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394B -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 Google Patents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3394B
TWI713394B TW105127167A TW105127167A TWI713394B TW I713394 B TWI713394 B TW I713394B TW 105127167 A TW105127167 A TW 105127167A TW 105127167 A TW105127167 A TW 105127167A TW I713394 B TWI713394 B TW I713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subcarrier
access message
subset
subcarri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27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713151A (zh
Inventor
雷金
曼達凡 史里尼凡森 凡傑佩葉
陳萬喜
艾爾法里諾 艾爾伯托 里可
王倫坤
豪 徐
賽耶德 阿里 阿克巴爾 法可里安
區曼 艾文 派特爾
彼得 葛爾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3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3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3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339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0Special cell shapes, e.g. doughnuts or ring cells

Abstract

隨機存取技術可在窄頻帶通信中使用經分配用於隨機存取請求之副載波。實體資源可基於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涵蓋類別」而選擇以供傳輸一隨機存取請求。在一些實例中,一涵蓋類別集合可基於諸如路徑損耗之一或多個UE頻道條件來識別。每一涵蓋類別可具有一窄頻帶頻寬中之一副載波集合中的一或多個關聯副載波,且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針對一UE之該涵蓋類別之該(等)關聯副載波來傳輸。在一些實例中,不同涵蓋類別可具有一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數目個冗餘傳輸,該等冗餘傳輸可係基於與一特定涵蓋類別相關聯之頻道條件。一UE基於一所量測頻道條件可判定一涵蓋類別並基於該所判定之涵蓋類別而選擇一副載波。

Description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以下內容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而言係關於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
廣泛部署無線通信系統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話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系統可能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時間、頻率及功率)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此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及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例如,長期演進(LTE)系統)。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包括許多基地台,每一者同時支援針對多個通信裝置之通信,該等通信裝置可另外稱為使用者裝備(UE)。 一些類型無線裝置可提供自動通信。自動無線裝置可包括實施M2M通信之彼等裝置(其機器類型通信(MTC)出於本發明之目將被視為一部分)。M2M通信可指允許無線裝置在無人工干預情況下彼此通信或與基地台通信之通信。舉例而言,M2M通信可指來自裝置之通信,該等裝置整合感測器或計量器以量測或俘獲資訊並將彼資訊中繼至中央伺服器或應用程式,中央伺服器或應用程式可利用該資訊(或將該資訊呈現給與應用程式互動的人)。M2M無線裝置之應用的實例包括智慧型計量、庫存監測、水位監測、裝備監測、醫療監測、野生動物監測、天氣及地質情況監測、艦隊管理及追蹤、遠端安全性感測、實體存取控制、穿戴式裝置及基於交易的業務計費。
描述用於在窄頻帶通信中使用經分配用於隨機存取請求之所選擇副載波起始隨機存取程序的系統、方法及設備。在一些實例中,系統、方法及設備可基於使用者裝備(UE)之「涵蓋類別」而選擇實體資源以供傳輸隨機存取請求。在一些實例中,一涵蓋類別集合可基於諸如路徑損耗之一或多個UE頻道條件來識別。每一涵蓋類別可具有一窄頻帶頻寬中之一副載波集合中的一或多個關聯副載波,且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用於一UE之該涵蓋類別之關聯副載波來傳輸。在一些實例中,不同涵蓋類別可具有一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數目個冗餘傳輸,該等冗餘傳輸可係基於與一特定涵蓋類別相關聯之頻道條件。一UE基於一所量測頻道條件可判定一涵蓋類別並基於該所判定之涵蓋類別而選擇一副載波。 描述一種無線通信之方法。該方法可包括:至少部分地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在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上進行通信。 描述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設備。該設備可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的構件;用於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及用於在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上進行通信的構件。 描述另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設備。該設備可包括處理器、與處理器電子通信之記憶體及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指令。該等指令可由處理器可操作以使得設備:至少部分地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在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上進行通信。 描述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可操作以進行以下操作之指令:至少部分地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在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上進行通信。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量測通信鏈路在無線裝置處之特性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通信鏈路之特性而判定無線裝置可係呈第一涵蓋類別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第一涵蓋類別選擇該副載波集合中之第一副載波以供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識別每一涵蓋類別之符記,其中隨機存取訊息之傳輸包含:判定與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隨機數。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回應於隨機數對應於所識別符記而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傳信用於傳輸每一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之一或多個所識別之副載波至複數個無線裝置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該集合之副載波包含在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複數個副載波。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副載波集合之鄰接副載波之副載波間距對應於與用於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資料通信之副載波間距相同的副載波間距。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副載波集合中之單一副載波來傳輸。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可在副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上經分時多工。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識別用於傳輸涵蓋類別集合之每一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之冗餘版本的重復位準之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經非同步地傳輸。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包括導頻信號及有效負載。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有效負載包含隨機存取類型之識別、無線裝置識別碼、存取原因或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中的一或多者。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所識別之涵蓋類別而選擇副載波之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使用所選擇之副載波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其中隨機存取請求包含隨機識別數。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隨機存取訊息而接收上行鏈路資源分配之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接收回饋以確認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成功接收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判定額外上行鏈路資源可被需要以供傳輸上行鏈路資料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判定而傳輸第二隨機存取訊息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包含由基地台提供之用於無線裝置的識別。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第二隨機存取訊息而接收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第二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在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一副載波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識別有效負載以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使用所識別副載波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有效負載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有效負載可使用副載波集合之副載波子集來傳輸。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在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有效負載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將有效負載劃分成複數個部分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自有效負載產生冗餘部分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可進一步包括用於在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複數個部分之子集及冗餘部分之子集的程序、特徵、構件或指令。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通信鏈路之特性可為通信鏈路之路徑損耗。 在本文所述之方法、設備及非暫時電腦可讀媒體之一些實例中,通信鏈路之特性可為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中之一者。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由Lei等人於2016年8月23日申請之題為「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5/244,385號及由Lei等人於2015年8月28日申請之題為「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211,657號之優先權,該等案中之每一者被讓與給其受讓人。 在一些無線通信系統中,無線裝置可經由對存取請求的經由經分配以供傳輸此等請求之資源或頻道之集合的傳輸來獲得系統存取。舉例而言,對存取之此等請求可藉由無線裝置初始地存取系統、在無線裝置處接收到之指示裝置應獲得系統存取之傳呼或無線裝置判定資料經呈現以經由無線通信系統發送來提示。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系統可組態實體資源,諸如UE可使用以起始隨機存取程序並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根據無線通信系統之各種部署,可提供特定隨機存取程序。因為經提供用於此等傳輸之頻道可為窄頻帶頻道且具有有限資源,則用於分配並使用頻道之資源的高效技術可為所要的。 描述用於在無線通信系統中進行隨機存取訊息通信的技術,該無線通信系統可利用系統操作頻寬之相對窄頻帶區。舉例而言,在機器至機器(M2M)通信或機器類型通信(MTC)中可使用此等技術。在一些狀況下,彼此通信或與一或多個伺服器通信之MTC裝置之網路可被稱作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在經由蜂巢式網路來執行通信的情況下,此網路可被稱作蜂巢式IoT (Cellular IoT;CIoT)。在一些部署中,CIoT裝置可使用蜂巢式網路之經分配頻寬的相對較小部分通信,其可被稱作窄頻帶通信。蜂巢式網路之經分配頻寬或系統頻寬之其他部分可用於具有較高資料速率之通信且在本文中被稱作寬頻帶通信。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通信相較於1.4 MHz至20 MHz系統頻寬可佔用200 kHz之射頻頻譜帶。 在一些部署中,CIoT裝置可具有164 dB之最小耦合損耗(MCL),其可經由相對高之功率頻譜密度(PSD)來達成。CIoT裝置可具有相對高功率效率需求,且CIoT網路可常規地支援相對大數目個裝置(例如,給定區域中之相對大數目個水錶、氣錶、電錶)。CIoT裝置亦可經設計以具有相對低成本,且因此可具有經特定地設計以按功率高效方式而操作且不具有除了對於窄頻帶通信必要之能力以外之大量處理能力的硬體組件。 如上文所提及,在一些部署中,此類MTC裝置可以200 kHz之頻道化操作。在一些部署中,CIoT裝置可顯現網路存取及資料訊務型樣,其涉及相較於常規蜂巢式使用者更頻繁之網路存取、很可能為事件驅動式或週期性之網路存取及上行鏈路傳輸上之佔優勢的資料訊務。然而,舊版隨機存取設計可能不良好適合於來自相對大數目個MTC裝置之CIoT存取,且可導致擁塞、過載及快速能量耗盡(其對於具有非可替換或非可再充電電池組之MTC裝置可為明顯的)。此外,某些舊版隨機存取設計可不充分利用頻道容量,且攜載前置碼序列。另外,MTC裝置可為相對低成本UE,且可誘發較大時間及頻率不穩定性。