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5730B -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 Google Patents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45730B
TWI745730B TW108128049A TW108128049A TWI745730B TW I745730 B TWI745730 B TW I745730B TW 108128049 A TW108128049 A TW 108128049A TW 108128049 A TW108128049 A TW 108128049A TW I745730 B TWI745730 B TW I7457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distance
reference structure
aligned
measur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8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6499A (zh
Inventor
克里斯丁 安維格
席羅 梅
Original Assignee
英商泰勒何伯森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商泰勒何伯森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商泰勒何伯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6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6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5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573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01B11/2441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using interfe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21/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by measuring coordinates of points
    • G01B21/042Calibration or calibration artifa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e.g. determining prof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07Details of measuring devices
    • G01M11/0214Details of devices holding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21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determining the optical axis or position of len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 G01M11/0242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 G01M11/025Testing optical properties by measuring geometrical properties or aberrations by determining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test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物件(14)的幾何測量的裝置及方法,具有:-一用於該物件(14)的支柱(12),其界定一種軸向(z)和一種徑向(x),-一把手(26),其對軸向(z)及對徑向(x)都可相對於該支柱(12)而移動且設有一距離測量單元(30),-至少一參考物件(18,19,20),其可相對於支柱(12)而固定著,本裝置及本方法之特徵為:-在把手(26)和參考物件(18,19,20)之一個上配置一縱向延伸的第一參考結構(22)和一縱向延伸的第二參考結構(24),且-在把手(26)和參考物件(18,19,20)之另一者上配置一對準至第一參考結構(22)的第一參考感測器(32)和一對準至第二參考結構(24)的第二參考感測器(34),且該第一參考結構(22)和該第二參考結構(24)分別以一預定的角度相對於徑向(x)且亦相對於軸向(z)而對準。

Description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該物件特別是光學組件,例如,透鏡。本發明亦涉及一種用於此種物件的幾何測量的對應之方法以及一種電腦程式。
為了確保品質以及為了監視工業上的製造過程,特別是精細機構技術、光學以及機械的和電機的微結構之製造技術的領域,對工件或一般物件之高解析的且精確的測量存在一種正在增多的需求。
因此,由DE 10 2011 011 065 B4中已知一種用於設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至少一表面區段的測量的裝置。此裝置於此具有一可相對於該物件而固定的參考物件,和一在至少一第一方向中對該參考物件而移動的把手。此把手上配置一參考體以及一距離感測器,其可相對互相旋轉地設置著。因此,形成距離測量單元,以決定至該物件之表面區段的第一點之第一距離和至該參考體之與此處對應的第二點之第二距離。稱為距離測量器的距離測量單元於此具有:面向該物件之一第一距離感測器以及面向該參考體之一第二距離感測器。這些感測器正好相對地互相對準。
利用上述裝置,可高精確地且無接觸地以光學方式探測或掃描一物件的表面。
DE 10 2011 011 065 B4中基本上已知的裝置示意地顯示在圖1中。裝置100具有一支柱12,其上可旋轉地或可移動地設置著一待測量的物件14,例如,透鏡。此裝置另具有一顯示在圖1中可在x-z-平面移動的把手26,其上配置著一距離測量單元30。距離測量單元30具有:一面向該物件14的第一距離感測器36、以及一第二距離感測器38,其背離該物件而對準一參考體40。此參考體可具有一形成為圓柱體內壁的、可反射的或可反照的參考面42。此參考面42例如可佈置成中空鏡面。第二距離感測器38可相對於第一距離感測器36而相對向地配置著且相對地對準。此二個距離感測器36、38互相固定地耦合著。
