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733B -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733B
TWI712733B TW107112025A TW107112025A TWI712733B TW I712733 B TWI712733 B TW I712733B TW 107112025 A TW107112025 A TW 107112025A TW 107112025 A TW107112025 A TW 107112025A TW I712733 B TWI712733 B TW I7127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hydrogen
temperature
working gas
water vap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3947A (zh
Inventor
朱修顯
Original Assignee
永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2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273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943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3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73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種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首先提供一包含已加熱的爐具,加熱該爐具內一鐵呈紅熱狀,再將一高溫的水蒸氣噴入並與該紅熱鐵接觸,使該高溫水蒸氣受加熱分解為一氫氣及一氧氣,隨後將該氫氣及該氧氣經過一分離機中進行氫氧分離,並再分別引入一氫氣流道及一氧氣流道,再使該氫氣及該氧氣同時噴入一燃燒器中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再引入一渦輪發電機組,使該渦輪發電機組受氣體熱能推動產生電力,此後氣體再生成為該高溫水蒸氣,依此循環即可持續發電。藉此,本發明以改善習用發電後所衍生的空汙、水汙及廢棄物問題。

Description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本發明為一種再生發電的方法,尤指一種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當前發電主要是利用燃燒石化燃料來產生電力,所述石化材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然,隨著人類對於石化燃料的過份依賴及對能源的使用無度,使人類社會面臨能源枯竭、環境汙染、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問題。因此,積極開發、尋找低汙染的替代能源已是人類刻不容緩的目標。
此外,因台灣地處非石油產區,石化原料皆須仰賴進口,但原料進口價格容易受國際船運、政治因素等影響而受控於他國。對此,我國開始積極嘗試設置太陽能裝置與風力發電裝置等相對低汙染的發電設備,以試圖取代既有的石化發電設備。惟,前述發電設備實際上於設置時,皆易受氣候、環境、晝夜等影響,而無法達到長期穩定地有效供電,因此,該些設備在設置時,亦須考量同時裝設儲電設備,這不僅增加了技術上的困難,也使成本大幅提高,因此,實無法作為長期穩定能源的選用。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習用能源發電的原料及成本過高,且習用燃燒發電後會產生大量汙染物,如: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 物等,造成環境嚴重汙染,同時消耗的原料,無法循環再生,因而造成能源枯竭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即透過利用水蒸氣的氫氧共燃進行再生發電,不僅能讓能源循環不息,更能大幅降低對環境的汙染。於此,本發明方法包含以下步驟:步驟一:提供一已加熱的爐具,該爐具內包含有一被加熱的鐵,該鐵被加熱至呈紅熱狀,並具有一足使水蒸氣分解的第一溫度;步驟二:噴入一高溫的水蒸氣於該爐具內,當該高溫水蒸氣與該鐵接觸後,該高溫水蒸氣被分解為一第一工作氣體,該第一工作氣體包含一氫氣及一氧氣;步驟三:經該步驟二,該第一工作氣體會自該爐具上升置於一分離機,使該分離機對該第一工作氣體進行氫氧分離,且將該氫氣及該氧氣分別引入一氫氣流道及一氧氣流道,於該氧氣流道上更具一對該氧氣增加壓力的增壓裝置;步驟四:噴入該氫氣及加壓後的該氧氣於一燃燒器中,並以該燃燒器對該氫氣及該氧氣進行快速混焰共燃,產生一具有一第二溫度的第二工作氣體;步驟五:導引該第二工作氣體進入一渦輪發電機組,使該渦輪發電機組受該第二工作氣體之熱能推動而產生電力,該第二工作氣體於此步驟結束生成該高溫水蒸氣;以及步驟六:循環實施該步驟二至該步驟六。