本發明之態樣提供解決此等考量中之各種考量的系統及技術,如下文將更詳細地論述。 本發明之各種態樣提供用於窄頻帶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在一些態樣中,窄頻帶MTC通信可使用用於寬頻帶長期演進(LTE)通信之多個資源區塊(RB)中之單一RB來傳輸。不管窄頻帶區為獨立的抑或含有於寬頻帶區內,此等因素可影響針對用於窄頻帶LTE之隨機存取的設計。另外,窄頻帶隨機存取設計可經定製從而與獨立窄頻帶區及舊版寬頻帶區內之窄頻帶區兩者相容。 為了提供實體資源之高效使用且提供可使用相對低成本組件之MTC裝置之高效操作,本發明之態樣提供窄頻帶頻寬之實體資源的分配及用於隨機存取之技術。在一些實例中,副載波集合可經分配用於窄頻帶頻寬,且鄰接副載波之副載波間距可經選擇以啟用相對於頻率錯誤之穩健操作,該等頻率錯誤可由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設計組件而引發。在一些實例中,2.5 kHz副載波間距經提供用於窄頻帶區。在某些實例中,實體資源之同一集合如用於資料通信一般可用於隨機存取訊息。 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對副載波進行分時多工以將資源分配至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數個MTC裝置可經組態以基於MTC裝置之涵蓋類別使用不同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MTC裝置之涵蓋類別可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MTC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的特性。此等組態可經由減小將在給定副載波上進行傳輸之MTC裝置之數目而減小由不同MTC裝置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之潛在衝突的數目。另外,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識別與涵蓋類別相關聯之符記,且MTC裝置可在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前判定隨機數。若由MTC裝置產生之隨機數對應於涵蓋類別之符記,則MTC裝置可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否則隨機存取訊息將被推遲。因此,試圖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MTC裝置之間的衝突之數目可被進一步減小。 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所識別之實體資源經不同步地傳輸,因此允許不需要封閉迴路電力控制或在傳輸之前的時序提前資訊之訊息傳輸。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頻寬中之傳輸每副載波可具有恆定包絡調變,其對於針對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功率放大器(PA)設計可為合適的。在一些實例中,當MTC裝置執行隨機存取時,MTC裝置之所估計下行鏈路涵蓋類別可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以告知基地台。另外,MTC裝置之識別碼可在隨機存取訊息之有效負載內被提供至基地台。此識別碼可在初始網路存取中作為隨機數獲得,或可為由基地台自先前存取程序提供至MTC裝置之小區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值。 首先在無線通信系統之內容脈絡中描述本發明之態樣。接著描述用於在LTE系統中進行窄頻帶MTC通信的特定實例。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態樣進一步藉由係關於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下行鏈路及同步技術之設備圖、系統圖及流程圖而說明且參看諸圖而描述。 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之無線通信系統100的實例。無線通信系統100包括基地台105、UE 115及核心網路130。在一些實例中,無線通信系統100可為長期演進(LTE)/ 進階LTE (LTE-A)網路。 基地台105可經由一或多個基地台天線與UE 115無線地通信。每一基地台105可為各別地理涵蓋區域110提供通信涵蓋。無線通信系統100中所展示之通信鏈路125可包括自UE 115至基地台105之上行鏈路(UL)傳輸或自基地台105至UE 115之下行鏈路(DL)傳輸。UE 115可經分散遍及無線通信系統100,且每一UE 115可為靜止的或行動的。UE 115亦可被稱作行動台、用戶台、遠端單元、無線裝置、存取終端機、手機、使用者代理、用戶端或某一其他合適之術語。UE 115亦可為蜂巢式電話、無線數據機、手持式裝置、個人電腦、平板電腦、個人電子裝置、機器類型通信(MTC)裝置或其類似者。 基地台105可與核心網路130通信且可彼此通信。舉例而言,基地台105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2(例如,S1等)與核心網路130介接。基地台105可經由空載傳輸鏈路134(例如,X2等)直接地或間接地(例如,經由核心網路130)彼此通信。基地台105可執行無線電組態及排程以用於與UE 115通信,或可在基地台控制器(未圖示)之控制下操作。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105可為巨型小區、小型小區、熱點或其類似者。基地台105亦可被稱為eNodeB (eNB) 105。 如上文所提及,一些類型之無線裝置可提供自動化通信。自動化無線裝置可包括實施M2M通信或MTC之無線裝置。M2M或MTC可指允許裝置彼此通信或與基地台105通信而無人工干預之資料通信技術。舉例而言,M2M或MTC可指來自裝置之通信,該等裝置整合感測器或計量器以量測或捕獲資訊並將彼資訊中繼至中央伺服器或應用程式,中央伺服器或應用程式可利用該資訊或將該資訊呈現給與程式或應用程式互動的人。一些UE 115可為MTC裝置,諸如經設計以收集資訊或賦予機器之自動化行為的彼等裝置。MTC裝置之應用的實例包括智慧型計量、智慧型開關、庫存監測、水位監測、裝備監測、醫療監測、野生動物監測、天氣及地質學事件監測、艦隊管理及追蹤、遠端安全性感測、實體存取控制及基於交易的業務計費(僅舉幾個實例)。MTC裝置可使用半雙工(單向)通信在降低之峰率下操作。MTC裝置亦可經組態以在未參與作用中通信時進入節省功率的「深度睡眠」模式。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MTC裝置可使用窄頻帶通信來操作,該等窄頻帶通信可位於其他寬頻帶通信之頻寬內或其他寬頻帶通信之頻寬外部。 舊版LTE系統可在DL上利用OFDMA且在UL上利用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OFDMA及SC-FDMA將系統頻寬分割成多個(K個)正交副載波,其通常亦被稱作載頻調或位元子。每一副載波可隨著資料經調變。鄰近副載波之間的間距可為固定的,且副載波的總數(K)可取決於系統頻寬。舉例而言,針對為1.4、3、5、10、15或20兆赫茲(MHz)之系統頻寬(具有保護頻帶),K可分別等於72、180、300、600、900或1200 (其中副載波間距為15千赫茲(KHz))。系統頻寬亦可被分割成子頻帶。舉例而言,子頻帶可涵蓋1.08 MHz,且可存在1、2、4、8或16個子頻帶。如上文所提及,在提供使用窄頻帶資源之MTC通信之實例中,對應窄頻帶頻寬可為200 kHz,其可包括180 kHz之副載波及20 kHz之防護頻帶。在此等實例中,窄頻帶通信可佔據LTE系統頻寬之單一RB,且可存在12個副載波。 如上文所提及,本發明之各種態樣提供可經分配用於窄頻帶頻寬之副載波集合。鄰接副載波之副載波間距可經選擇以啟用相對於頻率錯誤穩健之操作,該等頻率錯誤可由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設計組件引發。在一些實例中,2.5 kHz副載波間距經提供用於窄頻帶區。在某些實例中,實體資源之同一集合如用於資料通信一般可用於隨機存取訊息。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對副載波進行分時多工以將資源分配至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數個MTC裝置可經組態以基於MTC裝置之涵蓋類別使用不同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MTC裝置之涵蓋類別可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MTC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的特性。此等組態可經由減小將在給定副載波上進行傳輸之MTC裝置之數目而減小由不同MTC裝置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之潛在衝突的數目。 另外,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識別與涵蓋類別相關聯之符記,且MTC裝置可在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前判定隨機數。若由MTC裝置產生之隨機數對應於涵蓋類別之符記,則MTC裝置可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否則隨機存取訊息將被推遲。因此,試圖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MTC裝置之間的衝突之數目可被進一步減小。 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所識別之實體資源經不同步地傳輸,因此允許不需要封閉迴路電力控制或在傳輸之前的時序提前資訊之訊息傳輸。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頻寬中之傳輸每副載波可具有恆定包絡調變,其對於針對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功率放大器(PA)設計可為合適的。在一些實例中,當MTC裝置執行隨機存取時,MTC裝置之所估計下行鏈路涵蓋類別可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以告知基地台。另外,MTC裝置之識別碼可在隨機存取訊息之有效負載內被提供至基地台。此識別碼可在初始網路存取中作為隨機數獲得,或可為由基地台自先前存取程序提供至MTC裝置之小區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值。 2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下行鏈路及同步技術之無線通信系統200的實例。無線通信系統200可包括UE 115-a及基地台105-a,其可為參考圖1所描述之UE 115、基地台105的實例。 在一些實例中,UE 115-a為可使用窄頻帶通信鏈路125-a與基地台105-a通信之MTC裝置,諸如智慧型計量器。為了組態隨機存取通信,基地台105-a可分配係針對窄頻帶頻寬之副載波集合。鄰接副載波之副載波間距可經選擇以啟用相對於頻率錯誤穩健之操作,該等頻率錯誤可由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設計組件引發。在一些實例中,2.5 kHz副載波間距經提供用於窄頻帶區。在某些實例中,實體資源之同一集合如用於資料通信一般可用於隨機存取訊息。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對副載波進行分時多工以將資源分配至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數個MTC裝置可經組態以基於MTC裝置之涵蓋類別使用不同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MTC裝置之涵蓋類別可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MTC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的特性。此等組態可經由減小將在給定副載波上進行傳輸之MTC裝置之數目而減小由不同MTC裝置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之潛在衝突的數目。另外,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識別與涵蓋類別相關聯之符記,且MTC裝置可在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前判定隨機數。若由MTC裝置產生之隨機數對應於涵蓋類別之符記,則MTC裝置可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否則隨機存取訊息將被推遲。因此,試圖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MTC裝置之間的衝突之數目可被進一步減小。 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所識別之實體資源經不同步地傳輸,因此允許不需要封閉迴路電力控制或在傳輸之前的時序提前資訊之訊息傳輸。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頻寬中之傳輸每副載波可具有恆定包絡調變,其對於針對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功率放大器(PA)設計可為合適的。在一些實例中,當MTC裝置執行隨機存取時,MTC裝置之所估計下行鏈路涵蓋類別可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以告知基地台。另外,MTC裝置之識別碼可在隨機存取訊息之有效負載內被提供至基地台。此識別碼可在初始網路存取中作為隨機數獲得,或可為由基地台自先前存取程序提供至MTC裝置之小區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值。 3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在寬頻帶傳輸之傳輸頻寬內之窄頻帶區及在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下行鏈路及同步技術之另一所分配頻帶中之窄頻帶區的實例300。實例3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而操作之諸如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及基地台105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圖3之實例中,LTE系統頻寬320可包括控制區305、寬頻帶資料區310及第一窄頻帶區315-a。舉例而言,第二窄頻帶區315-b可經提供用於獨立窄頻帶通信,且可位於某其他頻寬325中,諸如位於經分配用於GSM通信之頻寬中。 在一些實例中,第一窄頻帶區315-a及第二窄頻帶區315-b可佔據寬頻帶資料區510之單一RB (例如,12個副載波)。在一個實例中(例如,對於20 MHz之載波),寬頻帶資料區310可包括100個RB (例如,1200個副載波)。特定窄頻帶區315-a或315-b可基於各種部署參數而經組態用於窄頻帶通信,且可基於MTC裝置之涵蓋類別而啟用隨機存取訊息。MTC裝置之涵蓋類別可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MTC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的特性。舉例而言,通信鏈路之特性可為通信鏈路之路徑損耗、通信鏈路之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通信鏈路之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通信鏈路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將可經分配用於窄頻帶區315之副載波集合的指示提供至UE。在一些實例中,2.5 kHz副載波間距經提供用於窄頻帶區315。在某些實例中,實體資源之同一集合如用於資料通信一般可用於隨機存取訊息。 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對副載波進行分時多工以將資源分配至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數個MTC裝置可經組態以基於MTC裝置之涵蓋類別使用不同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MTC裝置之涵蓋類別可係至少部分地基於與MTC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的特性。此等組態可經由減小將在給定副載波上進行傳輸之MTC裝置之數目而減小由不同MTC裝置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之潛在衝突的數目。