距離感測器36對準物件14之待測量的表面16。距離感測器36、38形成為光學距離感測器且因此係用於發出及偵測光信號。感測器36、38以反射幾何來測量。即,在物件14之測量點17上對準的測量光束的對應於物件14之表面外形(contour)而反射且反射回來,以及由於該測量光束近似於垂直對準該物件14之表面16又被感測器36偵測出來,且該測量光束最後傳送至感測器-和偵測器單元之一與距離感測器36耦合之控制器。依據待測量的物件14之外形和把手26相對於物件14之位置,使距離感測器36、38相對於該把手26上之旋轉軸51的對準或定向而改變且各別地適應式地作調整以保持測量所需的垂直條件。
又,為了精確地決定距離測量單元30,特別是所述二個距離感測器36、38,之位置以及參考體40在x-z-平面中的位置,則在把手26上須設有另二個距離感測器,目前稱為參考感測器32、34,其對應於支柱26之偏移-或移動方向(x, z)以相對於位置固定的參考物件18、20而對準且藉此可測量該支柱26於z-方向中至該參考物件18之參考面22之軸向距離以及於x方向中至另一位置固定地配置的參考物件20及至其參考面24之徑向距離。
特別是在待測量的物件14之明顯地彎曲(大致上是凹入成拱形)的表面16中已顯示成不易的是:使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物件14的表面16而定位在一種要求的距離中且定位在對距離測量所需的方位中。就像圖2中所示的那樣,可發生多種情況,其中一參考感測器34相對於軸向(z)而沈入至物件14的表面16之中空區中,使由該參考感測器34所測得的信號被物件14或其表面16吸收或分散。相對於對應的參考物件20之一種參考因此不再是可能的。該距離感測單元30至表面16之距離須對應地變大,這樣有時會成為測量精確度和測量速度上的負擔。
由於距離感測器36之受限的接收角度,則在實際上操作該測量裝置時該距離感測器36和物件14之待測量的表面16之間的距離應選擇成儘可能小。於是,來自該距離感測器36而對準該物件的測量光束以典型方式聚焦於物件表面,以便在該物件表面之可掃描的測定中獲得儘可能高的橫向的空間解析度。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已改良的裝置和方法以及電腦程式,其適合用於可靠地、精確地且流暢地測定(特別是掃描)待測量的物件之較明顯地彎曲的表面。於此,各參考感測器的信號之可能的碰撞或與物件或物件表面有關的遮蔽都應能可靠地避免,因此使測量精確度和測量速度不受限制。
此外,應可測量較大面積的物件,特別是相對於徑向或橫向,即,垂直於支柱之軸向,具有較大的伸展度之物件,不必因此大大地提高該裝置的空間尺寸。在該裝置儘可能保持相同的體積時,這對於較大物件的測量應是適當的。
上述目的係依據獨立的專利請求項1之裝置、專利請求項14之方法以及專利請求項15之電腦程式來達成。有利的佈置因此是附屬的專利請求項之主題。
就此而言,設置一種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此裝置具有一用於該物件的支柱。該物件用的支柱界定一種軸向(z)和一種徑向(x)。該軸向和該徑向典型方式是以一般的圓柱座標為依據。該物件用的支柱在功能上特別是作為光學組件用的支柱。當該物件,例如透鏡,放置在或安裝在該支柱上時,該物件之光軸典型上是與該支柱之軸向重合或與其平行地延伸。
該支柱可旋轉地設置在一基件上。然而,依據表面特性,該支柱亦可橫向地或縱向可移動地,例如,垂直於軸向,以相對於該裝置的基件而設置著。
此外,上述裝置具有一把手,其對軸向及對徑向都可相對於該支柱而移動。典型方式是,該把手可在一平面中相對於該支柱而運行或移動,該平面係由該支柱之軸向和徑向所造成。因此,該把手可在軸向和徑向所造成的平面中掃描該支柱。
該支柱可旋轉地設置著,以便可經由配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旋轉完全以配置在該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來對該物件之面向該把手的表面作掃描。此裝置另包括此種距離測量單元,其配置在該把手上。
因此,形成該距離測量單元,以決定一種至配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表面的距離。該距離測量單元典型方式是形成為無接觸的距離測量單元,其例如具有光學方式設置成的距離測量器,其以反射幾何來測定至該物件之表面上的一點或多點的一個距離或多個距離且因此類似地(quasi)以點方式或線方式來掃描表面外形。
此裝置另外具有一可相對於支柱而固定的參考物件。此支柱和此參考物件典型方式是位置固定地配置著且互相處於固定的幾何關係。
在把手和參考物件二者之一上配置一縱向延伸的第一參考結構和一縱向延伸的第二參考結構。在把手和參考物件二者之另一個上另配置一對準第一參考結構之第一參考感測器和一對準第二參考結構之第二參考感測器。亦可設置成:各參考結構配置在位置固定的該參考物件上或配置在多個參考物件上且面向個別的參考結構之參考感測器配置在此裝置的把手上。
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以一預定的角度互相延伸著。經由測量第一參考感測器和第一參考結構之間的距離以及經由測量第二參考感測器和第二參考結構之間的第二距離,可精確地測定由該二個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所造成的平面中該把手的位置。
其它的佈置設置成: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配置在把手上。與此對應的參考感測器則配置在該參考物件上或配置在多個可供使用的參考物件上且對準至各別的參考結構的方向中。因此,可同樣地測得且決定該把手在軸向(z)和徑向(x)中相對於支柱或相對於該參考物件或對各參考物件之距離或位置。
此外,亦設置成:第一參考結構對準至徑向(x)且第二參考結構相對於軸向(z)傾斜一預定的角度而對準。與此不同的另一方式是,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可相對於徑向(x)及相對於軸向(z)分別偏離一預定的角度而對準。就第一及/或第二參考結構此處設置的每一種對準而言,已顯示有利的是:至少該第二參考感測器不再成水平地對準而是相對於水平成朝上傾斜地對準。這樣其可沈入至該物件之表面之上或表面上的例如中空結構中或後方切出的區域中。特別是,該物件之因為這樣而較大的凹入結構可精確地掃描和測量以及在保持最大距離下可精確地和流暢地掃描和測量。
典型方式是,所述二個參考結構都未在垂直方向中延伸。反之,所述二個參考結構之一在水平方向中延伸,即,在徑向中或橫向中延伸,橫向即與軸向垂直。典型方式是,第一參考結構,因此亦是指第一參考物件,針對軸向而配置在把手上方。該把手因此針對軸向(z)而位於支柱和第一參考物件之間。
第二參考物件或第二參考結構可在側向中或水平方向中與把手保持距離而存在著。第二參考結構典型上以其平面法線對準至支柱的方向中。第二參考物件可針對支柱之平面法線或配置在該支柱上的物件之平面法線而在徑向中偏移地配置著。第二參考物件,因此亦是指第二參考結構,之此種傾斜的配置可使該裝置之徑向測量區域變大。此外,可精確地測量具有較明顯地彎曲的表面外形之物件,特別是凹入成拱形的物件,此物件或其區域不會到達第二參考感測器和第二參考結構之間。
依據另一佈置,第二參考結構在至支柱的軸向距離變大下至該支柱的徑向距離變小。換言之,第二參考結構朝向上方傾斜地對準至支柱的水平方向或徑向。第二參考結構,特別是亦指第二參考物件,可具有一種基本上是直線的或平面的外形。對應於第二參考結構之傾斜,以典型方式配置在把手上的第二參考感測器亦朝向上方傾斜地對準。把手被物件之凹入的或中空的表面區域遮蔽的現象因此可廣泛地避免及排除。
