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2328B -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2328B
TWI712328B TW107134480A TW107134480A TWI712328B TW I712328 B TWI712328 B TW I712328B TW 107134480 A TW107134480 A TW 107134480A TW 107134480 A TW107134480 A TW 107134480A TW I712328 B TWI712328 B TW I71232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lc
state variable
pdu
transmission state
rlc sdu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4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24425A (zh
Inventor
肖芳英
三田貴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鴻穎創新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鴻穎創新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24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24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2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232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了一種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方法,包括: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從上層獲取服務資料單元「SDU」。該方法進一步包括:RLC實體產生協定資料單元「PDU」,該PDU包括所獲取的SDU的至少一部分,PDU的序列號是根據發送狀態變量來設置的。該方法進一步包括:RLC實體更新發送狀態變量。此外,本揭露還提供了一種相應的使用者設備。

Description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本揭露涉及無線電通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方法以及相應的使用者設備。
2016年3月,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AN#71次全會上,提出了一個關於5G技術標準的新的研究項目(參見非專利文獻:RP-160671:New SID Proposal: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該研究項目的目的是開發一個新的無線電(New Radio:NR)存取技術以滿足5G的所有應用場景、需求和部署環境。NR主要有三個應用場景:增強的行動寬頻通訊、大規模機器類通訊和超可靠低延遲通訊。
在2016年10月召開的3GPP RAN2 #96次會議上,達成在NR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中不支援級聯操作。在2017年6月召開的RAN2 NR Adhoc#2次會議上,達成分離承載(split bearer)可以採用與單載波類似的資料預處理。在2017年8月召開的RAN2#99次會議上,達成NR UE可在接收到下層請求(或資料發送請求)前對上行分離承載進行資料預處理,且在接收到來自下層的請求前將資料(即預處理後的資料)遞交給下層。在2017年10月召開的RAN2#99bis次會議上,達成RLC實體丟棄一個RLC SDU僅當該RLC SDU的任意分段都沒有在空口上傳輸或映射到一 個傳輸塊或在來自下層通知的傳輸機會中傳輸。歷次會議達成的結論,將影響NR RLC實體發送端處理流程。
本揭露涉及RLC實體發送端處理流程所涉及的若干問題,包括AM RLC發送端或UM RLC發送實體對來自上層的RLC SDU的處理流程、發送狀態變量的作用及更新。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中的至少一部分,本揭露提供了一種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方法,包括由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從上層獲取服務資料單元「SDU」。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由RLC實體產生協定資料單元「PDU」。該PDU包括所獲取的SDU的至少一部分,而且該PDU的序列號是根據發送狀態變量來設置的。該方法進一步包括由RLC實體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將PDU的序列號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的值或者與發送狀態變量的值相對應的值。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果所產生的PDU包括RLC SDU或RLC SDU的第一分段,可以遞增發送狀態變量的值。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果所產生的PDU包括RLC SDU或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可以遞增發送狀態變量的值。
在一個實施例中,發送狀態變量可以用於儲存將要分配給下一個所產生的PDU的序列號,或者可以用於儲存將要分配給下一個所獲取的RLC SDU的序列號。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RLC實體向下層發送所產生的PDU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RLC實體從下層接收到能夠發送所產生的PDU的通知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RLC實體將發送狀態變量與所接收的SDU的序列號相關聯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RLC實體刪除所產生的PDU或已分配序列號的SDU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個態樣,提供了一種使用者設備,包括處理器以及記憶體。記憶體上儲存有指令,該指令在由處理器運行時,使得使用者設備執行根據上文所描述的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方法。
10:方法
20:使用者設備
210:處理器
220:記憶體
S110,S120,S130:步驟