另外,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識別與涵蓋類別相關聯之符記,且MTC裝置可在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前判定隨機數。若由MTC裝置產生之隨機數對應於涵蓋類別之符記,則MTC裝置可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否則隨機存取訊息將被推遲。因此,試圖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不同MTC裝置之間的衝突之數目可被進一步減小。 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所識別之實體資源經不同步地傳輸,因此允許不需要封閉迴路電力控制或在傳輸之前的時序提前資訊之訊息傳輸。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頻寬中之傳輸每副載波可具有恆定包絡調變,其對於針對MTC裝置之相對低成本功率放大器(PA)設計可為合適的。在一些實例中,當MTC裝置執行隨機存取時,MTC裝置之所估計下行鏈路涵蓋類別可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以告知基地台。另外,MTC裝置之識別碼可在隨機存取訊息之有效負載內被提供至基地台。此識別碼可在初始網路存取中作為隨機數獲得,或可為由基地台自先前存取程序提供至MTC裝置之小區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C-RNTI)值。 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可在系統頻寬中進行多工且在接收裝置處進行濾波之窄頻帶及寬頻帶資源區塊之實例400。實例4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而操作之諸如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及基地台105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圖4之實例中,LTE系統頻寬450可包括控制區405、用於傳輸舊版LTE RB之寬頻帶資料區410及窄頻帶LTE區415。舊版LTE RB 410及NB LTE區415(亦即,NB LTE RB)可在多工器420處經多工。此多工可允許NB LTE區415實際上作為單獨窄頻帶頻道分離地處理。接收裝置可使用濾波以對特定裝置之所關注RB進行濾波。舉例而言,諸如MTC裝置之窄頻帶UE可使用帶通濾波425以濾除舊版LTE RB 410並將NB LTE區415提供至裝置。類似地,舊版LTE裝置可使用帶阻濾波430以將舊版LTE RB 410提供至裝置。 5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實例頻道結構500。頻道結構5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而操作之諸如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及基地台105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圖5之實例中,實體頻道505可存在於可經映射至媒體存取控制(MAC)層處之輸送頻道510的實體層處。在一些實例中,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515可經映射至隨機存取頻道(RACH) 520及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L-SCH)525(輸送頻道)兩者。在舊版LTE中,隨機存取訊息使用專用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來傳達,而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可使用PUSCH 515由其他上行鏈路通信對隨機存取通信進行多工。其他實體頻道可包括可被映射至下行鏈路共用頻道(DL-SCH) 535及傳呼頻道(PCH) 540之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 530。實體廣播共用頻道(PBSCH)545可經映射至廣播頻道(BCH)550,且增強型PBCH (ePBCH) 555可經映射至增強型BCH 560。 在一些實例中,窄頻帶資源可使用PUSCH 515經分配以提供預留資源用於隨機存取訊息。各種技術可提供可滿足LTE之舊版PRACH之功能的用於隨機存取訊息之經分配資源,使用低成本設計減小隨機存取之擁塞及過載,對時序及使用者特定資訊進行多工,且至少部分地替換舊版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的功能。如上文所提及,在一些實例中,某些副載波可經分配用於具有某些涵蓋類別之UE的隨機存取訊息。在一些實例中,此等分配可經動態地組態,且UE可基於DL廣播資訊而調適RACH資源選擇。以此方式,基地台可使用於隨機存取及資料傳輸之機會平衡。 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使用單一副載波傳輸,此舉可增強隨機存取訊息之功率頻譜密度(PSD)且由基地台促進更好偵測。在一些實例中,每子頻道之符號率可為1800個符號/秒,且單一RACH時槽之持續時間在針對基地台(或其他網路實體)之選項情況下可設定為80 ms以提供RACH時槽重複從而提供涵蓋增強且允許基地台組合多個冗餘傳輸並改良信雜比。 此外,如上文所論述,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經非同步地傳輸,其可規定UE並不需要在傳輸隨機存取請求之前具備時序提前資訊。為了促進基地台處此等非同步傳輸之接收,導頻信號可經產生,且由隨機存取訊息包括,隨機存取訊息可用於基地台處的同步。在一些實例中,導頻信號可為長度為13之巴克(Barker)碼,或具有良好自動相關性質之其他短的二進位序列。 又如上文所提及,在一些實例中,隨機存取訊息可包括有效負載。在一些實例中,此有效負載可為8位元組有效負載(例如,有效負載大小之位元組的最大數目在假定FEC之½碼率情況下為:L
Figure 02_image001
= 65)。 6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隨機存取訊息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有效負載及資料處理的實例600。實例6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而操作之諸如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及基地台105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圖6之實例中,有效負載可包括數個資訊欄位,該等資訊欄位包括隨機存取類型欄位605、UE識別碼欄位610、存取原因欄位615、涵蓋類別欄位620及其他資訊625。隨機存取類型欄位可包括關於正在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之類型之資訊,該資訊可允許基地台解碼可包括於有效負載中之其他資訊。UE識別碼欄位可包括UE之識別。在一些實例中,在初始隨機存取訊息中,UE可產生被用作UE識別碼之隨機數,直至為UE提供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NTI),其中用於UE識別碼欄位610處之此RNTI係針對傳輸至同一基地台之後續隨機存取訊息。存取原因615可包括關於UE為何正在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資訊(例如,可引起基於事件之隨機存取訊息的事件之類型)。涵蓋類別欄位620可為由UE提供之係關於由UE判定之頻道條件或涵蓋類別以供傳輸之資訊,該資訊可被用作判定涵蓋增強中之因數,該等涵蓋增強將用於後續通信(例如,待用於通信中之功率提昇或冗餘傳輸之一數目)。在一些實例中,頻道條件可使用副載波上通信鏈路之路徑損耗、通信鏈路之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通信鏈路之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通信鏈路之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來判定。其他資訊625可包括與UE相關聯之其他資訊的一或多個片段,諸如與UE處之讀取相關聯之資料或提示隨機存取訊息的事件。 一旦判定了用於隨機存取訊息之有效負載,UE便可產生前向錯誤校正(FEC)及經速率匹配之資料串630。FEC及經速率匹配之資料串630可具備導頻碼(例如,長度為13之巴克碼)及可選循環冗餘檢查(CRC),且接著作為隨機存取請求予以傳輸。 圖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的有效負載處理之實例700。實例7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操作的諸如參看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之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圖7之實例中,RACH有效負載705可經提供用於FEC及速率匹配710且亦用於導頻插入720。FEC及經速率匹配之資料可被提供至加擾功能715,其中輸出具有插入並提供至恆定包絡調變程序725的導頻信號。來自恆定包絡調變之輸出可經提供至脈衝塑形區塊730,且接著提供至重複區塊735,該重複區塊735可基於UE之涵蓋類別而提供輸出資料之多個冗餘版本以供傳輸。 如上文所論述,不同副載波可經分配用於針對具有不同涵蓋類別之UE的隨機存取訊息。 8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的副載波集合之資源分配800的實例。資源分配800可由可使用窄頻帶通信而操作之諸如參考圖1至圖2所描述之UE 115及基地台105的無線網路裝置使用。 在此實例中,說明可具有不同涵蓋類別之四個副載波,即副載波A 880、副載波B 870、副載波C 860及副載波D 850。每一副載波880、870、860、850可包括定義副載波之特性。舉例而言,副載波之特性可包括路徑損耗、RSRP、RSRQ或RSSI。副載波A可經分配,使得隨機存取訊息不使用此副載波傳輸,且副載波A 880之整個量之資源可專用於資料傳輸840。副載波B 870可與具有如在UE處所量測相對大之路徑損耗的涵蓋類別相關聯。為了提供來自具有相對差之頻道條件之此等UE的成功傳輸之增強型似然性,可提供具有隨機存取訊息之四個重複的隨機存取格式。在圖8之實例中,副載波B 870可包括藉由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30進行分時多工的用於資料傳輸825之分配,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分配可包括隨機存取訊息之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30-a至830-d之四個重複。副載波C 860可與相對於經伺服之其他UE具有如在UE處所量測之中間損耗量的涵蓋類別相關聯。副載波C 860可包括針對由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15經分時多工之資料傳輸820的分配,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分配可包括隨機存取訊息之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15-a及815-b的兩個重複。類似地,副載波D 850可與相對於經伺服之其他UE具有如在UE處所量測之相對小量之路徑損耗的涵蓋類別相關聯。副載波D 850可包括針對由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05經分時多工之資料傳輸810的分配,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分配可包括隨機存取訊息分配805的單一傳輸。在圖8之實例中,可提供兩個時槽,該等時槽可各自包括關聯隨機存取分配805-a及805-b以及亦可被稱作分配之資料傳輸810-a及810-b。 因此,副載波850至880可被分類成不同涵蓋類別,其中類型B、C及D被允許以分別以4、2及1個重複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其中類型A用於資料傳輸。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基於在基地台處且由基地台伺服之UE體驗之條件而重新分配資源。舉例而言,副載波A可經重新組態以在額外隨機存取請求被需要歷時特定時段情況下由具有一或多個涵蓋類別之UE提供隨機存取訊息。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將資源分配800傳信至正由基地台伺服之UE(例如,在系統資訊區塊(SIB)中),且分配可經週期性地更新。 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可提供針對涵蓋類別中之一或多者或針對副載波中之一或多者的符記,且UE可在UE處之符記對應於經傳信之符記情況下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以此方式,基地台可減小涵蓋類別內或副載波內之隨機存取衝突。舉例而言,符記可為由基地台提供之值,且UE可在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前產生隨機數。若由UE產生之隨機數小於符記值,則UE可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否則UE推遲傳輸,直至後續隨機存取訊息傳輸機會。在一些實例中,例如,由UE產生之隨機數可基於UE之存取歷史或下行鏈路時序資訊中之一或多者來修改。 UE可因此諸如自下行鏈路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量測結果量測其路徑損耗,且計算其隨機存取數(視情況基於存取歷史及DL時序資訊)。基於由基地台提供之隨機存取數及符記數,具有隨機存取之UE可判定其是否被允許以在與其涵蓋類別匹配之副載波上進行傳輸。若UE被允許以在與其涵蓋類別匹配之副載波上進行傳輸,則UE可傳輸導頻及有效負載;否則UE可保留其隨機存取請求且等待下一隨機存取訊息傳輸機會。 9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900的實例。處理流程900可包括基地台105-b及UE 115-b,其可為參考圖1至圖2描述之對應裝置的實例。 在區塊905處,基地台105-b可識別涵蓋類別。此等涵蓋類別可(例如)基於由基地台105-b伺服之UE 115提供之通信鏈路之特性的量測來識別,且可基於具有可被不同UE需要之不同頻道條件及涵蓋增強量(例如,功率提昇或傳輸重複)之UE 115的數目來判定。在一些實例中,通信鏈路之特性可包括路徑損耗、RSRP、RSRQ或RSSI。在區塊910處,基地台105-b可識別用於每一涵蓋類別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如上文所論述,基地台105-b可分配副載波用於處於特定存取類別之UE之隨機存取傳輸連同用於不同涵蓋位準之重復位準。此外,在一些實例中,副載波之識別亦可包括提供符記,該符記亦可用於由UE進行之關於隨機存取訊息是否可被發送的判定,如上文所論述。 基地台105-b可接著傳輸副載波及涵蓋類別資訊915。此資訊可提供(例如)於由基地台105-b傳輸之SIB中。在區塊920處,UE 115-b可至少部分地基於副載波及涵蓋類別資訊915識別可用涵蓋類別。在區塊925處,UE 115-b可識別可針對可用於隨機存取訊息的每一涵蓋類別之副載波。基地台105-b可傳輸諸如CRS之參考信號930,該參考信號可在UE 115-b處接收且可用以量測UE處的路徑損耗,如區塊935處所指示。至少部分地基於所量測之路徑損耗,UE 115-b可判定其涵蓋類別,如區塊940處所指示。在區塊945處,UE 115-b類似於如上文所論述以一方式選擇用於隨機存取訊息的副載波。在可選區塊950處,UE可驗證符記(例如,經由隨機數產生及相對於與涵蓋類別或副載波相關聯之符記的驗證)。UE 115-b接著可使用所選擇之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請求955。 10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1000的實例。處理流程1000可包括基地台105-c及UE 115-c,其可為參考圖1至圖2或圖9描述之對應裝置的實例。 在區塊1005處,UE 115-c可選擇隨機存取資源。舉例而言,可根據如上文所論述之技術來進行此類隨機存取資源選擇。UE 115-c可類似於如上文論述以一方式傳輸隨機存取請求1010,該隨機存取請求1010可包括隨機數(例如)作為UE識別。基地台105-c回應於隨機存取請求1010可將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015傳輸至UE 115-c。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015可包括(例如)隨機存取請求1010中由UE 115-c提供之隨機數識別,該隨機數識別可由UE 115-c使用以證實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015意欲用於UE 115-c。