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1981B - 穿戴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1981B
TWI711981B TW107119399A TW107119399A TWI711981B TW I711981 B TWI711981 B TW I711981B TW 107119399 A TW107119399 A TW 107119399A TW 107119399 A TW107119399 A TW 107119399A TW I711981 B TWI711981 B TW I7119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wearable electronic
fixing frame
housing
be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9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1691A (zh
Inventor
林春吉
陳瑩珊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119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1198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01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1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1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1981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穿戴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主珠、二隔珠以及一珠串。二隔珠各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二隔珠的第一側分別可拆卸並設置於主珠的相對兩側。珠串的相對兩側分別連結於二第二側。

Description

穿戴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穿戴式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較小體積的穿戴式電子裝置。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穿戴式飾品如佛珠逐漸電子化而成為具有自動計次、顯示時間以及無線通訊等功能的穿戴式電子裝置。一般而言,廠商以串繩貫穿各珠體,而將各珠體串接成環狀佛珠。電子元件則集中配置於一主珠中,以使各電子元件間能相鄰而便於連接以及作用。此外,廠商為因應近年來電子產品體積微小化的趨勢,紛紛對各珠體的體積進行限縮以達成穿戴式電子裝置的體積微小化。
然而,因電子元件需一併設置於主珠內,又貫穿於主珠中的串繩不僅影響主珠中電子元件的空間配置,更佔據主珠內的配置空間,因而導致主珠必須維持一定的體積才能容納所有電子元件。故穿戴式電子裝置整體的體積微小化便因主珠的體積限制而難以達成。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穿戴式電子裝置,藉由設置隔珠於主珠兩側並將串繩鎖附於隔珠,以解決串繩貫穿於主珠中而導致穿戴式電子裝置體積難以微小化的問題。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主珠、二隔珠以及一珠串。二隔珠各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二隔珠的第一側分別可拆卸並設置於主珠的相對兩側。珠串的相對兩側分別連結於二第二側。
根據上述實施例所揭露的穿戴式電子裝置,因設置二隔珠於主珠兩側並將串繩鎖附於二隔珠,故可防止串接元件貫穿主珠,讓主珠內部的各組件能擁有更大的配置空間,且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空間配置。如此一來,主珠便能以較小的體積容納各電子元件,進而將穿戴式電子裝置的體積微小化。此外,隔珠可拆卸地設置於主珠,則讓使用者透過簡易快速的串繩以及結繩方式,便能拆卸隔珠以及串繩,進而依個人喜好調整副珠的個數或是更換不同外觀的副主體。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3。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圖1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分解圖。圖3為圖1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剖面圖。
本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10,適於以一充電座20進行無線充電。穿戴式電子裝置10包含一主珠100、二隔珠200以及一珠串300。主珠100包含一第一殼體101、一第二殼體102及一固定架103。第一殼體101例如呈半球型,並用以承載於充電座20。第二殼體102例如呈半球型並接合於第一殼體101而令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形成中空球殼。第一殼體101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1010。第二殼體102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1020。第二殼體102相連於第一殼體101,以令位於每一側的二凹槽1010、1020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107。
