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0453B -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10453B
TWI710453B TW108119992A TW108119992A TWI710453B TW I710453 B TWI710453 B TW I710453B TW 108119992 A TW108119992 A TW 108119992A TW 108119992 A TW108119992 A TW 108119992A TW I710453 B TWI710453 B TW I7104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rim
star
spokes
d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9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14297A (zh
Inventor
馬塞爾 布呂克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複合材料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複合材料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複合材料研究有限責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4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4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10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10453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0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 B29C70/10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 B29C70/16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 B29C70/24Fibrous reinforcement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fibrous reinforcements, e.g. hollow fibres using fibres of substantial or continuous length oriented in at least three directions form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2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on a rotating mould, former or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30Shaping by lay-up, i.e. applying fibres, tape or broadsheet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Shaping by spray-up, i.e. spraying of fibres on a mould, former or core
    • B29C70/38Automated lay-up, e.g. using robots, laying filaments according to predetermine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0/00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C70/04Shaping composites, i.e. plastics material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comprising reinforcements only, e.g. self-reinforcing plastics
    • B29C70/28Shaping operations therefor
    • B29C70/5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e.g. feeding or storage of prepregs or SMC after impregnation or during age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1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apertured to simulate spoked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5/00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 B60B5/02Wheels, spokes, disc bodies, rims, hubs, wholly or predominantly made of non-metallic material made of synthetic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提供製造星形輪輻(5)之方法,將製造裝置(100)捲繞纖維線圈(3)及使纖維線圈(3)變形成星形輪輻(5)。製造裝置(100)包含輪輞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4)。偏轉裝置(2)及偏轉裝置(4)經配置以圍繞偏轉裝置(2、4)之配置(10)之內部。在第一步驟,圍繞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至少一部分捲繞纖維束(111)以作為纖維線圈(3)。在第二步驟,在配置(10)內部的方向移位輪轂側偏轉裝置(4)之至少一部分,纖維線圈(3)變形成星形,故在輪轂側偏轉裝置(4)與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輪輻(12)由纖維線圈(3)之部分形成,輪輻形成閉合星形輪輻(5)之至少一部分。