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015亦可包括可由UE 115-c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源的分配。UE 115-c可將上行鏈路MAC PDU 1020傳輸至基地台105-c。基地台105-c可將呈ACK/NACK 1025之形式的回饋傳輸至UE 115-c以證實上行鏈路MAC PDU 1020之成功接收。當UE 115-c 經歷自「RRC_IDLE」至「RRC_Connected」之狀態轉變時,此處理流程1000可(例如)針對對基地台105-c之初始存取或在追蹤區域更新程序期間被使用。 1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1100的實例。處理流程1100可包括基地台105-d及UE 115-d,其可為參考圖1至圖2或圖9至圖10描述之對應裝置的實例。 在區塊1105處,UE 115-d可選擇隨機存取資源。舉例而言,可根據如上文所論述之技術來進行此類隨機存取資源選擇。UE 115-d可類似地如上文所論述以一方式傳輸隨機存取請求1110,該隨機存取請求可包括UE 115-d之C-RNTI (其可自先前通信提供)。基地台105-d回應於隨機存取請求1110可將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115傳輸至UE 115-d。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115可包括(例如)UE 115-d之C-RNTI,該C-RNTI可由UE 115-d使用以證實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115意欲用於UE 115-d。上行鏈路資源分配1115亦可包括可由UE 115-d用於上行鏈路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源的分配。資料傳送1120可接著根據經建立用於UE 115-d與基地台105-d之間的通信之技術來完成。舉例而言,當UE 115-d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時,此處理流程1100可用於請求PUSCH資源。 12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無線裝置1200的方塊圖。無線裝置1200可為參看圖1所描述之UE 115或基地台105之態樣的實例。無線裝置1200可包括接收器1205、窄頻帶RACH模組1210及傳輸器1215。無線裝置1200亦可包括處理器。此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可與彼此通信。 接收器1205可接收諸如封包、使用者資料或與各種資訊頻道(例如,控制頻道、資料頻道,及與用於窄頻帶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相關的資訊等等)相關聯之控制資訊的資訊。可將資訊傳遞至裝置之其他組件上。 窄頻帶RACH模組1210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且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一或多個副載波。在一些實例中,通信鏈路之特性可包括路徑損耗、RSRP、RSRQ或RSSI。窄頻帶RACH模組1210亦可識別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副載波,識別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之有效負載且使用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有效負載。 傳輸器1215可傳輸自無線裝置1200之其他組件接收之信號。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1215可與收發器模組中之接收器共置。傳輸器1215可包括單一天線,或其可包括複數個天線。 13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無線裝置1300的方塊圖。無線裝置1300可為參看圖1至圖2及圖9至圖12描述之無線裝置1200或UE 115或基地台105之態樣的實例。無線裝置1300可包括接收器1305、窄頻帶RACH模組1310及傳輸器1335。無線裝置1300亦可包括處理器。此等組件中之每一者可與彼此通信。 接收器1305可接收可傳遞至裝置之其他組件上的資訊。接收器1305亦可執行參考圖12之接收器1305所描述之功能。 窄頻帶RACH模組1310可為參考圖12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1210之態樣的實例。窄頻帶RACH模組1310可包括副載波識別組件1315、有效負載識別組件1320、隨機存取訊息組件1325及涵蓋類別識別組件1330。 副載波識別組件1315可識別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副載波,且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一或多個副載波。 有效負載識別組件1320可識別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之有效負載。隨機存取訊息組件1325可回應於隨機數對應於所識別符記而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使用所識別之副載波來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有效負載。 涵蓋類別識別組件1330可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路徑損耗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在一些狀況下,隨機存取訊息包括導頻信號及有效負載。舉例而言,導頻信號可為長度為13之巴克碼,或具有良好交叉相關性質的其他二進位串。有效負載可包括諸如上文關於圖8論述之一或多個資訊欄位。 傳輸器1335可傳輸自無線裝置1300之其他組件接收之信號。在一些實例中,傳輸器1335可與收發器模組中之接收器共置。傳輸器1335可包括單個天線,或其可包括複數個天線。 14 展示可為無線裝置1200或無線裝置1300之對應組件之實例之窄頻帶RACH模組1400的方塊圖。即,窄頻帶RACH模組1400可為參看圖12及圖13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1210或窄頻帶RACH模組1310之態樣的實例。 窄頻帶RACH模組1400可包括:路徑損耗量測組件1405、副載波選擇組件1410、符記識別組件1415、隨機存取訊息組件1420、副載波傳信組件1425、重復位準識別組件1430、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組件1435、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組件1440、回饋組件1445、副載波識別組件1450、有效負載識別組件1455及涵蓋類別識別組件146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直接或間接(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通信。 路徑損耗量測組件1405可量測無線裝置處之路徑損耗。副載波選擇組件1410可基於所識別之涵蓋類別而選擇副載波,且基於第一涵蓋類別而選擇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第一副載波。 符記識別組件1415可經組態以識別每一涵蓋類別之符記,且隨機存取訊息之傳輸可包括判定與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隨機數。隨機存取訊息組件1420可回應於隨機數對應於所識別符記(例如,具有小於符記之值或在符記之值範圍內的值)而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且使用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有效負載。 副載波傳信組件1425可將用於傳輸針對每一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之所識別之一或多個副載波傳信至複數個無線裝置。重復位準識別組件1430可識別用於傳輸針對涵蓋類別集合中每一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之冗餘版本的重復位準。 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組件1435可基於隨機存取訊息而接收上行鏈路資源分配。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組件1440可基於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封包。回饋組件1445可接收回饋(例如,ACK/NACK回饋)以確認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成功接收。 副載波識別組件1450可識別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副載波,且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一或多個副載波。有效負載識別組件1455可識別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的有效負載。 涵蓋類別識別組件1460可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路徑損耗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在一些狀況下,隨機存取訊息包括導頻信號及有效負載。 15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包括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裝置的系統1500之圖。舉例而言,系統1500可包括UE 115-e,其可為如參考圖1、圖2及圖9至圖14所描述之無線裝置1200、無線裝置1300或UE 115之實例。 UE 115-e亦可包括窄頻帶RACH模組1505、處理器1510、記憶體1515、收發器1525、天線1530及MTC通信模組1535。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直接地或間接地(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通信。 窄頻帶RACH模組1505可為如參考圖12至圖14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之態樣的實例。處理器1510可包括智慧型硬體裝置(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PU)、微控制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等)。 記憶體1515可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唯讀記憶體(ROM)。記憶體1515可儲存包括指令之電腦可讀、電腦可執行軟體,該等指令在執行時使得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例如,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等)。在一些狀況下,軟體1520可不可由處理器直接地執行,而是可致使電腦(例如,在經編譯及執行時)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 收發器1525可經由一或多個天線、有線或無線鏈路而與一或多個網路雙向地通信,如上文所描述。舉例而言,收發器1525可與基地台105或UE 115雙向地通信。收發器1525亦可包括數據機以調變封包並向天線提供經調變之封包用於傳輸,並將接收自天線之封包解調變。 在一些狀況下,無線裝置可包括單一天線1530。然而,在一些狀況下,該裝置可具有一個以上天線1530,其可能夠同時地傳輸或接收多個無線傳輸。 MTC通信模組1535可啟用使用諸如基於待由UE 115-e報告之一或多個事件或量測之通信之MTC通信的操作。 16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包括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裝置的無線系統1600之圖。舉例而言,系統1600可包括基地台105-f,其可為如參考圖1、圖2及圖9至圖14所描述之無線裝置1200、無線裝置1300或基地台105之實例。基地台105-f亦可包括用於雙向話音及資料通信之組件,該等組件包括用於傳輸通信之組件及用於接收通信之組件。舉例而言,基地台105-f可與一或多個UE 115-f或115-g雙向地通信。 基地台105-f亦可包括窄頻帶RACH模組1605、處理器1610、記憶體1615、收發器1625、天線1630、基地台通信模組1635及網路通信模組1640。此等模組中之每一者可直接地或間接地(例如,經由一或多個匯流排)彼此通信。 窄頻帶RACH模組1605可為參考圖12至圖14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的實例。處理器1610可包括智慧型硬體裝置(例如,CPU、微控制器、ASIC等)。 記憶體1615可包括RAM及ROM。記憶體1615可儲存包括指令之電腦可讀、電腦可執行軟體,該等指令在執行時致使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功能(例如,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等)。在一些狀況下,軟體1620可不可由處理器直接地執行,而是可致使電腦(例如,在經編譯及執行時)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 收發器1625可經由一或多個天線、有線或無線鏈路而與一或多個網路雙向地通信,如上文所描述。舉例而言,收發器1625可與基地台105或UE 115雙向地通信。收發器1625亦可包括數據機以調變封包並向天線提供經調變之封包用於傳輸,並將接收自天線之封包解調變。在一些狀況下,無線裝置可包括單一天線1630。然而,在一些狀況下,該裝置可具有一個以上天線1530,其可能夠同時地傳輸或接收多個無線傳輸。 基地台通信模組1635可管理與諸如基地台105-g或基地台105-h之其他基地台105之通信,且可包括用於與其他基地台105合作控制與UE 115之通信的控制器或排程器。舉例而言,對於各種干擾減輕技術(諸如,波束成形或聯合傳輸),基地台通信模組1635可協調排程以供傳輸至UE 115。在一些實例中,基地台通信模組1635可提供LTE/LTE-A無線通信網路技術內之X2介面以提供一或多個其他基地台105之間的通信。 網路通信模組1640可管理與核心網路之通信(例如,經由一或多個有線空載傳輸鏈路)。舉例而言,網路通信模組1640可管理用於用戶端裝置(諸如一或多個UE 115)之資料通信之傳送。 17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1700的流程圖。方法1700之操作可藉由如參考圖1至圖2或圖9至圖16所描述之UE 115或基地台105或其組件實施。舉例而言,方法1700之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執行。在一些實例中,UE 115或基地台105可執行一組程式碼以控制裝置之功能元件從而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另外或替代地,UE 115或基地台105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之態樣。 在區塊1705處,UE 115或基地台105可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而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如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705之操作可由如參看圖14所描述之涵蓋類別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710處,UE 115或基地台105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一或多個副載波,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71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副載波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715處,UE 115或基地台105可在副載波集合中之一或多個副載波上傳信,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71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副載波識別組件執行。 