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924B -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0924B TWI710924B TW107137352A TW107137352A TWI710924B TW I710924 B TWI710924 B TW I710924B TW 107137352 A TW107137352 A TW 107137352A TW 107137352 A TW107137352 A TW 107137352A TW I710924 B TWI710924 B TW I71092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ing
- signal
- processing unit
- control signal
- sensing signal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包括:根據一控制器之一第一感測單元感測一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致使一電子裝置根據第一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一執行緒。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隨著虛擬實境/混合實境的快速發展,優秀的虛擬實境效果係提供了更佳的沉浸式體驗。然而,隨著虛擬效果越來越真實,將使得使用者過於融入在虛擬情境中,而當使用者欲從虛擬環境中切換回原本的主畫面或者呼叫特定程式時,通常透過繁瑣的跳出程序才能達到前述之目的。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控制器架構在電子裝置運作期間達到快速切換系統模式或者呼叫特定應用程式為目前必須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包括一控制器以及一電子裝置。控制器包括一掛繩以及一第一感測單元。第一感測單元與掛繩連接,用以感測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處理單元。第一處理單元與控制器連接,用以根據第一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一執行緒。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更提供一種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包括:根據一控制器之一第一感測單元感測一掛繩的拉力
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致使一電子裝置根據第一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一執行緒。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更提供一種控制器,包括一掛繩以及一第一感測單元。第一感測單元與掛繩連接,用以感測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
110‧‧‧控制器
112a‧‧‧第一感測單元
112b‧‧‧第二感測單元
113‧‧‧記憶單元
114‧‧‧第二處理單元
120‧‧‧電子裝置
121‧‧‧第一處理單元
111‧‧‧掛繩
310‧‧‧彈簧感測器
212‧‧‧第一彈性元件
211、221‧‧‧外殼
213、223‧‧‧彈性元件
214‧‧‧掛繩
214a‧‧‧掛繩之第一端
214b‧‧‧掛繩之第二端
222‧‧‧第二彈性元件
S601~S612‧‧‧步驟流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之示意圖。
第2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感測單元與掛繩之連接示意圖。
第2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者拉動掛繩時彈性元件與掛繩之變化之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感測單元與掛繩之連接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將控制器與搖桿結合之示意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將控制器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之示意圖。
第6A、6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之流程圖。
有關本發明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適用之其他範圍將於接下來所提供之詳述中
清楚易見。必須了解的是下列之詳述以及具體之實施例,當提出有關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之示範實施例時,僅作為描述之目的以及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之示意圖。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包括一控制器110以及一電子裝置120。控制器110至少包括一掛繩111、一第一感測單元112a、一第二感測單元112b、一記憶體單元(或稱記憶單元)113以及一第二處理單元114。第一感測單元112a可為一拉力感測器,用以偵測對應於掛繩111之一端(第一端)之拉力以輸出對應之一第一感測訊號。第二感測單元112b亦為拉力感測器,用以偵測對應於掛繩111之另一端(第二端)之拉力以輸出對應之一第二感測訊號。記憶體單元113可與第一感測單元112a以及第二感測單元112b電性連接,包括一訊號接收電路(未顯示)以及一儲存單元(未顯示)。訊號接收電路用以自第一感測單元112a以及第二感測單元112b每隔一既定時間接收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並將其儲存至儲存單元中。舉例而言,儲存單元可為一個記憶體裝置或記憶體電路。在某些實施例中,儲存單元為非揮發性記憶體(例如ROM、EEPROM、快閃記憶體等)。第二處理單元114可透過多種方式實施,例如以專用硬體電路或者通用硬體(例如,單一處理器、具平行處理能力之多處理器、圖形處理器或者其它具有運算能力之處理器),用以存取記憶體單元113中所儲存的既定值、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等,並判斷第一感測訊號以及
第二感測訊號與既定值之間之關係,以根據判斷結果輸出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二控制訊號。其中,於另一實施例中,控制器110更可包括一通訊單元(未顯示),通訊單元可為一無線傳輸模組(例如Wi-Fi、藍芽無線模組、ZigBee或其它低功率短距離的傳輸協定等),使得第二處理單元114可透過無線傳輸模組將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傳輸至電子裝置120。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處理單元114亦可透過一I/O模組(例如micro USB、USB Type-C接頭等)等與電子裝置120或者搖桿(例如當電子裝置120為附有遊戲搖桿的遊戲主機時)連接,藉此透過I/O模組輸出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控制器110亦可透過I/O模組接收電源。根據本發明某些實施例,控制器110更可包括一電池模組,以對第一感測單元112a、第二感測單元112b、記憶體單元113、通訊單元以及第二處理單元114進行供電。