Description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 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利用一或多個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此外,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製造該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該星形輪輻本身以及一種輻條輪。
星形輪輻(spoke star)係一至少近似地星形結構,該結構之半徑係由輪輻形成。
已知自纖維塑膠複合物材料製造輻條輪(spoked wheels)。在先前技術中,已知纖維塑膠複合物材料之機動車輛輪輞(rim),看起來像鑄鐵輪輞。此等輪輞係藉由纖維墊賦予形狀,該等纖維墊安裝在一成形模板上。浸漬纖維墊固化以便產生輻條輪。
此先前技術之缺點係需要預成型元件以便賦予輪輞其形狀。此等形式在製造上成本相對較高,且因此係昂貴的。此外,該等元件僅允許製造特定類型的特定尺寸之輻條輪。此外,已知解決方法中之纖維利用並非最優的。
EP 0 089 809 A1揭示一種具有近似苜蓿葉之形狀的纖維強化元件,該纖維強化元件可用作飛輪之輪輻元件。自輪轂(hub)區段開始,三個纖維束圍繞三個環形整形元件置放,該等整形元件決定各自具有兩個輪輻之輪輻區段的輪輻形狀,該等纖維束自一個輪輻區段移動至下一個輪輻區段。
在此,缺點亦在於該等整形元件僅適合特定類型之輪輻元件。此使得此方法關於不同類型之輪輻元件的製造沒有靈活性。
本發明之目標提議在不同類型之星形輪輻及/或輪或輪輞的製造中實現更大靈活性。
本發明之標的係一種用於星形輪輻之製造方法,在該製造方法期間,使用一製造裝置,該製造裝置具有輪輞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及輪轂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將該製造裝置用於捲繞一纖維線圈及用於使該纖維線圈變形成一星形輪輻。輪輞側處的該等偏轉裝置及輪轂側處的該等偏轉裝置係經配置以圍繞該等偏轉裝置之配置之一內部。在一第一步驟中,圍繞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至少一部分捲繞一連續纖維束以作為一纖維線圈。在一第二步驟中,在此捲繞之後,在該配置之該內部的方向上移位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之至少一部分,該纖維線圈變形成一星形。在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與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間,輪輻由該纖維線圈之部分形成,該等輪輻形成一閉合星形輪輻之至少部分。
根據本發明之一星形輪輻可藉由一纖維線圈之變形製造,且因此該星形輪輻可看作為一變形之環。較佳地,該等輪輻至少近似徑向地延伸。在內徑上及在外徑上的該等輪輻之末端之間的連接較佳具有不同長度。替代地,輪輻亦可具有一平行組態。該等輪輻在很大程度上較佳係直線的。
纖維束較佳為一束的多個連續纖維,諸如特別具有單向纖維剖面之一粗紗或多個粗紗,或帶、桅桿、細長之預浸材料,或細長之紗幕或網狀物。如複合纖維技術中之演講中習慣使用的,連續纖維實際上在長度上並非無盡的。本發明申請案中之連續纖維係定義為具有比輪輻長之特殊屬性的纖維。然而,亦可設想使用比輪輻短之纖維且將該等纖維組合成較長纖維束。
可提供一星形輪輻例如作為一輻條輪之部分。該星形輪輻可用於 輪轂至輪圈(wheel rim)之連接。較佳地,該星形輪輻具有完全數目之輪輻。較佳地,該星形輪輻在組態上旋轉對稱,其中相互旋轉對稱之區段每次特別包含兩個輪輻。
所使用的偏轉裝置之配置之中點可為例如一捲繞中心。然而,該捲繞中心亦可為此配置內部的另一點。
可為多個星形輪輻類型提供儲備偏轉裝置,從而需要大量的偏轉點且在星形輪輻之製造期間有少量偏轉點未使用。舉例而言,星形輪輻可利用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輪轂側偏轉裝置之群組製造,此等群組能夠具有不同數目之偏轉裝置。在最簡單例子中,輪輞側偏轉裝置與輪轂側偏轉裝置交替。該等群組因而每次具有一個偏轉裝置。若兩個偏轉裝置配置在一群組中,則星形輪輻可沿著輪轂側或沿著輪輞側延伸較長區段。此外,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輪轂側偏轉裝置之該等群組中之至少一者中的兩個偏轉裝置能夠由於該等偏轉裝置在圓周方向上之位置而製造該等輪輻之不同傾斜。在一群組中具有多於兩個偏轉裝置之情況下,有可能適應在輪轂側或輪輞側上的星形輪輻之圓周區段之趨勢,例如,以近似圓形趨勢。亦可設想在輪輞側與輪轂側之間的輪輻中趨向使用偏轉裝置,以便使輪輻具有彎曲。
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較佳與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同時位移,尤其以使得在該纖維線圈中維持張緊之方式。用於此目的之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可在該等偏轉裝置之該配置之該內部的方向上位移較大範圍。
在位移之前的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較佳配置成離開該配置之該內部,尤其離開該捲繞中心的距離比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大。在位移之後,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配置成離開該配置之該內部,尤其離開該捲繞中心的距離比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大。用於該距離的該等偏轉裝置之相關點係定義為該纖維線圈離開該等偏轉裝置所在的點。
較佳地,該纖維線圈具有在徑向方向上總體上至少近似相同之厚 度。以此方式,可達成所得星形輪輻中之輪輻之均勻厚度。位於輪輻之間的星形輪輻之區域可具有相同厚度。
較佳地,該纖維線圈係在重疊層中捲繞。該纖維線圈中之該等層之位置在變形期間較佳維持。出於此目的,該纖維線圈在張力下或至少在形狀上可保持,直至變形結束。
