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9296B -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 Google Patents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9296B
TWI719296B TW107111154A TW107111154A TWI719296B TW I719296 B TWI719296 B TW I719296B TW 107111154 A TW107111154 A TW 107111154A TW 107111154 A TW107111154 A TW 107111154A TW I719296 B TWI719296 B TW I7192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network
random access
lte
lowe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1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42820A (zh
Inventor
貞 蒙托傑
葉立茲 托克茍茲
法倫帝 費羅菲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4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42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9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9296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channel frequency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與使用共用資源執行初始網路存取程序相關的無線通訊系統和方法。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隨機存取請求,接收來自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第一網路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的第二頻帶中。第二頻帶不同於第一頻帶。

Description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於2017年12月19日提出申請的美國非臨時專利申請第15/847,214號和於2017年4月27日提出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491,013號的優先權和權益,在此經由引用將其全文併入,如同在下文完全闡述並且用於所有可應用的目的。
在本案中論述的技術一般涉及無線通訊系統,更具體地涉及允許無線存取網路(RAN)使用用於上行鏈路(UL)通訊的附加分量載波。實施例實現並提供用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UL覆蓋的解決方案和技術。
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的通訊內容,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該等系統能夠經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時間、頻率和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的通訊。此種多工存取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和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例如,長期進化(LTE)系統)。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包括多個基地台(BS),每個基地台皆同時支援用於多個通訊設備(其亦可以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的通訊。
為了滿足對擴展連接性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無線通訊技術或無線電存取技術正在從LTE技術進階到下一代新無線電(NR)技術。擴展連接性的一個技術可能是將頻率操作範圍擴展到更高的頻率,因為較低的頻率正變得過於擁擠。例如,LTE可以在低頻範圍(例如,低於1千兆赫(GHz))到中頻範圍(例如,在約1 GHz至約3 GHz之間)之間操作,並且下一代NR可以在高頻範圍(例如,在約3 GHz至約30 GHz之間)中操作。
儘管LTE部署繼續增長並擴展並且轉換到下一代NR,但是對於LTE和NR之間的共存的支援可能是重要的。提供共存的一個方法是繼續在LTE分量載波上操作LTE設備,並且另外在與LTE分量載波分離的NR分量載波上操作NR設備。另一方法是允許經由LTE和NR進行雙連接,其中支援LTE和NR連接性的設備能夠經由LTE主細胞(PCell)(例如,在LTE分量載波上)獲得對LTE網路的初始存取,並且隨後被配置為針對NR操作添加次細胞(SCell)(例如,在NR分量載波上)。以此方式,雙連接設備能夠利用LTE和NR分量載波,而NR設備限於在NR分量載波上操作。
以下總結本揭示案的一些態樣以提供對所論述的技術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對本揭示案的所有預期特徵的廣泛概述,並且既不意欲辨識本揭示案的所有態樣的關鍵或重要元素,亦不意欲圖示本揭示案的任何或全部態樣的範疇。其唯一目的是以概要的形式呈現本揭示案的一或多個態樣的一些概念,作為稍後呈現的更詳細描述的序言。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為特定的分時雙工(TDD)無線電存取技術(例如,基於新無線電(NR)的技術)的使用者設備(UE)提供機制以經由額外的分量載波(例如,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UL)分量載波)獲得初始網路存取。例如,NR網路可以以TDD模式操作,並且將較高頻率的NR分量載波與一或多個較低頻率分量載波配對。NR基地台(BS)可以指示較低頻率UL分量載波中的隨機存取資源。NR UE可以基於該指示使用較低頻率的UL分量載波發送隨機存取請求。可以使用用於UL通訊的較低頻率的UL分量載波並且使用用於DL通訊的較高頻率的NR分量載波來完成隨機存取程序。在完成時,NR BS可以配置NR UE以繼續使用較低頻率UL分量載波或切換到較高頻率NR分量載波以用於UL通訊。
例如,在本揭示案的一態樣中,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之隨機存取請求;及由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在本揭示案的另一態樣,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由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在本揭示案的另一態樣中,一種裝置,包括:收發機,其被配置為: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在本揭示案的另一態樣中,一種裝置,包括:收發機,其被配置為: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第一網路的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本發明的其他態樣、特徵和實施例在結合附圖回顧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時對於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將變得顯而易見。儘管可以相對於下文的特定實施例和附圖論述本發明的特徵,但是本發明的所有實施例可以包括本文論述的一或多個有利特徵。換言之儘管一或多個實施例可以被論述為具有特定有利的特徵,但是根據本文論述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亦可以使用一或多個此種特徵。以類似的方式,儘管示例性實施例可以在下文被論述為設備、系統或方法實施例,但是應該理解的是,能夠在各種設備、系統和方法中實現此種示例性實施例。
下文結合附圖闡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意欲作為對各種配置的描述,並且並不意欲表示可以實踐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唯一配置。具體實施方式包括用於提供對各種概念的透徹理解的目的的具體細節。然而,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來說顯而易見的是,可以在沒有該等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該等概念。在一些情況下,為了避免混淆該等概念,以方塊圖形式顯示了眾所周知的結構和元件。
本文描述的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網路,例如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單載波FDMA(SC-FDMA)和其他網路。術語「網路」和「系統」通常互換使用。C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的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變型。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的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以實現諸如進化型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快閃OFDMA等的無線電技術。UTRA和E-UTRA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分。3GPP長期進化(LTE)和高級LTE(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在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上面提到的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無線網路和無線電技術,諸如下一代(例如,在毫米波頻帶中操作的第五代(5G))網路。
儘管在本案中經由對一些實例的說明描述了各態樣和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技藝人士將理解,在眾多不同的佈置和場景中可能會出現額外的實現和使用情況。本文描述的創新可以跨眾多不同的平臺類型、設備、系統、形狀、尺寸、封裝佈置來實現。例如,實施例及/或用途可以經由集成晶片實施例和其他基於非模組元件的設備(例如,終端使用者設備、車輛、通訊設備、計算設備、工業設備、零售/購買設備、醫療設備、AI支援設備等)實現。儘管一些實例可能會或可能不會特別針對使用情況或應用,但可能會出現該創新的廣泛適用性。實現方式的範圍可以從晶片級或模組化元件到非模組化、非晶片級實現方式的範圍,並且進一步到併入該創新的一或多個態樣的聚合、分散式或OEM設備或系統。在一些實際設置中,併入所描述的態樣和特徵的設備亦必然包括用於實現和實踐所要求保護和描述的實施例的附加元件和特徵。例如,無線信號的發送和接收必須包括用於類比和數位元目的的多個元件(例如,包括天線、RF鏈、功率放大器、調變器、緩衝器、處理器、交錯器、加法器/相加器,等等的硬體元件)。意圖是,本文描述的創新可以在各種尺寸、形狀和構造的各種設備、晶片級元件、系統、分散式佈置、終端使用者設備等中實施。
