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545B -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545B
TWI712545B TW109106578A TW109106578A TWI712545B TW I712545 B TWI712545 B TW I712545B TW 109106578 A TW109106578 A TW 109106578A TW 109106578 A TW109106578 A TW 109106578A TW I712545 B TWI712545 B TW I7125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seat
transmission member
transmission device
bicy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32158A (zh
Inventor
蔡文豐
Original Assignee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0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2545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54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32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32158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之傳動裝置用以結合於連接後輪之驅動器上,而驅動器具有多數沿外周徑向排列的凸鍵。傳動裝置包含傳動件、緊固件及飛輪總成。傳動件具有圓筒狀之本體部、凸出於本體部外周之結合鍵、及貫穿本體部內外壁之切溝,及分別位切溝兩側處的第一、第二連接座;本體部內周壁具有對應凸鍵的凹槽。該緊固件連接第一、第二連接座,以施予第一、二連接座相互靠近之力。飛輪總成包含飛輪座及複數鏈盤,其中,該飛輪座具有第一套接孔以套設於傳動件上、以及具有對應該結合鍵之結合槽並與結合鍵結合;複數鏈盤具有不同鏈齒數且結合於飛輪座上。

Description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本發明係與自行車有關;特別是指一種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隨著自行車的普及,自行車的傳動裝置於其結構設計上越來越多樣化,而已知的自行車傳動裝置如台灣專利公告第I573728號專利,由其說明書內容及第10圖可明顯看出,其裝設於後輪之傳動件上設置有外螺紋,而其配接件於對應外螺紋的位置處則設置有內螺紋與外螺紋配合,藉以使得配接件可螺鎖於傳動件上,而其鏈盤則是卡設固定於其配接件外側。如此一來,鏈條帶動鏈盤轉動時,鏈盤旋動的力便會傳遞至配接件,而配接件再透過螺鎖的螺紋將力傳遞至傳動件,進而帶動自行車的後輪轉動。
然而,由於上述結構中,會透過配接件與傳動件之間的螺紋咬合處進行力的傳遞,如此一來,當使用者若瞬間施予過大的踩踏力道(如爬坡抽車時),配接件與傳動件之間的螺紋便容易有崩牙的情況發生,進而使得使用者於騎乘時可能因崩牙而導致鏈盤空轉而踩空,進而有騎乘安全的疑慮。
此外,第I573728號專利所設計之結構中,為避免鏈盤向外鬆脫,係設計配接件外側周緣具有凸緣而使其外側外徑大於鏈盤中心孔的內徑,藉以於組裝完成時能使配接件外側之凸緣壓抵於鏈盤上以達到固定的效果。但此種結構設計於安裝時必須將鏈盤先安裝至配接件後,再將設置有鏈盤的配接件配置到傳動件上後,同時旋動鏈盤與配接件才可將配接件以螺鎖至傳動件上,而使得組裝較為繁雜與困難。
而為改善前述第I573728號專利的安全疑慮,遂有其他申請人申請有台灣專利公開第201919945號專利,由其說明書內容與第6圖之內容可知悉,係於大鏈盤基座之中心孔的周圍設置有一切溝,且鏈盤上具有一螺孔,係先利用螺栓施予使切溝兩側相互近接的力道,而使大鏈盤可透過夾擠基座而固定於傳動件上,而後,便再將小鏈盤組套接於大鏈盤的基座上,且小鏈盤組上有一穿孔對應大鏈盤的螺孔,之後再利用小螺栓穿過穿孔後與螺孔螺鎖,而使得小螺栓壓抵於小鏈盤組上而達到避免小鏈盤組向外鬆脫。
