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6416B -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6416B
TWI736416B TW109131520A TW109131520A TWI736416B TW I736416 B TWI736416 B TW I736416B TW 109131520 A TW109131520 A TW 109131520A TW 109131520 A TW109131520 A TW 109131520A TW I736416 B TWI736416 B TW I7364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time
ambient light
period
pixe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1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26028A (zh
Inventor
吳高彬
Original Assignee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109275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20779A/zh
Priority to US17/134,017 priority patent/US1143699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2126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64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641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一OLED顯示器具有多個畫素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個畫素的一第一畫素的下方。在一第一感測時間,該環境光感測器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在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長度的第二感測時間,該環境光感測器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且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該環境光感測器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OLED顯示器的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具有顯示器的行動電子裝置及穿戴式電子裝置大多會使用環境光感測器(ambient light sensor)來偵測周遭亮度以調整屏幕的亮度。傳統的環境光感測器是放置在電子裝置的屏幕外圍的空間。然而,隨著高屏佔比(screen-to-body ratio)的需求,屏幕外圍可以放置環境光感測器的空間越來越少。對於具有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顯示器的電子裝置,將環境光感測器設置在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下是可能的。OLED顯示器不需要背光元件,因此光線能夠穿透OLED顯示器以實現屏下式環境光感測功能。但在OLED顯示器背面的環境光感測器除了接收環境光之外,也會收到了來自OLED顯示器的光線。。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具有OLED顯示器的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多個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個畫素的一第一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並且讓該多列畫素依序由一第一亮度轉換為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在該第二時段的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多個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個畫素的一第一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時間中,該多列畫素依序由一第一亮度轉換為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根據本發明,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光線能夠穿透OLED顯示器,因此,環境光感測器即使是放置在OLED顯示器下方仍可感測環境光。當OLED顯示器進行逐列掃描(line scan)時,同一列上的畫素(pixel)在一空白時段(blanking period)被短暫的關閉以更新資料。
圖1顯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圖2顯示圖1中剖面線AA’位置的剖面圖。圖3顯示圖1中列畫素L3及L4的時序圖。參照圖1至圖3,電子裝置10具有一OLED顯示器12及一環璄光感測器14。環境光感測器14設置在OLED顯示器12的下方。OLED顯示器12具有多個畫素H 1,1~H 5,5。圖號L1~L5分別表示一列的畫素。OLED顯示器12的畫素數量及列數並不限於圖1所示的數量。以圖3中的列畫素L3為例,在OLED顯示器12的一個幀中,列畫素L3的操作時序包括一短暫的空白時段BP進行資料更新。在空白時段BP期間,列L3的所有畫素H 3,1、H 3,2、H 3,3、H 3,4、H 3,5會同時被關閉。在空白時段BP結束時,列畫素L3上的所有畫素H 3,1、H 3,2、H 3,3、H 3,4、H 3,5也會同時被點亮。相鄰列L3及L4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時間相隔一第一間隔時間Tg。環境光感測器14位於一第一畫素H 3,2的下方。在一實施例中,環境光感測器14可以在同一列的多個畫素的下方,例如環境光感測器14可以在三個畫素H 3,2、H 3,3及H 3,4的下方。在圖3及其他的圖式中,圖號T1與T2分別代表環境光感測器14的第一感測時間與第二感測時間。圖號BP則代表各列畫素的空白時間。