本揭示案描述了NR網路使用附加分量載波或頻帶以用於UL通訊的機制。在一些已揭示的實施例中,NR網路可以在與一或多個附加UL頻帶(例如,LTE UL頻帶)配對的NR頻帶上操作。NR網路可以以TDD模式操作。NR頻帶可以位於比附加UL頻帶高的頻率處。NR頻帶可以包括高於頻率臨限值的頻率(例如,在約3GHz處)。附加的UL頻帶可以包括低於頻率臨限值的頻率。NR網路的BS可以廣播包括隨機存取配置的系統資訊。隨機存取配置可以指示用於執行隨機存取程序以獲得對NR網路的初始存取的資源。隨機存取資源可以在附加的UL頻帶中的一個附加的UL頻帶中。
為了獲得對NR網路的初始存取,UE可以發送隨機存取請求(例如,隨機存取前序信號信號)。隨機存取請求可以在附加的UL頻帶中,並且BS可以經由發送NR頻帶中的隨機存取回應來進行回應。隨後,UE可以在附加的UL頻帶中發送連接請求以建立與BS的連接。BS可以經由在NR頻帶中發送連接回應來進行回應。在建立連接之後,BS可以重新配置UE以使用NR頻帶用於UL通訊或者配置UE以繼續使用附加的UL頻帶用於UL通訊。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一或多個UL頻帶與另一網路(例如,作為LTE網路)共用時,NR BS可以與其他網路協商或協調以獲得對附加頻帶的存取。
本揭示案的各態樣能夠提供數個益處。例如,共用LTE UL頻帶能夠允許NR網路使用LTE UL頻帶中的可用資源,否則該等資源可能未充分利用。另外,由於高頻率,NR頻帶可能具有高路徑損耗並且可能比LTE UL頻帶更不穩定。因此,在初始網路存取程序期間使用較低頻率的LTE UL頻帶或附加的較低頻率的UL頻帶用於UL通訊能夠改善NR網路UL覆蓋。所揭示的實施例允許在NR網路與LTE網路之間的共存。所揭示的實施例能夠最小化NR實體層中用於支援共存的變化。所揭示的實施例可能對在LTE分量載波上操作的傳統LTE設備沒有顯著影響。所揭示的實施例亦能夠支援雙連接設備,其支援同時的LTE和NR連接。
儘管在NR網路共用LTE UL資源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所揭示的實施例,但是實現方式亦可以在其他場景中發生。例如,可以應用一些已揭示的實施例來使得TDD網路能夠利用可以與另一網路共用或不共用的附加UL頻帶來改善UL覆蓋。因此,在一些情況下,LTE UL頻帶可以指沒有部署LTE網路的UL頻帶。
圖1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網路100。網路100包括BS 105、UE 115和核心網路130。網路100可以是蜂巢網路或非蜂巢無線網路。例如,網路100可以是LTE網路、LTE-A網路、毫米波(mmW)網路、新無線電(NR)網路、5G網路、P2P網路、網狀網路、其中設備彼此通訊的D2D,或LTE的任何其他後繼網路。替代地,網路100可以是支援多種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的統一網路,例如LTE和NR兩者。BS 105可以是與UE 115通訊的站,並且亦可以被稱為基地台收發機、節點B、進化型節點B(eNodeB)或下一代節點B(gNB)、存取點,等等。
BS 105可以經由一或多個BS天線與UE 115進行無線通訊。每個BS 105可以為相應的地理覆蓋區域110提供通訊覆蓋。在3GPP中,術語「細胞」能夠指服務覆蓋區域的BS及/或BS子系統的該特定地理覆蓋區域,此取決於使用該術語的上下文。就此而言,BS 105可以為巨集細胞、微微細胞、毫微微細胞及/或其他類型的細胞提供通訊覆蓋。巨集細胞通常覆蓋相對較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數公里),並且可以允許具有與網路提供商的服務訂購的UE進行無限制的存取。微微細胞通常可以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並且可以允許具有與網路提供商的服務訂閱的UE進行無限制的存取。毫微微細胞通常亦可以覆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家庭),並且除了無限制的存取之外,亦可以提供與毫微微細胞具有關聯的UE(例如,封閉使用者群組(CSG)中的UE,家庭中使用者的UE等)的受限存取。巨集細胞的BS可以被稱為巨集BS。微微細胞的BS可以被稱為微微BS。毫微微細胞的BS可以被稱為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BS 105a、105b和105c分別是覆蓋區域110a、110b和110c的巨集BS的實例。BS 105d是用於覆蓋區域110d的微微BS或毫微微BS的實例。如將認識到的,BS 105可以支援一或多個(例如,兩個、三個、四個等)細胞。
在網路100中示出的通訊鏈路125可以包括從UE 115到BS 105的上行鏈路(UL)傳輸或者從BS 105到UE 115的下行鏈路(DL)傳輸。UE 115可以分散在整個網路100中,並且每個UE 115可以是靜止的或移動的。UE 115亦可以被稱為行動站、使用者站、行動單元、使用者單元、無線單元、遠端單元、行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訊設備、遠端設備、行動使用者站、存取終端、行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端終端機、手持機、使用者代理、行動服務客戶端、客戶端,或一些其他合適的術語。UE 115亦可以是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無線通訊設備、手持設備、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無線電話、個人電子設備、手持設備、個人電腦、無線區域迴路(WLL)站、物聯網路(IoT)設備、萬物網路(IoE)設備、機器類型通訊(MTC)設備、電器、汽車、娛樂設備、醫療設備、可穿戴設備、工業設備等。
BS 105可以與核心網路130進行通訊並且彼此通訊。核心網路130可以提供使用者認證、存取授權、追蹤、網際網路協定(IP)連接以及其他存取、路由或行動功能。至少一些BS 105(例如,其可以是進化型節點B(eNB)或存取節點控制器(ANC)的實例)可以經由回載鏈路132(例如,S1、S2等)與核心網路130介面連接,並且可以執行無線電配置和排程以用於與UE 115進行通訊。在各種實例中,BS 105可以直接或間接(例如,經由核心網路130)經由回載鏈路134(例如,X1、X2等)彼此通訊,該回載鏈路可以是有線或無線通訊鏈路。
每個BS 105亦可以經由多個其他BS 105與多個UE 115通訊,其中BS 105可以是智慧無線電頭端的實例。在替代配置中,每個BS 105的各種功能可以跨越各種BS 105(例如,無線電頭端和存取網路控制器)分佈或者合併到單個BS 105中。
在一些實現方式中,網路100在下行鏈路上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並且在UL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和SC-FDM將系統頻寬劃分為多個(K個)正交次載波,該等正交次載波通常亦被稱為音調、頻帶等。每個次載波可以用資料進行調變。一般而言,調變符號在頻域利用OFDM發送,並且在時域利用SC-FDM發送。在相鄰次載波之間的間隔可以是固定的,並且次載波的總數(K)可以取決於系統頻寬。系統頻寬亦可以劃分為次頻帶。
在實施例中,BS 105能夠為網路100中的DL和UL傳輸分配或排程傳輸資源(例如,以時間-頻率資源區塊的形式)。DL指的是從BS 105到UE 115的傳輸方向,而UL指的是從UE 115到BS 105的傳輸方向。通訊能夠是無線電訊框的形式。無線電訊框可以被劃分成複數個子訊框,例如大約10個。每個子訊框能夠被劃分成時槽,例如大約2個。在分頻雙工(FDD)模式中,可以在不同的頻帶發生同時的UL和DL傳輸。例如,每個子訊框包括UL頻帶中的UL子訊框和DL頻帶中的DL子訊框。在分時雙工(TDD)模式中,UL和DL傳輸使用相同的頻帶發生在不同的時間段。例如,無線電訊框中的子訊框(例如,DL子訊框)的子集可以用於DL傳輸,並且無線電訊框中的子訊框(例如,UL子訊框)的另一子集可以用於UL傳輸。
DL子訊框和UL子訊框能夠被進一步分成幾個區域。例如,每個DL或UL子訊框可以具有用於傳輸參考信號、控制資訊和資料的預先定義區域。參考信號是便於BS 105和UE 115之間的通訊的預定信號。例如,參考信號能夠具有特定引導頻模式或結構,其中引導頻音調可以跨越操作頻寬或頻帶,每個定位在預先定義的時間和預先定義的頻率。例如,BS 105可以發送細胞特定的參考信號(CRS)及/或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以使得UE 115能夠估計DL通道。類似地,UE 115可以發送探測參考信號(SRS)以使BS 105能夠估計UL通道。控制資訊可以包括資源配置和協定控制。資料可以包括協定資料及/或運算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BS 105和UE 115可以使用自包含子訊框進行通訊。自包含子訊框可以包括用於DL通訊的部分和用於UL通訊的部分。自包含子訊框能夠是以DL為中心的或以UL為中心的。以D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比UL通訊長的用於DL通訊的持續時間。以UL為中心的子訊框可以包括用於比UL通訊長的用於UL通訊的持續時間。
在實施例中,BS 105能夠在網路100中發送同步信號(例如,包括主要同步信號(PSS)和次同步信號(SSS))以促進同步。BS 105能夠廣播與網路100相關聯的系統資訊(例如,包括主區塊(MIB)、剩餘最小系統資訊(RMSI)以及其他系統資訊(OSI))以促進初始網路存取。
在實施例中,嘗試存取網路100的UE 115可以經由偵測來自BS 105的PSS來執行初始細胞搜索。PSS可以啟用週期定時的同步,並且可以指示實體層標識值。隨後,UE 115可以接收SSS。SSS可以啟用無線電訊框同步,並且可以提供細胞標識值,其可以與實體層標識值組合以辨識細胞。SSS亦可以啟用對雙工模式和循環字首長度的偵測。一些系統(例如TDD系統)可能會發送SSS而不是PSS。PSS和SSS可以分別位於載波的中心部分。在接收到PSS和SSS之後,UE 115可以接收可以在實體廣播通道(PBCH)中發送的MIB。MIB可以包括用於初始網路存取的系統資訊和用於RMSI及/或OSI的排程資訊。在解碼MIB之後,UE 105可以接收RMSI及/或OSI。RMSI及/或OSI可以包括與隨機存取通道(RACH)程序、傳呼、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通道(PUSCH)、功率控制、SRS和細胞阻擋有關的無線電資源配置(RRC)配置資訊。在獲得MIB及/或SIB之後,UE 115能夠執行隨機存取程序以建立與BS 105的連接。在建立連接之後,UE 115和BS 105能夠進入正常操作階段,其中可以交換運算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100可以是支援LTE和NR的統一網路。在此種實施例中,網路100可以在LTE頻譜或LTE分量載波以及NR頻譜或NR分量載波上操作。LTE頻譜可以包括低於1 GHz的低頻頻帶和在約1 GHz至約3 GHz之間的中頻頻帶。NR頻譜可以包括低於6 GHz的頻帶和毫米波頻帶。BS 105可以包括LTE BS和NR BS。在一些實施例中,LTE BS和NR BS可以是並置的。例如,BS 105可以經由執行用於LTE和NR的不同軟體元件或堆疊來採用相同的硬體實現LTE和NR兩者。另外,UE 115可以包括獨立LTE設備和獨立NR設備。獨立LTE設備支援LTE連接,但不支援NR。相反,獨立NR設備支援NR連接,但不支援LTE。替代地,一些UE 115可支援雙LTE-NR連接。本文更詳細地描述用於連接的各種組合的通訊機制和頻帶規劃。
圖2和圖3圖示網路100可以採用的支援區域中的LTE-NR共存的頻帶規劃。在圖2和圖3中,x軸代表某些恆定單位的頻率。
圖2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操作LTE設備和NR設備的頻帶使用場景200。獨立或傳統LTE設備和獨立NR設備可以對應於UE 115。獨立LTE設備可以基於用於初始網路存取和隨後的正常操作的LTE通訊協定與類似於BS 105的LTE BS進行通訊。獨立NR設備可以基於用於初始網路存取和隨後的正常操作的NR通訊協定與類似於BS 105的NR BS進行通訊。