18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1800的流程圖。方法180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至圖2或圖9至圖16所描述之UE 115或其組件實施。舉例而言,方法1800之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執行。在一些實例中,UE 115可執行程式碼集合以控制裝置之功能元件來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另外或可替代地,UE 115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的態樣。 在區塊1805處,UE 115可基於與無線裝置相關聯之通信鏈路之特性來識別無線裝置之涵蓋類別集合,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05之操作可由如參看圖14所描述之涵蓋類別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810處,UE 115對於涵蓋類別集合中之每一涵蓋類別識別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一或多個副載波,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1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副載波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815處,UE 115可量測通信鏈路在無線裝置處之特性,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15之操作可由如參看圖14所描述之路徑損耗量測組件執行。 在區塊1820處,UE 115可基於通信鏈路之特性而判定無線裝置係處於第一涵蓋類別,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20之操作可由如參看圖14所描述之涵蓋類別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825處,UE 115可基於第一涵蓋類別選擇副載波集合中之第一副載波以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25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副載波選擇組件執行。 在區塊1830處,UE 115可識別每一涵蓋類別之符記,且判定與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隨機數,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3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符記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835處,UE 115可回應於隨機數對應於所識別符記而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835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隨機存取訊息組件執行。 19 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1900的流程圖。方法190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至圖2或圖9至圖16所描述之UE 115或其組件實施。舉例而言,方法1900之操作可由如本文中所描述之窄頻帶RACH模組執行。在一些實例中,UE 115可執行程式碼集合以控制裝置之功能元件來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另外或可替代地,UE 115可使用專用硬體執行下文所描述之功能的態樣。 在區塊1905處,UE 115可識別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窄頻帶區內之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的副載波,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905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副載波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910處,UE 115可識別有效負載以包括於隨機存取訊息中,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910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有效負載識別組件執行。 在區塊1915處,UE 115可使用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隨機存取訊息及有效負載,如上文參看圖2至圖11所描述。在某些實例中,區塊1915之操作可由如參考圖14所描述之隨機存取訊息組件執行。 在一些實例中,有效負載可使用副載波集合之副載波子集來傳輸。在一些實例中,UE 115可在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有效負載。在一些實例中,UE 115可將有效負載劃分成複數個部分,自有效負載產生冗餘部分,且在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複數個部分之子集及冗餘部分的子集。 應注意,此等方法描述可能的實施,且操作及步驟可經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使得其他實施係可能的。在一些實例中,可組合該等方法中之兩者或多於兩者之態樣。舉例而言,該等方法中之每一者之態樣可包括其他方法之步驟或態樣,或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步驟或技術。因此,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 提供本文中之描述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進行或使用本發明。對本發明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為顯而易見的,且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將本文中所定義之一般原理應用於其他變化。由此,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實例及設計,而是應符合與本文中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相一致的最廣泛範疇。 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實施。若以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實施,則可將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傳輸。其他實例及實施在本發明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舉例而言,歸因於軟體之本質,上文所描述之功能可使用由處理器、硬體、韌體、硬連線或此等中之任一者的組合執行之軟體實施。實施功能之特徵亦可實體上位於各種位置處,包括經分佈使得功能之部分在不同實體位置處實施。又,如本文中所使用(包括在申請專利範圍中),「或」在用於項目清單(例如,以諸如「……中之至少一者」或「……中之一或多者」之片語作為結尾之項目清單)中時指示包括性清單,使得(例如)[A、B或C中之至少一者]之清單意謂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亦即,A及B及C)。 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非暫時性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之任何媒體。非暫時性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而非限制,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緊密光碟(CD) 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以攜載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且可由通用或專用電腦或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存取之所要程式碼構件的任何其他非暫時性媒體。並且,任何連接被恰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纜線、光纖纜線、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一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將同軸纜線、光纖纜線、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傳輸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者之組合亦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本文所述之技術可用於各種無線通信系統,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及其他系統。術語「系統」及「網路」常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系統可實施無線電技術,諸如CDMA2000、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UTRA)等。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IS-2000版本0及IS-2000版本A通常被稱作CDMA2000 1X、1X等。IS-856 (TIA-856)通常被稱作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封包資料(HRPD)等。UTRA包括寬頻帶CDMA (WCDMA)及CDMA之其他變體。TDMA系統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實施諸如超行動寬頻帶(UMB)、演進型UTRA (E-UTRA)、IEEE 802.11 (無線保真(Wi-Fi))、IEEE 802.16 (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全球行動電信系統(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3GPP LTE及進階LTE (LTE-A)為使用E-UTRA之UMTS之新版本。UTRA、E-UTRA、UMTS、LTE、LTE-a及GSM被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及UMB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上文所提及之系統及無線電技術,以及其他系統及無線電技術。然而,本文中之描述出於實例之目的描述LTE系統,且LTE術語用於上文之大量描述中,但該等技術在LTE應用以外亦適用。 在LTE/LTE-A網路(包括本文中所描述之網路)中,術語演進型節點B (eNB)可通常用以描述基地台。本文中所描述的該或該等無線通信系統可包括不同類型之eNB提供對於各種地理區之涵蓋的異質LTE/LTE-A網路。舉例而言,每一eNB或基地台可為巨型小區、小型小區或其他類型之小區提供通信涵蓋。術語「小區」為3GPP術語,其可用以取決於上下文而描述基地台、與基地台相關聯之載波或分量載波(CC),或載波或基地台之涵蓋區域(例如,扇區等等)。 基地台可包括或可由熟習此項技術者稱作基地收發器台、無線電基地台、存取點(AP)、無線電收發器、NodeB、eNodeB (eNB)、本籍NodeB、本籍eNodeB,或某一其他合適基地台之地理涵蓋區域可被分成構成涵蓋區域之一部分的多個扇區。本文中所描述之該或該等無線通信系統可包括不同類型之基地台(例如,巨型或小型小區基地台)。本文中所描述的UE可能能夠與各種類型之基地台及網路裝備(包括巨型eNB、小型小區eNB、中繼基地台及其類似者)通信。可存在用於不同技術之重疊地理涵蓋區域。 巨型小區可涵蓋相對大的地理區域(例如,半徑為若干公里),且可允許由UE藉由向網路提供者之服務訂用進行無限制存取。相比於巨型小區,小型小區為較低功率基地台,小型小區可在與巨型小區相同或不同(例如,授權的、未授權的等)之頻帶中操作。根據各種實例,小型小區可包括微微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及微型小區。舉例而言,微微型小區可涵蓋小的地理區域且可允許由UE藉由向網路提供者之服務訂用進行無限制存取。超微型小區亦可涵蓋相對較小的地理區域(例如,家庭)且可提供由具有與超微型小區之相關聯的UE (例如,在非開放用戶群組(CSG)中之UE、家庭中之使用者之UE及其類似者)進行的受限存取。用於巨型小區之eNB可被稱作巨型eNB。用於小型小區之eNB可被稱為小型小區eNB、微微型eNB、超微型eNB或本籍eNB。eNB可支援一或多個(例如,兩個、三個、四個及其類似者)小區(例如,分量載波(CC))。UE可能能夠與各種類型之基地台及包括巨型eNB、小型小區eNB、中繼基地台及其類似者之網路裝備通信。  本文中所描述的該或該等無線通信系統可支援同步或非同步操作。對於同步操作,基地台可具有類似訊框時序,且自不同基地台之傳輸可在時間上大致對準。對於非同步操作,基地台可具有不同訊框時序,且自不同基地台之傳輸可不在時間上對準。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可用於同步或非同步操作。 本文中所描述之下行鏈路(DL)傳輸亦可被稱為前向鏈路傳輸,而上行鏈路(UL)傳輸亦可被稱為反向鏈路傳輸。包括(例如)圖1及圖2之無線通信系統100及200的本文中所描述之每一通信鏈路可包括一或多個載波,其中每一載波可為由多個副載波構成之信號(例如,具有不同頻率之波形信號)。每一經調變信號可在不同副載波上發送,且可攜載控制資訊(例如,參考信號、控制頻道等)、額外負擔資訊、使用者資料等。本文中所描述之通信鏈路(例如,圖1之通信鏈路125)可使用分頻雙工(FDD) (例如,使用成對頻譜資源)或分時雙工(TDD)操作(例如,使用不成對頻譜資源)傳輸雙向通信。訊框結構可係針對FDD(例如,訊框結構類型1)及TDD(例如,訊框結構類型2)加以定義。  因此,本發明之態樣可提供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應注意,此等方法描述可能的實施,且操作及步驟可經重新配置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使得其他實施係可能的。在一些實例中,可組合該等方法中之兩者或多於兩者之態樣。  結合本文中本發明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區塊及模組可使用通用處理器、DSP、ASIC、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件組件或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被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例如,數位信號處理器(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或任何其他此組態)。因此,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可藉由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單元(或核心)在至少一個IC上執行。在各種實例中,可使用不同類型之積體電路(例如,結構化/平台ASIC、FPGA或另一半定製IC),其可以此項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方式來程式化。亦可整體或部分地藉由體現於記憶體中、經格式化以藉由一或多個通用或特殊應用處理器執行之指令來實施每一單元之功能。 如本文中所使用,詞組「基於」不應被認作對封閉條件集合之參考。舉例而言,描述為「基於條件A」之例示性步驟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可係基於條件A及條件B兩者。換言之,如本文中所使用,應以與詞組「至少部分地基於」相同之方式解釋詞組「基於」。