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7943B - 熱電除濕裝置 - Google Patents

熱電除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7943B
TWI737943B TW107141561A TW107141561A TWI737943B TW I737943 B TWI737943 B TW I737943B TW 107141561 A TW107141561 A TW 107141561A TW 107141561 A TW107141561 A TW 107141561A TW I737943 B TWI737943 B TW I73794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s
air duct
condensing
fin
thermoelectr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41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0374A (zh
Inventor
黃宏燦
翁文昱
Original Assignee
新典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典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典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41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794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20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0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7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7943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熱電除濕裝置,其係包括:一第一空氣入口、一第二空氣入口及一空氣出口設於一殼體,殼體內並設有一熱電元件、一冷凝鰭片組、一散熱鰭片組及一風扇,熱電元件具有一冷端面及一熱端面,冷凝鰭片組與冷端面連接,且冷凝鰭片組的各個冷凝鰭片底側為逐漸向下傾斜,散熱鰭片組與熱端面連接,風扇則設於第二空氣入口與散熱鰭片組之間;藉由各個冷凝鰭片底側的傾斜設計,使進入殼體內的空氣氣流於冷凝鰭片上所凝結出的水滴可快速地滑落,且除濕後的低温氣流與由第二空氣入口進入的外界空氣氣流混合後,則利用風扇推送而通過散熱鰭片,並有效帶走散熱鰭片上的熱能,藉以增加熱電除濕裝置的除濕效果。

Description

熱電除濕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熱電除濕裝置,尤指一種除濕效率高於傳統熱電除濕裝置的薄型熱電除濕裝置。
一般傳統的除濕機係藉由壓縮機推動冷媒在包括冷凝器和蒸發器的管路中循環,因壓力差異而有液態及氣態變化,在蒸發器處,當冷媒在管內由液態蒸發為氣態時吸熱,將由機外吸入而流過管外的空氣降低溫度,使空氣中的水氣因溫度降低而凝結成水滴排出,而經過去除濕氣後的空氣則在冷凝器處冷卻剛由壓縮機壓縮送出的高溫冷媒,使乾燥空氣升温再排出至外界,藉由如此循環的方式,以去除室內空間內空氣中所含的水氣。但此種除濕機,為了在內部容納壓縮機、冷凝器與蒸發器,必定形成有相當體積和重量,而無法於小空間的衣櫃或鞋櫃內使用該種除濕機。
為了改善除濕機體積過大的問題,即有廠商以熱電致冷晶片(Thermoelectric Cooling Module)取代壓縮機的設計,如JPH06-163997的專利公開案所示,請參閱圖1,該公開案熱電裝置21中的熱電致冷晶片係於二熱電導體28之間固設串接的N型半導體24及P型半導體26,利用對N型半導體24及P型半導體26提供一電流,電流中帶有能量的載子即透過N型半導體24及P型半導體26的串接設計向同一個端面的熱電導體28移動並累積在該端面的熱電導體28,使該端面的熱電導體28温度升高,而成為一熱端面, 此時,另一個端面的熱電導體28則因電流中帶有能量的載子均為遠離此端面,因此成為一冷端面。在此除濕機構的設計中,進入除濕機內的空氣首先經過熱電致冷晶片的冷端面降低温度,使空氣中的水氣於冷端面冷凝成水滴並排出,而除濕後的冷空氣氣流則於通過熱電致冷晶片的熱端面並帶走熱端面的熱能後排出至外界。
