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8723B - 觸控顯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8723B
TWI728723B TW109106036A TW109106036A TWI728723B TW I728723 B TWI728723 B TW I728723B TW 109106036 A TW109106036 A TW 109106036A TW 109106036 A TW109106036 A TW 109106036A TW I728723 B TWI728723 B TW I7287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ignal lin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signal
touch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6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2960A (zh
Inventor
李家圻
陳政德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60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872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8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872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2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960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多個子畫素、第一開關元件、第二開關元件、第一控制訊號線、第二控制訊號線以及傳輸線。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子畫素、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位於顯示區。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分別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與第二觸控電極。第一控制訊號線與第二控制訊號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別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傳輸線沿著第二方向延伸,且自周邊區延伸進顯示區。傳輸線電性連接至第一與第二控制訊號線。

Description

觸控顯示面板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觸控顯示面板。
隨著科技的進展,觸控顯示面板在市面上的出現率逐漸增加,且各種有關的技術也層出不窮。一般而言,觸控顯示面板內包含許多對應不同觸控位置的觸控電極,藉由晶片可以計算外界物體(例如手指)當前的位置對應了觸控顯示面板中的哪一個觸控電極。一般而言,晶片會設置於觸控顯示面板中位於顯示區外側的周邊區,然而,在大尺寸的觸控顯示面板中,設置於周邊區之晶片的數量較多,這導致周邊區的面積難以縮小。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能縮小周邊區的面積。
本發明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多個子畫素、第一開關元件、第二開關元件、第一控制訊號線、第二控制訊號線以及傳輸線。第一觸控電極、第二觸控電極、子畫素、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位於觸控顯示面板的顯示區。第一開關元件的汲極與第二開關元件的汲極分別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與第二觸控電極。第一控制訊號線與第二控制訊號線沿著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別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的閘極與第二開關元件的閘極。傳輸線沿著交錯於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自觸控顯示面板的周邊區延伸進顯示區。傳輸線電性連接至第一控制訊號線與第二控制訊號線。
在整個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所述元件與所述另一元件中間可以也存在其他元件。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所述元件與所述另一元件中間不存在其他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二元件互相「電性連接」或「耦合」係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應當理解,儘管術語「第一」與「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及/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及/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與另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區分開。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方便說明,圖1省略繪示了觸控顯示面板1的局部結構。
請參考圖1,觸控顯示面板1包括基板100、多個子畫素110、多個觸控電極120以及驅動電路130。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電路130例如包括印刷電路板、晶片或其組合。
觸控顯示面板1具有顯示區AA以及周邊區BA。子畫素110以及觸控電極120位於顯示區AA,且驅動電路130位於周邊區BA。每個觸控電極120重疊於多個子畫素110。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圖3A是圖2中線a-a’的剖面示意圖。圖3B是圖2中線b-b’的剖面示意圖。
請參考圖2、圖3A以及圖3B,觸控顯示面板1包括基板100、子畫素110(包括電晶體TFT以及畫素電極PE)、觸控電極120以及半導體元件TA(開關元件及主動元件)。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1還包括對向基板200以及位於基板100和對向基板200之間的顯示介質LC。顯示介質LC例如包括液晶分子。
電晶體TFT包括通道層CH1、閘極GA1、源極S1與汲極D1。半導體元件TA包括通道層CH2、閘極GA2、源極S2與汲極D2。
通道層CH1以及通道層CH2位於基板100上,通道層CH1以及通道層CH2為單層或多層結構,其材料包含非晶矽、多晶矽、微晶矽、單晶矽、有機半導體材料、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例如:銦鋅氧化物、銦鎵鋅氧化物或是其它合適的材料或上述之組合)或其它合適的材料或含有摻雜物(dopant)於上述材料中或上述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通道層CH1與基板100之間以及通道層CH2與基板100之間還夾有遮光層以及緩衝層,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第一閘絕緣層GI1與第二閘絕緣層GI2依序堆疊於通道層CH1以及通道層CH2上。第一閘絕緣層GI1與第二閘絕緣層GI2的材料例如分別為氧化矽以及氮化矽。閘極GA1與閘極GA2位於第二閘絕緣層GI2上,且分別重疊於通道層CH1以及通道層CH2。閘極GA1與閘極GA2分別電性連接至掃描線SL以及控制訊號線GL。掃描線SL以及控制訊號線GL屬於相同膜層。絕緣層I1與絕緣層I2依序堆疊於閘極GA1以及閘極GA2上。絕緣層I1與絕緣層I2的材料分別包括氧化矽和氮化矽。
