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5079B -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5079B
TWI735079B TW108141712A TW108141712A TWI735079B TW I735079 B TWI735079 B TW I735079B TW 108141712 A TW108141712 A TW 108141712A TW 108141712 A TW108141712 A TW 108141712A TW I735079 B TWI735079 B TW I7350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body
connector
ceiling lamp
lamp hol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1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24530A (zh
Inventor
辻隆史
小寺隆介
片山尚武
前田光
渡部祐樹
長崎崇
櫻川健太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4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5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5079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具備:殼體(110);供電用的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123)。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係在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分別插通設置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的插通孔之狀態,藉由轉動而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配置在以轉動軸之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本發明係關於用以對設置在天花板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連接照明器具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及具備該照明器具用接頭的照明器具。
以往,即已知用以對設置在天花板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以電性及機械方式連接照明器具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1-154889號公報
本發明係提供可提升照明器具的安全性之照明器具用接頭、及具備該照明器具用接頭的照明器具。
本發明的一態樣之照明器具用接頭為用以連接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與照明器具的器具本體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具備:殼體,具有與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對向的對向面;供電用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設置在該對向面;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設置在該對向面,該照明器具用接頭係在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分別插通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所設的插通孔之狀態,藉由轉動而裝設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在該對向面,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本發明的一態樣之照明器具具備:該照明器具用接頭;及該器具本體。
本發明的一態樣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為用以裝設有連接照明器具的器具本體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該照明器具用接頭係在該照明器具用接頭所具備之供電用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分別插通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所設的插通孔之狀態,藉由轉動而裝設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具備:本體部,設置有使該第一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一插通孔、使該第二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二插通孔、及使該第三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三插通孔;第一連接端子,設置在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一端子;第二連接端子,設置在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二端子;及第三連接端子,設置在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三端子,在該本體部,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若依照本發明,則可實現可提升照明器具的安全性之照明器具用接頭、及具備該照明器具用接頭的照明器具。
100,1100:照明器具用接頭
110:殼體
111:本體部
111a:第一面(對向面)
111c1:第一開口
111c2:第二開口
112:罩蓋
112a:第二面
112b:開口
113:突起
121:第一端子
121a:上部
121b:下部
122:第二端子
122a:上部
122b:下部
123:第三端子
123a:上部
123b:下部
131:第一卡止構件
131a:凹部
132:第二卡止構件
132a:凹部
150:連接器插入口
161:第一操作桿
161a:第一被操作部
161b:第一連結部
162:第二操作桿
162a:第二被操作部
162b:第二連結部
170:扭力彈簧
171:第一支臂部
172:第二支臂部
173:卷繞部
200,1200: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210:本體部
211:第一插通孔
212:第二插通孔
213:第三插通孔
221:第一連接端子
222:第二連接端子
223:第三連接端子
300:照明器具
310:器具本體
320a,320b:光源單元
330:連接器
340:蓋體
350:封裝
360:裝設孔
La1,La2,La3:周向的長度
Lc1,Lc2,Lc3:周向的長度
P:轉動軸之位置
[圖1]圖1為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之分解立體圖。
[圖2]圖2為從下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外觀立體圖。
[圖3]圖3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外觀立體圖。
[圖4]圖4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分解立體圖。
[圖5]圖5為從下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分解立體圖。
[圖6]圖6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時的俯視圖。
[圖7]圖7為從下方觀看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俯視圖。
[圖8]圖8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圖9]圖9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裝設途中的狀態之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圖10]圖10為從上方觀看變形例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俯視圖。
