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057B -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3057B TWI713057B TW109133543A TW109133543A TWI713057B TW I713057 B TWI713057 B TW I713057B TW 109133543 A TW109133543 A TW 109133543A TW 109133543 A TW109133543 A TW 109133543A TW I713057 B TWI713057 B TW I71305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seat
- transformer
- outlet end
- coil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Insulating Of Coils (AREA)
Abstract
一種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具有第一、二線架,第一線圈繞在第一線架,第一線架的第一、二線座間組合第三線座,並組入第一線架的第一出線端,而第二出線端經第一線架的收容座底部、輔助線座表面連接第一接腳;第二線圈繞在第二線架並延伸第三出線端,第三出線端沿著第二線架的導線板連接第四線座的第二接腳,而第二線架組入第一線架的收容座內;藉此,各出線端能沿繞線方向出線,第一隔離板增加第一出線端與收容座之間的爬電距離,而導線板隔離第三出線端與第二線圈,達成降低變壓器高度、縮小電路板佈局面積的變壓器組合結構。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變壓器線架,特別是指一種介於立式與臥式變壓器之間,能降低變壓器體積的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變壓器在生產製造的過程中,主要的加工時間,都是在線圈繞組的製作,因為變壓器包含了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且需要分別繞製,即先在變壓器線架上先繞設初級線圈後再接著繞設次級線圈,或先繞設次級線圈後再接著繞設初級線圈,如此則導致生產時間增加。
因此,便有業者開發出組合式的變壓器,將初級線圈與次級線圈分別遶設在線架後,再將線架組合成變壓器,如中華民國專利公報公告號第I695393號「諧振變壓器組合結構」的發明產生,該專利雖然能簡化生產程序,但變壓器的整體高度並無法降低。
變壓器依照組合在電路板的結構,主要區分二種型態,一種是立式變壓器,另一種是臥式變壓器;立式變壓器的兩個鐵心,是上、下分別垂直組入變壓器內,不論是EE鐵芯、或EI鐵芯,中柱、側柱是同時與電路板呈垂直,立式變壓器的優點是:電路板中線路佈局中,立式變壓器(包含出線的線座等)佔據的面積較小;缺點是:變壓器為了維持一定的磁通量、轉換效率,中柱、側柱的長度與線圈閘數都有一定的比例,所以,變壓器的高度受限於鐵芯的高度,無法有效地降低。
臥式變壓器指的是,兩個鐵心分別左、右(或前、後)水平組入變壓器內,不論是雙E鐵芯、或EI鐵芯,中柱與側柱是同時與電路板呈平行,立式變壓器的優點是:鐵芯的中柱、側柱與電路板之間是水平,因此,可大幅度降低變壓器整體的高度;缺點是:如前述立式變壓器提到,中柱、側柱的長度與線圈閘數都有一定的比例,導致電路板線路佈局時,臥式變壓器(包含出線的線座等)會佔據較大的電路板面積;應注意的是,上述說明中,指的是相同規格(如線圈比、輸出/入電流、工作電壓等)的變壓器,在立式、臥式兩種結構下的差異。
經上述可以得知,第I695393號專利案是立式變壓器,而在符合安規的前提下,整體高度降低的空間極小;即使修改成臥式變壓器,仍會有佔據電路板面積過大的問題;再者,線圈是水平方向纏繞,而出線端是彎折為垂直方向後,在延伸到對應的線座內,因此,在自動化生產的過程中,線架繞設線圈後,還需要轉動線架的方向,將出線端拉伸到對應的線座中,這樣不僅多了轉向的工序,也出線端拉伸到線座的過程中,也需要更確的定位,而降低了生產的效率。
有鑑於習用有上述缺點,發明人乃針對前述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產生。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介於立式與臥式變壓器之間,能降低變壓器體積的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本發明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簡化線架模具設計與成本的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第一線架、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架、與一第二線圈,其中:
所述第一線架內部是水平貫通狀,一側具有一側板,另一側具有一收容座並與側板形成一第一線槽,收容座的兩側壁間形成一開口,底部延伸一輔助線座並設有複數的第一接腳,而收容座相對於開口的另一端有一第一隔離板,底部具有一第一線座與一第二線座,第二線座與側板相連,並設有活動組合、分離在第一線座與第二線座之間的第三線座。
所述第一線圈繞設在前述第一線槽內,並分別延伸一第一出線端與一第二出線端,第一出線端延伸組入至第一線座、第二線座與第三線座,第二出線端經前述收容座底部、輔助線座表面連接至第一接腳。