如此一來,第201919945號專利的結構中,鏈條帶動大鏈盤或小鏈盤轉動時,旋動的力便會由大鏈盤或小鏈盤經由大鏈盤上的基座再傳遞至傳動件,進而帶動自行車的後輪轉動,如此一來,便可避免利用螺紋咬合進行力的傳遞,而可避免第I573728號專利可能的滑牙疑慮。
然而,上述之第201919945號專利的結構仍未臻完善,原因在於此結構中僅利用小螺栓來將小鏈盤組固定於大鏈盤上,便冀以能達到穩定固定避免鬆脫之效果。但實務上,自行車的騎乘過程中常會伴隨不止歇的大小震動,且使用者若瞬間施予小鏈盤組過大的踩踏力,小鏈盤組的瞬間變形便與大鏈盤之間便會產生相互位移的剪切力,且此剪切力亦會同時施予小螺栓。如此一來,當使用者騎乘自行車一段時間或高強度騎乘後,上述小螺栓便有可能在長時間的震動或是剪切力的影響下而鬆動,仍有小鏈盤組鬆脫的安全疑慮。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可改善舊有技術之缺點,不僅能具有高安全性與強度,且同時有容易拆裝與維修的優點。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行車之傳動裝置用以結合於該自行車之一驅動器上,其中,該驅動器係同軸地連接於該自行車之一後輪上,且該驅動器具有一外周部並具有多數凸鍵沿該外周部之徑向延伸。該傳動裝置包含有一傳動件以及一緊固件。其中,該傳動件具有一呈圓筒狀之本體部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凸出於該本體部外周之至少一結合鍵、一貫穿該本體部之內外壁面且自該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之切溝,以及一第一連接座和一第二連接座分別位於該本體部上之該切溝之兩側處;另外,沿該本體部之內周壁具有多數對應於該等凸鍵之凹槽。該緊固件係連接該第一連接座及該第二連接座,用以施予該第一、二連接座一相互靠近之力。
藉此,可藉由該傳動件之本體部套設於該驅動器上,使該凹槽結合該驅動器之該凸鍵,並藉由該緊固件施予該第一、二連接座一相互靠近之力,以緊固該傳動件於該驅動器上,而組裝該自行車之傳動裝置於該驅動器上。
依據上述構思,該傳動件更包含有一飛輪總成,其具有一飛輪座及至少二鏈盤,其中,該飛輪座具有一第一套接孔藉以套設於該傳動件上,該飛輪座更具有對應於該至少一結合鍵之結合槽,且與該至少一結合鍵結合;該至少二鏈盤具有不同之鏈齒數,且同軸地結合於該飛輪座上。
依據上述構思,該傳動件之本體部第一端內周壁上具有一段內螺紋段;另外,該傳動裝置更包含有一附屬鏈盤和一鎖固環,其中,該附屬鏈盤之徑向外周環設有至少一由預定數量之鏈齒所構成之鏈齒部,且該附屬鏈盤之徑向內周具有一第二套接孔,並藉以套設於該傳動件上; 該鎖固環具有一本體段及一外徑大於該本體段外徑之凸緣段,其中,該本體段具有一段對應於該內螺紋段之外螺紋段,且結合於該內螺紋段而使該凸緣段壓迫該附屬鏈盤迫緊該飛輪總成之該至少二鏈盤之其一。
依據上述構思,該飛輪座於該第一端且鄰近該第一套接孔的周圍凸伸有一附屬安裝座,且該附屬安裝座之徑向上凸設有至少一附屬安裝鍵;該附屬鏈盤於該第二套接孔之內孔壁上具有對應該至少一等附屬安裝鍵之附屬安裝槽,且與該至少一附屬安裝鍵結合。
依據上述構思,該第一連接座具有一穿孔且該第二連接座具有一同軸於該穿孔之螺孔;該緊固件係一螺栓,係穿過該穿孔而結合於該螺孔中,且藉由旋緊該螺栓可於該第一、二連接座上施加一使該第一、二連接座相互靠近之力。。
依據上述構思,該傳動件之該等結合鍵與該等凹槽係位於同一徑向平面上。
依據上述構思,該飛輪座之結合槽、該傳動件之該等結合鍵、該傳動件之該等凹槽係與該驅動器之凸鍵位於同一徑向平面上。
依據上述構思,該傳動件之該切溝之軸向末端設置有一直徑大於該切溝寬度之弧型開口。
依據上述構思,該飛輪座更具有一容置槽以容置該傳動件之該第一連接座、該第二連接座與該緊固件。
依據上述構思,該飛輪座具有複數個安裝臂由內向外輻射且環繞該第一套接孔周圍設置,各該安裝臂具有至少一於軸向的段差而對應形成有至少二於軸向的安裝面,而該至少二鏈盤分別結合於該至少二安裝面上。