電子裝置120可為可攜式電子裝置、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用以實現VR的遊戲主機等,至少包括一第一處理單元121。第一處理單元121可透過多種方式實施,例如以專用硬體電路或者通用硬體(例如,單一處理器、具平行處理能力之多處理器、圖形處理器或者其它具有運算能力之處理器),用以根據輸入裝置(例如滑鼠、鍵盤、遊戲搖桿、控制器110等)之操作執行各種應用程式等。其中,電子裝置120更可包括一儲存裝置以及一顯示裝置(例如VR頭盔),儲存裝置用以儲存執行應用程式之相關資料以
及指令等,而顯示裝置用以顯示VR之畫面或者具有特定應用程式之使用者介面等。
第2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感測單元與掛繩之連接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第一感測單元212可與一彈性元件(例如彈力繩等)213容置於一外殼211中。彈性元件213之一第一端係固定於第一感測單元212上,而彈性元件213之一第二端則與掛繩214之一第一端214a連接。同樣地,第二感測單元222可與另一彈性元件(例如彈力繩等)223容置於一外殼221中。彈性元件223之一第一端係固定於第二感測單元222上,而彈力元件223之一第二端則與掛繩214之一第二端214b連接。響應於使用者拉動掛繩214時,彈性元件213和/或彈性元件223之一部分將被拉出外殼211或外殼221之外,使得第一感測單元212和/或第二感測單元222可感測到使用者施加於掛繩之拉力,藉此以輸出對應之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其中,於此實施例中,彈性元件的主要功能為將掛繩214恢復為被使用者拉動前的樣態,因此於其它實施例中,掛繩214亦可直接與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連接。
第2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使用者拉動掛繩時彈性元件與掛繩之變化之示意圖。如第2B圖所示,當使用者拉動靠近第一端214a之掛繩214時,彈性元件213之一部分會因為使用者的拉扯而被拉出外殼外,進而造成彈性元件213產生形變(圖中未顯示),而使得第一感測單元112a可響應於彈性元件213之形變感測到拉力的變化,並輸出對應於拉力之感測訊號。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使用第2A、2B圖所示之
圓形纏繞結構之目的為縮小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之體積,且其僅為本發明之一示例,本領域技術人員亦可根據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之結構以其它型態之架構呈現。其中,於本發明另一些實施例中,彈性元件可為彈片、彈力線、扭簧或者彈簧等。
根據本發明另一些實施例,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可為一電阻式感測器、一形變感測器、一彈簧感測器、一光學位移感測器以及一雷射感測器等。響應於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為電阻式感測器時,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可將彈性元件的形變轉換為電阻值,而第二處理單元114即可根據電阻值之改變產生對應之控制訊號。此外,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亦可直接附著於彈性元件上,以將彈性元件的形變轉換為電阻值。或者,如第3圖所示,響應於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為彈簧感測器時,掛繩214之兩端可分別與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如圖中所示,掛繩214之一端係掛在彈簧感測器310之掛勾上)連接。而響應於使用者拉動掛繩214時,第一感測單元212或者第二感測單元222即可根據設置於彈簧感測器310內的彈簧之變化量感測對應於使用者之拉力。此外,響應於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為光學位移感測器時,彈性元件之一端可與一感測物體連接或是標記一感測標記,而當使用者拉動掛繩214並改變感測物體或是感測標記之位置時,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可響應於感測物體或是感測標記之移動輸出對應之感測訊
號。或者,同樣地,響應於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為雷射感測器時,彈性元件之一端亦可與感測物體連接或是標記一感測標記,而當使用者拉動掛繩214並改變感測物體或是感測標記之位置時,第一感測單元212以及第二感測單元222可響應於感測物體或是感測標記遮斷紅外線訊號而輸出對應之感測訊號。
此外,為了方便使用者區別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以及第二端214b,其兩端之顏色可為不同的顏色。於另一實施例中,可在控制器110上方標示正面或背面,方便使用者配戴正確。或者,根據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為了辨識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以及第二端214b之相對位置,第二處理單元114可連接一方向感應器或者陀螺儀(圖中未顯示)。或者,於另一實施例中,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或第二端214b亦可與一方向感應器或者陀螺儀連接,使得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和/或第二端214b被拉動時,第二處理單元114可根據方向感應器或者陀螺儀所輸出的參數值判斷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所對應的方向或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和第二端214b之相對位置關係,於某些實施例中,第二處理單元114可根據方向感應器或者陀螺儀所輸出的參數值判斷第一端214a位於控制器110的右側,而第二端214b位於控制器110的左側。
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響應於第一感測訊號和/或第二感測訊號所輸出對應之拉力值超過一既定值時,第二處理單元114將記錄表示為(0/0)→(0/1)之訊號,而響應於拉力值自大於既定值之值恢復為一初始值時,第二處理單元114
記錄表示為(0/1)→(0/0)之訊號。換言之,響應於第二處理單元114記錄(0/0)→(0/1)→(0/0)之訊號時,則判斷使用者完成一次拉動之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二處理單元114根據方向感應器所輸出的參數值判斷被拉動的掛繩214之第一端214a或第二端214b位於控制器110的右端(上方)或左端(下方),而響應於對應於右側之拉力值超過既定值時,對應記錄(0/1)之訊號以及響應於對應於左側之拉力值超過既定值時,對應記錄(1/0)之訊號。換言之,第二處理單元114係根據拉力值所對應之方向決定傳送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由於記憶體單元113中的訊號接收電路每隔一既定時間將會儲存第一感測單元112a所輸出之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單元112b所輸出之第二感測訊號至儲存單元,因此第二處理單元114每隔既定時間存取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13中的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並判斷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既定值。當第二處理單元114判斷第一感測訊號和/或第二感測訊號大於既定值時,第二處理單元114透過通訊單元或I/O模組輸出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控制訊號(或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二控制訊號)至電子裝置120之第一處理單元121。反之,當第二處理單元114判斷第一感測訊號和/或第二感測訊號小於或等於既定值時,則判斷使用者可能不小心拉扯到掛繩214,因此第二處理單元114不輸出任何控制訊號至電子裝置120。