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5‧‧‧基地台 105-a‧‧‧基地台 105-b‧‧‧基地台 105-c‧‧‧基地台 105-d‧‧‧基地台 105-f‧‧‧基地台 115‧‧‧使用者裝備(UE) 115-a‧‧‧使用者裝備(UE) 115-b‧‧‧使用者裝備(UE) 115-c‧‧‧使用者裝備(UE) 115-d‧‧‧使用者裝備(UE) 115-e‧‧‧使用者裝備(UE) 115-f‧‧‧使用者裝備(UE) 115-g‧‧‧使用者裝備(UE) 125‧‧‧通信鏈路 125-a‧‧‧窄頻帶通信鏈路 130‧‧‧核心網路 132‧‧‧空載傳輸鏈路 134‧‧‧空載傳輸鏈路 200‧‧‧無線通信系統 300‧‧‧實例 305‧‧‧控制區 310‧‧‧寬頻帶資料區 315-a‧‧‧第一窄頻帶區 315-b‧‧‧第二窄頻帶區 320‧‧‧長期演進(LTE)系統頻寬 325‧‧‧其他頻寬 400‧‧‧窄頻帶及寬頻帶資源區塊之實例 405‧‧‧控制區 410‧‧‧寬頻帶資料區 415‧‧‧窄頻帶長期演進(LTE)區 420‧‧‧多工器 425‧‧‧帶通濾波 430‧‧‧帶阻濾波 450‧‧‧長期演進(LTE)系統頻寬 500‧‧‧頻道結構 505‧‧‧實體頻道 510‧‧‧輸送頻道 515‧‧‧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 520‧‧‧隨機存取頻道(RACH) 525‧‧‧上行鏈路共用頻道(UL-SCH) 530‧‧‧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 535‧‧‧下行鏈路共用頻道(DL-SCH) 540‧‧‧傳呼頻道(PCH) 545‧‧‧實體廣播共用頻道(PBSCH) 550‧‧‧廣播頻道(BCH) 555‧‧‧增強型PBCH (ePBCH) 560‧‧‧增強型廣播頻道(BCH) 600‧‧‧用於隨機存取訊息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有效負載及資料處理的實例 605‧‧‧隨機存取類型欄位 610‧‧‧使用者裝備(UE)識別碼欄位 615‧‧‧存取原因欄位 620‧‧‧涵蓋類別欄位 625‧‧‧其他資訊 630‧‧‧前向錯誤校正(FEC)及經速率匹配之資料串 700‧‧‧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的有效負載處理之實例 705‧‧‧隨機存取頻道(RACH)有效負載 710‧‧‧前向錯誤校正(FEC)及速率匹配 715‧‧‧加擾功能 720‧‧‧導頻插入 725‧‧‧恆定包絡調變程序 730‧‧‧脈衝塑形區塊 735‧‧‧重複區塊 800‧‧‧資源分配 805-a‧‧‧關聯隨機存取分配 805-b‧‧‧關聯隨機存取分配 810-a‧‧‧資料傳輸 810-b‧‧‧資料傳輸 815-a‧‧‧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15-b‧‧‧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20‧‧‧資料傳輸 825‧‧‧資料傳輸 830‧‧‧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30-a‧‧‧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30-b‧‧‧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30-c‧‧‧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30-d‧‧‧隨機存取訊息分配 840‧‧‧資料傳輸 850‧‧‧副載波D 860‧‧‧副載波C 870‧‧‧副載波B 880‧‧‧副載波A 9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 905‧‧‧區塊 910‧‧‧區塊 915‧‧‧副載波及涵蓋類別資訊 920‧‧‧區塊 925‧‧‧區塊 930‧‧‧參考信號 935‧‧‧區塊 940‧‧‧區塊 945‧‧‧區塊 950‧‧‧區塊 955‧‧‧隨機存取請求 10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 1005‧‧‧區塊 1010‧‧‧隨機存取請求 1015‧‧‧上行鏈路資源分配 1020‧‧‧上行鏈路媒體存取控制(MAC) PDU 1025‧‧‧ACK/NACK 11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 1105‧‧‧區塊 1110‧‧‧隨機存取請求 1115‧‧‧上行鏈路資源分配 1120‧‧‧資料傳送 1200‧‧‧無線裝置 1205‧‧‧接收器 1210‧‧‧窄頻帶隨機存取頻道(RACH)模組 1215‧‧‧傳輸器 1300‧‧‧無線裝置 1305‧‧‧接收器 1310‧‧‧窄頻帶隨機存取頻道(RACH)模組 1315‧‧‧副載波識別組件 1320‧‧‧有效負載識別組件 1325‧‧‧隨機存取訊息組件 1330‧‧‧涵蓋類別識別組件 1335‧‧‧傳輸器 1400‧‧‧窄頻帶隨機存取頻道(RACH)模組 1405‧‧‧路徑損耗量測組件 1410‧‧‧副載波選擇組件 1415‧‧‧符記識別組件 1420‧‧‧隨機存取訊息組件 1425‧‧‧副載波傳信組件 1430‧‧‧重復位準識別組件 1435‧‧‧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組件 1440‧‧‧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組件 1445‧‧‧回饋組件 1450‧‧‧副載波識別組件 1455‧‧‧有效負載識別組件 1460‧‧‧涵蓋類別識別組件 1500‧‧‧系統 1505‧‧‧頻帶隨機存取頻道(RACH)模組 1510‧‧‧處理器 1515‧‧‧記憶體 1520‧‧‧軟體 1525‧‧‧收發器 1530‧‧‧天線 1535‧‧‧機器類型通信(MTC)通信模組 1600‧‧‧無線系統 1605‧‧‧窄頻帶隨機存取頻道(RACH)模組 1610‧‧‧處理器 1615‧‧‧記憶體 1620‧‧‧軟體 1625‧‧‧收發器 1630‧‧‧天線 1635‧‧‧基地台通信模組 1640‧‧‧網路通信模組 17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 1705‧‧‧區塊 1710‧‧‧區塊 1715‧‧‧區塊 18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 1805‧‧‧區塊 1810‧‧‧區塊 1815‧‧‧區塊 1820‧‧‧區塊 1825‧‧‧區塊 1830‧‧‧區塊 1835‧‧‧區塊 19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 1905‧‧‧區塊 1910‧‧‧區塊 1915‧‧‧區塊
可參考以下圖式實現對本發明之本質及優點之進一步理解。在隨附圖式中,類似組件或特徵可具有相同參考標記。另外,同一類型之各種組件可藉由參考標記跟隨短線及在類似組件之間進行區分之第二標記來區分。若在說明書中僅使用第一參考標記,則描述適用於具有相同第一參考標記的類似組件中之任一者而與第二參考標記無關。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無線通信系統的實例;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無線通信系統的實例;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在寬頻帶傳輸之傳輸頻寬內之窄頻帶區及在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另一所分配頻帶中之窄頻帶區的實例;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可在系統頻寬中進行多工且在接收裝置處進行濾波之窄頻帶及寬頻帶資源區塊之實例; 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的實例頻道結構; 圖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用於隨機存取訊息傳輸之隨機存取訊息有效負載及資料處理的實例; 圖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的實例傳輸鏈處理; 圖8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副載波集合之資源分配的實例; 圖9至圖1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技術之處理流程的實例; 圖12至圖14展示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的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無線裝置的方塊圖; 圖1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的包括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UE的系統之方塊圖; 圖16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的包括支援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基地台之系統的方塊圖;且 圖17至圖19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的針對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方法。 根據以下詳細描述、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所描述之方法及設備之適用性的更廣範疇將變得顯而易見。由於描述之精神及範疇內之各種改變及修改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變得顯而易見,故僅以說明之方式給出詳細描述及具體實例。
105-b‧‧‧基地台
115-b‧‧‧使用者裝備(UE)
900‧‧‧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頻道設計之處理流程
905‧‧‧區塊
910‧‧‧區塊
915‧‧‧副載波及涵蓋類別資訊
920‧‧‧區塊
925‧‧‧區塊
930‧‧‧參考信號
935‧‧‧區塊
940‧‧‧區塊
945‧‧‧區塊
950‧‧‧區塊
955‧‧‧隨機存取請求

Claims (58)

  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其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與一無線裝置相關聯之一通信鏈路之一特性而識別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對於該涵蓋類別識別一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一副載波子集,該副載波子集在一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一窄頻帶區內;及在該副載波集合中之該副載波子集上進行通信。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量測該通信鏈路在該無線裝置處之該特性;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一第一涵蓋類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該第一涵蓋類別而選擇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第一副載波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一涵蓋類別集合之每一涵蓋類別之一符記,其中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包含:判定與該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一隨機數;及回應於該隨機數對應於該所識別符記而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將用於傳輸用於該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的該所識別副載波子集傳信至複數個無線裝置。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副載波子集之鄰接副載波之一副載波間距對應於與用於該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該窄頻帶區內之資料通信之副載波間距相同的一副載波間距。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隨機存取訊息使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單一副載波來傳輸。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在該等副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上經分時多工。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用於傳輸一涵蓋類別集合中每一涵蓋類別之一隨機存取訊息之冗餘版本的一重復位準。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隨機存取訊息經非同步地傳輸。
  10.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中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導頻信號及一有效負載。
  11.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有效負載包含一隨機存取類型之一識別、 一無線裝置識別碼、一存取原因或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中的一或多者。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一所識別涵蓋類別而選擇一副載波;使用該所選擇之副載波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其中該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隨機識別數;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上行鏈路資料封包;及接收回饋以確認該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成功接收。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額外上行鏈路資源被需要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而傳輸一第二隨機存取訊息,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包含由一基地台提供用於該無線裝置的一識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料封包。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識別在該窄頻帶區內該副載波子集中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之一副載波;識別一有效負載以包括於該隨機存取訊息中;及 使用該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及該有效負載。
  15.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該有效負載使用該副載波集合之該副載波子集來傳輸。
  16.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有效負載。
  17.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有效負載劃分成複數個部分;自該有效負載產生冗餘部分;及在該副載波子集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複數個部分之一子集及冗餘部分之一子集。
  1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該通信鏈路之一路徑損耗。
  1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中的一者。
  20.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與一無線裝置相關聯之一通信鏈路之一特性而 識別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的構件;用於對於該涵蓋類別識別一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訊息之一副載波子集的構件,該副載波子集在一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一窄頻帶區內;及用於在該副載波集合中之該副載波子集上進行通信的構件。