場景200包括LTE UL分量載波或頻帶202、LTE DL分量載波或頻帶204以及NR分量載波或頻帶206。LTE頻帶202和204處於頻率範圍208中,其可以在大約700兆赫(MHz)至大約3 GHz之間。LTE UL頻帶202通常位於比LTE DL頻帶204低的頻率處。NR頻帶206處於頻率範圍209中,其可以在6 GHz以下的頻帶或毫米波帶中。在一些實施例中,LTE UL頻帶202可以位於1GHz以下,LTE DL頻帶204可以位於2 GHz附近,並且NR頻帶206可以位於3.5 GHz附近。儘管為了論述簡單的目的,圖2圖示一個LTE UL頻帶202、一個LTE DL頻帶204以及一個NR頻帶206,但可以認識到本揭示案的實施例可以縮放到頻率範圍208中的更多的LTE UL頻帶202及/或LTE DL頻帶204及/或頻率範圍209中的更多的NR頻帶206。
LTE UL頻帶202和LTE DL頻帶204可以由LTE網路以分頻雙工(FDD)模式用於LTE通訊。例如,LTE UL頻帶用於LTE UL通訊210。LTE DL頻帶204用於LTE DL通訊212。獨立LTE設備可以經由發送頻帶202中的隨機存取請求而開始對LTE網路的存取,並且網路的LTE BS可以經由在頻帶204中發送隨機存取回應來進行回應。隨後,LTE設備可以在頻帶202中發送連接請求,並且LTE BS可以用頻帶204中的連接回應進行回應。在建立連接之後,LTE BS和LTE設備可以在頻帶202和204上進行通訊。
NR頻帶206可以由NR網路在分時雙工(TDD)模式中用於NR通訊220。獨立NR設備可以經由在UL時段或子訊框中在頻帶206中發送隨機存取請求來發起對NR網路的存取,並且網路的NR BS可以經由在DL時段或子訊框期間在頻帶206中發送隨機存取回應來進行回應。隨後,NR設備可以在UL時段期間在頻帶206中發送連接請求,並且NR BS可以在DL時段期間在頻帶206中以連接回應進行回應。在建立連接之後,NR BS和NR設備可以根據TDD子訊框配置在頻帶206上進行通訊。
圖3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操作雙連接設備的頻帶使用場景300。場景300包括與場景200類似的頻帶配置,但是圖示使用LTE頻帶202和204以及NR頻帶206來支援雙LTE-NR連接。儘管為了論述簡單的目的,圖3圖示一個LTE UL頻帶202、一個LTE DL頻帶204和一個NR頻帶206,但可以認識到,本揭示案的實施例可以縮放到頻率範圍208中的更多的LTE UL頻帶202及/或LTE DL頻帶204及/或頻率範圍209中的更多的NR頻帶206。
在場景300中,LTE頻帶202和204可以被指定供LTE主細胞(PCell)使用,並且NR頻帶206可以被指定為由次細胞(SCell)使用。類似於UE 115的雙LTE-NR設備可以在LTE PCell上發起初始網路存取。例如,雙LTE-NR可以採用與上述獨立LTE設備類似的機制,其中隨機存取和連接請求(例如,LTE UL通訊310)和回應(例如,LTE DL通訊312)可以分別在頻帶202和204上進行交換。在獲得對PCell中的網路的存取之後,網路能夠配置雙LTE-NR設備以在NR頻帶206上添加用於DL通訊的SCell 314。
一些研究表明LTE UL頻譜可能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允許NR網路共用LTE UL頻譜可以提高頻譜或資源利用效率。另外,NR網路通常以比LTE中頻帶或LTE低頻帶顯著高的路徑損耗來在高頻帶或毫米波頻帶上操作。高路徑損耗可能使諸如UE 115的UE難以獲得初始存取諸如NR網路中的BS 105的BS或與其建立連接。因此,允許NR設備或UE在LTE UL頻譜上發起網路存取可以改善UL覆蓋。圖4和圖5圖示獨立NR設備使用共用LTE UL頻譜來存取NR網路的各種機制。在圖4和5中,x軸代表某些恆定單位的頻率。
圖4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共用LTE UL頻譜的初始NR網路存取方法400。在與場景200和300類似的頻帶配置的上下文中描述方法400。然而,在方法400中,LTE UL頻帶202在LTE網路和NR網路之間共用。儘管為了論述簡單的目的,圖4圖示一個LTE UL頻帶202、一個LTE DL頻帶204和一個NR頻帶206,但可以認識到本揭示案的實施例可以縮放到頻率範圍208中的更多的LTE UL頻帶202及/或LTE DL頻帶204及/或頻率範圍209中的更多的NR頻帶206。
例如,LTE頻帶202和204被指定給LTE網路或由LTE網路許可,並且NR頻帶206被指定給NR網路或由NR網路許可。在一些實施例中,NR網路服務供應商可以與LTE網路服務供應商達成共用LTE UL頻帶202用於NR UL通訊的協定。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相同的服務供應商可以操作NR網路和LTE網路。NR BS和LTE BS可以彼此協調以在LTE UL頻帶202中共用LTE UL子訊框。該協調可以經由回載連接或經由中央機構來執行。NR網路可以基於協調來在LTE UL頻帶202中傳輸UL通訊410,並且在NR頻帶206中傳輸DL通訊412。LTE網路可以基於協調在LTE UL頻帶202中傳輸類似於UL通訊210(未圖示)的UL通訊,並在LTE DL頻帶204中傳輸DL通訊212。
在一實施例中,類似於UE 115的獨立NR設備可以使用LTE UL頻帶202和NR頻帶206來執行隨機存取程序以建立與NR網路的NR BS的連接。NR網路可以廣播隨機存取配置資訊,該資訊指示NR頻帶206和LTE UL頻帶202中的特定資源。獨立NR設備收聽隨機存取配置資訊,並相應地在LTE UL頻帶202中發送隨機存取請求。作為回應,NR BS在NR頻帶206中發送隨機存取回應。隨後,NR設備可以在LTE UL頻帶202中發送連接請求,並且NR BS可以用NR頻帶206中的連接回應進行回應。在建立連接之後,NR BS可以將NR設備配置成在LTE UL頻帶202及/或NR頻帶206上進行通訊以用於UL通訊。本文更詳細地描述了LTE UL頻帶202用於初始NR網路存取。
圖5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共用LTE UL頻譜的初始NR網路存取方法500。方法500類似於方法400。然而,在方法500中,NR網路可以將一或多個LTE網路的多個LTE UL頻帶202與NR頻帶206配對。如圖所示,LTE頻率範圍208包括複數個LTE UL頻帶202(例如,示出為202u1 至202uN ),其可以與NR頻帶206配對。LTE頻率範圍208可以包括額外的LTE UL頻帶及/或類似於LTE DL頻帶204的LTE DL頻帶。類似地,NR頻率範圍209可以包括與NR頻帶206類似的附加NR頻帶。
在實施例中,NR網路的NR BS可以廣播隨機存取配置資訊,該資訊指示NR頻帶206和多個LTE UL頻帶202中的資源。能夠在LTE UL頻帶202中操作的獨立NR設備可以從LTE UL頻帶202中的一個頻帶中選擇資源用於初始網路存取。作為實例,獨立NR設備可以從LTE UL頻帶202u1 中選擇資源來發送隨機存取請求(例如,UL通訊410)。類似於方法400,NR BS可以經由在NR頻帶206中發送隨機存取回應(例如,DL通訊412)來進行回應。隨機存取回應可以指示LTE UL頻帶202中的一個頻帶中的被分配給NR設備的傳輸資源。例如,傳輸資源可以處於相同的LTE UL頻帶202u1 或不同的LTE UL頻帶(例如,LTE UL頻帶202uN )。NR設備可以使用所分配的傳輸資源來發送連接請求(例如,UL通訊410)。NR BS可以用NR頻帶206中的連接回應(例如,DL通訊412)進行回應。
圖6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示例性UE 600的方塊圖。如前述,UE 600可以是UE 115。如圖所示,UE 600可以包括處理器602、記憶體604、頻譜共用模組608、包括數據機子系統612和射頻(RF)單元614的收發機610、以及天線616。該等元件可以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直接或間接進行通訊。
處理器602可以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控制器、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設備,另一硬體設備,韌體設備或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的其任何組合。處理器602亦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記憶體604可以包括快取緩衝記憶體(例如,處理器602的快取緩衝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磁阻RAM(MRAM),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M),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固態記憶體設備,硬碟,其他形式的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或不同類型記憶體的組合。在實施例中,記憶體604包括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604可以儲存指令606。指令606可以包括指令,當由處理器602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處理器602執行本文中參考關於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UE 115所描述的操作。指令606亦可以被稱為代碼。術語「指令」和「代碼」應廣義地解釋為包括任何類型的電腦可讀取語句。例如,術語「指令」和「代碼」可以指一或多個程式、常式、子常式、函數、程序等。「指令」和「代碼」可以包括單個電腦可讀取語句或眾多電腦可讀取語句。
頻譜共用模組608可以經由硬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現。例如,頻譜共用模組608可以實現為處理器、電路及/或儲存於記憶體604中並由處理器602執行的指令606。頻譜共用模組608可以用於本揭示案的各個態樣。例如,頻譜共用模組608被配置為針對系統資訊廣播而監聽網路。系統資訊可以指示諸如LTE UL頻帶202的共用LTE UL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頻譜共用模組608亦被配置為經由在LTE UL頻帶中發送隨機存取請求和連接請求,以及從NR頻帶(例如NR頻帶206)接收隨機存取回應和連接回應,來執行初始網路存取,如上面關於方法400和500所描述的以及如本文更詳細描述的。頻譜共用模組608亦被配置為接收UL資料傳輸配置,並且根據接收到的UL資料傳輸配置來執行UL資料傳輸。
如圖所示,收發機610可以包括數據機子系統612和RF單元614。收發機610能夠被配置為與其他設備(例如BS 105)進行雙向通訊。數據機子系統6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調變和編碼方案(MCS)(例如,低密度同位元(LDPC)編碼方案、turbo編碼方案、迴旋編碼方案、數位波束成形方案等)對來自記憶體604及/或頻譜共用模組608的資料進行調變及/或編碼。RF單元614可以被配置為處理(例如,執行類比數位轉換或數位類比轉換等)來自數據機子系統612(在出站傳輸上)的經調變/編碼的資料或源自諸如UE 115的另一個源的傳輸。RF單元614亦可以被配置為結合數位元波束成形來執行類比波束成形。儘管示出為一起整合在收發機610中,但是數據機子系統612和RF單元614可以是單獨的設備,其在UE 115處耦合在一起以使得UE 115能夠與其他設備通訊。
RF單元614可以提供諸如資料封包的(或者更一般而言,可以包含一或多個資料封包和其他資訊的資料訊息)經調變及/或經處理的資料到天線616以傳輸到一或多個其他設備。此可以包括例如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傳輸通道保留信號。天線616亦可以接收從其他設備發送的資料訊息。此可以包括例如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接收通道保留信號。天線616可以在收發機610處提供接收到的資料訊息用於處理及/或解調。儘管圖6將天線616示出為單個天線,但天線616可以包括具有相似或不同設計的多個天線以維持多個傳輸鏈路。RF單元614可以配置天線616。