所述第二線架收容在前述收容座內,內部是與第一線架相通的水平貫通狀,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立板與一第二立板、並形成第二線槽,且第二立板橫向延伸一導線板,底部具有一第四線座並設有複數的第二接腳。以及,
所述第二線圈設置在第二線架的第二線槽,並延伸一第三出線端,第三出線端沿著導線板連接到第四線座的第二接腳。
藉此,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分別繞設在第一線槽、與第二線槽內,第一出線端、第二出線端、與第三出線端分別沿著繞線方向出線,並經由第一隔離板增加第一出線端與收容座之間的爬電距離,以及,經導線板覆蓋第一線槽,隔離第三出線端與第二線圈,達成介於立式變壓器與臥式變壓器之間的組合結構,並能降低變壓器高度、縮小電路板佈局面積的變壓器組合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收容座具有複數的第一隔離板,達成增加爬電距離的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一線座、第二線座相應的表面具有一連接部,第三線座兩側具有相應的對接部,對接部組入連接部內,達成將第三線座固定在第一線座與第二線座之間的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輔助線座具有與收容座底面相通的一剖槽,且收容座底部具有一第二隔離板,前述第二出線端沿著第二隔離板與輔助線座出線,經剖槽延伸到輔助線座頂面後,再連接到第一接腳,達成增加爬電距離並防止第二出線端鬆散的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一接腳是I型或L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線板一側延伸一第三隔離板,且另一側與前述第二立板交界處具有一分隔柱,藉此,達成增加爬電距離並能分隔第三出線端的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輔助線座與側板相應表面分別具有一定位缺口,前述第二線架組入收容座後,第四線座兩側緣分別抵頂各定位缺口,達成增加爬電距離與定位的結構。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三線座進一步與第一線座一體成形,以及,前述輔助線座部分延伸設置在前述側板。
依上述結構,其更包括一對稱鐵芯,各鐵芯中段處延伸一中柱,上、下兩端延伸對稱的側柱,中柱分別水平套入前述內部貫通的收容座、第二線架、第一線架,並在第一線架內相抵頂,而各側柱分別包覆第一線架上、下表面並相抵頂。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側板於前述第二線座處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飛線缺口。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得更具體的瞭解,依各附圖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可知本發明的結構主要包括:一第一線架1、一第一線圈2、一第二線架3、一第二線圈4、與兩相應設置的鐵芯5,其中:
所述第一線架1內部是水平貫通狀,一側具有一側板11,另一側具有一收容座12並與側板11形成一第一線槽13;收容座12的兩側壁121間形成一開口122,相對於開口122的另一端有一第一隔離板123,並於第一隔離板123處具有一散熱孔124,且收容座12底部鄰近開口122處具有一第二隔離板125;
第一線架1一側於收容座12底部延伸一輔助線座14,輔助線座14設有複數的第一接腳141,並具有一剖槽142並與第二隔離板125相對應,各第一接腳141可以是I型或L型;以及,第一線架1另一側底部(即收容座12的第一隔離板123下方處)具有一第一線座15、一第二線座16、與一第三線座17,第二線座16與側板11相連,而第三線座17活動組合、分離在第一線座15與第二線座16之間,且第一線座15、第二線座16相應的表面具有一連接部151、161,第三線座17兩側具有相應的對接部171;再者,輔助線座14與側板11相應表面分別具有一定位缺口143、111,另側板11於前述第二線座16處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飛線缺口112。
所述第一線圈2分別延伸一第一出線端21與一第二出線端22。
所述第二線架3內部是與第一線架1相通的水平貫通狀,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立板31與一第二立板32、並形成第二線槽33,且第二立板32橫向延伸一導線板34,一側邊緣具有一第三隔離板341,另一側與第二立板32交界處具有一分隔柱342,底部具有一第四線座35並設有複數的第二接腳351。
所述第二線圈4延伸一第三出線端41。以及,
各鐵芯5中段處延伸一中柱51,上、下兩端延伸對稱的側柱52。
上述結構組合時,第一線架1與第二線架3是各自繞設第一線圈2、第二線圈4,分別說明如下(請同時配合參閱圖4至圖6):
第一線架1與第一線圈2:第一線圈2繞設在第一線架1的第一線槽11內,接著,將第三線座17連接到第一線座15、與第二線座16之間,應注意的是,第一線座15與第二線座16之間的空間與第一線槽13相通連,第三線座17兩側的對接部171分別連接到第一線座15、第二線座16的連接部151、161內,達成將第三線座17固定在第一線座15與第二線座16之間的結構,並藉由對接部171與連接部151、161的結構增加爬電距離;