依據另一佈置,該參考結構以介於5°至75°之間的角度、介於30°至60°之間的角度、介於40°至50°之間的角度或大約45°的角度,相對於軸向(z)傾斜地對準。與此不同的另一方式是,第二參考結構可以介於5°至30°之間的角度、介於5°至25°之間的角度、介於10°至20°之間的角度或大約15°的角度,相對於軸向(z)傾斜地對準。
上述的傾斜可使該裝置的徑向測量區域變大,但不會使該裝置的外尺寸明顯地變大。第二參考結構之對準,因此亦為第二參考物件之對準,所需的此種角度範圍可使以典型方式配置在把手上的第二參考感測器達成對應的對準。
結果是:此裝置之徑向的或水平的測量區域之與此對應的放大。第一參考結構可對第二參考結構以一固定的角度比(ratio)來對準。例如,第一參考結構可對第二參考結構以直角或90°-角來對準。因此,一種介於第一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和第二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之間的角度可以在60°和175°之間、75°和115°之間、75°和135°之間、75°和145°之間、或大約90°或更大。就該物件之幾何測量而言,當第一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平行於徑向(即,水平線)而延伸時是有利的。第二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可相對於此大約在90°至175°、90°至160°、90°至145°、90°至135°或90°至120°的角度範圍中朝向下方(即,朝向支柱)而傾斜地延伸。
對應於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的相互間之對準,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亦可互相對準,因此,第一感測器基本上是垂直於第一參考結構而對準,且因此第二感測器基本上是垂直於第二參考結構而對準。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典型方式是形成為光學感測器以測量一種至各別的參考結構之距離。
在一種佈置中,例如,第二參考結構可以大約45°的角度相對於軸向傾斜地對準。第一參考結構因此可以大約90°的角度相對於第二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而對準。於是,第一參考結構同樣可以45°傾斜地對軸向來對準。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之垂直對準可達成一種特別簡易的參考,大致上是以笛卡兒座標系統為基準。
其它的佈置中第二參考結構以10°和20°之間的角度,例如大約15°的角度,相對於軸向傾斜地對準,這些佈置已顯示對用於測量較大物件的裝置特別有利。軸向中在支柱之預定的可活動性或運行路徑中,須以第二參考結構之相對於軸向而變大的角度對應地調整相關的參考結構之長度。
此處適當的是,該參考結構之長度隨著由軸向偏離的角度的大小而增大。然而,製造-和測量技術上有利的是:例如,鏡面形式的參考結構儘可能緊密地佈置著。 因此,上述的10°和20°之間的角度範圍在該裝置同時有緊密的構造方式時可在測量區域的一種放大之間表示一種最佳化或至少一良好的妥協。
依據另一佈置,縱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配置在至少一共同的參考物件上或配置在二個互相固定的參考物件上。在預設唯一的參考物件,例如,一種L-形的參考物件,時典型方式佈置成鏡面的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固定地且不能移動地互相配置在唯一的參考物件上。若設有二個參考物件,則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例如亦為了校準而互相調整或互相依需求而對準。
依據另一佈置,第一參考感測器配置在把手上且垂直於第一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而對準。第二參考感測器同樣配置在把手上且垂直於第二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而對準。該把手對於該參考結構或對於至少一參考結構特別是固定地配置著而可一起旋轉。該把手只平移地相對於各參考結構或相對於至少一參考物件可移動地配置在該裝置上。
一種相反的組態中各參考結構配置在把手上,典型方式是配置在把手的外側,且其中與各參考結構一起作用的參考感測器配置在至少一參考物件上或分散地配置在多個參考物件上,此種組態可以是均勻的。關於各參考結構配置在各參考物件上以及各參考感測器配置在把手上,所有上述的特徵亦適用於所述相反的組態,其中各參考結構配置在把手上且各參考感測器配置在該參考物件上或配置在各參考物件上。
依據另一佈置,該距離測量單元至少對於第一軸係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上。第一軸典型方式是可垂直於軸向或對該軸向以及徑向以一預定的角度延伸。依據該距離測量單元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上,則該物件之表面上的每一點都可依據反射幾何且在遵守該距離測量單元之垂直條件下運行且以光學方式受到掃描。於此,該物件相對於把手之可旋轉的及/或平移地可移動的設置就第三維度,即,垂直於徑向且垂直於軸向而言是需要的且須預設。
依據另一佈置,第一軸係與第一參考感測器之第一測量方向的假想之第一延伸和第二參考感測器之第二測量方向的假想之第二延伸之交點疊合。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軸在與第一、第二參考感測器之測量方向的假想之延伸每次重疊時對該把手或其可擺動而設置的距離測量單元之精確的位置-和狀態決定是有利的。該把手之可能與容許偏差有關的傾斜就此而言對至該物件之距離測量的測量結果不會有影響或只有微不足道的影響。把手之以各參考感測器及與其一起作用的參考結構為基準之狀態決定就此而言可廣泛地對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移動保持不變。
依據另一佈置,在把手上配置一參考體。形成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以便在物件配置在支柱上時測量該參考體和該物件之表面之間的距離。這樣的優點是:可能由於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移動所導致的定位準確度可藉由該參考體來補償。該參考體相對於該參考物件係固定著且可一起旋轉地配置在可移動的把手上。該參考體典型方式是具有一可反射的、面向該裝置之支柱的表面,此表面具有習知的表面幾何形式。一方面經由測量一種在物件的方向中的距離且另一方面測量一種在參考體的方向中的距離,則可補償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移動所導致的定位準確度。
若由於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移動例如使該距離測量單元和該物件之表面上的已預定的測量點之間的距離變短,則該距離測量單元和該參考體上的一相對的測量點之間的距離均勻地以相同的數值變大。