一實施例中,該步驟三更包含一子步驟:利用一過濾裝置對流動於該氧氣流道內的該氧氣進行過濾。
一實施例中,該第一溫度介於500℃至1000℃,且該第二溫度大於620℃。
一實施例中,該步驟四的該燃燒器中添加有一固體催化劑,且該固體催化劑至少是由錳(Mn)、銅(Cu)、鈷(Co)、銀(Ag)及其氧化物所組成。透過本發明方法可達到以下有益之處:
1.本發明符合政府制定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3條第6項:以再生能源為能量之來源,分解水產生氫氣做為用途者。
2.本發明利用該高溫水蒸氣分解的該氫氣及該氧氣進行混合燃燒以生成水蒸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不僅設備系統簡單,且亦無須額外向國外購買石化燃料,同時更不會產生空氣汙染、水汙染及廢棄物等公害問題。
3.本發明利用分解13.5t的該高溫水蒸氣獲得1.5t的該氫氣並透過燃燒獲得25MW電力的方法,相較習用火力發電所稱朗肯循環(Rankine Cycle)僅能回收3MW電力之方法,具很大的經濟效益。
4.本發明由於設備簡單,且投資設廠費用低,適合設於離島或交通不便之處,以促進偏野鄉村發展。
100:循環再生系統
11:爐具
21:分離機
211:氫氣流道
212:氧氣流道
31:過濾裝置
32:增壓裝置
41:燃燒器
51:渦輪發電機組
200:高能狀態
201:高能不穩定態
10、20、30、40、50、60:步驟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的步驟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化學反應流程。
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圖2』以及『圖3』所示,『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架構圖,『圖2』為本發明的步驟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化學反應流程。
根據圖1所示,本發明方法是基於一循環再生系統100實現。其中,該循環再生系統100包含一爐具11,一與該爐具11連接的分離機21,一氫氣流道211以及一氧氣流道212,該氫氣流道211以及該氧氣流道212的一端分別各自與該分離機21連接且另一端與一燃燒器41相連,該燃燒器41連接並接回該爐具11的渦輪發電機組51。進一步,該氧氣流道212上設有一過濾裝置31及一增壓裝置32。
承上,請參閱圖2,本發明該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依序包含步驟如下:
步驟一10:提供已加熱的該爐具11,該爐具11內包含有一被加熱至一第一溫度的鐵。其中,受加熱後該鐵呈紅熱狀,且該第一溫度所產生的能量足使水蒸氣分解,該第一溫度介於500℃至1000℃。
步驟二20:噴入一水蒸氣於該爐具11內,該水蒸氣與該鐵接觸並受該鐵催化作用後,分解為一包含一氫氣及一氧氣的第一工作氣體;
步驟三30:噴入該第一工作氣體於該分離機21中,使該分離機21對該第一工作氣體進行氫氧分離,且將該氫氣及該氧氣分別引入該氫氣流道211及該氧氣流道212,並透過該氧氣流道212上的該過濾裝置31及該增壓裝置32對該氧氣進行過濾並增加壓力;
步驟四40:導入該氫氣及該氧氣於該燃燒器41中,並以該燃燒器41進行混焰共燃,產生一具有一第二溫度的第二工作氣體,該第二溫度大於620℃;
步驟五50:導引該第二工作氣體進入該渦輪發電機組51,使該渦輪發電機組51受該第二工作氣體推動而產生熱能電力,該第二工作氣體於此步驟結束生成該高溫水蒸氣;以及
步驟六60:循環實施該步驟二20至該步驟六60。
進一步地,本文為釋明實施原理遂先解釋如後。水蒸氣即為水(H2O)達到沸點時的氣體分子,而當水蒸氣所受動能達到足以破壞氫氧鍵時,水蒸氣即能被分解為氫氣(H2)及氧氣(O2)的組合,其中,氫氣可以燃燒,氧氣可以助燃,且兩者依比例燃燒後的產物生成高溫水蒸氣。進一步請參閱圖3,當將2莫耳之水分子(H2O(g))置於一高能狀態200下時,該些水分子間的氫氧鍵會斷裂並分解為2莫耳之氫氣(H2(g))及1莫耳之氧氣(O2(g))並形成一高能不穩定態201。當2莫耳之氫氣(H2(g))及1莫耳之氧氣(O2(g))進行共燃作功發電後,則氣體分子會再相互結合回到該高能狀態200的2莫耳之水分子(H2O(g))之形式。藉此,水分子能達到完整的再生循環發電。