依據上述構思,該傳動件之該本體部於該第二端鄰接該第一連結座處更凹陷形成有一凹部;該緊固件具有一身部與一頭部,該身部穿過該穿孔而結合於該螺孔中,而該頭部外徑大於該身部,且該頭部壓抵於該第一連結座上並於位於該凹部。
如此一來,透過上述之結構設計,於動力傳輸上便不會有崩牙的危險也不易鬆脫,進而達到高安全性與強度之目的,此外,上述之結構同時具有容易拆裝與維修的優點。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自行車的傳動裝置1係用以結合於一驅動器100上,且驅動器100係用以同軸地連接於自行車之後輪(圖未示)上,而驅動器100用以與後輪連接處具有用以作為單向棘輪之結合部101,其作用在於用以與自行車的後輪連接,並當驅動器100往一正向旋動時可帶動後輪轉動,而往一相反於正向的反向旋動時,則不會帶動後輪轉動而空轉,而其詳細結構並非本發明之技術重點,於此不再贅述,而與本發明相關之結構,請參閱圖4, 驅動器100具有一外周部102,並具有多數凸鍵103沿外周部102之徑向排列。此外,驅動器100具有一基座104,且基座104係往相反於結合部101所在方向延伸。
為能更明確地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茲先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裝置1各構件之結構說明如下,複參閱圖1至圖3,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裝置1包含有一傳動件10、一緊固件20、一飛輪總成30、一附屬鏈盤40和一鎖固環50。其中,請參閱圖5與圖6,傳動件10具有一呈圓筒狀之本體部11且本體部11具有一第一端11A及一第二端11B、複數凸出於本體部11外周之結合鍵12、一貫穿本體部11之內外壁面且自第二端11B向第一端11A延伸之切溝13,且請參閱圖7,切槽13的末端具有一弧形之開口131,而開口131的直徑R大於切溝13的寬度L,藉此形成一個圓弧狀的切溝末端。另外,傳動件10於本體部11第一端11A內周壁上具有一段內螺紋段14,以及於第二端11B處具有一第一連接座15和一第二連接座16且分別位於本體部11上之切溝13兩側,其中第一連接座15具有一穿孔151,而第二連接座16具有一同軸於穿孔151之螺孔161。此外,傳動件10於第二端11B處鄰接第一連結座15處凹陷形成有一凹部17,而傳動件10沿本體部11之內周壁具有多數對應於等凸鍵103之凹槽18。
另外,為配合上述第一連接座15上之穿孔151以及第二連接座16上之螺孔161,於本實施例中,緊固件20係一螺栓而具有一頭部22與一身部24,頭部22位於身部24一端且頭部22的外徑大於身部24的外徑,而身部24上則具有螺紋用以穿過穿孔151並結合於螺孔161中。如此一來,使用者便可藉由旋動緊固件20使頭部22緊密地壓抵第一連結座15於穿孔151周圍的壁面上,藉以施予使第一、二連接座15、16相互靠近之力於第一、二連接座15、16上。此外,凹部17之設計目的,在於旋緊緊固件20時,頭部22可具有對應的餘裕空間而能順暢地往第二連結座16的方向旋進。當然,必須說明的是,本發明之緊固件並不以前述之螺栓為限,於其他實施情況下,緊固件亦可是C型扣、束環、勾扣或是其他可直接或間接提供使第一、二連接座15、16相互靠近之力的元件。
請參閱圖8,飛輪總成30包含有一飛輪座32及複數鏈盤34A~34I。其中,續參閱圖9與圖10,飛輪座32具有一第一端32A與一第二端32B,且於飛輪座32中心處具有一第一套接孔321貫穿第一端32A與第二端32B,而飛輪座32於第一套接孔321接近第二端32B之內壁面上形成有位於同一徑向平面上之複數個對應前述結合鍵12之結合槽322、以及對應於第一連接座15與第二連接座16位置處的一容置槽323。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飛輪座32具有五個安裝臂324由內向外輻射且環繞第一套接孔321周圍設置,且各安裝臂324上由內向外具有複數個於軸向的段差而對應形成有複數個於軸向且朝向第一端32A的安裝面324A~324H,且各安裝臂324於各安裝面324A~324H上至少具有一第一安裝孔325貫穿安裝臂324。此外,飛輪座32於第一端32A且鄰近第一套接孔321的周圍凸伸有一附屬安裝座326,且附屬安裝座326之徑向上凸出有複數個附屬安裝鍵327。