[圖11]圖11為從上方觀看變形例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裝設途中的狀態之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圖12]圖12為從上方觀看變形例2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圖13]圖13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裝設途中的狀態之變形例2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以下,參考圖式說明實施型態。以下所說明的實施型態皆表示總括性質的具體範例。以下的實施型態所表示的數值、形狀、材料、構成要素、構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連接形態等為一例,用意並非限定本發明。又,以下的實施型態之構成要素之中,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獨立請求項中未記載的構成要素,係作為任意的構成要素予以說明。
又,各圖為示意圖,未必以原樣呈現。又,在各圖中,有對實質上相同的構成採用相同的符號,而將重複的說明省略或者簡化的情形。又,在下述的實施型態,「大致」或者「略」的表現也代表包含製造誤差或尺寸公差等。
又,在以下的實施型態中用於說明的圖式,有時會顯示座標軸。Z軸方向表示照明器具的高度方向。有時Z軸+側表示上側(上方),Z軸一側表示下側(下方)。又,X軸方向及Y軸方向為在垂直於Z軸方向的平面上,彼此正交的方向。在以下的實施型態,俯視係指從Z軸方向觀看。
(實施形態)
[1.照明器具的構造]
以下,說明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圖1為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之分解立體圖。圖2為圖1的區域II之放大圖,亦即從下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外觀立體圖。圖3為從上方觀看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外觀立體圖。又,圖1~圖3也表示設置在天花板等結構物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
如圖1~圖3所示,照明器具300具備: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器具本體310;光源單元320a及320b;連接器330;蓋體340;及封裝350。在器具本體310設置裝設孔360。
在器具本體310,設置:光源單元320a及光源單元320b;及連接器330,電性連接到光源單元320a及光源單元320b。又,在器具本體310的中央部分,設置圓形的裝設孔360。
光源單元320a及光源單元320b係分別為在內部具有多個LED的光源,例如朝向封裝350(下方)發出光線。
連接器330為連接到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連接器。藉由連接器330連接到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而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與器具本體310電性連接。
封裝350為具有透光性的光學構件,封裝350的俯視形狀為圓角矩形形狀。封裝350以覆蓋器具本體310的下面之方式裝設在器具本體310。封裝350的俯視形狀可為圓形。
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為用以連接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及照明器具300的器具本體310之接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具備殼體110,從殼體110的第一面111a,剖面L字狀的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突出。在第一端子121插通設置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本體部210之第一插通孔211,第二端子122插通第二插通孔212,第三端子123插通第三插通孔213的狀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朝向對於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裝設的方向旋轉,藉此,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 設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換言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以機械及電性方式連接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
又,從殼體110的側壁,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突出,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藉由收納在殼體110的扭力彈簧170(在圖1~圖3未顯示。在後述的圖4及圖5顯示。),而從殼體110的內側朝向外側被彈壓。
使用者將器具本體310上推,使得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接頭殼體110插入裝設孔360。此時,裝設孔360的內周面、以及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的端部之傾斜面會抵接,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會抵抗扭力彈簧170的彈壓力而朝向殼體110的內側被推入。
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通過裝設孔360的話,裝設孔360的內周面、以及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的端部之傾斜面之間的抵接會解除。結果,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會由於藉由殼體110內的扭力彈簧170給予的彈壓力而突出到接頭殼體110的外側。如此一來,器具本體310的裝設孔360之周邊部分會卡止到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
之後,使用者將連接器330連接到設置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殼體110之下面側的連接器插入口150,進而安裝從下面側覆蓋裝設孔360的蓋體340與封裝350。藉此,完成將照明器具300以機械及電性方式裝設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作業。
又,照明器具300的拆卸方法如以下所述。使用者首先將封裝350與蓋體340拆卸,之後,從連接器插入口150拆卸連接器330。
然後,使用者將第一操作桿161及第二操作桿162分別從殼體110的中央部分朝向外側拉動。如此一來,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即會移動到殼體110的內側。藉此,使用者可將器具本體310從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拆卸。
又,若使用者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朝向對於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拆卸的方向轉動,則可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從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拆卸。
[2.照明器具用接頭的構造]
然後,針對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構造,除了參考圖1~圖3,還參考圖4及圖5予以說明。圖4為從上方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之分解立體圖。圖5為從下方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分解立體圖。尚且,在圖4及圖5,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及第一端子121的下部121b以分離的方式顯示,但實際上為一體形成。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也為同樣的情況。又,在圖4及圖5,將構件彼此固定的螺絲之圖式予以省略。
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具備:殼體110;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第三端子123;第一卡止構件131;第二卡止構件132;第一操作桿161;第二操作桿162;及扭力彈簧170。
殼體110為收納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具備的各構成要素之略扁平圓筒狀的構件。殼體110具有:第一面111a,與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對向;及第二面112a, 與第一面111a為相反側。殼體110具體而言具有:第一面111a側的本體部111;及第二面112a側的罩蓋112。