此外,根據本發明某些實施例,電子裝置120例如為附有左手以及右手的遊戲搖桿的遊戲主機,控制器110分別與左手以及右手的搖桿連接時(例如透過設置於控制器前端之一快扣),第二處理單元114所輸出的第一控制訊號或第二控制訊號亦可透過搖桿(或遊戲把手)傳送到電子裝置120,使得電子裝置120之第一處理單元121可進一步地判斷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為來自左手的搖桿或者右手的搖桿,以便執行不同之操作。舉例來說,如第4圖所示,響應於使用者或者位於使用者周圍的人拉動右手外側之掛繩時,第二處理單元114判斷輸出對應於右側之第一控制訊號,接著第一處理單元121判斷第一控制訊號係來自右手之搖桿,電子裝置120即可進一步地判斷此一拉動動作係來自使用者之右手外側,並隨之執行對應之動作。
接著,根據本發明某些實施例,電子裝置120之第一處理單元121則根據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執行對應之執行緒。舉例來說,響應於電子裝置120為一般的電腦主機且使用者將第一控制訊號預設為開啟翻譯軟體時,第一處理單元121將根據第一控制訊號開啟翻譯軟體並將其顯示於一顯示螢幕上。或者,當電子裝置120為智慧型手機時,可透過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執行特定應用程式中的一些操作。舉例來說,當應用程式為攝影應用程式時,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可為拍照、調整相機模式等操作(例如如第5圖所示);當應用程式為影音應用程式時,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可用以調整音量或者切換歌曲;或者第一控制訊
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亦可用以將智慧型手機切換為一靜音模式等。另外,於另一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20為用以實現VR的主機,且使用者透過VR頭盔進入虛擬實境中時,若第一處理單元121接收到第二控制訊號,則第一處理單元121將系統模式自VR應用程式中切換「房間模式」,以快速地將使用者從虛擬實境中拉回現實環境。藉此,在使用者於無法掌握周圍環境之情況下,位於使用者周圍的人可透過拉動掛繩以主動地切換電子裝置120之模式,以達到將使用者自虛擬實境中拉回現實環境之目的。其中,「房間模式」為透過「VR鏡頭」將房間內所有物體的邊緣線條顯示給使用者,於其他實施例中,系統模式亦可切換為「VR鏡頭模式」,透過「VR鏡頭」顯示使用者周圍環境的畫面與實際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當記憶體單元113儲存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時,記憶體單元113更可儲存分別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之時間戳,以供第二處理單元114更進一步地根據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所分別對應之時間戳決定是否要輸出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以避免使用者誤拉掛繩214時造成第一處理單元121執行錯誤的操作。舉例來說,響應於第二處理單元114判斷第一感測訊號(或第二感測訊號)所對應之拉力值大於既定值(即訊號自(0/0)→(0/1))時,第二處理單元114同時記錄相應之時間點,以作為第一時間戳。然而,響應於第一感測訊號(或第二感測訊號)所對應之拉力值自大於既定值之值變回初始值(即訊號自(0/1)→(0/0))時,第
二處理單元114亦記錄相應之時間點,以作為第二時間戳。其中,當第一時間戳與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大於一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第二處理單元114才輸出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控制訊號(或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二控制訊號)。此外,第二處理單元114可適當地刪除所記錄的時間戳,以避免時間戳佔用太多的記憶體空間。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響應於第二處理單元114同時或者短時間內(例如1秒)接收到對應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即短時間內訊號自(0/0)→(1/1))時,則此一狀況可能表示使用者不小心大力拉扯到掛繩,或者使用者將控制器110扣接於電子裝置120時,暫時沒有使用電子裝置120的需求,而藉由控制器110與掛繩214將電子裝置120垂掛於手臂上,因此第二處理單元114將忽略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而不輸出任何控制訊號,以避免第一處理單元121執行錯誤之操作。
此外,於另一實施例中,當使用者暫時不使用控制器110和/或電子裝置120時,亦可命令第二處理單元114暫時忽略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儘管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大於既定值),以避免第一處理單元121執行不必要之操作。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當第二處理單元121致能預設應用程式後,若使用者欲切換回原本的顯示畫面,則根據設定拉動掛繩214對應於「關閉預設應用程式」之一端,以重新輸出對應於預設應用程式之控制訊號,以失能預設應用程
式。同樣地,響應於第一處理單元121將系統模式切換為「房間模式」後,若使用者拉動掛繩214對應於「切換回系統模式」之一端,以重新傳輸對應於切換系統模式之控制訊號(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為第二控制訊號),以將系統模式切換回原先所執行的VR應用程式。在某些實施例中,響應於「開啟預設應用程式」以及「關閉預設應用程式」皆對應至第一控制訊號時,於預設應用程式開啟後,若第一處理單元121接收到第二控制訊號,則第一處理單元121將忽略第二控制訊號,而不執行任何動作,直到再次接收到第一控制訊號為止。同樣地,響應於「切換系統模式」皆對應至第二控制訊號時,於系統模式根據第二控制訊號切換至「VR鏡頭模式」後,若第一處理單元121接收到第一控制訊號,將忽略第一控制訊號而不執行任何動作,直到再次接收到第二控制訊號為止。或者,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於開啟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系統模式後,第一處理單元121亦可根據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之任一者關閉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回VR應用程式。換言之,使用者可透過拉動掛繩214之任一端即可關閉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回VR應用程式。於另一實施例中,使用者可預先設定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對應之功能。