圖4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一實施例。請一併參考圖3及圖4。在步驟S10中,環境光感測器14於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第一次感測。在第一感測時間T1的期間,第一畫素H 3,2由第一亮度變為第二亮度。如圖3所示,第一感測時間T1的第一時段TP1為列畫素L3的空白時段BP。在第一時段TP1期間,列畫素L3的所有畫素均關閉,因此第一畫素H 3,2具有的第一亮度為0。在第一時段TP1結束進入第二時段TP2後,第一畫素H 3,2被點亮而具有非0的第二亮度Ls。環境光感測器14在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CountA。假設第一畫素H 3,2的彩度為Hs,則第一感測值CountA可由下面公式1表示: CountA=AL+Hs×Ls(1-TP1/T1)                                                               公式1 其中,AL代表環境光強度。在步驟S10結束後進行步驟S12,環境光感測器14於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第二次感測,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T2與該第一感測時間T1具有相同時間長度。從圖3可看出,對列畫素L3上的畫素來說,在第二時段TP2及第二感測時間T2是在同一個幀(frame),因此第一畫素H 3,2在第二感測時間T2將保持相同的彩度Hs及第二亮度Ls。環境光感測器14在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CountB。第二感測值CountB可由下面公式2表示: CountB=AL+Hs×Ls                                                                                 公式2 步驟S14係根據第一感測值CountA與第二感測值CountB產生一環境光強度。由於第一感測值CountA及第二感測值CountB是由環境光感測器14產生,而TP1及T1為電子裝置10中預先設定的參數,因此將公式1及公式2聯立並求解便可消去Hs×Ls,以計算出環境光強度AL。
在圖3的實施例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為第一畫素H 3,2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第一時段TP1即為用於更新列L3的畫素的空白時段BP,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如圖5所示,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可以在第一畫素H 3,2的空白時段BP開始一段時間Td之後,因此第一時段TP1為空白時段BP的一部分。在圖5的實施例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長度等於第二感測時間T2的長度,並且,時間Td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因此,第一時段TP1=BP-Td仍為已知參數,可藉由圖4所示的方法計算出環境光強度AL。
圖6顯示本發明電子裝置10的方塊圖,圖6中除了OLED顯示器12及環境光感測器14之外,還包括一驅動器16用以驅動OLED顯示器12。驅動器16提供一垂直同步訊號Vsync給OLED顯示器12及環境光感測器14。垂直同步訊號Vsync是代表一個幀的開始或結束,即二個垂直同步訊號Vsync之間的長度為一個幀,或者也可以說,二個垂直同步訊號Vsync之間的時間即為OLED顯示器12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環境光感測器14包括一振盪器142、一計數器144及一比較電路146。振盪器142提供一第一工作頻率給計數器144。計數器144根據第一工作頻率CK1計數二個垂直同步訊號Vsync之間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CT。比較電路146根據計數值CT及一預設值判斷是否需要校正振盪器142。例如,環境光感測器14的預設工作頻率為1MHz,OLED顯示器12的標準幀率為60 FPS(Frame Per Second)時,可計算出一個幀的長度為16.667ms,因此預設值可以設定為16667。當OLED顯示器12的幀率變快時,計數值CT將小於16667,因此比較電路146將校正振盪器142以產生高於該第一工作頻率的第二工作頻率。相反的,當OLED顯示器12的幀率變慢時,計數值CT將大於16667,因此比較電路146將校正振盪器142以產生低於該第一工作頻率的第二工作頻率。如此一來,環境光感測器14能準確的從列畫素L3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或其他預設位置開始感測。
圖7顯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圖7的電子裝置20包括OLED顯示器12及環境光感測器22。環境光感測器22是位於OLED顯示器12中多列畫素L2、L3及L4的下方。更具體來說,環境光感測器22是位於畫素H 2,2、H 2,3、H 2,4、H 3,2、H 3,3、H 3,4、H 4,2、H 4,3及H 4,4下方。圖8顯示圖7中列畫素L2、L3及L4的時序圖。在圖8中,每一列畫素L2、L3及L4的操作時序都具有一空白時段BP用以更新顯示資料。列畫素L4與前一列畫素L3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相隔一第一間隔時間Tg,同樣的,列畫素L3與前一列畫素L2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也相隔第一間隔時間Tg。在圖8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是在最後一列畫素L4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第一感測時間T1的結束是在最後一列畫素L4的空白時段BP的結束之後。在第一感測時間T1中,列畫素L2~L4依序從在空白時段中BP中的第一亮度變成空白時段BP之後的第二亮度。在此實施例中,每一列畫素L2~L4在空白時段BP具有相同的亮度與彩度,每一列畫素在空白時段BP之後的亮度與彩度也相同。在第二感測時間T2中,每一列畫素L2~L4維持空白時段BP之後的亮度與彩度。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是在最後一列畫素L4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之後且在該空白時段BP結束之前,但第一感測時間T1的結束必須是在是在最後一列畫素L4的空白時段BP的結束之後。
圖9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二實施例。參照圖7至圖9,在步驟S20中,環境光感測器22於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第一次感測。在此實施例中,列畫素L2、L3及L4在第一感測時間T1依序由第一亮度變為第二亮度,也就是由空白時段BP的亮度變為非空白時段BP的亮度,如圖8所示。假設多列畫素L2、L3及L4的彩度為Hs,而第二亮度為Ls。環境光感測器22在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感測而產生的第一感測值CountA可由下面公式3表示: CountA=AL+3(1-(TP41-Tg)/T1)Hs×Ls                                                   公式3 其中,TP41為列畫素L4的空白時段BP的時間長度。在步驟S20結束後進行步驟S22,環境光感測器22於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第二次感測,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T2與該第一感測時間T1具有相同時間長度。環境光感測器22在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感測而產生一第二感測值CountB。第二感測值CountB可由下面公式4表示: CountB=AL+3×Hs×Ls                                                                             公式4 步驟24是根據第一感測值CountA與第二感測值CountB產生一環境光亮度。由於第一感測值CountA及第二感測值CountB可由環境光感測器22取得,而第一感測時間T1、空白時段BP的時間長度TP41及第一間隔時間Tg為預先設定好的參數,因此根據公式3及公式4聯立後,可以消去Hs×Ls,以計算出環境光強度AL。