第一線圈2的第一出線端21、第二出線端22是沿著線床繞線方向出線,即第一出線端21、第二出線端22並不會彎折,而順著第一線圈2的繞線方向延伸到第一線槽13外;第二出線端22的出線路徑是,沿著第一線槽13進入輔助線座14與第二隔離板125之間,經剖槽142延伸到輔助線座14的頂面,然後再分別連接到對應的第一接腳141;應注意的是,上述第二出線端22的出線路徑,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能夠在符合更為嚴格的安規條件下,能夠利用第二隔離板125與剖槽142的結構,增加爬電距離並防止第二出線端22鬆散,實際上,第二出線端22可直接從第一線槽13連接到對應的第一接腳141: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收容座12的底部沒有設置第二隔離板125,則第二出線端22沿著第一線槽13進入剖槽142後,延伸到輔助線座14的頂面,然後再分別連接到對應的第一接腳141;又在另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收容座12未設置第二隔離板125,或輔助線座14未設置剖槽142,則第二出線端22沿著第一線槽13出線到輔助線座14的頂面,然後再分別連接到對應的第一接腳141。
第一出線端21沿著第一線槽13分別組入第一線座15、第二線座16、與第三線座17,而收容座12的第一隔離板123能夠增加爬電距離,避免第一出線段21與第二線圈4之間產生干擾;同時,側板11在第二線座16處設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飛線缺口112,可供部分的第一出線端21在出線時,先穿過飛線缺口112在組入第二線座16,能夠避免第一出線端21之間產生重疊的狀況,也能避免第一出線端21凸出側板11。
第二線架3與第二線圈4:第二線圈4繞設在第二線架3的第二線槽33內,第三出線端41的出線路徑是:沿著導線板34組入第三線座17連接在第二接腳351,應注意的是,第三出線端41之間經分隔柱342分隔後,出線路徑之間不會產生重疊或交錯的狀況。
第一線架1、第二線架3與鐵芯5:經上述說明可以清楚得知,第一線架1與第二線架3可以同時各自進行組裝,因而能夠簡化生產流程;後述第一線架1、與第二線架3已分別繞設有第一線圈2、與第二線圈4。
第二線架3經收容座12的開口122組入第一線架1內,此時,第二線架3的導線板34會同時抵靠在側板11與收容座12的一側壁121,將第一線槽13覆蓋,而隔離第一線槽13與收容座12內的第二線圈4,增加絕緣且避免訊號干擾,且第四線座35兩側緣分別抵頂在輔助線座14、與側板11相應表面的定位缺口143、111,能達成增加爬電距離與定位;
上述組合完成後,各鐵芯5的中柱51分別水平套入前述內部貫通的收容座12、第二線架3、第一線架1,並在第一線架1內相抵頂,而各側柱52分別包覆第一線架1上、下表面並相抵頂,讓鐵芯5形成通過前述第二線圈4、第一線圈2的導磁迴路。
藉此,第一出線端21、第二出線端22、第三出線端43在出線時,都是沿著繞線方向出線,能夠利於小型化的線座結構設計,同使縮短出線路徑;而第一隔離板123增加第一出線端21與收容座12之間的爬電距離;且導線板34能夠覆蓋第一線槽13,讓第二出線端22、收容座12的開口122、第二線架3之間,具有良好的電氣隔離,並增加爬電距離;藉由上述結構特性,讓本發明兼具立式變壓器、與臥室變壓器的優點,達成降低變壓器高度、縮小電路板佈局面積的變壓器組合結構。
請參閱圖7,本實施例相較於前述實施例的特點在於:收容座12具有複數的第一隔離板123,對應不同輸出、入電流,工作電壓的變壓器,都能維持良好的爬電距離。
請參閱圖8、與圖9,本實施例相較於前述實施例的特點在於:第三線座17進一步與第一線座15一體成形,以及,輔助線座14部分延伸設置在側板11,而能夠對應不同電路佈局設置第三線座17與輔助線座14。
請參閱圖10,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與立式變壓器、臥式變壓器的差異,本實施例利用鐵芯5、5A、5B來說明本案的特徵,應注意的是,為了更明確的敘述技術差異,本實施例中省略了線架、線圈等結構,因為,即使相同的規格的鐵芯5、5A、5B,對應立式、或臥式變壓器的組合結構時,線架及線架的線座設計也不同,故省略這些不明確的變動因素。
鐵芯5、5A、5B都是本發明前述各實施例中的鐵芯5,因此,鐵芯5、5A、5B是相同規格的;其中,鐵芯5是本發明的組合結構,鐵芯5A是表示立式變壓器的組合結構,而鐵芯5B是表示臥式變壓器的組合結構,對照表如下表格所示:
本發明 | 立式變壓器 | 臥式變壓器 | |
鐵芯5 | 鐵芯5A | 鐵芯5B | |
長度 | W1 | W2 | W3 |
寬度 | L1 | L2 | L3 |
高度 | H1 | H2 | H3 |
鐵芯5與鐵芯5A比較時,兩者的寬度L1等於L2,但長度W1小於W2,高度H1也小於H2;本發明與立式變壓器比較後,確實可以降低變壓器高度與長度。
鐵芯5與鐵芯5b比較時,兩者的長度W1等於W3,寬度L1小於L3,但高度H1大於H3;本發明與臥式變壓器比較後,雖然高度H1大於H3,但鐵芯5佔據電路板的面積(W1*L1)是比鐵心5B的面積(W3*L3)小,因此,能夠減少電路板布局的面積。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確實能夠達成兼具立式變壓器與臥式變壓器的優點,能降低變壓器高度、縮小電路板佈局面積,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的發明,爰依法提出申請發明專利;惟上述說明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的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內。