第6A、6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之流程圖。於步驟S601,透過控制器110之第一感測單元112a感測掛繩214之一端之拉力以輸出第一感測訊號,以及透過控制器110之第二感測單元112b感測掛繩214之另一端之拉力以輸出第二感測訊號。於步驟S602,將第一感測訊
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儲存至控制器110之記憶體單元113。於步驟S603,控制器110之第二處理單元114自記憶體單元113存取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並判斷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既定值。響應於第一感測訊號或者第二感測訊號大於既定值時,進入步驟S604,第二處理單元114取得第一感測訊號和/或第二感測訊號之拉力值大於既定值時所對應之第一時間戳以及拉力值小於既定值時所對應之第二時間戳。於步驟S605,第二處理單元114判斷第一時間戳以及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是否大於第一既定時間間隔。其中,第一時間戳係指拉力值大於既定值時所對應之時間戳,以及第二時間戳係指拉力值變回初始值時所對應之時間戳。響應於第一時間戳以及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小於或等於既定時間間隔時,進入步驟S607,第二處理單元114忽略第一感測訊號和/或第二感測訊號,而不輸出對應之第一控制訊號和/或第二控制訊號。
反之,響應於第一時間戳以及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大於既定時間間隔時,進入步驟S606,第二處理單元114進一步地判斷是否同時或者在一第二既定時間內(極小的誤差時間)接收到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響應於第二處理單元114同時或者在第二既定時間內接收到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時,進入步驟S607,第二處理單元114忽略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而不輸出對應之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第二控制訊號。
反之,響應於第二處理單元114未同時或者在第二
既定時間內接收到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一時間戳時,進入步驟S608,第二處理單元114透過通訊單元或I/O模組輸出對應於第一感測訊號之第一控制訊號或者對應於第二感測訊號之第二控制訊號至電子裝置120。接著,進入步驟S609,電子裝置120之第一處理單元121根據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執行對應之第一執行緒或者第二執行緒(例如開啟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系統模式)。於步驟S610,於第一處理單元121致能應用程式或者切換系統模式後,第二處理單元114持續判斷第一感測單元112a所接收到之第一感測訊號或者第二感測單元112b所接收到之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既定值、輸出對應之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至第一處理單元121,第一處理單元121並判斷接收到的感測訊號為對應於第一執行緒之第一控制訊號或者對應於第二執行緒之第二控制訊號。其中,判斷第一感測訊號以及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既定值之流程可與前述之步驟S603~S606相同,在此即不加以描述以精簡說明。響應於接收到的控制訊號與先前所執行之執行緒對應的控制訊號不同時,則進入步驟S611,第一處理單元121忽略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反之,當接收到的控制訊號所與先前所執行之執行緒對應的控制訊號相同時,進入步驟S612,第一處理單元121根據第一控制訊號或者第二控制訊號關閉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再次切換系統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者亦可命令第一處理單元121於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第二控制訊號之任一者時,即直接關閉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再次切換系統模式,並不以
第6圖所示之實施例為限。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上述方法已在使用一系列步驟或方框之流程圖的基礎上描述,但本發明不侷限於這些步驟的順序,並且一些步驟可不同於其餘步驟的順序執行或其餘步驟可同時進行。此外,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理解在流程圖中所示的步驟並非唯一的,其可包括流程圖的其它步驟,或者一或多個步驟可被刪除而不會影響本發明的範圍。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所提出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透過掛繩、彈性元件以及拉力感測器之結合,使得掛繩除了具有防止控制器掉落之功用外,更可使得使用者或者位於使用者周圍的人藉由拉動掛繩之任一端來達到快速致能特定應用程式或者切換系統模式之功效,藉此以將使用者從虛擬實境中拉回現實環境。
以上敘述許多實施例的特徵,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清楚理解本說明書的形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理解其可利用本發明揭示內容為基礎以設計或更動其他製程及結構而完成相同於上述實施例的目的及/或達到相同於上述實施例的優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能夠理解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等效構造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作任意之更動、替代與潤飾。
110‧‧‧控制器
112a‧‧‧第一感測單元
112b‧‧‧第二感測單元
113‧‧‧記憶單元
114‧‧‧第二處理單元
120‧‧‧電子裝置
121‧‧‧第一處理單元
111‧‧‧掛繩
Claims (18)