圖10顯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不同於圖8的實施例,在圖10中,列畫素L2、L3及L4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相同,但每一列畫素L2、L3及L4在非空白時段的彩度及亮度不同。例如列畫素L2的彩度為Hs1,在空白時段BP的第一亮度為0,在非空白時段的第二亮度為Ls1,列畫素L3的彩度為Hs2,在空白時段BP的第一亮度為0,在非空白時段的第二亮度為Ls2,列畫素L4的彩度為Hs3,在空白時段BP的第一亮度為0,在非空白時段的第二亮度為Ls3。在第一感測時間T1中,各列畫素的亮度由空白時段BP的第一亮度變成非空白時段的第二亮度。在第二感測時間T2中,各列畫素維持該第二亮度。
圖11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三實施例。參照圖10及圖11。在步驟S30中,環境光感測器22於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第一次感測。在第一感測時間T1的期間,第一感測時間T1的第一時段TP1為列畫素L2、L3及L4的空白時段BP,故在第一時段TP1期間,列畫素L2、L3及L4具有的第一亮度為0。在第一時段TP1結束進入第二時段TP2後,列畫素L2、L3及L4被點亮而分別具有非0的第二亮度Ls1、Ls2及Ls3。在圖10中,第一時段TP1為列畫素L2、L3及L4的空白時段BP,第二時段TP2為第一感測時間T1中的非空白時段。環境光感測器22在第一感測時間T1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CountA。第一感測值CountA可由下面公式5表示: CountA=AL+(1-TP1/T1)(Hs1×Ls1+ Hs2×Ls2+ Hs3×Ls3)                    公式5 在步驟S30結束後進行步驟S32,環境光感測器22於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第二次感測,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T2與該第一感測時間T1具有相同時間長度。每一列畫素L2、L3及L4在第二感測時間T2中維持第二時段TP2的第二亮度,以及具有與第一感測時間T1相同的彩度Hs1、Hs2及 Hs3。環境光感測器22在第二感測時間T2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CountB。第二感測值CountB可由下面公式6表示: CountB=AL+ (Hs1×Ls1+ Hs2×Ls2+ Hs3×Ls3)                                      公式6 步驟34是根據第一感測值CountA與第二感測值CountB產生一環境光亮度。由於第一感測值CountA及第二感測值CountB可由環境光感測器14產生,而TP1及T1為電子裝置20預先設定的參數,因此將公式5及公式6聯立後可以消去Hs1×Ls1+ Hs2×Ls2+ Hs3×Ls3,以計算出環境光強度AL,如步驟S34所示。
在圖10的實施例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為列畫素L2、L3及L4的空白時段BP的起始點,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可以在空白時段BP開始一段時間Td之後且在空白時段BP結束之前,因此第一時段TP1為空白時段BP的一部分。由於時間Td是可以事先決定的,因此,第一時段TP1=BP-Td仍為已知參數,可藉由圖11所示的方法計算出環境光強度AL。
以上對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作的敘述係為闡明之目的,而無意限定本發明精確地為所揭露的形式,基於以上的教導或從本發明的實施例學習而作修改或變化是可能的,實施例係為解說本發明的原理以及讓熟習該項技術者以各種實施例利用本發明在實際應用上而選擇及敘述,本發明的技術思想企圖由之後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來決定。
10...電子裝置 12...OLED顯示器 14...環境光感測器 142...振盪器 144...計數器 146...比較電路 16...驅動器 20...電子裝置 22...環境光感測器
圖1顯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第一實施例。 圖2顯示圖1中剖面線AA’位置的剖面圖。 圖3顯示圖1中列畫素L3及L4的時序圖。 圖4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一實施例。 圖5顯示第一感測時間T1的起始點的另一實施例。 圖6顯示本發明電子裝置10的方塊圖。 圖7顯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第二實施例。 圖8顯示圖7中列畫素L2、L3及L4的時序圖。 圖9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二實施例。 圖10顯示圖7中列畫素L2、L3及L4的另一時序圖。 圖11顯示本發明環境光感測方法的第三實施例。

Claims (23)

  1. 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多個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個畫素的一第一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2. 如請求項1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時段為一空白時段或者為該空白時段的一部分,該空白時段係用以更新該第一畫素的顯示資訊。
  3. 如請求項2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時段為該空白時段,該第一感測時間的起始點為該空白時段的起始點。
  4. 如請求項1的環境光感測方法,更包括:根據一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決定一預設值;以及 根據該計數值與該預設值,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
  5. 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並且讓該多列畫素依序由一第一亮度轉換為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6. 如請求項5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每一該列畫素係在一空白時段更新顯示資料,該空白時段小於該第一感測時間,每一該列畫素與前一列畫素的空白時段的起始相隔一第一間隔時間,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空白時段時具有一第一亮度,不在該空白時段時具有一第二亮度。
  7. 如請求項6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的起始點為該多列畫素中最後一列畫素的該空白時段的起始點。
  8. 如請求項5的環境光感測方法,更包括:根據一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 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決定一預設值;以及根據該計數值與該預設值,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