該方法實施初始時,於該步驟一10所提供的該爐具11內的該鐵應被加熱至700℃並呈紅熱狀,其中,該鐵的第一次加熱是利用外部電力加熱(圖上未標示),餘後皆利用本發明產生的電力進行加熱。此後進入該步驟二20,於該步驟二20實施過程中,將單位時間質量流量為13.5t的該高溫水蒸氣噴入於該爐具11內,且該高溫水蒸氣具有一高於520℃的溫度。更具體說明,當該高溫水蒸氣噴向該鐵並與該鐵的表面接觸後,因受紅熱狀該鐵的作用,該水蒸氣的分子間的氫氧鍵會受催化產生的高能破壞而斷裂,進而該水蒸氣分解為該第一工作氣體。進一步地,該第一工作氣體即包含單位時間質量流量為1.5t的該氫氣及單位時間質量流量為12t的該氧氣。接著,進入該步驟三30,該分離機21接收由該爐具11產生的該第一工作氣體,並對該第一工作氣體內1.5t的該氫氣及12t的該氧氣進行氫氧分離。具體而 言,根據國際原子量表記載水(H2O)的分子量為18.02,其中,氫(H)佔有11.22%;氧(O)佔有88.78%,即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約為1:8。換言之,該分離機21利用該氫氣與該氧氣比重的差異,將該氫氣引入該氫氣流道211,並將該氧氣引入該氧氣流道212。
承上,於該步驟三30結束後,進入該步驟四40。將分別自該氫氣流道211及該氧氣流道212流出的該氫氣及該氧氣噴入於該燃燒器41中,並以該燃燒器41對該氫氣及該氧氣進行混焰共燃,以產生該第二工作氣體,且該第二工作氣體的溫度大於620℃,同時,該燃燒器41中添加有一固體催化劑,且該固體催化劑至少是由錳(Mn)、銅(Cu)、鈷(Co)、銀(Ag)及其氧化物所組成。藉此,透過添加該固體催化劑可降低氫氣在高溫燃燒時產生回火爆炸的機會,更能得到較高的燃燒效率。
承此,噴入該燃燒器41的高壓純氧為良好的助燃劑,且已知氫氣的發熱量為每公斤28,700Kcal,即本實施例,1.5t的該氫氣受12t的該氧氣助然後,單位時間下可產生43,050,000Kcal的熱能,換言之,因每860Kcal為1KW,所以該氫氣應產生約50,058KW的功,再以50%的轉換率計算,本實施例應可產生25MW的功。
而於該步驟四40完成後,續行該步驟五50。導引混合燃燒後的該第二工作氣體進入該渦輪發電機組51,並以燃燒後所生成25MW的功推動該渦輪發電機組51而產生電力。同時,該第二工作氣體經推動該渦輪發電機組51後,該氫氣及該氧氣的分子間的鍵結會再結合生成該水蒸氣,其中,該高溫水蒸氣的排出溫度大於520℃。
此後,回收於該步驟五50中排出的該高溫水蒸氣並將該高溫水蒸氣再噴入該爐具11中,再循環前述實施方式,即可達到循環發電。除此之外,由於該水蒸氣於進行每一次循環時會蒸散約6%至8%的水蒸氣量,因 此,將自該渦輪發電機組51排出的該高溫水蒸氣回注於該爐具11時,同時添加純水或蒸餾水,以在不產生額外的空氣汙染、水汙染及廢棄物汙染的條件下,完成水循環的再生發電。
本發明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的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內。
100:循環再生系統
11:爐具
21:分離機
211:氫氣流道
212:氧氣流道
31:過濾裝置
32:增壓裝置
41:燃燒器
51:渦輪發電機組

Claims (2)

  1. 一種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包含步驟:步驟一:提供一已加熱的爐具,該爐具內包含有一被加熱至呈紅熱鐵狀的鐵,該紅熱鐵狀的鐵具有一足使水蒸氣分解的第一溫度,該第一溫度介於500℃至1000℃;步驟二:噴入一高溫水蒸氣於該爐具內,該高溫水蒸氣具有一高於520℃的溫度,且該高溫水蒸氣與該紅熱鐵狀的鐵接觸後,分解為一第一工作氣體,該第一工作氣體包含一氫氣及一氧氣;步驟三:將經該步驟二產生的該第一工作氣體自該爐具內上升於一分離機,使該分離機對該第一工作氣體進行氫氧分離,且將該氫氣及該氧氣分別引入一氫氣流道及一氧氣流道,該氧氣流道上更具一對該氧氣增加壓力的增壓裝置;步驟四:導入該氫氣及增加壓力後的該氧氣於一燃燒器中,並以該燃燒器進行混焰共燃,產生一具有一第二溫度的第二工作氣體,該第二溫度大於620℃,且該燃燒器中添加有一固體催化劑,該固體催化劑是由錳、銅、鈷、銀以及其氧化物所組成,該固體催化劑用以避免燃燒時產生回火爆炸;步驟五:導引該第二工作氣體進入一渦輪發電機組,使該渦輪發電機組受該第二工作氣體推動而產生電力,該第二工作氣體於此步驟結束後再生成該高溫水蒸氣,同時再添加純水,以連同該高溫水蒸氣進入下一步驟;以及步驟六:循環實施該步驟二至該步驟六。
  2. 如請求項1所述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其中,該步驟三更包含一子步驟:利用一過濾裝置對流動於該氧氣流道內的該氧氣進行過濾。
TW107112025A 2018-04-09 2018-04-09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TWI712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025A TWI712733B (zh) 2018-04-09 2018-04-09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025A TWI712733B (zh) 2018-04-09 2018-04-09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947A TW201943947A (zh) 2019-11-16