依據另一佈置,該裝置具有一縱向延伸的第三參考結構,其配置在把手和該參考物件中之一個上且以一預設的角度傾斜於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而延伸。藉由縱向延伸的第三參考結構,則就全部三個空間座標而言可測定該把手相對於該參考物件之位置。這在原理上可使該把手在全部三個空間座標中達成自由的移動。該把手亦可相對於二個空間維度而移動且配置在該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亦可相對於二個軸而擺動。
然而,對限制在軸向和徑向,因此在唯一的平面中係限制在一種移動,的把手之移動而言,該第三參考結構對於該距離測量單元之位置及/或定向之測定是有利的。特別是,可藉由第三參考結構相對於已測定的、已決定的且與此相關的可能的位置準確度來對與該距離測量單元之傾斜或旋轉相關的位置準確度作補償。
依據另一佈置,該裝置另具有一第三參考感測器,其配置在把手和該參考物件之另一個上且基本上垂直於該第三參考結構之縱向延伸而對準。藉由第三參考感測器,則可精確地測定該把手和第三參考物件之間的距離。第三參考感測器之第三測量方向之假想之第三延伸因此可與第一參考感測器之第一測量方向之第一延伸和第二參考感測器之第二測量方向的假想之第二延伸之至少一延伸疊合。因此,全部的參考感測器之全部的延伸可相交於一點。每一交點優選為與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軸疊合。
依據另一佈置,第三參考結構具有一參考平面,其以一預設的角度傾斜於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而延伸。提供一參考平面特別是使把手可在由軸向和徑向造成的平面中運行或偏移。第三參考結構,特別是第三參考結構之參考平面,可在一預定的角度,大致上是小於90°且大於15°,相對於該軸向而延伸。
此外,第三參考結構之參考平面典型方式是在切線方向中延伸。第三參考結構可隨著至支柱之軸向距離的變大而具有一種至支柱變小之徑向距離。該參考平面之平面法線典型方式是可在支柱的方向中對準。第三參考平面可相對於徑向(x)配置成對該支柱之平面法線成軸向偏移。就此而言,第三參考結構之參考平面由徑向內部朝向徑向外部假想成朝下傾斜地延伸,其由徑向外部朝向徑向內部假想成朝上傾斜地延伸。
依據另一佈置,該距離測量單元至少相對於第二軸係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上。第二軸因此在一預定的角度下傾斜於第一軸而延伸。該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第一軸和第二軸係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上,此時第一軸和第二軸例如可在90°之角度下互相延伸。第一軸和第二軸之假想的延伸例如亦可在一點中相交。
藉由第三參考感測器及其與第三參考結構的共同作用,則該距離測量單元之由於擺動式移動所造成的對第二軸之可能的位置不準確度,可精確地被測定或測量且因此可以計算方式來補償。
在一種典型的組態中,可設置的方式為:第一參考物件或第一參考結構至少與一方向組件沿著徑向(x)延伸,第二參考物件或第二參考結構至少隨著組件的一方向而沿著軸向(z)延伸且第一軸在切線方向(因此係垂直於徑向且垂直於軸向)中延伸,該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第一軸係可旋轉地設置在把手上。因此,該距離測量單元對該第一軸係可擺動的,第一軸基本上平行於由軸向和徑向所造成的平面之平面法線而延伸。
於此構成的佈置中該距離測量單元另外亦對第二軸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上,則可經由這樣所達成的類似(quasi)第二可擺動的軸承就所述參考物件來產生該距離測量單元的位置不準確度。此種位置不準確度例如與機械的軸誤差有關。然而,經由該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支柱上的第二軸之可擺動性,此種位置不準確度可以位於該距離測量單元的測量方向中。藉由第三參考結構和第三參考物件以及藉由其上已對準的第三參考感測器,則可精確地測定此種位在測量方向中的位置不準確度且因此可以計算方式來補償。
依據另一佈置,另外亦可設置成: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之至少一個具有一種直線延伸的縱向已延伸的反射條片。因此,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可類似地(quasi)形成為一維的參考結構,其分別只允許把手在各別的參考結構之縱向中運行或縱向偏移地移動且把手的移動就此而言會受到限制。
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都具有一種直線延伸的縱向已延伸的反射條片。關於軸向和徑向,該把手因此在一唯一的、與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疊合的平面中相對於該參考物件或相對於該些參考物件可移動地設置著。
各距離感測器或各參考感測器典型方式是與不同波長的多個光源耦合,以藉由多波長測量原理來決定至物件或至參考體或至參考物件的距離。此種異質動態(Heterodyn)-測量方法可達成高精確的距離測量,其具有奈米-和次奈米範圍的解析度且可另外提供該測量結果之明確度範圍直至進入毫米範圍為止。優選地設置廣範圍成單色的雷射以作為光源,其波長位於1520和1630奈米之間的範圍中。典型方式是,所使用的雷射波長位於光學電信頻譜之S-,C-,L-帶中。但基本上這些波長亦可在可見的光譜及/或紫外線-光譜區中。
原理上本發明亦可裝設成用於一種只以一波長來操作的距離測量單元。然而,藉由多波長-測量方法,所接收的信號之明確度範圍明顯地變大。由物件表面反射的光束之各別的相(phase)或相位係以波長選擇方式被偵測出且在電子評價的過程中作處理以決定距離。
各距離感測器另外可以光纖方式與相關的光源耦合。可能存在的與環境有關的干擾影響可以此種形式和方式限制在最小量。
依據另一佈置,該裝置另外具有一形成為偵測器單元的控制器,藉此由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可精確地決定該把手或其參考體相對於至少一參考物件之位置和方位。特別是可由一種互相獨立地測量出的第一和第二距離之比較及/或由一種平均值的形成,可決定把手的位置及其在測量平面(x,z)中的傾斜或偏斜。特別是,因此可精確地決定該距離測量單元之旋轉軸的狀態。
依據另一樣態,本發明另外涉及一種藉由先前描述的裝置以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方法,此處一設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表面藉由該距離測量單元以掃描方式來測定或測量。一設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表面外形於此係藉由可旋轉地配置在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以掃描方式,即,表面掃描,來測定。物件之表面的各別測量點依序被施加一測量光束,使對每一測量點都可測定一距離。就此而言,掃描過程中藉由該距離測量單元測量得到多個至該物件之測量點的距離,情況需要時亦可測得至該參考體的參考點的距離。由此產生該物件之表面影像,特別是以電腦促成來達成計算。