- 一種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包括:一控制器,包括:一掛繩;一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連接,用以感測上述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以及一第二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之一第二端連接,用以感測上述掛繩對應於上述第二端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其中上述掛繩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二端,以及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之上述第一端連接;以及一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處理單元,與上述控制器連接,用以根據上述第一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一執行緒,並根據上述第二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二執行緒,該第一執行緒不同於該第二執行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其中,上述第一執行緒以及上述第二執行緒係對應至開啟一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一系統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更包括:一第二處理單元,判斷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單元之一第一感測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一既定值,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 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第二處理單元輸出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二控制訊號;以及一記憶單元,與上述第一感測單元以及上述第二感測單元連接,用以儲存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以及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一時間戳,以及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變回一初始值,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二時間戳,以及上述第二處理單元更判斷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是否大於一第一既定時間間隔;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大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上述第二處理單元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以及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小於或等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上述第二處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二處理單元同時或者於一第二既定時間內接收到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時,上述第二處 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其中於上述第一處理單元開啟上述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上述系統模式後,上述第一處理單元更根據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關閉上述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再次切換上述系統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其中上述控制器更包括:一I/O模組,用以與上述電子裝置或者上述電子裝置之至少一輸入裝置連接,使得上述第二處理單元透過上述I/O模組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至上述第一處理單元;或者一無線傳輸模組,使得上述第二處理單元透過上述無線傳輸模組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至上述第一處理單元。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系統,其中上述控制器更包括:一方向感應器,與上述第二處理單元連接,用以判斷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相對位置;其中,上述第二處理單元更根據上述相對位置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
- 一種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包括:根據一控制器之一第一感測單元感測一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 根據上述控制器之一第二感測單元感測上述掛繩對應於一第二端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其中,上述掛繩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二端,以及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之上述第一端連接;致使一電子裝置根據上述第一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一執行緒;以及致使上述電子裝置根據上述第二控制訊號執行一第二執行緒;其中該第一執行緒不同於該第二執行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執行緒以及上述第二執行緒係對應至開啟一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一系統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更包括:透過上述控制器之一處理單元判斷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單元之一第一感測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一既定值,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處理單元輸出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二控制訊號;將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以及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儲存至上述控制器之一記憶單元;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 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一時間戳,以及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變回一初始值時,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二時間戳,以及上述處理單元更判斷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是否大於一第一既定時間間隔;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大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透過上述處理單元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以及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小於或等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透過上述處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其中:響應於上述處理單元同時或者於一第二既定時間內接收到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時,上述處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其中於上述電子裝置開啟上述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切換上述系統模式後,上述電子裝置更根據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關閉上述預設應用程式或者再次切換上述系統模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控制方法, 更包括:透過一方向感應器判斷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相對位置,其中上述方向感應器與上述處理單元連接,以及上述處理單元更根據上述相對位置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