通過下文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揭露的上述和其他特徵將會變得更加明顯,其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使用者設備中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使用者設備的方塊圖。
需要注意的是,附圖不一定按比例繪製,重點在於示出本文揭露的技術的原理。另外,為了清楚起見,貫穿附圖中的相似的附圖標記指代相似的元素。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揭露進行詳細闡述。應當注意,本揭露不應侷限於下文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另外,為了簡便起見,省略了對與本揭露沒有直接關聯的先前技術的詳細描述,以防止對本揭露的理解造成混淆。
首先介紹本揭露涉及的部分術語。如未特別說明,本揭露涉及的術語採用此處定義。本揭露給出的術語在NR LTE和eLTE中可能採用不同的命名方式,但本揭露中採用統一的術語。在應用到具體的系統中時,可以替換為相應系統中採用的術語。
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無線電資源控制。
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封包資料彙聚協定。在本揭露中,如未特別說明,PDCP可以表示NR或LTE或eLTE中的PDCP。
RLC:Radio Link Control,無線電鏈路控制。在本揭露中,如未特別說明,RLC可以表示NR或LTE或eLTE中的RLC。RLC實體可以是非確認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 RLC實體或確認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 RLC實體。
在AM RLC實體中,RLC SDU或RLC SDU的分段增加RLC標頭後得到AM資料PDU(AMD PDU)。在UM RLC實體中,RLC SDU或RLC SDU的分段增加RLC標頭後得到UM資料PDU(UMD PDU)。RLC資料PDU可以是AMD PDU或UMD PDU,但不包括RLC控制PDU。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體存取控制。在本揭露中,如未特別說明,MAC可以表示NR或LTE或eLTE中的MA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協定資料單元。
SDU:Service Data Unit,服務資料單元。
在本揭露中,將從上層接收或發往上層的資料稱為SDU,將發往下層或從下層接收的資料稱為PDU。例如,PDCP實體從上層接收的 資料或發往上層的資料稱為PDCP SDU,PDCP實體從RLC實體接收到的資料或發往RLC實體的資料稱為PDCP PDU(也就是RLC SDU)。
圖1是示出了根據本揭露一個實施例的由使用者設備UE執行的方法10的流程圖。
如圖1所示,在步驟S110,UE中的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實體從上層(例如,PDCP實體)獲取服務資料單元SDU。
在步驟S120,RLC實體產生協定資料單元PDU。該PDU包括所獲取的SDU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該PDU可以包括完整的RLC SDU,或者該RLC SDU的一部分。
該PDU的序列號是根據發送狀態變量來設置的。例如,可以將PDU的序列號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的值,或者設置為與發送狀態變量的值相對應的值。在本揭露中,發送狀態變量可以用於儲存將要分配給下一個所產生的PDU的序列號。備選地,其還可以用於儲存將要分配給下一個所獲取的RLC SDU的序列號。
在步驟S130,RLC實體更新發送狀態變量。例如,如果所產生的PDU包括RLC SDU或RLC SDU的第一分段或第一個字節,可以遞增發送狀態變量的值。如果所產生的PDU包括RLC SDU或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或最後一個字節,也可以遞增發送狀態變量的值。
可以在以下時機更新發送狀態變量:當RLC實體向下層發送所產生的PDU時,或者當RLC實體從下層接收到能夠發送所產生的PDU的通知時,或者當RLC實體將發送狀態變量的值與所接收的SDU的序列號相關聯時,或者當RLC實體刪除所產生的PDU時,或者當RLC實體刪除已分配序列號的SDU時。
下面,通過若干具體實例來詳細說明圖1所示的由UE執行的方法的細節。
實例一
AM RLC實體從上層(例如,PDCP實體)接收RLC SDU。然後,AM RLC實體為所述接收自上層的RLC SDU產生RLC標頭,以便用於生成RLC PDU。當AM RLC實體向下層(例如MAC實體)發送包含RLC SDU(即,未分段的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的AMD PDU時,或發送包含一個RLC SDU分段的AMD PDU時,可以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對應於RLC SDU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如果被發送的AMD PDU包含一個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第一分段或第一個字節,則可以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增加1。
實例二
AM RLC實體從上層(例如,PDCP實體)接收RLC SDU。然後,AM RLC實體為所述接收自上層的RLC SDU產生RLC標頭,以便用於生成RLC PDU。當AM RLC實體向下層(例如MAC實體)發送包含RLC SDU(即,未分段的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的AMD PDU時,或發送包含一個RLC SDU分段的AMD PDU時,可以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對應於RLC SDU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如果被發送的 AMD PDU包含一個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或最後一個字節,則可以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增加1。
實例三
AM RLC實體從上層(例如,PDCP實體)接收RLC SDU。然後,AM RLC實體為所述接收自上層的RLC SDU產生RLC標頭,以便用於生成RLC PDU。當AM RLC實體向下層(例如MAC實體)發送包含RLC SDU(即,未分段的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的AMD PDU時,可以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對應於RLC SDU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並且將TX_Next的值增加1。