圖7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示例性BS 700的方塊圖。如前述,BS 700可以是BS 105。如圖所示,BS 700可以包括處理器702、記憶體704、頻譜共用模組708、包括數據機子系統712和RF單元714的收發機710、以及天線716。該等元件可以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直接或間接通訊。
處理器702可以具有作為特定類型處理器的各種特徵。例如,該等可以包括被配置為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的CPU、DSP、ASIC、控制器、FPGA設備、另一硬體設備、韌體設備或其任何組合。處理器702亦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記憶體704可以包括快取緩衝記憶體(例如,處理器702的快取緩衝記憶體),RAM、MRAM、ROM、PROM、EPROM、EEPROM、快閃記憶體、固態記憶體設備、一或多個硬碟、基於憶阻器的陣列,其他形式的揮發性和非揮發性記憶體,或不同類型記憶體的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記憶體704可以包括非臨時性電腦可讀取媒體。記憶體704可以儲存指令706。指令706可以包括指令,當由處理器702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處理器702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指令706亦可以被稱為代碼,其可以被廣義地解釋為包括如以上關於圖7所論述的任何類型的電腦可讀取語句。
頻譜共用模組708可以經由硬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現。例如,頻譜共用模組708可以實現為處理器、電路及/或儲存在記憶體704中並由處理器702執行的指令706。頻譜共用模組708可以用於本揭示案的各個態樣。例如,頻譜共用模組708被配置為與諸如BS 105的LTE BS協調以存取LTE UL頻譜或諸如LTE UL頻帶202的一或多個LTE UL頻帶,及/或接收規則及/或協定用於共用LTE UL頻譜。頻譜共用模組708亦被配置為配置LTE UL頻帶中的資源以及廣播指示所配置的資源的系統資訊。系統資訊可以包括隨機存取配置資訊,例如隨機存取資源、隨機存取前序信號配置及/或隨機存取規則。頻譜共用模組708亦被配置為在例如LTE UL頻帶中監測所配置的隨機存取資源中的隨機存取請求或隨機存取前序信號、回應NR頻帶(例如NR頻帶206)中的隨機存取請求、為連接請求配置資源、並且回應NR頻帶中的連接請求,如本文更詳細描述的。
如圖所示,收發機710可以包括數據機子系統712和RF單元714。收發機710能夠被配置為與其他設備(諸如UE 115及/或另一核心網路元件)進行雙向通訊。數據機子系統712可以被配置為根據MCS(例如,LDPC編碼方案、turbo編碼方案、迴旋編碼方案、數位波束成形方案等)調變及/或編碼資料。可以配置RF單元714以處理(例如,執行類比數位轉換或數位類比轉換等)來自數據機子系統712(在出站傳輸上)的經調變/編碼的資料或源自諸如UE 115的另一源的傳輸。RF單元714亦可以被配置為結合數位元波束成形來執行類比波束成形。儘管示出為一起整合在收發機710中,但數據機子系統712和RF單元714可以是單獨的設備,其可以在BS 105處耦合在一起以使BS 105能夠與其他設備通訊。
RF單元714可以提供經調變及/或經處理的資料,例如,資料封包(或者更一般而言,可以包含一或多個資料封包和其他資訊的資料訊息),到天線716以傳輸到一或多個其他設備。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此可以包括例如傳輸資訊以完成對網路的附著以及與常駐的UE 115的通訊。天線716亦可以接收從其他設備發送的資料訊息,並且在收發機710處提供接收到的資料訊息以用於處理及/或解調。儘管圖7將天線716示出為單個天線,但天線716可以包括具有相似或不同設計的多個天線以維持多個傳輸鏈路。
圖8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使用LTE UL頻帶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存取的方法800的訊號傳遞圖。方法800的步驟能夠由諸如BS 105和700以及UE 115和600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計算設備(例如,處理器、處理電路及/或其他合適的元件)來執行。參照圖4和圖5可以更好地理解方法800。如圖所示,方法800包括多個列舉的步驟,但是方法800的實施例可以包括在列舉的步驟之前、之後和之間的附加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列舉的步驟中的一或多個步驟可以被省略或者以不同的次序執行。為了論述簡單的目的,方法800圖示一個NR BS和一個獨立的NR UE,但是將認識到,本揭示案的實施例可以縮放到更多的UE及/或BS。
在步驟805處,NR網路(例如,網路100)的BS在NR頻帶(例如,NR頻帶206)中廣播與NR網路相關聯的系統資訊。NR網路可以採用與上面關於圖4和圖5分別描述的方法400和500類似的頻帶規劃。系統資訊可以包括細胞存取相關的資訊、通道配置資訊(例如,LTE UL及/或NR頻帶的頻寬和頻帶)、實體隨機存取(PRACH)配置資訊及/或相鄰細胞資訊。PRACH配置資訊可以指示隨機存取前序信號傳輸的序列、格式、資源及/或其他資訊。隨機存取資源可以位於一或多個LTE網路的一或多個LTE UL頻帶(例如,LTE UL頻帶202)中。例如,NR BS可以與LTE網路進行協商以共用LTE UL頻帶。NR BS可以與LTE網路協調以決定LTE UL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在一些實施例中,隨機存取資源亦可以包括NR頻帶中的資源,以使得不能在LTE UL頻帶上操作的NR設備能夠繼續在NR頻帶上操作。換言之BS可以向NR設備提供從隨機存取資源中選擇NR頻帶或LTE UL頻帶的選項。
在步驟810處,嘗試存取NR網路的UE針對系統資訊而監聽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UE可以不連接到任何LTE網路。在一些實施例中,UE可以是不支援LTE連接的獨立NR UE。
在步驟815處,UE根據系統資訊在LTE UL頻帶中發送隨機存取請求。當系統資訊指示多個LTE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時,UE可以從LTE頻帶中的一個LTE頻帶中選擇隨機存取資源。UE可以根據系統資訊(例如,PRACH配置中的序列和格式資訊)產生隨機存取前序信號。UE可以以攜帶隨機存取前序信號的信號的形式發送隨機存取請求。
在步驟820處,在發送隨機存取請求之後,UE例如在隨機存取回應訊窗期間在NR頻帶中監測來自BS的隨機存取回應。
在步驟825處,在偵測到隨機存取請求時,BS決定與UE相關聯的UL傳輸定時,並將LTE UL頻帶中的資源配置給UE。
在步驟830處,BS在NR頻帶中向UE發送隨機存取回應。隨機存取回應可以包括UL定時調整資訊,在LTE UL頻帶中的資源配置,以及用於後續連接建立的任何其他資訊(例如,用於UE的臨時辨識符)。
在步驟835處,在接收到隨機存取回應時,UE例如使用在LTE UL頻帶中的所分配的資源根據隨機存取回應發送連接請求。
在步驟840處,在接收到連接請求時,BS可以經由在NR頻帶中發送連接回應來進行回應。連接回應可以提供特定於UE的配置資訊。配置資訊可以將UE配置為繼續使用相同的LTE UL頻帶以用於UL通訊。替代地,配置資訊可以重新配置UE以使用另一LTE UL頻帶或NR頻帶以用於UL通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PRACH配置可以額外包括用於隨機存取回應監測的特定NR頻帶。在一些實施例中,NR網路可以將多個LTE UL頻帶與NR頻帶配對。在一些實施例中,BS可以在與接收到隨機存取請求的LTE UL頻帶不同的LTE UL頻帶中為連接請求傳輸分配資源。在一些實施例中,隨機存取請求、隨機存取回應、連接請求和連接回應可分別被稱為訊息1、訊息2、訊息3和訊息4。儘管方法800在配置有LTE UL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的NR網路的上下文中描述,但是方法800可以由NR網路在附加的UL頻帶中使用隨機存取資源來應用,該UL頻帶可以被另一網路共用或不共用。
圖9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網路存取的方法900的流程圖。方法900的步驟可以由諸如UE 115和600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計算設備(例如,處理器、處理電路及/或其他合適的元件)執行。方法900可以採用與分別參照圖4、5和8描述的方法400、500和800中的機制類似的機制。如圖所示,方法900包括多個列舉的步驟,但是方法900的實施例可以包括在列舉步驟之前、之後和之間的附加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列舉的步驟中的一或多個步驟可以被省略或者以不同的次序執行。
在步驟910處,方法900包括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無線通訊設備可以是獨立的NR UE。第一網路可能是NR網路。第二網路可以是LTE網路。第一頻帶可以是LTE網路的LTE UL頻帶(例如,LTE UL頻帶202)。
在步驟920處,方法900包括回應於隨機存取請求而接收隨機存取回應。隨機存取回應在分配給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第二頻帶與第一頻帶不同。第二頻帶可以處於比第一頻帶高得多的頻率。第二頻帶可以在與NR頻帶206類似的低於6 GHz範圍或毫米波頻率範圍內。
儘管在使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第一頻帶的第一網路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方法900,但是方法900可以由TDD網路應用以使用額外的UL頻帶。例如,第一網路可以TDD模式操作,其中在第二頻帶(例如,主操作頻帶)上發送UL和DL通訊,並且在第一頻帶(例如,次操作頻帶)上發送額外的UL通訊。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頻帶與另一網路共用。在其他情況下,第一頻帶不與另一網路共用。
圖10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網路存取的方法1000的流程圖。方法1000的步驟能夠由諸如BS 105和700的無線通訊設備的計算設備(例如,處理器、處理電路及/或其他合適的元件)執行。方法1000可以採用與在分別參照圖4、5和8描述的方法400、500和800中的機制類似的機制。如圖所示,方法1000包括多個列舉步驟,但是方法1000的實施例可以包括在列舉步驟之前、之後和之間的附加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列舉步驟中的一或多個步驟可以被省略或者以不同的次序執行。
在步驟1010處,方法1000包括從第一頻帶接收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第一網路可以是NR網路。無線通訊設備可以是NR網路的NR BS。第二網路可以是LTE網路。第一頻帶可以是LTE網路的LTE UL頻帶(例如,LTE UL頻帶202)。
在步驟1020處,方法1000包括回應於隨機存取請求而發送隨機存取回應。隨機存取回應在分配給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第二頻帶與第一頻帶不同。第二頻帶可以處於比第一頻帶高得多的頻率。第二頻帶可以在與NR頻帶206類似的低於6 GHz範圍或毫米波頻率範圍內。