此外,藉由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來測定該把手的位置和方位或其參考體相對於至少一參考物件的位置和方位。只要此裝置設置成只用於該把手之移動自由度,則只裝設二個典型上平行對準且垂直於其測量方向而互相隔開的參考感測器基本上已足夠。在本裝置的另一形式中且因此亦在本方法的另一方式中設置成:把手在二維測量平面(x,z)中的位置和方位係藉由第一、第二和第三參考感測器來測定。以把手或該參考體的位置-和方位的決定為基準來修正表面影像。
因此,特別設置成:該支柱之藉由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所測定的方位係用來修正該物件之測量點和該參考體之參考點之間由該距離測量單元所測量的距離。以此形式和方式,則由於該把手之最小的傾斜或偏斜所造成的距離-測量誤差可以計算方式來補償。
於此須指出:上述方法可藉由先前所述的裝置來進行,且就此而言涉及該裝置所述的全部特徵和優點亦同樣適用於本方法;且反之亦同。
依據另一樣態,本發明另外涉及一種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電腦程式,其藉由先前所述的裝置來進行。此電腦程式具有程式媒體,以藉助於該距離測量單元以掃描方式測得一設置在支柱上的物件之表面外形。於此,該電腦程式設置著程式媒體以藉助於該距離測量單元來測量多個至該物件之測量點的距離。此外,該電腦程式具有程式媒體,藉此以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所測量的距離為基準來測定把手或配置於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該參考物件之位置和方位。最後,程式媒體設置成以把手或其參考體之已測定的或已測量的位置和方位為基準來修正表面影像。
此外,此處須說明:電腦程式係在與該裝置耦合的控制器中運行且因此裝設在該控制器中。在依規定來使用同樣是先前所述的裝置時,電腦程式特別是用於先前所述的方法之以電腦促成的轉換(conversion)。就此而言,本裝置和本方法所述的全部特徵、性質和優點亦同樣適用於該電腦程式;且反之亦同。
本發明之其它目的、特徵以及有利的佈置將依據以下的舉例式之實施例的描述來詳細說明。
相較於已在本文開頭所述的以及在圖1中所示的裝置100,本發明圖3所示之裝置10具有一用於物件14之支柱12,該物件14例如是光學組件,例如,透鏡。支柱12界定一種軸向(z)和一種徑向(x)。支柱12和配置於其上的物件14例如可相對於裝置10之基件11可旋轉地設置著。
裝置10另具有一把手26,其相對於支柱12可針對軸向及針對徑向而移動。把手26典型方式是平移地針對軸向及針對徑向可移動地相對於支柱12而設置著。於此,可設置一特殊的機械模組,其具有各別的偏移單元,例如,一維或2維的偏移桌。支柱或基件11可位置固定地安裝著。
裝置10另具有第一參考物件18和第二參考物件20。參考物件18、20可相對於支柱12而固定著。典型方式是,參考物件18、20相對於支柱12而位置固定地配置在基件11上。目前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參考物件18具有一第一參考結構22,其沿著該參考物件18在該參考物件18之面向支柱12的一側上延伸。
第二參考物件20具有一縱向延伸的第二參考結構24,其同樣在該參考物件20之面向支柱12的一側上延伸。在把手26上配置一第一參考感測器32,其對準至第一參考結構22之方向中。第一參考感測器32典型方式是配置在把手26上。把手26上另外配置一第二參考感測器34,其對準至第二參考物件20之第二參考結構24的方向中。
第一參考感測器32特別是垂直於第一參考結構22之縱向延伸而對準。第二參考感測器34典型方式是垂直於第二參考結構24之縱向延伸而對準。第一參考感測器32之假想的延伸,特別是假想的第一延伸52,和第二參考感測器34之測量方向之假想的第二延伸54在一共同的交點相交。此種假想的交點典型方式是與一旋轉軸疊合,特別是與把手26之第一軸51疊合,一距離測量單元30可擺動地設置在第一軸51上或相關於第一軸51而設置著。
該距離測量單元30如圖4所示典型方式是具有至少一與支柱12對準的第一距離感測器36。藉此距離感測器36,則該距離測量單元30可決定把手26(特別是把手26之軸51)和物件14之表面16上一已選取的測量點17之間的距離。對於至各別的測量點17之距離的決定,距離感測器36須將已發出的光束垂直入射至該測量點17,因此可經由運行時間不同或干擾儀技術來測量該距離感測器36和該測量點17之間的距離。
距離感測器36,因此是指整個的距離測量單元30,典型方式是以光纖形式與一控制器60耦合,該控制器60一方面形成為用於將該距離測量單元30測量的信號或資料換算成距離,且另一方面形成為以點方式或直線方式來掃描該物件14之表面16且因此控制該把手26和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偏移及/或旋轉式移動所需的傳動裝置。
第一軸51典型方式是垂直於由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22、24所造成的平面而延伸,該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第一軸51可旋轉地設置在支柱26上。
此外,圖3和圖4中顯示:第一參考結構22和第二參考結構24都相對於軸向(z)成傾斜地對準。第一參考結構22和第二參考結構24之間的角度大約是90°。對應於第一參考結構和第二參考結構22、24之對準,把手26上的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32、34亦可對準。
因此,全部的把手26在與先前技術之組態比較下可以一預定的角度對支柱12或對基件11旋轉而對準。這特別是可對依據先前技術成水平對準的第二參考感測器34來達成「第二參考感測器34不同於圖3、圖4、圖5、圖7和圖8之實施形式的先前技術而是可傾斜地朝向上方成傾斜狀對準」。
特別就像圖6中所示,特別是可經由第二參考感測器34之朝向上方傾斜的對準使本裝置在徑向(x)中的測量範圍變大。此外,亦可精確地測量具有較明顯地彎曲的表面16(特別是凹入的彎曲表面16)之物件14。
經由第二參考感測器34之朝向上方傾斜的對準,則不再擔心:由該參考感測器發出的參考光束或測量光束會被物件14或由其表面16所阻擋、轉向或分散。
圖4之佈置中,把手26仍然只以虛線來表示。圖5之佈置中該把手純粹是為了圖解的目的而不再明顯地示出。然而,該把手仍然存在。
圖4之裝置10的佈置中,該距離測量單元30具有一第一距離感測器36,其對準至物件14之表面16的方向中。此外,該距離測量單元30具有一第二距離感測器38,其與第一距離感測器36之測量方向成反向地對準。
上述二個距離感測器36、38固定地互相連接而可旋轉。此二個距離感測器針對第一軸51而組合且可旋轉地設置在把手26上。第二距離感測器38對準至該參考體40之方向中,特別是對準至該參考體40之一參考面42,其例如可具有一中空鏡面,其虛擬的中央點大致上與第一軸51疊合。該參考體之幾何形式,特別是指向第二距離感測器38之此側,被精確地測量且儲存在控制器60中。