源極S1與汲極D1位於絕緣層I2上,且分別透過開口H1、H2電性連接通道層CH1,開口H1、H2例如貫穿第一閘絕緣層GI1、第二閘絕緣層GI2、絕緣層I1與絕緣層I2。源極S1電性連接至資料線DL。源極S2與汲極D2位於絕緣層I2上,且分別透過開口H3、H4電性連接通道層CH2,開口H3、H4例如貫穿第一閘絕緣層GI1、第二閘絕緣層GI2、絕緣層I1與絕緣層I2。源極S2電性連接至訊號線L。傳輸線TL位於絕緣層I2上,且至少部分傳輸線TL透過開口TH而電性連接至控制訊號線GL,開口TH例如貫穿絕緣層I1與絕緣層I2。訊號線L、傳輸線TL與資料線DL屬於相同膜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TA用於傳遞觸控訊號,且訊號線L為觸控訊號線。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TA用於傳遞共用訊號,且訊號線L為共用訊號線。
閘極GA1、閘極GA2、源極S1、源極S2、汲極D1與汲極D2例如為單層或多層結構,材料例如包括鉻、金、銀、銅、錫、鉛、鉿、鎢、鉬、釹、鈦、鉭、鋁、鋅等金屬、上述金屬的合金、上述金屬的氧化物、上述金屬的氮化物或上述材料之組合或其他導電材料。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TA與電晶體TFT是以頂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為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TA與電晶體TFT為底部閘極型薄膜電晶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元件TA、電晶體TFT、資料線DL、掃描線SL、傳輸線TL、控制訊號線GL以及訊號線L重疊於黑矩陣(未繪出)。
平坦層PL位於源極S1、源極S2、汲極D1與汲極D2上。觸控電極120位於平坦層PL上,且透過開口O3電性連接汲極D2,開口O3例如貫穿平坦層PL。絕緣層BP位於觸控電極120上。畫素電極PE位於絕緣層BP上,且透過開口O1電性連接汲極D1,開口O1例如貫穿絕緣層BP與平坦層PL。觸控電極120具有對應開口O1的開口O2。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4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4的實施例沿用圖1至圖3B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4,觸控顯示面板2a包括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一控制訊號線GL1、第二控制訊號線GL2以及第一傳輸線TL1。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2a還包括第三至第八觸控電極120C~120H、第三至第八開關元件T3~T8、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第三至第八控制訊號線GL3~GL8、多條共用訊號線CM1、CM2、第二至第四傳輸線TL2~TL4以及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以及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的結構例如類似於前述實施例的半導體元件TA,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控制訊號線GL1~GL8、第一至第八觸控電極120A~120H、子畫素(圖4省略繪出)、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以及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位於顯示區AA。第一至第八控制訊號線GL1~GL8沿著第一方向E1延伸。
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第六觸控電極120F沿著第二方向E2排列;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第八觸控電極120H沿著第二方向E2排列。第一觸控電極120A與第三觸控電極120C沿著該第一方向E1排列;第二觸控電極120B與第四觸控電極120D沿著該第一方向E1排列;第五觸控電極120E與第七觸控電極120G沿著該第一方向E1排列;第六觸控電極120F與第八觸控電極120H沿著該第一方向E1排列。
開關元件的汲極以及主動元件的汲極電性連接對應的觸控電極。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開關元件T1的汲極與第一主動元件A1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開關元件T2的汲極與第二主動元件A2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三開關元件T3的汲極與第三主動元件A3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開關元件T4的汲極與第四主動元件A4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五開關元件T5的汲極與第五主動元件A5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五觸控電極120E;第六開關元件T6的汲極與第六主動元件A6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六觸控電極120F;第七開關元件T7的汲極與第七主動元件A7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七觸控電極120G;第八開關元件T8的汲極與第八主動元件A8的汲極電性連接至第八觸控電極120H。
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至對應的開關元件的閘極或對應的主動元件的閘極。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控制訊號線GL1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T1的閘極與第三開關元件T3的閘極;第二控制訊號線GL2電性連接至第二開關元件T2的閘極與第四開關元件T4的閘極;第三控制訊號線GL3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A1的閘極與第三主動元件A3的閘極;第四控制訊號線GL4電性連接至第二主動元件A2的閘極與第四主動元件A4的閘極;第五控制訊號線GL5電性連接至第五開關元件T5的閘極與第七開關元件T7的閘極;第六控制訊號線GL6電性連接至第六開關元件T6的閘極與第八開關元件T8的閘極;第七控制訊號線GL7電性連接至第五主動元件A5的閘極與第七主動元件A7的閘極;第八控制訊號線GL8電性連接至第六主動元件A6的閘極與第八主動元件A8的閘極。
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沿著交錯於第一方向E1的第二方向E2延伸,且自周邊區BA延伸進顯示區AA。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電性連接驅動電路130。第一傳輸線TL1電性連接至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二控制訊號線GL2。第二傳輸線TL2電性連接至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四控制訊號線GL4。第三傳輸線TL3電性連接至第五控制訊號線GL5與第六控制訊號線GL6。第四傳輸線TL4電性連接至第七控制訊號線GL7與第八控制訊號線GL8。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傳輸線的設置,開關元件與主動元件的閘極訊號源(即驅動電路130)可以設置於顯示區AA的第二方向E2上,而不用設置於顯示區AA的第一方向E1上,藉此縮小周邊區BA在第一方向E1上的寬度。