複參閱圖8,前述鏈盤34A~34I分別具有不同之鏈齒數,且依其鏈齒數的多寡而對應具有不同的徑長,且前述鏈盤34A~34I分別依其徑長的差異由第二端32B往第一端32A方向以降冪方式排列且同軸地結合於飛輪座32之安裝臂324上對應的安裝面324A~324I。此外,前述鏈盤34A~34I上對應等第一安裝孔325的位置分別具有一第二安裝孔341,而可供一鉚釘(圖未示)穿設而使鏈盤34A~34I固定於安裝臂324的安裝面324A~324I上而達到組裝飛輪總成30之目的。當然,除使用上述鉚接固定之方式外,以可使用其他方式來達到將鏈盤固定於飛輪座上之目的,且安裝與固定之結構亦不以前述之安裝臂結構為限,而其他可行結構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於此便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閱圖11,於本實施例中,附屬鏈盤40係以一體成型製成並具有三環由預定數量之鏈齒所構成的鏈齒部41~43,而每一環鏈齒部41~43的鏈齒數皆不相同,並同樣呈鏈齒數降冪之方式依序排列,且附屬鏈盤40之每一環鏈齒部41~43的鏈齒數皆小於前述鏈盤34A~34I的鏈齒數。另外,附屬鏈盤40中心處具有一第二套接孔44,且附屬鏈盤40於第二套接孔44之內壁面處具有複數個對應等附屬安裝鍵327形狀之附屬安裝槽45,而以一體成型的好處在於不易崩壞而可有效地確保附屬鏈盤40的物理強度,當然,除以一體成形方式製成外,亦可視其他需求(如降低維修替換成本)改為組裝式的結構設計,本發明之附屬鏈盤並不以一體成型為限。
請參閱圖12,鎖固環50具有一本體段52及一凸緣段54,其中本體段52上具有一段對應於內螺紋段14之外螺紋段521,凸緣段54位於本體段52一端且凸緣段54之外徑大於本體段52之外徑。
如此一來,透過上述之說明,可知悉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裝置1各構件之相關結構,以下便繼續說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裝置1於上述結構設計下之相關組裝方式,當使用者欲組立傳動裝置1時,可如圖13先將傳動件10之本體部11套設於驅動器100之外周部102上而形成如圖14至圖16所示之裝配狀態,使傳動件10之第二端10B較其第一端10A較靠近於驅動器100之結合部101(即自行車之後輪,圖未示),且傳動件10之部分內周壁將與驅動器100之基座104的外表面接觸,進而達到使驅動器100承托傳動件10之效果,且驅動器100之等凸鍵103則會如圖17所示結合於傳動件10內周壁上對應之凹槽18中。而後,藉由旋緊緊固件20以施予第一、二連接座15、16一相互靠近之力,以使傳動件10夾擠驅動器100而緊固於驅動器100上,且透過直徑R較切溝寬度L大的圓弧開口131而形成的圓弧狀的切溝末端之設計,可以在緊固件20施予第一、二連接座15、16一相互靠近之力時,有效地分散切溝13兩側相互靠近而施加於切溝13末端的應力,如此一來,便可使得切溝13末端不會因承受應力而產生裂紋,進而確保傳動裝置1之結構可靠度。此外,透過傳動件10於鄰接第一連接座15處之凹部17的設計,便可使得緊固件20往第二連結座16的方向旋進時,其頭部22與傳動件10之間不會產生干涉的情形,進而可有效地提升傳動裝置1之組裝效率與速度,並可確保組裝時的穩定性。如此一來,轉動傳動件10時,便可透過其等凹槽18與些凸鍵103結合而相接觸之部位傳遞轉動的力,進而使傳動件10能同步地帶動驅動器100轉動。
完成上述組裝作業後,便可再如圖18將飛輪總成30裝設於傳動件10上,更詳而言之,係利用將飛輪座32之第一套接孔321套設於傳動件10之本體部11上而形成如圖19與圖20所示之裝配狀態,使飛輪座32與些鏈盤34A~34I同軸地設置於傳動件10之外部,且傳動件10具有內螺紋段14之第一端11A會略為凸出飛輪座32,而傳動件10之等結合鍵12則會如圖21所示結合於飛輪座32上對應之結合槽322中,且傳動件10之第一連接座15與第二連接座16以及緊固件20則會容設於容置槽323中。如此一來,轉動飛輪總成30時,便可透過其等結合槽322與些結合鍵12結合而相接觸之部位傳遞轉動的力,進而使飛輪總成30能同步地帶動傳動件10轉動,並同時使傳動件10帶動驅動器100同步地轉動。