本體部111為第二面112a側開口的略有底圓筒狀(扁平狀)之構件。本體部111例如藉由具有絶緣性的樹脂材料而形成,並且與罩蓋112構成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殼體110。
在本體部111的與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對向的部分,設置3個端子插通孔。3個端子插通孔係在以裝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時的轉動軸之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從3個端子插通孔,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及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突出。亦即說,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及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圖6為從上方(亦即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側、Z軸+側)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時的俯視圖。
如圖6所示,從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側觀看第一面111a時,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依照順時針的方向(換言之,拆卸方向)以這個順序配置。又,在以下的實施型態,關於端子、插通孔、及連接端子等的間距,以中心角的角度表現。如圖6所示,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的間距、第一端子121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以及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分別為120°。尚且,圖6所示的第一端子121之周向的長度La1、第二端子122之周向的長度La2、第三端子123之周向的長度La3可相等,但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第三端子123之周向的長度La3比第一 端子121之周向的長度La1、及第二端子122之周向的長度La2皆長。理由如以下所述。
在本體部111的側壁部,設置第一開口111c1及第二開口111c2。從第一開口111c1,第一卡止構件131朝向本體部111的外側突出。從第二開口111c2,第二卡止構件132朝向本體部111的外側突出。
在本體部111的內側,設置連接器插入口150。連接器插入口150為從本體部111之中與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對向的部分之內面,朝向第二面112a側以筒狀延伸的部分。連接器插入口150通過設置在罩蓋112的中央之開口112b而從殼體110露出到外部,器具本體310的連接器330以可插拔的方式連接。連接器插入口150的俯視形狀為略T狀,連接器330也成為相對應的形狀。連接器插入口150為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二面112a側之凹部的一例。
罩蓋112為覆蓋本體部111的下面側之金屬製的板狀構件。罩蓋112構成殼體110的第二面112a。亦即說,殼體110的第二面112a側之至少一部分由金屬形成。在罩蓋112的中央,設置開口112b。從該開口112b,連接器插入口150以及第一操作桿161的第一被操作部161a及第二操作桿162的第二被操作部162a露出到外部。
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為金屬製的板狀構件。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藉由螺絲被固定到本體部111的內側。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從設置在殼體110的端子插通孔突出。第一端子121的下部121b配置在連接器插入口150內。同樣地,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從設置在殼 體110的端子插通孔突出。第二端子122的下部122b配置在連接器插入口150內。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從設置在殼體110的端子插通孔突出,第三端子123的下部123b配置在連接器插入口150內。
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為用以使照明器具300從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接受電力供給的一對供電用的端子。在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插通第一插通孔211,並且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插通第二插通孔212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轉動的話,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會電性連接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內的一對供電用的連接端子(後述的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照明器具300例如從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接受交流電力的供給,但可接受直流電力的供給。
第三端子123為用以提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安全性之接地用的端子。在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插通第三插通孔213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轉動,藉此,第三端子123會電性連接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內的接地用之連接端子(後述的第三連接端子223)。
又,第一端子121的上部121a、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及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分別彎折成L字狀。在第一端子121的一方之上部121a插通第一插通孔211,第二端子122的上部122a插通第二插通孔212,並且第三端子123的上部123a插通第三插通孔213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轉動的話,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會勾住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亦即說,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也用在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以機械方式連接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作業。
第一端子121的下部121b、第二端子122的下部122b、及第三端子123的下部123b在連接器330連接到連接器插入口150的狀態,與連接器330內的金屬端子連接。
尚且,第三端子123的下部123b可比第一端子121的下部121b、及第二端子122的下部122b更朝向第二面112a側突出。
藉此,使器具本體310及照明器具用接頭100電性連接時,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容易先電性連接到器具本體310。因而,可提升將器具本體310裝設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時的安全性。
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為用以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保持器具本體310的樹脂製構件。換言之,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為用以使器具本體310卡止到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構件,器具本體310卡止到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
第一卡止構件131藉由扭力彈簧170從殼體110的內側朝向外部被彈壓,從第一開口111c1朝向殼體110的外側突出。第二卡止構件132藉由扭力彈簧170而從殼體110的內側朝向外部被彈壓,進而從第二開口111c2朝向殼體110的外側突出。