在熱電元件未通電時,冷端面及熱端面係為等温,通電後,冷端面的能量被電流中的載子帶至熱端面,因此,當冷端面的冷度愈趨近於冷凝水氣的温度時,其所減少的熱能即增加並累積於熱端面,但除濕後的冷空氣氣流由於體積關係,所能帶走的熱能有限,導致冷端面與熱端面之間温差較大時,冷端面無法將熱能傳遞至熱端面而降温,冷端面冷凝水氣的效果自然較差。為改善此項缺陷,該專利公開案於除濕後的冷空氣氣流進入熱端面之前,由外界引入一空氣氣流,使冷空氣氣流混合該外界空氣後,增加空氣氣流的體積,藉以增加可帶走熱端面的熱能的空氣氣流體積。該專利公開案的設計,主要係於氣流進入熱端面的前側處設置一開口部31,而氣流進入熱端面後排出至外界的空氣出口處設置一橫流風扇29,藉由橫流風扇29的抽吸作用,外界空氣經由開口31進入除濕機內成為一第二空氣氣流,且與除濕後的冷空氣氣流混合後通過熱端面,以帶走熱端面的熱能。橫流風扇29以抽吸方式形成的氣流特性在於,其係為一束平整且穩定的氣流,亦即氣流的截面及形狀均為固定,因此,第二空氣氣流與冷空氣氣流受橫流風扇29抽吸所形成的混台氣流即為平整且穩定的混合氣流;當混合氣流通過熱端面時,熱端面只有與混合氣流截面的交集之處,才能被混合氣流帶走熱能,致使熱端面的散熱效果仍然受到限制,而當熱 端面的散熱效果受限時,熱電致冷晶片之冷端面的降温效果亦同樣地受到限制,導致冷端面冷凝水氣的效能不佳,除濕效果受到影響。
再者,為了增加冷端面及熱端面與空氣氣流接觸的面積,該專利公開案於熱電致冷晶片的冷端面連接複數個鰭片23,鰭片23的頂側與冷端面連接,鰭片23的底側為向下延伸的自由側,熱電致冷晶片的熱端面則亦連接複數個鰭片23。當進入除濕機內的空氣氣通過與冷端面連接的鰭片23時,空氣氣流透過與各鰭片23大面積地接觸而降低空氣氣流中的空氣温度,使空氣氣流中的水氣於鰭片23上凝結成水滴,並利用水滴的重量使水滴沿著鰭片23往自由側的方向滑動至滑落而離開鰭片23。但由於鰭片23上的水滴係於各自的鰭片上滑動,水滴在凝結後於靠近鰭片23頂側滑動時,其重量較輕,滑動的速度亦較緩慢,待於滑動的過程中,在同一鰭片上陸續與其他凝結的水滴碰撞而結合成為重量較重的水滴時,水滴滑動的速度才會增快。然而,在水滴緩慢滑動的過程中,空氣氣流仍持續通過鰭片23,當空氣氣流通過已被水滴覆蓋的位置時,空氣氣流無法與該位置的鰭片進行接觸,造成空氣氣流無法順利降温並於鰭片上凝結水滴,致使進入除濕機內的空氣氣流除濕效果依舊不佳。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熱電除濕裝置,藉由殼體及空氣出入口位於殼體短側面的設計,使整體趨於概呈扁平之立方體,適於置放在小間隙的空間內進行除濕;本發明並利用風扇設置的位置,增加熱電元件熱端面的散熱效果,使冷端面保持在良好的除濕温度,提高除濕能力;而冷凝鰭片底側順空氣氣流流動方向逐漸向下傾斜及相鄰 冷凝鰭片間底側具高度差距的設計,加速冷凝鰭片上的水滴滑動及滑落速度,提高冷凝鰭片水滴滑落的效率,進而提高熱電除濕裝置整體的除濕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係提出一種熱電除濕裝置,其至少包括一殼體、一熱電元件、一第一空氣入口、一第二空氣入口、一空氣出口、一冷凝鰭片組、一散熱鰭片組及一風扇,其中,殼體至少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之間相隔一第一間距相對設置,且該第一側面的水平方向長度及該第二側面的水平方向長度大於該第一間距之距離,熱電元件設置於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之間,並在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之間分隔出一上風道及一下風道,上風道之一端連通下風道之一端,熱電元件具有一冷端面及一熱端面,冷端面位於下風道中,熱端面則位於上風道中;第一空氣入口、第二空氣入口及空氣出口均設於殼體,其中,第一空氣入口與下風道之一另端連通,第二空氣入口與上風道之該端連通,空氣出口則與上風道之一另端連通;冷凝鰭片組包括複數個冷凝鰭片,各個冷凝鰭片與第一側面概呈平行且間隔排列地設置於下風道中,其中,各個冷凝鰭片之頂側連接於熱電元件的冷端面,各個冷凝鰭片遠離冷端面的底側則為自由側,且各個冷凝鰭片的底側分別朝向遠離第一空氣入口的方向而逐漸向下傾斜;散熱鰭片組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各個散熱鰭片與第一側面概呈平行且間隔排列地設置於上風道中,各個散熱鰭片之底側連接於熱電元件的熱端面,風扇為固設於上風道中,且位於第二空氣入口與複數個散熱鰭片之間。