另外,透過容置槽323容置第一連接座15、第二連接座16以及緊固件20的結構設計,便可於飛輪總成30轉動時,使飛輪座32避免與安裝於第一連接座15與第二連接座16上的緊固件20接觸,藉以免除緊固件20因任何物理接觸而滑脫的可能,進而提升傳動裝置1組裝後的可靠度與安全性。此外,由於第一連接座15、第二連接座16以及緊固件20僅能容設於飛輪座32之容置槽323中,而無法容置於飛輪座32上的等結合槽322中,換言之,透過第一連接座15、第二連接座16以及緊固件20與容置槽323的結構設計,而可限制當飛輪總成30僅能以一預定的安裝角度與傳動件10結合,進而達到組裝時的防呆效果,藉以大幅降低組裝時錯誤安裝傳動件10的可能,除可提升飛輪總成30的組裝速度外,更可確保組裝飛輪總成30時的正確性。
完成前述傳動件10與飛輪總成30之組裝作業後,便可再如圖22將附屬鏈盤40與鎖固環50依序進行組裝,以形成如圖1、圖2與圖23所示之結構而完成傳動裝置1之組裝作業。更詳而言之,於此組裝作業中,係先將附屬鏈盤40之第二套接孔44套設於飛輪座32的附屬安裝座326上,並使附屬安裝座326上等附屬安裝鍵327如圖24所示分別結合於附屬鏈盤40上對應之附屬安裝槽45中。而後,再將鎖固環50本體段52穿入至附屬鏈盤40之第二套接孔44中,並旋動鎖固環50使外螺紋段521與傳動件10內周壁上之內螺紋段14結合,而使鎖固環50之本體段52伸入至傳動件10內部,且鎖固環50之凸緣段54將壓迫附屬鏈盤40之鏈齒部43,而附屬鏈盤40再壓迫於飛輪總成30之鏈盤34I,以達到迫緊鏈盤34I而固定飛輪總成30於傳動件10上,進而完成傳動裝置1之組裝作業。另外,由於飛輪總成30與傳動件10係透過鎖固環50之外螺紋段521與傳動件10之內螺紋段14相互結合固定,上述鎖固環與傳動件10上之螺紋紋路較一般螺絲的螺紋大且深,而可有效地相互咬合固定,進而可避免因長時震動而鬆脫的疑慮。
如此一來,轉動附屬鏈盤40時,便可透過其等附屬安裝槽45與些附屬安裝鍵327相結合而接觸之部位傳遞轉動的力,使飛輪總成40能同步地帶動飛輪座32轉動,同時使飛輪座32帶動傳動件10同步地轉動,以及使傳動件10帶動驅動器100同步地轉動。
由上述敘述可知悉,透過本發明之傳動裝置1各構件的設計,組裝傳動裝置1於時僅需要依順序先套設傳動件10、旋緊緊固件20,套設飛輪總成30、套設附屬鏈盤40後再旋緊鎖固環50即可完成組裝作業,不僅快速簡單,且上述構造中,皆無透過螺紋咬合處來進行力的傳遞,而可確保力傳遞時不會有滑牙的風險,進而確保使用者騎乘時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本發明之傳動裝置1之傳動件10與飛輪總成30之飛輪座32的結構設計,傳動裝置1組裝完成後,請參閱圖25,驅動器100的凸鍵103與對應之傳動件10的些凹槽18、以及傳動件10的結合鍵12與對應之飛輪座32的些結合槽322皆位於同一徑向平面上,而使得在轉動些鏈盤34A~34I時,轉動的力可以由飛輪座32更直接地依序傳遞至傳動件10與驅動器100上而不用再經過其他結構傳遞,藉以大幅地降低力於傳輸過程中的損耗,進而確保傳動裝置1的力傳遞效率。
此外,透過附屬鏈盤40可拆換的設計,使用者便可依其使用需求更換其他不同環數或鏈齒數的附屬鏈盤,藉以可達到依需求客製化規劃變速檔位的效果。另,於其他可行的實施例中,亦可不安裝附屬鏈盤40,直接透過鎖設另外對應的鎖固環來直接壓抵於鏈盤34I或飛輪座32,而同樣可以達到固定飛輪總成30與傳動件10之目的。