儘管在使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第一頻帶的第一網路的上下文中描述了方法1000,但是方法1000可以由TDD網路應用以使用額外的UL頻帶。例如,第一網路可以TDD模式操作,其中在第二頻帶(例如,主操作頻帶)上發送UL和DL通訊,並且在第一頻帶(例如,次操作頻帶)上發送額外的UL通訊。在一些情況下,第一頻帶與另一網路共用。在其他情況下,第一頻帶不與另一網路共用。
在基於用於次上行鏈路(SUL)載波的RACH配置的NR UE初始存取的實施例中,用於SUL載波的RACH配置以RMSI廣播。用於SUL載波的配置資訊對UE經由SUL載波完成RACH程序而言是充足的。具體地,配置資訊包括必要的功率控制參數。SUL載波的配置資訊包括臨限值。如若UE在其接收RMSI的DL載波上量測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低於臨限值,則UE選擇該SUL載波用於初始存取。如若UE在SUL載波上開始RACH程序,則RACH程序在所有上行鏈路傳輸在該載波上發生的情況下完成。預期網路能夠請求連接模式UE向任何上行鏈路載波發起針對路徑損耗和定時提前獲取的RACH程序。
資訊和信號可以使用各種不同技術和方法中的任何一種來表示。例如,可以經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粒子、光場或粒子或者其任何組合來表示可以在整個上述描述中提及的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和碼片。
可以用被設計為執行本文該功能的通用處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程式設計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硬體元件或其任意組合,來實現或執行結合本文揭示內容描述的各種說明性塊和模組。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是替代地,處理器可以是任何習用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與DSP核心的結合,或者任何其他此種配置)。
本文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體、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如若以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來實現,則可以將該等功能儲存於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作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上的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傳輸。其他實例和實現方式在本揭示案和所附請求項的範圍內。例如,由於軟體的性質,上述功能能夠使用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硬體、韌體、硬佈線或該等中的任何組合來實現。實現功能的特徵亦可以實體地位於各種位置,包括被分佈以使得部分功能在不同的實體位置處實現。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如項目列表(例如,以諸如「…中的至少一個」或「…中的一或多個」的短語開頭的專案列表)中使用的「或」表示包含性列表,從而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個]的列表表示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亦即,A和B和C)。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包括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其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上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由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該方法亦包括:由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接收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發送隨機存取請求包括: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該方法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方法亦包括:其中接收系統資訊包括在第二頻帶中接收系統資訊。該方法亦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向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連接請求。該方法亦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該方法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方法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無線通訊方法,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對與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相關聯的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該第一頻帶由該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由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第一頻帶。
該方法亦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的系統資訊,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包括: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該方法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方法亦包括:其中發送系統資訊包括在第二頻帶中發送系統資訊。該方法亦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連接請求。該方法亦包括:由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該方法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方法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裝置,其包括:收發機,其被配置為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該第二頻帶不同於第一頻帶。
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接收指示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的系統資訊,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及基於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發送隨機存取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接收系統資訊。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第一頻帶中向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連接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裝置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裝置,其包括:收發機,其被配置為從第一頻帶中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對與該裝置相關聯的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在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發送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的系統資訊,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及基於隨機存取資源配置接收隨機存取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該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發送系統資訊。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連接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裝置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其上記錄有程式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程式碼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上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的代碼,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用於使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而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的代碼,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接收系統資訊的代碼,該系統資訊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請求的代碼亦被配置為: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接收系統資訊的代碼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接收系統資訊。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向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連接請求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其上記錄有程式碼的電腦可讀取媒體,該程式碼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對與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相關聯的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的代碼,其中該第一頻帶由該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用於使該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的代碼,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第一頻帶。