藉由上述之結構,本發明利用殼體之二相對側面的水平方向 長度與二相對側面間第一間距的差距,以及空氣出口及入口位於第一間距之間,使熱電除濕裝置得以呈現為扁平的立方體,而適於置放在小間隙的空間內進行除濕,並且藉由設於第二空氣入口及散熱鰭片組間的風扇推送由外界空氣氣流與除濕後的冷空氣氣流混合的旋動氣流通過散熱鰭片,可有效帶走散熱鰭片及熱電致冷晶片熱端面的熱能,以保持冷凝鰭片低温及凝結水滴的除濕能力;另外,藉由各冷凝鰭片底側為一順氣流流動方向呈逐漸向下傾斜的設計,加速各冷凝鰭片上凝結的水滴順向下傾斜的方向向下滑動,並儘速與自身或相鄰的冷凝鰭片形成的水滴碰觸而結合成為重量較重的水滴,進而加快水滴向下滑落,以提高進入除濕裝置內的空氣氣流之除濕效果。
21:熱電裝置
23:鰭片
24:N型半導體
26:P型半導體
28:熱電導體
29:橫流風扇
31:開口部
100:熱電除濕裝置
10:殼體
101:第一側面
1011:水平方向長度
102:第二側面
1021:水平方向長度
103:第三側面
104:第四側面
105:上風道
106:下風道
107:連接風道
108:第一導流板
109:第二導流板
110:第三導流板
20:熱電元件
201:冷端面
202:熱端面
30:第一空氣入口
40:第二空氣入口
50:空氣出口
60:冷凝鰭片組
601:長冷凝鰭片
601a:頂側
601b:底側
602:短冷凝鰭片
602a:頂側
602b:底側
70:散熱鰭片組
701:底側
80:風扇
d1:第一間距
d2:鰭片間隙
d3:高度差距
A:空氣氣流
B:低温空氣氣流
C:外界空氣氣流
D:混合氣流
E:熱風氣流
圖1係JPH06-163997專利公開案的除濕裝置概略圖。
圖2係本發明之立體圖。
圖3係本發明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內部配置之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上風道、下風道及連接風道之平面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內部配置之平面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熱電元件與散熱鰭片及冷凝鰭片連接之立體圖。
圖8係本發明風扇送風截面積與散熱鰭片截面積相對應之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冷凝鰭片水滴滑動及碰觸結合之示意圖。
圖10係為圖9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係本發明除濕裝置之空氣氣流流動路徑概略圖。
圖12係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內部配置之平面示意圖。
請參閱圖2至圖8,本發明之熱電除濕裝置100,至少包括一殼體10、一熱電元件20、一第一空氣入口30、一第二空氣入口40、一空氣出口50、冷凝鰭片組60、散熱鰭片組70及一風扇80,其中,第一空氣入口30、第二空氣入口40及空氣出口50設於殼體10,而熱電元件20、冷凝鰭片組60、散熱鰭片組70及風扇80則設於殼體10內。
殼體10至少包括一第一側面101、一第二側面102、一第三側面103及一第四側面104,其中,第一側面101與第二側面102為相隔一第一間距d1相對設置,第一側面101的水平方向長度1011及第二側面102的水平方向長度1021大於第一間距d1的距離,第三側面103及第四側面104則設於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之間,並分別與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長度1011(1021)與第一間距d1之間的比例為3:1至4:1,使殼體10整體呈現略為扁平的立方體,利於置放在衣櫃、鞋櫃等小空隙的空間內;空氣出口50及第一空氣入口30為上下並列地設置於第三側面103,第二空氣入口40則設置於第四側面104。
