A TW109143014 A TW 109143014A TW I747646 B TWI747646 B TW I7476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ductive layer
electronic curtain
liquid crystal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3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3519A (zh
Inventor
魏財魁
張振炘
陳雅婉
葉財金
鄭太獅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43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4764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76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764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3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3519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窗簾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電致變色元件。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中之至少一者包含相層疊且接觸之複數個導電層。電致變色元件夾設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

Description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隨著環保及節能減碳,以智慧型玻璃為基材或建材在建築用、車用(例如汽車後視鏡等小面積產品)以及諸多商業運用(例如隔離太陽輻射熱源與紫外線或控制電開關調控光線透光量以取代窗簾;智慧型隔間隔屏;建築大樓窗戶;室內裝潢)皆有所展現。然而,現有的智慧型玻璃只能整面開或關的調控,如先前技術中國專利公佈第108919543A號,並無法進行局部調控而達到如電子窗簾之效果。
因此,如何提出一種可解決上述問題的電子裝置,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解決的問題之一。
有鑑於此,本揭露之一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可有解決上述問題的電子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一種電子窗簾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極以及電致變色元件。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中之至少一者包含相層疊且接觸之複數個導電層。電致變色元件夾設於第一電極與第二電極之間。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前述導電層包含第一導電層以及第二導電層。第一導電層具有第一電阻值。第二導電層與第一導電層層疊且接觸,並具有小於第一電阻值之第二電阻值。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層為奈米銀線導電層、氧化銦錫導電層或ITO-Al-ITO複合導電層。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導電層為金屬線層。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金屬線層的金屬線係相互交叉而形成複數個網格。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金屬線層的金屬線係相互平行而形成平行線柵。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電子窗簾進一步包含基板。第二導電層係層疊且接觸於基板與第一導電層之間。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電致變色元件為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元件或高分子網絡型液晶元件。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電致變色元件包含液晶複合膜,且液晶複合膜內混有複數個玻璃珠。
於本揭露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電致變色元件包含電致變色材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依據本揭露之一實施方式,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電子窗簾以及觸控模組。觸控模組設置於電子窗簾的一側。
綜上所述,於本揭露的電子裝置中,藉由觸控模組與電子窗簾進行整合,即可有效地使智慧建築、車載車窗、穿透式顯示器等智慧產品的應用性多元化。另外,藉由使電子窗簾的電極採用複合導電層的結構(例如包含透光導電層以及金屬線層),即可使電極的複合電阻值大幅下降,從而可實現快速高效驅動機制。
以上所述僅係用以闡述本揭露所欲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及其產生的功效等等,本揭露之具體細節將在下文的實施方式及相關圖式中詳細介紹。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揭露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揭露。也就是說,在本揭露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100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包含電子窗簾110、觸控模組120、保護層130以及貼合膠140。電子窗簾110包含第一電極111、第二電極112、電致變色元件113以及保護層114。電致變色元件113夾設於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之間。保護層114設置於第一電極111遠離電致變色元件113的一側。保護層130設置於第二電極112遠離電致變色元件113的一側。觸控模組120設置於電子窗簾110的一側。具體來說,觸控模組120經由貼合膠140貼合至保護層130。觸控模組120包含基板121、觸控感應層122以及保護層123。觸控模組120係以基板121接觸貼合膠140。觸控感應層122設置於基板121遠離電子窗簾110的一側。保護層123設置於觸控感應層122遠離電子窗簾110的一側。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貼合膠140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圖,其為繪示第1圖中之電致變色元件113的局部示意圖。如第1圖與第2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致變色元件113包含基板113a、113b、封邊膠113c以及液晶複合膜113d。基板113a、113b分別接觸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封邊膠113c夾設於基板113a、113b之間,並與基板113a、113b共同形成密閉空間。