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的系統資訊的代碼,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的代碼亦被配置為: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發送系統資訊的代碼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發送系統資訊。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連接請求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用於使第一無線通訊設備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第一無線通訊設備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的代碼。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裝置,包括:用於在第一頻帶中發送對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的單元(例如,收發機610和天線616),其中第一頻帶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用於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而接收來自該第一網路的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的隨機存取回應的單元(例如,收發機610和天線616),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該第二頻帶不同於該第一頻帶。
該裝置亦包括:用於接收系統資訊的單元(例如,收發機610和天線616),該系統資訊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用於發送隨機存取請求的單元亦被配置為: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用於接收系統資訊的單元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接收系統資訊。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在第一頻帶中向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連接請求的單元(例如,收發機610和天線616)。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裝置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的單元(例如,收發機610和天線616)。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本揭示案的實施例亦包括一種裝置,其包括:用於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在第一頻帶中接收對與該裝置相關聯的第一網路的隨機存取請求的單元(例如,收發機710和天線716),其中該第一頻帶由該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及用於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向該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隨機存取回應的單元(例如,收發機710和天線716),其中該隨機存取回應處於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的第二頻帶中,該第二頻帶不同於第一頻帶。
該裝置亦包括:用於發送指示在由第一網路和第二網路共用的一或多個頻帶中的隨機存取資源配置的系統資訊的單元(例如,收發機710和天線716),其中一或多個頻帶包括第一頻帶,並且其中用於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的單元亦配置為:基於該隨機存取資源配置來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該裝置亦包括:其中一或多個頻帶是第二網路的上行鏈路頻帶。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用於發送系統資訊的單元亦被配置為在第二頻帶中發送系統資訊。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在第一頻帶中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接收連接請求的單元(例如,收發機710和天線716)。該裝置亦包括:用於從第二無線通訊設備發送指示第二頻帶中的針對裝置的上行鏈路分配的配置的單元(例如,收發機710和天線716)。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頻帶處於比第一頻帶高的頻率。該裝置亦包括:其中第二網路是長期進化(LTE)網路。
由於本領域技藝人士現在將認識到並且取決於手頭的具體應用,可以對本揭示案的設備的材料、裝置、配置和使用方法進行眾多修改、替換和變化,而不背離其精神和範疇。鑒於此,本揭示案的範圍不應限於在此圖示和描述的特定實施例的範圍,因為其僅僅是經由其一些實例的方式,而是應該與之後的所附請求項及其功能均等物的範圍完全相稱。
100‧‧‧無線通訊網路105a‧‧‧BS105b‧‧‧BS105c‧‧‧BS105d‧‧‧BS110a‧‧‧覆蓋區域110b‧‧‧覆蓋區域110c‧‧‧覆蓋區域110d‧‧‧覆蓋區域115‧‧‧使用者設備115a‧‧‧使用者設備115b‧‧‧使用者設備125‧‧‧通訊鏈路130‧‧‧核心網路132‧‧‧回載鏈路134‧‧‧回載鏈路200‧‧‧頻帶使用場景202‧‧‧LTE UL頻帶202u1‧‧‧LTE UL頻帶202uN‧‧‧LTE UL頻帶204‧‧‧LTE頻帶206‧‧‧NR頻帶208‧‧‧LTE頻率範圍209‧‧‧NR頻率範圍210‧‧‧LTE UL通訊212‧‧‧LTE DL通訊220‧‧‧NR通訊300‧‧‧頻帶使用場景310‧‧‧LTE UL通訊312‧‧‧LTE DL通訊314‧‧‧SCell400‧‧‧方法410‧‧‧UL通訊412‧‧‧DL通訊500‧‧‧方法600‧‧‧使用者設備602‧‧‧處理器604‧‧‧記憶體606‧‧‧指令608‧‧‧頻譜共用模組610‧‧‧收發機612‧‧‧數據機子系統614‧‧‧射頻(RF)單元616‧‧‧天線700‧‧‧BS702‧‧‧處理器704‧‧‧記憶體706‧‧‧指令708‧‧‧頻譜共用模組710‧‧‧收發機712‧‧‧數據機子系統714‧‧‧RF單元716‧‧‧天線800‧‧‧方法805‧‧‧步驟810‧‧‧步驟815‧‧‧步驟820‧‧‧步驟825‧‧‧步驟830‧‧‧步驟835‧‧‧步驟840‧‧‧步驟900‧‧‧方法910‧‧‧步驟920‧‧‧步驟1000‧‧‧方法1010‧‧‧步驟1020‧‧‧步驟
圖1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網路。
圖2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操作長期進化(LTE)設備和新無線電(NR)設備的頻帶使用場景。
圖3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操作雙連接設備的頻帶使用場景。
圖4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共用LTE上行鏈路(UL)頻譜的初始NR網路存取方法。
圖5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共用LTE UL頻譜的初始NR網路存取方法。
圖6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示例性使用者設備(UE)的方塊圖。
圖7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示例性基地台(BS)的方塊圖。
圖8圖示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用於使用LTE UL頻帶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存取的方法的訊號傳遞圖。
圖9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網路存取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10是根據本揭示案的實施例的執行對NR網路的初始網路存取的方法的流程圖。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600‧‧‧使用者設備
602‧‧‧處理器
604‧‧‧記憶體
606‧‧‧指令
608‧‧‧頻譜共用模組
610‧‧‧收發機
612‧‧‧數據機子系統
614‧‧‧射頻(RF)單元
616‧‧‧天線

Claims (22)

  1. 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由一使用者設備(UE)從一第一網路的一基地台接收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指示出:一隨機存取配置、一較低頻帶、及一較高頻帶,該隨機存取配置指示出用於一隨機存取請求之傳輸的資訊,該較低頻帶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並也用於不同於該第一網路之無線電存取技術的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分頻雙工(FDD)上行鏈路通訊,該較高頻帶經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該較高頻帶處在比該較低頻帶高的一頻率;由該UE基於該隨機存取配置在該較低頻帶中向該基地台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及由該UE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在該較高頻帶中接收來自該基地台的一隨機存取回應。
  2.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該系統資訊進一步指示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的複數個較低頻帶,該複數個較低頻帶包括該較低頻帶。
  3.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網路是一長期進化(LTE)網路。
  4.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接收該系統資訊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該較高頻帶中接收該系統資 訊。
  5.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由該UE在該較低頻帶中向該基地台發送一連接請求。
  6.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由該UE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的步驟是在該較低頻帶中而非在該較高頻帶中進行以改善初始網路存取,因為在該較高頻帶中比該較低頻帶有更高的路徑損耗。