當AM RLC實體向下層(例如MAC實體)發送包含RLC SDU分段的AMD PDU時,可以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將該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對應於RLC SDU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如果被發送的AMD PDU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或最後一個字節(或者第一個分段或第一個字節),則可以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增加1。
實例四
AM RLC實體從上層(例如,PDCP實體)接收RLC SDU。然後,AM RLC實體為所述接收自上層的RLC SDU產生RLC標頭,以便用於生成RLC PDU。此外,將RLC S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等於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並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增加1。當AM RLC 實體向下層(例如MAC實體)發送包含RLC SDU分段的AMD PDU時,可以將AMD PDU的序列號SN設置為與之相對應的RLC SDU的序列號。
下面,對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及其更新過程進行詳細描述。
在本揭露中,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可以用於儲存將分配給下一個新產生的AMD PDU的序列號。備選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可以用於儲存將分配給下一個RLC SDU(或從上層接收到的RLC SDU)的序列號。此外,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可以用於儲存已分配的序列號的下一個。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還可以用於儲存將分配給下一個新產生的AMD PDU的序列號,其中該AMD PDU可以是在接收到來自下層的傳輸機會通知後遞交給下層或傳輸的AMD PDU。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揭露中,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初始值可以置為0。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傳輸一個序列號為TX_Next的AMD PDU時,更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備選地,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在接收到來自下層的傳輸機會通知以傳輸一個序列號為TX_Next的AMD PDU時,更新發送狀態變 量TX_Next。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備選地,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將從上層接收的RLC SDU的序列號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相關聯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從上層接收到一個RLC SDU且構建序列號為TX_Next的AMD PDU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備選地,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把從上層接收的RLC SDU的序列號與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相關聯及/或構建一個序列號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AMD PDU時(或當AM RLC實體針對從上層接收的RLC SDU構建一個序列號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AMD PDU時),更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 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第一個字節或分段。備選地,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或者該AMD PDU可以包含一個RLC SDU(或完整的RLC SDU或未分段的RLC SDU)或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字節或分段。
在一個實施例中,當AM RLC實體刪除一個AMD PDU或一個已分配或關聯序列號的RLC SDU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生成一個新的只包含RLC標頭的AMD PDU(備選地,可以生成一個不包含負載或資料的AMD PDU)且該AMD PDU的序列號為所刪除的RLC SDU或AMD PDU所對應的序列號。同樣,當UM RLC實體刪除一個UMD PDU或已分配序列號的RLC SDU時,可以更新UM實體對應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或生成一個新的只包含RLC標頭的UMD PDU(備選地,可以生成一個不包含負載或資料的UMD PDU)且該UMD PDU的序列號為所刪除的RLC SDU或UMD PDU所對應的序列號。上述UM實體對應的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可以用於儲存將為下一個新產生的UMD PDU分配的序列號的值。發送狀態變量的初始值可以為0。當UM RLC實體發送一個包含一個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或字節的UMD PDU時,可以更新發送狀態變量。
在本揭露中,關於對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計算(例如,將TX_Next的值增加1)可以按照以下方式來進行:如果序列號用例如12位元標識,則TX_Next取值範圍為0到4095。那麼,TX_Next取值等於計算得到的值與4096進行模(modulo)運算的餘數。另外,如果序列號用18位元標識,則TX_Next取值範圍為0到262143。那麼,TX_Next取值等於計算得到的值與262144進行模運算的餘數。
另外,本揭露中描述的將序列號(或序列號的值)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是指將該序列號(或序列號的值)設置為發送狀態變量TX_Next的值。