1:第一線架
11:側板
111:定位缺口
112:飛線缺口
12:收容座
121:側壁
122:開口
123:第一隔離板
124:散熱孔
125:第二隔離板
13:第一線槽
14:輔助線座
141:第一接腳
142:剖槽
143:定位缺口
15:第一線座
151:連接部
16:第二線座
161:連接部
17:第三線座
171:對接部
2:第一線圈
21:第一出線端
22:第二出線端
3:第二線架
31:第一立板
32:第二立板
33:第二線槽
34:導線板
341:第三隔離板
342:分隔柱
35:第四線座
351:第二接腳
4:第二線圈
41:第三出線端
5,5A,5B:鐵芯
51:中柱
52:側柱
W,W1,W2:長度
L,L1,L2:寬度
H,H1,H2:高度
[圖1]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2]中部分元件另一角度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圖一。
[圖5]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圖二。
[圖6]是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圖三。
[圖7]是本發明再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8]是本發明又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是[圖8]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1:第一線架
11:側板
111:定位缺口
112:飛線缺口
12:收容座
121:側壁
122:開口
125:第二隔離板
13:第一線槽
14:輔助線座
141:第一接腳
142:剖槽
143:定位缺口
16:第二線座
17:第三線座
171:對接部
2:第一線圈
21:第一出線端
22:第二出線端
3:第二線架
31:第一立板
32:第二立板
33:第二線槽
34:導線板
341:第三隔離板
342:分隔柱
35:第四線座
351:第二接腳
4:第二線圈
41:第三出線端
Claims (10)
- 一種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至少包括: 一第一線架,內部是水平貫通狀,一側具有一側板,另一側具有一收容座並與側板形成一第一線槽,收容座的兩側壁間形成一開口,底部延伸一輔助線座並設有複數的第一接腳,而收容座相對於開口的另一端有一第一隔離板,底部具有一第一線座與一第二線座,第二線座與側板相連,並設有活動組合、分離在第一線座與第二線座之間的第三線座; 一第一線圈,繞設在前述第一線槽內,並分別延伸一第一出線端與一第二出線端,第一出線端延伸組入至第一線座、第二線座與第三線座,第二出線端經前述收容座底部、輔助線座表面連接至第一接腳; 一第二線架,收容在前述收容座內,內部是與第一線架相通的水平貫通狀,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立板與一第二立板、並形成第二線槽,且第二立板橫向延伸一導線板,底部具有一第四線座並設有複數的第二接腳;以及, 一第二線圈,設置在第二線架的第二線槽,並延伸一第三出線端,第三出線端沿著導線板連接到第四線座的第二接腳。; 藉此,第一線圈與第二線圈分別繞設在第一線槽、與第二線槽內,第一出線端、第二出線端、與第三出線端分別沿著繞線方向出線,並經由第一隔離板增加第一出線端與收容座之間的爬電距離,以及,經導線板覆蓋第一線槽,隔離第三出線端與第二線圈,達成介於立式變壓器與臥式變壓器之間的組合結構,並能降低變壓器高度、縮小電路板佈局面積的變壓器組合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收容座於第一隔離板處具有一散熱孔,達成增加第二線圈散熱的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收容座具有複數的第一隔離板,達成增加爬電距離的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第一線座、第二線座相應的表面具有一連接部,第三線座兩側具有相應的對接部,對接部組入連接部內,達成將第三線座固定在第一線座與第二線座之間的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輔助線座具有與收容座底面相通的一剖槽,且收容座底部具有一第二隔離板,前述第二出線端沿著第二隔離板與輔助線座出線,經剖槽延伸到輔助線座頂面後,再連接到第一接腳,達成增加爬電距離並防止第二出線端鬆散的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第一接腳是I型或L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導線板一側延伸一第三隔離板,另一側與前述第二立板交界處具有一分隔柱,藉此,達成增加爬電距離並能分隔第三出線端的結構,以及,前述側板於前述第二線座處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飛線缺口。。