  7. 一種無線通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由一第一網路的一基地台發送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指示出:一隨機存取配置、一較低頻帶、及一較高頻帶,該隨機存取配置指示出用於一隨機存取請求傳輸的資訊,該較低頻帶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並也用於不同於該第一網路之無線電存取技術的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分頻雙工(FDD)上行鏈路通訊,該較高頻帶經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該較高頻帶處在比該較低頻帶高的一頻率;由該基地台基於該隨機存取配置在該較低頻帶中從一使用者設備(UE)接收一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由該基地台在該較高頻帶中向該UE發送一隨機存取回應。
  8. 根據請求項7之方法,該系統資訊進一步指 示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的複數個較低頻帶,該複數個較低頻帶包括該較低頻帶。
  9. 根據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網路是一長期進化(LTE)網路。
  10. 根據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發送該系統資訊的步驟包括以下步驟:在該較高頻帶中發送該系統資訊。
  11. 根據請求項7之方法,亦包括以下步驟:由該基地台在該較低頻帶中從該UE接收一連接請求。
  12. 根據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由該基地台接收該隨機存取請求的步驟是在該較低頻帶中而非在該較高頻帶中進行以改善初始網路存取,因為在該較高頻帶中比該較低頻帶有更高的路徑損耗。
  13. 一種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一收發機,其被配置為:從一第一網路的一基地台接收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指示出:一隨機存取配置、一較低頻帶、及一較高頻帶,該隨機存取配置指示出用於一隨機存取請求傳輸的資訊,該較低頻帶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並也用於不同於該第一網路之無線電存取技術的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分頻雙工(FDD) 上行鏈路通訊,該較高頻帶經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該較高頻帶處在比該較低頻帶高的一頻率;基於該隨機存取配置在該較低頻帶中向該基地台發送一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在該較高頻帶中接收來自該基地台的一隨機存取回應。
  14. 根據請求項13之裝置,該系統資訊進一步指示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的複數個較低頻帶,該複數個較低頻帶包括該較低頻帶。
  15. 根據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該較高頻帶中接收該系統資訊。
  16. 根據請求項15之裝置,其中該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該較低頻帶中向該基地台發送一連接請求。
  17. 根據請求項13之裝置,其中發送該隨機存取請求是在該較低頻帶中而非在該較高頻帶中進行以改善初始網路存取,因為在該較高頻帶中比該較低頻帶有更高的路徑損耗。
  18. 一種無線通訊的裝置,包括:一第一網路之一基地台的一收發機,該收發機被配置為: 發送系統資訊,該系統資訊指示出:一隨機存取配置、一較低頻帶、及一較高頻帶,該隨機存取配置指示出用於一隨機存取請求傳輸的資訊,該較低頻帶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並也用於不同於該第一網路之無線電存取技術的一無線電存取技術之分頻雙工(FDD)上行鏈路通訊,該較高頻帶經分配給該第一網路用於分時雙工(TDD)通訊,該較高頻帶處在比該較低頻帶高的一頻率;在該較低頻帶中從一使用者設備(UE)接收一隨機存取請求;及回應於該隨機存取請求,在該較高頻帶中向該UE發送一隨機存取回應。
  19. 根據請求項18之裝置,該系統資訊進一步指示由該第一網路用於僅上行鏈路之通訊的複數個較低頻帶,該複數個較低頻帶包括該較低頻帶。
  20. 根據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該較高頻帶中發送該系統資訊。
  21. 根據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該基地台的該收發機亦被配置為在該較低頻帶中從該UE接收一連接請求。
  22. 根據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接收該隨機存 取請求是在該較低頻帶中而非在該較高頻帶中進行以改善初始網路存取,因為在該較高頻帶中比該較低頻帶有更高的路徑損耗。
TW107111154A 2017-04-27 2018-03-30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TWI719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91013P 2017-04-27 2017-04-27
US62/491,013 2017-04-27
US15/847,214 2017-12-19
US15/847,214 US10419197B2 (en) 2017-04-27 2017-12-19 Sharing of long-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spectr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42820A TW201842820A (zh) 2018-12-01
TWI719296B true TWI719296B (zh) 2021-02-21

Family

ID=6391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1154A TWI719296B (zh) 2017-04-27 2018-03-30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9197B2 (zh)
EP (2) EP3616461B1 (zh)
JP (1) JP6746807B2 (zh)
KR (1) KR102115840B1 (zh)
CN (2) CN110574481B (zh)
BR (1) BR112019022082A2 (zh)
ES (1) ES2887598T3 (zh)
SG (1) SG11201908401SA (zh)
TW (1) TWI719296B (zh)
WO (1) WO20182001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54502B1 (ko) * 2017-01-04 2022-01-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3gpp lte와 nr 간에 스펙트럼을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10440711B2 (en) * 2017-05-01 2019-10-08 Phazr, Inc. Assignment of downlink and uplink frequency channels in widely-spaced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s
CN108811063B (zh) * 2017-05-05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上行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设备
US10541768B2 (en) * 2017-06-15 2020-01-21 Apple Inc. MAC and RRC multiplexing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UE
CN109152085B (zh) * 2017-06-16 2023-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708955B2 (en) * 2017-06-23 2020-07-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lementary uplink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US10779331B2 (en) * 2017-08-21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transmission with cross-band downlink/uplink (DL/UL) pairing
WO2019119371A1 (zh) * 2017-12-21 2019-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载波负荷控制方法、网络设备、ue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A3096207A1 (en) * 2018-04-05 2019-10-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Improving cell access procedure
US10608805B2 (en) * 2018-04-20 2020-03-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upplementary uplink with LTE coexistence adjacent to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pectrum for radio networks
US10432798B1 (en) 2018-05-25 2019-10-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grouping of users to different speed tie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419943B1 (en) 2018-06-15 2019-09-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Overlay of millimeter wave (mmWave) on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CBRS) for next generation fixed wireless (NGFW) deployment
EP3815259A1 (en) * 2018-06-27 2021-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98537B2 (en) 2018-07-09 2020-10-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xt generation fixed wireless qualification tool for speed-tier based subscription
CN111356245B (zh) * 2018-12-24 2022-07-29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的初始接入方法和系统