觸控訊號線電性連接對應的開關元件的源極。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觸控訊號線TS1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T1的源極與第五開關元件T5的源極;第二觸控訊號線TS2電性連接至第二開關元件T2的源極與第六開關元件T6的源極;第三觸控訊號線TS3電性連接至第三開關元件T3的源極與第七開關元件T7的源極;第四觸控訊號線TS4電性連接至第四開關元件T4的源極與第八開關元件T8的源極。
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沿著第二方向E2延伸,且自周邊區BA延伸進顯示區AA。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電性連接驅動電路130。在一些實施例中,驅動電路130包括多個晶片,且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與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分別電性連接不同的晶片,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與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電性連接相同的晶片。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用於控制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上之觸控電壓是否可以施加於第一至第八觸控電極120A~120H上。觸控電壓例如為n伏特至n+5伏特(例如0伏特至5伏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透過兩個不同的開關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兩個不同的觸控電極。換句話說,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提供訊號給一個以上的觸控電極,因此,用以提供觸控訊號之晶片的引腳數量可以減少,也可以說所需之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由於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觸控顯示面板之周邊區的面積可以縮小,且能夠降低觸控顯示面板之製造成本。在其他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透過兩個以上的開關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兩個以上的觸控電極。
多條共用訊號線CM1、CM2彼此電性連接。共用訊號線CM1、CM2電性連接至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的源極。在本實施例中,共用訊號線CM2沿著第一方向E1延伸。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的源極連接至對應之共用訊號線CM2。共用訊號線CM1沿著第二方向E2延伸,且將多條共用訊號線CM2彼此電性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用於控制條共用訊號線CM1、CM2上之共用電壓是否可以施加於第一至第八觸控電極120A~120H上。共用電壓例如為為n伏特至n+5伏特(例如0伏特至5伏特),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控制訊號的示意圖。在圖5中,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電壓訊號。
請參考圖5,以圖4中之觸控顯示面板2a的第一觸控電極120A與第五觸控電極120E為例,觸控顯示面板2a會隨著時間切換成液晶顯示模式LCD或觸控感應模式TP。當觸控顯示面板在液晶顯示模式LCD時,觸控電極上都施加有用來控制液晶轉向的共用電壓。觸控顯示面板在觸控感應模式TP時,至少一個觸控電極上會施加有觸控電壓,其他觸控電極上則施加有用來控制液晶轉向的共用電壓。在本實施例中,每次切換成觸控感應模式TP時,會對不同之觸控電極施加觸控電壓。
在液晶顯示模式LCD中,對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七控制訊號線GL7施加啟動電壓(Von),以開啟第一主動元件A1與第二主動元件A2。同時,共用訊號線CM1上之共用電壓(Vcom)會通過第一主動元件A1與第五主動元件A5傳遞至第一觸控電極120A與第五觸控電極120E。
在切換成觸控感應模式TP時,依序對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五控制訊號線GL5施加啟動電壓,並且依序將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七控制訊號線GL7切換成關閉電壓(Voff)。當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七控制訊號線GL7上施加有啟動電壓時第一觸控訊號線TS1上的觸控電壓可以透過第一開關元件T1傳遞至,第一觸控電極120A,且共用訊號線CM1上之共用電壓透過第五主動元件A5傳遞至第五觸控電極120E。當第五控制訊號線GL5與第三控制訊號線GL3上施加有啟動電壓時,第一觸控訊號線TS1上的觸控電壓可以透過第五開關元件T5傳遞至第五觸控電極120E,且共用訊號線CM1上之共用電壓透過第一主動元件A1傳遞至第一觸控電極120A。
透過此種方式依次操作不同的觸控電極,藉此辨識觸控顯示面板2a上之觸控位置。
雖然在本實施例中,在液晶顯示模式LCD中第一開關元件T1與第五開關元件T1為關閉狀態,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在液晶顯示模式LCD中,對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三控制訊號線GL3施加啟動電壓以開啟第一開關元件T1與第五開關元件T1,並藉由第一觸控訊號線TS1傳遞共用訊號(Vcom)至第一觸控電極120A與第五觸控電極120E。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6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6的實施例沿用圖4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在圖4的觸控顯示面板2a中,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重疊於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以及第六觸控電極120F,且第二傳輸線TL2與第四傳輸線TL4重疊於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以及第八觸控電極120H。在圖6的觸控顯示面板2b中,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重疊於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以及第六觸控電極120F。