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輔助線座與側板相應表面分別具有一定位缺口,前述第二線架組入收容座後,第四線座兩側緣分別抵頂各定位缺口,達成增加爬電距離與定位的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中該第三線座進一步與第一線座一體成形,以及,前述輔助線座部分延伸設置在前述側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其更包括一對稱鐵芯,各鐵芯中段處延伸一中柱,上、下兩端延伸對稱的側柱,中柱分別水平套入前述內部貫通的收容座、第二線架、第一線架,並在第一線架內相抵頂,而各側柱分別包覆第一線架上、下表面並相抵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3543A TWI713057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3543A TWI713057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13057B true TWI713057B (zh) | 2020-12-11 |
TW202213403A TW202213403A (zh) | 2022-04-01 |
Family
ID=74669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3543A TWI713057B (zh) | 2020-09-27 | 2020-09-27 |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1305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34664B (zh) * | 2021-04-09 | 2021-07-21 | 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變壓器線架改進結構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941233A (zh) * | 2019-07-11 | 2019-10-16 | 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諧振變壓器高電流腳位結構 |
-
2020
- 2020-09-27 TW TW109133543A patent/TWI713057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941233A (zh) * | 2019-07-11 | 2019-10-16 | 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立式諧振變壓器高電流腳位結構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34664B (zh) * | 2021-04-09 | 2021-07-21 | 昱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變壓器線架改進結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13403A (zh) | 2022-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51008B (zh) | 电感元件 | |
JP3203802U (ja) | 共振型高電流密度変圧器 | |
TWI713057B (zh) | 變壓器線架組合結構 | |
TWI676189B (zh) | 集成垂直電感器 | |
US8552825B2 (en) | Iron core winding assembly | |
JP4149435B2 (ja) | 高圧トランス | |
TW202407727A (zh) | 變壓器 | |
CN103915246A (zh) | 线圈部件 | |
TWI416553B (zh) | 諧振變壓器結構 | |
TWI423277B (zh) | 組合式變壓器 | |
TWI712058B (zh) | 諧振變壓器高腳位結構 | |
TWI695393B (zh) | 諧振變壓器組合結構 | |
US9251949B2 (en) | Magnetic element | |
TW201434062A (zh) | 磁性元件及其繞線基座 | |
CN112397292B (zh) | 变压器线架组合结构 | |
TWM588346U (zh) | 立式諧振變壓器高電流腳位結構 | |
CN113496802B (zh) | 谐振变压器组合结构 | |
CN216562726U (zh) | 一种变压器绕线架组合结构 | |
JP6227245B2 (ja) | チョークコイル装置 | |
TWI773608B (zh) | 臥式變壓器 | |
CN110739131A (zh) | 磁芯、变压器以及电源 | |
CN218602209U (zh) | 一种加强绝缘的双骨架组合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 |
JP4930809B2 (ja) | トランス | |
CN215183482U (zh) | 高压谐振电感 | |
CN218602236U (zh) | 一种半包围屏蔽磁芯组合式开关电源变压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