該等偏轉裝置可設計為套筒,該等套筒在其內部具有連續鑽孔。在此情況下,該等套管可保持在星形輪輻上或中,或再次被移除。可在一偏轉裝置載體上置放一套筒以用於使一纖維線圈變形成一星形輪輻,該偏轉裝置載體可例如設計為一位移裝置之一移動器上的一輪軸。在變形已發生之後,包括該等套筒之星形輪輻可自該偏轉裝置載體脫下。該等套筒之連續鑽孔可用於將星形輪輻扣接至輪轂或輪圈。可設想將該等套筒嵌入至輪轂或輪圈中。
此製造方法之一個益處係可藉由該纖維線圈之捲繞及變形來製造星形輪輻。在該纖維線圈之變形期間,該等纖維有利地既不壓縮亦不拉伸,而是僅彎曲。無纖維在變形期間自捲繞平面彈出,即使捲繞之材料在彎曲期間在彎曲點處被賦予在中性纖維之任一側上不同長度之截面。由於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處之不同彎曲方向,壓縮及拉伸在中性纖維之兩側上彼此抵消。此等層僅相對於彼此滑動,至少在濕捲繞材料之情況下,此不引起問題。
此方法之一個益處係,由於該等偏轉裝置能夠位移,關於可製造之星形輪輻的形狀存在巨大自由度。有可能藉由同一製造裝置製造不同尺寸之星形輪輻及/或具有不同數目之輪輻的星形輪輻。為此,調適該纖維線圈之尺寸、該等偏轉裝置之數目、在變形開始及結束時的位置。對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之移動順序的控制可適應前述情形。
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至少一個部分在其徑向位置上可 相對於該配置之該內部,尤其自一捲繞中心位移至用於該纖維線圈之變形過程的一起始位置,以便調整待製造的星形輪輻之尺寸。
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可至少近似地在該纖維線圈之捲繞方向上或至少近似地在圓周方向上圍繞該配置之該內部,尤其圍繞該捲繞中心特別地以使得一星形輪輻之至少一個輪輻係至少近似徑向地定向的方式位移。
利用此位移,可達成該等輪輻相對於該星形輪輻之一徑向方向的定向。因此,可完成對該星形輪輻之設計之修改。舉例而言,輪輻可徑向地延伸,或相鄰輪輻可平行地延伸或替代地在相反方向上具有相同傾斜,或在輪轂與輪圈之間的不同剖面。
較佳地,圍繞該星形輪輻之一外部圓周捲繞一連續纖維束之一輪輞線圈,該輪輞線圈係特別地組態為一輪圈或一輪圈之一部分。
以此方式,可製造輪輞。較佳地,可圍繞該星形輪輻捲繞先前用於製造該星形輪輻之同一纖維束,以便製造輪圈或輪圈之一部分。
較佳地,一偏轉裝置經設計以能夠圍繞一旋轉軸線旋轉且在其外部圓周上具備一螺旋凹部,該纖維線圈位於該螺旋凹部中。該旋轉軸線在該螺旋凹部之內部中延伸,且旋轉偏轉裝置以便使該纖維線圈在該旋轉軸線之方向上在該偏轉裝置的外部圓周上移動。亦可設想使用雙螺旋。
在此偏轉裝置幫助下,有可能更改輪輻在該輻條輪之軸向方向上的位置。
根據前述技術方案中之一者的方法,特徵在於,該星形輪輻之輪輞側外部區段及/或該輪輞線圈係抵靠一塑形裝置,較佳抵靠該星形輪輻之內部及/或該輪輞線圈置放。
特別地,利用此塑形裝置,抵靠該塑形裝置平放的該星形輪輻及/或該輻條輪之區段可被賦予由該塑形裝置決定之形狀,較佳該星形輪輻及/或 該輪輞線圈的外輪廓之均勻圓化,較佳具有相同半徑。
不同的塑形裝置可用於該星形輪輻的外部區段及一輪輞線圈之區段。不同的塑形裝置可用於不同類型之星形輪輻。
一塑形裝置可以可移動方式配置在其自身的位移裝置上。
具有或不具輪輞線圈之成品星形輪輻較佳尤其自預浸漬材料濕捲繞。然而,亦有可能在捲繞之後浸漬該星形輪輻。在浸漬條件中,該星形輪輻可固化,或該星形輪輻可藉由直接化學反應固化。在此之後,該星形輪輻且尤其該輪輞線圈可圓形地回轉或接地。
在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中,提出一種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一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該製造裝置包含複數個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複數個輪轂側偏轉裝置,該等偏轉裝置中之每一者經設置以收納一纖維線圈,且在一纖維線圈之一變形開始時經配置以圍繞該等偏轉裝置之一配置的一內部。此外,該製造裝置包含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之複數個位移裝置,藉由該複數個位移裝置,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可自該變形開始時之一位置在該配置之該內部的方向上位移。
圍繞該配置之內部的偏轉裝置之配置意味著在該變形開始時的該等偏轉裝置不位於該配置之該內部中,而實際上配置在一內部區域外部,例如,在配置之邊界上或邊界附近。
藉助於此製造裝置,可製造由纖維線圈製成的各種形狀之星形輪輻。
一位移裝置包含一位移軸線,一偏轉裝置可尤其以線性方式延伸該位移軸線移動。較佳地,該製造裝置包含用於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多個位移裝置。由於此等位移裝置,有可能同時地位移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及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藉由兩種類型之偏轉裝置之移動的合適關係,偏轉裝置可在變形期間保持該纖維線圈拉緊。此具有連續纖維束之各個層在變形期間 維持其配置且彼此不交叉之益處。以此方式,可達成星形輪輻之良好品質。
可設置一致動裝置,用於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之位移裝置的移動可與該致動裝置配合,以便在變形期間保持該纖維線圈拉緊。較佳地,該致動裝置包含一電子機器控制器。
較佳地,該製造裝置包含一捲繞裝置,利用該捲繞裝置,可圍繞一捲繞中心捲繞一連續纖維材料,以便形成纖維線圈。為此,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配置可輪流地置放。特別地,一連續纖維束可以此方式捲繞至該等偏轉裝置的外側上。在一個替代例中,該捲繞裝置或其一部分亦可圍繞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移動。替代地,有可能手動地捲繞該纖維線圈。
較佳地,至少一個位移裝置可在該等偏轉裝置配置所在之一表面中樞轉。特別地,該位移裝置可圍繞該配置之該內部中的一點樞轉,較佳圍繞該捲繞中心樞轉。
此樞轉使得有可能圍繞該等偏轉裝置之該配置或該捲繞中心更改該等偏轉裝置在圓周方向上之位置。以此方式,可改變相鄰偏轉裝置之間的距離。另外或替代地,亦可設想將一位移裝置設計成可相對於其位移軸線橫向地移動。
較佳地,輪輞側偏轉裝置及輪轂側偏轉裝置之群組在該捲繞方向上圍繞該配置之該內部連續地跟隨。一群組包含較佳至少一個輪輻偏轉裝置,較佳精確地兩個偏轉裝置及/或多於兩個偏轉裝置。特別地,一個輪轂側偏轉裝置跟隨兩個輪輞側偏轉裝置。