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具體的角度狀態於此是指二個距離感測器36、38相對於該參考體40的角度狀態,其可藉由一與該距離測量單元30連接的或機械上耦合的旋轉角度感測器來測定。可能由於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第一軸51之旋轉而造成的位置不準確度可經由且藉由二個距離感測器36、38以計算方式來補償。該距離測量單元30用於測定物件表面16上的一測量點17至該參考體40上的一相對應的測量點41之距離。
圖5之佈置中,第一參考結構22和第二參考結構24之間的角度大約是120°至135°。
第一參考結構22,於此亦指第一參考物件18,水平地對準,其位於該距離測量單元30上方以及支柱26上方。第二參考結構24和第二參考物件20相對於徑向且亦相對於軸向成傾斜地對準。為了達成第二參考感測器34之朝向上方的對準,則第二參考結構24須隨著至支柱12之變大的軸向距離而具有一種至支柱12之變小的徑向距離。
由徑向內部朝向徑向外部觀看時,第二參考結構24或第二參考物件20可向下,即,朝向支柱12,傾斜地對準。
此外,圖7和圖8之另一佈置中設有第三參考結構23,其由第三參考物件19提供。就像由圖7和圖8之概觀所示那樣,第三參考結構23相對於第一參考結構22和第二參考結構24都在一預定的角度下延伸。第三參考結構23另外可佈置成一參考平面25,第三參考物件19因此可具有平板式的平面幾何形式。
第三參考物件19或其第三參考結構23相對於軸向(z)和徑向(x)都可傾斜地對準。就像特別是圖8中所示那樣,第三參考結構23,因此亦指該參考平面25,隨著至支柱12之變大的軸向距離而具有一種至支柱12之變小的徑向距離。第三參考感測器33可在把手26上對準至第三參考結構23之方向中且因此亦垂直於第三參考物件19而對準。第三參考感測器33基本上可垂直於第三參考結構23之平面而對準。
每一配置特別是對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二維的可擺動性都是有利的。就像另外依據圖7和圖8所示那樣,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第一軸51是可擺動的,第一軸51例如在y-方向中延伸。另外,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第二軸53是可擺動的,第二軸53例如在徑向,即,x-方向,中延伸。第一軸51特別是可垂直於第二軸53而延伸。此二個軸51、53可具有至少一虛擬的交點,其在典型方式上是與所述參考感測器32、33、34中之至少二個的假想之延伸疊合。
以此形式和方式,最複雜的物件表面16亦可藉由垂直於表面16而對準的距離測量單元30或藉由其距離感測器36以光學方式來掃描且因此較流暢地來測量。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二個軸51、53之可擺動性可使距離感測器36流暢地垂直對準至物件的表面16。
當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二個軸51、53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26上時且當該距離測量方向30設置著二個反向對準的距離感測器36、38時,該參考體40典型方式是具有一個三維的參考平面,大致上是球形中空鏡面形式的鏡面。因此,對於指向該參考體40之距離感測器38之每一角度狀態,可決定該參考體40上的一測量點41和該物件14之表面16上的一測量點17之間的距離。該測量點41位於該參考體40之參考平面42上。
然而,經由相對於第二軸53之可擺動性,由於不可避免之機械上的軸誤差,則會沿著由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對準所預定的測量方向產生測量上的準確度。此種測量上的準確度在軸向(z)和徑向(x)形成的平面之法線之方向中可位於把手26之位置或位於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位置。藉由第三參考結構23和第三參考物件19且藉助於第三參考感測器33,則可測量垂直於軸向(z)和徑向(x)所造成的平面之可能發生的位置不準確度且以計算方式來補償。換言之,與該距離測量單元30之可擺動的第二軸承相關之位置誤差在y-方向中可藉由第三參考感測器33且藉由第三參考物件19以該處預設的參考結構23精確地測得且因此以計算方式來補償。
最後,圖9中顯示本方法之流程圖。第一步驟200中,設置在支柱12上的物件14之表面外形藉由可旋轉地配置在把手26上的距離測量單元30以掃描方式,即,表面掃描,來測得。物件14之表面16的各別之測量點17依序施加一測量光束,以便對每一測量點17測得一種至距離感測器36之距離。就此而言,在掃描過程中藉由該距離測量單元30來測量一系列的至物件14之各別測量點17之距離或測量各測量點和該參考體40上的各參考點之間的距離。由此產生該物件14之表面影像,特別是以電腦促成方式來計算。
下一步驟202中,其是與第一步驟200同時運行,藉由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32、34且亦藉由第三參考感測器33來測定該把手26及/或其參考體40相對於至少一參考物件18、20,典型方式是相對於二個參考物件18和20,情況需要時亦相對於第三參考物件19,的位置和方位。下一步驟204中,以把手或該參考體之位置-和方位的決定為基準來修正該表面影像。
10:測量裝置 11:基件 12:支柱 14:物件 16:物件14之表面 17:測量點 18:參考物件 19:參考物件 20:參考物件 22:參考結構 23:參考結構 24:參考結構 25:參考平面 26:把手 30:距離測量單元 32:參考感測器 33:參考感測器 34:參考感測器 36:距離感測器 38:距離感測器 40:參考體 41:測量點 42:參考平面 51:軸 52:延伸 53:軸 54:延伸 60:控制器 100:測量裝置
圖1顯示一種依據先前技術之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習知裝置之示意圖。 圖2係在測量具有較大徑向延伸的物件及/或具有明顯地彎曲(大致上是凹入成拱形)之表面的物件時以目前的發展為基礎所存在的問題狀態。 圖3係本發明依據第一實施形式所形成的距離測量單元。 圖4係該裝置的另一實施形式。 圖5係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之另一實施形式。 圖6係依據圖5配置在把手上的距離測量單元相對於一待測量的物件之放大圖。 圖7係該裝置之另一佈置。 圖8係圖7之裝置的旋轉圖,以及 圖9係本方法的流程圖。
10:測量裝置
11:基件
12:支柱
14:物件
16:物件14之表面
17:測量點
18:參考物件
20:參考物件
22:參考結構
24:參考結構
26:把手
30:距離測量單元
32:參考感測器
34:參考感測器
51:軸
52:延伸
54:延伸