- 一種控制器,包括:一掛繩;一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連接,用以感測上述掛繩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一第二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之一第二端連接,用以感測上述掛繩對應於上述第二端的拉力以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其中上述掛繩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上述第二端,以及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掛繩之上述第一端連接;以及一通訊單元,與一處理單元連接,使得上述處理單元透過通訊單元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控制器,其中上述處理單元判斷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單元之一第一感測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第二感測訊號是否大於一既定值,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處理單元輸出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二控制訊號;以及一記憶單元,與上述第一感測單元以及上述第二感測單 元連接,用以儲存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以及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大於上述既定值時,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一時間戳,以及響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自上述既定值變回一初始值,上述記憶單元更儲存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一第二時間戳,以及上述處理單元更判斷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是否大於一第一既定時間間隔;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大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上述處理單元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以及其中,響應於上述第一時間戳與上述第二時間戳之間之差異小於或等於上述第一既定時間間隔時,上述處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控制器,其中響應於上述處理單元同時或者於一第二既定時間內接收到對應於上述第一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以及對應於上述第二感測訊號之上述第一時間戳時,上述處理單元忽略上述第一感測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感測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控制器,其中上述通訊單元包括:一I/O模組,與上述處理單元連接,使得上述處理單元 透過上述I/O模組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或者一無線傳輸模組,與上述處理單元連接,使得上述處理單元透過上述無線傳輸模組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控制器,更包括:一方向感應器,與上述處理單元連接,用以判斷上述第一感測單元與上述第二感測單元之一相對位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更根據上述相對位置輸出上述第一控制訊號或者上述第二控制訊號。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7352A TWI710924B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CN201811366419.3A CN111090328A (zh) | 2018-10-23 | 2018-11-16 | 电子装置控制系统、电子装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37352A TWI710924B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6690A TW202016690A (zh) | 2020-05-01 |
TWI710924B true TWI710924B (zh) | 2020-11-21 |
Family
ID=70391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7352A TWI710924B (zh) | 2018-10-23 | 2018-10-23 |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090328A (zh) |
TW (1) | TWI71092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2981A (en) * | 1999-12-09 | 2000-12-19 | Visual Strings, Llc | Finger placement sensor for stringed instruments |
US6822153B2 (en) * | 2001-05-15 | 2004-11-23 | Nintendo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real time music composition |
US20110251021A1 (en) * | 2008-11-16 | 2011-10-13 | Vyacheslav Zavadsk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trength training |
US20170368413A1 (en) * | 2016-03-12 | 2017-12-28 | Arie Shavit | 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monitoring and providing feedback of train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24735B1 (ko) * | 2015-01-19 | 2021-11-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생체 정보를 이용하여 적응적 제어가 가능한 웨어러블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이의 동작 방법 |