後一選項具有所得輪輻之徑向外部末端在圍繞該配置之圓周方向上的距離大於所得輪輻之徑向內部末端在徑向方向上的距離之益處。此使該星形輪輻之較長區段平行於一輪輞線圈延伸變得可能。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等所得輪輻之徑向內部末端在圓周方向上之連接僅藉由輪轂側偏轉裝置處之偏轉實現。該等所得輪輻之徑向外部末端在徑向方向上之連接可經由兩個 偏轉裝置實現。可設想一個群組之偏轉裝置可藉由一個位移裝置聯合地位移。在此情況下可設想一群組之偏轉裝置之相互間距可與位移同時改變。
該等偏轉裝置可安裝在一共用托板上。另外或替代地,一或多個位移裝置可扣接至該托板。
較佳地,一個偏轉裝置具有一螺旋凹部且經設計以可圍繞一理論旋轉軸線旋轉,而一纖維線圈以線圈狀態環繞該旋轉軸線。
具有一螺旋凹部之一偏轉裝置較佳至少近似地形成為一滾輪。此偏轉裝置可具有一中心區段,該中心區段具有小於軸向末端處之投影側面部分的直徑。
具有一螺旋凹部之一偏轉裝置具有如下益處:藉由圍繞該旋轉軸線轉動該偏轉裝置,可在該旋轉軸線之方向上調整該纖維線圈在該偏轉裝置上之位置。以此方式,有可能將圍繞一偏轉裝置延伸的該星形輪輻之一個點自一捲繞平面移出。因此,一輪輻可傾斜,從而自捲繞平面移出。有利地,星形輪輻可藉由在軸向方向上傾斜之輪輻更好地傳遞作用於該星形輪輻之軸向力。舉例而言,連續的輪輻或輪輻之群組可具有相反方向之傾斜。對該纖維線圈在該旋轉軸線之方向上之位置的調整較佳在捲繞至該偏轉裝置上之後進行。
在星形輪輻之製造完成之後,該製造裝置較佳設計成在該製造裝置中將一輪輞線圈捲繞至在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間延伸的該星形輪輻之區段上。該輪輞線圈可為一輪圈或該輪圈之一部分。不需要自該製造裝置移除該星形輪輻以形成該輪輞線圈。
該製造裝置可包含一或多個塑形裝置,特別地,該一或多個塑形裝置之數目與輪輞側偏轉裝置之數目相同。該等塑形裝置配置在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間。一塑形裝置抵靠該星形輪輻之一區段或抵靠該輪輞線圈之一區段平放且將該塑形裝置之形狀轉移至該區段。以此方式,例如,可在該星形輪 輻或該輪輞線圈的外部圓周上達成圓化。藉由使用該等塑形裝置,有可能形成一圓輪。星形輪輻塑形裝置可配置在相鄰的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間,該星形輪輻之一區段在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之間延伸。輪輞線圈塑形裝置可在該星形輪輻之此等區段之間延伸。塑形裝置可設計成插入至該製造裝置中且自該製造裝置移除或另外變得不起作用。因此,該等塑形裝置因而可在需要該等塑形裝置時有利地使用,但另外不中斷該星形輪輻之製造過程。
在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中,提出由一纖維-塑膠複合物製成之一星形輪輻,該星形輪輻組態為星形形狀之一閉合環。該星形輪輻包含介於該星形輪輻之一輪轂側內部圓周與該星形輪輻之一輪輞側外部圓周之間的輪輻。在該星形輪輻中,一單一纖維束沿著該星形輪輻之輪輻在該內部圓周與該外部圓周之間反復地移動。
僅具有單一纖維束之此組態的一個益處係此星形輪輻可藉由使用一簡單的捲繞裝置並不複雜地自單一纖維束捲繞,然後變形。此外,該纖維束之開頭可定位在該纖維線圈中之任何所要點。此亦利於此形式輪輻之製造。
纖維束可為例如一粗紗或多個粗紗,或一帶,或一長塊的紗幕或網狀物。該纖維束較佳包含所謂的連續纖維。
較佳地,該星形輪輻在具明顯長度之一區段中具有為了此目的特別引入之整形元件。然而,來自該星形輪輻之製造過程之偏轉元件有可能保留在該星形輪輻中。特別地,該星形輪輻之形狀可由固化之纖維塑膠複合物決定,且較佳地,該星形輪輻之形狀由固化之纖維塑膠材料排他地確定。
較佳地,該星形輪輻具有完全數目之輪輻。較佳地,該星形輪輻具有一旋轉對稱之組態,其中相互旋轉對稱之區段各自包含兩個輪輻。
較佳地,該等輪輻至少近似徑向地延伸。在內部圓周及外部圓周處的該等輪輻之末端之間的連接較佳具有不同長度。替代地,輪輻亦可具有 一平行組態。
較佳地,該纖維束移動通過所有該等輪輻。該纖維束沿著該星形輪輻較佳跑動多於一圈,且特別地選取相同路徑通過該星形輪輻多次。
以此方式,該星形輪輻可藉由一單一捲繞過程自一單一纖維束捲繞。
一星形輪輻例如可用作為耦合之彈性元件。此耦合可特別為一補償耦合。該星形輪輻因而可例如在其輪轂側處扣接在一第一耦合連接元件上且在其輪輞側處扣接在一第二耦合連接元件上。由於該星形輪輻之彈性,該星形輪輻可補償該兩個耦合連接元件之間的角偏移及/或平行偏移。
在本發明之又一態樣中,提出由一纖維-塑膠複合物製成之一輻條輪,該輻條輪具有一輪轂、一輪輞及介於該輪轂與該輪輞之間的幾個輪輻。該輻條輪包含根據該等上述實施例之一星形輪輻,其中該輪圈之至少一部分圍繞由一纖維束製成之星形輪輻捲繞。
較佳地,形成該輪圈之至少部分的該纖維束係亦用於製造該星形輪輻之同一纖維束。
一星形輪輻可扣接在一輪圈上及一輪轂上,使得一輻條輪係由該星形輪輻形成。一輻條輪可特別地形成為振動耦合、齒輪、皮帶輪、滾輪底部、研磨盤、葉輪,或一些其他回轉組件或具有回轉負載之組件。舉例而言,耦合可由兩個互連之星形輪輻形成。該等星形輪輻之間的連接較佳配置在遠離該耦合之旋轉中心的區域中。一輻條輪亦可設計為尤其用於機動車輛之車輛輪輞。亦可能為了靜態目的而將星形輪輻用於輻條輪。特別地,此輻條輪可至少近似水平地或以小於80°之角度定向。輻條輪可特別地支撐在中間且在其外部區域上承載負載。同樣可設想輻條輪係支撐在外部且在中間承載負載的相反情況。
根據一個實施例,該星形輪輻(5)藉由一輪轂側偏轉裝置(4)扣接 至該輪轂(13),或該輪轂(13)經設計以收納一輪轂側偏轉裝置(4),其中該輪轂側偏轉裝置(4)較佳設計為具有一連續鑽孔之一套筒。
一輪轂側偏轉裝置(4)可改良該星形輪輻與該輪轂之間的連接之強度。若該輪轂側偏轉裝置設計成一套筒,則輻條輪可經由此套筒旋緊在一輪架上。
較佳地,該等輪輻之至少一個部分與其在軸向方向上的深度相比在徑向方向上較窄。以此方式,該輻條輪可藉助於此等輪輻特別好地將軸向力自該輪圈傳遞至該輪轂。由於徑向方向上的相對較小延伸,該等輪輻可具有較低重量。以此方式,作為輕量結構之輻條輪可滿足軸向力傳遞及低重量之要求。
該等輪輻可在輪轂與輪圈之間延伸且亦特別地在該輻條輪之軸向方向上延伸。以此方式,可更好地吸收軸向力。
較佳地,該輻條輪包含一偶數數目個輪輻。
較佳地,一輻條輪之星形輪輻係配置在輪圈之一軸向末端,且較佳亦配置在輪轂之一軸向末端。由於此配置,在該輻條輪之內部中存在空間,以便在此設置例如該輻條輪之軸承。
1:表面
2:(輪輞側)偏轉裝置
3:纖維線圈
4:(輪轂側)偏轉裝置
5:星形輪輻
6:輪輞線圈
7:(星形輪輻)塑形裝置
8:(輪輞線圈)塑形裝置
10:配置
11:輪輞/輻條輪
12:輪輻
13:輪轂
14:輪圈/輪輞
15:內部圓周
16:外部圓周