60:控制器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物件(14)的幾何測量的裝置,具有:-一用於該物件(14)的支柱(12),其界定一種軸向(z)和一種徑向(x),-一把手(26),其對該軸向(z)及對該徑向(x)都可相對於該支柱(12)而移動,-一距離測量單元(30),其配置在該把手(26)上,-至少一參考物件(18,19,20),其可相對於該支柱(12)而固定著,本裝置之特徵為:-在該把手(26)和參考物件(18,19,20)之一者上配置一縱向延伸的第一參考結構(22)和一縱向延伸的第二參考結構(24),其中該第一參考結構(22)及該第二參考結構(24)以一預定的角度彼此延伸,且-在該把手(26)和參考物件(18,19,20)之另一者上配置一對準至該第一參考結構(22)的第一參考感測器(32)和一對準至第二參考結構(24)的第二參考感測器(34),其中經由測量該第一參考感測器(32)及該第一參考結構(22)之間的第一距離以及經由測量該第二參考感測器(34)及該第二參考結構(24)之間的第二距離,可測定由該第一參考結構(22)之縱向延伸及由該第二參考結構(24)之縱向延伸所跨越的平面中之該把手(26)的位置,-該第一參考結構(22)在該徑向(x)中對準且該第二參考結構(24)以一預定的角度相對於該軸向(z)成傾斜地對準,或-該第一參考結構(22)和該第二參考結構(24)分別以一預定的角度相對於該徑向(x)且亦相對於該軸向(z)而對準。
  2. 如請求項1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參考結構(24)隨著至該支柱(12)之變大的軸向距離而具有一種至該支柱(12)之變小的徑向距離。
  3.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該第二參考結構(24)以介於5°至75°之間的角度、介於30°至60°之間的角度、介於40°至50°之間的角度或大約45°的角度,相對於該軸向(z)傾斜地對準,或該第二參考結構(24)以介於5°至30°之間的角度、介於5°至25°之間的角度、介於10°至20°之間的角度或大約15°的角度,相對於該軸向(z)傾斜地對準。
  4.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縱向延伸的該第一和該第二參考結構(23,24)配置在至少一參考物件(18)上或配置在二個互相固定的參考物件(18,20)上。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該第一參考感測器(32)配置在把手(26)上且垂直於該第一參考結構(22)之縱向延伸而對準,且第該二參考感測器(34)配置在該把手(26)上且垂直於該第二參考結構(24)之縱向延伸而對準。
  6.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該距離測量單元(30)至少相對於第一軸(51)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24)上。
  7. 如請求項3之裝置,其中該第一軸(51)係與該第一參考感測器(32)之第一測量方向的假想之第一延伸(52)和該第二參考感測器(34)之第二測量方向的假想之第二延伸(44)之第一交點疊合。
  8.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在該把手(26)上配置一參考體(40)且形成該距離測量單元(30)以用於測量該參考體(40)和該物件(14)之表面(16)之間的距離,當該物件(14)配置在 支柱(12)上時。
  9.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另外具有一縱向延伸的第三參考結構(23),其配置在該把手(26)和該參考物件(18)之一者上且其以一預定的角度傾斜於該第一參考結構(22)及傾斜於該第二參考結構(24)而延伸。
  10.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另外具有一第三參考感測器(33),其配置在該把手(26)和參考物件(18,19,20)之另一個上且其基本上垂直於該第三參考結構(23)之縱向延伸而對準。
  11. 如請求項9之裝置,其中該第三參考結構(23)具有一參考平面(25),其以一預定的角度傾斜於該第一參考結構(22)及傾斜於該第二參考結構(24)而延伸。
  12. 如請求項6之裝置,其中該距離測量單元(30)至少相對於第二軸(53)係可擺動地設置在把手(24)上且該第二軸(53)在一預定的角度下傾斜於該第一軸(51)而對準。
  13. 如請求項1或2之裝置,其中第一和第二參考結構(22,24)之至少一者具有一種直線延伸的縱向已延伸的反射條片。
  14. 一種用於物件(14)的幾何測量的方法,藉由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裝置來進行,一設置在支柱(12)上的物件(14)之表面(16)藉由該距離測量單元(30)以掃描方式來測得,本方法之特徵為:-藉由該距離測量單元(30)來產生多個至該物件(14)之測量點的距離且產生該物件(14)之表面影像,-藉由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32,34)來測定該把手(26)或配置在該把手(26)上的一參考體(40)相對於所述參考物件(18, 20)之位置和方位,以及-以該把手(26)或該參考體(40)相對於所述參考物件(18,20)之位置和方位為基準來修正該表面影像。
  15. 一種用於物件(14)的幾何測量的電腦程式,藉由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裝置來執行,包括程式媒體,其在經由電腦來執行程式時促使該電腦去執行所述測得、所述測量、所述測定和所述修正的步驟,具有:-用於所述測得的程式媒體,藉由距離測量單元(30)以掃描方式來測得一設置在支柱(12)上的物件(14)之表面外形(15),-用於所述測量的程式媒體,測量多個至該物件(14)之表面(16)上的測量點(17)的距離且產生該物件(14)之表面影像,-用於所述測定的程式媒體,藉由第一和第二參考感測器(32,34)來測定把手(26)或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所述參考物件(18,20)之位置和方位,以及-用於所述修正的程式媒體,以該把手(26)或該距離測量單元(30)相對於所述參考物件(18,20)之位置和方位為基準來修正該表面影像。
TW108128049A 2018-08-10 2019-08-07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TWI745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EP18188484 2018-08-10
EP18188484.2A EP3608626A1 (de) 2018-08-10 2018-08-10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ometrischen vermessung eines objek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6499A TW202016499A (zh) 2020-05-01
TWI745730B true TWI745730B (zh) 2021-11-11

Family

ID=6320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8049A TWI745730B (zh) 2018-08-10 2019-08-07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3608626A1 (zh)