固定架103被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圍繞於內,並抵靠於第一殼體101以及第二殼體102。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架103為一平台結構,即固定架103呈一平板狀。主珠100可更具有二螺孔部106,二螺孔部106分別設置於固定架103的相對兩側,並分別設置於二容置槽107。本實施例中固定架103為一平台結構,且二螺孔部106分別設置於固定架103的相對兩側,但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固定架亦可為一凹台結構,即固定架103'之外形例如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且二螺孔部分別設置於固定架的相對兩側。凹台結構之詳細描述請見下方說明。
二隔珠200各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201以及一第二側202。二隔珠200的第一側201分別可拆卸並設置於主珠100的相對兩側。舉例來說,每一隔珠200可更包含一螺紋結構203,螺紋結構203設置於第一側201。二螺紋結構203可分別螺合於二螺孔部106。
主珠100更包含一電子組件104。電子組件104裝設於固定架103。詳細來說,電子組件104包含一電路板1040、一立體天線1041、一吸波頂片1042、一均光透鏡1043以及一供電組件1044。電路板1040設置於固定架103靠近第二殼體102的一側。立體天線1041設置於電路板1040遠離固定架103的一側,且電性連接電路板1040。此外,立體天線1041的外形為圓弧形。圓弧狀的立體天線1041相較於平面狀天線更貼合於圓弧形的第二殼體102,以更有效運用主珠100內有限的空間。此外,吸波頂片1042貼附於立體天線1041,以避免電力線以及磁力線干擾立體天線1041無線通訊的效能。均光透鏡1043則設置於立體天線1041以及第二殼體102間,且均光透鏡1043用以接收電路板1040上之光源(未繪示)所發出之光線,使由主珠100內發散至主珠100外的光線更均勻。
供電組件1044包含一電池10440、一無線充電組件10441以及一吸附磁鐵10442。電池10440設置於固定架103靠近第一殼體101的一側,並電性連接電路板1040。無線充電組件10441位於電池10440遠離固定架103的一側,並電性連接電池10440。詳細來說,無線充電組件10441包含一微震動器10441a、一充電線圈10441b以及一吸波底片10441c。微震動器10441a相連於電池10440遠離固定架103的一側,以於電池10440電力即將耗盡時以小幅度的震動提醒使用者。充電線圈10441b包覆微震動器10441a,並電性連接電池10440,以於充電時提供電池10440電力。吸波底片10441c貼附於充電線圈10441b,以防止電力線或磁力線影響供電組件1044的運作。此外,充電線圈10441b圍繞有一閒置空間10441d,而吸附磁鐵10442位於充電線圈10441b的閒置空間10441d中。即充電線圈10441b圍繞吸附磁鐵10442,而使充電線圈10441b所圍繞出的閒置空間10441d能被妥善利用。
再者,吸附磁鐵10442用以與充電座20中磁鐵的相作用而調整穿戴式電子裝置10與充電座20的位置關係,藉以讓穿戴式電子裝置10儘可能地處於充電效率較佳的位置。
珠串300包含多個副珠301以及一串接元件302。串接元件302例如為一彈性串繩,並串接這些副珠301與二隔珠200。這些副珠301介於二隔珠200之間,即二隔珠200鄰近於串接元件302之相對兩端,而這些副珠301鄰近於串接元件302之中央段。串接元件302例如可透過打結的方式於其相對兩端各形成一結頭3020,以令結頭3020的寬度W1較串接元件302的線寬W2寬。每一隔珠200各更具有一穿槽204。穿槽204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段2040以及一第二段2041。第一段2040較第二段2041靠近於副珠301,且第二段2041之寬度W4大於第一段2040的寬度W3。也就是說,第一段2040與第二段2041有一段差而於第一段2040與第二段2041間形成有一承靠面20410。串接元件302的線寬W2小於第一段2040之寬度W3,且結頭3020的寬度W1介於第一段2040的寬度W3與第二段2041的寬度W4之間,使得串接元件302相對兩端之二結頭3020分別抵靠於二承靠面20410,進而使串接元件302固定於二隔珠200中。本實施例中,串接元件302利用結頭3020承靠於承靠面20410而固定,但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串接元件的兩端亦可分別設有一止擋件,並分別以二止擋件承靠於承靠面而固定串接元件。
當使用者欲調整副珠301的數量或是更換不同外觀的副珠301時,首先需藉由手動的方式旋轉隔珠200,以使隔珠200的螺紋結構203脫離主珠100的螺孔部106。脫離主珠100的隔珠200將顯露串接元件302兩端的結頭3020於外,因此使用者便能將結頭3020解開,並將隔珠200從串接元件302中取下。接著即能進行更換副珠301的動作。在更換完成後,將隔珠200再次串於串接元件302,並將串接元件302兩端打結而形成二結頭3020。最後,再次以手動的方式旋轉隔珠200,以使隔珠200的螺紋結構203螺合於主珠100的螺孔部106中,串接元件302的結頭3020便能承靠於承靠面20410而使串接元件302固定於隔珠200內。如此一來,使用者即可較輕易地依個人喜好調整副珠301的個數或是款式。
請參閱圖4至圖7。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5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之第一殼體、第二殼體、隔珠以及珠串的分解圖。圖6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剖面圖。圖7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之遮蓋活動時的剖面圖。
第一實施例中,各隔珠200以螺紋結構203螺合於主珠100的螺孔部106中,但並不以此為限,本實施例中,每一隔珠200'包含一組接部205、一遮蓋206以及一固定環207。組接部205相連於遮蓋206,且例如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的設置於主珠100。詳細來說,主珠100可更包含二容置槽107以及二卡槽108。第一殼體101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1010。第二殼體102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1020。第二殼體102相連於第一殼體101,以令位於每一側的二凹槽1010、1020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107。二組接部205分別設置於二容置槽107。具體而言,第二殼體102以及第一殼體101圍饒出容置槽107,且夾持組接部205於容置槽107中。二卡槽108分別連通二容置槽107。二組接部205則各具有一卡扣結構2050並分別卡扣於二卡槽108,以使組接部205卡扣於主珠100的容置槽107中。