  9. 一種電子裝置的環境光感測方法,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一環境光感測器,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該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該環境光感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讓該環境光感測器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10. 如請求項9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時段為一空白時段或者為該空白時段的一部分,該空白時段係用以更新每一該列畫素的顯示資訊。
  11. 如請求項10的環境光感測方法,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的起始點為該空白時段的起始點。
  12. 如請求項9的環境光感測方法,更包括:根據一振盪器產生的一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決定一預設值;以及根據該計數值與該預設值,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多個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個畫素的一第一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一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14. 如請求項13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時段為一空白時段或者為該空白時段的一部分,該空白時段係用以更新該第一畫素的顯示資訊。
  15. 如請求項14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時段為該空白時段,該第一感測時間的起始點為該空白時段的起始點。
  16. 如請求項13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環境光感測器包括:一振盪器,產生一第一工作頻率;一計數器,連接該振盪器,根據該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一比較電路,連接該振盪器及該計數器,根據一預設值及該計數值 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其中,該預設值是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來決定。
  17.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在該第一感測時間中,該多列畫素依序由一第一亮度轉換為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該多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18. 如請求項17的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列畫素係在一空白時段更新顯示資料,該空白時段小於該第一感測時間,每一該列畫素與前一列畫素的空白時段的起始相隔一第一間隔時間,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空白時段時具有一第一亮度,不在該空白時段時具有一第二亮度。
  19. 如請求項17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環境光感測器包括:一振盪器,產生一第一工作頻率;一計數器,連接該振盪器,根據該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一比較電路,連接該振盪器及該計數器,根據一預設值及該計數值,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 其中,該預設值是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來決定。
  20.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相鄰的多列畫素;以及一環境光感測器,位於該多列畫素的下方,用以在一第一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一感測值、在一第二感測時間的期間進行感測以產生一第二感測值以及根據該第一感測值及該第二感測值得到一環境光強度;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包含一第一時段及一第二時段,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時段及該第二時段分別具有一第一亮度及一第二亮度;其中,該第二感測時間與該第一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時間長度,且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該第二亮度;其中,每一該列畫素在該第一感測時間及該第二感測時間具有相同的彩度。
  21. 如請求項20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時段為一空白時段或者為該空白時段的一部分,該空白時段係用以更新每一該列畫素的顯示資訊。
  22. 如請求項21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感測時間的起始點為該空白時段的起始點。
  23. 如請求項20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環境光感測器包括:一振盪器,產生一第一工作頻率;一計數器,連接該振盪器,根據該第一工作頻率計數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顯示一張影像的時間產生一計數值;一比較電路,連接該振盪器及該計數器,根據一預設值及該計數值, 校正該振盪器以產生一第二工作頻率;其中,該預設值是根據該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幀率來決定。
TW109131520A 2019-12-30 2020-09-14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TWI7364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758.4A CN112420779A (zh) 2019-12-30 2020-10-13 电子装置及其环境光感测方法
US17/134,017 US11436997B2 (en) 2019-12-30 2020-12-24 Electronic device and ambient light sens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55353P 2019-12-30 2019-12-30
US62/955,353 2019-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028A TW202126028A (zh) 2021-07-01
TWI736416B true TWI736416B (zh) 2021-08-11

Family