扭力彈簧170為將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朝向殼體110的外側彈壓的金屬製之彈性構件。扭力彈簧170使第一卡止構件131從設置在殼體110的 側壁之第一開口111c1朝向殼體110的外側突出。又,扭力彈簧170使第二卡止構件132從設置在殼體110的側壁之第二開口111c2朝向殼體110的外側突出。
扭力彈簧170具體而言具有:第一支臂部171,連接到第一卡止構件131;第二支臂部172,連接到第二卡止構件132;及卷繞部173,連接第一支臂部171及第二支臂部172。亦即說,扭力彈簧170包含經由卷繞部173而連接的第一支臂部171及第二支臂部172。
卷繞部173為扭力彈簧170原本呈線狀的金屬構件捲繞成螺旋狀的部分。設置在殼體110的內部的突起113插通卷繞部173。突起113為圓柱狀,換言之為套筒。在突起113設置用以將罩蓋112固定到本體部111的螺絲插入的螺絲孔。
第一卡止構件131藉由操作第一操作桿161的作業,而沿著Y軸方向移動。第二卡止構件132藉由操作第二操作桿162的作業,而沿著Y軸方向移動。
第一操作桿161及第二操作桿162為用以操作而將器具本體310從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拆卸的樹脂製構件。
第一操作桿161為與第一卡止構件131連結,並且用以使第一卡止構件131沿著Y軸方向移動的構件。第一操作桿161具有第一被操作部161a及第一連結部161b。
第一被操作部161a由使用者操作而將第一卡止構件131朝向殼體110的內側移動。第一被操作部161a從設置在罩蓋112的開口112b突出到殼體110的外側。開口112b為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二面112a側之開口的一例。
第一連結部161b連結第一被操作部161a及第一卡止構件131。第一連結部161b配置在第一卡止構件131的凹部131a,藉此,使第一操作桿161與第一卡止構件131卡合。亦即說,使第一被操作部161a及第一卡止構件131連結。第一被操作部161a從殼體110的中央部分朝向外側拉伸,藉此,第一卡止構件131抵抗扭力彈簧170的彈性力而移動到殼體110的內側。
第二操作桿162為用以使第二卡止構件132沿著Y軸方向移動的構件。第二操作桿162具有第二被操作部162a及第二連結部162b。
第二被操作部162a由使用者操作而使第二卡止構件132朝向殼體110的內側移動。第二被操作部162a從設置在罩蓋112的開口112b突出到殼體110的外側。開口112b為設置在殼體110的第二面112a側之開口的一例。
第二連結部162b連結第二被操作部162a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第二連結部162b配置在第二卡止構件132的凹部132a,藉此,使第二操作桿162與第二卡止構件132卡合。亦即說,使第二被操作部162a及第二卡止構件132連結。第二被操作部162a從殼體110的中央部分朝向殼體110的外側拉伸,藉此,第二卡止構件132抵抗扭力彈簧170的彈性力而移動到殼體110的內側。
以這種方式,使用者可藉由將第一被操作部161a及第二被操作部162a分別從殼體110的中央部分朝向外側拉動,而使第一卡止構件131及第二卡止構件132移動到殼體110內,進而使器具本體310從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拆卸。
[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的構造]
然後,針對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構造,除了上述圖1~圖3,還參考圖7及圖8予以說明。圖7為從下方(亦即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側、Z軸一側)觀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俯視圖。圖8為從上方(亦即裝設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結構物側、Z軸+側)觀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內部之俯視圖。
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具備:本體部210;及收納在本體部210內的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
本體部210為上部開口的略有底圓筒狀之構件。本體部210例如由具有絕緣性的樹脂材料所形成。在本體部210的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對向的部分,設置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
第一插通孔211為使第一端子121插通的插通孔,第二插通孔212為使第二端子122插通的插通孔,第三插通孔213為使第三端子123插通的插通孔。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係分別為沿著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之長尺狀(換言之,拱門狀)。第一插通孔211的周向之一方的端部係成為徑向的寬度比其他部分寬的寬幅部。
若依照這種寬幅部,則在第一插通孔211的周向之一方的端部,第一端子121可插通第一插通孔211。在第一端子121插通第一插通孔211的狀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沿著裝設方向轉動的話,第一端子的121之彎曲部分會勾住本體部210的成為第一插通孔211之邊緣的部分。亦即說,第一端子121變得不會從第一插通孔211脫落。藉此,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以機械方式連接。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也為同樣的情況。
在本體部210,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如圖7所示,第一插通孔211及第二插通孔212的間距、第一插通孔211及第三插通孔213的間距、以及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的間距分別為120°。這3個間距不論在以插通孔的周向之一端(換言之,起始端)為基準的情況,或是在以插通孔的周向之其他端(換言之,結束端)為基準的情況,分別為120°。尚且,等間距代表實質上間距相等、等間距並未代表在嚴格定義上間距相等,可包含數°左右的誤差。尚且,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係未必須要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若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可插通,則可不為等間距。
然後,說明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為設置在本體部210內的金屬製之端子。第一連接端子221為將第一端子121電性連接的連接端子,第二連接端子222為將第二端子122電性連接的連接端子,第三連接端子223為將第三端子123電性連接的連接端子。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 連接端子223為同一形狀及大小的構件。亦即說,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作為工業製品(換言之,構件)為相同。
在本體部210內,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如圖8所示,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的間距、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及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分別為120°。
在第一端子121插通第一插通孔211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沿著裝設方向轉動的話,可使第一端子121與第一連接端子221電性連接。同樣地,在第二端子122插通第二插通孔212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沿著裝設方向轉動的話,可使第二端子122與第二連接端子222電性連接。在第三端子123插通第三插通孔213的狀態,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沿著裝設方向轉動的話,可使第三端子123與第三連接端子223電性連接。結果,可使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電性連接。圖9為從上方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途中的狀態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之內部的俯視圖。如圖9所示,第一連接端子221例如被挾持在第一端子121與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之本體部210的底部之間。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也為同樣的情況。