US11096101B2 (en) * 2019-03-12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UL access in a cell supporting supplementary uplink
CN113038605B (zh) * 2019-12-24 2023-01-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信道的调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69339A4 (en) * 2020-06-18 2024-03-2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EAMBLES I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0322A1 (en) * 2009-04-10 2012-01-26 Nokia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40349645A1 (en) * 2012-03-27 2014-11-27 Fujitsu Limited Presence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713068A (zh) * 2015-08-25 2017-04-01 Idac控股公司 無線系統中定框、排程及同步化
TW201714424A (en) * 2015-10-08 2017-04-16 Intel Ip Corp Enhanced self-contained time-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9951A1 (en) * 2009-07-30 2011-0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Visually Presenting Inherited Members in Object-Oriented Languages
US8917593B2 (en) * 2010-03-18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design in a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654707B2 (en) * 2010-06-08 2014-02-18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implementing a radio network in unlicensed spectrum
JP5589619B2 (ja) * 2010-07-01 2014-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ステージうねり補正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3718636B (zh) * 2011-06-17 2018-10-0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US8964590B2 (en) 2012-04-01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KR20130125075A (ko) * 2012-05-08 2013-11-18 주식회사 팬택 반 이중 단말 및 반 이중 단말의 랜덤 억세스 방법
JP5612035B2 (ja) * 2012-07-31 2014-10-22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CN104780617B (zh) * 2014-01-09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竞争随机接入方法、节点设备及系统
JP2015146549A (ja) * 2014-02-04 2015-08-1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6593675B2 (ja) * 2014-02-28 2019-10-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9544898B2 (en) * 2014-07-10 2017-01-10 Alcatel Lucent Coordinating base station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s
US20160050667A1 (en) * 2014-08-18 2016-02-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o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CN107079501B (zh) * 2014-10-30 2020-06-0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在未授权载波上执行用于小区的接入发起和响应的方法和装置
US11297510B2 (en) * 2015-01-19 2022-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um access for shared or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6117889A1 (en) * 2015-01-20 2016-07-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WO2016120845A1 (en) * 2015-01-29 2016-08-04 G.D Societa' Per Azioni Pack for tobacco article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ized sealed wrap and relative wrapping method
CN107534527B (zh) * 2015-04-10 2020-07-2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对harq反馈进行压缩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102293078B1 (ko) * 2015-07-06 2021-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20322A1 (en) * 2009-04-10 2012-01-26 Nokia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ponse Handling With Aggregated Component Carriers
US20140349645A1 (en) * 2012-03-27 2014-11-27 Fujitsu Limited Presence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713068A (zh) * 2015-08-25 2017-04-01 Idac控股公司 無線系統中定框、排程及同步化
TW201714424A (en) * 2015-10-08 2017-04-16 Intel Ip Corp Enhanced self-contained time-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74481B (zh) 2023-05-02
CN110574481A (zh) 2019-12-13
WO2018200117A1 (en) 2018-11-01
KR102115840B1 (ko) 2020-05-27
JP6746807B2 (ja) 2020-08-26
TW201842820A (zh) 2018-12-01
SG11201908401SA (en) 2019-11-28
US20180316481A1 (en) 2018-11-01
EP3879918C0 (en) 2023-09-27
EP3616461A1 (en) 2020-03-04
CN115767561A (zh) 2023-03-07
US10419197B2 (en) 2019-09-17
EP3879918A1 (en) 2021-09-15
KR20190133285A (ko) 2019-12-02
JP2020518206A (ja) 2020-06-18
EP3616461B1 (en) 2021-08-04
EP3879918B9 (en) 2024-01-03
ES2887598T3 (es) 2021-12-23
BR112019022082A2 (pt) 2020-05-05
EP3879918B1 (en)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9296B (zh) 共用長期進化(lte)上行鏈路頻譜
US10165565B2 (en) Legacy and new radio coexistence frame and control design
US11184126B2 (en) Techniques for beam assignments for beam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674498B2 (en) Accelerated cell activ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03587B2 (e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 multiple transmit-receive points
EP3165028B1 (en) Cell discovery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TW201924415A (zh) 基於同步信號塊傳輸的隨機存取回應技術
CN11029175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关联载波的方法和装置
TW201831010A (zh) 新無線電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同步信號區塊傳輸的下行鏈路通道速率匹配
TW202014036A (zh) 用於隨機存取程序的先聽後說(lbt)模式
AU2016210926A1 (en) Random-access response with analog beamforming
US11405975B2 (en) Link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 for a primary cell (PCell) and a secondary cell (SCell)
US11570808B2 (en)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76163B2 (en) Parameter overwriting rules for multiple SPS/CG configurations
US20230121194A1 (en) New radio (nr) cell addition in non-standalone mode
EP4285531A1 (en) Configurations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805477B2 (en) Method to reduce recovery time from out-of-service event in dual receive (DR) or dual sim dual access (DSDA) capable user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