遮蓋206透過串接元件302'而可活動的設置於組接部205。具體而言,當穿戴式電子裝置10'因穿戴需要而將珠串300'沿擺動方向A撐開時,遮蓋206可隨著彎曲的串接元件302'活動(如圖7所示),而讓使用者更舒適地配戴穿戴式電子裝置10'。
此外,遮蓋206具有一第一半徑R1。容置槽107具有一第二半徑R2。第一半徑R1大於第二半徑R2。如此一來,當遮蓋206貼合於主珠100時,便能遮蔽組接部205以使主珠100具有平整的外觀。固定環207設置於組接部205,而讓使用者能將串接元件302'綁於固定環207中固定。此外,組接部205以及固定環207為一體成型,但並不以此為限,組接部205以及固定環207亦可為組合式結構。
當使用者欲調整副珠301的數量或是更換不同外觀的副珠301時,首先需使遮蓋206活動而遠離主珠100,以顯露固定環207於外。如此一來,使用者便能將綁於固定環207的串接元件302'解開,並將遮蓋206從串接元件302'中取下。接著即能進行更換副珠301的動作。在更換完成後,將遮蓋206再次串於串接元件302',並將串接元件302'兩端綁於二固定環207中。最後,活動遮蓋206以使遮蓋206貼合於主珠100,便完成隔珠200'與主珠100的組裝。
此外,於第二實施例中,串接元件302'利用綑綁於固定環207的方式而固定,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組接部與遮蓋分離時之立體圖。於本實施例中,固定環207'各具有一穿繩孔2070。串接元件302''穿過穿繩孔2070,且例如可將串接元件302''的兩端各打一單結而形成二結頭3020',而使二結頭3020'抵靠於固定環207'。本實施例中,串接元件302''固定於固定環207'的方式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組接部與遮蓋分離時之立體圖。於本實施例中,串接元件302'''的兩端例如透過單結的方式綁上一止擋件208,且止擋件208的寬度大於穿繩孔2070'的寬度,以令止擋件208抵靠於固定環207''而讓串接元件302'''固定於固定環207''。
再者,於第一實施例中,隔珠200以螺紋結構203螺合於固定架103的螺孔部106中。而第二實施例中,組接部205以卡扣的方式可拆卸地設置於主珠100,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10以及圖11,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11為圖10的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組接部以及固定架的立體圖。於本實施例中,固定架103'為凹型結構,即固定架103'之外形例如呈英文字母的「U字形」,且隔珠200''的組接部205'與主珠100'的固定架103'為一體成型。二隔珠200''的二組接部205'分別放置並固定於主珠100'之二容置槽107而將固定架103'設置於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上。二隔珠200''的二遮蓋206'分別可活動地遮蔽住二組接部205'。如此一來,除了可以省去組接部205'、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間之組裝結構之外,更可透過二組接部205'與固定架103'連成一體而增加組接部205'、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間的組裝強度。此外,固定架103'由平台結構改為凹型結構,是為了配合主珠100'外型而達到更有效的空間利用。
此外,請參閱圖12,圖12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在本實施例中,固定架103''為平台結構,即固定架103''呈平板狀,且隔珠200''的組接部205'與主珠100''的固定架103''為一體成型。二隔珠200''的組接部205'分別放置於主珠100''之二容置槽107而將固定架103''設置於第一殼體101與第二殼體102上。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因設置二隔珠於主珠兩側並將串繩鎖附於二隔珠,故可防止串接元件貫穿主珠,讓主珠內部的各組件能擁有更大的配置空間,且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空間配置。如此一來,主珠便能以較小的體積容納各電子元件,進而將穿戴式電子裝置的體積微小化。此外,隔珠可拆卸地設置於主珠,則讓使用者透過簡易快速的串繩以及結繩方式,便能拆卸隔珠以及串繩,進而依個人喜好調整副珠的個數或是款式。
此外,因立體天線的外型與主珠的外型相符,使立體天線能更緊密地貼合於主珠,以環繞出更大的一配置空間供其他電子原件配置。如此一來,便能有效的利用主珠中有限的空間,進而使體積微小化後的穿戴式電子裝置保有多元的功能。
再者,吸附磁鐵的數量從兩個減少成單個,並將單個吸附磁鐵改配置於充電線圈所圍繞出之空間中,除了磁鐵數量減少而縮減主珠內部所需的配置空間之外,更讓充電線圈所圍繞出的閒置空間能被妥善利用之外。如此一來,既能維持透過磁鐵來定位主珠與充電座之位置關係外,又能更有效的利用主珠內部的配置空間,以使主珠的體積微小化得以實施。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10'‧‧‧穿戴式電子裝置100、100'、100''‧‧‧主珠101‧‧‧第一殼體1010、1020‧‧‧凹槽102‧‧‧第二殼體103、103'、103''‧‧‧固定架104‧‧‧電子組件1040‧‧‧電路板1041‧‧‧立體天線1042‧‧‧吸波頂片1043‧‧‧均光透鏡1044‧‧‧供電組件10440‧‧‧電池10441‧‧‧無線充電組件10441a‧‧‧微震動器10441b‧‧‧充電線圈10441c‧‧‧吸波底片10441d‧‧‧閒置空間10442‧‧‧吸附磁鐵106‧‧‧螺孔部107‧‧‧容置槽108‧‧‧卡槽200、200'、200''‧‧‧隔珠201‧‧‧第一側202‧‧‧第二側203‧‧‧螺紋結構204‧‧‧穿槽2040‧‧‧第一段2041‧‧‧第二段20410‧‧‧承靠面205、205'‧‧‧組接部2050‧‧‧卡扣結構206、206'‧‧‧遮蓋207、207'、207''‧‧‧固定環2070、2070'‧‧‧穿繩孔208‧‧‧止擋件300、300'‧‧‧珠串301‧‧‧副珠302、302'、302''、302'''‧‧‧串接元件3020、3020'‧‧‧結頭20‧‧‧充電座A‧‧‧擺動方向R1‧‧‧第一半徑R2‧‧‧第二半徑W1、W3、W4‧‧‧寬度W2‧‧‧線寬