圖2示出了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使用者設備20的方塊圖。如圖2所示,該使用者設備20包括處理器210和記憶體220。處理器210例如可以包括微處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處理器等。記憶體220例如可以包括揮發性記憶體(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硬碟驅動器(HDD)、非揮發性記憶體(如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等。記憶體220上儲存有程序指令。該指令在由處理器210運行時,可以執行本揭露詳細描述的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上述方法(例如圖1中所示的方法)。
運行在根據本揭露的設備上的程序可以是通過控制中央處理單元(CPU)來使電腦實現本揭露的實施例功能的程序。該程序或由該程序處理的資訊可以臨時儲存在揮發性記憶體(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硬碟驅動器(HDD)、非揮發性記憶體(如快閃記憶體)、或其他記憶體系統中。
用於實現本揭露各實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記錄在電腦可讀記錄媒體上。可以通過使電腦系統讀取記錄在該記錄媒體上的程式並執行這些程式來實現相應的功能。此處的所謂「電腦系統」可以是嵌入在該設備中的電腦系統,可以包括作業系統或硬體(如週邊設備)。「電腦可讀記錄媒體」可以是半導體記錄媒體、光學記錄媒體、磁性記錄媒體、短時動態儲存裝置程式的記錄媒體、或電腦可讀的任何其他記錄媒體。
用在上述實施例中的設備的各種特徵或功能模組可以通過電路(例如,單片或多片積體電路)來實現或執行。設計用於執行本說明書所描述的功能的電路可以包括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 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分開的閘或電晶體邏輯、分開的硬體元件、或上述裝置的任意組合。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現有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上述電路可以是數位電路,也可以是類比電路。因半導體技術的進步而出現了替代現有積體電路的新的積體電路技術的情況下,本揭露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也可以使用這些新的積體電路技術來實現。
此外,本揭露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儘管已經描述了所述實施例的各種實例,但本揭露並不侷限於此。安裝在室內或室外的固定或非行動電子設備可以用作終端設備或通訊設備,如AV設備、廚房設備、清潔設備、空調、辦公設備、自動販售機、以及其他家用電器等。
如上,已經參考附圖對本揭露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是,具體的結構並不侷限於上述實施例,本揭露也包括不偏離本揭露主旨的任何設計改動。另外,可以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內對本揭露進行多種改動,通過適當地組合不同實施例所揭露的技術手段所得到的實施例也包含在本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此外,上述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同效果的元件可以相互替代。
10:方法
S110,S120,S130:步驟

Claims (2)

  1. 一種由使用者設備執行的方法,其包括:從上層接收無線電鏈路控制(RLC)服務資料單元(SDU);建立確認模式資料(AMD)協定資料單元(PDU),根據發送狀態變量設置該AMD PDU的序列號;以及將該發送狀態變量的值增加1;其中該發送狀態變量保存將分配給下一個新產生的AMD PDU的序列號的值,該發送狀態變量初始設置為0,以及當確認模式(AM)RLC實體以等同於該發送狀態變量的該序列號建立該AMD PDU時,更新該發送狀態變量,其中該AMD PDU包含該RLC SDU或該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
  2. 一種使用者設備(UE),其包括:接收器,用以從上層接收無線電鏈路控制(RLC)服務資料單元(SDU);處理器,用以:建立確認模式資料(AMD)協定資料單元(PDU),根據發送狀態變量設置該AMD PDU的序列號;以及將該發送狀態變量的值增加1;其中該發送狀態變量保存將分配給下一個新產生的AMD PDU的序列號的值,該發送狀態變量初始設置為0,以及 當確認模式(AM)RLC實體以等同於該發送狀態變量的該序列號建立該AMD PDU時,更新該發送狀態變量,其中該AMD PDU包含該RLC SDU或該RLC SDU的最後一個分段。
TW107134480A 2017-10-31 2018-09-28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TWI7123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51853.8A CN109728876B (zh) 2017-10-31 2017-10-31 更新发送状态变量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201711051853.8 2017-10-31
CN201711051853.8 2017-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425A TW201924425A (zh) 2019-06-16
TWI712328B true TWI712328B (zh) 2020-12-01

Family

ID=66293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4480A TWI712328B (zh) 2017-10-31 2018-09-28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637785B2 (zh)
EP (1) EP3706345A4 (zh)
KR (1) KR102489351B1 (zh)
CN (1) CN109728876B (zh)
BR (1) BR112020008541A2 (zh)
CA (1) CA3080423A1 (zh)
TW (1) TWI712328B (zh)
WO (1) WO2019085763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5012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ceived rlc pdus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39342B1 (ko) * 2000-07-01 2002-06-03 서평원 프로토콜 데이터의 수신 확인 방법