20:位移裝置
21:位移軸線
22:移動器
23:中心區段
24:側面部分
25:車軸
26:(螺旋)凹部
100:製造裝置
110:捲繞裝置
111:纖維束
A:間隔
D:旋轉軸線
L:間隙
R:徑向方向
U:圓周方向
WR:捲繞方向
W:捲繞中心
圖式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在該等圖式中:圖1示意性地顯示用於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之輪輞側偏轉元件的配置;圖2示意性地顯示圖1之配置,但具有圍繞輪輞側偏轉元件捲繞之纖維線圈;圖3示意性地顯示圖2之配置,但具有額外的輪轂側偏轉元件;圖4示意性地顯示圖3之配置,但其中輪轂側偏轉元件及輪輞側偏轉元件位移以產生星形輪輻; 圖5示意性地顯示圖4之配置,但其中輪轂側偏轉元件及輪輞側偏轉元件之位移已進一步進行;圖6示意性地顯示圖5之配置,但其中輪轂側偏轉元件及輪輞側偏轉元件之位移仍進一步進行;圖7示意性地顯示圖6之配置,但其中輪轂側偏轉元件及輪輞側偏轉元件之位移完成;圖8示意性地顯示圖7之配置,但其中星形輪輻在外部圓周上捲繞具有輪輞線圈;圖9示意性地顯示圖8之配置,但星形輪輻及輪輞線圈之區段藉由介於輪輞側偏轉元件之間的整形元件在外部圓周上彎曲凸出;圖10顯示具有如圖7中所表示之星形輪輻的輪輞;圖11顯示用於偏轉裝置之位移裝置;以及圖12顯示具有螺旋凹部之偏轉裝置。
圖1示意性地顯示在未詳細示出之製造裝置100之表面1中的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配置。該表面在組態上較佳為平坦的。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在該配置之內部的方向上可移動地配置,較佳亦遠離該配置之內部。特別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可在徑向方向R上移動。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另外可在圓周方向U上移動。在圖1之表示中,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較佳成對地具有在圓周方向上的彼此之間的間隔A,該間隔小於該等對之間的間隙L。亦有可能提供僅一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或多於兩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群組,以替代多對的兩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配置在理論圓上。
圖2示意性地顯示圖1之偏轉裝置2,但另外具有纖維線圈3,該纖維線圈圍繞該等偏轉裝置2捲繞。纖維線圈3在形狀上近似圓形,但在該等輪 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的區段在組態上係直線的。該纖維線圈圍繞連續纖維束111之捲繞中心W捲繞。連續纖維束111係由捲繞裝置110提供。如此處所示,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可在捲繞方向WR上輪流地置放。捲繞裝置110亦可能圍繞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旋轉。
圖3示意性地顯示圖2之偏轉裝置2及纖維線圈3,但另外在表面1中畫出輪轂側偏轉裝置4。在圖2中所表示之製造裝置的狀態下,此等輪轂側偏轉裝置4較佳不存在於表面1中,以便利於捲繞過程。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可例如手動地引入至表面1中或自動地定位在那裡,以便產生圖3所示之狀態。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4較佳配置在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對之間的間隙的中間,但是這亦非必須進行的。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4可移動地配置在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配置之內部的方向上,較佳亦可遠離該配置之內部移動。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另外可在圓周方向U上移動。較佳地,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配置在理論圓上。
圖4示意性地顯示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偏轉裝置4以及圖3之纖維線圈3,從而顯示星形輪輻之整形的開始。出於此目的,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4在配置10之內部的方向上位移,如長箭頭所示。因為纖維線圈3在其長度上不會讓步,所以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亦必須在配置10之內部的方向上位移。由於此位移之路徑較短,因此該位移由短箭頭顯示。
圖5示意性地顯示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偏轉裝置4以及圖4之纖維線圈3,其中星形輪輻之整形已進一步執行。在圖3中,明顯地,在星形輪輻之整形期間,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4在開始時比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離開配置10的內部更遠。然而,在圖5中,這種情況已顛倒。
圖6示意性地顯示圖5之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偏轉裝置4及圖5之纖維線圈3,其中星形輪輻之整形已更進一步地進行。
圖7示意性地顯示圖6之成品星形輪輻5。圖1至圖7顯示星形輪輻 之製造過程中的階段。圖1至圖6之比例大致相同,使得明顯地,星形輪輻5的外部圓周16在自纖維線圈製造期間隨著變形而連續地減小。星形輪輻具有一內部圓周15及一外部圓周16。此等圓周實質上藉由偏轉裝置2及4之位置決定。
圖8顯示圖7之成品星形輪輻5,但連續纖維之輪輞線圈6已圍繞該輪輻捲繞。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偏轉裝置4處在如圖7中的相同位置。幸虧星形輪輻5捲繞具有輪輞線圈6,星形輪輻5可形成輪輞11之輪輻或另一輪狀裝置。成對配置之輪輞側偏轉裝置2的間距產生與輪輞線圈6平行地平放的星形輪輻5之區域。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成對配置亦意味著星形輪輻5之輪輻可在徑向方向上更牢固地形成。此對吸收徑向力有利。