如此一來,透過上述說明可知,本發明之傳動裝置於動力傳輸路徑並不會經過螺紋咬合處,而不會有崩牙的危險,且其結構亦不易鬆脫,進而達到高安全性與高強度之效果,此外,亦同時具有容易且快速拆裝的優點,而便於組立時及後續保養與維修之相關作業。最後,必須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本發明] 1:傳動裝置 10:傳動件 11:本體部 11A:第一端 11B:第二端 12:結合鍵 13:切溝 131:開口 14:內螺紋段 15:第一連接座 151:穿孔 16:第二連接座 161:螺孔 17:凹部 18:凹槽 20:緊固件 22:頭部 24:身部 30:飛輪總成 32:飛輪座 32A:第一端 32B:第二端 321:第一套接孔 322:結合槽 323:容置槽 324:安裝臂 324A~324H:安裝面 325:第一安裝孔 326:附屬安裝座 327:附屬安裝鍵 34A~34I:鏈盤 40:附屬鏈盤 41~43:鏈齒部 44:第二套接孔 45:附屬安裝槽 50:鎖固環 52:本體段 521:外螺紋段 54:凸緣段 100:驅動器 101:結合部 102:外周部 103:凸鍵 104:基座 R:直徑 L:寬度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側視圖。 圖3為圖1之爆炸圖。 圖4為用以裝設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驅動器的立體圖。 圖5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件與緊固件的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件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7為圖5於X圈選處的放大圖。 圖8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飛輪總成的爆炸圖。 圖9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飛輪座的立體圖。 圖10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飛輪座於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圖1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附屬鏈盤的立體圖。 圖12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鎖固環的立體圖。 圖13為驅動器與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件相結合前的立體圖。 圖14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傳動件結合於驅動器的立體圖。 圖15為圖14的側視圖。 圖16為圖15於A-A視角的剖視圖。 圖17為圖15於B-B視角的剖視圖。 圖18為圖14之結構與飛輪總成相結合前的立體圖。 圖19為圖14之結構與飛輪總成相結合後的立體圖。 圖20為圖19於C-C視角的剖視圖。 圖21為圖19的後視圖。 圖22為圖19之結構與附屬鏈盤及鎖固環相結合前的立體圖。 圖23為圖2於D-D視角的剖視圖。 圖24為圖2於E-E視角的剖視圖。 圖25為圖2於F-F視角的剖視圖。
1:傳動裝置
10:傳動件
11:本體部
11A:第一端
11B:第二端
12:結合鍵
13:切溝
20:緊固件
30:飛輪總成
32:飛輪座
40:附屬鏈盤
50:鎖固環
100:驅動器
101:結合部
104:基座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之傳動裝置,係用以結合於該自行車之一驅動器上,其中,該驅動器係同軸地連接於該自行車之一後輪上;該驅動器具有一外周部,且具有多數凸鍵沿該外周部之徑向延伸;該傳動裝置包含有: 一傳動件,具有一呈圓筒狀之本體部且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凸出於該本體部外周之至少一結合鍵、一貫穿該本體部之內外壁面且自該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之切溝,以及一第一連接座和一第二連接座分別位於該本體部上之該切溝之兩側處;另外,沿該本體部之內周壁具有多數對應於該等凸鍵之凹槽; 一緊固件,係連接該第一連接座及該第二連接座,用以施予該第一、二連接座一相互靠近之力; 