  21.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量測該通信鏈路在該無線裝置處之該特性的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一第一涵蓋類別的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該第一涵蓋類別而選擇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第一副載波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
  22.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一涵蓋類別集合之每一涵蓋類別之一符記的構件;用於判定與該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一隨機數的構件;及用於回應於該隨機數對應於該所識別符記而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
  23.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用於傳輸用於該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的該所識別之副載波子集傳信至複數個無線裝置的構件。
  24.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中該副載波子集之鄰接副載波之一副載波間距對應於與用於該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該窄頻帶區內之資料通信之副載波間距相同的一副載波間距。
  25.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使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單一副載波傳輸該等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
  26.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中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在該等副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上經分時多工。
  27.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用於傳輸一涵蓋類別集合中每一涵蓋類別之一隨機存取訊息之冗餘版本的一重復位準的構件。
  28.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非同步地傳輸該等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
  29.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中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導頻信號及一有效負載。
  30. 如請求項29之設備,其中該有效負載包含一隨機存取類型之一識別、一無線裝置識別碼、一存取原因或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中的一或多者。
  31.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一所識別涵蓋類別而選擇一副載波的構件;用於使用該所選擇之副載波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其中該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隨機識別數;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的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的構件;及用於接收回饋以確認該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成功接收的構件。
  32. 如請求項31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判定額外上行鏈路資源被需要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的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而傳輸一第二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包含由一基地台提供用於該無線裝置的一識別;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的構件;及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料封包的構件。
  33.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識別在該窄頻帶區內該副載波子集中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之一副載波的構件; 用於識別一有效負載以包括於該隨機存取訊息中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及該有效負載的構件。
  34. 如請求項33之設備,其中該用於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的構件且可操作以使用該副載波集合中之該副載波子集。
  35. 如請求項34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有效負載的構件。
  36. 如請求項34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有效負載劃分成複數個部分的構件;用於自該有效負載產生冗餘部分的構件;及用於在該副載波子集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複數個部分之一子集及冗餘部分之一子集的構件。
  37.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該通信鏈路之一路徑損耗。
  38. 如請求項20之設備,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中的一者。
  3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設備,其包含:一處理器;記憶體,其與該處理器電子通信;及多個指令,其儲存於該記憶體中且可操作以在由該處理器執行時以使得該裝置:至少部分地基於與一無線裝置相關聯之一通信鏈路之一特性而識別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對於該涵蓋類別識別一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信息之一副載波子集,該副載波子集在一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一窄頻帶區內;及在該副載波集合中之該副載波子集上進行通信。
  40.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量測該通信鏈路在該無線裝置處之該特性;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一第一涵蓋類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判定該無線裝置處於該第一涵蓋類別而選擇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第一副載波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
  41. 如請求項40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識別一涵蓋類別集合之每一涵蓋類別之一符記;判定與該隨機存取訊息相關聯之一隨機數;及回應於該隨機數對應於該所識別符記而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
  42.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將用於傳輸用於每一涵蓋類別之隨機存取訊息之該所識別之副載波子集傳信至複數個無線裝置。
  43.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副載波子集之鄰接副載波之一副載波間距對應於與用於該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該窄頻帶區內之資料通信之副載波間距相同的一副載波間距。
  44.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使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一單一副載波傳輸該等隨機存取訊息。
  45.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及資料通信在該等副載波中之一或多者上經分時多工。
  46.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識別用於傳輸一涵蓋類別集合中每一涵蓋類別之一隨機存取訊息之冗餘版本的一重復位準。
  47.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非同步地傳輸該等隨機存取訊息。
  48. 如請求項47之設備,其中該等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導頻信號及一有效 負載。
  49. 如請求項48之設備,其中該有效負載包含一隨機存取類型之一識別、一無線裝置識別碼、一存取原因或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中的一或多者。
  50.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至少部分地基於一所識別涵蓋類別而選擇一副載波;使用該所選擇之副載波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其中該隨機存取訊息包含一隨機識別數;至少部分地基於該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至少部分地基於該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上行鏈路資料封包;及接收回饋以確認該上行鏈路資料封包之成功接收。
  51. 如請求項50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判定額外上行鏈路資源被需要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至少部分地基於該判定而傳輸一第二隨機存取訊息,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包含由一基地台提供用於該無線裝置的一識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隨機存取訊息接收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第二上行鏈路資源分配而傳輸一第二上行鏈路資料封包。
  52.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 識別在該窄頻帶區內該副載波子集中用於傳輸一隨機存取訊息之一副載波;識別一有效負載以包括於該隨機存取訊息中;及使用該所識別之副載波傳輸該隨機存取訊息及該有效負載。
  53. 如請求項52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使用該副載波集合之該副載波子集傳輸該有效負載。
  54.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在該副載波子集中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有效負載。
  55. 如請求項53之設備,其中該等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得該設備:將該有效負載劃分成複數個部分;自該有效負載產生冗餘部分;及在該副載波子集之每一副載波上傳輸該複數個部分之一子集及冗餘部分之一子集。
  56.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該通信鏈路之一路徑損耗。
  57. 如請求項39之設備,其中該通信鏈路之該特性為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或一接收信號強度指示符(RSSI)中的一者。
  58. 一種儲存用於無線通信之程式碼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程式碼包含可由一處理器執行以進行以下操作之多個指令:至少部分地基於與一無線裝置相關聯之一通信鏈路之一特性而識別該無線裝置之一涵蓋類別;對於該涵蓋類別識別一副載波集合中用於傳輸隨機存取信息之一副載波子集,該副載波子集在一無線通信系統頻寬之一窄頻帶區內;及在該副載波集合中之該副載波子集上進行通信。
TW105127167A 2015-08-28 2016-08-24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TWI7133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11657P 2015-08-28 2015-08-28
US62/211,657 2015-08-28
US15/244,385 US10080244B2 (en) 2015-08-28 2016-08-23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5/244,385 2016-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3151A TW201713151A (zh) 2017-04-01
TWI713394B true TWI713394B (zh) 2020-12-11

Family

ID=58097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27167A TWI713394B (zh) 2015-08-28 2016-08-24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0080244B2 (zh)
EP (1) EP3342225B1 (zh)
JP (1) JP6884759B2 (zh)
KR (1) KR20180045002A (zh)
CN (1) CN107925988B (zh)
AU (1) AU2016315627B2 (zh)
BR (1) BR112018003978A2 (zh)
ES (1) ES2883233T3 (zh)
TW (1) TWI713394B (zh)
WO (1) WO20170401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77141B2 (en) 2014-06-24 2018-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in limited radio coverage
US10285163B2 (en) 2014-06-24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ement of wireless devices in limited radio coverage
US9860870B2 (en) 2015-01-26 2018-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dynamic coverage class update and aligning coverage class paging groups
US10080244B2 (en) * 2015-08-28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3376814A4 (en) * 2015-11-12 2018-10-31 Fujitsu Limite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029136B (zh) * 2015-12-29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EP3430762B1 (en) * 2016-03-16 2021-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random access channel configuration design