請參閱圖2至圖6,熱電元件20設置於第一側面101及第二側面102之間,且於殼體10的第一側面101、第二側面102、第三側面103及第四側面104圍繞形成的區域內分隔出上下相鄰的一上風道105及一下風道106,上風道105的一端與下風道106的一端並分別與一連接風道107的二端連接,其中,複數個第一導流板108沿連接風道107的周壁設置,使連接風 道107呈中空且兩端為開放,其中一端與上風道105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下風道106的一端連接,藉以連通上風道105與下風道106,並引導空氣氣流由下風道106向上風道105流動,在本實施例中,連接風道107係設置於鄰近第四側面104。
一第二導流板109設於位在第三側面103的第一空氣入口30與下風道106的一另端之間,以連通第一空氣入口30與下風道106,並引導空氣氣流由第一空氣入口30向下風道106流動;一第三導流板110則設於位在第三側面103的空氣出口50與上風道105一另端之間,以連通空氣出口50與上風道105,引導空氣氣流由上風道105向空氣出口50流動。
熱電元件20具有一冷端面201及一熱端面202,其中,冷端面201位於下風道106中,熱端面202則位於上風道105中。請參閱圖7,冷凝鰭片組60包括有複數個長冷凝鰭片601及複數個短冷凝鰭片602,該些長冷凝鰭片601與短冷凝鰭片602係與第一側面101概呈平行且交錯地相鄰排列設置於下風道106中,相鄰的長冷凝鰭片601與短冷凝鰭片602之間並相隔一鰭片間隙d2,鰭片間隙在本實施例中為1.5至3.5mm,各長冷凝鰭片601之頂側601a及各短冷凝鰭片602之頂側602a則連接於熱電元件20的冷端面201,以傳導冷端面201之温度至各長冷凝鰭片601及各短冷凝鰭片602,在本實施例中,各長冷凝鰭片601之頂側601a及各短冷凝鰭片602之頂側602a係為連接成為一體後再與冷端面201連接,或者以密貼的方式結合於冷端面201。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601b與短冷凝鰭片602之底側602b均係為一自由側,相鄰的二底側601b、602b之間並具有一高度差距d3,在本實施例中,該高度差距d3為2至4mm。散熱鰭片組70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701,各個散熱鰭片701 係與第一側面101概呈平行且間隔地排列於上風道105中,且各個散熱鰭片701的底側701a連接於熱電元件20的熱端面202,在本實施例中,各個散熱鰭片701的底側701a係為連接成為一體後再與熱端面202連接,或者以密貼的方式結合於熱端面202,以傳導熱端面202的温度至各個散熱鰭片701。
同時請參閱圖6及圖8,風扇80固設於鄰近第四側面104的上風道105中,且位於第二空氣入口40與散熱鰭片組70之間,其中,風扇80的送風截面積大致相同於並行排列設置的全部散熱鰭片701的截面積,使風扇80推送出的氣流恰好能夠完全通過該些散熱鰭片701,以提高風扇80送風的利用率,降低在效能上的浪費。
復請參閱圖7,在本實施例中,冷凝鰭片組60係可以鋁擠型方式一體成型出長冷凝片601之頂側601a及短冷凝片602之頂側602a互相連接、且長冷凝鰭片601及短冷凝鰭片602交錯地平行間隔設置的結構,以藉由頂側與冷端面201密貼而將冷端面201的温度傳導至各長冷凝鰭片601及各短冷凝鰭片602;相同地,散熱鰭片組70亦可以鋁擠型方式一體成型出底側701a互相連接、且各散熱鰭片701平行地間隔設置的結構,以藉由底側與熱端面202密貼而將熱端面202的温度傳導至各散熱鰭片701。