圖9顯示在表面1中的圖8之輪輞11,不同之處在於,已設置星形輪輻塑形裝置7及輪輞線圈塑形裝置8以便達成輪輞線圈6之更好圓度。該等星形輪輻塑形裝置7在星形輪輻5之內部中配置在兩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該等星形輪輻塑形裝置在其外部圓周側上具有凸曲率,較佳大致具有輪輞11的外半徑。以此方式,在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的星形輪輻5之區段在組態上可為圓形。該等輪輞線圈塑形裝置8配置在星形輪輻5之兩個輪輻12之間,但在星形輪輻5外。該等輪輞線圈塑形裝置8在其外部圓周上具有凸曲率,較佳大致對應於輪輞11的外半徑。塑形裝置7、8較佳相對於偏轉裝置2、4定位在表面1中。如所示,較佳地,星形輪輻塑形裝置或輪輞線圈塑形裝置8每次配置在所有相鄰的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在產生星形輪輻5之前,該等星形輪輻塑形裝置7較佳扣接在表面1中。在捲繞輪輞線圈6之前,該等輪輞線圈塑形裝置8較佳定位在表面1中。該等塑形裝置明顯地促進車輛之輪輞11之產生。
圖10示意性地顯示一輻條輪11,在此實例中,該輻條輪組態為一機動車輛之一輪輞。該輪輞包含具有輪輻12之一星形輪輻5、一輪轂13及一輪圈14。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2嵌入於輪轂13中。星形輪輻5係由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2扣接至輪轂13。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4嵌入於輪圈14中。星形輪輻5係 由該等輪輞側偏轉裝置扣接至輪圈14。星形輪輻5可藉由整體接合另外或替代地連接至輪轂13及/或輪圈14。輪圈可由一輪輞線圈6形成或包含一輪輞線圈6。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2可組態為管區段。在此情況下,輪輞11可由該等輪轂側偏轉裝置2連接至車輛。
圖11示意性地顯示一位移裝置20,該位移裝置具有藉由虛線象徵性地顯示之一位移軸線21。沿著位移軸線21,一移動器22可位移。輪輞側偏轉裝置2扣接至移動器22。輪輞側偏轉裝置2具有滾輪之形狀,該滾輪具有一移除中心區段23及側面部分24。圖11中未示出之纖維較佳由中心區段23偏轉。較佳地,該等側面部分24可自中心區段23移除。中心區段23可組態為一套筒,該套筒保持在星形輪輻5中。側面部分24及中心區段23可置放至車軸25上,該車軸扣接至移動器22。類似地,輪轂側偏轉裝置4亦可扣接至移動器22。輪轂側偏轉裝置4可具有滾輪之形式,如上文關於輪輞側偏轉裝置2所描述。
圖12顯示一輪輞側偏轉裝置2,該輪輞側偏轉裝置實質上具有一滾輪之形式,該滾輪具有一中心區段23及側面部分24。在中心區段23中,引入一螺旋凹部26。在此凹部26中,可置放一纖維束以進行偏轉。藉由圍繞與偏轉裝置2之縱向軸線重合的一旋轉軸線D轉動偏轉裝置2,有可能在縱向方向上改變在圖12中未示出之已偏轉纖維束的位置。較佳地,凹部26在縱向方向上很寬,使得纖維束可在橫切縱向方向之平面中在螺旋凹部26中運形。纖維進入偏轉裝置2及纖維離開偏轉裝置2因而可在偏轉裝置2之縱向方向上在同一位置處發生。另外或替代地,輪轂側偏轉裝置4可以相同方式組態及使用。
1:表面
2:(輪輞側)偏轉裝置
10:配置
A:間距
L:間隙
R:徑向方向
U:圓周方向

Claims (19)

  1. 一種用於利用一或多個連續纖維束(111)製造星形輪輻(5)之方法,其特徵在於,使用製造裝置(100)以用於捲繞纖維線圈(3)及用於使前述纖維線圈(3)變形成星形輪輻(5),其中前述製造裝置(100)包含輪輞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處的複數個偏轉裝置(4),其中輪輞側處的前述偏轉裝置(2)及輪轂側處的前述偏轉裝置(4)係經配置以圍繞前述偏轉裝置(2、4)之配置(10)之內部,其中在第一步驟中,圍繞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至少一部分捲繞連續纖維束(111)以作為纖維線圈(3),且在第二步驟中,在此捲繞之後,在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的方向上移位前述輪轂側偏轉裝置(4)之至少一部分,前述纖維線圈(3)變形成星形,因此在前述輪轂側偏轉裝置(4)與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間,輪輻(12)由前述纖維線圈(3)之部分形成,前述輪輻形成閉合星形輪輻(5)之至少一部分。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至少一個部分在其徑向位置上相對於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位移至用於前述纖維線圈(3)之變形過程的起始位置,以便調整待製造的前述星形輪輻(5)之尺寸。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至少一個部分在其徑向位置上相對於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自捲繞中心(W)位移至用於前述纖維線圈(3)之變形過程的前述起始位置,以便調整待製造的前述星形輪輻(5)之尺寸。
  4.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至少近似地在前述纖維線圈之捲繞方向上或至少近似地在圓周方向上圍繞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位移。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圍繞前述捲繞中心(W)位移。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以使得前述星形輪輻(5)之至少一個輪輻係近似徑向地定向的方式位移。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方法,其中一連續纖維束之輪輞線圈(6)圍繞前述星形輪輻(5)之外部圓周捲繞。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星形輪輻(5)組態為輪圈(14)或輪圈(14)之一部分。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偏轉裝置(2、4)之至少一者經設計以能夠圍繞旋轉軸線(D)旋轉且在前述偏轉裝置的外部圓周上具備螺旋凹部(26),前述纖維線圈(3)位於前述螺旋凹部中,前述旋轉軸線(D)在前述螺旋凹部(26)之內部中運行,且前述偏轉裝置(2、4)旋轉以便使前述纖維線圈(3)在前述旋轉軸線(D)之方向上在前述偏轉裝置(2、4)之前述外部圓周上移動。