ID=7790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1520A TWI736416B (zh) 2019-12-30 2020-09-14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641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629A (en) * 2010-02-08 2011-08-16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ight sensing in display device
US2015034850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Nvidia Corporation Dynamic frame repetition in a variable refresh rate system
TW201619942A (zh) * 2014-11-17 2016-06-01 蘋果公司 環境光線自適應顯示器
TW201727457A (zh) * 2015-10-30 2017-08-01 基礎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覆蓋至少一光感測器的顯示器之行動裝置(二)
US20180247588A1 (en) * 2015-09-14 2018-08-30 Apple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Predictive Luminance Compensation
US20180274974A1 (en) * 2015-09-28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uminance of Ambient Ligh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28629A (en) * 2010-02-08 2011-08-16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Light sensing in display device
US20150348509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Nvidia Corporation Dynamic frame repetition in a variable refresh rate system
TW201619942A (zh) * 2014-11-17 2016-06-01 蘋果公司 環境光線自適應顯示器
US20180247588A1 (en) * 2015-09-14 2018-08-30 Apple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with Predictive Luminance Compensation
US20180274974A1 (en) * 2015-09-28 2018-09-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uminance of Ambient Light
TW201727457A (zh) * 2015-10-30 2017-08-01 基礎產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覆蓋至少一光感測器的顯示器之行動裝置(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028A (zh) 2021-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1931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US9087482B2 (en) Optical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riving method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2530354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US200902621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generating gamma data of display device
US20050231409A1 (en) Driving circuit of flat display device, and flat display device
TWI669694B (zh)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ata correction method
JP6434032B2 (ja) Gammaパラメーター確定方法と装置及び表示器の表示方法と装置
US20130021389A1 (en) Organic 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organic el display apparatus
US20050253831A1 (en) Drive circuit for flat display apparatus and flat display apparatus
KR20200074645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40126606A (ko) 비디오 월의 색좌표 또는 휘도의 보정장치 및 보정방법
JP3268001B2 (ja) Ledドット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装置
JP2020537169A (ja) 画素補償方法及びシステム、表示装置
WO2019076186A1 (zh) 像素驱动方法、像素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US10804332B2 (en) Display,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a displa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display
JP2002258792A (ja) 表示装置
US114369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mbient light sensing method thereof
JP2001222259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補正システムおよび補正方法
KR20200074618A (ko) 표시장치
WO2018040676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屏幕亮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TWI736416B (zh) 電子裝置及其環境光感測方法
TWI469130B (zh) 立體顯示系統
CN111899689B (zh)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和补偿装置
JP2005031493A (ja) 平面型表示装置および平面型表示装置の調整方法
US20190237027A1 (en)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ment device and mthod of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