[防止錯誤連接]
另外,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因此,第三端子123錯誤電性連接到第一連接端子221或者第二連接端子222(以下,記載為錯誤連接)的話,會導致照明器具300故障等。亦即說,必須設法避免第三端子123錯誤插通第一插通孔211或者第二插通孔212。
於是,如上述圖6所示,第三端子123的周向之長度La3比第一端子121的周向之長度La1、及第二端子122的周向之長度La2皆長。又,如上述圖7所示,第三插通孔213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3比第一插通孔211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1、及第二插通孔212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2皆長。
如此一來,若第三端子123的周向之長度La3比第三插通孔213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3短,並且比第一插通孔211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1、及第二插通孔212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2皆長,則使用者無法使第三端子123插通第一插通孔211及第二插通孔212。亦即說,可避免第三端子123錯誤電性連接到第一連接端子221或者第二連接端子222。
尚且,必須使第一插通孔211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1比第一端子121的周向之長度La1長,使得第一端子121得以插通第一插通孔211。同樣地,必須使第二插通孔212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Lc2比第二端子122的周向之長度La2長,使得第二端子122得以插通第二插通孔212。滿足所有這些條件的具體尺寸為例如La1=La2=2.5mm、La3=4.5mm、Lc1=Lc2=3.4mm、Lc3=5.8mm。
又,在此說明第三端子123的周向之長度La3比第一端子121的周向之長度La1、及第二端子122的周向之長度La2皆長的範例。然而,若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之中的1個端子的周向之長度比其他2個端子的周向之長度皆長,則可實現避免上述的錯誤連接之構成。同樣地,若對應到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周向之長度的關係,而使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之中的1個插通孔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 度比其他2個插通孔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皆長,則可實現避免上述的錯誤連接之構成。
[變形例1]
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然而,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可不以等間距配置。圖10為從上方觀看這種變形例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之俯視圖。
從上方觀看圖10所示的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時,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以這個順序配置。
例如,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的間距為120°,第一端子121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為125°,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為115°。
以這種方式,將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以不均等配置的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時,如圖11所示,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圖11為從上方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途中的狀態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之內部的俯視圖。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因此,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時的安全性。
尚且,第一端子121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可比120°大,以120°+α的數學式表現。又,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可比120°小,以120°-α的數學式表現。α例如滿足0°<α≦10°。
又,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的間距不限定於120°。將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的間距設為α1,將第一端子121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設為α2,將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設為α3的話,若滿足(i)α3<120°、(ii)α3<α1<120°-(α3-120°)、(iii)α1+α2+α3=360°的3個條件,則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
[變形例2]
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然而,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可不以等間距配置。圖12為從上方觀看這種變形例2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內部的俯視圖。
從上方觀看圖12所示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具備的本體部210內時,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依此順序配置。
例如,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的間距為120°,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為115°,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為125°。
以這種方式,在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以不均等配置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裝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時,如圖13所示,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圖13為從上方觀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途中的狀態之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之內部的俯視圖。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因此,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尚且,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可比120°小,以120°-β的數學式表現。又,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可比120°大,以120°+β的數學式表現。β例如滿足0°<β≦10°。
又,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的間距不限定於120°。將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的間距設為β1,將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設為β2,將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設為β3的話,若滿足(i)β2<120°、(ii)120°+(120°-β2)>β1>β2、(iii)β1+β2+β3=360°的3個條件,則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