TWM502490U (zh) * | 2015-03-25 | 2015-06-11 | wen-huan Wang | 拉力式健身器材之無線傳輸系統 |
CN205050370U (zh) * | 2015-10-17 | 2016-02-24 | 刘蕴 | 一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 |
CN105468266B (zh) * | 2015-11-16 | 2018-05-0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应用的操作方法 |
CN206075231U (zh) * | 2016-06-29 | 2017-04-05 |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
-
2018
- 2018-10-23 TW TW107137352A patent/TWI710924B/zh active
- 2018-11-16 CN CN201811366419.3A patent/CN1110903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2981A (en) * | 1999-12-09 | 2000-12-19 | Visual Strings, Llc | Finger placement sensor for stringed instruments |
US6822153B2 (en) * | 2001-05-15 | 2004-11-23 | Nintendo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 real time music composition |
US20110251021A1 (en) * | 2008-11-16 | 2011-10-13 | Vyacheslav Zavadsk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trength training |
US20170368413A1 (en) * | 2016-03-12 | 2017-12-28 | Arie Shavit | Train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monitoring and providing feedback of trainin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90328A (zh) | 2020-05-01 |
TW202016690A (zh) | 2020-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60776B1 (ko) | 생체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외부 오디오 장치와 연동하여 동작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US10248189B2 (en) | Present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object based on one or more conditions | |
KR102479052B1 (ko) | 복수의 컨트롤러를 이용한 전자 장치의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US9998665B2 (en) | Camera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context | |
KR20190102715A (ko) | 컨트롤러와 접촉된 신체 부위에 따라 그래픽 객체를 다르게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 |
KR20200076449A (ko) | 증강 장치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 |
KR20200076169A (ko) | 놀이 컨텐츠를 추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
US11367258B2 (en) | Display device, user terminal device,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KR20190112406A (ko) | 입력 수단에 따른 어플리케이션으로 사용자 입력을 전달하는 모바일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KR20210032876A (ko) | 버튼 설정 방법, 장치 및 기록 매체 | |
US1116976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volume adjustment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 |
KR20190134863A (ko) | 외부 전자 장치를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2572675B1 (ko) |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적응적으로 구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EP3819747A1 (en)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system and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 | |
TWI710924B (zh) | 電子裝置控制系統、電子裝置控制方法以及控制器 | |
US9486699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having stored there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 |
JP7140465B2 (ja) |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ゲーム処理方法 | |
KR102444924B1 (ko) | 가상 현실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
CN10371654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 |
CN10952187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旋转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
CN112492096A (zh) | 一种视频播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354519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10095029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irtual environment image | |
KR20190118762A (ko) | 사용 이력을 표시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 |
TWM449618U (zh) | 用於互動遊戲的可設定手持式電子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