另外,請參閱圖6,在本實施例中,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601b與短冷凝鰭片602之底側602b由鄰近第一空氣入口30朝向往遠離第一空氣入口30的方向逐漸向下傾斜,亦即為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601b與短冷凝鰭片602之底側602b為順空氣氣流流動的方向而向下傾斜,其係可將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601b與短冷凝鰭片602之底側602b成型為一逐漸向下傾斜的底側,或者將底側為水平的長冷凝鰭片601及短冷凝鰭片602以一傾斜角度與 冷端面201連接而形成底側為逐漸向下傾斜的狀態,亦或將底側為水平的長冷凝鰭片601及短冷凝鰭片602連接於熱電元件20後,以與熱電除濕裝置100的水平線具一傾斜角度的方式置於殼體10內,而使長冷凝鰭片601的底側601b及短冷凝鰭片602的底側602b形成逐漸向下傾斜狀態。
請參閱圖5至圖11,含水氣的空氣氣流A係經由第一空氣入口30進入殼體10內,且受到第二導流板109的引導而流向下風道106。當空氣氣流A進入置於下風道106中的冷凝鰭片組60時,由於温度較高的空氣氣流A接觸到低温的長、短冷凝鰭片601、602,空氣氣流A與冷凝鰭片601、602產生能量交換,使空氣氣流A的温度逐漸降低,待降至一特定溫度時,空氣氣流A所含的水氣達到飽和,氣溫再稍低,水氣即行凝結,此時之溫度,稱為露點溫度,空氣氣流A中的水氣於各冷凝鰭片601、602上凝結成小水滴,水滴受到空氣氣流A之帶動,而沿著各冷凝鰭片601、602向下傾斜的底側601b、602b朝向第四側面104方向且同時向下滑動及聚結,最後自各冷凝鰭片601、602上滑落而離開冷凝鰭片組60,以去除空氣氣流A中的水氣。除去水氣後的低温空氣氣流B沿著與下風道106連接的連接風道107流動至上風道105,並受到風扇80的吸取而向位於上風道105中的散熱鰭片組70方向流動。由於風扇80為設於第二空氣入口40與散熱鰭片組70之間,因此風扇80在吸取低温空氣氣流B的同時,亦會吸取一由第二空氣入口40進入的外界空氣氣流C,使低温空氣氣流B與外界空氣氣流C混合成為一混合氣流D吹向散熱鰭片組70。當混合氣流D通過散熱鰭片組70時,混合氣流D與各個散熱鰭片701的表面接觸並掠過,以帶走各個散熱鰭片701上的熱能,並藉此提高混合氣流D的温度而成為一熱風氣流E由設置於第三側面103的空氣出口 50逸出。
請參閱圖9及圖10,在本實施例中,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601b與短冷凝鰭片602之底側602b由鄰近第一空氣入口30朝向往遠離第一空氣入口30的方向逐漸向下傾斜,當空氣氣流A接觸各冷凝鰭片601、602並於各冷凝鰭片601、602上凝結水滴時,水滴的重量會帶著水滴沿各冷凝鰭片601、602向下滑動,且同時受空氣氣流A的流動推動而沿各冷凝鰭片601、602傾斜的底側滑動,以加速水滴朝向遠離第一空氣入口30的方向而向第四側面104的方向及向下滑動。當短冷凝鰭片602上的水滴滑動至其底側602b時,該水滴與長冷凝鰭片601上的水滴發生碰觸聚結,因水滴的表面張力結合成為體積較大的水滴,並於長冷凝鰭片601上加速向第四側面104的方向及向下滑動至自長冷凝鰭片601之底側滑落,使水滴可快速地離開各冷凝鰭片601、602,進而增加各冷凝鰭片601、602凝結水滴的速度,水滴一旦離開冷凝鰭片60,即不再消耗熱電元件20的制冷能力,冷凝鰭片60可持續發揮降溫效果,以增加對空氣氣流A的除濕效果。藉由長、短冷凝鰭片相間設置的設計,以增加短冷凝鰭片上凝結的水匯集到長冷凝鰭片上的機會,例如當有6片短冷凝鰭片間隔著5片長冷凝鰭片時,總共11片冷凝鰭片所凝結產生的水滴在底端即容易匯集到5個(約總冷凝鰭片數的一半)長冷凝鰭片上,加快水滴體積變大的速度,以加速水滴的滑動及滑落。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在滑動但未到達底側601b、602b的過程中,若與相鄰冷凝鰭片上的水滴發生碰觸時,亦會結合成體積較大的水滴,而加速後續的滑動速度,使水滴可快速地離開各冷凝鰭片601、602。
為呈現上述各冷凝鰭片601、602之間的鰭片間隙d2與高度差 距d3對除濕效果所產生的影響,下表為變換熱電除濕裝置中不同的冷凝鰭片間隙d2與相鄰的長短冷凝鰭片於不同的高度差距d3,在相同大小的室內空間、相同的室內濕度及相同的室温條件下,運轉後所測出的除濕能力,以每小時所產出的水滴重量表示。其中,冷凝鰭片組60的外圍體積(高度約38mm,寬度約40mm,長度40mm)及冷凝鰭片厚度(1.0至1.3mm)維持不變,因而隨鰭片間隙d2的增加,總冷凝鰭片數將減少;而高度差距d3係短冷凝鰭片602相對於長冷凝鰭片601的縮短量,以0至5mm試驗。而每一組長、短鰭片平均高度維持一致(例如d3=2mm時,長冷凝鰭片39mm,短冷凝鰭片37mm,平均為38mm,與38mm同高的冷凝鰭片總表面積維持相當,以利比較)。