[變形例3]
將變形例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與變形例2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予以組合,可實現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的構成。例如,若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設成α=2.5°,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設成β=2.5°,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 主體1200時,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
[效果等]
如以上說明,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為用以連接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與照明器具300的器具本體310之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具備:殼體110,具有與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對向的第一面111a;供電用的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設置在第一面111a;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123,設置在第一面111a。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係在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分別插通設置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插通孔之狀態轉動而被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在第一面111a,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配置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第一面111a為對向面的一例。
這種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係由於將接地用的第三端子123裝設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故可提升照明器具300的安全性。又,照明器具用接頭100對於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裝設強度比僅具有2個端子的照明器具用接頭更佳。
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
藉此,由於3個端子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故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時的平衡性比僅具有2個端子的照明器具用接頭更佳。進一步,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 端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從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側觀看第一面111a時,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以這個順序配置。第一端子121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比120°大,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的間距比120°小。
將這種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或者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或者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的間距為120°。
將這種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或者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第三端子123會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或者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第一端子121、第二端子122、及第三端子123之中的1個端子之周向的長度比其他2個端子之周向的長度皆長。
如此一來,若上述1個端子的周向之長度比使該1個端子插通的插通孔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短,並且比其他2個插通孔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皆長,則使用者無法將上述1個端子插通其他2個插通孔。亦即說,上述1個端子錯誤電性連接到非對應的連接端子之情形受到抑制。
又,例如,上述1個端子為第三端子123。
如此一來,若第三端子123的周向之長度La3比第三插通孔213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Lc3短,並且比第一插通孔211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Lc1、及第二插通孔212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Lc2皆長,則使用者無法使第三端子123插通第一插通孔211及第二插通孔212。亦即說,第三端子123錯誤電性連接到第一連接端子221或者第二連接端子222之情形受到抑制。
又,照明器具300具備: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及器具本體310。
這種照明器具300係由於在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設置接地用的第三端子123,故安全性會提升。
又,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為用以連接照明器具300的器具本體310之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被裝設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照明器具用接頭100係在照明器 具用接頭100具備的供電用的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以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123分別插通設置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之插通孔的狀態,轉動而被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具備:本體部210,設置使第一端子121插通的插通孔亦即第一插通孔211、使第二端子122插通的插通孔亦即第二插通孔212、及使第三端子123插通的插通孔亦即第三插通孔213;第一連接端子221,設置在本體部210內並電性連接到第一端子121;第二連接端子222,設置在本體部210內並電性連接到第二端子1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設置在本體部210內並電性連接到第三端子123。在本體部210,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配置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
這種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係由於設置接地用的第三連接端子223,故可提升照明器具300的安全性。又,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強度比僅具有2個端子的照明器具用接頭更佳。
又,例如,在本體部210,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
如此一來,由於照明器具用接頭100的3個端子插通的3個插通孔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故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的平衡性比僅具有2個端子的照明器具用接頭更佳。