藉此,可藉由該傳動件之本體部套設於該驅動器上,使該凹槽結合該驅動器之該凸鍵,並藉由該緊固件施予該第一、二連接座一相互靠近之力,以緊固該傳動件於該驅動器上,而組裝該自行車之傳動裝置於該驅動器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傳動件更包含有一飛輪總成,其具有一飛輪座及至少二鏈盤,其中,該飛輪座具有一第一套接孔藉以套設於該傳動件上,該飛輪座更具有對應於該至少一結合鍵之結合槽,且與該至少一結合鍵結合;該至少二鏈盤具有不同之鏈齒數,且同軸地結合於該飛輪座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傳動件之本體部第一端內周壁上具有一段內螺紋段;另外,該傳動裝置更包含有一附屬鏈盤和一鎖固環,其中,該附屬鏈盤之徑向外周環設有至少一由預定數量之鏈齒所構成之鏈齒部,且該附屬鏈盤之徑向內周具有一第二套接孔,並藉以套設於該傳動件上; 該鎖固環具有一本體段及一外徑大於該本體段外徑之凸緣段,其中,該本體段具有一段對應於該內螺紋段之外螺紋段,且結合於該內螺紋段而使該凸緣段壓迫該附屬鏈盤迫緊該飛輪總成之該至少二鏈盤之其一。
  4. 如請求項3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飛輪座於該第一端且鄰近該第一套接孔的周圍凸伸有一附屬安裝座,且該附屬安裝座之徑向上凸設有至少一附屬安裝鍵;該附屬鏈盤於該第二套接孔之內孔壁上具有對應該至少一等附屬安裝鍵之附屬安裝槽,且與該至少一附屬安裝鍵結合。
  5.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第一連接座具有一穿孔且該第二連接座具有一同軸於該穿孔之螺孔;該緊固件係一螺栓,係穿過該穿孔而結合於該螺孔中,且藉由旋緊該螺栓可於該第一、二連接座上施加一使該第一、二連接座相互靠近之力。
  6.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傳動件之該等結合鍵與該等凹槽係位於同一徑向平面上。
  7. 如請求項1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傳動件之該切溝之軸向末端設置有一直徑大於該切溝寬度之弧型開口。
  8.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飛輪座更具有一容置槽以容置該傳動件之該第一連接座、該第二連接座與該緊固件。
  9. 如請求項2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飛輪座具有複數個安裝臂由內向外輻射且環繞該第一套接孔周圍設置,各該安裝臂具有至少一於軸向的段差而對應形成有至少二於軸向的安裝面,而該至少二鏈盤分別結合於該至少二安裝面上。
  10. 如請求項5所述自行車之傳動裝置,其中,該傳動件之該本體部於該第二端鄰接該第一連結座處更凹陷形成有一凹部;該緊固件具有一身部與一頭部,該身部穿過該穿孔而結合於該螺孔中,而該頭部外徑大於該身部,且該頭部壓抵於該第一連結座上並於位於該凹部。
TW109106578A 2020-02-27 2020-02-27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TWI712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578A TWI712545B (zh) 2020-02-27 2020-02-27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06578A TWI712545B (zh) 2020-02-27 2020-02-27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2545B true TWI712545B (zh) 2020-12-11
TW202132158A TW202132158A (zh) 2021-09-01

Family