Figure 107141561-A0305-02-0013-1
上述各種因不同的鰭片間隙所造成的不同總冷凝鰭片數的實驗中,相鄰的冷凝鰭片具有高度差距的除濕水量均優於高度差距為0的冷凝鰭片等高設計之除濕水量,其中,尤以相鄰冷凝鰭片高度差距d3於2至4mm的除濕水量最多,顯示相鄰的長、短冷凝鰭片的高度差距d3於2至4mm時的凝水效率最佳。
另外,復請參閱圖8,在本實施例中,風扇80為設置於第二空氣入口40與散熱鰭片組70之間,亦即位在混合氣流D接觸散熱鰭片組70 之前,因此,混合氣流D係受風扇80以推送的方式推動通過各個散熱鰭片701之間,在混合氣流D通過時,同時與各個散熱鰭片701接觸以進行熱交換作用,而空氣氣流以吸取方式進行流動以及以推送方式進行流動的不同點在於,吸取方式所產生的氣流係為一平穩且安定的氣流,而推送方式則因空氣氣流受風扇葉片的旋轉帶動,推送出的空氣氣流為一旋動的氣流,因此,在本實施例中,當混合氣流D進入各個散熱鰭片701之間時,若採吸取方式則穩定的混合氣流與各個散熱鰭片701接觸的面積有限,以致於帶走各個散熱鰭片701上的熱能亦受到限制,導致各個散熱鰭片701的散熱效果並不理想;而本實施例因採推送方式,其所產生旋動的混合氣流D與各個散熱鰭片701接觸的面積較大,帶走熱能的效果較為理想,因而可增加各個散熱鰭片70與熱電元件20之熱端面202的散熱效果,使熱電元件20之冷端面201保持在一定的低温冷凝水滴,進而提升除濕效率。
請參閱圖12,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之不同點在於,置於殼體10內的熱電元件20可為複數個,且彼此串聯或並聯,而在本實施例中,係為二個熱電元件20串聯而成,其中,二個熱電元件20的冷端面201與冷凝鰭片組60連接,二個熱電元件20的熱端面202與散熱鰭片組70連接,藉以利用二個熱電元件20進行除濕。當然,冷凝鰭片組60和散熱鰭片組70也可以分成複數個,且鰭片在氣流方向上可適當錯位設置以發揮與通過氣流的熱交換效果。
藉由上述之結構,本發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1)當空氣氣流進入熱電除濕裝置後,係利用各個冷凝鰭片底側逐漸向下的傾斜設計,帶動在各個冷凝鰭片上凝結的水滴快速地同時沿空氣流流動方 向及傾斜向第四側面方向及向下滑動,在此同時,亦利用二相鄰冷凝鰭片底側之高度差距,使相鄰冷凝鰭片上的水滴互相碰觸結合而易於匯集到長鰭片成為體積較大的水滴,進而快速地自冷凝鰭片上滑落;由於水滴快速地在冷凝鰭片上滑動,致使生成該顆水滴的冷凝鰭片的該位置很快地就可以與空氣氣流接觸並再凝結出另一顆水滴並滑動,因而增加凝結水滴的效率,以增加對通過冷凝鰭片的空氣氣流之除濕效果。
(2)除濕後的低温空氣氣流與外界空氣氣流混合成一混合氣流,利用風扇推送混合氣流以通過散熱鰭片組並由空氣出口排出,由於混合氣流係受風扇帶動推送,混合氣流的流動截面即為一面積不固定且形狀隨時變化的旋動氣流,因此,當混合氣流通過散熱鰭片組時,混合氣流可與各個散熱鰭片產生較大的接觸面積,以有效地帶走各個散熱鰭片上的熱能。在各個散熱鰭片的散熱效果較佳的情況下,與散熱鰭片組連接的熱電元件之熱端面温度即會降低,使熱電元件之冷端面的能量可再度移動至熱端面,藉此維持冷端面的低温,冷端面並可將低温傳導至各冷凝鰭片,以利於各冷凝鰭片進行凝結水滴。
(3)本發明利用殼體之二相鄰側面間的水平長度差距及空氣出入口位於水平長度較短的側面之設計,使熱電除濕裝置適於置放在小間隙的室內空間內,達到熱電除濕裝置可薄型化的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00:熱電除濕裝置
10:殼體
101:第一側面
102:第二側面
103:第三側面
104:第四側面
105:上風道
106:下風道
107:連接風道
108:第一導流板
109:第二導流板
110:第三導流板
20:熱電元件
201:冷端面
202:熱端面
30:第一空氣入口
40:第二空氣入口
50:空氣出口
60:冷凝鰭片組
70:散熱鰭片組
80:風扇

Claims (11)