又,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於本體部210內,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以等間距配置。
在這種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200裝設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時,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從裝設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的結構物側觀看本體部210內時,第一連接端子221、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係在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上,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依此順序配置。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比120°小,第二連接端子222及第三連接端子223的間距比120°大。
在這種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裝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時,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第一連接端子221及第二連接端子222的間距為120°。
在這種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裝設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時,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 子223。由於第三端子123為接地用的端子,故若第三端子123比第一端子121及第二端子122更先連接到第三連接端子223,則可提升將照明器具用接頭100或者照明器具用接頭1100裝設在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1200時的安全性。
又,例如,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分別具有沿著以轉動軸的位置P為中心的圓周之周向的形狀。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各自的該周向之一方的端部分別成為徑向的寬度比其他部寬廣的寬幅部。第一插通孔211、第二插通孔212、及第三插通孔213之中的1個插通孔之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比其他2個插通孔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皆長。
如此一來,若被插通到上述1個插通孔的端子之周向的長度比該1個插通孔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短,並且比其他2個插通孔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皆長,則使用者無法使上述端子插通其他2個插通孔。亦即說,上述端子錯誤電性連接到非對應的連接端子之情況受到抑制。
又,例如,上述1個插通孔為第三插通孔213。
如此一來,若上述第三端子123之周向的長度比第三插通孔213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短,並且比第一插通孔211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及第二插通孔212的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皆長,則使用者無法使第三端子123插通第一插通孔211及第二插通孔212。亦即說,第三端子123錯誤電性連接到第一連接端子221或者第二連接端子222的情況受到抑制。
(其他實施形態)
以上,針對實施型態予以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型態。
例如,在上述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具有藉由將第一操作桿的第一被操作部及第二操作桿的第二被操作部之間隔推開而將第一卡止構件及第二卡止構件推入到殼體內的構造。然而,照明器具用接頭可具有藉由將第一操作桿的第一被操作部及第二操作桿的第二被操作部之間隔推窄而將第一卡止構件及第二卡止構件推入到殼體內的構造。
又,利用上述實施型態所說明的照明器具為一例,照明器具的具體態樣並未特別受到限定。若照明器具使用照明器具用接頭連接到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則可為任何態樣。
又,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的具體態樣也並未特別受到限定。作為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可使用圓形全懸掛式吸頂燈座、全懸掛式接線盒、圓形懸掛式吸頂燈座、角型懸掛式吸頂燈座、懸掛式埋入接線盒、及懸掛式露出接線盒等。
此外,針對各實施型態實施相關領域業者可思及的各種變形而得到的型態,或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任意組合各實施型態的構成要素及功能而實現的形態也包含在本發明。
例如,本發明可實現為上述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又,可實現為具備上述實施型態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及上述實施型態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之照明器具用接頭套件。
100:照明器具用接頭
110:殼體
121:第一端子
122:第二端子
123:第三端子
La1,La2,La3:周向的長度
P:轉動軸之位置

Claims (14)

  1. 一種照明器具用接頭,用以連接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與照明器具的器具本體,包含: 殼體,具有與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對向的對向面; 供電用的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設置在該對向面;及 接地用的第三端子,設置在該對向面, 該照明器具用接頭係在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分別長度之任一者都長之狀態,藉由轉動而裝設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在該對向面,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之圓周上。
  2. 如請求項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以等間距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3. 如請求項1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從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側觀看該對向面時,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以順時針的方向依此順序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三端子的間距比120°大, 該第二端子與該第三端子的間距比120°小。
  4. 如請求項3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的間距為120°。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該第一端子、該第二端子、及該第三端子之中的1個端子之周向的長度比其他2個端子之周向的長度之任一者都長。
  6. 如請求項5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該1個端子為該第三端子。
  7. 一種照明器具,包含: 如請求項1~6中任一項的照明器具用接頭;及 該器具本體。