液晶複合膜113d係容置於此密閉空間。液晶複合膜113d內混有複數個玻璃珠113e。玻璃珠113e可起到結構力學上的支撐,亦起到避免液晶複合膜113d內的液晶隨意流動之效果。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電致變色元件113為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 PDLC)元件或高分子網絡型液晶(Polymer Network Liquid Crystal)元件。舉例來說,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元件為具異方性的液晶微滴均勻分散於高分子中之複合膜,藉由外加電場可調控液晶與高分子間的折射率關係,造成光散射與光穿透狀態,以達到薄膜顯示功能。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液晶複合膜113d內的液晶為正介電異方性,其分子種類主要有Nematic、Smetic、ChCLC、Ferroelectric Smetic、Antiferroelectric Smetic及Guest-Host等型態。當無外加電壓時,由於液晶的有效折射率n eff和高分子的折射率n p不匹配,因此入射光線會通過很多界面而被嚴重散射,液晶複合膜113d因而形成散射態(不透明態,OffState);一旦產生電場時,液晶會轉向而垂直於基板113a、113b表面排列,使得液晶的折射率n o與高分子n p相同(相當於無界面存在),因此垂直入射的光線可直接透過,液晶複合膜113d因而形成透明態(On State)。此種顯示模式即為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元件的正常模式。相反地,高分子網絡型液晶元件的液晶複合膜113d是在未產生電場時形成透明態,並在產生電場後形成不透明態(亦即,當有隱私需求時再開啟電源即可),因此可大幅增加應用合理性。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玻璃珠113e的直徑為約20 µm,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基板113a、113b、121中之至少一者的材料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玻璃,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3圖,其為繪示第1圖中之電子裝置100的部分元件的上視圖。如第3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111包含設置於基板113a上之複數個分離電極區塊。這些電極區塊係於一方向(例如第3圖中的橫向)上延伸,並於另一方向(例如第3圖中的縱向)上間隔排列。相對地,第二電極112亦可包含設置於基板113b上之複數個分離電極區塊(圖未示)。第二電極112上的電極區塊的形狀、大小與排列方式相同或相似於第二電極112上的電極區塊,且兩者的電極區塊在兩者的層疊方向上分別對應(亦即,兩者的電極區塊在層疊方向上的投影分別重疊)。
於一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可進一步包含一控制器(圖未示)。控制器配置以獨立地控制第一電極111及/或第二電極112的任一電極區塊而局部地產生電場,因此可達到控制電致變色元件113的局部區域的透明態/不透明態。藉此,於實際應用中,控制器可進一步配置以在觸控模組120偵測到觸控輸入時,根據觸控位置控制對應之第一電極111及/或第二電極112的電極區塊局部地產生電場。
請參照第4圖,其為繪示第3圖中之元件的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111包含第一導電層111a以及第二導電層111b。第一導電層111a具有第一電阻值。第二導電層111b層疊且接觸於第一導電層111a與基板113a之間,並具有小於第一電阻值之第二電阻值。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層111a為奈米銀線(silver nano wires, SNW;又稱AgNW)導電層。詳細來說,第一導電層111a包含基質和摻雜於其內之奈米銀線。奈米銀線於基質中相互搭接形成導電網路。基質是指含奈米銀線的溶液在經過塗佈與加熱烘乾等製程所形成的非奈米銀線物質。奈米銀線散佈或嵌入於基質中,且部分地從基質中突出。基質可以保護奈米銀線免受腐蝕、磨損等外界環境的影響。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基質係可壓縮的。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奈米銀線的線長為約10 μm至約300 μm。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奈米銀線的線徑(或線寬)小於約500 nm。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奈米銀線的長寬比(線長與線徑之比)大於10。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奈米銀線可為其他導電金屬奈米線表面或非導電奈米線表面鍍銀的物質等變形形式。採用奈米銀線形成奈米銀線電極層具有以下的優點:相較於ITO的價格低、工藝簡單、撓性好、可耐受彎折…等。
於其他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層111a為氧化銦錫(ITO)導電層或ITO-Al-ITO複合導電層。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導電層111b為金屬線層(即如金屬網格或金屬隔柵)。藉此,即可使第一電極111的複合電阻值因第二導電層111b的複合而大幅下降,從而可實現快速高效驅動機制。此外,如第4圖所示,藉由將第二導電層111b設置於第一導電層111a與基板113a之間,即可讓保護層114設置於第一導電層111a所提供的平坦表面上。
具體來說,複合電阻值可由以下公式(1)計算: R C=R 1*R 2/(R 1+R 2)                   (1) 其中R C為複合電阻值,R 1為第一導電層111a的第一點阻值,R 2為第二導電層111b的第二電阻值。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電極112係可替代地或同時地具有上述第一電極111的結構配置,在此恕不贅述。於一些實施方式中,第二電極112與保護層130之間係可替代地或同時地具有上述第一電極111與保護層114之間的連接關係,在此恕不贅述。
請參照第5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第一電極111的示意圖。如第5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111的金屬線層(亦即,第二導電層111b)的金屬線係相互交叉而形成複數個網格。具體來說,如第5圖所示,金屬線層包含沿著一方向(例如,左上右下)延伸的複數個金屬線,以及沿著另一方向(例如,右上左下)延伸的複數個金屬線,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6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第一電極111'的示意圖。如第6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電極111'的金屬線層(亦即,第二導電層111b')的金屬線係相互平行而形成平行線柵。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前述金屬線層之金屬線的線寬為約3 μm至約10 μm,較佳為小於約5 µm。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前述金屬線層相對於第一導電層111a上的面積佔比為小於約5%,因此維持至少95%以上透光率。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還可包含設置於電子窗簾110上方的穿透式顯示器(圖未示),以有效地多元化智慧產品的應用性。