  1. 一種熱電除濕裝置,其至少包括:一殼體,該殼體至少具有一第一側面及一第二側面,其中,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之間相隔一第一間距相對設置,且該第一側面的水平方向長度及該第二側面的水平方向長度大於該第一間距之距離,其中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係垂直於地面,且該第一側面的水平方向長度和該第二水平方向長度與該第一間距之間的比例各自為3:1至4:1;一熱電元件,係設置於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之間,且在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之間分隔出一上風道及一下風道,該上風道之一端並連通該下風道之一端;其中,該熱電元件具有一冷端面及一熱端面,該冷端面位於該下風道中,該熱端面則位於該上風道中;一第一空氣入口,其係設於該殼體,且該第一空氣入口與該下風道之一另端連通;一第二空氣入口,其係設於該殼體,且該第二空氣入口與該上風道之該端連通;一空氣出口,其係設於該殼體,且與該上風道之一另端連通;一冷凝鰭片組,其至少包括複數個冷凝鰭片,各該冷凝鰭片與該第一側面概呈平行且間隔排列地設置於該下風道中;其中,各該冷凝鰭片之頂側連接於該冷端面,而遠離該冷端 面的各該冷凝鰭片之底側係為自由側,且各該冷凝鰭片之底側分別朝向遠離該第一空氣入口的方向而逐漸向下傾斜;一散熱鰭片組,其至少包括複數個散熱鰭片,各該散熱鰭片與該第一側面概呈平行且間隔排列地設置於該上風道中,且各該散熱鰭片之底側連接於該熱端面;一風扇,其係固設於該上風道中,且位於該第二空氣入口與該散熱鰭片組之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冷凝鰭片係由複數個長冷凝鰭片及複數個短冷凝鰭片組成,各該長冷凝鰭片與各該短冷凝鰭片交錯地相鄰設置,且相鄰的該長冷凝鰭片與該短冷凝鰭片之間相隔一鰭片間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鰭片間隙為1.5至3.5mm。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各該長冷凝鰭片之底側與各該短冷凝鰭片之底側的高度差距為2至4mm。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具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三側面及一第四側面,且該第三側面及該第四側面均分別與該第一側面及該第二側面連接;其中,該第一空氣入口及該空氣出口係設於該殼體的該第三側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第 二空氣入口係設於該殼體的該第四側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連接風道,該連接風道呈中空且兩端開放,且該連接風道之兩端分別連通該上風道之該端與該下風道之該端,使該上風道與該下風道藉由該連接風道而相互連通。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複數個第一導流板,該複數個第一導流板係沿該連接風道之周壁設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第二導流板,該第二導流板設置於該第一空氣入口及該下風道之間並連通該第一空氣入口及該下風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殼體更包括一第三導流板,該第三導流板設置於該空氣出口及該上風道之間並連通該空氣出口及該上風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熱電除濕裝置,其中,該風扇之送風截面積係對應於並行排列的該複數個散熱鰭片截面積。
TW107141561A 2018-11-22 2018-11-22 熱電除濕裝置 TWI737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561A TWI737943B (zh) 2018-11-22 2018-11-22 熱電除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41561A TWI737943B (zh) 2018-11-22 2018-11-22 熱電除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374A TW202020374A (zh) 2020-06-01