圖1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以及適用於穿戴式電子裝置之充電座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分解圖。 圖3為圖1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剖面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5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之第一殼體、第二殼體、隔珠以及珠串的分解圖。 圖6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剖面圖。 圖7為圖4之穿戴式電子裝置之遮蓋活動時的剖面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組接部與遮蓋分離時之立體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組接部與遮蓋分離時之立體圖 圖10為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圖11為圖10的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組接部以及固定架的立體圖。 圖12為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10‧‧‧穿戴式電子裝置
100‧‧‧主珠
200‧‧‧隔珠
300‧‧‧珠串
301‧‧‧副珠
302‧‧‧串接元件
20‧‧‧充電座

Claims (18)

  1. 一種穿戴式電子裝置,包含:一主珠,該主珠包含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一固定架及一電子組件,該第一殼體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該第二殼體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該第二殼體接合於該第一殼體,以令每一側的該二凹槽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共同將該固定架圍繞於內,該主珠具有二螺孔部,該二螺孔部設置於該固定架之相對兩側並分別設置於該二容置槽,該電子組件包含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置於該固定架;二隔珠,該二隔珠各具有相對的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該二隔珠的該第一側分別可拆卸並設置於該主珠的相對兩側;以及一珠串,該珠串的相對兩側分別連結於該二第二側;其中,每一該隔珠更包含二螺紋結構,該二螺紋結構分別設置於該二第一側,該二螺紋結構可分別螺合於該二螺孔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珠串包含多個副珠以及一串接元件,該些副珠彼此相鄰,且該些副珠中位於相對兩側的二該副珠分別相鄰於該二隔珠,該串接元件貫穿該些副珠,且包含二結頭,該二結頭位於該串接元件的相對兩端,每一該隔珠各具有一穿槽,該穿槽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段以及一第二段,該第一段較該第二段靠近於該副珠,且該第二段之寬度大於該第一段的寬度而於該第一段與該第二段間形成有一承靠面,該二結頭分別承靠於該二承靠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 架的結構為平台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架的結構為凹型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隔珠包含相連的一組接部以及一遮蓋,該組接部可拆卸的設置於該主珠,該遮蓋可活動的設置於該組接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珠包含一第一殼體以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該第二殼體的相對兩側各具有一凹槽,該第二殼體相連於該第一殼體,且每一側的該二凹槽各共同形成一容置槽,該二組接部分別設置於該二容置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珠更包含一固定架,該固定架的結構為凹型結構,該固定架與該二組接部為一體成形,該固定架透過該二組接部設置於該二容置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主珠更包含一固定架,該固定架的結構為平台結構,該固定架與該二組接部為一體成形,該固定架透過該二組接部設置於該二容置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遮蓋具有一第一半徑,該容置槽具有一第二半徑,該第一半徑大於該第二半徑。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每一該隔珠更包含一固定環,該固定環設置於該組接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固 定環具有一穿繩孔,該珠串穿過該穿繩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組件更包含一立體天線,該立體天線電性連接該電路板,且該立體天線的外形為圓弧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電路板設置於該固定架的一側,該立體天線設置於該電路板遠離該固定架的一側。