請參考圖6,觸控顯示面板2b更包括第一至第四連接線CL1~CL4。第一至第四連接線CL1~CL4重疊於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以及第八觸控電極120H,藉此平衡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對觸控顯示面板2b之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b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線CL1電性連接至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二控制訊號線GL2;第二連接線CL2電性連接至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四控制訊號線GL4;第三連接線CL3電性連接至第五控制訊號線GL5與第六控制訊號線GL6;第四連接線CL4電性連接至第七控制訊號線GL7與第八控制訊號線GL8,藉此使觸控顯示面板2b的寄生電容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在本實施例中,傳輸線集中於顯示區AA的邊緣,例如靠近顯示區AA最左側及/或最右側的位置,有助於將控制訊號線之訊號源集中在一起。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7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7的實施例沿用圖6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7的觸控顯示面板2c與圖6的觸控顯示面板2b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c的第一至第四連接線CL1~CL4電性連接至共用訊號線CM1、CM2。
藉由第一至第四連接線CL1~CL4的設置可以平衡第一至第四傳輸線TL1~TL4對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c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8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8的實施例沿用圖1至圖3B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8,觸控顯示面板2d包括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一控制訊號線GL1、第二控制訊號線GL2以及第一傳輸線TL1。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2d還包括第三至第八觸控電極120C~120H、第三至第八開關元件T3~T8、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第三至第六控制訊號線GL3~GL6、共用訊號線CM2、第三傳輸線TL3以及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
第一控制訊號線GL1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T1的閘極與第三開關元件T3的閘極;第二控制訊號線GL2電性連接至第二開關元件T2的閘極與第四開關元件T4的閘極;第三控制訊號線GL3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A1的閘極、第三主動元件A3的閘極、第五主動元件A5的閘極與第七主動元件A7的閘極;第四控制訊號線GL4電性連接至第二主動元件A2的閘極、第四主動元件A4的閘極、第六主動元件A6的閘極與第八主動元件A8的閘極;第五控制訊號線GL5電性連接至第五開關元件T5的閘極與第七開關元件T7的閘極;第六控制訊號線GL6電性連接至第六開關元件T6的閘極與第八開關元件T8的閘極。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動元件A1、第三主動元件A3、第五主動元件A5與第七主動元件A7共用一條第三控制訊號線GL3,第二主動元件A2、第四主動元件A4、第六主動元件A6與第八主動元件A8共用一條第四控制訊號線GL4,且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四控制訊號線GL4位於周邊區BA。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傳輸線TL1重疊於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以及第六觸控電極120F,且第三傳輸線TL3重疊於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以及第八觸控電極120H。在本實施例中,藉由傳輸線的設置,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的閘極訊號源(即驅動電路130)可以設置於顯示區AA的第二方向E2上,而不用設置於顯示區AA的第一方向E1上,藉此縮小周邊區BA在第一方向E1上的寬度。
在本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透過兩個不同的開關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兩個不同的觸控電極。換句話說,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提供訊號給一個以上的觸控電極,因此,用以提供觸控訊號之晶片的引腳數量可以減少,也可以說所需之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由於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觸控顯示面板之周邊區的面積可以縮小,且能夠降低觸控顯示面板之製造成本。在其他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透過三個以上的開關元件而電性連接至三個以上的觸控電極。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9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9的實施例沿用圖8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9的觸控顯示面板2e與圖8的觸控顯示面板2d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e的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皆重疊於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以及第六觸控電極120F。
觸控顯示面板2e更包括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重疊於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以及第八觸控電極120H,藉此平衡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對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e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線CL1電性連接至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二控制訊號線GL2;第三連接線CL3電性連接至第五控制訊號線GL5與第六控制訊號線GL6,藉此使觸控顯示面板2e的寄生電容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10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10的實施例沿用圖9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10的觸控顯示面板2f與圖9的觸控顯示面板2e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f的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電性連接至共用訊號線CM2。