ID=7466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6578A TWI712545B (zh) 2020-02-27 2020-02-27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254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9622B (en) * 2002-12-21 2009-05-11 Sram De Gmbh Sprocket assembly
TW201341265A (zh) * 2011-10-14 2013-10-16 Zhongshan Sibond Prec Technology Co Ltd 自行車後鏈輪組件
CN103723236A (zh) * 2012-10-12 2014-04-16 Sram德国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TWM495993U (zh) * 2014-07-25 2015-02-21 Vp Components Co Ltd 鏈輪組合體及利用該鏈輪組合體之鏈輪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09622B (en) * 2002-12-21 2009-05-11 Sram De Gmbh Sprocket assembly
TW201341265A (zh) * 2011-10-14 2013-10-16 Zhongshan Sibond Prec Technology Co Ltd 自行車後鏈輪組件
CN103723236A (zh) * 2012-10-12 2014-04-16 Sram德国有限公司 固定装置
TWM495993U (zh) * 2014-07-25 2015-02-21 Vp Components Co Ltd 鏈輪組合體及利用該鏈輪組合體之鏈輪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32158A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81475B1 (en) Nut locking apparatus
TWI585000B (zh) A multi-sprocket equipped with a small sprocket is use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bicycle transmission
CN103723236B (zh) 固定装置
US7267030B2 (en) Bicycle crank assembly
US7524132B2 (en) Pinch bolt-split hub attachment assembly
JPH10220452A (ja) クリンチ型締付材
WO2012174951A1 (zh) 螺栓组
US20030153423A1 (en) Bicycle chainring fastener system
TWI712545B (zh) 自行車之傳動裝置
US6364777B1 (en) Torque-transmitting connecting arrangement
JP2005042832A (ja) 軸と回転体の締結具
US20210339825A1 (en) Bicycle transmission device
CN212220485U (zh) 自行车的传动装置
JP2004293565A (ja) ボルト締結構造
JP2896322B2 (ja) クラッチ装置
JP5280423B2 (ja) 軸継手
TWM536168U (zh) 快拆裝置
JP2003206922A (ja) 座金とその座金を備えたねじ部品並びにその座金を使用してねじ部品を固定する方法とその工具
CN214837746U (zh) 一种便于紧固装配的螺栓组件
CN212471198U (zh) 用于发动机飞轮的锁止器
TWI765401B (zh) 自行車後輪拆卸結構
TWM623489U (zh) 自行車可卸離手柄之快拆軸桿結構
KR101957122B1 (ko) 자전거용 크랭크 세트
JP2001241424A (ja) ボルト・ナット式締結の弛み止め構造
JP3536630B2 (ja) 板金製プー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