請參照第7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200的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200包含電子窗簾210、觸控模組220、基板230以及貼合膠140。電子窗簾210包含第一電極111、第二電極112、電致變色元件213以及保護層114。電致變色元件213夾設於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之間。保護層114設置於第一電極111遠離電致變色元件113的一側。基板230設置於第二電極112遠離電致變色元件213的一側。觸控模組220設置於電子窗簾210的一側。具體來說,觸控模組220經由貼合膠140貼合至基板230。觸控模組220包含觸控感應層122以及保護層123。觸控模組220係以觸控感應層122接觸貼合膠140。保護層123設置於觸控感應層122遠離電子窗簾210的一側。電致變色元件213包含基板113a、保護層213b、封邊膠113c以及液晶複合膜113d。基板113a與保護層213b分別接觸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封邊膠113c夾設於基板113a與保護層213b之間,並與基板113a及保護層213b共同形成密閉空間。液晶複合膜113d係容置於此密閉空間。本實施方式中與第1圖所示之實施方式具有相同之元件符號的元件係相同或相似,因此這些元件的說明可參照前文,在此恕不贅述。
需說明的是,於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100的製作過程中,電子窗簾110與觸控模組120係分開製作後,再利用貼合膠140進行貼合。相較之下,於第7圖所示之電子裝置200的製作過程中,是將觸控模組220直接貼合至其上製作有電子窗簾210的基板230上。
請參照第8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300的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300包含電子窗簾310、觸控模組120以及貼合膠140。電子窗簾310包含第一電極111、第二電極112、電致變色元件313以及基板314a、314b。電致變色元件313夾設於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之間。基板314a設置於第一電極111遠離電致變色元件313的一側。基板314b設置於第二電極112遠離電致變色元件313的一側。觸控模組120設置於電子窗簾310的一側。具體來說,觸控模組120經由貼合膠140貼合至基板314b。電致變色元件313包含封邊膠313b以及電致變色材料313a。封邊膠313b夾設於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之間,並與第一電極111及第二電極112共同形成密閉空間。電致變色材料313a係容置於此密閉空間。本實施方式中與第1圖所示之實施方式具有相同之元件符號的元件係相同或相似,因此這些元件的說明可參照前文,在此恕不贅述。
需說明的是,電致變色材料313a具有電活性(Electroactive),其係配置以在第一電極111與第二電極112之間所產生的電場作用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得失電子,使得材料的能階改變而造成顏色的變化。於實際應用中,電致變色元件313可進一步包含其他材料,此材料用以在電致變色材料313a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儲存相對應的反向離子,從而保持整體電荷平衡。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基板314a、314b中之至少一者的材料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或玻璃,但本揭露並不以此為限。
於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於電致變色材料313a中填充帶有UV固化的物質,藉此使電致變色材料313a具有可彎折特性,以使用得電子裝置300具有可撓性上之應用。
請參照第9圖,其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400的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400包含電子窗簾310、觸控模組220以及貼合膠140。觸控模組220設置於電子窗簾310的一側。具體來說,觸控模組220經由貼合膠140貼合至基板314b。觸控模組220包含觸控感應層122以及保護層123。觸控模組120係以觸控感應層122接觸貼合膠140。保護層123設置於觸控感應層122遠離電子窗簾310的一側。本實施方式中與第8圖所示之實施方式具有相同之元件符號的元件係相同或相似,因此這些元件的說明可參照前文,在此恕不贅述。
需說明的是,於第8圖所示之電子裝置300的製作過程中,電子窗簾310與觸控模組120係分開製作後,再利用貼合膠140進行貼合。相較之下,於第9圖所示之電子裝置400的製作過程中,是將觸控模組220直接形成至其上製作有電子窗簾310的基板314b上。
由以上對於本揭露之具體實施方式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於本揭露的電子裝置中,藉由觸控模組與電子窗簾進行整合,即可有效地使智慧建築、車載車窗、穿透式顯示器等智慧產品的應用性多元化。另外,藉由使電子窗簾的電極採用複合導電層的結構(例如包含透光導電層以及金屬線層),即可使電極的複合電阻值大幅下降,從而可實現快速高效驅動機制。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不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電子裝置 110,210,310:電子窗簾 111,111':第一電極 111a:第一導電層 111b,111b':第二導電層 112:第二電極 113,213,313:電致變色元件 113a,113b,121,230,314a,314b:基板 113c,313b:封邊膠 113d:液晶複合膜 113e:玻璃珠 114,123,130,213b:保護層 120,220:觸控模組 122:觸控感應層 140:貼合膠 313a:電致變色材料
為讓本揭露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電致變色元件的局部示意圖。 第3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電子裝置的部分元件的上視圖。 第4圖為繪示第3圖中之元件的剖面圖。 第5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一實施方式之第一電極的示意圖。 第6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第一電極的示意圖。 第7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8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9圖為繪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方式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100:電子裝置