藉由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的設置可以平衡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對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f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11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11的實施例沿用圖4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請參考圖11,觸控顯示面板2g包括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一開關元件T1、第二開關元件T2、第一控制訊號線GL1、第二控制訊號線GL2以及第一傳輸線TL1。在本實施例中,觸控顯示面板2g還包括第三至第八觸控電極120C~120H、第三至第八開關元件T3~T8、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第三至第六控制訊號線GL3~GL6、多條共用訊號線CM1、CM2、第三傳輸線TL3以及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
請參考圖11,第一控制訊號線GL1電性連接至第一開關元件T1的閘極與第三開關元件T3的閘極;第二控制訊號線GL2電性連接至第二開關元件T2的閘極與第四開關元件T4的閘極;第三控制訊號線GL3電性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A1的閘極、第三主動元件A3的閘極、第五主動元件A5的閘極與第七主動元件A7的閘極;第四控制訊號線GL4電性連接至第二主動元件A2的閘極、第四主動元件A4的閘極、第六主動元件A6的閘極與第八主動元件A8的閘極;第五控制訊號線GL5電性連接至第五開關元件T5的閘極與第七開關元件T7的閘極;第六控制訊號線GL6電性連接至第六開關元件T6的閘極與第八開關元件T8的閘極。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動元件A1、第三主動元件A3、第五主動元件A5與第七主動元件A7共用一條第三控制訊號線GL3,第二主動元件A2、第四主動元件A4、第六主動元件A6與第八主動元件A8共用一條第四控制訊號線GL4,且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第三控制訊號線GL3與第四控制訊號線GL4位於周邊區BA。
在本實施例中,共用訊號線CM1、CM2電性連接至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的源極,其中共用訊號線CM1沿著第二方向E2延伸,且共用訊號線CM2沿著第一方向E1延伸。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開關元件T1~T8用於控制條共用訊號線CM1、CM2上之共用電壓是否可以施加於第一至第八觸控電極120A~120H上。
第一觸控訊號線TS1電性連接第一主動元件A1的源極與第二主動元件A2的源極;第二觸控訊號線TS2電性連接第三主動元件A3的源極與第四主動元件A4的源極;第三觸控訊號線TS3電性連接第五主動元件A5的源極與第六主動元件A6的源極;第四觸控訊號線TS4電性連接第七主動元件A7的源極與第八主動元件A8的源極。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至第八主動元件A1~A8用於控制第一至第四觸控訊號線TS1~TS4上之觸控電壓是否可以施加於第一至第八觸控電極120A~120H上。在本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透過兩個不同的開關元件而電性連接至兩個不同的觸控電極。換句話說,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提供訊號給一個以上的觸控電極,因此,用以提供觸控訊號之晶片的引腳數量可以減少,也可以說所需之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由於晶片的數量能夠減少,觸控顯示面板之周邊區的面積可以縮小,且能夠降低觸控顯示面板之製造成本。在其他實施例中,同一條觸控訊號線可以透過三個以上的主動元件而電性連接至三個以上的觸控電極。
圖1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12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12的實施例沿用圖11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12的觸控顯示面板2h與圖11的觸控顯示面板2g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h的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皆重疊於第一觸控電極120A、第二觸控電極120B、第五觸控電極120E以及第六觸控電極120F。
觸控顯示面板2h更包括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重疊於第三觸控電極120C、第四觸控電極120D、第七觸控電極120G以及第八觸控電極120H,藉此平衡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對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h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線CL1電性連接至第一控制訊號線GL1與第二控制訊號線GL2;第三連接線CL3電性連接至第五控制訊號線GL5與第六控制訊號線GL6,藉此使觸控顯示面板2h的寄生電容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圖13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其中圖13省略繪示了子畫素、掃描線以及資料線。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圖13的實施例沿用圖12的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或近似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在此不贅述。
圖13的觸控顯示面板2i與圖12的觸控顯示面板2h的差異在於:觸控顯示面板2i的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電性連接至共用訊號線CM2。
藉由第一連接線CL1與第三連接線CL3的設置可以平衡第一傳輸線TL1與第三傳輸線TL3對穿透率造成的影響,使觸控顯示面板2i的穿透率可以分佈的較均勻。
1、2a、2b、2c、2d、2e、2f、2g、2h、2i:觸控顯示面板
100:基板
110:子畫素
120、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觸控電極
130:驅動電路
200:對向基板
AA:顯示區
BA:周邊區
A1~A8:主動元件
BP:絕緣層
CH1、CH2:通道層
CL1~CL4:連接線
CM1、CM2:共用訊號線
D1、D2:汲極
DL:資料線
E1、E2:方向
GA1、GA2:閘極
GI1、GI2:閘絕緣層
GL、GL1~GL8:控制訊號線
H1~H4、O1~O3、TH:開口
I1、I2:絕緣層
L:訊號線
LC:顯示介質
LCD:液晶顯示模式
PE:畫素電極
PL:平坦層
S1、S2:源極
SL:掃描線
T1~T8:開關元件
TA:半導體元件
TFT:電晶體
TL、TL1~TL4:傳輸線