  8. 一種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裝設用來連接照明器具的器具本體之照明器具用接頭,其中: 該照明器具用接頭係在該照明器具用接頭所具備之供電用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接地用的第三端子分別插通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所設的插通孔之狀態,藉由轉動而裝設在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包含: 本體部,設有使該第一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一插通孔、使該第二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二插通孔、及使該第三端子插通的該插通孔亦即第三插通孔; 第一連接端子,設於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一端子; 第二連接端子,設於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二端子;及 第三連接端子,設於該本體部內並電性連接到該第三端子, 在該本體部,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9. 如請求項8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在該本體部,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以等間距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10. 如請求項8或9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在該本體部內,該第一連接端子、該第二連接端子、及該第三連接端子以等間距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11. 如請求項8或9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從裝設該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的結構物側觀看該本體部內時,該第一連接端子、該第二連接端子、及該第三連接端子以順時針的方向依此順序配置在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上, 該第一連接端子與該第三連接端子的間距比120°小, 該第二連接端子與該第三連接端子的間距比120°大。
  12. 如請求項11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該第一連接端子與該第二連接端子的間距為120°。
  13. 如請求項8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分別具有沿著以該轉動軸的位置為中心的圓周之周向的形狀, 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各自之該周向的一方之端部,分別成為在徑向的寬度比其他部分寬的寬幅部, 該第一插通孔、該第二插通孔、及該第三插通孔之中的1個插通孔之在該寬幅部的周向之長度,比其他2個插通孔之在該寬幅部之周向的長度之任一者都長。
  14. 如請求項13的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其中 該1個插通孔為該第三插通孔。
TW108141712A 2018-11-22 2019-11-18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TWI7350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9275 2018-11-22
JP2018219275A JP2020087663A (ja) 2018-11-22 2018-11-22 照明器具用アダプタ、照明器具、及び、引掛シーリングボデ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4530A TW202024530A (zh) 2020-07-01
TWI735079B true TWI735079B (zh) 2021-08-01

Family

ID=7090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1712A TWI735079B (zh) 2018-11-22 2019-11-18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87663A (zh)
TW (1) TWI73507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4889A (ja) * 2010-01-27 2011-08-1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ランプ取付用アダプタ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03517487U (zh) * 2013-08-07 2014-04-02 黄柱联 一种led灯具及其led灯安装结构
JP2015076390A (ja) * 2013-10-11 2015-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用アダプタ、及び照明器具
JP2015097165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用アダプタ、及び照明器具
TWM561757U (zh) * 2017-12-22 2018-06-11 Tang yi wen 燈具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54889A (ja) * 2010-01-27 2011-08-1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ランプ取付用アダプタおよび照明器具
CN203517487U (zh) * 2013-08-07 2014-04-02 黄柱联 一种led灯具及其led灯安装结构
JP2015076390A (ja) * 2013-10-11 2015-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用アダプタ、及び照明器具
JP2015097165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用アダプタ、及び照明器具
TWM561757U (zh) * 2017-12-22 2018-06-11 Tang yi wen 燈具結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4530A (zh) 2020-07-01
JP2020087663A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500578A (ja) ランプ組立体
JP5616765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2011198709A (ja) 光源、ランプソケット及びランプソケット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TWI735079B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JP5445782B2 (ja) ソケ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WO2014045619A1 (ja) ランプシステム
TW202024531A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及照明器具
TWI748152B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及照明器具
JP5660383B2 (ja) 直管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TWI746909B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及照明器具
JP6493675B2 (ja) 照明器具
JP6967727B2 (ja) ソケット、及び、ソケットアセンブリ
TW202028654A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懸掛式吸頂燈座主體
TW202020368A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照明器具套件
WO2014136361A1 (ja) ランプシステム
TW202023134A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照明器具套件
JP2014096380A (ja) ソケットおよび照明装置
TW202022284A (zh) 照明器具用接頭、照明器具及照明器具套件
TWI727419B (zh) 引掛式接線座及照明器具
JP6410172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JP6822265B2 (ja) 電源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TWI735947B (zh) 照明器具用配接器及照明器具
JP5692916B2 (ja) 電球用ソケット
JP6465148B2 (ja) 直管形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6289133B2 (ja) ソケ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