JP (2) JP2021533377A (zh)
CN (2) CN112567198B (zh)
TW (1) TWI745730B (zh)
WO (1) WO202003078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1065B4 (de) * 2011-02-11 2013-04-04 Lupho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ochpräzisen Vermessung von Oberflächen
DE102014007201A1 (de) * 2014-05-19 2015-11-19 Lupho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ometrischen Vermessung eines Objekts
TWI576563B (zh) * 2011-05-20 2017-04-01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 非接觸式測量表面的方法及設備
US20170167860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19144A1 (en) * 2003-09-29 2005-03-30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Free-form optical surface meas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5491435B2 (ja) * 2011-02-25 2014-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計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11065B4 (de) * 2011-02-11 2013-04-04 Lupho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ochpräzisen Vermessung von Oberflächen
TWI576563B (zh) * 2011-05-20 2017-04-01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 非接觸式測量表面的方法及設備
DE102014007201A1 (de) * 2014-05-19 2015-11-19 Lupho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geometrischen Vermessung eines Objekts
US20170167860A1 (en) * 2015-12-11 2017-06-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GGS G N ET AL:"Design for a Compact High-Accuracy CMM",Bd.48.Nr.1,1.January 1999(1999-01-01),Seiten 417-420,XP0275532838,ISSN:0007-85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33377A (ja) 2021-12-02
CN116697928A (zh) 2023-09-05
TW202016499A (zh) 2020-05-01
JP2023065551A (ja) 2023-05-12
EP3833930B1 (de) 2024-03-13
CN112567198B (zh) 2023-06-27
EP3833930A1 (de) 2021-06-16
EP3608626A1 (de) 2020-02-12
CN112567198A (zh) 2021-03-26
WO2020030785A1 (de)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05626B1 (ko) 스핀들의 자유도 오차를 검측하는 광학식 검측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7771112B (zh) 具有集成的光束位置传感器的扫描头以及用于离线校准的校准装置
JP7005750B2 (ja) コヒーレンストモグラフの光学デバイスの方向を決定するデバイス、コヒーレンストモグラフ、及びレーザ処理システム
JP6370928B2 (ja) 物体の幾何学的な計測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73685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surfaces in a highly precise manner
JP2018116058A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長さ測定量を測定する測定装置及び方法
JP2014098690A (ja) 校正装置、校正方法及び計測装置
JP2009069151A (ja) 座標測定器の移動要素の空間位置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手段及び方法
US9025165B2 (en) Normal vector tracing ultra-precision shape measurement method
JP4964691B2 (ja) 被測定面の測定方法
TWI745730B (zh) 用於物件的幾何測量的裝置、方法及電腦程式
JP2001157951A (ja) 逐次2点法による形状精度測定装置および逐次2点法による形状精度測定用レーザ変位計間隔測定方法
TW200521404A (en) Optical real-tim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with single-axis, 6 degrees of freedom
JP5217756B2 (ja) 法線ベクトル追跡型超精密形状測定装置における駆動軸制御方法
WO2022202533A1 (ja) 光回転プローブの校正方法
EP2754992A1 (en) Optical profilometer
JP2023040576A (ja) 形状測定機及びその校正方法
JP2005069775A (ja) 三次元形状測定方法
CN116045801A (zh) 一种基于六足平台标定cqp确定的空间光线的方法
WO2018068225A1 (zh) 一种旋转轴对称曲面面形误差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JP2004117232A (ja) 走査電子顕微鏡のステージ位置測定装置
Fan et al. Self-volumetric error compensation of a micro-CMM
JP2003057005A (ja) 走査電子顕微鏡等のステージ位置測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