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組件更包含一供電組件,該供電組件包含一電池以及一無線充電組件以及一吸附磁鐵,該電池設置於該固定架,並電性連接該電路板,該無線充電組件電性連接該電池,該吸附磁鐵位於該無線充電組件旁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電池設置於該固定架遠離該電路板的一側。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無線充電組件連接於該電池遠離該固定架的一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吸附磁鐵位於該無線充電組件遠離該電池的一側。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穿戴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無線充電組件包含一微震動器以及一充電線圈,該微震動器相連於該電池遠離該固定架的一側,該充電線圈包覆該微震動器,並電性連接該電池,此外,該充電線圈具有一閒置空間,該吸附磁鐵位於該充電線圈的該閒置空間。
TW107119399A 2018-06-06 2018-06-06 穿戴式電子裝置 TWI711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9399A TWI711981B (zh) 2018-06-06 2018-06-06 穿戴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9399A TWI711981B (zh) 2018-06-06 2018-06-06 穿戴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691A TW202001691A (zh) 2020-01-01
TWI711981B true TWI711981B (zh) 2020-12-01

Family

ID=69941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9399A TWI711981B (zh) 2018-06-06 2018-06-06 穿戴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1198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8324U (en) * 2009-05-25 2009-11-11 Univ Far East Number-counting Buddha bead
TW201540223A (zh) * 2014-04-18 2015-11-01 Fruitful Combination Invest Ltd 自動計數佛珠
CN106452487A (zh) * 2016-09-28 2017-02-22 安宁 一种智能拜佛记录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68324U (en) * 2009-05-25 2009-11-11 Univ Far East Number-counting Buddha bead
TW201540223A (zh) * 2014-04-18 2015-11-01 Fruitful Combination Invest Ltd 自動計數佛珠
CN106452487A (zh) * 2016-09-28 2017-02-22 安宁 一种智能拜佛记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1691A (zh) 2020-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20192B (zh) 穿戴式电子装置
US9366383B2 (en) Hold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WO2018119858A1 (zh) 柔性电子装置
US8747159B2 (en) Connector module
US20120051193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154425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8119856A1 (zh) 柔性电子装置
US10750795B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077213A1 (en) Peripheral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146296A1 (en) Projector
US20170012515A1 (en) Vibration motor
US820384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ack-up power supply
CN106030960A (zh) 云台及供电设备与外接供电装置
CN104270907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US20180091880A1 (en) Micro projector
TWI711981B (zh) 穿戴式電子裝置
CN209514282U (zh) 微型投影仪
TWI709878B (zh) 穿戴式電子裝置
TWI565999B (zh) 鏡頭模組
US20140373702A1 (en) Timbre processing adapter socket for electric guitar
US11226494B2 (en) Wearable devic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agnetic attraction
WO2019061027A1 (zh) 照明装置
CN209030263U (zh) 可旋转拆卸手机臂带
CN203773126U (zh) 通用型附加镜头之定位装置
KR101715240B1 (ko) 라인 고정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