ES2871141T3 (es) 2016-08-17 2021-10-28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Mejoras de interfaz para la multilateración con base en el avance del tiempo para medidas de posicionamiento de dispositivos del usuario
US10461981B2 (en) * 2016-11-11 2019-10-29 Motorola Mobility Llc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frequency-domain resource block
US10368353B2 (en) * 2017-01-27 201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
CN108633092B (zh) * 2017-03-24 2023-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US10375736B2 (en) * 2017-05-12 2019-08-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CN107347216B (zh) * 2017-06-12 2020-06-1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5g大连接物联网中上下行资源的分配方法
US10779331B2 (en) * 2017-08-21 2020-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transmission with cross-band downlink/uplink (DL/UL) pairing
WO2019036846A1 (en) 2017-08-21 2019-0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NPRACH HAVING IMPROVED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KR102265526B1 (ko) * 2017-10-12 2021-06-1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및 데이터 및 신호 전송 방법
US10524266B2 (en) 2017-10-20 2019-12-31 Google Llc Switchi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ithin a spectrum based on network load
US11006413B2 (en) 2017-12-06 2021-05-11 Google Llc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608721B2 (en) 2017-12-14 2020-03-31 Google Llc Opportunistic beamforming
US11246143B2 (en) 2017-12-15 2022-02-08 Google Llc Beamforming enhancement via strategic resource utilization
EP3676972B1 (en) 2017-12-15 2022-02-09 Google LLC Satellite-based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
US10375671B2 (en) 2017-12-22 2019-08-06 Google Llc Paging with enhanced beamforming
US10945100B2 (en) 2018-02-02 2021-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capability signaling with regard to multiple carrier numerologies
US11251847B2 (en) 2018-03-28 2022-02-15 Google Llc User device beamforming
US11147102B2 (en) * 2018-04-23 2021-10-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overage exten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237329A1 (en) 2018-06-15 2019-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emtc operation in a non-lte bandwidth
US11233548B2 (en) 2018-09-10 2022-01-25 Google Llc Fast beam tracking
US11265932B2 (en) * 2019-01-30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band selection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random access
US11558853B2 (en) * 2019-04-05 2023-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occasion aggregation
CN112688760B (zh) * 2019-10-17 2022-08-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502811B2 (en) * 2019-10-18 2022-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adaptation of data subcarrier spacing numerology based 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972A1 (en) * 2006-08-21 2008-02-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075043A1 (en) * 2006-09-15 2008-03-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updates of random access parameters
US20100165943A1 (en) * 2007-06-15 2010-07-01 Yasuyuki Kato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iving method
US20130182680A1 (en) * 2012-01-18 2013-07-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to connect to evolved node-b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50016312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01058B2 (ja) * 1988-10-17 2000-01-17 株式会社ゼネラルリサーチオブエレクトロニックス 無線通信方式
SE515752C2 (sv) 1995-08-28 2001-10-08 Telia Ab Direktåtkomst i OFDM-system
JP2009206855A (ja) * 2008-02-28 2009-09-10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2085011A (ja) * 2010-10-07 2012-04-26 Sony Corp 基地局、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GB2487782B (en) * 2011-02-04 2015-05-20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GB2487909B8 (en) * 2011-02-04 2015-01-21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GB2493703C (en) * 2011-08-11 2020-03-04 Sca Ipla Holdings Inc OFDM subcarrier allocations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TWI646812B (zh) * 2012-01-24 2019-01-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中實施的方法以及網路節點
US9019924B2 (en) * 2012-04-04 2015-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gh-order 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3809759A3 (en) * 2012-10-05 2021-05-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CN104937866B (zh) * 2012-11-01 2018-03-2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9565573B2 (en) * 2013-08-16 2017-02-07 Blackberry Limited Providing secondary coverag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S2836493T3 (es) * 2014-01-28 2021-06-25 Huawei Tech Co Ltd Ajuste de parámetros de comunicación mediante el uso de RACH.
US9860870B2 (en) * 2015-01-26 2018-01-0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dynamic coverage class update and aligning coverage class paging groups
US9510134B2 (en) * 2015-04-02 2016-11-29 Hyunyong Song Method for performing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verage improvement,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US10667213B2 (en) * 2015-08-05 2020-05-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for cellular internet of things devices
US10080244B2 (en) * 2015-08-28 201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for narrow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92972A1 (en) * 2006-08-21 2008-02-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Co. Kg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80075043A1 (en) * 2006-09-15 2008-03-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updates of random access parameters
US20100165943A1 (en) * 2007-06-15 2010-07-01 Yasuyuki Kato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gram,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iving method
US20130182680A1 (en) * 2012-01-18 2013-07-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user equipment to connect to evolved node-b and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US20150016312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random access pro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529287A (ja) 2018-10-04
KR20180045002A (ko) 2018-05-03
EP3342225B1 (en) 2021-07-14
CN107925988B (zh) 2022-04-01
TW201713151A (zh) 2017-04-01
AU2016315627A1 (en) 2018-02-01
US10080244B2 (en) 2018-09-18
CN107925988A (zh) 2018-04-17
BR112018003978A2 (pt) 2018-09-25
US20170064743A1 (en) 2017-03-02
WO2017040147A1 (en) 2017-03-09
JP6884759B2 (ja) 2021-06-09
EP3342225A1 (en) 2018-07-04
AU2016315627B2 (en) 2020-03-12
ES2883233T3 (es)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3394B (zh) 用於窄頻帶無線通信之隨機存取通道設計
TWI740973B (zh) 於未授權頻譜中用於不同裝置能力之窄頻帶通信
US10924226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for narrow-band IoT devices
TWI705726B (zh) 用於實體隨機存取通道傳輸之重複位準涵蓋增強技術
CN107534500B (zh) 用于初始功率电平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EP332072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for low cost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CN109923906B (zh) 重叠tti下的ue发射控制参数自适应
JP6732791B2 (ja) Mtcのための狭帯域依存サブフレーム利用可能性
US20180054237A1 (en) Access mechanism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e-to-network relay service
KR102602168B1 (ko) 기회적 확장된 채널 업링크 그랜트들
EP3160197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BR112019020240A2 (pt) método de transmissão de dados, dispositivo de rede, terminal, chip, e mídia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BR112017009556B1 (pt) Método e equipament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m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memór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P3160195B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018518103A (ja) 拡張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通信と非拡張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通信との間の共存のための技法
KR20180019574A (ko) 커버리지 향상 레벨 결정
TW202046809A (zh) 兩步隨機存取通道配置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