TWI712733B true TWI712733B (zh) 2020-12-11

Family

ID=69184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2025A TWI712733B (zh) 2018-04-09 2018-04-09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273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36655A (ja) * 2011-12-28 2013-07-11 Ihi Corp 循環流動層ガス化装置
TWI465610B (zh) * 2009-02-20 2014-12-21 Marine Power Products Corp 用廢熱及環保金屬從水高效按需製造h2及o2之方法及裝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5610B (zh) * 2009-02-20 2014-12-21 Marine Power Products Corp 用廢熱及環保金屬從水高效按需製造h2及o2之方法及裝置
JP2013136655A (ja) * 2011-12-28 2013-07-11 Ihi Corp 循環流動層ガス化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ter_splitt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947A (zh) 201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1573B (zh) 用于调峰的零碳排放天然气联合发电工艺
CN105518112A (zh) 包括发电装置烟气的co2甲烷化的发电装置和甲烷化方法
JPH09119319A (ja) ガスタービンのサイクル中で電力を発生する方法
CN102797650A (zh) 低co2排放的太阳能与甲醇互补的热力循环系统及方法
DK146196A (da) Fremgangsmåde til fremstilling af syntesegas og elektrisk energi.
Norouzi et al. Heavy oil thermal conversion and refinement to the green petroleum: a petrochemical refinement plant using the sustainable formic acid for the process
WO2017060704A1 (en)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
CN217206664U (zh) 一种基于气化和热解的固废能质梯级利用多联产系统
CN103373705B (zh) 中低温太阳热能品位提升与co2一体化分离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61028B (zh) 氢氧与煤粉燃烧结合的二次再热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KR20040067952A (ko) Mhd 단독 고효율 발전방법 및 시스템
TWI712733B (zh) 利用高溫水蒸氣分解循環再生發電的方法
CN217362587U (zh) 一种新能源驱动的富碳可再生燃烧循环系统
CN216008698U (zh) 一种集成超临界co2循环和吸收式热泵的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系统
WO2010131943A1 (en) A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ngine
JP2022001644A (ja) 水素ガス発電
JPH03258902A (ja) 発電プラント
CN1279144C (zh) 利用电厂余热制造混合煤气的方法
JPS57199183A (en) Power generation with fuel cell and its equipment
US11952272B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hydrogen product having reduced carbon intensity
CN218325037U (zh) 一种基于soec共电解的igcc发电系统
CN217628239U (zh) 一种原煤高效热解零碳排放供热系统
CN211545946U (zh) 氢分离与水煤气重整一体式装置
CN211570113U (zh) 甲醇水蒸气与氢混合气一体式重整装置
CN216130974U (zh) 基于生物质能的气炭联产与热电联产相结合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