TP:觸控感應模式
TS1~TS4:觸控訊號線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3A是圖2中線a-a’的剖面示意圖。 圖3B是圖2中線b-b’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控制訊號的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12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圖13是依照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2a:觸控顯示面板
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120H:觸控電極
130:驅動電路
AA:顯示區
BA:周邊區
A1~A8:主動元件
CM1、CM2:共用訊號線
E1、E2:方向
GL1~GL8:控制訊號線
T1~T8:開關元件
TL1~TL4:傳輸線
TS1~TS4:觸控訊號線

Claims (8)

  1.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觸控電極與一第二觸控電極,位於該觸控顯示面板的一顯示區;多個子畫素,位於該顯示區;一第一開關元件與一第二開關元件,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汲極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一第一控制訊號線與一第二控制訊號線,位於該顯示區,且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開關元件的閘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閘極;一第一傳輸線,沿著交錯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且自該觸控顯示面板的一周邊區延伸進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傳輸線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控制訊號線與該第二控制訊號線;以及一第一觸控訊號線與一第二觸控訊號線,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開關元件的源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源極,其中該第一觸控訊號線與該第二觸控訊號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一第三觸控電極,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沿著該第二方向排列,且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三觸控電極沿著該第一方向排列;一第三開關元件,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三開關元件的汲極電性連接該第三觸控電極,且該第一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 三開關元件的閘極;以及一第三觸控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三開關元件的源極。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一主動元件、一第二主動元件以及一第三主動元件,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以及該第三觸控電極;多條共用訊號線,彼此電性連接,且電性連接至該第一主動元件的源極、該第二主動元件的源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的源極;以及一第三控制訊號線與一第四控制訊號線,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三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一主動元件的閘極與該第二主動元件的閘極,且該第四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三主動元件的閘極。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傳輸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且自該周邊區延伸進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傳輸線與該第二傳輸線重疊於該第一觸控電極;一第一連接線以及一第二連接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且重疊於該第三觸控電極,其中該第一連接線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控制訊號線與該第二控制訊號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傳輸線以及該第二連接線電性連接至該第三控制訊號線與該第四控制訊號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二傳輸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且自該周邊區延伸進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傳輸線與該第二傳輸線重疊於該第一觸控電極;一第一連接線以及一第二連接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且重疊於該第三觸控電極,其中該第一連接線與該第二連接線電性連接至該些共用訊號線。
  6.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一第一觸控電極與一第二觸控電極,位於該觸控顯示面板的一顯示區;多個子畫素,位於該顯示區;一第一開關元件與一第二開關元件,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汲極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一第一控制訊號線與一第二控制訊號線,位於該顯示區,且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開關元件的閘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閘極;一第一傳輸線,沿著交錯於該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延伸, 且自該觸控顯示面板的一周邊區延伸進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傳輸線電性連接至該第一控制訊號線與該第二控制訊號線;一共用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一開關元件的源極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源極,其中該共用訊號線沿著該第二方向延伸;以及一第三觸控電極,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二觸控電極沿著該第二方向排列,且該第一觸控電極與該第三觸控電極沿著該第一方向排列;一第三開關元件,位於該顯示區,其中該第三開關元件的汲極電性連接該第三觸控電極,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三開關元件的閘極,且該共用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三開關元件的源極。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更包括:一第一主動元件、一第二主動元件以及一第三主動元件,分別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觸控電極、該第二觸控電極以及該第三觸控電極;一第一觸控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一主動元件的源極與該第二主動元件的源極;以及一第二觸控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三主動元件的源極;以及一第三控制訊號線與一第四控制訊號線,沿著該第一方向延伸,其中該第三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一主動元件的閘極與該 第三主動元件的閘極,且該第四控制訊號線電性連接該第二主動元件的閘極。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主動元件、該第二主動元件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位於該周邊區。