  10.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星形輪輻(5)及/或前述輪輞線圈(6)之輪輞側外部區段係靠著塑形裝置(7、8)置放。
  11. 如請求項10所記載之方法,其中前述星形輪輻(5)及/或前述輪輞線圈(6)之輪輞側外部區段係靠著前述星形輪輻(5)及/或前述輪輞線圈(6)之內側置放。
  12. 一種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5)之製造裝置(100),其中 前述製造裝置(100)包含以下各者:複數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複數個輪轂側偏轉裝置(4),前述偏轉裝置中之每一者經設置以收納纖維線圈(3),並且在前述纖維線圈(3)之變形開始時經配置以圍繞前述偏轉裝置(2)之配置(10)的內部,以及用於前述輪轂側偏轉裝置(4)之複數個位移裝置(20),藉由前述複數個位移裝置,前述輪轂側偏轉裝置(4)可自前述變形開始時之位置在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之配置(10)的前述內部之方向上位移。
  13. 如請求項12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至少一個前述位移裝置(20)可在前述偏轉裝置(2、4)配置所在之表面(1)中樞轉。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至少一個前述位移裝置(20)可圍繞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中的點樞轉。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至少一個前述位移裝置(20)可圍繞捲繞中心(W)樞轉。
  16. 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前述輪輞側偏轉裝置(2)及前述輪轂側偏轉裝置(4)之群組在捲繞方向上圍繞前述配置(10)之前述內部連續地跟隨,其中前述群組包含至少一個偏轉裝置(2、4)。
  17. 如請求項16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前述群組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的偏轉裝置(2、4)。
  18. 如請求項17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在前述群組中,一個輪轂側偏轉裝置(4)跟隨兩個輪輞側偏轉裝置(2)。
  19. 如請求項12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製造裝置(100),其中前述偏轉裝置(2、4)之至少一者包含螺旋凹部(26)且設計成可圍繞理 論旋轉軸線(D)旋轉,其中前述纖維線圈(3)在捲繞條件下圍繞前述旋轉軸線(D)包覆。
TW108119992A 2018-06-09 2019-06-10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TWI710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3797.4A DE102018113797B4 (de) 2018-06-09 2018-06-09 Herstellverfahren und Herstellungs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peichensterns aus einem Endlosfaser-Kunststoff-Verbund sowie Speichenstern und Speichenrad
DE102018113797.4 2018-06-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4297A TW202014297A (zh) 2020-04-16
TWI710453B true TWI710453B (zh) 2020-11-21

Family

ID=67105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9992A TWI710453B (zh) 2018-06-09 2019-06-10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45450A1 (zh)
EP (1) EP3802150B1 (zh)
JP (1) JP2021525197A (zh)
KR (1) KR102493195B1 (zh)
CN (1) CN112203865B (zh)
AU (1) AU2019281026B2 (zh)
CA (1) CA3099100C (zh)
DE (1) DE102018113797B4 (zh)
ES (1) ES2964410T3 (zh)
TW (1) TWI710453B (zh)
WO (1) WO20192342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3353B (zh) * 2017-04-27 2022-01-11 普利司通美国轮胎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轮辐环的轮胎
CN112693103B (zh) * 2020-11-30 2022-11-11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复合材料筒类结构件缠绕成型的旋转轴
DE102021104740A1 (de) 2021-02-26 2022-09-01 Evolime GmbH Speichenstern aus einem Faser-Kunststoff-Verbun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2833A (ja) * 1985-04-19 1986-10-29 Toyota Motor Corp 繊維強化樹脂製デイスクホイ−ル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30271B1 (zh) * 1970-12-28 1974-08-12