TWI737943B true TWI737943B (zh) 2021-09-01

Family

ID=7217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41561A TWI737943B (zh) 2018-11-22 2018-11-22 熱電除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794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5018A (zh) * 2013-04-16 2013-08-14 西安工程大学 带有遮阳、发电和消声的分体式蒸发空调机组
CN107676892A (zh) * 2016-08-02 2018-02-0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5018A (zh) * 2013-04-16 2013-08-14 西安工程大学 带有遮阳、发电和消声的分体式蒸发空调机组
CN107676892A (zh) * 2016-08-02 2018-02-0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374A (zh) 202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29713C (en) Multi-stage hybrid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KR101859096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에어컨의 응축수 처리장치
US20200271336A1 (en) Thermoelectric dehumidifying device
CN111664530A (zh) 一种间接蒸发空气冷却装置
KR101700488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에어컨의 응축수 처리장치
US11639800B2 (en) Dehumidification drainage system with mist eliminator
US2076119A (en) Cooling unit
TWI737943B (zh) 熱電除濕裝置
CN212538130U (zh) 一种间接蒸发空气冷却装置
JP2014163633A (ja) 冷却器、および冷蔵庫
US20100212346A1 (en) Wicking condensate evaporator for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826508B (zh) 一种风路并联进风预冷立式除湿机
CN111306654B (zh) 一种热电除湿装置
JPH11183076A (ja) 熱交換器
JP6802301B2 (ja) 熱電除湿装置
CN103453586A (zh) 除湿机及除湿机冷凝器的冷却方法
JPH10246506A (ja)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ユニット
CN206191739U (zh) 一种带中间换热器半导体深度除湿机
JP6695958B2 (ja) 熱電除湿器
CN110439062A (zh) 半导体冷机混合多级冷却空气制水机及空气制水方法
CN209958431U (zh) 半导体冷机混合多级冷却空气制水机
CN109974171B (zh) 一种冷风机及令冷风机无需排水的方法
US20190049163A1 (en) Evaporative refrigerant condenser heat exchanger
CN218920831U (zh) 除湿防凝露装置及具有除湿防凝露功能的电子设备
JP200624239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