TW109106036A 2020-02-25 2020-02-25 觸控顯示面板 TWI728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036A TWI728723B (zh) 2020-02-25 2020-02-25 觸控顯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036A TWI728723B (zh) 2020-02-25 2020-02-25 觸控顯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8723B true TWI728723B (zh) 2021-05-21
TW202132960A TW202132960A (zh) 2021-09-01

Family

ID=77036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036A TWI728723B (zh) 2020-02-25 2020-02-25 觸控顯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28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692B (zh) * 2022-04-27 2023-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及驅動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02472A (zh) * 2017-01-04 2017-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33414A (zh) * 2017-02-28 2017-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
TWI675319B (zh) * 2018-08-10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10688030A (zh) * 2019-09-30 2020-01-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66738A (zh) * 2016-07-29 2016-11-0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502472A (zh) * 2017-01-04 2017-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33414A (zh) * 2017-02-28 2017-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
TWI675319B (zh) * 2018-08-10 2019-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裝置
CN110688030A (zh) * 2019-09-30 2020-01-1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2960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73247A1 (en) Backplane substrate including in-cell type touch pane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579368B1 (ko) 게이트 구동 회로 아래에 여분의 신호 배선을 갖는 표시 패널
US9470946B2 (en) TFT-LCD array substrate pixel electrode connected to first and second capacitors
US1019289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069280A1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291750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10050061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US10101622B2 (en) Fanout wiring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panel using the same
KR102579383B1 (ko) 비대칭 블랙 매트릭스 패턴을 갖는 터치 인식 가능 표시 패널
WO2021190159A1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9759941B2 (en) Array substrate used i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8126676A1 (zh)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9268190B1 (en) Pixel structur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ixel structur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TW201945800A (zh) 畫素陣列基板
TW201635497A (zh) 薄膜電晶體以及畫素結構
TWI728723B (zh) 觸控顯示面板
US20190171048A1 (en) Pixel structure
US9477122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7008086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90302555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10969636B2 (en) Active device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74330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481182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TW202028942A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I687911B (zh) 畫素陣列基板及其驅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