US3917352A (en) * 1973-03-12 1975-11-04 Steven Douglas Gageby Continuous-strand,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wheel
EP0089809A1 (en) * 1982-03-23 1983-09-28 The 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 p.l.c.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fibre reinforced articles
JPS6172541A (ja) * 1984-09-17 1986-04-14 Mazda Motor Corp Frp製ホイ−ルデイスクの製造法
JPS61242834A (ja) * 1985-04-19 1986-10-29 Toyota Motor Corp 繊維強化樹脂製デイスクホイ−ルの製造方法
KR950702903A (ko) * 1992-09-14 1995-08-23 켄톤 브리텐 존 구조적 및 다른 요소, 및 그 제조방법(structural and other componen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DE10145630A1 (de) * 2001-09-15 2003-04-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Gebautes Rad aus Faserverbundwerkstoff
DE102006051867A1 (de) * 2006-10-31 2008-05-08 Theuer, Arwed, Dr.-Ing. Aus faserverstärktem Kunststoff gewickeltes Rad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2016150615A (ja) * 2015-02-16 2016-08-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ーク部製造方法
JP2017007382A (ja) * 2015-06-17 2017-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2833A (ja) * 1985-04-19 1986-10-29 Toyota Motor Corp 繊維強化樹脂製デイスクホイ−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2150B1 (de) 2023-08-09
CA3099100A1 (en) 2019-12-12
AU2019281026A1 (en) 2020-11-26
EP3802150A1 (de) 2021-04-14
CA3099100C (en) 2023-10-31
AU2019281026B2 (en) 2022-02-03
DE102018113797B4 (de) 2022-07-07
ES2964410T3 (es) 2024-04-05
KR102493195B1 (ko) 2023-01-27
US20210245450A1 (en) 2021-08-12
DE102018113797A1 (de) 2019-12-12
TW202014297A (zh) 2020-04-16
KR20210013196A (ko) 2021-02-03
CN112203865A (zh) 2021-01-08
JP2021525197A (ja) 2021-09-24
WO2019234250A1 (de) 2019-12-12
CN112203865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453B (zh) 用於利用連續纖維束製造星形輪輻之方法及用於利用連續纖維製造星形輪輻之製造裝置
US10173461B2 (en) Wheel spider
JP3711155B2 (ja) 補強されたサイドウォールを有するタイヤ
CN108883657A (zh) 非充气车轮和构造方法
TWI627056B (zh) 一種製作一輪圈的方法,以該方法製得的輪圈,包含該輪圈的運行輪,及具有該運行輪的自行車
TWI767068B (zh) 自行車車輪的輪圈
EP260208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hollow component
JP2017537842A (ja) オーバーモールドされたビード構造を有するタイヤ、空気入りタイヤ用のビード
GB2041858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orque Transmitting Members
KR101955822B1 (ko) 비공기압 지지 구조체의 제조 방법
JP2651956B2 (ja) 構造的およびその他の構成部材,製造方法
CN107530986A (zh) 制造纤维加强环形体的方法及制造纤维加强环形件的装置
US20220281182A1 (en) Fiber composite compon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fiber composite component
CN116917138A (zh) 由纤维-塑料复合体制成的辐条星形件
CN112638660B (zh) 轮盘和制造机
KR100940427B1 (ko) 만곡된 필라멘트 보강된 튜브 형상의 성형체를 제조하는방법 및 장치
US20240131861A1 (en) Spoke-star unit made of a fibre-reinforced plastic
US20190009488A1 (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for tire bead core
WO2022074225A1 (en) Filament win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bject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
WO2017111898A1 (en) Carbon fiber composite for tire bead core
JPS63222901A (ja) Frp製ホイ−ルデイスク