110:電子窗簾
111:第一電極
112:第二電極
113:電致變色元件
113a,113b,121:基板
113c:封邊膠
113d:液晶複合膜
114,123,130:保護層
120:觸控模組
122:觸控感應層
140:貼合膠

Claims (9)

  1. 一種電子窗簾,包含:一第一電極;一第二電極,其中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中之至少一者包含相層疊且接觸之複數個導電層;以及一電致變色元件,夾設於該第一電極與該第二電極之間,其中該些導電層包含:一第一導電層,具有一第一電阻值,其中該第一導電層為一奈米銀線導電層;以及一第二導電層,與該第一導電層層疊且接觸,並具有小於該第一電阻值之一第二電阻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第二導電層為一金屬線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金屬線層的金屬線係相互交叉而形成複數個網格。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金屬線層的金屬線係相互平行而形成一平行線柵。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子窗簾,進一步包含一基板,其中該第二導電層係層疊且接觸於該基板與該 第一導電層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電致變色元件為一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元件或一高分子網絡型液晶元件。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電致變色元件包含一液晶複合膜,且該液晶複合膜內混有複數個玻璃珠。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窗簾,其中該電致變色元件包含一電致變色材料。
  9.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如請求項1至8任一所述之電子窗簾;以及一觸控模組,設置於該電子窗簾的一側。
TW109143014A 2020-12-07 2020-12-07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TWI7476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3014A TWI747646B (zh) 2020-12-07 2020-12-07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43014A TWI747646B (zh) 2020-12-07 2020-12-07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7646B true TWI747646B (zh) 2021-11-21
TW202223519A TW202223519A (zh) 2022-06-16

Family

ID=7990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3014A TWI747646B (zh) 2020-12-07 2020-12-07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4764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716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电致变色智能窗
CN205581464U (zh) * 2016-04-07 2016-09-14 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光学装置
TW201831968A (zh) * 2017-01-13 2018-09-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積層體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716A (zh) * 2015-03-18 2015-06-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自适应电致变色智能窗
CN205581464U (zh) * 2016-04-07 2016-09-14 位元奈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光学装置
TW201831968A (zh) * 2017-01-13 2018-09-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積層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3519A (zh) 2022-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409B (zh) 用于调节光透射的装置
Lampert Large-area smart glass and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
Lampert Chromogenic smart materials
CN104460169B (zh) 电极板、电致变色板、电致变色镜及其显示装置
CN101946220B (zh) 具有柔性面板的电子装置
TW201426148A (zh) 電致變色結構
JP2007004085A (ja) 調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6103629A1 (ja) 光学デバイス
WO2016009851A1 (ja) 静電容量結合方式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付き表示装置
KR20170083802A (ko) 스마트 윈도우
JP6701837B2 (ja) 開口部装置
TWI747646B (zh) 電子窗簾及電子裝置
CN211293542U (zh) 一种夹胶双稳态液晶调光器件
CN103092426A (zh) 触摸显示屏及具有该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装置
CN114568915B (zh) 电子窗帘及电子装置
US11493809B2 (en) Electronic curtain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6669218B2 (ja) 調光ユニット、および、透明板付調光ユニット
JP2018058747A (ja) 調光機能付き板状構造体
TW201310119A (zh) 顯示器及電子單元
JP2020076879A (ja) 調光フィルムおよび駆動回路
JP2019191481A (ja) 調光体
WO2021197000A1 (zh) 调光玻璃、调光模组及其工作方法
KR101021781B1 (ko) 투명도 가변 보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택적 광투과 장치
KR20130102419A (ko) 그래핀을 이용한 터치 스크린 장치
JP6493710B2 (ja) 光学デバイ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