TWI307589B (en) * 2005-05-18 2009-03-1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segmen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030839A (zh) * 2007-02-1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的方法
US20090190480A1 (en) * 2007-12-11 2009-07-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errors and triggering radio link control re-establishment
CN101483505B (zh) * 2008-01-08 2013-0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数据单元丢弃方法
CN101925195A (zh) * 2009-06-17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rlc协议确认模式中确认信息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3044982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nterrup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838158B2 (en) * 2013-07-17 2017-1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4935413B (zh) * 2014-03-19 2019-12-27 夏普株式会社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实体及其执行的方法
US10298509B2 (en) * 2016-03-17 2019-05-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naging a sequence number range for radio link control entities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during an on-going connection
US9930694B2 (en) * 2016-04-01 2018-03-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transmitting a poll to a peer protocol entity when a timer expir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5012A1 (en) * 2014-04-22 2015-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ceived rlc pdus for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 36.322 V14.1.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14) 2017-09-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24425A (zh) 2019-06-16
CN109728876A (zh) 2019-05-07
KR20200083507A (ko) 2020-07-08
KR102489351B1 (ko) 2023-01-18
BR112020008541A2 (pt) 2020-10-20
US11637785B2 (en) 2023-04-25
WO2019085763A1 (zh) 2019-05-09
EP3706345A4 (en) 2021-07-28
EP3706345A1 (en) 2020-09-09
CN109728876B (zh) 2023-04-18
CA3080423A1 (en) 2019-05-09
US20200287836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2454B (zh) 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US11381994B2 (en) Method for delivering data packet,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JP7376363B2 (ja) 無線リンク制御ステータスのレポーティング
TWM350931U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s
WO2020024847A1 (zh) 接入控制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1017812A1 (zh) 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和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WO2019029567A1 (zh) 基站、用户设备和相关方法
TWI712328B (zh) 無線電通訊方法和設備
WO2019062760A1 (zh) 服务数据单元处理方法、丢弃方法、相应的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TWI571089B (zh) A RLC layer of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s and RLC entities
WO2021027685A1 (zh) Pdcp实体发送端/接收端的执行方法、pdcp实体及通信设备
WO2021223623A1 (zh) 针对信令无线承载pdcp重复的配置方法及rrc实体
US1156352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9621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20156316A1 (zh) Iab网络、mac实体和适配实体的执行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WO2021185202A1 (zh) 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基站及其方法
WO2021249378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071031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19153937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JPWO2019058495A1 (ja)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